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企业税务筹划的策略

企业税务筹划的策略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4 15:13:10

企业税务筹划的策略

企业税务筹划的策略篇(1)

关键词:税务筹划 风险 规避策略

一、企业税务筹划及税务筹划风险概述

税务筹划是指企业纳税主体为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依据所涉及的现行法规,遵循税收国际惯例,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以企业整体税负最小化和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所进行的旨在减轻税负、有利于财务目标实现的非违法的谋划与对策。因此,企业税务筹划活动的本质是企业纳税主体利用税法规定中的漏洞,通过对自身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安排实现税负的最小化。但是,税务筹划在给企业带来节税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风险;企业如果无视这些风险的存在进行盲目的税务筹划,其结果不但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还可能使企业遭受更大的危害与损失。具体来说,税务筹划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税务筹划的结果偏离预期目标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如今,社会市场经济环境变幻莫测、税收法规制度不断健全,企业经营情况越来越复杂,从而使企业的税务筹划面临更大的风险。

二、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分析

(一)税收政策风险

税务筹划是利用国家政策合理、合法的节税,在此过程中,若国家政策发生了变化或者企业对税收法律法规运用不合理,就可能导致税务筹划的结果偏离企业预期目标,由此产生的风险被称为政策性风险。企业的税务筹划政策性风险包括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政策选择风险是指企业自认采取的税务筹划行为符合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政策要求,但实际上自身的行为却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此会给企业的税务筹划活动造成一定的损失与危害。政策变化风险是指政府旧政策的不断取消和新政策的不断推出而给企业的税收筹划活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政府一些政策往往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政策的这种不定期性或时效性使得企业的税务筹划活动产生一定的风险。

(二)税务行政执法偏差风险

在实践中,税务筹划的“合法性”需要得到税务行政部门的确认。在这一“确认”过程中,税务行政执法可能出现偏差,为此企业可能要承担税务筹划失败的风险,这就是企业税务筹划行政执法风险。产生税务筹划行政执法风险的原因众多,首先,由于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对具体的税收事项常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加之税务机关在一定范围内拥有自主裁量权,这些可能会使企业在税务筹划活动中产生一定的风险。其次,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有高有低,法制观念不够强,专业业务技术不够熟练,这会造成税收政策在执行上可能出现偏差。再次,由于税务机关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税收执法管理机构,致使税收执法监督乏力,严重影响了税收执法的严肃性和透明度,由此会间接的导致企业税务筹划失败的风险。

(三)税务筹划的主观性风险

纳税人的主观判断包括对税收政策的认识与判断、对税务筹划条件的认识与判断等,纳税人的主观判断对税务筹划的成功与否有重要影响,具体来说,如果纳税人的业务素质较高,对税收、财务、会计、法律等方面的政策与业务有较透彻的了解,并且对其掌握程度也较高,那么其税务筹划成功的可能性会相对较高。反之,若纳税人业务素质较低,对税务、财务、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没有经过深入系统的学习,那么其税务筹划失败的可能性会较高。但是,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纳税人对税收、财务、会计、法律等相关政策与业务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因此,其税务筹划的风险较大。

三、规避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策略

企业税务筹划的策略篇(2)

关键词:税务筹划 风险 规避策略

一、企业税务筹划及税务筹划风险概述

税务筹划是指企业纳税主体为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依据所涉及的现行法规,遵循税收国际惯例,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以企业整体税负最小化和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所进行的旨在减轻税负、有利于财务目标实现的非违法的谋划与对策。因此,企业税务筹划活动的本质是企业纳税主体利用税法规定中的漏洞,通过对自身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安排实现税负的最小化。但是,税务筹划在给企业带来节税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风险;企业如果无视这些风险的存在进行盲目的税务筹划,其结果不但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还可能使企业遭受更大的危害与损失。具体来说,税务筹划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税务筹划的结果偏离预期目标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如今,社会市场经济环境变幻莫测、税收法规制度不断健全,企业经营情况越来越复杂,从而使企业的税务筹划面临更大的风险。

二、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分析

(一)税收政策风险

税务筹划是利用国家政策合理、合法的节税,在此过程中,若国家政策发生了变化或者企业对税收法律法规运用不合理,就可能导致税务筹划的结果偏离企业预期目标,由此产生的风险被称为政策性风险。企业的税务筹划政策性风险包括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政策选择风险是指企业自认采取的税务筹划行为符合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政策要求,但实际上自身的行为却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此会给企业的税务筹划活动造成一定的损失与危害。政策变化风险是指政府旧政策的不断取消和新政策的不断推出而给企业的税收筹划活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政府一些政策往往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政策的这种不定期性或时效性使得企业的税务筹划活动产生一定的风险。

