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6 16:07:42

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篇(1)

教育与生产力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在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社会生产和人的发展系统考察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他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搞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邓小平、都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列宁提出“把教学工作和儿童的社会生产劳动密切结合起来”。他还认为“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育与教学,还是同时没有进行教育和教学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需要的发展”。则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劳结合”思想。与1958年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强调了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的基本思想,总结我国“教劳结合”实践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新的探索。他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同时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否则“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就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伟人们的这些重要论述,从不同层面上扩展了“教劳结合”的理论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于我们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及其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践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我国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在实践教育上存在着缺失。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主观和客观的各种原因,我们的教育实践事实上存在着“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应试教育”倾向。这样以知识为中心,以考试为目的的,不注重实践教育,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素质,这是完全有悖于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的,必定为当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不容。例如:一部分学校过分强调升学率,在升学的压力下,学生把自己束缚在书本知识的狭小天地里,死记硬背,两耳不闻窗外事,导致学生高分低能,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思维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差,毕业后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受社会欢迎。“应试教育”的实践性缺乏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使教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整个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因此,当前强调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践教育思想认为,实践性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实践教育思想要求,必须坚持贯彻教育要求;实践教育思想要求,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把教劳结合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践教育思想要求,素质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素质。总之,实践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精髓,是指导当前我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思想。

实践教育思想为指导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新人才,振兴我国经济科技的客观要求。现代教育具有实践性,是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教育思想认为,我们提倡实践教育,不仅仅在于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实践能力等品质,更重要的是,实践性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总体特征,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教育过程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紧密联系,教育活动与人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我们说实践教育是指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思想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概括素质教育的内涵时,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在谈到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时特别提出邓小平“三个面向”指示和“四个统一”指示,其中,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指出“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这都是从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上概括了实践教育的基本要求。《决定》在谈到对素质教育的实践要求时,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与社会实践。”在具体分析素质教育的德育、智育等方面的工作时,进一步强调要重视实践教育。《决定》在论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教劳结合原则的关系时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篇(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早在1934年就把“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定为中华苏维埃教育总方针的一部分。建国后,他仍然十分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学生整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活动”,这样有利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红与专相结合,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要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说:“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调研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在谈到改进和完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时,邓小平特别强调:“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制定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还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生产劳动、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在学校教育中怎样组织更有计划,使之更符合于经济计划和教育计划的需要,应该加以深入的研究。他还提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要加强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十分重视产、学、研的结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志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1999年6月13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又重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教育方针中进一步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通过适当的形式,增强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从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教育原则认识的深化,促使我们进一步研究教育与生产劳动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新型模式。

二、在教育方向上的传承与创新

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在早期的革命实践中就非常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深刻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建国后,他仍然强调要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遗憾的是,在十年“”中,这些正确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坚持了关于教育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的思想,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学校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明确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还指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集中体现。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同样注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调培养“千千万万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在肯定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同时,又新增了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赋予了新时期教育以新的使命,拓展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在教育目的上的传承与创新

的教育思想中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1957年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材要减轻,课程要减少,古典文学要减少……减少门数,减少份量,为的是全面发展。”

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他提出,德智体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缺一不可,是不可偏废的。他明确指出对于每一方面出现偏差,都要及时纠正。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目标,涵盖了社会主义新人素质的主要要求,是现代化对人才标准的客观要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关于造就全面发展新人思想的发展。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地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转型期国情,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素质,而“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人”。《决定》还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对、邓小平关于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的深化和活化,是在新时期落实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四、在教育战略地位认识问题上的传承与创新

很早就对教育与经济工作之间的关系作过解释。他说:“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他又说:“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用之者疾,为之者舒,是要的。”正是这样,老解放区一向重视勤工俭学,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建国以后,仍坚持这一思思,在他亲自领导下,制定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纲要》中除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外,也就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工作提出了发展目标和重要的原则规定。力图要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态,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党的“”确定的路线很快做了改变,的这些思想,在后来并未完全付诸实施。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重视经济工作的思想,强调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要发展经济,首先就要发展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发展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则靠教育。邓小平指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他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1980年代初期,在邓小平的亲自指导下,党中央了关于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决定,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进一步提高了全党对教育与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承前启后,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他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1997年,党的十五大重申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1998年,同志代表党中央再次发出科教兴国新的动员令,1999年6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上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进入21世纪,科技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教育的战略地位的共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篇(3)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公平对待、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面向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方向,综合运用财政扶持政策和市场手段,充分调动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受训者、社会服务机构和群众团体的积极性,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培训为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促进农业增收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要加强市场调查与预测,坚持按需培训的原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要坚持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要坚持引导性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扩大培训覆盖面,全面提高参训者的综合素质;坚持培训与配套服务、转移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培训的实效性;要坚持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现有优质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使参加培训的农民掌握转移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积极探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效方式和转移就业、配套服务、监督管理等有效机制,为大规模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积累经验。

