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微电影论文

微电影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01 21:54:54

微电影论文

微电影论文篇(1)

首先,对于微时代的理解,从表面上来看,时代是时间的一种标称,而微是一种限定,而在时代前加上“微”字,则可以理解为压缩时间,这也就凸显了工作、生活时间的紧迫性,从而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说微时代上有节奏极快、时间紧凑的特性。

其次,是碎片化的闲余。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缩短了人们的娱乐、休息、闲暇时间,并且这些时间不连贯。通常一天时间内,工作时间就占了整个上午、下午时间,而晚上又大部分处于加班状态,中午只有短暂的吃饭休息时间,没有太多的娱乐时间。所以一天内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拿来供休息、娱乐,且时间不集中较为分散,而这正是产生微事物的外在条件。

再次,是人们的“微镜”视野。微镜在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将微小物体经放大后供使用者观看,与显微镜有类似的作用。而这里将微镜与微时代的特性相提并论,可以将当前社会人们的一种窥视心理展示出来,将微小的事物用微镜放大才能满足人们的窥欲心理。通过微镜扩大视野,无论现代社会的微小事物是什么样,或是有什么隐藏的隐私,人们的求知欲都能够得到满足。

2微时代下微电影艺术创作分析

2.1微时代下微电影纪录青春印记

从狭义上来分析,微电影本身具有事故情节、艺术性、创意元素、易于分享等特点,其主要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较容易打动消费者。一些创作微电影的年轻者们,在微镜头下用他们的青春将激情飞扬的年代展现的淋漓尽致,有述说感怀毕业时光,难舍同窗情的;有对美好爱情憧憬和向往的,将自己的校园爱情故事记录了下来;有青春励志、敢于担当、团队合作赢得未来的微故事等,微电影以微时长、微成本、微制作,能够将校园文化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导师生自我服务、自我表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增强了校园文化的感染力。

2.2微时代下微电影丰富校园文化源泉

校园文化建设是有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并为大学生提供服务的重要手段,也是育人的重要途径。各高等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努力探索多元化,实现服务载体的创新,突出品牌特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微时代的发展,微电影的逐渐兴起为校园创作和繁荣微电影注入了新鲜活力,而院系或学校在学生会、校团委及党工委的作用下就成了校园微电影社会或微电影创作机构滋润的土壤,有利于增加受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与电影植入式广告或传统硬广告相比,微电影主要区别在于观众的参与和互动是其关键,其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提高观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如邀请网民参与拍摄系列剧或续集,通过选择演员、评选奖项及选择多个故事结局等,而在这一方面,还需要微电影的创作者多下功夫[2]。在信息技术、影像电影艺术及传媒精神越发张扬的今天,构出一部微电影很简单,只需一个梦想、一点创意和一台摄像机就能够实现,心中所有的憧憬、感动及智慧就能够表现出来。大学生拍摄的微电影多以身边所发生的故事或自己为题材已成为一种时尚,他们逐渐走进这个微世界,后来慢慢成为了微电影界的新生力量,为校园内微电影增添了不少活力。学生们通过从自编到自演这一整个过程定格了校园的美景,将留下的青春印迹记录了下来,将大学校园生活的微电影如实地反映了出来。

2.3微时代下微电影反应群众客观生活

与微电影共同构建“微时代”大众文化传播的还有近年来所盛行的微小说、微博等。接收信息形成以“碎片化”的方式或可以说随时对微电影的诞生和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微电影短小精悍,并且形式比较简单,对于受众来说正好契合了即时消费关于“体型”上的诉求,可以满足传播过程中及时间上对于“碎片化”的需要[3]。基于移动新媒体和网络的传播媒介,使得微电影的传播方式转移向受众中心,这样使众受所掌握的话语权也就更多。对于电视与传播主体的关系从媒介特征来看两者是相对立的,这一单向的传播模式在网络时代下被打破,它能够提高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微电影论文篇(2)

日产天籁重金请出陈可辛和黄晓明这一《中国合伙人》的导•演组合,打造了风格与《中国合伙人》一脉相承的微电影《宽容世界》。该片讲述的是在深圳白手起家的主人公(黄晓明饰)经历了倒卖电器、股市起伏、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人生起伏,从白手起家到人生顶点再到从头再来的历程。剧情只是由一组完整的回忆组成,片中的黄晓明开着天籁,一路驶过其见证着他昨日奋斗过的那些街道、店铺,并回想起深圳打拼的一幕一幕,从而组成了主人公创业的故事。这其中,微电影后的推手无非是想将主人公心胸的开阔与天籁车的宽敞联系到一起,让一辆代步的小车在消费者印象中呈现出宽阔心胸的幻象。当人类文明刚进入商品交换时期,交易双方都有着一个基础的认识,那就是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为交换目的,购买者的需求一般是刚性的,人与物的关系是单向的“人驭物”的关系。而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欲望”取代了刚性的消费需求,在供过于求的人与物的关系中,消费者需要被推一把的感觉,哪个商家能够让消费者对自己的商品产生更多的欲望,他就赢了。《宽容世界》便是这样,当对符号重新解读和释义后,一辆车变成了宽阔心胸的构想和追逐物。再如《选择•等爱》,这是护舒宝公司推出的一个关于女性卫生用品的微电影营销作品,片中名为刘佳妮的女子是一个广告公司市场总监,三十多岁却还孤身一人,经常在女性身体最为脆弱的和特别需要人照顾的日子里,身边却连一个男人也没有。

