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2 16:00:07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篇(1)

一、全面放开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市场,加强设计方案征集工作

全面开放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市场,推行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多方案征集和优选工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建设项目情况,广泛吸纳、邀请国内外高水平的设计单位,鼓励资质高、信誉好的设计单位参与我市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城乡规划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有关法规制定配套的管理办法和运作程序,规范设计方案征集、评议、监督和协调工作。

为提高设计方案水平和质量,城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重要区片详细规划的编制,要在符合资质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规划项目情况结合设计单位业绩综合比选确定规划编制单位,吸纳先进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做到高起点规划。重要地段成片开发项目的详细规划设计和单体(群体)建筑设计方案,公共建筑规模10000平方米以上或沿城市主要道路、重要景观节点、城市公共绿地、广场周边及对景观有特殊要求地段的建筑单体,一律采取广泛征集、专家评议的方式优选设计方案。一般地区的建设项目,也要通过多方案比选的方式确定设计方案。优选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要体现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完善配套公共设施,营造优美城市景观,本着“经济、实用、美观”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原则,统筹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提高城乡景观品位与内涵,展现地方文化特色。

二、严格规划决策运行程序,提高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科学化水平

城乡规划与建筑方案设计的决策,实行“部门问策、专家议策、社会征策、规委决策、阳光亮策”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部门协调联动、专家技术咨询论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运行程序,确保城乡规划建设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设计方案的评议应在综合城乡规划管理要求、专家评议意见和建设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推荐方案。

城乡规划的审议决策,按照规划事项实行由市规划委员会、市政府、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分级审查决策工作制度。城乡规划审批与规划实施的管理,除需要上报国务院和省政府审批的城乡规划之外,按照法定要求及程序,实行市政府和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两级审批工作制度。

强化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决策程序。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规划道路红线40米以上的城市主要道路、市区河道景观控制规划方案和整治规划方案;规划道路红线40米以上的城市主要道路两侧各100米范围内,占地5公顷以上或单体建筑规模10000平方米以上、以及规划道路红线40米以上的主要道路交叉口周边的公建项目及城市重要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占地10公顷以上的居住小区及重要工业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古城区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7处建设控制地带以及东、西大街、城隍庙街、北大街等传统历史街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在组织专家委员会评议后,需提交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决策。

强化城乡规划公示制度。规划方案编制完成后,应结合项目情况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广泛征求专家和公众意见。审批后的规划成果,应予以公告。经规划许可的建设工程,要将规划许可内容和要求在现场进行公示。

三、强化城乡规划管理,确保规划和建筑设计严格落实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充分采纳专家评议推荐意见的基础上,要结合城乡规划管理相关要求,认真做好设计方案审查审定工作。为确保设计方案的深化落实,无论获选方案设计单位是本地,还是外埠的,单体或群体建筑施工图设计,原则上由获选方案设计单位负责。城乡规划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做好设计方案征集与施工图设计合同审查等相关工作的衔接和协调。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和施工图设计,应严格按照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对于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擅自变更已经审定的设计方案造成建设工程设计总平面图、施工图设计与审定方案不一致,违反有关要求,导致设计水平下降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责令改正,若拒不改正,且属于不具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条件的,将不予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于不认真落实规划设计条件和有关规范要求,弄虚作假、违背职业道德进行设计的,应予以警告,问题严重的,有关部门要追究单位和设计人责任。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篇(2)

关键词:绿色生态布局; 公共建筑群体;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ject site selection, function layout and system design,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large public buildings on the bases of thoughts on the competition project of Guangzhou Baiyu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re . It holds that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design techniques applied to large public buildings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 agreeing with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protecting、continuing and molding the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facilitating the convenience and efficiency of system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

Keywords:green ecological layout; public buildings; Baiyu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re

中图分类号:TU985.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7-0120-03

1引言

公共建筑是人们集中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近来的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呈综合化、系统化、群体化发展,它在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和空间环境处理等方面具有自身特殊要求,在方案构思和整体布局中绿色生态思维的介入显得尤为重要。广州的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包含有2500座、1000座、500座等各种规模的会议中心主体,涵盖行政会议、新闻、商务信息、影视娱乐等多功能要求,并辅以商务办公、展览、餐饮配套服务设施和星级酒店、休闲旅游度假设施等不同功能部分构成,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群体集合,其建设选址、功能组合以及竞赛过程中各方案针对具体生态布局所折射出的规划策略和设计处理手法,对于公共建筑群体的绿色生态布局这一课题具有积极的探讨意义。

2地域发展的契合和促进

2.1 大型公共建筑与地域发展的作用关系

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各种集中性社会活动的场所。大型公共建筑的实际运营和良好效用的发挥,往往需要周边地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对公共建筑各种社会活动的发生提供支撑并相互促进,所以公共建筑在选址和整体布局方面必须综合考虑该城市地段的整体发展定位需求及其环境设施影响,这些都是大型公共建筑功能布局的潜在制约因素。反过来,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与运营也会给周边地块或建筑带来相关社会活动的发生,其产生的外部效应对于该周边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产生聚集和削减作用。积极的外部效应刺激该城市地段的社会及经济等活动,带动该地块的开发和更新。因此,大型公共建筑的布局也需要从整体地域的综合效应进行考虑。同时,由于近来的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呈综合化、群体化发展,它的占地已突破传统规划的单个街坊地块划分,所以建筑群体内部不同功能构成也需要考虑用地不同方位上的外部作用与联系。

2.2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选址布局的意义与作用

就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来看,其用地选址于白云新城白云大道西侧的原东方乐园地块及其北侧规划地块①。东隔白云大道与白云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对望,西与规划的白云新城核心区中心绿地接壤。在功能定位上,白云新城将成为“云山西麓的宜居新城,主城区北部商业文化服务中心”。在2005年针对白云新城开发建设的城市设计论坛上,不少专家学者也进一步强调其在广州地域中文化中心的地位。所以,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选址于白云新城符合城市地段的整体发展定位,其一方面可利用基地西、南向地铁2、14号线,与广州火车站、白云国际机场取得便捷联系,以充分利用城市的重要交通设施,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设施和贸易批发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建成和运营,将发展该地段主导的会议产业,有利于刺激周边大学、度假山庄等公共服务设施及相关社会经济活动的发生。就更大的城市地域范围而言,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也将带动会议组织机构、旅行社、展览、餐饮、宾馆、交通、航空、翻译、印刷、媒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不仅吸收餐饮、宾馆和展览等服务业较多的劳动力,还需要高智力人才的翻译、媒体等新兴行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就业结构都能提供帮助。同时,国际会议对各种服务都要求较高水准,这也可以直接刺激从业人员提升专业技能,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所以,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选址布局将有利于形成一个集商贸、文化、办公为一体的动力强劲的综合功能配套区,起到优化城市结构的催化作用,从而带动白云新城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推动广州市“东进西联、南拓北优”城市发展战略中“北优”格局的优化。

3地域环境文化的保护与延续

由于大型公共建筑往往是城市的标志名片,展现城市独特的性格魅力,所以在规划建设中十分注重环境的塑造。就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用地选址来看,其位于白云大道西侧的原东方乐园及其北侧规划地块,东隔白云大道与白云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对望,西与规划的白云新城核心区中心绿地接壤,南隔东方明珠花苑与造型优美的广州新体育馆为邻,具有十分优美的内外部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所以,在方案构思中保护与延续地域环境文化是绿色生态布局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3.1 建筑群体布局与地域绿地系统的契合关系

从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11个竞赛方案来看,其建筑群体布局方式大致可以归结为3种,竖向布局、组团式布局和横向分割式布局,各布局方式和城市绿地及开放空间系统产生相应的契合关系。

竖向布局如方案4、方案6、方案7,建筑功能区由纵向廊道或屋顶串联成南北向的统一体量,东西方向上留出大片绿地和开放空间,以拉进白云山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在空间意向上的绿意相通。

组团式布局如方案2、方案8,各个建筑体之间围绕主体建筑展开布局,有着构图关系方面的自在形态组织逻辑,基地内的绿地空间较为散落,仅在门户空间及建筑基底的图底空间与城市绿地系统有所呼应。

方案1、方案3、方案11可以看作是横向分割式布局,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方案1,其建筑采用分离的体块,保持开放的姿态,建筑单体呈条状东西向伸展,建筑体量和绿地景观廊道南北平行布置,将基地分割成条带交错的肌理。

由基地周边绿地系统分析,白云山公园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呈南北向在基地两侧纵向展开,并且建筑基地的用地形态呈南北向长方形,所以东西向的绿色生态连接显得十分重要。综合上述三种布局,横向分割式布局对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的东西向联系显得较为有力,有助于形成自然与城市编织交融的纵横整体性网络,将建筑群体结合到一个位于未来城市中心和白云山公园之间的、具有开放的视觉和生态联系的整体系统之中。