*市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分二个层面开展,一是动员、鼓励和支持各区县农业部门广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引导性培训为主。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本地情况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市里重点抓好4个农村劳动力输出县的50个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示范性培训,每乡培训600人。共计3万人。

三、培训实施

(一)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主要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思想素质较高,身体健康,有转移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各地区根据本地劳动力资源积极组织参加培训,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向广大农民宣传鼓励农民参加转移培训学习。对参加培训的进行登记。

(二)培训机构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由具备培训条件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中专、农机校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承担。

(三)培训形式

1、引导性培训

引导性培训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开展的一种公益性培训。主要是对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政策法规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就业岗位选择、基本权益保护等方面法规知识的培训,增强其守法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引导性培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通过印发资料、咨询服务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培训,扩大培训覆盖面,使大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民都能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外出务工的一些基本知识。另一种是通过集中办班系统地开展培训,一般是在乡镇或具备条件的村进行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为1周。

2、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是在引导性的基础上,以适应岗位技能要求为目的,以职业技能为主的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是加工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岗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是在各级政府引导和支持下,由企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行业部门开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尤其是一些具有特色的民办培训机构,开展有关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订单、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培训时间为1至3个月有,具体培训时间长短可按照工种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安排。

(四)培训教材

教材以农业部编写了《进城务工指南》等系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教材,作为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教材。

(五)考试与考核

参加集中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员都要参加考试和考核,考试和考核合格者由培训单位发结业证书。引导性培训以理论考试为主,职业技能培训以初中技能考核为主。

四、资金筹措和使用

按照国务院“为农民工提供的劳动技能性培训服务,应坚持自愿的原则,由农民工自行选择并承担费用,政府可给予适当补贴”的精神,市财政负责为每个参加培训的农民工提供教材费和讲课费,区县(市)、乡镇负责提供场地费和食宿费。全市*年计划培训农民工3万人,每个农民工教材费10元,讲课费10元,共20元。总计60万元。

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篇(4)

一、坚持党对工会的绝

对领导,坚定工会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也是工运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代表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工人阶级政党与工会组织都是工人阶级组织,有着共同的阶级基础、阶级利益和奋斗目标。历史的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工运事业才能够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不走偏路;工会组织才能够不断创新发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首先必须增强坚持党对工会绝对领导的坚定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必须始终不渝地自觉遵循,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要在政治上始终坚持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在思想上始终坚持以党的理论武装头脑,在行动上始终坚持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切实保证在政治思想上和一切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与按照法律和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会工作的关系,始终保持对党负责与对职工群众负责的一致性。

(二)要自觉地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工人阶级的前途命运是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都是为了实现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党的中心任务,也是工会的光荣使命。各级工会组织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自觉地把工会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部署,在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彰显新作为、做出新贡献。

(三)要主动地争取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解决工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工会工作提供更多支持,创造更好条件。”为引起党对工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工会不能被动等待,必须主动争取。最佳途径是要做到“四个主动”,即开展工会工作,要主动向党委请示;工会完成某项重要工作任务,要主动向党委汇报;职工群众的呼声和诉求,要主动向党委反映;工会召开大型会议或举办大型活动,要主动邀请党政领导参加。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把握工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经济领域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决不能照搬西方工会发展模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根本保证,是做好工会工作的必然选择。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政治方向指导工会工作,一定要坚持“三统一”的工作原则。

(一)工会的维护职能与教育职能相统一的原则。中国工会与西方工会在维权上存在本质的区别,

决不能为了维权而维权,误导职工与党和政府搞对立。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一定要对职工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敬业奉献和建功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抓,使工会的维护职能同教育职能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相得益彰。

(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相统一的原则。要在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维护职工合法的权益,引导职工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和渠道表达利益诉求,通过加强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开展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及时处理来信来访、抓好劳动争议调处等途径维权,决不能纵容和支持职工闹事。必须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持职工队伍稳定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促进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利益相统一的原则。这是企业工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正确方向,体现了企业发展与职工权益的辩证体系。促进企业发展是维护职工利益的根本保证,维护职工利益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调动企业和职工两个的积极性,着力推进“两个维护”,才能实现企业得效益、职工得实惠的双赢目标。因此,必须把“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的“双爱”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并不断取得新成效。

三、坚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明确工会工作的中心任务

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是工会的庄严历史使命。工人阶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各级工会组织必须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把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稳中求进作为发

挥作用的主战场,把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中心任务。为此,要开展好三项活动。

(一)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要使广大职工明确中国梦就是全国人民的梦、工人阶级的梦、也是自己的梦,引导职工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的联系起来。要使广大职工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爱岗敬业、立功奉献,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当好排头兵。并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月28日在劳模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弘扬劳模精神,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

