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教育多样化

高中教育多样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1 16:53:28

高中教育多样化

高中教育多样化篇(1)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连任以来的首份国情咨文中,大声呼吁:“让我们确保高中学历可以让美国的孩子走上一条通往好工作的道路。”他还宣布,美国将奖励那些与新大学和新雇主建立伙伴关系的高中,以培养能满足当今和未来雇主需求的技能性高中毕业生。

像美国一样,在世界的激烈竞争中,作为连接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岁月和需要安身立命的青年时代的桥梁和纽带,高中教育得到各国重视。他们或从顶层设计入手,或从课程建设入手,在社会层面上去关注年轻一代的成长,在关键点上为他们谋划未来的幸福与成功。

我们希望,参照他国高中教育的变革,能为我国高中教育提供智慧的借鉴,是为“高中多样化发展”系列之二。

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高中阶段教育处于非常特殊且重要的位置,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和价值。它既是国家人才战略体系中不可忽略的“特殊领地”,又是个体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不能忽视的“转折时期”;它既是基础教育的顶端,又是职业预备教育的起步;既是一个人学术性发展突飞猛进的学龄段,又是一个人个性品行日渐成熟的年龄段。总之,无论从个体健康成长和人生幸福的角度,还是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角度,高中教育都是不能忽视的教育命题。

从学制改革的角度看,我国高中教育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到“”结束:高中教育只有单一的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实施后,在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大背景下,原有的高中教育逐步分流为普通高中学校和职业高中学校1995年全国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议将普通高中分为“升学预备教育、综合高中、侧重就业预备教育高中和特色高中”等四种办学模式。此后,普通高中教育走分类发展之路的序幕拉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启动“破冰之旅”。

目前,我国的普通高中教育在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等层面已逐步形成了多样化的格局,但在水平和质量方面仍未达到理想境界,相关的配套措施远未完善,各层各类学校的运行机制还存在诸多缺陷,甚至不乏“应景”之作,有待进一步理顺、规范、完善和提升。

“以人为本,灵活多样”的各国高中教育改革

“二战”后,许多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中教育多样化体系,以应对和平发展时期国际间的严峻竞争。例如,德国的中等教育是典型的分轨制教育,“二战”以后基本形成了由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完全中学和综合高中构成的中学教育体系,其职业教育模式堪称世界典范。英国也在20世纪中期逐步确立了由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共同构成的中学教育体系。日本高中大致可分成选科型和分科型两种,此外还有少数不分科也不选科,全部是必修科的高中。选科型的高中主要通过开设必修课、选择必修课和自由选修课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而分科型的高中则通过高二或高三分科让学生在文科、理科或私立大学、国立公共大学、短期大学等方向上实现分流。澳大利亚的中学课程选择面广泛而丰富,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自主进行选择,学业成绩记录在案,可作为大学录取的依据,大学招生不再组织专门的入学考试。

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高中教育改革再掀高潮。

站在新旧世纪的交汇点上,人们发现,“科学主义”和“技术至上”的价值取向让更多人在享受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却在精神上迷失了自我,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也日益恶化……在下一个100年,人类将去向何方?讨论人类社会发展的宏大主题,永远无法回避教育问题。为了回归教育本原,重建高中教育的价值坐标,各国相继开始行动。

在美国,高中阶段实施“CTE计划”(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即生计与职业教育),这是美国为了维持强国地位而振兴教育的全新思路。进入新世纪,美国高中教育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二是高中教育的质量受到社会的普遍质疑;三是年轻一代的高失业率引发潜在的社会矛盾。“CTE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让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高中教育的职能在新经济时代实现全面融合,建立高学术性与高技术性同步合流的高中教育体系。这既是美国国家人才战略调整的需要,也是关注每个孩子幸福成功的历史必然,旨在促进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学好基础性、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具备更好地适应多种职业需要的能力,进而拥有顺畅而宽广的就业出路和多样化的发展空间。一句话,让所有学生都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

与美国相比,法国高中教育多样化格局则突出了弹性化的特质,更体现了当代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回归。

法国于上世纪中期形成的基础教育体系规定:学生在接受完义务教育之后要进行分流,学生在高一进行选科而“一选定终身”。这样的设计让高中阶段不折不扣地履行着“把优秀学生挑选出来送入名牌普通高中,把差生淘汰到职业高中”这一职能,显然不利于学生充分自由地发展。到新世纪,法国推出“面向2010年的新高中”方案,明确强调构建“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高中教育”,要赋予学生一种“错选权”,允许高中二年级学生重新选择学习方向,使一锤定音的“定向”变为渐进的、可更改的。为了解决高中的学业失败问题,改革方案还要求学校对每个高中生实施个别辅导,以保证他们学业成功。“更好定向,更好辅导”是当下法国高中教育对每一个孩子的庄严承诺。

再把视线转向亚洲邻邦,韩国近年来大力强调英才教育,其重点实际上在高中。韩国此番高中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共识是教育要适应国家与学生的双重需要,即适应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也适应为国家培养出有创造能力的拔尖人才的需要。韩国认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从大学人手显然为时已晚,因此他们通过在中学阶段办英才学校或设立英才班来奠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基础。

从以上可以看出,虽然各国教育传统不尽相同,教育价值选择也各有侧重,但在高中教育系统设计中却有不少共同特点:1.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战略规划和教育制度的顶层设计,从全局和长远的国家发展利益出发,从个体成长的整体连续性考量,通过立法等方式建立起完整且相互沟通和协调的高中教育系统。2.各国都适应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分层设计、分类办学、多元发展、各具特色的高中教育基本格局。3.各国都在高中教育阶段突出和强化了职业技术教育的职能,以保证未来劳动者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4.注重高中后教育、社会就业体系与高中教育体系的对接和呼应,使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具有了坚实的支撑。5.顺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许多国家逐步实现高中教育的普及,使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进入了更高层次和水平。

其中,有两点特别重要,值得我们关注:

一、战略考量,顶层设计

把高中教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考量已成为世界趋势。这是因为,高中教育的科学设计和健康发展,不仅关乎每一个即将成年的高中学生的人生幸福和职业成功,也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各类优秀人才的培养。因此,各国在改革高中教育时都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加以规划,基本上都体现了这样的目标:适应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让高中教育为大学教育做准备,为培养创新人才做准备,为培养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做准备。前文谈到的韩国近年来高中教育改革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以色列目前在中学推出“优秀2000计划”,这个计划就是要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创新观念,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印度则在高中实施高级思维技能教育,尤其是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备受重视。