3.2与周边环境要素的空间协调关系

保护与延续地域环境文化,一个需要着重处理的方面是与处理与周边环境要素的空间协调关系,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各参赛方案都以其独特的思考对白云山、体育馆等进行了环境分析和形态布局方面的研究,在这一点上做出了探讨。由于基地位处白云山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之间,在空间关系上,竞赛方案大都采取了建筑群体的空间退让处理。一方面是将建筑群体的高度区布局趋近于建筑基地中央位置,另一方面,是在相邻绿地公园的空间界面上远远退后布局,以取得空间关系上对白云山及白云新城中央公园的尊从。此外,是寻求建筑群体在体量形态上与周边环境要素的呼应与延续。如方案7,建筑整体的形象取自于“白云”,会议中心建筑呈弧线在型体上和体育馆建筑群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反“S”形有机体,并以明确的轴线奠定同基地东侧的鸣泉居、白云山的空间关系。再如方案3,建筑和中心绿地环境呈“山丘”形态布局,延续白云山自东向西的脉络,方案利用不同高度的屋顶折板构建绵延起伏的建筑形态,暗喻“山”的意象,力求形成与用地环境紧密结合的空间协调关系。

3.3对基地原有环境的处理与利用

基地原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与历史事件相关,在其基础上建构的空间意象会成为传达某种场所意义的手段之一,延续历史记忆。在规划布局中,常用的是采用分类分区的手法,针对划定的生态敏感区、绝对控制区、文化保护区等特定区域,采取不同的设计策略。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基地中绿树成荫,仅竞赛组织者测量提请参赛设计师注意采取措施的大树就有近4000棵,各参赛方案针对基地原有水塘、树木植被的生态区域,采取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和处理手法。部分方案以保留利用原有绿化为出发点,将建筑组合成不同的院落,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绿化景观。方案2在布局上采用了组团围合的方式,将基地内绿化分划不同的组团,建筑围绕绿化进行布局,形成“七星伴月”的布局形态。方案8运用平台高架的处理手法,设置云盘式的平台抬高建筑基地,留出地面层以保留绿化。方案7通过建筑避让的方式,建筑布局偏向西侧,围合保留中心的树林和水体,并通过造景的手法将保留的自然要素融入新的环境设计中。方案3在避让中心林地进行布局的同时,将部分树木覆盖于建筑体量之中,形成独特的室内庭院。

值得一提的,在会议中心基地中存在有不少原东方乐园的建筑和构筑物,有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如能在布局的景观系统中加以整合利用,将形成颇富文化氛围的外部观赏环境。笔者认为,这也是公共建筑群体环境塑造中生态价值观的具体实现途径之一。

4系统组织的便捷与高效

绿色生态布局中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塑造,还包括了系统组织的便捷与高效。这里的系统组织是指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和能量流的组织,在规划布局中促使各物质流快速、便利、通畅的运转,达到整体系统的便捷和高效,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4.1交通流的高效组织

公共建筑群体具有大量的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有时具有快速到达、进入、离开以及疏散的要求。合理布局交通出入口、组织流线将影响到公共建筑群体日常使用的效率,以及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空间布局中,首先是针对临近地铁、毗邻高速路出入口、周边发达的公交系统、与大型交通枢纽设施联系便捷等外部条件,进行与区域交通的联系组织,体现在出入口选择及交通组织方面。其次,是分别确定合理的车流、人流和物流线路的系统组织。同时建立各功能区的联系组织方式。

竞赛各方案均对以上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内容。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方面,大部分方案选择在机场东路,并在白云大道等其他道路上设置了次要出入口。这样使场地西侧的城市广场成为会议中心开敞空间的一部分,有利于交通疏散组织;同时使得场地的主要交通流线与城市的地铁线有机联系,有利于缓解白云大道的交通压力。

与周边地块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与东侧白云山风景区、大金钟水库、鸣泉居等配套功能的联系。各方案在车行交通的联系上基本沿用了白云大道的下穿通道。步行联系方面,各方案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方案1、2、3、6、10设置了隧道或天桥;方案11则是利用大广场连接。

在会议中心的内部功能布局方面,可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集中式布局可有效地减少功能体间交通流线的距离,整合交通面积和设施。但分散布局的方案也可运用不同的方式加强各部分的联系,如方案8,运用平台将各个分散部分联成整体。方案3、4、5、7、10,运用建筑内的交通廊将不同的建筑功能联系起来,再利用整体屋顶覆盖等方式将建筑形式予以统一。分散与集中的布局形式各有优劣,分散布局使得各功能部分的交通流线增大,但集中布局也会带来诸如流线混杂、各功能区互相干扰以及高能耗等问题,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4.2能量流的组织

系统组织也包括了能量流的组织,由于大型公共建筑对于电、气、水等基础能量具有较高的负荷,且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在会议期间具有时效的优先性,所以在规划布局时应充分单项考虑能量流组织,避免对周围地段的建筑运营和市民生活带来过多的消极影响。此外,在节能方面,除了太阳能板、建筑智能系统调节等众多的生态建筑技术的利用,在先期谋划中能够发挥较大效用的是建筑群体布局中对自然通风的利用。

自然通风是建筑实现节能、生态、舒适、健康等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筑楼群的布局方式影响了建筑单体前后表面的压力分布,对建筑单体内部的通风、降温、除湿具有重要影响,也关系到建筑群体间风环境的速度场、压力场的分布,进而影响人在室外活动区域的舒适度。根据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节能中心的研究,在广州地区,行列式(包括并列式、斜列式、错列式)的布局和自由式的楼群布局方式有利于获得较好的风速场,而集中式和周边围合式则对形成良好的通风环境较为不利。就本次竞赛的基地环境而言,除了考虑城市主导风向的影响,还要在布局中注意适宜的建筑间距,基地与东面白云山、西面白云新城在用地上的起伏关系以及整体空间的错落变化,从而给予风速和流向以引导。在这方面,方案1的平面布局较为突出,它较好地结合了地形气候的特点,地面上建筑体并列布置,形成了能够联系基地、白云山以及白云新城通透视线的布局形态,有利于建筑的节能。

5结语

“绿色”和“生态”作为设计理念,是时下规划师、建筑师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积极探索的主题之一。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群体集合,总结其建设选址、功能组合以及竞赛过程中各方案针对生态布局所折射出的规划策略和设计处理手法,对于公共建筑群体的绿色生态布局这一课题具有以下几点积极的探讨意义――大型公共建筑的布局需要立足于整体地域的综合效应进行考虑,对地域的发展起到契合和促进作用;建筑群体布局应与地域生态系统相契合形成整体,与周边环境要素空间协调,保护、延续地域环境文化;对公共建筑群体的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和能量流应当进行系统组织,充分结合自然条件,一方面使之便捷、集约,另一方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效用得以高效发挥。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国际邀请竞赛技术文件[R],2005.

[2]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国际邀请竞赛方案[R].2006.

[3] 杨明.微观城市设计层面中的生态布局与设计策略――以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城市地段为例[C].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篇(3)

[关键词] 成本优化; 设计优化; 现场工程技术管理

为适应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国家房地产政策变化的形势,国内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逐步呈现出从粗放型向技术型、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近几年来,各地产公司在重视完善规划、建筑等专业设计管理的同时,加强了对结构等专业工程技术工作的管理,提高了设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使设计技术管理更加全面、专业、精细,从整体上增强了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力。

1指导思想

工程技术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是紧紧围绕工程成本控制这一主题,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大原则下,结合理论、技术、经验、科技等,对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以求得工程成本经济合理,对社会技术资源进行沟通、整合、利用。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大力提倡和推广结构工作性能设计新理念,加深对现行国家及地方规范条文理解和消化,用活规范条款。做好与建筑专业配合工作,积极参与项目设计各阶段控制工作,把设计各阶段的事前、事中、事后技术管理与工程成本控制落实到实处。规划方案阶段积极主动参与规划方案设计阶段的技术管理,在为营销、规划、建筑服务的同时,对工程成本加以控制,从结构专业角度对方案提出建议。

[例1] 某项目十几栋高层建筑方案,在高宽比、错层等方面超过国家结构规范相关规定,必须首先做结构整体模型振动的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后才能确定结构设计上的非常技术措施,最后还要通过专家委员会的评审。这样必然会增加项目开发时间及工程成本。结构专业提出上述意见后,营销和设计经过综合考虑,最后对规划、建筑方案进行修改,项目开发时间和工程设计成本得到控制。

