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5 11:40:15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篇(1)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独立学院毕业生因受学校办学条件、办学资源、社会认可等方面的影响,就业更是难上加难。而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作为一门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前沿学科,有着技术更新快、技术含量高、适应面广的特点。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只有加强该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才能满足用人单位技术岗位的要求,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偏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类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然而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往往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主要表现在:1.实践动手能力差受功利思想的影响,用人单位总是希望招聘到的人才能迅速上手,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而独立学院培养出来的电信类专业人才动手能力和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经验欠缺,导致无法独自胜任简单的工程项目。2.学习能力不强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强的大学生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成长动力。而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普遍较为薄弱,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以旧引新、拓展延伸、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与企业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3.怕吃苦,心态浮躁电信类工作岗位相对枯燥,环境艰苦,用人单位希望大学生能有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在就业过程中心态浮躁又害怕吃苦,导致企业不愿录用。4.创新力不足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用人单位迫切需要大学生运用创新精神来帮助他们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但当下独立学院对支持创新实践的投入严重不足,大学生受场地、设备、人员、资金等限制无法进行相关创新实践,创造与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三、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成因

(一)个人原因

1.自我效能感低。电信类专业课程难度大,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底子薄,相对于公办院校毕业生自我效能感较低,常以“学渣”自嘲,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刻苦专研的学习精神,导致其在实际竞争中缺乏竞争力。2.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部分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不清楚毕业后可以从事何种工作,对职场和岗位的未知,导致学习动力严重不足,没有很好地利用大学四年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3.就业观念不合理。独立学院学费昂贵,部分学生和家长本着投资与回报成正比的心理,对就业期望过高,盲目追求待遇好、环境优的工作,而一些条件艰苦的参考文献:[1]余长春,王润斌.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陈丽锋,孟瑞,冯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J].电子技术,2011(5).岗位,如常在户外工作的工程监理和网络优化类岗位不愿意去。一些学生甚至频繁跳槽以寻求“理想”工作。

(二)学校原因

1.课程设置与社会脱节。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未能跟上技术的发展速度,加上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环节过少,生产实习往往也流于形式,学生缺乏实践动手锻炼,导致其掌握的知识落后于生产实际,难以满足企业需求。2.师资水平有待提高。电信类专业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而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教师极少具有企业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未结合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和趋势,教学方式单一,产学相结合欠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硬件投入不足。独立学院的发展主要靠自筹经费,相对公办院校而言,在实验场地、仪器设备等方面投入不足。再加上电子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快,很多建好的实验室已经过时,导致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学生无法接触到企业一线使用的最新设备。

(三)企业原因

校企合作是促使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最有效方法。然而当前独立学院与企业之间的联结普遍还是“松散型”的,较少进行紧密合作。如独立学院虽与一些电信类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但由于企业研发项目保密等原因,很难将学生的实习实训落到实处。

四、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解决措施

(一)个人层面———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学生应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多渠道了解社会需求,客观评价自我,并根据社会需求及自身实际,尽早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有目的地在大学期间拓宽知识面,培养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实现自身与理想职业的匹配。其次,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学生应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在重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根据电信行业和职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广泛涉猎非专业知识,实现专业知识与非专业知识的跨学科整合,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此外,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时掌握新知识以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状况。

(二)学校层面———多措并举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1.优化课程改革。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建设应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将就业能力的提升嵌入到课程体系中,使学生边干边学、学干结合,提高学生驾驭专业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2.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前提。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和行业紧密结合的学科,学校更应重视该专业教师的培养,以老带新,鼓励教师结合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研究,以提高教师的科研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纯理论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采取教学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上得到提高。3.深化校企合作。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应加大与企业的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并通过合作开发课程、建立联合实验室、设计教学科研项目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研究和学习,在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同时,高校也通过了解企业的现状及运作状况,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4.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独立学院电信类专业应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形式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在课外实践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就业技能。如通过举办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赛事,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的就业能力与需求岗位相符合,使企业和学校形成无缝链接。

