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在线课堂的优势

在线课堂的优势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5:10

在线课堂的优势

在线课堂的优势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翻转课堂;内涵;优势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其基本教学理念中明确指出:“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宽学生的数学学习渠道。”这就表明小学数学教师要迎合信息化时代潮流,积极挖掘、利用一切信息化先进技术的必要性及迫切性。翻转课堂就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先进教学模式,对其的恰当、合理运用,可以在创新小学数学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充分而显著地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效率与质量。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尝试围绕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展开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翻转课堂教学的内涵

翻转课堂是指翻转教师教学角色、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时间等的一种教学形式。在翻转课堂下,教师不再将教材上的知识点以死板的方式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利用虽短小、精悍却包含丰富学习内容的视频指导学生在课下展开自主学习。因此,可以这么说,在运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只是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学生必需的地方给予其恰当、科W的合理扶持与帮助;而学生则变成了学习活动中的真正主体,他们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并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此外,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时间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这一唯一的渠道,而是更多地集中在课下的独立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学习。

二、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翻转课堂教学的运用优势。

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显而易见的突出优势,能更好地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1.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桎梏,相当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习惯于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展开具体知识点的教学,即照抄照搬教材,将教材上的知识点一股脑儿直接灌输给学生。很显然,此种教学模式并未正视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不利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进步与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实现对所写知识的深刻认知。这也是大部分学生在教师反复强调后仍然不断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恰当运用却极大地扭转了上述不利趋势。如,在教学“线段、直线和射线”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就提前为学生精心制作了一份视频,其内容主要包括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定义以及图片,并在图片中着重对各自的端点进行描述。视频的最后为一个问题:请结合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定义以及图片尝试总结归纳三者之间的区别。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探讨、解答上述问题。凭借小组的集体智慧,学生很容易明确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之间的具体区别,即三者在端点的个数上存在区别。这样一来,学生既在翻转课堂微视频的辅助下实现了对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的深刻理解与记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与发展,真正发挥出了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优势。

2.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专业化的成长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教学相长”,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两者应当在互动与交流中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除了要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素养及技能的显著发展之外,更要促进教师教学专业化的成长。

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更谈不上促进教师这一角色的专业化发展了。但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恰当运用却可以有力地改善这一尴尬状况。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运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就必须突破原有落后教育理念的束缚与桎梏,积极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其次,在信息技术化手段的辅助下,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在其他数学教学同仁或者是教学大家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对比中,发现自身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以及他人运用过程中的恰当可取之处,这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师不断丰富、开阔自身的视野范围,并灵活掌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科学运用规则。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专业化的成长。

总而言之,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科学、合理运用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和谐、全面发展,同样也有利于教师教学专业化的成长与进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地顺应这一教育发展趋势,恰当且灵活地将翻转课堂教学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如此才能更快、更好地将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目标贯彻、落实到实处。

在线课堂的优势篇(2)

[关键词]慕课;SWOT;应用型本科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022-03

慕课(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其雏形形成于2008年。近年来,慕课浪潮席卷全球并给高校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目前涌现了“国际在线教育三驾马车”――Coursera、Udacity 和edX 三大课程提供商。[1][2]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慕课无论在传播内容、渠道,还是在受众体验等方面均具有传统教育传播无可比拟的优势,为师生的教与学都提供了新的契机,也给我国高校传统教育模式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2]本文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学习通识教育选修课情况,探究慕课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中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及面临的挑战(Threat),以期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慕课资源建设与利用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建议。

一、学生学习慕课基本现状

(一)通识教育共享课程选修情况

2014-2015学年,学校以慕课形式共计开设10门在线式通识教育共享课程供学生学习。经统计,全校共计有3388名学生参与了选课并进行了学习,其中选修现代社交与礼仪课程的学生人数最多,为460人,占总人数的13.6%。

(二)学生学习通识教育共享课程情况与常模的比较

为更好地了解在线式通识教育共享课程运行模式下学生学习慕课情况,本研究将其与184所合作高校学生学习现状数据常模进行了校际横向比较。常模高校的慕课学习人均登录次数为18.9次,人均在线教程完成率为81.1%,人均论坛参与数为0.61,平均成绩为60.4分,成绩合格率为62.6%。结果说明:1.学生在通识教育共享课程上的学习自主性有待加强,即使网络助理教师通过在线方式定期督促学生学习进程,但是仍有18.9%的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在线教程;2.尽管在线课程论坛资源在解决问题时非常必要,但是进入论坛进行互动的学生偏少,人均论坛参与数仅为0.61;3.学生在线课程学习成绩合格率偏低,平均成绩仅在及格线上下浮动。虽然,本文中案例研究高校学生在人均登录次数、人均论坛参与数、人均在线教程完成率、平均成绩及成绩合格率方面均高出常模水平,在184所高校排名中依次排在19、53、85、99以及107名。但总体看来,以慕课形式开展在线式通识教育共享课程学习质量还有待加强。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慕课建设的SWOT分析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慕课建设的优势