[例2] 某项目5万平方米地下室设计,由于规划设计方案中没有考虑消防通道在地下室顶板上位置,设计院结构工程师为了建筑师日后随意布置消防通道而将消防车荷载满铺地下室顶板来进行地下室结构和基础设计(每平方米2吨消防车荷载),此做法使地下室及基础工程设计成本大为增加。公司审图时发现了此问题,建议建筑专业首先布置消防车通道,结构专业再重新进行地下室和基础结构设计,避免了多花冤枉钱。另外一个项目正好相反,也是5万平方米地下室,规划方案将消防车通道完全布置在社区地下室上,结构专业看图后,提出完全可以结合社区外市政道路而不必在社区地下室顶板上设置消防车通道,建筑专业接受此建议,减少了地下室结构和基础设计工程成本。

2桩基础与地下室设计研究与优化

2.1桩基础承载力取值

目前,国内设计单位对桩基础承载力取值是参考地勘单位提出的建议值,再根据土壤物理指标进行理论计算而确定。多数情况下,设计单位确定桩承载力设计值比较保守,取值偏低,普遍存在桩基承载力强度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桩基础工程设计成本偏高现象。近两年来,在地产公司项目的桩基设计中,推广以试桩的方法来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从结果来看,这种设计值普遍比以理论计算确定的设计值高出20%以上,相应减少桩基础工程成本支出20%以上。如苏州某地产公司湖滨一号项目二期14栋高层建筑桩基础设计中,以试桩方法确定桩承载力设计值为250吨,比一期以理论计算确定设计值170吨提高了47%,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长春某公司水岸春城项目,2003、2004年桩基设计取值以理论计算来确定为45吨,2005、2006年采用以试桩来确定桩基设计值方法,设计取值提高到55吨,桩基承载力设计值提高了22%;宁波某公司东湖观邸一期桩基原设计值为40吨,后经过试桩将设计提高到55吨,提高了37%;西安某公司项目通过试桩修改原设计,使桩基工程成本降低200多万元。

2.2地下室

由于地下室面积较大、工程成本较高,对地下室设计进行了重点技术管理跟踪。在柱距布置、层高、半地下室或全地下室比较、消防车荷载取值等方面实现了有效控制。如广州某地产公司地下室采用扁柱形式,合理利用空间;佛山某公司5.2万平方米地下室,公司对设计院设计成果进行优化调整,工程设计成本每平方米减少59元,工程成本少支出300多万元;南京某公司2.5万平方米人防地下室,从结构设计角度优化设计,取得170千克/平方米用钢量的好成效。

社区地下室顶板上普遍放置1~1.5米厚覆土以便绿化。对处于覆土上的消防通道的消防车荷载取值,经过受力分析,建议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时考虑消防车荷载在覆土竖向扩散作用,消防车荷载取值比“规范”值小于覆土厚度的倍数,一般在1~1.5倍,从而减少地下室和基础工程设计成本,此建议已在许多项目的地下室结构设计得以应用。由于消防车荷载比较大,对此折减后可取得比较好经济效益,以上项目地下室均采用了此建议。

2.3抗浮(拔)基础设计研究与优化

抗浮(拔)基础作用是抵抗水浮力,目前国内抗浮(拔)基础根据具体情况,常用抗浮桩基础和锚杆(minipile)抗浮基础。广州某公司4个项目均有较大地下室,其中d7-6项目地下3层地板水浮力达12吨/平方米,均采用锚杆抗浮基础。由于锚杆抗浮基础工程量极大,工程成本较高,公司对4个项目的锚杆抗浮基础设计方案进行了重点技术管理和研究,主要从锚杆入岩长度、锚杆平面布置、锚杆中钢材选取设计3个方面入手,打破常规设计方法,使锚杆抗浮基础设计方案更加经济合理,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锚杆入岩长度常规设计方法是以理论计算来确定,以试验方法来确定锚杆入岩长度的创新得到设计单位认可,应用于上述4个项目。如k2项目原设计为入岩8米长,公司通过试验确定为6米,比原设计降低2米(180元/米)。

锚杆中钢材设计常规做法是将理论计算结果乘以2倍安全系数。公司认为钢材本身性能稳定、离散性较小,锚杆中钢材安全系数不应取2,而应取结构设计中1.25倍安全系数,这样,锚杆中钢材可以节省37%。此项建议在上述4个项目中得到应用。

锚杆平面布置常规设计方法是将锚杆布置在柱子下部,作用于地下室底板上的水浮力通过底板传递给梁,再由梁传递给柱下承台与锚杆相平衡。经研究,常规锚杆布置设计方法存在两个传力路线,需要在底板和梁中配置大量钢筋去承受和传递水浮力荷载,设计成本较大。由此,产生了对常规设计方法进行改良的想法,即通过减少传力路线来降低工程设计成本思路。结合地下室锚杆抗浮基础设计,对锚杆3种布置方案进行设计和分析:方案一,锚杆均匀布置于底板;方案二,锚杆均匀布置于梁下;方案三,锚杆集中布置于柱下。对上述3个设计方案进行了定量经济比较,可以看出不同锚杆布置技术方案对工程成本有较大影响,方案一比常规设计方法方案三工程成本支出少54%。鉴于此,项目地下室锚杆布置均采用方案一,即锚杆均匀布置在底板下;k2一期锚杆布置采用梁下布置,即方案二。

3上部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管理

上部建筑面积大,对整体工程成本影响较大,因此,对此结构设计技术管理与工程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结构设计是否经济合理很大程度依赖于设计单位结构工程师的技术专业水准、责任心和心态,从理论上讲他们有义务为业主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只对《规范》负责而没有对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负责,甚至有意无意加大钢筋用量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因此,如何使设计单位结构工程师既要保证结构安全、品质,又要保证工程设计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是房地产企业设计技术管理人员职责所在。

近几年来,地产公司加强上部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举几个案例。

[例3] 广州某公司项目在国内开发的第一个超高层住宅项目(近150米高),原预计上部结构标准层土建工程成本为1 000元/平方米。公司加强该项目结构设计管理工作,在结构设计中密切与设计单位沟通交流,通过调整结构体系、减低荷载、设计技术等,最后达到结构工程土建设计成本仅为900元/平方米,与普通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标准层工程成本基本一样。

[例4] 苏州某公司湖滨一号项目二期开发14栋高层建筑方案,均为适合市场需要的南北通透的板楼结构,建筑高度与宽度比最大达9.6,远远超过结构设计《规范》所规定的6的限值,通过努力,苏州市政府审图中心领导同意将建筑高宽比只能放宽到8。若按高宽比8来设计,项目二期将有8 000平方米面积无处放置,必须对二期重新进行规划和建筑设计,而二期地块和时间限制又给重新规划设计带来了极大难度,最好还是在结构设计方案上加以解决。首先,公司要求和指导设计单位以结构工作性能设计理念进行结构方案设计,通过加多剪力墙、调整计算荷载、加宽基础宽度等技术措施使结构方案达到可行。之后,该公司对苏州市政府审图中心领导进行技术上的说服工作,经过一段技术交流后审图中心领导终于同意上会。由于方案准备充分,专家在评审会议上没有提出原则意见,结构设计方案获得顺利通过,由此保证了该项目营销定位、原规划方案得以实施,保证了项目开发进度。

上海某大厦项目为超高层写字楼项目(近150米高,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设计单位结构施工图设计中,标准层用钢量为85千克/平方米,在技术管理参与下,设计单位对原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后使标准层用钢量降至70千克/平方米以下,取得比较满意结果(4.5元/千克工程造价)。

4现场工程技术管理

长春某公司两栋楼位于10米深回填土上,每栋建筑面积为4 000平方米。桩基承载力设计值为45吨,扣除10米深回填土作用在单桩上负摩擦力的理论计算值36吨后,单桩承载力仅剩下9吨,必须对回填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经过对几个回填土地基处理方案可行性、经济性进行比较,确定采用碎石桩处理方案。设计公司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中的碎石桩数目为2 052根,公司独自对此方案进行优化,碎石桩数目减至332根,仅为设计公司的16%,工程成本减少84%,同时保证了工程进度。

南京某公司为配合销售先建会所,环绕会所三面地下室工程是在会所竣工后才开工的。会所三面离地下室距离在2米左右,地下室开挖前对会所支护就显得极为重要。施工单位设计支护方案为直径800毫米联排灌注桩,入土坎固6米,悬挑6米,共计12米,灌注桩作为悬臂梁工作。公司考虑由于土质较差,对桩的堪固作用不会太大,对该方案提出在联排灌注桩上部加设压顶梁以保证联排灌注桩共同工作,同时在会所3个侧面压顶梁之间设置水平钢筋混凝土桁架为悬臂桩提供支点,如此,支护方案由灌注桩平面悬臂结构转变成受力性能更好的空间刚架结构。施工单位采纳公司意见,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确保会所在地下室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可靠,万无一失。

