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企业专利工作总结

企业专利工作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2 15:05:23

企业专利工作总结

企业专利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知识产权管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知识产权培训;分层分类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知识产权制度作为鼓励和保护创新的基本法律制度,对我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越发凸显。如何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好知识产权资产,成为实现企业赢利的重要保证之一。知识产权培训服务于企业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提升,是企业知识管理工作实施的前提和保证,直接关系到企业知识管理工作的成败。认识并把握企业知识产权培训规律,着力开展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对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作用显著。

一、企业知识产权培训的特征

企业培训,就其广义属性而言,实际上是企业根据需要对员工进行的一种有侧重、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企业知识产权培训是企业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服务于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除具有企业培训的一般内涵,还具有不同于一般培训的其他特殊性。

知识产权是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智力成果本身是无形的,其不具有外在形体,也不占据任何空间。这种无形性或称非物质性,使智力成果的显现和展企业知识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企业对知识产权运用的侧重点不同,有的企业立足于营销创新,注重于企业的商标;有的企业立足于技术能力提升,注重于企业专有技术和专利。不同企业的知识产权培训需求也各不相同,一个企业中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员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对知识产权知识的需求也不同,这就需要对员工的知识产权知识需求进行细分。

企业知识产权培训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不同企业或者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同一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知识产权培训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总的来说,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具有全员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只有遵循这些规律,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二、企业知识产权培训新模式:分层分类企业培训模式,是指企业实施培训工作的标准形式,包括培训需求的评估、培训项目的设计、培训成果的转化、培训评估等有关培训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做法。它决定培训实施的具体步骤,为企业培训提供一个完整的思路,使企业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化,还有助于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间关系的协调。培训模式的选择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培训的效果。培训模式是针对培训目标设计的。企业培训模式有多种,常见的有系统型模式和咨询型模式。系统型模式是指通过一系列符合逻辑的步骤,有计划地实施的培训,培训是系列连贯的步骤。咨询型模式强调咨询是培训者未来的工作方向,侧重于从培训者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培训实施问题[1]。

知识产权的实践性很强,培训效果难以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常见培训模式难以直接适用。因此,针对企业知识产权这一专项工作,选择一个有效的知识产权培训模式,制订一个长效、持久的知识产权培训计划,对增强企业员工知识产权意识,提升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水平和能力,提高企业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水平尤为重要。

分层分类的知识产权培训模式是与企业知识产权培训规律相适应的培训模式。由于企业不同岗位的员工对知识产权要求不同,因此对其实行培训教育亦应有所区别。

如,企业管理者只要了解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能重视和支持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对企业管理者的培训应以知识产权意识培训为主[2];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要掌握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以及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知识产权实务知识,对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应以能力培训为主。分层分类知识产权培训就是将员工划分为企业管理者、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产品研发人员、营销人员、普通员工等不同岗位人群,根据岗位需求实施不同的培训策略。分层培训就是根据员工对知识产权知识的需求,将培训分为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性培训和提高性培训。分类培训就是将培训活动分为对普通员工进行知识产权培训的全员培训、对创新能手和企业各级管理者进行知识产权培训的骨干培训、对各级知识产权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水平提高的专业培训。

分层分类的知识产权培训活动总体分为意识培训、技能培训、专业培训三个方面。意识培训为普通员工知识产权知识培训,树立和增强普通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规定员工知识产权最低培训课时,如对新进厂的员工,通过入职培训普及知识产权法规和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培育知识产权习惯。技能培训,提高研究人员对专利等技术信息的判读能力,对员工进行专利信息检索的培训,使之掌握技术创新活动有效工具,对员工进行一些技术创新辅助工具运用培训,如TRIZE、专利地图等,使之能在工作中熟练运用。专业培训主要针对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进行专利侵权分析、专利战略制定、专利文件撰写等专利知识培训[3]。

实施分层分类的知识产权培训,应采取企业内部培训和社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企业内部建立以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为兼职培训师的制度,以满足知识产权培训的长期需求,普通员工的意识培训应以企业内部培训师实施为主,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应以社会培训为主,如国家、省、市知识产权局、行业协会等主办的、以获得专利律师任职资格为目的培训等。

三、分层分类知识产权培训的新实践——以总公司企业结构为例在现代企业结构中,总公司下设若干分、子公司、事业部的公司结构较为常见。在这种公司结构下,由于总公司和分、子公司、事业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定位不同,总公司设有综合的基础研发中心和统一负责各分、子公司和事业部知识资产经营的部门。分、子公司、事业部作为某类产品的制造单元,知识产权创造是其知识产权管理重点,总公司和分、子公司、事业部在同一知识产权培训模式下,两者的培训内容有很大不同。

以笔者所在的梅钢公司为例,其是宝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其知识产权培训的任务、目标、对象和宝钢公司就有很大不同。首先,子公司不负责知识资产经营,宝钢公司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已由起步阶段以知识产权保护为目的发展到知识产权资产经营阶段,以专利许可为代表的技术贸易等知识资产的收益在公司收益中的权重呈增加趋势,总公司和子公司知识产权工作围绕实现全公司知识产权资产经营这个核心而设置。总公司负责制订全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的落实。对总公司、子公司的决策层和管理层进行知识资产经营知识培训和知识产权战略宣传贯彻是总公司知识产权培训的主要内容;知识产权创造知识和落实总公司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是子公司的主要培训内容。

