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思想作风论文

思想作风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01 22:53:19

思想作风论文

思想作风论文篇(1)

行动来源于信念,信念来源于思想。领导干部是党的各项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是维系党和人民进行对话的精神桥梁和纽带,其好的作风是一种宝贵的政治资源,是一种可以化为实践、化为物质成果的重要精神力量。同志曾说过:“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先进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就是说,党的各项政策路线的实施要依靠广大的领导干部去付诸实践,如果领导干部作风不能自律,缺乏思想上的坚定是肯定不能很好的践行并贯彻落实党的任务的,实现国强民富的新跨越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领导干部必须严以自律,荡涤思想灵魂,纯洁思想观念,进而保证实践工作的顺利完成。现如今,我国进入了物质发展的高速期和精神建设的关键期,我们需要一批具有高素质和高领悟的领导干部做向导,需要端正的思想作风给予熏陶和效仿,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措施,实践落实党的惠民方针。因此,领导干部作为党和人民对话的精神桥梁和纽带,加强其思想作风建设是不可懈怠,也是刻不容缓的举措。

二、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必须正本清源

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体现着党的先进性建设,关乎人心向背,也关乎党的执政地位。早在全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前夕,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和诸多利益的诱惑,同志就号召全党要继续保持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作风,要在思想上保持清醒的认识,在作风上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若要强大和进步,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新时期,我们需要一个先进的理论作引导,强大的执政党作后盾;而领导干部作为攻坚发展的砥柱力量,加强其思想先进性建设刻不容缓,其精神上的政治信仰和观念上的理想信念决定着其是否会坚持马克思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关乎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必须认真对待。同志也一再强调:“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这些都着重说明了加强党员干部信念教育和思想教育与党执政地位的重要关联性。思想就代表着方向,关乎党的先进性和执政方向。一方面,党的坚固执政地位需要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领导干部作支撑,以驱除贪欲之害和不正之风。另一方面,只有在源头上了剔除了腐根残须,才能储蓄精神养分,迎来党新生命力的萌发。最后,领导干部的行为作风关乎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决定着这个政党会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能不能根固常青,枝繁叶茂,体现着这个政党的先进性、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亦关乎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必须正本清源。

三、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是新时期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的渗入点

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所倡导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是维系我们国家和民族共同理想的最有力、最深沉的理念。同志曾指出,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同志也曾反复强调,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这些重要论断都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提升全民族的文化共识,这样精神支柱才能根深蒂固、亘古常青。而当下我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体现了这种诉求的核心,是凝聚全体人民共识的共同价值追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干部作为党建和兴国的主力和先进思想理论的宣传者,其理想信念的树立和作风建设对社会成员共识的价值诉求具有引领的作用。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有利于鼓舞和导向社会成员的价值选择,有利于更好地在全社会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渗入点,对引领社会崇尚学习、净化风气大有裨益。

(二)是抵御腐败和提升党性修养的基石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4]领导干部的作风具有示范引领性,体现着党性修养的水平,也是衡量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最近的反腐倡廉行动中,大批的事实向我们证明,一个党员的堕落往往是从思想退化、道德变质开始的,而过去的实践也证明了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教育是不可放松的。1998年中央领导开展了干部集中学习的党性党风教育,2004年开展了“三个代表”为内容的先进性教育,2008年开展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实践教育,纵观近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这些学习和教育实践活动对推进党的建设和发展、党性修养和作风、社会的进步和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过去的事实也证明,领导干部信仰深厚、思想作风清正廉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府行政效能才能提高,政治环境才会清明。因此,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是抵御腐败、夯实党性修养和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的基石。

(三)是切实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保障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所谓“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务实清廉、率先垂范,确保党与人民同心同力同进退。只有思想上渗入了群众观,行动上才能深入群众,扎根群众。党员干部要树立群众观,坚定群众路线,才能在工作中为民利民,作风上亲民爱民,充分激发和运用蕴藏在群众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为此,新形势下提出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要论断。要求把坚定理想信念和增强政治定力放在首位,并严格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推进作风建设。这一举措也充分影射了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领导干部只有信仰坚定,政治路线清醒,才能行动上真正贯彻落实走群众路线,做到心系群众,忧民之忧,乐民所乐。

