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城镇发展现状

小城镇发展现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8 16:33:04

小城镇发展现状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1)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湖北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三大战略之一,与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扭在一起抓,使全省小城镇迅速崛起,一批各具特色的明星城镇已成为新的区域中心,全省城镇化水平极大提高。到2000年底,全省已有建制镇846个,比1978年的105个增加近8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3%,比1978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小城镇已经成为全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中心、产品加工和集散的中心、务工经商农民集聚的中心,成为湖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

总的来看,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在解决人口聚居、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1、新的农村人口聚居点。费孝通教授早在改革初期就认为,新型的小城镇可能成为防止人口过度集中的“蓄水池”,今后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释放出长期关闭的传统农村的大量人口,如果没有缓冲和蓄积这股息流的中间体,势必引发显而易见的社会恶果,何况中国在几十年里也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建成十多个人口在千万上下的现代化大城市来容纳这股人口巨流,因此新型的小城镇正可以发挥拦阻和蓄积人口流量的有效作用。

2、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农村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对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也深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乡镇企业虽然已经完成了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创业时期;但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分散化、小型化在许多地方带来了环境污染、滥占耕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限制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阻碍着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甚至危及着乡镇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乡镇企业迫切要求集中联片发展,从而客观上要求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更好地积累资金,而且可以成为乡镇企业摆脱分散化、粗放型生产困境的重要途径,对于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提高,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对经济体制转变也有重要作用。小城镇是传统计划体制的末梢和薄弱环节,小城镇建设一开始就面向市场,既很少享受计划体制下的优惠,也较少旧体制的负担,因此,可从这个环节着手,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按新体制运行的小城镇。如果新型小城镇都能建成政府精干高效、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行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社会保障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这将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4、小城镇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小城镇处于城乡接合部和城乡融合的交汇点,是一种承上启下,兼有城乡特点的基层城镇。小城镇与农村相近,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建设费用低,恰好适合我国人口众多,建设资金紧张的国情。在乡村向城市过渡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由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再变为大城市的成长发育过程。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完成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5、可以完善城市化建设网络。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建立一个健康、持续和均衡的城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地区的城市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小城镇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在城市体系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倾斜”政策,即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发展大城市,结果在短期内造成大城市工业表面繁荣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要拖大城市发展的后腿。小城镇作为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大城市与乡村联系网络的中间环节,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包括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小城镇作为其中的商品供应地利商品交换的市场;城乡交通和运输一体化,小城镇作为既连接大城市又连接着周围集镇和广大农村的交通运输中转;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发展,与城市大工业形成协作、配套的工业格局;城乡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使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形成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网络;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可将城市文明迅速向农村传播,较快地改变周围农村愚昧落后的状态,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变。

6、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的发展除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乡镇企业一小城镇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众多农村人口由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是一个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人口压力转变为发展工业的动力的过程。当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和其它所有制经济将众多长期从事分散劳动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农民逐步变为掌握一定工业生产技能和一定文化知识、自觉遵守纪律、有组织的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时,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将会实现新的跨跃,而实现这一跨跃的载体是小城镇及其企业。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的许多观念和习俗以及价值取向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二、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分析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促动。改革之初到8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湖北,农业户所占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逐渐下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加。1990年湖北乡村劳动力1791.30,其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仅占18.8%,到了1998年,这一比重达30%以上,这还不包括兼业的农户。由于农村非农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集聚,客观上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3、特色产业、专业市场的拉动。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富有湖北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繁荣起来,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九五”期间,许多地方把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省乡镇企业中,年经营额过亿元规模的专业市场420多个,如:刘河鞋业、府场化工填料、仙桃钱沟市场、和平大世界、竹叶山汽车市场、宜昌石料市场等。这些市场不仅活跃了一方经济,同时也拉动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城区和现代化集镇的相继形成。 三、湖北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小城镇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等原因,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城镇规模偏小。目前,全省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8599人,非农业人口4731人。大多数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规模小,小城镇整体素质比较低,大部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的能力较差。这种“微型”集镇在不少县市仍在重复,导致全省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过高,不利于集中财力配套建设。

2、城镇布局过密、过散。由于湖北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建制镇数量过多,造成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江汉平原、长江汉江沿线、国道省道沿线城镇间平均间距只有5—6公里,而湖北省的西北、西南部小城镇分布过散。 4、城镇功能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矛盾所造成的。

政府宏观控和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农村小城镇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农村城镇化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虽然不少地区城镇密集,呈带状发展,镇与镇间仅有几公里,有的甚至已连成一片,但是由于分属不同城镇,致使规划建设各自为政,城镇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不合理现象,不仅在县(市)域范围内存在,在县(市)域间也有这种情况。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全省建制镇数量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比较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四、加快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改变目前多部门管理状况。同时,结合加快推进湖北城市化进程,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3、体制改革。其一,改革城镇行政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管理权限。按照政企分工、政事分开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健全和完善与小城镇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根据城镇发展的需要,赋予城镇尤其是市县域中心镇在计划、规划、工商和城镇建设管理等方面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财政体制上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其二,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资,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建立以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其三,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改造,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探索以社区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组织,实现集体资产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工权分离大终改变外出人口对社区的人身依附关系。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定安县;小城镇;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2-0086-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008年中央1号文件也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将城镇化作为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手段。国家“十五”计划把小城镇建设列为农村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小城镇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如何利用好小城镇发展载体推动广大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定安县小城镇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一、海南省定安县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是一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广义上的小城镇是指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特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和农村集镇;狭义的小城镇是指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包括县城镇)和集镇(一般是指乡政府所在地或经济比较发达的集镇)。定安县行政辖管定城等10个镇及南海等3个国营农场,县域面积1189平方公里,人口32.3万。定城镇辖仙沟、龙州两个集镇,龙湖镇辖永丰一个集镇,新竹镇辖新序一个集镇,富文镇辖坡寨一个集镇,同时国营金鸡岭农场和中瑞农场场部也是具有相当规模的集镇。

1.城镇人口规模小、城市化水平低。根据2007年人口普查数据,定安县人口在3万以上的城镇仅有定城镇、黄竹镇、雷鸣镇和龙河镇,人口最少的翰林镇仅1.6万人。全县各镇城市化进程不平衡,平均水平较低。全县城市化水平为29%,远低于全国36%和全省40%的平均水平,只有定城镇城市化水平达到58%。

