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学历史的方法

高中学历史的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4 16:28:04

高中学历史的方法

高中学历史的方法篇(1)

关键词:史料;高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286-01

高中历史一直是高考中的一门很重要的科目,这是让历史真实展现和传承下去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其中来自于各方面的史料就是历史展现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和模式。

文字史料、表格数据史料和图片史料,将的新的高中历史教材的课文中史料系统地穿插起来,在教材和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教师是对这些史料的使用起到主导作用,因为史料都是围绕着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来选择的,所以在备课时认真分析史料,思考题有思考,这样才能在指导学生学习史料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文字史料的学习

文字史料,顾名思义,是通过文字堆积来呈现历史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也在历史教材中占据很大的一部分,因而掌握好文字史料的运用方法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挑选出教材中的重要史料,让学生在指导下品味每个字和句子,保证过关。每当遇到生僻的字和难理解的典故,要认真讲解。2、面对材料时要认真分析,为提炼有用的信息和体现课文本质的知识打下很好的基础。3、同时,为了更好的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还需要在对材料的研读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思路。文字史料看起来是比较枯燥,但是只要很好的运用起来,发挥效果就会是其他史料无法比拟的。

二、表格数据史料的分析

表格数据史料和其他的史料相比,更加直观、形象和具体同时数据本身就具有可信度高说服力强的优点,可比性比较高。运用数据,可以帮助学生在明辨是非的能力得到提高,从各方面理论知识出发,得到正确和有用的信息,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更活跃,从而举一反三的能力也会有突破。 表格数据史料的分析有以下几种方法:1、教师要学会将这些抽象的数字信息变成更加直观的图和学生们仔细的讲解,这样才可以让学生们在图表的世界里,熟悉数字的魅力。2、数据在书本中常常是静态的,但是当通过图画出来时,将数字变成可以看得符号时,便会变成动态的样式,让同学更好的接受和直接理解。3、学生在学习常常觉得数据是个枯燥无味,教师在教学中也会常常遇到这样问题。这时表格数据便会发挥它的作用,它让数据变得活泼生动起来了。

其实这几个方面,就突显出了表格数据史料的优点,可以让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也会变得不再沉闷,相反而是变得活跃起来了,学生们就会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也会对学习有兴趣,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也被拓宽,才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图片史料的运用

图片史料在教学中会引用不同种类的图片史料,这就包括实物图案、事件图案以及大量的历史地图,其实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图片史料的运用占据了很大的地位。只要教师运用的好,学生们就能对历史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更牢固,理解起来也会变得更容易。这时教师,就要充分把这些图片史料利用起来,将历史更形象直观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还要注意仔细准备问题,必要时补充有关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学习兴趣和对教材的理解。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观察、分析还有综合想象的能力也会培养得更好。

首先从实物图案和事件图案的使用方面来看:

1、对于这样的历史图片,我们首先采用就会是图片联想法,这样的方法就需要教师与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眼前的图片仔细研究观察,获取有效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学到的知识,充分联想组成完整的片段,这样就能更好的完成对知识的获取和研究。

2、教师在上课之前就需要让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预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大概掌握以下要学的内容,对知识点有个大概的了解,有储备的知识,才会在讲的时候不会感到陌生。这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图片,联想历史场景有了一定的基础。

3、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片的技巧,从人物和场景的比例方面出发,再看看人物的神态,中心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这些都是看图片的关键,任何细节都不能错过。然后才会让学生说出图片的大概的含义时变得简单和顺利。

下面就是历史地图,历史地图是很难看得,这还涉及到地理的知识,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比较高,为了发挥它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就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的目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历史地图。历史地图是为了更直观的教学,因而我们可以有以下的几个方法:

4、教师需要将地图的内容和教材的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会更好地理解掌握要学的知识。

5、历史图是为了教学服务的,所以图上的内容我们要力求简单,重点突出,主次也要分清。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看图示、图标和重要的地名的能力,并且结合教学的内容,不脱离教材。

不同的史料是有不同的运用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利用史料的能力,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阅读材料,教学应该从各方面涉及史料学习,比如导学案、课堂上、课后的巩固中,都应该有史料的问题,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和理解史料的能力。同时也做到巩固知识。其实只要多给学生更多接触史料的机会,让学生去阅读和理解,学生们利用史料的能力就会慢慢提高,教学效率也会相应的提高许多。