(四)是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奔向中国梦的力源所在

思想作风论文篇(2)

文风就是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或文章写作中某种倾向性的社会风气。

人们在某一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叫作风。撰写毕业论文也有个作风问题,我们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作风就是文风。人的作风与世界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毕业论文中的文风也不例外。一个人有怎样的思想、立场、作风,就表现怎样的文风。明朗人冯时可在《雨航杂录》里说:“文如其人哉!人如其文哉!”就是说为人怎样,就写出怎样的文章。如果思想正确、态度鲜明、作风正派,写出论文来就有一定的准确和鲜明性;如果朝气蓬勃,思维敏锐,写出论文来就可能生动活泼;一个作风浮华的人,写出论文来决不会朴实;一个思想贫乏的人,写出论文来一定空洞无物。文风不是个别的文章现象,而是具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文坛风气。毕业论文的文风应该是一定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在论文中的反映,应该是一些有着相同或相近世界观、思想作风、思想方法的人,在论文写作中的一贯表现。

文风和风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等同。论文文风是论文的作风。论文的风格是指论文的特色和气派。我们可以要求论文作者树立良好的文风,因为这是对论文作者最起码的要求,但却不能要求每个论文作者具有同样的风格,因为风格是论文作者创造性的表现、成熟的表现。我们要求每个论文作者树立良好的文风,摒弃不良文风;但风格却鼓励多样,提倡风格百花齐放。

二、文风的表现和要素

(一)文风在论文中的表现

1.文风在论文内容上的表现。

优良文风和恶劣文风在论文内容上的表现,突出地反映在三个方面,即真实与虚伪,充实与空洞,新鲜和陈腐。

①真实和虚伪。

真实,就是论文的材料既具有客观实在性,又能体现历史必然性。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只有“从事实的全体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事实才是“胜于雄辩的东西”;但是如果事实“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这儿戏也不如”(《列宁全集》第23卷第279页)因此,构成论文的材料必须既是真实、可信的,又是能体现历史的必然性的。

虚伪,就是与必然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事实相背离,论文的材料违背事实。

②充实与空洞。

充实,就是内容丰富。充实以真实为前提,翔实地表述真实的事理。马克思说,充实的文风要“三多”:“多说些明确的意见,多注意一些具体的事实,多提供一些实际的知识。”(《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7卷第436页)撰写毕业论文时应做到明确地提出问题,具体地分析问题,合理地解决问题,力求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空洞,就是空虚,言之无物,在文辞中没有内容或不切实际。毛泽东同志曾把“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列为“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

⑧新鲜与陈腐。

新鲜,是指论文主旨正确有新意,论文材料新颖别致,不搬弄前人之说,也不套袭旁人之文思。毕业论文要求多种多样,新鲜别致,每个人的毕业论文应力求有新意。

陈腐,是指毕业论文陈旧荒谬,材料雷同不新鲜。陈腐文风传播陈腐的思想观点,毒害人们的思想、意识,造成颓废风气,压抑人们的创造力。

2.文风在论文形式上的表现。

形式受内容制约,而又影响内容的表达。文风在论文形式上的表现反映在三个方面。

①新颖与老套。

新颖的形式式有助于毕业论文充分表达新鲜的内容,新鲜的内容则要求新颖的形式来表达。我们所说的力求新颖,并不是矫揉造作,而是以自然为基础,顺应新鲜的内容。

老套,是陈旧的东西。雷同老套的论文形式,不能表现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大干世界。者套的形式总是与陈腐的内容相结合,而与新颖的内容相冲突。

②质补与浮华。

质朴,就是朴实不浓艳。浮华就是艳丽而不实在,专门追求华丽的词藻,不讲求实际的形式。

②精当与冗长。

精当,就是以尽可能省俭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做到要言不烦,言简意赅,“文约而事丰”。冗长就是以偏长的篇幅表达偏少的内容。用刘知己的话来说,就是“虚益散辞,广加闲说”。

