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25 09:16:44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1)

大连位于亚洲东北部,历史时期即战国、秦汉以来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将决定对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影响,东北亚地区包括日本、朝鲜半岛、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由于多数地区亦为汉字文化圈,而这也促使文化交流频繁。战国以来大连地区经历了汉民族及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和前秦、后燕、高句丽、辽、金、元、清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先后统治,特殊的历史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产生这一地区各民族人口的流动和融合,进而形成了文化的多元面貌,文化的多元性是文化生命力的所在,代表各时代、各民族文化特点的文化遗产集中在历史时期的大连地区,正是“富于生命力和流动性、追求创新和自由精神”的文化特色的有力见证。历史发展到近代,东北亚地区的核心位置、沿海且优良的气候条件,使得大连地区在东北亚政治、经济、文化的战略意义更加重要。为了满足对外扩张和资源掠夺的需要,沙俄和日本展开了对大连地区的占领和争夺,从而形成近代大连城市。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此后日本占领了旅顺,1897年—1904年沙俄强行租借旅顺口和大连湾,建立商业港口城市,名为达里尼市,在旅顺建立亚瑟港海军基地。1905年日本打败沙俄,俄国撤出,由日本占据达里尼市,并将这座城市重新命名为大连,直到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大连,日本对大连进行了40年的殖民统治。大连城市形成与发展时期的文化遗产是这一地区被迫接受战争洗礼,战争发动者和殖民侵略者侵占大连并掠夺中国资源,人民为获取自由进行抗争和建设大连城市的见证。沙俄和日本殖民者将大连作为其在远东地区的贸易枢纽、获取情报和进一步对外扩张、掠夺中国及亚洲资源的桥头堡,客观上促成了近代大连成为以航运贸易为主要功能的港口城市,并奠定了其在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无论是作为港口城市,还是殖民者和各种政治力量角逐的需要,都使得近代大连成为中国,甚至亚欧地区人口流动的新的目的地,各种文化在这一地区的交流和碰撞更加剧烈,新的文化元素的融入,大连逐渐向国际化都市发展,也使得“富于生命力和流动性、追求创新和自由精神”的城市特色文化最终形成。大连城市的特色文化在今天仍然得以保持与发展,一方面是历史和自然的客观因素吸引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涌入这里,另一方面作为东北亚航运、贸易中心和桥头堡的功能定位,良好的投资环境更加吸引了来自中国本土、东北亚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们选择这里寻求获得自由的生存、发展的机遇,城市特色文化又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新内容,积极并具有创造意义的活动改变了城市旧有的殖民色彩,而使其具有追求变化、开拓创新、自由的当代都市性格。

二、博物馆群是对城市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和展示的有效方式

“城市博物馆群是一个或几个大型博物馆为龙头,通过与相近周边的博物馆的合作与交流而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大小博物馆形成‘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镶嵌体系,体现出大小博物馆互动、区域一体为特征的高级形态,其本质是结构和功能的互补与互动。”博物馆群的建立可以实现一定区域内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建立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职能的博物馆依据地域条件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统一体,通过博物馆资源的互补,集合力量推进区域博物馆整体发展,提升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效果。城市博物馆群是城市特色文化的标志,在它出现之前,城市特色文化的标志物分散在各处或各个博物馆当中,他们之间缺少相应的联系和连接,城市的特色文化很难形成整体性的面貌。城市博物馆群具有很强的集聚效力,它的建立可以产生城市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整合,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在遗产保护和教育上的功能。博物馆群以收藏、研究、教育资源较强的博物馆为龙头,以主题项目为平台,集聚与主题相关的各类博物馆资源,结合各博物馆的研究专长、藏品特色承担大的主题项目下的分支项目,使每一个博物馆更容易确认自身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和发展定位,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博物馆群的存在可以提升城市博物馆整体服务公众的能力。目前城市中的博物馆多以中小型为主,藏品、人力、物质资源欠缺,竞争力薄弱,通过博物馆群的建设,可以改变中小博物馆的生存环境,以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实力较强的博物馆为龙头,集合中小博物馆的各项资源,围绕大的主题项目开展博物馆工作,研究人员和藏品资源以主题项目为核心聚合在一起,相互学习和共享资源,在项目策划与实施的过程中,中小博物馆更是可以向资源优势明显的博物馆学习,增强自身的生命力。

三、结合遗产分布特点建立不同类型的博物馆群

大连地区县市级以上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包括史前遗址到近代建筑近400余处,各类收藏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国有博物馆10余座,博物馆类型丰富,包括历史艺术类、自然史类、各种专题类、纪念类。大连地区的发展经历史前到近代,跨度很大,而且伴随历史的发展,人群活动的核心区也逐渐沿海岸线由北向南,由海洋向陆地迁移,文化遗产的分布也十分广泛,地域环境也十分复杂,有的分布于山区,有的分布在今天人类活动的城区周围。博物馆的定义规定了博物馆具有文化遗产的保护、教育、欣赏功能,面对分布于大连城市各区域的文化遗产,结合遗产分布和遗产本身的类型、特点,探索多种类型的博物馆群保护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功能。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博物馆群。“从空间布局形态的角度分类,可分为团状、线状、环状。从馆群构成性质的角度分类,可分为综合类、历史类、科技类、艺术类。”博物馆属于公共活动空间,博物馆群同样具有公共活动空间的意义。大连城市中市民休闲的公共空间包括街区、广场、公园、滨海、山地、村落等,文化遗产也主要分布在这些环境之中,可以结合遗产分布的空间特点和遗产类型特点建立不同模式的博物馆群。

1.广场博物馆群模式。

主要代表是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建造时间为1908年—1936年,这是日本殖民统治大连时期,绝大部分建筑都是代表日本政治势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机构,建筑风格属于古典式、哥特式或欧洲文艺复兴式。这些建筑目前大部分都仍在使用当中,“城市历史文化再利用是保护的最主要的方法,历史建筑的保护的方法要从再利用的角度去发掘,即使是文物建筑,其最好的保护方法,也是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使延续原有的功能或者获得某种恰当的使用功能。”广场是人群活动的公共空间,每一座建筑都是具有历史意义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博物馆,围绕广场矗立的博物馆构成了一个博物馆群,如何发挥这个博物馆群的教育和欣赏功能,关键在于利用这些建筑的人,目前这些建筑的门前都立有一块省级或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上面简单地记录了建筑在日本殖民时期的功能。为了更好地让广大市民、旅游者了解建筑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功能变迁,一方面是通过文物保护部门指导建筑的使用者如何保留建筑的历史信息,另外市、区级文化部门可以印刷一些介绍性的手册,放置到这些建筑中较为显眼的公共区域内,供参观者或前来办事的人们阅读。除此之外,最好的方式可以借助“大连现代博物馆”的专业力量,组织观众到城市中去体验一下大连的历史和文化,例如以城市的变迁为主题的大连近代建筑群参观活动,由专业人员结合现实的中山广场主要建筑,介绍由近代到今天的城市功能变化所带来的街区景观变化,透过建筑了解城市的历史。

