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车辆信息化管理

车辆信息化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8 10:27:41

车辆信息化管理

车辆信息化管理篇(1)

[关键词]车辆管理;信息;标准化工作

1车辆管理信息标准化管理问题

为了适应当下车辆信息管理工作的要求,企业必须就车辆管理的整体业务活动展开分析,就装备信息、人员应用信息、油料器材信息、设备信息等资源要素进行合理性配置,实现车辆编配环节、维修环节、报废管理环节、组织控制环节等协调,充分发挥车辆管理信息的职能,提高车辆管理水平。因此,企业需要提高车辆管理信息质量,提高工作信息的标准化水平。在车辆信息管理过程中,信息工作描述形式并不统一,车辆管理信息反映了车辆管理各个要素的运作状况,是提高车辆控制及决策水平的重要环节。目前来看,我国车辆管理信息化体系尚不健全,信息缺乏统一性的标准规范,车辆管理信息缺乏统一性的描述工作程序,难以实现相关业务管理信息的协调及共享。在日常工作中,车辆管理存在信息存储归属多元性的问题,车辆管理状态需要通过单车实体显现,比如就油料器材消耗状况、车辆载运状况、单车实体状态状况等展开分析,以满足车辆保障任务的需求。目前来看,单车实体缺乏标准性的识别编码,导致车辆运行状态与所发生信息不匹配,难以满足现阶段车辆管理业务规范工作的要求。信息获取渠道存在诸多问题,车辆管理信息源建设缺乏统一性规划,难以实现车辆使用模块、保养修理模块、信息采集模块等有效性运作。信息采集工作的重复性难以提高车辆管理信息的工作效率,不利于车辆资源进行合理性配置。

2车辆管理信息标准化的工作原则

为了适应当下车辆管理工作的要求,企业必须提高管理信息标准化水平,保障车辆信息存储归属的唯一性,实现统一性信息描述方式应用,保障信息采集渠道的单一性。在核心工作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就车辆实体标识状况展开分析,做好信息单元的描述工作,拓宽信息采集渠道,进行唯一性车辆实体标识应用,就信息的存储位置及信息产生环境条件做好统一性信息描述,解决信息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动态性获取管理活动的应用状态,减少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失真问题,提高信息采集水平,建立车辆装备实体编码,明确当下信息单元要素的描述工作要求,从而提高信息标准化水平和车辆管理信息水平。同时,企业还应做好车辆装备实体编码的相关工作。编码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的符号,实现了传统信息意义的转化。通过应用编码模式,企业可以为车辆识别提供简单的代号,从而提高车辆控制的信息水平,就相关信息进行存储及检索,切实提高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及传输水平。在车辆标识环节中,企业要做好车辆号牌号码信息的获取工作,这需要就车辆在管理过程中掌握号牌变更状况、标签更换状况等,分析车辆标识的变化信息,提高信息管理水平。企业在进行车辆管理过程中,应保障一个编码对应一台车辆,每一台车辆具有唯一性的编码,从而提高信息编码的唯一性,满足车辆信息多样化管理工作和车辆装备工作的实际要求。在车辆实体编码的应用过程中,企业需要分析发动机号码、车架号码等信息,进行车辆种类状况、装备时间状况等特征参数分析,从而建立明确性的车辆装备实体编码标准。在车辆管理活动实践中,企业必须做好信息单元要素的描述工作,提高车辆管理活动水平,利用一系列信息单元进行车辆活动描述。在车辆管理工作中,信息单元反映了车辆管理活动的特征,企业通过构建有效性的信息单元,能够提高所获取车辆信息的准确性,减少数据处理总量,简化数据处理程序。在车辆管理信息单元的应用过程中,企业需要满足当下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需求,做好单一系统的开发及实践工作,优化信息单元工作程序,实现各个管理系统的统一性命名,保证同一车辆管理活动具备相同的描述方式,这需要完善车辆管理信息单元要素描述体系,明确工作属性标准、标识标准、命名标准等。比如,在车辆行驶里程信息分析过程中,工作属性信息包括行驶里程、累计行驶里程等,满足车辆使用管理工作的要求,做好修饰词的管理工作,进行不同信息单元区分,满足车辆管理活动的不同需求,进行数据类型及值域标准状况分析,实现车辆运作状态特征信息分析,从而确定不同数据类型。企业还要落实信息采集源点的相关规范工作,提高车辆管理决策水平。通过对信息源头进行合理性选择,有利于提高信息采集水平,提高信息应用的准确性。在该过程中,企业需要确保车辆管理信息采集信息源的统一性,应用单一性采集模式,提高信息的应用质量。通过围绕单车实体展开工作,做好汽车分队管理工作,顺应现阶段车辆保障工作的要求,就汽车行驶里程状况、运行安全状况、进出场时间状况等展开分析,优化信息管理策略。此外,企业还要实现汽车分队模块、修理分队模块、器材仓库模块、车辆检测站模块等工作程序协调,做好车辆行驶状况的环保检测工作,分析交通违法状况信息的动态性分析工作,做好车辆管理信息发生源的分析工作,作为优先建设的对象,确立明确性信息源规范标准,明确信息采集源点,实现相关信息采集方式、渠道等协调,减少信息在多次传输过程中的失真问题,提高底层信息获取的有效化及规范化,保障信息采集工作的及时性及准确性。

