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统计学标准化

统计学标准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5 17:27:26

统计学标准化

统计学标准化篇(1)

【关键词】会计 会计信息化 标准体系

引言

当今世界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作用重大。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信息化,唯有同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才能提升会计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发挥其职能。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已成为我国当前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概述

(一)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指依据会计学、系统学和管理学,以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整合会计处理流程和各项业务流程,建立高度自动化的“智能型”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实时采集、存储、加工、传输、应用会计信息,及时准确地为各级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高度共享的会计信息的过程[1]。

其基本特征是:计算机、网络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使会计信息收集、提供、处理、比较便捷而高效;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和高度共享;能够实时、主动的采集和处理会计信息。

(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标准只有建立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可,才能取得效果。标准化的建设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防止产生

贸易壁垒,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促进全社会的公平正义。没有标准化就谈不上实现会计信息化。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标准,首先要建成会计信息系统的标准化。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是实现会计信息化标准化的前提,也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2]。

会计信息化标准是由权威机构制定(认可)并批准,普遍适用于会计信息化活动的各项规则。它对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反复出现的重复性事物制定统一的规范,形成全行业共同遵守的准则。该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是指各类会计信息化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它是指导会计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整个会计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

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现状

1.会计信息化标准制定起步较晚。2009年4月12日国家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指导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明确了会计信息化的目标、任务、要求等,制定了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宏伟蓝图,指出了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建立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定的组织机构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但直到2011年12月23日,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才宣告正式成立。基于此,推动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3]。

从现有文献来看,我国对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理论研究的研究目标不明确,研究内容不全面,多数研究者常常着眼于会计信息化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缺乏统筹考虑。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已不能满足当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甚至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梳理,形成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2.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统一标准下的信息,能够被更快捷地共享、汇总和可比。信息技术必须依靠统一的标准来降低信息交换的成本并提高效率,使信息达到高度的共享和有效的利用,以利决策者作出正确、及时的决策[5]。制定全国性的普遍适应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提高会计信息的流转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节约社会成本;另一方面,为不同单位之间会计信息的分析、比较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为国际化投融资提供了便利。

目前财务软件公司及其商品化会计软件众多。软件缺乏统一标准、软件之间没有接口,这些都影响和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同时,在我国会计信息化进程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做指导,会计信息方面出现了不同的会计信息分类标准,会计师事务所有自己的审计导向型技术标准;证券交易所基于信息监管者的角度执行自己的技术标准,甚至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执行的分类标准也有所不同。

要建设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实现会计信息资源共享,首先要加强各软件开发商的协调,开发和推广全行业,甚至全社会通用的财务软件。其次,要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主导会计信息化工作,推广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才能使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少走弯路,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制约因素

当前,会计信息化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对会计信息化认识有待提高、会计信息开发利用效率不高、缺乏高端会计信息化人才等。要实现会计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政府、软件开发商、应用企业共同努力,克服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

1.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不能简单的把会计电算化等同于会计信息化,我国会计信息化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到会计信息化的提出,经过了30余年的发展,其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会计电算化可以看着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会计信息化可以看着是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以计算机替代会计人员手工制单、记账和出具报表,它的实施将广大会计人员从烦琐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一般来说,只要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运用计算机处理账务的财务处理系统,就可以认定该单位实现了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它是将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实务的有机结合,相对于会计电算化而言为更高层次的系统,是一个集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处理系统。

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它立足于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生成的规范性,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范操作。而会计信息化更多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共享性和增值性,侧重于企业内外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要树立正确的会计信息化理念,会计信息化以会计目标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向各级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实时提供可靠、有用的会计信息。可靠强调会计信息必须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能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准确无误的决策;有用要求既能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提供有用信息,又能为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提供有用信息,还要能为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有用信息。

2.会计账务系统与各业务处理系统尚未对接。目前会计信息系统还局限于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没有实现共享,不能发挥协同管理作用。

首先,要完成财务系统与自身各业务子系统的衔接。比如:财务系统与预算管理系统、薪金发放系统、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财务信息查询系统等的有效衔接,这样不仅会减少数据输入的工作量,大大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信息的加工和分析上来。同时也会减少业务出错率。

其次,要利用网络技术,积极拓展诸如“银企互联”等社会平台的建设,实现无现金报账、电子转账等基于网上银行支付业务的开展,使财务结算更加便捷,资金的监控更加有效。利用网络技术,推进网上报账、网上报税、网上实时汇缴各项收入,实现会计信息处理高度自动化。采用网上预约报销、网上提交报销内容、生成打印报销单、自动生成报销凭证,完成报销业务工作流程。

3.缺乏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是会计信息化成功之本,也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会计信息化对广大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财会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熟练的使用、维护会计信息化系统。尽快培养一批业务素质高,适应现代会计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4]。

(1)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会计信息化在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财务数字信息更容易被泄密、窃取或篡改,舞弊的隐蔽性更大。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品行,以保证财务数据的合法安全。

(2)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的计算机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多数会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仅停留在日常操作,往往除了熟悉财务软件操作之外,对计算机的软件、硬件等专业知识掌握甚少;而计算机专业人员对财务会计知识又比较欠缺,不能很好应对运行会计软件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问题。

同时,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的网络技术也有一定的要求,会计人员要熟练地利用会计网络处理相关会计业务。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一个涵盖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比较、数据使用过程的整体。需要各岗位之间的协作、沟通和交流,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网络处理技术,就可能造成某些工作难以及时对接,甚至影响整个工作的开展。

