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历史主要知识点

初中历史主要知识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7 17:29:14

初中历史主要知识点

初中历史主要知识点篇(1)

课程改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案,编写了新版的初中历史教材,方便了初中历史老师和学生对历史的研究和学习。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要将重点放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进一步研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科学的新理念,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

一、关于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概述

(一)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内容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内容,就是以人教版教育教学的大纲为指导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不断学习掌握和积累过程。使学生积少成多,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转变;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进取,热爱历史课堂教学,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进程。在教学的方法上采用开放式、参与式、启发式、合作式、小组讨论式等新的教学理念。

(二)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为了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了解和掌握历史的发展进程。课程改革视阈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将传统教学中的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疲劳备战等方法割舍掉,改为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寓教于乐,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加强对学生自身素质教育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操,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道德、有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二、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方法创新的基本思路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就是运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的思路,使教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连。课程改革视阈下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将这一点牢牢的掌握,围绕这一点开展工作,将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内容紧密结合,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出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一)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加强教学过程互动

新时期课程改革以来,运用人教版教学大纲,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增强学生主体地位意识,主动的进行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在历史课堂中与历史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学习,改变传统教学中老师占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灌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开阔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极大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历史的演变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二)推进启发式教学,开发学生历史思维

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人教版教学特点的具体表现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中一问一答的教学方法,加强提问的方式和水平,将问题设计的恰如其分,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课前和欲望,难度不要太大,大多数学生都可以作答,具有发展研究的意义。在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也起到了开发学生想象思维的目的,使学生养成分辨是非的能力,拥有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三)凸显问题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新时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以人教版教学大纲为中心展开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的能力。这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教学理念相一致,鼓励学生多问、多想、多思。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思路,将问题参与式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中来,核心思想是以问题参与的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思考。在这个参与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信心,增强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视阈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是认真贯彻和落实人教版的历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历史课堂的生动有趣性,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正确的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发展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主要知识点篇(2)

关键词:历史教学;初高中衔接;衔接教育

当前,衔接教育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每当暑假来临之际,“小升初”、“初升高”的语、数、英、理、化、生等各种类型的衔接班报名都异常火爆。然而有关初高中历史的衔接问题则鲜有人问津,可以说初高中历史衔接处于普遍缺失的状态,这种缺失给高一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那么,应该如何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完成初高中历史教育的顺利过渡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入手,采取可行性的措施,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初高中历史的顺利过渡,为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奠定良好基础。

一、历史教师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者。历史教师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增强衔接意识,提升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重视程度。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缺失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很多历史教师的衔接意识淡薄,以为初高中衔接是语数英这样的主科与理化生学科的事,与历史学科没什么关系,进而毫不关心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甚至出现了初中历史教师从未看过高中历史课本,高中历史教师也从未了解初中历史讲了什么的奇怪现象。当前,初高中历史衔接的缺失已经成为阻碍很多学生提升历史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教师需尽快转变观念,认识到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增强衔接意识,重视并落实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

2.研读初高中历史课标与课本,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衔接。课标与课本是初高中衔接的根本依据。历史教师应深入比较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同一历史内容叙述上的异同,明确各自教学目标、内容的侧重点与内在的联系;进而比较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体系的差异,分析各自的特点和联系性,对初高中课程内容、分层次要求、实施程序进行合理调整设计的研究;在深入研读初高中历史课标与课本的基础上,做出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对照表,明确初高中学习内容的联系和变化,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衔接。

3.抓住过渡关键期,切实推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教育。高一学年的上学期作为学生告别初中进入高中的第一个学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否平稳过渡,顺利适应高中阶段新的学习生活,是初高中过渡的关键期。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期,采取可行的措施,切实推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教育。首先,可在高中开学之初开展有关学生初中历史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活动与抽样访谈活动,对学生的历史学科基础和现状以及对高中历史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进而根据问卷调查与访谈所反馈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制定初高中衔接计划并实施。其次,开学第一堂历史课是初高中历史衔接的关键节点,历史教师一定要充分准备,上好这一堂课。笔者就习惯于利用开学第一堂历史课讲授《高中历史导言课》,利用这一堂课跟学生一起回顾初中历史的主干知识,了解高中历史的知识框架,熟悉初高中历史的联系与区别;进而向学生介绍高中历史的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开好头。再者,历史教师应在高一学年上学期循序渐进,逐渐转变教学方式。初中历史课程按时序线索编排,条理清晰,内容较为简单,因而课堂以教师讲授式教学为主。高中历史课程在初中的基础上,按照专题编排,结构较为复杂,内容较为深入,课堂应以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以主。但是教学方式的转变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只会徒增初高中历史的裂缝。在给高一新生授课之初,历史教师应仍以讲授法为主,慢慢增设问题情境,运用问题教学法,增加问题探究环节,逐渐实现教学方式的自然过渡。最后,关于是否有必要让学生在初中毕业后专门上暑假历史衔接班的问题。笔者认为没有必要。笔者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暑假衔接班。更何况初高中历史衔接的任务与数理化等学科相比是较为轻松的,更没必要牺牲学生的假期来做这项工作。毕竟假期对于学生来说也很重要。

