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

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5 16:30:00

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

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篇(1)

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该如何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又该如何解决学生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

首先要找准切入点,巧设计,精设计。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这需要教师设计问题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对课文而言,覆盖全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对学生而言,这一点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如《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变了几次?不变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既立足于文本,又关照了学生。学生顺着这一问既能深入了解课文的主旨,又能引发自身的探索意识,对文本进行深入探讨。这样一来,课堂上不再是烦琐提问的干扰,而是一种多元的、充满生气的交流对话。

其次要有敏锐地洞察力、果断地把握学生思维流向及流程的教学机智。尽力去打破学生大脑中的“平静”,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引导他们在生疑――质疑――释疑的循环往复中探求知识,发展智能。为此我主张先要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他们学会质疑,并允许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在教学都德的《曹刿论战》时,我曾让学生们漫谈阅读感受,学生提出的问题的积极态度和思维角度令人惊叹。“曹刿如果这么能干,为什么不早出仕为国效力”?“如果庄公不听从曹刿的建议,他们二人都没有好的收获,为什么还说庄公鄙?”……学生的思维火花在对话中不断迸射着,这一场面我至今难忘,同时也牢牢记在了孩子们心里,因为在对话中合成的知识是最令人记忆犹新的。

第三,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其一孩子因为不回答或不提问不会有任何麻烦,而回答得不好却有不愉快的结果;其二,过于看重标准答案,有时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觉得与标准答案有差距,所以还是坚持把学生的观点一句一句的“纠正”过来,让他忘记自己的观点,牢记标准答案。慢慢地,学生领悟到一个道理:老师所有问题都有标准答案,提问仅仅是一个手段,一个过程,不论自己持有怎样的的观点,最终都不会被老师采纳的。由此,渐渐地学生就学会了消极听课,等待老师的自问自答。我在教学《邓稼先》一文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把学生分成两个任务组,一组担任“邓稼先”角色,一组担任“记者”角色。“邓稼先”组阅读课文和教师提供的有关资料、图片,准备接受记者的提问;“记者”组研读课文,提出想了解的问题,准备一段时间后,开始对话。如“记者”组提出了:“邓老您在担任中国原子弹工程中主要取得了哪些成绩?”“是什么支撑着您能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工作这么多年?”“您为什么要放弃国外优越的实验条件,而选择回国呢?”等一系列问题。在两组不断的提问和作答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们自己设计问题的能力,看到了他们思维闪出的火花,比起教师一个人的思维局限,一个班级内全体学生动员起来,看到的风景将是更多更美的!

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篇(2)

1.作业设计致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学生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是合作与竞争。适度的竞争可以诱发学生的激情,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度"很难把握。如果学生对学习本身缺乏直接兴趣,那么竞争就可能使之过度紧张和焦虑,抑制学习和竞争的积极性,从不胜任的活动中退缩下去,降低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而合作自然胜过个人的努力,能通过优势互补促进智力的发展,使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改进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增强群体凝聚力,从而形成群体意识。例如: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完后,我对学生讲:以前老师布置的作业,每一题你们都得完成,今天我把选择权交给你们。老师布置几道题目,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其中一题,可自己独立完成,也可几人合作完成:①配乐朗诵吟唱古诗;②发挥想象,扩写古诗;③根据诗意,为诗配画;④自由组合,表演古诗。在第二天的课堂交流上,同学们的表现真是让人惊喜:朗诵吟唱古诗的几人合作,用古筝伴奏,配上动作,颇具神韵;为诗配画的同学也体现出了合作精神,有负责展画的,有负责介绍画面内容的;表演古诗的同学表现更为精彩。这一课后作业的设计正视了学生的智能差异,利用并发挥学生各自特长,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相互交换学习信息,随时得到同伴的鼓励和支持,大家相互启发,容易获得学习的成功,降低对失败的恐惧,学生兴致盎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新课标下打破原有落后、陈旧的作业方式,还语文作业以新的活力

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作业提出的单向性、问题答案的绝对性、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不够精炼,容量大。作业内容的重复机械性、作业完成的封]性、作业评价的片面性等诸多方面。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阻碍了学习兴趣,不利于个性化发展。

它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对语文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打破原有落后、陈旧的作业方式,还语文作业以新的活力,使之以崭新的面貌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中,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而焕发无穷的魅力,从而让我们的学生在充满生机和趣味的作业中,感受到作业的乐趣、实践的充实、合作的收获、成功的快乐。