(二)论文文风形式的话要素

1.文风的时代特征。

论文的文风是一定的时代精神、社会风气在论文上的反映。它总是当时政治生活的产物,是受政治情况的决定和制约的。换句话说,在文风上总是打着时代的烙印的。以“五四”的文风为例。从清末到“五四”,文章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用白话代替了文言。这次文风的变革,是巨大的空前的。其主要原因,是精神的解放。当时形成了这样一种风气:思想自由,学术民主,精神得到了大大的解放。从另一个角度说,文风也会对政治思想、社会风习有反作用,它能够直接、间接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帮八股”极为流行,作用极坏,这也从反面说明了文风对于时代的巨大影响。那一段时间“帮八股”文风的流行,产生的恶劣影响,对于政治生活、社会风气,都有极大的坏作用。

2.文风的个人风格。

文风的形成,对于个人来说,又是作者自身的立场、观点、思想作风、精神面貌、文化修养以及写作的目的和态度等因素在论文上的综合体现。古人说的“文如其人”和“以文知人”都是这个道理。所以文风离不开个人风格。

思想作风论文篇(3)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风廉政建设思想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030-02

恩格斯指出:“任何一种新学说的产生,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亦是如此,它是在与各种错误思想的批判中形成的,涉及党的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廉洁制度和群众监督体制等一套理论经验和成果。

一、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形成

(一)理论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1]。列宁在《在俄共(布)莫斯科委员会庆祝列宁五十寿辰大会上的讲话》中也强调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必要性:“我们党目前也许会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即变得骄傲自大起来。这是十分愚蠢、可耻和可笑的。大家知道,一些政党有了骄傲自大的可能,这往往就是失败和衰落的前奏”,“我希望我们决不要使我们的党落到骄傲自大的地步。”[2]随后,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不断向党中央谏言,提出了如何推进党性教育、推进制度建设、反对特权主义和民主监督等具体措施,对遏制当时党内日益突出的现象起了积极作用。不难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就从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无私性多个角度强调了党保持先进性的紧迫性,包括列宁在内的一系列理论成果,都为在随后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探索过程中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文化根源――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社会伦理政治根深蒂固,传统文化中价值偏好: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统一、廉政思想与民本思想统一、和谐与冲突的统一,成为党风廉政理论思想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大革命失败后,党员成分复杂,党内存在的成分论,使得在改造和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小农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等错误思想的冲击,形势严峻,随着群众工作的开展,农民教育矛盾尖锐化,为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如延安时期开展的学习月活动,在《改造我们学习》的指导下,通过出版《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书信》等哲学书籍、组建各式各样的学习小组、研究型团体、举办相关学术演讲,将传统文化中的生动语言、修辞手法运用到书籍和哲学研究中,让文章显得通俗易懂,使得哲学逐步成为全党的风尚。

此外,一生中向很多老师学习,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他的堂伯父毛麓钟,在他那里,通过接触大量文史类的书籍,建立了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体系。其次,毛麓钟思想上的活跃与创新,也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他的帮助下,开始接触一些时论文章《新民丛报》,特别是梁启超在《丛报》中提及的“新民”思想、民族意识、“利群”思想、国民劣根性、重新树立资产阶级新的人格形象思想以及重要理论“凡于国家之前途有利益者,不独可以牺牲个人之身体及名誉,即一党之主义政见,无不可以牺牲之。”[3]对更快地接受“新民”思想提供了重要思想保证。

(三)发展脉络――制度探索

大革命时期,投机分子趁乱扎根于革命队伍中,为此,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了《关于坚决清洗腐败分子的通知》,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反腐败文件。中华苏维埃政权成立后不久,制定和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中华苏维埃选举法》,明确规定要克服军阀主义,严厉惩治腐败分子。1927年,针对当时部分官兵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不良现象,提出了三条纪律。1928年,在湖南桂东的沙田圩颁布的“三条纪律、六项注重”,1929年,《古田会议的决议》上将“三条纪律”与“三大纪律”并列使用,1931年,欧阳钦在上海向党中央汇报中央苏区的情况时,正式使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接着,1934年在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主席期间,先后下达了《怎样检举贪污浪费》等一系列条例和指令,并开设了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反贪污浪费”专版以及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检举运动。1944年,《甲申三百年祭》被作为整党整风文件推荐给全党,的一生始终围绕这一主线把党风廉政思想当作关系全党建设的大事。