慕课作为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学形式冲击着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慕课可以解决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师资不足问题。通识教育选修课能够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外其他知识领域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但包括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内的大多数高校受限于师资条件及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素养等因素,多数高校往往只能将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设成科普课、讲座课等,课程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2][3][4]同时,因为师资不足问题致使通选课只能采用大班授课,参与式等教学方法使用受限。而将通识教育选修课引入慕课中就可以实现校际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多个高校联合组成教学共同体,学生到慕课平台上去学习,然后通过官方或本校组织的考试获得学分,这既有效发挥了重点高校对普通高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又相对减少了教师工作量,缓解了师资和知识资源不足的问题。2.拓展了学习方式的时空界限,学生可自主安排学习时间。慕课作为“可移动式”课堂,学生学习地点更加灵活多变,只要学生有学习意愿和时间,就能根据个人情况通过包括平板电脑、手机等在内的各类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完成课程学习,同时依据课程讲授内容掌握程度合理分配时间。3.慕课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慕课模式下一节课约20~30分钟左右,完全符合成人注意力高度集中规律,另外在保障各章节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同时又通过动画、声音等多种信息媒体来呈现教学资源,充分活跃了学生思维及提高了其学习兴趣,促使其以轻松愉悦的心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同时,学生可在慕课课程论坛中进行师生互动讨论交流等活动,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慕课建设的劣势

慕课在发挥固有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特性上的缺陷,具体表现在:1.“人机互动”缺少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师生面对面互动中的肢体语言、情感交流等均有助于提升学生认知及情操,而“人机”互动使师生无法进行心灵的沟通,难以实现以情育人的目标。2.慕课平台适时监控学生学习效果有待加强。Udacity创始人Sebastian Thrun曾表示,慕课在线教育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硬伤”就是“很少有人能将课听完”,而致使学生在线通选课学习成绩合格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学生只是“鼠标滚动完整个教程” 。[3][5]慕课模式下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途径和方式更便捷,但不可否认的是自由化的学习方式对学习者的自主性和约束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慕课传授的知识“碎片化”及“表面化”。慕课为了追求“引人入胜”的“人性化”教学形式,将本应该一气呵成的深刻讲解切割为碎片化知识点。另外,慕课的“开放性”使其面对不同教育群体时不能“因材施教”,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通常将艰深问题和深刻理论的解释变得表面化、庸俗化。[4]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慕课建设的机遇

慕课风暴不仅在教育技术层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同时也给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建设提供了机遇。1.慕课平台能集中全国优秀资源。即使慕课平台下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实现了最优化,但是一流大学提供的慕课未必契合地方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发展需求,因此集中全国优秀资源,借鉴其慕课建设经验,主力打造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能够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校本“精品”课程势必会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2.“明星教师”效应的聚集。慕课平台能集中某专业、领域内掌握专业前沿知识、教学能力强的“明星教师”,进而能调动学生学习慕课的积极性和高效性[5],其“明星效应”会激励大批教师借鉴其成功经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慕课建设的挑战

慕课的出现不仅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国际化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1.促进教育资源重新分化组合,优胜劣汰。鉴于一流大学拥有优质师资和教育资源,其在慕课建设及学员选择方面占有相对优势,而应用型本科高校受自身办学条件等局限性的影响,如何避免自身沦为一流大学慕课教学的实验室及辅导室,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2.凸显教育成本和教育质量统一问题。慕课提供的有偿或免费课程打破了时空界限,注册学习者众多,使提供慕课及学习慕课课程的成本缩小,同时慕课还提供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型课程,在降低教育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教育质量。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慕课资源建设与利用对策

(一)以精准化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慕课联盟发展的特色模式

慕课引人入胜及人性化的教学模式深得人心,但是面向不同层次高校及不同教学背景的学生群体,其很难精准化地实现不同类型、层次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联盟发展的特色模式正是有效解决上述难题的必然选择。 联盟可以分为区域联盟、行业联盟、同类院校联盟多种形式,如上海30余所高校共同开发并共享优质课程资源,重庆大学联合19所同类院校成立了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机制。[6]基于共同特征的群体进行慕课联盟,实行共享课程开发及学分互认,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的组织性,更重要的是基于相似的办学特征,能够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共享课程,实现精准化人才培养目标。

(二)立足学校实际,开展“校本慕课”建设

慕课平台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其教学质量的提升无疑迫在眉睫。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自身办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下,开展慕课平台下传统基础课程的建设,其竞争力明显不足。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及区域优势,打造富有地方传统文化底蕴及文化特色的“校本慕课”,同时加强合作发展,争取区域与高校间的联盟及合作,进一步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这无疑是发挥应用型本科高校竞争优势的最佳选择。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