其次,总公司设立专门的知识资产部,对全公司知识产权工作负责,配有强大的知识资产管理团队,负责制订全公司知识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对全公司的知识资产分类规划,集中运营;而在子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子公司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规模小。总公司知识资产部对子公司知识产权生产工作给予指导,检查技术创新指标推进计划执行情况,提出下一步工作指导意见,对子公司的知识产权工作做出评价。子公司知识产权部门工作重点是推进本单元知识产权创造工作,实现主动保护,落实好总公司的工作要求。因此,子公司必须根据本公司的性质、知识产权管理的目标和范围制定培

训计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正如克里曼·斯通所言:“全世界所有员工最大的福利就是培训”。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和企业归属感,为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培养后备力量,从而使企业长期受益。多年来,梅钢公司按照分层分类知识产权培训模式,围绕知识产权创造知识和落实总公司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持续开展的知识产权培训,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员工和企业同发展、共成长。如某一技术人员,在参加培训前,对专利等知识产权总有一种神秘感,对自己完成的技术成果也不知道如何总结申报成知识产权成果,通过持续参加企业的知识产权培训,掌握了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在工作中有了主动申报专利等自觉行动,知识产权意识得到明显增强。近年来,该技术人员已获得授权职务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其职务专利经公司对外许可交易后,不仅公司获得了良好收益,个人也得到丰厚奖酬,成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明星,公司成立了用其姓名命名的职工创新小组。他带领身边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的热情高涨,实现了其个人和企业的同发展。比如,企业的某营销人员通过参加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对公司商标和产品的专利权有了深刻认识,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发现了1起假冒公司商标的侵权产品后立即向公司汇报。其后,公司根据营销人员提供的线索,采取相应法律行动,维护了企业的知识产权合法权益。总体上看,通过开展分层分类的知识产权培训,员工知识产权意识显著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数逐年增加。

四、结语

企业知识产权培训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分层分类的知识产权培训模式符合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规律。实施分层分类的知识产权培训,对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技术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亚杰.对企业内培训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0,(4):45-46.

企业专利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汽车;专利申请;专利分析;专利布局

中图分类号:G255.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071

中国作为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大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是我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依然不强,国产品牌在乘用车和高端商用车的市场占有率不高。2015年1~9月,国产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95.03万辆,同比增长11.7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90%,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3.28%;其中轿车销量170.35万辆,同比下降12.9%,市场份额20.79%,同比下降1%。

截至2014年末,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长春市拥有一汽集团、一汽大众、长春丰越、华奥汽车和长春高新电动汽车公司整车企业,形成了全系列发展的、较为齐全的整车制造体系。汽车零部件方面,拥有规模以上零部件配套企业221户,涵盖发动机及附件、转向及传动、车身及内外饰、散热及空调、电子及电器、制动、底盘及附件等主要汽车配套系统。

由图1所示,截至2015年7月,长春市5家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专利申请总量共计2856件,企业平均拥有量为571.2件;98家零部件生产企业专利申请总量共计1089件,企业平均拥有量为11.1件。依托于一汽集团的专利储备实力,长春市整车企业整体专利储备能力优于零部件企业,但是存在一家独大的现象。

从专利申请趋势来看,长春市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专利申请分别始于1985年和1986年,专利申请起步早,但是早期申请活跃度较低,近年来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长春市整车企业在1985~1999年期间年度专利申请为个位数,2000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年度专利申请量突破百件(118件),近5a专利申请增长率为26.1%。长春市零部件企业1985~2004年期间年度专利申请为个位数,并且在长达20a的时间里,仅有5a时间进行了专利申请,可见长春市零部件企业早期专利申请活跃度非常低。2005~2009年期间专利申请有所增长,年均申请量为26.8件,2010年年度专利申请量突破百件(110件),之后专利申请活跃度明显提升,近5a专利申请增长率为36.8%。

整体来看,长春市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均处于专利申请的快速发展阶段。从专利储备总量和专利申请总体活跃度两方面来看,长春市整车企业较零部件企业具有一定优势,值得注意的是长春市零部件企业近年专利申请活跃度高于整车企业[1]。

1 长春汽车企业专利/申请结构分析

由图2所示,长春市汽车整车企业发明专利占比高于零部件企业10.2%,从专利申请结构来看,长春市汽车整车企业专利结构较零部件企业略为合理。另外,长春市汽车整车企业在2005年之后不断调整专利申请结构,在2005~2015年11a的时间中,有6a发明专利占比高于长春市汽车整车企业整体发明专利占比(27.9%),尤其是2012年发明专利占比高于整体12.5%。从趋势来看,长春市汽车整车企业专利申请质量有望进一步提高[2]。

2 长春汽车企业专利/申请布局分析

2.1 长春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专利/申请布局状况

表1列举了长春整车生产企业的专利/申请布局状况,分别从企业概况、专利申请数量、申请态势、专利申请质量、海外布局、研发团队、协同创新和技术布局[3]等方面具体分析长春市5家汽车整车企业专利布局情况。

从5家企业性质来看,包括2家国有企业、2家合资企业以及1家民营企业,企业涵盖类型较为全面。

从5家企业涉及领域来看,3家企业已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

从5家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来看,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一汽集团在长春市专利申请量高达2837件,而一汽大众和吉林省高新电动汽车2家企业申请数量较少,长春丰越和长春华奥汽车2家企业尚无专利申请。以下专利方面的对比仅针对3家有专利申请的企业。

从3家企业专利申请趋势来看,一汽集团涉足专利申请历史较早,专利申请相对较为延续。而一汽大众和吉林省高新电动汽车2家公司专利申请较晚,尤其是吉林省高新电动汽车公司,专利申请始于2011年,并且于同年集中申请了3件专利,此后仅在2013年集中申请了4件专利。而一汽大众专利申请虽然始于2002年,但是仅在2011年出现了爆发式申请。

