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03 05:43:46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客家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本文的写作契机来源于“星海音乐学院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梅州客家音乐非物质文化资源采集活动”。此次活动中项目组一行20多人,采访了梅州地区六十余位客家音乐人,其中数个为部级非遗传承人,通过对她(他)们的采访,使笔者逐步深入地接近了梅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客家传统音乐---山歌、汉乐、汉剧,并了解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在当下的实际际遇。对笔者触动颇深,遂写下此文来探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之下如何在政策层面、民间层面、教育层面健全保护机制,使客家音乐在面对大众文化的冲击中得到有效的保护并走出困境,寻求自身的健康发展,在文化生态链中获得良性循环的可能性。

一、概说多元性的客家音乐文化

客家是我国汉族的一大民系。客家的先民们在西晋之前是居住在黄河、淮河和长江流域的,但是由于战乱及自然灾害等原因,他们背井离乡,大规模向南迁徙。在这千余年的劳动生产和生活繁衍过程中,客家的先民们把从祖籍腹地带来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内容丰富的客家文化。而客家音乐则是客家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中原音乐与当地畲族、瑶族音乐的有机融合,是客家人独有的民间音乐。从客家音乐的起源与流变,种类与分布来看,可以说,“歌随人走”,是移民的产物。

客家音乐具有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等特点。1.历史悠久。客家音乐的形成与客家民系的发展是同步的,也就是说自西晋、北宋以来,客家音乐已有逾千年的历史。2.种类繁多。客家音乐经过不断发展, 内容越来越丰富、种类越来越多。客家音乐包括客家器乐、客家山歌、客家小调、说唱音乐、民间戏曲、歌舞音乐以及宗教音乐。3.特色鲜明。与其他中国民歌一样, 客家音乐同样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客家先民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都与赣闽粤边区的风俗文化、生产方式紧密相连, 由此而形成千差万别的“地域色彩”,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国家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后简称《意见》),其中的附件《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平等暂行办法》(后简称《暂行办法》)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暂行办法》列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的六类,与《公约》定义的五项一致,另外一项为“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其具体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流传形式是由人类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曾经被誉为历史文化‘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影’。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具备以下的三个条件:①必须是世代相传的,至少有一百年的历史;②与广大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③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的,是‘活态的’”。《意见》还明确了在“非遗”工作中“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更多的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得到挖掘。客家音乐就是依托于艺人表演而存在的极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音乐在赣、闽、粤等地域的流传、改造、提升,经过上千年的历史演绎与积淀,逐渐成为我国传统音乐领域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代表品种之一。客家音乐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客家人的特色,尤其是客家音乐特有的传承方式和通过音乐所进行的文化传承方式,格外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因此,探讨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于弘扬客家文化,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非遗政策下的客家音乐保护问题

客家音乐作为客家文化的一颗明珠,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甚至濒临消亡的境地。造成这些民间艺术“珍宝”日渐衰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演内容受地域语言的限制。传统客家音乐的表演形式多是客家方言为主要表现方式,而受到大众文化以及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影响,客家方言也呈式微趋势,因此在本区域内的传承受到冲击。二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多方的因素导致地方政府支持艺术组织经常是短期行为。客家音乐大多数流传于民间, 因为没能得到政府足够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 对其的研究和保护就经常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客家音乐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同时又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因此,如何对客家音乐进行有效保护成了客家音乐能否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政策层面的立法保障

国家已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但是目前也只有较为单一、零散的法律规章,相关配套的法规还未完善,完整的体系还未健全。因此,我国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建设,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加规范化、系统化。针对客家音乐的保护也应先着眼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特别是在客家人居住集中的省份,应制定保护客家音乐的法规制度,从资金、教育、客家文化保护等方面来有力保障客家音乐继续生存和健康发展。我们可以考虑在国家和省市的财政预算法律中,特别是地方省市的财政预算中给客家音乐的保护留出预算空间。同时,也可以在有关法律考虑设定这样的制度,即对有利于客家音乐保护的行为,如挖掘、发现和维护客家音乐的行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可获得法律明确规定的奖励。

(二)传承层面的研究与教育

1.对客家音乐的科学研究是整个客家音乐保护工作的基石。我们只有了解客家音乐的历史、特点等等,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保护和传承。客家音乐的种类繁多,我们就更应该对其进行梳理,寻找其本质的东西。现在以客家山歌为中心,从文学、比较、歌手到传承等方面全方位的展开了大量研究。但这些成果还未涵盖客家音乐的方方面面,研究的方法、研究主体等也较为单一。因此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应加强对客家音乐的科研工作。就具体研究工作而言,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回归客家音乐的生活世界。客家音乐是“活态”的,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应该走入客家音乐的形成、发展的生活世界,去真正感受、认识、了解客家音乐。第二,研究主体的多元化。以往对客家音乐的研究基本上以学者为主,而音乐的主体,即歌手(传承人)和听众严重缺席。他们对客家音乐的理解应该在客家音乐知识体系中享有重要地位。

2.文化的传承本质上是个教育问题。我们也常有这样的疑虑:客家音乐是否后继有人? 传承人的培养就是教育问题。客家音乐的发展与传承需要教育培养传承人,同时客家音乐的发展更需要科学研究和群众基础,这些都需要客家音乐走进学校。我们应当在客家人聚居地省市的学校专门开设有关客家音乐的课程,或将客家文化和客家音乐编入有关音乐和相关的本土教材中。在中小学阶段让孩子们接触和了解客家文化和客家音乐,到大学阶段就可以让他们进行有关研究或者专业的学习,成为客家音乐传承人。

