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3 14:46: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数学素质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篇(1)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学质教育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课堂结构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在此,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上大胆改革,不断创新,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发展。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对于初中生,在课堂上难免有许多疑虑和困难,如包括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概念、复杂的公式、抽象的符号,以及难懂的逻辑推理等。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而这些正是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的好时机。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搞好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的,大胆改进教学方法。

我国素质教育提出多年,作为素质教育重头戏的数学教育效果到底如何呢?现实生活中,数学教学,远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理想境界。造成此种局面,固然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最关键的原因恐怕还是数学教师的素质跟不上时代的节拍。素质教育说到底主要是由教师来贯彻和实施的,教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效果。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各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差得较远,为此我们要大胆改进教学方法。

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二、注重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向导,一旦学生对某一事物有兴趣,心理上就会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其乐无穷。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课时,尽可能抑扬顿挫、语调丰富,多采用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怀着轻松的心情投入学习、大胆发言、积极思考,从而对初中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能勇敢接受挑战,认真面对困难与挫折;在教师的赞扬中,能体验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培养了自豪、充满信心的情感。正是这些情绪反应促使他们作出更大的努力,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持之以恒的学习劲头。

三、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合作精神。

数学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初中数学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组织模式,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和机会。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做到:一是课堂上多给学生留些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二是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发展;三是运用探究式教学。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真正实现主动参与、合作。

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缺少与他人合作的机会,性格上也很自私和好强,听不进别人的建议。而数学课程标准别提倡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让他们接受他人,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例如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和审美过程。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不仅相互进行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了自我认识,而且学会了与人交流和与人交往,学会了参与,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学会了与人相处。

篇(2)

一、数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思想教育

在数学教学的思想教育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古今数学成就比较突出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史料的教学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在数学教材内容中,很多思想性的数学命题都反应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实施的成果以及正确性,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加强了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思想教育。其次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初中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统一性、制约性等唯物辩证注意对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思维辩证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性逐渐加强,培养其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最后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的教育。数学教育中不仅需要对学生传授教学知识,还要鼓励学生通过所学进行实践,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拥有对学习的毅力,并且要有独立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并逐渐养成习惯,是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最大的帮助。

二、数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环境教育

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的主要过程,通过对课堂中的课堂氛围进行渲染,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对课堂教学学习的兴趣非常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很好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的同时还可以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这也是教师与学生加强情感交流的主要途径。比如说在教师指导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生动趣味的讲解、崭新的解题思路等使自身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而且需要教师以鼓励性的微笑、和蔼的态度以及恰当的表扬来对学生的成功进行肯定。与此同时,教师让学生更加信任自己,要在课堂教学中以谦和、热情的态度进行授课,打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只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保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并且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教学,提高整体素质,达到数学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目的。

三、数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构成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包括文化素质以及专业素质,将两者有效的结合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数学教学不仅包括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数学思考方式、综合应用能力等,这也是课堂教学内容中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其中,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需要将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忽视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形成点与结构认识进行强调,不再让学生以机械识记的方式进行学习,数学教学中的概念以及命题教学时目前素质教育中需要重点加强的对象,并且对概念的认知的形成,公式等推理过程以及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过程等都要十分的重视,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将知识点讲透,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再有就是加强思想方法是教学。数学知识以及方法的形成是具有规律性的,是解题的思路的根本,从而构成了数学思想。其方式也就是利用什么样的手段和工具去解决问题。所以,在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要挖掘出其内涵的数学思想以及方法,通过其思想方法具体思路制定教学目标,并将教学内容与之结合,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

四、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数学思维的活跃性较高,教师也就是将这一特点作为加强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能力的锻炼。下面将总结出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培养学生坚韧的精神和自制力。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有急于求成和中途放弃两大问题存在。所以教师以这两大问题为中心点利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难、顽强独立的品格。

第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素质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挫折教育,采用恰当合理的方式打消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要多鼓励帮助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使他么找到自身的不足并给予改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敢于面对失败,并在失败中前进,对成功又不骄不躁。这种有效的选择性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还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性格、乐观向上的精神。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56-02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初中数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素质教育贯彻到数学教学中去,成为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关于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数学教学对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总结,简要谈下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数学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经说过说:“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这句话不但为教师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提出了建议,同时也提出了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把素质教育贯彻到数学教育中来,就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针对学生在知识水平与能力方面的实际状况,依据学生志趣与特长,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一位同学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此外,初中数学教师还要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与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不但学生数学的知识与能力得到提高,智慧与潜能得到开发,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师要把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教学