为了避免高中教育变革成为一般性的提倡或“一阵风”似的运动,各国还注重顶层的制度设计,以便扎实推进。像美国高中加强生计和职业教育的改革,就是通过政府颁布实施一系列法律法规,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CTE计划”的目的、对象、内容及实施途径,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以人为本,灵活多样

教育最核心的价值就是促进每一个人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因此,对年轻一代个体成长的需求给予更多关注,成为高中教育多样化改革的一大趋势。法国的“新高中”改革最具有代表性,不仅赋予每一个学生“错选权”,而且通过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个性化辅导”,尽可能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获得学业成功。澳大利亚的高中则通过建立完善的选课制度,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充分可能,通过高中学业成绩与高校录取标准的对接,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发展路径,为年轻一代的职业成功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就欧洲国家而言,常见做法有三种:普通高中内设不同方向系列,设立综合高中,设立特色高中,不仅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可选性和差异性,而且在学制、学分互认、学习实践经历认可等方面均突出弹性制度设计,彰显了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政策价值取向。

不要让“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成为一纸口号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令世界瞩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日益凸现出“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特点,这在客观上要求改变普通高中教育单一化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

但是,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仍存在着应试倾向严重、培养模式单一、办学模式趋同、学校办学活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多样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尽管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要求之后,各地积极行动起来,在实践层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普通高中教育体系的重建提供了许多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的范本。如江苏南京将重点建设四种模式的高中,即“综合改革高中”、“学科创新高中”、“普职融通高中”和“国际高中”。但改革的阻力仍不能忽视。为了确保改革不会“剑走偏锋”,改革不致“真戏假做”,我们还需要更多理性思考和有担当的行动。

一、作为后发型国家,我们可以借鉴别国经验。但由于教育传统和基本国情教情的差异。我们绝不能够简单“拷贝”别国模式,机械“复制”他人经验,直接“移植”现成结论

其实,许多国家在推进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遭遇到的问题,恰恰是我们应该审慎思考的。比如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任务的“综合高中”在实践层面往往顾此失彼,甚至两败俱伤;义务教育后学生发展方向设计为刚性分流模式,不利于学生在动态发展中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因此设计出弹性化的分流程序,给学生调整发展方向预留足够的空间势在必行;高中阶段教育设计为普高和职高两条平行线,容易导致普高学生实践能力低下而职高学生文化积淀浅薄的弊端,因此普职融通,同步高标准加强学术性和技术性课程是更为科学的选择。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一味模仿,就可能导致东施效颦的尴尬。

二、为避免“运动式”地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有必要通过法律手段科学有序地进行规范和促进

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国家近年来通过多个政策文本作了重要导向,但除中央文件和教育部门规章文件外,我国至今还没有专门的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对此做出规定。因此,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过程中,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力度仍显不足。在现代法治社会,通过科学有效的立法手段和严格规范的执法程序让正确的事情做得正确,是一种普遍通用的法则。

同时,教育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个孩子,不能随意而为。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时,一方面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面对地域差别巨大、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的高中教育现状,不走进最底层、最边远的学校,我们所掌握的信息就可能有失偏颇,我们所构想的方案就难免不切实际。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充分论证,论证的实效不在于次数多、规格高、规模大,而在于各界代表是否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交流的话语权。小人物的观点并非无足轻重,个别意见也许是最值得关注的思考角度。

三、高中教育多样化改革目标的达成关键在于配套措施的完善和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

普通高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延伸,一个孩子的成长也具有连续性,如果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培养模式不能摆脱片面“应试”的束缚,这种惯性作用就会干扰高中教育的成功转轨;如果不适应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格局的考试招生制度不能适时调整、积极跟进,高中教育就很难在夹缝中突出重围。像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改革,我们已在启动于2004年、大面积推行于2009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对“校内多样化”有着清晰的设计,通过必修课、选修Ⅰ和选修Ⅱ为学生提供多样发展的可能性,但在实践层面,为数不少的学校剥夺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理由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考场上从容应对、避免误选。

所以相关的配套政策制定和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否则不论多么科学合理的体制构想和操作模式,都可能成为一个美丽的传说。相关的配套政策制定和综合改革可以从这些方面人手:尝试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高中教育间的双向流动,普通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上下沟通,实现学制、学分互认、学习实践经历认可,以便为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的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等等。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我们已无退路可走,希望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能够联手共进,让今天的理想成为不远将来的美好现实。

主要参考资料:

高中教育多样化篇(2)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教学办法;多样化

新课改将高中体育课程列入高中阶段必修课程。课程的规划目标以提升高中生体能、锻炼身体素质为基本要求,实现学生体魄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要想充分发挥教学价值,教师就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钻研,创新教学手段,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而使学生带着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一、教师依照新的指导思想,提升课堂创新意识

高中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应遵循教育部门制定的教学指导政策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参与教学改革,让高中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中获取知识及技能。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科教学特点及学生现有接受水平,结合综合因素制定体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及方法,开启体育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创新改革之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核心内容定位于全面掌握体育运动项目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培养终身学习及终身运动的体育精神。教师应该认识到要想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应以健康体魄为基础,面对各种学习压力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里素质。高中体育教学应通过探究分析运动项目的战术及技能,增强高中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日后工作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由此可知,教师提升创新意识,学习新的指导政策方针,能够激发高中生体育兴趣,促进体育教学课堂的有效实施

开展。

二、发挥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实现多样化教学方式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独特的德育教学优势,体育课堂中引入趣味性、竞技性、自由开放式的运动项目,在学生产生兴趣活动过程中,拉近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激发团队参与、互帮互助、竞赛斗志等体育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强德育教学,发挥体育特有的德育功能,采取讲述运动员训练及比赛中的艰辛事例,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开拓高中生视野,塑造体育运动精神,进而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实现多元化教学方法。

三、如何实现高中体育教学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学要追随时代特性,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团队协作教学方法,树立团队意识

高中体育教学以组织学生增强体能素质及教授体育相关知识活动为主,团体教学单位面向班集体的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逐步重视高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实施团结协作教学的两大优势在于:(1)团队合作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的积极踊跃性;(2)团队协作教学从体育活动中增强合作及团队互助意识。