佛山某公司项目含有4栋高层、12栋小高层,建筑地仅5 000平方米。在这5 000平方米地块上的地质情况极其复杂:上部土层液化严重、地下砂岩层深度变化急剧、地下有岩洞和土洞、砂岩层深度在8~35米间变化无规律。目前,16栋建筑分别采用了预制管桩、冲孔灌注桩、夯扩桩以及由伐板、夯扩桩、搅拌处理的复合地基3种基础组合,共计4种基础形式。如此复杂的地质情况和采用多达4种的基础类型,在开发中史无前例,技术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某项目一期有8栋100米高层建筑,基础采用桩基础。1 700多根桩施工完成后,在工程桩检测中发现桩基承载力仅为设计特征值的一半,经复压桩基承载力可达设计特征值80%。设计公司采用补桩方案进行处理,第一轮补桩设计方案每栋楼需补近90根桩,公司对此提出不同意见,经过技术交流沟通,设计公司对补桩方案进行重新设计,最后确定补桩方案为每栋楼45根左右,8栋楼补桩总数减少320根。

总体来说,节能降耗是我国的一项国策,而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了。正因为如此,企业加强了对结构等专业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提高了设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使技术管理更加全面、专业、精细,从整体上增强了竞争力,减少了浪费。

主要参考文献

[1] 姜涌,王金庆. 浅谈房地产项目结构成本的优化控制[j]. 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3).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篇(4)

关键词: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

中图分类号:TU2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高层住宅结构优化是指对建筑物结构进行合理分析,提出结构设计优化方案,目的是在设计满足国家相关建设法规的前提下,提高建筑物的技术质量,降低总成本,是投资利益最大化,并且能保证建筑物抗震性能和安全性。结构设计优化是对设计再次分析,再次加工的过程。让住宅结构刚度适中、均衡整体结构布局、减小构件在外力影响下的变形或者破坏,达到既美观又坚固抗震的效果,这是高层住宅结构优化的目标。

在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中,每一道工序都要精心设计,做到计算合理准确,方案合理可行,本文对设计优化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可行建议。

1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现状

1.1 住宅结构设计现状

低层建筑和高层建筑横向和竖向的结构体系设计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但是建筑高度越高,竖向结构设计越难,这也是建筑界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之一。住宅结构越高,就要求有较大的柱子或者墙来承受垂直压力负荷,这对建筑材料的要求比较高。另外,住宅越高,侧向力所产生的剪切变形和倾覆力矩就要大得多,而且侧向荷载产生的响应并不是线性的,而是随着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大,在现代高层住宅建筑物中,重要的问题是整体抗弯和抗变形,抗震等,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结构有着很大差异,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例如共振,扭转,水平侧向位移等。所以,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比较困难,考虑因素复杂多变,影响因素很多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设计出实用性强的好方案。

1.2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影响因素

住宅越高,安全性就越来越要重视,抗震性能也要增强,所以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也就增多,主要影响因素有水平荷载,轴向变形,侧移等。

(1) 水平荷载.。水平荷载是需要考虑的决定因素,一般来说,竖直方向上载荷在构建中受力只与楼房高度有关,但是水平受力却比较复杂,且易受外界条件影响,数值变化不定,所以其是影响住宅结构设计因素。

(2) 轴向变形。在高层住宅建筑中,楼层越高,竖向负荷就越大,能够在轴向引起较大的变形,影响建筑结构的连续梁弯矩,将会引起连续梁之间支座点的负弯矩值降低,造成端支座负弯矩值以及跨中正弯矩值增大,从而引起预测材料长度不准确,对下料长度产生影响。

(3) 控制指标侧移。结构侧移量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重点考虑的因素,这一点与低层楼房不同,楼房高度越高,侧移量在水平荷载影响下变形越明显,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要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

2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

2.1 选择设计结构方案

进行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时,首先要进行结构方案的选择。结构方案的好坏决定了结构设计的好坏,对于同一个建筑设计要求,其结构方案往往是不唯一的,但是不同的设计方案会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在设计时,一定要选择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根据相关建筑规则的规定来完成结构设计方案总体要求,处理好结构与结构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结构的最佳受力状态,是结构尽可能简单明确,直接易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良好的延性和刚度。

其次,要保持结构的安全可靠。应该仔细考虑每一个构件,使各个构件能够相互协调,发挥最大功能,保证设计目标水准,使结构既经济又安全。

最后,要积极与建筑专业进行互动交流。结构设计者往往对建筑的材料不是很了解,在设计结构方案时,要与建筑师进行交流,听取他们提出的建议,结构设计师要充分理解结构概念,真实客观地进行设计,通过反复优化,修改,最后设计出造价最低并且质量最好的结构方案。

2.2 设计优化

在进行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时,首先是要对建筑工程进行基础设计,主要有结构承重体系设计,抗震缝的处理设计等,基础设计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优化设计了,在优化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认识结构设计优化的重要性。现在房地产已经是一个大产业,人们对住宅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投资方,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进行住宅结构优化的设计,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总成本,还可以使建筑结构更美观安全,能经济合理的节能降材,从而降低工程造价。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首先要仔细阅读建筑结构图纸,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经过反复优选等过程,达到设计优化目标,对原结构方案设计进行改进,合理进行构件布置,适当选择构件尺寸等,做到精益求精,最后提出优化建议。

(2)设计方案优化。这部分是设计优化的重点,不仅要进行抗侧力单元优化设计,还要进行框架结构优化设计。使设计符合抗震要求,在各项参数都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不断进行优化设计,尽量减少剪力墙的数量和厚度,使结构两个方向刚度接近两个方向水平位移,达到最佳受力状态。

在设计时,首先要进行结构分析,主要由竖向抗侧力构件构成,包括剪力墙,筒体,框架等。主要分析他们的受力状态,使构件充分利用起来。在进行计算分析时,不能盲目地依赖计算机,还要结合工程师的实际经验,选择合适的计算参数,经过多次计算比较,找到最佳参数值。要注意实际结构与计算模型的偏差,因为计算机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对模型进行假定,而实际结构错综复杂,所以计算值与实际结构会有差异,在通过计算值来选择结构时,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

其次进行框架结构优化主要是根据住宅结构平面,分析竖向荷载和水平载荷,核实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构件,选用合适材料,结合实际材料构造进行结构分析和内力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适当调整结构设计。

3)地基处理的优化。高层住宅建筑更要注重地基的处理,否则将前功尽弃,在选择地基时,要选择地质条件不复杂,容易施工的地质,因为地质条件越复杂,地基处理造价越高,而选择相对简单的地质条件,不仅可以降低地基处理的成本,地基安全度也会增加,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性价比。

3结论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能够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不仅能让建筑物安全实用,又能使其经济美观,舒适。所以进行结构优化设计至关重要,实际设计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来灵活运用设计优化方法,实现住宅建筑设计既安全又经济。

4 参考文献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篇(5)

1前期设计监理是对设计监督形式的深化和发展

1.1前期设计监理是完善项目业主责任制的一项有效制度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对其加强监督和管理,与工程施工执行监理制一样,是完善项目业主责任制的一项有效制度。实践证明,不论对工程采用何种形式的设计监督,都能起到不同程度的成效。例如,河南宝泉抽水蓄能电站采用了全过程咨询形式,在设计与咨询的共同努力下,解决了一些复杂的技术难题(如上库的防渗形式、下库综合利用的扩建和加固)。湖北水布垭水电站初步推行前期设计监理,在业主、监理、设计三方大力协同下,完成了预可研和可研两个阶段的设计报告,如此复杂地质条件下装机容量1600MW的大型水电工程,两个设计阶段只用了5年多的时间,使得234m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方案成立,可行性报告较预可研报告发电工期提前一年,枢纽工程静态投资节省约20%。

1.2水电前期设计必须遵循水电工程及其设计的特点

水电工程受自然条件(气候、水文、地形、地质等)和社会条件(地区经济、综合利用、跨区开发、水库淹没等)的严格制约,各个工程千差万别,每个工程都必须充分揭示其客观条件,而勘测设计本身就是不断深入认识客观实际的过程。因此,在完成阶段设计报告过程中,不可预见因素和勘测设计工作的变动是不可避免的。一个正确的设计不可能产生于勘测设计工作之初,只能完成于提出阶段设计报告之时,凭借工程类比经验可以优化勘设工作,但不可能跨越认识深化的过程,这是水电前期设计的特点和规律。工程施工阶段也会有变化,但与前期设计不同,其变化不涉及大的方案,仅是局部的。

设计是知识产业,其工作完成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物化,更难按时分段物化;知识产物的质量也往往是相对的,相比较而存在的,并有很大的弹性。这与可以完全在数量上物化、在质量上界定的施工工作,也有很大的区别。

