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创客教育内涵

创客教育内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3:23

创客教育内涵

创客教育内涵篇(1)

关键词:茶学视角;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教学内涵;理念思维

作者:董超(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宁波315000)

高校教育管理活动是现阶段高校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整个高校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状况进行分析,我们看到融入客观而完善的文化理念思维,其所能具体实现的,不仅仅是具体教学机制的优化,同时,这实际上也是整个教学内涵的全面丰富与实质化提升。而如何才能更好去满足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实施要求,这不仅是我们更好利用教学资源服务教学活动的诉求,同时更是基于学生培养需要的关键所在。

1当前高校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缺陷不足认知

高校教育管理活动是一项基于学生综合培养诉求前提下的活动机制,无论是具体的教学内涵,还是具体的教学细节,其内涵独特且极具创造意识及驱动价值,如果我们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特点,以及整个教学活动的价值内涵和思维理念,那么我们不仅很难有效满足教学要求,甚至很难去体会教学活动的价值所在。因此,做好教学活动,从学生实际出发,将让学生培养与具体的教学体系之间形成全面而具体的融入,当然,我们不能忽略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效应,特别是就整个文化体系的应用状况看,如果我们不能将必要的文化要素应用到整个文化体系之中,其将无法实现文化与学生思维提升之间的深度结合。

对于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实施状况看,我们应该清楚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无论是教学理念的欠缺和不足,还是高校教育管理机制的顺畅性等等,其中都与人才培养活动的全面完善实施与应用之间存在相应脱节现象,尤其是在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活动中,其所关注的更多是学生自身的知识学习状况,忽略了学生自身思维理念的全面成长和完善塑造,客观的看,文化理念和价值思维是影响学生学习成长进步状况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才能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机制中的欠缺与不足就至关重要。当然,这实际上,也需要我们具体探究适合学生思维理念培养的具体状况。

其次,在当前我们所具体实施的高校教育管理活动而言,其中缺乏对学生人文思维理念的具体合理有效培养,不仅影响了学生健康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塑造,同时也使得很多学生无法形成满足社会具体竞争所需要的各种素养和综合技能,这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对于学生培养与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与推进来说,其中所包含的元素内容是多元且全面的。而人文理念的缺失和相对不足,加上对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具体因素把握不够,从而使得很多学生无法形成与时展相关的理念素质。

最后,对于传统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推进与实施而言,其中缺乏成熟文化体系的全面有效融入,尤其是忽略了教学元素的必要渗透,加上对学生成长体系中的各项要求认知不够,从而使得很多学生在参与具体的学习活动时,未能形成全面必要的文化认知思维,文化观是一种成熟而稳定的观念,对于学生来说,完善的文化观念,其对于学生来说,其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学生思维的融入与诠释,同时也是具体内涵上的表述。

2文化融入、理念表达:茶学体系的价值内涵

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我们看到正是其中所具有的深厚属性和价值理念,决定了我们当前想要实现最佳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选择合理、完善的文化元素内容,具体而全面的应用到当前我们所具体实施的教学活动之中,尤其是,对于当前我们正在推进的高校教育管理活动来说,从学生自身的兴趣出发,选择内涵丰富且价值独特的元素内容,才能实现整个教学活动中,最为理想的教育诉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关键,也是新型教学关系理念中的主体内涵,如果我们对整个高校教育管理机制的实施需要进行分析,我们应该明白选择与学生成长和学生学习兴趣相匹配的元素内容,其将为整个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有效推进提供重要诉求。

结合茶学内涵和茶文化机制看,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的茶文化体系之所以能够被社会大众所理解和认可,其关键在于在饮茶活动日益成熟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元素和社会大众的价值观不断融合,从而产生了符合我国基本情况的文化机制。结合目前我们所具体实施和应用的高校教育管理活动而言,文化与思维内涵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样重要,尤其是在目前高等教育机制日益完善的大背景下,如何才能更好引导和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意识,就极其关键。结合茶学专业的客观特点,以及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实施状况,我们看到如果我们能够探索到两者具体融入的途径和方法,那么其将帮助我们全面有效地提升整个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创新效率,同时,结合时展的特点和要求看,当前很多学生在成长与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未能注重将学生学习理念和意识的培养与时展的具体特点之间形成重要关联和结合点,从而大大影响了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创新发展机制。

3要求提升、学生导向: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创新发展的客观背景

结合目前高校学生的成长与培养状况看,由于我们缺乏完善系统化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得很多学生在具体看待多元文化时,并未能形成正确而客观的学习观念,尤其是很多学生不能以良好的文化理念来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乃至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之间的具体关联,因此,想要实现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最佳效果,其需要注重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理念和价值思维。只有发挥文化的内涵驱动力和思维理念的引导力,才能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所以,从当前高校学生培养要求以及学生管理活动的具体推进状况看,如果我们能够将学生成长的各项影响因素融入到整个教育管理活动之中,那么其所能具体展现的效果,将是无可估量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结合学生培养的具体特点看,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所能利用的资源内容,将是具体且多样化的,而其所能具体实现的效果,也让人们看到只有注重选择合适的文化内涵融入到具体的学生培养活动之中,才有可能让学生在该过程中,实现全面提升。当然,如何通过教学元素的合理选择,实现人才培养机制的全面创新就至关重要。

4茶学理念融入背景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的具体创新路径

当然,想要更好的应用茶学内涵,推进整个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创新发展,其需要做到:首先,必须对整个茶学体系内涵形成真正的理解与认知,通过深层次挖掘,从而寻找到适合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具体开展的思维。比如在整个教育管理活动中,成熟而稳定的教学状态,以及合理的教学理念应用等等,实际上都是传统教育管理活动欠缺的表现。不仅如此,完善的教学管理思维,尤其是从学生本身出发的教学思维更是关系和影响整个教育管理活动的重要诉求。不仅如此,相对于传统的教学管理活动来说,从教学方法上看,其整体较为机械,尤其是长期如一,沿用传统落户的教学机制,从而大大限制了整个教学管理活动的实施效果。

其次,在整个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创新发展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去优化具体而客观的管理机制,其不仅是理念上的调整和革新,同时更重要的是一种具体而全面的教学思维,所以,分析合适的理念内容,并且通过适当改造,从而必然能够满足整个教学管理活动创新发展的具体诉求。茶学是什么,其不仅是文化体系,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茶学体系中,我们能够从中品味到成熟的茶思维,以及文化的价值观和理念导向,这些都是目前我们在具体实施教学创新发展理念的关键诉求。因此,从整个茶学思维体系中,我们感知的是成熟的思维观念,其对学生自身成长与进步的影响,将是无可估量的。当然,融入和利用茶学思维理念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稳定的思维体系与学生成长活动相结合的重要过程。

最后,对于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具体实施来说,创新是时代诉求,而创新理念内涵不仅仅是教学理念的丰富与全面完善,同时更重要的是想要满足整个教育管理活动创新发展的全面特点和价值需要,其不仅要让我们探究到合适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要注重通过渗透融入成熟的文化机制,从而谱写客观而全面的思维机制。实满足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创新发展的具体诉求,其需要我们切实从学生自身的思维和视角点来认知和理解问题。比如,学生是教学的主导,是课堂的核心和关键,这是学生培养时,我们必须注重切入的重点和方向。因此,如何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去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并且发挥学生成长的最大价值,这实际上,是目前我们在进行学生培养时所无法忽略的关键所在。

5结语

创客教育内涵篇(2)