大学课堂教学怎样实现由教师主体到师生对话、知识灌输到能力提升、共性教学到因材施教、封闭课堂到开放教学的转变,是高校亟须改革的问题。而将慕课与传统教学紧密结合,处理好线上学习慕课,线上线下辅导答疑的关系,是提高慕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慕课的发展不代表传统课堂教学的消亡,就慕课的价值取向而言,其深层含义是要求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通过调查,在案例研究高校中有87.60%的学生倾向于通识教育选修课采取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线上自主学习+讨论(作业)+线上或线下考试”。因此,将慕课融入传统教学,能使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线下“面对面交流”层面,引导教师认识到慕课发展带来的“能力危机”,不断钻研专业业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四)加强教学团队的培育,打造一流核心课程

慕课打破了时空界限,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脑在线注册方式,共享到最优质的课程资源。部分特色不够鲜明、核心优势不够突出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将会被同类院校相对优秀的课程所替代。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基于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培育一流的教学团队,着力打造特色核心课程,同时借助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对学生海量学习过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问题,给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改变以往单纯靠经验和简单的分数进行评估的方式,从而使整个学校的教学运行、动态追踪、评估反馈、质量监控等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才能使学校在同类院校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 参 考 文 献 ]

[1] 吴维仲,关晓辉,曲朝阳.“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90-194.

[2] 张振红,刘文,韩智.从OCW课堂到MOOC学堂:学习本源的回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20-27.

[3] 杨满福,焦建利.大教学、大数据、大变革――edx首门“慕课”研究报告的分析与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4(6):34-37,50.

[4] 徐武生.互联网翻转课堂:慕课模式的教育传播学思考[J].当代传播,2014(2):74-76.

[5] 方鸿琴.“慕课”能否引发大学教学模式变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9-30(A03).

在线课堂的优势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法学;课堂教学;多媒体

高职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就是高职教育走向成功的重要支撑力量。法学专业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必然要经历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法学专业在教学方面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向学生展示大量的案例、法条,因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传统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结合突破了教学的单一性、片面性的弊端,创新了教学的方法、教学的理念。

1.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1直观性强

多媒体教学实质上是一种直观性的教学,这给学生留存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法学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展示大量的法条、图片、文字、声音等资料,如果老师在课堂中对这些资料一一解释的话则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下降。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的实现资料的引用。如利用PPT技术可以清晰并且大量的展示法律条文,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能使学生更有效的理解这些法律条文。

1.2互动充分

如果给老师教学状态分类的话有三种课堂状态,即学生自主型、教师主导型、师生互动型。传统的教学理念多以老师课堂主讲为主,学生很少独立发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引入增进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法学专业的特殊性,需要老师和学生大量的语言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对以后学生步入相关领域有很大的实践意义。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入案例,并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对案例进行展示,然后学生根据这些案例进行讨论、发言。

1.3理实交融

多媒体教学一个突出优势就是能够做到把法学理论知识与法理实践相结合,这是教学质量的一次重大革命。比如,高职法学专业和人民法院可探讨建立一种案例实况教学机制,法学专业可以定期通过网络媒体的形式观看到人民法院对一些典型案件进行的开庭审理。这种优势就是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实况了解法庭辩论的各个环节,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法学专业的魅力所在,以及法学工作者的真实画面,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能力。

1.4资源共享模式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的运用带来的另外一个显著优势就是资源的共享,许多精品课程、名师教学在课堂上就能观看到。高职法学专业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的形式在线观看知名教师的教学,这既是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高水平教授的人格魅力。更进一步说,法学教学是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教学,它需要一种对法理的宏观概况,也需要对每一法条的逐一阐释。只有通过网络课堂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到法学名家的宏观气魄,又能理解课堂教学的细节性的法律条文。

2.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但同时也应注意一些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以教师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不能主导课堂教学,它对课堂教学是一种互补性的作用或者说是一种教学功能转化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引进多媒体教学实践中要理性对待,不能盲目跟风。尤其是法学专业,因其教学的系统性、复杂性,不能图便利而忽视教学的内涵。

(2)应有选择性的教学。对于多媒体教学选择性的运用既相似于要以老师教学为主、以多媒体教学为辅的说法,但又是对这种说法的进一步补充。选择性的教学要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质量概念,课件的制作不仅要体现专业知识水平,也要具有色调搭配的画面美感。

(3)应创造好课堂环境。这里所说的多媒体课堂环境的创造包括光线问题、硬件更新问题和网速问题。只有学生能观看视角好、硬件设施先进、网速匹配才能称得上高质量的多媒体课堂环境,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效果。

3.推进MOOC教学

本文最后基于今年来网络多媒体教学趋势,提出高职院校法学专业理论教学可以尝试引入MOOC教学模式。

3.1MOOC教学概念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意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可从这几个方面理解,“大规模”指的是课程体系的宏大,课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边界范围广。开放性,意在它的资源共享性、学习环境的创新性。在线学习体现了它可以随时随地的对课程进行学习。

