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健康教育的基本特点

健康教育的基本特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1 17:25:14

健康教育的基本特点

健康教育的基本特点篇(1)

关键词:体育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概念;体育素材

一、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的本质分析

通常,我们所理解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就是专门的体育学习材料或体育学习指导材料,由此可见,体育学习材料应该是专供《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者使用的专门化教学材料。然而,教材并不是可以随便或简单地拿来就用的。因为,教材它有特定的选择原则和规定要求。作为准确意义上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应具备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体育新教材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应是一种在收集到体现时代特点的各种体育科学、教育科学和生活科学诸多信息,并通过加工和处理过程之后的结果或产物。它要求既来源于客观事实的信息体,同时,又依从于理性思维的营造和组合,而绝非单纯地依附于感性的粗浅判断和未加论证的事实。应讲求科学意义上的实效性。二是“体育新教材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必须是一种借助于构建体育能力和积累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的载体,它使体育能力、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的获取是在学习步骤、练习方法、锻炼手段、操作技术的特殊作用下逐步得以实现的。应讲求科学意义上的可操作性。三是“体育新教材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是在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和体育能力体系融合的前提下,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从教材标准、教材规范、教材内容为表现形式,应讲求科学意义上的理念性和思辩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生存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尤其是时代变迁,促使青少年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和满足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更高要求,促使“体育新教材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必须在原有“体育教材”的基础上做内涵和外延的扩展.而把“体育教材”仅限定于概念和法则的观点就必须被打破,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改革一开始就应该完全走出体育旧教材单一理念、局限内容的区域。

二、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内涵的界定分析

“体育”一词,顾名思义就是指身体(含心理)的培育,“体育教材”应是一种用于身心培育的教学材料或体育知识、技能的信息载体。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应是以身心培育为基础,更加注重和强调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理念,体现“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中进行体育教育”的教材特色,强化人们树立体育教学和体育教材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观念,由此可见,《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应更符合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类追求健康生活的心理需求。通常我们理解的“体育教材”往往是一种体育运动的教材.教材内放人了许多有“一定健身价值”的体育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练习方法和手段,而长期以来,这种体现竞技运动特色的教材,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发挥出使每个学生身心受益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体育教材的理解存在思想上的偏差,认为无论什么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价值,其实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问题主要出在对“体育教材”内涵的理解上,而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教材应是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的。而一本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更应该在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体育与健康行为和体育与健康能力上产生和发挥重要作用。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概念的界定,应从其内涵中的三个基本要素的把握着手,其三个基本要素是:第一,应包含学生所需体育运动基础知识、体育运动基本技能体系中所规划的有助于学生身心科学发展的事实、各种身心发展因素的概念、身心发展的法则、身心发展各种理论学说、身心发展的各种最新方法和手段,包括发达国家先进的体育教学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新内容和新方法。第二,应包含与学生所需要的身体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体育保健与卫生的知识和方法等内容相关的,并有助于各种自我健身能力、自我保健能力,以及生存技能形成和熟练掌握的各种步骤、操作方法和操作技术。第三,应包含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体系和体育健身能力体系互为统一,奠定学生体育观、健康观、人生观、生命观基础的,表现为体育健身动机、体育健身思想意识的、体育道德作风的认识、观念和规范。

综上所述,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概念的界定,要考虑《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体系内容所包含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知识性与能力性的统一、身体性与心理性的统一等要素。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是指受增强体质这一体育本质和身心发展教育教学规律所规定的,受体育运动与保健卫生内容所客观限定的,并在认真地、严格地加工、处理原有体育素材、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筛选和提炼出的那部分具有促进学生身长发育、身心保健能力提高现实意义的和实用价值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材料。

三、对体育素材涵义的分析

何谓素材?“素材”是指一般事物的原始材料,也就是未经过加工和处理和整合的原本性质的事物。体育素材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它的内容来源于体育运动外部环境,与体育运动相关的、有联系的日常生活知识与技能;二是它的内容来源于体育运动内部环境,是在长期体育运动实践活动中总结和确定的体育运动知识体系、技能与技术体系。二是前者为纯粹的体育运动和社会体育的大概念“体育运动素材”,而后者为纯粹的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中的“体育运动素材”,对于“竞技运动”而言;第二层含义是属于“竞技运动教材”的范畴,包含着“竞技运动”的要素,而非“体育素材”,这里应该明确地加以区别,不可混同,由此可见,体育素材是指对身心发展具有潜在意义的、未经总结和提炼(加工、处理和整合)的,保持原有性质的原始体育材料,这种原始材料在没有经过一定程序的科学论证之前是不能作为体育教材和直接用于学校体育教学的。