(三)传播层面的媒介与宣传

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国家层面是法律与政策的宣传,这点在上文中有所阐述,而在微观层面则是传统技艺的有效传递。因此,就客家音乐的宣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媒介宣传。进入21世纪,电视、报纸等都是较为传统的宣传方式了,我们除了充分利用这些传统的宣传阵地以外,需要加强对互联网这个宣传途径加以合理而充分的利用。比如建立国家和省市各层面的关于客家音乐的官方网站,同时也积极鼓励民间建立有关网站。网站的建立可以让全世界的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客家音乐,并可以随时关注新进展。这是一个十分简便但又非常有效的宣传途径。

第二,走入市场。将客家音乐推入市场既可以获得客家音乐生存和发展的资金支持,又可以在市场中获取更多地听众和爱好者,为它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在走入市场过程中,我们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更新内容、表演形式等,但同时还应保存好客家音乐的“原滋原味”。创新与保存表面上是矛盾的,其实从根本上讲是统一的,因为客家音乐是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的,它本身就会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更新,可以说客家音乐本身就具有保持传统和创新变化的特质,这也是客家音乐能生存千余年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加强对客家音乐的保护,不仅对客家音乐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借鉴。

基金项目:

本文章为《星海音乐学院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梅州客家音乐非物质文化资源采集》项目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梁艺红.试论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承[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06).

[2]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2003年10月17日,

http:///

images/0013/001325/ 132540c.pdf.

2014年4月17日.

[3]徐晓琴.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湖南民间舞龙运动的流变及发展前景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袁瑾.赣南客家音乐保存与发展之刍议[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5).

作者简介: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 浙江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教学基地

音乐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习俗改变,有许多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临自生自灭,拯救、传承迫在眉睫。将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建设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是培养传承人、继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效的途径。本文着重阐述浙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资源,剖析浙江音乐教育的实力,提出建设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的构想,以供研究探讨。

一、浙江音乐非遗资源丰富

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出土相当多的骨哨,是一种乐器,这说明大约在距今6000年到7000年之前已有原始音乐,而且浙江的传统民间音乐也极为丰富,有许多项目已列入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浙江省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传统音乐有10项:嵊州市的嵊州吹打,舟山市的舟山锣鼓,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畲族民歌,杭州市的古琴艺术(浙派)、江南丝竹和十番音乐(楼塔细十番),遂昌县的十番音乐(遂昌昆曲十番),嘉善县的嘉善田歌,岱山县的海洋号子(舟山渔民号子),平湖市的琵琶艺术(平湖派);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传统音乐有3项:泰顺县的畲族民歌,象山县的海洋号子(象山渔民号子),平阳县的道教音乐(东岳观道教音乐)。

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音乐共计32项,其中,第一批7项:江南丝竹(杭州市)、畲族民歌(景宁县)、嘉善田歌(嘉善县)、舟山渔民号子(舟山市)、舟山锣鼓(舟山市)、嵊州吹打(嵊州市)、奉化吹打(奉化市);第二批11项:浙派古琴艺术(杭州市)、楼塔细十番(杭州市萧山区)、畲族民歌(建德市)、鼓亭锣鼓(富阳市)、山歌(金华山歌、仙居山歌、江山廿八都山歌)、吹打(洞头龙头龙尾、平阳吹打、苍南吹打、上虞吹打、磐安吹打)、平湖派琵琶艺术(平湖市)、塘工号子(海盐县)、缙云丝竹锣鼓(缙云县)、遂昌昆曲十番(遂昌县)、竹溪锣鼓(松阳县);第三批7项:渔歌(富春江渔歌、嵊泗渔歌)、越窑青瓷瓯乐(慈溪市)、竹乐(安吉县)、道教音乐(平阳县东岳观道教音乐、苍南县教正一派科仪音乐、松阳县月宫调、洞头海岛道教音乐)、天台山佛教音乐(天台县)、汀州吹打(云和县)、独角台场(缙云县);第四批7项:十番锣鼓(余姚十番、常山县新桥十番)、绍兴派古琴艺术(绍兴市)、渔工号子(舟山市普陀区)、畲族民歌(平阳县)、山歌乐清撞歌(乐清市)、丽水吹打(丽水市莲都区)、道教音乐(上虞市太极祭炼音乐、天台山道教南宗洞经音乐)。

二、浙江音乐教育实力雄厚

浙江对音乐教育十分重视,音乐教育实力雄厚,拥有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浙江职业艺术学院音乐系等高等教育机构,在浙江职业艺术学院基础上筹建的浙江音乐学院已正式动工。这为建设以高校为龙头的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浙江音乐教育拥有全国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全国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单位。有音乐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和音乐学、音乐教育、艺术教育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设有音乐学(教师教育)、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舞蹈学、艺术教育等本科专业和成教音乐教育、音乐文化与表演本、专科专业,及音乐教育、声乐、钢琴、器乐、舞蹈、艺术教育、作曲与指挥等教学系。有南宋乐舞研究中心、张世祥小提琴国际教学研究中心、艺术学研究所、浙派琴筝研习所、音乐教育研究所等音乐研究机构,设声乐表演理论与教学、钢琴演奏理论与教学、音乐美学、音乐教育、理论作曲、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等研究方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音乐艺术教育教学体系。

浙江音乐教育师资实力雄厚,现有音乐专任教师近200人,其中正高职称近30人,副高职称60余人,博士、硕士40余人,聘任外教20余人,有3人入选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浙江音乐教育拥有国内一流的硬件教学设备和环境。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资料室藏有中外音乐专业图书、期刊、唱片和光盘4万余册(件),拥有面积约13000平方米的全国一流音乐教学大楼,内有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视听实验室、MIDI制作室、数码钢琴教室、合唱教室、合奏教室、舞蹈排练厅和琴房,并有一座现代化的音乐厅。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建有藏书17万册的图书馆、600坐席的音乐厅、30个教室的教学楼、300间琴房的琴房楼及功能齐全的实验楼、体育馆等各类教学设施。浙江职业艺术学院音乐系除了拥有足够量的专业大课教室、排练厅外,还拥有琴房397间(大专258间,附中139间);钢琴350台(其中有斯坦威大三角演奏琴1台,教师教学用的雅马哈三角琴21台);有电钢琴教室2个、音乐专用多媒体教室4个、电脑音乐制作室1个。有能容纳398名观众的室内乐音乐厅和容纳928名观众的实验剧场各一座。此外还有音乐欣赏室、音乐资料室、录音棚等一系列较为完善的专业配套设施。这为音乐教学科研、艺术实践和演艺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浙江音乐教育十分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先后邀请来自奥地利、美国、德国、法国、乌克兰,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浙讲学。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从2007年开始与乌克兰卢甘斯克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合作办学,两院优秀学生进行互派培养。

