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2 09:21:34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篇(1)

一、水闸施工准备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前期准备工作成果对于水闸项目的顺利施工有着直接影响。首先,认真考察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重点包括区位、地形地貌、地质等,特别重视水闸施工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由于地质因素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水闸地基施工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应全面分析周围的地质情况再合理选址建设水闸,仔细考察地基岩石构造,分析其承载性能,确保当地的地质情况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求。同时,地形地貌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建设水闸时,应依托当地的地形地貌,确保水闸施工安全。同时,全面考虑和仔细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水闸区位,水利水电工程水闸建设对于周围自然生态环境有着直接影响,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内容,最大程度地降低水闸建设对于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另外,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场地地质勘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数据,应做好详细、全面的记录,为后期施工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并且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设计图纸会审,仔细研究施工设计图纸中的各项内容,了解水闸施工要求,科学论证其可行性、合理性和经济性,及时修改其不合理的地方,避免水利水电工程后期水闸施工过程中再进行修改,保障水闸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二、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技术应用

1、开挖工程

开挖是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的第一个环节,开挖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场地周围的地质勘查情况,结合全面的地形地貌资料,制定科学合理的开挖施工方案。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断面很大,所以在开挖施工过程中面临很多的困难。首先,选择合适的断面,为开挖施工提供便利,降低施工难度。其次,开挖施工过程中应重复考虑到周围环境和断面稳定性,防止断面结构遭受破坏,纵向开挖施工时,严格控制挖掘深度,避免损坏水利水电工程基部,确保水闸地基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根据开挖施工设计尺寸,规范开挖过程,由专门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指导,控制好开挖的角度和位置,降低开挖施工失误率。最后,加强对开挖工作人员的管理,提前对挖掘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开挖施工要求和施工中的难点、重点,规范具体挖掘操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挖掘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操作技能,保障开挖施工质量。

2、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是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了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首先合理配置混凝土,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计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优化粗骨料、砂石、水泥等材料配比,还应注意选择合适粒径的骨料和合适水泥材料,保障混凝土各方面性能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要求。同时,混凝土项目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加强混凝土裂缝控制,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很容易出现不规则裂缝,这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外部和内部之间出现较大温差,受到温度应力的影响,导致混凝土出现贯穿裂缝、劈头裂缝或者表面裂缝,而只要合理控制混凝土裂缝就不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水闸的稳定性。所以水利水电工程水闸闸墩、水闸底板等部位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总,应采取合理的温度控制措施,有效处理混凝土裂缝,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质量。

3、 金属结构工程

金属结构是水利水电工程水闸的重要框架,对于水闸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都有着直接影响,为了保障水闸金属结构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设计要求,严格把关金属结构中钢筋材料质量,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中所用的钢筋往往需要提前采购和预制,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需求和相关标准,采购优质的钢筋。同时,严格把关门槽预埋件、钢闸门等施工材料的质量和规格,仔细检查各种材料的出厂证明和合格证明,考虑到不稳定因素的影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特别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金属结构。

4、导流和截流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导流和截流施工控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地面高度和导流渠施工设计图纸,规范导流渠建设,并且导流渠施工之前应建设合理的围堰项目,避免导流项目受到水流的反复冲刷。导流渠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做好底部区域防水加固,加强夯实处理,有效提高导流渠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在建设截流工程时,应根据当地的水深和水流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施工控制措施。截流工程在投入使用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水流的反复冲刷,周围土层越来越松软,会直接影响其稳定性,因此应定期检查截流工程情况,及时修复变形结构,做好养护管理,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

1、优化施工设计

施工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之前最重要的一步,结合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场地周围的地理环境,优化施工设计,确保施工组织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做好水闸施工设计图纸会审,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讨论和评审,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搜集施工场地的地质资料,适当修改水闸施工设计细节,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水闸的顺利施工。

2、 加强材料和施工设备筛选

为了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水闸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应加强各种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筛选,严禁使用劣质的施工材料,应用专业测量工具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详细的勘察,记录相关地质参数,使材料性能和型号严格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标准,做好施工设备的维护管理,使其处于良好运行装填,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3、加强施工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时,应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成立质量监督小组,每完成一道施工工序,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解决,对不同施工班组进行分级管理,明确各个施工团队的技术质量控制要求,及时分析和总结施工质量和进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并且强化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相关安全常识、理论知识和施工专业技能的培训,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质量。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篇(2)

关键词:水利水电;导流;技术;分析;探讨

导流是解决水利水电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的有效措施,但是不同的水利工程其导流方案也不相同,因此制定导流方案的相关人士应该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导流方案。导流方案虽然能够解决水利水电施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但是这只限于制定的导流方案安全可靠,不存在任何问题。因为有些导流方案自身就存在很大问题,其可行性并不高。本文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体概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影响水利水电导流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1 我国水利水电施工总体概况

从目前已建成的水利水电工程来看,其大部分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一是大的江流;二是大江流的支流;三是内陆河。近几十年来,我国建成了很多规模很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各自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有效的解决了河流自身存在的祸患。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与河流地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因为每条河流地处的地质地形条件都不尽相同,所以在水利水电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有些河流因为地质条件太过复杂,尽管有很丰富的水能资源,但是因为技术条件有限,依然不能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2 阻碍水流水电导流发挥作用的原因

2.1 水文原因

水文条件直接影响着导流方案是否能够有效的实施,因为各个河流的水文条件并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南北的河流水文条件差异更大,有些河流存在结冰期,有些河流流量很大,有些河流具有明显的洪峰期等,如果在制定导流方案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那么导流方案很难取得成功。如果河流的基本水文条件是:流量大,河道宽,那么就可以采取分段围堰的导流方式;而如果河流的水文条件并没有规律可循,那么,就可以采取基坑淹没的导流方案,这两种针对不同河流水文条件的导流方案,都可以使河流流量在一定的时期内得到有效的控制,便于施工,有些河流存在枯水期,那么,就应该在这一时期加紧施工。