2.竞技体育教学方式,提升高中生竞技能力

将比赛形式引入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竞赛技能比拼,激发学生体育课程W习的斗志。这样课堂教学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目标,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竞技意识。当学生树立起竞技意识时,体育课堂氛围充满热情和挑战,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3.融入游戏教学方法,激发体育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方法是近些年新兴的教学方法,设置教学环节适宜的游戏规则,能够更好地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饱满的兴趣,体味体育课堂的轻松自由感,是对身心的一次放松,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体育项目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学生自身体育素质。

4.锻炼意志教学法,培养高中生意志品质

体育课堂设置教学项目时,凸显出培养意志品质及耐力的课堂任务。开展意志体育教学,锻炼高中生意志品质,不仅能够对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同时,这种体育精神能够受益于终身。

高中体育教学教法应是适应于学校实际体育设备设施,考虑高中生身体素质及接受能力综合因素,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实现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提高认识,学生增强体魄,塑造体育精神,这是有意义的课堂教学因素。因此,教师应该在体育课堂中掌握多种教学方法,针对课堂活动内容及学生需求灵活运用,努力发挥体育课堂特有优势,创新改革,针对学生特点及需求,合理有效地安排教学环节,促进我校全体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礼承.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模式[J].文理导航,2014(1).

[2]吴卫东.如何实现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J].学周刊,2014(11).

[3]张晓海.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体育教学[J].学周刊,2014(11).

高中教育多样化篇(3)

关键词:文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 质量评价体系

一、文化的含义

所谓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广义上讲,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从狭义上看,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等意识形态构成的观念体系。文化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文化进行不同的划分:从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可将文化分为传统文化和近现代文化:从文化内涵的科学性看来,也有落后文化和先进文化之分。总之,不论是哪种文化,都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产生着重大影响。

二、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文化对高等教育的作用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1.文化对高等教育的直接作用。

(1)文化的多样性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制约。

文化是高校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不同的文化知识形态客观上限制着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选择。从古至今,文化的多样性直接引发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国家高等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

(2)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文化传统是一种具有内在制约作用的强大力量。高等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教学内容、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教育目标、教育管理体制等,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或文化传统的制约与影响。

2.文化在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文化除了对高等教育起直接作用外,还起着中介作用,即政治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一般要通过文化作为中介来实现。实际上,政治经济对教育的作用往往不是直接作用于教育的,而是以文化作为中介,即一般要经过文化加以“折射”。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播文化的功能。

教育过程本身是一种文化传播过程,而这种传播过程由于它独具的深层面、高选择性、系统性特点,较利于形成文化上的共享。

2.选择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多方面、多途径的,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主要是通过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师群体以及学生群体需求来选择文化。

3.创造文化的功能。

高等教育在创造文化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教师、学生)身上。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直接创造新文化的主要途径。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建立与此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质量体系已迫在眉睫。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主要包括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质量观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保障体系两大方面的内容。

(一)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质量观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提是多样化的,从而也应当有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发展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一个既定的、永恒的质量标准。各高校要始终以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核心,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高等教育质量,通过发展来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质量问题。

2.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高等教育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高等教育的多样化表现在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办学主体多样化与培养目标多样化等方面。

3.整体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高等教育质量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质量,而不是单一的人才培养质量。大学是多样化的,是有层次的。只有从整体上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加以把握,才能真正保证其质量。

4.适应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适应性高等教育质量观是指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受教育者个人的程度以及所培养的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程度。只有真正做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具有适应性,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5.特色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高等学校的特色是其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各高校要从本校的办学条件、水平出发,要从本校所处的环境出发,要从社会需求出发,明确方向,找准优势,建立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办出自己的特色。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评价保障体系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的基础之上,一般可分为外部保障和内部保障两个体系: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保障体系和高等教育质量的内部保障体系。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对高等教育质量予以保障的功能。

1.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保障体系。

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保障体系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要建立“政府+社会机构”的外部质量保障主体。除一些必须由政府直接出面组织的对学校的重大教育评价和监督活动以外,大多数经常性的教育、教学评价活动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社会中介机构在评价活动结束后向社会公布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作为政府决策的依据。社会中介机构可以由行业协会、民间团体、新闻媒体等构成。另一方面要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评价指标体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高等教育质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质量观。因此,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多样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建立一套分层次、多样化的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评价指标体系。

2,高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质量体系。

高校内部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仅包括正确的办学思想,良好的办学条件,优良的师资队伍,更重要的是要深化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从根本上保证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转变教学质量观念,树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观;改革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实现管理的系统化与科学化;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机制;建立有效的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即立体、多元、发展性的评价机制。

四、文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人们都是致力于研究政治、经济因素在高等教育当中的作用,而对文化这一重要的因素对于教育的影响研究甚少。但实际上,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较之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有着更加悠久的历史。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也比政治、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深刻。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评价观的多样化

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传承。它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而且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质量观和质量评价体系的多样化。文化是高等教育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多样的文化直接决定着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同时教育对不同文化的选择、传递与创新也使教育方法、途径和手段呈现多样化趋势。这就要求在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中只有坚持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实施多主体的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来进行评价才是真正科学、客观的评价。为此,建构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评价体系,必须重视文化的重要作用。

(二)文化传统制约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

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有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物质、行为、制度、精神文化。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一种具有内在制约作用的强大力量,对高等教育的多方面都有重要影响。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不同的国家,文化传统不同,使得高等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作为文化传统主流的儒家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直到现代,我们仍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先进文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文化导向

高中教育多样化篇(4)

论文摘要:本科教育是高等基础性教育,是大学的立校之本。针对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大多以“高、大、全”作为追求目标,盲目瞄准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千校一面”过分趋同的现状,指出多样化已成为我国本科教育的现实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本科教育多样化的发展思路。

一、 本科教育概述

“本科教育”本意是“尚未获得毕业资格的大学生教育”或“尚未取得学位的大学教育”,其原因在于自中世纪大学创办以来,高等教育最早只有一个层次 。但近 代高等教 育移植到 中国时 ,高等教 育已发生分化(先后出现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我国学者把Undergraduate Education意译 为本科 教育 ,大 约 是想说明这 ~级 教育是“原本就有 的”或 “基本 ”的。 本科教育从 属于高等 教育 ,属高 等教 育中 间层次 的教 育。按照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解释 ,本科教育属于“第三级第二阶段(或总第六级教育)教育,与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构成高等教育的三个层次,为高等教育的主干部分”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中第十七条规定 ,我国本科教育学 习年限为 四至五年 ;第十六条第二款规 定 ,本科学生 的基 本规格和 质量标 准为“掌握 本学科 、专业 必需的基础理 论 、基 本知识 ,掌握本专 业必要 的基本技能 、方法 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 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第 二款 )与本科教育相应的学位是学士。学生完成其学业 ,并经考核合格后,一般发给“学士”学位证书。