2.城镇经济结构单一,城镇财政收入少。全县除定城镇作为县域中心,功能比较综合以外,其它各城镇功能较为单一。黄竹、龙河、龙湖主导产业为农副产品加工业。其他镇产业为简单的农副产品交易和初级加工业。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全县城镇第一产业比例偏重,第二产业比例过小,第三产业比例尚待提高,可以判断出全县城镇经济仍然是以农业为主导。第二产业比例达到10%以上的城镇仅有定城镇(54:13:33)、龙湖镇(59:15:26)、龙河镇(48:11:41)、新竹镇(72:10:18)。从城镇财政收入来看,城镇财政收入达到500万以上的仅有定城镇,其他镇的财政收入均在250万以下。

3.城镇现状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吸引力不强。全县城镇内部道路体系不建全。过境公路穿越镇区中心,新建街道交通与镇区商贸人流矛盾日益尖锐。中心镇区的建设错乱无序,人居环境质量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缺少排污系统,公共绿地、加油站、消防站、长途汽车站、公共停车场及居民休闲活动场所,对周边村落未能形成较强的吸引力。[1]

二、海南省定安县小城镇发展受限的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的原因。

1.政府宏观调控、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城镇化演进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同时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同时城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的不合理,给政府调控与协调造成困难,制约了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提高,也制约了生产要素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镇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镇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建制镇数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4.相关配套改革滞后。城镇现有政策体制环境已日益不能适应城镇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小城镇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管不了”,协调解决难。另一方面,城镇政府自身存在着严重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导致行政效率不高。(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如户籍政策、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壁垒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3)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和土地使用流转制度创新滞后,致使农民离土不离乡,“两栖”现象较为普遍。此外,乡镇财政体制不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都影响了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聚。

5.历史传统观念影响。定安地处内陆县,没有通商口岩和商(产)品批发集散地。广大干部群众对小城镇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定安跟文昌、琼海等市县相比差距不在于乡镇,关键在于人的观念,对发展小城镇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加上小城镇建设长期没有排上乡镇工作的议事日程,大多数乡镇党政领导对小城镇建设没有从经济发展战略上去认识。

6.资金、人才和技术短缺。由于城镇经济实力薄弱,地方财政拮据,资金较为紧缺,很难拿出太多的资金进行建设。加之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式管理,收缩县级和农村机构业务,使城镇发展深受“失血”之痛。而且由于受地理、各种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不能为科学技术人员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难以吸引人才。大学生毕业回县城工作的不多,愿意去乡镇工作的就更少。在待遇和事业留人方面,缺乏强久的吸引力,人才流失严重。既缺乏一般人才,更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缺乏具有现代市场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的经济型人才。人才缺乏导致了科技力量的薄弱,科技创新难,科技基础差。加上投资软硬环境相对较差,吸引资金、技术也相对较少。

三、加快海南省定安县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是基础。首先在各级党委政府中确定“小城镇、大战略”的理念,将小城镇发展战略提高到破解“三农经济”难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政治高度来认识。要将发展小城镇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来把握,要紧紧抓住新一轮解放思想运动的契机,全面扫除阻碍小城镇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小城镇方面的理论和业务培训,提高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发展小城镇的本领,让他们在实施小城镇战略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2.规划先行是前提。各镇要将规划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要按照“五十年不落后,一百年不遗憾”的要求,尽快完善城镇建设规划体系,突出科学超前、特色、节约和生态的理念,在已经完成的城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尽快修编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规划,统筹安排好工业、农业、商贸、文化、教育、生活、娱乐、水、电、路、气以及排污、绿化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

3.增加投入是关键。由于城镇经济发展相对水平落后,银行、居民资金积累能力有限,地方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进行建设的能力有限,需要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要改进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积极培育税源,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要积极研究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投资体制,通过多渠道增加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在小城镇建设中,政府既要增加必要的投资,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以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如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房地产商带资开发,公用事业实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旧城改造盘活存量,以项目为载体采用股份合作方式直接融资等。

4.发展模式是手段。要积极研究如何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重点研究如何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问题,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契机,引导农村集体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建设小城镇。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土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与此同时,小城镇应建立健全三大保障体系:一是农村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建立起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个人储蓄积累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尽快完善以个人出资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三是社会救济福利体系。逐步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对民政救济对象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5.经济发展是目的。各镇要因地制宜,突出不同乡镇的产业文化特色,作到一镇一品、一镇一策,做大做强域镇经济。定城镇,要借助县委县政府打造仙沟片区的契机,研究如何带动仙沟片区农村集体发展,研究潭黎瓜菜批发基地和龙州洋瓜菜基地的产业特色,推动龙州墟的发展。雷鸣镇要依托南丽湖风景名胜区和文笔峰旅游区,积极做好产业延伸服务,研究如何发展旅游风情小镇。龙门镇要利用特殊的交通枢纽位置,积极研究如何承上启下,承接全县南北经济发展,打造特色的商贸小城镇。黄竹镇要抓住南海农场合并的契机,充分利用高速路出口的交通优势,研究如何做大旅游、房产、加工业,打造定安通往三亚的门户形象。龙河镇是定安的南部重镇,要充分研究茶根糖厂和部队驻军的因素,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小城镇。

6.综合整治是抓手。在推进小城镇发展战略中,要以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提升城镇功能,建设和谐城镇,以县城、龙河、雷鸣、黄竹、新竹等城镇为重点,争取每年打造2个示范小城镇,用5年时间全面完成第一轮小城镇建设。在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上,力争每个镇做到“六个一”工程,即卫生洁化、美化、亮化、畅通、绿化、饮水工程,全面打造宜居城镇。在努力打造城镇市政设施的基础上,还要狠抓社会公用设施建设,包括学校、医院、商店、市场、金融、文化体育、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布局合理而不凌乱,建筑集中而不分散,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冀东;小城镇;群众体育;现状;模式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2―0182-03