4.树立长期衔接意识,在高中平时教学中注重初高中历史的有机结合。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关键期在高一上学期,并不意味着能在这一时期内毕其功于一役,以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就无需再关注衔接问题。恰恰相反,教师应该树立长期衔接意识,在高中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的知识与高中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出发开展教学,对于学生懂得什么,不懂得什么,哪些地方需要略讲,哪些地方需要详讲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收发自如。尤为关键的是,教师应该针对高中专题式的课程编排造成知识跳跃性大的特点,有意识地强化通史思维,讲透每一个知识点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理清其来龙去脉。

二、学生是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主体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也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衔接工作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要看学生能否实现初高中历史学习的顺利过渡。为了发挥主体性,保证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效果,进入高中的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升并保持对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张红英老师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部动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对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顺利完成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过渡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浓厚的故事性与趣味性的历史学科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并不难。但是,学生进入高中后,面对难度骤然增加的高中历史,往往知难而退,失去对历史的兴趣。进入高中的学生应如何提升并保持对历史的兴趣呢?新课程教材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课堂开放的结构,包含着大量有趣味的因素和激起兴趣的契机。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教材与已学知识的联系中寻找“切口”,在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发掘“热点”,以兴趣引路,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此外,琳琅满目的历史课外读物也是激发并保持历史兴趣的重要法宝。学生可在老师的推荐指引下积极开展历史课外阅读,多读一些内容与难度适宜的历史课外读物。

2.转变学习方法。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形象思维活动。因而在初中的历史学习中,学生们习惯于机械背诵老师讲授的知识,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造成“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倾向。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要求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中历史课程的要求也相应提升。学生进入高中以后,需要逐渐放弃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掌握理解记忆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参与式的学习,积极主动地独立思考与合作研究,锻炼解读史料,在史料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课后不要一味地追求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而应着重于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3.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初中历史在人们长期的印象中居于副科地位,再加上其最重要的考核———毕业会考的难度也不大。因而初中生投入历史的时间与精力少之由少。不少学生甚至只是在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背背提纲,做做练习。高中历史比初中难得多,不端正学习态度,多花些时间精力,更加刻苦努力是很难学好的。学生进入高中以后,要严格要求自己,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要坚持预习。没有预习,听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不知所云。课堂上要全身心地投入。不要指望上课睡觉而课后课后背背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就想提高历史成绩。课后要及时温习功课,完成作业,还要努力地挤出时间广泛涉猎有益的历史课外读物以保持学习热情,开阔视野,提升历史素养。尤为关键的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恒心与毅力,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始无终。总而言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提升中学历史教学水平的关键点。我们应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入手,一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展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红英.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J].中华少年,2012,10(19).

[2]林义元.历史课外阅读———学生初高中历史衔接的重要桥梁[J].中学课程资源,2017,1,(1).

初中历史主要知识点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106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跟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增加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凸显历史教学的生活意义和价值[1]。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以生活化教学为手段,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鉴于初中历史教材中大部分内容为年代久远的历史,对学生来讲比较抽象且理解难度大。为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适当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拉近学生跟历史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历史知识。例如在七年级《大一统的汉朝》一课,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首生活中常听的由屠洪刚演唱的《霸王别姬》,感受项羽乌江自刎那种豪情壮志。如此运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音乐将学生带入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掌握该章节知识。

二、组织生活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生动性

只要细细观察,我们便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历史资源,并且这些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方面,初中历史教师应该选择社会热点和焦点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由于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们非常渴望了解生活中每天发生的社会热点和新闻,渴望跟他人倾诉和交流,因此历史教师要把握该心理需求,挖掘历史跟现实问题之间的关系,并巧妙地设计教学内容,将社会热点为历史教学服务。另一方面,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在学科交叉点中挖掘学生的兴奋点,以此激活历史课堂,这需要教师从学生已经学过的各科知识入手,寻找其与历史学科的交叉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2]。