在浙江职业艺术学院基础上筹建的浙江音乐学院,校址设在杭州市西湖区之江版块象山区块,占地600亩,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规划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5000人。校区建设已正式动工,预计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未来的浙江音乐学院除了教学设施,还有音乐厅、大剧院、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大剧院内还将设有大剧场、小剧场和电影放映厅,其中包括一个IMAX影厅。这些场所都将向公众开放,成为社会文化服务窗口。学院将集教学功能、科研创作功能和社会培训功能于一体,打造一个良好的音乐艺术学习交流场所,就像一个开放的音乐博物馆。

以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浙江职业艺术学院音乐系等高等教育机构为基础,以浙江音乐学院筹建为契机,打造浙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应为最佳选择。

三、建设音乐非遗教学基地的构想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为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创造了条件。高校现代化的教育体系、规范的教学管理、系统的专业训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规范培养提供了保证。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是其他单位不能替代的。高校能否倾情投入,将直接关系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败。”[1]在具有音乐教育基础的高校,通过传承队伍专业化、专业设置正规化、教材编写形象化、人才培养定向化、教学方式网络化等举措,建设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应是不二选择。

1.传承队伍专业化

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方式应将依赖于传承人的“口传身授”、带徒学艺逐步转变为以专业教师招收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形成一支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专业化教师队伍。高校教师经过音乐系统学习,理论基础深厚,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研究、演奏功底厚实,但缺乏对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因此,应组织一批中青年高校教师分工负责深入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所在地,或邀请传承人进校,拜传承人为师,重新学习,全面掌握技艺,以保持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薪火相传,并得到可持续发展。

2.专业设置正规化

“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纳入教育体系,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教育机制,将教育导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之域,从教育的视野去研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2]目前,我国还没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列入国民教育系列,更未设置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在杭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和联合开办培训班,培养专业人才。”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相关高校具有教学基础,具备率先开设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专科专业的条件。可考虑在浙江师范大学或杭州师范大学开设本科专业,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开设专科专业。鉴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专业的教学设备较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经验较丰富,而且与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基本一致,因此可率先开设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专科教学试点。

3.教材编写形象化

编写生动、形象的教材是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习的基础,每项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编写应包括起源、演变、乐器特点、理论基础、基本功法、演奏技巧、难点解析等进行系统阐述,更应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采用录音、录像等方法,甚至动漫等手法制作形象逼真、声情并茂、引人入胜的光盘教材。力求深入浅出、一招一式生动形象,既便于学习,又利于深入研究。

4.人才培养定向化

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专业人才的培育要从属地幼儿教育、中小学开始,定向育苗,并在高校建立特长生定向招生机制,与属地传承人带徒相结合,招收经属地推荐、热爱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专业基础、有培养潜力的特长生。这批学生通过校内外基地的系统教育和专项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化培训,成为新一代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毕业后再返回原地从事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有这样一支新生骨干力量必将大大提高属地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5.教学方式网络化

为了使在校学生教学方式更生动、形象、逼真,并满足社会上拜师学艺和音乐爱好者学习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需求,应由设有音乐院、系的高校牵头,建设全省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远程网络教育基地,开展网络化教学。这对营造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氛围,培养传承人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浙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基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全民积极参与,相关高校全身心投入。只有充分利用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充分发挥教学实力,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力量,采取改革创新举措,才能在国内率先建成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基地,发挥其示范效应。

参考文献:

[1]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251.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非物质音乐;教学;传承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文化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保护给予了应有的重视。音乐文化亦不例外,从官方到民方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与行动,把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民间珍贵的音乐遗产加以整理和保护。政府及各大音乐院校在教学体系中,也逐步涉及到民间音乐文化的整理与保存。作为高校,发掘与保护民间音乐遗产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自西学东渐以来,国内高校引入了西洋教学的内容,与中国民族音乐并行发展,然而,在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中,忽略了原生态音乐的渗透。因此,音乐教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顺应时代的要求,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

音乐教学引入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

1.高校代表着文化和知识的先进性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学术机构,也是最具有学术氛围的团体。引导着时代先进的思想潮流和发展方向,具有文化的前瞻性。由于高校是最活跃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团体,也是蓬勃的青春力量的聚集地,因此,对新鲜事物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在高校中引入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是保护传统音乐文化最好的方法之一。只有学生不断的学习传统音乐文化,才能更加热爱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进而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2.高校近年来音乐专业普及率加强

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满足更多青年圆大学之梦,近年来国家大力扩充招生范围和名额,使更多怀着大学梦的莘莘学子得以受到高等教育。音乐更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知识结构之一。因此,各类综合型大学加大了对音乐艺术的投资力度,从兴办音乐专业到增加音乐公选课,无不体现对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在音乐类专业学生受众面得到扩充以后,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应该并行发展,只有更多的人来研究和学习传统音乐文化,才能使非物质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扬。

3.高校对继承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责任

教育是民族之本,教育机构的教学思想决定着民族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民族的荣辱兴衰。国家的综合国力也代表着文化的实力。因此,文化的传承在高校的教学环节中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其学术高度的部分。良好的教育教学体制既能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也能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合理内核。对非物质音乐文化的发掘、继承和传承也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音乐教学引入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方法

