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作风常态化建设

作风常态化建设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5 10:38:38

作风常态化建设

作风常态化建设篇(1)

关键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2-0060-02

当前,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党执政的基础、力量的源泉,综合体现了共产党党性修养,是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必要途径,关系着党的生存和执政地位。领导干部是国家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的意义

(一)可以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

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直接影响着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建设,坚持推进作风化建设可以合理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并形成一种常态和习惯。在实现作风常态化的步伐中,建立良好的作风建设责任制有利于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更能及时地听取群众的建议,对工作进行改进,最终实现新时期的领导作风建设。

(二)关系着党的风气和形象

推动领导干部作风常态化更能全面深化改革,正党风,杜绝“吃拿卡要”,对不作为、滥作为、乱作为等现象严格惩治,整顿敷衍搪塞、散漫、办事推诿的不良作风,依法惩治和的办事人员,对服务态度恶劣,办事扯皮推卸的服务人员严格查办,培养良好作风习惯,凝聚正能量,建立干部选拔监督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避免违规用人,提高任职人员的公信度。

(三)影响着执政根基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升

在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受到经济改革、环境改革、市场改革等多重考验,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长期影响着党的执政,使党时刻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等负面因素的考验,推进领导干部作风的建设,可以提高党员干部的行为能力,服务能力、行政执法能力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在腐败和其他负面环境的抵制上有着很大影响,作风建设常态化可以使党员更好地梳理群众观点,在实现民生改善工作上有着很大的作用。坚持不懈地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加强教育领导干部发扬党的优秀传统和优良作风更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二、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的推进对当前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在实现过程中也会受到不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引发相关问题,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一)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主观上思想认识有偏差

从主观上来看,领导干部认为作风建设是走形式,认为可做可不做,忙于应付上级检查,思想上认知不足,真正推进的时候,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个人思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有偏见,没有认清自己的世界观,为人们服务的态度不端正,缺乏基本的宗旨意识。

2.客观上价值取向有扭曲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受到经济市场的影响,给领导干部作风化建设带来很大困难,在管理中,难免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会使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认知上存在偏差,在追逐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在暗中谋取私利,没有正确地摆正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在受到社会环境约束的环境下,各阶层领导干部的思想较为复杂,精神意念不够坚定,遇事怕事,不敢冒进,遇见困难总是相互推诿,缺乏一种舍我其谁的精神。我国当前的基本指导思想受到外国文化思想的渗透,时常影响着领导干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致使领导干部在工作的同时过分追求物欲,最终走向腐败。

3.制度上监督管理有缺陷

管理制度不到位,没有一个健全的监督管理体制,是阻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推进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作风建设管理部门中没有高效的工作机制和协调能力,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落实。在管理机制和监督制度上,缺乏一个健全的绩效考评机制,只是针对整个工作部门,没有落实到个人,相关干部人员理所当然的抱着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在社会激烈竞争中没有形成应有的危机感。整个部门没有做到“量才用人”。此外,相关制度在执行上缺乏刚性,只停留在形式主义,在考核上只是将职工干部列入考核,没有合理地量化标准,在评优评先上更是缺乏奖励鼓励,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上出现忙闲一个状态。

4.自身上素质提升有松懈

在思想作风方面,对组织没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党性观念不强,思想认知片面,缺乏思想道德建设,在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上,茫然不知所措,的思想根深蒂固,只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漠视群众利益,办事拖拉推诿。在创新意识上,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状态,习惯于按照规定的章程办事,没有严格要求自己,严重者甚至认为学不学政策和理论知识都不重要,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开拓性和创造性思想意识,在工作中对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工作方法过于简单,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坚守自己错位的思想理念。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欠缺,对组织的文化结构、思想认知、知识结构等方面缺乏应有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工作部门的需求。

(二)领导干部建设中相关问题引起的原因分析

1.外界环境变化多端

当前,我党受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其他社会建设多重环境的影响。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引发了相关领导干部诚信缺失、道德败坏、追求利益等现象发生,给党的执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时刻考验着党的生存。精神上不允许存在丝毫的懈怠,严禁消极腐败出现。

2.政治体制不完善

一个完整的政治体制应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和实施制度。从当前的具体制度和实施制度上看,国有资产在监管上出现界定不清,运行不实,监管不力等问题,造成国有资产出现大量损失,宏观机制调控不到位也会出现油价、房价、医疗价格等出现上涨。教育机制不完善,会出现各个部门之间争权夺利,办事相互推诿托现象出现,使制度在执行中走样、变形,最终导致权力开始腐败,引起部门领导和干部利益分配不均,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损害。另一方面,监督机制不完善,也会导致党务等制度执行不到位,使相关执法部门缺乏足够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给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惩治体系的不完善,会使部分领导干部钻空子,生活作风不检点,例如今年来,很多领导干部多数是以调查经济时查出,很少是以生活作风问题(例如单纯的吃、拿、卡、要)查处,是生活作风建设常态化中的一个漏洞。

3.领导干部自身修养不足

领导干部的自身修养直接关系着自身的工作责任和能力,通过对多数领导进行观察,发现领导干部的自身修养和工作能力及责任是成正比例增长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好坏,能力教养的高低、作风修养正负、艺术文学修养的深浅之间都相互影响,时刻影响着领导干部的威信建立。此外,部分领导干部在过分地追求片面的修养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个别领导在没有自身经济基础作支撑的条件下过分追求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会导致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改变,严重时将会步入对物欲的追求中,最终导致腐败出现。在追求自身修养的同时要抓住每个机会给自己充电,跟紧时代的步伐,避免在执政的过程中决策出现失误,贻误党的事业。

三、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的对策

(一)不断完善制度、规范权力

将制度常态化可以保证作风建设更好的进行,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机制,并行成约束,容易形成思路清晰和逻辑严密的责任机构。可以强化考评和奖励机制,在评定、奖励和选拔上有着重要意义,有效保证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在机制整合中,要对重复部分进行协调,减少制度内容冗杂和原则规定