4.区域和行业会计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与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都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会计信息化工作在短期内不可能齐头并进,均衡发展。而会计信息化所具有的渐进性特点又决定了会计领域实现全面信息化的长期性。由此看来,现代会计信息化理论将与传统的会计理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相互并存。

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直接导致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技术应用的不平衡。从区域来讲,经济发达地区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从行业来讲,通讯、金融等行业的应用较快,上市公司信息化水平普遍高于一般企业,国有制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水平普遍高于民营企业。

三、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架构

我国学者和会计实务工作者都对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开展了一系列探讨和研究,达成了一些共识,取得了一些成果。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会计信息化标准大致包含会计信息化基础标准、会计信息化资源标准、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会计信息化产业标准、会计信息化安全性标准、会计信息化人才标准等。这些标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架构[6]。

其结构见图1。

图1 构成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架构

(一)会计信息化基础标准

会计信息化基础标准是规范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事关全局性事项的标准,具体包括基础、管理、技术和工作四类事项标准。会计信息化基础标准是参照目前国家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该标准是制定其他标准的依据和基础。

全局性的基础事项具体包括由建设总体规划形成的会计信息化标准化工作指南,由资源基础数据形成的会计信息化资源数据元标准,由专业术语形成的会计信息化术语标准等。这些标准是该领域中的通用条款,是其他标准的共同基础,对会计信息化标准工作建设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全局性的管理事项主要包括在会计信息化建设领域广泛适用的会计信息化文档管理标准等,用于规范文档的格式、内容、种类等,以确保文档的一致;规范文档的修改权限、审核权限等,以确保文档的安全。

全局性的技术事项主要指XBRL技术规范,包含基础、公式、版本等技术规范。是XBRL账簿和财务报告标准的技术基础,统驭账簿和财务报告标准体系中的其他标准。

全局性的工作事项主要包括基于会计信息系统的质量控制评价、成熟度评价以及评价方式、评价程序、评价原则等指标形成的会计信息化评价标准和基于会计信息化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形成的会计信息化安全监理标准。

(二)会计信息化资源标准

会计信息化资源标准用于规范会计信息资源本身。主要包括会计信息资源元素和元素关系标准两类。一是会计信息资源元素标准用于规范会计信息资源的标签、名称、含义、来源、数据结构、数据格式、数据类型等。二是会计信息资源元素关系标准用于规范会计信息资源元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计算、引用、格式排列等关系。

(三)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

会计信息技术标准用于规范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中应用所涉及的事项,包括管理事项、技术事项和工作事项。它依托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建立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技术事项标准主要包括基于会计信息采集、处理、存储、服务而形成的信息交换标准,基于软件编程规则约定形成的会计软件编程标准,基于软件测试规范形成的会计软件测试标准,基于信息系统建模方法形成的信息系统概念建模、逻辑建模、物理建模标准,以及信息挖掘标准、信息系统数据接口标准、信息系统嵌入内部控制标准、信息系统集成标准等。

管理事项标准主要包括规范用户名、角色、权限的会计信息使用标准,规范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基本性能标准,规范信息系统开发质量、内部控制、维护服务、评估、选型、实施标准,以及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标准、会计信息化管理标准等。

工作事项标准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计算机辅助审计准则,信息系统操作、维护、审查标准和信息系统开发工程监理准则等。

(四)会计信息化安全标准

该标准是用于规范与会计信息安全有关的基础、技术和管理事项的标准。其中,基础事项标准包括信息安全术语,系统互联的模型、框架和结构等;技术事项标准用于规范与信息安全技术有关的密码技术、物理安全技术、密钥等的内容;管理事项标准用于规范与安全有关的各项管理内容。会计信息化安全标准具体包括通用的信息安全基础、技术、管理标准和会计信息系统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用户安全等标准。

会计信息系统物理安全标准内容包含会计信息平台相关的软件,设备、线路等硬件以及环境安全等。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和系统安全标准用于规范会计信息平台采用的漏洞扫描、入侵检测、防火墙、防病毒等技术。

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安全标准内容包含对会计信息进行数据加密,数字签名等。会计信息系统用户安全标准用于规范用户账户、权限和登录方式等方面的标准。

(五)会计信息化产业标准

会计信息化产业标准主要包括会计信息化业务资格和质量控制标准。它是规范从事会计信息化业务的相关部门及其在市场上相互关系。会计信息化业务主要包括会计信息挖掘、生成、审计、交换业务,信息系统开发工程的监理、审计业务,以及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信息系统开发、会计信息安全的保障、信息网络的构建等业务。会计信息化业务资格标准内容包含规范人力、财力、物力和管理条件等会计信息化标准。会计信息化业务质量控制标准规范会计信息化业务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实施与评价,规范会计信息化业务的质量目标和责任。

(六)会计信息化人才标准

会计信息化人才标准是用于规范与会计信息化人才相关的标准,分为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具体包括会计信息化人才的专业及方向、职业技能、职业技能鉴定、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审定、职业资格、职业资格认定等标准;工作标准主要指规范会计岗位的资格、职权、内容、要求的会计信息化岗位标准。

四、结语

本文基于会计信息化基础理论和标准化理论,对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进行了探讨,构建了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基本架构,以增加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完备性和实用性,希望推进与完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周南.会计信息系统: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庄明来.我国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的若干思考[R].中国会计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大会发言稿,2012.