参考文献:

高中学历史的方法篇(2)

1.初步的了解往事的基本方法

从史料中汲取、鉴别、整理和归纳信息的方法。历史是什么?历史首先是不可重演的过去的事情。那么我们是怎样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呢?历史的结论和规律又是依据什么、从何而来、如何得出的呢?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我们会告诉学生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给出一些结论性的评价,却忽视了这些问题,几乎从不告诉学生我们是怎么知道这些历史的,如何得出结论的。“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是史学,也是历史教育的首要意识。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一切凭证据说话,而证据来源于史料。

在高中历史第一分册《古代两河流域》的教学中,为了从高中历史教学一开始就有意识地、教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一些如何取得、认识历史证据的方法,并懂得什么是一手资料,什么是二手资料,在第一分册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讲授《汉穆拉比法典》时,我作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了教材中文献选读《汉穆拉比法典》(片段):19.倘藏匿此奴隶于其家而后来奴隶被破获,则此自由民应处死。21.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22.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25. 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196.如果一自由民毁坏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198.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平民的眼睛或打断他的骨头,该凶犯应赔偿一米纳白银。199.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

接着,我提出了问题:通过阅读《汉穆拉比法典》片段,你对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有了哪些了解?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逐条解读法典条文,并分析其中反映的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比如:社会成员存在严格的等级划分:自由民与奴隶的对立,自由民中又形成平民与贵族的等级区分;对不同人犯罪量刑不一,表明古巴比伦王国运用国家权力保护贵族的根本利益;已确立私有制和私有观念,法典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一再强调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严禁奴隶逃亡及藏匿奴隶、盗卖奴隶的行为等。接着,我又问:《汉穆拉比法典》反映了人类早期法典具有怎样的特征?通过师生对法典条文的共同解读,学生认识到:法典颁布于公元前18世纪,带有人类文明早期的时代特征:与今天的法律相比,法典对犯罪行为的惩罚严酷;保留了同态复仇等原始习惯法的部分内容,带有“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报复原则的痕迹。最后,我进一步提问:《汉穆拉比法典》对我们研究历史有怎样的意义?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从两个方面认识了法典的历史意义: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对我们研究世界法制史具有不可估量的的作用;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这样,通过阅读《汉穆拉比法典》的片段,发现材料所折射的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分析法典所反映的人类早期法典的时代特征,学生初步学会了从历史文献中汲取、鉴别、整理和归纳信息的方法,提高运用各种史料所蕴涵的信息分析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基本史学思想与方法。

2.科学的了解往事的基本方法

二重证据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还要让学生知道,研究历史和学习历史都离不开史料。但史料并不是历史,史料种类繁多,来源广泛,价值不一。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不是所有的历史资料都可以作为证据。还要让学生了解怎样评估史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怎样对史料进行科学的整理、统计和研究。

在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懂得甲骨文等考古资料是属于一手史料和直接证据,甲骨文与传统的史书典籍相印证所体现证据价值,更好地掌握“二重证据法”,我做了这样的尝试。

在讲到商的内外服制时,我首先出示了两则甲骨卜辞的译文:第一则:“癸巳日,占卜官问:以后十天有没有灾祸?王视察了卜兆后说:鬼神要降祸,似有祸患就要来临。自卜日起第五天,即丁酉日,果真有祸事来自西边。沚国的诸侯向王报告说:“土方国征伐我邦边邑,使两个邑受损;邛方国也来侵犯我邦西边的农田。”第二则:问“我派遣的使者有无收到贡物?”