(二)税务行政执法偏差风险

在实践中,税务筹划的“合法性”需要得到税务行政部门的确认。在这一“确认”过程中,税务行政执法可能出现偏差,为此企业可能要承担税务筹划失败的风险,这就是企业税务筹划行政执法风险。产生税务筹划行政执法风险的原因众多,首先,由于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对具体的税收事项常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加之税务机关在一定范围内拥有自主裁量权,这些可能会使企业在税务筹划活动中产生一定的风险。其次,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有高有低,法制观念不够强,专业业务技术不够熟练,这会造成税收政策在执行上可能出现偏差。再次,由于税务机关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税收执法管理机构,致使税收执法监督乏力,严重影响了税收执法的严肃性和透明度,由此会间接的导致企业税务筹划失败的风险。

(三)税务筹划的主观性风险

纳税人的主观判断包括对税收政策的认识与判断、对税务筹划条件的认识与判断等,纳税人的主观判断对税务筹划的成功与否有重要影响,具体来说,如果纳税人的业务素质较高,对税收、财务、会计、法律等方面的政策与业务有较透彻的了解,并且对其掌握程度也较高,那么其税务筹划成功的可能性会相对较高。反之,若纳税人业务素质较低,对税务、财务、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没有经过深入系统的学习,那么其税务筹划失败的可能性会较高。但是,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纳税人对税收、财务、会计、法律等相关政策与业务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因此,其税务筹划的风险较大。

三、规避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策略

(一)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树立税务筹划风险意识

首先,企业应加强税收政策的学习,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做到深入、透彻、全面了解一个地区和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只有有了这种全面的了解,企业才能预测出不同纳税方案的风险,并对不同的纳税方案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保证自身采取的税务筹划行为真正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其次,企业应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动。成功的税务筹划应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要重视国家政策的变动,一个企业若是能根据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动及时的对税务筹划作出适当调整,不但能减小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而且还能为企业增加效益。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尽力熟悉税收法规的相关规定,认真掌握自身生产经营的相关信息,并将二者结合起来仔细研究,选择既符合企业利益又

[1] [2] 

遵循税收法规规定的筹划方案。

(二)加强企业与税务机关的联系与沟通

企业税务筹划行为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节税,而节税目标的最终实现还取决于税务机关的认可,只有得到了税务机关的认同,并遵循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税务筹划实践才会转变为企业的实际利益。但是,由于企业的很多活动都是在法律的边界运作,同时有些问题在概念的界定上就很模糊,常会导致税务筹划人员很难准确把握其确切的界限。因此,企业需要正确理解税收政策的规定,还要树立沟通观念,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争取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同和指导。税务机关还应设立专门的税收管理机构,加强对税收执法的监督;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需要加强,业务技术还有待提高,以避免税收政策执行上的偏差。总体来说,企业需要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诚心与税务机关交流与沟通。

(三)提高企业税务筹划人员的素质

企业税务筹划的策略篇(3)

一、企业税务筹划及税务筹划风险概述

税务筹划是指企业纳税主体为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依据所涉及的现行法规,遵循税收国际惯例,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以企业整体税负最小化和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所进行的旨在减轻税负、有利于财务目标实现的非违法的谋划与对策。因此,企业税务筹划活动的本质是企业纳税主体利用税法规定中的漏洞,通过对自身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安排实现税负的最小化。但是,税务筹划在给企业带来节税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风险;企业如果无视这些风险的存在进行盲目的税务筹划,其结果不但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还可能使企业遭受更大的危害与损失。具体来说,税务筹划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税务筹划的结果偏离预期目标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如今,社会市场经济环境变幻莫测、税收法规制度不断健全,企业经营情况越来越复杂,从而使企业的税务筹划面临更大的风险。

二、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分析

(一)税收政策风险

税务筹划是利用国家政策合理、合法的节税,在此过程中,若国家政策发生了变化或者企业对税收法律法规运用不合理,就可能导致税务筹划的结果偏离企业预期目标,由此产生的风险被称为政策性风险。企业的税务筹划政策性风险包括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政策选择风险是指企业自认采取的税务筹划行为符合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政策要求,但实际上自身的行为却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此会给企业的税务筹划活动造成一定的损失与危害。政策变化风险是指政府旧政策的不断取消和新政策的不断推出而给企业的税收筹划活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政府一些政策往往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政策的这种不定期性或时效性使得企业的税务筹划活动产生一定的风险。