1.理论教学的实施

经过专家论证与研讨,编辑地方民族民间音乐史,开设课程地方民族民间音乐史论。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历史年代且民间在传承与发展中保护的比较完整的民间艺术,以文字、照片、数字格式等方式记录下来。课堂教学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耳濡目染,加深对民族民间非物质音乐文化的印象。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请民间艺人参与课堂,使学生能够更为直接的接触和感受非物质音乐文化鲜活的生命力。

2.民歌演唱

民歌作为古老的曲种、民族音乐文化的灵魂,在高校音乐课堂上一直被作为基础课之一。许多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都引用了民歌的素材。比如:《冰山上的来客》作者雷振邦,《掀起你的盖头来》的作者王洛宾,《长城》交响乐的作者叶小刚,歌剧《秦始皇》的作者谭盾等。这些作曲家对民歌的改编扩大了流传的广度,丰富了民歌的表现形式,增加了民歌的内涵,强化了民族符号特点,丰富了创作内容。

高校课堂应该进一步扩大对非物质音乐文化的力度,把民族民间歌曲运用到WEB课堂上,这样节省了教师资源,也有利于民歌更广泛的流传。

3.传统戏曲表演

京、评、梆、越、黄作为古老的五大曲种早已引入课堂,其他地方戏曲也有一定的涉及,比如:东北二人转、山东吕剧、苏州评弹、河南豫剧等。民间现还存在大量的具有学术价值的曲种,这些戏曲段落如果不整理,在未来很可能失传,高校应该尽快把这些具有学术价值的戏曲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并继承下来。因此,运用课堂教学也是传承的最好方式之一,通过WEB课堂教学,给年轻的学子提供一个多元化授课平台,能极大地提升热爱传统戏曲音乐的底蕴,为将来诠释作品、创作作品、传播民族音乐积累量能。

4.传统器乐演奏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音乐具有发掘不尽的潜力,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积累了丰富的器乐音乐财富,这些器乐演奏形式繁多,有独奏的、有合奏的、有齐奏的、有卡农形式的,流传下来的都是民族特点鲜明的、经得住时间检验的优秀作品,把众多的民间器乐遗产继承下来是后辈光荣的使命。因此,课堂教学体系中,民间器乐结合WEB能更好地把这项使命有效地执行。

5.视唱练耳教学

视唱练耳教学是大学基础课之一,一般高校都开设2年,足见其在音乐专业中的重要要作用,耳朵的听辨能力是决定一个人能否从事音乐专业的关键器官。在没有录音机的年代,音乐的传承全靠耳朵的辨别能力,把音乐记录保存并且传承下去。现如今,有了各种录音设备,能够帮助音乐工作者将这项活动更有效的完成。但是,记录还是要运用乐谱的手段,因此,学生听力将直接决定对非音乐类物质文化遗产继承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视唱练耳教学课堂上,给学生多一些这方面能力的训练,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又加深了对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是继承与发扬的最好方法。比如:教师让学生记录一段原生态的旋律,学生首先会感到旋律很有生命力,其次会想方设法记录下来,这样记录下来的东西不容易遗忘。再比如:教师把原生态音乐编辑到视唱中,要学生背诵或者配二声部演唱,也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非物质音乐的积极性。

6.原生态音乐欣赏

非物质音乐文化引入课堂最好的形式还有欣赏教学,欣赏能扩大音乐的涵盖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对非物质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欣赏、比较、鉴赏,增加对民间传统音乐的热爱,基于WEB的形式,也能不断充实音乐的信息量,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体会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进而激发其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的历史使命感,使我国多民族多元化音乐文化得到系统的传承。

总结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音乐文化。各个民族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音乐。这些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具有生命力的被保留下来,没有生命力的被淘汰掉。因此,对待这些被传承下来的鲜活的历史遗产,后辈当竭尽全力保护好,只有在实际行动中学习和运用这些非物质音乐文化,才能发现喜爱到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刻内涵,从而把民族音乐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桑德诺瓦.“有所为”亦“有所不为”――论音乐类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方法[J].中国音

乐,2008,(2).

[2]吴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师音教课堂的思考[J].

中国音乐,2009,(2).

[3]周咏.高校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与方略[J].南

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7).

[4]米永盈,吕小凤.综合性高校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

承[J].山东社会科学,2009,(10).

[5]翁敏华.论大学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J].湖北民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常山战鼓;非遗;校园;传承;方法

自2003年起,我国开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对于长久以来生存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学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有能力更有责任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利用人才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教育工作,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近期,湖南省共公布了38所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名单。韶山学校、白关学校分别将韶山山歌、如意剪纸等“非遗”传承项目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河北省正定县的常山战鼓历史悠久,是河北省第二批被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鉴于湖南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我们如何将常山战鼓开展可行的校园传承,笔者将做三点讨论:

一、以常山战鼓传承人为代表的团队进高校、中学、小学等各类别学校进行演示、演奏,进行科普类的传承

2013年12月,正定县南牛乡邀请常山战鼓传承人之一的张书社作为顾问在南牛乡12所中小学、1300多名师生中开展“常山战鼓进校园”活动。正定县弘文中学自2006年起将常山战鼓引入校园,作为了学校音乐课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并积极参加省、市、县的各类活动。常山战鼓适合在校园中进行演示演奏传承是因为:1,学校中有硬件资源优势。不论学校的类别,所有的学校都建设有操场,操场适合于进行常山战鼓的室外表演。2,学生在正常学习期间,集体观摩欣赏常山战鼓的演奏,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调剂学习紧张程度。3,有利于学生增长课外知识,学生们实地观摩欣赏可以认识并了解各个打击乐器的形状以及音色。4,以常山战鼓为范例,进行民族音乐类的欣赏,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民间锣鼓以及民间音乐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重要性。5,小学为起点的广谱性欣赏,可以让学生们从小就树立民族意识,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6,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有助于增进学生的历史荣誉感、责任感以及民族自豪感。