年长的亲友和同辈的朋友总在替她着急想办法,刘佳妮也总是自问:“要不要随便找个人算了?”但却总是决定“我不能因为年龄就草率决定一个陪伴一生的人……要找一个自己爱的,能呵护一生的人”,就这样,一个妇女卫生用品类比成了一个爱的符号——选择它就像选择一个呵护一生的男人一样重要!其实就这个微电影的寓意而言,可以说是非常牵强附会的了,但是,越是这样,倒是在此处越是证明了在消费社会里,消费用品符号化的重要性。符号学认为大众传播就是有关“符号的选择、制造和传递的过程,以帮助接受者理解传播者在心中相似的意义。在消费社会中,可供选择的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包括了符号的象征意义,认可了何种符号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品味表达、一种社会地位、凡此种种……。在大众传媒恣意横行的时代,消费者本来对传统媒体中的广告已颇为厌倦,微电影的兴起,却将这些符号赋予了故事化的存在,使符号不再成为一种品牌大量而重复作用于视觉的简单刺激,而是植入故事中,变成了撩拨情感旋律的音符,对符号价值重新解读和释义,从而使商品的价值符号发挥到极致,在情感上造成了观众认可符号就是进行幸福的幻象和追逐的等式。

二、微电影试图缩短艺术和生活的距离,将电影艺术的表达和市民生活的体验相结合

《爱不停炖》由小熊电器推出,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作品,其感人之处关键在于:这样的情节完全可能就发生在你、我或者他身上。作品中的女儿在北京漂着,细节里能看出她对工作机会的那份小心翼翼和珍惜。中秋节前夕,外地的父亲打了个电话过来,问女儿回不回家过中秋,在电话里父亲听到了女儿因换季而感染的咳嗽,女儿过节回不了家,父亲便在老家的菜市场挑选了梨子,给女儿炖上了冰糖梨水,打好包,又长途奔波地给女儿端到了北京,这样做既是挂牵女儿的身体,又是为了在过节时见上女儿一面,结果没料到出车站时被人群挤得摔了一跤,还打翻了炖好的一锅冰糖梨水。面对如此情形,头发花白的父亲只好先去小熊电器店买炖梨用的锅,买完后,看到穿着毛茸茸小熊卡通道具的促销员后,突然想到了一个能见到女儿又不打扰女儿工作的主意。镜头切到女儿的公司,女儿莫名其妙地在前台取了这份快递,并好奇地望着眼前这个穿着毛茸茸小熊道具的“促销员”,然后打开锅盖喝了一口汤,当尝出了这是一锅冰糖梨水后,女儿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满含眼泪地对穿着小熊道具的“促销员”说:“爸,大老远的,跑这干嘛呀”,从而引得电脑前的观者和她一起泪奔。不得不承认,以前不认识小熊电器的,现在都认识了这只小熊,因为,躲在小熊里想见女儿一面又不敢打扰女儿工作的父亲已经深深地触动了所有看这部微电影的人。它感人,因为它的情感真实得毫不出奇,这个情感的体验,就根生在我们自身的生活当中,只是故事情节栽种到了另外一对父女身上。“市民生活的真实体验”就是其成功之处,真实才是艺术应有的第一步,其实这也是一个美学观的问题,要“先有璞才有玉”,璞就是生活的真实。不过这个看似毫不离奇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得到毫不离奇的应用,我们看到,现代社会里开发消费欲望的手段层出不穷、点子横飞,其中很多看似苦心经营的“创意”其实到了和我们真实的生活体验已经风牛马不相及的程度了,对于那些创意作品,我们看也看了,听也听了,但它能多么深入地植入我们的心里?只能反问:没动过情,何以动心?从这个角度来说,《爱不停炖》入选为微电影十大成功营销案例是有其道理的。

“陌陌”是时下很流行的一款交友软件,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陌陌是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工具,你可以通过陌陌认识周围任意范围内的陌生人,查看对方的个人信息和位置,免费发送短信、语音、照片以及精准的地理位置。通过陌陌,你可以非常及时地将网络关系转换为线下的真实关系。”简言之,这个软件重点定义在“陌生人交友”。为了推广这个软件,该软件开发公司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微电影广告——《莫陌》。同样是在生活体验方面来做文章,不过应该注意的是,这个微电影在取得营销成功的同时,却失守了道德品格。在片中,名叫“莫陌”的女主人公热衷于用陌陌软件邂逅和被邂逅其他男性,这分明是暗示这是一款为性而交往的软件,但女主人公莫陌在片中却又总是一副自命清高和不俗的样子,似乎很鄙视自己通过陌陌软件认识的这些异性,这倒让观众莫名所以了:莫陌这个女子到底是“陌陌”软件的粉丝呢,还是在对陌陌软件进行批判?从《莫陌》的两集剧情中,我们看到了莫陌这个女孩用陌陌软件交往男人、鄙视男人、周旋于男人、成名于男人、最后又毁于男人,影片的创作者在不断用的镜头来强调这是个很好用的异往软件的同时,又非要将自己置身于一个道德高地,末了还告诉你: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样吹捧生活体验,又在道德高地对其进行批判的一个纯粹自相矛盾的产品营销,在获得营销成功的同时,却又成了不折不扣的艺术败笔。