四、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与体育素材的区别分析

(一)两者在本质上存在不同。通常,体育素材是指未经处理或提炼的那些体育原始材料。这部分材料具有固有性、原始性等本质特性。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是指对那些具备学习或教学材料前提条件与要求的,并经过加工、处理、提炼和整合的体育学习或教学材料。这些材料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等本质特性。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重要教学和学习内容。

(二)两者在因果关系上表现不同。体育素材理应是体育教材的前因或前提,而体育教材是体育素材的后因或结果,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可互相转化的,例如体育素材(A)经加工、处理、提炼和整合过程形成了体育教材(B),然而,这种(B)在一定条件的变化下,又做为体育教材(C)所需要的体育素材。

(三)两者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作用不同。体育素材在教学中仅表现出潜在的、间接的作用与影响,这是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科学系统、计划和组织相互结合十分紧密的特殊过程而决定的。体育素材是一种具有本色的、固有的和原始的具象物质材料,而不是一种抽象化、的理性化的第二手(加工、处理和提炼过程后)材料。体育教材是一种科学、系统、计划、组织严密的学习材料,它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等多重特性,是把各种原始的、零散的、功能单一的材料,经过理性思维加工、处理和整合,重新排列与组合成一种系统、连续、连贯和有序的特殊结构体的结果。

五、体育素材转化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体育素材和体育教材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但又不可任意混同。那种把两者简单化的等同划一的思想是错误的,这是导致长期以来将竞技运动技术(体育素材)不加教材化而影响体育教学体现科学性、实效性、可接受性的主要原因,这种不考虑体育教学和青少年身心理阶段性发展特点而盲目选择运动技术作为体育教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它不利于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身体锻炼方法等知识、技能内容的全面而系统的掌握。更不利于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因为,竞技运动(如把竞赛锦标、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作为主要目标)可以促进健康,但并不完全等于健康,这是两个概念,必须明确。由此可见,《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就是要考虑所有学生和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除注重从竞技运动项目中筛选一部分教学内容外,那就是还要从学生现在、今后和将来的体育生活(终身体育)、日常生活的身心发展考虑。我们要杜绝那种随意从运动技术、教育理论与方法等范畴和对象中来抽取教学内容的简单做法,应充分考虑这些体育素材是否具备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条件和要求,能否激发和调动广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健康教育的基本特点篇(2)

崔景贵,1968年12月生,江苏海安人,现任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199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5年在浙江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2006年破格晋升教授,2009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任高级访问学者。他是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带头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和重点建设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带头人,其20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省高校精品课程奖、省高校精品教材奖、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厅级以上表彰奖励;在《教育研究》《新华文摘》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0余部,承担国家教师教育立项建设精品课程《职业教育心理学》开发,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等10多项;荣获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多项。

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心理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及其组织形式做出的特征鲜明的简要表述,其上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下推实践操作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和桥梁。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既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新探索,也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新尝试,更是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发展的新跨越。本文拟对现有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初步梳理,分析模式建构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探讨可资借鉴的建构策略。

一、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的现状

模式,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就是模式。模式是一种参照性指导方略,有助于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从而高效完成任务,有助于按照既定思路快速做出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正因为如此,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得到职业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类型

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研究方法,可以用来分析问题、简化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又是一种有着其内在结构的有机系统,包括目标、内容、过程、形式、评价等要素。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视角的不同,研究者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具体设计也不尽相同。根据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较为明确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1]有研究基于人本化的价值取向、心理辅导的价值理念以及职校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从目标、内容、原则以及实施途径四个层面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进行了探讨,认为职校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发展性为主,预防性、矫治性为辅,建构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全员参与、全面展开、全过程进行,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互助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有学者从职校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针对职校生的心理需要,提出通过互助式心理探究、互助式心理暗示、互助式心理激励、互助式心理训练以及互助式心理辅导等形式,建构互助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提高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

3.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有学者针对某职校学生心理问题现状,认为要提高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力量构建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该模式提出的具体策略为:社会应树立全新的职业教育观念,为职校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学校应在管理、机构、制度、师资、学生自助等方面加强建设,积极发挥学校育人的作用;将家长纳入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中来,发挥家校协同教育的作用。

