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1 16:14:12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篇(1)

关键词: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895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植保工作者针对小麦生产中各类病虫草害进行了生物学分类,研究了它们的生活史、传播途径侵染方式、生理小种的消长变化、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对化学药剂的抗耐性和小麦感病的原因发病后生理代谢活动、内部组织结构以及外部形态所变化,以及与小麦有关害虫与益虫的特征特性发生发展规律、寄生的被害状、麦田主要草害分布与消长规律等。同时还研究了环境因素对病虫草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和利用益菌、益虫防治病虫草害的策略及措施等。

麦田常发生病害有:纹枯病、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根腐病;虫害有:地下虫(蛴螬、蝼蛄、金针虫)麦蚜、麦蜘蛛、吸浆虫;草害主要有:野燕麦等。一般为春季及中后期发生较重。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管理原则。

2 常见病害防治

2.1 纹枯病

①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发生严重田避免连作;②药剂防治:指标是病株率达20%时必须抓紧防治。有两个防治适期,第一次在返青至起身期喷药,第二次,在抽穗前后喷药,667m2每次用粉锈宁75g或禾果利20g,兑水50kg喷雾。用井岗霉素在小麦返青后喷药,隔10-14天喷第二次,50%井岗霉素667 m2每次100-150g兑水60-70kg。

2.2 锈病

小麦锈病俗称“黄疽”,是真菌引起的病害,包括条锈、叶锈和秆锈三种,其中以条锈危害最重,叶锈次之。锈病是流行性强、发生广、损失重的病害。小麦发生锈病时,在叶或秆上产生许多黄色或褐色的粉泡状物,即夏孢子堆。在每个孢子堆内含有上千夏孢子,它们随风传播,落在不抗病的小麦叶上或秆上,在温度、湿度合适的情况下,孢子萌发,侵入小麦体内危害小麦,使小麦粒重显著下降。①农业防治法:选用抗病品种;调节播期,适期晚播;发生病害后增加灌水次数。②药剂防治;每地块内5点取样,当病叶率达1-2%时,即开始防治。用20%粉锈宁乳剂,667 m2用药40-50g兑水60kg,叶面喷雾,间隔7天再喷一次。

2.3 白粉病

此病在20℃左右条件下发生最快,凡生长衰弱的麦田,抗病力弱,发病严重。发病后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能在叶鞘、茎秆、穗颈上发生。一般叶片正面多,背面少;下部叶片多,上部少。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产生灰白色丝状小霉点,逐渐扩大,成近似圆形灰白色粉状霉斑。以后霉斑变成灰褐色,叶片枯黄,最后枯死。①选用抗病良种;落粒自生麦苗是白粉病菌越夏寄主,麦收后,及时中耕除去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合理施肥,灌水,精耕细作,可增强小麦抗病性;②病叶率达20%左右即可喷药防治。可选用药品种有:5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20%粉锈宁乳剂1000倍液。

2.4 赤霉病

①选用抗病品种;精选无病种子,适期早播增施磷、钾肥,增加植株抵抗力;清除初期侵染源,播种过程要精耕细作,深埋玉米、高梁、棉花等前茬作物残体,消除病源寄主。②药剂防治:在齐穗至始花期是防治适期,可用50%多菌灵胶悬剂667 m2100ml,1000倍液喷洒一次,3-5天后再喷一次。③在小麦齐穗至始花期是小麦多种病虫害的多发期,可根据田间各种病、虫情况合理选择药剂,配合叶面喷肥,补充尿素、磷酸二氢钾等,搞好一喷三防。

2.5 根腐病

根腐病在我市麦田呈逐年蔓延扩大趋势,发病田减产严重,其主要防治方法为农业防治。①轮作倒茬,实行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二年,特别是豆科作物轮作效果好。②选用抗病、耐病品种,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抗病品种。③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用禾果利按种子重量的万分之四拌种,同时667 m2用50%的福美双2-3kg拌细干土10kg撒垡头,混耙入土可减轻发病率。④深翻土地,减少田间病残体带菌量;精耕细作,土壤通气性好,使一播全苗,苗壮可增强抗病力。

3 小麦常见虫害防治

3.1 地下虫,主要是蛴螬、金针虫、蝼蛄。

①农业防治:播前深翻细耙,不施用未腐熟厩肥,防止招引多种地下虫危害。②生物防治,利用白僵菌、绿僵菌、乳状菌等防治。③利用灯光诱杀,在成虫发生期可利用黑光灯或其它灯光在田间、地头、虫口密度大多挂灯,虫口密度小少挂灯。一般3hm2左右一盏。④药剂防治:防治指标,出苗后及早春田间调查,按5点或10点取样,每点查1m2,统计样点内的受害苗数和健壮苗数,求出受害率。平均每平方米有虫1.5头以上,应进行药剂防治。药剂土壤处理,对于地下虫重发生田,即每平方米有虫5头以上,应结合土壤处理杀灭幼虫,可667m2用3%地害清2-3kg均匀撒于垡头耙平,或翻地前撒入;药剂诱杀成虫,对于蛴螬类可于七月份成虫出土盛期用40%氧化乐果1份兑水1份稀释后涂在田边树干上;药液灌根,在玉米、大豆田苗期或小麦田分蘖前,返青后,如发现大量为害状,可用50%辛硫磷乳剂0.5kg兑水250kg,喷雾器取喷头,顺垄灌根;药剂拌种,选用包衣剂种子,可减轻危害。