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体与骨干,是一个大学的基石。它往往是社会 关注的焦点 ,也是 国内外 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从国际范围看,世界各国的本科教育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有的甚至是根本性变革,传统的本科教育受到新的挑战。许多国家如英国、德国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 革。世界高等教 育最发达最有影响力的美国也发表了《重建本科教育 :美国研究 型大学发展 蓝图》的研究报 告 ,从 美国研究型大学 的特点和面 临的挑战 出发讨论了本科教 育 问题 ,并提出了改革本科教育的十大对策。目前在我国,本科教育存在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目标雷同、特色迷失 、盲 目追 求 “大而全 ”,纷 纷 向北大、清 华 一流大学看齐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本科教育的可持续 发展 。如 果我 国本科教 育继续陷入这 种趋 阃的漩涡 ,随波逐流 ,多数高校会在竞争中丧失优势,加重高等教 育的不公平现象 ,最 终导致整个 高等教 育迷失方 向。因此 ,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应当且必须走多样化发 展之路 。

事实上 ,教育多样化早就出现在现代教育中,但至今我们之所 以讨论 这个话题 ,是因为 目前教 育的多样 化不能得 以充分 发展 。社会政 治 、经 济 、科技发展都对教育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因此 ,教育要求向多样化发展 也越来越迫切 ,本科教育更是如此 。

二 、多样化 :我国本科教育的现实选择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 需要 本科教育多样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提高适龄青年接受高 等教 育比例的 同时 ,也使教育的对象 、教 育 的目标 、教育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正如马丁 ·特罗教授所认为:“由于高等教 育规模 在量上的增加,高等教育 的全 部活动都要发生变化 。大众化是揭示变化的一种理论,是揭示变化的一个信号 ,它具有一种预警功能 。”他进一步说明 :“当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 l5%这 个 区间的时候 ,高等学校的活动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我注意到 ,当美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 20世纪 30年代末期达到这个区间的时候,高等 学校 的活动开始发生变化,但是 ,在相 当长的时间里,并不是所 有的人都认识到了已经和即将发生的变化。我要提醒他们,高等教育要发生重大变化,对即将发生的变化 ,我们要有所准备。”马丁 ·特罗教授指出在从精 英教 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人数的增长也意味着学生的家庭出身 、特性、动机 、志向、兴趣和经历的多样等教育同样的多样陛来反映教育中学生的多样性”。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 ,教育的对象、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即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具 有不同 的类型和特 点 ,需要高 等教育也具 有不同 的类型和层次,因此产 生了学 校设置的 不同类型和不同定位。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本科教育理应随之发 生一系列变 革 ,形成 不同类型的本科教 育共 同发展 ,来适 应人们 的多样化教育需要 ,呈现 多样化 发展趋势 。

与此同时,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我国目前高等学校本科生数量与 1998年相比翻了几倍。其中重点大学 、研究型大学的扩招,使一般的地方性教 学型本科院校 的生源质量 明显下降 。在扩招前,许多教学型高校实际上承担了部分研 究型大学 的“精 英教育”的任务,而 扩招后教 学型高校就 不再有“精英学生 ”,“精英教育 ”的任 务落在 了重点大学的肩上,地方 高校、教学型高校 则承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任务 。也就是说,大众化阶段高校的分工将更加明确 ,本科教育结构 类型调整成 为必然。

然而,现实中一些举办本科教育的院校职能不清,分工混乱,相互串岗 ,盲目攀比 ,追求办学 “大而全 、高而尖”,拼 规模 、争升 格 ,纷纷提 出 了大 同小异的发展目标 ,使我国高校本来已经存在的 “干校一面 ”、特色不明显和人 才培 养模式单 一的问题更加 严重,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就像我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当代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所指出的,高等学校“要各看各的情况,不要互相攀比,一哄而上。不要工农兵学商,什么都想办。不管怎么说,万事皆备于我’是不行的。不要把多样化社会化看 成是小而全 、大而全 ” 。因此,本科教育只有去除趋同化、走多样化发展之路 ,才能帮助高校走出角色错位,浪费资源的误区。

(二)社会需求多元化需要本科教育多样化

一方面 ,高校发展目标严重趋同,纷纷追求 “全省一 流”、“全国一流 ”乃至“世界一流 ”,干校相争于一域 ,盲目攀高 、求大 、尚名 、逐利 、趋同的不良倾向十分普遍 ,致使众多高校在追求着一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培养 高层 次、高 质量 的高级专 门人 才和 精英,很少有独到的人才培养规格表述和相应的培养模 式设计 。结果 ,不 同高校培养 出的毕业生难免干人一面 ,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标准件”和“通用件”。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很多企业难以聘到一线急需的大量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而高校毕业生干人一面 ,使得原来的“就业难”更是“难上加难”。由于人才市场不健全 ,社会上仍存在着高层次人才与低层次人才之间简单替代的现象,因此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进而更加模糊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 的设计 。因此面对经济与社会的转型需求高等教育面临着结构改革与调整的严峻任务。

众所 周知,“社会各行 各业所需要 的人才是多类型多层次的,而这些人才需要在不同的学校里进行培养,必须以相应的高等教育机构为依托”。在研究生教 育和 专科层 次 的职 业教育快速 发展 的情 况下本科教育类型如果不多样化,还是一味地沿着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单一方向发展 ,势必会激化本科毕业生就业 的结构性 矛盾 ,违背社会对本 科教育的实 际需求。是关注升层次、新增学位点,还是着眼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 ?是重“学”轻 “术 ”,还是培养适 应社会需要的应用 型人 才?这些 问题 已尖锐 地摆在高等 学校面前。如果再不正视这些问题,而是一味地关注升层 次 、增学位 点 ,那 么 ,我国高等 教育 与社会 经济发展 建设 需求之 间 的不适应性 和矛盾 将进 一步 加剧大学生 的就业 问题将更加严峻 。