企业税务筹划的策略篇(4)

税收筹划指的是企业在遵从税收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在纳税行为发生前,对尚未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一定的计划、筹划,使得企业达到延期纳税、少缴、不缴税款的目的。国家为了鼓励出口以及政治、经济目的的需要,对进出口企业所发生的对外经济贸易往往会制定一些税收的优惠政策,相关企业则可以在符合国内、国际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运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一定的税收筹划,从而达到减少纳税成本支出,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进出口企业实施税收筹划的策略

(一)利用汇率的走势实现关税的税收筹划

目前来看,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结算中除以人民币结算外,大多都以美元或是欧元结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规定,对于进出口贸易中所涉货物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价的,应按照该货物适用税率之日所适用的计征汇率折合为人民币计算完税价格,这样就产生了汇率折算问题。而从关税的计算方式来看,分为从价、从量、复合税及滑准税等四种,而这四种计算方式都与关税完税价格有关,关税的完税价格是需要按汇率折算成人民币的,可以看出,进出口企业缴纳关税的多少同完税价格与汇率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法律对于企业报关所依据的汇率有着如下的规定,每月使用的计征汇率为上1个月第3个星期三(第3个星期三为法定节假日的,顺延采用第4个星期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币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以基准汇率币种以外的外币计价的,采用同一时间中国银行公布的现汇买入价和现汇卖出价的中间值。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汇率都在实时的发生变化,但是企业报关所征收关税的汇率是相对较为稳定,且对于企业来说是可控的。因为,所进出口的货物缴纳关税所采用征税汇率与实际汇率存在着时间差,使得上月末与下月初报关缴纳关税时的完税价格也同样存在着价差的问题。并且相关法律规定,进口货物在进境之日起十四日内向海关申报(如为转关货物其申报递延时间会更长)不征收滞报金,这为节税筹划也提供了时间上的可操作性。

(二)改变采购来源方式对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我国对于货物出口的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分为“免抵退”、“免、退”两种方式,前一种方式适用于生产型企业自营出口方式,后一种方式则是针对不具备生产能力的出口企业或是其他企业而言的。以进出口贸易公司为例,其选择的采购来源方式如果不同,其退税金额及出口货物的成本就会不同。原因在于,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其税率为3%,那么退税率也是3%,而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货物,退税率一般都低于其税率,从而使得两税率的差额计入出口货物成本。

现以某进出口贸易公司为例进行分析:

某外贸公司需要采购价值为1000万元的货物进行出口,其增值税税率为17%,出口退税率为15%,现对从一般纳税人及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进行比较:

方案一: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可取得普通发票金额为1030万元。退税金额=普通发票所列金额÷(1+征收率)x征收率=1030÷(1+3%)x3%=30万元,其出口货物成本为1000万元;

方案二: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价税合计为1170万元;退税额=采购价x退税率=1000x15%=150万元;出口货物成本:1170-150=1020万元。

从上述两方案中可以看出,方案一可比方案二的出口货物成本降低20万元,两个方案的差额就是不予退税的金额。

因此,外贸进出口企业应该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入货物进行出口。需要注意的是,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型适用“免抵退”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还是应该从一般纳税人企业购入原材料进行生产、加工。

二、税收筹划中应注意的风险

(一)避开出口退税的陷阱

据统计,税收收入占我国财政收入的90%以上,可以说是国家的命脉。由于国内鼓励出口,对于进出口企业对外贸易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但是,对其税收的征收管理还是较为严格的,因而对于出口退税的手续办理方面审查较为仔细。而相关企业的?务人员由于对出口退税业务不是十分精通,对一些退税政策的把握不是十分到位,很容易踏入“税收陷阱”。比如,进出口企业应在税务机关规定的时限内办理相关业务,但由于不及时办理造成不但本应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享受到,还有可能遭受税收征管部门处以滞纳金、罚款的处理。再比如进出口企业应该按税法规定的时限取得相关的单证,但由于其财务人员的疏忽没有按期取得,税务机关则将会对其采取追缴税款方式,这样会使得企业得不偿失。

(二)企业要提高对于税法的遵从度

进出口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应该本着对税法高度遵从的前提下进行,切不可为了一时的小利而冒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我国对于通过出口进行骗税的打击力度是相当大的,国内因为虚报出口业务而骗取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业务都会施以重刑,所以,进出口企业的负责人及相关财务人员一定要按照税法的规定,谨慎办理相关进出口涉税业务。

企业税务筹划的策略篇(5)