2.2 地形地貌原因

地形地貌因素可以说是影响导流方案是否成功的关键,所以通常情况下都是在了解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制定导流方案。如果建立水利水电的河流的河床比较宽敞,这种地形地貌是比较有利于导流方案实施的,但是如果这时河流通航或者河面上有其他东西通过,就需要利用分段围堰的方法;如果河流河道中有沙洲或者石岛,直接利用分段围堰的方法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不仅保证施工质量,还能保证施工进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河流都有这样好的地形地貌,如果河流河道十分狭窄,分段围堰的做法就不能采取,通常是利用隧道导流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比分段围堰方法无论是从施工上,还是从其他方面,都要困难些;如果河流河岸相对来说比较平坦,而且在水利水电建设期间,河道还可以被有效的利用,这时就可以利用明渠导流的方式。

2.3 地质与水文地质原因

这个原因具有多样性,因为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所面临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不一,只有具有的了解这些情况,才能准确的制定出导流方案。比如,如果河流河道两岸有很强的抗压能力,这时最发的导流方案就是隧洞导流;如果河岸经过多年的风化已经具有很厚的沉积层,这时最好的导流方案就是明渠导流。河床束窄是河流地质与水文地质一个重要的表现,它直接影响着河床被冲刷的程度,为了保证河床不因被过多的冲刷,在围堰时一定要按照具体的情况来确定河床束窄,如果河流的河床属于宕石,因为它的抗冲刷能力很强,所以可以将河流束窄适当的变大,但是并且要保证河床覆盖面不能过厚。

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用的解决导流问题的方法

在实际进行导流方案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依据水电工程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地理条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来作为参考。在河道之上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间,为了能够使得工程能够迅速的建设就只能在无水地貌上进行施工,这就必须要使用到相应的围堰护基坑方式来直接将上流的水泄向下游之中,这也就是以往传统的导流施工形式。但是在利用该技术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明显的发现导流施工所涉及到的情况较多,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都较多,甚至有可能由于导流的原因而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所以必须要对其慎重的对待。

3.1 明渠导流

传统来讲,此法多用于两岸较缓,有较宽的滩地或是两岸有溪沟、老河道等施工时导流流量较大她形和地质条件利用于布置明渠的工程等。另外此法比一般的涵洞导流少过流能力还大施工也是较为方便,如果具备了导流的基本条件宜采用明渠导流。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河床明渠导流是印度大比河乌凯土石坝导流明渠崖长有1372m,梯形断面渠底最大宽度235m等。

3.2 全段围堰法

主河道为围堰一次性拦断,同时水流被导向旁侧的泄水建筑物而下泄的导流方式。通常要根据泄水建筑物的不同厂次拦断导流再进一步划分为隧洞导流、明渠导流、涵洞导流的方式。通常对于流量很大阿槽较深窄的情况而且河槽的一侧还有较宽台地娅口,甚至是古河道的坝址河以采用一次拦断朋渠导流的方式。导流流量小的通常指不超过20立方米/秒的小型工程的枯水启动导流通常是用渡槽。

3.3 分段围堰法

此法需要用围堰各全部河床的水工建筑物的分为若干段,分期分段完成整个工程的施工。可以先围住河床的左岸或两岸,使河水从束窄的河床通过;然后可以再完全截断河流使全部河水从已经建成的建筑物通过。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河床较宽流量又很大施工期较长的工程。

3.4 隧洞导流

隧洞是在水利工程施工基坑的上下游修筑围堰挡水,使原河水通过隧洞导向下游的施工导流方式。它通常用于河床外导流,山区河流油高谷窄而且两岸险峻,地形不利于开挖明渠则采用涵洞导流。此种方法的导流方式造价较高,另外通常将导流涵洞与永久性建筑物相结合达到高利用的特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水利水电建设施工中,因为地质、地形地貌等原因使得导流方案不能顺利的进行,但是只要根据河流具体的条件,仔细分析其地质地貌,然后再制定出合理的导流方案,就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导流方案制定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后期的使用,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关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项目工程,因此更要格外的重视,不得出现任何失误。本文是笔者多年水利水电导流方案的总结,仅此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戴宗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9).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篇(3)

关键词:渔光互补;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措施

由于常规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压力的增加,世界上更多国家加强了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近年来,国际上光伏发电迅猛发展,国内能源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清洁能源开发生产能力日渐提高。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采用“板上发电、板下养殖”的渔光互补光伏应用形式,既能实现浅水水面上光伏发电,又能在水下开展水产养殖,高效地利用了水资源和土地,实现了渔光互补。项目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更能促进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但是,工程建设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例如升压站、进出站道路、光伏阵列及集电线路沟槽等建设活动,若不采用合理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易产生水土流失。泥沙进入周边道路、海域、水塘及农田等,导致道路交通受阻,甚至使周边海域及水塘水体内悬浮物含量增高,农田被掩盖。因此,为防治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水土流失,尽可能地降低水土流失危害,必须在工程建设前开展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设计。目前,国内渔光互补项目开展处于起步阶段,水土保持设计经验欠缺,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不合理,防治分区内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不完善,给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及其后续实施造成困难。本文以科太新能源惠来县岐石镇5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一期工程水土保持设计为例,结合相关工程设计经验,对渔光互补发电工程水土保持设计要点进行分析,为类似工程的水土保持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科太新能源惠来县岐石镇5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一期工程拟建场址位于揭阳市惠来县岐石镇。本工程为光伏电站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6MWp,预计年上网发电量3282.3万kWh。工程建设内容包括110kV升压站、光伏阵列、场内检修道路和集电线路四部分,共布置为1个升压站、26个光伏阵列、26座逆变升压室、3km长的场内检修道路和4.7km(单回电缆线路长度)长的35kV集电线路,共安装250Wp的多晶硅光伏组件104000块。工程总投资24700万元,水土保持总投资107.74万元,总工期3个月。工程建设总用地面积40.59hm2,其中永久用地1.33hm2,临时用地39.26hm2;土石方挖方总量1.36万m3,填方总量4.64万m3,借方3.90万m3,弃方0.62万m3。项目建设场址处于平原地区,地貌类型为水面。场址范围内地势总体较为平坦、开阔。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9℃,年平均降水量为1810mm。项目区地带性土壤主要为赤红壤,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场址内林草植被覆盖率约为30%左右。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容许值为500t/km2•a。本工程任务及建设内容比较典型,具备了一般渔光互补发电工程的特点,水土保持设计的重点应放在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设置等方面。