我请同学阅读卜辞及课文后回答问题:卜辞中提到的沚国等与商的关系如何?商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回答出,沚国臣属于商,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于商。这时我又出示了《史记?殷本纪》中的一段: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帝盘庚之时……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我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商的兴衰与方国的向背有什么关系?商与方国之间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这时发现原来方国在商强盛之时臣服于商,而在商衰落之时会背离于商,彼此之间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我又进一步提问:我们在研究商代历史时,甲骨卜辞和 《史记》哪一个更可信?为什么?两者对研究商史的价值有何不同?这时学生明白了我选择这几段史料的用心并纷纷作出了回答。最后我做了这样的总结:在甲骨文发现之前,我们在研究商代历史时主要借助《史记》。而19世纪末,在河南安阳发现了甲骨文,为商朝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极为珍贵的一手史料。学者王国维首倡用新发现的地下材料,如甲骨文与传世文献,如《史记》相互印证,这种历史考证方法即“二重证据法”。王国维的研究证实了《史记·殷本纪》的可靠性,也将中国历史的信史推前到商代,商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

通过上述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知道了内外服制和甲骨文等基本知识,掌握了传世文献和地下考古互为印证的“二重证据法”,而且领悟到因为历史来自于证据,证据来自于史料。所以历史就不是封闭的、不容置辩的定论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可供讨论的、可以不断更新延展的领域。只要有新的材料出现,只要从新的视角观察,历史就会有与以往不同的解释,历史学也正是这样不断发展的;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形成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基本史学思想和方法,而且能养成言必有据的严谨态度。这正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这种严谨的态度也正是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的重要素养之一。

3.准确的了解往事的基本方法

运用反思的方法,论证史料的可靠性。历史问题的复杂性和历史研究的发展性决定了大多数问题本身就是动态开放、不断变化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史料不同,对史料的解读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因此,在论证教材观点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反思的方法,查证历史资料的可靠性,检验思维逻辑的合理性,辨别判断结论的正确性。

在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一课中,在讲到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日本一些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学生回答:不对。我接着又问:你认为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纷纷回答甲午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于是我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关于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中日双方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如何论证教材观点的准确性?经过思考之后,学生回答: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制定了“大陆政策”,说明日本侵华蓄谋已久;查阅史料,以数据说明日本甲午战争前的扩军备战;查找足够的证据,说明甲午战争前日本在中国进行了大量间谍活动,为发动战争做了充分的准备等。在肯定了学生答案的合理性之后,我出示了以下几段史料:

材料一:若欲维护我帝国独立,伸张国威,进而巍立于万国之间,保持安宁,则不可不分割清国,使其成为数个小邦国。清国虽老衰腐朽,仍乃一世界大国,应乘彼尚幼稚,断其四肢,伤其身体,使之不能活动,我国始能保持安宁,亚洲大势始得以维持。

——1887年日本《清国征讨方略》

材料二:盖国家独立自卫之道,本有二途。第一曰守护线,第二曰保卫利益线。其中,所谓线,国家之疆域也。所谓利益线,曰与线之安危密切有关之区域也。……欲维持一国之独立,唯独守线,决非充分,亦必然保护其利益线。……我方利益线之焦点,在于朝鲜。”

——189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在第一届帝国议会上的施政演说

材料三: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急务,为实行此事,可以采取任何手段。发动战争的决心,在帝国政府派遣军队于朝鲜时业已决定。日本假借这个好题目,是为了索性借此时机促成中日关系的破裂。

——《蹇蹇录》(内阁外相陆奥宗光的回忆录)

在师生共同解读了几段史料之后,我进一步提问:你认为这些史料是否可以说明日本对中国与朝鲜的侵略蓄谋已久,为什么?学生纷纷回答之后我指出:这些文件,尤其是《清国征讨方略》是日本最高层次的官方文件,其内容和观点具有权威性和纲领性,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

查阅史料——鉴别史料——选取史料——解读史料——论证史料的可靠性,这个过程正是史学研究的普遍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掌握了史学方法,形成了强烈的证据意识,又养成了“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这既是学生最大的收获,也是历史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高中历史教学基本要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高中学历史的方法篇(3)

一、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细节处理环节

1、历史概念的解释。

历史概念的理解是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关键。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封建主义、军阀、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些概念是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要素。所以,在上课时我就对这些历史概念加以了解释并不断联系史实说明。例如民主革命这一概念我向学生解释是指反封建为主的革命,主要由资产阶级领导。而由于中国近代史特殊的社会性质,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不仅包括封建势力还包括外国资本主义,资产阶级不能担任领导阶级而最终由无产阶级领导完成。又如学生往往对殖民地和殖民这两个概念分不清楚,导致将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写成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所以,在这里我向学生解释殖民地是指被殖民的国家,丧失了国家。半殖民地是指国家政府还在但部分丧失国家的国家。殖民是指奴役、掠夺他国的国家。如近代史上中国是半殖民地,印度是殖民地,英国是殖民国。