2.历史街区博物馆群模式。

主要代表是旅顺口区,旅顺口区由众多历史街区构成,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太阳沟历史街区,也是博物馆的主要集中区域,在这片区域里,有着大批的老建筑群,其中很多建筑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最主要的包括旅顺博物馆、罗振玉旧居为代表的名人旧居群、大和旅馆、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等,以及俄、日、中各色建筑。此外,在旅顺博物馆附近还有大连老爷车博物馆、万忠墓纪念馆、日俄监狱旧址、白玉山等多处历史遗址类博物馆。旅顺口区遗址、遗迹丰富,整个区域可以单独构成一个呈现近代旅顺与大连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群落,目前国内已有相关可以借鉴的案例,如重庆红岩联线博物馆群运作模式。红岩联线是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为核心,聚集了城区内以中国革命历史为主题各纪念性博物馆形成的博物馆群,管理范围包括以红色革命为主题的数十个遗址、人物故居、纪念馆、博物馆,由文化事业单位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统一负责管理。“统一运作的红岩联线博物馆群模式创新之处,在于能在组织结构上不断快速变化及多元发展,红岩联线的法人治理机构包括党委会、理事会、行政管理、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管理体制在资源整合,人员管理,强调向公众宣传城市在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性,革命先烈为追求爱国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成为重庆博物馆群鲜明形象的定位。”旅顺口区由于近代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借鉴红岩联线的遗产保护和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整合移动和不可移动遗产资源,为进一步发掘和揭示旅顺乃至大连在中国及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发挥积极的作用。以旅顺博物馆为核心,发挥其藏品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开展教育活动,组织观众开展对太阳沟文化遗产现状、遗产价值的学习和考察活动,引发公众对于太阳沟历史文化街区的关注。

3.景区博物馆群模式。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2)

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是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体制机制、推进工作等领域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破除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达到城市格局与智慧产业布局有效对接,城镇服务体系与智慧应用体系优化匹配,城市基础设施与智慧设施网络有机结合,使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智慧城建设紧密融合,城市化与信息化互为动力,促进两者互动协调发展。具体而言,其内涵要求包括四个层面:其一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土规划等要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相匹配、相对接;其二是智慧产业发展与城市产业的规划、布局、特色等相互协调;其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功能、发展结构等相融合,两者相互支撑;其四是智慧城市应用系统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统筹谋划与推进。

二、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宁波深化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必须从完善功能体系、优化空间格局、畅通交通网络、提升品质特色、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城乡一体等方面全面统筹整体推进。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就是要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智慧产业、管理、应用、文化等因子,从而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一方面,依托主城区边缘设立智慧产业园区或在远郊打造独立智慧新城,是拉开城市框架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强化在城市建设、管理中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应用系统的融合,是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的重要路径。

(二)有利于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无论是构建智慧产业园区,还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着力提升智慧元素,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智慧产业园区作为智慧产业的集聚区,为智慧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园区内中小企业、创新企业提供场地、技术、资金、孵化等专业支持和服务,从而有利于智慧产业快速发展及相关企业做大做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提升智慧化水平,为智慧产品、服务、应用系统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商机,对于加快智慧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十分重要。

(三)有利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是改善民生、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客观需要。在城镇化建设中,着力加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资源的整合共享,可以让居民更方便地使用信息网络及相关资源;强化交通、医疗、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可以让居民享受到更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在城市管理中推进社会治安监控体系、灾难预警体系、应急体系等系统建设,可以大大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三、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模式借鉴

(一)智慧新城建设型

案例:广东省惠州市是科技部和标准委批准的首批20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潼湖新城是一个典型的智慧新城。新城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规划了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校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工业设计园、大企业研发中心和科技与金融服务中心,以及相配套的商务区、智慧生活示范区、三网融合智能化小区,突出强化“产、城、人”的深度融合,目标是打造成为智慧产城融合、智慧技术集成、智慧产业发展、智慧服务惠民的美丽城市。

(二)旧城智慧改造型

案例:近年来,四川省南充市投入巨资启动了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在此过程中把智慧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融合放在突出位置。从无线网的覆盖面来看,经过改造后的南充老城智慧基础设施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时大力推进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工程建设,加快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物流等一批成熟的智慧应用项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快速提升,城市管理更加智能。

(三)智慧城镇建设型

案例: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是中国智慧城镇创新示范单位,将“智慧城市、智慧产业、智慧科学”的概念引入城镇建设管理,目前已实现百兆家庭宽带接入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大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电网等高新技术在节能降耗、清洁能源、城市安防、智能交通、医疗服务和智慧社区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基本建成了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智慧商务区和智慧产业区,以“数字惠民”大大提升了周浦居民智能生活环境的水平。

(四)智慧社区创建型

案例: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的智慧社区建设始于2012年,组建了智慧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规划,建立了“智慧社区信息发展中心”和“智慧社区市民体验馆”,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列为市、区两级智慧社区首批试点单位。建设重点包括社区管理、公共服务、智慧商圈、人文精神等四大板块,具体可以概括为“一库(民情档案综合信息库)、一卡(智能炫卡)、两平台(社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多系统(以平台为基础开发的各类具体的应用系统)”。

(五)智慧产业园区拓展型

案例:目前我国有30多个国家级高新区正在有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其中江苏省无锡市的T-Park是智慧产业发展与园区城市建设共同发展的典范。与传统工业园、开发区不同,T-Park是一个智慧产业和生活融合区域,园区规划时就不仅包括了智慧产业发展内容,还包括了园区开发建设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内容,不仅有发达、完善的智慧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更有便捷、优化的创业服务链,是一个不仅宜业而且宜居的大“社区”。

(六)重点开发区智慧提升型

案例:2012年,武汉开发区启动智慧产城一体化战略,委托北京泛华集团对“智慧城”、“生态城”进行总体规划并对重点核心区进行城市设计,规划面积84.7平方公里,重点打造11大功能片区,其中最核心的是“智慧城公共服务片区”,重点建设企业服务中心、智慧展示中心、综合数据中心、特色商区、川江池智慧公园、专家公寓和智慧社区等项目,着力创建国际化智慧城示范区和慢生活休闲体验区,打造智慧产业与公共服务完美融合的城市名片。

(七)都市功能区整体智慧化开发型

案例:南京将建邺区江心洲整体智慧化开发,成为智慧功能区建设的经典案例。江心洲是长江沿线各大城市中唯一位于主城范围、区位优越、环境优美的江中洲岛,面积15平方公里。南京市政府与战略合作者对该岛进行整体开发,突出以生态、低碳、智慧产业为主导,着力建设科技研发、创意智慧和高端总部高度聚集的国际化智慧产业园区,以及生态旅游、文化创意、商务休闲、生态居住等功能相互交融的国际化低碳智慧岛。

(八)智慧城市综合体带动型

案例:绿地集团以纽约曼哈顿的全智能建筑为模板,在合肥全力建设一个智慧城市综合体示范点。该综合体将立足城市建设的最前沿,把最先进的规划理念、智能技术运用到项目中,打造面向未来的科技智能建筑,搭建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增值平台。在这个智慧综合体中,每一个建筑及信息、设施、设备都是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生态链条,建成之后,智慧办公、智慧商贸、智慧物业管理等都将成为现实。

