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感染科科普工作计划

感染科科普工作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2-01-31 05:18:51

感染科科普工作计划

感染科科普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病原体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精神压力的增大,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RTI)问题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1]。RTI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的人类生殖道的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白带异常、外阴瘙痒等症状,主要发生于性活跃的生育期妇女,由于对妇女本身的生殖健康以及对妊娠期胎儿发育的危害极大,故开展妇科普查普治工作了解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极为重要。因此,本服务站利用每年三查服务时间,增强技术力量,对本地区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本文回顾性分析本服务站的普查普治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妇科检查的1560例已婚育龄妇女,平均年龄为(34.2±5.6)岁。在2009年、2010和2011年的普查人数分别为580例、520例、460例。未生育410人,生育1胎为842人,生育2胎为508人。

1.2 检测方法 每名已婚育龄妇女妇科普查包括妇科内诊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宫颈刮片等。统一采用湿片法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滴虫及革兰氏染色的方法观察假丝酵母菌、线索细胞和淋病奈瑟菌(NG)。阴道分泌物涂片病原体检测包括:滴虫、白色念珠菌、线索细胞、淋病奈瑟菌(NG)。诊断标准均以《妇产科学》的诊断和分类为准。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率来表示,应用χ2检验方式检验,以P

2 结果

2.1 最近3年妇科普查生殖道感染的检出率分析 最近3年妇科普查生殖道感染的检出率总体为46.54%(726/1560)。而2009年、2010年、2011年3年的生殖道感染检出率分别为58.10%(337/580)、40.96%(213/520)、38.26%(176/460),3年的生殖道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

2.2 妇科普查生殖道感染部位的比较 分析显示,阴道炎为44.04%(687/1560),宫颈炎为35.19%(549/1560),附件炎为13.14%(205/1560),3个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并且生殖道感染部位比较发现: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

2.3 妇科普查生殖道感染病原微生物种类的比较 分析显示,人瘤病毒(HPV)感染率最高,为81.79%(1276/1560),其次为沙眼衣原体(CT)32.63%(509/1560)、解脲支原体(UU)27.50%(429/1560),淋病奈瑟菌(NG)最低13.01%(203/1560),4种病原微生物种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并且一种病原体感染率为46.60%(727/1560),混合感染率27.11%(423/15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

3 讨论

据WHO估计,每年全世界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新发病例高达3亿多,而其中不属于性传播的生殖道感染则更普遍,现在已公认生殖道感染的高发病率是性病的促进因素之一[2]。目前卫生部实施的每两年对女职工进行一次妇女病的普查普治试点工作,其主要目的是早期发现并防治妇科肿瘤,但是在实践中发现生殖道感染的比例很高[3]。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生殖道感染可导致妇女长期下腹疼痛,并引起慢性盆腔炎、死胎、不孕症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状况,因此生殖道感染的高发生率已引起计划生育、卫生等部门的高度重视[4]。因此生殖健康检查工作已成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根据本服务站的普查资料回顾性分析显示本地区的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本地区最近3年生殖道感染的感染率总体为46.54%,呈现高感染率,并且由于国家计生委“生殖道感染工程”计划,大力宣传妇科病防治知识,每年定期的妇科疾病普查,并对生殖道感染阳性的育龄妇女进行治疗,因而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由2009年的58.10%降低到2011年的38.26%。②生殖道感染部位存在差异,但尤以阴道炎最高,宫颈炎次之,附件炎最少;而在阴道炎的感染中又以细菌性阴道病和念珠菌性阴道炎最为常见,而滴虫性和淋球菌阴道炎则较为少见。③生殖道感染病原微生物种类中以HPV感染率最高,达81.79%,而淋病奈瑟菌(NG)最低,仅为13.01%。本研究所分析的本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特点对于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并对日后制定预防政策也提供了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1] 全宏.1400例生殖道健康查体结果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3):4802-4803.

[2] 刘秀卿,张镇松.妇科患者生殖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河北医学,2007,13(2):206-209.

感染科科普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普通外科;手术护理管理;感染;疼痛;相关性

外科手术具有创伤性,因此术后会出现疼痛,或发生与手术相关的感染。研究发现,普通外科术后实施手术护理管理能够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手术相关感染的发生。本研究对普通外科手术护理管理与手术感染及疼痛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共98例,均为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患者。胆道疾病26例,肝脏疾病3例,胃肠疾病63例,肝肠疾病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平均(45.9±2.3)岁。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平均(46.2±2.5)岁。两组疾病类型、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

对照组用普通外科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术后感染控制护理、疼痛控制护理等。观察组用手术护理管理模式,除基础护理措施外,护理内容为:①手术感染护理管理:a.合理规划手术室布局,按照无菌疾病划分区域,对个区域进行个体化管理,手术器具合理摆放在规定区域内。b.限制手术室人员流动,避免人流将细菌带入手术室,导致手术室细菌超标。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着装、口罩、手套等需保证无菌,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再使用的手术器械由一护理人员负责管理。②定期对手术室空气进行菌群监测,做好手术室的消毒灭菌工作。③术后疼痛护理管理:术前告知患者术后出现疼痛属正常现象,消除患者的疑虑。告知能够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听音乐、看电视等。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使其对术后疼痛有正确的认知,避免因疼痛产生不良情绪。