2、其他学术用语的解释。

高中历史学科涉及到各门学科的学术用语很多,例如节气、极限、五言、七言、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阶级社会、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其中涉及较多的是政治学科。这些术语的理解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因此,教师要对这些学术用语加以适当解释。例如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就涉及两大政治概念: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而教材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并没有做出明确解释。在这里教师就必须向学生解释清楚。

3、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比较。

历史知识是有前后联系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而学生的知识体系是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以一定的历史思维方式为基础通过前后联系建立起来的。旧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是以时间为叙事线索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单元知识体系和具体某一节的知识体系。然而,很多专题性的知识是散落在各章节中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备课教学中不断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例如中国古代史是以秦汉、隋唐、明清等朝代为章节的。而每个章节又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民族、外交和文化等方面进行。我在新授中国古代史时,学到每个章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时都会及时带领学生联系前面所学朝代相关政治经济文化知识。大的章节知识需要不断归纳联系,每一个具体知识点更要这样做。例如在讲魏晋南北朝时期反佛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时,我就带领学生归纳联系了前面所学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王充,并联系了唯心主义思想家老子、庄子、董仲舒。又如在讲元朝统一的原因、意义等我又带领学生联系了秦、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并对这三个考点要求掌握的统一王朝进行了分析归纳出王朝统一原因的共同要素:大势所趋(民族、地区融合,统一加强)、人心所向(战乱之苦下要求安定)、经济发展、统一者实力和策略、被统一者情况。

二、教学内容细节处理的作用

1、有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巩固知识、突破难点、思想教育、锻炼思维能力。

(1)对历史知识细节(人物、事件)的拓展、补充可以巩固知识、加深学生印象。例如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细节补充可以巩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知识点。

(2)对重点概念的解释、重要图片的理解记忆可以突破难点。如前所述,对《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的理解可以突破宗法制这一难点。

(3)对历史人物的丰富、历史事件的描述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例如对孙中山、、谭嗣同等历史人物活动、性格的描述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思想教育。

(4)对教学内容细节阐述后提出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教材中探究、测评问题的解决也可以很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激发历史学习兴趣。

历史是有血有肉、多视角、多纬度的宏大社会场景。历史过程包罗万象。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因教材内容的枯燥缺乏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和主要动力。而对教学内容细节的挖掘尤其是历史事件、人物的补充可以给学生深刻的历史感知,从而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3、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细节可以体现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力,还可以体现一位教师的魅力。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细节处理能够锻炼教师的教材处理能力、历史知识探究能力、课堂设计能力,还体现出教师真正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一个能处理好教学内容细节的教师,必然能从宏观上把握好整体课堂,也必然能够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三、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细节处理注意的问题

1、细节内容选取的适度性、科学性。

(1)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对教学内容的细节处理要注意适度。对历史概念、学术用语要选取学生难以理解或者对课堂教学理解关键的词语加以解释。对图片要选取典型性图片。而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细节处理更要选取对完成教学目标有重要价值的事件或人物。

(2)细节处理过程中无论是对概念的解释、事件人物的描述或者问题的设计都要具备高度的科学性。其中解释、描述应来自于可靠的、有考证的、权威的学术资料。不能对学生投其所好地随意想象、编造、拼凑细节。而问题的设计更要具有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和思维性。

2、细节处理目的的明确性、实用性。

对历史事件、人物的细节处理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教师一定要注意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所补充的史实要围绕教学目标,切不可冲淡教学主题,更不能让历史课成为故事会。史学之美,美在通俗、趣味与情节,更美在严谨、深刻与睿智。