2施工组织及方法

2.1施工组织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项目区占地均为虾塘、鱼塘等,无法在红线范围内布设施工营造区,因此将施工营造区布置在项目区红线外较为平坦的荒草地上。在施工期间集中设置1个施工生活区,区内设置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堆放场、钢筋加工场,生产用办公室和生活临时住房等。光伏电池钢支架就地组装,不集中设堆放场地。集电线路沿场内检修道路一侧敷设,施工平台直接利用场内检修道路,分段施工,开挖后土方堆于场内检修道路,电缆架好后尽快回填。

2.2施工方法简介

升压站:升压站征地按最终规模一次性征地,施工前先进行四周挡墙围墙的施工,施工围蔽好后进行场地平整,这样可减少水土流失的影响范围。场地平整后,进行站内建筑物基础施工,再进行站内建构筑物施工。电控楼及生活消防水泵房基槽土方采用机械挖土,预留300mm厚原土,用人工清槽后进行基础砼浇筑及地下电缆沟墙的砌筑、封盖及土方回填。升压站施工采用机械与人工结合的施工方法,采用大型机械施工,土石方基本实现了随挖、随运、随排,避免了施工场地临时堆放,减少了工艺环节,控制了土石方流失量。光伏阵列:光伏阵列主要布置在鱼塘和其他草地上,无需进行场地平整。光伏阵列采用预制管桩基础,首先进行地基处理,对于占用鱼塘和水渠的部分,先抽干水,待塘底晾干后用脚手钢管搭设防护栏,铺设3cm的钢板,吊桩采用一点吊法。阵列支架采用镀锌螺栓连接,逆变升压室基础施工采用预制管桩加承台。变压器、逆变器及相关配套电气设备采用吊车将逆变器吊到安装位置进行就位,固定在基础预埋件上,焊接固定。光伏阵列基础施工采用预制管桩基础,其扰动强度小,尽可能地保护了原状土,整个工程施工中没有采用爆破等有潜在破坏因素的工艺。集电线路施工:35kV集电线路施工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方式。其中,沿道路敷设的部分电缆在道路施工时已预留管沟,减少了土石方二次挖填,施工平台直接利用施工(检修)道路或修建临时道路兼作施工平台,电缆架好后尽快回填,利于水土保持;沿荒草地布置的电缆敷设以人工挖填为主,能更好地控制开挖的范围,避免不必要的开挖和过多的破坏原状土,开挖土方也基本能够得以及时回填,减少了基坑暴露时间,利于水土流失的防治。场内检修道路:场内道路修建主要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路基修筑主要以压路机、推土机为主。路基均为填方路基,均利用现有塘埂进行扩建,减少了路基填方,且施工时分段施工,路基填筑好后及时进行浆砌石边坡的修建,利于水土流失防治和边坡的稳定。

3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特点及危害

3.1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的特点

光伏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有以下特点:①水土流失呈面状分布,水土流失面积较大;②升压站区基础施工、光伏阵列区基础施工、检修道路及检修道路施工等容易造成水土流失;③水土流失重点在施工建设期;④光伏阵列区是水土流失重点区域。

3.2水土流失危害

光伏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工程施工产生的水土流失将可能对征地线外的自然沟道造成堵塞,对该区域的防洪和灌溉造成压力。②工程施工时可能易导致土方进入行车路面,造成路面污染,影响行车安全。③工程建设将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周边的自然景观,影响土壤肥力,对耕地造成减产。

4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预测

4.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本工程光伏发电布置较集中,占地性质以临时占地为主,占地类型以坑塘水面为主。本工程中水土流失发生的主要环节为升压站土石方挖填工程及建构筑物基础施工、场内检修道路修筑、光伏支架及逆变升压室基础施工、集电电缆线路电缆沟挖填工程等。根据项目建设工程施工特点、施工区水土流失类型和强度来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区域,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为升压站区、光伏阵列区、场内检修道路区、电缆线路区和施工营造区等5个一级防治分区。

4.2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及方法

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内容主要包括:扰动原地貌和损坏地表植被面积的预测、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和面积的预测、弃土弃渣量的预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以及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水土流失预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土流失背景值通过实地调查确定,水土流失量预测采用类比法。由于广东省光伏发电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暂时没有已验收并投入运行的光伏项目作为类比工程,经分析和筛选,“500kV韩江输变电工程”与本工程在地貌特征、气候特征、土壤性质、植被类型等方面相似,主体工程布置和施工对地表的扰动方式也相同,两者有较大的可比性,采用该类比工程及综合调查值作为本项目的土壤侵蚀强度的参考值是合理的。因此,采用“500kV韩江输变电工程”的地表扰动土壤侵蚀强度进行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

4.3水土流失量预测

背景值:根据现场调查分析,本项目场址现状水土流失现象轻微,侵蚀强度属微度侵蚀区,因此,确定本项目区土壤侵蚀背景值为200t/km2.a。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本项目升压站区施工期的侵蚀模数采用类比工程变电站区施工期的监测值,光伏阵列区、场内检修道路区及电缆线路区施工期的土壤侵蚀模数采用类比工程塔基及施工场地区施工期的监测值,施工营造区施工期的侵蚀模数采用类比工程牵张场区施工期的监测值。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类比工程监测总结报告确定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为1000t/km2.a,因此本项目自然恢复期侵蚀模数也取为1000t/km2.a。采用类比法确定的各预测分区的侵蚀模数后,根据各预测分区的面积和产生水土流失的历时,经测算,本工程建设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为1148t,其中施工期1132.4t、自然恢复期15.5t;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099.6t,其中施工期1091.7t、自然恢复期7.9t。