3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ore,VAS)进行评价。用直尺和黑笔在白纸上画一长度为10cm的线段,以mm为单位标记刻度,每1cm的长度代表为1分,0(0分)一端表示无痛,10(10分)一端表示最痛,要求患者在最能反映疼痛程度的刻度处做标记。轻度、中度、重度疼痛的评分范围依次为1~3分、4~6分、7~10分。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术后感染2例(4.1%),对照组术后感染8例(16.3%)。两组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5)。

5讨论

普通外科手术治疗所引起的术后疼痛感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术后康复[1]。手术护理管理是指对能够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康复的相关因素进行管理,以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2]。对普通外科患者实施手术护理管理,能够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缓解术后疼痛感,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邬春芳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中心卫生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感染科科普工作计划篇(3)

方法:2012年1月~2012年6月,笔者对484例来自全县各区域的育龄妇女进行询问病史、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了解其易感因素、感染途径,分析总结了预防和治疗方法。

结果:县域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较高,达56.20%。

结论:生殖道感染是影响育龄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对全县育龄妇女应加强卫生、保健、避孕等知识宣传的力度,定期进行普查普治,做到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县域妇科普治生殖道感染现状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82-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增多等因素,近几年全国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本人通过对贵州省石阡县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情况的普查中发现,无论是城市或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都较高,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石阡县域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现状,以更好地开展全县计生优质服务工作,为当地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来我站进行妇科病普查普治的大量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以便同等县域城市之间、同行之间的交流与进步。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2012年1月~2012年6月,笔者对500例来自全县各区域的妇女进行询问病史、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除正在行经期的16例,共对484例进行了统计分析,按年龄组分为20~29岁、30~39岁、40~49岁三个大组。

1.2检查内容。询问病史、妇科常规检查、电子阴道镜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询问病史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孕产史、避孕节育史、生殖道感染病史等内容。

1.3检查方法。电子阴道镜检查、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子宫附件B超检查等项目。

1.4资料统计。检查资料填入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卡。统计方法采用百分率、构成比。

2结果

2.1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检出情况。实际普查人数484人,生殖系统总患病272人,患病率为56.20%,其中患滴虫性阴道炎45人,患病率16.54%,念珠菌性阴道炎42人,患病率15.44%,细菌性阴道炎40人,患病率14.71%,慢性宫颈炎70人,患病率25.74%,慢性盆腔炎40人,患病率14.71%,子宫肌瘤15人,患病率5.51%,卵巢囊肿4人,患病1.47%,乳腺增生13人患病,4.78%,不孕不育3人,患病1.10%。

通过妇科治疗仪(微波)已治愈宫颈炎、宫颈糜烂70人,微波理疗好转慢性盆腔炎40人,妇科治疗仪的治疗率为83%。免费发放各种药品折合人民币壹万多元,治愈病例212例,好转52人。由于条件及技术有限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5人,未治疗3人。

2.2育龄妇女的文化程度与生殖道感染的关系。经普查发现育龄妇女中受教育程度越低,生殖道感染疾病发病率越高,而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殖道感染疾病发病率越低。县域内,城区比乡镇低。小学文化组发病率高达80.34%,初高中文化组占4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影响值得深思。

2.3育龄妇女年龄与生殖道感染疾病的关系。普查人数484例中,20~29岁的生殖道感染率82.23%;30~39岁的生殖道感染率76.06%;40~49岁的生殖道感染率74%。

3讨论

3.1存在问题。全县育龄妇女中患病人数较多,患病率高达56.20%;大部分已婚育龄妇女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影响了身心健康,学习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急需有效治疗。

3.2原因分析。通过与单位相关人员讨论,育龄妇女中患病人数较多的原因有:①生殖健康方面的科普知识宣传滞后,育龄妇女对妇科病认识不到位,有的人认为白带多、色黄、异味、外阴痒是小毛病,不会引起大问题就没有加以治疗,小病拖成大病,轻度感染变成重度感染。②城区发展过程中,城市流动人口量增加,无形中产生了影响;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大部分妇女不知道妇女健康需要注意什么,受文化条件的影响,有的妇女观念落后,得了妇科病也不好意思去看医生,怕被人笑话,有的即使去看了医生,也不好道出病的详细情况,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③技术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受医疗条件和诊疗水平的影响,有的往往以缓解症状为目的,治疗不彻底,从而导致复发。

4对策及建议

4.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健康意识。应该针对育龄妇女们的特点,加强妇女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和广度,利用婚检、妇科普查、婚育培训、广播电视、三下乡等多种活动形式,全面宣传教育、咨询服务、发放健康小册子、放映健康教育VCD、张贴宣传画,提高县域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科普知识水平,做到平时多注意预防、患病不慌、及时治疗。