(二)积极开展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要在积极倡导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造劳动的基础上,着力实施“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把劳动竞赛活动引向深入。坚持把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稳中求进作为发挥作用的主战场,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攻方向。组织职工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新型产业发展方面开展竞赛,在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先进技术成果方面开展竞赛,在技术更新、技术改造、发明创造方面开展竞赛,在增强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推进节能减排方面开展竞赛。不仅劳动竞赛的内容要拓宽,而且劳动竞赛的领域和形式也要拓宽。各行各业都要按照自身特点和需要,发动职工开展竞赛活动,让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业立功。

(三)着力开展职工劳动技术技能培训活动。要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学习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建设,使经济发展方式向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

四、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抓好抓实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重点

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做好职工群众工作是工会团结广大职工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和中国梦而奋斗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地履行工会职能的具体实践,也是创造服务型工会组织,树立工会良好形象,使工会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的重要途径。为此,中国工会十六大报告把切实维护和发展职工权益,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作为今后五年工会工作六项目标任务之一,进行安排部署。各级工会在践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加强职工群众工作中,一定要突出这两个重点。

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篇(5)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教育服务性;教育公益性

近代以来,随着现代国家及公共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事业逐步成为现代政府的公共服务事项。特别是在20世纪下半叶,世界各国掀起政府行政改革的浪潮,“福利型国家”“服务型政府”等相继成为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于是教育事业的公共服务性也随之凸显出来。近年来,我国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把教育事业列为政府的公共服务事项。其实,教育的本质就是为学习服务,这一理念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今天,大有必要加以重申、阐发和实践,因此我们应当提出“服务型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政府的公共服务事项

近年来,随着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建设服务型政府,不仅强调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本质定位,而且强调了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的要求,把政府职能限定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正是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改革实践中,教育事业被视为政府向人民群众承办的公共服务事项,从而凸显教育事业的公共服务属性。

为什么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强化教育事业的公共服务性呢?因为服务型政府比起以往政府类型更加强调“在民”的本质定位,更加强调政府及官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仆一主”关系定位,更加强调政府及官员作为公共利益“服务者”的角色定位,更加强调政府及官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定位。目前,学术界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看法是:服务型政府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政府;是坚持依法执政的法治政府;是接受人民监督和评判的透明政府;是实行“问责制”的责任政府;是坚持灵活、精简、效率等原则的有效政府;等等。鉴于此,把教育事业当作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事项,自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

在历史上,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条件和文化历史传统,古今中外的政府有着各自特殊的职权、职责和职能定位,但是又普遍地具有社会统治、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基本职能。统治职能是政府按照社会统治集团的理想和意志,建构政治共同体的制度和秩序的行为;管理职能是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机构,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行为;服务职能是政府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向社会委托者提供各种利益报偿的行为。从历史上看,古代政府突出其统治职能,近代政府强调其管理职能,而当代政府则日益表现出强化服务职能的趋势。我们认为,当代世界各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是当代政府公共服务取向改革的产物。

自从人类创立学校组织以来,教育事业就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之间建立了密切的社会联系。同时,政府作为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也历史性地将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职责和职能事项,从而对教育事业施加影响和干预。众所周知,教育事业是一项具有普遍影响和多种功能的社会事业,不仅具有促进个体学习、身心发展、就业谋生、社会交往、精神享受等个体功能,而且具有促进文化传承、政治建设、经济增长、人口优化、生态改善等社会功能。由于这一点,历史上的政府总是从统治、管理、服务等职能需要出发,影响和干预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教育事业也往往被政府赋予统治、管理、服务等相关社会内涵及其属性。

从历史上看,古代政府属于“统治型”政府,以发挥统治职能为主,所以古代教育表现出强烈的“政治统治”属性。东西方古代教育大体上都如此。近代政府具有“管理型”特征,比较重视社会管理职能,所以近代教育也往往承载着“社会管理”的使命。义务教育就是近代国家为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而构建起来的新型教育制度。进入信息社会以来,世界各国热衷于建设“福利型国家”和“服务型政府”等,追求政府的公共服务价值。与此同时,各国也竞相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以向公众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公共服务。在当代,虽然教育事业仍具有统治和管理的社会属性及特征,但是更鲜明地表现出公共服务的属性及取向。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强调教育事业的公共服务属性,这是符合当代世界以“服务”为取向的政府改革潮流的,同时也是符合当代世界“学习本位”的教育改革趋势的。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把教育视作向人民群众提供的公共服务,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型教育”,这不仅是一个富有教育正义内涵的教育伦理命题,而且是一个富有社会正义内涵的政治伦理命题。教育的本质在于为学习者服务,这样的教育必然是以人为本的。同时,教育的本质在于为所有的学习者服务,这样的教育必然是以民为本的。以人为本的教育,以民为本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必然是服务性的。服务性的教育,不仅需要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向,而且需要“服务型政府”的根本支持。总之。“服务型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新方向,需要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展开、阐发和深化。