二、以高校的音乐系(学院)为主要阵地,进行课堂性的教育教学

在高校的音乐学院中,无论学生所学哪一种专业方向,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已经系统的学习过音乐理论知识,有一定的音乐功底。那么,在没有任何旋律乐器而只有以节奏变化为主、肢体表演辅助的常山战鼓演奏中,高校的音乐系(学院)学生是完全可以胜任的,他们只需要在单鼓、大钹、铙等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巧上加以学习和训练,并且为之进行合奏和队形的排练,因此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对于有深入学习意愿的学生,我们可以帮助其深入的掌握这些技能,甚至使其成为常山战鼓的大学生传承人。如果能够在高校的教学课程方案中增设常山战鼓的课程,那么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作为一种资源正式的引入到大学教学之中,这对于大学音乐学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常山战鼓的传承都是双赢的。这种传承方式是时代背景下的新探索,符合河北省文化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国情。另外,由于高校的音乐系(学院)的学生在就业时,有数量不小的毕业生会成为中小学或者幼儿园的教师,那么只有他们在接触、学习常山战鼓之后,才会为下一代学生接触和认识常山战鼓提供更高的可能性。

三、在高校中,以所有的大学生为主体,开展素质拓展领域的兴趣延伸活动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会接触或参加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例如:交谊舞社团、吉他社团、轮滑社团等等。我们也可以在高校团委和音乐系(学院)的帮助下,成立“非遗”社团,以音乐系(学院)的学生为点,向爱好和有兴趣学习非遗项目的所有在校大学生进行扩散式的覆盖。由于常山战鼓的演奏和学习要有一定的音乐素质为基础,所以这种操作模式必须要以兴趣为基点,先以欣赏和了解常山战鼓为主,慢慢的渗透音乐基础理论和常山战鼓的演奏技巧。同时在已经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的音乐系(学院)学生帮助下,一对一、手把手的把常山战鼓的演奏技巧传承到每一位有兴趣的大学生身上。当然,这种传承只能以兴趣为主,属于广谱性的传承,毕竟其他院系的大学生没有音乐功底,他们在学习和演奏常山战鼓中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也只有这些大学生参与进来,常山战鼓的传承才能更加全民化、大众化。当然,以上讨论的可行性方法也有难点和阻力:虽然高校中并不缺少热衷于传统文化、可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传承人的大学生群体,但是缺少的恰恰是政策的制定和引导他们真正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的领路人。因此,面对当前地方高校普遍缺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现象,政府和学校如何从政策的制定和利用现有人才整合课程体系,真正发挥教育作用和学校阵地,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期待突破的难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小军.河北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策略研究[J].音乐创作,2014,06:156-157.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屈家营古音乐,保护现状,创新开发

 

廊坊自古为元、明、清三朝的京畿门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深厚的文化积累。宋辽时期,两国疆界分廊坊于南北,杨家将守三关的英雄悲歌就发生于此,至今永清县仍保存着的宋辽古栈道,就是宋辽对峙时宋太祖赵匡胤所建的战争防御体系,被誉为“地下长城”。正是因为廊坊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才铸就了其璀璨的文化。

任何音乐文化都离不开历史文化的熏染,在廊坊固安就流传着一个很独特的音乐文化现象,那就是被誉为中国“音乐活化石”、“中国文化之瑰宝”的“屈家营古音乐”,与西安仿唐乐舞、湖北编钟乐、北京智化寺古乐并称为中国四大古乐。固安的“屈家营古音乐”,乐风古朴,音乐以其严格的教习制度,保持了古乐的纯净,直至今天仍彰显其特有的古韵。从永清县保存的“地下长城”到固安县的“屈家营古音乐”,就印证了廊坊悠久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

近些年来各级文化部门对“屈家营古音乐”进行了多方面的保护工作。笔者在对“屈家营古音乐”现状进行了多方了解和调研后,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屈家营古音乐”的现状

1.1“屈家营古乐”的历史渊源

“屈家营古音乐”创始于元明时期,源自佛寺,后流传于民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其演奏多以音乐会的形式出现。它的这种演奏形式也是我国保存较完整的古代音乐形式。音乐以吹奏和打击为主要的演奏乐器。论文大全。其演奏的乐器包括管、笛、笙、鼓、镲、钹、铛和云锣,也有用于集合会员和初会开道的大号铜锣。“屈家营古音乐”的音乐内容极其丰富,包括宗教佛事、民间哀乐、故事传说、封建宗法、军政事务、自然生态、节令、动物、景致与儒家学说、人物、事迹等诸多方面。其现存的作品有《玉芙蓉》、《纣君堂》等13支套曲;《金字经》、《讨军令》等7支大板曲;《五圣佛》、《贺三宝》等20多支小曲和一套打击乐曲。由普通流行的传统曲牌和本身独有的曲目两大类组成。在演奏时,每一个演员都有其固定的角色,有总管、攒管、香首、师者和一般会员、会友等。

“屈家营古音乐”的演奏有其特定的时间。一般会在,农历正月初一与七月十五这种传统活动日中演奏。正月初一的演出是拜会和游庙。七月十五的演出是纪念祖师师旷和超度亡灵。除此之外,平时在赶庙会和给丧事送乐以及参加求雨等活动中演奏。

从“屈家营古音乐”的古乐文化,到演奏的曲目可以窥见,其音乐内容和演奏风格之丰富,乐谱之完整,技艺之精湛,显示了它的独特,更显示了它600年来声声不息的旺盛的生命力。