三、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来为教学服务,灵活地将课堂讲述、课堂演示、学生自我观察以及探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符合当时教学条件的历史情境和现象,特别是注重将历史现象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选择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出发点,为学生搭建一个个可以展示学生个性的舞台。如此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够让历史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要鼓励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接触、了解、理解并掌握历史。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的内在思维路径为实现历史知识的同化”,换言之即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来认识、分析、掌握历史,将一些历史现象进行分类之后再整合,以此构建起自己特有的历史知识体系。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将历史知识转变为自身的知识结构[3]。比如与相关的历史内容,其教学目标为揭露存在的弊端,即绝对平均主义带来的危害,这时教师可以生活中熟悉的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绝对平均主义带来的结果为人人都想不劳而获,以此理解这个知识点。

四、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巩固教学知识点

历史作业作为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要想实现课堂教师的生活化,就需要实现课后作业形式、内容二者的生活化。历史课后作业生活化是判断学生是否能够将课本历史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的一个途径,若学生学完但不能运用知识,不仅导致教学失去了有效性,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培养、保护和挖掘。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考虑尽量采用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跟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例如教完《全面内战的爆发》这节课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走访身边的老军人和老战士,了解全面内战发生的故事。采用这种方法便现了课本知识点跟生活实际内容相结合,鼓励学生打破历史书本的束缚,实现了历史知识回归生活的目的。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实现初中历史的生活化教学,需要从教学大纲和教学需求出发,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后作业的生活化,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既掌握历史知识点,也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中。

[注释]

[1]许秋峰.试析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6(2).

初中历史主要知识点篇(4)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历史基础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46-02

初、高中历史教学一脉相承、紧密联系,在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上更是如此。按照新课改《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最初的设想和规划,落实高中历史基础知识学习和积累要求主要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但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大量减少“难繁偏旧”的内容,这就导致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习和积累的历史基础知识,往往无法满足和适应高中历史学习的需要,再加上中考历史又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进一步降低对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水平的要求,这些都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很多不良后遗症。没有历史基础知识作为载体,高中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将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这就迫切要求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对历史基础知识要给予足够重视,进一步提高高中生历史基础知识水平。

一、做好初、高中历史基础知识在教学中的有机衔接和整合

初、高中历史在教材编写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高中历史教学时建立在初中已有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想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落实好历史基础知识,就必须把初、高中历史课标和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清楚地掌握哪些是初中已经学过的,是学生已经具备的历史基础知识,那些是全新的需要重点突出的。在此基础上对初、高中历史基础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做好两者在教学中的有机衔接。比如在高中必修一中关于二战的教学内容,作为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跨度最长、破坏性空前的人类战争,严格来说课本没有专门安排课时,这样的设计乍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对初中教材熟悉的话,便知道初中已用了整整一个单元的课时安排教学的。在本课的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初中已有的知识量,理清基本的线索,补充一些学生不知道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非常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地落实高中生历史基础知识的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在三维教学目标中落实高中历史基础知识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共同构成了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在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时很多老师更多的关注后两者,似乎高中历史教学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新课改的宗旨,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殊不知新课改是抛弃了知识本位观。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新课改是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获得更多的知识。三维教学目标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因此,在落实高中生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落实什么样的基础知识,落实到什么程度,并不完全在于知识本身的重要性,而是取决于是否有利于这个整体目标的实现。比如在关于抗日战争的教学中,基础知识非常庞杂,知识本身都很重要,那么在教学到底落实什么基础知识,就由教学中达到什么样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决定。只有这样才能在庞杂的历史知识里大胆取舍,做到有的放矢。

三、围绕特定的教学主题组织实施高中历史基础知识教学

历史基础知识是一个庞杂的知识群。如果不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组织,这些知识将非常零散和混乱,更无法决定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中历史教材是按照专题史的体例组织编写的,每一册书是一个大专题,每个单元又是一个小专题。在这样的专题史教学中落实基础知识必须要围绕特定的教学专题来组织,每个历史基础知识的落实必须是为了达到为某个专题服务的功能。比如在讲授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时,所涉及的历史知识体系庞杂,可以选择的历史知识非常广泛。在组织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只有牢牢抓住中国近代史的两大主题:西方列强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侵略、追求民主化。在这两大主题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历史知识才是我们在教学中重点选择和落实的。围绕教学主题组织历史基础知识教学,构建学生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