3提高车辆管理信息标准化的管理对策

在车辆管理信息工作中,企业不仅要明确相关工作原则,还要应用具体的标准化管理政策,实现车辆管理信息的标准化管理,实现先进管理理念、标准性规范等相结合,结合应用各类操作技术,提高现阶段车辆信息质量建设水平,做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工作,充分发挥车辆管理信息的积极作用。明确相关工作原则必须要引起相关人员重视,只有做好车辆管理信息资源的优化建设工作,才能提高信息标准化建设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完善信息标准体系,遵守相关管理准则,提高信息标准化水平,做好车辆实体标识的明确工作,实现车辆各管理要素分析,实现车辆管理运行状态的准确性标识。企业通过明确衔接车辆实体编码标准,规范车辆实体标识信息,反映车辆基本信息属性,明确现阶段车辆信息单元描述标准,进行车辆管理活动属性参数分析。同时,就数据类型及标识编码状况展开分析,提高车辆信息标准体系的管理水平,实现车辆运行管理状况的准确性标识,规范信息采集方式,满足接口协议的工作要求。这需要分析车辆信息用户的视图标准状况,做好车辆管理信息的登记工作,统计数据元素,其涉及具体的上报方式、汇总周期、填报时间等要素。为了提高车辆信息管理水平,企业必须应用有效性信息技术方案,提高车辆实体标识水平,提高信息获取水平,增强信息整体管理效率,更好地解决信息标准化问题。这需要完善智能卡技术体系,提高车辆信息采集系统的运作效益,提高信息流的标准化水平,确保智能卡标识模块、触发模块、信息交互模块等协调性运作,实现车辆管理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性连接,提高车辆管理活动中各类信息的获取效益,保障车辆管理信息时间、空间、内容方面的唯一性、对应性。同时,企业还要完善智能卡信息技术,实现车辆实体编码信息绑定,进行车辆唯一性标识体系建设,做好车辆编配、使用、维修等工作,实现各项业务程序有效性整合,构建有机性整体,形成以单车实体为基础的车辆精细化管理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发挥智能化唯一标识特性,做好智能化的非接触识别工作,提高车辆管理业务的系统运作水平,应用各类业务环节触发器,记录并控制车辆各类业务活动及信息,掌握车辆管理信息流的运动轨迹,对车辆进行动态监控。此外,企业还要充分应用智能化存储功能,实现车辆业务信息一对一关联,提高车辆管理业务系统间的运作效益,做好车辆油料状况、器材应用状况等指标控制工作,提高车辆管控水平,做好基础信息源的建设工作。根据业务需求的信息特点,做好业务管理系统、信息采集设备系统、管理制度标准等方面的分析工作,实现系统信息源的建设工作,完善信息采集获取渠道。企业通过健全业务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车辆管理系统的作用,实现系统功能的上下性联动,同时,车辆使用信息采集系统需要与车辆业务管理系统等相结合,充分发挥基础信息源的应用价值。这需要提高信息采集设备的应用效益,实现信息设备种类、功能、数量等有效性匹配,进行车辆行驶信息记录设备的有效性应用,满足车辆管理工作的要求,实现信息获取自动化模式与人工化模式相结合,提高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水平。此外,企业要做好系统软硬件安装及调试工作,做好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强化相关工作程序的组织及协调,提供相应技术保障措施,做好车辆信息的正确性管理工作,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功能的有效性发挥。企业还要明确管理制度的相关标准,根据当下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明确相应管理流程、设备使用规范等,做好信息系统及设备的定期更新工作,提高网络信息的整体应用安全性,提高车辆管理信息的标准化建设水平。

4结语

车辆信息化管理篇(2)

为实现对应急指挥车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车辆的信息采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及时、快速、准确地发现和识别车辆系统中的故障及安全隐患,减少甚至避免由于车辆故障或安全问题带来的损失。因此,研究并开发车辆远程智能化管理系统十分必要。车辆远程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对车辆控制系统状态、车载设备及车辆位置等信息进行监测,发现车辆故障和安全隐患,达到车辆状态维护的目的。随着各种应急车辆的广泛应用,车辆远程智能化管理系统将发挥更大作用,其监控数据也具有巨大实用价值,还能为车辆的远程诊断提供数据参考。

2系统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应急指挥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分为车载终端系统、数据通信与数据处理系统、监控信息管理系统三部分。其结构如图1所示。车载终端系统主要包括车辆电源、传输终端、天线及终端相关配套设备等,主要负责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以及接收来自监控服务中心的请求和应答。数据通信系统主要依靠车辆的卫星通信、2G/3G/4G移动公网通信进行远程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系统是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车载终端采集的车辆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监控信息管理系统位于监控服务中心服务器,是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核心,一方面对监测数据进行管理,并为系统用户提供数据及车辆控制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系统与车载终端系统进行交互。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监测工作流程是一个闭环过程,车载终端系统、数据通信及数据处理系统之间处于循环交互状态。当用户参与到监控系统中时,客户端浏览器与监控信息管理系统作为系统另一个组成部分参与到整个系统循环中。系统的运行流程如图2所示。车载监控终端和监控服务器同时启动后才能进行车辆的远程监控。系统从车载终端系统的初始化开始,然后系统逐步进行各项处理,处理过程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管理等,最终为系统用户提供监控服务。在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中,用户可以通过监控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视化界面进行车辆的远程监控,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将用户的操作指令存入系统数据库中。数据处理系统在处理完监控信息后读取该指令,通过数据通信系统将确认信息和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载终端系统。车载终端系统进行分析,并利用该指令进行车载终端系统的调整。

3工程应用价值

应急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车辆的实时监测与控制,解决了由于不能实时了解车辆运行状况,发现车辆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和保证了车辆的运行质量和运行安全。应急车辆远程智能化管理系统是工程应用系统,集成了多种技术和解决方案,包括电子电路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服务器技术等。本系统主要面向特种车辆,车辆大部分操作和控制由车辆的控制系统完成。车辆控制系统通过CAN(控制器局域网)总线与车辆的各个模块或车辆组件进行通信。CAN总线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使得对车辆详细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成为可能,本系统通过采集CAN总线上的数据实现对车辆运行状况的监测。另外,在车载终端中加入GPS(全球定位系统)模块,监测车辆的行车记录。车辆远程管理系统能为系统用户提供以下主要功能:对车辆进行远程、实时的动态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管理,对监测车辆进行相关控制等。应急车辆远程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主体为车载监控终端及监控服务中心。车载监控终端负责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通信以及指令执行。监控服务中心负责监控系统的数据通信、数据处理以及信息管理与显示等。应急车辆远程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使用者是车辆监控用户及车辆集成商。监控用户可以直接从系统得到车辆运行状况,为车辆进行有目的、节约成本的维护,保证车辆在需要工作时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车辆集成商从监控系统的统计数据中可以获得车辆的运行质量及车辆内部系统潜在的设计缺陷,这些信息将为车辆设计的改进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为发展目标客户提供数据支持。