3.2 麦蚜

①充分利用天敌,发挥自然控制作用,注意施药方式和时期,避免杀死天敌。蚜虫天敌种类繁多,如:瓢虫、食蚜蝇、蚜茧蜂、草蛉、小花蝽、横纹蓟马、大眼长蝽、姬猎蝽等,这些天敌又是苗期棉蚜、棉红蜘蛛的天敌。同时注意浇好封冻水、返青水、拔节水,减少越冬虫基数;清除田边杂草和自生麦,消灭虫源。②药剂防治:防治指标为:苗期百株蚜量10头,小麦生长中后期有蚜株率15%,百株蚜达500头,即可用药,使用克蚜螟、百蚜净或大灭灵均可,也可结合一喷三防综合防治。

3.3 麦蜘蛛

①农业防治:麦收后浅耕灭茬,消灭根茬上的越夏卵;清除田边杂草,减少麦田虫源;浇水结合拉绳扫动麦株能淹死栖息在土表和落叶上的害虫。②药剂防治:早春百茎有虫200头以上应药剂防治,药物可用10%吡虫磷1500倍液喷雾。

3.4 草害的防治

①以中耕除草及麦田中后期人工拔除为主,以化学除草为辅。②对于野燕麦发生严重的地块可用燕麦畏进行土壤处理,于播前地整好后667m2用40%野麦畏乳油150-200ml加水30-40kg,均匀喷洒于地表,并随即用耙混土,深度为8-10cm,以防挥发。其它杂草结合返青期的化学除草管理办法。

4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4.1 播种至冬前期

选育、推广抗病耐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施足有机底肥,增施磷、钾肥。用小麦拌种剂拌种,进行种子消毒,同时防治蛴螬、小麦吸浆虫等害虫。

4.2 返青至孕穗期

当纹枯病病株率达15%,麦蜘蛛虫量单行米达300头时,用粉锈宁、克蚜威、虫螨克等喷施茎基部,防治白粉病、锈病和麦蚜。

4.3 抽穗至灌浆期

在4月中旬和5月下旬,当一代、二代瓢虫进入幼虫和卵盛期时,麦田浇水,保护天敌。

当小麦100穗蚜量达500头或瓢蚜比小于1:150,粘虫(或麦叶蜂)达15头/ m2,同时白粉病病株率达15%或病叶率达5%时,采用“一喷三防”技术。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篇(2)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095-01

我市作为全省农业大市,粮食的产量与品质至关重要,在5月初,冬小麦开始抽穗扬花,也是决定其产量与质量的重要时期。但是各种病虫害也随之而来,比如有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吸浆虫、蚜虫、麦蜘蛛等。所以,为了做好我市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障小麦的产量与质量,现将如何防治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的办法进行总结。

1 小麦全蚀病

1.1 主要的病症

主要危害根部,是比较典型的根病。一旦染病,其幼苗整体比较瘦弱,下面的也逐渐变黄,且分蘖减少,降低成穗率。拔出麦苗,用水冲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都变成黑褐色。这种病容易传播,且扩散速度快,只需3年就可以蔓延整个麦田,同时这种病还很难根除。

1.2 主要防治方法

可用12%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02%~0.03%拌种。苗期可用12.5%禾果利300~450g/hm2对水3t/hm2,沿垄喷茎基部。

2 小麦条锈病

2.1 主要的病症

主要发生在叶面,危害叶片,成熟时表皮开裂一圈,严重时可危害叶稍、茎秆和穗部。

2.2 防治方法

当病叶率达0.5%~1.0%时,要尽快采取普治,主要是通过12.5%禾果可湿性粉剂450~525g/hm2,或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7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70%呲虫啉水分散粒剂7500倍液防治,每隔7~10d喷1次,持续喷2~3次。

3 小麦赤霉病

3.1 主要的病症

赤霉病菌喜潮湿,所以小麦赤霉病一般常出现在潮湿和半潮湿的区域,特别是温带地区,由于多雨造成的湿润气侯非常适宜赤霉病菌的存活。易感染这种病的时期是小麦齐穗至扬花期,感染后会导致小麦出现枯苗或者是茎基、秆以及穗的腐烂,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穗的腐烂。如果是种子带菌就会导致整苗的腐烂。

3.2 防治方法

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防效可达80%~90%,防病增产一般可达20%~40%,病粒率可下降70%以上。也可用0.05%多菌灵与尿素混用,效果好更好。但用药一定适量。

4 小麦白粉病

4.1 主要的病症

主要是对小麦的叶片进行危害,如果染病,首先会表现在叶片。严重时还会危害叶梢、茎秆以及穗部。常见的病斑有圆形或椭圆形,且会在其表面覆盖白粉状的霉层。严重的会使病斑扩大,直至连成一片。

4.2 防治方法

播种前可以先进行拌种,要采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1%~0.3%。对有效治疗锈病、腥黑穗病、散黑[病、全蚀病等;成株期在田间病叶达到10%时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5 小麦麦蜘蛛

5.1 主要的病症

主要是在春、秋季节依靠吸取麦株上的汁液,一般以成虫和幼虫为主。对小麦的危害较轻的会一直其生长,导致植株矮小,降低穗粒数;严重的会造成整株枯死。并降低其抗害力。

5.2 防治方法

当田间平均单虫量达200头以上时开始防止,可用50%马拉硫磷2000倍液喷施麦种,可以有效的组织麦蜘蛛的侵害;或田间喷雾40%呲虫啉乳油2000倍液、40%三氯杀螨醇乳油1500倍液,药液用量1125kg/hm2。