3.作业内容的评价要体现发展性

有一位知名的教师就中学语文作业内容的评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要确定一个理念,那就是要在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使评价的过程成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过程。"要打破单一的横向评价、定量评价、结果评价,代之以横向与纵向相结合,以纵向评价为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要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互评、自评,家长的评价,甚至社会的评价结合在一起,给学生以全面的、正确的评价"。也就是说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4.作业的内容要重视人文性

教师平常教学,表面上面对的是教材、课本、学生、作业,其实,是在和一个学生以及他的家庭已有的社会背景、人文习性、道德情趣、思想观念进行持久的交往和对话。这种交往有许多的形式,作业就是一种最为直接而频繁的通道。所以,学生做作业和教师批作业就是一种互动的人文活动。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师者的学识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使作业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

5.作业的形式还要体现多样性、自主性和合作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并用有助于增进学习的效果,消除学习活动中的疲劳。同样,作业内容、形式和解答方式的多样化,也有助于克服作业活动中的单调乏味现象,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有效的语文作业理应是通过多种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使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丰富的社会景观、复杂的人情世故给以关注、思考,或选择具有较大开放度的开放性题目培养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当然,要提高语文作业对学生学习的效果,仅仅凭语文作业的有效性设计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参与批改作业,以便有利于作业的客观评价,使学生在整体上有所长进。

因此,我认为应该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参与到语文作业的批改中去,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自学能力最终达到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

(1)师生共同批改。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作业中的"问题"题目,有目的地选择几个学生,共同批改,让学生看一看其他优秀作业,再看一看自己的作业,差别在哪里?待问题弄清楚后,再教会他们批改的方法,让他们独立批改自己的作业。

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教学设计;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思想

G434;G623.31

在PEP四年级上册Unit_3_MY_Friends教学设计中,为了提高教学设计的指导性,既要保证教学设计贴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要满足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使教学设计能够成为做好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导。与此同时,通过对PEP四年级上册Unit_3_MY_Friends教学设计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思想对教学设计产生的影响,并在教学设计中积极融入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思想,提高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更好的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服务,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一、PEP四年级上册Unit_3_MY_Friends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1、教学目标

a. 能听、说、认读 friends, long/short hair, strong, thin 等单词和词组。

b. 能听懂、会说 I have a friend. He / She is ... He / She has ... 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c. 学会用适当的形容词描述身边的同学、朋友等。

2、教学重难点

a.学习、掌握词汇、词组,并能熟练运用。

b. 借助图片、体态语等帮助学生理解词句。

3、教学过程

课前 Sing a song.

T: 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

(在歌声中进入英语课堂学习,轻松愉快。)

Step 1. Revision/Warm-up

a.Greetings!

通过教师的自我介绍和 Greeting 与学生交朋友,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带领全部挥挥手,拍拍手,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学了 friends,明确了主题。

b. 板书

在板书中,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全面的展示出来,按照知识点逐条教学。

从PEP四年级上册Unit_3_MY_Friends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来看,条理相对清晰,教学目标也比较明确。在教学设计中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基本满足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落实英语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能够突出重点,贴合学生的特点,做到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得教学设计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际,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教学设计的完善性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做好教学设计的编制并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更多的新思想和新标准,对于提高教学设计的编制质量和做好课堂教学意义重大。

二、PEP四年级上册Unit_3_MY_Friends教学设计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体现

在PEP四年级上册Unit_3_MY_Friends教学设计中,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并且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概括,其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也得到了体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体现了对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每一项教学目标都与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有关,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将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培养的主要目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考量。主要为:听说读能力、单词运用能力、细节描述能力。这几项教学目标,与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一致的。

2.教学重难点突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设计中对于教学重难点的划分也突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教学重难点确定为学生学习单词和运用单词的能力,以及学生根据图画组织英语语言的能力。这两项能力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需要重点教学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中得以涵盖,既体现了教学设计的严肃性,同时也与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相对应。

3.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在教学设计中对于教学过程的规定,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并在具体的教学环节突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互相尊重,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做到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和教学出发点,满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所以,教学设计与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联系较为紧密。

三、PEP四年级上册Unit_3_MY_Friends教学设计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思想的融入

基于小学英语PEP四年级上册Unit_3_MY_Friends教W实际,教学设计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不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的划分也科学合理,对于教学过程的规定也符合实际要求。从现有教学设计的编制来看,成功的教学设计与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思想的融入有着很大的关系。