关键词:采茶音乐;声乐教学;启示影响;素养教学

我国有着丰富而体系的茶文化内容。无论是与茶相关的物质文化,还是包含采茶艺术、采茶音乐的精神文化,都是我国茶文化体系内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前多元文化传承发展不断深化,加上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内涵,因此声乐教学想要实现理想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整个教学活动的内涵化和素质化。如果能够将采茶音乐的价值内涵体系化阐述,并将其与整个声乐教学活动相结合,势必能够提升声乐教学效果,实现理想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在掌握声乐知识的同时,实现自身人文素养的实质性提升。

1当前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声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声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相应音乐知识和技能,从而实质性促进声乐教育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全面结合。但是现阶段声乐教学开展过程中,其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整个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声乐教学活动将精力和重点更多放在了声乐知识和理论技能的教育上,忽略了对学生掌握必要音乐素质的有效引导。事实上,随着整个教育活动不断发展,尤其是教学理念不断成熟,如今在认知声乐教学活动时,就不能简单的将其看做一门学科教学,应该将其与学生全面培养有效结合起来。虽然声乐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声乐知识教育,但是其关键切入点在于如何在开展声乐教学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必要的人文素养,这正是目前整个声乐教学活动中所未能认识到的内容。其次,声乐教学活动缺乏完善、全面的素材内容。声乐教学不是普通的学科教学,因此不能用普通学科的教学思路来开展教学活动,必须充分注重声乐教学的价值与影响,注重完善教学素材。但是当前声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使用的教学素材较为单一,既未能有效反映和展现音乐素养知识,同时也未能将整个声乐教学活动纳入到素质教学体系中来,因此整个声乐教学活动效果并不理想。以采茶音乐为例,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如果能够将采茶音乐体系化融入到整个声乐教学活动中,必然能够有效丰富教学活动的素材内容,实现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有效培养。最后,整个声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参与效果不佳,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不够。声乐教学不同于知识教学和理论技能教学,其更多是一门素养教学,因此需要从提升学生的关注度入手,只有引导学生认识到声乐学习的价值和兴趣,才能实现理想的声乐教学效果。但是现阶段,在整个声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很多老师缺乏对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效引导,无论是需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是学生的创造性,都极不理想。事实上,声乐教学最大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因此必须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入手,切实优化和改善声乐教学效果。

2声乐教学活动开展的客观要求分析

随着当前整个教学体系不断成熟和完善,加上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如今声乐教学作为整个艺术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完善开展声乐教学活动时,需要重点做到:首先,要将声乐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全面结合,突破传统的声乐教学理念。实际上,当前我们在开展任何一门教学活动时,都不能只将其片面的看做一门课程,而应该将其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有效结合。只有将素质教育与课程教学体系化结合起来,才能充分满足声乐教学活动的客观需要。客观的说,传统声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最大的问题和不足,就是将声乐教学与素质教学割裂开来。其次,要丰富整个声乐教学活动所使用的素材,无论是声乐教学活动的实施理念,还是声乐教学活动体系的具体内容,都需要结合时展特点和学生培养要求,不断完善和发展。教学素材是影响整个声乐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不仅能丰富教学体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为全面、更为客观的认识声乐教学的特点。同时随着现代教学理念应用不断成熟完善,优化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涵,增加教学元素,其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因此,我们必须选择既能满足声乐教学要求,同时又能全面有效提升声乐教学效果的素材内容,从应用内容上满足时展和客观教学需求。最后,必须构建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声乐教学模式,充分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声乐教学活动作为一项素质教育与知识理论技能教育并重的教学活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声乐教学活动学习过程中,才能实现声乐教学的理想效果,从而满足声乐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将学生兴趣和参与性激发放在首位,也是推动当前声乐教学活动改革不断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客观要求。

3采茶音乐体系内涵分析

采茶音乐是我国茶文化体系的核心,也是体系化表达和阐述茶叶产地人们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的重要元素。采茶音乐作为我国重要的艺术资源,通过对该艺术形式进行有效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包含了人们对采茶活动的美好理解和阐述。因此采茶音乐最大的价值点在于其较为客观、真实的反映了采茶生活,因此采茶音乐具有丰富的生活化气息。通过对采茶音乐的内涵和价值进行有效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继承茶文化。其次,采茶音乐体系内涵丰富,其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其在形成过程中容纳和包含了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文化内容,因此在开展声乐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对于采茶音乐体系内涵进行有效融入,将帮助我们实质性提升和改善声乐教学效果。现阶段,在声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最大的缺失之一就是缺乏丰富的文化内涵。经过几千年发展,如今采茶音乐已经形成了独立的音乐体系,其集中反映了采茶地区的茶文化及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最后,采茶音乐体系中,不仅有丰富的生活元素和文化元素,其同时也是对情感价值理念的有效融入。采茶音乐从产生到形成,整个过程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体系化传承,并且是社会生活活动与实际价值理念的体系化融合。正是采茶音乐体系中所具备的情感价值理念元素,能够让我们认识到采茶音乐体系与其他艺术体系之间的有效区别。采茶音乐体系中所包含的价值情感是该艺术被传承和学习的关键,尤其是其中融入了我国先进完善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因此通过学习和认知采茶音乐,将为学生教育和综合成长提供重要帮助。

4采茶音乐对整个声乐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启发

声乐教学是我国整个艺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完善声乐教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思路,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声乐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如何高效开展声乐教学活动就极其值得我们学习。但是通过对当前声乐教学活动开展状况进行体系化分析,可以看到由于缺乏合适的教学素材,加上声乐教学与学生素质教学之间融合性不够,整个声乐教学活动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想要有效推动声乐教学活动开展,就必须选择合理完善的切入元素。通过对采茶音乐进行体系化分析,其对整个声乐教学活动开展影响重大。首先,声乐教学活动应该将知识内容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化结合。随着当前素质教学不断开展,如今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不仅是掌握丰富知识和扎实理论技能的人才,其同时也是综合素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无论是艺术素养,还是人文素养,都是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内容。通过对采茶音乐的内涵及其形成过程进行有效分析,可以看到其中正是融入了丰富的音乐知识和人文内涵,因此其能够为声乐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提供重要引导。其次,声乐教学活动的重点不是声乐知识的教育,而应该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整个声乐教学活动的价值内涵,进而实现声乐教学活动目标。一直以来,在开展声乐教学活动时,都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将声乐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声乐知识的讲述上,忽视了学生学习实效性的有效把控。通过对采茶音乐的形成过程进行有效分析,可以看到该艺术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真实、全面的诠释和表达了采茶人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对声乐教学活动过程进行有效把控和全面完善。最后,在开展声乐教学活动时,必须完善创新。一是要注重教学元素的创新,不仅可以使用声乐教学课本开展教学活动,其他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内容都可以融入其中,注重多元要素的体系化融入。通过教学元素的创新发展,从而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二是要充分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客观的讲,随着教学要求不断深化,如今在开展声乐教学活动时,可以适当扩大教学空间,不单单将教学活动限制在课堂上。可与适当融入生活化元素,从根本上提升声乐教学的趣味性和多元性。5结语随着现代教学理念进一步完善发展,如今整个声乐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更加明显。尤其是在声乐教学体系中,教学素材单一,忽略素养教学与教学活动结合等一系列问题更加突出、明显。在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今天,只有实施声乐教学改革,丰富声乐教学内容,才能实现其教学目标。因此融入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采茶音乐艺术,将大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根本上实现声乐教学与人才教育的体系化结合。

参考文献

[1]陈大阳.音乐剧的艺术特征以及对声乐教学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张娓.原生态音乐的艺术价值及对高校声乐教学的启示[J].北方音乐,2015(7):171-172.