因此 ,新一轮高等教育类型结 构调 整势在必行我国本科教育必须以多样化来回应大众化时代社会对 人才要求 的多样性和 多层性 。高校必须面 向国家和地方需要 ,合 理分工 ,做到各种类型和层次 的本科教育之间 明确 分工 、密切 配合 ,共 同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和实现 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提供强 有力的人才支持 和知识贡献 。

三、我国本科教育多样化的思路

(一 )树立本科教育多样化发展 的观念

教育作 为一个相伴人类社 会而生的 系统 ,自当有五彩缤 纷的生存 与发 展状态 ,能够调和 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只有充分把握其“同一性”,又特别注意其 “差异性 ”,才 能不断地促进教育事业发 展 ,适应不同时期社会对教育的期待。

正确定位,树立科学发展观,厘清办学层次和类型 的边界 ,以不 同的层次 、类别 、形式 、特 色的教育来满足社会 和人们 的不同需要 ,是提高教 育资源配置的针对性 和有效性的关键 ,也是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中亟待解 决和研究 的课题 。一所大学能做什么 ,能培 养什么样 的人才 ,对人类作 出什么样 的贡献 ,以及 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取决于该所 大学拥 有的资源特点 。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尤其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办学历史、学生素质、师资力量、科研环境 、学术氛 围等方面存在很 大的差别 ,都需要科学、理智地看待 自己所处的地位 ,把握好自己的发展方向,分工、分类发展本科教育事业。如教学型本科院校应当集中精力发展实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型大学应当集中资源办“精英教育”。当然,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仅是学校规模的扩大,还包括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包括结构的优化、效益的增进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增强等 。

(二 )坚持精荚型本科教育和大众型本科教育共同发展

近几年 ,高等教育经历了高速度、大扩招等大规模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较之以前的精英教育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在某些方面会有所变化 ,甚至是质的变化。本科教育首先就遇到了在高等教育中定位的问题。根据《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实际上在高层 已意识到并完成了这种理念的转换 ,将本科教育定位于“高等基础性教育”。同时所 有高校都承 担着大 众化教 育任务 ,似 乎给人 造成一种错 觉:高 等教育 已经大众化 了 ,不再需要 也不要提精英教 育了。

然而 ,事实恰恰相反。大众化的高等教 育必然导致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则意味着不 同层次 、不同类型和不同形式的高等学校的共同存在和共同发展 ,而且各种学校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马丁 ·特罗教授指出 :“从精英向大众化、普及转变 ,并不意味着前 一个阶段的形式 和模式 必然消失或得到转变。相反,事实证明,当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逐渐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容纳更多的学生,发挥更加多样化的功能时 ,前一个阶段的模式仍存在一些高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中。”同时,“当代高等教育正向两端延伸:上一端(即学术性大学)循着学术性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趋向现代化、整体化、国际化;下一端(即非学术性大学)则根据实用原则,朝着‘庶民高等教育’方向发展,趋于大众化、普及化、多样化 ”。理论上 ,精英教育机构培养的是理论型 、学术型人才,理 论基础 比较宽厚,并在宽的基础上有所专,成为创新拔尖人才;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是实用型 、职业 型技术人才,只求理论够用,着重于学好职业知识技能,成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有一定技术的专门人才。从 国外的经验来看,精英型的大学,一般 不承担大众化教 育任务,虽然 有的也办大众化教育,但大多是另设附属机构,另搞一套模式。大众型人才的培养,是由社区学院、多科性技术学院、短期大学、开放大学等来承担 的 。因此 ,在我国,本科教育一方面要 适应高等 教 育大众化的要求 ,另一方面还要 保持对人才培养 的精英意识,也就是要坚持大众化阶段的精英型本科教育与大众型本科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格局。

(三 )引入高等教育竞争机制

冯向东教授认为:“对高等学校合理定位的规范化和分类指导的原则 ,有助于减少竞争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让更多的学校把办学实践纳入一种理性决策和有目的、有计划的建设过程,但首要的和根本的,是决定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竞争机制。”通过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竞争机制,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裁判员”角色和高等学校的“运动员”角色 ,才能促进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 ,使其真正地成为高等教育市场的主体。值得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引入竞争机制之前,政府首先要废除对非学术型高等学校的歧视性政策,创造有利于各种类型和层次高校平等竞争的制度环境。应当对学术型与非学术型高校、研究型高校与教学型高校一视同仁,即只要高等学校在其所属类型和层次上办出了特 色和水平 ,就 应该提供 大体平等 的资源配 置和奖励政 策等 。

不同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的功能,一个国家需要一些世界一流大学,但绝不是要求所有大学都变成世界一流大学。只有不同类型、不同层 次的大学协调发展,并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才能形成多样化 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因此本科教育抓住机遇、整合资源,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各自的战略发展重点和特色,跳出“高、大、全”的误区,服务和贡献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这应是我国本科教育新 一轮发展的重要思路 。

正如香港科技大学吴家玮校长所指出:“一所好的大学在 一个 区域 ,等于 一条鱼在水 缸里 ,拿 出来就会 。一所 大学必须清楚 自己在 国家 、地 区和 不同阶段中的发展情况,比如属于哪种类型,与别的学校有何区别等 ,这些都考虑在内 ,才会定位清楚。不能都是研究型大 学 ,要各有千秋。”

【参考文献】

[1]杨汉清,韩骅.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1O2.

[2]教育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词典(第三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54.

3]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4][7][美]马丁·特罗;王香丽译.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5]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180.

[6]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2年 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 [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7.

[8]金世柏.对 9O年代高教研究的思考[J].高教研究与探索,1991,(1).