MOOC在中国译成“慕课”。自2012年诞生以来就迅速席卷全球,国内许多知名大学加入了这种慕课平台的教学模式。因此,高职法学专业在追求精品课程和高质量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引入慕课平台。

3.2MOOC的适应性与操作性分析

MOCC教学与法学专业教学的适应性。课程教学与高职法学专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适应点:一是它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教学方案,既包括教学视频也包括在线答疑,对于高职法学专业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和挑战,学生可以线下不断提高自己法理知识水平来完成高水平的线上知识学习;二是它能够定期进行学习反馈与检验。高职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一个对自己专业知识监测反馈的平台,慕课资源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充分的沟通平台。

MOOC教学的操作性。MOOC教学在高职法学专业教学中的引进是一个开创性的宏大工程,因此,第一步要做到合理规划。要分析本院校法学专业在教学中的不足,引进慕课来弥补教学瓶颈。第二步实现混合式教学,即运用慕课技术,采取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突出法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第三步,加强数据分析。对学生在线上交流中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数据分析,从而理清相应的教学重点。

4.结束语

高职法学专业教学需要实践与法理理论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出合格的法学专业工作者。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充分优化了法学教学实践性内容。同时高职法学教育者应要敢破敢立,站在形势的制高点,尝试引进慕课教学,实现法学课堂教学水平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在线课堂的优势篇(4)

生物化学是医学高职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单一的教学方法存在较大弊端,因此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具备的条件和优势,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和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获得更优质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医学高职院校;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它们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各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从而在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的本质。医学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物化学课程后能够掌握各类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调节方式,从而能解释物质代谢规律与生命活动的关系以及物质代谢与疾病的关系。生物化学课程很重要,但却是医学院校学生公认的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这门课程一直是教师们努力探索的课题。近年来,PBL(Problem-BasedLearn⁃ing),CBS(CaseBasedStudy)、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等教学方法均被尝试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但由于每个学校生源不同,条件各异,领导对于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同。因此,这些教学方法虽然理论上具有许多的优点,但在许多学校也仅仅停留在学科教师做做课题而已,等课题结束,又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无法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智能终端访问互联网。这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而且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1]。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结合医学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谈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具备的条件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成为大学生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微信、QQ、邮件、论坛成为学子们常用的联系方式和社交平台。智慧校园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在各高校中进行。学习不再仅局限于教室这一特定的空间,也不再局限于45min的课堂,而是拓展到了更宽广的领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移动学习应运而生(线上教学)。另一方面,以网络为平台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也在各高校中进行,题库、素材库、课件库和案例库等资源在网上均可以搜索获得。近年来大力推广的MOOCS也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拱了保障。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具有良好的组织性,有利于教师系统地传授生物化学知识,但也有明显的弊端,表现在授课教师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仅仅是被动地囫囵吞枣式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基于互联网的线上教学的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共享的海量的教学资源,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课件材料、教学视频和习题资料等教学资源时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线上教学更加开放和自由,但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则差异性极大,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参与线上教学。以MOOCS为例,很多学生会注册MOOCS课程,但真正完成整门课程任务的比例不高,学习者的持续性不强,退学率高[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方面让学生由知识接受者转变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由“课堂的主演”翻转为“课堂的导演”,能将传统线下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优势与线上网络化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优势结合起来,课堂效率大大提高[3]。另一方面,混合式教学极大地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同时,混合式教学使师生间的交流更加顺畅。教师可以在线与学生交流讨论,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及时给予解答[4]。网络第二课堂行之有效地拓展了课堂教学,强化了师生之间的实时有效的沟通。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显著的作用。

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3.1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做好课前预热

在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在已建立的微信或QQ群组上提前给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作业。比如,糖代谢章节是生物化学课程中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物质代谢的章节,由于代谢途径很多,包括无氧氧化、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与分解、糖异生等,各代谢途径相互区别又互有联系。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讲授为主。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教师讲完后,很大一部分学生脑袋里就像一团浆糊,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在课前,可以让学生思考: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有何区别这两个代谢途径有何联系,正常人一天中血糖浓度的波动情况以及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原因等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搜索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观看相关教学视频,阅读教师预先上传到教学平台上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等。学生分组讨论相关的问题,教师参与在线讨论,主要是对讨论的方向进行适当地引导或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对所学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达到课前预热的目的,而这种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