[3]吴洁.论当代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7.

[4].我国采茶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举措透析[J].福建茶叶,2016(4):398-399.

创客教育内涵篇(3)

2 创客教育内涵(The connotation of maker

education)

创客教育的内涵和概念,学者们给出了各自的解读,杨刚现等认为“创客教育是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教育理念,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4];郑燕林等认为“创客教育是展示人类的发展及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平台,为所有学生提供合适展示创造力的环境、资源和机会”[5];祝智庭等认为创客教育从广义上应是一种以培育大众创客精神为导向的教育形态。“创客教育”的第一种理解是解决如何培养创客人才;第二种理解是“创客式”教育,旨在运用创客的理念与方式改造教育,本文认为“以创新教育、从做中学、快乐教育为指导理念,以培育大众创客精神为导向,通过团队协作去发现问题、解构问题、寻找解答等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者的创客素养的一种教育形态”[6]。

3 国内外创客教育现状(The status quo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maker education)

创客在美国的各个领域、学校、机构随处可见。创客空间和创客文化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各大高校相继关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Fab Lab创客空间是全球著名的高校创客空间之一。它的一门“如何能够创造任何东西”的课程受能使完全没有技术背景的学生,制作出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密歇根大学主要通过进行创客马拉松竞赛等活动来开展创客教育实践[8]。该校的创业能力中心、与学生组织了36小时无间断的编程马拉松活动[4]。

我国开展创客教育的时间较短,在学习和经验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没有脱离原有桎梏传统教育教授给学生关于各个学科的知识,但缺乏将理论知识变为实践的过程,相比于国外来说,尤其是美国,我国的创客教育是落后的,且在高职院校的辐射范围小,尚未形成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5]。

4 高职采用创客教育模式对人才培养的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aker education model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创客运动如火如荼,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创客教育以独特的教育方式实现了由创意思想到具体产品设计过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现了尖端化技术人才的发展,高职院校研究创客教育模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有效地解放高职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转变高职教育的知识体系为应用能力;采有创客教育模式能实现人才培养多元化,为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提供大量的人才基础。

5 高职创客教育的构成要素研究(Research on

the components of maker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1)创设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创客教育环境——众创空间

根据科技部印发的《发展众创空间工作指引》可知“众创空间是为早期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等共同组成创业孵化链条,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以专业化服务推动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业态[9],其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众创空间结构模式图

Fig.1 Maker space structure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应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创建线下、线上一体化的创客空间。高职院校应利用线下空间为学习者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硬件设备、学习材料等,获得面对面地同步讨论面会;利用线上空间为学习者提供资源共享、布置任务、课题、小组分工、进展汇报和异步讨论,提供创客学习活动如竞赛和沙龙等。

(2)以“学做创”为导向的高职创客教育课程研发

①创课的主要特征

创客教育包含了“从做中学”,更融合了“从创造中学习”的理念。因此,高职创客教育课程建设中强调知识分享、集体智慧、协作完成创新项目,创课的主要特点如表1所示的。

表1 创课主要特征表

Tab.1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course

主要特征 课程目标定位 创课内容组织 创课评价方式 创课实施方式

创客课程 培养创客素养、创新创造力,有利于其它要素的设计与实现 多学科、交叉结合,以现实问题为主、主题、项目活动等架构整个课程体系 采用成果评价导向,实现同伴评价、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由多个学科教师组成授课团队协同教学,采用探究式、问题导向式、项目式等方式实施课程

 

②创课的设计理念

创课设计理念应遵循“项目化、模块化、趣味化、立体化”设计原则。“项目化”是指学习者通过完成具有挑战的创客项目来达成课程目标;“模块化”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感兴趣的模块,学习模块间相互开放性、模块主题相通,学习者能利用模块间的关联提升学习者的能力;“趣味化”是指学习者采用体验式学习,通过兴趣导向进行创课设计,在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上都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愉悦中学习、提高;“立体化”是指创课融合了多种学习理念与多种信息技术,具备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和使用体验,以提升学生创客素养和创新、创造力为核心目标的全新课程形态,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课程教学等方面都应立体化的形式体现。

③创课的研发框架

创课开发应以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杜威的“做中学”、美国专家库伯的“体验式学习”、西蒙·派珀特教授的“构造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融合“学”“做”“创”三种行为活动的混合式教学形式,从创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对综合素质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具体研发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创课开发的框架图

Fig.2 Maker course development frame

(3)创客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创客教育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体系,作为创客教育的教师,应具备跨学科、综合性强的专业人才,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已有的师资队伍难以满足创客教育的需要,创客教师与传统教师的区别如表2所示。

表2 创客教育教师与传统教育教师对比表

Tab.2 Maker education teacher versus traditional

education teacher

素养 理念 技能 角色

创客教育

教师 能以学生为中心,具有构建主义、创新创业为导向,具有批判性、创新性、探究式的思维方式 跨学科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操作制造工具操作的能力、课程资源建设能力 引导者、联系人、激励者、良师益友、合作者、设计者、组织者、变革者、探究者

传统教育

教师 以教师为中心、说教式、行为主义、分数导向、灌输式、认识主义 教学能力、科研能力 传道、授业、解惑;

家长、导师、专家、权威

 

(4)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创客学习模式构建

本文研究的“基于互联网+的创客学习模式”,是指利用现代信息化资源,结合创客空间的优势,为达到一定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而构建的较稳定的学习活动结构。具体如图2所示。整个模式分为前期分析确定、学习团队组建、创新能力培养学习过程、评价总结四个阶段。“前期分析确定”首先是创客学习者分析当前的学习主题是否与创新学习有关,决定创客学习者采用何种学习模式, 然后,高职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风格在创客空间里对学习方式和途径等做出合适的判断和选择;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确定其学习路线、制定学习目标等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图3 创客学习模式图

Fig.3 Maker learning model

6 结论(Conclusion)

创客教育以独特的教育方式实现由创意思想到具体产品设计过程,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在教育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创客教育因其新颖性、突出创新创造的特点,终将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发展的重要举措,创客教育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状况分析了创客教育在高职院校实施的必要性,重点从创客空间、创课课程研发、创课教师队伍、创课学习模式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解,期望能为中国的创客教育事业奉献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Chachra D.Why I Am Not A Maker[EB/OL].theatlantic.com/technology/archive/2015/01/why-i-am-a-maker/384767/.

[2] The Communications Market2014[EB/OL].stake holders.of.com.org.uk/market-data-research/market-data/communication-market-reports/emr14/.

[3] List of ALL Hacker Spaces, en.wikipedia.org/wiki/Hacker space.

[4] 杨现民,李冀虹.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23-34.

[5] 郑燕林,李卢一.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2014(6):42-49.

[6] 祝智庭,雒亮.从创客运动到创客教育:培植众创文化[J].电化教育研究,2015(7):5-13.

[7] 刘小丹.创客教育课程设计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4):15-16.

[8] 李新良.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创客教育的论证与研究,软件工程,2017,20(1):60-62.??

[9] 宋述强,等.创客教育及其空间生态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16(1):13-20.

[10] 刘小丹,胡小红.创客空间支持下的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16,5:112-119.

[11] 杨现民.建设创客课程:“创课”的内涵、特征及设计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6,6:3-13.