(三)企业层面———积极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专业能力;差异性能力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厘定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是从就业过程中逐步提炼出来的,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通常是指大学毕业生通过学习各种知识,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自身的就业理想,同时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顺利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就业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在校学习或从部分社会实践中得到,它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等。一个大学生要想实现顺利就业,首先他的就业动机必须正确,其次,他应具备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差异性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其中基础能力包含人际交往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专业能力主要指满足岗位所应具有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差异能力主要包括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就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来看,具备基础能力是顺利实现就业的前提,只有基础能力足够,才可能顺利就业。专业能力是实现就业的关键,差异性能力是核心。只有具有了差异性能力才能从顺利就业最终走向自我创业,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正处在变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多工厂都面临着倒闭破产,“隐量”“存量”待就业人口巨大,加之大学生毕业数量的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另外,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现象十分明显,导致大学生人生目标、价值取向、专业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不足、就业难。据有关部门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上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专业能力不足。目前,由于很多大学在考量大学生时,采用的是学分制,导致很多大学生只注重学分积累,而忽略深入学习本专业知识,自身对本专业的知识掌握不够,而通常学校也不会及时正确引导学生,最终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能力不足。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作岗位对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而很多高校都不能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自身专业,这也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2.学习能力不强。学习能力其实是一种接受能力,它是其他能力形成的基础。大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去学,而不是仅停留在让学生学到了什么上面。若一个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走上工作岗位后就很难快速熟知新岗位所需的知识与业务,造成上手慢的局面,而单位看重的则是员工每天能给企业带来多少效益,由此可见,学习能力不强将严重阻碍学生就业。

3.实践能力低。实践能力不仅包括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包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很多大学只注重让在校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导致大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当这些大学生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后,很难满足岗位需求,还得从新学习,而很多企业又不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去培养这些大学生,这造成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此外,部分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眼高手低”,这也会影响其实际就业。当然,创业意识淡薄,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后期就业。

三、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1.切实完善高等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学校,要想把大学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必须从学校这个源头上着手。对高等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要逐步改革、不断完善。要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来设置专业,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当前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也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举措。

2.努力完善以职业规划和就业咨询为核心的就业指导机制。要引导学生逐步转变思想观念,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最终就业的主体,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引导学生就业的内容要全面,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观念、就业心理等多个方面,并且引导时要分层辅导,根据学生年级和学习层次的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在分析引导时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特点以及发展意向等,为学生提供的职业生涯指导服务不仅要内容充实,而且要有个性。要经常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

四、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要想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要切实完善高等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完善以职业规划和就业咨询为核心的就业指导机制,而且还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把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使更多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石铮.人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篇(3)

关键词:就业能力培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一、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众志成城,搭建常态化规范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1.全员动员、广泛参与,就业工作有机联动

(1)领导重视,构建全员参与的就业体系

在我校以"育人为本,促进人才辈出"的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引下,各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学院就业领导小组,督导并建成了学院班主任、系支部书记、任课教师、研究生导师、辅导员等一体化的就业通报联动机制,把握契机,群策群力解决就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瓶颈,形成了浓厚的全员参与的就业氛围。

(2)党员示范,深化就业"三个一"制度

发挥教工党员的先进示范作用,围绕就业工作开展教授、班主任、全体教工三个层次的立体化就业指导团队。召开多场党政联席会议和本科生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就业工作研讨会,推动学生国防就业、高端就业;号召全体教工党员继续深化就业"三个一"制度,每名教工党员指导一名就业困难学生,加强就业的过程指导和目标指导。

2.提前规划、互帮互助,生涯指导扎实推进

(1)积极引导,就业能力稳步提升

面向本科生群体开展:向左走&向右走--选择的智慧主题讲座;与教授对话--教授工作日活动启动;与班主任对话--师生座谈会活动;"群英会谈"--研、本学生座谈会;锻炼表达--挑战主持人大赛;"对话明天,点亮人生"--院友访谈主题教育活动。面向研究生群体开展:职业论坛之"职场早知道";职业论坛之"闪亮就业之路";模拟招聘会--"职场全体验"。推进了对学生的生涯指导工作,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学生主体,互帮互助主动就业