从3家企业专利申请质量来看,吉林省高新电动汽车公司专利质量相对较高,其发明专利占比高于长春市整车企业整体发明占比15.0%,但是由于该公司专利申请量较少,其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考察。一汽集团发明专利占比仅为27.8%,另外其发明授权率仅为18.0%,专利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汽大众发明专利占比为7.5%,低于长春市整车企业整体发明占比20.4%,且目前尚无发明授权专利,专利质量较低。

从3家企业海外布局情况来看,仅一汽集团进行了2件海外专利布局,海外布局严重不足[4]。

从3家企业研发团队情况来看,一汽集团规模最大,但是人均专利量仅为1.1件。参与研发最活跃的发明人为张克金(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监),涉及专利280件。TOP10发明人参与研发的专利量占总量的47.3%,而2183位发明人参与研发的专利仅为个位数。独立研发的发明人为186人,人均专利量为1.9件,独立研发最活跃的发明人为徐飞,涉及专利23件。整体来看,一汽集团研发团队规模大,主要以合作研发为主,0.4%的发明人参与了47.3%的专利研发,呈现出少数人参与大量专利研发以及多数人参与少量专利研究的两头分布现象。一汽大众和吉林省高新电动汽车研发团队规模相对较小,尤其是吉林省高新电动汽车公司,涉及研发人员仅21人,人均专利量仅为0.3件,该公司均为多人共同研发。

从3家企业协同创新情况来看,仅一汽集团和一汽大众进行了专利合作申请,一汽集团与企业、高校(吉林大学)都行进行了技术合作;一汽大众是与一汽集团及其内部企业进行合作。

从3家企业技术布局方向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一汽集团技术布局主要集中在排气装置领域;一汽大众技术布局集中在焊接相关设备、装配或分离的手动工具或台式设备;吉林省高新电动汽车技术布局主要集中在电池领域。从主要技术占比来看,一汽集团仅为8.08%,专利集中集中度较低。

整体来看,一汽集团在长春市汽车整车企业占据绝对领导地位,但是其在专利申请质量、海外布局策略、研发人员配置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将提高发明专利比重,加大海外布局力度以及合理规划和利用研发人员等作为专利工作的重点。针对其余4家整车生产企业,均存在专利储备实力不足的问题,应将专利申请数量的提升作为专利工作的重点[5]。

2.2 长春汽车零部件代表生产企业专利/申请布局状况

本文中包含的长春汽车零部件企业共计98家,根据各企业专利申请情况将其划分为3个水平,其中专利申请量大于50件的企业共计4家,在98家企业中具备一定的专利布局意识和布局能力,属于第一梯队企业;专利申请量在1~49件的企业共计47家,在98家企业中具备一定的布局意识,但是布局能力有待提高[6],属于第2梯队企业;截至目前尚无专利申请的企业共计47家,属于第3梯队企业。

图4为长春汽车零部件企业类型分布,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数量最多,其次是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企业数量分别为36家、27家、19家和10家。

结合企业专利布局能力来看,第1梯队包含2家国有企业(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东光奥威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1家外资企业(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和1家合资企业(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其中合资企业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专利申请量最多,为231件。其次为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吉林东光奥威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和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申请量依次为145件、92件和62件。从4家企业发明专利占比情况来看,除吉林东光奥威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发明占比低于长春市汽车零部件企业整体水平(17.7%)之外,其余3家企业发明专利占比均不同程度高于整体水平,尤其是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发明专利占比为35.9%,高于整体水平18.2%。从研发团队规模来看,4家企业均拥有一定数量的研发人员。从技术合作情况来看,除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外,其余3家企业均进行了一定数量的技术合作。整体来看,处于第一梯队的企业整体专利实力较强。

第2梯队专利申请最活跃的企业为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23家合资企业申请总量占据第2梯队企业申请总量的57.9%,企业平均申请量为16.6件;11家民营企业申请总量占据第2梯队企业申请总量的14.1%,企业平均申请量为8.5件;7家国有企业申请总量占据第2梯队企业申请总量的18.9%,企业平均申请量为17.9件;5家外资企业申请总量占据第2梯队企业申请总量的8.3%,企业平均申请量为11.0件。由此可见,第2梯队企业专利申请主要来自合资企业,民营企业虽然整体较为活跃,但是个体实力不强。国有企业虽然数量较少,但是个体实力较强。

第3梯队企业主要以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为主,截至目前第3梯队企业尚无专利申请。

整体来看,长春市汽车零部件企业专利申请中合资企业专利申请较为活跃,并且整体实力较强,代表性企业包括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长春海德世汽车拉索有限公司和长春派格汽车塑料技术有限公司。国有企业数量较少,但是拥有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吉林东光奥威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大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实力较强的企业。民营企业专利申请较为活跃,但是个体实力均不强,代表性企业包括吉林东光集团有限公司和云顶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谢顺星,高荣英,瞿卫军.专利布局浅析[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2(08):24-29.

[2]李春燕,石荣 . 专利质量指标评价探索 [J].现代情报, 2008 (02):146-149.

[3]肖国华,王春,姜禾,郭婕婷.专利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J].图书情报工作, 2008 (03):96-99.

[4] 李慧,史芸,,宋欢,刘静 . 我国企业向外专利布局策略浅析 [C]. 中华全国专利人协会年会知识产权论坛, 2014.