初中数学内容抽象、应用广泛,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要结合数学科目的特点,把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充分了解素质教育的内容与目标,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努力探索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初中素质教育主要包含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良好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的教育三个方面。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发展史上数学家的事迹与数学成就,同时也可以向学生介绍现在我国一些先进的数学成果,藉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其次,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学科中所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最后,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并最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初中数学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教育的目标是学以致用,提高学生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样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表现。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数学的应用意识,并精心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习惯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初中数学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外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机会,培养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

三、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指面对数学问题时,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而数学方法则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数学思想方法同样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素质。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要结合数学教学的目标,以及数学教材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设计教学目标,在数学教学中不断给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是决定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活动,积极探索思维能力与数学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面对数学问题的时候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开拓思维,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

五、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初中数学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这些能力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大脑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在众学科中,数学极其重要。同时,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对象,因此,探讨其教学改革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握“四基”教学

“四基”即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基”在课堂上有固定的表现形式:“知识、技能讲授—知识、技能的应用示例—练习和训练”。基础知识是指教学内容、理论及教学常识。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然后再与学生探讨数学思想和规律。教师在教授时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框架。基础训练是对基础知识进行实际训练,是对基础知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只有加强基础训练,才能使学生对知识记忆更深刻。对于数学这种记忆繁琐的理科性知识,基础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把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看作是“知识与技能”,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则是三维坐标系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基”教学强调学生应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将“四基”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才能使学生提高知识、技能、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核心,要想强化素质教育,就应重视教学方法的实施,具体措施如下。

(一)融洽师生关系,优化教学环境

数学具有高度抽象和逻辑严密的特点,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可通过开小论坛会或参与学生举办的小活动的方式,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因为只有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才能创建自由、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学习,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数学科目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常见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具有有一定的开放性。例如,在进行“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从教室到图书馆有几条路?你会选哪一条?为什么?”这样学生才能参与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而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三)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走上讲台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为目标,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自己定位成“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走上讲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把大课堂分成若干个小课堂,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讲课。此外,在解答一些数学练习题时,可鼓励学生在黑板上做题,并为其他学生进行讲解。如此,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四)优化批改形式,让学生“动”起来

初中教师批作业有许多桎梏,为了充分发挥批改的作用,教师要灵活选用批改形式。除了常规的课后批改之外,可综合运用以下几种批改形式,第一,随堂批改。对于一些小知识点的当堂测试或问题讨论,教师可选择在课堂上以集中评价的方式完成。第二,小组评改。将全班分成4~5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小组内互相学习和批改,最后组长汇总后向教师汇报。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注意教学要因人而异,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案,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改革。

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教学方针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实施素质教育。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实行者,这就要求教师教学要以“课标”为指导,活用教材。在数学课堂上要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了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首先,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具体的数学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维度。其次,优选“以人为本”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最后,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以激励为主,帮助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结语

科技的快速发展,时代的快速进步,促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相应的教学方式也应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因此,教师不仅使学生思考起来,更重要的是主动起来,这样教学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篇(5)

一、 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1.优化师化关系为分层教学提供教学环境

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重要一条是优化师生关系,有一个师生真诚友好的学习环境。分层教学既不是降低要求,也不是放弃对差生的教学,而是有意识地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内在潜能的充分发挥,逐渐走向整体优化。首先,要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入手,启发学生的觉悟,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性,争做知识的主人。其次,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性,积极创设师生真诚友好的学习环境,注意师生情感交流。教师还必须具备民主的教学作风,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对于有些学习上很用功,但成绩一直不够理想的同学,要尊重他们,并单独找他们分析原因,多表扬鼓励他们,让他们找回自信;对有时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也要很快让他们坐下,以免他们难堪。教师还应经常真诚地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师生感情融洽。

2.改变传统的组织形式

分层教学采取以班集体教学为主,小群体教学为辅的组织形式。在小组成员的组成名单上,采取“模糊学”的方法,不严格划分学生智力的高低,也不指名道姓点出哪些学生是低层次的,哪些学生是高层次的,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来分层组织小群体教学,目的是切实解决学生学习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如对个性强成绩又不理想的学生,可进行个别辅导,解除他们对“补差”的抗衡心理;对学习兴趣高的同学,定期组织讲座,充实和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分层时注意爱护师生的感情,避免给差生带来冷漠和压抑。