四、“活”化历史基础知识,调动高中生学习历史基础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历史知识都是已发生的史实,在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如果只是交代基本的史实和现成的结论,学生对这些“死”的历史知识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学生在整个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如果在历史教学中能把“死”的历史基础知识“活”化,让学生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知识,再从这些“活”的历史知识的体验过程中自然生成历史结论。这样的基础知识才是学生更主动、更自觉的参与其中,更好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比如在高中历史必修一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教学中,可以用历史小故事《帕帕迪:一个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很好地激活二千多年前存在于雅典的民主政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参与课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历史基础知识是历史教学的起点,是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要想实现高效的历史教学,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必须在教学中解决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推动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寻求缩短历史基础知识与历史能力的最佳结合点,赋予历史教学生命,真正让历史学科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主要知识点篇(5)

一、认清当前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的特点

当代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以下两方面:

()重历史表象而轻本质,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电视机等各种电子媒体得到了普及,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了解外界各种事物的渠道。在进入初中阶段学习以前,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电视中历史题材的各类节目。但由于学生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限制,使他们无法从中甄别哪些内容属于真实的历史事实,哪些是艺术家们的“再创作”,导致了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应用的严肃性,学习只重历史现象的表象,对历史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故事性有强烈的兴趣,而对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很容易厌倦,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方式的掌握感到十分困难。

(二)轻理解、运用而重记忆。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很少意识到历史知识也同样可以通过理解、运用来达到掌握知识,根本不重视对同类历史事件认识方法的归纳,不重视运用已知的方法去认知相似的历史事实,缺乏有效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

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历史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等名称等基础知识确实需要学生牢固地记住,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如何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何加强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在掌握知识上的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的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创新性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拓展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思维空间,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并学会分析历史现象,最终学会学习历史知识,分析历史资料、历史事件,能正确解释历史现象,这才是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目的。

二、明确初中历史学科创新性教育,是建立在对知识认知和掌握的思维方法和能力上的创新性教育

在创新性意识和创新性教育上,教师通过历史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有意识地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独立地思考历史问题或历史现象,敢于发表有一定创见的言词并把这种言行经常表现在课堂内外的学习中,形成一种习惯。

在创新性思维的能力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的逆向性思维、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等等,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认识、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具有初步的分析、归纳和综合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点评历史人物和事件,勇于发表不囿于教材的新观点、新看法并能言之有理的能力。

三、在创新性教育课堂教学总体目标上,要逐步变知识传授为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和创造性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上的有关历史知识时,必须根据学生处在不同的年级确定不同的创新性教育目标并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

对于初一学生,历史学科的创新性教育总体目标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初步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学习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方面的创新奠定基础,教师应重视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激情,向学生初步介绍、示范学习历史的方法,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提问思路以教会学生对历史教材上的知识提出问题并逐步使之成为―种习惯。

对于初二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则重在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学习方法上的运用,这一阶段是学生开始逐步尝试创新性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示范并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教材上的知识时运用恰当的方法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运用中逐步培养流畅、准确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思维,能从对历史材料的分析中发现这些资料的新作用并提出自已的新观点(这种“新观点”不是哗众取宠、否定一些已有的定论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观点),最终形成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有意识到发表新观点、新看法的习惯。

初中历史主要知识点篇(6)

关键词:创新性教育 历史知识 归纳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一些教师教法的滞后,学生往往成了知识填充的容器,灌输与死记硬背成为历史教与学的代名词,导致学生厌学。为此,历史教学实施创新性教育成为必然。那么,怎样才能顺利实施创新性教育呢?