4.六环节操作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4]为探索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有研究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主导的六环节操作模式,主要通过引导职校生对自我、职教、职校和现有人际关系的角色认同,确立适当的职校生角色目标,积累成功的角色体验,进行角色调整,认清自身人格特点,以及开展就业指导进行角色转换六个环节,实现职校生心理的和谐发展。

5.“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所谓“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将职业学校、家庭和社会纳入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中来,通过三方面的合力,共同致力于职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有研究提出了针对职校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位一体模式,[5]有研究提出了针对职校生心理全面发展的三位一体模式。[6]

6.三维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7]有研究提出采用建立“监测―保健―教育”三个系统、运用“课堂教学―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三种方式、达到“矫治―预防―发展”三个目的的针对职校护士生的三维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通过SCL-90量表对这一模式的实效性进行了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这一教育模式的干预下具有明显的改善。

7.整合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8]有学者基于实践中各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多元分化的现实倾向以及职校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复杂性,提出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理念、目标、课程、内容、学法、学段、资源以及视野等八个方面的整合,做到整体协调、彰显重心、突出特色,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功能,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8.心理道德教育一体化模式。[9]有研究者认为,可以将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加以整合,发挥二者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通过思想观念的整合、工作机制的整合、目标内容的整合以及工作队伍的整合,形成相得益彰、相互借鉴、相互配合的一体化工作格局,更好地服务于职校生的人格成长。

另外,一些文献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具体名称或类型,但这些研究也应该属于“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这一大的范畴,暂且将这些模式称之为“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比如“五线四环”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10]、“三全”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11]等。还有一些文献基于课程建设、咨询技术、心理辅导、校园文化等视角,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某一组成部分进行了专门的探讨,这些研究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很难形成标准统一的答案,但在基本问题上已经达成一些宝贵的共识,比如要重视和加强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定位上心理健康教育是职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够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要灵活多样,注重活动与体验,应当摒弃单一的课堂说教和机械灌输;在教育目标上要关注职校生心理的自主和谐发展,应当促进职校生的成人成才;在教育主体上要增强所有教师的“心理育人,人人有责”的意识,应当形成有效教育合力,等等。这些理性认识,为进一步科学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奠定了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础。

(二)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存在的不足

总体来看,当前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仍处于起步阶段,水平参差不齐,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方面出现一些不足和误区。

1.模式建构取向问题化。有的研究按照“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分析问题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步骤来建构模式,重视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关注有严重心理问题的职校生,重点是预防和诊治心理障碍,或干预职校生的心理危机。实施系统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并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可或缺,但是全部的工作仅仅围绕着学生的心理问题,似乎又回到“消极型”“矫治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路,站在积极型、发展性的现代心理教育理念的对立面。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越是急切地想成为拯救现实的“灵丹妙药”,实际上就可能离本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远。

2.模式建构路径经验化。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形成过程来看,既有的模式多来自职业教育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侧重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和程序,是对过去和现在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属于自发形成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样的教育模式实践基础较好,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随机性较大,可能导致实践操作偏离应然的轨道。目前,对模式的研究多集中在一般性、经验性的文字描述上,进行的是逻辑的、思辨的研究。有的研究虽然冠之以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对模式方法理解不透彻,或没有采用明确的模式方法,从经验的角度按照社会、家庭、学校、个人来分析,似乎有“泛模式化”之嫌。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的研究没能扮演好理论追随者的角色,更不用说成为自觉的理论先行者。可以说,当前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欠缺的不是对现实的描述和现状的说明,而是对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理论的思考和贯彻。

3.模式建构过程形式化。当前,有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照搬普通学校的做法或模式,职教“校本”特色意识明显不足。有的研究对“模式”本身的结构属性并没有形成清晰明确的认识,所建构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素孤立庞杂,彼此之间联系衔接不畅等,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出现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操作运用的实效性不足。如有的研究提出要“全员参与”“全面渗透”,而对教师在学科教学或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却鲜有论及;有的研究提出要“开发职校生的潜能,促进职校生的发展”,然而怎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现又显得办法不多,空喊心理健康教育的口号。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究其原因并非是由于理论过于抽象,而是实践研究缺乏足够的行动力,没有为理论的执行创造足够的环境与条件。