创客教育内涵篇(4)

一、现代教学论本质要求钢琴教学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变革

开放性教学一直以来是现代教学论强调的重点文化内涵。我国的教学改革模式历经过计划经济时期的基本教育指标改革,那一时期教学改革进程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虽然了继承前人教学理论的精华部分,但时展步伐加快,教学实践模式过于守旧现象也切实存在,这显然并不是教育界人士应用当前现代教学论研究成果所客观期望的。因此,其中理论开放式教学含义应用在钢琴教学中主要体在三方面:一是强调强调教学实践理论的国内外成果研究应用,即教学模式不能局限于国内,强调吸收国外先进教训经验来巩固、摸索出适用的钢琴教学模式;二是钢琴教学应能加强除艺术类学科专业的教学文化交流;三是强调钢琴教学的实践成果研究,并重点加强钢琴教学和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体系融合,强调不同流派的教学交流与文化互动。基于此,构建现代创新性、开放性钢琴教学模式,则需要明确主要教学目的。也就是说,和其他音乐教学授课一样,除却基本教学任务指标完成以外,融入现代化教学论的钢琴教学中,应更能注重钢琴表演过程的教学交流,增进学生间的音乐素养培养,以强化艺术修养和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养成的重点教学目标、目的实现。由此可见,传统钢琴教学则更多关注的是钢琴弹奏技巧的套路式培养,而倾注现代化教学论的钢琴教学模式则是以互动性、开放性、创新性的钢琴演奏为主,强调的是师生间的行为教学互动,并非单纯以演奏技巧掌握为首要教学目的。

二、现代教学论文化丰富内涵要求钢琴教学模式多元化

现代教学论由于倾注了大量教育工作者的文化思想智慧,所以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推移,其教学理论中也必然融入了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处于现代教育论的钢琴教学应用背景下,其教学模式并非单纯的讲演授课与技巧评价。而是通过诸如艺术心理学、人文学等学科的综合教育模式进行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创新发展及养成,使之学生学习情绪并非关注沉重的教学指标,而是乐于学习、喜欢演奏、主动研究弹奏技巧,不断激发学生发散性、创新性思维能够养成。至于传统钢琴教学,则更注重的是灌输式教育,以教育工作者为中心,从而学生在实践演奏时很难掌握技巧,弹奏也更为生涩,缺少艺术活力。而现代钢琴教学则会考虑到教学时代的不同,以及教学改革强调学生主动完成兴趣培养的这一自主式学习过程。同时,钢琴教学处于不同教育时期,其教学模式必然不能拘泥于守旧教学套路、模式、以及方法。这也是中小学阶段时钢琴教学为什么更为关注的是基本知识的学习与学习基础的打牢的根本原因。而高职院校则更为关注钢琴演奏的音乐技能培养,比如钢琴乐赏析、音乐理论研究、乐曲图谱创作、以及创新演绎等,在教学中更为关注学生独立演奏与独立思考,给予学生一定自主创作空间,包括予以学生吸收钢琴教学实践理论相结合的消化时间,而非传统教学上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即传统教学注重硬性教学指标完成,只能抹灭学生的艺术“悟性”,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养成。

三、钢琴教学模式中应用现代教学论的创新启示

自20世纪中叶教育事业发展以来,国内外教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时所一致提倡的应用趋势则是强调系统性和整体性。因此,现代教学论则客观把教学任务界定成为了一个不同层次有机结构整体,在钢琴教学中同样要延伸这种教学模式的整体性、系统性,包括最为重要的创新性,进而才能使学生间更为早期的养成素质教育学习态度,保障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养成。

(一)分班授课的教学模式创新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已经实现了单独授课向集体教学授课的方式转变。不过,高职院校中在分班标准制定方面仍然看重的是学生演奏水平及技能素养水平,而教学授课形式确实也是分班进行授课。也就是说,这虽然高度利用了院校现有教学师资及教学资源,但由于学生间钢琴技巧学习差异客观存在,如若学生间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很难激发学生间的自主学习意识与主观能动性,故而这并不利于学生间的文化情操多元化培养。因此,如若不能客观做到优化分班调整,则应能主张学校进行细致化教学分组,调整“个体生”与优秀学生的分组方案。并且,这种分组方案可结合学生的基本专业知识架构水平、钢琴基础文化内涵、乐曲演绎的创新能力等进行分组定位,以有效确保分组合理。

(二)强调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养成

教师除却认知到自身职责所在以外,应能熟知并体会自身教学的引导意义,强调教学引导为主,以给学生预留自主学习空间。同时,教师应能调整教学观念,并非只单纯顾及到学生掌握了多少基础、技巧知识等,而要客观把握学生个性、思想等,从而在确保教学氛围更为轻松与和谐,促使师生交流空间更为密切。

(三)强调综合探索性教学

探索性教学宗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强调的是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另一方面,也包括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研究钢琴学习技巧。因此,在优化教学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采取互动性的发问形式,抑或设定一些课程专题形式,并给予学生一定思考空间进行揣度,然后集中在课堂进行实践演绎及理论指导。包括课下安排学生收集资料,加强与学生积极交流等,从而才能创建课上、课下的愉快、和谐授课实施氛围。

(四)创新交流形式,组织演绎活动

钢琴属于文化艺术中的重要音乐工具载体,学生通过学习可不断掌握钢琴演绎技巧,培养因素素质及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课下可以进行教学活动主体的研究与策划,然后通过基本授课以后的实践组织活动行为进行巩固,即可以采取即兴演绎、鼓励单独演奏、或其他乐器配合演奏的形式进行钢琴创新弹奏,从而才能和学生之间完成深层次的交流与互动。

创客教育内涵篇(5)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华中师范大学2004级学生60名,武汉大学2004级学生60名,河南师大2004级学生60名,华南师大2004级学生60名,共计240名(随机抽样)。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图书馆查阅、搜集体育美学、体育欣赏、学校体育等方面与本研究有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对影响体育欣赏能力的三大因素进行论证。

2、问卷调查法

(1)专家问卷:设计与发放问卷15张,回收15张,回收率100%,通过内容结构效度检验,它们的系数分别为96%和100%。

(2)学生问卷:华中师范大学2000级学生60名,武汉大学2000级学生60名,华南师大2000级学生60名,河南师大2000级学生60名,两次发放,两次回收,问卷回收率为75%,问卷有效率为90%,即发放240份,有效200份。在Windows系统运用Excel制作调查统计表,并进行数据统计,得出相关系数(R)检验和P值。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欣赏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与判断的一种心理过程。体育欣赏是一种心理过程。是指欣赏主体对客体活动或比赛的技术、技能、战术的理解与内模仿和对与之相关的体育文化内涵和外延的内化地评价与判断。体育欣赏能力是指人们对体育活动及内涵的内模仿和外延的内化并直接影响自我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体育欣赏能力的致动因素分析

表1致动因素数据表

问卷问题答案相同人数答案不同人数R值是否不一定分辨

系数P值

1.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将会对体育欣赏产生影响。19640.88567.5284.51.81.8P<0.01

2.大学生的观察力会对体育欣赏产生影响。20001.000781932.8P<0.01

3.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的欣赏。20001.00082.5152.52.62.6P<0.01

4.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将会对体育欣赏产生影响。20001.0008611.52.53.23.2P<0.01

5.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的欣赏。20001.00082.513.543.43.4P<0.01