4结束语

车辆信息化管理篇(3)

[关键词]电子车牌 城市道路交通 智能化管控系统 必要性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297-02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

以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为指导,建成“高效、动态、安全”的基于电子车牌的车辆及城市交通管控系统,将为公安、交管部门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决策支持和车辆管理信息化监管手段,有效的动态收集道路车辆信息和治理套牌、违法车辆,从而大幅度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管理服务水平和监管效率。

1.2 有利于城市道路网的通行能力,减少堵塞,增加交通机动性

通过车辆及城市道路交通智能化管控系统建设,可以为出行者提供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务和高效、经济、人性、智能的交通运输服务。系统使用电子车牌作为手段,增加交通信号的机动性,提高通行能力,减少行使车辆的堵塞。

1.3 利于降低汽车运行对环境的影响,节能减排

在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甚至一些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对大气污染指标的占有率已经达到60%以上,雾霾废气,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

通过车辆及城市道路交通智能化管控系统建设,通促进电子车牌、网络、计算存储技术的广泛运用,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排放,使得交通需求的增长与交通设施技术的发展相互促进,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真正做到“绿色交通”。

1.4 有利于提高车辆运输的经济效益

通过车辆及城市道路交通智能化管控系统建设,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提高交通通行能力,减少交通运输支出,节约成本,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5 五是有助于“智能交通”的建立

通过车辆及城市道路交通智能化管控系统建设,将彻底解决动态车辆身份识别、信息采集、可靠沟通、实时管理等问题,有助于云南整个“智能交通”系统的建立。

1.6 有利于提高信息化水平,并拉动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车辆及城市道路交通管控智能化系统以交通的信息化、智能化为核心和基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城市整体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促使产业结构向高科技、低能耗、重环保的技术密集型转变,带动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目前发展现状和相关问题

目前,主城区总体交通情况平稳,但城区内道路智能化保通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对城市车辆、道路交通实行智能化的有效管理,确保城市交通状况良好,是各级相关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调研分析,城市车辆及道路交通存在以下难题:

2.1 管理部门不能动态获取车辆及交通信息

车辆交通管理部门不能够动态得到实时交通流量信息、车辆运行信息、交通引导信息、综合调度指导信息、车辆基本信息、交通违章信息、车辆定位信息等,从而无法对道路交通进行全方位管控和分析。

2.2 阻碍特殊车辆通行能力

一些特殊车辆(如医院救护车辆、执行任务的救灾应急车辆、武警军队车辆)在紧急执行救护、救援任务时,常常因为道路堵塞而不能通过红灯路口,不能及时到达目的地,完成救护、救援任务,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

2.3 信号灯不能智能化动态指挥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管理主要是通过交通信号灯红、黄、绿的显示变化来指挥车辆通行。但道路交叉口的各个方向上的车辆通行数量往往是动态变化的,而交通信号灯的指示变化却往往是固定的,不是动态的随着交叉口的车流量信息变化的。

2.4 车辆治理监管难

目前的城市交通还存在大量的套牌车、报废车、非法运行车辆、交通违规和肇事逃逸等现象,给社会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探测、跟踪手段,数据信息交流不及时,给治理管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项目建设的内容及措施

对于车辆及城市道路交通智能化管控系统,必须彻底解决动态车辆信息管理难题。因此,以“物联网”技术、智能的车辆信息采集技术、云计算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为基础,采用电子车牌来使其具备车辆身份识别功能,以及自动与管理系统保持信息可靠沟通的功能,是解决动态车辆、信息采集、可靠沟通、实时管理的关键。

系统将实现如下功能:a.通过电子车牌动态实时的采集车辆的各种信息数据,通过涉车信息资源服务,有效提高交通、道路管理水平;b.高效稳定的物联网数据传输和交通信号灯的动态智能指挥,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和特殊车辆的通行速度;c.通过电子车牌的防伪溯源和信息跟踪识别出:盗抢、走私车辆、套牌车辆、非法营运车辆、交通违规车辆、报废车辆、逾期未年检车辆、未缴纳真养路费车辆、未缴纳车船使用税车辆、未买强制第三者责任险车辆、无牌车辆,为行政执法提供及时精准信息,有效辅助警察监管治理;d.加强道路分配管理,并且配合电子车牌监控手段和通信手段,使专用道路交通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e.强大的后台的数据存储和统计分析,实现实时的交通状况调整指导。

3.1 系统总体部署

车辆及城市道路交通智能管控系统总体构成由RFID标识装置、置于道路上的RFID收发装置、路口信息处理系统、中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交通信号灯控制装置、交通信号灯显示装置组成。

3.1.1车辆上的RFID标识装置

为了便于管理,可将RFID标识装置嵌置于车辆的车牌中(也可封装在一起),在进行车牌初始安装或年检时进行有关信息的写入,使得该RFID标识装置同时还包括车辆和使用人情况等基本信息。

3.1.2置于道路上的RFID收发装置

RFID收发装置安装在地面道路相应的车道上,由RFID收发装置通过射频信号与标签进行信息交互,达到信息采集的目的,获得车辆通过该装置时的相关数据,经过分析计算后,即可形成该关联路口所需要的控制信息。