1.2 屈家营古音乐的保护现状

自1984年起,当地文化部门就开始了对“屈家营古音乐”进行紧急的抢救及整理保护工作。经国务院批准,“屈家营古音乐”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张振涛等百余位中外学者及专家,曾慕名前往固安县考察“屈家营古音乐”。他们一致认为:“屈家营古音乐”的乐风相当于西方巴赫时代的音乐风格,音乐平和、古雅,是我们现在能听到的唯一的古代宫廷音乐。1987年6月19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亚太地区音乐学术讨论会,“屈家营古音乐”以其特有的音乐会形式参加表演。与会的二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位专家观看其演奏,之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们认为“屈家营古音乐”是世界古老的音乐艺术之一,堪称“世界音乐之根”。其“屈家营古音乐会”被世人所瞩目。

“屈家营古音乐”在受到国内外音乐界钟爱和褒扬的同时,河北省及廊坊市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也已经行动起来,对它进行保护和整理。2009年6月由河北省文化厅监制,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录制,由河北百灵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河北民间音乐传统曲目集成(CD)》中收录了全省31个代表性音乐会的传统经典曲目,共计432首,其中包括廊坊的屈家营、南响口等在内的十一个音乐会的录音和录像。收录廊坊的“屈家营音乐会”、“南响口音乐会”等音乐会乐曲160首,时长约14个小时。在录音、录像期间,演奏“屈家营古音乐”的民间艺人,尽情展示了自己的演奏技艺。其中最具特色的有双管演奏乐手,他能同时吹奏两个管子;双云锣手同时能敲击两个云锣,其技术之精湛、花样之繁多,让在场录音、录像及文字记录的专家们叹为观止。

1.3“屈家营古音乐”的延续与继承

从古至今,我国的音乐教习多以口传心受为主。“屈家营古音乐”就是仍保留着以身口相传为文化链接而得以延续的,可以说它是活的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了解,那曾经古老沧桑的宫廷雅乐了,更多的是摇滚、爵士音的冲击。那么,要想使“屈家营古音乐”这一文化瑰宝得以继承,培养传承人,创造古乐更多的传承人资源,已成为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河北省文化厅已于2008年正式将演奏“屈家营古音乐”83岁的老乐师冯月池和32岁的年轻乐手屈炳庆,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屈家营村还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学员,按音乐会会规有条不紊地向老乐师学艺,为古音乐的传承增添了新的活力。因为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其特殊性,河北省文化厅做出的这一决定,为传承人的保护和开发新的传承人资源,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论文大全。

1.4“屈家营古音乐”的建设

为了抢救、挖掘、保护“屈家营古音乐”及“屈家营古音乐会”之形式;为了发扬光大这一民族文化,从廊坊市到固安县都采取了很多有效地保护措施。其中,固安县出台并实施了抢救保护“屈家营古音乐”的“五个一工程”,出版了一本古乐图书(即赵复兴编著的《古乐奇葩》,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08年11月正式出版发行)、并录制了一套古乐光盘、还培养了一支年轻队伍、建设了一处阵地、形成了一个很具规模的产业。政府部门通过县、乡、村三级融资的方式,解决了音乐会堂土地使用的问题,先后完成了会堂通柏油路、通电、打井等基础性建设工程。2000年春,屈家营音乐会堂建设工程开始正式启动,会堂位于屈家营村东,占地9.8亩。2005年8月,会堂主体落成,建筑面积达966.5平方米。从各级政府大力加强对“屈家营古音乐会”的建设,为喜爱和研究“屈家营古音乐”的爱乐者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2. 对屈家营古音乐的创新开发

2.1在现代文明下古乐保护的新矛盾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与它至今仍存在的环境即“生境”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保护古音乐不仅是要留住它的声和形,更要注重保护使之生存的这种“境”。正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它“不仅存处在一种历时性的‘传统’中,而且处在一种共时性的‘生境’中,……其共时性的‘生境’,也不会是一个封闭性的单一的‘点’,而是一个能和相关文化、相关生态、相互影响或互相作用的动态系统”(1)。也就是说,当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离开了其所存在的文化生态,其性质就可能发生无法估量的改变。

在现代文明的经济大情境下,要想使具有古乐特色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并发展,一般地做法是把其推向市场。一些音乐制作者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在原有音乐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现代原素。那么,这种古乐进入经济市场就会脱离自身的生长环境,将失去原来固有的古韵之味。在市场化的今天,如果为了保留其原味而没有融入现代的理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屈家营古音乐”要进入经济市场,人们是否能接受这种“新”的古乐表演,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矛盾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当今,若想永远的继承和保留“屈家营古音乐”,那么,进行科学的,全面的保护,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开发,形成产业化才是它的必经之路。产业化对文化的传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只有在这种发展的前提下才能保持古韵之味如长青之藤永远不衰。

2.2 借高校教育优势,寻找专业人才

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的高低,首先要看其国人对其文化的知晓。那么,对国粹之精华的知晓首先要靠教育的传播。

2.2.1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给古老音乐注入了春天的魅力

高校是传承教育,施教学生的沃土,如能让古乐在课堂上响起,让年轻学子们感受古老的“屈家营古音乐”的魅力。聆听和观赏这种以笙、管为吹奏,云锣为打击的音乐合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和创作欲望,从而使他们成为这支研究队伍的生力军,让古老音乐永葆春天的魅力。

如果将“屈家营古乐”以音乐鉴赏课的形式引入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理的改编创作,并与原来的古乐进行对比欣赏,这样还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和创作热情。学生们还可将它做为毕业论文的一个研究方向,创建研究小组,对其进行专业的、多方面的、多角度的研究。

2.2.2通过高校教育培养的专业精英,建设多元产业化团队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产业化开发,既要保持原生态、又要有利于传承,还要进行表演上的创新、提高音乐的观赏性和传播性,是一系列矛盾的探索性的事业。那么,多学科的参与,与多元化、系统化的研究已势在必行。