6 小麦蚜虫

6.1 危害症状

以成虫和若虫在小麦叶片和麦穗上吸汁液,发生代数多,繁殖速度快,这种虫前期主要聚集在叶片上,道路后期主要集中在麦穗上吸食其汁液,最终导致麦苗生长比较缓慢。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篇(3)

关键词 小麦;病虫害;发生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皖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121-02

皖北地区小麦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和蚜虫、麦蜘蛛等。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现介绍皖北地区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以为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1 小麦白粉病

1.1 发生症状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在小麦的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侵染叶片,也可侵染叶鞘、茎秆及穗部。叶片受害后,有直径1~2 mm的白色霉点着生其上,随着病情的发展,霉点扩大成椭圆形或近圆形的白色病斑,并出现其典型症状即病部表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当有外力或遇到震动时,白粉则立即飞散。发病严重时,霉层长满叶片,导致光合面积减小,叶片早枯,分蘖数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一般可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时减产达50%以上。

1.2 发病规律

白粉病菌在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干燥和低温条件下越夏越冬,借气流传播到小麦叶片上。早春气温回升至5~25 ℃均能发生,湿度较高有利于发病扩大危害。

1.3 防治技术

小麦白粉病病叶率达10%以上时,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0~150 g/hm2、50%粉锈宁胶悬剂1 500 g/hm2防治。

2 小麦赤霉病

2.1 发生症状

小麦赤霉病为皖北冬小麦的常发病害,一般可造成减产1~2成,大流行年份减产5~6成,对小麦的高产稳产构成严重威胁。小麦整个生育期均能受害,以穗部为主。通常一个麦穗的小穗先发病,然后迅速扩展到穗轴,渐渐蔓延至整个麦穗,病部呈褐色或枯黄,后期可产生黑色颗粒[1-2]。

2.2 发病规律

小麦赤霉病菌以腐生状态在田间残留的稻桩、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各种植物残体上越夏越冬,春季形成子囊壳随风雨传播到麦穗上引起发病。4月气温变幅较大,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有利于小麦赤霉病发生。

2.3 防治技术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关键是抓好4月20―23日小麦抽穗扬花初期喷药预防,可用40%多菌灵悬乳剂3 000 g/hm2+24%抗蚜・吡虫啉300 mL/hm2,或25%吡蚜酮300 g/hm2+磷酸二氢钾1 500 g/hm2对水1 225 kg/hm2+黄腐殖酸叶面肥750 g/hm2均匀喷雾。间隔7~10 d后,即小麦灌浆初期再补喷1次,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

3 小麦纹枯病

3.1 发生症状

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小麦播种以后,发芽时若受病菌侵染常引起烂芽,导致麦苗不能出土;幼苗发病初期,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期病株基部茎节腐烂,病苗枯死。拔节后在茎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棕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并继续向上部扩展至旗叶。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片早枯。在田间湿度大、通气性不好的条件下,病鞘与茎秆之间或病斑表面,常产生白色霉状物。初期散生土黄色或黄褐色的霉状小团,担孢子单细胞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基部稍尖,无色;小麦孕穗抽穗期病情迅速发展,扬花灌浆期病株率达到高峰,病斑扩大,相互连成典型的花秆症状,烂茎,致使主茎和大分蘖常不能抽穗,形成枯孕穗,有的抽穗后成为枯白穗,结实少、籽粒秕瘦,病株植株矮小,易倒伏[3-5]。

3.2 发病规律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或越夏,侵染对象除小麦外,还有玉米、水稻、谷子、高粱等。菌株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 ℃,30 ℃以上时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13 ℃以下时生长缓慢,5 ℃以下则停止生长。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呈现冬前零星发生,小麦返青后病害发展加快,小麦拔节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抽穗后病情发展趋缓的特点。

3.3 防治技术

一是加强田间管理,形成合理的田间种群密度。二是播种前用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3~4 g拌麦种100 kg,或用种子重量0.2%的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拌种或小麦种衣剂包衣,以压低苗期病情基数。三是当田间病株率达15%以上时进行药剂防治,皖北地区秋苗发病较重地块于11月中旬用25%粉锈宁500 g/hm2,或10%井冈霉素1 500 g/hm2喷雾防治。次年小麦返青时即2月底再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975~1 500 g/hm2,或10%井冈霉素2 250 g/hm2,或三唑酮1 500~3 000 g/hm2喷雾防治,注意加大用水量,使植株中下部充分着药,以确保防治效果。

4 小麦蚜虫

4.1 危害症状

小麦蚜虫可在小麦的多个生育期进行危害,苗期主要集中在叶鞘、叶背及心叶处进行危害;拔节抽穗期主要集中在茎秆、穗部及叶片处进行危害,同时还可排泄蜜露,影响植株的光合及呼吸作用;穗期小麦蚜虫的危害可造成小麦灌浆不足,籽粒干瘪,引起严重减产。

4.2 发生规律

小麦蚜虫分为2种: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前者又称穗蚜,喜在嫩穗上取食,种群密度较大,3―4月气温回升时,产生大量有翅蚜,通过气流传播至北方麦区进行危害;后者以卵越冬,初夏迁至麦田,在小麦返青至乳熟初期进行危害[6-8]。