[9]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 育 [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高中教育多样化篇(5)

 

一、质量观制约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既受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制约,又受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综观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我们发现,在相同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不一样的。文化价值观念,特别是高等教育质量观对此有着重要影响。

 

英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在大众化推进速度和大众化程度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英国高等教育有着深厚的人文教育传统,一直坚持统一的学术金本位质量标准,导致高等学校类型的单一性、学位标准的统一性、入学标准的高选拔性,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缺乏必要的多样性。对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有着重要意义的“罗宾斯报告”,虽然强调所有具备入学能力和资格并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都应该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它提出要在不失去学术自由和学术优秀成果的情况下扩展高等教育。这就使得精英型大学承担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任务,使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精英型学校规模的扩大,成为一种扩大了的精英教育模式。正如列维(Neave)所说:英国发展大众型高等教育时,把精英标准扩大到多科技术学院和教育学院这些非尖子高等教育部门,从而导致大学和非大学两类高等教育部门入学标准空前的一致性。一句话,英国的大众型高等教育只是写得大一些的尖子高等教育。”[1]在精英高等教育质量观支配下,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速度慢,而且大众化程度也不高。

 

美国的高等教育深受实用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强烈影响,把不断满足广泛的、多样性的社会需求,以及对之作出迅速反应和最好的适应作为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形成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特征。正如马丁。特罗所说:多样性既是美国高等教育系统非凡发展的结果,又使得高等教育非凡发展成为可能一己使我们的学院和大学能够引起如此众多的人们的兴趣,承担如此多的职能[2]。建立在多样化基础上的、发展的而不是僵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开辟广泛的高等教育形式,促进多种高等教育形式的兴起,满足不同的高等教育需求,并且使高等教育同市场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市场机制调节高等教育的需求和供给,使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表现为一个渐进而平缓的过程。这不仅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而且使大众化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较慢,这固然有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等原因,但在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之后,单一的、僵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限制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比如,人们习惯于用正规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衡量与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质量,而开展这些方面教育的高等学校,也在这种统一的质量观的胁迫和驱使下,滋长了严重的攀比心理,不顾自身特点,盲目向所谓正规教育看齐,导致学校既无质量,又无特色。这实际上限制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限制了这些类型的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巨大变革,导致精英教育质量观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始于1999年的高等教育大扩招固然有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动因,但不可否认,它与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也有一定关系。开辟多种渠道,发展多种高等教育形式,扩大高等教育供给,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长期被压抑的高等教育需求,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同时,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变革,拓宽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解放了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焕发出生机。比如,长期困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诸多问题,通过招生并轨改革、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等,已经或正得到解决。中外高等教育大众化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充分说明,在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质量观是制约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从统一的质量观转变到多样化的质量观,从精英教育质量观转变到大众教育质量观,不仅会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而且会推动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当然,就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来说,精英教育质量观仍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仍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质量观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但是,高等教育要有一个跨越式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推进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

 

二、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高等教育质量是个永恒的主题,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问题而强调高等教育质量,确立相应的质量观。“我国70年代前,教育质量主要体现为入学率……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主要以办学条件衡量一个地区的教育质量;90年代的教育质量标准主要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20世纪开始把教育效益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3这就是说,质量观是历史的、具体的、有现实针对性的。但是,关注高等教育质量,确立相应的质量观,目的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而不是限制高等教育发展。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我们应该树立一种什么样的质量观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笔者认为最紧要的是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

 

(l)发展的质量观

 

发展的质量观有三重含义:一是以高等教育发展为核心,为高等教育发展服务的质量观。二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高等教育质量,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三是质量观本身就是变化的、发展的,不能固守僵化的发展观。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趋势,改革与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相当长时期的主题。正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指出的,发展是第一位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首要的问题也是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所制约,受僵化的质量观所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由于发展思路还相当狭窄,长期坚持精英教育质量观,把高等教育看作是单纯的消费领域同时又简单地用“以质量求发展”的观念作指导,用行政手段限制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累积了大量问题。事实证明,就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实际来看,没有高等教育的发展根本就谈不上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因此,我们确立高等教育质量观,就应该是以发展为核心和主题的质量观,服务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观,而不是限制高等教育发展。在当前的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精英教育质量观之所以是不完全的,甚至是有害的,是因为它一方面抑制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限制了高等教育发展,背离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另一方面又阻碍了通过发展来解决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启动之后,我国高等教育连续几年大规模扩招,人们有几种担心。一是担心规模扩大会遇到经费困难;二是担心规模扩大会导致大量毕业生失业,造成人才浪费和社会隐患;三是担心规模扩大会导致高校容量紧张,教学设施与条件特别是后勤问题突出,会导致质量下降。应该说这些担心不无道理,但总体上来看,这些担心不是立足发展在思考问题,不是立足发展来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问题。事实证明,通过拓宽发展思路,改变发展观念,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如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实行高等学校后勤保障和服务社会化,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吸收民间教育投资,改变高校毕业生干部身份和转变就业观念等改革举措,我国高等教育在扩招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大的震荡。而且通过发展高等教育,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有了更为广泛和深刻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同时期的高等教育质量有不同的主题,质量标准也是个发展的概念,没有一成不变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的确立,应与当时高等教育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与矛盾相适应,应以时代主题作为思考和确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指南和原则。在精英教育阶段,人们关注的是人才的培养质量,考虑如何提高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认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创新精神与能力不够,是高等教育质量不高的表现。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时代主题就是发展,是通过发展高等教育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求。因此,高等教育质量的主题或重点就应该实现某种转变。这就是说,质量标准中有个优先性原则,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主题,在兼顾质与量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确立往往要优先考虑质量标准中的某一方面。满足广泛的教育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就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因此,质量观是随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主题而变化发展的,不同时期确立的质量标准应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而不是背离和限制高等教育发展。不可脱离发展来谈质量,更不可借质量问题来限制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多样化的质量观

 

当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和高等教育形式,它们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社会适应性。比如职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在职教育等都是适应社会变革而发展起来的,它们分别满足不同的社会需要,具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就具有必然性。二战以来,多样化己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指出:各国政府和高等院校本身己经或者正在对高等院校的结构与形式以及教学、训练和学习的方法等进行深刻的改革。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几乎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都趋向多样化。”[4随着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高等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也就具有多样性,教学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学术理论型人才与职业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标准是不同的,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质量标准也是不同的,等等。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就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如果坚持统一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不仅会遏制高等教育的多样性,而且会使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脱节,从而为社会所抛弃。

 

多样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没有多样化,就不可能有高等教育大众化。同时,多样化也是大众高等教育的典型特征。从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具体情况来看,这种多样化主要表现为:(1)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人们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而接受高等教育,把接受高等教育作为实现个性发展和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2)办学主体多样化。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民间团体和公民个人参与到办学过程之中,举办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3)教育目标多样化。随着学生求学目的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高等教育机构除注重人才培养外,还会増加产业开发、社区服务、职业培训、提高文化知识和教养水平等目标。(4)培养方式多样化。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与选择权,在课程组合、安排方面由被动转为主动,有更加灵活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各种培养方式同时并存。大众高等教育的这种多样化特征,要求确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更不能因为这种多样性而否定大众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其实,当今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呈现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并不意味高等教育越来越远离规范化轨道,这些灵活性和多样性都有严格的质量定位。这种质量定位是基于不同教育层次、类型、培养目标与职能来确定的。