小城镇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非常特殊的作用,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与纽带,是构建具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领域。《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在区域体育发展格局上,从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梯度推进,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进行体育现代化探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小城镇体育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冀东地区是河北省经济、旅游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有人口968.34万人,农业人口721.47万人,城市化率34.6%,国民生产总值:1313.77亿元,撤并后乡镇266个,建制镇154个,乡112个。本课题试图对我国冀东地区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准发展沿海地区小城镇体育的症结,为全面实施城镇发展战略,提供体育方面的实证依据和相应模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冀东地区是指河北省境内的唐山、秦皇岛两个主要地区。调查小城镇266个。包括唐山的路南区、路北区、古冶区、开平区、新区,秦皇岛的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8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11个县镇,244个农村乡镇。

1.2研究方法根据总课题的整体设计,在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小城镇群众体育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的专家调查问卷及《我国小城镇群众体育发展现状》的群众调查问卷。自2004年底采用分片、分层、全面展开的策略进行调查工作,专家问卷发放对象为各县、乡、镇主管领导或相关负责人,群众问卷发放过对象为各县、乡、镇群众。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情况(表1)。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数据统计结果反映出群众普遍采用徒手练习或娱乐性、技术性要求不高的项目,说明普及型、传统型项目参与率较高。从地域资源优势来看,游泳项目并没有成为冀东沿海地区群众体育主要活动内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游泳项目的季节性比较强,技能要求较高。表明冀东地区在水上项目的培养与开展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从地域特点出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广泛开展水上健身运动。打造具有区域性、特色性、全民性的海上健身环境意义重大。

2.1.2居民健身场所

由表3统计结果得知,小城镇群众体育锻炼场所的非正规性明显,完全是群众自发组织和形成的,条件简陋。说明冀东地区小城镇体育设施匮乏现状与小城镇经济发展不相匹配。另外,也反映出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小城镇体育设施建设的不平衡性,城市设施投入明显高于小城镇。造成小城镇群众不得不利用公路、马路或街道、住宅小区的空地或其他空地进行补充。因此,加大对小城镇体育健身活动文化中心建设,增加体育投入,配备足够的体育设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是改善小城镇群众体育活动法规建设的重中之中。

2.1.3居民健身动机小城镇居民基本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身体及社会适应的重要性。在有组织和没有组织的情况下,90%以上的群众能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从健身活动组织形式的选择上集中在个人行为或与邻居、朋友锻炼的占79%,自发组织占11.6%,企业或社区组织占9.3%。从健身方法的需求和使用上,56.9%的群众不能满足自己科学锻炼的需求。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匮乏,对广泛运用的健身运动处方知识和方法了解太少。对自身的健康诊断更是缺乏有效的知识结构,56.8%的群众对自身脉搏测试都缺少认识。广大群众的身体活动基本上是盲目从众。这种恶性循环的状况令人担忧,相关部门应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对小城镇居民的体育锻炼加以科学的指导。

2.1.4居民健身消费 从调查结果看,居民每月用在体育健身活动上的投资:有79.5%的居民不花钱,有17.8%的居民每月消费在30~50元,超过100元的寥寥无几。这也客观的反映出了冀东小城镇居民的现实体育消费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冀东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14元。农民年人均收入3 085元。体育健身消费反映出冀东地区居民受社会因素如体育价值观、文化程度、生活方式等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居民收入水平不平衡性,花钱买健康的意识淡薄。同时随着冀东地区城市化规模和创建体育名城的战略实施,小城镇体育基础设施的发展、城镇居民的健身意识和观念的加强,收入的提高,这种状况必将随之得到改善。

2.2冀东小城镇群众体育发展难点问题

2.2.1体育健身活动开展地点 小城镇是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空间分配,人类活动必须占有空间。城镇活动空间只有依赖城镇发展计划的诱导和控制方能保证城镇空间环境的舒适、合理和安全。城镇环境空间的舒适和合理包含着提供居民进行健身和健康活动的设施和设备。现代居民的首要目的是健康,城镇居民健康和高质量的生活保障是高质量的生活设施。从调查结果看,冀东地区小城镇体育活动场地、体育馆等设施较少,占样本总数的86.7%,其次是体育场地设施对全社会开放的程度低,占样本总数的13.3%。从实地典型考察看,冀东许多小城镇居民居住条件、住宅建设豪华气派,人们更多的投人在于生活享受,忽视体育健康极其体育文化建设,60%的居民闲暇时问在家里看电视和听音乐,48.9%的居民闲暇时间用于逛大街和购物。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占30%。冀东小城镇体育设施不能满足或不能满足居民体育消费。由此可见,冀东小城镇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小城镇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处于失衡的状态。

2.2.2体育健身群体年龄特征 从参加健身活动人员的年龄方面看,冀东地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难点主要表现在:首选为中年人(36~59岁),占样本总数的50%的人不参加,其次是青年人(17~35岁),占样本总数的31.2%不参加,第三是老年人(60岁以上)占样本总数的18.8%不参加,最后是儿童少年和幼儿占样本总数的19.2%不参加。从调查结果看,中、青年人是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难点。这个年龄段是为事业、家庭承担主要责任的中坚力量,他们整天为事业而忙碌,为家庭生活而奔波。早出晚归,兢兢业业。忽视了在他们这一时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发病率较高。因此,尽快改善中青年人体育健身意识,为在职人员提供更多的健身娱乐活动是影响小城镇体育健康稳步发展的关键。

2.2.3体育健身群体知识结构 从体育健身群体知识结构看,冀东小城镇体育活动开展的难点在于小学和中学学历的人群。分别占62.4%和24.8%。表明小城镇体育健身活动的弱势在于低学历群体。小城镇健身群体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小城镇体育的教育程度。小城镇体育健身群体