就业不能单靠学生个人。就业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团体作用,形成学生自我服务的就业团队。每周一期的就业心得集锦、每日一期的就业简报、每天多条就业讯息也帮助年级学生及时了解到校内外各类就业讯息,引导学生自发总结和思考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交流就业心得,提升就业能力。

3.搭建平台、分类指导,人职匹配深谋发展

从普惠式生涯教育、协助式生涯辅导、自助式生涯服务、个性化生涯培训四个层次搭建了全程化多路径的生涯辅导体系。为健全培优育人机制,拓宽职业生涯指导模式,需要不断提升就业指导活动质量,结合学生发展诉求,多管齐下,分层次,有重点,全力推进职业生涯指导工作高效开展。

4.巩固学风,关注学困,促进升学提升就业

学分绩点的高低对学生是否能到理想的单位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投入大量精力关注招聘的同时,我们尤其注重学院学风的巩固,特别是动员一批有能力的同学读研再深造,提升就业层次。各学院领导特别召开了考研动员会,在考研宿舍布局及其他环境等方面为该群体做了充分的考虑与支持。安排学生联系人定期汇报学生的考研状态,不断鼓励坚定信心。为毕业生的升学率提供了保证。

二、发挥社会教育的联动作用,多管齐下,加强多元化多路径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1.校友合作,开拓就业渠道

学校积极挖掘外部校友力量,梳理校友信息,加强校友联系,健全校友网络。邀请杰出院友来校开设讲坛,设立奖助学金、召开专场招聘会,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榜样魅力,树立鸿鹄之志。

2.院企合作,增添就业合力

学校老师利用暑期时间带领学生参加企业走访活动,探寻校企合作机遇,积极争取更多的就业资源,探索更高效、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增添就业合力。

三、发挥家庭教育的协同作用,同心同力,发挥普惠式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保障作用

通过就业意向调研,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确信自身已具备明确的个人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规划。但在实际求职环节,学生比公司声誉、比薪酬待遇、比工作岗位、比就业地域的盲目行为屡屡发生。在职业定位教育上,部分家庭未能发挥理性引导作用,不切实际地希望子女回原籍工作、继续深造、找高薪职业等影响了学生的自我定位和择业观,阻碍了毕业生顺利就业。

在新时代的就业工作中,家庭因素对于学生去向的选择影响比重原来越大。很多学生对满意工作的定位为"钱多事少离家近",许多学生家长也都盲目的要求孩子回到原籍工作。基于此类现象,如何做到既能发挥家庭教育的协同作用,又能避免学生"啃老"、如何做到既能让学生充分利用家庭资源顺利就业,又能避免因家庭所在地的原因束缚了学生自身的发展是我院长期以来一直不断探索解决的问题。因此,以事业为引导,发挥家庭教育的协同作用,实现学校与家庭的高效的沟通与无缝连接,发挥教育正能量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制定完善《学生就业情况家长联动规范》等操作指南,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发掘就业资源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家长的能动性和对就业的正确导向作用。力争实现充分联动单位、学校、家庭的资源与作用,形成学院搭台、单位唱戏、教师引导、家长关心、学长身范的全员育人、事业引领的工作机制。

完善家校桥梁的搭建,强化落实安全稳定。综合利用以下几种渠道实现家校信息的及时沟通和反馈,扫除交流距离障碍。

(1)辅导员建立家长飞信群。通过飞信定期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就业考研情况,落实安全稳定工作。

(2)推行家长QQ群,加快信息的双向传递。建设学院学生成长网络平台,及时学院专业信息及年级学习生活信息。

(3)假期给家长的一封信。结合学生概况和专业整体情况,再话学生的就业和发展。

除此之外,我们将依据历年就业调研分析结果,继续做好重点比对,综合分析,剖析数据的内在逻辑关系,加大对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特点以及岗位要求分析工作。第一、针对考研学生、学困生、立志国防就业学生、社会企业就业学生、创业学生等各类应届毕业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和人职匹配实施横向上的分层分类指导。第二、就业指导不仅在毕业班,更需要贯穿整个学生生涯,因此,在加大面上职业规划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指导任务,帮助学生在纵向发展上实现个人就业能力、素养的稳步提升。第三,就业工作人员尤其是处在一线的辅导员也将继续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不断加深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积极参加与就业相关指导培训,提升专业指导能力,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篇(4)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就业;综合素质