3.2线上线下混合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前充分预热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对师生间的角色进行翻转,采取请学生分组讲解知识点的方式,每一个小组讲解一部分内容。其他小组的学生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要求发言的学生解答。对学生讲解得不到位或课堂讨论没有涉及而学生需要掌握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适当补充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另外,还可以开发或者借助网络上现成的一些与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相关的小游戏。在讲解完某一知识点后,可以让学生点击链接进入相应小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强化相应知识点的学习。例如,在学习DNA的结构中DNA碱基互补配对规则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在线体验4399小游戏网站中的“DNA实验室”的游戏(http:///flash/3628_2.htm),通过控制鼠标让A和T配对,G和C配对。通过游戏,学生们牢牢掌握了碱基的互补配对方式。线上线下混合的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3线上线下混合做好复习巩固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个很大的缺陷在于: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太少,教师上完课书本合上就走了。由于师生接触的时间少,教师对于课堂内容学生掌握了多少,有没有什么疑问以及课下是否复习这些问题知之甚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对于课堂上还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学生不仅可以在课间或课前当面请教师答疑,而且还可以在课后通过多次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在微信群或QQ群上与学生讨论或给教师留言请教教师。每节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平台上设置相应的测试题,学生通过登录自己的账号完成在线测试。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浏览学生完成测试的情况,包括是否按时完成以及测试的正确率如何等。为了引起学生对于在线测试的重视,教师可以将题库中的部分代表性的题目放在每节课课后的测试模块中,让学生可以反复练习举一反三。

3.4线上线下混合促进拓展延伸

由于生物化学知识更新速度快,教材上的知识常常有滞后的现象,教师需要了解学科的最新进展并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查阅与生物化学相关的网站,对某一专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比如在糖代谢章节,药学专业会安排降血糖的药物这一内容,编入教材的许多内容已经在临床上没有使用了,而一些最新的药物却没有体现。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国内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已建起了生物化学网站。这些网站上有许多学科发展的信息。一些网站上有许多最新的科技成果信息或者一些最热门的科学新闻,比如ScienceDaily网站。医学生们还可以多关注丁香园、好医生网、生物谷等网站。另外,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数据库进行专题学习。除了万方、知网等中文数据库外,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NC⁃BI、BioMedNet等站点直接查询使用MEDLINE等英文数据库。该网站可以免费提供文章标题、作者、出处、摘要等关键信息。

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其一,医学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任务普遍较为繁重。有些学生在应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时不够自觉,教师布置的线上作业没能保质保量完成,对于一些在线测试甚至请别人代为应付完成。因此教师应重视过程性评价,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比如随堂提问、小测等均能对学生自觉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其二,线上的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丰富,在各个领域均有涉及而且增长速度很快,但各种信息表现形式不一、质量良莠不齐。有些信息经过精细加工,读后让人获益良多。有些信息则是粗制滥造,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由于大量高质量信息与低质量信息混杂在一起,学生在常常在大量冗余、粗糙甚至虚假伪劣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为了避免学生由于茫然无序地搜索甄别信息的优劣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与生物化学课程相关的网站、常用的数据库以及搜索引擎。这便于学生更有效地利用网络上有价值的信息。

5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这一教学方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资源和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以极大增加教学信息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效率,收获更优质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倪志华,杨丽坤,张晗,等.互联网+背景下的生物化学实验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86-87.

[2]汪基德,冯莹莹,汪滢.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9):104-111.

[3]李锋,朱蕙霞,贾惠,等.独立学院医学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2016,(30):37-38,50.

在线课堂的优势篇(5)

【关键词】农村 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整合

一、信 息技术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优势

1.信息技术变“学数学”为“做数学”。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利用“几何画板”、“Z+Z”智能教育平台和其他工具软件,为学生“做”数学题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面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可以像“研究者”一样去发现探索知识。例如:学生用一个平面从不同方位截正方体产生的截面的形状,通过演示,学生能真切感受截割的过程。学生还可以亲自动手,改变平面的位置,从不同的方位感受截面的形状。又如: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拖拉三角形的顶点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无论怎么改变,三个内角的和总是180度。这无疑大大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索“为什么”的欲望。

2.动态图像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计算机进行动态演示,补充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中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条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条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这实验,除了教师演示之外,学生也可自己动手,亲身经历。大大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3.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在现实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能常常遇到一些比较费时的活动,如大量的板书内容,采用多媒体的快速显示功能不仅能解决课堂内大量板书的问题,还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容量,高效的使用课堂时间。例如:在学生学习《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课时,教师必须要经过列表和作图比较繁琐的两步,而这是非常浪费时间的,教师几乎很难分出更多的一点的时间去讲解函数的性质。利用计算机则可以很快给出函数值和画出函数图象,就可以避免在课堂内书写大量的板书,节省大量的时间,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二、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几种课型

1.演示型课。主要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信息科技的优势,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图、文、声、动画演示,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以多媒体的形式解决教学难点,使知识的再发现过程符合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在教《丰富的图形世界》时我就做了一个演示课件,从网上和一些教学光盘搜寻到许多精彩、漂亮的图案让学生欣赏:有卡通、建筑、商标、道路、名声风景;有体育器材、球类、服装、家庭用品;还有七巧板、几何体、优美的数学曲线,琳琅满目,把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给点燃了起来。

2.实验型课。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进行数学实验,亲身体验知识再发现的过程。例如:在学习《探索勾股定理》时,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直角三角形,通过度量各边长度的平方值并进行比较,学生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产生很感性的认识;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从而加深了勾股定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