四、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宁波按照国家和浙江省的总体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及智慧城市建设综合试点,并在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是城市建设中智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力实施“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等工程,加强基础资源数据库和政务云计算中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中的“智慧因子”不断增强。二是城市管理运营中智慧应用系统效用发挥更加明显。智慧城管、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试点项目进展顺利,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三是智慧产业园区的城市功能不断拓展。着力发展软件、信息、智慧制造等智慧产业,重点推进宁波杭州湾新区的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宁波国家高新区的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两大试点区域建设。四是智慧功能区块开发积极探索。比如鄞州下应区块“智慧城”完成规划设计,海曙、江北等地“智慧社区”建设成效明显。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尚处于自发性的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一是在思想理念上认识不够。比如新近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提升城乡治理水平的决定》中尽管提到了要“坚持智慧管理”、“加快智慧基础设施建设”等,但是没有明确提出深化两者融合问题。二是在规划制定上缺乏沟通衔接。城市产业规划、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衔接程度不够高,规划制定过程中缺乏沟通对接,规划之间“两张皮”现象突出。三是在工作推进上缺少协调融合。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分别由不同的部门主管,分管市领导也不同,这也导致在工作中难以做到深度融合、互动协调。

五、推进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加强对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工作融合

一是要深化认识。通过理论宣传、政策引导,进一步加深全市上下对提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水平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把融合理念贯穿到各地各部门推进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体系的对接。目前宁波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领导机构分别是市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强化这两个领导机构尤其是牵头单位的对接,建立协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两者融合的重大事项和重点问题。三是要加强工作推进对接。比如在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中,要与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相一致;在推动卫星城、中心镇建设时,要与智慧城镇建设相融合;在推动老城改造、新城建设过程中,要与智慧社区、智慧综合体建设等相匹配,等等。

(二)加强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融合

一是要促进规划对接。积极探索“多规合一”,建立开放式的规划编制程序,由规划部门召集发改、经信、建设、国土等部门共同修订和完善相关规划,促进城镇化规划、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与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有机对接。二是要适时制定出台专项规划。制定出台提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水平的专项规划,建立规划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规划监管和协调机制。三是要制定出台行动纲要。研究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行动纲要,明确阶段性实施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实施主体和各项保障措施。

(三)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融合

一是要加快发展智慧制造业。结合宁波实际,着重发展智能家电、智能电表、数控设备、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智慧装备产业,以及移动通信数据中心、金融数据处理中心、国际物流数据处理中心、重点产品和资源数据中心等网络数据产业。二是要加快发展智慧服务业。重点发展软件研发、智慧物流、智慧贸易、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文化创业、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等高端智慧服务业,大力引进和发展智慧总部经济。三是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依托各类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精准农业”信息系统,着力打造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

(四)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融合

一是要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光纤到户、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全面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二是要加快建设智慧市政基础设施体系。近期要重点加快推进城市智慧交通体系、水务管理、污染治理、能源管理、园林旅游等市政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感知化建设。三是要加快建设智慧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智慧技术在教育、医疗、文化、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加快开展智慧学校、智慧医院、智慧图书馆、智慧政务等试点。

(五)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体制融合

一是要强化管理融合。进一步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监控、灾难预警、应急处置、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环境监测、口岸疫情预警等信息系统,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二是要强化体制机制统筹。在开发建设方面,理顺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体制,统筹确定开发时序、重点,强化重点项目、重点区块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在投融资方面,着力于建立完善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综合平衡机制、资源资产盘活机制、投入产出与回报机制、重大项目共建共享机制等。在督查考核机制方面,统筹构建两项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协同开展目标进度监测评估等。三是要强化政策法规统筹。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制度规则、实施细则等方面的衔接,强化财政投入政策、土地保障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的统筹协调。

(六)加快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的平台建设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保护,误区

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又可作为增强民族(或国家与地区)自省自爱、自尊的重要宣传教育阵地。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时段,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往往破坏较大,这就有必要从认识上加以提高.重点防范,在城市建设上明确予以保护,从法律上给以保证。但现在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特别是在建筑及其环境的保护中往往存在多种误区。

1)往往在想毁掉先人的东西时,就有人打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可以创造新的历史”的招牌。历史确实是大家创造的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枉自独尊,不过更赞成“让每个人都占有历史一页”的提法。据说在英国古城墙要修复,砖可以不用古砖这是基于这种理论的做法之一。有的城市在旧城墙遗址处修的街道广场上还特意标明原城墙的位置走向。历史不能像割韭菜长一茬割一茬,城市建筑更不能几年就拆一茬。

2)“保护历史文化妨碍了经济发展”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一方面在破坏历史文化,一方面又在大谈自己城市的历史;在旧城拆了古建筑,又到新区去搞明清一条街。这种做法既破坏了很好的旅游资源,又不能形成新的经济热点。有时在历史遗迹、风景区地方挖洞搞个鬼怪神妖的人文景观,这不仅亵渎了古文明,还使人反胃。

3)“旧的建筑不适用,需要改造”的说法。这一改就是大拆大建,面貌全非。倘若西安也把城墙拆掉修成环路,其古都风貌及旅游价值效果就要逊色不知多少:还有的地方为了突出自己的城市特点,在任何建筑上都要搞地区、民族、历史的特征,以示“文脉”的延续。在一个城市里应有不同历史的建筑及风貌区,但绝没有必要在每个建筑上看其上下五千年。只要对历史做了大胆的保护,就可以毫无顾及地对现代化大胆追求。这样,文脉就得到了自然延续并且通畅。

4)“要用一种统一的理论指导全盘”。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特征千姿百态,文化底蕴各不相同,处于转型期的经济发展也参差不齐,城市形态与结构各自不同,需要也不同。用一种理论指导全盘.显然不实际。中国有自己的城市文化传统,盲目套用西方理论,只会牺牲自己的城市特色。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北京城借用功能主义系统的大拆大建、内外环道路、超尺度街廓使北京传统城市特色几近灭绝,便是前车之鉴。然而中国的现代城市建设教育、思想、方法又一直在承袭西方的城建体系,无法摆脱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当然借鉴承袭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如何在借鉴、套用的过程中研究西方城市建设理论对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适应性,逐步建构适应自己城市的地域特点、地方风貌、文化韵味、经济规律,又具备时代印迹的促动性城市建设理论,是当今亟待解决的课题。

还有,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往往忽略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为了建筑可以任意砍伐。树是历史的活的见证,是无法仿造假造的文物,难道不应该更加重视吗?城市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又是历史文化的象征。这是任何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者都不应忘记或偏颇的两个方面。

1)保护对象应该是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包括:国家省、市、县各级文物部门已定的历史文物和名胜点;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业已损毁但具有重修、重建价值的文物古迹等。

但在城市改建中,有时会对古旧建筑是否是历史文物古迹、是否保留等问题提出质疑。我们可以参考英国“公民信托社”提出的五条标准:是一件艺术品,能丰富环境;是某一特殊建筑风格或某一时期的建筑代表;在社会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与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在历史上有联系;能使周围环境具有一种时间上的连续感。