1.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思想的融入,使教学目标针对性更强

在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教学目标的规定比较详细。融入了新课程标准思想之后,在教学设计的编制过程中注重了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使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能够与课堂教学实际相适应,提高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课堂教学需要。

2.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思想的融入,解决了教学重难点的划分问题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重难点的划分是重点内容。如何提高教学重难点的划分质量,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思想的融入,使得教学重难点划分更加准确,对课堂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教学重难点划分的准确性。

3.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思想的融入,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强调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对降低课堂教学难度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十分重要。从目前教学设计中师生关系的规定来看,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思想的融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课堂教学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PEP四年级上册Unit_3_MY_Friends教学设计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思想的融入满足了教学设计的需求,提高了教学设计的编制质量,同时也使得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针对性更强,解决了教学重难点的划分问题,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有效融入新课程标准思想对教学设计的编制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敬华;;练习很给力 英语更有趣――冀教版小学英语第四册期末综合训练[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1年05期

[2]杨国花;;创新无处不在――小学英语中的词汇教学[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5期

[3]朱兰萍;;“实”是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价值取向[J];新课程(中);2011年04期

[4]赵继国;;英语故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为例[J];英语新世纪;2011年02期

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学设计;高中英语教学

一、 新课程标准产生的背景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及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带动下,对基础教育高级阶段的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高中课程教学理念陈旧,课程设计缺乏多样性和选择性,比较偏重于对语法知识的系统讲解,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及机械式的训练,缺乏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够,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需求,提升学习兴趣。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被动式的学习方式使教与学之间缺乏主观能动性,学生也难以形成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近年来,高考英语科目也在实现着变革,从重视语言知识转向重视语言能力,新增听力考试,加强了对学生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因此,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国家教育部特别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使高中英语课程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二、 解读新课程标准的新特点

1、新的课程目标。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

过去课堂教学重视语法、词汇知识讲解,而忽视了学生实际语言的运用能力,新课改后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及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加和交流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标准增加了情感因素、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便,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

2、新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应是师生积极交流互动,应有一种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3、新的词汇量要求。

新标准增加了对词汇的要求,高中阶段从原来的1800―2000个词汇增加到33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优秀的学生要求达到4500―5000个词汇。词汇量的掌握多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因此增加词汇量要求并不是在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从近几年高考趋势看,掌握越多词汇量才足以应付高考。

4、新的阅读要求。

词汇量的增大,必然对阅读有更高的要求。首先是课外阅读量,在高中学习阶段,要求达到36万词以上,即相当于要求学生每天阅读5篇阅读文章。其次对阅读的质量标准也有所提高,新标准要求高中毕业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求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5、新的评价标准。

新标准认为,评价应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考试检测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评价机制应包括对课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检测,对教师教学的检测等。

6、新的课程任务。

根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英语的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助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高中英语课程应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和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为他们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使新时代的高中学生都具有基本的英语语言素养,具备共同的语言能力基础,高中毕业后不管是升学还是就业,都具有终身学习所必备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愿望。《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引导高中英语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能力,学用结合,促进积极思维和有效表达。尤其在当今信息社会,学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高中阶段应该特别重视对这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终身收益,为他们今后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对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交互作用的共同发展过程,是实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最基本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必须科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教室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关乎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观念上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体现在教学设计要着眼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活动的参与。

1、 转变教师角色,转换教学设计理念。

传统教学设计主要关心的是教学的方法,而不是学习的方法;注重的是教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过于强调认知,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控制课堂多,给学生实践和思维的空间少。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巨大转换,从单一的教授者变成多角色。

(1)由教授者转向引导者。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教导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英语活动,独立思考。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使用英语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2)由教授者转向参与者。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向学生讲解课文、解释词义、讲解语法和句型,更多的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关系,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好的学习氛围将会带动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将会更顺利的进行教学互动,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3)由教授者转变为开发者。传统教学过分拘泥于教科书,强调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密度性、条理性和层次性,忽略了依赖课本内容设计的教学内容具有的局限性,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转变为开发者,正是要求教师不要局限于课本知识和自身学识、经验,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和开发英语教学资源,设计和开展多样英语教学活动,开放教学空间,拓展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渠道,加强英语学习和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4)由教授者转变为促进者。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设计上是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在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时时鞭策、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并充当整个教学活动成果的检测者。