3.1.3路口信息处理系统

路口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信息三个模块组成。信息采集是通过RFID收发装置发送来的信息形成处理数据;信息处理主要是对采集到的RFID标识信息进行汇总和统计;信息主要将处理好的信息,按照有关策略或指令,传送到中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给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控制装置,并通过交通信号控制装置实现对交通信号灯的动态信号显示控制。

3.2 中央信息处理系统

中央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三个部分:

3.2.1通讯前置

和路口信息处理子系统实现信息交换,主要获得路口信息处理子系统采集的RFID的信息;并且将区域计算的路口信号灯的控制信息到路口信息处理系统。

3.2.2信息分析处理子系统

信息分析处理子系统主要实现数据的筛选、车流量统计、区域信号灯控制计算和车辆信息的分析统计报告。一方面对采集的RFID信息进行筛选、关联查询、车流量统计,反映道路以及车辆的实际通行状况,另一方面根据计算模型可以分析和计算路口信号灯控制策略、道路的拥堵状况,同时通过套牌车辆分析和肇事逃逸的车辆轨迹跟踪技术实现对违章车辆的定位和跟踪。

3.2.3信息子系统

信息分为对内和对外,对内主要是交通信号灯的控制信息,对于区域控制的交通信号灯通过统一的计算后由信息子系统到路口信息处理系统实现交通信号灯的;对外信息主要是分析和计算的结果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道路通行现状,并可以通过报表的形式将套牌车辆分析和肇事逃逸分析进行展示。

车辆信息化管理篇(4)

论文摘要:介绍了八钢物流道路运输实现可视化的设想,将其分为公路运输和铁路运拾两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实现可视化的方式、所需技术和主要功能.

冶金工业企业生产过程指从原材料的入厂开始,到半成品的流动、产成品的存储和交付、废弃物的处理等全过程,整个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系列化的物流活动。八钢是有5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通过艰苦奋斗,不断积累,形成了现在的发展格局。从目前的视角看,为使八钢整体生产物流顺畅,在物流布局及技术手段等方面都需要优化。以八钢物流道路运输为例,进行探讨。

在八钢的生产过程中,运输是生产的直接组成部分,八钢各生产单元通过运输使其空间状态联接在一起。在物流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责任是由运输担任的,运输是物流的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八钢本部的大宗原燃料的运输形式主要是道路运输和皮带运输,相对而言道路运输的不可控因素更多,主要探讨道路运输的两种方式: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1公路运输可视化分析

可视化公路运输主要内容包括:车辆动态识别和定位技术应用、电子地图技术应用、车辆导航技术应用、交通管理、协作运输管理等。

1.1车辆识别

为了实时掌握公路运输的状况,对公路运输的基本单元的状态即车辆状态必须知道,这就涉及到车辆识别。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移动式车辆侦测自动识别技术在公路运输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2电子地图

电子地图是公路运输实现可视化必需的人机界面(interface),它具备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大多数功能。公路运输可视化的大部分信息都需要通过电子地图来表示。电子地图能够把数字信号(包括对数字地图、遥感数字图象及自行数字化采集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后形成的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

电子地图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多维地图的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作用;二是动态环境下空间数据库与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的交流作用。总之电子地图要完成gis中空间数据视觉化的任务。

电子地图主要通过点状要素(出入口、道口、交通灯等)、线状要素(公路、铁路等)、面状要素(停车场、料场等)来反映交通详细信息,满通运输服务的要求。

1.3车辆导航

车辆导航是指为具体的在厂内道路上的运输车辆提供导航,它是车辆驾乘人员重要的辅助工具,使之能在正常情况先按照预定的线路行驶,异常情况下按照指定的线路移动。

为实现车辆导航,必须将gp导航系统与电子地图、无线电通信网络及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最终通过车载gp设备为驾乘人员传递相关的图像和声音信息。

1. 4交通管理

随着八钢产能的不断扩大,厂内运输的车流量将进一步增加,为使道路交通完全处于受控状态,制定相关规则并监督执行非常必要(尤其对大型运输车辆的控制)。交通管理具体内容包括:车辆行进线路规划、车辆监控(路线、速度等)、停车位管理、交通道口监控、车辆指挥、故障处理和紧急救援等。

首先对所有进出八钢的大型运输车辆的行进线路按物品(对应相应的物资编码)做好规划,线路规’划本着线路最简捷的原则进行,同时要考虑出入口、道口、回车场地、道路状况、车流量、其它公路运输等因素,尽可能避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线路规划是动态的,可根据需要适时调整。线路规划在大型运输车辆进入门禁的时候,以声、光和图像的形式通过车载gps设备传递给驾乘人员,为其提供导航。

大型运输车辆进入八钢厂区的导航是强制的,为此需要实时跟踪和监控,确保其按照指定的线路、速度行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随着车流量的增加,靠车辆自律管理厂内交通将不能满足要求,为此需要在重要道口建立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交通信号系统主要用于管理道口现场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是将被监控点实时采集的交通视频图像传输给监控中心,以便监督和及时调整控制流量。

八钢有必要建立类似于城市交通指挥系统的交通管理系统,可以作为勺又钢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独立的子系统。交通管理系统以电子地图和gps数据库为工作平台,运用计算机网络,集成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电视监控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电子警察系统、通信系统和车辆导航等系统,实现各种交通管理信息集成整合,深化处理和增值服务,便于驾乘人员了解相应信息和交通状况,使指挥人员能够迅速决断、快速反应、及时修正交通计划,保证交通的安全与畅通。

1.5协作运输管理

从实现物流可视化的角度来探讨协作运输管理。

将来八钢的大宗原燃料的公路运输主要通过社会协作的方式进行,为使公路运输能够按照八钢的要求和意愿进行管理,在商谈协作的时候,必须要求协作方按照八钢的要求做一些必要的工作。

由于公路运输处于买方市场,在商谈协作运输时掌握一定的主动权。

首先,要考虑软硬件配备,主要包括:必须配备承担运输所需的车辆,车辆应装备符合实现八钢可视化物流所必须的gps车载设备和车辆自动识别装置,具备车辆实时监控系统(主要监控八钢外部运输),具备与八钢联网的信息系统等。