(二)不断加强教育、提高素质

加强教育,提高素质是作风建设常态化的先导,建立教育引导机制,可以使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的能力、自我完善和革新、净化自我精神,有效地推动作风建设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迈进。在思想教育中要把领导干部作为重点教育对象,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出模范宣传作用。

(三)不断加强监督、形成合力

在监督管理体制上,要树立监督常态化推动作风整顿,建立作风明察暗访机制,重点实现全员督导,对群众重点反映的部门进行深入调查,加大问责力度,对作风建设严格把关,同时,强化监督责任,严控监督制度,保证监督应有的效果。

(四)不断强化考评、严格奖惩

以奖惩制度常态化来带动作风转变,对于执行制度不严,工作纪律涣散,办事力度不够、服务态度不好等相关行为应予以严惩,认真落实组织处理。在考评上本着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采用自评、他评,群众评和社会评的评价方式,定期对领导干部作风进行考核。

四、结语

本文在讨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中,综合分析思想认知、制度规范和相关机制问题,对于常态化的根本点、着眼点、关键点、着力点和着重点等没有关键讨论,这是笔者在今后研究中的重点研究对象。

参考文献:

[1]龙儒文,徐学超,张清勇.构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常态机制问题研究[J].领导科学,2013(22):41-43.

[2]别新宇.扎实推进思想作风建设常态化[J].政工学刊,2011(12):39-40.

[3]万本坚.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N].青岛日报,2013-08-24(5).

[4]马平.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浅思[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07-07(003).

[5]管云学.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J].先锋队,2014,3(09):12.

作风常态化建设篇(2)

关键词:党员干部 作风建设 反对“” 制度体系

(一)作风建设的释义。

作风是包括党政组织、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学习、思想活动、领导活动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它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员干部的党性与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关乎党员和党政组织的形象的外在品质。党的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党的作风建设的整体态势可以通过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学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领导作风建设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充分体现出来。

(二)作风建设的内涵。

一是思想作风。党的思想作风是党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问题,是全党在思想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和风格特点。党的思想作风的核心是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最根本要求。二是学风。学风这一概念是1942年2月1日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举行的开学典礼演讲中提出来的。说:“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学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坚持学以致用、用学到的理论真正去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工作作风。党的工作作风是指党组织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开展日常工作中所形成的行为要求、行为态度和行为风格。党的工作作风建设的核心是要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勤勤恳恳工作,做到勤政为民、真抓实干。四是领导作风。我们党是中国的领导党和执政党,党成为领导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既然是领导党就要实行领导活动。党和党的领导干部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态度和行为模式、行为习惯就构成了党的领导作风。五是生活作风。生活作风是党的干部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是干部的道德观念、人格品质、文化素养、生活情趣在日常生活中的综合反映,是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直接表现,我们党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必然要求党员干部生活上要艰苦朴素、品行端正、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一)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化,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

土地革命时期,由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推行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一度出现“左”倾教条主义把红色革命地区丧失殆尽的惨痛教训。1945年,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整风运动,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了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新中国建立初期,按照提出的“两个务必”思想,我党连续开展了几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不仅使党保持了革命战争年代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得了警惕和抵御糖衣炮弹袭击的显著效果,而且使新生的人民政权得以巩固。“”时期,由于大搞政治运动,名义上是直接依靠群众,实际上脱离了广大群众,从而使党的作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宗派主义,家长制,封建专断,“乱打棍子、乱扣帽子、乱抓辫子”等各种歪风邪气滋生。实践证明,用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方式整党整风、解决党内作风问题,在特定的时期确实取得了成效,但随着党的历史方位转变,这种方式的弊端也开始显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在深刻总结作为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为解决党的作风问题,不能单纯依靠思想改造和政治运动,治本之策是制度建设,明确提出必须把党的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的思想。完备的、健全的制度可以有效保障党风建设的推进,既可以预防又能够制止和惩处破坏党的优良作风的行为,遏制各种不正之风、消极腐败现象的蔓延,使搞不正之风的人失去制度靠山。

(二)作风建设的制度化,是由制度自身的本质特征决定的。

首先,制度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制度一旦形成,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如果违反,将会受到惩治。因此,制度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权威性。其次,制度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形成以后,制度的结构和制度的安排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在一段时间内发挥它的作用,不可能轻易变动。制度不会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会因领导人的

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再次,制度具有明确性和具体性,制度是有具体而明确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的,在实践操作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做,它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党的制度能够使人们正确界定党员、干部的正确行为与错误行为的界限。最后,制度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党的制度是全党共同意志和共同利益的体现,对全党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约束力,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它可以指导党内生活,规范领导行为,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发展。邓小平曾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三)作风建设制度化,是由作风问题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作风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种积淀,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其突出特点是根深蒂固、难以改变。因此,形成一种优良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克服一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不良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抓一抓就会有好转,松一松就会有反弹;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老的作风问题解决了,新的作风问题又会出现,或者老问题以新面貌出现。如果抓抓停停,或者寄希望于一次集中整治就能解决,抓一阵松一阵,不仅解决不了作风问题,还可能适得其反。制度具有根本性、稳定性、连续性,具有普遍长期的约束力,因而是改进作风常态化的重要保证。有了好的制度机制,发挥制度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往往能让好的作风得到更好的弘扬,让不良作风得到更有效的遏制。

(一)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作风建设制度化打下坚实基础。

90多年来推进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这一路径的开创,从1921年建党就开始,建党伊始,就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纲领》,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中国共产程》,就是我党作风制度建设的总纲领。随后,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史上首次提出了作风的概念,并系统概括出了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形成了党的作风建设的一整套理论。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论联合政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和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实践论》、《矛盾论》、《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中国人民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等一系列重要文献,深刻剖析了党内存在的党风、学风、文风不正的思想根源及其危害,批判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教条主义,明确党员干部、军队作风建设要求,是我党作风建设理论基础和制度雏形。