摘 要 税收筹划作为一种节税行为应当符合政府的立法意图。但在现实条件下,由于政府征税与纳税人追求最大利益是相违背的,双方就形成了一种博弈关系,博弈的后果最终会达到一种均衡,使得征纳双方都能接受。

关键词 税收筹划 税收博弈

税收是国家参与社会剩余产品分配的一种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但对纳税人而言,它是其必须支付的一项成本,节约税收支出就等于直接增加净收益。因此,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纳税人一直在努力试图减少税收成本。随着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征管力度的加强以及税务机关对偷逃税处罚的加大,纳税人如果继续采用偷税、骗税等违法手段来减少应纳税款,不但要承担税法制裁的风险,而且其信誉也将受到影响。因此,采用税收筹划这种不违法的方式,便成为纳税人必然的选择。

一、税收筹划与博弈论

1.税收筹划的含义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财税工作中对税收负担的低位选择行为,即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精心谋划和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收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及可选择性条款,从而获得最大节税利益的一种理财行为。可以说,税收筹划是市场经济下纳税人(企业)的必然选择。

2.税收筹划的理论依据

(1) “经济人”假说

“经济人”假说是经济学中两个最基本的假设之一,它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其从事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理性的。这项假设应用到企业纳税中就是说企业具有“纳税理性”,总是在特定的税收环境下进行自利的、主动的选择,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最小投入(纳税成本)和最大产出(税后利润)的均衡。正是因为企业具有这种理性的行为选择,以及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局限性,导致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而纷纷采用各种手段来减少纳税。

(2) 税收价格理论

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公共产品。税收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所支付费用的补偿来源,具有公共产品价格的性质。税收价格理论的意义在于指出税收征纳双方各自的地位和身份。政府可以看成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是卖方;而纳税人则是公共产品的消费者,是买方。纳税人在享受定量的公共产品前提下,总是尽可能地减少自己要支付的公共产品价格――税收,从而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又一理论基础。

(3) 契约理论

契约,是有关规划将来交换过程的当事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合,不同契约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冲突,税收契约是影响企业运营的重要外部环境之一。税收契约与其他契约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冲突。因为企业逐利的本性,在同等条件下,企业总是希望纳税额越少越好,所以税收契约双方也存在利益冲突。

3.博弈论的定义

博弈论即对策论,是研究行为者之间策略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一种决策理论。在博弈论分析中,一定场合下的每个博弈者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都策略地、有目的地行事,他既要考虑其他博弈者对自己决策行为的影响,又要考虑自己的决策对其他博弈者决策的可能影响,并在寻求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来确定自己的决策。一个博弈所包括的要素有:参与人、信息、策略、行动的次序、收益、结果。

4.纳什均衡

纳什在他1950年的经典论文中,首先提出了他自己称为“均衡”的纳什均衡概念:如果一个博弈存在一个战略组合,任何参与人要改变这一战略组合都可能导致降低自身的效用水平(或只能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因而任何参与人都没有积极去改变这一战略组合,这一战略组合称为该博弈的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它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

5.税收筹划的博弈行为分析

博弈论的出发点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纳税人在不违反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预先合理的筹划与安排,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以求减少税收支出,获得税后收益的最大化。但是,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是否能给纳税人带来收益,涉及到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如果税务机关将纳税人的税收筹划行为认定为偷逃税,纳税人除了要补缴税款外,还要支付一定数额的罚款。因此,理性的纳税人为了避免这种风险,通常将税收筹划的事务委托给精通税法和财务管理的税务机构来进行。因此,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纳税人、外部环境和税务机关三个主体。各个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博弈行为便出现在纳税人与纳税人、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纳税人与外部环境之间。

二、纳税人之间的税收筹划博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竞争博弈的主体是理性的,总是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原则来选择最优的策略行动。本文假设在同一行业中存在两家实力相当的大型企业A和B,都面临着是否要进行税收筹划的选择。他们经过测算得出:如果两家企业都进行税收筹划,各自获得正的节税收益为X单位,而都不进行税收筹划各自获得的节税收益为零。如果A企业进行税收筹划而B企业不进行税收筹划,A企业获得节税收益为Y(注:Y < X ),而B企业的节税收益为零(因为此时A企业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力,能够抢占B企业原来的市场份额),反之则亦然。模型的建立:局中人(1)是A企业,局中人(2)是B企业;行动策略:A、B企业都是筹划或不筹划;假设A、B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概率分别为P1和P2。则A筹划B也筹划的节税收益为(X,X),A筹划B不筹划的节税收益为(Y,0),A不筹划B筹划的节税收益为(0,Y),双方都不筹划的节税收益为(0,0)。