4.3 防治技术

小麦蚜虫的防治关键是防治穗期蚜虫,4月20―23日(小麦扬花初期),当百株蚜量达500头或有点片群集危害发生时,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10%吡虫啉1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 000倍液喷雾,或用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0%丁硫克百威乳油1 000倍液、50%烯啶虫胺水乳剂1 500倍液、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等喷雾,间隔7~10 d再喷雾1次,并确保药剂的轮换使用。

5 麦蜘蛛

5.1 危害症状

麦蜘蛛以成若虫于春、夏对麦苗造成危害,被害麦叶出现黄白小斑点,植株矮小,发育不良,严重的整株干枯死亡。

5.2 发生规律

麦长腿蜘蛛1年发生3~4代,以成虫和卵越冬,次年3月开始活动。卵连续孵化,4―5月进入繁殖危害盛期。麦长腿蜘蛛喜干旱,生存适宜温度为15~20 ℃,最适宜相对湿度50%以下,白天活动危害,以15:00―16:00最盛,遇到阴雨或露水较大时,即潜伏在麦丛或土壤缝隙中不动。

5.3 防治技术

在冬小麦返青后,当平均每33 cm单行长幼虫数达200头以上,上部叶片20%面积有白色斑点时即可进行药剂防治。选用虫螨克等阿维菌素类农药,或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2 000倍液喷雾。

6 参考文献

[1] 韩才斌,王娟,韩根成,等.大丰市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7):141,144.

[2] 张震,侯明翠,李玉鹏,等.豫西南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J].种业导刊,2011(8):28-29.

[3] 张德奇,季书勤,李向东,等.主要病虫害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0(2):67-70.

[4] 张穗,宋万昌,傅伟,等.河南省小麦纹枯病发生动态关键因素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5(S1):104-109.

[5] 闫光升,屈改枝,焦松峰,等.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条件及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3(2):27-28.

[6] 郭春强,靳文奎,廖平安,等.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5(4):737.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篇(4)

论文摘要 分别介绍了小麦播种期、返青拔节期、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灌浆期病虫害防治技术,以供广大农户参考。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沭阳县优质小麦发展迅速,但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始终是制约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优质小麦的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小麦不同品种的不同特性,在搞好测报的基础上,按照防治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其发生、蔓延,提高优质小麦的商品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增加农民收入,现将优质小麦各生育期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简述如下,供广大农民参考。

1 播种期

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是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有利于压低小麦全生育期的病虫基数。此期防治重点是纹枯病、地下害虫、吸浆虫等种传、土传病虫害。防治措施主要是土壤处理、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g拌种100kg,可有效预防黑穗病、纹枯病、白粉病等。金针虫主发生区,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与水、种子按1∶80∶800~1 000的比例拌匀,堆闷2~3h后播种;蛴螬主发生区,用50%辛硫磷乳油与水、种子按1∶(50~100)∶(500~1 000)的比例拌种,可兼治蝼蛄、金针虫;吸浆虫重发区,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辛硫磷颗粒剂30~45kg/hm2拌砂或煤渣375kg制成毒土,在犁地时均匀撒于地面翻入土中。种子包衣也是防治病虫害的一项有效措施,各地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病虫种类,选择适当的种衣剂配方,如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0~200mL与100kg种子进行包衣,可预防纹枯病、黑胚病、根腐病等多种病害,若加入适量的甲基异柳磷乳油,则可病虫兼治。

2 返青拔节期

返青拔节期的防治重点是小麦纹枯病、吸浆虫、麦蜘蛛及地下害虫。纹枯病是近年来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小麦的产量影响较大,特别是高产地块影响更大。在小麦纹枯病防治中,存在着轻视返青期的喷雾防治且防治时间又偏晚的现象,这是小麦纹枯病防效差的主要原因。因此,要重视返青期的防治,把握好防治适期。根据病虫害防治指标,采用对路药剂开展防治,大力应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施药剂技术,实行科学防治。小麦返青至拔节期主要病虫的防治指标是,纹枯病病株率为15%~20%,地下害虫为害麦苗被害率3%,麦蜘蛛为单行600头/m。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2 250~3 000mL/hm2对水1 125~1 500kg喷麦茎基部,间隔10~15d再喷1次;防治地下害虫可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600~750mL/hm2喷麦茎基部;防治麦蜘蛛可用73%克螨特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

吸浆虫重发区,要抓住这时麦苗小、容易操作的有利时机,当吸浆虫幼虫上升到土表活动时进行第2次土壤处理,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 250~3 000mL/hm2对水适量,拌细土375kg制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施,然后浅锄,将药剂翻入土中,再浇水;或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30kg/hm2拌细土300kg,均匀撒施于土表。

3 孕穗至抽穗扬花期

孕穗至扬花期是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赤霉病、颖枯病、麦蚜、1代蚜虫和吸浆虫等多种病虫集中发生期和危害盛期。常年这些病虫害以麦蚜发生面积最大,为害最重。小麦孕穗至扬花期是小麦形成产量非常重要的时期,又是多种病虫集中发生危害盛期,一旦病虫危害就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此期是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最关键时期,应切实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确保小麦优质丰产。利用天敌控制麦蚜。麦田是多种天敌的越冬场所和早春繁殖基地,保护好麦田天敌不仅有利于控制小麦害虫,而且也是后茬作物害虫天敌的主要来源,应注意保护利用。