2、 创建多样性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是学生活动的自觉动力。“个体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因此让学生对英语课程产生兴趣,好奇心必然引发求知欲,求知欲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者相互促进。

因此,以贴近学生感受的话题入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设计课堂教学。首先,采用丰富多样的课堂导入形式,如事例导入、问题导入、妙语导入、自荐导入等,让学生尽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教学情景的展开做好铺垫。其次,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如音乐或电影、游戏、角色扮演、日常交际、分组讨论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既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更准确的提升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3、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习状态,因此应将教学设计重点落实在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发展上。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发展。把解决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学生的自我探索、研究、验证、总结,才能更好的达到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才能更为灵活的运用到实际。

4、快乐教学。

传统英语教学是一种应试式教学,偏离了语言教学的正确方向。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应试,学习方法大多是死记硬背,并不能达到语言最基本的交流目的,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思维比较活跃,感官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想象比较丰富。把快乐引进课堂,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精神、情感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5、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最重要场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依托教科书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创新意识。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教师要积极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之处,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各自优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具有终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师更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通过恰当的创建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实践机会,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创造性的交流活动,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曾文婕,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1日,;

[2] 刘鑫,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1日;

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新课标;英语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顾名思义是教师对教学材料的深刻剖析。所以,教材分析在整篇教案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其内容应该包括:本单元或本课的中心话题以及该话题涵盖的相关子话题;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如何;本单元主要文章的内容概括、语言特点、文章类型等;本单元对于授课对象(学生)的积极作用。教材分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梳理教学内容,明确每节课教学内容的意义,为后面的教学步骤设计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打下基础。同时,深刻详细的教材分析还有利于教师对于实际授课内容进行合理改编,使之成为最适合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学材料[1]。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实际上就是教师对于实际授课对象的分析和情况掌握。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学生的年级、年龄段等基本信息;学生现阶段的英语能力分析(包括听、说、读、写、词汇、语法等方面);本课对于提升学生原有基础水平的意义或价值。学情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兴趣、成绩等方面的了解来制定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进一步实施教学过程。教师在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之后,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所做出的教学设计会更具有针对性,学生也会更加清楚地了解英语语言学习目标,从而调节自身更加适应新课标背景下的英语课堂。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设计课程中,根据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达到的某些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学习策略目标;文化意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五大类。其中,语言知识目标和语言技能目标是任何课型中都需要涵盖到的两大基本目标。新课标虽然要求学生英语课堂要实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但是也不能忽视英语语言本身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只是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指定更加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形式上贯彻落实新课标要求的英语语言教学理念。对于其余三个目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课堂需要来选择加入自己的教案设计当中。其中,学习策略目标是教师根据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学习策略还指定的学习目标,它包括英语语言认知策略;监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整理策略。文化意识目标是新课标中要求英语课堂需要渗透的主要内容。教师通过讲授本节课涉及到的文化意识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兴趣,进而更好地理解英语这门语言学科。情感态度目标是学生主观对于学习的态度或情感。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这一目标,激励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设定,有利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清楚地明白每一步活动应该涉及到的意义。准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备课时的中心指导方针,以防教师在整理教学内容或是补充教学信息的时候偏离轨道,达不到预期的教学呈现效果[2]。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其实是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及现有的认知水平提出的学生可能遇到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教师在明确了教学重难点后,会在教学设计中有所侧重,对于这一部分知识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同时,学生在接受过程中也会有所重视,对于该部分的知识多加理解和操练,最终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以及知识掌握水平。教学重难点的设定有利于帮助教师确立教学重心,是整个教学内容更具条理性和层次性。无论是对于应试教育还是对于素质教育,良好的掌握教学重难点都能促进学生有目的、有侧重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师设定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英语教师在实际英语课堂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融合使用。并且注重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而不仅仅侧重于学生英语语言输入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时,多多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找到最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法,从而达到新课标要求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实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目前英语课堂中,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包括: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内容依托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整体语言教学法等。其中,任务型教学法和交际法是现阶段英语课堂比较盛行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通过完成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任务来实现学习过程,其优势在于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的功能在于交际运用,教师通过设计课堂活动是学生发生交际行为。使得学生产生信息差(information…gap),这样的交际活动设计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六、教学用具

英语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凭借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内容的传递,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课型使用多样的教学用具来辅助教学。教学用具使用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安排的学习兴趣。生动、有趣的教学用具能够充分辅助教师对于整体英语课堂的把控,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教师所设定的教学内容。现代课堂中主要的教学用具有: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投影、视频音频等[3]。