2)历史文化的保护方法是根据各保护对象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来确定其保存、发展与利用办法。为此,应首先弄清各保护对象的历史年代、文化等级、性质特点、功能内容、容量、交通条件、空间特征与经济利用价值等。并尽量从社会、文化、经济、精神、习俗以及心理情感上去完善和发展它。

保护的一般方法有保养、维修、改造等几种。通过保持和恢复文物古迹的本来面貌,来示明当时的历史陈迹。对古旧建筑加以改造,使其外形不变,而内部更添现代化的设备和装修,以充实它们的使用价值,使其得以新生。

继承发扬古文物意境,提取传统的特色和符号。罗伯特·文丘里1972年设计的美国费城弗兰克林纪念庭院,没有把旧建筑修复,而是将19世纪典型的美国坡顶简化成开敞的不锈钢构架,其地面用白色大理石在红砖地上标志出旧房屋的平面。文氏认为:旧建筑灵魂已显出来,人们步入庭院透过层层空架,由衷地感到故人已逝,精神犹存。创造了一种宁静安详的纪念气氛。

还可以通过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达到保护的目的。如日本横滨步行道公园设计中,设计者认识到由于横滨经济的发展,随之也产生了大城市所具有的一系列弊病——“绿”在消失,“水”被疏远,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造成城市中自然的匮乏。因此,在整个设计中构思了三个相关联的主题段,来追念与城市文脉有关的历史。设计者创造了:绿化步道——这里绿树葱郁,鸟语花香,一派自然景象,成为人工环境中的一块绿洲;“水”的广场——运用喷泉、瀑布、跌水、滚水和漩涡等水的表现来赋予广场自然的气息,使人摆脱城市的喧闹,获得片刻的宁静;“石”的广场——是供纪念、演出等集体活动使用的露天广场,并制作了几十种有历史性代表的图样方案制作的陶块,铺砌在步道或嵌于指示牌上,给长者以历史的回忆,给少者以乡土教育,给客人介绍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而留下特殊印象。

3)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常根据不同保护对象的需要,划分为严格控制区、环境协调区和视线走廊区,现分述如下:

严格控制区:指文物古迹自身占有的地域。在此区内严格保护文物古迹及其环境的历史原貌。一般除维修外不得有任意拆迁和改造,更不能新建。

环境协调区:指文物古迹所处的周围环境区,它介于严格控制区与非保护区之间。在此区内允许新建房屋等,但必须与文物古迹相协调,并服从于文物古迹。在此区内除应控制建筑的高度外,还应对其体量、结构、韵律、色彩、风格和使用等方面有所规定,以使其与文物古迹取得协调和均衡,和谐一致。此外,应考虑与街路、绿地等的协调内容。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4)

一、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的对立统一

1.城市化建设是发展的需要,要有一定土地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3.8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30.4%。但与世界相比,发展还是很慢,1996年世界城市化程度已经达到45.5%,而日本在1990年就达到77.4%。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土地是城市的依托,城市化建设必然要有一定的土地做保障,按照每个城镇人口占地100平方米,增加5亿城市人口,约需要土地5万平方公里,即7500万亩。

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并转变为城镇人口,推动大批新城市的建立。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城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化建设和旧城的更新改造。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一部分土地,包括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

2.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联合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新公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19.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0.106公顷(1.59亩),仍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人均耕地较多的一些省,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这里条件较差,粮食产量较低;人均耕地较少的省(区、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京津沪三市,这里自然条件较好,粮食产量高,但也是耕地大幅度减少的地区。全国还有607万公顷(0.91亿亩)的耕地坡度大于25度,而在耕地面积中,无灌溉设施的耕地比重高于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全国还有30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土地流失的危害。这些都说明,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也是不高的。

新《土地管理法》着重强调了加强耕地保护问题,其目标是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新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我国耕地资源的主要特征却是耕地面积占土地资源比例小,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低,人均耕地少,且日益减少。在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所允许的条件下,绝大部分能开垦的土地已被开垦。此外,我国人口还在以每年一千多万人的速度增加,经济建设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吃饭”和“建设”给耕地带来的压力,有增无减,并没有缓解。近年来,耕地面积连年锐减,尤其是一些优质耕地的减少,很难靠开发来弥补。目前这种趋势还在发展。仅仅1997年、1998年两年,全国耕地就净减少近600万亩。地方开垦条件差或土地后备资源的匮乏,致使其既实现确保耕地不减少的目标而又同时不经济的发展相当困难。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10年,我国还要增加一亿多人口,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陡坡退耕、灾害毁地三项,可能还要减少耕地近一亿亩。

3.缓解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途径

在客观上,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城市的发展和扩大必定要占用一部分土地,但是,城市又不能不发展。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展城市与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必须较快地发展城市,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切实地保护耕地,使两方面得到协调和统一,在发展城市中尽可能地减少耕地的占用。

因此,必须找出一条既能减少耕地占用,又能及时为城乡各项建设提供必需的建设用地,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以缓解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道路。土地集约化利用包括四个方面:(1)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2)农村非农用地的集约利用;(3)农村农用地的集约利用(主要是大城市周围的高投入高产出);(4)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的提高。其中前三条是被大家所共识,而最后一条则未引起高度重视,而此条正是解决用地紧张的主要途径。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不但要从局部如某个城市或农村、某个地区或某块土地的角度来考虑,而且要从系统整体(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加快城市化进程能更好地集约用地和节约用地,能够提高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的目标,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下面就加快城市化进程对减少耕地占用的压力谈几点看法。

二、发展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化利用关系

1.城市化建设有利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从而减小众多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城市和乡村代表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单元,由于城乡经济水平、妇女职业类别和文化程度的差异,而使两者的妇女生育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镇始终低于乡村的生育率。生育期一孩率城镇大大高于乡村,高达90%以上,乡村二孩率超过城镇的1倍多。1998年我国城镇人口出生率为13.67‰,自然增长率8.36‰,而县出生率为17.05‰,自然增长率为10.04‰。以上海市为例,1998年人口出生率仅为5.20‰,自然增长率为-1.80‰。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生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对比见表1。

表1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单位:‰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市镇出生率16.1415.4915.4715.3715.1314.7614.4714.5213.67

自然增长率10.439.999.709.389.609.238.828.948.36

县出生率22.8021.1719.0919.0618.8418.0818.0217.4317.05

自然增长率15.7914.0412.1812.1712.0411.0911.0810.5310.04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有: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经济水平越高,总和生育率越低;反之,则总和生育率越高;第二,文化教育水平。无论是生育率、多孩率,还是平均孩次,有文化者都低于文盲、半文盲,并且,文化程度愈高,生育率、多孩率和平均孩次愈低,两者呈相反关系。造成城乡生育水平差异的另一重要原因也是妇女文化程度的差异。乡村文盲、半文盲率多,女性文盲、半文盲多及农、林、牧、渔业妇女文盲、半文盲多,这“三多”已成为乡村生育水平高于城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第三,职业与劳动性质。劳动性质与文化程度有一定关联。脑力劳动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生育率低;体力劳动者,尤其是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者,文化程度较低,这一因素与经济和其它社会因素共同的影响,使他们的生育率较高。职业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生育率的高低,农、林、牧、渔业妇女的生育率高于其它职业妇女生育率的2-3倍。而城市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减少农业人口,降低生育率。此外,计划生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和加速生育水平的下降,而由于城市社会经济较发展,文化教育程度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较容易,能够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人口的减少又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2.城市化建设有利于集约化利用土地,从而扩大耕地面积