在一年比一年严重的“大学生最难就业季”里,传统的就业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必须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助其从被动的求职者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者,以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

一、创新创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源自于我国经济结构与劳动力结构之间的矛盾,学生所学与企业的需求错位,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企业也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培养能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定位,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创新创业实现多元化的就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创新创业是大学生自我就业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是一种形式相对高级的就业路径。大学生要不断地培养创新意识,正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把握好创业的时机,规划一个合适的就业方向,同时还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带动社会上更多人的就业。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滞后性

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起步较晚,且水平滞后,未能很好地实现预定的培养目标,这种现象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高校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创业教育模式比较封闭,尚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在整个校园里没有形成一种创新创业的氛围。此外,家庭教育过于强调规避风险,使学生缺乏探索和冒险精神。

三、加快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就业率的具体举措

1.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创新创业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起步相对较晚,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的专职教师较少,对于学生来说缺少有效的指引。面对这种状况,高校要加大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培养,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组织教师参加创业指导师的培训进修,使他们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安排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挂职、兼职,让教师切实的感受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此外,高校还可以聘请一些校外的企业精英到高校担任创业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分析时政利弊,转变学生就业观念,降低创业风险,有效地引导学生创新创业,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和自身综合素质。

2.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

当前高校的创业氛围并不浓厚,创新创业的学生在整个高校就业人群中占比仍然较小,很多学生毕业之后都倾向于直接去找工作,忽视创业的可能性。面对这种状况,高校应该广泛开展一些创业讲座、职业规划讲座,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尽最大可能完善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同时,高校内要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基地,由创业导师对优秀的创业项目进行孵化指导。针对学生关注的创业项目,高校可以提供资金和物质支持。

3.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要想让更多的学生走向创业的道路,高校必须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环节有机结合,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发展的空间,培养教导学生掌握各种创业技能和策略。大学生只有经过系统化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训,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熟练的实践能力,才能够保障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稳步进行。

创新创业是当前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大举措,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面对种种问题,就需要高校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学生中营造出良好的创业氛围。此外,调动好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让不同的主体都能够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来,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真正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大学生成功就业[J].亚太教育,2016(2).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篇(5)

关键词:就业能力;团学工作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出现了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的情况。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高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问题、社会需求发生改变、用人单位的要求变化等等,但从大学生自身考虑,其主要原因还是自身就业能力不强。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高校团学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通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1 高校团学工作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1.1 高校团学工作的内涵

高校团学工作是高校教育与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组织结构包括高校共青团组织以及学生组织(如学生会、社团、志愿者协会)。通过开展团学活动,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竞赛、兴趣爱好培养等,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1.2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就业能力一词最早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其主要是用于研究下层民众的就业能力。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就业能力用来研究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而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才逐渐增多。尽管对就业能力的界定没有统一的定义形式,但就业能力的基本要素和内涵则是普遍接受的,英国学者Yorke和Knight提出的USEM的就业能力理论是具有代表性的, 即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Understanding);具有工作所需的通用和专业技能(Skills);表现为具有自信心的效验信念(Efficacy Beliefs);体现战略反应和思考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国内,任江林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工作能力,第二个层次是专业技能,第三个层次是求职技能。张丽华、刘晟楠则提出了就业能力的五个维度,即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由此,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以就业为目的的综合素质能力,应涵盖其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并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心理品质、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及求职能力。

2 高校团学工作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2.1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着改变,各种价值观如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价值观也影响着在校大学生,以至于有学生对自己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而高校的团学活动作为一种存在于校园生活中的文化形态,是校园成员所共有的校园价值观以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的体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团学活动,可以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择业观。通过活动的参与,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品质。

2.2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

由于受高考制度的制约,以及学生成长的家庭、社会环境不同,大学生中存在缺乏自信、心理承受能力差、得过且过的各种情况,在就业过程中表现为挫折、自卑、抑郁、攀比等不同的心理问题。高校团学工作通过开展文体活动、竞技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技能比拼的平台和接触社会的机会。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增加社会阅历,克服心理问题,从而客观认识自我,既不骄傲自满也不妄自菲薄,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业和职业生涯,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增强就业心理素质。