设计单位作为独立法人有其独立性和设计自,并对设计成果承担直接责任。设计监理作为中介机构,协助业主介入设计管理,只对完成设计合同承担保证或督促作用。当代水电工程建设技术虽有飞速发展,但仍带有一定的经验性;技术上见仁见智,因经验而不同,难求一致;在技术经济可行的前提下,不同方案往往各有利弊,方案综合效益上的差异有时难以绝对化,方案的可塑性很大;监理与设计同步,都有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监理不能代替设计,凡此种种,决定了前期设计监理的保证和督促作用需通过把握原则、方向、方案、程序等来实现,这与施工监理要求承包商按图施工也有性质上的区别。

从以上3个方面的分析可见,对水电前期设计监理职责的要求,不能套用施工期监理的做法和要求,必须遵循水电工程的特点及其设计的内在规律,加以探索并逐步规范。

1.3前期设计监理是对设计监督形式的深化和发展

对水电前期设计的监督可概括为3种形式,也是前期设计监督逐步深化的3个发展阶段。第一种形式是只对设计阶段成果进行评审。这种形式虽然由来已久,但由于其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加之评审者临时参与,短时间内难以确切把握工程实际,特别当工程实际问题超越评审人的经验时,往往起不到对设计的监督作用。早在6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主管全国水利水电建设全过程(从河流规划到工程施工)的原水利水电建设总局,总结经验,深感这种评审存在着弊端,曾提出“设计审查要做到设计过程中”的要求。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工程由业主聘请咨询单位对水电项目前期设计进行全过程咨询,即发展为第二种形式。咨询单位从研讨勘测设计工作大纲开始介入,中间分专题或按步骤进行咨询,直至完成设计阶段报告。水布垭电站前期设计监理是第三种形式的起步,是对第二种形式深化和发展的探索。全过程咨询与设计监理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仅介入设计成果,后者介入设计管理;前者只提出咨询建议,后者承担协助业主监督和促进完成设计合同的责任。

水布垭电站的前期设计监理已完成预可行性报告和可行性报告阶段的监理工作,正在进行招标设计阶段的工作,这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有待更多工程实践的总结和规范。

2水电前期设计监理职责的初步界定

2.1设计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设计监理工作的中心,根据水电设计的特点,主要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总体控制。

2.1.1把握各阶段设计的深度

按照各阶段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和现行政策的要求,促使设计达到适度的覆盖面和应有的深度,是把握设计质量的首要环节。这一点通常以勘测设计工作大纲来实现,并在设计过程中及时调整。如水布垭电站有两个坝址可供比选,各有利弊,且都比较复杂,各有需要科技攻关和综合调研的难题。根据设计阶段的深度要求,预可研阶段可经初步工作,选一个技术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总体可行的坝址作为代表编制报告;可行性报告阶段必须首先选定坝址,选坝时虽要求两坝址做到同等深度,对各自关键的技术经济问题要有基本结论和可行对策,但可借用类似工程经验,各选一个现实可行的枢纽布置方案作为代表进行综合比选。在选定坝址之后要进一步优化和落实关键技术,以完成可行性报告。水布垭电站的设计就是按照这种分层次的深度要求进行的,从而加快了设计进程。

2.1.2把握各设计阶段关键技术的论证方向

应根据各阶段设计的目的和作用,把握方案论证的技术方向,使每一步工作都现实可行并有理有据。在选坝以前,水布垭坝址原拟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作为代表,但考虑到当时对高达234m的高坝国内外都尚无经验,天生桥一级大坝又刚开始施工,而预可研和选坝阶段不可能进行大量的科技攻关,因此建议借用国际经验,改用土心墙堆石坝作为代表,使方案立足于技术上现实可行;而在选定水布垭坝址之后,鉴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经济上的优越性,建议对其进行科技攻关,促使这一坝型的成立。又如,水布垭工程的半峡坝址原拟采用两坝(两座高达200m以上的拱坝)、两库的方案,鉴于该方案工程量大,建议改用一坝一库并封闭库区岩溶渗漏(对此国内已有经验)的枢纽方案参与坝址比选。

2.1.3把握关键技术的落实

把握关键技术按阶段要求落实,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基础。水布垭土心墙堆石坝的技术关键,是落实当地的砾质土和风化土能否满足防渗要求和可用储量。经设计监理反复督促,勘测、设计、科研单位共同努力,进行了土心墙坝技术可行的有据论证,促使预可研报告审查通过。在选坝之后,经对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关键技术问题(堆石料、混凝土面板和接缝止水)组织全国性科技攻关,作出了结论性的论证并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2.1.4积极参与优化设计

不断优化设计,加大科技含量,是设计成果高质量的标志。设计过程中,设计监理不但协助业主开展高混凝土面板坝等科技攻关,还积极参与设计优化,提出优化建议。如水布垭地下厂房底部围岩较软,简化地下洞室群布置将有利于围岩稳定和简化处理,为此,在研究不设上、下游调压井之后,建议采用将主变室搬至地面的方案,从而大大简化了地下洞室群。

2.2设计进度控制

水电工程勘测设计环节多(社会协作、综合利用、地勘季节影响等)、专业交叉(勘测、设计、机电、施工),影响和变更设计进程的因素复杂,加强设计的网络管理可以起到调整控制的作用,但要促其实现还需要加强技术上的调节和协作。

2.2.1分清层次、明确重点

应按照设计阶段的要求,根据工程的情况把各项论证比较工作分成几个层次,明确各层次的重点,以期有效地从面到点,不断紧缩设计工作范围,并步步为营。鉴于水布垭坝址只能选用堆石坝且坝线变动不大,及左岸为凹岸,略高于坝处有平台地形,布置岸边溢洪道水流归槽好,地形地质条件有利,因此建议将枢纽布置总体格局比选作为首要层次。总体格局选定后,各具体建筑物的比较方案减少,也压缩了勘测试验工作量,促使设计加快进度并可及时深化。

2.2.2加强对各专业间的及时协调

应及时协调各专业交叉的关键技术问题,以相互促进。水布垭工程的导流方式(坝体是否过水)、导流和泄洪建筑物布置、泄洪冲刷区的防护方案,以及施工安排等互为条件。首先作为专题确定了坝体过水和水下施工泄洪防冲护岸工程,使导流和枢纽布置加快了进程。

2.2.3力促比较方案范围适度

各设计阶段都规定该阶段需论证的主要问题应有方案比较才能选定,力促比较方案范围适度,既无重大遗漏又不繁琐,以避免反复,从而加快进度。如鉴于水布垭右岸溢洪道地质条件不利,长而高陡边坡稳定问题突出,虽可避开大岩淌滑坡,但仍有冲刷两岸的问题,建议可不参与方案比较。水布垭地下厂房尾水出口位置涉及尾水闸门平台施工、尾水波动和淤积、发电机组的调保、尾水洞的地质条件和工程量等,建议增加弯尾水出口与直尾水出口的比较。

2.3设计费用控制

由于勘测设计费用在工程总费用中所占比例不大,风险小,而且优质优价,工程效益显著;勘测设计工作计划仅是开始前的设想,实施中会有许多变化;设计成果难以分期、分段衡量其数量,因此勘测设计费用的控制不同于施工。笔者初步认为:①勘测设计费以采用总价承包为宜,按协议的合同规定分期支付。②在总费用中预留一定比例的不可预见费,由业主掌握,以应意外和急需。③业主对费用的掌握要开明,一是要允许和支持勘测设计采用先进手段(如用物探代钻探,用数学模型代物理模型等),以及有论证地缩短战线和调整工作重点,从而进行项目费用间的调整。除特殊情况外,完全以实物工作量控制费用支付的做法,可能因小失大。二是要支付必要的意外和科研费用,花费不多但收效甚大。

前期设计监理如何协助业主监督勘测设计费用还有待于实践。笔者初步认为应做以下工作:①协助业主严格并完善勘测设计合同的内容和要求;②对勘测设计工作计划所列内容、工作量和费用提出估算意见;③业主分期支付费用时,参与对勘测完成工程量及其有效性、设计进度情况进行评议。

2.4前期设计监理的责任

综上所述,前期设计监理协助业主、协同设计应有以下责任,当然,与施工监理一样,这些责任不能代替设计承包者的设计责任。

(1)保证总体质量。保证阶段设计文件在内容和深度上符合规程要求,各项主要设计方案的论证和选择合理,设计所采用的原则和方法正确。

(2)促进合理进度。促进设计分层次有重点地深入,比较方案范围适度不致有大的反复,各专业结合部位及时综合决策,以促使设计有序而合理地进行。

(3)协助评估费用。协助业主签好设计合同和估算合同费用,分期支付时协助业主评议费用使用情况。

3推行前期设计监理的条件

3.1业主(建设)单位

(1)建立一个主管前期工作的精干机构,由业主单位一位主要领导主管,加强对设计合同的管理。

(2)熟悉水电建设的过程,从工程的总体出发,不断对设计提出要求和主导意见,并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3)加强业主、监理、设计三方的协调和沟通,支持监理工作,并重视研究监理提出的有益建议。