6.大学生休闲、娱乐的需要促使他们去欣赏体育运动竞赛。188120.8574844.57.51.61.6P<0.01

1、认知亚结构。观察是体育欣赏活动的门户。影响体育欣赏能力的首要因素应为观察力,如果没有观察能力,欣赏便无从谈起。观察主体与客体的一致是观察的客观要求,观察客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观察主体对它的认识的反复性和曲折性。离开了观察的客体,观察主体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观察主体对于观察中主体与客体的一致发生着巨大的能动作用。思维是对观察的深入加工,是体育欣赏活动的核心。思维是人脑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过程。思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间接性与概括性特点。思维在体育欣赏活动中的表现:思维是理解知识、技能的必要心理因素,理解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是创造性学习的核心心理因素;思维与感知内在统一的规律为体育欣赏的内模仿提供了理论依据;思维与问题相互推进的规律为体育欣赏的内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体育欣赏能力即是培养学生在欣赏体育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乃是思维与问题相互推进这一规律的具体运用。创造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问题解决常常是创造思维与再造思维的有机结合,创造思维是在创造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而体育欣赏可以为它提供更好的平台,体育欣赏活动将是人的个性潜能资源发展的沃土。创造性思维与知识经验相关的规律为体育欣赏的原理提供了依据。

2、接受心理结构。体育欣赏活动的发生总是由主体和客体双方作用的结果。马克思指出“从主体的方面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同样,对于没有体育欣赏能力的人来说,再精彩的比赛也没有意义。体育欣赏的接受心理结构包括以下几种心理要素:

(1)潜意识:是人能够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基础,分为行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即主体在体育欣赏活动中那种朦胧、混沌,难以言说的感受(美的享受和乐趣甚至)正是欣赏主体心灵深处被触动的反应即潜意识的作用。主体在欣赏时不止于客体的表层,而追求深度,这影响甚至决定欣赏活动的质量。

&(2)兴趣:它包括动机和兴趣。动机是推动人们的内在原动力,动机是客体对象信息刺激的结果,内驱力和外在诱因相互作用而产生动机。获得性动机在主体表现为发现、理解,寻找新奇、新颖的信息、创造、追求愉悦的心理欲望,丰富自身、充实自身,发展自己,提高自身,扩大和加深人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是主体进入欣赏活动的根本所在;缺乏性动机由维持生理平衡的需要引起外,更主要的是由精神的渴求引起的;获得性动机和缺乏性动机是兴趣产生的心理基础。体育欣赏活动就是去寻求满足缺乏的精神需求的手段。在体育欣赏活动中,只有主体对欣赏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潜能才得到充分的调动,能力才得到逐渐的提高。

(3)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态度的体验,它标志着生存的质量和意义,是人对世界进行评价的内化反应态度。在体育欣赏中,主体情感在各种心理要素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情感就是欣赏效应的反应。

(4)理解。理解就是意会。理解分为前提性理解,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前提性理解是主体的先在条件,有别于欣赏主体的理解深入,即对某项运动、比赛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理解。表层理解是对客体的表面现象的理解。深层理解是对客体的象征、文化、内涵的把握,这是欣赏的最高境界。在体育欣赏活动中,主体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期待,即“懂得——理解体育比赛或活动,直观地感受到客体的内涵。”

四、结论与对策

(一)致动因是影响体育欣赏能力因素的根本原因或本质原因,它是大学生有意识地针对行为目标而发出的内驱力。认知亚结构(观察力、思维方式、创造力)和接受心理结构(潜意识、兴趣、情感、理解)对体育欣赏能力的影响是起决定作用。

(二)对策

1、高校体育教学必需增加体育欣赏基本知识传授,才能满足大学生对它的渴求;2、加快对体育欣赏的实践和理论研究;

3、重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4、加强体育教师的体育欣赏知识地培训;

5、充分发挥体育欣赏的潜在功能,发展学生个性,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创客教育内涵篇(6)

[关键词]高校德育;涵化分析;客观性现实;象征性现实;“共识”

结构功能学派德里本与阿普尔把学校看作是一个社会化的场所。他们认为:“在隐性课程上不仅应从宏观上注意到学习者身心特征之外影响学习成效的因素,如学校组织特征、学校文化、师生关系等,而且要从微观上注意到学生学习的动机、态度和技能,以及学习目标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隐性课程已经为一些课程专家所倡导,提出从多层次进行隐性德育课程设计,注重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在传播学领域,涵化分析理论强调通过对事件的涵化,进行价值传播,使受众受到一种长期的影响效果。培养理论关心媒介(尤其是电视)灌输与潜移默化的长期效果,认为电视提供社会各阶层的人一套同质的“隐藏课程”,提供一个媒介环境,并且对不同的人提供一套对生活、世界、生命的解释。可以说,涵化分析理论为高校隐性德育的设计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一、涵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涵化是在不同文化群体因持久地相互集中的接触过程中,不同文化群体间相互适应、借用,使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模式发生文化变迁或部分渗透,它是异文化间横向影响的过程。美国学者乔治·格伯纳(George Gerbner)首创的涵化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理论,是大众传播中的一种效果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一个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

涵化分析的理论核心是: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从本质上说,涵化是社会现存制度的巩固和维持。正如斯坦利·J·巴伦所提到的一样:“电视的主要功能是维护稳定社会模式。就是说,现存文化的力量关系是通过电视内容来进行巩固和维持的。”“按照李普曼的观点,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密切的关系”:客观现实、象征性现实与主观现实。涵化可以借用这三种意义上的“现实”来实现:一是对实际社会事件的选择,即客观性现实;二是对实际社会事件的选择加工,实现信息涵化,即象征性现实;三是通过媒介将象征性现实传给受众,以达到受众对象征性现实的“共识”。涵化的过程即把大量经过大众媒体“包装”的新闻事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现实社会观的一个过程。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可看成是传播活动。教育是关于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活动。传播学家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包括的要素是:传播者、受传者、信息(传播内容)、媒介(传播渠道)、反馈。结合“五w”模式,对高校德育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其一,从传播者来看,涵化分析的传者是新闻媒体机构的工作人员,是属于某一机构的群体;高校德育工作者是高等院校从事高校德育的工作群体(包括教学科研和专职辅导的教师)。其二,从研究的受众来看,涵化分析是研究不同背景、性格各异的大众的一种效果理论;高校德育的对象是有背景差异、观念差别的大学生群体。其三,从传播内容来看,涵化分析研究的内容是经过大众媒体“包装”的象征性事件;高校德育的内容也是来源于客观社会现实事件,却又经过高校德育工作者选择加工,或是概括深化的内容。其四,从传播渠道来看,涵化分析表明了丰富的视听和对新闻的“包装”能促进受众获得对主流的趋同的“共识”;高校德育也可以利用各种载体、多种手段来引导主流,促进学生社会化。最后,从传播的反馈来看,涵化分析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效果;而当今隐性德育课程已居于德育课程的核心地位,将更加注重德育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涵化分析的研究成果与高校德育具有互通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既是要坚持主流价值观教育,又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涵化分析理论正是通过对各种事件进行合理的涵化,并针对受众进行一种价值传播,以达到对社会主流的共识。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各异质部分的矛盾和冲突的“熔炉”,是维护现在制度的“文化武器”。从涵化分析的目的来看,其要达成的是一种“共识”;从价值导向看,涵化分析引导的是“主流价值”;从涵化分析的影响方式来看,是一种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这种隐性的、价值主导的影响为高校隐性德育设计提供借鉴。二、涵化分析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在涵化分析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象征性的现实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的犯罪等现象,象征性现实将社会现象加以夸大,实现对受众的影响。在高校隐性德育中,涵化分析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源于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又是通过什么手段将社会现实“包装”成怎样的象征性现实而展示、影响大学生的。