[3]路媛媛.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现状评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1(15):168-169.

[4]张继德.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会计师,2007(4):24-29.

统计学标准化篇(2)

当今世界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会计只有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才能提高其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职能,提升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财政部2009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我国会计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和整体信息化水平,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会计信息化概述

(一)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特征

1.以会计学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技术手段。

2.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全面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重组会计流程,实现人、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等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

3.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能更好地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

4.会计信息收集、提供、处理、比较多元化。通过信息接口,可以收集来自单位内外的各类相关信息;可以根据需要提供任一会计期间多种形式的会计信息,运用复杂的数字模型进行财务分析、预测、比较和决策。

5.实时采集和处理会计信息。不论内部数据,还是外部数据,可以实时采集并进行相应的分类、汇总、计算、分析,实时主动的反映单位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二)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关于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很多学者和会计实务工作者对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基于其以上特征,可以将其概括为:依据会计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对高校的会计业务流程与会计处理流程进行整合,形成高度契合的会计信息系统,实时反映单位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时准确地向校内外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的一系列过程的总称。

三、高校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一)认识上存在误区,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初步实现了制单、记账及报表生成的“会计电算化”,将广大会计人员从烦琐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但不能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会计信息化,它距离会计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不能全面地涵盖会计信息化实质和内容,最多只能说是处于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

一旦单位建立了计算机处理账务的系统,开始利用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出具报表,我们即可认为该单位基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生成,强调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即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

会计信息化系统是将会计与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组成的新型系统,它较会计电算化为更高层次的系统,是一个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于一体,运用综合知识与技术处理信息的系统,更多强调的是会计输出结果的增值性,侧重的是单位内外信息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二)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财务部门已经建成了自己的财务局域网络,包括预算管理系统、账务处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学生收费系统等,有的学校还开通了网上查询、网上预约报账、网上缴费等功能,使校园网内的用户可以通过身份验证后查询自己的相关信息和办理业务,方便教职员工的工资查询,学生的学费缴纳和奖助学金发放等,可以说会计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距离真正的实现高校会计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必须依靠行业协商一致的标准才能降低信息交换的成本并提高效率。只有在统一标准下产生的会计信息,才有可能被更快捷地采集、汇总和运用,才具有更高的可比性,提高信息的共享性和利用率,帮助信息使用者作出准确的判断。

我国的会计软件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目前软件数量众多,但标准不统一、平台各异、软件之间没有统一接口,进行数据通讯和转换等缺乏统一标准,严重影响和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建设和应用的发展,软件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迫在眉睫。

其次,校内各部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各自为政,缺乏通用接口。信息不能共享利用,需要数据利用只能通过纸质文件或电子文档进行传递,相同的信息需要不同部门的重复输入,造成资源的利用率极低,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信息出错的概率,限制了会计信息化系统功能的发挥。

(三)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目前高校的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普遍较低,主要表现为对外不能和上级主管部门以及税务、银行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对内不能与校内其他部门和师生进行及时沟通,不能与非财务信息及时交流共享。高校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的管理信息系统相互独立,一方面,不能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优势,大大降低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无法满足管理部门和校内各部门对相关财务信息的需求。这与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

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实现与校内外其他管理系统的整合,建立财务系统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彼此共享信息资源。

(四)区域和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存在着极为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因此,形成了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在区域和校际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短期内不可能全面实现。要实现会计全面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会计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宏大工程,需要大量人、财、物的投入。经济发展水平的严重不平衡导致和加剧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技术应用的不平衡。从区域来讲,经济发达地区高校会计信息化水平普遍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从行政隶属关系来讲,部委高校会计信息化水平高于一般地方院校,公办高校的信息化水平一般高于民办高校。

四、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一)树立正确的会计信息化理念

理念决定发展,会计信息化理念对真正实现会计信息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导引作用。

会计信息化理念是:以会计目标为基础,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将服务、管理、决策融为一体,向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而有用的会计信息。可靠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要内容真实、资料可靠、数字准确,能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无误的决策。有用必须满足三个方面:一是能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并实施各项经济政策提供有用信息;二是能为加强高校内部管理提供有用信息;三是为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信息。

(二)着力构建高校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会计信息化标准是指,为在会计信息化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关于会计信息化活动或活动结果的规则、导则和特征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它是对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是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活动的结果。会计信息化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构成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2011年,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会信标委”)成立,其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制定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化标准。要求会信标委应于2012年拿出中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方案,然后制定各项具体标准,稳步推进会计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全面而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由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当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造成目前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要么照搬国外模式,要么依据需求自行建设,难免会多走弯路和造成巨大浪费。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前提,高校人才云集,所执行的高校会计制度较企业会计制度而言相对简单,且具有良好的会计信息化基础,可以率先开展高校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以标准化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实现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管理系统的无缝衔接

目前高校的会计信息系统大多局限于财务部门,与校内各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没有实现共享或共享不充分,难以发挥协同管理作用。

首先,完成财务系统与自身各业务子系统的缝衔衔接。比如:账务系统与预算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学生收费管理系统、财务信息查询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公积金管理系统等的有效衔接,这样不仅会减少数据输入的出错率,同时也会大幅度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信息的加工和分析上来。

其次,部门协作,共同建设,实现与人事、教务、学生、资产、后勤等管理部门系统之间直接的数据传递。建立通用接口,实现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资源的价值和效率。