3.分层教学的巩固与反馈

由于分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小群体教学为辅,所以教学手段一样,教材统一,进度统一,分层的体现主要在于每堂课的习题设计上。设计系统的数学习题,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学生对新概念的掌握往往是模糊的,并且常与学过的概念发生混淆,必须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学生对习题的练习,才能初步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类似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从而真正学到新概念及其运用中的技能和技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对每课时的习题都应作精心的设计和安排。习题的具体选择,原则上要忠于大纲,忠于教材中的例题、练习、习题、复习题,不搞题海战。对学习掌握习题的情况,也要分层设计,分层要求。

4.更新评价方法

篇(6)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导”就是引导,即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教师不要一成不变的将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等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法,创造出高素质、高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模式 学习观念

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中学(特别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学校)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或是农村中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比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等等。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3.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比如:有效数字这一内容不懂,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2.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

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3.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它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农村中学,学生难以领会和掌握较为复杂或困难的方法。

四、了解学生实际,创设适合他们的实际背景

多数教师均有这样的感觉,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总是记不住,殊不知在讲的过程中所创设的背景不切合学生实际。在山区的农村中学生没有见过许多先进的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等农村不具备的物品。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背景时不要死板的套用课本,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背景。

五、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导”就是引导,即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也就是不要一成不变的将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等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法,创造出高素质、高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的全面展开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学习知识文化,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跟上时代的潮流,为培养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而燃烧自己,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2004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摘自2006年3月《数学专页》120页

篇(7)

综合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培养大量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素质教育的宗旨。学生的思想在初中时期逐渐成熟,认知世界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在初中时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格外重要。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理念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只是一种应试教育,教育工作者的手段及方法也不曾改变。这种被动的数学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许多教育专家都意识到了实施素质教育对初中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所有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把素质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初中实施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把学生塑造为具有创造力的综合型人才。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重视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加强学生对数学科目建模能力的培养

有人将数学比喻成认识世界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语言,成年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是能否把数学的运用能力发挥极致。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大纲中规定:“通过初中生对数学的学习,培养其主动学习数学的意识,能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初中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就要重视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会被抽象成数学的概念和规律。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在将教科书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所学数学知识的来源,对数学知识原型的介绍和分析给予重视,以便更好的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用途,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加强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及训练。学生能充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重要前提,是教育工作者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就是要求学生亲身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问题的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以从教材中选择一些应用问题,或者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科技中选取一些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建模训练。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把构建的数学模型应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例如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市场调查、实地测量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去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教育经验丰富的初中数学教师,能够充分挖掘出数学教材里蕴含的启发性材料,通过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去启发学生对数学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对于初中生来说,在求知的过程中他们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学生在开放式的教学氛围中,通常会萌发出大量的新思维,此时,教师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启发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教科书上知识的传授。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改变教学观念,将素质教育的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气氛,而不是教师一味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要激发初中生对学习数学的欲望,主动去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实践所学知识。初中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观点,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思想。为了让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增进师生感情,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把学生从过去枯燥的课堂氛围中解脱出来,开放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产生创新思维。数学是一门用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学科,其教学模式不再是只要求学生背公式、解答问题,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表达出来。活泼的、不被约束的课堂氛围,可以将学生禁锢的思维打开,让学生畅所欲言,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懂得学生的诉求,要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心灵的对话者。教育工作者授课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课堂也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场所。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并在充分了解素质教育的理念后,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素质教育观不断被激发出来,从而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在授课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与学生保持平等的教学环境,重视学生平等学习的权利,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因材施教,不拘泥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探究学习。通过教育工作者实施的素质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学好数学很重要。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将数学知识充分应用实践,切实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自觉地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逐渐形成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无论是在教学理念上,还是在教学手段上,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突破自己,不断地寻求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保证素质教育能够在课堂上顺利实施,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加强自我知识体系的更新。

三、总结

所谓国际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初中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地去探索更好的素质教育方法,通过素质教育,充分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成为满足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军.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成才之路,2011.

[2]姜洪飞.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