一方面,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当今高校德育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就要求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与认知结构,使得大学生的现实状况更能接近象征性的现实,在理解和建构象征性现实中很好地形成“共识”。只有与大学生经历相似或者重叠的那部分象征性现实,才能使大学生产生共鸣。大学生认可象征性现实,形成“共识”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

另一方面,德育的社会现实来源和象征性现实要有真实的联系,但是两者却不能完全等同,不是对所谓的社会基准生搬硬套。象征性现实是经过“包装”后的社会现实,是夸大后的社会现实,与社会现实存在差别,要实现主流价值观导向,就必须使象征性现实高于社会现实,让大学生勤于探索,勇于追求。

三、涵化分析在高校隐性德育中的运用探索

格伯纳认为,社会结构和媒介内容的关系的核心在于:文化变迁起源于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讯息生产,这种大众产品快速分配后,创造出新的符号环境系统,它的作用是帮助决策和指导有效的社会行为。将涵化分析运用到高校隐性德育中,就是要注重德育内容的选择、设计以及考虑大学生这一受众群体所达成的“共识”。无论多么重大的事件和问题,不经过电视报道就难以被人们作为“社会现实”所认知;反之,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经过电视媒介的大肆渲染,也会成为万众瞩目的“重大事件”。因此,合理利用涵化分析理论,优化高校隐性德育设计,是一个新的尝试。

(一)高校隐性德育中信息的选择。格伯纳认为,大量经过大众媒体“包装”的新闻事件的所谓“直观性”、“现场性”和“真实性”,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现实社会观。而“直观性”、“现场性”和“真实性”是以社会的现实事件为基础的,也只有如此才能为受众所认可,并产生共鸣。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其自身已经拥有一定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判断能力,而且这些能力影响对社会基准的认识。所以,要提高高校德育的针对性,使大学生能够在贴近其实际的德育中,逐渐深化对主流价值观的认识,就必须选择贴近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客观社会现实作为高校德育的基础。

高校德育工作者在选择客观社会现实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坚持社会现实的主导性事件为主,如职业人的勤劳与敬业等。二是坚持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如学生身边的帮助他人等利他性事件。三是坚持正反面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既要以倡导主流为主,但是也要揭示非主流的现实社会事件。高校德育工作者参照这些原则进行客观社会现实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对其自身的判断能力的考验。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掌握丰富、科学的理论知识,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有必要在理论上寻求支撑,如有关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技术和符号学等的相关理论,并在现实社会事件的选择上,参照上述几个原则作出合理的判断与合宜的选择。在实践中,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运用科学的技术对社会事件和大学生之间的关联性做测量研究,如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为开展高校德育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并在实践中进行反思,提高自身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二)高校隐性德育中信息的涵化。在涵化分析中,对客观性现实进行涵化,是将已经选择客观的社会现实进行选择加工,并通过符号传递给受众。高校隐性德育要实现对大学生的涵化,基础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客观性现实的涵化。客观性现实都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和他们亲眼目睹的,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将客观性现实涵化为象征性现实,以符号的形式传播给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才是可能的和现实的。

基于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实际的教育要求和大学生的现实状况对客观的社会现实进行一定的理论深化和精神升华。一方面,对正面的现实事件进行合理的“包装”和一定的深化,在可能的范围内夸大其积极影响,以使大学生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对负面的现实事件进行深刻剖析和批判,揭示其不良影响,控制不良影响的扩散。实现客观性现实到象征性现实的转化,力求做到三个层面:一是主题层面的处理,即在运用客观的现实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为大学生对现实事件的理解提供解释,从而深化教育主题。二是语言层面的处理,即用合理的,合乎大学生心理习惯的言语和符号来表征现实社会事件,这主要是对社会事件的表征要结合大学生所处的学习情境来进行,并且有助于他们理解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意义与体验。三是技术层面的处理,即运用现代传播技术等对客观性现实进行处理,形成有利于高校德育的象征性现实。

(三)高校隐性德育中受众的涵化。根据格伯纳的研究,贴近受众已有经历与象征性现实有较大的关联性,通过丰富的视听手段,受众认可象征性现实,产生共鸣,使受众对象征性现实形成“共识”。当今社会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的社会,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渠道增多,信息获取方式也实现了多样化。传统的德育传播手段、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象征性现实到形成“共识”的转化要求了。在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象征性现实的基础上,使大学生形成“共识”,关键在于采取多样性的德育传播手段和多种的方式。

创客教育内涵篇(7)

一、会计文化及其主体、客体的涵义与研究现状

会计文化的提法由来已久,但对其概念较为普遍接受一般是在现时期文化繁荣背景下,与会计活动及理论相关的各组织和人员,结合其实际工作开展及境况,而对会计行为与影响、反射等方面所做出的或抽象、或具体、程度不一的感性阐述与认知。在这些情况下,对会计文化的各种研究与阐述,虽不乏精到之论,但也不免会有概念模糊或歧义的现象。

(一)会计文化的涵义 会计文化作为特定行业的一个文化概念,其表述应当和其他各种亚文化概念的表述类似,即是由基础的文化涵义衍伸至会计领域的特定表述,其内涵可从“文化”的本质涵义到“会计文化”的特定涵义逐步挖掘。首先,“文化”就其字义看,分别是,“文”指事物错综所形成的纹理或形象;“化”指:性质或形态改变;词尾,放在名称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其次,“文化”就其词义看,分别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这些“文化”的本质涵义延伸到会计领域的“会计文化”概念上面,可以利用的释义基础是“文化”两字的字义综合,即“文”(事物纹理或形象)之“化”(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的过程,以及“文化”的第1种词义的核心内容,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对“文化”这些本质概念认知的基础上,以会计领域为拓展对象,许多学者都对会计文化的涵义进行了大致相仿的设定。笔者认可郑艳(2012)的表述: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分支,其在本质上属于文化的范畴,它是人们在会计行业活动实践中积累而来的一种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体系或财富的总和,其表现的载体就是会计活动,同时它也是会计工作的一种管理手段。会计文化的组成要素分为三部分: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它们共同组成一个“金字塔”:会计物质文化是基础,会计制度文化是中介,会计精神文化是核心。会计文化这三个基础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多角度的会计文化体系,为会计组织的和谐、健康的发展发挥各种功能和作用。但这个表述的不足是将会计文化的载体局限于仅会计活动,功能和作用对象局限于仅会计组织,而不是其承载和发挥的范围可以扩充至非会计领域。不过这不影响该概念对会计文化所作的一般性认定,笔者主要就会计文化载体及作用范围的扩展性予以阐述。此外,还有研究者对会计文化的概念作了另一种更为形象、具体的表述(陆盘忠,2011),即会计文化指人类从会计动机出发,以会计人员、会计活动为主要对象,以会计行为为主要作用方式,经济信息作传递媒介,会计报表作载体,以算盘、电脑等为工具,在商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联系着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人类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经营管理活动的各种经济关系,同时带动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并促进自身发展的特殊文化现象,并也认为会计文化由会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部分组成。