3.网络型课。教师运用网络课件和专题网站的资源进行情境创设和提供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丰富资源的优势和网络的交互特性,进行任务驱动的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例如:我在教完七年级下册《三角形》这一章后就做了一个专题复习网页,我把这个专题复习网页放在校园网上,用了三个课时让学生在网络课堂里进行自主巩固复习。我给每节课定下学习任务:第一节课,主要进行知识方面的复习巩固;第二节课,主要进行技能训练;第三节课,主要进行达标测试。教师主要进行课堂管理和在线答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进行学习进度和内容顺序调节,课后反馈,这样做的确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问题

1.要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 点。整合必须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不能把数学搞成电脑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

2.应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数学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要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反对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

3.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整合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讲究实效。对一些用传统方式来教,效果一样或更好的内容,一定要用传统方式来教。例如:有理数的运算、方程和方程组的求解等,用传统教学一样奏效;但方程与函数的关系以及许多几何问题等,则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教,直观、形象,能展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其效果与传统教学很难同日而语。

以上是我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几点体会和看法,还很不全面,但我觉得它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11(8).

在线课堂的优势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慕课教学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5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2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实践足以证明,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工具,且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教学过程,已经成为整个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几种主要类型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几种主要类型主要包括云课堂、翻转课堂、慕课等。

1.1 云课堂

云课堂是一类面向教育和培训行业的互联网服务。使用机构无需购买任何硬件和软件,仅仅通过租用网络互动直播技术服务的方式,就可以实现面向全国的、高质量的网络同步和异步教学及培训,是一种真正完全突破时空限制的全方位互动性学习模式。

借助于云计算技术基础之上的这种教学平台,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或移动网络随r观看教师录制的相关视频,阅读教师提供的必读和扩展阅读材料,并就相关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1.2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译为“颠倒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这种同样基于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讲授基本信息,而是主要利用课堂时间就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与学生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但是学生需要课前查看相关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这种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

当然,翻转课堂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需要教师课前做认真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学生的提问。

2 引领全球教育模式的慕课教学法

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是将过去的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

慕课教学法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下的、任何人都能免费注册使用的全新教学模式。2012年被誉为“慕课元年”,在轰轰烈烈的慕课大潮中,美国著名的三大慕课平台:Udacity,Coursera,edX,集聚了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全美国,也是全世界最优质大学的资源,通过网络为每一位学习者免费提供优质课程,引领着全球慕课的发展。

慕课在中国的引入和发展是以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加入全球最大慕课平台Coursera为标志。同时,国内一些高校也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慕课平台。中国大学慕课是由网易与高等教育出版社携手推出的在线教育平台,向大众提供中国知名高校的慕课课程。

慕课,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通过邮电、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形式的函授教育、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也不同于近十年兴起的教学视频和网络共享公开课。

慕课的推出,旨在实现教育思维的转变,教育模式的创新,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打破传统教育资源的地域优势,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为人们提供一个开放的教育世界,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许多高校尝试将慕课教学法应用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分析探讨如何通过慕课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进行具体运用,改变长期以来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重点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场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 慕课教学法的特色与优势

慕课教学法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迅猛发展,是跟它自身具备的特色与优势密不可分的。慕课教学法的特色与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微视频适应互联网的注意力模式

慕课课程制作过程中微视频的录制尤为重要。教师根据讲授内容,认真录制高清的微视频,微视频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15分钟之内,心理学研究表明,10分钟或者15分钟正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并且微视频集视频与音频于一体、图文结合、容易对大脑形成多样化的刺激,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场所

慕课的视频是交互的,在视频中适时嵌入精心设计的测试题,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场所,随时随地在线观看视频,方便快捷地获取学习资料;完全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以一种放松的心态去学习,在获得相关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3.3 学生通过作业互评,互相监督

首先对参加慕课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的每位同学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自评和批改小组其他同学的作业,如果没有按时进行作业自评,或者没有按时批改其他同学的作业,就会按相应规定被扣掉一定分数。如果有引用文字未标明出处,将被视作抄袭,不予打分,因此,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共同进步。

3.4 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

视频录制完成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讨论区的设置非常重要,讨论区内专门设有教师答疑区,发表关于作业、测试、课件内容,希望得到教师回答的疑问。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围绕某一个主题所提出的问题,及时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及时沟通和良好互动,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形成强大的线上学习“社区”。

3.5 在线考核与线下考试相互结合

通过在规定时间内的在线考核与期末考试对课程成绩进行评定,考试成绩达到60分可以获得合格证书,考试成绩达到80分以上可以获得优秀证书,当学生的最终成绩达到课程的考核标准后,即可申请由官方认证、授课教师签名、学校发出的课程结业证书。除了发送电子证书到邮箱之外,在课程结束15天左右还可以申请纸质证书,学生凭借结业证书和成绩单,到学校教务处进行学分认证。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而言,慕课教学法有一套类似于线下课程的作业评估体系和考核方式,整个学习过程包括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参与讨论、提交作业、作业自评、作业互改、穿插提问以及终极考试等多个环节,有利于促进由教师讲授为主向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线课堂的优势篇(7)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艺术设计;课程改革