4.2健全社会援助机制,关爱贫困妇女健康。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社会发展需要共同的努力。针对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对少数妇科病严重且因经济条件差的农村妇女或城市低收入的患病妇女,要尽力为她们提供援助,帮助她们获得及时治疗。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文件从机制上解决问题,对普查发现的一般生殖道炎症在门诊治疗的,所需治疗费用由普查对象自己负担,其中发现宫颈糜烂适应聚焦超常治疗的,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慢性病门诊统筹基金中给予一定补偿。患妇女病需住院治疗的按规定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统筹基金报销,从而使妇女病普查落到实处,把这一惠及广大妇女的实事办好。

4.3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普治防控能力。妇女病普查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工作,也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大部分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技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硬件设施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妇女病检查质量。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可以实行县乡结合,资源共享,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医务水平,使其掌握妇女常见疾病的处治和诊疗方法,全面促进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高,为育龄妇女提供及时、方便、有效的服务,满足县域妇女生殖健康需求,促进妇女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素.17000例妇科病普查普治结果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1,107~108

感染科科普工作计划篇(4)

【摘要】 目的通过对甘肃省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三个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生殖健康调查,了解三个少数民族生殖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0例东乡族、72例保安族、98例裕固族三个民族地区的已婚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宫颈涂片检查和宫颈糜烂样改变检查)、计划生育宣传与指导。结果东乡族、保安族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高于裕固族。结论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已婚妇女妇科疾病患病率较高,生殖健康知识缺乏,应加强生殖健康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和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从而降低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生殖感染率,做好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等计划生育工作,把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服务结合起来,将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

【关键词】 生殖健康;计划生育;少数民族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关系到优生优育,对提高人口素质非常重要。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三个民族居住在不同的地区,文化教育程度较低,医疗条件较差,各项保健相对落后。为了解三个少数民族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促进生殖健康水平的提高,在这三个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现将开展的生殖健康查体情况进行了汇总统计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选取甘肃省三个民族地区的育龄妇女共230例,其中东乡族60例,保安族72例,裕固族98例,平均年龄18~50岁。

1.2检测方法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对已婚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和宫颈涂片的检查,按妇女病普查常规询问病史,并由专人进行妇科检查。妇科检查包括阴道、宫颈、子宫和双侧附件的检查。宫颈炎按照糜烂面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宫颈刮片在非月经期和无明显出血时,先用棉球轻轻擦去宫颈表面过多分泌物后,用一次性刮板插入宫颈管内(鳞柱交界处),围绕子宫颈旋转1周,将刮出物均匀涂于载玻片上,即刻用95%酒精固定20min,经HE染色封片。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即传统的巴氏涂片,巴氏涂片法,其诊断标准分为5级:巴氏Ⅰ级:正常;巴氏Ⅱ级:炎症;巴氏Ⅲ级:可疑癌;巴氏Ⅳ级:高度可疑癌;巴氏Ⅴ级:癌。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巴氏细胞学检查结果 60例东乡族宫颈刮片涂片中,I级 41例,占70%;Ⅱ级15例,占23.3%;Ⅲ级4例,占6.67 %。72例保安族宫颈刮片涂片中,I级 57 例,占80.6%;Ⅱ级9 例,占12.5 %;Ⅲ级6例,占6.94%。裕固族98例宫颈刮片涂片中,I级85例,占85.7%;Ⅱ级10 例,占11.2 %;Ⅲ级3例,占3.06%。三个少数民族之间巴氏分级比较,差别有显著性 (P

2.2宫颈糜烂与巴氏分级的关系 巴氏Ⅰ级183例中:宫颈光滑135例,轻度糜烂样改变31例;中度糜烂样改变16例,重度糜烂样改变1例。巴氏Ⅱ级 34例中:宫颈光滑20例,轻度糜烂样改变8例;中度糜烂样改变4例,重度糜烂样改变2例;Ⅲ级13例中:宫颈光滑6例,轻度糜烂样改变3例;中度糜烂样改变3例,重度糜烂样改变1例。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得出,三个民族宫颈糜烂样改变与巴氏分级呈正相关(P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东乡族和保安族地区的巴氏分级Ⅲ级者高于裕固族地区 (P

4结论

鉴于女性生殖感染受经济水平、文化程度、人口因素、卫生资源、地方政府干预力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应在不同地区不同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做好生殖健康的宣传教育,让她们积极主动参与妇女病普查,增强就医意识,降低其生殖感染率,是提高少数民族妇女生殖健康的关键。运用多种方式向边远少数民族妇女宣传计划生育知识,增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思想,提高她们对计划生育的认识。宣传力度要大,宣传内容包括科普宣传,报刊宣传,电视录像等,并积极引导农村妇女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妇女疾病普查,对已婚和有性生活的妇女应常规进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对重度宫颈糜烂样改变合并巴氏染色Ⅲ级以上者应重点检查,这对预防宫颈癌有积极的意义。通过下乡义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就医难的问题,同时与当地医务工作者配合,通过对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对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生殖健康的了解,提高了边缘少数民族就医意识。

【参考文献】

1马宁.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政策与措施.西北人口,2003,90(1):1516.

2苏晶.中国少数民族育龄妇女健康状况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756-1757.

3唐晓黎.新疆兵团农二师 4743名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分析.农垦医学, 2008,12(30):491.