二、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内容和方法

(一)思想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

“两头小,中间大”是社会阶级结构最重要的特征。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群体庞大,但或多或少地带有小生产者散漫、自私的特性,特别是大部分人无产阶级思想意识泛滥,如何进行思想这一问题改造日益突出。为此,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用大局观的思想改造全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武装全党,注重思想建设。他说:“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而“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4]因此,他提出“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顿,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并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要求党内干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工作、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为人民服务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整风运动――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形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相关政策的完善、修正和贯彻,是否还存在大规模的党风建设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如何把党建立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成为当时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从思想建设方面出发,以整风系列运动为依托深入开展教育活动,从首次确立用无产阶级思想建军建党的古田会议,到1942年至1945年历时三年的运动,再到,1947年至1948年的“三查”整党运动。各解放区党组织积极开展查思想、查源头、整顿错误风气,将党的廉政作风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有机结合,上升为全局的大事,作为党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批判与自我批判相结合、领导干部与群众相结合的方式。

(三)机制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

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从纵向比较来看,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井冈山、中央苏区时期为萌芽和初步形成期,而延安时期是其发展阶段,在此之间,根据不同背景的人民主体的诉求,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方法以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一问题。

制定勤俭节约的政策方针。新民主主义时期,全党面临着资源的匮乏、战争的破坏和敌人封锁的窘迫局面,如何克服这一难题,提出:“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5]应号召根据地的机关、学校、部队尽可能地实行生产自给,厉行节约。随后,起草了《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的党内指示,在文中进一步明确要求:“在一切党政军机关中讲究节省,反对浪费,禁止贪污。”[6]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和市镇上的工业生产,在消灭封建制度的斗争中,必须注意尽一切努力最大限度地保存一切可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采取办法坚决地反对任何人对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破坏和浪费,反对大吃大喝,注意节约。”[6]随后,在《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中,他再次强调:“严禁破坏任何公私生产资料和浪费生活资料,禁止大吃大喝,注意节约。”[7]

贯彻和落实全体党员思想教育方针,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他甚至亲自拟定十项教育内容和十八项教育方法;确定民主监督方针,推行军政民主,实行自上而下的政府监督、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他始终强调开展实事求是的思想教育路线,通过制定条例、依靠群众等方式来树立权威、监督政府,形成团结全党人民、依靠人民群众的党风和政风。

三、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启示

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作为思想的一个重要领域范畴及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得到证实的一个科学理论成果,它对党员们抵御各种错误思潮、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它的“三性”构成了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合理内核。

(一)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科学性

它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实践,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任何一个阶段,党风廉政建设理论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的实际问题做出的较为准确的决策,使得党员身份得到认同,并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具体理论的扩展和延伸。早期恩格斯并没有明确使用“党风”这一概念,而是借助“作风”一词对其进行描述。列宁也多次沿用“作风”一词来批评党内作风,而“党风”这一概念的准确提出则是由在1942年《整顿党的作风》报告上完成的,可见,对“党风”概念的界定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是经过实践经验和具有科学性的理论思想。

(二)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批判性

多变的社会背景,成分错综复杂的社会阶层,以及由此带来党内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各种小利益集团错误思想突显,平均主义、个人主义、、盲动主义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当时党和红军的意识形态中占了主流地位。为此,通过一系列的整风运动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增强了党内干部的责任思想和理论水平,并在批判中发展了思想,提出“三大作风”“两个务必”指导思想,注重党员、干部的自律自觉等重要思想,丰富完善了党的建设理论。

(三)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指导性

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是党的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党风建设探索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对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助于深化和完善党的建设理论、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服务意识,从源头上抵御腐败现象。目前,我国处于社会结构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呈现尖锐化的趋势,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道路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将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我们一定会取得巨大成效,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2012.

[2]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与之.论中国现在之党派与将来之政党[N].新民丛报(第92期),1907-05.