二、服务,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毫无疑问,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使教育事业凸显了公共服务属性。但是,我们不应忘记,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服务,即为学习者学习服务。当然,这种服务不仅仅是经济学上讲的那种有使用价值的“劳务”,更重要的是基于某种道义而承担的责任或义务。后者恰恰是教育“服务”的精神实质,也是服务型政府对教育服务的内在要求。为此,我们应当重申教育的服务本质,坚持教育的服务取向,以此引领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不可否认,教育也属于经济学上所讲的有使用价值的“劳务”。在经济学上,一般将人类生产劳动成果概括为“产品”和“服务”两种形式,服务是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活动形式满足他人或团体需要的劳务。从经济学上分析,教育是教育者为学习者提供的、有益于他们学习和发展的一种劳务,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付出了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学习者则消费了教育者所提供的这种脑力和体力。另外,这种教育劳务既可以无偿提供(如慈善捐助的学校),也可以有偿提供,即使后者也有直接的有偿提供(如私立学校)和间接的有偿提供(如公立学校)等情况。因此,教育也和其他文化、科研、商业等一起,被经济学家统称为服务业亦即第三产业。转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教育又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或劳务,它有着比商业服务更为特殊的关系及内容。简言之,教育是基于社会正义、伦理原则和道德理想等,由教育者为学习者提供的学习服务。一般说来,服务关系有三种情况:一是服务的提供者与受益者以平等互惠的关系进行服务交易,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服务大抵归于此类。二是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自身的某种优势地位,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要求强制对象接受服务,这是传统政治条件下的政府行为表现。三是服务的提供者基于某种文化、宗教、伦理等道义责任,向服务对象提供无偿而合宜的帮助,这属于慈善事业中的义务奉献之类。显而易见,教育在其根本性质上属于第三种服务关系,即基于某种道义责任,无偿而合宜地为学习者提供帮助。这是一种利他主义的教育关系,是教育人道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古往今来,人类教育曾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形态,并且有着不同的民族形态。然而,教育之为教育就在于:它不是按照经济逻辑或政治逻辑办事,而是遵循社会道义逻辑开展的培养人的活动。这样的教育自然假定“人是可教的”,亦即人性是有“善端”的,从而对每个学习者寄予充分的信任和希望。为此,要求教育者善待学习者,尊重学习者,理解学习者,鼓励学习者,启发学习者,引导学习者,成全学习者。教育过程就是“与人为善”的过程,就是“成人之美”的过程。这样的教育观势必反对功利主义的教育服务观,也势必反对强制主义的教育服务观,而主张利他主义的教育服务观。不可否认,这样的教育观不免具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但是彪炳人类教育史册的不正是这种“乌托邦”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吗?

事实上,教育对于学习者只能是一种服务,教育不可能替代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如果说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成就人,那么教育就必须建立在学习者的自觉、自动、自主的基础上。相对于学习者来说,教育只是一种外部因素,这种外因只有激发了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和动力之后才能奏效。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把教育比作农耕或园艺,把教师比作农民或园丁,称教育是一种合作的艺术。把教育者比作农夫或园丁,这不是对教育服务陸最好的诠释吗?把教育定义为学习服务,这丝毫不意味着教育是无足轻重的。恰恰相反,对于学习者来说,这种善意的、合作的服务性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并且是弥足珍贵的。应当说,人的学习永远需要充满善意和爱心的教育服务,永远需要富有智慧和创造的教育服务!

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教育太缺乏道义服务的内涵及其品质了!学校教育的行政化、产业化、科学化等种种倾向,已经和人们心目中的“真教育”渐行渐远了。行政化使我们的教育不会尊重人,产业化使我们的教育失去理想,科学化使我们的教育缺少同情心。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学校,无论对于年轻的学习者还是对于提供学习服务的教育者来说,都永远需要成为一块充满道义、责任、理想、神圣的精神家园。教育必须学会尊重人,必须学会帮助人,必须学会成就人,亦即必须真诚地为学习服务,这才是教育的天职和本份!值此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之际,我们大有必要倡导“服务型教育”,大有必要弘扬教育的道义服务精神。为学习服务,这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公益,教育服务的行动准则

以上我们分别从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教育服务的道义性质两方面分析了教育的服务性内涵,但是有必要进一步指出:教育服务不仅是社会道义性的,而且是社会公益性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这就是说,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公益性是教育事业在社会利益和效益上最本质的表现,这就是说教育事业在本质上是超个人需求的,是超个人功利的,是超个人现实的。一部人类教育发展史就是如何以超个人功利方式发展教育事业的历史。在当代条件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功利意识不断张扬,如何建设和发展这种公益性的教育事业,仍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