3、加强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的修养。

高中学历史的方法篇(4)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课程标准;激发兴趣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243-01自初中入高中,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里程碑。它既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阶段的、渐进的过程。高中生特别是许多高一新生在经过初入高中的短暂兴奋后,会因高中学习内容繁难、庞杂、抽象而感到苦闷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做好初高中教与学的衔接是教育教学的一大课题,历史教学在这方面问题非常突出。作为一线历史教师,我就经常听到学生这样问我:我初中历史学的非常好,为什么现在经常不及格?特别是遇到考试,很多学生凭借的还是初中的记忆,高中的学习没有发挥作用。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一些方法。

1.激发学生的兴趣,缩短适应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十五六岁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新事物的渴求心理和好奇心是成人所不能比的。因而,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理解新事物的欲望。

1.1通过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悬疑,能集中学生的有效注意,让他们以急于释疑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对探究的过程、结果产生兴趣。例如,讲述《鸦片战争》时,提出问题:如果没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不是鸦片战争可以避免?讲述太平天国时,提出:如果没有天京变乱,是不是太平天国就能拯救中国?

1.2通过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高一的历史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和联系生活,把现实的"家事、国事、天下事"和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的活跃。例如:讲到分封制和宗法制时,联系到我们的姓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你们知道自己姓氏的由来吗?让学生查查自己姓氏的由来,更好的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这种联系实际的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探索新知识的不平衡状态。

1.3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丝微成功。从心理角度上讲,高中生具有明显倾向的兴趣。当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时,当学生的不同观点得到教师赞许时,心理上会出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给予成功的满足感,对于基础差的后进生尤其如此,老师应不放过任何表扬和鼓励的机会,哪怕是他们的进步极小。因为这种通过学习的兴趣、满足感激发的兴趣才是持久的兴趣,只要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对历史的畏惧感自然大大减轻。

2.渗透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使学生尽快入门

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兴趣固然重要,但要使学生达到高素质好成绩的目标,就必须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一历史教师如何把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落到实处呢?

2.1以历史知识为载体,运用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景,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例: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我让学生讨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异同,从地形,经济,政治,文明特征等方面做比较,更好的理解中西方的差异。通过这样的讨论,不仅使学生获得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学会了从多层次多角度去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2.2注意总结历史规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历史规律包括历史规律性的方法和历史规律性的认识两种。总结历史规律性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达到会学的境界。例如,通过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可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就是围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来进行的。一方面,如何加强中央的权力,削弱地方的权力;另一方面如何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这样学生就会更好的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3.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增强其自主意识

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但学生刚刚升入高中,仍存在依赖性,只有逼其自立,辅以学法指导,学生才能迅速进入角色。因此,高一历史教师给学生上的第一堂历史课最好是学法指导,一开始就指导好学生的听课、笔记、作业、复习等环节。就听课来说,要让学生知道要主动听,边听边思考。做笔记不能还是象初中一样,为了便于记忆全部都记下,而应该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下重点、难点,及一些相关说明;笔记也不要求记在笔记本上,记在书上空白处就行了,这样便于结合教材理解掌握。此外,老师还要指导好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例如:在每节课新课之前让学生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小节。新课学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进行单元总结,画出单元思维导图。实践表明,学生来制作思维导图,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思考。这种自主思考,能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另外,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克服遗忘,而且可以将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加强。

总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不单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衔接、学习能力的衔接、师生情感的衔接。只有综合考虑学生各个方面的需要,准确分析出要衔接的原因,制定出对应的策略和措施,才能做好衔接,全体历史老师应该时时关注和研究,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渡过难关。 参考文献:

[1]赖友生《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难题的破解》《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10

[2]李峰《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新课程研究》2012.5

高中学历史的方法篇(5)

高中历史的学习,排在首位的是要有兴趣。对于本来没有兴趣的同学,这个兴趣这么培养呢?首先你要试着摆正你的心态,不要老是抵触。当然,有了兴趣,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历史学习的方法,实际上是指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如何对有关的历史信息进行接收、加工及运用,涉及到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历史学习技能的运用,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体现。在历史教学的实际中,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是一些最基本的方面:

一、听课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听课是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一种主要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来说,一堂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概念是比较多的,而且往往是一次性出现。听历史课的方法,可分为“听”“思”“记”三个方面。所谓“听”,即在听课时要抱着认真的学习态度,集中注意力,及时和准确地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尤要关注要点,把握重要之处。所谓“思”,即在听课时要主动进行思考,一方面要对听到语音、语义等进行辨识,对所传达的信息及时作出反应。所谓“记”,是指在听讲的过程中在笔记本上做听课笔记。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笔记,一般是记录板书提纲、基本概念、重要观点等;高中阶段的笔记除了这些,还可对教师讲述的内容选择记录,尤其是一些补充性的内容。笔记的书写要整洁、快速,以便于整理、复习。

二、阅读教材的方法

这里说的教材,是指与历史学习有关的材料,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资料、历史读物等。阅读历史材料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式之一,是接收历史信息的主要途径。要想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是没有什么捷径可寻的,主要是靠阅读。一般地说,阅读包括认读和解读。认读是搞清阅读材料的代字含义,如认识字词的形、音、义,懂得词和短语的外延和内涵,认读句子和语段并明了其意思。在认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在含义,这就是解读。在解读时,不仅要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中代字表述的实际所指,而且要能够与具体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辨析、归纳。

三、观察的方法

历史学习的内容,其信息承载的形式虽然很多是抽象的代字,但也有很多是以具象的形式出现的,如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历史照片、历史实物或模型、历史遗址、历史建筑等。对这些形象化的学习材料进行观察,可以获得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历史的情境和氛围。在对这些形象化材料进行观察时,既要把握其整体的面貌、情况等,又要关注有关的细节,尤其是细微的特点。观察时也要动脑筋思考,并与所学的代字材料联系起来。

四、搜集材料的方法

历史学习常常要运用历史材料,并将适当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行历史的推论。尤其是研究性学习,更多地涉及到对材料的搜集和使用。应该认识到,能够搜集材料,是学会学习的重要表现之一。

五、运用证据的方法

搜集到的历史材料,并不能拿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还需要对材料进行辨析,搞清材料的价值,这包括对材料的来源、材料的作者、材料的性质、材料的真伪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把材料用作证据时,一是要注意选用典型的、重要的材料,以说明问题;二是要选用多则来源不同的相关材料来论证某一个问题,这就是遵循“孤证不立”的原则;三是全面认识和理解所选材料的含义,不能断章取义,主观臆断,随意阐释;四是要用证据支撑论点或结论。对历史证据的运用,可以有多种方式,包括编写、分类、探查、概述、转述、质疑、推断等。

六、探究问题的方法

历史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历史的认识,这就不仅要搞清楚历史事物“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要探讨“为什么”的问题。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对具体的历史问题进行探究。

七、评价历史的方法

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都要对具体的历史事物(如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进行评说。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实际上是对历史的解释。要全面、正确、客观、辩证地解释历史,必须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这就需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并逐步学会运用这些来进行历史的解说,从而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例如,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阶级与阶级斗争、个人与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发展的辩证法等,对于我们正确地评述历史具有指导意义。评价历史是要把历史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加以考察,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八、记忆的方法

历史本身可以说就是一种人类的记忆。学习历史知识也是在记忆历史。对于学生来说,记忆历史知识往往是比较头疼的事,甚至是烦恼的事,因此学会和掌握一些历史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是有必要的。从记忆的策略上讲,要遵循一些记忆的规则,如学习与记忆的结合、及时进行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集中记忆与分散记忆相结合、从系统化和结构化的层面上进行记忆等。具体的记忆方法有很多,如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逻辑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归类记忆法、提纲记忆法、图表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歌诀记忆法、数字记忆法,等等。

九、练习的方法

学习中的练习对于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运用等是必要的,有意义的练习实际上是一种新情境下的继续学习。学会做作业,也是学习的一个方面。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重要的一是通过练习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二是学会对知识的实际运用;三是将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四是及时发现学习上的问题,查漏补缺。在练习的方法上,要学会审题,特别是明确题干的含义及要求;要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规则,按照要求进行解题;要把握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高中学历史的方法篇(6)

【关键词】高中 历史 教学 要点

据相关统计表明,高中的许多学生喜欢历史却不愿意上历史课。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一下高中历史教学过程,思考高中历史究竟该怎么上?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采用史实教学法