企业专利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高职 管理类专业 校企合作 区域经济

[作者简介]刁爱华(1979- ),女,江苏泰兴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工商企业管理。(广西 南宁 530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面向区域经济发展以‘校企文化互动’提高高职管理类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JGA33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122-02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依托区域经济,围绕区域经济特色,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立足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目标,多方位开展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结合区域经济,加强校企合作,使更多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是实现学校与企业间产学资源互补、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相符的有效模式。

一、广西经济建设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高技能型管理类人才

2008 年初,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 年末,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国家确定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新政策,明确提出扎实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这些重大决策,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在广西北部湾发展战略背景下,广西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多重发展机遇与挑战。为了加快北部湾发展步伐,2009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未来十年,将着力打造机械、电子信息、汽车等14 大千亿元产业及新材料、新能源等4大新兴产业,明确了广西工业“14+4”框架体系及工业化发展路径。北部湾畔,风起潮涌涛声急,最急的莫过于对人才的需求。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 年人才发展规划》表明,到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量为:物流9.58万人,旅游、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12.32万人。

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快速发展,广西已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战略投资者,青岛海尔、青岛啤酒、甘肃金川集团、中国中铁西南投资、国电集团、广西建工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陆续在南宁五象新区总部基地投资建设总部大厦,利用广西作为中国―东盟桥头堡的平台,积极扩展面向东盟和中国西南的业务。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国内各个经济区,从深圳特区到上海浦东新区的成功无不依赖于高素质人才的集聚效应。广西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高层次、高素质人才,而且对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过程中,管理活动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素质的具有相应专门能力的管理类人才对于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广西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如何培养适应广西经济发展变化需求的应用型管理类专业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课题。高职管理类专业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作出科学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培养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立足区域经济、深化校企合作,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的必要性

高职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符合广西经济发展需求,尤其要适应北部湾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要结合区域性、行业性与自身的特点,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与企业建立高效的合作关系,这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校企合作有利于增加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动态和企业管理现状的了解,调整专业和课程的设置,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结构的要求。高职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要强调高职应用型高素质教育的共性外,还要注意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管理方法因地区、领域、行业、岗位、人文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要求,只有让管理类师生走进现实的社会和企业,才能真正感知现代经济管理的精髓,从而切实地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管理类专业教研如果脱离了社会和现实的背景就会失去其生存的活力。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和技术的支持,校企合作为企业输送毕业生,为企业职工开展培训活动,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实现校企人才双向互通,校企双方是互惠互利的。

因此,高职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积极开展和促进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多层次开展校企合作,形成与众多企业的合作关系,共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对于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指出:“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密切结合。”校企结合、学工结合、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社会共同参与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三、基于校企合作,创新高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校企合作的领域日益广泛,合作内容不断深化扩展,合作模式和形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因此,应依托区域经济特色及发展特点,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主动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

1.“工学交替”模式。南宁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中国―东盟合作的前沿,商贸、运输、金融等行业迅速崛起,对管理、国际商务、营销等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大。这些岗位需要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也强调实践操作技能,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参观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交替,在企业人才中择优聘任为教师,企业即学校,学校学习和企业实训交替进行,在学校理论学习的同时,逐步增加在企业的学习时间。

2.“订单”模式。广西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大西南、西部唯一出海通道,属于“承东、启西、联南”的交汇地带,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使广西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管理类人才尤其是物流人才紧缺。据调查资料显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未来五年内网络化经营运输服务型物流企业人才需求新增约2.3万人,因此,可与不同的物流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模式,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教育,培养专门人才。

3.“工学过渡”模式。会计与统计、电子商务等专业培养的人才为职场热门人才,要求具备相当的电脑及软件专业知识及操作技术,且由于岗位的特殊性,企业接纳学生实习较困难,因此,可开展前两年学校学习与实验室实践练习相结合,逐步增加在实验室的实践练习时间,第三年安排企业顶岗实训。

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要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依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否则,脱离区域产业结构特点,校企合作就只呈现在形式上,很难真正使学校和企业深入结合,学校培养的人才就业难、学校持续发展困难,企业也会出现技能型人才短缺。

四、改革创新,探索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契合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相继作出了科学的指导,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必须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之路,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1.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创新“总部―基地”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总部经济”的概念风靡全国。广西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战略。2010年7月,南宁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决定》《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和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暂行规定》,发展面向东盟的商务总部经济正成为广西与东盟合作的新亮点。发展总部经济不仅需要高端人才,而且需要建设总部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高技能人才和应用型管理人才。高职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为“总部经济”发展培养适用的人才,可借鉴总部经济运行的机制与管理模式,构建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基地,高职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的总部,着重加强理论知识体系的学习,与企业共同协商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在相关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围绕“总部”的要求开展实践教学,构成“总部-基地”的培养模式。

2.校企资源共享,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和企业的先进技术优势,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一方面,鼓励有技术实力的企业进驻校园,引进企业建成“校中厂”,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广西桂华物流公司合作,在我院建成桂华物流机电学院教学工厂。另一方面,选择管理严格、信誉度较高、接纳学生能力强的企业,作为校外紧密型的实训基地,在企业开设教学课堂,校企双方分担项目化教学任务。同时,接受专业教师挂职锻炼。为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到企业实践培训创造有利的条件。

3.校企联合办学,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式。高职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充分利用地处广西经济发展首府南宁的总部经济发展集聚的企业资源优势,设立由行业龙头企业级合作企业的负责人和学院、系领导、专业教师组成的理事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建议,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实现与企业的“无缝”连接,既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又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我国必须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因此,立足区域经济,发挥区位优势,深化高职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高职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创新,要求我们思考如何发现两者之间新的契合点。高职管理类学生的人才培养,必须坚持校企合作之路,对管理类岗位人员的需求,企业最有发言权。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向兼职、培训,利益价值的互动对接,可以相互借力,优势互补,切实提高高职管理类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沈正榜,王乐.高职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4).