说到教育公益性,不能不提到现代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理论。这一理论对于解释和说明教育的公益性是很有价值的。经济学认为,教育劳动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服务,即为学习者提供的服务或劳务。这种服务具有经济学上所讲的“公共物品”属性,如产品上的不可分割性、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技术上的非排他性、效益上的外部经济性等。当然,教育事业本身又是分门别类的,有许多层次、类型、形式等。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术教育;或者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或者理论教育、实用教育;等等。在这些教育类别中,有的接近于“纯公共物品”,有的接近于“私人物品”。所以教育是一种具有公益性的“准公共物品”。应当指出,经济学对教育公益性的实证性分析,对于理解教育公益性是很有帮助的。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就要把教育事业(首先是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等)当作人民群众的公共福利来看待。在一个时期里,我们较多地从“人力资本”视角看待教育,因此突出了教育的效率价值和经济功能,但却忽视了教育的道义价值和文化内涵。实际上,现代教育在发展中越来越表现为公共福利的性质,是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的公平取向的公共服务。在现代化进程中,现代人越来越依靠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生存发展,现代教育就是政府为本国公民提供的具有普遍性、公平性和基础性的公共服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福利取向的教育观对于教育实践是根本方向性的,它集中体现了教育的道义价值和人文精神,而效率取向的教育观则容易把教育事业引入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等误区。因此,我们需要强调教育的公共福科性。

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篇(6)

一、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提出

创新素质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创造实践活动而产生,并逐步明确,逐步形成的。创新素质教育,是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断衍化而生成的。

有关创造教育的思想是本世纪初提出来的。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了提高职工的创造能力,首次开设了《创造工程》课。它不去研究发明创造出来的成果,而是专门研究成果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后来人们把这门科学叫做创造学。而把创造学运用到社会或学校教育上,则称之为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类发明创造活动的规律及其运用的。

在我国明确提出创造教育的是近代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于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明确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理论。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发表《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并提出对眼、手、脑、嘴、时、空的6大解放,还进行了大量创造教育的实践,培养出了一批创造型人才。

50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先后建立了有关创造性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里开设了相应课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1届3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教育三个面向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我国的创造教育研究与实施,在教育内部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成立创造学会等学术团体,就培养新一代的创造能力的重要意义、培养目标、方法原则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产出了不少论文,出版了一些著述。但没有生成热点,仅是少数研究部门与一些学校的实验活动。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严肃指出,教育必须克服“脱离实际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国家教育部指导下,基础教育大面积实施素质教育,开创了教育新局面,为创造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与天地。

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党的十五大,主席又多次提到创新。1998年11月24日,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又强调“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造”。朱róng@①基于1999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科教兴国部分对教育又强调指出: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领导关于创新的重要指示,为当前全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明确指出了方向。

为了实施建设国家创新系统,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国家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实施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国各大新闻媒体也都纷纷刊登了许多关于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文章。为迎接新世纪高科技的挑战,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许多学者纷纷撰文指出基础教育应当开展创新教育。可以说,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为从政府到科学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好形势,面对这些诸多教育的新提法,教育实践工作者在心理上、精神上缺乏足够准备,感到很困惑!犹如天狗吃日头不知从何处下口。那么,什么是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如何实施这些教育?能否通过界定与诠释,使诸教育提法综合为创新素质教育,我认为,有必要加以探讨。

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两者都有“创”字,即初次、开始做的意思。单从“创新”与“创造”两词比较,创新包容创造,创造涵容创新。创造比较具体,是全新的,是无中生有,难度比较大,层次比较高,是创新的上位与顶尖。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新观点,创造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等。在学校提创造教育,似有距离感,不容易被普遍接受与认同。因为基础教育,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的,是为培养人才打基础的。从受教育的对象来看,由于年龄与文化知识的拥有量,还没有达到创造的层次。而创新比较宏观、广泛,是在已有基础上,对常识、常规的推陈出新,是创造的基础与前提。所以,在学校提出创新教育,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础,既有普及性,又有全面性,特别是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有普遍需求与推广的可能性。

所谓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看,两者并不是矛盾的。素质教育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当说两者是一致的。全面发展包括创新素质,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在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说,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把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两者结合,明确提出创新素质教育,是科学的、合理的、可接受的。

那么,什么是创新素质教育呢?根据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定义,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创新的规律和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全面发展,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作为基础教育来讲就是为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础。我认为,这样界定创新素质教育好,一是明确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为创新教育定了位,即创新素质的培养应在素质教育中有机进行。这样既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又把创新摆到了突出位置;二是强调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即要在全面发展素质基础上,突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素质,在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上下工夫。这样界定从规定上注意科学性、规范性、整体性、操作性,既避免了片面性,又明确了有机结合的方向,使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获得到和谐有效的落实。