再次,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网上预约报账,即采用网上提交报销单据、自助生成打印报销单、自动生成报销凭证、现场提交报销内容、完成报销业务的工作流程,实现会计信息处理高度自动化。积极拓展“银校互联”平台的建设,实现无现金报账、电子转账等基于网上银行支付业务的开展,使资金结算更加便捷、安全,资金的监控更加有效。

(四)培养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培养和选拔一支既精通会计,又熟悉技术,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1.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信息化在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的同时,对会计人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财务数字信息较传统手工会计资料更容易被篡改或泄密,其舞弊的隐蔽性也更大,因此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较高的道德水平。

2.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的会计业务素质、计算机操作能力、数据库及编程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大多数会计人员往往除了熟悉财务软件、计算机操作外,对其他的业务技能掌握甚少;大多数计算机专业人员又对会计知识比较缺乏,不能很好的解决和处理运行会计软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应当通过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培训等方式全面提高现有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适应和满足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需要。

统计学标准化篇(3)

关键词:图书馆评估;绩效评估;图书馆统计;国际标准

一. 图书馆绩效评估和统计标准

图书馆统计标准是图书馆收集及上报统计资料的指引,能确保图书馆统计数据的规范性、一致性并符合国际标准。同时鼓励图书信息服务机构,在管理时能善于利用统计资料、科学使用统计资料,规范图书馆评估所需的数据,并通过持续不断地图书馆评估,推动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的改进行动,实现需要改进的目标,促进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为了使得单个图书馆的数据和统计能够总结为地区级、国家级和国际范围内所有的图书馆分享、所用,而且使得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具有可比性,需要对图书馆统计项目和采用的方法规范化、标准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图书馆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图书馆绩效评估的国际标准:

ISO 11620:1998               图书馆绩效指标

ISO 11620:1998/Amd.  1:2003  图书馆绩效指标第一修正版(2003/07)

ISO/TR 20983 (2003/11)     电子图书馆服务绩效指标

ISO 11620:2008               图书馆绩效指标

ISO/28118:2009               国家图书馆绩效指标

ISO 2789:2006                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

其中,ISO 2789:2006(E) 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于2006年发布第三版,取代2003年发布的第三版。相比2003年的第三版,2006版ISO2789仅仅修改了部分统计内容上实际应用的问题,加入了电子图书服务的相关统计内容以及电子图书服务使用评价的机制。2006版ISO 2789相较以前版本,不仅非常好地兼顾了传统图书馆资源与服务,而且更多地考虑了电子资源与服务,内容更加丰富,统计项目更加具有时代特征,尤其注重对图书馆产出、利用与可获取性的统计与评估。

ISO 2789:2006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是为世界范围内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收集和报告统计数据而制定的,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图书馆之间,特别是不同国家图书馆之间的比较,为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界收集和报道统计数据而制定的统一规则,其仅规定了图书馆绩效指标国际标准所要求的数据提供,是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的重要基础。

ISO 2789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从图书馆馆藏规模和服务、用户数量和类型、图书馆人员、设备、馆舍等方面,对图书馆的投入进行统计和评价,特别强调对图书馆的投入进行评估;另外,网页存档统计和电子图书馆的服务利用的统计标准,是对区别于传统图书馆服务的某些具体新职能的统计与评价,进一步完善了传统图书馆统计的不足,拓展了图书馆新的服务领域的统计和评价。

ISO 2789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最新修订以来,我们中国也采纳ISO 2789:2006作为最新修订的国家标准的依据,推出了“信息与文献——图书馆”GB/T13191-2009中国标准,取代了原“情报和文献工作机构统计标准” GB/T13191-1991国家标准。

ISO 11620和ISO 28118 国际标准是图书馆绩效评估的系列核心标准,其共同宗旨是:行使其作为工具的职能,来评价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和开展的其它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并且评价图书馆为开展这些服务和活动所配置的资源的效率,图书馆绩效指标标准是对图书馆的产出和效率进行评估的标准工具,也就是对图书馆服务水平进行质量评估的标准工具。

在中国高校图书馆界,2008年高校图工委发布了“高校图书馆评估统计规范”,包括《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南》及评估方法、《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2007)、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图书馆藏书量指标的建议。对中国高校图书馆的评估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图书馆统计工作,比照图书馆统计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利用各种统计方法对图书馆的各项业务以及资源与服务进行统计,同时为图书馆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并通过进一步的量化研究,并综和运用数据挖掘中的分析方法,为图书馆管理决策提供更直观、更有力的依据,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很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 图书馆统计数据的收集

图书馆应该依据统计标准的定义及方法收集图书馆统计数据。图书馆统计数据必须做到:数据涵盖期间一致,统计资料的发布及时新颖,统计数据的提供详实正确。

   随着图书馆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型,图书馆的馆藏由实体馆藏为主,转向实体馆藏与数字馆藏并重,并且数字馆藏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图书馆的服务也由图书借阅、参考咨询、传统馆际互借等阵地服务,转向数据库检索、网络咨询、电子文献传递、虚拟到馆等网络虚拟服务与传统图书馆服务并重的复合信息服务模式。