[2]姚奇富.总部经济: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动向[J].教育与职业,2009(12).

[3]邓志良,宋建军.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结合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

[4]储朝曦.推进校企合作 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J].中国乡镇企业,2010(8).

企业专利工作总结篇(4)

江苏省科技厅网站消息,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启东市科技局创新观念、创新方法,全力以赴开展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申请专利2748件,同比增长52.36%,全市共授权专利787件,同比增长12.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0件,同比增长53.85%。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290.93亿元,同比增长24.6%,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例达41.5%,11家企业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有49个产品获省高新技术产品。

一是完善政策扶持。为进一步优化科技发展环境,鼓励全市发明创造和申请专利,提高全市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启东市科技局深入开展各类调研活动,结合实际,找准启东特色,创新体制与模式,大力汇集各类创新资源,培养引进高端科研人才,努力完善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出台了《启东市专利资助办法》,大幅度提高了专利资助与奖励标准,对职务和非职务发明专利申请进入实审程序后,给予每件7500元、6900元资助;对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分别给予每件6000元、800元资助。出台了《启东市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专项资金支持采取无偿资助方式。以企业实际支付给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合同金额为准,每个项目补助合同金额的20%,总额不超过20万元;单个企业每年度总补助额不超过40万元。

二是主抓三项指标。启东市科技局按照市委、市政府争先进位要求,主抓“高新技术企业数”、“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和全社会研发投入争先进位三项指标。把三项考核指标任务作为科技创新工作重点任务全力推进落实,每月召开总结分析点评会,查找问题,并努力加以解决。明确了全年科技发展三大任务: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2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超过44%;强化各项财政支持政策的创新导向,引导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4%;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100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件;精心组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继续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实施研发机构建设提升计划,建立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启东市科技局高强度跑省跑部争资源,全力争取国家、省科技创新重大项目落户启东。目前,滨海工业园区正全力建设省级开发区,并积极争取建设部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三是积极申报项目。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立足企业主战场,把解决科技与经济相结合问题、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中心任务,启东市科技局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开展了“零距离服务百企行动”:政策宣讲“零距离”,宣讲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政策,帮助企业用活用实优惠政策;项目申报“零距离”,帮助企业做好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储备;载体建设“零距离”,帮助具备条件的企业申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真诚服务“零距离”,引导企业及时将科研成果、核心技术申请专利。今年以来,已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71,其中部级9项,目前,已有6个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2个,农业3个,社发1个)、4个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个省创新资金项目、2个省自然科学基金、1个省院士工作站、2个省研究生工作站获立项,1个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已进入最后论证阶段。(来源:启东市科技局)

企业专利工作总结篇(5)

一、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据初步统计,2009年全省医药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0.90亿元,同比增长11.39%;完成工业增加值64.32亿元,同比增长12.42%;主营业务收入达226.83亿元,同比增长21.76%;实现利润总额29.25亿元,同比增长27.99%;实现利税总额45.07亿元,同比增长23.64%。目前,全省医药工业已形成以哈药集团为龙头、以哈尔滨开发区医药工业园和利民开发区医药科技园为侧翼,葵花、完达山、乌苏里江、珍宝岛、仁皇、多多、友搏、黑宝等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发展优势。一是产品优势。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的30多种原料药和18种剂型的产品,具备年产6100吨抗生素原料及中间体、30亿支粉针剂的生产能力。氨苄钠、头孢噻肟钠原粉、头孢唑林钠原粉以及头孢唑林钠粉针的产量和市场份额均居全国第一位。哈药、三精、哈药六厂及世一堂4个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总评估价值已超过267亿元。二是产业优势。全省拥有哈尔滨医药工业园、哈尔滨利民医药科技园、牡丹江爱民北药科技园三个省级医药园区。2008年,入区企业已达80家,园区总年收入40.95亿元、利税8.59亿元。三是资源优势。全省中药材资源丰富、蕴藏量大,分布的中药材有856种,总蕴藏量27亿公斤,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计算,这些药材资源的价值约为65亿元。全省已建立了6个品种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36处,保护面积5.9万亩,被列为全国十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之一。四是研发优势。全省医药行业拥有专利品种57个、国内独家品种51个、中药保护品种39个、中药保密品种2个;部级新药1445个;实施新药研发项目154个,已获得临床批件66项,在研项目88项。九五以来,医药企业获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167项。

二、生物产业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创新能力不高的问题。目前,一些关键性产业技术、产品制备工艺长期没有突破,制约了医药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拓展,更阻碍了向下游深加工领域延伸。产品更新换代缓慢,绝大部分产品处于底端领域,靠巨额广告投资、大量人力做市场、低价竞销维持生存,缺少发展后劲。药物创制研发平台由于没有专项资金的支撑,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体系,直接导致黑龙江省新药创制进展缓慢。二是科技投入偏低的问题。2008年有35%的医药企业有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但投入的经费总额仅为1.74亿元,企业技术研发投入明显不足,全省R&D投入不足销售额的1%,与国际、国内实力较强的企业投入比例达15-18%相比,反差太大,造成企业缺乏高级技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弱,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不足。这是黑龙江省医药产业在全国位次逐年下滑的直接原因。三是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企业结构不合理,虽然全面实施GMP、GSP认证,但规模小、集中度低、效益差的问题依然存在;企业、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销售收入第一位的哈药集团与第二位葵花药业相差100多亿元;在黑龙江省拥有的7713个药品批准文号中,只有149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开发档次不高,多为改剂型范畴,仿制品种占据主流。