5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针对光伏发电比较集中、场内地貌主要为鱼塘地貌、区内地形平坦、占地面积较大的特点,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应注重拦护、植被恢复等措施,并采用植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治方法,根据各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特点进行措施布置。

5.1升压站区

升压站选址于一鱼塘内,因此升压站施工前需进行清淤并进行土方回填,施工前先进行四周挡墙围墙的修建,施工过程中设置围墙内侧及进站道路两侧的临时排水及沉沙等措施,以排导升压站施工期的汇水,施工后期布置站址绿化、浆砌片石护坡、混凝土排水沟及浆砌石排水沟等防护措施。

5.2光伏阵列区

工程建设期光伏阵列区是新增流失量最大的区域,应是重点水土流失防治区。光伏阵列区占地内主要为鱼塘、虾塘及盐田等用地,施工过程中塘底已晾干,且周边有塘埂拦挡,但是塘埂及边坡容易在机械施工扰动地表的情况下产生水土流失,为防止施工期间水土流失,在鱼塘塘埂坡脚和逆变升压室四周修建编织土袋挡墙,并对鱼塘塘埂边坡进行临时覆盖,施工结束后,鱼塘、虾塘等继续恢复使用,占用的盐田无需进行处理,仅对塘埂进行全面整地和铺植草皮等植被恢复措施。

5.3电缆线路区

电缆线路区占用地类为其他草地,表层土为比较肥沃的腐殖土,为了满足后期绿化土的需求,电缆线路开挖土方前先进行表土剥离,电缆线路开挖土方需临时堆于施工平台上,为防止临时堆土的流失,用编织土袋在临时堆土一侧进行临时拦挡,采用塑料彩条布覆盖保护堆土边坡,电缆施工结束后进行表土回填、全面整地和铺植草皮等植被恢复措施。

5.4场内检修道路区

场内检修道路主要满足施工期施工车辆通行及光伏组件运输的需要,光伏阵列集中布置,并且主体设计尽可能结合了现有村道和塘埂布置,施工检修道路施工过程中,为防止施工时土方向下边坡滑落,在道路填方边坡坡脚修建编织土袋挡墙,编织土袋挡墙外侧布置临时排水沟,并对填方边坡进行临时覆盖,施工结束后对道路两侧布置浆砌片石护坡等防护措施,因施工期间电缆沟回填土方需临时堆放于该区,需补充施工期间临时堆土的临时拦挡、覆盖等防护措施。

5.5施工营造区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施工营造区布置在项目区红线外较为平坦的荒草地上。场地平整后,沿施工营造区四周修筑临时排水沟,阻止周边汇水及排导区内汇水,施工结束后拆除施工营造区,进行全面整地和撒播草籽等植被恢复措施。

6结语

6.1渔光互补电站项目采用“板上发电、板下养殖”的渔光互补光伏应用形式,实现渔光互补,发挥综合效益的同时,应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避免给周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6.2水土保持设计应考虑施工方法和工序带来的水土流失可能性,综合水土保持基本理论,采用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

6.3在水土保持分区中,宜采用升压站区、光伏阵列区、电缆线路区、检修道路区及施工营地区等分区方法。6.4采用的水土保持措施要结合原地形地貌特点,优化布置,使水土保持措施经济高效。

参考文献

[1]李海涛,林炬,陈荣,等.渔光互补型光伏电站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探究[J].城市地理,2016(20):76~79

[2]姚娜,吴薇,程艳辉,等.光伏电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初探———以郧西县光伏发电工程为例[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4(1):52~55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篇(4)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不断增加,并且逐渐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对工程的长远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从全局出发,做好工程的施工技术工作,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意义水利水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而且安全无污染,其应用为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技术是工程建设的根本与关键,因此,一定要做好施工技术工作,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可以顺利的实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工程能否顺利完成,只有在施工中将技术管理工作做好,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从而使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提升到一个质的高度。

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关系着水电水电工程工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与否,也关系着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因此,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意义重大,下面将就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1、预应力锚固技术预应力锚固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一项较为特殊的技术,其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预应力锚固是对预应力岩锚以及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一种统称,是预应力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种新的锚固技术。该技术可以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要求以及设计的大小、方向以及锚固的深度等,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提前向基岩施加一种预应压力,这样可以保证基岩受力条件的优化,从而可以发挥出好的锚固效果。预应力锚固这一技术可以保证拉应力更好的延伸,而这是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预应力锚固技术回应为种类的差异而使得结构有很大的差别,主要范围锚孔与锚束两类。锚孔是指放置锚束的一种钻孔,而锚束是预应力作用的基础。锚头应放置在锚孔之外,这样课可以更好地锁定预应力,而锚束可以起到连接锚头的作用,在这种支撑作用下,可以使基岩更好地承受负荷。预应力锚固技术可以很好的加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从而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2、施工导流技术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施工导流是一项特殊的防护工程,对水利水电工程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通过施工导流可以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导流技术的实施需要修筑围堰,这是临时建立的一种当挡水物,可以更好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由于围堰流速很快、减少河道面积以及流量很大的特点,因此,在建设围堰时,一定要实现做好技术,全面考虑其稳定性与抗冲性,这样才能为施工导流技术打好基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导流技术可以很好的控制河床,因此,直接关系着工程的进度与安全。施工导流技术关系重大,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做好各种配合工作,考虑各种环境、地形的影响作用,做好协调控制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进度与质量,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满足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要求。

3、土坝防渗加固技术一般说来,水库的土坝很容易发生渗水、跌窝以及潮湿的现象,其结果是会导致土坝的渗漏、变形甚至会对水库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问题,因此,土坝防渗加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坝防渗加固技术可以处理土坝的渗透与变形,从而可以使坝体劈裂灌浆,并且在坝体内形成一种防渗体,避免出现渗漏现象,最终保持坝体的坚固与稳定。对土坝坝体的劈裂灌浆要根据土坝的实际情况安置灌浆孔,主排孔要沿着坝轴线来设置,副排孔要放置在坝轴线上方的的1.5m的地方,这两排孔要分开设置,还要保持3~5 m的距离,灌浆孔要穿透坝体并最终到达坝基,这样可以形成一道防渗体。