   针对现代图书馆新特点,结合传统图书馆的固有特点,图书馆统计最重要的3个指标体系——馆藏统计指标体系、借阅统计指标体系和读者统计指标体系都增加了新的统计项目。比如对于图书馆馆藏统计而言,除了传统文献的馆藏总量、馆藏新增量、馆藏淘汰量即文献入藏量统计、文献类型统计、文献采购统计、藏书复本率、藏书保障率、图书丢失率等指标外,还包括电子化馆藏的统计项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索引摘要数据库、其它数据库)、电子化期刊、数字文献(电子书、电子化专利文献、网络视听资料、其它数字文献)的统计内容;图书馆借阅统计指标除包含借次率、阅读率、利用率和周转率等指标外,新增了电子文献的利用情况——包括电子文献传递量、纪录下载量、全文数据库下载量等统计内容。读者统计指标体系包括来馆的读者数量、读者的分类、读者的借阅情况统计等。

   对于图书馆电子(数字)资源和服务而言,除了数据库、电子化期刊和数字文献等电子化馆藏(数字化馆藏)统计外,其服务统计项目主要有:联机公共目录(OPAC)、图书馆网站(Library Website)、电子文献传递、网络咨询服务、电子化服务读者培训、电子图书馆相关设备等统计项目。电子资源使用的基本统计项目包含:联机数量、文献下载的数量、纪录下载的数量、虚拟到馆的数量、联机时间、联机被拒数量、检索数量、因特网联机数量等。由于图书馆电子资源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以及网络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电子资源和服务的统计也相应变得更为重要,对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以及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结语

评估是为建设,评估是为改进,而 统计是评估的重要基础。目前,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数字图书馆建设进程正不断加快,图书馆的资源也越来越趋同化,“藏书为王”的时代已经结束。“服务”相较“资源”在评价一个图书馆价值中的权重变得越来越大,21世纪图书馆评估的重点,主要看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质量。而“服务”不论对服务提供者还是对服务接受者都具有主观性,因而难用统一的数量指标来统计。因此不论现在还是未来,图书馆除要搞好图书馆业务基础统计工作外,更应重视图书馆价值评价,回归图书馆评估的本质,强化标准在图书馆评估和统计中的指导作用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统计学标准化篇(4)

1.对企业的整体运行环境缺乏正确的认知。在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中,科学完整的信息管理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企业的信息管理统计指标缺乏整体性,一些企业没有根据企业的现实环境进行统计指标的确立,在信息管理模式下,缺乏必要项目的设定,这样就会使企业的统计指标缺乏整体性,对于一些新项目和新技术应用,没有评价标准。信息管理统计指标是具有全面性的,指标体系的数据与数值要实现对接,没有根据环境进行信息管理统计工作的设定,就会使统计工作陷入片面的情况。

2.企业的部分信息统计指标概念模糊。在实际应用中,一些企业在统计指标的信息管理上,缺乏准确的分类和清晰的概念。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特点,也具有各自发展的道路,信息管理统计指标体系的具体数值,要有清晰的概念,没有正确的含义,数据与数值就无法进行对接,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就容易多项对应一个指标,而有的指标下又没有生产经营的具体活动,造成统计工作混乱。

3.信息管理统计数据缺乏时效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升级,企业的生产经营项目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模式会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就需要企业进行信息管理统计指标体系的增加或者变化。但是,当前阶段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中,信息数据缺乏时效性,企业变化后,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统计信息指标体系,企业就无法在统计工作中得到准确的数据。

二、促进企业信息管理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的对策

1.信息管理统计指标要符合企业的宏观发展规划。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要更好的制定决策,就要对自身发展有明确的认知。构建企业信息管理统计指标体系,就是为了规范企业统计指标,运用现代化的标准规范企业统计工作,使企业统计工作更具实效性。信息管理统计指标要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既是企业一个点上的发展,也是企业整体发展的动态。

2.强化信息管理统计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应用性。企业信息管理统计指标体系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全面体现。在统计指标体系中,决策者可以根据统计信息的类型和数据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对比,因此,在科学性和应用性上,统计指标体系要正确评价企业资产净利率、资本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时,明确评价企业资产负债情况和资金流动情况,以及企业的偿债能力等信息。统计指标要具有科学性和应用性,就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统计管理软件与之配套,使用好综合的管理与操作模式。

3.加强企业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的标准化建设。企业信息管理统计指标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包括统计监管制度、独立的统计部门、信息数据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要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依托,从管理体制改革上入手,强化专业化管理队伍,建立信息数据管理系统,以动态控制的方法,实施监督和引导,保证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能够充分满足企业的管理需要。构建企业信息管理统计指标体系只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任务,还有更多的现代化手段能够应用的企业发展运行中。

三、结语

统计学标准化篇(5)

关键词:林业 统计 指标体系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066-02

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是我国林业统计工作开展的基础,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是一系列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相互独立的林业统计指标所构成的统一体。林业经济现象的统计调查工作的开始都是从构建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开始的,科学的、合理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提升林业统计工作,反映林业发展建设和产业发展状况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其能够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林业经济现象,为林业建设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林业统计指标主要是以生产发展的规模水平为目标,正确引导生产资料的投向,突出林业产品质量、产值以及数量等统计指标,是对林业资源消耗和利用的反映,但是很难科学地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林业经济效益。随着林业建设领域的不断的深化和拓展,完善的、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急需建立,以促进林业统计工作的开展和林业的发展。