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序走向有序、由经验走向理性、从消极走向积极,离不开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科学建构。如何进一步提高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层次、质量与效益,更好地为职校生心理和谐与人格成长服务,成为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认真审视和积极回答的问题。

二、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的基本策略

不难理解,建构是对结构和建造逻辑的表现形式。建构着重在系统的建立,强调建造的过程,注重技术、结构、材料和表现形式等。建构包括设计、构建、建造等内容,是一个三位一体的集合,是一个全过程的综合反映。理想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既能够代表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又充分体现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创新的理性实践,应当理念科学现代,理论充分准备,目标切合实际,自主行动积极,操作策略明晰,经验特色显现。

(一)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念

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促进和引领职校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希望工程”“阳光工程”和“幸福工程”。模式不仅要指导当下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而且应该着眼于未来,在理念和操作上具有前瞻性和超越性,而这离不开心理科学理论的指导和现代职教理念的支撑。

一是内涵发展的理念。内涵是指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事物的规定性。所谓内涵发展是指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动事物朝着健康、高效、有序的方向发展。研究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从整体上对什么是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即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功能、属性等形成科学合理的认识,对模式的组成要素审视、选择、整合,以形成完整的体系。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职校要强化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问题意识”,即建构模式的重心是什么?建构模式究竟为什么?建构模式应该做什么?建构模式怎么做得好?建构模式需要注意些什么?加强模式内涵建设,职校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科学认识、深刻理解并积极实践,从思想认识、教育观念、目标设计、课程建设、队伍优化、行动研究和特色创新等方面全面推进。

二是育人为本的理念。人是职业教育的主题和主体,是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归宿。谈及模式建构,我们必须直面、无法回避的有三个重要问题:职校生为什么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职校生接受什么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职校生如何接受适合的、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促进职校生的心理和谐和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护短”“揭短”和“补短”,而是要“加长”“扬长”和“拉长”,引导职校生有特长、个性化地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诊疗般矫正、干预和预防,而应当更加注重心理建设、心理成长和心理资本发展。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与人为善的教育人性观、助人自助的教育过程观和育人至上的教育目标观,理清思路、心态积极、引导成长、促进发展,扎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创新的各项工作。

三是追求幸福的理念。幸福就是健康快乐而有意义地活着。幸福是一种心态,也取决于心态。引导职校生追求幸福,其本质就是追求更利健康的生态、更高质量的生活和更加充实的生命。当前部分90后职校生存在的消极心理状态,即无聊感、无用感、无望感、无责感和无助感,值得关注和引导。当代职校生缺少真正的幸福感,职校教师要用心读懂职校学生心理、心智和心灵这本书,真正了解、理解问题学生的心理状态、需求和症结。建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职校要按照班华教授提出的“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这一宗旨,树立精益求精、与时俱进的理念,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和重心前移,追求让每一个职校生拥有幸福人生的教育理想,坚决守护、努力增强职校生的幸福感,促进90后职校生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四是多元共生的理念。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职校要全面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向,优化选择,探索创新,彰显特色。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正从“传统单一式”向“现代多样式”转变,从“消极矫正式”向“积极发展式”转型,从“求助救助式”向“助人自助式”转轨,从“单向灌输式”向“互动体验式”转向,从“零散平面式”向“整合立体式”转换,从“封闭自主式”向“开放渗透式”转化。当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各具特色、多元共生的工作模式,如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类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层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整合型心理健康教育等。

(二)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性实践

建构富有特色、行之有效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比较晚,但起点不能低,更需要精心设计、悉心规划和用心实践。

第一,坚持积极范式。阳光心灵是职校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策略,积极和谐是职校生幸福生活的心理之道,即要培育积极阳光心态,把握积极认知方式,保持积极情绪状态,建构积极人际关系。走向积极实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人为本、优化心态的幸福教育,助人自助、阳光心灵的和谐教育,是育人至上、提升心力的素质教育。建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职校要探索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变革消极教育管理方式,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素质教育为重点,以人格教育为主线,引导职校生树立积极、均衡、适度、变通的人生态度。职校教师要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携手探索,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与职校90后学生一起成长!