 

我国高等教育正向大众化阶段迈进,但人们长期以来怀疑职业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远程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质量;怀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把在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工厂”划等号;认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发展“非正规高等教育”必然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高等教育质量是个永恒的主题,大众化阶段同精英教育阶段一样也会存在质量问题。但是,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来说,各种类型高等教育兴起,扩招导致高等教育入学门槛降低,更主要的是反映了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扩展,不能简单地看作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发展多种教育形式,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求学愿望和多样性的社会需求,这本身就是一种高质量,规模大并不一定意味着质量低。相反,如果我们坚持精英教育质量观,坚持紧缩规模、抑制需求,将大量适龄青年拒于高等教育之外,使高等教育成为少数人的特权,这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并不一定是高的。所以,在大众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共存阶段,我们不可用过去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标准来简单评判高等教育质量。建立多样化的质量观,应是我们确立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本出发点。

 

(三)整体性的质量观

 

“质量是一个包括高等教育所有主要职责与活动的多层面概念”[5],在当今时代,虽然高等教育仍然主要以培养人才为主,但高等教育的职责范围和活动空间己得到极大扩展,成为一个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由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文化、直接为社会服务等所构成的职责和活动体系。因此,高等教育质量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是一种整体质量,而不只是单一的人才培养质量。它对科学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作用,对社区和职业生活的贡献等,都是进行质量评价所要考虑的。这就需要我们确立一种整体的质量观,从总体上,而不是从某一方面确立高等教育质量观,去评价高等教育的质量。对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来说如此,对一所高等学校来说也是如此。众所周知,在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既有世界顶尖级的著名大学,又有水平一般的大学,同时也存在学店性质的“野鸡大学”;既有以科学研究为要旨的研究型大学,又有专事教学活动的教学型大学,还有以职业培训为目的的职业型大学。大学是多样化的,是有层次的。但它们在市场竞争中都有一个准确定位,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位置和空间,发挥着不同作用,从而使得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实现了多样性的统一。高等学校的多样性体现出高等教育系统的统一性,能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迅速作出反应,因而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是较高的。

高中教育多样化篇(6)

如何实践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普通高中如何在办学多样化中大胆创新,有所作为,这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需要着力探讨和大胆实践的一个课题。

一、加快推动普通高中办学的多样化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中多样化办学最关键和最核心的就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应该更加关注人才质量的内涵问题。下一阶段,在强调高中教育内涵发展的过程中,在高中教育的制度设计、类型等方面,需要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大批适合高等教育需要、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多样化人才。

从百年名校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办学实践看,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至少涉及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两个领域。换言之,只有办学体制、培养模式真正多样化了,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才能实现。而办学体制多样化的核心内涵是把办学的自还给学校。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核心内涵是把个人发展的选择权交给学生。

二、正确认识高中教育的功能和性质,全面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

什么是高中办学多样化?多样化起源于多元化(diversification)。多元化简单地说就是“任何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但有所不同的人员的组合”,多元文化共同致力于人类进步和人的自由和幸福的。所谓“教育多元化”,顾名思义,是指我们的教育需要各种不同的方法、策略和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除了办学体制多元化外,高中教育多样化更多地应该寄希望于高中本身,需要高中结合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优势,创新人才发展的模式和思路,通过丰富的课程,在人才培养上有所突破,南菁中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南菁的教育要适应每一个学生、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个性化教育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尊重学生个性,探索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三、探索多元化办学体制,追求个性化的课程建设是高中办学多样化的实践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南菁中学积极探索多样化发展的道路,比如,美国高中课程实验项目的引进,直接面向出国需求,引进原汁原味的美国高中课程,外教授课。一方面满足了部分学生考取国外大学的需要,另一方面,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也随着这一项目的引进得以在学校推广,丰富了传统的办学思路。拓宽了传统课程体系,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成长需求。2010年新东方南菁委培班的近20名同学全部被美国排名前70名的大学录取。

近年来,南菁高中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课程开发方面,南菁中学将探寻的目光转移到学校课程文化因子中的优秀遗传基因(重视学术研究、强调自学为主、引导学生关心时局)上,提出了必修课程校本化、选修课程精品化、拓展课程特色化、心理教育课程化的要求。充分挖掘学校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开设学校课程。

沈鹏艺术馆、明远书屋、邢秀华书法艺术陈列馆,是文化南菁最重要的标志,更是南菁文化精神的一座丰碑。他们由沈鹏、顾明远、邢秀华三位在当今世界艺术和教育领域中有着重要影响的校友捐赠设立。艺术馆、书屋总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展出书法作品、绘画精品、学术著作、文物近万件,是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精品和中外教育理论著作的殿堂。学校利用独特文化艺术资源,开设了美育系列课程。在形成了包括文化艺术、自然科学、人文素养、潜能开发、西方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课程体系之后,学校依托独特的艺术馆资源和科学的课程体系重点开发了《国兰与文化》《沈鹏书法艺术赏析》《失传古欹之探究与复制》等美育课程,促进学生向“求真”“求善”“求美”的多元方向发展。2011年,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美育课程基地。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多样化特色化办学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困难,制约着高中办学多样化的深入推进。

首先,如没有高中教育评价的多元化,是不可能有高中办学的多样化的。高考仍然基本上是评价高中教育质量的唯一方式,地方行政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理解,家长对孩子升学的期待,这使得学校在办学多样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仍然放不开手脚,受到了极大的束缚。

其次,要进行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办学,必须赋予高中最大的自。这是目前普通高中同质化、趋同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普通高中的招生、课程、师资、考试甚至作息时间都没办法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调整,要想多样化特色化,那是纸上谈兵。

高中教育多样化篇(7)

为什么不从多样化的角度来面对人才培养的观点纷争呢?