一、现行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

1.按照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层级划分。我国林业统计指标从层次上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全国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地区性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以及基层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不同层级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覆盖面不同,全国性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是对我国全国范围的林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数量和指标的反映和分析,是林业统计指标的总体系。地区性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是地方政府为了科学有效地反映地方林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数据,对地方的林业经济进行反映和描述所形成的统计指标体系。基础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指的是经营林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为了有效地反映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林业经济数据和生产经营成果数据,而设定并实施的统计指标体系。

2.按照林业统计的专业性质划分统计指标体系。我国林业统计可以按照林业经营的专业性质的不同,对林业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不同的划分。林业统计的专业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划分为林业加工统计指标体系、营林统计指标体系、森林资源统计指标体系、森林灾害统计指标体系、木材流通统计指标体系、森林综合效益统计指标体系等等。森林指标体系的按照专业性质进行划分,有助于科学合理的开展林业统计工作。当前这些指标体系都形成了完善的统计制度,但是林业指标体系按照专业性质划分还缺乏理论探索,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3.按照林业统计的内容划分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根据林业统计的内容划分,可以将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划分为林业生产要素指标体系、林业生产成果指标体系以及林业生产过程指标体系。其中,林业生产要素的指标体系是对林业生产的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区分,包括林业生产经营的手段及对象,包括了人、财、物、环境、条件等。林业生产结成果指标体系包括林业生产的收益、生产成本、环境成本、损耗等。林业生产过程指标体系就是对林业生产的投入进行指标体系确认和划分,包括了生产要素、人力消耗以及资源消耗等,是根据林业生产的技术要求、工艺要求以及管理要求而设置和确立的一系列的统计指标。

二、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对环境成本的分析。在开展林业统计工作过程中,建立科学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在构建的过程中并不完善和全面,尤其是环境成本分析得不到重视,缺乏对土地荒漠化、湿地面积减少、森林资源破坏以及生物减少等因素的考虑,造成林业统计中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在林业统计过程中,环境成本分析的缺失,造成了当前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缺乏全面性、科学性和持续性。在现代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对环境成本和资源消耗属性的忽视,造成了环境成本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得不到重视,影响到林业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质量的提升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当前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当中,只关注林业经济的增长,忽视了对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生态资源和环境质量变化的计量,这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使得经济增长背离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现代林业统计的指标体系,保证指标体系具备科学性和完善性,必须在指标体系中重视和强化环境资源成本,重视对环境成本的分析。

2.部分统计指标解释含义模糊。当前在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对统计指标的认识和含义解释的模糊,给林业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不确定性,影响到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指标的含义、统计范围没有进行明确。基层统计人员对指标的统计时缺乏科学的统计方法,多采用不科学的估算来确定统计数据并上报,这严重制约了统计指标的准确性。另外,由于对统计指标含义的模糊,造成不同统计指标存在交叉和重复的现象,指标信息存在重复交叉容易影响统计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得统计结果难以真实地反映林业经济情况,导致指标的评价结果被人为地夸大或缩小。

3.统计数据缺乏时效性。开展林业统计工作,必须保证林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但是,在实际的林业统计过程中,由于林业统计方法和调查手段采取的是层层汇总的方式,林业统计调查的频率和速度都比较迟缓,经过层层上报和汇总,严重影响到了林业统计工作中的问题的及时反映。林业统计的时效性对林业统计而言至关重要,落后的统计方法和调查手段严重地制约了统计数据的时效性,不利于林业部门进行决策,影响林业统计的目标的实现。

4.缺乏反映民生问题的指标。在当前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当中,缺乏对林业地区的居民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状况的评价,缺乏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关注林业职工的收入、养老、教育等情况。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忽视了民生指标,不利于全面的、科学的林业统计指标的形成,不利于提升林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影响林业的科学发展。林业统计过程中的民生指标的缺失,不能够真实地反映林业发展中的民生状况,不利于林业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不利于正确的林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5.统计工作力量薄弱。由于我国基层林业部门的人手和资金缺乏,基本统计力量十分薄弱,而且林业相关的经济项目随着林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地增加,这给林业统计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在林业统计的指标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统计力量的薄弱,许多林业统计调查的难度比较大,所需的费用也比较高,林业统计工作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全面的、科学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在执行的过程中难以实现,统计工作的力量的薄弱,调查手段和数据收集方法受到限制,影响到了科学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实现。

三、改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性意见

1.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满足宏观管理和政府规划要求。在开展林业经济统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林业统计的基本任务和服务对象,林业统计时为了满足林业发展要求对林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结合统计结果实施统计监督。因此,在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应该充分认识林业统计的目标和任务,以此为出发点开展林业指标体系的设计,在林业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指标体系的价值和实际意义,保证林业统计工作目标的实现。

2.提高林业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开展林业统计是对复杂的林业经济活动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林业统计指标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首先,应该完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指标,加强林业统计过程中的环境成本问题和民生指标的统计和分析,通过环境成本的统计,提高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的加强,进一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应该完善林业统计的报表制度,建立符合林业企业发展实际的统计报告,促进林业数据信息的有效反映。再次,应该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通过改善林业统计层层汇总的统计报告方法,提高林业统计的速度,使得林业统计中的关键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反映和上报,促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最后,应该完善林业指标体系的数据收集手段,提高数据收集的灵活性和及时性,有效地降低林业统计的统计成本,加强对林业统计核算制度的完善,建立科学的、合理的林业经济投入与产出的统计方法,以促进林业经济统计目标的实现。另外,在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中,应该重视对统计指标解释的明确,通过准确地界定和解释不同指标的含义,保证各个指标之间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3.加强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当前的林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缺乏规范和标准的约束,造成了林业统计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程度不够,严重制约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因此,林业部门和国家统计部门应该重视对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标准化建设,通过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林业以及林业相关的产业经营范围等进行界定,解决林业统计过程中存在的产业范围模糊和界定不清的问题,提高林业统计的标准化,明确林业管理和林业经营的相关活动。另外,除了加强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标准化之外,林业统计过程中,还应该强化对林业统计调查方法以及统计核算方法的标准化,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提高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林业统计工作的科学性,促进林业统计目标的实现。