3.2设计监理单位

(1)树立服务的观念。设计监理是中介行业,对企业负责与对国家负责是一致的,应牢固树立为业主服务的观念,不断掌握第一性资料,主动听取各方意见,积极与设计协作,从大处着眼,力求多谋善断。

(2)坚持独立、公正、科学的立场。设计监理单位是独立法人,对其行为承担责任。坚持独立、公正、科学的立场,求取工程的最大效益与对业主负责是一致的,公正处理业主、监理、设计间的矛盾,以信誉求信任。

(3)建立有效的项目专家组和高水平的专家系统。根据工程的特点选择专家组长和主要专业各1~2人组成固定的专家组,作为执行项目监理合同的基本队伍,加强经常性的了解和研究。专家组成员应能把握行业和专业的关键环节,了解设计阶段的要求和有关规程,熟悉专业的国内外水平和发展。设计监理机构需拥有一定数量、有较丰富经验和较高技术及管理水平、主要专业齐全的专家队伍,按工程进程和专题的需要参与项目的设计监理;同时需拥有可调用的专家系统(信息和高级专家),具有可凭借和调用技术市场的能力,及时对高深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论证。

(4)加强项目监理的内部管理。宜推行项目监理专家组长技术责任制,专家组长由监理机构经理任命并对其负责,承担项目监理的技术责任,并赋予应有的权力,如技术自,专家组成员协商选择权,监理合同内容的核定权,工作计划协商安排权等。在此基础上,有条件当可推行项目经理制,把经济权益和技术责任结合起来,加强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3设计招标

设计监理和设计实行招标制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必然,也是设计监理深化改革的动力。设计监理的招投标比较简单,而设计招标迄今尚无规范,且推行不广,依笔者经历,拟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水电工程自80年代以海南大广坝重编初步设计作为设计招标试点以来,至今在个别工程的个别设计阶段进行的设计招标,大多采用要求投标者对工程提出设计方案,评标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选的方式,实践证明成效不大,这也可能是设计招标迟迟未能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前所述,水电工程及其设计的特点,使设计方案招标只能流于形式,因为①正确的设计方案不可能产生于勘测设计工作之始;②水电的设计(包括勘测、试验)费用较大,周期较长,几个单位竞标,甲、乙双方都无力承担;③设计方案各有利弊,在条件不明的情况下,即使有了方案也难以评比。因此建议以竞标单位提交勘测设计工作建议书的形式进行设计招标。建议书的内容尚可规范,例如工程开发的方式和目的、拟比较的枢纽布置和建筑物的方案、关键问题及其解决的技术路线、主要参与人员及其工程经历、进度安排、勘测试验计划、工作量和费用等。

对一些简单的中小型工程,将预可研与可研阶段合并,以工程开发方案(或坝址选择)的比选形式招标也是可行的,如江西抱子石水电站、四川硗碛水电站都是成功的,因为其需要的勘测费用不多,参与竞标的单位只有两个,而其勘测费用由业主给予一定的补偿。

3.4设计产品商品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设计产品(包括勘测、试验和科研)理应为商品,这也是推行设计招标制的前提。因为水电设计虽因工程建设程序的需要而划分为几个阶段设计,但对客观的揭露和认识是渐进和连续的,阶段设计成果和资料(包括必要的原始数据)如果不能像商品一样提供竞标者使用,就难以进行下阶级设计的招标。但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且设计和科研是知识产业,有些还具有开发性和创新性,如何区分勘测、设计、试验、科研及其各类产品的不同性质,规范其产权并具有法律效力,是需要在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的课题。

3.3设计招标

设计监理和设计实行招标制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必然,也是设计监理深化改革的动力。设计监理的招投标比较简单,而设计招标迄今尚无规范,且推行不广,依笔者经历,拟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水电工程自80年代以海南大广坝重编初步设计作为设计招标试点以来,至今在个别工程的个别设计阶段进行的设计招标,大多采用要求投标者对工程提出设计方案,评标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选的方式,实践证明成效不大,这也可能是设计招标迟迟未能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前所述,水电工程及其设计的特点,使设计方案招标只能流于形式,因为①正确的设计方案不可能产生于勘测设计工作之始;②水电的设计(包括勘测、试验)费用较大,周期较长,几个单位竞标,甲、乙双方都无力承担;③设计方案各有利弊,在条件不明的情况下,即使有了方案也难以评比。因此建议以竞标单位提交勘测设计工作建议书的形式进行设计招标。建议书的内容尚可规范,例如工程开发的方式和目的、拟比较的枢纽布置和建筑物的方案、关键问题及其解决的技术路线、主要参与人员及其工程经历、进度安排、勘测试验计划、工作量和费用等。

对一些简单的中小型工程,将预可研与可研阶段合并,以工程开发方案(或坝址选择)的比选形式招标也是可行的,如江西抱子石水电站、四川硗碛水电站都是成功的,因为其需要的勘测费用不多,参与竞标的单位只有两个,而其勘测费用由业主给予一定的补偿。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篇(6)

1 前期设计监理是对设计监督形式的深化和发展

1. 1前期设计监理是完善项目业主责任制的一项有效制度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对其加强监督和管理,与工程施工执行监理制一样,是完善项目业主责任制的一项有效制度。实践证明,不论对工程采用何种形式的设计监督,都能起到不同程度的成效。例如,河南宝泉抽水蓄能电站采用了全过程咨询形式,在设计与咨询的共同努力下,解决了一些复杂的技术难题(如上库的防渗形式、下库综合利用的扩建和加固)。湖北水布垭水电站初步推行前期设计监理,在业主、监理、设计三方大力协同下,完成了预可研和可研两个阶段的设计报告,如此复杂地质条件下装机容量1 600 MW的大型水电工程,两个设计阶段只用了5年多的时间,使得234 m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方案成立,可行性报告较预可研报告发电工期提前一年,枢纽工程静态投资节省约20%。

1.2 水电前期设计必须遵循水电工程及其设计的特点

水电工程受自然条件(气候、水文、地形、地质等)和社会条件(地区经济、综合利用、跨区开发、水库淹没等)的严格制约,各个工程千差万别,每个工程都必须充分揭示其客观条件,而勘测设计本身就是不断深入认识客观实际的过程。因此,在完成阶段设计报告过程中,不可预见因素和勘测设计工作的变动是不可避免的。一个正确的设计不可能产生于勘测设计工作之初,只能完成于提出阶段设计报告之时,凭借工程类比经验可以优化勘设工作,但不可能跨越认识深化的过程,这是水电前期设计的特点和规律。工程施工阶段也会有变化,但与前期设计不同,其变化不涉及大的方案,仅是局部的。

设计是知识产业,其工作完成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物化,更难按时分段物化;知识产物的质量也往往是相对的,相比较而存在的,并有很大的弹性。这与可以完全在数量上物化、在质量上界定的施工工作,也有很大的区别。

设计单位作为独立法人有其独立性和设计自主权,并对设计成果承担直接责任。设计监理作为中介机构,协助业主介入设计管理,只对完成设计合同承担保证或督促作用。当代水电工程建设技术虽有飞速发展,但仍带有一定的经验性;技术上见仁见智,因经验而不同,难求一致;在技术经济可行的前提下,不同方案往往各有利弊,方案综合效益上的差异有时难以绝对化,方案的可塑性很大;监理与设计同步,都有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监理不能代替设计,凡此种种,决定了前期设计监理的保证和督促作用需通过把握原则、方向、方案、程序等来实现,这与施工监理要求承包商按图施工也有性质上的区别。

从以上3个方面的分析可见,对水电前期设计监理职责的要求,不能套用施工期监理的做法和要求,必须遵循水电工程的特点及其设计的内在规律,加以探索并逐步规范。

1.3 前期设计监理是对设计监督形式的深化和发展

对水电前期设计的监督可概括为3种形式,也是前期设计监督逐步深化的3个发展阶段。第一种形式是只对设计阶段成果进行评审。这种形式虽然由来已久,但由于其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加之评审者临时参与,短时间内难以确切把握工程实际,特别当工程实际问题超越评审人的经验时,往往起不到对设计的监督作用。早在6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主管全国水利水电建设全过程(从河流规划到工程施工)的原水利水电建设总局,总结经验,深感这种评审存在着弊端,曾提出“设计审查要做到设计过程中”的要求。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工程由业主聘请咨询单位对水电项目前期设计进行全过程咨询,即发展为第二种形式。咨询单位从研讨勘测设计工作大纲开始介入,中间分专题或按步骤进行咨询,直至完成设计阶段报告。水布垭电站前期设计监理是第三种形式的起步,是对第二种形式深化和发展的探索。全过程咨询与设计监理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仅介入设计成果,后者介入设计管理;前者只提出咨询建议,后者承担协助业主监督和促进完成设计合同的责任。