三、专利在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及影响

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包括上游的基础研究和下游的应用研究,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处于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竞争的上游。剑桥大学的泰勒和西尔伯.特逊的研究结果表明,专利在医药工业中会影响到64%的研究开发支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经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如果没有专利保护,60%的新药就不会被发明出来。在整个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增值过程中,知识产权产品和利润呈“U”型,是“微笑曲线”的二端。知识产权保护向产业价值链两端——上游的知识创新和下游消费阶段不断延伸,产生出许多新的增值(下转第74页)(上接第71页)环节。从专利福利角度分析,生物药品专利保护与新药研发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过度利用专利保护制度,也会削弱技术创新的动力。因此,需要建立适当的专利保护体系激励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又促进知识的积累,合理、有效地利用技术创新的资源,使产业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四、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发展的对策

(一)实施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专项工程。制定《“十二五”黑龙江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发展规划》,明确未来5年黑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专利群布局、研发方向,形成独具特色的黑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专利网;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深化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宣传工作,提高专利维权的社会影响力;将全省主要从事生物技术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利项目资助资金由50万元增至150万元,使资助方式由重点资助专利项目向重点建设生物技术专利服务平台转变,提高资金的辐射面和使用率。

(二)实施专利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设“黑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专利情报服务中心”,搭建专业化专利情报服务平台,协助政府和企业预知研发目标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及早采取措施、调整研发策略、避免未来受到他人专利制约;了解相关产业和技术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帮助企业有效借鉴他人技术、及时调整研发方向、提高创新起点,为项目成果真正具备创新性和技术先进性,成功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创造条件;依托哈药医药工业园区和利民医药园区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专利创造能力;推进专利管理进入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结题、验收全过程,提高科技成果的专利产出率。

(三)实施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联盟工程。联合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一起结成知识产权联盟,配合政府做好专利技术信息服务和咨询工作,跟踪收集专利技术信息,并以技术信息服务为手段,间接引导、协调各企业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尽量避免低水平重复和恶性竞争;组成专利维权联盟,协调促成行业内的合作研究。从而实现技术共享、信息共享、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共同研发和共享专利。

企业专利工作总结篇(6)

(江苏天晟建设有限公司,江苏 泰州 225500)

【摘要】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日益发展,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总包企业大都无法独立完成全部工程。选择合适的分包企业,建立和完善分包体系,对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我国建筑专业工程分包现状及存在的缺陷原因进行分析,对如何加强分包的选择与管理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建筑工程;分包选择;管理

0概述

建筑专业工程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以下简称承包人)将其所承包工程中的一部分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其他建筑企业(以下简称分包人)完成的活动。

随着建筑市场的迅速发展,工程项目施工日益系统化、专业化,专业工程分包无处不在,单个承包人依靠自己的实力难以独立完成整个工程,常将专业性强、自身不具备优势的项目分包出去,让有专长的分包人加入到工程建设中来,加强自身履约能力,规避风险。由国际工程咨询业权威性组织FIDIC制订的《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以下简称FIDIC合同条件)对专业工程分包作了明确规定:承包人不得将整个工程分包出去,除合同另有规定外,未获工程师的事先同意,承包人不得将工程的任何部分分包出去,这类同意不应解除承包人按合同规定应承担的任何责任和义务,承包人应将分包人、分包人的人、雇员或工人的行为、违约或疏忽,视同承包人自己有其人、雇员或工人的行为、违约或疏忽,并为之负安全责任;分包人应承担并履行与分包工程有关的主合同规定的承包人的所有义务和责任等。国外发达国家建筑业依据FIDIC合同条件对分包管理的先进理念,对专业工程分包的管理已形成了一套先进、完善的体系。

近年来我国工程项目施工初步形成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以专业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随着《建筑法》、《招投标法》等,特别是2003年《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示范文本)》、《建筑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的出台,对规范工程分包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很多企业由于分包管理的重视不够,造成违法分包,而因管理不善产生的分包连带责任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因此,企业除自身综合实力需持续提升,应该重视对分包单位的选择。

1建筑专业工程分包的意义

由于建筑施工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的不断发展,各种专业化的施工队伍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搞好项目的分包是总承包合同顺利履行的关键。我国《合同法》、《建筑法》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都对专业工程分包作了详细规定,对推动专业工程分包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承包人将专业性较强的施工任务分包给施工企业完成,如安装工程、机械化施工工程(大型土石方、结构吊装等)、基础和打桩工程、高级装饰工程等,促进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承包人通过专业工程分包的方式,承担自己不能独立完成的工程,扩大了经营范围;同时借助于专业分包人的投入,弥补自身人力、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不足,从而有利于降低工程的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率。因此,加强专业工程分包管理,完善工程分包体系,规范专业工程分包行为,对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我国建筑专业工程分包的现状

早在世纪之交,中国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就经过反复酝酿、修改和征求意见,推出了建筑施工企业“金字塔”结构的方案:组建一批少而精的特级资质总承包企业,发展一批专业承包企业,培育量大面广的劳务分包企业。

《建筑法》中第29条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这说明在法律上对工程合法分包是承认和支持的,但分包单位需要得到总包单位和建设单位的认可。

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建筑市场较晚,工程分包体系尚不完善,与国外先进的管理体系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在实际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违章挂靠、非法转包及违法分包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形建筑市场的分包工程交易功能尚不完善,分包活动大多游离市场监管之外,弄虚作假,规避招标,或分包人不具备相应资质,借用其他施工单位名义,承接或分包工程;

2)专业工程分包合同尚不完善,合同条款苛刻,总承包人利用分包合同向分包人转嫁风险,分包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3)对分包的管理不严,缺乏有效监管,形成“以包代管”的局面。