感染科科普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 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

[中图分类号] R71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4-94-02

妇女生殖道感染是发生在女性生殖系统的一组感染性疾病,有内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性传播感染3种类型[1],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妇女生殖道感染易导致妇女很多并发症,影响妇女生活质量,因此,开展对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的普查,了解感染的现状,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特别是针对生活条件和预防保健意识较差的流动人口已婚妇女,显得非常的重要。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1 ~ 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沙头街、东环街、市桥街,对当年在番禺区生活及工作的6533例20~50岁的包括流动人口和户籍所在地人口的育龄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检查,其中流动人口3191例,户籍人口3342例。

1.2方法

由专业妇科医生完成常规妇科检查,同时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追踪并详细记录妇科检查结果。生殖道感染疾病指患有以下任何一种感染:阴道炎(念珠菌性、滴虫性、细菌性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宫颈纳氏囊肿、宫颈息肉)。

1.3质量控制

检查前分别对妇科医生和检验医师进行了统一标准的培训;资料整理阶段对所有检查结果进行了严格的核查和验收。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χ2检验。

2结果

2.1不同户籍人口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的对比

见表1,本次普查番禺区6533例育龄妇女总的生殖道患病率为47.18%,其中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生殖道患病率为60.07%,户籍所在地人口则为34.86%,两者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生殖道感染的分布情况

见表2,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以宫颈糜烂的患病率最高,为30.11%;其次是阴道炎,为24.29%;宫颈纳氏囊肿4.26%;宫颈息肉1.41%。当地户籍人口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仍以宫颈糜烂的患病率最高,为18.01%;其次是阴道炎,为11.63%;宫颈纳氏囊肿3.23%;宫颈息肉1.97%。

3讨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已将定期开展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列为妇女保健工作的常规内容之一,使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得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从而提高了妇女的健康水平。据2009年7月24日《广州日报》报道,广州登记流动人口近600万,番禺人数居全市之首,番禺区2009年上半年已超过100万,流动人口的卫生保健服务管理已成为番禺区政府一项重要议题。通过对番禺区流动人口的普查,掌握发病现状和规律,制定应对措施,从而降低发病率,实现《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的“流动人口中妇女享有与户籍所在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

妇女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广大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据有关报道,我国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达50%左右[2],且农村地区患病率更高,北京王临虹[3]、广州武秋林[4]调查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分别为42.1%、59.36%。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番禺区已婚妇女总的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47.18%,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患病率仍然较高,这应该引起广大妇女、医务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而对于经济水平相对较差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来说,生殖道感染率为60.07%,高于广州武秋林调查报告,其患病情况更应该引起关注。

本次抽样调查发现,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为60.07%,高出户籍所在地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34.86%),并且两者患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是有原因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由于生活居住条件一般较差,通常住在工厂的集体宿舍或狭窄的出租屋,加上工作时间长,经常需加班,身体未能得到很好的休养,并且她们的社会保障有限,患病时不能自觉到医院就诊,抱着“能挨就挨,能拖就拖”的不良心态,多种原因导致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率居高不下。相比而言,户籍所在地40岁以上妇女每年能接受一次普查普治,费用由财政负责。户籍所在地居民(村民)在指定的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医疗费用均可报销50%,番禺区东环街还试点当地村民门诊免费医疗工作。由于户籍所在地育龄妇女生活条件、保健意识、社会保障都较好,总的患病率都低于流动人口育龄妇女。

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中官颈糜烂的发病率占本次普查对象的23.92%(其中流动人口为30.11%,户籍所在地人口为18.01%),主要集中在20~40岁的育龄期,育龄期是常见妇科疾病高发期,这与有关报道相符[5]。随着社会不安全性增加,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病率也相应上升,因此防治妇女生殖道感染应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妇女保健工作的重点。

4建议

①争取政府部门对妇女保健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不断提高包括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在内的普查受检率,从而提高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②加强组织管理,普查工作涉及面广,有效的组织、周密的计划是实施工作的保证。计划内容要尽量详细、具体,包括依靠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机构,取得支持与配合,有效的组织群众。③定期开展健康普查工作,特别是对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健康普查,积极做好宣传发动,提高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对妇女保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妇科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妇女的生存质量。④呼吁广大工厂企业,降低劳动时间,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提供较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和一定的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军华. 生殖道感染与卫生服务对策[J]. 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52-54.

[2] 钱序. 中国妇女生殖道感染研究现状(下)[J]. 中国妇幼保健,1994,9(3):52-54.

[3] 临虹,赵更力,陈丽君,等. 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情况及其与相关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关系[J].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2005,9(19):265-268.

[4] 武秋林,曾晓琴,李萍,等. 广州市3014例职业妇女生殖道感染认知态度和行为调查[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9(19):72-74.