(二)会计文化主体、客体的涵义与研究现状 作为一项运动的、发展性事物,论及会计文化,就必然涉及到会计文化在引领过程中作用与反作用、实施与接受、影响与被影响等关系的角色之分,及至会计文化的主体的辨认及客体对象的反射。关于会计文化的主体、客体的涵义或概念,现有各相关研究中涉及的较少。既使有谈到主体、客体概念的,看上去也是多以“会计”或“会计行为”作为其指向,与“会计文化”主体、客体的内涵要求有着本质不同。如:对于“会计”,其主体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范围,客体是会计核算和监督内容。对于“会计行为”,其主体是会计人员,客体是会计管理的受控体,是能用价值量表示的经济活动;或者,会计行为的主体是会计行为的实施者,客体是主体活动的对象化之物(李容华、刘国华,2006)。对于“会计文化”的主体、客体的概念,早期有个比较笼统的说法(丁志田,1995),即会计文化的主体是会计,会计文化的客体是包括学科、历史、技术、行为、环境、法制、职业、物质、精神等在内的各种具体文化,并由此认为,涉及会计环境及其时空观念的一切事物都可纳入会计文化范畴。这种笼统以至大而全的说法(如“会计文化的主体是会计”)使人的感觉反而不太清晰、明朗。最近,随着会计文化研究在国内作为一个专门研究方向的兴起,劳秦汉在其《会计文化学概论》中专门做了论述,即“会计文化主体涵义是主体的会计人和会计人的主体性”;“会计文化的客体性结构是会计物质文化形态、会计制度文化形态、会计精神文化形态”。基于此,笔者抱着追本溯源的理念,从主体、客体的原本词义切入,同时适当结合劳秦汉的论点做概念推进。原本词义上,主体是: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法律上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客体是:哲学上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法律上指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品、行为等。延伸到会计文化上,其主体、客体的概念可以在上述哲学、法律两个层面涵义的基础上,结合前述“会计文化”内涵进行界定。即:会计文化主体是会计文化活动的实施者、接受者(包括物质性反作用者和精神性反射者),其对象为人,包括个体和群体组织。会计文化客体是会计文化活动所指向的物化及内容存在,具体表现在物质、制度、精神三方面。

综观目前国内关于会计文化方面的研究,一般都是从会计文化的内容与特征、构建目标与原则、意义或必要性等方面进行把握,并且基本都是站在主体立场所进行的主导式阐述,无论从会计文化及会计文化主、客体的定义,还是从一系列研究会计文化宗旨与建设等的文章,都反映出其主体基本定位在会计群体。再观察最近的一些研究,《论会计文化》(陆盘忠,2011)、《论会计文化建设》(郑艳,2012)分别概览地或全貌地阐述了会计文化的基本理念或整体框架内容;《中国会计文化呈现六大基本特征》(曹磊明,2012)通过阐述中国会计文化的先进性、人本性、诚信性、规范性、群体性、服务性等特征说明会计文化的内涵表现;《时代呼唤会计文化建设》(佚名,2012)、《试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会计文化建设》(康龙,2011)以建设性思想阐述了会计文化的本质属性、构建目标与原则等。所有这些关于会计文化的阐述从其定位看,基本上都是以一种顺视的目光,并以会计群体这个单一性主体立场来观察与辨析,忽视了以逆视的目光,从会计文化引领对象(即会计文化的接受性主体)的多元化存在及所带来的客体对会计文化建设在行为、方式、内容等方面多层次需求来考察与论证。

二、会计文化主体多元化及其基础

(一)会计文化主体的多元化 从会计文化概念及其主体、客体的内涵,以及从会计文化的具体内容,即广义的会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狭义的制度、措施、规则、科研、教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观察,会计文化的主体应是多元的,大致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从会计文化行为或影响的角度观察,分为会计文化的实施者(如权力发出者)与接受者(如义务承担者)。这两者一般处在彼此对立的位置,但有时也是行为对立但实体同一的,即会计文化的实施者在某些特定的会计文化活动中有时还是该活动的受影响者、被制约者,比较典型的情况如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它们一方面要制定并本单位或部门财务制度,同时还要遵守与执行这些财务制度。其次,从会计文化主体对象的人的群属性看,其包括个体和群体组织,体现在任何类型或内容、形式的会计文化,其实施者、接受者都是以个体化的人或群体化的组织出现。比如,参加全国会计资格考试(这也是一种会计文化活动),每一个应试者就其自身目标与投入内容看,一般是以个体身份出现,而该考试的组织者无疑是群体组织。再次,从会计文化主体的实务性看,一类是会计群体和会计人,另一类是与会计文化一定程度相关的非会计群体及非会计人员。其中,第一类“会计群体和会计人”无疑是会计文化主体的核心部分,包括会计实务、政策制定、会计科研、会计教育、会计鉴证等纯会计群体与人员;另一类“一定程度相关的非会计群体及非会计人员”,主要包括与会计行业建设、会计信息使用、会计教育开展等相关的、能对会计行业发展与会计文化建设有所促进的其他多阶层人员,就其规模体量与实务操作参与程度看,它们属于会计文化主体的非核心部分,或说边缘层、介入层,但它们存在着与会计文化的相互影响。

(二)会计文化主体多元化的存在基础 会计群体作为会计文化的核心主体地位以及所带来的在其客体诉求上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关于会计文化及建设对于会计群体这个核心主体的能动,以及两者间相互作用与影响的表现等方面,目前的会计文化研究成果已经比较丰富,理论相对成熟。笔者主要关注“一定程度相关的非会计群体及非会计人员”,它们在会计文化背景下,被会计文化影响乃至对会计文化产生反作用或反射的客观存在,而这个存在源于当前理论与现实基础。

(1)社会主流意识与会计核心价值的集中反映。当前我国社会主流意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作了“二十四”字精辟凝练,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使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主体的充分性得到了确认,同时就前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法论的研究上,光明日报在《201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综述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应符合群众语言和思维习惯,要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的基础上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针对当前社会实际推陈出新,注重代表性和人民群众认同度;同时中央党校韩庆祥对之评点认为,今后任务要由理论诉求转化成实践诉求,由主导要求转化为主体需求,由只注重主流先进性向也注重支流广泛性转化。所以,当前我国社会主流意识的本质是面向最广泛人群,各群体在多元化多层次社会背景下,处于不同的经济体及其活动中,由此带来有关经济信任性的不同反映与诉求,而经济信任性可通过“会计的核心价值是维持人类社会的相互信任”(刘峰、葛家澍,2012)这个本质功能来映证。故因会计的价值与效用涉及人类社会方方面面,并因社会信任基点在于财产与利益,从而使会计效用对象根本上即是因财产与利益而起的形形的不同经济体,这种由经济群体多元性所带来的也将是与之关联的会计文化主体的多元化。

(2)会计职能及会计行为的综合体现。会计职能既包括传统的反映和监督,也包括现代的管理和控制。作为路径,会计文化一般首先从会计职能发挥即实务会计的施展中考虑构建,同时还应从会计行为的受影响面即会计行为效用对象来认识并反促会计文化的建设与完善。当前环境下会计行为狭义是指传统型会计实务,广义还含有与内容建设、规划指引等相关的方面,包括会计规范建设、会计教育开展等,并且这些方面还存在具体设定,如:会计实践方面有针对各行业的细分,以及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业务等;会计规范建设方面有政策、准则、制度等的建立及实施;会计教育方面有各专业学历教育及职业教育。所有这些会计行为的施行决定了会计文化建设中各层次引领对象及各方位主体的存在,他们中既有从业者,也有准从业者和非从业者,甚至有的非从会计业者,如组织会计政策制定、的公职人员,他们也许并不从事专业度较高的具体会计工作,但其履职成果及质量与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息息相关。