如何做到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两不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主要是转变用地方式,走集约利用土地、节地挖潜的路子。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理宅基地,二是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而大力发展城市化建设,有利于实现粗放用地变为集约用地,并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是既积极而又有效地保护耕地的思路。一方面,城市容纳人口多,城市人均用地比农村人均用地少,土地利用集约度高。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见表2。表2显示,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农村始终较城市高出2-3倍。1998年城市人口为37942万,人均居住面积达9.3平方米,而农村人口为86868万,占总人口69.6%,人均居住面积达23.7平方米。以山西省为例,1996年5个地级市人均占地119平方米,农村人均占地则达192.93平方米。此外,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的中心功能越强,人均用地也越少。与小城市相比,要素的投入产出率和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也较高。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见表3。表3表明,1996年全国城市增至666个,人均用地99平方米,其中,200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人均用地66.2平方米,100-200万人的特大城市人均用地86.2平方米,50=100万人的大城市人均用地99平方米,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人均用地105.3平方米,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人均用地131.6平方米。而且大城市与小城市相比,产业密度(人均GDP)高,第三产业比重大,另一方面,城市化建设能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利于耕地内部挖潜。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空闲出许多宅基地和非农用地,使这些宅基地和非农用地变为耕地,增加耕地数量。如前所述,5亿农村人口进城,若农村按人均160平方米计算,可减少占地8万平方公里,扣除城市建设用地5万平方公里,则全国可节约3万平方公里,即4500万亩;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可以使农民统一经营,连片耕作,减少不必要的路和田坎,增加耕地,使农业生产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粮食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表二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单位:平方米/人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6.76.97.17.57.88.18.58.89.3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17.818.518.920.720.22121.722.423.7

表三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表

全国666个城市平均超大城市200万人以上特大城市100-200万人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城市50-100万人小城市20万人以下

城市个数(个)666112344195393

人口密度(万人/平方公里)1.011.511.161.010.950.76

人均占地(平方米/人)9966.286.299105.3131.6

人均GDP913815812144551306084006281

第三产业比重(%)37.249.343.838.834.129.2

3.城市化建设有利于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

科技进步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集约化用地程度,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生育率的降低,从而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城市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集约用地,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越是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越高,农业人口越少。而城市化程度比较低的国家则往往是发展家,具有经济落后,农业人口多,出生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等特点。

城市化的发展使科技与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假如我国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去开垦后备的土地资源和复垦荒芜的土地,从而增加耕地数量;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农业先进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对农田精耕细作,从而可以提高耕地质量,达到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反过来农业的发展又保证和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三、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城市化建设中,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这两方面的关系,存在着在加速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忽视保护耕地的倾向。在如何处理耕地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1.城市土地闲置与撂荒

随着国民的持续快速和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一些地方出现了城市土地闲置,甚至撂荒。从广义上讲,城市土地闲置是指:(1)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及时对土地加以利用,或土地利用率未达到规定要求,致使土地处于未被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状态;(2)各种非法批地所造成的闲置状态;未经批准已圈占了土地,以及未征、未用或利用不充分所造成的闲置等。1995年,全国开展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清理工作。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全国共清查出非农建设闲置土地600平方公里,为1994年全国各项建设用地总量的27.3%,其中耕地270平方公里,占45%。通过清理,已复耕240平方公里,占闲置耕地的88.9%;限期开发建设9000公顷;调整使用2000公顷;收回土地使用权4000公顷。另外,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弃地累计约为133300平方公里。其中,由于从事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生产和建设活动废弃土地约为33300平方公里,其中70%左右为耕地;全国因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废弃的土地及坑塘、建筑取土等零星废弃土地约为100000平方公里,这之中耕地也占到50-70%。

2.城市违法用地现象严重

1995年,全国有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按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要求,结合贯彻国家土管理局《关于全面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的通知》精神,对1992-1994年贯彻执行土地、法规的情况开展了土地执法检查。据《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等10个省,1992-1994年共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32万宗,违法用地面积达500平方公里,浙、粤、桂3省区违法占用耕地达753300公顷。晋、辽、浙、津、鄂、闽等省,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41627宗,违法用地面积7687公顷。在土地资源短缺的江苏省,1993-1994年便查出违法用地8010宗,违法用地面积达3445公顷。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占用土地和违法滥用土地,不仅远远超出了经济建设的正常需求和实际可能的开发能力,而且是外延发展、粗放经营、以牺牲大量土地资源为代价的。

3.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根据1995年城市建设统计年报,全国640个城市建成区19264.2平方公里,空闲土地按10-15%计划,这些城市用地潜力达1926-2890平方公里,如按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用地指标城市人均用地100平方米,可安排城市人口1926-2890万,此潜力仅是充分利用城市空闲土地得到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有城市建设用地有很大的内部挖潜改造能力。此外,我国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太低,1990年全国455个设市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只有0.31。城市用地结构亦不合理,在结构上存在用地比例过大,商业用地比例偏小,道路用地比例过小的。用地结构不合理造成地不能尽其用,土地产出效益差,土地价值不能体现。1991年全国城市土地平均工业产值7277元/平方米,地均利税715元/平方米,且因城市规模而差别大,20-50万人口城市地均工业产值6625元/平方米,地均利税525元/平方米,20-50万人口以下城市地均工业产值2459元/平方米,地均利税265元/平方米。

4.乡镇布局分散,用地规模过大

1996年全国共有乡镇企业单位数2336.33×104个,职工1.35×108人,全国乡镇企业集聚在县镇的仅占1%,在建制镇的占7%,其余98%的乡镇企业少数在集镇,绝大多数在村及村以下。由于过度分散,使用地规模至少增加1/3,出现了不注意节约用地,大量圈占农田,削弱农业生产的问题。

5.城市用地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增长需要相应的土地供应,从而占用部分耕地,这是符合经济发展的。但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盲目扩大占地规模,把城市的合理发展不适当地变成乱占耕地,应予以纠正。1986-1995年,我国城市数量由321个增加到640个,增长近1倍,城市人口和城市非农业人口分别增长65.1%和51.6%,城市用地面积和建成区面积分别增长42.5%和90.2%,建成区平均每年扩大1015平方公里。城市越小,人均建设用地越多,小城市(20万以下)分别为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和大城市(50-100万人)的1.91倍和1.62倍。

四、发展城市化建设,保护耕地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已面临耕地不断减少的严重威胁,保护耕地是我国一个基本国策,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既加快城市化进程,又切实保护耕地。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

通过供地机制的变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乱占滥用耕地的问题,进而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通过调查,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体现城市人均用地标准、城市容积率、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等。使所建指标体系,既有利于城市化建设,又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既达到发展建设的目的,又起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的作用,缓解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变矛盾为协调和统一。

