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2 15:31:23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篇(1)

关键词:民生;内涵;演变

中图分类号:F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81-01

近年来,民生已是当今社会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同的学者对民生内涵的界定也不同。民生一词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很久远了,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国家形成的肇始,因此它的内涵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变化的,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时代性,我们对它的内涵的理解也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一、古代人对民生内涵的认识

“民生”一词在古代人眼里并不陌生,他们早就开始关注民生,并把民生与国家大事相提并论。”民生”一词早在先秦就有记载:《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百姓要生存就得勤劳,那样才能物质财富不匮乏。“民”即百姓,“生”即生存、生活,“民生”就是百姓的生活。可见,当时统治者就开始关注百姓生活。

(一)先秦时期是民生思想的萌芽阶段。翻开几部最古老的典籍,如《诗》、《书》、《礼》、《易》、《左传》等,均可见关于民生思想的警句。比如:《礼记》中记载,“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1]。《尚书》中记载,“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2]。在《左传》中有记载,“亲其民,视民如子”,“国将兴,听于民”,“天生民而立之君”[3]。等等,都体现了对民生的重视。更有《孟子。尽心下》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这三句话,对民、国家、君主的位置进行了排列,把“民”摆在比君王更重要的地位。这在当时的社会,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唐宋时期是民生思想的成熟阶段。这个时期对百姓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对百姓更是重视。唐太宗谓伺臣云:“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5]。作为一个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能对百姓产生畏感,可见是一种政治智慧的升华,对百姓给予了足够的认识。唐太宗把君比舟,民比水,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并在《贞观政要》中反复强调“民水君舟”、“载舟覆舟”理论,正如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对百姓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民生有更深刻的了解,造福百姓。

(三)明清时期是民生思想深化的阶段。这个时期,民生思想的体系已经相当完善,但就其核心理念发生了变化。如黄宗羲《原君》中就阐发了自己的民生思想。他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君王是客人。又说:“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处,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6]。从中我们可以看处,黄宗羲认为君王的职责是兴天下之公利,除天下之害,人君应“以天下万民为事”。他这种站在民的立场上,对君王重新定了位,实质是一种“民权”的强调。从民生到民权的重点转移,是古代民生思想的最高阶段,也是一种质的飞跃,这也开启了中国近代民生思想的先河。总而言之,历史上的先贤们是站在国家社稷的角度来对民生进行思考的。

二、孙中山对民生内涵做了新的诠释

到了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对民生注入了新内涵,并且上升到“主义”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什么是“民生”?什么是“民生主义”?在他的著作《三民主义》中有比较透彻的释析。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主义就是“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在《三民主义》中他还说到:“民生主义,就是要四万万人都有饭吃,并且要有便宜的饭吃”。他又谈到“为人谋幸福”,就是“打破社会上不平等的阶级”。要想民众过的幸福,就必须打破不平等的阶级,防止贫富两极严重分化。孙中山把“民生”理解为人民的生活以及民众的谋生之道,把这作为起始点,这不仅指出了民众的物质生活层面的境况,也指出了民众为获得物质生活所应该采取的谋生之道,把民生的内涵提到了国家大政方针的高度。他对民生内涵做了新的诠释,这对于我们以后建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现代人对民生内涵的新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对“民生”的解释也是:“人民的生计”。这里的,“民”,是人民的意思。它的内涵相比古代社会的“民”有所扩大。“生”,是人的生产与生活的统一体。“人民”一词是一种政治语境下的用语,这一解释带有对普通百姓的人文关怀,即民生是关乎百姓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既指向了群众的衣食住行,也体现了对生老病死等根本的切身利益的关注。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民生内涵作了广义和狭义的界定。广义上的民生指同人们生产、生活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在民生内涵范围内。广义上的民生内涵已经延伸到了经济、社会、政治、等领域。狭义上的民生内涵指民生的某一个具体层面。“民生”一词在《辞海》的解释也是指人民的生计。这是从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法入手,得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两种划分方法,从不同的着眼点指出了民生不同的内涵,而且各有优缺点,广义的民生内涵包括的民生内涵丰富,涉及面广;狭义的民生内涵不能完全反映人们活动范围和需求的复杂性,但在实践中较容易把握,并制定相应的民生政策和实践方法。目前,民生实践活动中,人们惯用的民生内涵,一般是指狭义的民生内涵。