科学、全面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地反映当前林业经济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的问题,为科学的林业产业发展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从而引导林业经济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在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林业统计工作的开展。因此,林业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结合林业发展实际,不断建设与完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促进林业建设顺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晓光,路春艳.试论林业统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完善[J].林业经济,2012(7)

[2] 翁贤忠,方荣杭.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改革的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12(4)

[3] 梁益鹏.林业统计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2011(2)

[3] 高荷琴.我国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林业调查规划,2009(2)

统计学标准化篇(6)

关键词:城市导视;图标;标准化;人性化

城市作为一种巨大的公共空间结构,包含了各个不同的场景,每个场景所包含的内容,往往比人们所能感受到的要更加丰富,随着现代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城市空间中需要正确的导视信息作为指引人们行动的指南,而城市导视系统作为空间与人的交流媒介出现,它指引着人流进行合理地流动,并和谐地处理人、空间、城市之间的关系,从而营造和谐的城市空间环境和清晰的城市尺度。

通常来说,文字在导视中是最直观的信息,但往往由于受众的接受水平不同,文字在信息传达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图形标识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弥补文字传递信息的不足,较为直观地、准确地把信息传达给受众,如公共设施标识系列(餐厅、洗手间、车站、消防通道等)、交通警示系列(注意行人、双向行驶、注意危险等)都可以直接用图形代替文字来表达信息。因此,导视系统中的图形元素,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可视范围内为无法准确了解文字的受众提供了更为直观的信息。

现今国际上提倡使用标准统一的图形标识符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10年颁布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第1部分: 示意图和导向图的设计原则及要求》(ISO28564-1)国际标准。近年来,我国对于导视系统中的图形符号也有了更专业性、科学性、标准化的深入研究。2006年8月4日我国颁布了关于图形符号的国家标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图形标志及相关要素》(GB/T20501.1―2006)。这项新标准现在正作为国家推荐性标准在使用。

而随着图标的设计体系愈发成熟,形式逐渐多样化,图标已经不再只为发挥信息传递的功能而存在,它与图形艺术进行了融合,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因此,许多设计师在标准图形符号的基础上,在科学合理的尺度范围内,将图形的功能性与艺术性相统一,进行创新性和有针对性的设计,根据环境因素和受众不同的情况,对图形符号进行了合理的再设计,让图标既有独特审美,又有清晰的指向功能。

1. 在导视中,通过细节上的处理使图形与字体相互统一和融合

在导视设计中,图形标识与字体为两个相互影响的部分,但通常它们本身并不存在紧密的联系。近年来,设计师为了追求风格的统一,在设计导视时开始更多地考虑如何将图标和文字风格尽量做到一致,防止受众产生视觉冲突。由五角设计公司(pentagram)设计的NewYork城市导视系统,使用了专门为此项目配置的NeueHelvetica DOT字体。在图标设计这一部分,设计师将导视字体的特点置入图标的设计中,图形中较细的部分与字体的笔画宽度相匹配,字体的转角弧度与图标的转角弧度达到一致。这套图标满足了与字体融入一体的要求,巧妙地做到了在细节处图标与字体完美衔接与统一,在整个导视系统中与其它组成元素相得益彰。

2. 运用严格的制图规范,追求更科学理性的图形规范

近年来一套名为:“Wayfinding Sans Symbols”的导视图标以其严谨科学的设计标准受到了导视设计界的关注以及众设计师们的欢迎。这套图标的总数超过400个,包括公园、飞机场、学校、运动场、办公空间、博物馆等十几个公共区域。不仅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同时对于每一个领域的图标设计研究都十分深入。比如在交通图标这部分,设计师为了避免箭头指示不清晰从而引起方向指向混乱的问题,仅仅是箭头就设计了60余个,其中包括4组不同设计形式的箭头(图1)。我们就其中一组箭头形式进行分析:标准箭头共有28个,除了最常见的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东北八个方位的指向箭头之外,还设计有弧形拐弯箭头、3D箭头等以满足不同路况和地图的需求。同时,这套图标十分重视细节的表现,设计师通过研究人的视觉习惯将箭头与箭身衔接的位置刻意加粗,从而使箭头的指向性、功能性更加明确。图1“Wayfinding Sans Symbols”系统中的箭头设计

“Wayfinding Sans Symbols”图标系列不仅非常注重细节的科学性,同时也在设计标准上进行严格把控:所有的图标宽度遵循它自有网格系统,即四个字符空格为一个常规的图标宽度,当某些特殊图形(例如高铁列车的车头容易和火车车头混淆,因此高铁站图标设计为列车侧面车身更容易被大众理解)无法在四个字符空格里完成时,设计师进行有规律的调整,依次加宽2个或4个字符空格,根据如此严格的设计标准,所有图标即使在无网格的条件下都可以完美校准。