2.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调控土地的基本手段,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潜力,地预测未来土地需求,调整各类用地结构和数量,从而综合平衡土地供需形势,达到宏观调控土地的目的。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研究城市密度的前提下,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的总体设计,并通过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来落实。必须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起来,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基本方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3.控制乡镇企业的发展,避免乡镇企业占用过多的耕地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财、物等资源必然流向城市,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以及服务等便利条件引导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城市集中,可以避免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占用过多的耕地,达到节省建设用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4.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

城市的发展建设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多地通过实施旧城改造,确定以内涵为主的城市发展方针,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容积率、产出率,增加城区容量;搞好城市规划工作,坚持城市建设不求最大,只求最佳的原则,利用市场机制不断调整区域城市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考虑城市、集镇相互协作、取消重复设置,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不必要的耕地浪费。把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经营土地。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服务。

5.根据具体情况,改革现有有关不利城市化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制度和政策

制定出一系列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政策,改革现有有关制度和政策,以利于技术、资源和人才的流动。如改革城市户籍制度。凡是基本上放弃农业生产,脱离农村,在城市做工、经商、经营企业,并成为自已和家庭的生活来源;长期居住城市并有自己住房,或有能力长期租住房屋的农村居民,应该改变户籍关系,变农村户口为城市户口,享有同其他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对于已经获城市户口的原农村居民,不再作为农村居民,也不再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收回分配的责任田或口粮田。同其他城市居民一样,脱离同土地,特别同耕地的直接联系等。

6.依靠法律、法规制止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

对于城市化发展中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必须依靠,法律、法规,严格审批手续,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保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对重复、潜力挖掘不够等乱占耕地的项目则严格禁止,防止借城市化发展理由使耕地资源大量流失。

总之,城市化建设对减小耕地的占用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十分有效,我们应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搞清城市化建设(规模、速度)、耕地、经济承载力、人口等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节约利用耕地角度制定城市规划和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措施和政策,探索城市化的发展途径,不断挖掘城市土地的潜力;另一方面建立有利于城市化建设的土地管理体制。

城市化道路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发展同社会生产力存在着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客观存在着。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发展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人口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方式城市化,既指示了经济结构的化,也衡量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当然城市化建设尽管占用一部分耕地,但远远低于限制城市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及农村人口非农业占用耕的数量。因此,为了实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发展城市化建设。但在发展城市化进程中,要处理好保护耕地的问题。

1.中国统计年鉴,1999

2.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7

3.国际统计年鉴,1997

4.刘岳等编:国人口分析与区域特征》,海洋出版社,1996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5)

【关键词】文化景观 地域文化 城市建设 人文风俗

城市文化景观是城市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它不仅是一个艺术问题、审美问题和文化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它应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和实现城市功能的基础上,着力塑造城市整体形象和地域特色,重视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协调统一。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北省的城市景观建设应从本地区中优秀的民族文化、历史民俗中去寻找设计的灵感,体现本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将本地自然美感和人文风俗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景观。

快速发展中的河北,有着值得骄傲的历史传统和极其厚重的文化积淀。例如,秦皇岛的山海关、张家口的大境门、唐山的皮影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民俗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景观建设过程中,应紧紧抓住这些本地特色文化来做文章,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景观建设中去,将本地自然美感和人文风俗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景观。在发掘和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和继承其中蕴含的自然观念和人文精神,加强景观建设中地域文化内涵。这对于推动城市文化景观艺术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内涵和人们的精神生活品质,保护与弘扬燕赵地方文化、实现建设文化大省战略目标等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

那么,我们如何在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同时,又不失掉原有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对现代城市文化景观建设进行合理表达呢?

第一,要尊重地域自然风俗和文化。

对于任何一个景观设计,都应该尊重当地自然地貌的独有特性,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在景观作品创作之初应做好调研工作,找到作品与公众情感的切入口,充分尊重地域特色及大众需要。可以说河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各民族大融合的积淀,这在全国各区域中应该是最高的。但各个地区风俗民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它反映了我国各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习惯、文化风尚和道德观念。如沧州的“正月十六溜百病”,是沧州及附近地区特有的一种风俗,每年农历正月十六的晚上,沧州城内大人、孩子纷纷走出家门溜达,企盼一年的好身体、好运气。还有保定老调,它作为一个特有的戏曲剧种,有着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唱腔质朴健朗,高亢而又清婉,是当地群众经常哼唱的曲调,所以民间曾有“做饭离不开锅灶,听戏离不开老调”之说。因此,在这个多民族、多文化大融合背景条件下,设计者在建设过程中尽量多倾听当地居民的意见,注重公众的参与和沟通,注重当地的风土人情。因为这些景观是为这个城市、为他们而设计的,一件成功的设计应该同时也是当地人民满意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地域化和自然景观相和谐的创造性设计作品。

第二,对地域文化遗迹的修缮和保护。

优秀的历史遗迹是环境中宝贵的精神资源,要充分珍惜、保护,以实现地域文化特征的延续性。而对于文化古迹的保护,应有针对性地根据遗迹的类型采用不同的保护和修缮方式。特别是那些标志性景观建筑和文物古迹的古城墙、古桥、古寺庙等,它们都是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历史的延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石家庄的大佛寺、曲阳的北岳庙、承德的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等,这些历史文化景观都给人以良好的视觉享受和人文美感。

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多优秀的文化古迹并没有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而缺乏相应的修缮和保护,在日新月异的城乡建设中沦为新陈代谢的牺牲品。如张家口的堡子里,可以说是张家口市区的“原点”与“根”,是全国大中城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堪称北方民居博物馆。尽管如此,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堡子里却一直难为外人所知。而且,古城的许多建筑多陈旧甚至破败,建筑内部损坏严重,甚至已成为危险建筑。许多建筑中的居民也缺乏保护意识,使得周围环境嘈杂、无序,这都展示着这座古城的没落与衰败。这种情况在河北省还有很多,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对其修缮和保护,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迹得到更好传承与弘扬;并且,还要更广泛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在全省形成保护优秀文化遗迹的文化自觉。

第三,实现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优化应用。

文化景观的建设必须以地域文化元素为载体,通过文化元素的所承载的信息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在物质和精神层次上美化城市生活。在景观设计中应用文化元素主要有直接、间接两种方式。

首先,文化元素的直接应用。作品本身就是以特有文化元素形式出现的,包括历史人物、民俗故事、神话传说等文化元素再现。如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内的《冲锋陷阵》雕像和解放纪念碑广场内的《解放者》雕像等就是对历史文化人物的直接引用,非常直观地表现英雄人物不朽的功绩和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还有邯郸的“邯郸学步”“胡服骑射”等景观雕塑采取传统与现代的艺术手法,直接再现了历史人物形象和场景。这种表现手法是当前文化景观建设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在一些景观建筑上也同样有直接应用传统园林中的造型元素的例子,使空间具有一定的传统意象效果。例如把古代园林建筑中的亭,古建上的斗拱、柱式或者园林中的山石造型等元素应用在现代景观建设中。

其次,对文化元素的间接运用。并非所有的设计中的元素符号都是直观的,相反,许多设计也以含蓄的方式传达信息,而文化元素所蕴含的精神和内涵则沉淀在形式的背后。(转第页)