2.3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以学习和考取大学为目标,对社会的接触较少,在步入大学生活后,面对新的环境独立生活,往往会出现适应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的现象,导致焦虑、抑郁的问题出现,严重者还会出现心理障碍。而校园文化活动则是促使学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此外,通过双休日及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速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满足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认识新事物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社会实践的感受和经历内化为自己的综合素养。通过实践找准职业与理想的差距,修炼自我,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就业能力。

2.4 沟通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是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也是用人单位较为看重的能力之一。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团学活动,往往需要涉及团学组织内部多个部门,学校多个行政部门或社会上的多个机构组织,让学生有机会与不同文化背景、性格特点、职业的人打交道,从中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和合作,培养人际交往能力。高校团学活动本身又具有团体性,每次活动的组织开展都是组织成员相互合作、相互信任、集思广益的过程,通过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就要求同学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2.5 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是社会需要的一种重要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高校团学工作多数是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策划开展的活动,活动集合了众人的思想,摆脱了教室课堂的束缚,突破了专业的限制,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时在组织开展活动过程中,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

3 有效开展团学工作,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3.1 注重开展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团学活动

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团学工作的内涵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除了开展校园文体活动外,应结合就业开展相关的活动,例如职业规划比赛、模拟招聘形式、各类职业礼仪的比拼以及针对就业的讲座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求职的技能、就业的形势和政策,从而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路线,并在活动中积累就业经验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就业素质。

3.2 注重引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的不断进步也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变化,其呈现的多元化、模糊化随之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作为团学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应该以社会主义价值观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面临就业的学生,通过开展相关的抗压、减压的团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团学工作作为高校管理的一支力量,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强化心理,提高素质,增长本领,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毕业后顺利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俞佳超.高校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0(3).

[2] 唐甜甜,姚文锋.团学活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2010(8).

[3] 田小平,张治国.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优化对策[J].就业指导,2012(20).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培养 就业能力

就大学生而言,就业能力主要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对系统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够实现就业理想,适应环境变化,满足社会需求,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当前,国内的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发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基本雷同,培养的大多是知识型人才,强调系统知识的掌握,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长期以来,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足,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没有协调发展,导致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与用人单位的要求错位,最终影响就业。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办学理念滞后,定位不准。一心想提升办学层次,一味追求“大而全”,专科升本科,本科争上硕士点、博士点,致使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替代性,没有市场竞争力,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

三.专业设置滞后,与市场脱节

有些高校盲目申办热门专业,而由于自身师资等办学条件所限,致使教学质量不高;一些高校为降低培养成本,专业陈旧,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设置滞后,缺乏灵活性,导致毕业生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一些高校专业设置过细,学生所学知识过专,与经济社会所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标准差距较大,从而影响毕业生就业。

四.就业指导不到位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时效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内容简单,形式单一。有些高校甚至没有相关的就业指导,要么敷衍应付,一些就业指导课有名无实,完全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就业指导不健全,就业服务不完善”、“缺乏学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就业与职业发展的理解和把握,不利于学生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对接

因此,高校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

一.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顶层设计。在知识结构方面,明确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必须了解掌握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在能力结构方面,明确学生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应具备的技能和证书;在素质结构方面,明确学生应具备思想、文化、专业、身心等素质。

二.加强专业建设

高校应建立灵敏的市场反应与调整机制,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加强市场调研,适时调整专业设置,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布局,办出特色。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专业评估机制。

三.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高校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应突破单一学科知识的局限,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进行市场调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柔性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合理的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要求宽、求厚,专业方向课要求精、求特色,专业选修课要多样、实用。适当降低必修课比例,扩大选修课比例,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和谐发展。

四.加强实践教学,积极开设第二课堂

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坚持课堂教学与校内实践教学对接,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接,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实习管理,保证实习质量;充分建立实践性教学基地。

五.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体系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应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首先,坚持就业指导“全员化”。就业指导不仅仅是就业指导教师的责任,校内各级领导、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都要共同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去,人人参与、全面开展。其次,坚持就业指导“全程化”。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四年整个教学过程,构建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永苍,吴选忠,陈瑛.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8):67-69.