从民生内涵的演变来看,民生是一个动态的词汇,它的内涵在不同时代,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不同的政治体制之下有不同的内涵。对它的把握也要用辩证的方法论,去解读不同历史时代,不同时代的不同阶段民生的内涵。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作者简介:李莹(1985― )女,辽宁省朝阳市人,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参考文献:

[1]礼记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李民.尚书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左传[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

[4]孟子,尽心下[M],北京:人民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篇(2)

关键词:春秋时期;武德思想;思想内涵

武术并不只是单纯的外在身体技巧的练习,它除了可以强身健体、自卫防身以外,尚武崇德也是其重要的文化内涵。武德是中国武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的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而提炼出来的思想精髓,是武术发展的重要部分之一。

一、武德

(一)什么是"武德"

所谓武德,即武术道德,是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习武者在社交活动中所应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其应独具有的道德观和意志品质。武术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创新,武德内涵也随之相应改变。

(二)"武德"的起源和发展

"武德"一词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左传宣公十二年》书中出现,提出了:"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安民、和众、丰财"。唐宋时期出现了反映剑侠生活的传奇、志异等,对武德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家喻户晓,侠义行径更是在民间大家争相模仿。到了明代,内家拳开始在民间盛行,此时的武林中对拜师授徒的重视程度使得"尊师重道"的礼节成为当时武德思想中的重中之重。今天,我国已经开始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武德思想的具体内涵也必须跟随新时展的步伐,与之相适应。现代的武德思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不怕吃苦,爱国爱民,正直守信,尊师爱徒,遵纪守法等为内容的新武德。

二、春秋时代的武德思想

(一)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较为特殊的一个历史阶段。战争频繁,各国诸侯之间内战外战不断。激烈的战争从最初的政治斗争开始,最终将其通过国家之间或是帮派之间的武力上的战争表现出来,并促进了传统武术的发展。另外,春秋时代的学术文化发展速度较为惊人。出现了各诸子百家争鸣的景象。尤其是儒家的"仁爱"观念;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基础,也对武德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春秋时期武德思想的内涵

武德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其基本内容却长期保持着相对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春秋时期的武德思想也不例外。

1、"仁"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一直位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正统地位,其核心思想是"仁"的思想。在春秋这个连年战乱,政治局面相当不稳定的特殊时期,各个国家都在进行改革,改革的内容主要是施行"仁"政。

武术发展到春秋时期,由于受到"仁"的思想的熏陶,"仁"的思想也成为了武德思想的核心,对习武者的行为的道德判断和其价值取向起着指导作用。"仁"的基本含义就是要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所谓仁爱,是指习武者必须具有相当的涵养,遇事要以仁爱之心看待,不可轻易出手伤人。武德的仁学中心思想还充分体现在武技的运用上:少林功夫秘籍《绘象罗汗行功》中有记载"点穴之法"。点穴的功法是用以制人,但不伤人。习武者通过武功切磋技艺与交流感情,点到为止,以达到以武会友的目的,并十分强调以正确的态度与胸怀对待较技,充分体现了武德中"仁"的思想。

2、"义"

"义"是依"仁"而行的一种为人处事的理念,是强调人的行为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和准则的伦理观念。春秋时期的战胜频繁,使百姓民不聊生。许多武林人士不惜冒生命危险为平民百姓除恶扬善,伸张正义,这样的人被百姓称之为"大侠"。而这种"侠客之义"并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所认可。春秋时期的中国正处在封建社会阶段,统治者对国家的管理是建立在思想、言论、行为高度统一的基础上的,纯粹的"义"的行为,由于存在着不定性、无限性,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所以逐渐的被人们所忽视,其内容也被慢慢淡忘了。在春秋时期,"义"的思想多数只是体现在了侠客和他们的行为之中,而非政治之中。