三、对雅文化的吸收并蓄是微电影消费美学的又一表现

摒弃财富、身份、地位,尊严是爱情必需的考量,爱情里,如果没有了尊严,那宁可离开!相对于时下“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的爱情观来说,这种古典的、纯美的爱情,处处盛开于古今中外高雅文化的作品视野之内,而这也在联想电脑推出的微电影《我想和你好好的》中又由冯绍峰和倪妮联袂演绎出来。片中的男主角亮亮(冯绍峰饰)和女主角喵喵(倪妮饰)因相爱而同居,却又免不了地吵吵闹闹。某天,亮亮因为车祸而坐上了轮椅,为了不让心爱的女人两难,他放手了爱情,喵喵不知道真相,只知道亮亮在用电脑和网络与她保持着联系,时时出现在喵喵遇到困难而需要他的时候。这让笔者不由想起了那本旷世名著《简爱》,虽然年代、生活、对话、情节等等无一相似之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情里必须有尊严,如没有尊严,宁可出走自己。简爱当初的离开和罗切斯特后来的残疾,都是使爱情在尊严的天平下找到了均衡而回归了圆满。当然,当《我想和你好好的》加入了一些现代生活的元素之后,这种名著中恍若隔世的爱情观才能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一对现代的情侣,他们有爱,有欢笑,同居生活中也偶有固执的针锋相对,就在我们看来这种经不起风吹浪打的“现代爱情故事”面对生命的重大转折时,亮亮选择了为尊严而放弃爱情时,宁可自己心灵中受到失去爱的伤痛,也不愿让心中的爱人来舔舐生活中的不完美。这时我们才突然意识到:不论古典还是现代,爱情都一如既往地延续着其自有的魅力和尊严,其核心的震撼让我们为之感动。可以说这也是该片从精神上对雅文化的致敬,在现代分分合合、离离散散的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中,爱情的尊严从来就没有走远,只是多了些现代元素的表现方式,也成就了这部其本质是营销作品的微电影的美学高度。在这里,雅文化并不一定指经典文化,也包括那些不太“接地气”,不为广大群众所共知,有些曲高和寡、审美群体颇为小众的文化范畴。由张元操刀的微电影《艳遇》便是一例,该片因张元本身文化底蕴、见识和“仙气”而使得其相较其它微电影显其在“雅”字上更胜一筹。首先,艳遇的场地——法国,便让我们的视听不断在贵族气息中穿行。

上市公司的韩总,因证件丢失,不得不租车而结识了租车公司一个中国籍的女员工席洋,始于车轮上的艳遇穿梭于片中那些不知名的法语歌曲、庄园、酒会,一开始就给这部微电影蒙上了高大上的色彩,随着男女主角的进一步了解,男主角渐渐进入到女主角的内心世界以及往事回忆之中,跟随者女主角去触摸她前男友更加高处不胜寒的文艺品味,比如:录风吹过薰衣草地的声音,录女主角画画时笔尖触碰纸面的声音,每次录音时还要带上一只名叫“Dolly”的淡紫色的小羊,并选择在世界上最美丽的悬崖上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此这般的情境,使这部微电影除了高大上之外,又具备了难以企及的唯美氛围。张元导演的这一切是为了给我们纯艺术的享受吗?答案是“No”,这些铺垫只是为了触发你的消费神经。“慕斯”——全球知名的睡眠品牌!近些年经历过家装的消费者应该都在高端的家具市场见过这个牌子,区区一个床垫动辄几万元,这样高端的出身,当然不能与下里巴人的陌陌软件划上等号,于是,张元执导的《艳遇》便从高雅艺术的水准为其背书,从而完成了消费美学对雅文化的兼收并蓄过程,同样也完成了“生活艺术化”的过程。当然,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正如韦尔施所说,在一个消费社会里,“审美化的浪潮已将我们的灵魂和肉体一股脑儿地卷了进去……美正在失去它更为深邃而打动人的内涵,充其量也是游移在肤浅的表层……传统的艺术形态和表现手法被满足消费需求的目的加以泛滥复制……这是虚假审美解放的幻像”。

四、结语

微电影论文篇(3)

城市公益微电影的创作主旨是“温情”与“关怀”。创作主题涵盖家庭关系、同学情谊、消除歧视、保护儿童、关爱弱势群体、保护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等情感文化的方方面面的主题,这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城市公益微电影关注家庭亲情,揭示家庭的温暖需要家庭每一位成员精心的呵护,对于约束和引导家庭成员的行为,使得家庭成员受到情感的触动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河南省微电影大赛一等奖《全家福》,影片改编自创作者的真实经历,讲述了一个经常为客户拍摄全家合影工作的摄影师,却从没有为自己家庭拍摄过一张真正的全家福的故事,带着内心的酸涩,每一位观众都能体会到完整而又温暖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城市公益微电影关注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有一个温情关怀的文化氛围,公益微电影利用故事情节和画面,展现弱势群体日常生活中的坚辛和不易,唤起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心,建立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文化氛围。根据中国乙肝感染群体的真实生活状况改编的公益微电影《十分之一的幸福》,唤起公众对于乙肝感染人群的关注和了解。

二、城市公益微电影的创作路径

1.弘扬城市主题文化

城市的主题文化是由城市独有的自然、文化、经济和历史发展过程所决定的,城市公益微电影契合城市主题文化,可以使微电影的创作具有惟一性、差异性、识别性,既可使微电影创作有据可依,也能让城市主题文化得到广泛的认同和传扬。微电影在进行编剧,选角,选场景的时候都要充分考虑到城市所要表现的主题文化。例如《花样云南》就弘扬了云南多民族融合的民族特色文化主题,其在编剧和场景设置中都将云南的特色涵盖在内。由湖北房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出品的《桃夭》,展现的是房县著名的诗经主题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提高房县知名度,对房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展示城市的文化符号

城市的文化符号是城市文化通过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积淀出得最具城市特色的文化代表,公益微电影创作必须充分利用城市的文化符号,将这些文化符号融入到微电影场景镜头中,可以充分提高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化城市文化符号的影响力和认同感。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是建筑造型、城市景观、如北京的长城、故宫;杭州的西湖、灵隐寺;南京的中山陵、玄武湖;西安的大雁塔、城墙等。例如,张家港微电影大赛的最佳影片《琴》,全片在张家港拍摄,融入鉴真东渡、茉莉花符号,故事以歌曲“茉莉花”为主线,讲述考古学教授的爷爷年轻时与外国奶奶的爱情故事,充分利用了张家港的文化资源,展示了城市有特色的文化符号。城市的文化符号也可以是城市居民的无形思想文化,武汉首部城市文化形象微电影《月湖琴声》,这部影片以汉阳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符号古琴台为背景,以“知音文化”的传承为使命,用故事新说的方式,将一段追寻知音文化、探究古琴历史渊源的情感作为主线,以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及古琴的艺术传承为辅线,以汉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源泉,以美丽的武汉城市景观为点缀,表现出知音文化的渊源流长。

3.展示城市的声音

微电影论文篇(4)

>> “微”语境下的“深”传播:微电影传播模式探析 “微”电影的“深”传播 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创作与传播 微电影的传播效果探析 微时代下微电影的传播模式分析 “微”传播时代的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 基于微博的传播模式探析 公益类微电影的传播学探析 浅析“全媒体”语境下的微博传播特点 微信传播模式探析 全媒体语境下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策略分析 互联网语境下城市形象微电影的传播和营销 微电影的网络传播机制 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特色分析 微电影的轻广告传播 微电影的传播价值解析 微电影广告的传播优势研究 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研究 微博公益的传播机制探析 微信的传播价值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转引自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李迅译.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180.