(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制度建设。

1979年11月,中央颁布《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要求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概括了党的历史上处理党内关系和整顿党风的经验,要求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出了党内政治生活中需要坚持的十二条基本准则,这也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法则。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这篇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体现了对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

(三)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1990年3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1990年5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1993年4月中纪委《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接受和赠送礼金、有价证卷的通知》,1993年8月中纪委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1997年1月和2000年4月中纪委、中组部连续印发了《关于提高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意见》、《关于改进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意见》,1997年5月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1998年7月中办印发了《关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的通知》,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等。

(四)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作风建设制度趋于成熟。

1、综合方面。2003年中央出台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04年2月中央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2006年1月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0年6月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

2、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方面。2005年1月中央印发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2008年5月中纪委印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2009年5月中纪委印发了《中共中央纪委关于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检查办法(试行)》,2010年12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等。

3、党员干部个人廉洁、作风、“三公”经费等方面。2005年1月《关于维护党的纪律严肃处理党风方面若干突出问题的意见》,2006年10月中办印发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2008年8月财政部印发了《加强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7月中办印发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2010年1月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2010年5月中办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2011年3月中纪委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实施办法》等。

4、选人用人方面。2002年7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14修订),2007年1月《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2008年1月《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2008年2月《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2010年3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2010年4月出台的“四项干部监督制度”:中央办公厅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组部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

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5、监督检查、巡视、审计方面。2001年3月中纪委颁发的《关于各级领导干部接受和赠送现金、有价证卷和支付凭证的处分规定》,2005年2月中纪委印发了《关于依法规范纪检监察举报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规范纪检监察网络举报工作的意见(试行)》,2005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条例》,2005年12月中纪委、中组部印发《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2007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2009年6月两办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2009年7月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2010年7月监察部颁发《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处分规定》,2010年10月两办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等。

(五)十以来作风建设制度化日臻完善。

十以来,党中央从严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提高制度治党、依规管党的水平,不断加强制度规范化建设。一方面,2012、2013年,中央办公厅等50多个部门对新中国成立至2012年6月期间出台的2.3万多件中央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筛查。1178件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322件被废止、369件被宣布失效,继续有效的只有487件,其中42件需适时进行修改。另一方面,2013年5月,中央批准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出台党内“立法法”,同时,就加强作风建设,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及时颁布了一系列指导意义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制度规定。

1、综合方面。2012年12月中央出台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指出要改进调查研究;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要规范出访活动;要改进警卫工作;要改进新闻报道;要严格文稿发表;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上升为党内法规。2015年10月12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是对规定的具体化。《准则》紧扣廉洁自律主题,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高标准。《条例》把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

2、个人廉洁、公共支出方面。2013年5月,中纪委印发《关于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的通知》。2013年7月,两办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要求5年内,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严控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全面清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办公用房。2013年9月,财政部等单位印发《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规定各单位应严格执行会议用房、用餐标准。2015年9月,中共中央纪委和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关于严禁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的通知》,要求切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利用传统节日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2013年10月,《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规定现职和不担任现职但未办理退(离)休手续的党政领导干部不得在企业兼职(任职)。2013年10月,中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规定严禁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2013年12月《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带头宣传倡导殡葬改革,弘扬新风正气。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干部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等公务活动做出全面规定。2013年12月,中央纪委、中央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的通知》,对一些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吃喝玩乐,甚至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带坏党风政风的现象进行严肃整治。

3、干部教育任免方面。2013年3月,中组部印发《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要求加强学员管理,切实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学风。2013年12月,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强调防止急于求成,以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选人用人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强化离任责任审计。2014年1月,中组部印发《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要求坚决防止“带病提拔”,严厉查处违规用人行为,坚决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2015年7月,中办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通知要求,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内容,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从上面梳理情况看,经过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党的作风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并建立了以《》为总遵循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总体框架基本搭建完成,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多个维度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制度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不断提高,为遏制“”等作风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历史、时代等复杂原因,制度系统性不够、不管用、执行不力等问题依然存在。

1、制度建设系统性还有待完善。党的作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主要包括等多个方面,由于层级多、部门广,容易造成制度构架与组织构架不相一致,对党的作风制度建设设计主体、设计内容、设计程序都没有具体明确,缺乏系统性,难以形成合力。制度延伸到基层,有些部门仅着眼本部门实际和特点,忽视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导致制度之间缺乏连贯性、相互缺乏系统性和配套性,在适用标准、尺度和方式方法上各不相同,造成制度之间相互祗牾、相互矛盾,形成了“各吹各号、各唱各调”的制度格局,削弱了制度本身的权威性。

2、制度设计存在一定随意性。一些部门制定制度,一般性规定多,具体要求少;弹性的多,刚性的少;原则性的多,操作性强的少。如行政问责方面,缺少可操作性和严密程序性,缺乏统一的问责标准,往往会因受到网络舆情等外部因素干扰而偏移,导致相同职务级别、同一类别案件、相似违纪行为产生不一致的处理。比

如关于出国问题,据统计,16年间先后颁布了65项规则,平均三个月颁布一项,冲淡制度本身的权威性。一些制度只规定“不准”和“严禁”,但没明确违反“不准”和“严禁”如何处理,党政领导干部违反相关制度规定,找不到令人信服的处罚依据。3、公众参与有待加强。党的作风制度是对党员干部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的约束性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其制度规定一般都通过文件形式下发,有的甚至只对监督主体、执行主体下发,提要求,只在体制内部循环,对社会公开程度不够,群众对作风制度建设具体规定知之甚少,了解不足。由于信息不对称,一定程度造成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行为不理解。

制度建设是实现改进作风常态化的根本保障。党中央在2013年5月9日下发的《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中和2013年6月22日至25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的若干建章立制的要求。其总体思路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一)作风制度建设要体现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制度建设要反映时代要求,体现科学精神。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艰巨,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浮现;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上。“”严重损害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党的作风制度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研究当前作风建设的新情况、新特点,探索新办法,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为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等各项任务保驾护航。