先站在A 企业的角度看:

筹划的期望收益:EU1 = XP2 + Y(1- P2)> 0

不筹划的期望收益:EU2 = 0

从分析可知,不管B企业采用什么策略,税收筹划都是A企业的严格优势策略, 因而理性的A企业会选择税收筹划。反观B企业也一样。所以,(筹划,筹划)的策略组合不仅是这个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解,而且还是一个混合占优策略均衡的解。企业选择税收筹划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收益,而且也会增加整个系统的收益。因此,理性的企业都会选择税收筹划来降低自己的成本,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以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三、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之间税收筹划的博弈

在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博弈模型中,虽然双方都是博弈的主体,但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对等的。纳税人负有纳税义务,而税务机关则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的职能部门。在纳税人确定要进行税收筹划时,税务机关均有认定纳税人税收筹划的行为是合法与否的可能性。在以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为博弈主体的这种序贯博弈中,也存在着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即两个局中人的最优混合策略的组合,这里的最优混合策略是指期望收益最大化的混合策略。

博弈模型的建立:局中人(1)企业,局中人(2)税务机关。博弈双方的策略:企业的行动选择是筹划或不筹划,税务机关行动选择是认定企业的税收筹划为合法或不合法。模型中变量的含义:Y:企业扣除应纳税额后的收入;T:税务机关征收的净税款(即扣除征收成本);C:企业税收筹划的成本;F:税务机关认定企业税收筹划不合法对企业的罚款;M:企业税收筹划的收益;P:税务机关认定企业税收筹划不合法的概率。

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税务机关认定为合法时需支付(Y-C+M,T),认定为不合法时需支付(Y-C-F,T+F);企业不进行税务筹划,税务机关认定为合法时需支付(Y,T),认定为不合法时需支付(Y-F,T+F)。

在假定税务机关认定企业税收筹划不合法的概率为 P 时,企业选择税收筹划和不筹划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EU1 = (1-P)(Y-C+M)+P(Y-C-F)

EU2 = (1-P)Y+P(Y-F)

令:EU1 = EU2,得到均衡概率为P* =(M-C)/M=1-C/M.即:当P< P*时,企业的最优化策略是进行税收筹划;当P> P*时,企业的最优化策略是不进行税收筹划;当P= P*时,企业是否进行税收筹划的期望收益相同。

从以上分析可知:1.企业获得税收筹划的收益M越大,进行税收筹划的概率越大;2.企业支付税收筹划的成本C越高,进行税收筹划的概率越小。

四、纳税人和外部环境之间税收筹划的博弈

外部环境包括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税收环境,是企业经济活动中不可控的因素。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需要花费的筹划成本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直接成本是企业为取得税收筹划收益而发生的直接费用;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了采用特定的税收筹划方案而放弃的其他潜在收益;风险成本是指税收筹划方案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使筹划目标落空和筹划方式选择的不妥所导致要承担法律责任所造成的损失。

模型的建立:局中人(1)为企业,局中人(2)为外部环境。博弈双方的策略:企业为筹划或不筹划;外部环境为变化或不变化。模型中变量的含义:C1表示税收筹划的直接成本;C2表示税收筹划的机会成本;C3表示外部环境变化的风险成本;T表示税收筹划的收益;P表示外部环境变化的概率。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外部环境变化时需支付-C1-C2-C3,外部环境不变化需支付T-C1-C2;企业不进行税务筹划,无论外部环境变不变只需支付0。

由于企业所获得的是不完全信息,所以企业不能确定外部环境变化的概率,设企业假定外部环境变化的概率为P,外部环境不变化的概率为1-P,可求出这个混合策略博弈的结果。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期望收益:EU1 =P(-C1-C2-C3)+(1-P)( T-C1-C2) ;企业不进行税收筹划的期望收益:EU2 =0。只有当EU1>0,即P

五、结论

任何企业税收筹划方案都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税收法律环境下进行,以企业所获的现有信息为基础制订的,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但是,由于税收筹划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这种风险不仅可能使企业的税收筹划目标不能实现而且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损失。因此,税收筹划是一件非常复杂的、高智商专业化的活动,需要筹划者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的思维,在思维方式上不拘一格。而这种创造性不是想当然,它需要筹划者相当熟悉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精通财务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于企业不可能获得充分而又完美的信息,这就要求企业在已有的信息条件下,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并结合本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全面分析,权衡利弊,因时因地制宜地设计具体的筹划方案,以求得企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0.