第二,实施系统工程。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把握整合、全面、务实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即坚持“学科融合、行动统合、技术综合和目标整合”,坚持“心理教育全方位、心理管理全过程、心理服务全天候和心理引导全人化”,坚持“理论探索顶天、校本实践立地、专业研究求真和开拓创新务实”,坚持“学校和谐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要全面实施六个“一”工程,即“一把手”负责,“一盘棋”思路,“一揽子”计划,“一体化”格局,“一条龙”服务和“一系列”行动。要杜绝心理健康教育可能的“异化”现象,即防止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研究“两张皮”现象,防止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人自扫门前雪”现象,防止心理健康教育表面化、形式化的“海市蜃楼”现象,防止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医学化、学科化”现象。

第三,培育卓越师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信心、一种信任、一种信念和一种信仰。高品质、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决于爱岗敬业乐业的心理教师。职校心理教师要敬畏心理健康教育、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变革心理健康教育和引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科学认识、理智把握专业角色与成长目标,做有尊严感、责任感和幸福感的“心理人”,做健康快乐、和谐成熟、专业卓越的心理教师;要积极应对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困境、角色冲突、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消极评价,努力扮演个性模特儿、人格示范者、精神关怀者和重要他人等角色,从专门的心理教师走向专业的心理教师,成长为专家型心理教师。职校心理教师要全面完善自我,注重心理管理,积淀心理资本,积极有效沟通,和谐人际关系,培育团队精神,为职校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注重校本行动。建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职校要立足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注重校本课程建设、开展校本培训、探索校本管理和推动校本研究,对职校生心理健康课程教法、学法的专业属性进行深入研究,注重活动质量,建构工作品牌。校本行动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有待成熟没有失败,而校本行动的最大收获是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艺术与管理智慧的增长。职校心理教师既要仰望星空坚定追求职教理想,更要树立信念脚踏实地扬帆起航,秉承“科教融合,教学相长,心理育人,校本行动”的信念,自主反思、创新专业实践,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主的实践,从自主的实践提炼自我的经验,让自我的经验体现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我们走在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路上,路在我们脚下延伸。自觉走近90后职校生心理世界,走起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走进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行动研究,走入职校人本心本和谐管理,走向积极职教专业实践范式。这是新时期做好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法宝”和“奥秘”,也是科学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核心旨趣和本真追求。

【注释】

[1]周琢虹.职校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职教通讯,2005(12):50~52

[2]张桂春,康婷.互助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50~52

[3]邹玉玲等.全员参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校园心理,2010(4):253~255

[4]徐光明.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想及构建原则[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43~44

[5]杨淑芳,蒋伟凤.构建“三位一体”的职校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职教通讯,2006(10):56~57

[6]刘昱.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三位一体”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8):72~76

[7]戴肖松等.护生三维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5(7):588~590

[8]崔景贵.中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的建构[J]职教通讯,2006(4):20~22

[9]贾仕林.分化·趋向·整合——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模式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1(33):70~72

健康教育的基本特点篇(3)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差异一致性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人们普遍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对待,这虽然体现出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看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一致性,但同时也会忽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很大程度上会削弱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建立适合我国学校教育实际,符合时展要求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新体系,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内涵的把握。

1二者之间的一致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许多共性的东西,比如说它们的工作对象都是人,工作任务都是要影响人、改变人,工作的形式一般也都借助于语言的影响等等,这使二者之间有着更多的内在联系,或者说有着某种一致性。

1.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基本目标和任务上是一致的

它们都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型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和健康成长及发展服务。我国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从各自的特点出发,行使着自己的职能,担当着各自的任务,如果说德育侧重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的话,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侧重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但二者在育人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下又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1.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职能上是互相衔接的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才,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才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也是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使他们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为他们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其它教育创造条件;而德育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塑造,反过来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进一步发挥其积极影响,二者协同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的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与道德问题、思想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必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协同作用来加以解决。许多学生正是因为缺乏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才造成心理问题。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进行工作,才可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2二者之间的差异性

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联系,并不是否定二者间的区别,只是为了说明在学校教育中,由于教育本质内容的规定性,使二者在育人的总目标下有了更多、更密切的联系。在肯定这种联系的现实可能性的前提下,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二者的一些基本区别,以有助于加深对它们的认识,更好地促进二者间的结合。二者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

(1)二者的理论基础和工作方法不同。德育工作主要以马克斯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思想导向,以德育学、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基础,它主要采用灌输、说服教育、典型示范、环境熏陶等方法。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尤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基础,它更强调个体的兴趣、需要、自我实现、价值观、潜能的发挥以及个性的塑造等,主要采用疏导、咨询、激励、心理测量、个别访谈、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等工作方法。