(二)作风制度建设要体现系统性和实效性。作风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种制度相互联系、协调配合,实现制度的功能整合,提高制度体系的整体功效。要深入研究其特点和规律,不断完善制度法规体系,尽量使制度更加完整完备、具体周密、系统配套,充分发挥制度的整体功能和实际效能,努力形成一整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权力运行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当前,工作重点应着眼于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完善直接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制度;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会议公文制度,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健全干部思想教育、改革干部政绩考核机制,用科学的考核指挥棒推动作风转变;完善选人用人制度,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搭建起作风制度建设的系统框架。在制定制度和细则时要注重实效性,需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可行性和操作性。就是要便于操作、便于执行、便于理解。防止制度内容繁杂、空洞无物,使笼统的规定尽量明确化,使原则的表述尽量具体化,确保建立的制度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让大家记得住、传得开、行得通。比如,在加强实体性制度建设的同时,注重程序性制度的建设,减少实体性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等等。二是科学性和规范性。就是要尊重规律、符合规律、严谨周密。抓紧对已有制度进行梳理,该修改的修改,该完善的完善,着力形成整体配套、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防止“制度缺位”“制度打架”。三是制度的制定要走群众路线,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制度建设中来,使得制度建设能够充分反映群众的心声和需求。

(三)作风制度建设要体现制度的执行力和权威性。制定制度是基础,执行制度是关键。再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执行,也是一纸空文。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力度,健全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把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人民群众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监督体系,要采取重点查、随机查、暗访查等方式监督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要切实把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作为对党员干部的重要政治要求,以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的实践推动崇尚制度、执行制度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强化制度的规范约束功能,制定有效措施,规范操作程序,改进执行效果,坚决克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不良行为。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不执行制度的有关机构和领导者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使得制度规范真正成为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建设完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围绕反对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构建一个以为总领,以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学习教育、选人用人、文风会风、公务支出、公众参与、监督惩处七大制度体系支撑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

(一)抓住领导干部这个核心。

风气好不好,主要看领导。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走向具有重要影响。”第一,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责任制,督促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联系群众。第二,进一步完善对“一把手”用权的监督制度。继续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完善领导干部任中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积极推行约谈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实行官邸制。第三,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亲属经商、担任公职和社会组织职务、出国定居等相关制度规定,防止领导干部利用公共权力或自身影响为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作风。第四,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和函询制度规定,加强和改进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教育和管理,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对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存在的一般错误、苗头性问题予以告诫、劝勉、问询。第五,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第六,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严肃党内生活,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防止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一言堂”等问题。第七,进一步完善和积极推进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扩大申报范围(全体党员干部,包括离、退休人员),明确申报的时间和期限,细化申报事项,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加大抽查面,对瞒报误报严厉惩处。

(二)完善学习教育和引导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概括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明确体现时代特征的党的建设的任务、要求和方法,提高党员特别是干部的思想认识和政治水平。二是建立健全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用制度管学习、用制度促学风。要把学风状况、学习能力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引导广大干部把兴趣、心思、精力放在学习上、放在干事创业上,营造出改进学风的新气象。三是健全经常性地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制度,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转变作风。四是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通过民主生活会,党员和干部及时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群众反映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预防,促进同志间的团结以及作风建设。

(三)完善选人用人和考核制度。

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改进作风,首先要整顿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和《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为基础,一是进一步细化完善选人用人

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建立问题干部提拔倒查机制,对违规失职者严格进行责任追究。二是改革政绩考核机制,着力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三是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破除唯生产总值的政绩导向,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作风转变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从“德、能、勤、绩、廉”全方位考评领导干部,既看能力又看作风,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四是要建立健全基层选举、公开、问责等机制,在干部工作中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民主,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考评干部的重要标准,真正实行“问绩于民”。(四)完善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所有公务支出管理、监控和惩处制度。

管住“公款”是治理作风问题的关键。完善管钱的制度体系,是扎紧制度笼子支柱。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一是制定完善党政机关公务支出基本规则,进一步明确“三公”经费在内的所有政府支出合理范围标准,做到支出有依据有参考,违规有惩处。二是修订现行的《预算法》,改革预算编制、审批、调整和监督过于简单化的问题。健全完善严格公开的财政预算、审核、核准制度。三是要健全公务支出定期报告制度和专项审计制度,加强对公共经费预算、使用和决算监督。四是稳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务支出、审计结果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五)严肃治理不良的文风会风。

会风文风是党的工作作风的集中反映。要以《八项规定》为统领,制定和完善改进调查研究之风、改进公务活动、改进新闻报道、精简文件简报等制度规定。一是进一步完善会议管理制度,严格会议审批,切实减少会议活动,控制会议规模、时间、、经费,提高会议效率。二是要改进公文制度,控制发文规格,压缩文件数量,倡导清新文风。要通过改进会会风文风,引导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讲求工作实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会、办文和办事效率上来,不以会议落实实文件,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

(六)建立群众参与、监督和舆论引导机制。

阳光是最好的洗涤剂,群众监督是最广泛、最深入、最有效的监督,改进作风要最大化的用好群众的力量。一是积极探索群众监督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建立和完善作风建设公众参与等制度,拓宽参与渠道,扩大社会公众参与度,如作风建设群众监督员、联系党政机关常态化等制度,让服务对象监督服务机构和人员。二是进一步完善民评议作风机制。建立科学管用的作风建设评议评价机制,把改进作风、反对“”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与任期考核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用刚性纪律约束促进作风转变。综合运用个别访谈、组织座谈、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等多种形式,对改进作风情况进行检查,结果作为绩效考核和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促进领导干部自觉养成良好的作风。三是探索建立社会机构第三方评价机制,提高社会参与的专业性和约束性。四是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可建立倡导群众参与作风建设监督制度机制,鼓励群众监督。可建立机关作风建设定期通报机制,通报负面典型,以一儆百,震慑全体党员干部,形成以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为荣、违反中央八项规定为耻的氛围。五是完善网络监督制度,加强与网民直接联系,提高网民参与和网络监督积极性。