感染科科普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创建等级医院;感染管理;认知。

医院感染管理这项工作,在发达的省份已经很成熟了。但很多的基层医院(尤其是云南省的)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才开始起步,无论是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的认知程度和在医院工作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都是很不到位的。例如:某位领导会拿着“感染性疾病质量控制”的问题到感染管理科,说是你感染管理科的事。在领导的计划里,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很少,觉得要花很多的资金与精力来做,没有意义,医院开了这么多年,不是也没事。如何让领导认识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提高职工医院感染知识水平,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医院感染管理这项工作,创建等级医院是一个契机,等级医院的评审条款对医院感染管理虽然没有独立成一个专业,但对具体的工作进行了要求,如果达不到c级标准,创建等级医院就是一句空话,使领导在过去的基础上,不得不重视起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2年2月到2013年8月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进行检查,对各类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各种知识现场提问,调查领导是否将医院感染管理科的配置及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纳入医院质量考核。

1.2 调查方法

1.2.1 医院感染知识及制度的认知率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制定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再根据规章制度制定了“医院感染检查评分表”,每月根据评分表对科室进行至少一次的全面检查,分项目不定期抽查,“医院感染检查评分表”的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管理,环境管理,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无菌物品管理,污物处理,无菌技术,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监测,医院感染监测,抗生素使用管理,医院感染知识现场提问”等内容组成,在检查的过程中,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医院感染控制的流程融入进去。现场提问以基本要掌握的开始,逐渐向难度大的过渡,重点提问临床上常用的一些基础知识。对查出的问题要求科室进行持续改进,通过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一个时间段后进行效果评价,评价时如没有改进,继续查找原因,重新制定整改措施,一个时间段后再进行效果评价。在效果评价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又进入新的一轮持续改进。并对检查出的普遍性的问题组织全院培训,特殊的分科室,分部门,分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感染诊断,消毒灭菌与隔离,医院感染的报告,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的管理等。年初制定出培训计划,各感染监控小组的计划在感染管理科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原则上与感染管理科培训计划形成互补与加强的关系,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要求,经医院感染管理科审核后实施,中途根据实际考核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只可加内容,不可减的原则。将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泌尿系相关性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进行目标性监测,让医务人员在做各种监测工作时,融入对感染管理知识的了解。 1.2.2 通过查看医院年度工作计划,目标,各项规章制度,各项考核制度,调查院领导是否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与考核,医院感染控制的设施配备是否达到要求。医院建筑不合理和设计不完善的地方,是否进行改造。召开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科室院感监控小组会议,每季度反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等形式,让领导更多的了解感染管理工作。对特殊个案进行分析,讨论,对其它医院发生的院内感染事件进行通报。

2 结果

2.1 根据“ 医院感染检查评分表”,经过不断的检查,找问题,不断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全院职工不断的了解医院感染管理,不断的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执行力。经过1年零6个月(其中创建等级医院前8个月,创建等级医院后10个月)的比较,从“医院感染检查评分表”的情况看,各项扣分明显降低,现场提问回答正确率提高,各科主任,护士长把感染管理的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科室的培训工作也在逐渐的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将检查结果反馈到各科室,每季度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例会,对本季度全院的感染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反馈、总结,各位委员提出对今后工作的改进意见,并通报全院。

2.2 医院已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年度工作计划,目标,医院质量管理与考核,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工作得到重视,对医院感染控制的设施配备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逐步进行配置,医院建筑不合理和设计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了改造,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也逐渐规范化。

一年时间,每月检查出的问题,均查找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科室针对每次查出的问题,组织全科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科对科室整改的结果进行检查评价。整改无效或者在整改的过程中又出现新的问题,帮助分析原因,重新整改,重新组织学习。不断的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感染诊断,消毒灭菌与隔离,医院感染的报告,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的管理等的认知得到很大的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也逐渐规范化,创建等级医院使全院职工及领导提高了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认识。

[参考文献]

感染科科普工作计划篇(7)

一、加强内部管理,抓好职工能力建设

1是明确工作职责。将中心赋予的职责,逐一分解到每个职工,使每一位职工清楚地了解所在岗位的工作任务。2是加强学习与培训。针对科室情况和上级要求,积极组织进行业务知识和宣传战线大练兵活动的学习,以使全科人员进一步提高思想素质与业务能力。为此,制定了业务学习和“保先”教育大练兵学习计划,每个星期开展1次学习。派员参加了国家、省、市疾控中心举办的钩体病监测、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知识学习班。

二、如期完成各项常规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

(一)、计划免疫:以乡为单位儿童计免免疫苗接种率在90%以上,计免针对传染病监测系统高度灵敏,计免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处理和控制。

1、接种率监测:通过全年9次冷链运转,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及调查接种率各种疫苗的接种率均在90%以上。

常规免疫:1—11月份共报告接种适龄儿童BCG91111832人、OPV36536人次、DOT35518人次、MV11435人次、乙肝疫苗33521人次、首针乙肝及时接种10912人,流脑接种44781人,乙脑42349人,各单苗接种率分别为:BCG96.59%、OPV98.90%、DPT98.53%、MV98.35%、乙肝疫苗97.80%、乙肝首针及时免疫率97.83%。、流脑疫苗97.93%,乙脑疫苗98.28%;每月均能够及时、准确、完整的上报常规免疫报表,上报市疾控中心。