多样化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同一个问题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无论是高职还是本科,无论是工科还是理科,无论是实训还是科研,都需要把理论素养与应用能力结合起来考虑,都应该与社会的需求、发展的规则联系起来操作,都应该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这种理念指引下,思路才会开阔,模式才会灵活,目标才会清晰,效果才会良好。一批开放式、分层次的多样化培养模式才会顺势而构建;一代创新型、复合型的多样化人才才会应运而造就。

摘要: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内部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个性发展为原则,以开放式教育体系为前提,以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为依托;实行分类培养,注重个性发展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打破封闭模式,创设开放式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多样化评价标准和高水准质量保障体系,以实现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056-03

一、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

从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连续扩招,招生人数急剧上升。截止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6.5%。与之对应,高校毕业生人数2009年已高达610万,并以每年将近30%的速度增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大众化教育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职业类型的扩充与岗位种类的增多,对人才的需求变为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从宏观上讲,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成为市场经济发展和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必然要求和显著特点。

2.高校内部系统结构改革的必然

从微观上讲,高校内部系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和划一性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成为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系统结构转向由不同规模、层次、学科结构和办学形式构成,由单一性向多样化发展,是构建创新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基础和必然条件。

二、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及条件

1.素质教育与个性化发展

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素质教育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用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发展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用新的素质教育人才观和质量观改造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改造和优化专业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用新的素质教育“内化观”和“发展观”改造课堂教学和方法;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方法教育作补充,促进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还强调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树立“知识传授、知识创新、知识物化一体”的现代大学职能观,以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相统一为核心的现代大学人才观和人才评价标准,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的现代大学发展观,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大学服务观。

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注重个性化发展为原则。注重个性发展涵义有三层:①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教学组织更能体现学生个体差异和具体要求,实施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②进一步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增加教学与管理的柔性与灵活性,调动学生主动性。③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使学生能根据兴趣爱好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自主设计发展方向。

2.开放式教育体系

“苏联模式”与“解放区模式”是影响当前中国大陆高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主要“传统”。其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但“苏联模式”讲求“专业对口”的专业设置与运行机制,“解放区模式”追求集中统一的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延缓了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因此,建立开放式、一体化教育体系成为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前提。

3.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

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和行动宣言》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马丁・特罗指出“大众型的高等教育系统是多样的,因此的社会功能、标准等也是多样性的。”潘懋元教授也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要有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从而也应当有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观,是着眼于个体在原有基础上知识结构、文化价值观、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提高的相对质量观。是为了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保护和发展学生个性与差异的多元质量观。因此,建立不同的质量标准体系,对学术研究型、应用开发型、经营管理型、复合交叉型和高职技术型等不同层次与类别的人才培养进行评价是关键。

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是由教学指挥、教学运行、教学评估、教学信息管理与质量监控四个子系统组成的。四个体系的配合与协调是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有力后盾。

三、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设定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和管理应具有一定弹性,确保异质、多元的人才目标和规格得到制度保障。

1.实行分类培养,注重个性发展与复合型人才培养

分类培养方式是因材施教、落实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形式,建立分类人才培养方案。“平台”指全校公共必修课体系和学科基础课体系;“模块”指专业基础课体系、专业课体系、专业选修课体系和全校公共选修课体系,模块类别按课程性质或功能划分。学生在学习全校公共课、学科基础课等平台课程基础上,选修不同的课程模块进入不同专业。专业选修课开设数量至少应达到应修课程的两倍。在教学中,注重贯彻“分类培养”原则,针对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

在赋予学生适度选择空间和构建合理知识结构两个维度上加强建设,建立刚柔并济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和良性的教学运行机制。建立一年内两次毕业、两次授予学位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学制规定年限前或推后四年内毕业。推行“平台”招生和教学制度。1~2年内不分专业,待基本修读完全校公共必修课和学科基础课后,依照学分绩点和个人意愿自主选择专业或转平台和转专业。

完善主辅修制,打造全能、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双学位、双专业和辅修专业机会。学生除主修一个专业外,通过选修或辅修可获得第二、第三专业主干学科基本知识,具有两门学科以上知识与技能,成为既懂专业技术又懂经济和现代管理、具有市场经济头脑和国际贸易知识、并掌握外语工具的复合型、多功能型人才能。

2.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多样化办学实践,着力培养“三种能力”,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设计上,突出创新性和应用性。增设创新学分和职业技能学分,延长实践时间,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建立院校两级实验教学体系,保障实验教学。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优势和特色,把实验、实习与生产相结合,把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贯穿于培养方案始终。

将举办院校、省、国家各级各种竞赛、参与导师科研及国际合作项目等途径作为激励机制,通过课内外两个课堂、理论和实践两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打破封闭模式,创设开放式教育体系

深入推进校际、区际、国际合作,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教育体系的开放性。通过与校际、区际、国际院校资源共享、学分互认、师资互聘关系,实现合作与交流。开设校际课程,实施通识课程,规范跨校选课管理,联合编写教材,共建实验室,建立以科研为基础的合作培养模式。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创造条件引进国外师资,接收留学生,与港澳大学和国外大学建立“2+2”、“4+0”联合培养或其他交流合作学习方式等,构建外向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4.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和高水准的质量保障体系

(1)评价范围全面化。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依赖于外部评估,必须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社会机构、用人单位、毕业生、公众与舆论等外部机构的监督、审核和评价;同时也依托于内部评估,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系统的、可操作的、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集中于对作为办学实体的院系教学水平的评估上,面向全校进行综合性的教师教学水平、课堂教学质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毕业设计、学位授予质量等评估。

(2)评价手段创新化。高校应创新评价手段,探索建立包括专家信息子系统、师生信息子系统和用人单位反馈子系统的教学信息管理与质量监控系统。专家信息子系统主要通过检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收集静态和动态教学信息;学生信息子系统主要通过学生反馈教、学、管三方面信息;教师信息子系统主要反馈学生学习信息;用人单位反馈子系统主要反馈毕业生工作能力与德才素质以及毕业生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多种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学决策指挥系统,为管理决策和改进教学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3)评价标准多样化。多样化质量评价标准要求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统一,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相呼应,“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对“知识”层面的评价,主要以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手段为依托,以考试形式、方法、手段改革为推动,创新考核形式:对必修课程实行“自考课程认定”、“一纸开卷考试”,对选修课程,尝试“自组卷考试”、“论文(设计)替代”、“实作考试”等多种方式改革。对“能力”层面的评价,坚持“一点突破,全面开花”的方针,奖励在第二、三课堂活动中获优异成绩的学生,甚至采取抵冲课程学分或纳入总学分的办法激励学生展示个性才能。对“素质”层面的评价,实行非量化评价,不以知识多少、能力高低评价结果,可采取文理互选课程、开设心理辅导等素质教育课程等方式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中国高教研究,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