的知识结构往往给小城镇体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一定的活力,使得体育健身活动始终处于文化交流和发展之中。调查的结果反映出,冀东小城镇体育健身活动低学历群体处于弱势状态。因此,提高弱势群体的健身动机、健身认识、健身意识、健身行为是目前小城镇体育健身活动开展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2.2.4体育健身群体地域结构 从开展活动所面对的人群方面看,冀东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难点在于:68.8%的人认为在农村,37.6%的人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31.2%的人认为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18.8%的人认为在妇女,12%的人认为在街道和社区,6.4%的人认为在残疾人和知识分子。调查的结果反映出小城镇体育活动开展的最艰苦的地方是农村,其次是少数民族地区,第三是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加快.农村地区在各项富民政策的支持下,极大地促进了小城镇的长足发展。但在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却表现出低迷态势。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地域分散,居民种族不集中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表现出体育文化建设的民族特色。而机关和事业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没有精力在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2.2.5体育健身时间 从开展活动的时间方面来看,冀东地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难点在于:43.6%的人认为是闲暇时间不足,12%的人认为是体育场馆开放时间与健身者活动时间不一致,12%的人认为是群众体育指导员指导时间与健身者活动时间不一致,18.4%的人认为有其他的原因。6.3%的人认为闲暇时间零散。从调查结果看,冀东地区小城镇体育活动开展时间上的难点问题在于居民的闲暇时间不足。这可能与冀东地区居民个体中小企业,家庭企业、家庭养殖业居多有关。另外,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富民政策也使得更多的居民投身到农田建设之中。因而,影响他们对体育参与的积极性。2.3影响我国冀东地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农村人口的发展应从小城镇居民开始,中国农村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应从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开始,中国农村人口的体质增强应从小城镇居民的体育观念和体育锻炼开始。冀东小城镇体育与健康文化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现阶段主要问题是小城镇体育事业发展滞后,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落后,政府重视程度低,公民体育参与意识不强,体育社会化程度低,体育经费落实不到位等方面内容(表4)。

由表4可见,专家和群众对于体育社会化程度,政府重视程度,居民体育消费观念,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公民体育参与意识等五个方面具有相同的观念,经差异显著性测验,P0.05达到显著水平。说明专家已经看到体育经费的投入的多少,已经影响到体育运动的开展,并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列在第二位,但是群众并没有看到此项的影响。闲暇时间项目的选择,群众与专家具有显著的不同观点,专家认为群众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没有列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而群众则认为缺乏闲暇时间是一个较重要影响因素。其他项目之间专家与群众具有相同的观点,差异均不显著。说明,体育法规、制度的实施力度,组织领导措施,舆论导向,公民受教育程度,地域文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方面群众与专家具有相同的观念。特别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方面,不仅没有引起群众的重视,而且专家也没有看到其作用。

3 冀东小城镇群众体育发展模式

小城镇体育以农村为重点是我国群众体育一项战略部署。小城镇群众体育的建设和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建设缠绕在一起,不可能用一种模式塑造其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也不可能有一个模式能适应任何变化的情况,更不可能也不应该长时间、宽空间、高程度地稳定在一种模式上。模式的建设依赖于制度的创新,依赖于环境的改善。小城镇群众体育的发展需要“拉力”与“推力”的共同作用,“拉力”是经济的发展,“推力”则是制度政策的约束作用,两者相辅相成。

3.1旅游体育型我国冀东地区拥有山、海、林、岛等多种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各种名胜景区80多处。

海岸线长487 km。可利用森林、山地、湖泊、水库、海滩、等自然资源开展野营、钓鱼、冲浪、划船、游泳等各种体育活动,这样不仅缓解了目前城镇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现实,而且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增加户外运动的机会和愿望。近几年,国内的旅游将成为一个更重要的消费领域和经济文化现象。人们外出旅游不仅是为了度假消闲,而是渴望得到在城市里难以得到的刺激,更多的人将选择远离喧闹,走进大自然,体育旅游将成为一种时尚。

3.2企业体育型“企业体育”是我国竞技体育中一个独特的形态。随着对外开放和农村富民政策的逐步改革,冀东地区崛起了一些具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崛起了一些激进派的个体企业。富裕乡镇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已经超过我国农村的一般水准。在某些地方已经超过了城市居民的普遍水平,逐步形成了一种类似城市居民的多层次文化消费倾向。“企业体育”也正逐步在群众体育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冀东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状况和整体情况看,学校体育是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乡镇体育和事业单位体育还处在一个低水平发展的起点上,尤其是乡镇体育,在体育设施等方面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时,发挥“企业体育”的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是我国冀东地区乡镇体育建设的一个现实和明智的选择。

3.3园区体育型近年来小城镇园区建设规模扩大,园区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已有所转变,但其主体对象和任务未变,园区如何实现为广大居民服务的职能。为了保证园区体育工作能经常性开展,应该每年都制定园区文体活动计划,并把园区文化体育工作开展的项目,作为重点纳入属区单位的双文明考核内容,并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健康家庭”奖励。促进居民的锻炼积极性,逐步实现园区体育和谐文化氛围。

3.4家庭体育型 “家庭体育”是小城镇体育的重要社会基础和有机构成,生产、生活一体化是农村家庭的一大特征。农村家庭大多具有独立的庭院,房屋的空间相对较大,这是开展农村家庭体育活动的优势。

4 结束语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发展现状

随着国内旅游需求的不断激增,小镇发展建设速度日益加快,而理论研究却严重滞后。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在快速盲目的建设中遇到许多问题,发展亟需科学的指导,这需要我们首先对我国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发展现状有充分的全面的认识。本课题正是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提出,旨在对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小镇发展建设提供明确的理论参考和数据资料。

1.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概念内涵

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是指以自然山水环境及其相关资源为主要依托的、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或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小城镇(非城关镇的建制镇)。这些小镇多位于山地或丘陵地带,拥有一定品质的山地景观或水域景观的观光资源,并且生态环境良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聚落。依照区位、客源类型、核心旅游功能等方面的不同,我国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现状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归为三类,即景区接待型、观光游憩型和城郊娱乐型。

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发展概况

1.1 区位

交通区位对于旅游小城镇的发展至关重要,其距主要交通设施、大城市、交通枢纽的可达性距离,是其区位优劣的主要决定因素。统计数据显示,旅游小城镇距县城及最近特大城市的车程距离均低于小城镇的均值,说明了区位优势对于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作用。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大多位于山区,交通条件较之平原地区有着天然的劣势,这也往往成为限制这些小镇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促进旅游,各地区一直在积极完善山水型旅游小镇的交通基础设施。抽样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都有省级以上公路过境,一些发展较好的小镇如石林镇、黄果树镇等,甚至有多条国道在境内交汇。加之铁路、机场、港口等多元化交通设施的支持,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区位条件正在一步步得到改善。由表2可以看到,山水型旅游小镇与特大城市的车程距离(154km)虽高于小城镇均值(144km),但其与县城车程(39km)已接近旅游小城镇均值(36km),远优于小城镇整体水平(54km)。这也体现了许多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以县城为客运中转枢纽的发展策略,