(七)强化监督,将制度落到实处。

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统领,进一步细化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惩处问责工作,对作风建设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常态化检查,对违反作风建设制度的组织、党员干部坚决查处,不放松不手软,让作风建设制度笼子接上“高压电”,确保制度的威慑力。

参考文献:

[1]选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N].人民日报,2002-12-18。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5]朱虹.天津探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新模式[N].人民日报,2010-09-14。

[6] 《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14。

[7] 《党的十反腐倡廉精神学习辅导》[M],中国方正出版社,2013。

[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出版,2013。

作风常态化建设篇(3)

关键词: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成果;作风;常态化

一、持续加强政治学习,强化思想教育

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党员干部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要加强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要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让理想信念始终坚定不移,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政治本色。要让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牢固树立起来,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工作、学习和生活,使自己真正脱离低级趣味,抵御各种不正之风,更加紧密地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持续抓好问题整改,强化制度建设

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供电行业作风虽然明显好转,但基础还不稳固。有些问题的整改还没有完全到位,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破解,很多方面与电力客户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必须要按照党中央和国网公司有关要求,严格落实“两方案一计划”坚持以“钉钉子 ”精神抓好整改落实,切实做到“四个防止”。对问题整改实行“销号”管理,解决一个销号一个,确保不搞变通,不走过场。要抓好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重点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推诿扯皮、办事难、缴费不方便、故障抢修不及时等问题,解决好影响安全可靠供电的低电压、卡脖子等问题,着力整治职工关心的一线班组负担重等突出问题。无论是领导班子集体还是班子成员个人,都必须做到践行承诺,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要加强对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盯紧关键人、关键点、关键事,实施严格的监督考核;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和领导干部,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整治“”,加强作风建设,制度是治本之策,是实现源头管理、长远管理的根本方略。必须要坚持依法治企,努力实现作风建设的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要建立全方位的制度管理模式,对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使制度具体化和具有可操作性。要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认真学习和宣贯制度,增强制度刚性约束,实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管企业。

三、持续提升用电服务,强化行业作风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央企,服务既是义务又是责任,而且是无条件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就是为民、务实、清廉,其目的就是要用一心为民的思想,用务实求效的行动,用清廉公正的姿态,自觉服务群众。要恪守“你用电、我用心”理念,用心工作、用心服务、用心待人,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提高优质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用上放心电、满意电。公司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要做到深入基层调研经常化,及时听到基层群众最真实的呼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准确掌握群众用电的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及时排查群众思想的倾向性问题,认真制定预案,及时化解处理。深化为民服务工程,进一步加强服务窗口建设,坚持一口对外,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要求,规范服务行为、服务标准,简化业扩手续和内部程,保证服务便捷、高效。加强服务全过程监督,广泛听取客户意见和建议,对投诉举报高度重视、及时处理。对违反“三个十条”损害公司利益和形象的供电服务事件及时通报、严肃问责。

四、持续发挥监督作用,强化廉政建设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意见是我们最好的镜子。群众的监督是我们作风建设的动力之源,公司系统党员、干部的表现和服务水平的高低都要交给群众评判。要进一步完善群众工作网络,搭建群众畅言平台,了解群众诉求群众对党员、干部有意见对电力行业作风不满意,都要欢迎他们批评指出。群众提出的意见只要对公司作风建设有好处,就要认真听取、积极采纳。

作风常态化建设篇(4)

北京三月雨(集团)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事业五部(北京千江月分公司) 北京100039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了新形势下反腐新常态,同时,也使各级党组织及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来适应反腐新常态,成为目前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本文就反腐新常态下的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试做探讨。

关键词 反腐新常态;企业;廉政文化;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日趋完善,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大力开展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入推进企业反腐败斗争,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反腐新常态下抓好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对于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密切党群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1 反腐新常态下高压态势

在党的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守阵地、巩固成果、深化拓展,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十八大以来的党风廉政建设标志着党的反腐败斗争工作逐步向着科学化、制度化、法治化的方向迈进。在反腐败斗争高压的态势下,现代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必须准确认识反腐新常态,强化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发挥企业管理层和广大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带头作用,严格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加强企业管理内部的监督,加强企业党组织的制度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重要指示,坚决杜绝腐败行为,进而实现企业在新形势下健康和谐的发展。

2 反腐新常态下企业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2.1 企业领导对廉政文化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企业生产实际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结合体,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进行的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思想认识。但是,目前还有些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于廉政文化建设认识存在偏差,一些基层领导干部把廉政教育工作看成是“软任务”,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实际效用不大,耗时长、费力大,不像其他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能直接产生效益。由于很多企业领导干部过分重视经济发展,忽视了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从而对反腐新常态认识不清,不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就导致了企业反腐败工作做得不到位,腐败现象仍然在某些角落里存在。

2.2 廉政文化建设相关制度不健全

就目前企业廉政制度建设来看,仍存在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一些关键环节还存在制度空白。

首先,有些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制度建设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可操作性不强。虽然近两年来随着党中央反腐力度和强度的加大,部分企业也出台了不少针对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制度规定,但是制度设计尚不完善,刚性不强,对执行制度的程序、量化评价标准也缺乏明确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

其次,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有些企业由于在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从而导致了个别党员干部滥用职权谋求利益,形成党内企业内腐败。

另外,廉政文化建设责任体系落实不到位,各级监督部门缺乏廉政监督意识,不能形成合力,大大阻碍了我国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反腐新常态下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3.1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反腐新常态下,现代企业党组织更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唤醒党章意识,把纪律挺在前面,推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企业内部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教育和监督,将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到个人。打破反腐形式化的落后局面,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对于企业领导干部及职工的腐败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从而开创反腐败斗争的新途径,适应反腐新常态。