加强免疫:加强免疫OPV10696人,免疫率100%,MV加强免疫10500人,免疫率100%;糖丸普服适龄儿童39132人,免疫率99.15%。

接种率调查:5月份、11月份我县开展2次自查和省对我县1次综合考核,对全县19个乡镇28个防保所的计划免疫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调查结果显示:我县计免工作总体上较往年有所提高,三次检查四苗全程接种率、四苗各单苗及乙肝疫苗接种率有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均在90%以上。

2、计免针对传染病监测:本年度仍采取主动与被动监测两种监测方式,在28个防保所设立了监测点,三所县级医儿科门诊均设立为主动监测点,县疾控中心和各乡镇监测点均设有专或兼职人员负责计免针对传染病监测工作,整个监测系统保持着高度的灵敏度。各监测点每旬按时上报监测旬报表,发现脊灰疑似病例以电话的形式随时报告。全年共年监测麻疹疑似病247例,脊灰疑似病例4例,流脑疑似病例7例,乙脑4例,其中确诊麻疹病例229例,脊灰0例,新生儿破伤风0例,流脑病例5例、乙脑4例。除15岁以下儿童AFP报告率和麻疹二次血标本采集率未达要求外,其余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卫生部要求。

3、、异常反应处理:全年共发生2起接种异常反应,均及时进行了有效处理。

(二)、传染病管理

1、法定传染病管理

(1)、疫情报告:全年共报告发生法定乙丙类传染病18种5466例,发病率在400/10万以上,死亡10例病例(狂犬病4例、艾滋病1例、病肝2例、流行性出血热3例),无甲类传染病。

我科设2名专职疫情管理人员负责每天进行3次(早、中、晚)疫情报告和审核,报告卡及时审核率在100%。全县7所医级医院,27个乡镇医院,2所私立医院,除仁爱私立医院外,其余各医院均已实现网络直报,并在24内进行报告。

(2)、传染病管理检查

全年计划传染病管理检查2次,分别于5月和11月份对6所县级、27所乡镇级、2所私立医院、52所村级医疗卫生单位,共98所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

大部分县、乡级医疗单位传染病管理组织较为健全,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并能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其中县医院、徐圩、魏庄、淝河、荆芡乡卫生院等单位,疫情管理工作成效尤为突出。但少数单位传染病管理工作较为松懈,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疫情报告质量问题严重;法定传染病野蛮司机调查报告率仍较低,在90%以下。

(3)、病例调查:除痢疾、感染性腹腹泻外我科对其余病种病例均进行个案调查,病毒性肝炎的个案调查率可达90%以上,少发病例调查率在100%。

2、重点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

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2005年4月县卫生局下发怀卫字[2005]第66号文件,就今年我县以霍乱为主的重点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了布署,县卫生局成立以陈文化副局长为组长的霍乱防治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肠道传染病防治领导工作,下设流行病学调查组,医疗诊断组,检验采样组,消杀组。疾病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成立了相应的肠道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安排落实了必要的防治工作经费,统一布置辖区内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及早做好了人员、技术、药品和器械等准备工作;县疾控中心于4月28日在防疫例会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对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临床医生及各乡镇防保所负责人就《霍乱防治实用手册》及《安徽省霍乱预防控制责任制》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进行了培训,各乡镇卫生院也相应对单位职工和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人员进行了培训;同时我县采取电视台游走字幕,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利用板报厨窗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霍乱等重点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腹泻病监测:全县27个乡镇卫生院和3所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均设立了肠道门诊,5月1日均按时开诊,各医疗卫生单位每周一电话上报腹泻病例,3所县直医疗单位实行日报制度,同时进行网络直报,县疾控中心设有专人负责腹泻病疫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备有疫情电话记录本,实行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2005年全县5—10月份共报告腹泻病826例,霍乱弧菌培养477例,均为阴性,霍乱弧菌总培养率为57.7%;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共报出腹泻病83例,霍乱弧菌培养83例,均为阴性,霍乱弧菌培养率为100%;乡镇卫生院共报告腹泻病743例,霍乱弧菌培养394例,均为阴性,霍乱弧菌培养率为53%。于每周二上午将腹泻病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后上报市疾控中心,同时报出报表。

外环境检索:A、水源监测:按照每月逢“10”采集淮河下洪水、涡河水及县医院污水口等3处监测点水源水进行霍乱弧菌检测。5—10月份共检测6次,采集标本180份,及时送往县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霍乱弧菌培养均为阴性。B、食品监测:县食品卫生科定期对城关地区饮食服务行业进行了食品监测,并且对部分凉菜摊点和熟食摊点进行了采样送检。全年共检测了43个点,采集样品126份,霍乱弧菌培养均为阴性。C、公厕监测:选取城关地区乳泉、小西门两个公共厕做为监测点,按每月逢“10”对两处公厕进行粪便标本采集,实验室进行霍乱弧菌培养,5—10月共采集粪便标本24份,霍乱弧菌培养均为阴性。