表格 1 小城镇到各级城市车程距离

资料来源:建设部重点镇百镇调查资料及百度、谷歌地图车程计算整理

1.2 经济

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占据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的半壁江山。而从2006年建设部开展的重点镇百镇调研统计数据来看,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水平总体不高。除

表格 2 旅游小城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温塘镇以外,其余经济总量均低于13个旅游小城镇的平均值。在人均GDP这项指标上更是全部低于1.67的均值,远远落后于历史文化型旅游小城镇。这种结果一来是由于优质的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往往地处山区,经济产业基础本身薄弱,许多是单纯依靠旅游发展起来的;再者受到区位交通的影响,其旅游业的发展也受到一定制约。

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增长速度呈上升趋势,后一个阶段较前一阶段提高了0.7%,这表明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兴起及人们对自然山水环境的越发向往,山水型旅游小镇正在加速发展。但对比历史文化型旅游小镇来看,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GDP增速明显偏低,尤其以成熟的景区周边服务小镇发展最为缓慢(南岳镇)。这表明我国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发展遭遇了一定的瓶颈,尤其是对于传统的依托大型景区发展起来的“早熟”的一代旅游小镇。总量低,增速慢,如何突破现状,寻求新的发展契机,是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发展亟待探讨的问题。

1.3社会

通过对旅游小城镇的抽样数据分析,2007年,89个旅游小城镇镇域内人口平均为35326人,在镇区居住人口平均为11559人,镇区人口聚集度32.7%[2]。且根据变化趋势,该值呈逐年递增状态。由2009年统计年鉴计算,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镇域人口平均值为29818,镇区居住人口8507,镇区人口聚集度29.25%,略高于当年全国小城镇均值26.4% ,而对比2007年旅游小城镇的均值,仍低了3.45个百分点 。这一方面表明,旅游业对自然山水型小城镇的集聚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工业水平落后的边远山区;另一方面也显示,由于受到地形环境、生态承载力等多方面限制,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规模相对较小,集聚发展的推进也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对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进行发展规划的时候,不能不顾实际情况,一味追求快速地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而应更多地考虑如何统筹兼顾镇区及镇域内周边村落的发展,合理巧妙地利用好乡村的特色和优势,全面提升小镇的产业与经济,稳步推进城镇化。

表格 3 小城镇镇区人口聚集度统计

从业人员指标方面,从全国小城镇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镇总从业人员均值及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在总从业人员中的比重都在逐年上升,旅游小城镇的上升态势更为明显。2007年旅游小城镇平均从业人员为19486人,其中第一产业占36.9%,二三产业63.1%[2]。而2009年,89个抽样旅游小城镇中的44个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总从业人员平均值为仅为16606人,尚低于07年旅游小城镇均值2880人;其中二三产平均从业人员9544人,占总从业人员比重52.3%,也低于2007年旅游小城镇均值10.8个百分点。这一结果说明,现阶段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为农民提供就业(除农业外)的能力较弱,一方面依然是由于其工业的缺失,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的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表格 4 旅游小城镇从业人员及比重

结论

总体来看,旅游虽然为缺乏工业发展条件的山水小镇提供了新的致富发展途径,但与其他类型的小城镇相比,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依然偏低。一方面,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往往基础薄弱;另一方面,我国自然山水型旅游目前仍以观光为主,对地方发展的带动力不足。同时,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还存在着旅游季节性强、局部旅游设施建设强度过大等诸多问题。随着我国的旅游模式由观光主导向休闲度假转变,自然山水型旅游小镇发展模式必须要抓住机遇做出相应调整,从而真正实现旅游业对小镇发展的全面带动。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 中国城镇化道路[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10.

[2] 曾博伟. 中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小城镇;园林景观;山东

1 相关概念

小城镇是指介于城乡之间的聚居地,由于地理因素及城镇发展状态,一定程度上与城市存在着差距,但从基础条件上,逐渐接近于城市。小城镇作为聚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体系中的基础单元,起着连接城市与农村的作用。

2 山东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的现状

2.1 小城镇本身发展缺少长远规划

小城镇由于本色存在的地理状况和现状,缺少重视,因此缺少规划,通常沿着河流和交通道路而形成,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发展,其存在着与城市较大的差别,也缺乏长远规划。通常存在着交通道路复杂,随着交通运输量的加大,小城镇的交通无法适应当前的需求,出现了杂乱的交通现象,道路绿化基本缺少。不注重绿化建设,原有的破坏面积较大。使得整个城镇缺少公共绿地以,缺少优美的自然环境。

2.2 小城镇园林景观缺少特色,模式化发展

如今的小城镇园林景观普遍是类似化,雷同化,同样的城镇入口、城镇道路绿化、城镇公园,甚至有些元素一模一样,缺少小城镇原本的特色,缺失了原有的小城镇内涵,无法通过园林景观体现。

小城镇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往往希望借鉴周边的城镇发展而发展,往往照搬照抄,形成模式化的发展,缺少融入自己城镇的特色,因此而缺失了小城镇本身独特的人文价值观,缺少了独特气息。

2.3 小城镇园林景观建设偏离生态,质量有待加强

小城镇园林景观建设中,注重对铺装、广场的重视,往往期待是混凝土建设,而缺少对生态的重视,建设过程中,往往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对原有的现状进行大量改动,建设混凝土建筑,铺装也大多用混凝土,很少就地取材。

很多小城镇的公园绿化建设往往只是一个指标,很少注重公园或是景观的质量,在建设之后,由于施工质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后期往往存在着各种问题,而缺少建设后期的维护,园林景观的实质应用性有待加强。

2.4 小城镇自然文化景观的退化,缺少传承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介于城乡之间的小城镇有着独特的形成原因,但经济发展过程中,导致了城乡的一致化,模式化,而缺少独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小城镇的自然人文景观被慢慢遗忘,缺少传承,整个城镇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退化和丢失,最终失去了小城镇独特的魅力。

3 山东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结合本身特色,因地制宜,长远规划

城镇的发展应当具有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城镇因根据本身的地理因素、各自特色、现有的产业进行不同德定位,对其进行长远规划,现有的小城镇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长远规划思想。因此长远规划对小城镇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整体景观应当相协调,园林绿地形成体系,通过点、线、面等景观园林元素相结合,形成绿地体系,最终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3.2 融入特色,打造个性化城镇