[2]麻晓艳.税务筹划的风险与控制.福建税务.2001(2).

企业税务筹划的策略篇(6)

关键词:风电企业;集约化战略;税务筹划;对策分析

在集约化战略环境下实施税务筹划工作对于风电企业具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风电企业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其生产经营规模非常的大,集团纳税种类非常的多,这就需要对其纳税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衡量,制定出合理优化的纳税方案,保障企业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不出现严重的浪费情况,从而使企业获得最终效益。下面我们将深入的分析集约化战略环境下风电企业税务工作的新问题、新形势,从企业整体的高度上统筹优化企业的纳税行为。

一、实施集约化战略将风电企业税务筹划提升到集团战略高度

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所谓集约化经营就是指将效益作为根本,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目标,对企业所属的人力、物力、才力、管理等生产经营要素进行重组,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实现企业投入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投资和回报目标。集约化战略管理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形式。根据企业集约化战略管理模式,为了能够避免企业的决策出现重大的失误,需要加强企业的控制力度。风电企业作为集约化模式的试点企业,如何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是我们当前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风电企业均为大型的国有企业,其集团化的管理模式已经形成,在这种情况之下,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对于财务和税务的筹划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站在集团的整体战略高度上对风电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进行改革,充分的考虑集团及子公司、分公司各个方面的情况,优化企业的纳税方案,实现企业投资回报最大化效益,从而使企业得到真正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作出贡献。

二、我国风电企业在集约化战略下优化税务筹划工作的新特点

在新的集约化战略背景下,风电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也需要作出改进,总的来说,我国风电企业在集约化战略下优化税务筹划工作的新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税务筹划工作要立足全局,把握长远战略利益

在现代的风电企业集团化的组织结构中,实施集约化战略运作使生产经营的各个因素都相对的比较集中,集团化、规模化的运营方式使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持续时间更长、地域范围更广泛、企业的规模更大,因此简单的纳税支出最小化的目标已经不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甚至会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悖。因此风电企业要提高税务筹划工作,从集团层面上进行考量,将提高某些子公司的税务成本的手段作樘嵘整个集团经济效益的方式。因此在集约化战略经营模式下,风电企业要适时提高税务筹划的战略目标,不仅仅将眼光集中在降低成本的简单目标之上,而是要注重整体效益和长远效益,不断的获取更高的利润和更具价值的客户,从而实现企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

(二)开展税务筹划工作要以整体最优化效益为目标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因此税务筹划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以实现税后企业的最大化收益为目标进行开展。目前风电企业都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理念,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也必须以集团总体利益为基础,将企业的长远目标与全局目标进行综合的考量,按照实际的要求筹划出最优化的税务方案,实现集团企业整体效益的最优化、最大化。

(三)开展税务筹划工作要以ERP信息科技手段为支撑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依托信息化的平台成为了当前企业集约化发展的必然途径。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程度,大力发展计算机网路工程的应用,以电子化工作模式取代手工工作模式将是企业集约化生产经营的重要目标。2009年年底,我国国家电网总公司建成了SGI86工程,并按照人财物集约化的管理要求,积极的推进国家电网资源计划系统(SG-ERP)建设,在ERP平台上开展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用户用电信息采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等企业级应用研究与试点建设。2015年完成了国家电网资源计划系统(SG-ERP)建设,完善电网的信息化架构,初步建成集团企业一体化的信息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电网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目前(2016-2020),正处在将实现信息化系统的全面提升的第三阶段,即SG-ERP3.0,SG-ERP3.0基于基础支撑平台“国网云”平台,涵盖公司全业务范围、全数据类型、全时间维度数据,实现数据统一存储、处理、计算、应用和管理,最终国家电网将基于云分析、管理控制、智能处理的三层智能作业应用,实现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三流合一。因此ERP平台逐渐的成为了电力企业跨部门、跨行业决策的重要辅助平台,能够为风电企业的政策决策带来更多的参考价值。因此风电企业在深入开展税务筹划工作的时候要注重ERP信息化平台的影响,不断的缩小管理的实际时空,增强虚拟空间应用,不断的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为风电企业集约化税务筹划工作带来新的机会。可以实现财务与生产销售的衔接,增强海量涉税大数据的应用,简化税务稽查工作。

(四)开展税务筹划工作要兼具合法性和社会性

风电企业的性质与责任决定了其根本的目的是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的企业,是具有着非常重要社会效益的企业,因此在风电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中一定要兼具合法性和社会性的要求。税务筹划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节税”和“避税”,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是以故意偷税漏税为方式实现的,而是要以合法的方式实现。对于风电企业而言,他们一般都是国有大型集团企业,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形象,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风电企业税务筹划工作中,不能够简单的只为“节税”或“避税”,而是要综合的考量各种因素,在基于立法意图、企业社会责任及良好的公众形象的基础上实现节税的目标。