(2)从内容上看,德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它力图使学生认同并接受高尚的道德规范、正确的政治态度、良好的思想意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则是个体的成长问题,它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帮助学生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适应性问题,充分挖掘个人的潜能,使之全面地发展,其核心是推动个人不断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困惑,调节情绪、平衡心态,促进学生的心理成熟和全面发展。

(3)从工作角色上看,德育中双方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德育工作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是教育的对象,这种关系也使德育变成为一个教导的过程,并且德育工作的评价标准是预定的,有固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是一个讨论、沟通、疏导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相互平等的,即通过询问、商议、帮助、指导、服务等方式形成的参谋、顾问、朋友式的关系;其中虽有教育的因素,但主要不是以教育者的角色出现,常采取被动态势,如倾听学生的“渲泄”,注意观察其表情、手势、姿态等,力求进入并疏导学生的内心世界。

(4)二者的社会制约程度不同无庸质疑。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制度性,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甚至同一时期同一国度的不同地区德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内容和任务都有很大的差异。不过,尽管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归根结底,德育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培养拥护统治阶级及其统治制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心里健康教育,尤其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形式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则很少受到阶级性和社会制度的制约,相反,它更容易受到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以及心理咨询技术和方法更新的影响。

3二者之间的结合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其积极因素开展德育工作,往往会收到一般思想品德教育收不到的效果;反之,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最终解决也必须依赖于德育的教化和熏陶。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将会更好地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把心理键康教育与学校德育结合起来,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学生的特点,更好、更有效地培养其健康成长,有助于增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应该承认,虽然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面对当前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工作对象的新变化,存在着很多教条化、经验化、不合时宜的东西。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缘于我们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许多心理问题重视不够,德育工作者缺乏心理学方面必要的知识修养,影响了对学生的全面认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入,不仅因为它在研究、认识人的心理现象方面,有着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能够促使德育工作者重视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心理健康教育具备的许多优势,丰富和发展了学校德育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改变目前德育工作目前存在的简单化模式和狭隘化格局,极大地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其科学化、现代化的进程。心理健康教育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研究成果,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把这些原则和方法引入德育工作中,进一步丰富、改进德育的方法和手段,使其更适合当代学生的特点,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德育的水平。

(3)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补充,它扩大和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并使其效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塑造健全人格,培养最佳心态和良好情绪,也是学校德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看,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补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有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有效的介入,使学校德育的内涵更加丰富,效能进一步增强。另外,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比较深入、真实、具体等特点,教师更多以学生朋友的面目出现,容易得到学生的接受和认同,因此可以了解到许多从一般途径得不到的信息,可以更真实地了解学生思想深层次的问题,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为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当然,我们也要避免用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或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学校德育的倾向,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实际上,在我国目前学校的教育实践中有两种错误倾向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片面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将学生中存在的大量思想观念、人生价值甚至政治观念上的问题都看作是心理问题;另一种是把学生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用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缝康教育具有德育化的倾向。究其原因,是由于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性以及它和德育的关系认识不清。传统的德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但是对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作为一般的人的学习、交往、恋爱、择业、承受挫折等日常生活中所具备的心理素质未予以应有的关注和培养;在方式手段上,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个性特征,过分强调灌输、榜样等外在因素的强化作用。新形式下,传统德育那种说教式、单一化、公式化、压制化的简单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真正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渗透作用,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必要途径之一。

健康教育的基本特点篇(4)

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力量,必须从新形势、新任务对班主任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要按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积极探索在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特别是要对当前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特点、小学生心理特点以及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加强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创新,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及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一)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特点

小学班主任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力量,对于加强班级管理、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因而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有其自身突出的特点。笔者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认为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不同于普通教师,必须按照《小学生守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加强对小学生的日常规范和管理工作,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特别是在教育工作方法上必须将宏观把握与微观指导紧密结合志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心理调节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家长”般的人文情怀,既要严格要求小学生又要与小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