其次是运输管理,主要包括:为了避免集中到达,要求公路运输商(可能是多家)按八钢的交通容量编制运输计划,尽可能减小每批次的车辆数量;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要求公路运输商能实时控制在途车辆(必要时能提交八钢共享),按照预定的计划时间到达,同时要保证“运输的一致性”;在途车辆出现意外,有应急预案应对;对进入八钢厂区的车辆能够服从八钢交通管理的要求;按照八钢统一的电子结算方式进行运杂费结算等。

2铁路运输可视化分析

铁路运输占道路运输的比重在今后几年会逐步增加(大宗原燃料运输里程一般在200km以上),铁路运输需要高度关注。可视化铁路运输主要内容包括:车辆识别和定位技术应用、电子地图技术应用、铁路信号系统数据交换、车辆动态调度等。

2. 1车辆识别和定位技术应用

着重从机车跟踪的角度探讨车辆识别和定位。

为实现铁路运输可视化,需要知道机车行进方向、车辆数、车辆顺序、车厢数、车辆标签、所对应车辆的物品编码(含品名、规格、产地等信息)、计量信息、列检信息、装卸信息、运行时间和运行位置等信息。这些都需要依靠车辆识别和定位技术来实现。

铁路区域计算机连锁系统(rcis)、动态自动识别称量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 ps )、电视监控系统是进行车辆识别和定位的技术基础,它们各有侧重。

gps在车辆定位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是实现车辆定位的重要手段,在gps基础上结合rcis获取的各节点信息,可实现车辆全过程精确定位和车辆动态跟踪。

铁路区域计算机连锁系统和电视监控系统相结合,借助模拟运算工具,也可实现车辆定位和跟踪的功能。

用于车辆识别的技术手段包括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和移动式车辆侦测自动识别技术(cps技术),由于车厢经常倒换,采用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进行识别更经济适用,尤其是射频识别技术在我国铁路运输管理中已得到广泛使用,也有相应的技术规范支撑。采用gps用于机车识别无疑是最佳选择。将机车信息、车箱信息、编组信息等有效结合,即可得到完整的车列信息。

2.2电子地图技术应用

电子地图是铁路运输可视化重要的视觉平台,作用同公路运输,通过它可直接、快捷地了解到机车运行状况。

电子地图是实现可视化动态车辆调度十分重要的工具。电子地图有两类:一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 is)的电子地图,与实际地形相符,真实感强,但受幅面限制,一些信息不能直接反映在地图上;二是模拟的示意性的电子地图,可能与实际相差很大,但它幅面利用率高,可清晰显示更多信息。以前更多的选择后者,“鹰眼”技术使得前者的应用领域和范围越来愈多。通过“鹰眼”技术可以详细了解到每个区域的细部信息,通过链接甚至可以获取包括某个信号灯的状态、某个道岔的位置、某个摄像机获取的车辆和行人图像等信息。

2.3远程监控系统

在调度中心实现对道口、车站、铁路沿线环境和现场的远程监控,一是可大大减轻日常人员巡视的工作量;二是便于及时发现危险隐患,保障安全生产。

远程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实时视频监控、信息存储、报警联动、远程遥控和校验等。

远程监控系统由现场设备(可变焦红外线数字摄像机、活动云台)、传输通道(有线或无线)、主站设备(服务器、存储装置、软件)、监控终端等组成。

远程监控系统已成为铁路运输管理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多媒体技术、基于web服务器的远程监视系统,可以为有权限的局域网用户提供实时的信息服务。

2.4铁路信号系统数据交换

八钢内部的铁路运输系统与公共铁路运输系统关联度很高,随着八钢产能不断提高,与外部公共铁路运输系统建立实时数字信息交换制度对双方都有必要。可通过约定数据交换范围、方式和格式,在双方的数据服务器之间设置防火墙,实现信息共享并融入各自的管理系统。

内部可视化的相关信息需要集成在电子地图上,这样就需要在“八钢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铁路运输子系统”和现有的区域计算机连锁系统(rcls)、拟建的车辆识别和定位系统、远程电视监控系统等之间实现信息无缝链接.由于现有的区域计算机连锁系统(rbi)建设时未考虑与其它系统信息交换,相应的软硬件不一定能满足要求,届时需要对服务器部分做相应的改动或升级。新建系统要充分考虑今后的拓展需求。

2.5车辆动态调度

车辆动态调度是“八钢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铁路运输子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物流管制中心的建设就可视化的铁路运输管理和车辆动态调度的功能和内容展开描述。

车辆识别和定位技术应用、电子地图技术应用、铁路信号系统数据交换等都是为可视化的铁路运输管理和车辆动态调度服务的。铁路运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铁路运输计划的管理、车辆运行信息显示、车辆追踪、物流信息显示、调车作业图表管理、列车运行图的管理、运行数据统计分析、系统自诊断等。

铁路车辆动态调度需要一个可视化的信息平台,其主界面就是集合各种相关信息的铁路运输电子地图(或称之为八钢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图)。铁路车辆动态调度是计划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计划为驱动,实现产供销运的紧密衔接,对采购、销售、生产物流实施跟踪管理。通过车辆调度模块生成、调整和发送车辆运行计划、维护和调整调度作业图表、发送调度指令;铁路运输过程中的物流管理作业过程(如列检、计量、装卸等)也需要依靠车辆调度模块来动态的实现控制;为使运输过程处于可控状态,车辆调度模块还要对车辆的动态跟踪;实时(或定时)对铁路运输计划的预测统计分析是车辆调度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通过它可获得与铁路运输相关的信息(如库存、消耗、待运、在途等信息),以便提前判断和制定相应的措施。

车辆信息化管理篇(5)