3、"礼"

"礼"来自人的恭敬辞让之心,是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所必须具备的内涵。从古至今,中国人对"礼"的态度一直是十分端正的,"以理服人"、"先礼后兵"、"礼尚往来"……这些在古代就已经出现,并被人们世世代代的继承下来的。

春秋初期,"礼"的观念一直被很好的传承和发扬。在武德思想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的"礼",其表现的形式、涉及的方面有很多。其中"尊师重道"就是其内在最本质的表现。它指的是习武者要尊敬师傅长辈,虚心求教,听从师父的教导,刻苦训练,努力提高自身的武术修为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涵养。其外在行为体现在弟子拜见师傅、师门长辈要行叩头礼,见同辈长者也要行礼等等。另外,盟誓作为一种礼仪,在春秋时期是十分盛行的。"盟誓之言,岂敢背之"?武林中的各种形式的盟誓活动十分频繁。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的盟誓有盟、誓、命、诅等不同称谓。

4、"信"

"信"是指诚实可靠、信守诺言。由于春秋时期侠客的出现和发展,守信用、重承诺成为了武林中人的行为方式。"言必行,行必果,已诺必诚";"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已是武林中的一种时尚。而这种思想不光在武林中,在民间也因为有了武林中人的传播和身体力行而被百姓所推崇。百姓与习武者相互监督,使得当时人们的道德行为都有所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之前所说的盟誓,其实它本身就是表示诚信和信义的一种行为。

5、"勇"

"勇"指的是勇敢、勇猛。在春秋时期,"勇"主要是指在战场上的气魄和胆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非常重视对军队的建设,把军事训练作为一项重要的国事来开展。这是由于士兵体质的强弱、武艺技术的高低决定了对战中"勇"的表现,更是战争中胜与败的重要因素。儒家思想中虽然主张"仁政"、"德治",但战争频繁的春秋时期,孔子深知文武兼备的重要性。他强调指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史记o孔子世家》)。当时各国诸侯崇尚武功、重视"拳勇"也是为了适应作战的需要。作战中勇猛的气势,面对困难勇敢的胆识等等都包括在"拳勇"的含义之中。

三、结语

中国武术的武德思想迄今为止任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赋予了中国武术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内涵,为中国武术千百年来不断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源泉。所以春秋时期的武德思想可以看做是中国武术武德思想的源头。"仁爱"的观念构成了武德思想的核心,"义"和"信"被当时的侠客所保留而延续至今。另外,做人和习武都崇尚一个"勇"字,是当时的武德思想的鲜明特色。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孟世凯,等.春秋史与春秋文明[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2]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宋桦.试论武德的现代内涵[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4]赵钟晖.武术文化中武德的继承和发展[J].武术科学,2004,(1).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篇(3)