[4]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思想作风论文篇(4)

关键词:高校党建;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2

一、高校党建引领学风建设的必然性

(一)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是指明学风建设方向的需要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也是大学的立校之本。优良的学风是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学习的目的与动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在使其成长为全面的人才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因此,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风建设更为重要。全国高校学风建设会议上曾提出:“高校要加强学风建设,塑造大学精神”。然而当前,由于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高校的学风建设存在许多问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一方面,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往往会存在忽略教风的示范作用、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和长效机制来保证实施、学生自身松懈懒散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网络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因此,学风建设必须有正确且明确的方向,需要党建工作指明方向。

党的理论教育和研究是系统的、科学的、发展的理论体[2]。坚持党建工作的引领,是强化政治方向和调控主流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学风建设要与党建工作紧紧相连,把握正确方向,始终将高校的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学风建设的强有力保障。学风建设要集先进性、思想性于一身,要始终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高举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风建设中,以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四有”新人为根本目标;要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旋律;要以科学育人和人文育人相结合的现代化教育为方向,以党建工作作为引领,确保学风建设的正确方向,从而保证高校学风建设健康蓬勃发展。

(二)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是发挥学风建设培育人才功能的需要

学风是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纪律和学习习惯的综合反映,更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体现[3]。学风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就培养人才而言,它应渗透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之中,其实质是教育、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帮助学生形成“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主观、价值观,端正学习的目的与动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因此,学风建设的方向与宗旨、内容与载体要坚持高校党建引领,坚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找准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的最佳切入点,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格局,切实增强学风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追求知识、崇尚科学、塑造完整人格作为努力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为宗旨,把学科学与学做人统一起来,使学生在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励和崇高精神的鼓舞下,在良好学风的熏陶中,爱国、爱党、爱家、爱校的情感得到升华,培育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勤奋好学、遵纪守法的良好品格,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高校党建探索学风建设机制

(一)完善党委、总支、支部三级组织责任机制。明确各级党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职责与分工,使学风建设呈现有序常态。学校党委作为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要充分发挥其核心领导作用,统揽全局,科学决策,正确把握学风建设方向,丰富学风建设的科学内涵,确保学风建设能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开,从而使学风建设与现代高校相适应。积极搭建党团组织的有效平台,加强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能力培养,使他们成为校园学风建设的骨干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习氛围的提升,以班级、宿舍、社团、网络为切入点,推动学风建设的开展。

加强学生党建工作。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学生中的最基层组织,是高校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高校学生中发挥着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4]重视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力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必然要求,对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作为高校学生党员,其身份具有双重性。首先作为学生本身就应该以学业为主;其次作为党员,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在学生中起到表率和先锋模范作用,真正起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效果。学生党员不仅是学风建设的先锋力量,而且是学风建设的开展对象。另一方面,学生党建可以引导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远大理想,从而引领学生党员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摆脱迷茫、困惑,对未来充满信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为将来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教职工、学生、学生组织、社团组织四个主体互动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增强四个主体的责任感和工作的有效性,构建教职工、学生、学生组织、社团组织四个主体互动机制。教风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要把端正教风作为学风建设的突破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是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的主体和内部动因,学生工作队伍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学习、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在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培育优良学风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高校中,教师党员在教研一线是科学技术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学生党员是祖国伟大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要善于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师生党员联系,把党建工作融入学风建设中,并结合社团组织利用网络、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学风建设。另外,要积极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辅导员班主任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为学风建设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三、高校党建探索学风建设路径

(一)精神文明层面

学风建设精神的探索是高校学风建设路径探索的关键和灵魂工程。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转型不仅给大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使思想教育对象的成长培养面临一种全新的环境条件,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5]。高校学风建设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系列讲话精神为思想武器,贯彻党的十报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特别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践行校党委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战略方针,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教育和导向功能,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在高校党建工作的主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强化阵地意识、积极探索正确学风动向的有效途径,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校园学风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同时,坚持师生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学习和教育。

(二)制度文化层面

学风建设制度的探索是学风建设的机制保障。学风建设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的建设机制,在高校的学风建设规定层面的基础上与高校价值观念、教育方向、育人机制相适应,大到道德规范、规章制度,小到行为规范、工作守则,构成了学风建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党建工作的主导下,学风建设制度建设需以科学理论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开展各项促进学风建设的活动、规范学风守则、提高工作效率起到导向和约束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修订各项学风建设规章制度,保证开展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有平台可依靠,为高校开展各项学风建设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三)物质文化层面