(接第页)如将传统的亭子、廊架结构等造型用现代技术材料重新演绎;在景观雕塑或者建筑构件中融入民间剪纸、皮影等文化符号。

第四,加强文化景观规划的可持续性。

发展城市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在文化景观规划建设时,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观。但是,目前河北省的部分城市文化景观规划缺乏发展的可持续性。经常会出现文化景观要么过于集中,要么又过于分散;文化景观建设多以雕塑形式出现,形式单一。如廊坊的“文化艺术园”,文化景观建设就过于密集,而在该城市的其他区域却很少看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建设。景观设计多以雕塑形式出现,壁画、文化景观建筑稀少。因此,城市文化景观规划要带有地域特征,并且适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因为,每个城市应该有自己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环境特色,经过整体合理规划的城市,本身就是一座独具匠心的艺术品。因此,将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应用在文化景观规划领域,建立区域景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于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延续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

第五,文化景观建设应融入城市生活,体现以人为本。

城市地域文化景观与城市建筑相互依存、相互弥补,不仅体现在形式美和视觉构图方面,还需进一步考虑城市景观建设如何真正贴近、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等许多方面。如赋予城市文化景观适当的使用功能,拓展景观与人的交流渠道,或对某些城市设施和建筑部件进行艺术化处理,突破景观只能被欣赏和瞻仰而不许接近的单一模式,尽可能满足市民接近艺术品的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总而言之,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引,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河北省的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只有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沃土中,才可能具有“此区别于彼”的独特面貌;只有具有鲜明的地域审美特征,景观才有生命力,从而散发出公共艺术的独特魅力。只有顺应了人们的民族文化习俗,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才能使得城市景观凝聚成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使它成为城市地域文化的结晶,供城市中的人们享用和欣赏。正如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朱建宁所说:“充分了解本土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营造既符合国际一体化潮流又具有本土特性的景观作品,才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注: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3年度一般项目,项目编号:SZ135021)

参考文献:

[1]俞孔坚.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景观:文化·生态·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史鹏,费建国.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J].科技资讯,2008(28).

[3]郭泳言.城市色彩环境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朱育帆.文化传承与“三置论”——尊重传统面向未来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论[J].中国园林,2007.

[5]赵慧宁.城市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6)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城市文化建设;作用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城市农民工文化普及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课题编号:GBC1212106

一、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标志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代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形态,城市文化具有先导性、引导性、指导性。城市文化载体在形态上各异,作用也有所不同,但图书馆可说是一切载体的载体。公共图书馆它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其生存状态不仅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明成果,还蕴含着国家、民族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它是文化的圣殿,收集古今中外丰富的文献资源;它分门别类使社会文献信息资源流程有序;它是传播文化知识的媒介,连接亿万读者的枢纽;它是进行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的一座无墙的大学;它是一个融服务性、教育性、学术性为一体的知识信息机构,是知识信息收集、整理、储存和传播的主要基地。

2.公共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文献是图书馆开展一切工作的物质基础。关于图书馆的作用,或说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一致认为主要是三种:1.保存人类文化遗产。2.开展社会教育。3.传递科学情报。

二、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公共图书馆功能弱化,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区域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社会大学和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从国外不少图书馆来看,它们向公众提供的服务范围是很大的。除了提供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之外,有的图书馆专门设立了各种市民咨询服务窗口,承担市政府在市民服务方面的工作;有的设立了会议厅、演播厅、展示厅及放映厅等,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直接参与社会文化事业。公共图书馆已由一般的社会文化机构逐渐演变为城市的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和知识中心,为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服务。但在我国,很多图书馆普遍条件较差,馆藏信息匮乏,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不高,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很少想到图书馆,有些人虽然去了图书馆,也往往因馆藏资料的贫乏而空手而归。久而久之,图书馆渐渐淡出领导和市民百姓的视野,有些人甚至视图书馆为多余或累赘。

2. 财政投入不够,经费不足

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经费不足是大多数基层公共图书馆所面临的现状。虽然各级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逐年提高,但是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快速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比,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投入明显偏低。一些地区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拨款只能勉强维持人员工资支出,甚至有些连人员工资都无法保障,根本不可能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 观念陈旧,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落后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公共图书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图书馆是用以收藏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这种陈旧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了很多图书馆工作人员重藏轻用,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落后,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其次,传统的工作模式也制约了工作人员的观念和认识,墨守成规,能动性较差,信息化意识淡薄。很多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仍旧以手工状态方式为主,有的虽然引进了信息技术,但是利用程度不够,很多仅停留在简单应用方面,工作人员没有形成创造的意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都不高。

4. 专业人员匮乏,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但是在大多数基层公共图书馆中,一方面既懂图书馆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才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现有管理人员年年龄结构趋于老化,知识结构陈旧,管理水平较低,与读者沟通不畅。图书馆人员不论是自身的知识、业务能力、外语水平还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都有所欠缺,整体水平不高,这些都影响了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制约了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三、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措施与对策

1. 领导重视,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投资的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提供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产品,政府应当承担保障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的经费。加大政府投入是从根本上改变基层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关键。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应将本地公共理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和更新改造经费单独列入预算,以防被有关部门以各种理由截留,并加强政府监督管理,才能有效推进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同时,各基层公共图书馆也要主动出击,积极向政府和社会各界争取资金,从推介、宣传入手,努力提升自身在公众及政府领导心目中的声望。

2. 开展多元化服务,让图书馆成为社会教育和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在科技和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教育已不仅仅限于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在于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开发智力,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公共图书馆除了向社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外,还需提供社会教育、信息交流和文化休闲等各种服务。1996年新版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图书馆应向每个人开放”,意味着图书馆将为社会每一个成员提供教育服务。图书馆所珍藏的文化典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运用图书馆特有的教育性与渗透性,实现对每个人的文化塑造”。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特点为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培养市民的阅读习惯,指导市民读好书,推广各种读书活动;要倡导社会文明,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地;要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健康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举办如电影欣赏、音乐欣赏、美术展览、专题讲座等活动,引导市民参与高雅的娱乐活动,提高市民的艺术欣赏水平。公共图书馆还必须积极参与到社会重大的文化活动中去,为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作出贡献。

3 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基层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需要既懂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又熟悉各种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要高层次、高素质创造型管理人才和训练有素、学有专长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受过正规培训的信息管理人才和计算机网络人才。因此,必须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现有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特别是熟悉图书馆业务知识、计算机技术、核心专业等方面知识的人才。同时还要利用可观的薪酬激励机制,相互竞争的用人机制,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才环境,真正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做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的根本性质决定其在城市文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文明的载体和标志,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工具。公共图书馆与城市文明关系密切,相互促进,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必须努力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积极作用,采取多项措施,承担起自身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篇(7)