关键词:地铁;故障管理;维修;多元信息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特点,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随着国内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人口流动速度成为决定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地铁发展速度迎来新的爆发期,同时对地铁运行的安全性、高效性、低成本、网络化、智能化程度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地铁运行车辆是运载乘客的直接载体,是安全运输、舒适乘坐的最直接呈现载体,其运行成本与维修成本是运营单位管理水平与运维水平的直接体现。在保障地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上,科学、智能的提升管理与运维水平,降低运行与维修成本已然成为轨道交通行业广泛关注与重点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车辆制造水平显著提高,车辆状态修模式管理体系较为完善,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设备检测技术的发展,以智能化、数字化为特征的车辆智能化维修管理体系正被不断推广应用。智能化维修管理体系依托大数据技术支持,结合车辆运行设备历史数据与运行参数,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对车辆状态与设备故障进行分析与诊断,预测设备寿命,并以此指导现场维修作业。智能化维修管理体系的成功应用需要以车辆故障的分析与研究为基础,特别是关键运行设备,因此,本文首先对车辆故障管理的分析与关键难点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车辆智能维修管理体系进行合理优化,使之能够在更多实际场景进行应用,改善维修管理水平,提升维修质量与效率。

1地铁车辆故障管理现状

地铁车辆故障管理重点依靠数据采集系统与诊断分析系统,通过对车辆现场中的质量检验、运行操作、故障与缺陷检测记录,完成车辆运行状态的动态数据收集,依托新型传感技术、智能仪表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高端芯片激技术以及控制技术,实现地铁车辆在线监测、诊断等功能,能够为用户提供系统故障预测与车辆运行状态分析数据,为智能检修提供重要参考。地铁车辆故障管理归属于运维单位中心领导决策层面,目前国内地铁公司与运维单位多采用状态检修,在平衡保障车辆运行状态与车辆过剩维修时均面临较大困难。

1.1车辆关键部件故障调试数据不完整

我国地铁规模发展与车辆技术发展呈现出不平衡,地铁车辆为满足飞速发展的地铁运行规模,造成车辆种类繁多,车辆信息化建设不足现象尤为严重,很多运行车辆的前期可靠性报告不足,诊断与维修资料缺失或者停留在纸质材料中;车辆维修人员水平较为单一,故障处理过程中难以将参数信息进行较为完整的保存,且维修水平参差不齐,数据可靠性较低,因此地铁车辆故障管理前期数据不足,后期需要通过大量的时间与维修经验的积累。

1.2车辆对关键部件预测精度要求与预警技术存在矛盾

车辆运行状态主要取决于关键部件的运行状态,为了迎合新时代地铁发展,对车辆关键部件的预测精度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细,需要对车辆关键部件运行状态通过多渠道进行采集,并对预警阀值做出科学划分与准确定位,并能够对超出预警阀值的数据进行自动识别与有效分析;然而传统的维修管理与技术尚未达到要求,传统维修管理对预警阀值的设定与划分无明确的界定,需对现有维修管理方式进行科学升级。

1.3车辆故障管理一体化程度要求高

车辆故障管理系统的运行过程涉及到故障采集、编码、记录、传递,故障信息流转需要统一、规范的流程,维修效果需要对维修计划、成本、备件成本以及管理制度进行量化评价,维修现场需要对故障进行再次检测、维修效果评测等一系列流程均需统一、规范的流程,对车辆故障管理一体化要求程度较为严苛。

1.4车辆故障管理分析过程复杂、信息化要求程度高

车辆故障管理分析对车辆关键部件以及典型故障完成模型建立,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学习,计算出特定部件特定故障的评价指标参数,引入现场维修流程与管理策略,确定价值系数,最终得出维修指导建议,并对系统维修效果进行后续记录,进行自身参数修定;分析维修过程中涉及的每个部件的参数均需要数字信息支持,然而车辆系统复杂、原始信息杂乱无章、资料格式不统一等现象突出,对效率提升、成本较低的信息化需求高,建设过程较为困难。

2车辆智能化维修管理体系建设

2.1车辆智能化维修管理体系功能需求

针对传统检修模式模块化、智能化程度不高,因此在车辆智能化维修管理体系建设时,需要对体系功能进行需求分析,主要应包括以下功能.(1)车辆运行数据显示功能,主要对线路编号、车辆编号、运行线路长度、换乘站点信息、车辆行驶里程、车辆预约检修时间等信息进行显示。(2)车辆检修计划拟定功能,基于车辆运行数据与设备检测参数、人工检测参数等车辆运行数据,拟定该车辆针对特定部件的、科学的检修计划。(3)车辆检修调度指令拟定功能,基于车辆检修计划,在完成对检修基地冗余能力采集的基础上,在车辆调度中心通过对车辆上线、备用车辆等信息分析,拟定车辆检修调度指令。(4)车辆检修工单派发功能,在拟定的车辆调度指令基础上,利用检修工单调度管理模块合理安排检修工作,排定检修工位、检修线路等,另对检修工单进行下发。(5)车辆数据查询功能,建立车辆信息数据库,实现车辆历史故障信息、检修计划、运行状态、检修调度计划等的一键式、分组查询。

2.2车辆智能化维修管理体系构成

车辆智能化维修管理体系基于智能化、模块话设计理念,构建主要有以下体系组成:(1)智能化检修管理体系。该体系以检修现场工作以及车辆参数为依据,统筹车辆维修计划、调度计划、维修质量以及部门合作等方面,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覆盖车辆维修以及部门合作,同时能够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便于数据查询的终端,便于车辆信息及时查询与更新。(2)智能设备管理体系。该体系主要针对车辆以及车辆关键部件的故障信息收集、状态监测、在线分析等方面,对车辆以及车辆关键部件收集的运行参数铜鼓在线分析,以体系中预警阀值为基准,能够给出车辆以及车辆关键部件的状态,提醒检修人员及时对车辆以及车辆关键部件进行针对性维护,消除安全隐患。(3)检修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对检修现场安全把控,借助检修现场安全管控制度与设备对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人身安全进行有效保护,例如隔离开关、远程接地、门禁连锁等设备以及图像智能告警等手段,保证检修各阶段标准化、可视化以及智能化,确认人员安全。