三、风电企业集团集约化战略环境下税务筹划工作的重点与对策

在集约化的战略背景下,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完善,从而帮助实现企业的最大化效益。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要求,下一步风电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开展主要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侧重于全局性、事前和整体性的税务筹划

风电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要以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和财务管理目标为基础,在集团总部的决策部署下由子公司结合当地的税收政策来具体的完成。对于风电企业来讲,集团的税务筹划工作应该从企业投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实施前就开始整体的规划与安排,并在经营行为进行的过程中实行实时的动态监控,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规避税收风险。风电企业的税务筹划要求企业做好事前规划,达到合理合法减少纳税总额的目标。

1.基于产业链的税务筹划。我国的风电企业涉及到多个产业项目,并且有多个内部子公司,因此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的考虑各个子公司、各个工程项目的综合情况,从整体效益最优化目标出发,综合考量企业的税务方案,实现从总公司到分子公司、从主体产业到附属产业整个产业链的税务筹划工作都是最优化的,企业能够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2.通过ERP系统实现投资、生产和经营管理活佑胨拔癯锘对接。集约化的运作模式使风电企业能够从集团层面上对税务工作进行全面考量,实现税务工作的全面完善,形成一套标准化、优化的统一税务工作模式。ERP系统平台是给这个目标实现提供技术手段的支撑,通过ERP系统平台公司总部与各个子公司、分公司的财务数据能够实现实时有效的对接,改变了传统“以表汇表”的财务工作模式,实时自动生成全面的财务报表,为企业战略政策决策提供更加有效的数据依据和支持。

(二)抓住改革机会,争取对自身有利的税收政策

我国的税收政策正在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与发展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中,风电企业作为重要的国有企业,有条件在国家税务立法和政策研究的过程中提出意见,为自身争取有利的税收政策,从而为风电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带来机会。比如在大气治理、环境保护的研讨中,风电企业可以以其为清洁能源产业优势为依据,争取向国家获得减免收企业税的优惠政策。

(三)优化企业纳税方案,用好税收优惠政策

纳税方案的优化可以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案,对于具体的企业项目作出多个税务筹划方案,并明确的列举出各个方案的预期收益和可能发生的成本,通过最优化选择的方式选择出最好的税务筹划方案。

用好税收优惠政策表明企业要避免额外税负,对此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加强财务和税务工作的管理,避免因为自身工作的失误导致纳税不及时,存在违法纳税等漏洞问题,若是一但被认定具有偷税漏税等行为将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税收负担;二是加强基层税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正确核算税款的效率,根据当地税收政策正确的缴纳税款,防治企业出现涉税损失,税务极端的非常规性征管是电力企业需要重点防范的。

四、结语

从集约化战略角度来看,目前风电企业集约化管理与ERP系统的实施,为风电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电企业集约化管理与ERP系统的实施能够为电力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电力企业深入改革发展、国家税收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之下,电力企业注重加强对集团税务筹划工作的开展,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优势,使企业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风电企业集约化管理与ERP系统的实施也使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要向着更加具体化、细致化的方向努力,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晓辉,薄会东.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管理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53+68.

[2]刘扬,张帅.集约化战略环境下我国电力企业税务筹划[J].能源技术经济,2011,11:78-82+87.

[3]潘汉林.风电产业涉税管理的统筹性分析[J].现代商业,2014,33:215-216.

[4]王晗.探析电力企业税务筹划[J].时代金融,2016,17:253-254.

企业税务筹划的策略篇(7)

如何在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下,通过自身专业水平和技能,帮助企业独善其身、实现逆势上扬,是困扰每个企业总会计师的难题,也恰是决定企业会计是否真正“立得住”的重要契机。

税务管理是一种系统的过程管理

税务管理是在税收筹划的基础上发展、衍生出的一个概念。其产生源于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要通过合理安排各项交易行为,进行税收筹划,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价值;二是要防范、化解和控制税务风险,确保企业安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可见,企业税务管理是一种不同于税收筹划的过程管理,或者讲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进程,“是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和经营目标,为在控制税务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纳税成本的最小化,而对企业的涉税业务和纳税事物进行分析、筹划、监控、预测、实施等全过程的管理行为的总和”。