七、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可以说是这个教案设计中的重中之重,环节紧凑、设计新颖的教学步骤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最好的知识学习效果。现代英语课堂中,教学步骤主要依据的模式有“PWP”教学模式;“3P”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五指教学法等等。根据这些实用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可以纵向串联出教学实施步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英语课堂教学步骤中要增强学生互动,互动形式多种多样,不能仅停留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要适当鼓励学生内部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4]。运用交际法和自主学习法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英语语言的应用方法。所以,在进行教学步骤横向设计的时候,要加入学生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设计意图以及活动时间。这些细节性信息的补充可以使教案设计更加完整,突显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使得教师在课前准备更加充分,课堂实施效果也更加良好。

八、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这一部分,在教师平时撰写教案是往往被忽略,但其实板书设计的作用不可小视。整齐新颖的板书设计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能够使得整节课的只是内容根据条理性。在撰写教案时,如果提前将板书设计这一部分做好,可以避免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冗杂的知识点罗列,学生看的一头雾水,影响学生完成整节课的学习目标。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在实际操作教学过程后,对于一节课的整体评价和反思。其目的在于总结上课经验,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来反复推敲和修改教学内容设计,使之不断完善,最终成为一节使学生多方面受益的精品课程。综上所述,教师应该遵循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学习新型的课堂设计与教学方法,在课堂呈现之前,充分设计教案内容,牢牢把握以上九大基本步骤,争取让每节课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琳,程晓堂,张连仲.英语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8-80.

[2]陈柏华,陈冬梅.英语教育与学业评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2-14.

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篇(6)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在21世纪掀起热潮的初始阶段,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教学改革更是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堂教学要求目标明确、计划性强、有组织并要求教与学相互作用。而过去甚至包括现在许多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多关注自己的主导地位而忽略了本应该属于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这种重知识本身重教科书重应试考试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提高。现代英语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策略以及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进而达到乐学、和谐、主动发展的目的。本文就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努力构建活泼自主的英语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课堂教学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必要工作。英语教学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学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预先作出行之有效的策划,是英语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英语教学设计要求切合教学联系及规律性又反映英语知识的联系,其次要求思路连贯清晰有条理性并有一定的艺术性,以至于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形成师生之间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教学设计模式包含: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英语教学设计中可以这样来思考:

(1)分析教学任务,阐述教学的预期目标;从学习的需求分析开始,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解决“为什么”及“学什么”和“教什么”的问题。比如第四册书中的“Body Language”,学习的目标是了解语言文化,学习基本语言。

(2)分析学生特征,教师需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同时要考察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对于本课程中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具有什么知识和技能,即对学生初始能力评定,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态度。比如我的文科班学生很活泼乐于用英语表达,在设计课程时就考虑讨论和语言对话的方法。

(3)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意味着在设计中要环环相扣并围绕学习目标展开。

(4)确定教学策略,考虑用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提供学习指导;实现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的方法。解决“怎么学”和“怎么教”的问题,其中应考虑教学媒体应用,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或教学资源。比如我在做课“Body Language”中,考虑可以先提问肢体语言方式引发学生兴趣,随后引入课文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问,学生自己解答,练习。并且运用多媒体呈现课件包括大量的教材图片和生活中吸引学生的小图片。

(5)实行教学设计评价,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反应并提供反馈;对学和教的行为做出评价。在行为评价时,既要以目标为标准进行评价,也要评价提供了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对模式中所有步骤作重新审查,特别应检验目标和策略方面的决定。

那么综上所述,根据理论要求,设计课程需要多方面考虑,并提出容易使学生理解消化的方式方法。比如“BodyLanguage”这节课的实施方案。

首先,从Lead-in方面着手吸引学生。我在设计课程时考虑先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自主地进入课文。所以在师生问好后直接要求学生按英语要求不出声地做动作比如“Touch yourhead.”“Use your hands to touch your face”等等,学生感到很新颖好奇。随后我说“Use your left hands to touchyour right hands,quickly!”学生鼓起掌来。之后引入课题“Body Language”。

其次在课程过程中,我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问自答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并且给出学生表格,让学生自主找出不同国家的人不同的手势,并要求学生给出答案的同时做出相应的动作,学生这时情绪高涨更乐意参与其中。