药剂防治要根据小麦病虫害防治指标,抓住防治适期,采用对路药剂开展防治,大力应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施药技术,实行科学防治。

(1)孕穗至扬花期主要病虫的防治指标是,条锈病为病叶率2%~5%,叶锈病为病叶率5%~10%,白粉病为病叶率10%;麦蚜为500头/百穗,1代钻虫为25头/m2,吸浆虫蛹期2 500头/m3、成虫期为5 000~7 500头/m3。

(2)对路的药剂、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是:防治锈病、白粉病可用25%百理通可湿性粉剂450g/hm2或40%粉锈宁乳油750~1 125mL/hm2喷雾;防治赤霉病、叶枯病和颖枯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25~1.500kg/hm2喷雾;防治麦蚜可用2.5%敌杀死乳油150~225mL/hm2或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120~150g/hm2喷雾;防治1代黏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750~1 125mL/hm2喷雾。

(3)混合施药技术应根据防治对象和防治指标科学运用,单种病虫发生重而其他发生轻时应进行单施药防治,以免造成浪费和农药污染。

(4)小麦赤霉病和颖枯病要以预防为主,孕穗期如遇连阴天气,在小麦扬花后要喷药预防。小麦吸浆虫虽是穗期为害的害虫,但防治适期在4月中下旬的蛹期,应在蛹期适时开展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 250~3 000mL/hm2对细沙或细沙土450~600kg撒施地面并划锄,施后浇水防治效果更佳;若蛹期未能防治,在吸浆虫成虫期防治,可在田间小麦70%左右抽穗时,用50%辛硫磷乳油750~1 125mL/hm2喷雾。

4 灌浆期

灌浆期是多种病虫害危害高峰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期防治重点是白粉病、锈病、麦穗蚜等。防治白粉病、锈病的方法同上,同时可兼治叶枯病等。用2.5%辉丰菊酯乳油300~450mL/hm2或25%快杀灵乳油375~525mL/hm2,对水750kg进行喷雾,可有效防治麦穗蚜。以上杀菌杀虫剂可一次性混合使用。若田间天敌与蚜虫的比例大于1∶120时就不必再用防治蚜虫的杀虫剂。小麦黑胚病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发展优质小麦必须注意防治小麦黑胚病。除选用抗黑胚病品种外,还要特别注意搞好小麦扬花灌浆期的防治。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0~450g/hm2,对水750kg防治效果最好,使用多菌灵、三唑酮、代森锰锌也有一定防治效果。应在灌浆初期和中后期各防治1次。

参考文献

[1] 赵文先,李子钦,赵存虎,等.卫福混配剂防治小麦病虫害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0(4):9-10.

[2] 杨文才,杨华宏.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8):25.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篇(5)

小麦拔节期―――返青期

黄淮和北部冬麦区在小麦播种期及出苗后,土壤墒情充足,小麦苗情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小麦群体过大或旺长,有利于病虫害的越冬。目前该区已由南至北陆续进入拔节期,主要防治对象有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红蜘蛛和地下害虫等。

在防治上,该区重点开展病虫害的早期预防。春季注意防控条锈病早发麦田,做到控制发病中心,防止病害流行危害。同时,要加强白粉病、纹枯病、红蜘蛛和地下害虫等的防治。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播期较长,苗情复杂,稻茬麦播种偏晚,苗情偏弱,部分地区土壤偏湿,有利于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生,土壤条件有利于田间赤霉病菌的存活和发育。该区防治重点主要是纹枯病、白粉病和红蜘蛛等。

西北麦区苗情墒情总体较好,有利于条锈病的侵染与发病,但持续干旱,不利于条锈病的扩展和传播。该区秋苗条锈病见病早,菌源基数大,但后期很多发病病叶干枯死亡较普遍。其他病虫害基数与往年相当,而暖冬天气有利于越冬。目前主要防治对象是条锈病、白粉病、红蜘蛛等。

西北麦区不仅是条锈病重要的越夏区,也是关键的冬繁区。陕西南部早发病田,应采取普查与系统调查相结合,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发现一片、防治全田”。当田间发现单片病叶时应以病点为中心及时在病点2米直径的区域防治,发现单个发病中心时及时防治20米直径区域,封锁发病中心,防止病害扩散蔓延。3月下旬~4月下旬,结合田间病情监测情况,及时控制条锈病发病中心,兼防白粉病,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类杀菌剂。在气候干旱的情况下,注意防治红蜘蛛。

西南冬麦区苗情总体较好,土壤墒情适宜,由于土壤和空气湿度大,有利于条锈病、白粉病等发生与扩散;一些田块小麦蚜虫也有发生。由于西南地区冬季条锈病仍处于冬繁扩散甚至流行期,应加强条锈病的监测与早期控制,在小麦条锈病冬繁区早发病田,发现单片病叶时,要及时对其10米直径的麦类作物进行药剂防治,预防春季菌源的扩散和蔓延。同时,要加强白粉病、麦蚜、红蜘蛛等的防治。西南麦区多种病虫混合发生时可采取“一喷多防”,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类杀菌剂、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等杀虫剂混合喷雾。