水布垭电站的前期设计监理已完成预可行性报告和可行性报告阶段的监理工作,正在进行招标设计阶段的工作,这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有待更多工程实践的总结和规范。

2 水电前期设计监理职责的初步界定

2.1 设计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设计监理工作的中心,根据水电设计的特点,主要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总体控制。

2.1.1 把握各阶段设计的深度

按照各阶段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和现行政策的要求,促使设计达到适度的覆盖面和应有的深度,是把握设计质量的首要环节。这一点通常以勘测设计工作大纲来实现,并在设计过程中及时调整。如水布垭电站有两个坝址可供比选,各有利弊,且都比较复杂,各有需要科技攻关和综合调研的难题。根据设计阶段的深度要求,预可研阶段可经初步工作,选一个技术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总体可行的坝址作为代表编制报告;可行性报告阶段必须首先选定坝址,选坝时虽要求两坝址做到同等深度,对各自关键的技术经济问题要有基本结论和可行对策,但可借用类似工程经验,各选一个现实可行的枢纽布置方案作为代表进行综合比选。在选定坝址之后要进一步优化和落实关键技术,以完成可行性报告。水布垭电站的设计就是按照这种分层次的深度要求进行的,从而加快了设计进程。

2.1.2 把握各设计阶段关键技术的论证方向

应根据各阶段设计的目的和作用,把握方案论证的技术方向,使每一步工作都现实可行并有理有据。在选坝以前,水布垭坝址原拟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作为代表,但考虑到当时对高达234 m的高坝国内外都尚无经验,天生桥一级大坝又刚开始施工,而预可研和选坝阶段不可能进行大量的科技攻关,因此建议借用国际经验,改用土心墙堆石坝作为代表,使方案立足于技术上现实可行;而在选定水布垭坝址之后,鉴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经济上的优越性,建议对其进行科技攻关,促使这一坝型的成立。又如,水布垭工程的半峡坝址原拟采用两坝(两座高达200 m以上的拱坝)、两库的方案,鉴于该方案工程量大,建议改用一坝一库并封闭库区岩溶渗漏(对此国内已有经验)的枢纽方案参与坝址比选。

2.1.3 把握关键技术的落实

把握关键技术按阶段要求落实,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基础。水布垭土心墙堆石坝的技术关键,是落实当地的砾质土和风化土能否满足防渗要求和可用储量。经设计监理反复督促,勘测、设计、科研单位共同努力,进行了土心墙坝技术可行的有据论证,促使预可研报告审查通过。在选坝之后,经对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关键技术问题(堆石料、混凝土面板和接缝止水)组织全国性科技攻关,作出了结论性的论证并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2.1.4 积极参与优化设计

不断优化设计,加大科技含量,是设计成果高质量的标志。设计过程中,设计监理不但协助业主开展高混凝土面板坝等科技攻关,还积极参与设计优化,提出优化建议。如水布垭地下厂房底部围岩较软,简化地下洞室群布置将有利于围岩稳定和简化处理,为此,在研究不设上、下游调压井之后,建议采用将主变室搬至地面的方案,从而大大简化了地下洞室群。

2.2 设计进度控制

水电工程勘测设计环节多(社会协作、综合利用、地勘季节影响等)、专业交叉(勘测、设计、机电、施工),影响和变更设计进程的因素复杂,加强设计的网络管理可以起到调整控制的作用,但要促其实现还需要加强技术上的调节和协作。

2.2.1 分清层次、明确重点

应按照设计阶段的要求,根据工程的情况把各项论证比较工作分成几个层次,明确各层次的重点,以期有效地从面到点,不断紧缩设计工作范围,并步步为营。鉴于水布垭坝址只能选用堆石坝且坝线变动不大,及左岸为凹岸,略高于坝处有平台地形,布置岸边溢洪道水流归槽好,地形地质条件有利,因此建议将枢纽布置总体格局比选作为首要层次。总体格局选定后,各具体建筑物的比较方案减少,也压缩了勘测试验工作量,促使设计加快进度并可及时深化。

2.2.2 加强对各专业间的及时协调

应及时协调各专业交叉的关键技术问题,以相互促进。水布垭工程的导流方式(坝体是否过水)、导流和泄洪建筑物布置、泄洪冲刷区的防护方案,以及施工安排等互为条件。首先作为专题确定了坝体过水和水下施工泄洪防冲护岸工程,使导流和枢纽布置加快了进程。

2.2.3 力促比较方案范围适度

各设计阶段都规定该阶段需论证的主要问题应有方案比较才能选定,力促比较方案范围适度,既无重大遗漏又不繁琐,以避免反复,从而加快进度。如鉴于水布垭右岸溢洪道地质条件不利,长而高陡边坡稳定问题突出,虽可避开大岩淌滑坡,但仍有冲刷两岸的问题,建议可不参与方案比较。水布垭地下厂房尾水出口位置涉及尾水闸门平台施工、尾水波动和淤积、发电机组的调保、尾水洞的地质条件和工程量等,建议增加弯尾水出口与直尾水出口的比较。

2.3 设计费用控制

由于勘测设计费用在工程总费用中所占比例不大,风险小,而且优质优价,工程效益显著;勘测设计工作计划仅是开始前的设想,实施中会有许多变化;设计成果难以分期、分段衡量其数量,因此勘测设计费用的控制不同于施工。笔者初步认为:①勘测设计费以采用总价承包为宜,按协议的合同规定分期支付。②在总费用中预留一定比例的不可预见费,由业主掌握,以应意外和急需。③业主对费用的掌握要开明,一是要允许和支持勘测设计采用先进手段(如用物探代钻探,用数学模型代物理模型等),以及有论证地缩短战线和调整工作重点,从而进行项目费用间的调整。除特殊情况外,完全以实物工作量控制费用支付的做法,可能因小失大。二是要支付必要的意外和科研费用,花费不多但收效甚大。

前期设计监理如何协助业主监督勘测设计费用还有待于实践。笔者初步认为应做以下工作:①协助业主严格并完善勘测设计合同的内容和要求;②对勘测设计工作计划所列内容、工作量和费用提出估算意见;③业主分期支付费用时,参与对勘测完成工程量及其有效性、设计进度情况进行评议。

2.4 前期设计监理的责任

综上所述,前期设计监理协助业主、协同设计应有以下责任,当然,与施工监理一样,这些责任不能代替设计承包者的设计责任。

(1)保证总体质量。保证阶段设计文件在内容和深度上符合规程要求,各项主要设计方案的论证和选择合理,设计所采用的原则和方法正确。

(2)促进合理进度。促进设计分层次有重点地深入,比较方案范围适度不致有大的反复,各专业结合部位及时综合决策,以促使设计有序而合理地进行。

(3)协助评估费用。协助业主签好设计合同和估算合同费用,分期支付时协助业主评议费用使用情况。

3 推行前期设计监理的条件

3.1 业主(建设)单位

(1)建立一个主管前期工作的精干机构,由业主单位一位主要领导主管,加强对设计合同的管理。

(2)熟悉水电建设的过程,从工程的总体出发,不断对设计提出要求和主导意见,并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3)加强业主、监理、设计三方的协调和沟通,支持监理工作,并重视研究监理提出的有益建议。

3.2 设计监理单位

(1)树立服务的观念。设计监理是中介行业,对企业负责与对国家负责是一致的,应牢固树立为业主服务的观念,不断掌握第一性资料,主动听取各方意见,积极与设计协作,从大处着眼,力求多谋善断。

(2)坚持独立、公正、科学的立场。设计监理单位是独立法人,对其行为承担责任。坚持独立、公正、科学的立场,求取工程的最大效益与对业主负责是一致的,公正处理业主、监理、设计间的矛盾,以信誉求信任。

(3)建立有效的项目专家组和高水平的专家系统。根据工程的特点选择专家组长和主要专业各1~2人组成固定的专家组,作为执行项目监理合同的基本队伍,加强经常性的了解和研究。专家组成员应能把握行业和专业的关键环节,了解设计阶段的要求和有关规程,熟悉专业的国内外水平和发展。设计监理机构需拥有一定数量、有较丰富经验和较高技术及管理水平、主要专业齐全的专家队伍,按工程进程和专题的需要参与项目的设计监理;同时需拥有可调用的专家系统(信息和高级专家),具有可凭借和调用技术市场的能力,及时对高深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论证。