(二)小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和学习知识阶段,更是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逐步形成的阶段,因而小学生具有比较显著的心理特点,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心理十分简单但又十分矛盾。一是基本上都有美好的愿望,很多小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却不够努力,特别是对现实荣誉十分看重。二是基本上都缺乏理智,感性往往往都会“战胜”理性,很多时候都非常感情用事,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因而其自我意识更强。三是基本上都具有较强的进取心,争强好胜的心理比较强,但很多时候都停留在“口头上”,付诸行动的时候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一些困难普遍都有畏难情绪。

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十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至关重要。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有针对性的解决小学生普遍存在的情绪不稳、学习困难、缺乏毅力以及抗打击、抗挫折能力不强等问题,能够使小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小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适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能够改变小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团队精神不足的问题,让小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班主任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而,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加强“学情”分析,特别是要通过与小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让小学生愿意与班主任交流,深入了解每一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心理教育更要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二)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特别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与小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因而必须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把创造“和谐班级”作为重中重,鼓励、支持、引导小学生树立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注重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谅解,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种花须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小学生感性思维都比较强,因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必须时刻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常常会表现为外在的变化。比如有的小学生会莫名的出现不爱说话,有的小学生也会莫名的出现脾气暴躁,还有的小学生会莫名的出现成绩下降,等等。这些都需要班主任细心的去观察,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四)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积极应用于教学中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各方面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教学工作、班管理工作相结合的有效载体,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推动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论

在我国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改”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必须大力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学班主任应切实担负起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从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大力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要在了解学生心理需求、融入班级管理、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四个方面狠下功夫,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刘晓京.中小学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探微\[J\].中小学电教(下),2010,(06).

\[2\]任亮宝.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黑河学刊,2010,(06).

\[3\]张嘉玮.中小学班主任怎样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03).

健康教育的基本特点篇(5)

关键词: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构成;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周向华,女,湖南农业大学讲师,湖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博士生,主要从事理论心理学、教师教育研究;孙淑华,女,湖南交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构成及培养途径研究”(课题编号:XJK08AZC004)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周向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9-0059-03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的教师群体,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的是那些受过心理学与教育专业训练,在学校、家庭以及其他场合中,为儿童青少年及教师、家长提供心理服务的专业人员[1]。与其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比较,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根据职校生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以职业心理的培养目标为核心,围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形成职业兴趣与理想并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笔者对湖南省86名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了调查,其中70%为兼职教师,且多为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事等,当中35%的兼职教师未参加任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大都在工作实践中边教、边做边自学,这已经成为了制约职业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的瓶颈。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他们要有什么样的素养才能胜任所担当的工作?对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的探讨,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构成

素养是指人类个体经由平时修养而形成的知识、能力、品德等。教师素养是指教师所应该具备的所有素养,体现的是对教师理想形象的追求,突出“全面性”、“理想性”。 理想的教师素养包括教师首先作为一个公民的所有优良品质,还包括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所需的高超的“专业技能”。[2]据此,我们立足于教师角色理论,把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结构确定为两个层次:基本素养、专业发展素养。这样,既兼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作为一个普通社会人(基本素养)的角色,又兼顾向专业化(职业的不可替代性)努力的专业人的角色。

(一)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素养

1.基础文化知识素养。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复杂思想、丰富情感和无限发展可能的鲜活的学生生命,因此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文性”特点,强调教师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因为普通文化知识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养素养的内在价值。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关注和了解青少年学生所喜欢的文化,如文学、诗歌、影视、歌曲等,学会用青少年的思维去看待青少年自身,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

2.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教师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当代职校生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成长的,网上活动已成为这些“网络时代”的重要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络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但同时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完善带来前所未有的新的契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将网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环境与资源,利用电脑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统整学业成绩和心理测验等资料,利用网络得到专业培训和职业继续教育方面的机会,并能开通专门针对职校生心理辅导的心理咨询平台,通过网络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平时当面不敢说、不好说的心理障碍,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心理辅导。

3.仪表素养。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虽然仪表、风度有时也不完全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但就一般而论,在大多数场合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教师的穿着、仪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是最直接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穿着整洁,大方,能带给学生奋发向上的气势,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

(二)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素养

“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意味着经过系统学习、培训而拥有一整套专门的“知识”,具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的“实践能力”,并形成体现职业特点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3],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有职业要求的人格特征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其本身所具有的技能,将对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及学生将产生深远影响。

健康教育的基本特点篇(6)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相约健康行”行动,逐步推进健康策略,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预防和减少各类疾病的发生,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加快建设和谐幸福提供健康服务支撑。