4、外加剂的使用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很广泛,因此,外加剂的使用不仅是混凝土技术的需要也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要。当前常用的外加剂主要有,处理外表的外加剂,修补的外加剂以及改善色泽的外加剂,增强表面强度的外加剂,还有提高抗变形能力的外加剂等多种类型,外加剂的使用可以很好的改善混凝土的质量,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质量。

5、坝体填筑技术坝面流水作业是坝体填筑技术的关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流水作业完成之后,要进行卸料以及平料工作,制定出工程的工序;第二,坝体填筑要根据施工要求做好铺料以及填筑的工作;第三,要根据坝面的划分做好碾压工作,可以保证水坝的建筑面积。同时,为为了避免热量的流失,还要做好填筑土料的时间安排工作,从而减少工作时间。

6、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而且意义重大,不仅关系着施工企业的利益,而且关系着国家以及人民的的利益,因此,一定要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序多,而且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之前就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前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分阶段、分步骤的根据施工的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对特殊工种还要采取持证上岗的制度。其次,还要对施工现场的每一位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树立安全第一的挂念,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建设做好准备。再次,还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由技术人员负责,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方案的交底动作,保证工程可以顺利的进行下去。再次,做好监督工作,及时的消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并且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将安全问题做到实处。

结 语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也逐渐的增加,并且逐渐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对工程的长远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实际中,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出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实施全面的管理,从而可以保证工程的高质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黄谋,岑耀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传播,2011(13)

[2]田毕道.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5)

[3]李润铭.水利水电工程常见施工技术探讨[J].中华民居,2011(08)

[4]伍玲燕,胡勇峰.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J].管理观察,2011(26)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篇(5)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导流施工 要素研究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100-01

一、引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水流进行有效的控制,为了实现这种有效的控制,就需要开展科学的施工导流,其目的是对水流实行有效拦截和引导,从而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得以正常进行。由此可以看出,施工导流的质量,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进度、造价、安全等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如实了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因素,结合工程实际环境,掌握施工要点,对于制定正确的技术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水利水电导流的主要因素

1、水位变化

水位变化情况是影响导流的最基础的因素,主要包括:水位高低变化、水流流速、洪讯资料、来水流量、河道宽度等。水位变化直接关系到围堰的施工方案,对于长江等大宽度的河道,采用分段围堰是最合适的;对于水位高低变化悬殊且河道相对较窄的,最好采用基坑淹没方式。此二者都是为了能够实现洪峰期水流的快速排放。

2、地形地貌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也决定了导流方式。例如:在秦岭地区,多为河流狭窄、山石坚硬的两山夹一沟地貌,多选用隧洞导流;如果河道侧旁地势平整,明渠导流最为经济适用。

3、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主要指的是流水的冲刷力,河岸岩石风化程度,河床地理环境等。例如:在冲刷力较大的地方,需要规范河床束窄程度,防止围堰被掏空;在河岸岩石风化程度较重的地方,多使用明渠导流。

4、水工建筑物

在考虑水利水电工程的水工建筑物的安排位置的时候,优先需要考虑的是导流计划,做好溢流区与非溢流区的分布安排,根据不同的导流方式,安排好水工建筑物的位置与结构,避免重复拆除与修建,以减少施工成本。

5、做好河道综合利用工作

一条河道,关系着周边的很多活动,影响着两岸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在做导流计划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河道的综合利用价值和不良影响,在航运、灌溉、城市供水、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好控制工作,提高经济性价比。

三、水利水电工程导流施工要点

1、水利水电工程导流计算要素

(1)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包括泄水能力、流水压力、冲刷力、水流脉动等,水力计算的精准与否,直接关系到导流建筑物的尺寸与形状,是设计导流方案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对于重点水利项目或复杂的施工环境,必须进行导流模型实验,以获得更为详尽的水力数据支持。

(2)施工量计算与工程费用预算

在获取导流建筑物的尺寸与形状,在确定导流方案之后,就要由此计算施工量,土石方的挖填量、砌石方量、混凝土浇筑量、金属构件安装量等都要纳入计算范围。进而制定施工步骤,规定施工量,预算工程费用,给出经济指标的上下线,形成具有指导作用的数据型文件,为实施导流方案提供支持。

(3)拟定施工计划

根据导流方案,拟定施工计划,首先需要找出并拟定影响施工进度的控制节点,以节点为核心,安排好与之相关的施工内容,核算施工进度,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确定各节点工程的施工时间,最大程度地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并加以论证。其次,根据施工进度方案,解析各个建筑的施工强度,并将其通过函数关系制定成图表,使之一目了然,既可以方便监督执行,又可以合理安排施工内容、调剂施工时间,以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2、水利水电工程导流施工方法

在水利工程的修建过程中,导流是分作两个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是修筑临时性导流建筑。通过修筑围堰与泄水建筑物,将大坝主体所在位置用围堰加以环绕,截断水流进入施工现场,通过泄水建筑物把围堰中的存水排到河道中,保证围堰中的环境可以满足施工条件。

第二阶段是修筑永久性导流建筑。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在完工后的导流与泄洪之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拆除挡水围堰之后,永久性导流建筑就承担起对上游来水的导流作用了。

(1)围堰导流

围堰技术是利用当地土石材料,辅助以金属构架、混凝土砌块等材料,采用堆砌的施工方式,对河道进行拦截的导流技术。在河道宽阔、水流流量较大、工期较长、河道综合作用大的地方,一般使用分段围堰法;在河道较窄、流速缓慢、工期较短的地方,一般使用全段围堰法。