[3]洪长晖.微电影的成长及悖论——市场与受众的双重透视[J].现代视听,2011(12):49-51.

[4]王方、颜子澜.微缩的影像:微电影时代的“浅”表达[J].大众文艺,2011(20):182.

[5]赵磊.论微电影网络传播的利与弊[J].大众文艺,2012(20):156.

[6]李淑娟,曹慎慎.当电影遇见新媒体——微电影观念与实践初探[J].当代电影,2011(8):140-141.

[7]权亚楠.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研究[C].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8]郭倩微电影的传播解读及发展方向浅析田.前沿,2012(11):178-180.

[09]网易专题.第30次互联网报告: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10]陈新焱.微电影:生于“恶搞”,死于广告[N].南方周.末网站.

[15]张宇丹,吴丽.可视的文化——影像文化传播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130.

微电影论文篇(5)

关键词:微电影;碎片化;广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促使受众间的沟通更加紧密,受众可以在网络的世界里分享所看所感,同时网络的海量信息也让人们目不暇接。加之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促进受众的生活日益呈现出碎片化趋式。由此也在网络的世界里刮起一阵“微风”,微简历、微小说、微博、微信等层出不穷,中国俨然进入一个“微时代”。与此同时,号称中国第一部微电影《一触即发》的出现也掀起了中国的微电影制作的热潮,不论你是专业导演还是草根,都可一展身手。从而也促进微电影成为炙手可热的电影表达新形式。

一、微电影的产生与发展

目前对微电影的定义有许多,笔者更倾向于以这种方式来定义微电影。微电影即微型电影,也称微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30秒—3000秒)放映’、‘微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规模投资(几千元—数十万元/部)’的视频短片。”①

这样一个继微博和微小说后出现的网络新宠其实对广大受众来讲并不陌生。早在2005年以恶搞电影《无极》而出现的网络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即可以看做是微电影的雏形。随后,在2010年有凯迪拉克赞助出品,由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则正式拉开微电影的大幕。纵观微电影发展不难看出其得力于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网络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沟通平台,人们可以通过视频网站上传自己制作的微电影。与此同时,伴随3G时代的到来,当下的智能手机加强了与互联网的联系拓宽了网络信息的流通渠道。随时随地观看电影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②同时《报告》还显示,2011年,网络音乐、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学等娱乐应用的用户规模有小幅增长,但使用率均有下滑。相比之下,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则较上一年增加14.6%,达到3.25亿人,使用率提升至63.4%。③由此可见中国网民基数不断扩大,而同时网络视频的使用者也在不断增加,这为微电影的未来创造了良好的发展背景。也促使更多优秀的作品不断涌现出来。

二、微电影发展之道

(一)微电影的制作

微电影在内容上短小、精悍,有的微电影不足30秒,最长也不超过30分钟。这与传统的短片非常相似。但微电影既然称其为电影,就应该注重电影的表现手法与方式,注重内容、情节、镜头的使用以及电影的艺术表现方式。以往微电影的制作团队多以草根为主,而随着微电影近期发展迅速,也促进具备专业水准的团队和公司纷纷介入,这也促进微电影在内容和制作上也呈现出专业化趋势。但不论微电影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制作,内容仍旧是微电影取胜的关键所在。以筷子兄弟的《老男孩》为例,故事以追忆逝去的青春为主题,贯穿了主人公从学生时代到后来生活的种种情节,讲诉了一个个现实生活中的故事,从而勾起观者的回忆,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二)微电影与广告碰出的火花

由凯迪拉克公司投资的微电影《一触即发》,选用了时下著名影星吴彦祖担当主演。就在这短短的90秒中穿插了谍战打斗、高空跳伞、惊险爆炸等刺激场面犹如一部好莱坞大片的制作手法。也有以广告宣传为主的微电影,例如康师傅的“清蜜星体验”系列,讲诉了12星座的不同的爱情故事,同时在影片中常常出现康师傅的茉莉清茶和茉莉蜜茶产品。由于星座一直是年轻人群们讨论的问题,而爱情更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制作放巧妙的将二者结合,一方面反映了当下年轻人的爱情状态,同时也巧妙的将产品融入到电影中去,同时也表现该出产品能够给人甜蜜这样一种感觉。

我们可以大胆地说微电影的发展动力起源于广告,但这也让微电影在创作和表现方式上摆脱不了广告的影子。诚然,广告介入微电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微电影的资金问题。但若过于注重对产品效果的体现又容易将微电影沦为成产品的附属品。

三、微电影未来之路

(一)内容为王

著名导演王小帅这样说:“微电影和广告的诉求的确不一样,既然是微电影,人家就用电影的眼光来看你的故事,看你的人物。微电影有它自身内在的规律,这一点,你们在创作和播出的过程中,应该也能感觉到。”④

其实不论是电影还是其他传媒形式,在传递信息时,都应该做到以内容为王。微电影因其时间较短,不可能给与制作者使用大段的时间进行长篇叙述。也不可能让影片中充满了长镜头和大量的留白。用王小帅的话来讲:“一个微电影不管时间有多长,但正常三分钟是一个节点,好的微电影三分钟会继续看下去,如果能坚持看到最后,网友就一定会产生转发或者评论。”⑤因为微电影主要用于电脑或者手机播放,而人们在观看电影或者视频时若没有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故事情节就较难抓住受众的眼球。并且在人们纷纷涉足微电影的现状之下,具有“创意”的故事情节成为微电影制胜的法宝。