(一)对“五育”的概念术语表述不全。在对“五育”概念术语的表述上,对德、体、美、劳四育进行了近乎规制性的表述,分别是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卫生教育、美感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但对智育却没有进行表述,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和有关教育著述中都是如此。(二)对“五育”中部分内容的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当。德育的概念模糊,内涵不恰当扩大。在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德育的概念比较模糊,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一致。对概念术语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而对概念内涵的表述却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著述和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是如此,如朱作仁主编的《教育词典》[7](P824-825)、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31)和邵宗杰等主编的《教育学》[9](P151-152)等。既然概念术语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概念内涵中的政治教育到底是属于思想教育呢,还是属于品德教育,或者是包含在两种教育内?这样的概念不仅显得比较模糊,而且内涵不恰当地扩大了。事实上,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不存在从属和包含关系。相应地,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是有区别的。首先,从内容看,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内涵,道德不能代替政治和思想,政治也不是道德和思想的附加成分。其次,从方法、途径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以一样的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实施。”[10]政治教育一般是单一性的①、灌输性的、强制性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的,并有不可选择性;道德和思想教育则是多样性的②、引导性的、柔性的,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各种活动中的感知、熏陶、体验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理解性的,并有主观选择性。因此,用泛德育的理念来界定德育,就造成德育内容繁杂,内涵不恰当扩大。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不清,内涵不合理缩小。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材都把劳动教育表述为“劳动技术教育”,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11](P352)、扈中平等主编的《现代教育学》[5](P146)和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5)等,包括劳动教育和劳动(或职业)技术教育,前者指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教育,后者指劳动(或职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概念术语看,表述是不清楚的,字面上看似乎就是“劳动的技术”教育,“劳动”是“技术”的限定词,而使用起来却混淆难分,不知到底是讲劳动观念教育还是讲劳动知识、技术教育。从内容上看,表述不全面。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脑力劳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劳动,在劳动总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在体力劳动领域,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经相互融合。而在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把劳动技术教育(由于概念混淆不清,姑且把此处的“劳动技术教育”当作狭义的,即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教育)限定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内,讲的是了解劳动过程、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术等,忽视了其他脑力劳动领域。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被不合理缩小了。

(三)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内容混淆。有的《教育学》把体育表述为“学校体育和卫生”,如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79),有的把体育与卫生保健合在一起,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的《教育学》[4](P235)和邵宗杰等编著的《教育学》[9](P222)。这不仅使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而且把体育的内涵不合理扩大了。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虽然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范畴。从内容上看,体育包括知识和技能,卫生保健只有知识而无技能。并且就“知识”这一范畴而言,体育和卫生保健也不相同,体育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游戏、军事体育等知识,卫生保健则包括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生理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从教育方式方法上看,体育既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技能上的训练,而卫生保健却没有技能训练的成分。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不完善,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未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综合素质中就包括心理素质。反映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实践着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诸多的教育学著述中,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时都没有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育学教材中才有所提及,且非常简略不成体系,如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6)。虽然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自觉实施,但在作为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不能明确提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二是未提出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步曲:从古代和近代只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现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再到当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开发培养和完美个性品质的养成。同一性、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过去,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潮流,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曾提出“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9](P162),但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没有提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各种教育著述中鲜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仅有个别论著在论述德育时提到一点,如胡守棼主编的《德育原理》[12](P57-59),但也不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提出的。

二、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当代诠释

(一)德育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概念表述为:“培养学生形成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正确观念、正确态度、正确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育。世界观教育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鉴别和政治取舍、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道德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包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职业价值判断和取向、自我价值认知和体现等方面的教育。由于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因此将其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更合理,并且避免了原来“德育”概念内涵上的不合理扩大。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德育的实质,仍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了价值观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丰富。

(二)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扩展。科学文化知识是智慧之基,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就在于开启智慧之门。智力和能力既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又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智能与智慧本质上是一致的,智能的开发培养其实就是智慧的开发培养,因此把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是合理的。

(三)美育仍称审美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除了原有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外,增加科学美。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应增加“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鉴赏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科学美、发现科学美,以激起对科学的热爱,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为创造科学美奠定基础。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篇(4)

2016年第10期山东青年总第513期

思政论坛

基于思政视域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初探

关键词:儒家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民族优秀文化得以秉续传承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大学生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修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不断审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中挖掘有价值的文化思想体系,继承其先进思想,克服其负面影响,对推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作用。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

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文化根源上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我国文化积淀、文明发展的成果,是中华文明的基础;从文化传承上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优秀人才的精神结晶,是一脉相承的文化体系;从文化影响来看,对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青年学生,尤其是当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对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人生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近年来,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局势给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社会转型、网络文化及西方思潮冲击等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上要敢于创新,在内容上要积极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教育性和实效性。