二、关于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意义

明确提出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新世纪教育的培养目标。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基础教育必须改革与创新,必须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即搞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教育的伟大使命。

二是有利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去教育的弊端是重知识、轻德育、轻能力,特别是轻视对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其弊端,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使基础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由于认识与理解问题,有些地方只注重琴棋书画的第二课堂活动,忽视天地人学,海陆空三模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忽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不是对立的两回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实施素质教育不进行创新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完成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其素质教育就没有抓住重点,没有抓住关键,没有实施到位。反过来讲,创新教育决不能离开素质教育而另搞一套,必须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明确提出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目的就是使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三是有利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教育的多元功能。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它区别于农业经济靠土地,工业经济靠资本、资源。其明显特点,就是以高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灵魂。所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战略部署。其目的就是为知识经济输送具有创造思维和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必须突出创新教育。所以,提出全面实施创新素质教育,这既是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有人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95%从事生产劳动,只有5%等少数人从事高科技工作。认为中小学不需要进行创新素质教育。这种认识有很大的片面性。虽然大多数人不是搞发明创造的,但生活在当今时代,就是一般的生活、工作,也离不开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说,没有创造能力在现代便无法生存,没有创新精神就不会享受现代文明。所以,学校教育应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坚持教育三个面向,积极主动地抓好创新素质教育,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四是有利于学生自身创造潜能的生成,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具有情感、具有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潜能,这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从国内外心理学家及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创造能力是每个健康个体都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能力。人的大脑在两周岁前基本发育完成,五岁前的脑重量已为成人的95%,而智力发展则为一半。这个时期的素质可塑性大、记忆力强、是大脑思维最活跃时期,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最佳期。所以,在中小学要树立正确创新素质教育观,积极开展创新素质教育。对学生身上创造性的萌芽,要积极、适时,按着创造心理规律给以培养、扶植、拓展、开发、强化,不断提高创造个性素质。这既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任务,也是青少年创造性心理潜能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研究与实践表明,在学校进行创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既是重要的,也是可能的,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必须提高认识,转换观念,扩大共识,增强配合,坚定搞好创新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三、关于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几个原则

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大改革与创新。在指导思想、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等方面,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进步性原则。创新是对传统、常识、常规与秩序的超越、完善、纠正和发展。其成果应是新的、有用的、进步的。创新有进步创新,非进步创新。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必须坚持进步性原则,不违反法令和伦理道德。坚持这一原则,就是要培养学生进步的先进的创新意识,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人类、为和平、为正义而创造的世界观。凡是有利于发展与解放生产力;有利于发展经济、改善与提高人民生活的;有利于人类社会稳定和平与安全的就去创新、就去创造。凡是对危害人民、危害人类、危害和平的创造与发明,就不能去创造。否则,就是对正确的破坏,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就是对社会的造孽。

坚持这一原则,还要坚持既抓创造智力,又抓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意志、毅力及“进攻性”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智力不完全等于创造力。一个智商水平一般的人,但非智力因素水平高,意志坚强、吃苦耐劳、有毅力、有信心,在事业上往往能有所作为。相反,一些智商水平较高的人,由于懒惰,没有毅力、自命不凡,反而在事业上一事无成。这说明,如果一个人只具备了智力基础而缺乏毅力因素,那么这个基础再好也不会产生创造力。历史上,成才者往往不是在顺利、舒适的环境中产生,而往往更多地经历磨难、失意、、孤独与病恙。其创造能力在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支撑下会更加发扬光大。

2.整体性原则。即根据系统科学原理,统筹规划、科学运作,追求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整体效益。依据这一原则,学校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围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对教育办学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条件、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诸因素进行综合改革、系统创新、系统优化,建立良好的创新素质教育运行保证机制与体制。用良好的创新教育素质条件去保证提高创新素质教育的质量;依据这一原则,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坚持全学校、全家庭、全社区、全方位齐抓共管,营建良好的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环境;依据这一原则,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坚持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与创新性,对德、智、体、美、劳等各育一起抓,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与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等诸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整体发展,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3.主体性原则。即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坚持主体性原则,教师就要讲民主,变课堂为学堂与讲堂结合;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结合;让学生从沉重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抬起头来听课,挺起腰板走路,让学生有较充足的想象与创造的时间。坚持主体性原则,就要坚持共性与个性一起抓,既注意对共性的全体全面的培养,又要注意对个性的发展,特别是要重视对创造个性的培养。学生自小有许多个性表现,有的不怕困难,自信心足,独立性强;有的坚持性强,情绪热烈而稳定,有较强的探索动机。但这些品质往往被学生的顽皮、任性、内向、古怪等超越常规的现象所掩盖,因而有时得不到教师的赞赏与肯定。因此,教师应充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不能只是表扬那些顺从、听话,会来事的学生,而应经常关爱、鼓励那些敢于提问,经常有新观念,有坚持性的学生,使其创造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4.创新性原则。既在素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的教,学生要创新的学,营建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的民主的、和谐的环境。坚持创新性原则,在教学方面,教师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竞赛式、调研式等优化教法,不仅传授知识,还要交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交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精神方面就要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能主动地、自由地思索、想象、发问、选择,甚至行为。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要善于引导、鼓励;对学生的异常思维方式、顽皮、任性要善于理解、宽容、奖抑;在物质方面,就要加大投入,为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动提供时间、空间和材料。为学生安排集体活动之外的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和材料。为学生提供场所,让学生去参观、游览、玩耍,接触自然和社会;为小学生、幼儿提供各种材料和玩具,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环境方面,就要有能引起创造思维的感观刺激。如抽象画及发明家、创造家的头像与成长发展史的介绍,等等。