近年来,我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社会经济活动持续恢复和发展。但是,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就教育层面来看,面对持续三年的疫情反复,各大院校纷纷采用了线上教学模式,以确保教学质量不受疫情的影响[1-2]。就学生而言,为适应线上教学,其学习习惯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根据对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近年来线上教学活动的持续跟踪调研,笔者认为线上教学模式在具有极大便利性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笔者的调查研究,分析线上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探讨艺术设计专业线上教学模式的发展路径。

1线上教学的优势与问题

1.1优势

(1)空间上的优势: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为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健康,老师学生无法进入学校课堂,不能集中在教室上课,在这一特殊的应急情况下,在线教育解决了这个难题。多元化的网上平台可以确保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让老师可以“不停教”,学生可以“不停学”。线上教学模式成功地突破了空间限制,使课堂教学不再受环境的约束,实现“停课不停学”。(2)时间上的优势:传统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固定时间内进行授课,只有在有限的课余时间才能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授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课程安排,缺乏灵活的授课形式。在后疫情下的线上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为便捷和灵活,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疑惑,并且不受上下课、上下班以及白天晚上的束缚,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3)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优势: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课堂教学方式单一,课堂上的学习环境仅局限于课堂和实习基地。在线上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地点,选择电脑、手机等多种学习工具,宽松的学习氛围更可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学习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能批判性的学习,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课程资源的优势:由于区域、师资配置、以及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的选修课程只能局限于学校教师的相关课程,并不能充分满足所有学生对学习的期望。同时,老师们参加的教学讨论活动,也仅仅是同专业方向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学术合作。而线上教学平台突破了这些限制,它可以连通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教学资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通过线上平台获取想要的教学资源。线上教学能够解决传统课堂、师资的局限,克服由于客观原因而导致的教师资源分配不足,从而使资源更合理、更公平、更有效的被利用。

1.2存在的问题

进入后疫情时代,为了网络教学的顺利开展,笔者选取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作为案例,通过对学生期末考试的情况分析,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在疫情期间学习的情况。从学生对授课知识掌握程度来看,线上授课的效果与线下授课仍然存在着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如下:(1)教学质量下降:从学生期末试卷作答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不够。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不熟悉网络教学形式及网络教学平台。原备课方案被打乱,师生沟通设备有限,网速卡顿等。上述原因导致网络教学效率下降,课程内容传达准确度和清晰度不足等问题。(2)线上授课时,师生的沟通受到了阻碍:线上教学平台的弹幕、提问系统等多种提问方式具有时差性,以及由于学生的缺乏自主、紧张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无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由于无法直面学生,无法判断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和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致使学生的上课效率并不是特别好。(3)师生的情感交流缺失: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会与学生进行课堂上的互动,产生一定的情感交流,但是线上教学却隔着屏幕,互动减弱,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课堂上的知识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同时,线上教育中缺乏教师直面的威慑性监督,使得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学习效果较差,故大部分学生对课程内容接受度低,学习效果降低或无效学习的可能性加大。

2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模式流程

2.1课前流程

课堂预习是实施线上教学模式的基础。主要采用网络在线方式,教师在通过选择腾讯会议、学习通、钉钉等线上学习平台的基础上,按照预先的教学计划,让学生自主进行预习。线上学习平台能够及时反馈信息,学生在预习阶段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的答疑板块向老师快速反应。平台的便捷性让教师协助学生预习,可以将课程重点和难点上传至云端教室,通过学生的及时反馈让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提出针对性完善方法。

2.2课中进程

课堂过程是线上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其实施方式有: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在进行情景模拟时,教师要事先准备好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便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在分组讨论阶段,教师要清楚地了解教学内容,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在学生回答后进行更深入地评论,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在教师讲解阶段,这个环节是在提问、讨论、点评阶段结束后,教师只需将课程内容细化讲授,指出教学的要点和难点。教师在强化与学生互动的前提下,确保教学的有效性,通过上述教学实施过程,可以及时地将信息传递,使得教师能够更有指向性地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

2.3课后评估

线上教学模式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它把传统的阶段性评估方式转变成了一种过程性的评估方式。在完成当节课程的教学后,利用线上平台的多种交互形式布置作业,对学生提出相应的作业要求。通过线上平台,还可以对作业进行及时地反馈和快速地修改,并能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最终实现对学生课堂内容接受程度的有效监测。

2.4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线上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网络环境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传统授课模式的有效延伸。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线上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可以有效地缩短学习的时间,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去获取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其指导和辅助作用,引导学生科学安排课后时间,整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料,让学生积极利用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使学生形成更深刻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寻找到更有效更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的自主学习方法,以此达到加强线上教学良好效果的目的[3]。