图形符号作为导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整套导视中起到了“传递”与“交流”的作用,“传递”指的是图形符号能够完整的归纳信息,并在有限的时间里准确地传递信息,满足“功能是整个导视系统的核心”的要求。“交流”则是指的精神文化的交流和艺术审美的表达。在愈发注重文化传达及融合的现代社会,生动形象且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图形符号可以为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增添色彩同时也能够向受众传达城市的精神及文化。

在以人为本的当代社会,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导视系统设计逐渐也走向人性化设计的发展道路,现有的图形符号不仅仅要能够做到传达信息,同时也要能够满足人的心理需求,通过其独特的视觉文化与受众在心理上产生互动和交融。现代导视设计中,图标所代表的含义越来越丰富,多样化的图形标识丰富了城市的表情,也提高了城市的内涵。在设计时,我们需要将图标的功能性、艺术性、人性化相融合,使图形符号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独特表现。(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雪皎. 导视系统设计的多元化走向[D].中央美术学院,2008

[2]赵垠.论现代公共环境标识中的信息图形设计[D].中国美术学院, 2013

[3]张宇航. 导视系统的人性化设计[D].沈阳理工大学, 2009

[4]涂晓宇. 城市综合体导视系统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11

统计学标准化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统计创新 有效策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得到稳步的确立。要完善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统计部门及时提供大量的准确的经济信息、科学咨询和有效监督,以利于宏观决策和调控机关充分地了解市场、把握市场、培育和发展市场,这就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统计作为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工具和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突破原有的时空局限,进行积极的创新。

一、统计观念的创新

由于中国统计是从前苏联引进并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难免具有深深的计划经济烙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许多原有的统计观念、统计行为和统计规则与市场经济国家的差距原来越大。只有创新统计观念,以国际通行统计观念、行为、规则为标准,在思想上确立统计是市场的检测仪,是调控市场、服务市场的指挥棒的认识,才能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多年不变的机械求全的统计报表制度和简单肤浅的分析处理模式,研究我国在建设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使统计科学和统计活动的各个环节呈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要求,提高统计的公众认知程度和国际可比性,更好地发挥统计科学和统计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统计理论的创新

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不可能有行业和学科的长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统计工作也必须以先进的统计理论为指导。传统的统计理论一般以统计指标为主,缺乏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在统计分析理论方面偏重于统计指标的简单界定和计算,忽视了宏观定量分析和宏观模型分析。使得统计定位模糊,处理层次偏低国民经济核算口径、计算方法与市场经济核算体系存在较大差异,统计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需要,我们必须以统计理论创新为先行。在全面考察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现代统计理论,如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等。逐步实现我国统计理论与西方完全市场经济统计理论的融合和接轨,使统计理论更加科学,更能反映市场,贴近市场。

三、统计管理的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这一大背景下的统计管理创新实质是对政府行为的重新界定与调整,其核心是改革统计管理体制,转变职能,努力实现统计产业化、市场化、法制化。首先要确保统计机构的独立及完备,提高统计数据的抗干扰能力;第二要参照国际通行的统计规则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统计立法,提高统计法规的可执行性。第三要加强统计独立执法,促使统计执法检查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提高统计执法检查的实际效果及统计法规的权威性。第四要逐步推行统计制,确保统计数据源头的质量。第五建立行业准入制度和监督办法,积极引导、依法管理民间统计调查、咨询行业,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四、统计方法的创新

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下,统计方法的创新应着重于统计分析、统计标准、测算方法的创新。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国际惯例,改进统计指标体系,做好统计口径、计算方法、审核原则、数据来源的建库管理,使之科学、合理、实用,完善统计指标计算方法,提高国际可比性。建立科学、实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尽量减少全面调查,积极运用方案简单、指标较少、符合国际规则的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专项调查。建立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统计标准体系,参照国际标准规范统计指标分类标准、统计调查方法标准、统计分析方法标准和统计经济模型标准。借鉴西方经济统计分析的最新成果,实现多学科方法交叉运用,将数理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多元分析、博奕分析等现代数学理论方法应用于统计中。

五、统计手段的创新

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统计工作复杂化、统计信息网络化越来越突出,相应的统计手段也必须从一支笔、一张表、一把算盘的数据采集、人工计算向统计工作计算机化、网络化不断地推陈出新。为此,我们首先要做好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更新升级,构建统计信息网络,打好统计信息化建设硬件基础。其次,要统筹规划统计标准、统计指标、统计数据、统计分析模型数据库,提供统计信息化的良好接口。第三,要做好统计专用软件的开发利用,创建统计信息网上采集、整理、加工、、传递的方便快捷通道。第四,采用先进的统计模型分析软件,使统计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在线开发和自我增值。

六、统计服务的创新

传统的统计服务原则是:“政府为主、社会为辅”、“先内后外、政府优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原则必须改变。统计信息作为社会信息的主体是社会的共有财富,不仅要服务于政府,更要服务于广大统计信息的提供者――社会大众,并通过采用国际标准公布统计数据,丰富统计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拓展公众平等、方便地获取统计信息的渠道,提高统计数据的公众认知度及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统计创新是一项关乎宏观规划、决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每个统计工作者都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将统计这一特殊行业对国民经济的信息、预警及决策支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薛景文.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统计工作的创新.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