在2004 年,中共中央颁布16 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要对当代大学生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因此,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是国家人才培养、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思想基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价值基础,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学生价值观的引导,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从中吸取营养。这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互推互进,不仅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知识结构,丰富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进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争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者有效地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关系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面对高校大学生这一研究群体,置身于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之下,正确界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从思想文化层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从而达到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因评价标准、研究对象、理解的含混和分歧等,产生了诸多的观点分歧。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创造了丰富绚烂的文化体系。这些由前人创造、形成并一直对后人产生影响和作用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等,我们称之为传统文化[1]。但是由于经济基础、社会制度的不同,尤其是历史的局限性,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也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诚然,中国传统文化因其产生的经济基础、社会制度、学者思想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等原因,并不完全适应于当今社会。但中国传统文化中仍然具有很多普世性的思想精髓,其合理精神超越时空的界限亘古长青,很多物质文化遗产依然具有很好的教育和实践意义,这部分具有现实意义的传统文化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从广义上来说,它包含诸多物质遗产、风俗乡规以及各类文化学说。而从狭义方面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体系是儒家文化,即儒学。儒家思想中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其生命力,可以和当代社会产生共鸣的部分,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首先,儒家文化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而进步,其作为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在整个封建社会的文化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其次,儒学文化不断吸收其他各派学说的精髓,尤其是到封建社会后期儒释道三家合流,逐渐新城以儒家文化为主,佛道文化为辅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儒家文化承载、延续着个体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成为国家民族发展根基与动力。这些都使儒家文化成为中国历史上传播最广,影响最深的思想体系。第三,儒家思想作为几千年来我国文人阶层阶层的主流文化体系,很多思想具有普世性的精髓,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独特的生命力。儒学与现代化的研究也是近年来学界的重要内容,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转型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能量的体现。

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推互进,也可以看做是儒家文化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问题。一方面,儒家文化可以丰富思想教育的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想基础。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不仅传承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组织保证。

三、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儒家文化的价值构建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是不可估量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价值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就是精神形态,或说理论形态,或说观念形态的文化的教化功能[2]。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看儒家文化的价值构建,找寻符合现代价值观的的思想精髓,使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从而对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指导和借鉴。

第一、 推崇“仁爱”思想,树立正确三观

儒家思想的核心功能在于教化,从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说,儒家认为人是有道德的。人之初,性本善。“仁” 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具体表现为仁爱、宽容、和谐,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仁”的基本含义就是“爱人”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雍也 》)、克已复礼等都说明儒家文化在在人和人的相处中,更多的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3]。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将“仁爱”的思想融入到工作中去,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校在思想引领的作用,将日常思想教育通过活动等方式渗透到被教育者的内心深处,启示他们要尊重自我、关心他人,维护集体利益,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培养新型人才

《中庸 》说:“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和合是儒学对人的生存 、意义及可能世界的思考活动[4],是儒家文化核心的处世哲学,它是儒学所普遍认同的理念,并纵贯儒学演变的全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因材施教,以和谐发展的理念,正确引导学生走适合自己的道路,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同学。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成不变,要在和谐的基础上,敢于学习教育观念、形式等应与时俱进,在学生为本的前提下,追求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双管齐下,进而培养新型人才。

第三、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加强道德教育

诚实守信是儒家文化的传统美德,孔子指出:“与朋友交, 言则有信。”、“信则人任焉 。”诚信更是支撑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道德支柱 ,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诚信缺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自身整体素质。因此,我们应该从儒家文化中吸取诚信、言行一致的传统伦理道德 ,把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中的倡导言行一致、恪守诚信的思想, 贯穿在现代的道德教育中,使当前的道德教育更具有说服力,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