监督检查:共在开诊期间进行2次检查,对全县27个乡镇卫生院和3所县直医疗卫生单位的肠道门诊、部分村级卫生室、城关地区医疗社区门诊、省荣军医院、龙亢农场医院和私立民望医院、火庙医院等进行了检查。检督人员现场检查了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内、儿、急诊科的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出入院记录本和化验室霍乱弧菌培养记录等,对现场发现的问题下达了监督意见书,并要求限期改进。检查显示;各单位均建立了组织和制度,均设立了肠道门诊并按时开诊,基本能做到有人员、有房屋、有设备。存在主要问题是肠道门诊流于形式,未能起到监测哨点作用,存在其他门诊截流腹泻病人现象,漏报严重(尤其是部分私立医院和村级卫生室),及腹泻病人标本送检及时率较低。

3、、突发疫情控制与处理

1)、流脑疫情控制:1月31日从网上得C型流脑流行的信息,即向站领导作了汇报,组成的3个疫情处理小分队;加大宣传力度,在电视上以游走字幕形式,连播5天,提醒广大群众积极配合接种疫苗,同时宣传基本防治知识(如加强锻炼),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及时组进A+C流脑疫苗,在全县范围内针对2周岁—18周岁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易感人群抵抗力,共免疫易感人群8613人;加强流脑疫情监测,县、乡、村三级均设专人负责流脑疫情监测报告工作,实行日报制度,全年共发现8例流脑疑似病人,我科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了调查处理,采集其密切接触者咽部分泌物进行送检,均为阴性,同时采取给予阿莫西林等药物预防服药,病人污染的环境用含氯制剂进行的消毒,对于易感人群用A+C群流脑疫苗应急接种。8名疑似病人中5例临床确诊,3例排除,由于处理措施及时得当,未再有二代病例发生。

2)、呼吸道传染病爆发疫情控制

我县共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爆发疫情11起,其中出疹性疾病爆发疫情9起(麻疹3起、风疹3起,水痘2起、麻风混合1起),流行性腮腺炎和流感各1起,疫情涉及9个乡镇的11所学校。接到报告后,我科均立即组织疫情处理小组进行了及时的调查处理,采取了隔离治疗现症病人、密切观察密切接触者、采集病人血清检测、开展疫情日报告、停课、应急接种等综合性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分析几起疫情爆发原因有4个共同点:1是学校缺乏报病意识和传染病防治知识,未及时报告和隔离治疗传染源。2、是乡村医生和个休诊所作为疫情报告人不能履行工作职责,未上报疫情。3是基层预防接种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免疫工作有待加强。4、与全国疫情流行形势相符合,今年是出疹性疾病高发年,全国出疹性疾病发病率均大幅度升高。

4、禽流感和非典防治工作

监测:为做好我县禽流感和非典防治工作,根据上级安排,我科于1—4月份进行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监测,全县共设7个主动监测点,2所县直医院(中医院和县医院)和5所乡镇卫生院(鲍集、常坟、五岔、河溜、龙亢),设2名专职监测人员每半月对各监测点进行主动搜索,填报主动搜索表(一式2份被监测单位和我科各1份),按时将监测结果上报市CDC。1—4月监测结果为0。

疫情处理:按照卫生部禽流感疫情处理三同时的原则,我科积极与县畜牧中心配合对6起“聚集性家禽死亡事件”进行了调查处理,虽然经县畜牧中心解剖病死禽,6起事件均排除禽流感的可能,但我调查人员仍对病死禽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了围期7天的医学观察,观察期间所有密切接触者均无异常表现。

5、灾害疫情监测工作:为做好灾害期间灾害相关传染病的处理工作,我科根据上级要求于7月12-11月1日对全县灾害疫情情况进行监测,设专人负责监测报告工作,共发现灾害相关传染病24例(其中痢疾7例,疟疾10例,感染性腹泻7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并不比平常年份增高。

三、其他工作

1、大力推行乡级定点接种门诊建设和计免金卡的推广使用

制定了《怀远县乡级计划免疫定点接种门诊管理办法》和《怀远县定点接种门诊规范》,计划在2005年底全面实行乡级定点接种,撤除村级接种点,从而提高接种质量。目前全县共设立了乡级接种点51个,将于明年初对各乡定点接种种门诊进行考核验收。

3月7日一12日,开展了《计免金卡网络管理系统培训班》,邀请四川科鸿软件公司专家对我县38个接种门诊60余名乡级计算机操作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38个接种门诊安装了《计免金卡网络管理系统》,共有15个接种点已投入使用,发放计免金卡3000余张。

这两项工作的推行使我县计免管理工作进一步向规范化和科学化迈进。

2、乙肝普种工作: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乙肝在我县的流行,在站领导的安排下,我科组织于2005年3月中旬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实施2—50周岁人群乙肝疫苗普种。为保证普种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科制定了《怀远县重点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实施方案》,并深入各乡镇针对各乡镇具体情况进行宣传、组织、接种实施等进行技术指导,截止10月上旬日,乙肝全程三针免疫已全部完成,全县共接种80651人。接种后乙肝表抗检测工作在进行中。

3、钩体病监测工作:根据省级要求我县做为钩体病监测县,我科负责监测工作的具体实施,确定了河溜、唐集两个监测点,设专人负责每日疫情监测工作,于6月初和10月配合省站进行了两次样本采集工作,以了解我县人和动物钩体隐形感染和钩体在人和动物间分布情况,2次共采集了216个野鼠,50付猪肾,250人血清,完成了全年的监测采样任务。省CDC对6月份样品进行了钩体和流血热病病毒进行了检测,结果为:13个黑线姬鼠携带钩体(河溜1个,唐集12个),3人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唐集1人、淝南2人),均为黄疸出血群。今后此项工作将做为一项常规工作开展。