(二)适度的与产业合作

笔者认为,在电影的创作中应该把握其中的分寸,适当的加入广告成分,可以给电影增添不少的亮点。以宝洁公司在与伦敦奥运会合作时推出的活动为例。宝洁在此次活动中推出新创作的短片,姑且也可看做笔者眼中的微电影——《为母亲喝彩》,在片中讲诉了不同国籍不同赛场上的奥运冠军一路成长的过程。而冠军成功的背后都有着妈妈默默的支持,片中在呈现这一幕幕温情的画面时加入了不少宝洁的产品,也映衬了宝洁此次活动的主题——为母亲喝彩。而为了将这以活动深入人心,在表达对母亲浓浓爱意的同时参与到公司的相关活动中去。

微电影从产生到现在一直面临各种问题,但作为媒时代的新宠,微电影为受众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创作和欣赏的空间。从2010年正式开始崛起的新事物,尽管当下还不成熟。但从各方对微电影的热捧和喜爱来看,加之网络视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为微电影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平台。而未来微电影中也将出现更多的优质影片,同时能够促进全民电影时代的到来。(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新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11

[2]陆弘石,《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3

[3]邱秀聪,《微博之后流行微电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8—08(007)

微电影论文篇(6)

【关键词】后现代;微电影;颠覆;消解

随着网络视频业务的发展壮大,互联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影视剧播放平台。“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的形成或者说微时代催生了微电影的诞生和发展。可以说,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

微电影形式简单、短小精悍,具有“微时”“微制作周期”“微规模投资”三个明显特征。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微电影的制作采取零度叙事的独特叙述方式,解构了传统电影的结构模式,同时在影片文化蕴含上躲避崇高、合流大众文化,极具后现代主义特征和色彩。后现代语境下,微电影独特的主题呈现以及其中的美学意蕴,迎合了当今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步调,同时也契合了当代观众的观影诉求,因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且与众不同。

作为一个新兴的电影艺术形式,微电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全民参与,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研究和分析。微电影独特的电影特色以及微电影中所蕴含的强烈的后现代气息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将微电影置于后现代语境中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微电影的发展脉络,促进其发展和进步。

一、后现代语境的特征

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中对资本主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做出了精当的分析,即完整的市场资本主义阶段的文化尚处于所谓“古典”时期,艺术上主要表现形态是现实主义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伴随着新的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出现,也同时出现了新型文化。帝国主义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也改变了资本主义原有的生产方式,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在导致殖民主义出现的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不断成熟,出现了国家市场向世界市场的扩张,成熟了的西方电影工业向外输出则是文化扩张的一部分,而这种新型文化则让人进一步感受到由工业革命带来的人的自我异化,人的心灵被扭曲,随之也就出现了反理性主义的现代主义。“二战”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以科技和信息为基础的“后工业社会”,这正是“后现代”兴起的深刻现实基础,科技和信息的迅捷发展改变了全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电视、网络等新型媒介的出现,又使千姿百态、由各种不同影像组成的世界一下子都闯入了每个普通家庭。文化开始不断走向大众化、商品化,冲击着一切传统的东西,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上演着以科技信息迅猛发展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之“文明戏”。

由于后现代主义文学对历史话语和宏伟叙事的否定,不再相信那些历史性的伟大主题和英雄主角,也不去期望找到返回宏伟叙事的道路,无限地延伸了局部的话语游戏和文本操作性,反过来使后现代缺乏整体性把握世界的能力和表述对世界进程的完整理念,这就进一步导致了后现代的“表征危机”,出现了与现代社会大相径庭的“崭新语言现实”,它剧烈地改变了图文符号原有的交流功能,形成了一种为传统批判理论无法解释无法接受的后现代文化,也就形成了理论界所称的“后现代语境”。

二、微电影的兴起

微电影(Short Film/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指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

香港资深影评人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微访谈说到微电影时表示,“微电影只能算是视频,很多技术条件根本达不到电影的标准和专业要求”,并且还表示“(微电影)本质上就是广告片,只是把广告字眼去掉就成了微电影”[1]。鉴于各界对于微电影的争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微电影是区别于传统电影的短片视频,这种区别表现在制作技术、拍摄时间、拍摄技术、表达手法以及视频时间上等等。由此也可以得出,微电影的制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解构意义,解构传统电影的结构模式——采取零度叙事的独特叙述方式,并且同时在影片文化蕴含上躲避崇高、合流大众文化,极具后现代主义特征和色彩。

2010年,在新媒体发展的冲击下,我国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走上了相互融合的道路,由此产生了电影的新形态——微电影。2010年12月27日,吴彦祖主演的凯迪拉克微电影《一触即发》在全国首映,开始让网络时代刮起一阵微电影的强烈旋风。作为中国历史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大制作的网络微电影,它完全拉开了微电影的舞台序幕,“开始真正让微电影的风暴‘一触即发’”[2]。至此,中国的整个互联网产业开始掀起了微电影制作的风潮。2011年,伴随着《老男孩》《指甲刀人魔》《66号公路》等一批口碑较好的微电影作品问世,微电影的概念逐渐为网民和社会大众所接受并且逐渐熟悉,以至于2011年被称为微电影的“元年”。2012年微电影进入了大发展之年,搜狐、爱奇艺、优酷等多家视频网站纷纷推出自家的微电影系列,微电影的发展进入了辉煌时期。一直到2013年,微电影的发展呈现出井喷式趋势。可以说,《一触即发》《老男孩》《遗忘》《坏未来》《惊悚广场》等微电影制造了微时代的集体围观。