第四、忠孝节义、济世关怀,树立爱国意识

忠孝节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孝是中国古代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与做人应坚守的“节”,与人类应遵循之行为标准“义”一起[5],成为主流社会观念文化,由此所引申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都是重要的思想财富。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要有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孝敬父母,言行符合社会的规则,不忘国家的命运与自己的发展,自觉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的需要,为了整体利益而团结一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自强不息、投身实践,促进成长成才

《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精神是儒家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自强不息所代表的儒学入世品格和刚健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给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知与行的力量。当今大学生,通过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利用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抵腐朽思想的侵蚀,以思想引领行动,自强不息,融入社会、投身实践、在追求真知中不断探索新世界。

儒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在感染力和雄厚的思想根据,面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诸多现状,我们可以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果实,在文化层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渗透,让更多的大学生增加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J] .学术研究, 2013, (11):35~ 39.

[2] 杜维民.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 M]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126.

[3]何宇虹.儒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143-145.

[4] 余国政, 彭中心.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05, (4):161~ 164.

[5] 李金蓉. 儒家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1):144-146.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篇(5)

22期预备党员培训班如期进行,经由过程此次的党校进修,我增强了对党的理论常识的进修,收成也很丰硕。此次进修首要环绕党性涵养、党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当今国际关系等方面睁开,总结此次党校进修的履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共产党员党性涵养的进修。

课上教员给我们介绍了今年岁首震动党内外的一则新闻——铁道部长的落马,这则新闻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般激发了社会各阶级的热议,尤其在党内更是引起一阵关于共产党员党性涵养的切磋。的落马当然不是偶然现象,这说了然社会看管机制的日益完美,也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在断根党内失利分子,增强党的队伍培植方面所作出的全力。在舆论事后,我们不得不思虑党性涵养在党内糊口中的主要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平易近益处的忠厚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率领焦点。党的这一性质,抉择了它的每个成员理当具有高尚的理想追求,判定的政治信念,前进前辈的思惟憬悟,顽强的组织不美观念,必备的科学文化常识和尊贵的道德情操,应该成为社会的中坚,平易近族的脊梁,阶级的先锋和时代的表率。这就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要全力在政治、思惟、道德品质和常识手艺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磨炼、自我刷新和自我完美。

经由过程进修,我加倍明晰了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此后理当全力的标的目的。首先,理当树立终身进修的不美观念。进修能力是一小我提高涵养、完美自我的主要能力,进修既是党员干部自身成长的需要,又是顺应党的培植的需要,更是人平易近群众对党员的孔殷要求,是以,我们应该养成勤于进修、长于思虑、勇于缔造的精采习惯。当然,不只要进修党的理论常识,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作为一名在校年夜学生,我们更应该学好科学常识,并操作有限的年夜学时刻普遍涉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常识,不竭提高自身进修能力、处事能力、凝聚能力、合作能力,始终连结昂扬锐气、蓬勃朝气,坚持安身岗位、无私奉献、处事青年、立异实干,全力塑造新时代共产党员的精采形象。

其次,应当锤炼自身的思惟道德。一小我有了高尚而伟年夜的理想,还必然要有尊贵的情操,没有尊贵的情操,再高尚、再伟年夜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道德是一小我魂灵的力量,作为共产党员应该经由过程增强涵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尊贵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初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平易近的人。新闻中的终局恰是没有在这方面加以约束自身而导致对诱惑缺乏抵当力的功效。当然,提高共产党员的党性涵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是贯串党员终身的一项进修内容。可是我相信,只要正确熟悉党性涵养的主要性,并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地增强党性涵养,必然能成为一名及格的共产党员。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持久的社会主义培植和更始过程中慢慢试探形成的。我们要深刻熟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平易近主社会主义的中国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连系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功效。若是我们把自己等同于平易近主社会主义,甚至像有的学者所讲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平易近主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那无疑是贬低了我们自己的缔造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规模和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决不是平易近主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不搞指导思惟多元化,并连系新的现实不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成长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成长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率领,决不搞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体例,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配合成长的根基经济轨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体例并存的分配轨制;坚持社会主义前进前辈文化的前进标的目的,培植社会主义焦点价值系统。