(3)会计普适型教育与职业延展的现状。除从业的会计群体及会计人外,广义的会计行为对象还包括受会计专业教育的学生,这个群体中有相当部分将会走上会计及相关岗位,但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将会错位就业,跨入与原本所学会计专业无关的其它职业。因此虽然当前有会计专业热门、趋众报考的形势,但鉴于当前就业难现状以及经济多元化、知识复合化需求的背景,这些一毕业就“转型”的群体,其会计学历教育实质就是其人生规划中的过渡石。而另一方面,从教育性质看,这种非从业型会计教育正是一种大众化的、针对社会职业多元化需求的普适型教育,笔者将此群体理解为“会计意识者”,其总体上属于“一定程度相关的非会计群体及非会计人员”范畴。他们无论是在学前、学中还是学后,都已经或将要经受会计文化熏陶,即在学前报考阶段,他们非自觉地耳濡目染受到由会计文化指引所带来的对会计的感知,尽管可能不太成熟;在学中阶段,他们无疑正在经受会计专业及文化浸染;在学后阶段,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可能不再与会计相关,但前期会计文化积淀将可能使其后续不期接触到的新的会计文化的效用更显成效,因为从社会发展看,很多工作的内涵已经发生质变,同样的工作会因知识和技术的复合变成全新模样,加入会计应用元素及会计文化素养的职业拓展,将可能发挥更大创造力,创造更大社会价值。因此,从会计普适型教育与职业延展性看,这方面也从特定主体的内在动因对会计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三、客体对会计文化建设的多维需求

会计文化客体实质上是一种意识牵引物质、物质蕴涵意识的运动,而这种运动是通过特定会计与文化环境中“人”的行为实现的,因此,在研究会计文化客体需求时,不应只将目光放在客体“物”的范畴,而是兼顾考虑“人”的因素,即所针对的主体。会计文化主体(对象为“人”)的多元化,及由此带来的不同表现面(如“实施与接受”、“影响与反射”、“会计教育、会计科研、会计文艺、会计实践与技术”)、侧重面(如“核心群体与非核心群体”、“重要事务与一般事务”)等,使得与之相关联的会计文化客体(即作为载体、运行与展现等内容的“物”之展现)对会计文化建设存在着不同层面的、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需求。而从其客体性结构看,可以从物质形态、制度形态、精神形态三方面按各种具体的需求进行有差别地、对象“充分”地阐述,并构成会计文化建设的实质性内容。笔者仅从主体层次差别化角度,考察有代表性的三种类群主体所反映出的客体对会计文化建设所呈现出的多样性要求,以对会计文化建设在创新视角方面有所发现。

(一)会计从业群体及人员 会计从业群体及人员既是会计行为的主体实施者,又是对称地受会计文化引领的对象,这个群体对会计文化建设的需求与促动,应当从会计业务开展、会计规范建立、会计教育策划等内涵考虑,同时因该群体实务性强、专业度高而要求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有一定深广度。如面向这个层次群体的会计行为及由此产生的会计文化的实施,其传播的载体、传承的资源不能仅限于传统的会计技术、手段、教育方式,也不能满足于当前一般的会计信息化环境及无纸化办公要求,而是应向更高层次的实务手段及宣传方向发展,甚至于普及会计网络信息传递与网络会计文化传播或浸染。而对会计实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不要做假账”的警示即是在市场关系及寻租空间中产生的一种自觉的职业文化要求,但该要求不应仅停留在自觉的精神层面或口号化,而应继续针对特定业务领域,在物质措施与制度规范上渗透文化理念的制衡与把握;对注册会计师,应在注重鉴证专业性基础上,以群体素养为需求,在会计文化方面注入和谐发展、理性提高、公正大局的社会元素;对会计规范建设者,除须在举措上体现科学发展观及大众化仁政理念外,还应加强会计文化与其他相关领域文化的交融,重视各种制度与文化的积攒影响与复合发挥。

(二)会计信息使用人员 会计信息使用人员是对会计行为成果有目的的使用者,包括投资人、管理层、税政部门、审计机构等。关于投资人与管理层,企业与税政部门,基于他们所处位置的相关与对立,其对特定会计信息的使用会因对会计文化的理解与需求不同而存在差异,如在确定财务报告目标是以历史成本考核还是以公允价值衡量或两者兼顾上,即受不同立场价值观、历史观乃至关怀度等的影响,而各因素影响力度又受来自不同领域会计文化的支配,且这些因素还将反促各相关领域会计文化的发展;同时,基于当前“财务报告在从服务于信任到服务于决策有用目标的转换背后,反映了社会创富模式的转变”(刘峰、葛家澍,2012)的事实,这些不同界面、层次的会计文化还有着随社会发展变迁而形态纷呈的内在需求。关于审计机构对会计文化的认知与需求,既有反映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内外审区别,又有会计专业性和鉴证性区分,还有将会计文化与自身审计文化根据主体任务嫁接的目标。

(三)会计意识者 会计意识者可大致划分为,一是普适型会计教育背景下的相关非从业人员,按阶段性又分为潜在的会计教育前群体(A类)和受教育后错位就业的群体(B类);二是虽未受专门的会计教育,但因自身事业发展有着对会计了解及对会计文化体察需求的群体(C类)。所有这些群体虽然归为会计意识者层次,但其面貌与内涵对会计环境的影响及塑造有着特殊意义,针对他们的会计文化建设其实是一项介入性工作。关于A类,他们一般是进入专业学习前的报考学生,在他们报考与学习会计知识前,会计文化的引领就起到航向灯的作用,因此针对他们的会计文化无论内容与形式上都要能够深入浅出,增强观感体会,以最大成效地达成学员与专业的双向认可。关于B类,尽管他们已经错位就业,但前期的会计教育素养及文化积淀,会使他们在所从事职业上产生社会价值的叠加,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新时势、新环境,有策划地继续对他们施以相关会计新文化的引导与沟通,其结果不仅是个人视野得到开阔,甚至其所从职行业所产生的政治、经济后果可能会以外部力量反向推动会计革新与完善及会计文化发展与传播。关于C类,他们一般是现代经济浪潮下具有开放理念与提升意识的企业主和中基层经理人,他们在盈利动机支配下的经营管理,使其对经济现象内在规律的认知与把握根本上离不开会计知识的辅助和具备会计文化内涵的管理促动,因此针对他们的会计文化建设,其内容不仅应当深入具体,还应当具象感知,并增强应时应景性的边际交流指引。

四、结论

会计文化不仅反映了全体会计人群体的意识形态与努力方向,是其会计职业道德诉求和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价值取向,同时还能带动全社会相关群体、组织和人员的和谐共进。重视会计文化建设中多元化主体的确认及其客体多层次需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把会计文化建设由通常单一式主体拉动,转向兼顾主体多元化下的客体多方位、多层次推动,由通常习惯的主导式“我要做什么”变成主客观交流式“我想要你做什么”,使得会计文化按需定制、有的放矢,并避免会计文化建设中由单纯主体的主导而可能导致的盲目与空泛;其二,根据实际将会计文化范围尽可能覆盖至有需求的各群体,而不仅局限于会计从业群体,并尽可能地丰富会计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刘峰、葛家澍:《会计职能·财务报告性质·财务报告体系重构》,《会计研究》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