校园物质建设是学风建设的载体和建设基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学风建设提供基础,成为学风建设制度、理念、精神、文化、氛围的载体,直观地展现高校的文化内涵和学习风气。在党建工作的主导下,物质建设既应弘扬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体现当代美感,又要站在高校学风建设理念的角度上,体现学校的优良学风、全体师生的共同思想情感和学习目标、展现浓厚的学习氛围,又要弘扬艰苦朴素的精神、遵循勤俭节约的精神,杜绝铺张浪费,使物质建设承担传播知识的历史使命。

(四)课余文化层面

学风建设课余生活是集教育与知识、文化、益智、爱好、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方式和文化载体。在党委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建立良好的课余生活开展机制,放宽课余生活活动的开展范围;各部门齐抓共管,充分调动各级党团支部、学生组织、班集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计划、有目标开展既具有先进的时代意义,又具有思想性和娱乐性的课余文化活动,达到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增强体质、拓宽视野的目标,从而推进学校学风建设。

(五)舆论文化层面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师生很容易受到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风建设产生消极影响。高校党建应重视舆论的作用,营造高校良好的舆论氛围,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师生、以良好的学习氛围感染学生。开展学风建设月、思想教育主题活动、专题讲座、班级内部拓展等系列特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正确的社会归属感、良好的校园认知感和认同感,升华学生的情感道德素养。同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新型媒体平台作为宣传阵地,消除消极的舆论影响,抑制歪风邪气和不良不实信息的传播,营造健康的校园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薛玲,刘艳红. 《大学生党员一帮一结对形式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 时代教育,2009 ,(1):22.

[2]李丰登. 《高职院校以学生党建促学风建设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9(10):36-38.

[3]李雪松.《论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J].思想理论教育,2010(21):93-95.

思想作风论文篇(5)

文风不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若不同的表现。比如:隋唐之初为“浮”,魏晋南北朝为“艳”,明代为“繁”等等.当前则突出表现在一个“虚”字上。不少文章和讲稿,假话、大话、套话连篇,流于一种空泛的形式.对实际工作没有多少指导意义,写者、讲者心知肚明,只是写写、讲讲而已;读者、听者也心里清楚,只是读读、听听罢了。倘若有人在文章和讲话中说了实话、道了实情.有时还会被视为不明智、不成熟,惹得一身麻烦,甚至因为讲实话下岗、丢官、获罪的情况也不时见诸报端。长此以往,恐怕会使文风愈加虚空;给思想作风、社会风气带来消极影响;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

克服文风中的“虚”象,最根本的是要端正指导思想,解决好文章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从起草者方面看,也有一些问题值得重视研究。

一是运用理论要“放之一定范围而皆准”。马克思主义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所决定的。但是我们也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威力必须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文章和讲话作为传播、运用科学理论的载体,其质量的高低、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理论阐述的高度性和思想认识的深刻性,这也是文章和讲话的灵魂所在、力量所在。但是理论上的高度和思想上的深刻,并不等于语言上的“大”、“高”、 “空”,脱离实际、生搬硬套,不是对理论的运用,而是对理论的破坏。理论的正确运用,应该表现为科学理论与上级指示、要求融合贯通、紧密结合;表现为按照科学理论对本单位、本部门特点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表现为运用科学理论对具体矛盾、问题的深刻分析和独到见解;表现为依据科学理论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措施和方法。也就是说,理论发挥指导作用,决不是断线风筝飘在空中,必须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范围内、在具体的实践中,植根于坚实的实践土壤。这就要求文章和讲话中阐述理论问题时,一定要站在适合本单位地位作用的高度,把落脚点放在具体实践上,注意把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揉”进去进行深入分析,讲话讲在“实”处,说理说到“点”上,防止理论运用上的生吞活剥,力避讲那些放在什么单位、什么场合、什么时机、由谁来讲都看似正确却无真正作用的空话、套话,切忌书云亦云、上云亦云、他云亦云。

思想作风论文篇(6)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理论知识学习不够,学习不深。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系统化学习不够,缺乏对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的把握。在学习内容上,对有关干部工作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学习比较认真,忽视了[找材料到文秘写作网-文秘写作网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注:]对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在学习的方式上,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不够,不能真正做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2.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虽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树立为经济发展服务意识不够深刻,特权思想时有存在,工作作风不深入、不扎实。