中国近代以来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证实,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实,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成长中国。在今世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维护统一、走向强大、实现协调的正确道路。

可是今朝,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成长不服衡,城乡贫困生齿和低收入生齿还有相当数目,搜罗就业、看病、上学、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态情形呵护、平安出产、社会治何在内的一系列关系群众亲自益处的问题亟待解决,统筹兼顾各方面益处的难度加年夜,人平易近内部矛盾处于多发时代,社会培植和打点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篇(6)

关键词:君子人格;孔子思想;儒家学说;现代价值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创立并大力发展了儒家学说,并提出了“君子”人格。经由众多儒家学者的不断传承和修正,“君子”的人格概念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到今天,“君子”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道德典范,对建设和谐、安定、有序社会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但是,“君子”人格形成的历史环境和条件是怎样的?其内涵包括哪些内容?君子人格对现代社会的价值和作用有哪些呢?

一、提出“君子”人格的历史环境

孔子所生活的年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中国处于从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局势、思想文化等领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一)社会经济条件―由奴隶制逐渐转向封建制。在原有的奴隶社会中,奴隶没有任何私有财产,其自身所具备的劳动力以及所有的生产资料都归奴隶主所有,而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能自己支配除“交租”之外剩余的粮食。封建制社会的形成,不断驱使农民积极开垦土地。但是,与此同时,也滋生了人们“贪财”、“好富”的贪欲,这种贪欲颠覆了原有的道德和价值观念,道德风气逐渐得到破坏。

(二)政治条件―争夺土地的战争不断。封建制社会的建立,建立了新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动摇了奴隶制社会的政治基础。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有了土地就意味着能够有权势。因此,争夺土地的战争此起彼伏。而在平民百姓中,父子、兄弟也相互争夺土地的继承权,甚至不少亲人因此而反目成仇。政治局势的混乱以及民间风气的破坏,使得整个社会的秩序都十分混乱。

(三)思想领域―思想学派不断出现。社会秩序的混乱以及原有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迅速衰亡,使得社会需要新的道德价值观念来统领,以建立有序、安定的新的社会秩序。而由于各个思想学派代表不同的阶级,其价值观和思想观念也有很大不同。持有不同观点的学派之间相互争论,比如,道家和墨家主张回归自然,消除争斗,发家主张用严格的法律和刑罚来治理百姓,而儒家走的是改良社会的道路。

二、“君子”的丰富思想内涵

孔子借用了原来的概念形式,赋予了其新的思想内涵,归纳起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君子的德性―仁、智、勇。 “仁、智、勇”是君子应具备最基本的品德。

(1)仁―君子要以仁为本。仁,是君子人格的根本。孔子认为,“仁”首先是“爱亲”。在家庭中,要做到“爱亲”,就必须尊家长、爱兄长。君子的道德行为都是十分高尚的,因此,君子应该自觉服从 “爱亲”之情而不需要外在规范的约束。在做到“爱亲”的基础之上,孔子将“仁”的内涵扩展到众人之爱,即“爱众”之情。实际上,这种“爱众”之情是基于一定的情感联想的,比如,人们见到老人就联想到自己的父母,这样就会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老人作出“尊敬”的举动。

(2)智―实现“仁”的条件。只有“仁”的人可以说是好人,但是并不一定能有所作为。而作为承担着社会历史责任的君子,还必须具备实现实现仁德的能力,也即“智慧”。孔子认为,君子要担负起辅佐君主、体恤民情的社会责任,就必须具备丰富、渊博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对于“智”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见闻之智,获得见闻之智不只是获得客观知识的手段,也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手段;性命之智,也即“知命”之智,君子所应该知道的“命”是其应承担的社会历史责任。