一方面,微电影篇幅短小,但又极富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符合当今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步调,迎合了当代青年人对于快节奏文化消费的需求,同时也契合了当代观众的观影诉求,因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且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微电影的出现和兴起给我国传统电影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电影产业发展的另一个契机——产生了电影产业的另一种发展形式,拓宽了电影产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机会。

三、微电影与后现代主义的高度契合

在“后工业社会”微电影的出现并非偶然,微电影与后现代主义特征有着高度的契合。

后现代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含糊不清的文化,它的首要特征就是主体的模糊性、反主客二分性,这在微电影上则表现为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界限模糊,以及草根微电影的兴起等。其另一个主要特征是反普遍性(反同一性)、反整体性,而强调差异性,这在微电影的主题呈现和美学意蕴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微电影个性化、多元化的主题呈现,以及边缘性文本的美学意蕴等,都反映了后现代主义的反同一性和强调差异性。

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心态和思维方式上,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不确定性”“模糊”“偶然”“不可捉摸”“不可表达”“不可设定”及“不可化约”等精神状态和思维模式。高宣扬教授的著作《后现代论》一书中这样论述——“后现代主义不但同传统文化相对立,而且也从根本上与传统语言及其正常表达方式相对立……凸显出后现代主义同传统语言和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知识的断裂性和对立性”[3]。这种不确定性特征体现在微电影上,则具体表现为微电影的“反传统性”主题呈现。

此外,后现代主义具有零散化、边缘化、平面化、无深度等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文化上,则具体为颠倒文化的原有定义,反对传统标准文化的各种创作原则,扬弃传统的语言、意义系统、形式和道德原则,从而走向文化的零散化、边缘化、平面化、无深度化。具体到微电影,则表现为微电影在文本上的边缘化、在内容上的无深度化,以及在表达方式上的零散化。

后现代主义还反映出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特征,即游戏式的生活方式,人们不愿意在各种生活规则和道德约束下生活,而渴求突破传统规定,在叛逆中尝试各种新形态的生活。这在微电影中具体表现为微电影在美学意蕴方面戏谑的范式,反映出了当代人游戏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诉求。

四、微电影独特的主题呈现

(一)“反传统”性的主题呈现。在后现代语境下,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界限不再明确,具体表现为新媒体背景下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已经没有明确的界限,人们在作为传播者的同时也可以作为受传者。同样,受众也可以是信息传播者。这使得处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新媒体也失去了传统的真实感。人在新媒体语境下,成了记录和传播的符号或者程序,故而人们失去了传统和根,开始浮于表面。由此可以看出,后现代语境下的微电影,必将成为新时代颠覆传统的代表。以优酷的微电影作品《11度青春》为例,在这一系列微电影中,以独特的叙事方式聚焦当前社会的各种情感问题,包括友情、亲情和爱情等。而这些微电影在主题呈现方面,大都选择和倾向于“微”小叙事,更加侧重于个体书写和个体体验,舍弃和颠覆了传统电影的宏大叙事策略。恰恰是微电影的这种“微”小叙事所呈现出来的影片微感悟和微情绪,反而更加容易获得当前观众心理上和情感上的认同。在网易微电影节上,微电影《小心,我爱你》获得中国最佳影片称号。影片同样是以爱情为主题,但却没有传统电影中感人的爱情故事,也不是传统电影中压抑或悲伤的爱情追忆,它所表现出来的爱情主题仅仅是恋人间的小暧昧和小幽默,仅仅是恋人间的相处故事。这些微电影都反映了当前微电影的独特主题呈现方式——微小叙事,颠覆传统。

微电影这种对于传统的颠覆,其实也是对后现代社会快餐式文化的一种写照和反映。在当前忙碌并且紧凑的后现代主义社会生活背景中,微电影用“微”小叙事代替传统的宏大叙事,是当前年轻人应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回避”式心理状态的反映,同时也是当前年轻人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的一种反映。

(二)多元化、个性化的主题呈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代社会的一个主要标志,便是社会的多元化。在当今社会,绝对权威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消解。而微电影的新媒介传播特征又使得微电影创作具有全民性和草根性的特征,这也决定了微电影在价值观和视角上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在表达方式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这些都成为微电影创作的一大艺术源泉,同时也是微电影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个权威被消解的社会,由于缺乏权威,人们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而微电影鲜明的草根特性,也使得解构和反讽成为微电影的文化特征之一,即微电影的文化特征中包含着民主自由以及平等的开放思想。同时,由于微电影的播放是在网络平台上完成的,这就决定了微电影一旦进入网络平台,就没有了中心状态,更没有完全的控制权。从这个意义上说,受众所处的位置就是中心和权威,并且这个中心和权威是不断转换的,从这点来看,其实中心和权威已经被消解和泛化破碎了。于是,社会话语权由精英话语霸权转向草根话语霸权,社会文化也由传统的精英文化走向草根文化,权威被解构,中心意义被弱化。由此,社会的多元化也就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微电影也成为电影艺术走向草根、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必然形式。

五、微电影独特的美学意蕴

(一)浅平的审丑。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丑”开始进入电影艺术家的视野,而且“丑”也作为一种新型的美学意蕴开始在电影艺术中得到普遍认可。与此相应,美学意蕴上的“审丑”开始以一种独立的姿态进入电影艺术领域。在后现代语境下的微电影,其本身的特质就是传统电影所不具有的解构性和非理性以及颠覆性,它所追求的是一种去魅化的审美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微电影突破了传统电影艺术的审美取向,在“审丑”视阈中越走越远。

在今天网络流行的微电影中,宣传传统“真善美”的微电影往往很难获得高点击率,相反,那些充斥着“丑和暴力”的微电影反而更容易获得高点击率并且受到观众的喜爱。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后现代语境下微电影的审丑倾向,同时也反映了当今社会年轻人的审丑倾向和社会上文化审丑的消费需求。例如,2012年父亲节当天,在网络上推出并迅速走红的微电影《干爹》,描写的是北漂女孩由于追求物质生活,傍上了大款干爹。在片中,女孩出卖自己的肉体来获得干爹所给予的各种高档奢侈品。在表现女孩和干爹之间的皮肉交易时,影片用衣着暴露以及极富意味的动作等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这部明显具有审丑倾向的微电影却在短短几小时内就获得了20多万的浏览量。此外,一度走红网络的微电影《红领巾》和《what a fucking morning》等,也反映出后现代语境下微电影普遍的审丑倾向。