伴随着城市的多样化发展,小城镇的园林景观也应当多样化发展,形成独特景观,打造个性化城镇。

园林景观往往是体现小城镇本身内涵的手法之一,通过园林元素的组合,形成独特的景观依然成为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亮点。因此在小城镇的园林景观发展中切忌模式化发展,应当结合独特的人文元素,通过造园手法和工程建设,形成特色化、个性化园林景观。

3.3 注重生态化建设,进行后期维护

由于当今社会在小城镇的建设及其园林景观的建设中,应当注重建设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及其整体的生态性。注重对园林景观建设后期的维护,如绿化维护和建筑的后期保养等。提高其园林景观的实质应用性。

3.4 传承文化,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

由于小城镇存在着地域性和个人的人文特色,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融入小城镇独特的人文元素,结合自然景观和造园手法,通过不同的元素组合成特色小城镇景观,传承相关文化,对文化中的精髓部分进行恢复和建设,最终展现小城镇独特的城镇魅力。

4 总结

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使得城镇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很好的改善,同时体现了小城镇独特的人文气息,传承了其特有的景观要素。本文分析了山东当前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中存在着缺少长远规划、园林景观缺少特色,模式化发展;园林景观建设偏离生态,质量有待加强;自然文化景观的退化,缺少传承等问题,提出了在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结合本身特色,因地制宜,长远规划;融入特色,打造个性化城镇; 注重生态化建设,进行后期维护;传承文化,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等建议,为中国小城镇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建议,为提高小城镇的园林景观规划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6)

论文摘要:依据对小城镇现状布局与交通问题的调研,分析小城镇的建设和交通布局现状的成因及利弊效应,对小城镇交通问题特征、交通方式特征作出初步研究,并分析了小城镇布局以及交通发展趋势,提出了小城镇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对策。

1 小城镇的交通现状和特征

1.1 小城镇的交通现状

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建制镇90%以上是过境公路穿城的布局,这种小城镇穿心式过境公路布局在一定时期对城镇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城镇经济和公路运输机动化的发展,城镇用地和交通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沿路布局造成外部成本大大上升,对城镇进一步发展带来的制约作用超过促进作用,其弊端和矛盾越来越凸现出来。

1.2 小城镇交通特征

1.2.1城镇交通车辆构成复杂,交通方式多,交通流量呈加速增长趋势。货物运输以卡车、农用车、拖拉机、兽力车为主,同时还有三轮车、板车、手推车及肩挑人背。居良出行,镇区内以摩托车、自行车、步行为主;镇外以客运公交为主,私车较少。不同类型、不同速度的车辆以及行人之间的相互干扰,是造成交通混乱的重要因素。

1.2.2道路设施差,技术标准低。小城镇道路大多是自然形成的,或曾规划过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完全按规划实施,以致道路缺乏系统性,功能不分、性质不清;甚至过境道路穿越中心区,与城镇干道合二为一。

1.2.3交通流量和流向多变。在小城镇人口构成中“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有固定工作的人和学生的出行比较有规律。同时还有很多无固定工作的人,加上赶集、购物,使得城镇行人和车辆的流量大小在各个季节甚至一周、一天中均有较大的变化,各类车辆的流向、流量及其比例均不固定,一般常在上下班及上学放学、集市时形成流量的高峰时刻。

1.2.4交通流缺少组织、交通设施不健全。道路照明、交通标志、交通指挥信号灯等设施缺乏,对道路交通的使用者也非常的不利,致使交通混乱,在交通高峰造成拥堵。

1.2.5交通量增长速度快,交通设施不配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道路与停车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增长的机动车交通量。特别是有些经济落后的小城镇,往往只有一两条路况较好的门面性道路,整个道路不成系统,成为车辆出行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同时,静态交通设施匮乏,停车场地少,路边停车的弊端越来越不容忽视。

1.2.6道路布局不够合理。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没有规划的指导,城镇生长轴和城镇形态的发展一般都依赖于过境公路,沿线两侧展开,过境公路相当于城镇的主干道,穿镇而过,其他道路相对狭窄,在发展过程中,支路间距不均匀,造成道路系统的先天失调。

1.2.7路产路权缺乏管理,道路资源被侵占现象严重。城镇的原始积累和发展源自过境公路的带动作用,而这种作用又具体表现为兴办市场、沿路开店。城镇因为过境公路穿城、过往人员杂、管理力度小等原因,因而给管理整治带来难度。摊贩一般占用人行道,导致行人通行的不便,甚至被挤到车行道上去,严重阻碍了交通,并且引发交通事故。

1.2.8城镇公用集聚场地少,把过境公路作为临时广场使用。在小城镇受地方风俗的影响,在民间每年还保持着开庙会、赶集市等传统民俗,沿路设雉,搭台唱戏,造成越境车辆的通行困难。

2 对小城镇交通问题的成因思考

2.1 重生产轻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指导思路下,小城镇管理层往往把生产放在第一位,对基础设施建设与生产发展之间的关系缺乏长远的考虑和正确的认识,导致了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2 城镇建设资金短缺由于历史原因,小城镇布局大多比较自由,不利于道路的建设,特别是在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拆迁改造难度很大。小城镇又大多依托过境道路形成,城镇的主要功能沿过境道路分布,若重新建设城镇中心,资金仍是关键。

2.3 缺乏管理和技术人才小城镇在人才和技术方面都比较欠缺,难以制定出有远见有实效的城镇建设策略。规划编制固然可以通过外援得到技术支持,但请来的专家大多仅提供规划方案,缺少具体的操作指导以及后期的建设跟进,规划的落实势必大打折扣。

3 对小城镇交通问题的对策探讨

3.1 资金是关键使有限的资金价值最大化、取得最好的效果,需要科学预算、合理布局,以及运用专业的分析,因地制宜,降低成本,提高道路的使用率,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3.2 科学规划是保证作为城市发展过渡时期的小城镇,有着当前的交通特征、交通需求,同时也面临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交通方式的变革,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策略指导城镇规划。城镇功能布局和道路系统的规划需要有远近结合的思想,留有余地,保证城镇功能转型和交通弹性发展的需求,真正地做到可持续发展。