小麦孕穗期―――扬花期

2015年由于立春较早,小麦生育进程也相应偏早,各麦区在加强小麦拔节―返青期病虫防治的基础上,要注重小麦孕穗期―扬花期的病虫预防,争取防治的主动权。

黄淮和北部冬麦区主要防治对象是蚜虫、吸浆虫、赤霉病、白粉病、红蜘蛛和条锈病等。当多种病虫混合发生危害时,推行“一喷三防”技术。当田间发生单一病虫时,进行针对性防治。黄淮南部麦区小麦抽穗至扬花期,要十分强调赤霉病的预防。若遇阴雨、露水和大雾天气且持续3天以上或10天内有5天以上阴雨天气时,要全面开展赤霉病的预防工作,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

江中下游冬麦区该生育时期主要防治对象是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兼顾条锈病和叶锈病等。针对小麦赤霉病,要加强栽培管理,平衡施肥,控制中后期小麦群体,并做到田间沟渠通畅。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2天以上,应于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主动喷药预防,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对高感品种,首次施药时间可适当提前。药剂品种可选用氰烯菌酯、咪鲜胺、多菌灵或相应的混配药剂等,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对多菌灵产生高水平抗性的地区,应改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等进行防治。

西北麦区主要防治对象为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吸浆虫等。由于该区常年多种病虫并发,应结合病虫种类,实施“一喷三防”措施。当田间发生单一病虫时,进行针对性防治。在西北麦区南部要加强赤霉病的预防,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2天以上,可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等进行赤霉病的预防。在小麦孕穗期,要加强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可选用毒死蜱制成毒土,进行蛹期防治,也可在小麦抽穗期,选用有机磷类、菊酯类等农药进行成虫期防治。

西南麦区主要防治对象是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红蜘蛛等。当田间病虫害混合发生时,实施“一喷三防”措施,选用相应的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合理混用。当田间发生单一病虫时,则进行针对性防治。

麦田杂草防除

近年来,除了小麦病虫害危害严重外,小麦田杂草已经成为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地区麦田恶性杂草泛滥,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而目前的杂草防除基本依靠化学除草。

对于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在小麦返青至拔节之前,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针对性的除草剂,在白天温度稳定在10℃左右时,选择晴好天气,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小麦拔节后禁止使用除草剂。施药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上的用药浓度进行施药,施药要均匀,不能重喷或漏喷,以免造成药害或防效不佳。注意施用过除草剂的喷雾机具,要彻底洗净后方可用于其他药剂喷施。

主要病虫防治技术

条锈病和白粉病当田间条锈病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白粉病病叶率达到10%时,及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类杀菌剂等。

赤霉病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3天以上或10天内有5天以上阴雨天气时,要全面开展赤霉病的防控;对高感品种,首次施药时间提早至抽穗期。药剂品种可选用氰烯菌酯、烯肟菌酯、戊唑醇、咪鲜胺、多菌灵等喷雾。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在赤霉病菌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应停止使用多菌灵等苯丙咪唑类药剂。

小麦纹枯病当病株率达10%时,选用井冈霉素、三唑类等杀菌剂喷施麦苗茎基部,每7~10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

吸浆虫小麦抽穗初期每10块黄板或白板(120毫米×100毫米)有1头以上吸浆虫成虫,或在小麦抽穗期,吸浆虫每10网复次有10~25头成虫,或用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3头成虫时,用高效氯氰菊酯或毒死蜱等进行防治,并可兼治麦蚜、粘虫等害虫。红蜘蛛平均33厘米行长有螨量200头或每株有6头时,可选用阿维菌素、哒螨灵等喷雾防治。吸浆虫重发区,充分利用药剂持效期,适当前移防治时间,在成虫发生主峰期用药。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篇(6)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094-01

一、科学防治措施

1.播种期防治

播种期是小麦整个病虫害防治的基础环节,这个时期进行有效的防治,可以减低小麦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可以将农业防治,土壤处理,化学药剂拌种三种措施结合起来。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农业防治,合理选择小麦种子种植,比如防虫品种。及时的清理杂草,定期对土地进行翻地,并及时对坑洼不平之处进行平整,这样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同时也将会对害虫杂草的生长造成损害。合理使用化肥,不可乱施滥施化肥,建议使用腐熟有机肥,对土地使用要合理,进行轮作,降低土地压力,增强小麦免疫。选种时不忘晒种,晒种可以使种子得到充分的阳光,并可以杀死一些害虫,增强种子的发芽率。

土壤处理,根据我区各地的土质情况,向当地有关部门咨询具体的药剂处理土壤。结合自身实行。

药剂拌种,每个地区根据往年病虫害发生的规律,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拌种杀虫除草,用华丹种衣剂加甲基异柳磷对种子进行处理,不但可以有效的杀死地下害虫,对小麦的病害还会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药物是“真拌乐”,这种药物是多种药物的合理搭配,根据自身情况,仔细阅读说明书使用。

2.小麦苗期防治

病害方面,这个时期出现的病害主要有小麦锈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

当小麦出苗两周到三周时,会出现小麦锈病,病症呈现在叶子上,并非更出现就得喷药,在叶子出现病状达到10%时,这时候需要喷洒农药,又因为小麦出现这种病状在秋天,秋季温度较高,且雨水比较充实,建议喷洒果盾或者思科,具体用量根据说明书选择。