企业税务管理研究的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如何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讲,税务筹划仅仅是税务管理的一个部分,而税务管理还包括了税务风险防控。税务筹划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而税务管理的目的除了要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外,还要控制企业的税务风险。

税务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转型的推手

十报告提出并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做了深入的阐述。可见,中国经济最突出的问题,不是增速问题,而是质量和效益问题。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值得每一个实务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立足企业的层面,一方面,要坚持不懈的推进战略转型,努力改进生产和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益,固然重要;另一方面,要考虑在现有资源基础上,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现金流,努力增加企业价值,保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税务管理旨在通过合法手段降低企业纳税成本和相应现金流出,并严格控制相应风险,可以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和投资决策,促进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并切实为企业创造价值,助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预期可成为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推手。

从企业的经营战略角度看,税务管理是企业实现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提高核心竞争力,必然通过实施各项管理目标和步骤来实现,因此,税务管理可以视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环节和步骤,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的实现。事实上,战略目标是企业首要的和根本性的目标,税收和现金流都只是企业众多经营要素的一个局部,进行税务管理必须充分考虑各种经营成本和制约因素,从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思考税收筹划问题。

另一方面,企业税务管理反作用于企业战略。税务管理所具有较为独特的性质,决定了其有可能反作用于企业战略。特别地,当出现如下情况时,企业应当及时调整或改进战略:税收政策发生重大调整,打破了行业的竞争格局,当获利能力、现金流量、其他重要财务指标以至于企业价值受到严重影响时,企业为适应税收政策调整带来的变化而必须进行战略调整;在税收政策带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时,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时,必须充分关注这种导向,使企业发展方向尽可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充分享受到税收优惠带来的直接利益。

税务管理可以反映出公司治理的状况

在公司治理结构下,税收管理是公司内部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战略规划。税务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对税收筹划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监控,有效的控制风险。即税收筹划的决策过程、税收筹划的运行过程、税收筹划的结果、税收筹划责任制度等,都需要形成内部的监控机制。这就势必要求企业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

具体说来,税务管理的组织者(或税收筹划经理人)是税收筹划的直接实施者,参与税收筹划方案的制定、税收筹划风险评估、税收筹划过程的实施。在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下,税收筹划一般由财务负责人(或税务经理)来组织实施,即税收筹划的实施和运作在于财务负责人(或税务经理);同时,财务负责人(或税务经理)必须接受公司经营管理层的经理的监督,经理层对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具有审批权和管理权;董事会虽然把一部分决策权和管理权授予了经理层,但仍然保留着对经理人员重要决策的审批权或知悉权,税收筹划作为经理管理层的一项日常财务管理活动,董事会自然对公司税收筹划的整个过程具有知悉权;最终,由股东会来对公司税收筹划的整个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奖励。

税务管理应当被视为企业财务部门和总会计师的重要职责

税务管理本质上是一项财务工作,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包括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都存在可以进行税收筹划的空间;另一方面,税收筹划和相应的风险控制主要依据的是项目决策的现金流影响,并结合税法要求进行优化选择。税务管理必须同企业财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须臾不可分离。否则,不但税收筹划无从谈起,财务管理决策的过程也将因为忽略了重要的变量而失去现实意义。税务管理应当被视为企业财务部门和总会计师的重要职责。

实务中,税收筹划及相应的风险控制工作,多数都是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处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理论和实务界有意无意的忽视,通过文献查阅,发现鲜有文献提及税收筹划或税务管理的职责定位问题;二是效率提升问题,尽管现实中财务部门一直在做,但领导不重视、不强调,财务经理和财务人员就难以高度重视,更遑论主动开动脑筋做好税务管理。可见,从理念和制度层面明确税务管理工作的责任分属,有利于提升税务管理工作的层次,进而提升其水平和质量,促使其更好的发挥应有的效益。

总会计师对“税务管理”职责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现行《总会计师条例》规定中并未提及“税务管理”或相关内容。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有识之士普遍认为,中国总会计师制度应与国际通行的CFO制度趋同。我国现行《总会计师条例》于1990年,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形势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有关部门召开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形成关于修改《总会计师条例》和制订《总会计师法》的意见。其中,总会计师的职能定位问题是专家、学者和企业实务界人士关注的重点。据调查资料,76%的总会计师负责或参与会计监督管理,72%的总会计师负责成本核算与财务收支管理,67%的总会计师负责或参与筹资与投资管理,48%的总会计师负责或参与计划管理,45%的总会计师负责或参与企业战略管理。这表明,现实中,多数企业总会计师,对自身所应当承担的“税务管理”职责,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