(3)勇―君子要勇于进取。孔子认为,“勇”是达到“仁”的重要基础。“勇”的内涵包括不惧、执着、知耻、刚毅、进取等内容。孔子认为,无论从事什么活动,君子都应该无所畏惧、不断进取,面对困难时能敢于正视困难,并积极克服困难,坚定不移的走向目标。

(二)中庸的处世观。孔子认为,作为君子要做到“中庸”。在孔子生活的年代,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民风不断被破坏,孔子希望能恢复和谐、安定、有序的社会状态,并因此提出“中庸”的思想,并指出,为了能达到“中庸”,君子需要不断内省,及时纠正错误思想,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三)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孔子认为,君子以“重义轻利”为根本的价值观。孔子并不反对通过合理的方式获得利,他反对的是一味追求个人私立,而不顾及甚至是损害他人的利益。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兼顾他人的利益,这样才能避免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才能有助于实现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君子人格的现实和实际价值

改革开放不断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如何构建新的社会道德与价值观念体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现实课题。这种道德和价值观念的重新构建,既不能忽略社会发展的趋势,也不能脱离中国的传统文化。孔子的君子理想人格对于构建和谐、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社会有着巨大的现实作用。

(一)君子人格的“仁爱”思想,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建立统一的价值观念。如今,道德观念缺失的现象经常发生。而到底如何才能避免这种道德缺失的社会现象呢?归根到底,还得靠人们自觉遵守价值观念和道德。因此,从道德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入手,唤醒人们的仁爱之心,对构建和谐、安定、有序的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君子人格对利和义的价值观,有利于保障社会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充满了利益和权势的欲望,见利忘义、人情冷漠等丑陋、卑鄙的社会现象经常出现。而君子对利和义的价值观年,强调人们合理、合法获取利益,并且在获取利益时顾及他人和社会的权益。因此,君子理想人格的倡导有助于实现利和义的统一,有助于减慢人们追逐利益的脚步,并不断加强人们对精神需求的追求。

(三)君子人格勇于进取的态度,有助于构建积极的社会氛围。当今社会还存在很大的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等,也因此容易产生仇富、敌视等消极思想。君子人格中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有助于人们积极的面对困难,并不断进取。因此,倡导君子人格思想,有助于构建积极向上、谦虚谨慎的正向思想,并鼓励人们面对困难不断进取,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费延伟,孔子的理想人格及其现代价值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2] 叶豪芳,孔子君子道德理想人格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3] 王荣德,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湖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4).

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篇(7)

关键词:中国梦;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王建利(1979-),男,陕西南郑人,北京农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助理研究员。(北京 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245-02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为其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守的信念、价值观念体系以及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指向促进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属性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党的十以来,同志对“中国梦”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强大新能量。高校深入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促进了高校青年学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了高校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升华了高校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育人中的内涵。当前面对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中国梦”在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国梦”紧密结合高校校园文化

文化是人类的血脉、是民族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2]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中国梦”是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它包含着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体现着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具有多重文化理念,可以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坚定当代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励志刻苦学习,积极投身实践,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发展好而努力奋斗。

高校是社会文化、知识传播与创新的基地。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灵魂,对高校人才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思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渗透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重在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校园的文化传承创新主要体现在育人活动中,尤其是对青年一代的核心价值引导上。[3]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崇尚立德树人的理念,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及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加强,时刻在校风、学风、教风等环节传递着文化内涵,引领当代青年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中国梦”与校园文化建设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是人民的梦,更是青年学生的梦。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充分运用“中国梦”的丰富知识,促进青年学生确立一个精神坐标与一种价值追求,把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内涵,提供持续奋斗的精神动力和方向,内化到日常的细微生活之中,内化到高校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以保证校园文化的生命力之源,促进个人与学校、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二、“中国梦”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党的十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一百年,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又反映了无数革命前辈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大学校园文化对内构成学校发展的内在凝聚力,对外则担负着推动社会开放与发展的使命。”[4]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大学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是作为一种精神向导力量,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目标,服务于高校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5]在“中国梦”的引领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把“中国梦”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