3基于多元数据的智能检修管理体系

3.1多源指标运行状态评估指标体系

地铁车辆运行状态评估的首要环节为评估指标的选取,这是运行状态评估的基础,评估指标的全面、合理、客观对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可信度至关重要,本文构建了图1所示的地铁车辆综合状态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设备性能因素、环境影响因素、运维管理因素、人员素质因素等四大类,在各类指标值中拓展二级影响因素,二级影响因素具体到设备结构、环境条件、管理细则、人员技能等实际状况,能够全面包括设备状态,同时考虑检修维护等后期可变因素,保证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与准确性。

3.2多维度指标评估集

在建立地铁车辆综合状态评估指标体系之后,需要建立地铁车辆多维度指标评估集,并对其评估结果做出相应解释,本文结合地铁车辆的实际运行情况。将地铁车辆综合状态划分为如表1的7个等级。对地铁车辆系统综合状态进行1-7维度划分,可以为运维检修人员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便于以此为基础合理安排检修计划,保障地铁安全运行的同时节省人力与运维成本。

3.3融合多源信息的地铁车辆运行状态评估

(1)隶属度函数的确定。隶属度函数中参数的确立为经验参数,通常以专家经验为主,而隶属度则代表地铁车辆中隐含状态与各评价等级的关系,即归属于某评价等级的可能性,隶属度函数的输出形式为集合,本文给出4个评估等级的隶属度函数。(2)确定运行状态分值。通过LSTM的深度数据挖掘,为得到更加精确的状态评估结果,采用百分制加权方法对地铁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打分,得到状态等级对应的评分值,如表2所示。基于多元数据的智能检修系统具备规范化记录、规范化统计、智能化分析、信息管理、过程管控、防错管理与控制,能自动生成检修结果,以供用户调阅,能智能识别部件的“过修”和“欠修”状态,定期据提出更科学的修程调整建议,实现部件维修周期的科学化;能科学地延长部分部件的修程,避免欠修和过修;能有效提高检修效率和效益。

4结语

车辆信息化管理篇(6)

关键词:智能牌照;车辆身份自检;双向无线通信;信息公开显示;自动预警报警

引 言

车联网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身份管理是车联网的基础,也是实现智能交通的首要条件。但是,现在的车辆身份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海内外现有的车辆管理工具,也就是牌照技术远远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交通管理需求,各种涉车违法犯罪以及各种交通乱象,几乎都与车辆管理工具——牌照的功能不足有关。

问题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已经出现陆海空一体化的趋向(如海外的飞行汽车和各种小型飞行器),这就更加迫切需要车辆管理工具的现代化和智能化,然而,现有的高端技术只面向车辆行驶状态和技术状态的监测应用,在车辆管理方面仍然是空白。

问题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车载技术(如导航通信、紧急救援、车况监测、资讯服务、防撞预警、自动驾驶等)虽然看似极尽周全,但其用途基本都是面向车主而非管理机构,而且这些技术都是商业化推广,其使用权基本掌控在车主手里,也就是说,它们与车联网的管理属性并不沾边,这就给各类有意无意逃避管理的车辆留下了生存空间。纵观所有涉车违法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交通难题,几乎都与车辆管理漏洞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无论技术多先进,仅靠商业推广,只为车主而非管理系统所用,就永远不可能实现车联网的管理功能。

问题四:现有车牌只能起到车辆标识作用,即使备受国内外推崇的RFID电子车牌,也不过是一个采用了电子化的标识,须借助道路读写设备才能识读。也就是说,装有RFID牌照的车辆,其真实身份仍处于隐蔽状态,若要“验明正身”,必须借助“火眼金睛”。RFID车牌只能在特定条件下有限解决信息采集问题,其工作效果还受检测距离、交通流量、流速和气象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其检测系统也需要复杂的设施和较高的管理成本,因而根本无法用这种技术覆盖全国所有的城乡道路,而只要不是所有车辆都纳入国家管理网络,就永远不能说实现了车联网。

鉴于此,笔者发明了智能电子牌照,这是首次运用计算机管理车辆身份的新一代牌照。它能使车辆具有严密的防伪功能和信息化管理功能,既能确保车辆身份的真实可靠,又可为实现物联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是实现物联网和智能交通必不可少的工具。

1 系统目标

智能电子牌照是用计算机、显示器和防伪芯片将车辆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信息体,它既是牌照,更是一个主动管理车辆的智能化“车载电子警察”。主要用于达到以下目标:

(1)从源头上解决车辆身份的防伪问题,使一切违法“黑车”无处藏身,消除交通监管的盲点和盲区。

(2)将车辆身份管理与道路信息管理有机融合,确保道路实时信息采集和车辆实时管理的可靠和简便,使车载计算机和管理系统的计算机能够安全可靠地直接联网,使管理信息不经其他环节就能直接传达到车辆,即“电脑对电脑的连接”。

(3)确保车辆在任何地点都不能自行脱离管理网络,实现所有车辆实时在线、双向沟通无缝链接。

(4)为交通管理提供了一把钥匙,从而使车联网的大门轰然洞开。再从技术层面考察,由于它本身是计算机技术,所以在能够预见的将来,都没有任何车辆管理技术能够超越它。

2 系统设计

车联网实际上可分为民用和管理两大类,它们虽看似相同,但其工作目标不同,技术领域也不同。概括地讲,前者的目标是服务,后者的目标却是管理;前者的效果是为了安全舒适、方便快捷,后者的效果却是实现“实时管理、集成联动”。因此,若不解决好管理工具问题,车联网就永远是空中楼阁。这就需要新一代管理工具,而且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确保车辆身份的真实可靠,并且用行政法规普及到每一辆车而非商业化推广;第二,车辆不能有意逃避管理或游离于管理网络之外;第三,车牌必须具备计算机管理功能,并集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于一体;第四,车牌须适用全国而非局部区域,即所有车辆必须纳入全国交通管理一体化格局。