[2]麦可思研究院.201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03-204.

[3][4]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93-97.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未来教育的困惑与挑战[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6.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篇(7)

关键词: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培养路径

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职业生涯的无边界化和易变性日益明显,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大学生个体、雇用劳动者的组织、高等教育机构共同关注的问题。就业能力 ( employ ability)对职业生涯的成功极其关键[1]。如何在大学中有效帮助学生发展就业能力,成为许多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焦点。以欧洲为例,1999年,29个欧洲国家共同签署"Bologna宣言",确认"提升公民就业能力"为欧洲高教体系改革的首要目标之一。国际劳工组织对就业能力的定义是"个体获得和保持一份有薪水的工作、 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西方国家在上世纪 70年代就开始对就业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使用了关键胜任力( keycompetences)、核心技能 ( core skills)、可转换胜任力( transferable competences)等不同的术语。

一、 国内外关于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

1、国外就业能力的两种模式

美国模式和英国-澳洲模式[2]。美国模式以 SCANS( Secretary's commission on achieving necessary skills,1991)为代表,把就业能力分为两大类:基础技能和工作技能,其中基础技能包括基本技能、思考技能和个体特质三个部分;工作技能包括资源、人际交往、信息、系统和技术等五个部分。澳大利亚模式以 MKC ( Mayer Key Competencies ,Mayer Commit tee , 1992)为代表,提出七种关键能力:信息收集和分析、思想和信息交流、工作活动的计划和组织、团队合作、数学知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2002年,研究者们对 MKC进行补充,提出ESF ( Employ ability skills Frame work ),包括两大类:关键能力和个体特质。其中关键能力包括沟通能力等八种技能,个体特质包括诚实正直、适应性等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 研究者认为就业能力是识别工作机会、获取工作的能力,由职业认同、个体适应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四个集合的交集所组成;同时,还发展了相应的就业能力的测量工具。

2、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主要观点

自从国内学者郑晓明 2002 年发表"就业能力论"的研究文章后,我国对就业能力及其结构维度的研究逐渐增多。任江林(2005)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应当包括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求职技能三个层次。谢志远(2005)则认为应当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性、创造性。汪怿(2005)认为,就业能力由基础技能、个体管理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构成。张丽华、刘晟楠(2005)则提出了就业能力的五个维度,即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李颖等将就业能力区分为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和社交工作能力等三个维度 20项指标。 闫大伟(2007)认为,就业能力具体包括功能性能力、可迁移能力、自我管理或适应能力。郭志文、宋俊虹(2007)认为就业能力研究主要围绕个人特质、个人环境、个人策略和结构要素四个维度展开。宋国学(2008)从专业技能、沟通技能、个人属性、人际技能、团队技能五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测量研究,之后,他又将团队技能换作学习能力,将学习能力看作重要维度。朱新秤(2009)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应包括职业认同、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资本、个人适应能力。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本文认为就业能力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就业能力结构是从求职者所具备的内部条件和外部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而狭义的就业能力结构主要是从大学生个人特质方面展开研究。根据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结合职业岗位招聘的要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笔者认为,本研究在回顾相关领域研究的基础上,把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定义为:经管类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获得的能够符合雇主期望、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体现为保持工作、获得晋升并对企业战略目标做出贡献的能力。

从狭义就业能力结构的角度分析,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主要由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大模块构成。

1、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即经管类大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要素。专业知识是学生在专业教育和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专业知识结构、专业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等。学生通过专业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等各环节的学习,将外在的经管专业知识内化成由智力因素联系起来的多层次、多系列、多要素的专业知识综合体。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不但可同化原有知识并合成新观念、新知识,更有利于增强专业技能,最终提高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的提高,需要经管类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专业技能。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除了明确所需专业外,更重要的则是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达到节约人力成本的目的。