屈家营村位于固安县中南部,隶属于礼让店乡,地处京、津、保三大城市的中间地带。可借助周边高校的人才优势和高校的学术环境,研究一套合理的开发战略,即通过高校教育培养专业精英,建设多元产业化团队,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战略手段。论文大全。在京、津及廊坊市各高校具有音乐、经济、市场营销、管理学、史学、传播学、旅游管理等众多专家,在他们的把脉和引导下,能从更高层次探索古乐的产业化之路,提升古乐的鉴赏价值,为产业化开发做科学的技术指引。

通过对“屈家营古音乐”现今的保护和开发,要想使这支古乐不像夜空滑落的流星,只有一闪即逝的光芒。那么,只有坚持走教育传播古乐文化,教育培养精英,政府为其制定专门之政策,大力做好传承人的培养,走产业化之路,才能使“屈家营古音乐”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永远不会流失的并闪光的钻石。

注释:

①杨晓.音乐学院与音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创作,2007年第二期.

②周文中,邓启耀.总序――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周楷模,云南民族音乐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5.

【参考文献】

[1]固安县文化体育局.屈家营音乐抢救保护工作的情况.2009,3.

[2]中国艺术报莫让古乐再“断弦”——老音乐家与河北屈家营音乐会的保护.

http://www.wenhuacn.com/news_article.asp?classid=11&newsid=4576.2006-12-22.

[3]欧阳时来,查振华.音乐类文化遗产商品化模式探究――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为例.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篇(6)

一、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现状

(1)不受重视,缺少传承。中国的传统非物质音乐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大幅度冲击,导致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受到忽视,许多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逐渐消失。(2)缺少系统性的音乐文化记载。在中国的民间流行着许多经典的传统音乐文化,但由于战乱和文化素质等原因,缺少全面的文献记载。(3)缺少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由于中国的一些经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来自民间的传唱,缺少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4)缺少融入和创新。中国经典的音乐文化遗产都经历了长久的歌颂与传唱,经历了历史的淘汰和更新。然而,如今的音乐却缺少创新,难以发展。

二、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一)加强法制保护,注重文化传承

中国的非物质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千百年的创新和传承,依旧保持着其民族特色风采。但近几年,随着外来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双重夹击,中国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由于缺少人们的创新和新鲜血液的注入,逐渐褪去了自己本身光鲜亮丽的色彩。为了加强对非物质音乐文化的保护,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注重文化传承,保护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一代又一代不断地传承,让我国的非物质音乐文化永远发扬光大。

(二)加强收集和整理,进行文献保护

中国的许多非物质音乐文化之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失去了传承,甚至消失,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少一个系统的文献整理和记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不断改变,许多年轻人都乐于追求一些新鲜、刺激的娱乐项目,很少有人愿意学习一些枯燥、乏味的中国传统音乐。所以,对中国的一些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一个系统化、规模化的整理尤为重要。如果真的有一天,其中一个经典传统音乐文化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让它重现风采,不会让它随着时间的发展遗留在过去。当然,对中国非物质音乐文化的收集和整理不仅仅是对音乐文化的保护,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传承。当许多优秀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记录到中国文献的那一刻,许多老百姓就会意识到这些民间文化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保护,也有自己的价值和传承意义,每个人就会更加珍惜这门独特而又精湛的文化艺术,让它不断吸取精华,不断发扬和传承。

(三)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中国的一些传统音乐文化,之所以大量失传,是因为缺少学习者和传承者。其实,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学习才是最好的传承。为了能更好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就应大量培养学习者,从孩子抓起,培养他们的学习乐趣和积极性,让中国的音乐文化艺术拥有一批年轻的艺术继承者。其实,在学校开展传统音乐课程,不单单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同时,也有利于丰富孩子的课外业余生活。传承与娱乐相结合,既增强了传统音乐文化的知名度,也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方式,传承在生活中让人们真正的享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美。

(四)加强与商业文化的联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传统的音乐文化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是一棵具有丰富资源的“宝树”,人们应正确、客观、科学、理智地使用这棵“宝树”,将非物质音乐文化和商业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促进了文化经济的发展,也让让音乐文化更加多元化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当然,在商业文化与非物质音乐文化结合时,还应遵循可持续发展这一方针政策的指导,无论何时何地都应时刻牢记保护和传承这两大原则,通过不断地追寻和探索未知的音乐文化,进而不断地了解音乐文化的精髓,继承和发展这些优秀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篇(7)

自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四川灾后重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原生态民歌盛典系列活动落户重灾区绵阳,充分显示了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成就和灾区各族人民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川音绵阳艺术学院是本次活动的主要承办单位,学院是距离北川最近的综合性艺术类本科院校,在校学生六千余人,五百余名教职工。学院时刻牢记抢救、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历史使命,先后与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府成立了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经文化部授权经营的艺术服务中心培训部,并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联办了《中国艺术报》(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本次在绵阳举行的系列活动包括中国原生态民歌展演、中国原生态民歌研究论坛、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族民间音乐类)评选活动、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颁奖等四大部分。