3.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在思维方式上,有时习惯于凭经验考虑问题,想事情在工作立足实际,大胆探索的方式方法比较少。

4.工作标准不精益求精。处理问题有时还存在畏难情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降低了工作标准。

二、整改目标

1.增强党性觉悟,理想信念坚定。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找文章还是到文秘写作网,更多原创!注:]要思想,并将学习贯穿始终。

2.增强宗旨观念,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

3.遵守党的章程,严守党的纪律,遵守县委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县委办机关干部的形象。

4.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办事效率。

5.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大胆工作,不断有新的建树。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把握他们的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共产主义理论与生俱来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将并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活学活用马列主义理论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政治和思想文化素质。

2.牢记党的宗旨,严格要求自己。时刻遵守党的章程,认真履行党员义务,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团结同志,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做到思想上、言行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党性观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也是每个党员的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志正则众邪不生”。实践证明,每个党员为之奋斗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是由其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决定的。因而,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更加认真自觉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牢牢把握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核心,在工作和生活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领导水平。

3.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尤其要带着如何解决和处理工作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深入调查、了解、倾听意见,努力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县委办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县委办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4.增强创新意识,工作争强当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更新观念,大胆工作,工作中勤于思考,多发现问题,多想办法,多出路子。转变作风,扎实工作,争做实践职业道德的模范,争当先锋党员。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重要的是保持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紧贴中心任务和本职工作。

5.加强道德素质修养,树立文明形象。带头倡导和实践共产主义文明新风,敬业爱岗,甘于奉献,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风扎实,勤奋工作,做实践职业道德的模范。

思想作风论文篇(7)

一、把握舆情大势,切实增强舆论宣传工作紧迫感

企业舆论宣传工作要想卓有成效,针对性、指导性、服务性强,首先,要深刻理解舆论宣传的内涵实质及作用。马克思早在1850年法国会议通过新的出版法案发表评论指出:报刊“是广泛的社会舆论的工具,它是国家中的第三种权力”。肯定了报纸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党的舆论宣传工作是运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传媒、会议、演讲、讨论、标语、写文章、发评论、图书出版、文化娱乐活动等形式,宣传党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任务,反映群众意愿呼声。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教育人,培养人,将党的思想路线,各项主张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完成党的各项政治任务。其次要认清当前形势,把握企业发展大势,增强舆论宣传工作紧迫感。要掌握舆情,了解世情国情党情企情。把宣传工作覆盖企业管理各个层面,贯穿各项工作始终,真正做到宣传到位,以舆论宣传工作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为此需要企业党组织着力增强党性,对加强宣传工作真正形成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持党组织、主抓宣传、党政齐抓共管。

二、把握正确导向,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多年来,舆论宣传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企业舆论宣传工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即吃透上情,又熟谙下情。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导航引领、凝聚人心,凝聚力量,鼓舞激励作用。当下国际政治格局化,社会思潮纷纭复杂化,企业舆论宣传面临严峻的挑战,亟需创新宣传思想理念机制方法,提高宣传工作科学化水平,切实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一是坚持理论导航,打造学习型企业。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员工思想实际,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培育和践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宣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端正党风惩治腐败,改善民生、加强法治以及事关企业改革、发展各项方针政策。用正确理论育人建队,提高员工素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明道德风尚,以端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环境,推动企业深化改革,全面发展。二是提高舆论宣传科学性、实效性。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坚持党管媒体,充分利用媒体,强化马克思主义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政治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组织上确保新闻宣传工作领导权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做到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宣传党的主张;坚持正确宣传,做到宏观真实与微观真实相统一,看问题看主流看大局,多看本质不受表面现象迷惑;坚持积极引导,做好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的释疑解惑,有效回应社会关切。掌控网络阵地。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积极作用,依法加强网络管理,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把互联网建成凝聚正能量,弘扬先进文化的新空间。三是抓好典型宣传,增强宣传说服力、感召力。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庆优良传统、“三老四严”作风。深入开展学习王进喜、王启民、李新民三代铁人活动。引导油田干部员工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落实到保持大庆原油持续稳产、整体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矿区、高举大庆红旗实际行动上来,为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三、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舆论宣传工作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