小麦纹枯病是最常见的小麦病种,从出苗期到抽穗期,纹枯病一直伴随着,危害较大。具体症状难以看出,主要出现在小麦的地下部分,对小麦的地下茎造成很大的伤害,有向上的趋势,会使小麦渐渐萎缩掉,茎叶会出现各种斑纹,建议使用果盾或者思科,或者使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这些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希望采纳者严格按照说明书,以防造成滥用药物。

小麦全蚀病,这种病在小麦出苗期就会感染,传染极强,一般在出苗3到4周容易发生,对付这种小麦病害既要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也要对过去进行调查,如果过去发生过全蚀病的地块对于过去发生过全蚀病的地块,要使用氟硅唑乳油对地块进行处理,或者使用思科喷洒,这可以降低幼苗的发病率。

而在虫害方面,麦蚜,叶蝉灰飞虱以及地下害虫比较昌盛,要选取恰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像麦蚜等害虫,不但会损害小麦,影响其生长,还会造成小麦黄矮病,危害不言而明,要想有效的防治,建议使用低含量高喷洒或用高含量的蚍虫啉,也可使用质量较高的福,方法是沿着麦垄喷洒,效果极佳,还能顺便处理小麦红蜘蛛。地下害虫包括蝼蛄、蛴螬、金针虫三种。这些害虫无法使用水喷雾进行处理,需要撒施伴有药剂的泥土进行消灭,具体方法,用甲基异柳磷粉剂拌细土,配比为1:15到20,施入麦垄内,同时也可使用甲基异柳磷兑水,沿着麦垄灌入,杀虫效果较好。

3.小麦返青期防治

小麦返青期是虫害病害最严重的时期,因为生在春天,万物复苏,各种害虫进行繁殖,而各种病菌因为天气由寒冷到温暖变得更加活跃,而小麦经历冬天的寒冷之后,免疫力还处在回升状态,各种病害虫害比任何阶段都要活跃,病害相对而言更加严重,此时应当着重防治根腐病和纹枯病,兼治白粉病以及锈病,同时防治麦蜘蛛等害虫。

病害方面,当小麦出现纹枯病时,先观察并开始留意,当纹枯病病株达到15%到20%时,开始喷洒农药,建议用果盾水乳剂或者叶亮进行喷洒,喷洒后记录时间,等第一次喷洒10天到15天时进行第二次喷洒。白粉病、锈病的防治使用粉安15g或果进行喷雾;也可用百丰达进行喷雾,都会起到极大的作用。

小麦虫害方面,干扰小麦生长的有灰飞虱,这个时期是灰飞虱船渡危害的第二次高潮,这个时期的观察极为重要,一旦发现就要进行及时的防治,从而将丛矮病扼杀在“摇篮”里,防治方法是使用低浓度的吡虫啉加农华兑水喷雾,具体配比参照说明书使用;抑或使用瓜呱叫。以上是在气温正常情况下使用,如果天气异常,比较炎热则可使用高啶进行喷雾。

对于红蜘蛛,数量较多时,用绿敏或苯丁进行喷洒,可以有效杀死大部分红蜘蛛。而麦叶蜂则建议使用绿亮进行喷雾防治,此种害虫的危害较小,不必为其单独喷洒农药,主要是在喷洒其他农药时进行兼治。

地下害虫在这个时期比较活跃,当小麦每一平方出现大致0.03方破坏率时,需要喷洒农药防治,建议使用甘喜灌根,也可毒土撒施。具体按照我区当地实施。

4.小麦孕穗期

这个时期做好吸浆虫、麦蚜、麦蜘蛛的防治工作,而对于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纹枯病也要引起极大的重视,而虫害中小麦吸浆虫危害较大,防治工作也在其上,犯法是对其处在蛹期时进行大规模处理喷杀,同时防治成虫。

5.小麦抽穗期

抽穗早期主要对吸浆虫进行防治,建议使用甘喜或氧乐果或高福兑水喷雾。而对于麦蚜虫,可使用吡虫啉或者高啶或着氧乐果进行喷雾处理,效果极佳。

与此同时,小麦出现新病,比如小麦白粉病及散黑穗病,这时候依然使用粉安或着思科或百丰达等药物兑水喷雾处理,同时要考虑天气状况,防止赤霉病的发生。

6.小麦灌浆期

灌浆期对于很多害虫来说也许是他们的丰收期,因为此时的小麦使他们觉得营养价值最高的时期,各种害虫活跃,这个时期也是防治关键时期,虫害和病害同时进行,杀虫使用杀菌剂和叶面肥混配,可以综合防治。对于各种害虫,均可使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或粉安加农华高福或氧乐果进行综合防治。

7.小麦成熟期

这是小麦丰收的最后一个时期,这时的防治主要以治疗为主,针对性选择方法,保证丰收。

二、结语

小麦的病虫害既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和困扰,也影响我区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对各个时期的病虫害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措施,但是农药的具体使用没给出具体,因为我区各地的具体实际不同,需要农民根据自身使用,以免造成滥用。

参考文献

[1]钟莉梅. 浅谈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J]. 吉林农业,2011,12:79.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篇(7)

关键词:春季;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

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以麦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以小麦各生育阶段主要病虫为对象,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协调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提高防治的总体效益,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麦类病虫为害的目的。