上述不规范的分包行为不可避免地会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带来隐患,严重阻碍了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3分包生存的环境

3.1总包无力独立完成整个工程

在日益扩大的建筑市场中,建筑工程的投资及规模越来越大,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很多企业四处投标,造成某段时间可能同时在建几个工地,造成自有施工资源不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为保证施工质量、进度以及成本要求,中标企业只能通过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和类似施工经验的分包队伍分担部分施工任务来缓解施工强度。

3.2高科技含量的项目逐步增多

随着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工程中会出现部分科技含量较高、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项目,以中标企业目前的技术水平不足以完成该项目。此刻选择合适的专业队伍分包,不仅可以解决技术缺乏问题,而且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各项指标符合合同相关要求。

3.3主流市场竞争中的出局者

在建筑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施工企业,为了生存进行着残酷的竞争。许多资质较低、资源缺乏、竞争力较差的施工企业逐步被主流市场淘汰,难以在市场中独立承揽工程,只能依附大型企业承接部分专业分包工程谋求生存。

4专业工程分包存在缺陷的原因

1)当前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已制定了相应的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对工程专业如何进行实施管理都作了明确规定,但现行的某些政策文件忽略了专业工程分包客观存在的价值,在中小型项目合同文件中对工程分包的限制性条款过于苛刻,加上目前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给违章挂靠、不法分包以可乘之机。

2)建筑市场竞争加剧,分工更趋专业化,建筑市场已成为卖方市场,夺标竞争激烈无比,利润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承包商受利益驱动,往往提出条款苛刻的分包合同要求分包人接受,如采用盲目压价,向分包人转嫁风险、拖延支付等手段来获取自己的利益,分包人处于被动地位,分包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3)工程总承包及专业分包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目前的建筑企业为降低成本,除部分专业程度较高的分项工程由专业分包人完成外,其他施工任务由企业投入自有的机械设备和劳务队伍负责施工,企业为这些付出资源低效使用的时间成本,同时需要投入人力和精力来管理这些低端的生产资源,其管理水平和能力被拖住,得不到提高;而当前的一些专业分包队伍,由于技术水平不高,机械化程度低,缺乏竞争力。

5分包队伍选择

分包单位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分包单位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总体工程的评定。没有一定的施工经验和基础是做不好的。所以我们在对分包单位的选择时使用以下几个步骤:

5.1对有意向的分包单位实行资格审查

对分包单位的资格审查是合理分配劳动力资源,工程顺利高效实施的关键步骤。一个合格的分包单位不单单能够顺利完成工程实施,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总承包单位消除各种隐患,协调各方关系,将自身的利益与总承包单位的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严格审查分包方的专业承包管理体系、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资格证书、法人证书、法人委托书和相关工种人员上岗证等证件,确定分包方可分包工程的类别;严格审查分包方的组织机构、技术水平、施工能力、人员素质、机械设备、资产负债状况等。通过这些审查,了解分包方施工实力,判断分包方是否具有履约能力;调查分包方以前的业绩,现场考察分包方从事过的类似工程,了解分包方以前施工的工程类别、工程质量、履约信誉等情况,以判断分包方是否可以在本企业分包工程,以及能够分包哪些工程。

通过以上的调查收集到资料后,应由管理人员整理好,交由分包工程专项管理评审。将那些评审合格的分包单位,列入合格分包方名单内,供以后选择使用。

5.2实行招标制度,优中择优

为了更好地为工程管理服务,总包单位可以参照市场上的招投标办法选择合格的分包单位。首先按照工程项目策划内容确定,根据总包合同、企业及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编写分包项目招标书;每个分包单元通知3家以上的分包购买项目招标书,分包方按招标书的要求编写包括工程价款、施工组织、现场布置、拟投入的人员、施工设备以及质量保证措施、工期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等内容的合格投标书;按招投标工作的有关规定进行评标,按性价比选择该工程的分包单位。整个招投标过程要透明,要公开、公平、公正。

5.3制定事后考核机制

在分包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实行过程跟踪,事后总结评价机制。对分包单位主要从施工质量、工程进度、成本控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协调、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根据其表现分出四个等级,即优、良、合格、不合格。将考核结果及评价等级在企业内部进行公示,对那些不合格的分包单位坚决予以淘汰。而那些长期保持优良等级的分包单位可以采取加大合作力度的方式与其合作,让其可以更深入的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在某些特殊工程分包单位选择中进行优先选用,简化选拔程序,并在以后的工程量计算、价格谈判、工程款支付、工程结算等方面优先优惠对待。

6完善专业工程分包体系的几点建议

6.1完善有形建筑市场,加强分包招投标管理

完善有形建筑市场的分包工程交易功能,发挥有形建筑市场的作用,引导专业工程实施招投标,选择资源资质满足要求的分包单位。同时加强对分包招投标活动的监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市场交易的公开、公平、公平,保证专业工程招标活动规范、有序地进行,真正做到让信誉良好、报价合理、专业和技术力量雄厚的施工队伍承担分包工程。

6.2加强合同管理,规范分包行为

在分包合同订立过程中,依据专业分包示范文本,做到公平、公正、平等互利,签订规范合理的分包合同,保护承包人和分包人的合法利益;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加强合同管理,规范承包人和分包人的行为,充分发挥承包人对分包人的管理功能,借鉴FIDIC合同条件的成功经验,实现工程分包合同管理与国际接轨,保证工程分包合同目标的顺利。