5.实践性原则。即坚持实践第一,教学做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创。坚持实践性原则,就要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生产、贴近高科技。结合现实、结合实际教学做。既不仅学到真实创新本领,又服务了社会;坚持实践性原则,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亲自体验、自我评价,体味创造的滋味。如开展调查活动、观察活动,开展角色创造活动、编讲故事活动、科技小制作活动,等等,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创造的能力。

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篇(7)

一、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提出

创新素质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创造实践活动而产生,并逐步明确,逐步形成的。创新素质教育,是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断衍化而生成的。

有关创造教育的思想是本世纪初提出来的。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了提高职工的创造能力,首次开设了《创造工程》课。它不去研究发明创造出来的成果,而是专门研究成果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后来人们把这门科学叫做创造学。而把创造学运用到社会或学校教育上,则称之为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类发明创造活动的规律及其运用的。

在我国明确提出创造教育的是近代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于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明确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理论。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发表《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并提出对眼、手、脑、嘴、时、空的6大解放,还进行了大量创造教育的实践,培养出了一批创造型人才。

50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先后建立了有关创造性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里开设了相应课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1届3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教育三个面向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我国的创造教育研究与实施,在教育内部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成立创造学会等学术团体,就培养新一代的创造能力的重要意义、培养目标、方法原则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产出了不少论文,出版了一些著述。但没有生成热点,仅是少数研究部门与一些学校的实验活动。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严肃指出,教育必须克服“脱离实际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国家教育部指导下,基础教育大面积实施素质教育,开创了教育新局面,为创造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与天地。

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党的十五大,主席又多次提到创新。1998年11月24日,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又强调“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造”。朱róng@①基于1999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科教兴国部分对教育又强调指出: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领导关于创新的重要指示,为当前全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明确指出了方向。

为了实施建设国家创新系统,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国家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实施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国各大新闻媒体也都纷纷刊登了许多关于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文章。为迎接新世纪高科技的挑战,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许多学者纷纷撰文指出基础教育应当开展创新教育。可以说,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为从政府到科学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好形势,面对这些诸多教育的新提法,教育实践工作者在心理上、精神上缺乏足够准备,感到很困惑!犹如天狗吃日头不知从何处下口。那么,什么是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如何实施这些教育?能否通过界定与诠释,使诸教育提法综合为创新素质教育,我认为,有必要加以探讨。

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两者都有“创”字,即初次、开始做的意思。单从“创新”与“创造”两词比较,创新包容创造,创造涵容创新。创造比较具体,是全新的,是无中生有,难度比较大,层次比较高,是创新的上位与顶尖。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新观点,创造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等。在学校提创造教育,似有距离感,不容易被普遍接受与认同。因为基础教育,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的,是为培养人才打基础的。从受教育的对象来看,由于年龄与文化知识的拥有量,还没有达到创造的层次。而创新比较宏观、广泛,是在已有基础上,对常识、常规的推陈出新,是创造的基础与前提。所以,在学校提出创新教育,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础,既有普及性,又有全面性,特别是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有普遍需求与推广的可能性。

所谓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看,两者并不是矛盾的。素质教育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当说两者是一致的。全面发展包括创新素质,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在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说,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把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两者结合,明确提出创新素质教育,是科学的、合理的、可接受的。

那么,什么是创新素质教育呢?根据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定义,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创新的规律和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全面发展,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作为基础教育来讲就是为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础。我认为,这样界定创新素质教育好,一是明确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为创新教育定了位,即创新素质的培养应在素质教育中有机进行。这样既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又把创新摆到了突出位置;二是强调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即要在全面发展素质基础上,突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素质,在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上下工夫。这样界定从规定上注意科学性、规范性、整体性、操作性,既避免了片面性,又明确了有机结合的方向,使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获得到和谐有效的落实。

二、关于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意义

明确提出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新世纪教育的培养目标。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基础教育必须改革与创新,必须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即搞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教育的伟大使命。