无论是自然生长还是有意倡导与培植,文化精神和文化产业在今天已是前所未有地与我们的城市融合起来。当然,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这是一个自然养育、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揠苗助长、急功近利,然而,充分利用一座城市在文化精神培育和文化产业建设上的各种优势和资源,则是一种因势利导,加快化育的思路,其中,高校艺术教育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高校通常都落户于城市,它们不但在地貌建筑、行政管理和经济活动上构成了城市的一个独特层面,而且赋予城市一种独特的精神内涵和生活方式,那些承担着艺术教育的高校,更会为这座城市带来艺术的活力与美妙。我们看到,在许多城市的艺术节庆活动中,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哈尔滨等地,所在地的高校艺术教育都当仁不让地成为重要力量。从城市文化精神和文化气质建设的角度来看,与专业艺术团体相比,在满足城市大众对艺术教育、艺术培训和艺术活动组织的需要上,高校艺术教育因其师资(包括,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设备、场地和教学能力而有自己的优势与动力;从城市文化产业的创建和发展来看,高校艺术教育也因其科研、项目开发和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可以积极参与、大有作为。如今,城市文化产业的影视、广电、动漫和出版相对活跃,而舞台演出、艺术教育和艺术培训等相对弱势。高校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在城市文化精神和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多半以音乐院校师生个人辅导学生的零星散漫形式存在,未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公众资源和影响力量鲜明地发挥作用。

分析一下,城市音乐文化建设形成了一条由多个元素构成的动态链条。创作音乐文化产品的专业和业余艺术人员,以音乐欣赏为核心内容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活动,参与音乐文化活动审美消费的大众人群,这三个元素是人们首先想到的,而且也起着基本的作用。然而,人们容易忽视的是,真正要把一座城市的音乐文化建设有声有色、扎扎实实地建设起来,还需要一种机制,需要对音乐文化活动的宏观组织、具体策划和落实运作,这里面就需要政府与高校的很好结合了。在一座城市的空间和时间节律上巧妙地组织音乐文化活动,具体的舞台演出策划(公益演出和商演);为城市各个层面的人群,包括企事业单位艺术骨干的培训(公益培训与收费的培训);培植与活跃城市精神生活与艺术氛围的音乐艺术讲座,在这些方面,行政力量与专业人员的结合是最能奏效的。

在大连这座城市中,有着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大连大学音乐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大连艺术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音乐教育,充分发挥作用的话,无疑会使大连市的音乐文化活动得到生机勃勃、质量较高的发展。然而,在许多人的习惯性思维中,社会活动和演出市场是属于专业团体的,高校是办学单位,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因此,如果没有政府在认识和措施上的有力“推手”,高校音乐教育很难走出校门,融入和助力于城市音乐文化的创建之中。

庆幸的是,大连市高校音乐教育在城市文化精神和文化产业建设上的潜力与优势,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理解、积极支持和具体统筹。2009年,当坐落在大连中山广场的人民文化俱乐部音乐厅装修一新后,市委书记带领市委、市政府领导前来观看由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组织的首场音乐会,市委书记提出:要充分发挥高校艺术教育在城市文化产业的作用;2010年5月,大连市主管文化的副市长召集包括高校领导在内的相关人士讨论城市文化建设;同年10月,副市长又专门召集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大连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具体研究和部署演出事宜,并责成市财政局、文化局等单位鼎力支持。对于高校音乐教育服务于城市文化建设,大连市采取了“政府搭台,高校唱戏”的思路,充分利用音乐厅、戏剧厅、剧院、文化广场、居民社区等公共演出场所,提供给高校音乐学院演出;把每年的一些黄金时段如贺岁期和春季,安排为“高校演出季”,演出场地的租金由政府支持,演出本身采取公益演出和商业演出相结合的方式,这就为高校的音乐活动铺平了道路,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2011年2月,大连市文化局相关领导来到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与影视艺术学院的师生座谈,具体商讨2011年高校音乐学院“演出月”的具体安排,拟定由音乐学院组织音乐会6场,由影视学院组织戏剧和话剧演出4场,两个学院共同组织艺术讲座10场。5月,同样以政府支付场地租金,演出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影视艺术学院的师生在人民文化俱乐部这座艺术殿堂的10场演出如期上演,包括声乐、钢琴、民族器乐、双排键、话剧和音乐剧,而相关的艺术讲座则使广大市民更加懂得如何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与欣赏。

除此之外,借助于政府推手,高校音乐艺术人才还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到大连市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中去。

2010年5月,适逢大连富有城市特色的槐花节,举行了中日歌手大赛和文艺会演。在市政府与大连电视台的组织下,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大连大学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等均有学生参与其中,走上了槐花铺成的地毯。他们在舞台上的上佳表现,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和好评。

2010年10月,大连电视台举办“温泉杯”歌手大赛,大连各高校音乐学院的学生尽展风采,现场和电视观众给予高度赞赏。最后进入决赛的大部分歌手来自高校音乐学院,让市民领略了高校音乐教育在办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实力。

2010年9月的大连国际服装节,是一个集经贸、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国际性经济文化盛会。由于市政府的重视,从开幕式到闭幕式,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与大连艺术学院的大学生全程参与演出,有合唱、大型集体舞蹈;另有大连工业大学的服装表演专业在中山路进行服装表演。这次文化活动可说是一次很好的文化产业集群模式的展示,不但提高了服装节的艺术水准和狂欢效果,而且显著锻炼了大学生们的艺术实践能力,实现了把高质量的艺术景观大手笔地展现给这座城市,展现给全体市民和海内外游客的预期目的。

不但是设想,在实践展开中更可以看到:以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舞台演出为引领,以融入城市的音乐(声乐舞台表演、钢琴演奏与教育、西洋及民族器乐演奏与教育)、舞蹈(舞台演出与社会舞蹈培训,少儿、青少年、中老年形体舞蹈培训班等)、合唱(合唱表演与各种类型的排练与辅导)、表演(播音、配音、朗诵)等培训班或辅导班为展开,以各种形式、各个层面的演出和文化艺术活动为显效,高校音乐教育这棵扎根于城市土壤的大树,必然因根深而枝繁叶茂,花开四季,硕果累累,为城市文化生态的形成、市民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起到扎实的辅助作用。持续不断地参与一座城市的音乐演出、培训和辅导,高校音乐教育会像过滤机一样,将自发过程中难免有所混浊的艺术之水过滤得清澈,使城市的艺术氛围变得清新自然。

长期以来,城市文化发展上的整体布局和具体的支持与落实,无论思路还是措施都囿于习惯思维,于是,高校音乐教育不仅自己“藏在深闺人未识”,发挥不了作用和优势,而且在今天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下,高校音乐教育不能去强化自身与社会需求的联系,所培养的艺术人才也得不到较多的社会实践,增加了他们就业的障碍。如果高校音乐教育与城市文化建设形成了有机互动,演出市场和艺术辅导培训市场的发展繁荣,不但拉动着城市经济,更会形成对兼具音乐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各类演出、培训、辅导人才的需求,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从另一方面看,经由政府行政力量的协调与支持,高校音乐教育积极地、常态地介入和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之中,这也是对高校音乐教育的一种挑战和时代性的重新定位。音乐不再是古典时期的特征和面貌,它越来越走向社会化、大众情感化和产业化。在这种必然趋势中,如何使高校音乐教育整合、引领和服务于一座城市的文化建设,让高校音乐教育自身的存在、活动和人才培养与城市文化建设密切融合、协同发展,这其间肯定会遇到种种困难,尤其是观念和思维定式上的阻碍。然而,这也正是高校音乐教育在机制上进一步改革,与社会进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契机所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