6.3完善分包备案制度,加大治理力度

对分包实行专项治理,完善专业工程分包备案制度,对承包人所分包的工程,除接受业主和监理的监督外,还应及时上报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工程建设主管部门根据掌握分包市场的情况,引导市场规范运作,有效地进行市场日常监督,防止各类不法分包行为的发生。对不法分包不能以罚代管,对违法违规的企业及相关人员,应加大治理力度,从严惩处。

6.4建立责任机制,加强分包监督管理

加强业主对分包的监督、批准和管理,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并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以防止低水平、虚资质的分包人进场施工。

完善承包人对分包人的管理机制,杜绝“以包代管”现象。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并派驻相应监督管理人员,按分包合同的要求,对分包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等进行控制,做好项目生产要素管理和现场管理的协作关系,保证分包合同的履行,确保分包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对分包人的管理应贯穿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分包人的任何违约或疏忽,均视为承包人的违约或疏忽。

6.5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促进工程总承包及专业分包的发展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鼓励高层次的企业向管理型的建筑总承包商发展,低层次的企业向专业的分承包企业发展,总承包企业与分承包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使用关系。大型建筑企业逐步甩掉低端生产资源,由“大而全”向“精而强”转型,专注于项目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承担工程项目时,更多地采用分包形式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同时加强分包的管理工作,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政府应制订配套法规,对小型企业以政策性扶持,推动专业分包。专业分包企业必须提高管理能力,培育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专业化施工能力,走专业化道路,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7结束语

随着建筑业市场竞争加剧,而建筑工程业主更加专业,对工程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要求逐步提高。这就要求建筑企业们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竞争力、降低成本损耗,努力提高利润。此时对分包单位的使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使分包单位融入企业管理文化中,服从总包管理,成为企业长期的可靠的合作伙伴,将是各企业长期的发展目标之一。

同时,可借鉴FIDIC合同条件和国外建筑市场对分包管理的成功经验,在我国的招投标市场建立和完善专业工程分包管理体系,规范专业工程分包行为,使专业工程分包合法化、普及化,从而能够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使总包和分包单位各自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获取各自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而保证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智钧,李慧民,等.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企业专利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徐州;统计年鉴;分析

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增强竞争力、获得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升徐州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提升徐州企业内生发展动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创新能力可分为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包括资金投入能力、创新人才投入能力、创新设备投入能力、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能力、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新产品产出能力、专利产出能力。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勾勒出徐州市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投入能力

(一)资金投入能力和创新人才投入能力

根据年鉴,2011年徐州市小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只占到其主营业务收入的0.29%,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的0.72%,中小型企业数据整合在一起后其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的比重是0.42%。对比数据显示,2010年创新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76%,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0.93%。①这说明差距还是很大的。年鉴还显示,一共314家规模以上中型企业就有240家兴办了研究机构。300多家中型企业研发机构中有90位博士人才,占总人员的2.24%,486位硕士人才,占总人员的12.11%,2307位本科人才,占总人员的57.5%。2000多家小型企业研发机构的人才配置与此基本相同。中小企业的人才结构非常相似,总体上看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初级人才占的比重又过大,与科研要求不适应。

(二)创新设备投入能力等

年鉴显示,截止2011年底,徐州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研发仪器与设备资产总额共计182783万元。虽然绝对量较大,但研发设备能力水平不高。中型企业仪器与设备资产占总资产的2.1%,小型企业仪器与设备资产占总资产的0.42%。年鉴还显示徐州市规模以上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能力为0.002,小型企业为0.0004,显而易见,徐州市中小企业在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方面严重不足。但“我国省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效率普遍较低。”[1]这说明,作为企业的一种普遍弱势,中小企业更明显。不过,从统计数据中也可以发现,当前徐州市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更多的采用了技术改造的方式,在技术改造方面投入的经费较多。

二、创新产出能力

(一)新产品产出能力

年鉴显示,截止2011年底,徐州市规模以上中小型企业共开发新产品860项,新产品产值合计1366913万元,即136.69亿元。中型企业新产品产出能力为0.053,即新产品产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3%,小型企业的新产品产出能力为0.018,即新产品产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8%。总体上看新产品产出能力不足。但如果从研发经费投入和新产品产出直接的关系发现,新产品产出是研发经费投入的6倍,成果非常喜人。这说明,虽然新产品产出得绝对量和所占比例都不大,但是投入产出比合理,通过一定的引导,可以调动中小企业增加投入的决心。

(二)专利产出能力

年鉴显示,截止2011年底,徐州市规模以上中小型企业申请专利4合计1335项。其中技术含量高的是562项,小型企业竟然多于中型企业,说明小型企业当中有一批高水平的研发人员。徐州市有规模以上中型企业314家,规模以上小型企业2415家。平均每一家中型企业申请专利2.85项,拥有发明专利0.53项,平均每一家小型企业申请专利0.21项,拥有发明专利0.16项。这些创新工作主要体现在小改进、小创新上,讲求实用,能够迅速地转化成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也显露出整体创新层次不高的问题。

三、结论

通过对徐州市2011年中小企业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创新资金投入不足;企业高素质人才严重匾乏;创新设备投入和技术投入能力不高;创新产出能力差,技术创新层次不高。对比江苏省总的情况,截止到2010年,“全省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2]这表明徐州市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徐州市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弱、创新基础薄弱的问题,政府和企业都要做出大量的努力。政府要在资金、人才、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企业则要从根本上改变对创新工作以及人才作用的看法与认识,自觉主动地加大创新工作投入,注重人才借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工作,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华海岭.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获取投入效率的DEA分析[J].科研管理2011(04)

[2]中国中小企业年鉴编委会.中国中小企业年鉴[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1P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