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上,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在刚开始的感知历史阶段,老师应该尽可能多的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如果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忽略感知史实阶段是存在的,自觉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对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那么,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该怎样进行史实教学呢?第一是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对于学生历史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现代一些高科技教学工具,使史实教学过程生动形象。第三是尽可能多的讲述历史史实。历史教师要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例如:在我国近代的文学革命史事可以讲胡适。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

二、鼓励学生质疑

当下,许多历史教师过于遵守教材,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或者奉为神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一般都是死记硬背,不敢于质疑。

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是客观的,但是历史知识在某种情况下又是主观的。所谓客观性是指史实的客观性,然而主观性则是指研究历史人对历史事件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一些历史研究人员在特定条件下对历史的理解,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是虽然具有客观性,却也不是全部的事实,也有可能出现错误。历史结论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更需质疑。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借鉴。

要培养和鼓励学生质疑的精神,首先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给学生做一个样板。历史老师应该关注史学动态,查阅历史资料,敢于质疑。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和鼓励学生质疑意识,并且教授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05页的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讨论题目是: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教材还给学生提供了有关资料、参考论文。通过这个活动课,使学生明白对辛亥革命评价有多种观点,但不管哪种评价都要有依据。

三、教师要融入新历史观

众所周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是旧唯物史观主要观点。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关注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但忽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理念陈旧,因此无论旧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存在新史观的缺失。

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也不利于学生高考历史考试的发挥。根据当下的高考试题来看,高校教师必定会把他们的历史思维和结论时不时的体现出来,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中的现代化史观等。

由于时代的变迁和进步,使得我们在使用历史旧教材的教师不得不在教学过程中中融入新史观。例如,我们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中国近现代史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与冲突,中国近现史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用全球史观审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变化。

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指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历史课程的最高目标。然而说教式、教条式、僵化的历史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导致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例如,中饿死很多人,有的同学认为控制了中国人口增长。又如,2001年美国“9·ll”事件后,有的同学认为是美国强权政治的报应。这些都反映了学生对人生命权的不尊重,是人文精神的缺失。

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认真学习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新版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专著、读经典的历史专著和重要的历史期刊,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切实转变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史学观念,积极投身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历史魅力课堂。

结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历史课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保证历史教学的效果。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培养其独立的学习能力,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永照现代教师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高中学历史的方法篇(7)

关键词:课程改革;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大力推动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成功之旅,体会探究之乐,获取成功之喜。现结合高一历史教学,谈谈个人对开展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巧妙进行课程编排,引导学生掌握初高中知识衔接的方法

由于历史学科中考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许多学生在高一阶段根本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高中课程又要求按专题进行学习,特别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或专题、课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材料,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获取历史知识,解决特定历史问题。同时,由于教学时间较为紧张,要想专门抽出一块时间进行初中知识的复习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编排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将初高中的知识衔接起来。具体方法:

一是抓住典型,随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章制度等,引导学生查找出初高中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领会知识内涵、建立知识链接。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知识既容易消化、吸收,又可在此基础上拓展教材的内容;历史课程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也不再只是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为学生获得某方面知识提供的必要的学习资料。

二是开展活动,鼓励交流。要善于发挥和调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交流欲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然后组织开展“知识寻宝”与“知识探究”等活动,或是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抄报、出黑板报、讲解历史故事等,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找出初高中知识中有相互关联的历史典故、战争故事、人物关系等,并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学习的成功与乐趣。

二、学会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具体方法有:

一是善于设疑。“学贵知疑,教贵设疑”,“问题”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究的动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特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包罗万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的特点和功能。它既涉及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各个时期,又涉及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无疑为历史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指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是贴近生活。如在人民版第二专题“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内容中,我设计了“1937年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王浩作为一名在北京大学就读的爱国学生,他将如何重新面对他的人生?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他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答案五花八门,我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不仅让学生应用知识,独立思考,加深对抗日战争历史有关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学生进行一场“润物细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依靠自我不断求新探索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探新求异,达成共识,获得成功喜悦,增强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推理、概括等综合能力,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使学生能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事物间内在的联系和本质属性及发展过程,具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且拓展了思路,达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着眼长期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模式,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教师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探究活动,并在必要时帮助学生排除一些探究的障碍,以便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调动学生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