一、针对当前初中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特点实施创新性教育

当代初中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许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重历史表象而轻本质。由于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电子媒体得到了普及,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了解外界事物的渠道,在进入初中阶段学习之前,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电视中历史题材中的各类节目。但由于学生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限制,使他们无法从中甄别哪些内容属于真实的历史事实,哪些是艺术家们的“再创作”,导致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知识应有的严肃性,只重历史现象的表象,对历史知识的形象性、故事性有强烈的兴趣,而对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很容易厌倦。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学中因势利导,顺着学生了解历史故事的兴趣,逐步深入分析把握历史本质,全面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第二,轻理解、运用而重记忆。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很少意识到历史知识也同样可以通过理解、运用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根本不重视对同类历史事件认识方法的归纳,不重视运用已知的方法去认知相似的历史事实,缺乏有效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在“读死书、死读书”的怪圈里死记硬背。

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历史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础知识确实需要学生牢记,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如何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何加强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的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创新性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拓展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空间,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并学会分析历史现象,最终学会学习历史知识,分析历史资料、历史事件,能够正确解释历史现象。

二、明确创新性教育总目标,逐步变知识传授为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和创造性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上的有关历史知识时,必须根据不同的年级确定不同的创新性教育目标并采用不同的形式进入教学。

对于初一学生,历史学科的创新性教育总体目标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初步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学习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方面的创新性行为奠定基础,教师应重视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激情,向学生初步介绍、示范学习历史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模仿和运用这些方法,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提问思路以教会学生对历史教材上的知识提出问题并逐步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对于初二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则重在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学习方法上的运用。这一阶段是学生开始逐步尝试创新性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示范并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教材上的知识时运用恰当的方法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运用中逐步培养流畅、准确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思维,能从对历史教材的分析中发现这些资料的新作用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最终形成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发表新观点、新看法的习惯。

初中历史主要知识点篇(7)

一、初高中历史教与学衔接“断层”的原因分析

1.课程结构和内容上变革跨度大,滞缓了初高中历史教育的延续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初高中历史课程在教材编排、课标设置、知识构成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革,而这些变革客观上却导致了两学段课程内容之间的断层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滞缓了历史教育的延续性。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中外历史整合的基础之上,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历史必修一到必修三分别对应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这就使得教材内容更加学术化与专业化,但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甚高,对学生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初中历史课程还主要是以通史框架为主,教材内容呈现出浅显性与感性描写的特征。正如有关专家分析的那样:“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初中阶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的前提下,高中课程却出现专题化和学术化的迹象……由于初中和高中阶段历史课程之间的距离骤然增大,学生们就需从相对‘低幼化’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

2.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使学生思维形式产生断层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形象思维活动。而高中生的思维则主要是抽象思维,要求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程序,属于理论型的。由于新教育大纲的实施,初中历史大量降低了理论思维水平,更多的强调知识的传授,因此高一阶段就成为学生思维的转型期。有转型就有阵痛,其具体表现为很多同学上历史课跟不上节奏,或是上课一听就懂,做题一做就错,成绩也像水中的木头,忽上忽下,大起大落。因而学生就容易苦闷和迷茫,对历史失去信心,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一见历史就怕,越怕就越难,越难越怕。

3.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的转变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衔接出现脱节

初中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不可否认,为了中考的现实需要,许多初中教师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几乎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结果造成“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倾向。在学习方法上学生们更多地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习惯于机械背诵,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进入高中后,随着教材内容更丰富、教学进度更快、教学要求更高,这种“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往往就不能奏效。高中教学比较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侧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有的学生还以老一套的被动学习方法对待高中历史学习,结果是“学了大量的知识点,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学习方式在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转变过程中出现了脱节。

二、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部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对调动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顺利完成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过渡有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教材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课堂开放的结构,包含着大量有趣味的因素和激起兴趣的契机,教师可在教材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中寻找“切口”,在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发掘“热点”,以兴趣引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例如,汉唐丝绸之路的历史、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元朝时马可波罗的东来等,都是学生在初中历史中耳熟能详的。在讲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中,适时地导入、提问,能使学生产生亲切的感觉和兴奋的情绪,增强学习的兴趣,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深刻地认识中外历史的联系和中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合理整合初中通史和高中模块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高中历史课程的专题编写体例,跳跃式的叙述也客观上造成了知识的断裂,容易给学生造成支离破碎的感觉。初高中的历史知识体系断裂现状看似是脱节的,实际上只是叙述上的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应用的史料有所不同,教材内容和基本理念还是能够衔接得上的。高中的历史老师,特别是高一的历史老师有必要在充分对比初高中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对初高中知识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学生在初中所学的知识背景,梳理历史的发展线索,将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加以完善,使学生能够在教学中感知到初中所学的浅显知识,有利于他们轻松进入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如在讲“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时,初中的独立战争知识,是联邦宪法制定的历史背景,因此可以用播放视频的形式介绍美国独立战争及其战后的状况,帮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使学生了解北美大陆开创现代政体新形式的历史背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