二是有利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去教育的弊端是重知识、轻德育、轻能力,特别是轻视对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其弊端,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使基础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由于认识与理解问题,有些地方只注重琴棋书画的第二课堂活动,忽视天地人学,海陆空三模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忽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不是对立的两回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实施素质教育不进行创新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完成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其素质教育就没有抓住重点,没有抓住关键,没有实施到位。反过来讲,创新教育决不能离开素质教育而另搞一套,必须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明确提出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目的就是使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三是有利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教育的多元功能。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它区别于农业经济靠土地,工业经济靠资本、资源。其明显特点,就是以高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灵魂。所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战略部署。其目的就是为知识经济输送具有创造思维和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必须突出创新教育。所以,提出全面实施创新素质教育,这既是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有人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95%从事生产劳动,只有5%等少数人从事高科技工作。认为中小学不需要进行创新素质教育。这种认识有很大的片面性。虽然大多数人不是搞发明创造的,但生活在当今时代,就是一般的生活、工作,也离不开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说,没有创造能力在现代便无法生存,没有创新精神就不会享受现代文明。所以,学校教育应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坚持教育三个面向,积极主动地抓好创新素质教育,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四是有利于学生自身创造潜能的生成,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具有情感、具有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潜能,这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从国内外心理学家及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创造能力是每个健康个体都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能力。人的大脑在两周岁前基本发育完成,五岁前的脑重量已为成人的95%,而智力发展则为一半。这个时期的素质可塑性大、记忆力强、是大脑思维最活跃时期,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最佳期。所以,在中小学要树立正确创新素质教育观,积极开展创新素质教育。对学生身上创造性的萌芽,要积极、适时,按着创造心理规律给以培养、扶植、拓展、开发、强化,不断提高创造个性素质。这既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任务,也是青少年创造性心理潜能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研究与实践表明,在学校进行创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既是重要的,也是可能的,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必须提高认识,转换观念,扩大共识,增强配合,坚定搞好创新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三、关于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几个原则

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大改革与创新。在指导思想、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等方面,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进步性原则。创新是对传统、常识、常规与秩序的超越、完善、纠正和发展。其成果应是新的、有用的、进步的。创新有进步创新,非进步创新。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必须坚持进步性原则,不违反法令和伦理道德。坚持这一原则,就是要培养学生进步的先进的创新意识,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人类、为和平、为正义而创造的世界观。凡是有利于发展与解放生产力;有利于发展经济、改善与提高人民生活的;有利于人类社会稳定和平与安全的就去创新、就去创造。凡是对危害人民、危害人类、危害和平的创造与发明,就不能去创造。否则,就是对正确的破坏,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就是对社会的造孽。

坚持这一原则,还要坚持既抓创造智力,又抓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意志、毅力及“进攻性”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智力不完全等于创造力。一个智商水平一般的人,但非智力因素水平高,意志坚强、吃苦耐劳、有毅力、有信心,在事业上往往能有所作为。相反,一些智商水平较高的人,由于懒惰,没有毅力、自命不凡,反而在事业上一事无成。这说明,如果一个人只具备了智力基础而缺乏毅力因素,那么这个基础再好也不会产生创造力。历史上,成才者往往不是在顺利、舒适的环境中产生,而往往更多地经历磨难、失意、、孤独与病恙。其创造能力在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支撑下会更加发扬光大。

2.整体性原则。即根据系统科学原理,统筹规划、科学运作,追求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整体效益。依据这一原则,学校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围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对教育办学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条件、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诸因素进行综合改革、系统创新、系统优化,建立良好的创新素质教育运行保证机制与体制。用良好的创新教育素质条件去保证提高创新素质教育的质量;依据这一原则,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坚持全学校、全家庭、全社区、全方位齐抓共管,营建良好的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环境;依据这一原则,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坚持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与创新性,对德、智、体、美、劳等各育一起抓,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与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等诸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整体发展,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3.主体性原则。即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坚持主体性原则,教师就要讲民主,变课堂为学堂与讲堂结合;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结合;让学生从沉重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抬起头来听课,挺起腰板走路,让学生有较充足的想象与创造的时间。坚持主体性原则,就要坚持共性与个性一起抓,既注意对共性的全体全面的培养,又要注意对个性的发展,特别是要重视对创造个性的培养。学生自小有许多个性表现,有的不怕困难,自信心足,独立性强;有的坚持性强,情绪热烈而稳定,有较强的探索动机。但这些品质往往被学生的顽皮、任性、内向、古怪等超越常规的现象所掩盖,因而有时得不到教师的赞赏与肯定。因此,教师应充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不能只是表扬那些顺从、听话,会来事的学生,而应经常关爱、鼓励那些敢于提问,经常有新观念,有坚持性的学生,使其创造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