最后我通过一组对课文简短的缩写要求学生填写本课程研究的重点单词和结构达到检查评价的效果。课程结尾我设计了不同情境的对话,让学生运用身体语言进行表演,本节课程达到高潮。学生在回味乐趣的同时学到该学的内容。

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问题建议

一、教材的变化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更具文化内涵,大量选择名家名篇,体裁、题材、风格多样,综合了人文、地理、风俗以及道德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与之前的教材相比,新教材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数量,让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优秀作 品,可读性和趣味性增强,同时也加入了一定的外国文学内容,体现了现代教育大众化与国家化的特点。 新教材的阅读内容总是结合实际,与生活相关, 这样不仅让学生读得更有兴趣,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言文选材体裁多样、文质兼美,便于学生学习。课后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为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提倡实践操作。新教材中的课后练习也做了小小改动,不管是小作文,还是探索研究,都能契合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新教材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我们在新教材的引导下,也养成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习惯。

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阅读课文分为四个单元,每单元4课,其中教读课文12课,自读课文12课,笔者依据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对每课课后练习设计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练习数目过量。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显然是过量的,以下是每课之后的练习题数量表格:(此练习题的数量经过了细化,包含了每一道练习中的各个具体的小题以及诸如阅读一段文字之后要求回答的各个小题)(表格一)

从表格一中我们得出一些数据:所有题目总数达164道,百分之八十的篇目后习题数量超过五道,其中古诗文两个单元共八篇古诗文,要求背诵的有五处,其中四处是要求全篇的背诵。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的实施建议中,关于教材的编写建议中明确阐述:“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每课的课后练习应该“少而精”,一般3-4道题,最多不到5道题,显然,人教版练习是过量的,这样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势必会造成学生厌恶学习语文。

2.低层次认知水平的练习过多。教育目标是指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1956年,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认知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六级: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从利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人教版初中教材第六册的分析中得出以下数据:(表格二)

从数据可以看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练习设计中低层次的知识和理解各占34.78%和47.10%,而较高层次的分析,综合及评价则占得少之又少,总数仅仅不到百分之二十。

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的阅读部分阐述如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该把它割裂开来。”显然,在现有的练习设计中较高要求的“欣赏和评价能力”和较低要求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比重不尽合理,还缺乏进一步的结合。

好的练习设计应该是分层次的,这既符合思维的规律,也符合学生的实际。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六个层次,他所划分的这六个层次体现着学生从掌握知识到形成能力的过程,这六个层次是连续的,相互蕴含的。而我们从数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人教版的课后练习设计并没有遵从这些规律,较低层次过多,较高层次过少。

3.开放性、实践性不够。从表格一中可以看出,课后练习设计大多数为知识和理解层面的题目,而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层面的题目仅占百分之二十左右。而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教版的练习设计中多揣摩语句、背诵、相关文章对比分析、练笔的类型。尤其是综合层面的题目多数为改写篇目或是新一段文字的阅读理解。其练习设计的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变化。

三、对练习设计的几点反思和建议

1.为教材练习系统的编排寻找理论依据。目前没有一种理论与语文教材的练习设计直接有关,研究者们常常用课程标准或教学目标来进行衡量,视角还不够宽广,缺乏普遍认同的练习设计的整体建构。因此,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应从语文学科的理论层面入手,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语文学科方面的知识、技能、策略,为语文教材的练习设计构建起理论的支持。

其实目前有很多关于教材练习设计的研究,如本文采用的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还有其他的理论依据如: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他将人类学习结果分为五类,分别是:言语信息、智慧信息、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巴雷特将阅读中的学习结果分为五类:文字理解、重组、推断性理解、评价和鉴赏。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应该运用这些理论为我们的课后练习寻找一种理论框架,使我们的课后练习更能适合学生的情况,巩固我们的语文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使教材的练习设计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练习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内容安排应由简到丰,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形式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只有这样的练习设计才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我们教材中的练习设计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所以,练习的编排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思维,追求多样性和层次性,突出整体性,只有这样练习系统才可以真正起到练习的作用。

好的练习设计不仅能指导教师的教,还可以指导学生的学;不仅能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这一具体的言语作品中学习动态的言语范例,思索学习语言的规律。所以,一套教材的好的练习是不可缺失的。而目前,国内对于教材课后练习设计研究还不是很多。文中笔者只是暂时对人教版2002年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作 了分析,希冀对下一步的编写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高耀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试评.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5):58

[2]马爱莲.国外母语教材练习系统的特色.语文教学研究,2005(12):1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