(二)戏谑的范式。后现代语境下的微电影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技术游戏的一个体现,后现代语境下的微电影消解了中心权威话语,解构了文本的深度感和崇高感,颠覆了传统电影文本的历史感和严肃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降低格调到了一种游戏手段的程度,成为一种受众娱乐的工具。后现代语境下的微电影的文本不仅边缘化,同时也呈现出游戏化的倾向,同时,这种文本特征还使得微电影呈现出幽默戏谑化的审美风格。例如中国80后电影导演卢正雨的作品《绝世高手》就是一部戏谑范式的微电影,片中充斥着各种无厘头式槽点,让人捧腹大笑。影片中幽默戏谑化的审美风格到处都是,例如躺着修炼“一指禅”,睡觉的时候“炼心”,还有卢小鱼听到歌声时便忍不住翩然起舞的“顽疾”等等,实在让人无法不放声大笑。另外,影片中的人物台词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微电影戏谑的范式,例如“像我这种才华横溢,又无比俊朗的翩翩少年,注定了一生都不会有朋友”,这种独孤求败式的台词,听来就让人忍俊不禁。

此外,疯狂喜剧微电影《给丫一特写》、无厘头喜剧微电影《热血雷锋侠》以及法国搞笑短剧《总而言之》《安全驾驶个毛》等也都反映出了后现代语境下微电影戏谑的范式。

参考文献:

[1]香港资深影评人列孚专访[EB/OL].http://.cn.

[2]崔兆倩.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J].新闻爱好者,2012(2).

[3]高宣扬.后现代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微电影论文篇(7)

当前关于国产电影微博营销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微博营销和国产电影营销的研究

(一)作为国产电影传播移动媒体平台的微博。于瑞华在《基于WEB2.0的电影营销策略研究》中指出微博具有互动性、倍传性、追随性的特点。[1]张琦在《新媒介环境下的中国电影营销策略研究》中进一步阐述了微博的特点:低门槛、及时性的方式;去中心化、碎片化的传播形态;个性化的自媒体平台;基于社交的、具有圈群性的传播体系。[2]由此可以看出微博作为一种个性化十足的社交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信息量大等特点。

姚睿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电影营销――论微博与电影营销的互动实践》中从微博本身的属性概括出微博的优点为:平民化的话语风格,强而有力的传播速度,在互动中形成的自我认同机制对用户的激励作用。[3]魏婉笛在《融媒环境下微博给中国电影业带来的影响初探》中通过一份新浪微博调查报告得出国内微博用户群体特征恰恰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内电影市场受众人群特征相结合的结论。[4]

(二)作为新兴网络营销方式的微博营销。祝映莲在《微博营销的病毒特征及应用策略分析》中指出,微博营销就是以微博作为营销平台,利用微博各方面的传播及代言价值进行的营销活动,每一个粉丝都是潜在的营销对象。[5]

(三)国产电影市场。国产电影诞生于1905年,尹翠在《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的发展研究》中认为国产电影经历了历史沉浮时期曲折发展、独立电影时期缓慢发展、跨国电影时期飞速发展和新媒体时代迅速发展的发展历程。[6]而新环境下的国产电影市场面临的问题有:国内中小城市以下电影院线明显不足,国内电影票价普遍偏高,国内电影市场影片类型十分有限。[7]

(四)国产电影营销。传统的国产电影营销多利用电影宣传海报、电影会、预告片、电影节参展等方式进行营销。秦凯风在《电影微博营销中“弱联系”的强影响》中指出传统电影营销主要通过电视、杂志、报纸、影院等来实现。[8]曹钰在《解读数字媒体时代国产电影营销新模式》中指出传统的国产电影营销首先是注重突出品牌效应,利用电影本身名导、明星的强势品牌力量营造市场轰动的效果,让消费者和媒体对电影产生强烈的预期进而主动消费。[9]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影营销方式和宣传渠道也日益多元化。杨?D在《新媒体时代电影网络营销的商业化运作――将微电影植入电影制作流程》中指出许多电影在上映前会利用微博转载信息的传播方式进行网络营销,再通过名人微博进行转载预告片及花边新闻的方式进行炒作,借助足够吸引人眼球的预告片从而引发话题热议,会给即将上映的电影带来更多的观众和票房。[10]

基于以上背景,借助微博这一平台进行国产电影营销已经势在必行,微博使用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潜在的电影观众。围绕着对这些“潜在的电影受众”的挖掘,目前有一些初步成型的国产电影微博营销模式的探究以及相对丰富活跃的个案研究。

二、关于国产电影微博营销的模式研究

(一)国产电影微博营销的概况

1.国产电影微博营销的概念。关于电影微博营销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的论述,在已有的论述中,笔者认为范玉明在《微博――电影营销的新手段》中的论述比较言简意赅:电影微博营销是一种新型的网络营销方式,将微博作为电影营销的平台,电影营销者通过微博传递电影信息,并与粉丝互动,达到宣传电影的目的。[11]

2.国产电影微博营销的兴起原因。在当前电影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无论是大投资、大制作还是中小成本电影都注重与目标受众的互动交流,着力打造电影品牌,微博就成为了最便捷的沟通渠道。而微博平台拥有电影最大的客户群体,这正是电影营销推广人钟情于微博营销的最重要的原因。[12]此外,除了能精准到达目标受众这个主要原因,徐润南在《电影的微博营销》中指出选择微博进行电影营销的原因还有微博的宣传效果好,而且可以节省宣传成本。[13]