一、精彩纷呈的原生态民歌展演

原生态民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它们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精神财富,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挖掘和发展民间艺术文化,保护和传承具有千百年生命力的原生态民歌是我们子孙后代共同的责任,也是各级政府重要的文化工程。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以下简称“山花奖”)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部级综合性民间文艺大奖。本届活动首次将民间音乐纳入“山花奖”的评选范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中国原生态民歌是中国优秀的艺术瑰宝,一直备受关注:2001年在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魅力12》开播,2002年文化部举行南北民歌擂台赛,2004年中央电视台西部民歌电视大赛,2004年中央电视台开创《民歌中国》栏目,200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如今,原生态民歌已经响彻祖国的大江南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1年起,组委会将全面承担此项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盛典,力争全力打造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的国际品牌,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4月10日举行的中国原生态民歌展演是中国目前最高水准的原生态民歌展演。展演邀请了各民族、各地域、各民歌歌种代表性的歌手参加,囊括了包括列入部级非遗名录的各个民族的歌、舞、乐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精华内容。演出根据地域和民族分布,按照歌种、艺术风格有机划分,通过“寻找”、“发现”、“话题”、“展现”、“探索”、“弘扬”等主题设计,相互辉映,相辅相成,系列、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民族民间歌舞艺术。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39个民族的两百余民歌手,带着各自的民歌,在绵州大剧院进行了两场原生态民歌展演。第一场以《黄河源头》、《冰山春潮》、《三江情深》、《川流不息》四个篇章呈现了藏族、哈萨克族、汉族、彝族、羌族等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第二场有《白山黑水》、《大河奔流》、《锦绣江南》、《赤水丹霞》、《情满珠江》五个篇章。两场展演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丰盛的视觉盛宴。参演者大多来自山乡,不少选手平时都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里劳作,但这些节目及其表演者生活底蕴丰厚,多数演员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二、探讨深入、各抒己见的研究论坛

本次论坛分为:城市背景下的传播、中国原生态民歌走向国际、原生态民歌的产业化、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生态道德文明建设与原生态文化、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建设、灾区文化修复重建中原生态民族文化的重建、民族音乐与民间节日等主题,深入研究中国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保护、发扬和传播等,探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基础,寻求科学、合理、可持续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之路。4月11日,中国原生态民歌论坛在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会议厅举行。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三十余位专家、教授紧密结合当前实际情况,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周巍峙,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王蒙莅临会场。周巍峙在讲话中对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五个保”即:保存、保持、保护、保证、保养。他还指出,原生态民歌强调原生态,就是为了保持各个民族艺术的风格和特色,通过这个活动,对保护民歌具有一种新的推动力,特别是要保护一个民族自主选择自己艺术的权力。王蒙也对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指导意见。

在研讨会上,中央音乐学院周青青教授,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乔建中研究员,中国音乐学院樊祖荫、修海林、杨红、李月红、刘勇教授,上海音乐学院肖梅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毛继增、嘉雍群培、包爱军、王华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何晓兵教授,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 ,著名音乐人、土风计划项目主持人陈哲,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欢教授,南京艺术学院伍国栋教授,新疆艺术研究所迪立夏提•帕拉哈提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君仁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项阳研究员,云南原生态民歌坊刘晓津、台北艺术大学吴荣顺教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鲍玉珩副院长、西部民族音乐研究院黄金中院长等专家教授对非物质遗产特别是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发表了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际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作为东道主,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院长雍敦全教授以《以实际行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全面介绍了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和保护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川音绵阳艺术学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学校,开设了“羌藏歌舞”专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同时还在考虑如何在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体系之中,挖掘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人才培养等问题。

最后樊祖荫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全面总结。通过这次论坛,专家们对中国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保护、发扬、传播等方面提出的方法与建议,对我国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公平、公正的“山花奖”评选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族民间音乐类)评选活动大会组委会邀请到了罗江华、周燕屏、何晓兵、包爱军、李月红、朱智忠、郑长铃、刘万捷、乔建中、樊祖荫等专家、教授评选了“山花奖”入围节目。同时邀请三十余位专家经过严谨、认真、公平、公正的评选,评出了金奖、银奖、铜奖及“中国原生态民歌优秀传承人奖”、“中国民族民间歌曲传承贡献奖”等奖项。土家族穿号子《细碗莲花》、侗族大歌《蝉之歌》、漫瀚调《大河畔上栽柳树》、纳西族民歌《嫁女调》、信天游《老祖先留下个人爱人》、苗族多声部民歌《趁着年轻找个伴》、羌族酒歌《尔玛西惹木》等16个节目获得金奖;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栽秧山歌》、彝族民歌《阿惹妞》、江苏民歌《大小九连环》、花儿组唱《尕妹秀的满腰转》、羌族民歌《玛支》等15个节目获得银奖;京族民歌《问月歌》、客家民歌《皆歌一唱闹洋洋》、鄂伦春民歌《赞达仁》等15个节目获得铜奖;川音绵阳艺术学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获组委会特别奖;全体参演歌手获中国原生态民歌优秀传承人奖;吴志明,云南省彝族哈尼族自治州红河民族文化传习馆,陈家珍、万会知、万梅知、余长坤,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兴山民歌家族传承人等单位和个人获传承贡献奖。

四、庄重、热烈的颁奖盛典

本届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颁奖晚会于4月11日晚在绵州大剧院隆重举行。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周巍峙,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及绵阳市的领导,川音绵阳艺术学院领导、参加此次研究论坛的专家学者参加了颁奖晚会并分别上台为获奖者颁奖。除颁奖外,获奖的部分节目还进行了展演。晚会上76岁的陈家珍老人带着自己两个女儿及外孙所演唱的湖北兴山民歌《三音歌》被有关专家称为巴楚古音的“活化石”。95岁高龄的周巍峙评委及现场观众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了她。获奖的节目大多都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演者就是该项目的传承人。整个颁奖晚会大气、庄重、热烈。正如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说:“原生态民歌是人民的心声,是民族的画卷,是民族的魂。它既蕴含着民族血脉的柔情万种,又抒发着荡气回肠的民族气节。一个民族充满活力,她的歌声就会充满魅力,一个民族充满希望,她的歌唱就会动听嘹亮。原生态民歌是在地里、在水里、在山上、在树上都能唱的歌,还有什么艺术的生命力比得上这种来自泥土,来自心灵的歌声呢?参加今天展演的歌手们,用极富民族特色的歌词、充满地域特点的曲调为人们勾勒出一副灿烂的民俗生活图景。我倡议,社会各界都来关注中国原生态民歌,关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图片均为于庆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