二、工作目标

以社区、中小学、医院、企事业单位等场所为重点,以树立经营健康理念、养成30种健康行为、掌握10项基本卫生技能为具体目标(见附件1),以“三个一”健康知识传播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到2012年底,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0%、70%以上。

三、工作任务

(一)办好一个健康教育大讲堂活动。由各社区负责,针对辖区居民关心的卫生健康热点问题,结合各种卫生日和健康教育主题月活动,每月举办一场健康教育大讲堂活动,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家庭)、进学校等巡讲活动,重点普及30种健康行为、10项基本卫生技能,居民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75%、65%以上。

(二)设立一个健康教育咨询点。由各社区负责,联合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立一个健康教育咨询点,为群众提供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务;在各社区设置固定规范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和理念,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发动辖区单位特别是窗口单位利用宣传橱窗、电子屏幕等载体,经常性向群众宣传卫生科普知识。

(三)培养一小时锻炼习惯。由各社区负责,在辖区企事业单位实施健康促进策略,广泛开展“每天锻炼1小时”、“走楼梯、健身心”、“20分钟急步行”等健康促进活动,举办健康保健知识和基本卫生技能普及讲座,干部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0%、70%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社区要成立“相约健康行”行动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安排专项经费,强化推进措施,靠实工作责任,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二)形成合力。各社区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统筹协调,共同推动我辖区群众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不断向纵深开展。

健康教育的基本特点篇(7)

“健康第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首先应以人的健康为本,因为身体是人的“本钱”。“健康第一”应该是学校端正办学方向的指导思想;是新课改的灵魂;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要落实好这一思想,就应该从教学实践入手只有贯彻到教学中去,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才能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目的。怎样才能落实到体育教学中去呢?我谈以下几点教学体会。

一、 加强教学艺术探究,激发学生兴趣,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1.提升语言艺术性,激发参与兴趣,彰显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讲究语言艺术,不但会增强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吸收,而且会对难点知识起到缓冲软化的作用。语言幽默、有趣,能使同学们欢畅乐学;语言生动、简练,会让人生智开窍。所以体育教学语言应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幽默、准确、亲切、清晰、简练、有趣,从而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索实践的欲望,以浓厚的兴趣积极投身到身体练习中去。

2.用优美的直观示范,提升尝试兴趣,体现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体育教学离不开动作示范,教师基本功扎实,动作示范正确优美,会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3.用不断更新的知识结构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当今社会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系统知识结构包括:“多媒体”知识是结构的综合,它不仅是教师综合能力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普通基础知识是结构的基础,它既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学科专业知识是结构的重心,它制约着教学、训练、科研工作,是顺利地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有力保障。有了这些知识,才能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 创新体育课堂教学,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1.突出主体地位,以练为主。充分突出学生的练习主体地位,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教的多,学生练的少,组织调动多,集合次数多,有效学习时间少,从形式上看花样多,规范性强,但实效性差。“健康第一”要求我们在课堂上精讲多练,创造一切条件使学生练习时间最大化。

2.提高效益,增进健康。“健康第一”强调了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要求体育课堂教学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同时降低对动作技术的刻意要求,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充分动起来,从而提高效益,增进健康。

3.丰富内容,提高热情。“健康第一”要求体育课堂教学具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能够积极吸收民间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最大限度的发挥场地器材的使用功能,课堂教学积极融入时代元素,强调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多发现,多总结,积极开发以趣味体育为方向的校本教材。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利于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

4.发展特长生项目,促进终身体育。“健康第一”要求体育课堂教学与学生终身体育相结合。使学生要明确认识到体育是人生忠实的伴侣,应从小认真对待,苦心经营。教师也要利用体育项目的独特优势,有意识的创设情境,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个人特长项目及相应的运动基础,进一步促进终身体育发展。

5.育德、育体全面发展。“健康第一”要求体育课堂教学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教育与培养。在课堂上利用体育项目的独特优势,强调学生勤奋苦练、吃苦耐劳、积极进取,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强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6.团结进取,积极向上。“健康第一”要求体育课堂教学注意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体育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创设情境,重视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精神养成教育,从而形成与人合作,积极向上,心胸宽广的行为意志,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就应首先从学生的健康抓起,有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幸福的未来,为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好“健康第一”的思想。

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个长期心理不健康的人会导致生理上的疾病。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心理健康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总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也使生理更加健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