1返青拔节期

此期主要是防治纹枯病、条锈病、白粉病、麦螨(麦蜘蛛)等[1]。在抓好麦田肥水管理、杂草防除等措施的基础上,及时用药控制早期为害。近年来,以纹枯病为主的小麦根病发生严重,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特别是高产地块影响更大。要把栽培措施与控制病虫害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行适期划锄、追肥和浇水等丰产健身栽培技术,提高小麦对多种病害的抗御能力。适期划锄可铲除杂草,同时抓住2月下旬至3月中旬小麦返青后防治适期,及时开展化学除草。小麦返青至拔节期主要病虫防治指标:纹枯病为病株率15%~20%,地下害虫为麦苗被害率3%,麦蜘蛛为单行600头/m。秋播密度大,加上秋季气温偏高,冬前生长量大,有利于冬后发病。防治该病可在播前进行种子处理,每10kg小麦种子用2%立克秀粉剂15~20g加水500g拌种;也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4 500mL/hm2在生长期间喷雾,也可加水泼浇,对高产、重发田块,一般在第1次喷药后10~15d再喷1次药;或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喷雾,还可兼治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防治锈病,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水喷雾或超低容量喷雾,还可兼治其他病害。此外,12.5%烯唑醇(特普唑)可湿性粉剂,不仅防效高,而且持效期长,有效量为45~75g/hm2。防治白粉病,在生长期间用15%粉锈宁300~450g/hm2,或33%纹霉净750g/hm2,或12.5%禾果利(烯唑醇)300~450g/hm2对水喷雾。防治麦蜘蛛,可用15%扫螨净乳油、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20%螨克乳油等对水喷雾。防治地下害虫,于苗期用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每株50~100mL;或用48%毒死蜱乳油6.0~7.5 L/hm2处理土壤或随水流大水漫灌,或用2.25~3.00L/hm2对水顺根定向浇灌,特别是对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防效较好。也可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600~750mL/hm2喷麦茎基部。

2孕穗至扬花期

此期是多种病虫急速上升为害期,是综防的关键阶段。除防治锈病、白粉病外,还要注重防治赤霉病、吸浆虫、麦蚜等多种病虫。同时,该时期天敌种群数量也急剧上升,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保护麦田天敌[2]。孕穗至扬花期的防治重点是麦蜘蛛,监测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当田间麦圆蜘蛛或麦长腿蜘蛛分别达到600头/hm2或300头/hm2时进行防治。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流行的关键是扬花期出现阴雨天气。防治麦类赤霉病应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在小麦赤霉病常发区,如果花期遇阴雨天,应抓紧齐穗至盛花期喷药预防,一般用40%多菌灵胶悬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12.5%治萎灵对水喷雾或低容量喷雾,如果扬花期间连续阴雨,第1次用药后7d,趁下雨间隙再喷1次药。小麦吸浆虫虽是穗期为害的害虫,但防治适期在4月中下旬,应在蛹期适时开展防治,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25~3.00L/hm2对细沙或细沙土450~600kg撒施地面并划锄,施后浇水防治效果更佳;若蛹期未能防治,吸浆虫成虫期防治可在田间小麦70%左右抽穗时,用50%辛硫磷乳油750~1 125mL/hm2喷雾防治。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扬花期补治成虫,或用80%敌敌畏乳油对水,搅匀后喷在麦糠或干细土上,下午撒入麦田熏杀或用48%乐斯本乳油对水喷雾。当小麦蚜量达到500头/百株、益害比小于1∶150、近期又无大的风雨时,及时喷药防治穗蚜。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225g/hm2,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g/hm2,或2.5%溴氰菊酯乳油750mL/hm2,或48%乐斯本乳油750 mL/hm2,或25%辛·氰乳油600mL/hm2,对水喷雾防治。防治麦叶螨,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mL/hm2,或25%哒螨酮(扫螨净)乳油600mL/hm2,或73%克螨特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黏虫,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mL/hm2,或2.5%溴氰菊酯乳油750mL/hm2,或48%乐斯本乳油750 mL/hm2,对水750kg喷雾。小麦穗期多种病虫混合发生时,为保护天敌,减少用药次数及用工,可选用对锈病、白粉病及麦蚜、黏虫等效果好的粉锈宁、灭幼脲、抗蚜威等药剂混用,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也可使用低毒、高效的复配农药防治。在防治上述病虫时,还可结合根外追肥,既防病虫又增产。

3灌浆期

小麦灌浆期是多种病害发生高峰期,也是防治病虫害、夺取小麦高产优质的关键时期[3]。此期防治的重点是麦穗蚜、白粉病、锈病等。小麦灌浆期主要病虫的防治指标:麦蚜为500头/百穗,1代黏虫为25头/m2,吸浆虫蛹期2 500头/m2、成虫期为5 000~12 500头/hm2,条锈病病叶率2%~5%,叶锈病病叶率5%~10%,白粉病病叶率10%。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g/hm2,或25%快杀灵乳油375~525mL/hm2对水600~750kg喷雾,可有效防治麦穗蚜。防治白粉病、锈病的方法同上,同时可兼治小麦叶枯病。若田间天敌与蚜虫的比例大于1∶120,不必再用防治蚜虫的杀虫剂。对于优势小麦的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小麦不同品种的不同特性,在做好病虫测报的基础上,按照防治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4]。

4参考文献

[1] 樊丽侠.春季小麦病虫害防治要点[J].河南农业,2008(7):16.

[2] 陈承亿.春季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J].种业导刊,2008(4):34-3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