3.3 对城镇交通现状深入调查,引入交通影响分析科学地规划城镇用地布局和路网结构,使功能布局、人口分布、出行需求、物流走向与路网系统相一致,达到道路利用的最大化和交通需求源分布的最优化配置。均衡土地利用开发的强度,缓解因规划功能不合理造成的出行距离总量增大、局部道路负荷过重问题,保证城镇发展、路网系统与交通体系的有机协调。

3.4 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城镇的对外交通,不仅仅是城镇内部交通的依托,更是联结城乡乃至区域的纽带。在处理过境交通的问题上要从区域的角度,综合考虑城乡发展,理性而科学地处理城镇和过境道路的关系。

3.5 加强城镇的对外交通设施建设城镇交通直接影响到城镇在区域中的地位、投资环境。同时,对外交通设施.如站场、码头、铁路等在城镇内的位置、布置,对城镇本身的空间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不能正确地利用对外交通设施,则会阻碍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3.6 在用地规划布局上要尽量避免沿过境干道两侧均衡发展小城镇功能结构较紧凑,镇区人流车流较大,应尽量减少对过境干道的穿越,使其沿过境干道一侧发展,过境干道与城镇内部交通宜分离。

3.7 建立科学的交通管理体制规范道路交通秩序,提高道路交通设施的利用率,增强市民的交通意识。从而提高小城镇交通的效率,建立良好的城镇交通秩序。具体措施如完善交通标志、信号灯控制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制定相应的地方交通法规;进行交通知识的普及;对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进行综合调控。

小城镇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变化分析;保定市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0890-04

Study on the Dynamic of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 Baoding

SUO Xi-na,XU Yue-ming,HU Jian

(College of Business, Hebei Agricultual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1, Hebei, 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more and more peasants are concentrating in urban areas, which cause the expans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area in both city and contryside. This change brings challenge to the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threatens the food safety. The basic theory and approach of decoupling was introduced; and the decoupling model about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was built in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bout the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 Baoding. And other theories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result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was expanded separately; there was litt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expansion of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was extansive.

Key words: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decoupling model; changing analysis; Baoding city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带来的不是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农村建设用地相应减少,而是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同步增长的现象,致使耕地总量急剧下降,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剖析城乡建设用地内部发展变化,掌握发展规律,对开展内部挖潜,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求矛盾意义重大。

近几年来,保定市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重要物质载体的城乡建设用地迅速扩张。采用脱钩理论建立脱钩模型对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内部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其他理论对其进行阐述,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城乡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项目区概况

保定市地处京、津、石三角腹地,是“大北京经济圈”两翼之一,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现辖3个区、4个市、18个县,土地面积约占全省的1/9。2000-2008年是保定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二、三产业生产总值从558.6亿元增加到1 333.9亿元。作为城乡经济发展重要物质载体的城乡建设用地迅速扩张,2000-2008年,由202 094.1 hm2增加到227 741.8 hm2,总量增加25 647.7 hm2,其中城镇建设用地由49 597.5 hm2增加到57 959.8 hm2,农村建设用地由152 496.6 hm2增加到169 782.0 hm2。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急剧扩张是否合理,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直接影响到经济是否持续健康发展,甚至关系粮食是否安全。

2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建立

脱钩理论被广泛应用在不同学科领域,其含义为使具有响应关系的两个或多个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再存在[1]。利用限制条件确定的临界值划分不同的脱钩状态,以此来表述两个或多个物理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城乡建设用地主要由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两部分组成,城乡建设用地发展,就是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以此理论建立脱钩模型来阐述城乡建设用地发展变化相当贴切。

2.1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指标选取

2.1.1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主导驱动因素的确定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受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因素对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影响程度不同[2],产生的结果也就不同。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二、三产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人口6个因素作为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2000-2008年城乡建设用地变化主要影响因素如表1。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2000-2008年各影响因素与城乡建设用地的关联度分别为rGDP=0.768,r第二产业产值=0.733,r第三产业产值=0.770,r二、三产业总产值=0.748,r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657,r总人口=0.975,总人口与城乡建设用地的关联度最大,因此确定总人口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扩张的主导驱动因素。

2.1.2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指标的选取 英国学者莱温斯坦的人口移动理论提到有利的经济因素是吸引移民的最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人口迁移净流向常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中国是典型的二元城乡经济结构,城镇经济发展远快于农村经济发展。依此分析,则中国的人口净流向为从农村不断流入城镇,人口的转移必然会产生建设用地需求的变化。因此提出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使人口由农村不断流向城镇,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增加,而农村建设用地则相应减少的假设。由此选取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城镇人口及农村人口作为脱钩指标[3,4]。

2.2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建立

2.2.1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参数 脱钩程度系数为增量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与增量人均农村建设用地的比例,即单位人由农村转移到城镇以后,占用城镇建设用地与原占用农村建设用地的转化比例。脱钩程度系数大小表示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状态。

2.2.2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构建 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5,6],构建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公式:

x=(S城镇/|P城镇|)/(S农村/|P农村|)

式中,x为脱钩程度系数;S城镇为城镇建设用地变化量;S农村为农村建设用地变化量;P城镇为城镇人口变化量;P农村为农村人口变化量。

2.2.3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状态规定 《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1990)中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最低为60 m2/人,最高为120 m2/人;《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1993)中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最低为50 m2/人,最高为150 m2/人。基于合法与集约用地原则,单位人由农村转向城镇以后,城乡建设用地的转化系数为0.4(60/150)~2.4(120/50)。以此作为脱钩状态临界值,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如下:

随着单位人由农村转向城镇,S城镇>0,且S农村<0,x<0时,为强脱钩状态,视为理想的变化,处于第四象限;S城镇<0,且S农村>0,x<0时, 为强负脱钩状态,视为悖谬变化,处于第二象限;依据城乡建设用地转化临界值,细分一、三象限,S城镇>0,且S农村>0,0<x<0.4时,为弱脱钩状态,即占用农村建设用地高级别向占用城镇建设用地低级别转换,视为弱正常变化;S城镇>0,且S农村>0,0.4<x<2.4,为扩张连接状态,即占用农村建设用地低级别向占用城镇建设用地高级别转换,视为不集约变化;S城镇>0,且S农村>0,x>2.4,为扩张负连接状态;S城镇<0,且S农村<0,0<x<0.4,为弱负脱钩状态;S城镇<0,且S农村<0,0.4<x<2.4,为衰退连接状态;S城镇<0,且S农村<0,x>2.4,为衰退脱钩状态(图1)。扩张连接状态、扩张负连接状态、强负脱钩状态、弱负脱钩状态、衰退连接状态、衰退脱钩状态为违反指标规定转换,不利于土地集约、可持续利用,视为畸形变化。