4、配合做好了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为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我科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文件,并于4月中旬对全县7类60所学校的传染病防治情况进行了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及时写出检查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5、做好了入拖入学儿童的验证工作:从今年始,入拖入学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将纳入常规工作,于每年9月份进行,由疾控中心与学校配合开展,目前各乡镇入托入学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查验已全面结束,新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情况上报我科,我科将结果上报市CDC。

6、流感防治与流感疫苗的推广

根据流感流行规律,专家预测今年流感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为做好我县流感防治工作,按照站领导要求,我科从宣传、疫苗接种和疫情3个方面开展流感防治工作。1是制作流感防治专题电视讲座连续播放一个星期,和4万份宣传单,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广泛深入宣传,使社会各界了解当前疫情形式,了解掌握流感防治基本知识,支持我县的流感防治工作。2、我科还积极组进流感疫苗,截止10月底共组进流感疫苗5980支(其中成人流感1700支、儿童流感4280支),均已发放,免疫5980人;3、设专人负责流感疫情监测工作。

7、成功推广新起点口服免疫球旦白,配合省CDC进行疫情预警基线数据调查和我县疫苗分况费用调查。

8、中央补助金我县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儿童计划免疫项目实施工作

为做好中央补助我县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儿计划免疫接种项目实施工作,我科首先制定了〈怀远县中央补助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儿童计昔免疫项目实施方案〉,并按方案要求,对乡镇防保所副所长进行了认真培训。2是要求各乡镇防保所严格按照要求对上半年的基础免疫情况进行重新统计汇总,上报我科,我科根据再结合疫苗发放情况对各乡镇报表进行审核无误后,再汇总上报卫生局和财政局,根据报表数字,财政局再下发补助经费;3是开展减免部分儿童计划免疫费用的宣传工作,使全县人民了解这一国家政策,监督补助经费的真正落实。目前,上半年和第三季度补助金发放工作已完成。第四季度补助金发放工作将于明年2月份完成。

9、认真做好基层防保人员的培训工作

为做好各项工作,我科不仅于每期例会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性对乡镇防疫员进行业务培训,并且为加强基层防保人员能力建设,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工作管理条例》和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我科受县卫生局委托于2005年8月28日—9月21日对全县404名县、乡、村三级预防接种人员进行了计免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培训。培训重点在预防接种基本知识、资料的管理、计免监测、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以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接种事故的处理,同时传达了预防接种工作最新知识动态,使我县预防接种人员及时掌握更多的新知识,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工作需要。培训工作决定分两步进行,对于县、乡两级预防接种人员和部分乡镇村级预防接种人员较少的均在县疾控中心进行培训,而村预防接种人员防接种人员较多的几个乡镇集中起来入乡培训。首批培训于8月28—31日完成,共培训县、乡、村三级预防接种192人;第二批人员的培训工作将于9月15-21日完成,培训212人。阅卷工作和人员资格初审工作已完成,发证工作将在11月底完成。本次培训认证后,凡未获得预防接种资格认证的人员将一律不得再从事预防接种工作。

四、宣教工作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提高群众对计免和传染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支持与配合,是做好防疫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我科一直把宣传教育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紧密结合工作需求以现场讲解、电视游走字幕和制作宣传单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免疫预防的重要性,传染病预防方法,疫苗的接种方法、接种时间及如何识别假劣疫苗等,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近20万份。4月24—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我科组织4名精干力量走上街头,开展“实施免疫规划,保护儿童健康”为主题的计划免疫宣传活动,现场解答咨询问题300余个,发放宣传单5种4000余份。

五、生物制品管理和冷链运转

1、生物制品管理:5月12—20日对15个乡镇30个行政村检查发现,各接种单位均有相应的冷链设备,有专或兼职人负责疫苗的保管,疫苗存放正确,且均从县疾控中心购进,无非法购销疫苗情况。从6月开始,生物制品管理工作将由药品管理局负责。

2、冷链运转:全年共冷链运转9次,除6、7、8三个月于每月月初进行运转工作,根据各乡镇上报计划,制定运转计划和工作要求,每次均由县疾控中心专车专用冷藏箱进行运转,保证了疫苗的质量和接种需求。

全年工作基本已经完成,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仍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1是科室内部管理上,规章制度的监管缺乏力度,未能充公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作用,部分职工对本职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存在等靠思想。2是在乡镇方面,由于人员素质和工作责任心问题,使乡镇各种资料填报存在的不及时、不准确现象,疫情报告意识不够,导致今年出现多起暴发疫情。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规范化定点接种门诊的建设,继续推行定点接种和计免金卡管理系统。

2、加强法定传染病管理工作,尤其要加强乡村医生和个体医生的管理,提高其报病意识。

3、做好流脑疫苗基础免疫第二针的接种和糖丸查漏补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