2、通用能力

通用能力是指除专业能力外,用人单位招聘经管类大学生所看重的基本素质能力,这是关系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决定性因素。对于经管类学生来讲,通用能力具体包括健康的身心、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责任心、脚踏实地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些能力是经管类大学生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而获得的工作能力。用人单位往往通过简历对通用能力进行初步考查,通过简历筛选的学生则会进入面试环节。面试大多会结合用人单位的管理实际展开,面试官都会针对大学生的表现予以测评。如果用人单位认定参加面试的毕业生已经具备了经管类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学生便基本上可以顺利就业。

3、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学生进入职场后是否能成为职业精英、实现持续就业的决定因素。对于经管类学生而言,创新精神、团队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则是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能力只有在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来。可持续发展能力通常是决定一个学生能否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关键因素, 现在许多用人单位都要求毕业生在签约前来单位实习或试用,其目的就在于考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质。根据笔者多年来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可持续发展能力素质高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大多经常参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调查、企业假期兼职等活动,这些学生除了能顺利就业外,大多能在单位得以继续提升,实现持续就业获创业。

三、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路径

面对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政府、企业、高校和学生四方应协调起来,采取政府政策支持、高校完善培养体系、学生自我构建培养方案等有力措施,全方位培养经管类学生的就业能力。

1、政府应通过制度建设促使企业加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责任意识

政府除了要加强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调控,不断改进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政策外,更紧迫的应该是健全校企合作培养的政策法规,通过制度约束促使企业加强培养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责任意识。政府应建立一套制度,对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校企业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约束和规范管理,强化企业参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实现大学生实习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2、企业应为经管类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就业市场环境的变化,社会越来越重视经管类学生的通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高校在实践课堂及场所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企业及用人单位承担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责任。目前很多高校的经管类专业都建立了校企共建实践基地,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制度的制约,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内驱力缺乏,企业和高校直接利益的兼容性不强,导致校企合作的形式多限于实践基地的建立和横向课题的合作,学生实习也局限于观摩和讲座等单一形式,企业和高校之间并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在校企合作中,高校方参与合作的主动意识很强,但企业方的积极性却不高,无法实现管理类职业岗位要求与教学的无缝对接。而在西方国家,很多企业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企业同时也可考查并挖掘有潜力的学生,为其量身定做能力培养计划,为企业储备人才。

3、高校应建立完备的能力培养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战场,教育部早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中就规定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就要求各高校应明确经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注重学生胜任力的培养,使其具备市场所需的就业能力,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完善经管类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体系。

第一,加强专业性就业指导。通过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在校学生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辅导职业生涯设计、提供就业咨询、提供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并协助安排实习、工作体验与假期工作机会等,同时,广泛与企业互动合作,定期调研了解市场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第二,科学设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时应结合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区域经济建设的需求,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根据经管类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模块课程或项目课程,扩大实践性课程的比例,为学生就业夯实实践基础。第三,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在课程教学中就业能力的培养。经管类课堂教学中可融入的核心就业能力包括团队工作能力、沟通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第四,拓宽实践渠道,构建完善的社会实践体系。一方面,学校可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士担任兼职老师承担一定的授课任务,加深大学生对经管类实践工作的认识。另一方面,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安排学生到企业上岗实习,实地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此外,还可支持学生自行开办模拟企业或创业,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

4、经管类大学生自我构建培养方案,塑造个人整体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提高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这一就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首先,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为自己提升就业能力奠定基础。从入校之初,学生可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优势、性格等情况,积极做好职业生涯准备,树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学生在明确职业生涯目标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自己的就业能力,学生可参与人才素质测评,根据测评结果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从经管类专业、职业岗位要求等方面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并以此为中心来学习和培养自己的能力。其次,经管类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增强自己的通用就业能力。学生在参与或组织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具体问题,他们必须及时有效消除障碍,保证活动顺利进行。这一过程可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计划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再次,经管类大学生应深入社会,积极寻找接触经管类岗位工作机会。学生可利用实习和社会兼职工作,接触不同的客户、不同的同事,体会团队工作精髓,深入理解组织文化,亲身体验工作角色,培养整体就业能力,以便提高自身的工作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郭志文,B.I.J.M.范德赫登.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就业能力:一种新的心理契约[J].心理科学,2006, (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