智能电子牌照就是本着这一宗旨所做的设计,它是以车载计算机为核心,以双向无线通信、车辆身份自检和信息公开显示、自动预警报警等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牌照。智能电子牌照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主要组件包含车载电脑和显示器两部分。

车载电脑可由一个车辆管理模块或一张能够入网的SIM卡集成,用以检测、存储、管理车辆身份信息和日常工作记录等;车载电脑要具有无线通讯功能,能用语音和屏显方式进行信息的双向传递。显示器可采用装置防伪芯片(如RFID)的超薄显示器,并用色、光信号(LED)表达车辆身份状态。上述两部分以无线传感(用太阳能电池)方式连接,用于实现如下功能:

(1)身份自检。主要是自动监测、分析、判断车辆身份的合法性,以及是否通过规定的注册、审验。

(2)双向通信。以无线通信方式自动对外交换信息,如检测、管理、服务等信息。

(3)直观鉴识。以色、光信号将车辆身份和法律状态对外表达,外界可以通过肉眼直接识别。

(4)自我保护及自动预警报警。车载电脑、显示器和传统车牌相互认证,任何针对车辆的私自拆卸、更换、伪造,对车载计算机硬件或软件的篡改或恶意屏蔽,以及拒不执行管理指令等行为,都将通过色光和无线电信号自动预警或报警。3 功能和效益分析

车辆信息化管理篇(7)

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GPS监控系统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利用车载GPS全面监控车辆,通过无线通信技术直接将车辆信息传回调度室监控中心,从而能够在GIS上清晰、实时地显示车辆的当前位置、行驶状态,显示车辆的瞬时速度,并将该车辆的超速、违规记录同步更新到车辆信息管理数据库中,从而实现了车辆的全天候、全方位监控管理。

二、车库道闸杆系统

正所谓:“保安全千日不足,出事故一日有余。”为了实现场区的安全生产,加大安保力度,使用了车库道闸杆系统,实现了一车一杆、一车一卡,该系统能够通过摄像头和读卡器识别并记录出入车辆的驾驶員姓名、车牌号、出入场时间,管理人員通过登录该系统,可查阅数据库中任意时段车场的出入记录、图像记录,大大减少了车辆统计时间,方便了安保工作的开展,减少了场区的安全隐患,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防盗监控系统

防盗、防火一直是场区安保工作的重点,防盗监控系统的建立,为安保工作的有力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通过在场区内重点场所及交通要道安装的摄像头,将影像实时传送至监控中心数据库,管理人員通过登录该系统,不但能够查看实时影像,还能够对以往录像、报警记录进行查询,找到安保工作重点,从而达到有的放矢。

四、调度运行管理系统

作为调度车辆系统的信息平台,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给调度員的工作带来了质的飞跃,它将调度員从繁琐的数据记录与处理中解脱出来,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车辆调度运行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车辆派出录入、注销车辆派出、车辆派出查询等三个模块,通过对相应信息的录入,可将信息添加到车辆调度运行管理系统数据库,方便查询车辆出行信息并能够直接打印,生成路单。

第二,车辆维修保养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维修信息录入、保养信息录入、维修信息查询、保养信息查询、公里数录入、车辆状态查询等六个模块,通过对相应信息的录入,可将信息添加到车辆维修保养管理系统数据库,方便查询汽车的运行状态,从而防患于未然,减少事故发生。

第三,车辆油材料消耗及月度结算。该系统主要包括材料消耗录入、油料消耗录入、油材料消耗查询等三个模块,通过对相应信息的录入,可将信息添加到车辆油材料消耗及月度结算数据库,方便信息查询及账目汇总。

第四,基本信息管理。该系统主要包括车辆信息录入、车辆信息查询、车辆信息导入、使用单位变更、驾驶員变更、变更查询等六个模块,通过对相应信息的录入或者相应Excel数据表格的导入,可将信息添加到基本信息管理数据库,方便对车队所有车辆出厂状态与运行状态的统一管理,降低了数据处理的难度系数。

五、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为了实现车辆的保障及时到位,建立了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车队管理人員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平台与用户实现即时通讯,通过用户的打分及信息反馈,实现对驾驶員服务状况的即时评价,从而实现了对驾驶員工作状态的即时监督,加强了车队对人員的监管力度。

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可作为一种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作为提升服务水平的根本。

六、车辆月度安全检查系统

正所谓:“祸患常积于忽微。”为了随时掌握车辆实际运行状况,在进行每月安检登记记录的同时,还建立了用于驾驶員自行登记记录的车辆月度安全检查系统,通过对检查的51个项目的录入,建立了单车数据库,发现隐患,立即维修。从而实现了无纸化、现代化办公,并且能够跟踪检查与督促车辆维修,从而防患于未然,有效地降低了车辆的维修费用。

应用成果

一、通过GPS监控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车辆的私自外出、超速行驶等不正当驾驶行为,节约了油料成本及车辆损耗。

二、通过车库道闸杆系统的应用,有效地减少了场区的安全隐患,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通过防盗监控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对场区的监管力度,为防盗、防火等安保工作的有力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四、通过调度系统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对车辆的现代化管理,使调度能够更加快捷、方便地指派任务、统计车辆运行情况。

五、通过网络服务平台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保障及时到位,通过车队与用户的沟通及用户的信息反馈,了解驾驶員的工作及服务情况,加强了对驾驶員的监管力度。

六、通过车辆月度安全检查系统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跟踪检查与督促维修,及时发现了隐患,降低了车辆运行成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