3.国产电影微博营销的价值。古磊在《浅析国产电影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生存之道――以新浪微博为例》中提出借助于微博营销有利于国产电影的品牌化运作和繁衍品发展。他认为电影的真正价值在于品牌化的经营,品牌的建立和延续让一部电影的生命力更加强劲,同时也可以降低投资的巨大风险。[14]此外,党博在《电影微博营销研究》中认为电影微博营销有利于电影营销渠道的完善,还有利于培养电影受众的忠诚度。[15]

4.国产电影微博营销的影响因素。刘彤在《“可及”环境与“不可及”环境――电影微博营销影响因素探析》中发现,在“可及”环境中影片本身的内涵和剧组成员的知名度以及“不可及”环境中现实生活的指涉和“议程设置”的引导会对电影微博营销起到明显的作用。[16]

(二)国产电影微博营销的传播过程

1.国产电影微博营销的传播特点。葛进平在《电影微博立体营销策略探讨》中将电影微博营销的特点概括为“短、平、快”。即短小而丰厚,平等而互动,快速而价优。[17]刘兰兰在《新媒体语境下中小成本电影的微博营销探索》中认为电影微博营销具有简易快捷、病毒式传播和精准圈层传播、针对性较强的特点。[18]此外,电影微博营销还具有信息实施同步化、传播主体多元化等特点。[19]

针对国产电影微博病毒式传播的这一显著特点,夏娟娟认为电影病毒式营销的优势在于低廉的营销成本、独特的文化视角、高效的资源整合和持久的宣传效应。而它的价值在于电影票价的稳定、影片文化的普及和品牌效应的产生。[20]石小溪在《试论全媒体时代下的电影病毒式营销》中预言微博营销作为电影“病毒式营销”的最主要方式或将成为未来电影营销的流行趋势。[21]

2.国产电影微博营销的传播信源。车?h在《从社会心态角度分析影响电影微博营销的心理因素》中指出在电影的微博营销中,信源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电影的官方微博,第二种是名人微博,第三种是专门的营销账号。[22]

3.国产电影微博营销的传播方式。刘晶在《从传播学视角看新媒体环境下电影的营销策略》中认为电影微博营销的传播方式有情感营销、口碑营销和话题营销。[23]范玉明在《电影微博营销方式研究》中指出还有舆论领袖营销、平台合作营销和活动营销等方式。[24]在关于利用微博进行电影口碑营销的研究中,徐燕燕认为目前网络口碑营销手段还不够成熟,要考虑多种营销手段整合应用,具体表现为进行创意互动、打造档期电影、宣传点清晰和进行营销渠道整合。[25]

4.国产电影微博营销的传播规律。高阳在《电影的微博营销模式研究》中分别从注意力聚集和信息传播途径分析两方面对上映期前的电影微博营销、上映期间的电影微博营销和上映期后的电影微博营销的传播规律进行了一一分析。[26]

(三)国产电影微博营销的问题。唐瑶在《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营销的问题与对策》中指出国产电影微博营销过程中的问题表现在低估微博传播优势、营销方式单一及利用微博炒作变本加厉。[27]黄明山在《微博――电影营销的新方向》中指出问题所在:首先,微博由于字数限制传递的信息有限,若过多发送微博势必会引起粉丝反感;其次,微博信息容易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中;最后,若微博人气不足,则传播范围会很有限。[28]而胡珂则以《让子弹飞》和《将爱》两部影片为例分析国产电影微博营销的现状,认为由于注册微博的人群数量有限,关注电影微博的人数会更少;同时指出电影微博营销是一把双刃剑,成也萧何败萧何。[29]

党博认为国产电影微博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电影微博营销意识薄弱,电影微博营销创新不足,电影微博营销平台效果有限。同时指出电影微博营销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表现为以下观点:微博只是媒介,微博营销等于社交营销,粉丝数量决定传播价值,有奖转发活动越多越好。[30]

此外,范玉明认为电影微博营销过程中存在着过度营销和无效营销的问题。[31]

(四)国产电影微博营销的对策。齐伟在《微博与华语电影营销的新选择》中提出的策略概况为:专注互动、打造口碑,善用名人效应,整合渠道、活用平台,迎合时机、事件营销。针对电影微博营销中遇到的困境,他进一步提出一些建议:以创意激发受众参与兴趣,善用“微工具”、多维度考量效果,研究目标受众的微博使用习惯和喜好,找到有影响力的人。[32]此处可以参考魏婉笛的“微博使用情况对用户观影行为的调查”及其调查结果分析。[33]

葛进平提出了电影微博营销要充分利用纯商业微博、企业微博和个人微博这三类微博,做到全流程、全方位、全名人、全网民的营销。[34]此外,党博认为应树立电影微博营销的战略理念,具体表现为增强电影微博营销意识、打造专业化电影微博营销团队、强化微博营销的系统规划性,还应该加强电影微博营销过程的控制。[35]古磊认为面对当前电影微博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既要加强舆论监督引导、维护电影市场健康环境,又要有危机公关意识、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塑造品牌形象。[36]

三、关于国产电影微博营销的个案研究

这一部分研究结合当前国产电影微博营销的实例,或分析原因,或分析优势,或分析策略,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一)着眼于新媒体时代的个案研究。相关的典型研究有:《新媒体营销在电影推广中的应用――以〈失恋33天〉为例》[37]《新媒体时代电影的市场营销策略――以电影〈致青春〉为例》[38]《新媒体时代的电影营销策略――以〈小时代〉系列为例》[39]等。

(二)立足于微博的个案研究。相关的典型研究有:《试论电影的微博宣传营销――以〈将爱〉为例》[40]《〈人在?逋局?泰?濉档奈⒉?销》[41]等。

(三)尝试数据化分析的个案研究。相关的典型研究有:《〈泰?濉灯狈砍晒υ?因的数据化分析》[42]《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影营销――浅析〈小时代〉的营销模式》[4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