3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分析

3.1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分析

参考《河北省土地调查统计年鉴》收集2000-2008年9年数据,进一步整理得到2000-2008年4个指标的变化量,依据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得出2001-2008年8年的脱钩程度系数如表2。

随着人口向城镇流动,2000-2002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S城镇>0),同时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呈现同步扩张(S农村>0),脱钩程度系数大于0.4小于2.4,城乡建设用地处于扩张连接状态。到2003年,则转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S城镇>0)、农村建设用地减少(S农村<0)的强脱钩状态,但理想变化持续时间不长,就变为严重的畸形发展;2004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缩小(S城镇<0),而农村建设用地规模扩张(S农村>0),脱钩系数为-0.07,转入强负脱钩状态;时隔1年,又回转到扩张连接状态;又经过两年,再次步入理想变化,2007年城镇建设用地增加(S城镇>0),农村建设用地略有减少(S农村<0),为强脱钩状态;到2008年再次退回到畸形变化,2008年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系数为25.72,处于扩张负连接状态,人均建设用地严重超标。

整体来看,2000-2008年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呈现出不断波动的变化趋势,由畸形变化转为理想变化再次退回到畸形变化;大体上呈现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双扩张”态势,个别年出现两者此长彼消的理想态势。

3.2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原因分析

2000-2008年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不断增加,结构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

其一,发展观念错位,政府重经济而忽视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2000-2008年,保定市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由15.36%上升到30.27%。经济增长需要城乡建设用地作保障,政绩观念淡化了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理念,导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盲目扩张[7]。

其二,土地相关政策出台及实行时效性强,持续性差。2000-2008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多个土地管理相关文件,地方政府在理解和执行方面存在时间性、阶段性,执行时效性强,但持续性差。如2004年国家连续出台了4个土地相关文件,极为关注土地问题,政策的督导促使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管理,保定市城镇建设用地甚至出现总量减少的现象,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政策观念淡化,政府管理放松,城乡建设用地迅速退回到“双扩张”状态。

其三,农村居民点特征导致农村居民点整理见效慢。保定市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且以平房为主,占地面积大;农民习惯自然院落形式居住,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低。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逐步转移到城镇,大量闲置宅基地未得到再利用。分散、闲置的特征,使得农村建设用地控制难度大,短期效果不明显[8]。

3.3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分析结论

综上所述,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发展仍处于不协调的发展状态。

其一,城乡建设用地总量随人口总量增加而增加,其结构却未随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其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尚未形成联动机制,而是“各自为政式”发展,城乡建设用地发展仍以外延式扩张为主。

其三,城乡建设用地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源式结构调整空间大,存在可行性。从9年的发展变化可以发现,只要引导机制和监督机制到位,就可以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向理性发展转变。

4 相关理论对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的阐述

4.1 系统论阐述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

系统论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且强调系统的发展与演化是内部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不断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子系统会影响母系统,母系统也会制约子系统。城乡建设用地系统由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两个子系统构成,其发展变化是两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影响的过程。2000-2008年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大体呈现出“双扩张”变化趋势(个别年份除外),城乡建设用地作为母系统,自然随子系统不断扩张而扩张,其结构也就不可避免地表现为子系统“双扩张”结构。但是考虑到建设用地资源供给有限,城乡建设用地不可能一直扩张发展,集约、可持续发展将是其最终选择。因此,建立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联动机制,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改扩张式规模发展为内源式结构调整发展,改变子系统发展方向及结构,才能使母系统处于良性发展。

4.2 城乡关系理论阐述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

城乡关系体现为城镇和乡村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过程,城乡发展经济史就是一部城乡关系“分离-对立-融合”的变化史。城乡土地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其发展变化也离不开“分离-对立-融合”。“分离”即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各自为政式”发展,“对立”即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伴随农村建设用地相应减少的此长彼消式发展。从表2不难看出,2000-2002年两者处于分离状态,到2003年出现对立状态,这种状态持续了1年,又回转到分离状态,直到2007年再次出现对立状态,2008年再次后退到分离状态。可见城乡建设用地互动呈现出“分离-对立-再分离”变化。从整体趋势分析,随着相关土地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城乡建设用地最终会逐步走向对立状态。

4.3 人地关系理论阐述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

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2000-2008年,保定市城镇化水平由15.36%上升到30.27%,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比例由32.5%变化为34.2%。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未随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相反出现“双扩张”现象,城镇建设用地发展压力增大,农村建设用地浪费严重,使得人地矛盾更为突出。

5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发展对策

5.1 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

保定市农村居民点分布广、规模小、数量多,人均居住面积严重超标,整理空间大,且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整理可行性强。因此,开展居民点整理,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调整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能够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5.2 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筹联动机制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应该响应人口结构的变化,只有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筹联动机制,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才能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压力,实现城乡建设用地整体合理布局[9,10]。

5.3 加强城乡建设用地科学引导和审批管理

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尚未形成协调互动的统筹联动关系,应加强对相关政策的科学引导和政策实施的监督力度,强化城乡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以保障其联动机制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钟太洋,黄贤金,韩 立,等. 资源环境领域脱钩分析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8):1401-1412.

[2] 张永康,李世平,夏显力.宝鸡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灰色系统模型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385-1386.

[3] 袁浩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7):102-103.

[4] 周小平,黄 蕾,谷晓坤,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方法及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0):79-85.

[5] 李效顺,曲福田,郭忠兴,等.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脱钩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5):179-184.

[6] 钟太洋,黄贤金,王柏源. 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18-31.

[7] 郝冬芳,侯志玲. 沈阳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必要性分析[J].民营科技,2009(7):106,162.

[8] 邱章玲.天津市、成都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的启示[J].发展研究,2010(10):32-3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