3.2 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在反腐新常态下,从严治党更要制度先行,因此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要从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入手,针对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反腐原则,充分落实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重点围绕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及关键环节完善制度建设。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建立科学、健全、可行的防腐、反腐、惩腐制度,为权力规范运行划定界限,从而确保反腐败斗争的持续化和常态化,真正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方针。

3.3 完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在新常态下,企业需要加大反腐力度,切实做好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拓宽监督渠道,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廉政监督网络体系,使企业中的每个党员干部、每名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能够受到监督。另外,要改变党风廉政监督方法,以灵活多样方式开展监督工作,并且要延伸监督的领域,消除监督的盲区。可以加强社会舆论力量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监督,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类组织媒体的社会监督作用,进而大大提高反腐力度,打击反腐行为,加强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

4 小结

在反腐新常态下,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大反腐力度,严格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制度建设,完善相关监督机制,还要充分发挥企业党员讲纪律守规矩的模范带头作用,使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快速适应反腐新常态。

参考文献

[1]颜群.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推进企业反腐倡廉工作[J].民营科技,2013(11)254.

[2]本刊特约报告员.反腐倡廉进入新常态[J].时事报告,2015(03):9-15.

作风常态化建设篇(5)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林业站,江苏 苏州 215200)

摘 要: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深入,农村整体环境风貌得到不断提升,农村道路绿化设计思路也要随之改变,由原来的以遮挡为主的绿色通道模式,提升为结合并体现沿线风貌的生态景观廊道模式。本文主要以常嘉高速吴江段生态景观廊道设计工作为例,从设计的意义与设计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相关问题的论述。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道路绿化设计;设计意义;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93

常嘉高速吴江区段的设计规划是北起白蚬湖、南至太浦河、全长13.9km,其中其沿线湖荡密集,包括白蚬湖、三白荡、太浦河等重要水体;同时,自北向南将吴江东西快速干线、沪苏浙高速公路以及318道串联,形成吴江快捷交通网络。在这样复杂的线路中进行道路的绿化设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难的工作。但是,这项工程的道路绿化设计工作的完成,将对于吴江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制定出有效的方法、完成其道路的绿化设计工作。

1 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区段设计工作的意义

通过打造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的建设工程设计工作对于吴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的建设理念是充分运用江南水乡独特的农村风貌和自然景观,从而体现出一种“车在画中行”的设计模式,展现出吴江地区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和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比如: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借景手法,将常嘉高速吴江段道路两旁的农田、苗圃、鱼塘、村庄、湖泊、湿地、工业工厂等不同的人文、景观等元素进行了完美的结合;通过对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建设工程的科学设计,可以把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服务于整个苏浙地区集旅游观光、生态环保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链中,促进吴江地区的经济发展[1]。

2 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区段设计方法

2.1 进行绿化设计的总体规划

进行绿化设计的总体规划是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建设工程设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具体来讲可以进行以下的工作,从总体上进行设计。摒弃传统的道路景观设计思想,充分把景观的元素扩大到视觉所及范围之内的农田、苗地、鱼塘、村庄、厂房、湿地、匝道等,运用片状、网状的结构进行其总体的规划设计工作;保护好道路两旁原有的生态景观、适当地进行绿化的装饰与点缀,体现出江南水乡原有的生态风貌;对于自然生态景观与周边人文景观进行完美的结合与呈现。比如:将周边的农田、湖泊、泗州禅院等进行很好的结合呈现;对于重点的交通节点与地形进行重点梳理与树木栽培、把一些厂房以及民居通过自然景观的有效搭配进行遮挡,体现出一个具有气势、具有文化、具有层次的绿色走廊;对于一些重点路段的闸道需要在充分考虑到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绿色景观的建设工作,体现出现代交通的特点[2]。

2.2 充分的体现出生态走廊的多功能

充分体现出生态走廊的多功能是进行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建设工程设计的另一个理念。比如:对于高架桥下有停车要求的路段,充分利用空间合理设置出停车场,并点缀耐阴植物,进行垂直立体的绿化工作,体现出独特的生态之美;选用朴树、苦楝、乌桕等当地特色的乡土树种,并且把这些树种与当地的民居、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完美的结合,体现出江南水乡独特的文化、风土人情、历史传承等。利用这些充分进行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体现出生态走廊的多功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3]。

2.3 进行科学的布局与设计

科学的布局与设计是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建设工程设计工作的重要方法。比如:对于道路两旁需要进行占用的绿化土地,需要及时与当地的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做出科学合理的补偿工作,避免矛盾的产生;对于道路周边需要进行修复与治理的地方进行及时的处理,增强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的整体绿化性。比如:对于堵塞的河道进行及时清淤工作、展示出江南水乡良好的水质,对于占用的湖泊进行及时修复、建立起必要的湿地保护区,对于远处村庄的道路、墙面进行具有江南风格的处理,对于沿途的农田与鱼塘进行科学化、高标准的建设工作,充分的展示出江南的水乡田园风光,形成独具特色的美丽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景观。

3 结论

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以常嘉高速生态景观廊道吴江段建设工程设计工作为例进行道路绿化设计工作的研究,有利于推动我国农村地区在保持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下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为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村道路设计模式提供了一种方法上的启迪。

参考文献

[1]杨冰.浅谈城镇与农村道路景观与绿化设计[J].农民致富之友,2013(5):182.