全段围堰法。在将河道做一次性完全隔断后,在全段围堰的端头修建泄水建筑物,待到工程即将完工后,将泄水建筑物加以改造,根据当地环境,选择隧洞、底孔、涵洞、明渠等不同方式作为永久性导流建筑物。

分段围堰法。根据河道宽度、水流冲刷力、地质地貌等条件,把河道分作二至三段,分期分段构筑围堰,完成各个阶段的工程,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利建筑整体。实施分段围堰施工,需要密切关注河床束窄对围堰根基的冲刷力,避免发生围堰被掏空的情况。

(2)孔洞导流

孔洞导流包括:涵洞导流、隧洞导流、底孔导流。

在下游围堰底部修筑涵洞,将基坑中的存水导向下游的导流方法,称作涵洞导流。涵洞导流多用于中小型水库工程。

利用水库旁侧的山体中挖掘隧洞,实现导流的方法称作隧洞导流。隧洞导流的工程造价虽然较高,但是可以作为水利工程的永久性导流建筑使用,因此,在山势险峻的西部地区,隧洞导流依然是较为普遍的施工导流方法。

在大坝体内部,建造混凝土泄水孔洞,实现导流的方法称为底孔导流。该方法多用于分期建筑的混凝土闸坝。常用于水流较小的导流,当水流流量较大的时候,多配合其它方法实现有效导流。

(3)明渠导流

在河岸平缓、滩地宽广、水流流量较大的河道,可以利用历史遗留的老河道、溪沟等地理环境,通过修建明渠的方法,实现导流。这种方法称作明渠导流。明渠导流具有施工方便快捷,便于维护、导流能力大、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3、水利水电工程导流施工要点

(1)细化导流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牵扯到的环节很多,设计方案不可能做到一步到位,需要慎重分析比较各种方案,然后选定一种可行性方案;需要在确定了可行性方案的基础之上,密切关注工程经济性、施工合理性、设备负荷均衡性、截流安装蓄水等工序的时效性,从而确保导流工程的质量。

(2)优化施工内容

优化施工内容就要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导流计算要素,就要重视现场施工情况,依据科学的数据,推算出设计要点,坚持强调实际施工中的变化情况,细化施工内容,以确保施工效果可以满足设计初衷。

(3)狠抓施工质量

依照质量控制体系,注重工序分解工作,把责任分到各个工序的各个执行者,确立严格的验收制度,落实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进行的验收制度。在关键工序关键岗位,实行全程监控,定人定岗,以确保导流施工质量,保证导流施工的精确性。

四、结论

总而言之,作为保障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基础工程,导流工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项目,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从水文地质勘查开始,秉持科学态度,认真采集数据,完成精密计算与设计,制定合乎现场的方案,监督执行,落实施工进度,才能有效保证工程质量,顺利完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韦汝敏.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导流问题与技术分析[J].水利水电工程,2015(1).

[2] 刘江.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导流问题与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6).

[3] 陈坤.分析影响水利水电施工的导流因素及其施工要点[J].水利水电工程,2014(7).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篇(6)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施工技术 有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b)-0132-02

国家的民生基础设施决定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决定着国家的经济水平。正是因为这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所以民生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个国家富强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是民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每个国家对本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投入都非常大。我国有着十四亿的人口,占地的面积更是高达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地广人多是基本现状,所以我国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需求量非常的大。自古以来我国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都非常的重视,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悠久的历史给予了祖先无限的智慧,早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战国时代秦人李冰就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它是集防洪、灌溉、航道运输为一体的水利工程,到了隋代,京杭大运河的修建,更是架起了南北经济、文化的桥梁。当代三峡水利枢纽中心的完成,彻底解决了我国中西部供电的问题,所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是一个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所需的技术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核心问题就是技术,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它的使用时间很长,一项水利水电工程可能要服务几代人,施工技术可以确保一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服务的可持续性,通常水利水电工程运用的技术用以下几点:

1.1 导流技术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最基本要数导流技术了。导流技术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中,为了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更加便利,施工工程在干地上实施,采用围堰来保护基坑,将水流引向预先设定的泄水建筑物泄向下游。导流施工在水里水电建筑工程中的作用非常大,它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在河流内实施水利工程,非常不方便,施工导流的目的就是,保持施工的场所出于干地上,这样就有利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河床外导流、河床内导流、明渠导流、隧洞导流,以及涵洞、坝体底孔、梳齿和缺口过流、涵管导流等导流方式,正是施工导流的多样性,才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水利水电工程,可以采取有利于工程建设的导流方式。比如当水利水电工程较大,河床较宽的时候可以采取床内导流,如果遇到工程施工量较小的水利水电工程,可以采取涵管导流、渡槽导流,对于施工导流技术的灵活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的效率。

1.2 围堰技术

围堰技术:在建筑建造水利水电工程过程中,为了防止水和泥沙等杂物进入到建筑工程,修建临时维护建筑工程的设施。围堰技术和导流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起到保护作用,他们都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围堰技术,并不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一部分,当水利水电工程完工的时候,用于保护工程的围堰会进行拆除,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围堰的水位有可能会很大,所以在建造围堰的时候,在技术和工程材料的使用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围堰的种类并不是单一的,它主要分为a类:土石围堰、草土围堰、木板桩围、木笼围堰、钢板桩围堰,由于围堰种类的多样性,所以在工程施工方面提供很大的便利,在水利水电工程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有利于整个工程施工的围堰方案,比如:有土石建筑而成的土石围堰,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并且土石围堰的技术很简单,工作程序很简便,在施工条件比较苛刻的环境下,可以使用土石围堰,遇到工程量较小的工程时,可以选择草土围堰、木板围堰、这样在建造小型工程时,就可以减小一些资源的浪费,木笼围堰的技术,它在水利工程中运用的比较少,因为主要是针对不易打桩的粘性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利用最广泛的要数钢板桩围堰,钢板桩围堰它受施工环境的影响很小,可以针对任何土质,同时在实施大型水利工程中,围堰的水位会很高,钢板桩围堰技术可以更大的程度上保证围堰的强度。