3线上教学改革策略

3.1重视虚拟仿真技术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在后疫情时代,当疫情严重影响到无法现场教学的时候,为解决空间跨越的不便,“元宇宙”这类概念受到社会关注。它与当下网络时代的三维体验式虚拟环境不同,其充分说明了虚拟技术即将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4]。虽然这项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将其引入教育虚拟仿真对实现和强化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线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经验,将线下实践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研发与线上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尝试采用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来进行艺术设计教学操作。在进行线上课程实践过程中,教师可将题目设计成实际案例或完整的项目来通过线上讲解,利用线上虚拟仿真平台对科研项目完整的工作流程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使学生在任何地方均能够“身临其境”。

3.2引进校外专家参与在线实践教学的改革

由于多次防控疫情的持续升级致使实地活动受到局限。仍需应对疫情期间特殊情况组织和发动教师人脉资源,跨区域、跨国界调配师资力量,开展共同研发在线教学实践课堂的活动,制定策略指导实地教学活动在线上的有效实施[5]。在后疫情时代这一特殊时期,校企联合开发线上课程对培养人才和提升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利用互联网途径,邀请有工作经验者通过线上平台为实习和实训课程提供经验,同时也可以利用现居环境邀请地方企业家传授经营公司的经验,使学生接触真实项目。此外,学生可以通过设计领域的专家教授,在线上了解真实项目解析、学习,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也可邀请专家共同参与并对其进行指导。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了校企协同共享,为企业提供线上人才输送,解决了学生实习和本地学生就业的问题。

3.3以学团形式为载体打造虚拟仿真实践平台

学团是高校较为常见的一类学习团体,通常以学生组织的形式展现。艺术设计专业学团让学生在更好地接受学校专业教学的同时,通过学团对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并将教学内容与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团,主要内容是扩展和延伸课堂教学的主干。在后疫情时代,实践项目、自我培训、专业技术提升、创新能力增强都可以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在线完成,以学团为载体与社会接轨,将疫情对于教学成效的影响降到最低。随着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师生在不出校门的前提下,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活动,加强课堂内容,通过各种线上平台交流,来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虚拟仿真技术搭建实践平台体系,通过把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和教师科研工作者有机结合,以协调各门实践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通过虚拟仿真实践,再将其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进而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同时,虚拟仿真技术也为教学和科研改良提供新的机会,教学环境的多样化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并以学生学习作为核心目标逐步展开,将虚拟仿真技术平台的资源共享最大化地利用,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

3.4后疫情时代实践教学路径“线上+线下”

在后疫情时代,疫情蔓延有着不确定性,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在全球范围内,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有可能会出现局部区域零星爆发。这一现状倒逼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故呈现出线上教学改革模式[6]。在未来,我们需规划建立线上线下综合实践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从线上线下两个角度分别展开与合理化开发,随时应对突发事件,随时切换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以此达到课上课下双向巩固学生知识能力吸收与掌握的最终目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属于理论较深入、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例如,在外出写生实践课程期间,为了应对疫情这一类突发事件,在线上虚拟平台,可以通过提供虚拟场景作为教学内容进行实践。虚拟仿真系统的存储功能可以让学生与教师进行多次课程内容回顾,便于为后期对课程内容进行二次学习。但是线上教学也有局限,对于需要触摸、近距离感知的实践课程,在线教学平台无法完成。经历疫情过后,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线上虚拟实践教学的易重复性能够让学生多次开展实践训练。线上实践课程与线下相比,能够更有效、更直观地建立三维空间感、抽象设计概念和空间尺度的理解,上述知识对艺术设计类学生极有帮助。

4结语

在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教学资源共享、时间和空间的便捷灵活性方面,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比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线上教学为各大高校的多领域课程注入了新的生机,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教学模式的深度改革,最终达到师生碎片化的时间被及时有效利用进而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网络教学的弊端也日益显现。首先值得关注的就是电子设备的种类繁多,学生过度依赖电子设备会分散学生关注点,因此产生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其次,线上教学时间上的灵活性也具有一定的弊端,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进行线上学习,但这种情况并不利于学生全面的知识系统的形成,很多时候只能学到零散的皮毛,无法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后疫情时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必然顺应历史潮流,同时也对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严峻挑战。基于此,学生的重心仍要扎根于课堂,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通过课堂讲授为学生构建知识理论框架,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知识广度和深度,并做进一步地拓展和研发。线上平台的出现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知识的获取途径,最终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育教学体系。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形势,抓住这次传统教学变革的机遇,突破旧有的教育观念,构建新的教育体系,推进我国教育变革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秉林,南晓鹏.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思考[J].教育研究,2021,42(5):108-116.

[2]王竹立.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4):13-20.

[3]常振华.线上教育背景下高职课程教学的多元化趋向[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9):148-149+153.

[4]李祺,聂为之,房朝晖,等.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线上项目式教学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39(1):199-203.

[5]王红军,吴昊,桑宝国,等.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变革与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20(15):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