作风常态化建设篇(6)

抓长,就是着眼长远。就是要反复抓、持之以恒地抓,绝对不允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做派,也不允许“集中抓的时候雷霆万钧,平时放任自流”式的一阵风。要“持久抓、见长效”。全面推进从严治党,重在持久,必须反复抓。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进一步强化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拿出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常抓不懈。要认真落实作风建设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必循、违规必究,把作风建设纳入制度硬约束的轨道。“牛栏关猫”不行,要编织好监督和制约权力的“铁笼子”,变“牛栏关猫”为“铁笼关猫”,使其在空间上覆盖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不给滥用权力者任何可乘之机,实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各项制度,形成长效化保障,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要狠抓制度贯彻落实,做到有章必循、违规必究。要在依法治党、从严治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建立健全即时清理机制,形成一种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党内规范清理机制,使各项规范之间协调、衔接,让制度的笼子扎得紧密、不易生锈。

抓细,就是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入手。“天下之事,必作于细。”基层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提的每一条意见,都是关系作风建设的大问题。因此,作风建设不能敷衍塞责,大而化之,泛泛而谈,抓大放小,而要从细节、小事入手,抓细抓,把作风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在着眼长远的基础上,注重从细微之处着手,就是要对基层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一一回应、具体解决。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解决个别具体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面上的普遍性问题。要在着眼长远的基础上,注重从细微之处入手,只有坚持从易到难,由小到大,才能啃下“硬骨头”,从根本上达到转变作风的目的。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了问题也就抓住了具体。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解决个别具体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好普遍性问题。比如,解决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就需在简政放权上下足功夫;破解公款吃喝的顽疾,就要把住财务报销、审计监督等闸门。要在具体细节问题上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勇气,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办好一件事后再办第二件事,尤其要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和重点问题,从严监督检查作风建设,切实防止“”问题反弹。

抓常,就是经常抓,一刻都不能放松,并且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在坚持抓常上下功夫,就是要“经常抓、见常态”。时松时紧,会给人一种心理暗示:混一阵,挺一阵,躲一阵就过去了,如此这般,难以取得作风建设的持久效果。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独立于其他工作之外。从精简“文山会海”到下基层调查研究,从管权管事管人到群众的吃喝拉撒睡,时时事事都体现思想作风的转变。只有将转变思想作风融入日常各项工作中,才能实现作风建设的常态化。要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抓好日常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筑牢反腐倡廉的堤坝,推动各项工作,都要落实作风建设具体要求,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要把作风建设时刻摆上突出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各项业务工作。党员干部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要坚持纠“”和树新风并举,以优良的党风带动政风行风,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要使之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

作风常态化建设篇(7)

一、单位基本情况

本单位党组织为:**创新中心党支部。支部共有党员22人,其中:正式党员20人,预备党员0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

党总支部支委成员情况:

本单位员工33人,其中:合同制32 人,人力1人,三益0人。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0人。

本单位二级机构有6个,分别是:健康管理运营团队、教育行业运营团队、生活服务运营团队、视频研究运营团队、智慧社区运营团队、双创运营服务中心。

二、党风廉政形势分析

(一)2020年重点领域及环节现状及分析

1. 政企业务,包括但不限于:政企营收资金规范性。

政企营收资金应收账款管理是按照:事前预防为主,事中监控、事后催缴为辅的管理要求执行的。从政企业务开展的商务谈判到客户回款销账进行全流程梳理,对每个节点与欠费预防相关的管控要求进行了明确。各带客户运营团队积极组织总监、客户经理认真学习管理办法,全面覆盖客户经理,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尤其重点关注:合同缴费期的变化、预付费的推进、红名单及免催免停的管理、预打票的管理、打票未回款管理,快速提升欠费预防、监控和催收的能力,加快资金回收,降低欠费风险,提升收入质量。建立了常态化管理机制,定期开展用户欠费分析、通报、督促工作。

2. 渠道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渠道引入规范性。

上半年,产创中心主要围绕DICT项目,对合作伙伴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优化,对全生命周期流程进行固化,重新构建了合作伙伴全息视图,形成正式文件并通知到所有部门/分公司,以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及各类评价规范、高效执行。

①、建立合作伙伴积分管理体系

围绕合作伙伴对**的贡献度进行规范设置和动态管理,公开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以积分作为售前推荐、采购比选、清退等关键环节评价或执行依据。除去传统的项目评价积分外,新增设了消费积分及贡献积分,以鼓励合作伙伴使用公司业务、积极参与到公司各项目中来,加强双方互动,打造合作共赢的合作生态圈。

②、全流程管控

围绕公司《关于明确政企信息化项目端到端流程(试行)的通知》(中**成都〔2020〕83号)文件,将合作伙伴管理流程嵌入至项目各关键环节中,与后序环节进行强关联,保证管理办法常态化、全覆盖。

3.工程建设,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单位及工程签证规范性。

**创新中心上半年涉及翼卡通工程建设项目,项目整体采用招标方式确定集成商,由集成商提供工程设备、施工辅材和具体施工。

①、工程建设将按标准化流程

工程建设管理将按照勘点、评审、施工、验收交付进行全过程管控,重点关注施工方案、设备质量、能力穿侧、工艺实施等,建立常态化工期管理、质量管控机制。

②、工程建设将进行全流程监督

工程建设制定安全施工标准、设立专职安全监督员、常态化按月组织工程建设沟通会。

4.采购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采购过程规范性。

全年**创新中心严格按照公司招标采购要求,落实各项**、项目、办公用品采购流程。中心定期开展采购相关知识培训,协调公司相关部门对中心员工进行“知识产权专题培训讲座”等集中培训会3场、“客户体验终端报账流程”等专项问题沟通会7场、建立线上答疑支撑群。

**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涉及合同流程项目共计38份,其中收入类20份,支出类14分,无收支类4份,均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合同编写及流程审批,目前已归档合同27份,针对其余11份未归档合同,中心对合同未归档情况进行按周通报,对合同发起人进行逐一询问,做到“谁发起、谁负责”,同时对已归档合同进行不定期的随机抽取检查,做到合同事前检查,事中监督,时候备查的全流程自查机制。

5.信息安全,包括但不限于:工号和账号使用。

上半年,**创新中心严格按照公司网络信息安全的要求,落实承接公司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任务。逐步建立完善了中心网络信息安全制度,持续提升了中心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管控水平:

①、制定了中心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将中心网信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了常态安全检测机制,按月对系统进行常态安全检测及自评估。加强弱口令核查管控并常态化实施,按月进行核查。

②、加强合作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强化与合作方的安全责任界定及落实,完成在用系统网络安全责任书、保密协议签订及安全责任界定。

③、规范梳理**创新中心系统平台资产及定级系统,完成原信息化运营部、双创运营中心、政企支撑中心等多个部门平台清理,完成定级备案系统的清理整合。

④、对中心现有系统、新上线及即将上线系统及能力进行了清理,对中心目前9个项目网信安全协议签订、双新评估、定级备案等安全评估流程进行完善,现已启动5个项目的双新评估。

⑤、承接公司阶段化及常态化工作执行,按期完成各项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任务。承接执行HW专项工作、互联网暴露面核查、资产清理、系统账号清理整改、数字化运营数据资产清理、网络重点对象防护接入、资产纳管及基线达标、漏洞常态核查整改等阶段性及常态化工作。

7.落实2020年公司工作会精神、党委会及办公会决议情况:

上半年,**创新中心严格落实2020年公司工作会精神,组织全员学习公司工作会各项报告,牢固树立以价值提升驱动规模发展工作思路,结合**创新中心工作特点:

① 、深化党建统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按周开展支委会,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中心支部下设两个党小组,定期组织交流沟通;党支部按月组织党员学习,按天通报党员学习情况,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工作。

② 、打造核心能力。**创新中心以**为核心,各团队深入行业,了解行业需求,搭建商业模式,上半年组织**创新中心立项(需求)评审会共8期,涉及项目需求24项,做到群策群力,形成了内部规范化的评审机制。

③ 、做实支撑保障。中心内部设立**组、平台组,对中心内的细分团队指定支撑人员对口支撑,主要负责**孵化各项流程支撑、协调公司其他部门、参与**包装、评估**风险等;中心对分公司进行项目支撑,教育运营团队响应分公司校园营销,下至分公司对**进行赋能,结队拜访校园,捕捉一线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内容。

④ 、持续锻造队伍,中心内部形成虚拟团队,打破部门壁垒,按周组织中心周会,对部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通过横向交流锻炼员工综合素质,提升中心整体能力;按周制定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分解到人;通过机制牵引,制定灵活有效的绩效评价模型,突出以价值为导向,

8.选人用人及员工权益保障情况:

(二)2020年确认关键岗位9个,任职人员9人。其中:党员3人、预备党员人、入党积极分子0人、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0人。

(三)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30日,共有1人受到党纪、政纪、组织处理(含本单位处理)。其中廉洁问题处理:人,主要被处理事项:(TOP3)。

上述情况具体清单详见附件。

三、提升目标

1.本单位政治生态5年提升目标:

①、夯实政治建设,始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引导党员、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经常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建立健全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有效机制,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堡垒作用。

②、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做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书》,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能落实、强监管的工作体系;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企业工作有机融合,将党内监督与企业内控有机融合,实现党风廉政建设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监督体系建设,建立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

③、净化队伍作风,形成干事创业企业氛围。加强领导班子内部制度建设,提升干部素质能力,同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落实做“八有员工”、“四有员工”的要求,巩固深化干部人才工作,激励员工担当作为,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形成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推进正向激励体系建设,突出员工以价值为导向的目标机制。

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三重一大”的执行,常态化按季度开展自查和专项检查;围绕“八个提倡、八个反对”打造优良作风,以创新方式开展“三会一课”制度要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突出思想交流;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增强党组织“向心力”;认真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进一步做实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⑤、深入基层干实事,提升群众满意度,坚持以群众满意度来检验标准化支部创建工作成效;高质量推进巡察整改,做实“后半篇文章”,做到问题整改不留死角;多倾听一线反映的问题,完善意见建议收集机制,同时做到反映的问题“有相应、有回音、有落实”;做好厂务公开、班务公开工作,使厂务班务在员工的监督下透明运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2.根据5年提升目标,设定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形势提升目标3个(不超过3个),具体如下:(可聚焦监督制度化、常态化、全覆盖制定提升目标)

(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学习、提升政策理论水平,把学习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以后的首要政治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将工作紧扣十九大精神,始终保持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

(二)、加强作风建设。扎实开展“作风建设”活动,加强教育,夯实作风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解决突出问题,使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进一步转变;完善制度机制,把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体现到经常性的工作中去;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杜绝脱离实际、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获取荣誉利益的行为,大划出纪律红线,敲响法律警钟。

(三)、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规范党员管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措施落实、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确保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深挖问题根源,查找原因和教训,做到发现问题不遮掩、不护短,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氛围。

四、提升举措

(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升举措

1、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分解、全覆盖,支部书记与支部委员、普通党员分别签订不同层面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按照党风廉政建设指引和评价细则,强化教育预防,构建高质量的廉洁教育体系。

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选优树先,形成以榜样带动队伍,让优秀就在身边,同时以党员代群众,形成全员讲廉、全员守纪的工作氛围。

3、常态化按季度开展《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回头看”,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强化监督责任机制。

(二)加强作风建设提升举措

1、持续开展纠正“四风”、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结合实际工作,制定本部门的《专项集中整治工作方案》,聚焦员工感知、群众利益等作风问题开展整治,形成以上率下的良好作风。

2、班子成员创新党课形势,每月一次,轮流讲课,党课中加入党风廉政建设内容,向全员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

3、加强节假期前廉洁提醒,节前节后开展工作作风检查,从自查自纠开始对违反纪律、作风涣散的人员严肃问责。

(三)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规范党员管理

1、高质量推进巡察整改,做实“后半篇文章”,重点围绕巡察整改发现问题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严肃问责,对问题的新动向、新表现紧盯不放,做到精准发现,精准整治、精准追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