1.3 坝体填筑技术

完成导流和围堰到时工程的前期工作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中心环节坝体填筑就要开始了,在坝体填筑施工之前,为了使坝体填筑更加的有针对性,施工人员往往对整个坝体实行分段填筑,首先要把场地清理干净,清理完成后,并且对坝体内的施工留下的沟、坑、漕,进行回填,之后要用重型碾压机进行来回碾压,这样可以确保,坝体根基的稳固,在对坝体填筑时,就根据之前设计好的分段,根据地势,由低到高进行填筑,坝体填筑的材料顺序,分为主堆石、次堆石、下游堆石,在不同的填筑阶段,选用不同的填筑材料,这样针对性的选料很大程度上保证整个坝体的稳固性,自卸卡车把铺料用到坝体之后,为了避免铺料凝固,推土机要及时把铺料及时的铺平,之后用压路机来回碾压,在碾压过程中,为了避免机械化操作的局限性,必须要用人工对铺面进行找平,并且要对铺面适量的添加水,这样可以使填筑铺料密度增加,保证了坝体铺面的坚固性

1.4 预应力锚固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造过程中,预应力锚固技术的使用必不可少,预应力锚固技术是指:同过预应力锚索和张拉设备的操作,使高强度的钢材、钢筋、处于长期处于高应力状态下的受拉结构,这样可以增加岩体的抗压强度,预应力锚固技术具有很大的科技型,同时对预应力锚索和张拉机械的要求也很高。虽然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我国的技术发展时间不长,但我国已经完全的掌握了预应力锚固技术,并且在三峡大坝上就很好的运用了预应力锚固技术。

2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管理

一项完美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完工,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工程的科学管理同样非常重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管理分为:施工场地管理、施工器材的管理、施工人员的管理三个重要方面组成。

2.1 施工场地的管理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说其庞大,不仅是指施工内容的庞大,它的施工占地面积同样庞大,施工场地的管理同样重要。(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所需的工种不同,操作内容也不同,为了让提高施工的效率,可以按照不同的工种,来划分他们的工作区域,并且每个工种所需的材料尽量靠近它们所需的工作区域。(2)在施工完成后,必须把施工场地打扫好,保持施工场地整洁。

2.2 施工器材的管理

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施工器材的管理同样重要,器材的管理分为建筑材料管理和建筑器材的管理。第一,像水泥、沙子、石子、混凝土添加剂、钢筋、钢板等建筑材料对存放场地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水泥、添加剂的在存放时,首先要保持它们的干燥性,做好防水、防潮等措施。它们在使用之前一旦进水,就会失去使用效果。钢筋、钢板等金属材料不仅要避免雨水的侵蚀。在存放钢筋,钢板的时候,更要注意避免酸性和碱性的的侵蚀,钢筋、钢板一旦沾上就会发生化学变化进而产生生锈的情况,这样会损害他们的使用寿命。第二,对建筑过程中使用的机械器材也要管理好,因为水利水建筑工程整体是有混凝土构成的,混凝土具有很强的凝结性,每道工序之后,对使用器材要及时的清理,不要让混凝土凝结在器材上面,保持其使用的可持续性。

2.3 施工人员的管理

作为整个工程的施工主体,施工人员可以说是不确定因素。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首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工作健全的工作制度。每个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完成,必须要有一套健全的工作制度,要明确工作内容,对工程的进展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对工人要实行奖惩制度。这样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热情,确保工程顺利完工。(2)安全教育。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是每个工程都必须提倡的内容,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工人实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增加工人对自身安全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强勤国.浅析水利水电施工中几个技术要点问题的质量控制[J].广东科技,2010(2):157-158.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篇(7)

关键词:水库除险加固 施工导流 方案选择

1 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导流概括为采取“导、截、拦、蓄、泄”等工程措施来解决施工和水流蓄泄之间的矛盾,避免水流对水工建筑物施工的不利影响,把河水流量全部或部分导向下游或拦蓄起来,以保证干地施工和施工期不影响或尽可能少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要周密地分析研究水文、地形、地质、枢纽布置及施工条件等基本资料,选定导流标准,划分导流时段,确定导流设计流量,选择导流方案及导流建筑物的形式,确定导流建筑物的布置、构造及尺寸,拟定导流建筑物的修建、拆除、堵塞的施工方法以及截断河床水流、拦洪渡汛和基坑排水等措施,正确合理的施工导流,可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否则会使工程施工遇到意外的障碍,拖延进度,增加投资,甚至会引起工程失事。

2 工程概述

工程现状主要由大坝、溢洪道、电站进水口、输水涵管及电站厂房等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44.5m,坝顶高程184.5m,坝顶长133.0m;溢洪道位于大坝左侧,堰顶高程174.0m,2孔泄洪闸,每孔净宽7.2m;电站进水口位于大坝上游坝坡右侧,单孔水闸净宽2.0m,进口底板高程160.0m,净高24.6m。下游接输水涵管穿坝接电站厂房引水。

水库特征水位:校核洪水位(P=0.1%):182.90m,相应库容:1476万m3;设计洪水位(P=2%):180.65m,相应库容:1219万m3;正常蓄水位:178.0m,相应库容:992万m3;死水位:160.0m。相应库容:138万m3。

建筑物加固内容:大坝坝体、坝基进行灌浆加固。上游坝坡进行削坡并现浇混凝土护坡,下游坝坡培厚加固;溢洪道进口导墙、启闭机室、交通桥及陡坡段左侧墙拆除重建,陡坡段右侧墙加高及护面加固,闸室基础迸行灌浆;电站进水口拆除重建及输水涵管内衬钢管加固。

3 施工导流

3.1导流标准

本工程为III等中型水库,主要建筑物为3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的规定,本工程导流建筑物为5级,土石导流建筑物,采用1~5年一遇洪水重现期,考虑到围堰使用期短。故采用5年一遇洪水标准。