(4)加强项目监理的内部管理。宜推行项目监理专家组长技术责任制,专家组长由监理机构经理任命并对其负责,承担项目监理的技术责任,并赋予应有的权力,如技术自主权,专家组成员协商选择权,监理合同内容的核定权,工作计划协商安排权等。在此基础上,有条件当可推行项目经理制,把经济权益和技术责任结合起来,加强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3 设计招标

设计监理和设计实行招标制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必然,也是设计监理深化改革的动力。设计监理的招投标比较简单,而设计招标迄今尚无规范,且推行不广,依笔者经历,拟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水电工程自80年代以海南大广坝重编初步设计作为设计招标试点以来,至今在个别工程的个别设计阶段进行的设计招标,大多采用要求投标者对工程提出设计方案,评标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选的方式,实践证明成效不大,这也可能是设计招标迟迟未能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前所述,水电工程及其设计的特点,使设计方案招标只能流于形式,因为①正确的设计方案不可能产生于勘测设计工作之始;②水电的设计(包括勘测、试验)费用较大,周期较长,几个单位竞标,甲、乙双方都无力承担;③设计方案各有利弊,在条件不明的情况下,即使有了方案也难以评比。因此建议以竞标单位提交勘测设计工作建议书的形式进行设计招标。建议书的内容尚可规范,例如工程开发的方式和目的、拟比较的枢纽布置和建筑物的方案、关键问题及其解决的技术路线、主要参与人员及其工程经历、进度安排、勘测试验计划、工作量和费用等。

对一些简单的中小型工程,将预可研与可研阶段合并,以工程开发方案(或坝址选择)的比选形式招标也是可行的,如江西抱子石水电站、四川硗碛水电站都是成功的,因为其需要的勘测费用不多,参与竞标的单位只有两个,而其勘测费用由业主给予一定的补偿。

3.4 设计产品商品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设计产品(包括勘测、试验和科研)理应为商品,这也是推行设计招标制的前提。因为水电设计虽因工程建设程序的需要而划分为几个阶段设计,但对客观的揭露和认识是渐进和连续的,阶段设计成果和资料(包括必要的原始数据)如果不能像商品一样提供竞标者使用,就难以进行下阶级设计的招标。但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且设计和科研是知识产业,有些还具有开发性和创新性,如何区分勘测、设计、试验、科研及其各类产品的不同性质,规范其产权并具有法律效力,是需要在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的课题。

3.3 设计招标

设计监理和设计实行招标制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必然,也是设计监理深化改革的动力。设计监理的招投标比较简单,而设计招标迄今尚无规范,且推行不广,依笔者经历,拟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水电工程自80年代以海南大广坝重编初步设计作为设计招标试点以来,至今在个别工程的个别设计阶段进行的设计招标,大多采用要求投标者对工程提出设计方案,评标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选的方式,实践证明成效不大,这也可能是设计招标迟迟未能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前所述,水电工程及其设计的特点,使设计方案招标只能流于形式,因为①正确的设计方案不可能产生于勘测设计工作之始;②水电的设计(包括勘测、试验)费用较大,周期较长,几个单位竞标,甲、乙双方都无力承担;③设计方案各有利弊,在条件不明的情况下,即使有了方案也难以评比。因此建议以竞标单位提交勘测设计工作建议书的形式进行设计招标。建议书的内容尚可规范,例如工程开发的方式和目的、拟比较的枢纽布置和建筑物的方案、关键问题及其解决的技术路线、主要参与人员及其工程经历、进度安排、勘测试验计划、工作量和费用等。

对一些简单的中小型工程,将预可研与可研阶段合并,以工程开发方案(或坝址选择)的比选形式招标也是可行的,如江西抱子石水电站、四川硗碛水电站都是成功的,因为其需要的勘测费用不多,参与竞标的单位只有两个,而其勘测费用由业主给予一定的补偿。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篇(7)

关键词:设计阶段;成本优化;控制

1.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阶段中由于工期较长、影响因素众多,令成本造价各项构成费用相对复杂,容易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变更,其中设计阶段由于选择不同方案导致的成本变化影响最为显著。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属于一类富于创造的实践活动,且包含一定的个性化特征,即便设计师依据客观要求与客户委托实施设计,然而目标与结果往往存在一定差异性。如何基于科学的设计缩短差距、优化成本控制,则是真正解决工程项目造价问题的重要核心。

2.设计阶段成本优化重要环节

工程项目成本造价优化包括设计、决策、施工及竣工验收结算的科学控制,其中设计阶段成本优化是科学控制造价的核心关键环节,设计阶段方案是否合理经济将会对工程项目投资规模产生直接影响。依据相关统计研究结果不难看出,虽然整体工程项目费用中设计费用仅仅为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然而如果设计方案正确合理,其产生的工程总体造价成本波动影响则会上升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不同的设计环节,产生的造价成本影响也不尽相同。其中工程结构、初步设计阶段产生的影响占到百分之六十五以上,而施工图设计则会形成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比例的影响。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在工程建设前期做好计划与流程审核、进行规划方案、结构、建筑方案、策划景观方案、施工图的科学论证,实施有效的成本优化控制,才能确保工程项目各项资金费用的合理应用、投入到位,并产生最大化建设效益。

3.设计阶段成本优化控制科学策略

3.1?科学优化设计管理

建设工程设计成本相比于整体项目其仅仅为较小部分,然而基于设计单位综合设计水平层次的高低、设计出图质量的优劣与积极的配合设计程度则会对整体项目工程产生较大影响。由此可见,选择设计单位应主体依据其综合设计水平,并不是审视其收费标准的高低。在设计合同环节,可要求相关设计单位提供控制造价、合理设计、便利管理施工的具体建议,由项目工程设计初级阶段开始,尽可能有效控制成本。同时在实践设计阶段中应全面与设计人员及时沟通,科学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奖惩措施,并促进设计单位间的良性竞争与交流。同时应创建完善健全的设计评审、标准制度,专家会议联合审议体制及内部控制机制,确保设计阶段的科学成本控制优化。

3.2?推行限额设计

在现阶段工程成本领域,“三超”现象非常严重,其中设计的影响占75%以上。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推行限额设计,控制工程成本势在必行。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限额设计,在各专业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投资分解和限额设计可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经济性技术指标、造价指标先行分解到各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而得出的,限额设计体现了设计标准、规模、原则的合理确定及有关概预算基础资料的合理取定,通过层层限额设计,实现了对投资限额的控制与管理,也就同时实现了对设计规模、设计标准、工程数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个方面的控制,起到有效预控成本的目的。

3.3?有效实施技术管理

建设工程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可对总体成本费用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选择结构方案阶段中,应审视其结构布置与体系选型的科学合理,对结构计算各项输入输出数据进行细化审核。对输入信息的科学审核应包括基本电算信息的全面核对,例如重要性抗震类别、分类、设防烈度、场地类别、特征周期、地面粗糙性、地震加速度、荷载数值、特征周期、放大系数、梁端弯矩、荷载折算等数据是否存在误差现象或被人为的放大。审核输出信息则应对其中相关技术指标均衡性展开核查,令其与规法限值良好接近。另外还应对各类细部设计环节展开科学的审查控制,例如在应用新型III类钢环节,由于其具有较高强度及良好延性,可令含钢量显著降低,并体现良好的成本优化效果,因此可在适宜工程项目中全面广泛的应用。建设工程构件与结构平面倘若分类过低会令含钢量不断上升,而太多分类又会对施工控制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设计阶段应合理进行结构构件归并,同时大样细部做法的相关构造措施应确保规范与周密性。

3.4?选用材料及景观方案设计成本优化

建筑工程材料的科学选用有利于优化成本控制,因此应科学树立安装及内外装修环节的成本控制目标,在设计不同阶段进行材料相应成本标准的科学明确。对于材料成本的预测应在设计前期进行,参照具体的产品策划实践方案。同时开始设计施工图前期应参照扩初设计完成成本预估,对其材料、定样与定型展开研究,并制定科学的目标成本,为招投标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为降低错误率,应科学倡导优质管理设计,将部分工作尽可能前置,展开标准化设计,降低部品种类及实践设计工作量,令施工管理综合难度显著降低,对于采购单一部品数量较多的可实施统一集中采购进而有效降低成本投入。景观方案设计阶段中实施成本优化相对较为困难,应在满足基本建造成本基础上符合营销要求,尽可能选择本地化施工材质及科学先进施工工艺,确保工程项目的便于管理及安全应用,令养护成本合理降低,进而达到最大化的成本优化效果。

4.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优化成本控制尤为重要,可产生显著的效益影响,因此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优化策略,强化设计管理、技术管理、促进选材、景观方案的优化设计,才能提升成本优化效果,在建设优质建筑工程的同时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郭婷婷.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优化与控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