3.2导流方案选择

本水库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结合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在施工期间尽量保证发电及减少对发电的影响,而且每年4月农业灌溉开始,必须保证输水涵管在3月底具备通水条件,以保证下游灌溉。即一期先围电站进水口、输水涵管及大坝上游坡,以保证其施工;二期围溢洪道,利用已加固好的输水涵管及其迸水口建筑物结合发电导流。

3.2.1电站进水口、输水涵管及大坝上游坡施工期间施工洪水及导流方案比选

在电站进水口、输水涵管及大坝上游坡施工期间可供选择的导流方案有以下3种:方案一,利用水库库容蓄滞洪水,溢洪道自由出流导流;方案二,利用水库库容蓄滞洪水,水泵辅助抽排导流;方案三,利用水库库容蓄滞洪水,修建临时大功率泵站抽水导流。

方案一:在10月初库水位降至死水位160m,并开始填筑一期挡水围堰,同时水库开始蓄水,根据枯水期径流计算,水库可在l0月底蓄满,蓄满后利用溢洪道导流,按溢洪道底高程174m作为起凋水位,遭遇施工期5年一遇洪水过程,按无闸门控制的宽顶堰泄流,进行调洪演算,得施工期本方案施工期洪水成果(表1)。

表1 方案一施工期洪水成果

从表l可以看出,溢洪道底高程较高,自由出流起调水位相应较高,不管选择何种导流时段,一期围堰堰顶高程必须超过175.84m,最大堰高26m,围堰规模大。

方案二:为降低围堰规模,可从l0月份填筑施工围堰开始,充分利用水库库容蓄滞洪水,同时利用水泵辅助抽排。当遇施工时段5年一遇设计洪水时,可先利用水库蓄水,若水位超过溢洪道底高程174m,再利用溢洪道导流,得本方案施工期洪水成果(表2)。

表2 方案二施工期洪水成果

从表2可以看出,在施工期10~1月份(4个月平均抽水流量1.95m3/s,总抽水量2049.2万m3,水头14m)利用水泵抽水,施工洪水水位可从175.84m降到170.78m,降低5.06m,可大大降低围堰高程,减少围堰造价,但需增加一定的抽水费用。

方案三:为降低围堰规模,可在施工期10月份开始,充分利用水库库容蓄滞洪水,同时利用水泵辅助抽排,根据水库径流计算,利用水泵在平时平均1.95m3/s抽水可保证水库水位维持在死水位160m。可用大功率泵站(临时修建)抽水,按抽水流量20m3/s计算,可得施工期最高水位成果(表3)。

表3 方案三施工期洪水成果

从表3可以看出,方案三可大大降低围堰规模(与方案一相比降低8.66m),但需在施工期从水库抽水1~2m3/s以保持水位维持在160m不变外,还需临时修建一大功率的泵站(抽水流量20m3/s,水头14m)备用,来洪水时随时启用。操作不方便。

电站进水口、输水涵管及大坝上游坡施工期间,施工洪水通过以上三个方案的比较,可以看出方案三虽然降低了围堰高程,但需修建临时大功率泵站,工期不允许及造价高、操作不方便等,故不给予采用;方案一,通过溢洪道自由出流导流,施工洪水较高,围堰堰顶高程相应较高,围堰造价约为586万元,而且发电输水涵管进口靠溢洪道较近,且土坝前坡地形较陡,地形高程较低,为保证溢洪道过流。一期围堰布置要保证基坑内有足够施工场地的同时尽量靠近进水口,致使围堰的一端必须与土坝上游坝坡相接,临时占用了整个土坝上游坝面,影响土坝上游坡施工。

3.2.2在溢洪道施工期间,利用输水涵管导流施工期洪水

本水库电站设计发电流量9m3/s,最大发电流量为10.5m3/s。在溢洪道施工期间,考虑输水涵管导流时(结合发电),水库在枯水期下游无用水要求,为正常发电需要,可保持发电最低水位163m,对应库容217.19万m3,以水位163m作为起调水位,遇施工期5年一遇洪水过程,按最大发电流量10.5m3/s均匀下泄,进行调洪演算,得水库施工期洪成果(表4)。

表4 水库施工期洪水成果

3.3导流时段选择

根据水工建筑物加固项目、加固工程量及相应进度安排,结合类似工程经验,本工程可在一个枯水期内完成土坝上游坡加固、溢洪道加固、输水涵管加固及电站进水口重建。

电站进水口、输水涵管及大坝上游坡施工期间,利用水库库容蓄滞洪水,水泵辅助抽排导流,为降低一期围堰堰顶高程以及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发电的影响,选择导流时段为10月-1月,相应10~1月份4个月水泵辅助抽排平均流量为1.95m3/s,总抽水量为2049.2万m3,选择该导流时段为全年最枯时段,对电站发电量的损失也最小。

溢洪道施工期间,利用已加固好的输水涵管导流,选择导流时段为10月-3月,相应导流流量l0.5m3/s。在枯水期内选择该导流时段相比11月-3月水库最高水位高了1.92m,但相应施工时段较长,根据溢洪道进口前地形高程在171.0m左右,在此建二期围堰规模较小,选择时段相对较长的施工时间相应较充裕。

4 结论

基于以上导流方案的比选及探讨,得出以下一些简单的结论:

(1)除险加固工程是对现有枢纽建筑物进行加固、改建甚至重建以达到除险加固的目的,在除险加固方案实施过程中施工的方法及方案均受现状建筑物及地形的制约,本工程电站进水闸拆除重建,破坝修建导流洞不可行情况下为保证干地施工选择合理的导流方案及导流建筑物显得尤为重要。

(2)导流工程的设计建造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安全可靠,这一点勿庸质疑,导流建筑物是用来围护施工基坑,它的安全是保证水工建筑物能在干地施工及施工顺利进行,否则会造成工期拖延,增加投资,甚至会引起工程失事。

②经济合理,不单是导流工程设计,任何设计如果违背了经济合理的原则,都不能说是成功的。同时,由于导流工程是临时性结构,在水工建筑物建造完成之后不一定起作用,所以设计时更应体现这一原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