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5 15:33:04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篇(1)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12-02

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进入胸膜腔的气体改变了胸膜腔的负压状态,肺组织部分或者完全被压缩。单侧肺受压不超过30%者临床表现明显,均需要采取相应治疗措施[1]。

1 护理

1.1 引流护理

必须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2 保持引流管通畅

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 因此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 。并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 在应用前要检查水封瓶及橡胶管不漏气,通向引流瓶的长玻璃管要插在液面下3~4 cm。在行闭式引流术后24 h内每30~60 min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堵塞。如水柱无波动,检查引流管是否扭曲、折叠或堵塞根据情况及时处理,保持通畅,如病人出现胸闷气促立即通知医生。患者因为负压吸引器连接不宜离床活动。

1.3 注意观察并记录

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每日更换水封瓶。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术后观察有无皮下气肿、气体排出量、颜色、性状并准确记录。因整个系统是个密闭装置,因此经常检查各连接管接口是否松脱,吸引器负压不宜过大,查看引流瓶内水柱波动范围,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 cm。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能随意调节或关闭吸引器。

2 拔管指征

拔管指征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拔管后观察病人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原理是利用重力、保持相对密闭,排出胸腔内的积液、积气,恢复胸腔内负压,促使肺膨胀,恢复呼吸功能。因此治疗气胸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是紧急措施的一种,为此护士必须掌握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常规,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或病情变化,能够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参考文献: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篇(2)

病人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除了身体上的痛苦之外,精神方面也会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一些病人会怀疑手术效果、排斥医务人员,甚至会出现恐慌、焦躁、悲观等负面心理,这些问题不但会严重降低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削弱实施手取得的效果,甚至会阻碍病人的恢复进度[1]。为此,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应该采取舒适护理措施。本文作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探究在手术室中为病人实施舒适护理措施的实际效用,详细研究结果如下文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中,到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60例,其中包括女性病人27例,其余43例为男性病人。病人的年龄在17.5- 78.2岁之间,平均为(43.5±9.8)岁。通过平均分组的方式,选择其中30例病人归纳为实验组,其余30例病人则纳入对照组。实验组由12例女性病人以及18例男性构成,病人的年龄在18.2-78.2岁之间,平均为(45.4±10.6)岁,其中接受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有9例,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病人有11例,接受妇科手术的病人有10例;对照组由14例女性病人以及16例男性构成,病人的年龄在17.5-76.4岁之间,平均为(44.2±8.3)岁,其中接受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有8例,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病人有13例,接受妇科手术的病人有9例。由于两组纳入的病人例数相等,同时病人的性别资料、岁数数据、手术类型均无明显区别P>0.05,因此可以作为抽样实验的样本,且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价值。

1.2实施护理的方式

1.2.1对照组

本组病人接受普通看护。在病人入院之后,护理人员要依照一般规范给病人介绍一些简单的手术知识以及手术的实施方式。

1.2.2实验组

(1)在实施手术之前对病人进行调查。护士不但要对病人及其家人进行探访了解病人过去的患病经历,同时还要给每个病人制作一张资料表,仔细记录病人的各项资料,在实施护理时应该针对不同病人的资料采取最适宜的护理方法,提升病人的舒适程度。同时护理人员要了解每个病人的手术类型以及接受麻醉的方式,同时分析病人的心理情况和病情进展,这样才能量身为病人制定餐单、安排作息时间表。

(2) 遵守礼仪拉近护士和患者的关系。在病人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该主动热抢地接待病人及其家人,不能使病人遭受冷落。护士在对病人介绍自己的同时,还要亲切地称呼病人的名字,使病人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友好[2]。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易容,头发和制服必须保持整洁,在与病人交谈时,必须斯文有礼、稳重大方,同时在回答病人的询问时,应该细心而耐心,这样才能提升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心。

(3) 为病人科普与手术的有关知识信息。许多病人得知自己需要接受手术后,内心会极其恐慌,认为自己的病症非常沉重,甚至有一些病人会对手术的效果产生疑虑[3]。为了消除此类情况,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向病人接受手术信息,告诉病人手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预期效果。为了增强病人的信心,护理人员可以向病人展示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资料。

(4)实施手术期间采取舒适护理措施。在开展手术前护士必须用温和的语言安抚病人,让病人能够安心接受手术。在病人被送到手术室之后,护士在开展一切协助操作及护理操作时,都必须注意控制情绪和工作手法,不能因为个人的慌乱或急躁使病人感到恐慌。医生在为病人进行麻醉处理时,护理人员可以陪同在病床边,使病人可以安稳地进入手术状态。同时,护理人员要辅助医师为病人调整身体的位置、监视病人的各项体征指数变化,不能让病人在接受手术时感到任何不适。

(5)对手术病人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在不同阶段,病人的心理状态会一直发生转变。为此,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和病人沟通,体谅病人的想法,并通过访问其亲友了解病人的性格。在对病人有初步了解后,护士可以说一些病人感兴趣的话题,帮助病人逐渐消除不良情绪、缓解手术部位的疼痛感,使病人能够自觉配合手术后的治疗工作以及护理工作。

1.3效果评定方法

1.3.1统计病人得到护理后,手术部位痛感消退情况,具体可将效果分成下述三个级别:

(1)明显消退:病人得到护理后患部痛感完全消退,无不良情绪、生活情况优良;(2)部分消退:病人得到护理后手术部位的痛感部分消退,不干扰病人的恢复进度;(3)未消退:实施护理后,病人手术部位的痛感完全没有消退甚至出现疼痛加剧的状况。

1.3.1统计并比较病人及其家属对舒适护理模式的反馈。

1.4计算机统计研究

使用SPSS19.0研究护理统计数据,计量以(X±s)代表,组间数据的区别用t进行验证,软件计算结果若为P

2.结果

2.1手术部位痛感消退情况

根据统计资料可知,实验组病人得到护理后,手术部位的痛感消退情况显著好于对照,P

2.2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措施的反馈

通过统计并比较两组病人及其家属的反馈情况可知,实验组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明显更高P

表2 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措施的反馈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 护理干预;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小儿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40-01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有十多种类型,其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重状态占50%左右。对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来讲,在没有采取及时治疗的过程中,部分小儿患者的病情会逐渐加重,甚至危机生命。同时,受小儿身体特征的特殊性和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复杂性,在围手术期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这对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治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医院与2010年6月――2011年6月所收治的60例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胀病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5岁-12岁,体重8.5-40kg。60例患儿经临床体检、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均证实为危重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实施均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

1.2 方法 对照组:30例观察组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的实施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儿在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三个时期进行。

1.2.1 术前护理 在患儿手术前的1天,护理人员需对患儿进行访视,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解,并向患儿家属及年长的患儿对手术实施的必要性、方法、大致过程等进行说明,以缓解患儿家属及年长患儿的心理压力[1]。同时,做好患儿心电图、血压、体温、心杂音、四肢末梢等方面的评估,以为患儿术后的观察和对比提供一定的依据。手术前,还需要对患儿的血标本进行采集,以便对患儿其他隐藏病症进行测定,并备好术中的急救器材和药物。患儿术前需禁食4-6个小时,术前1天口服3-5mg/kg阿司匹林。

1.2.2 术中护理 手术中,在患儿麻醉后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氧气吸入2L/min,以保持患儿呼吸道的畅通[2]。同时,护理人员在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及时的传递器材,并做好心电监护的工作,对患儿面部表情的变化密切观察,在发现异常后及时的通知医生,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1.2.3 术后护理 手术成功后患儿需返回病房休息一天,护理人员需做好患儿是生活护理,以增进患儿治疗后身体的舒适度,并对患儿术后伤口的出血做好防范。由于患儿清醒后会出现哭闹不止的情况,护理人员可遵医嘱给予一定的镇定剂,对于年长的患儿可采用讲故事、听音乐的方法转移患儿的注意力[3]。同时,在患儿情绪稳定时,对患儿有无疼痛感或不良感觉进行询问,若发现不良症状及时的告知医生,并配合医生积极的处理。术后1小时,需对患儿的血压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和术前的测量情况进行对比。术后,心电监护的实施依旧需要进行,以便对患儿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情况及时的发现。同时,做好患儿在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3 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系统软件分析,用t来对计量资料检验,发现其P

2 结 果

两组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分析,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30例观察组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显效8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30例对照组患儿在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显效1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80.0%。从这一显示结果中可以发现,在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提高患儿手术的康复率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患儿身体康复度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帮助。

3 讨 论

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是引起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患儿手术的及时进行对患儿病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帮助。从小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出发,危重性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实施非常复杂,同时在针对小儿的进行中,手术期间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提高患儿手术治愈率的一项重要策略[4]。在本文选取的60例患儿中,30例对照组患儿在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显效1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80.0%,这明显的高于观察组30例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所达到的63.3%有效率。从这一结果中进一步证明,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间,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并对患儿治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帮助。同时,手术期间,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操守,专业的护理技术水平,对患儿的耐心指导在护理干预效果的发挥中同样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并提高着护理干预效果的良好显现。

综上所述,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针对患儿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需求和必要性,采取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这对患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治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小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中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秀珍,孙立新,刘素哲.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10(11):157-158.

[2] 蔡建妹,朱美仙.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3(13):127-128.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篇(4)

【中图分类号】R472.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619-02

脑膜瘤患者由于肿瘤生长缓慢,病程长,长期头痛、头晕、精神改变、癫痫,一侧或两侧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共济失调等造成生活不能自理,再加得知需手术治疗时,生理、心理要承受双重巨大压力,处于这种极度紧张状态的患者对手术配合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是护理的重点,对提高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科于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对43例脑膜瘤术后患者,运用护理程序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手术治疗脑膜瘤患者:女27例,男16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8±3)岁。职业:农民19例,工人7例,教师1人,行政人员16例。文化程度:文盲3例,小学9例,初中17例,高中及中专11例,大专及以上3例。

1.2 临床表现: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悲观、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障碍,头疼和癫痫为首发症状9例;颅内压增高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微的头痛18例, 局部神经功能障碍11例,精神改变(淡漠、意志缺失等)5例,;肢体运动障碍23例。

1.3方法 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了解患者对脑膜瘤知识的认知情况,评估患者接受教育的能力,由当班护士完成入院宣教,管床护士和责任组长针对患者情况提出护理诊断,并由管床护士具体落实护理措施,责任组长评价健康教育效果,针对薄弱环节再次强化。

1.3.1 术前诊断及护理措施

(1) 焦虑:担忧手术、治疗和预后。护理目标:患者能叙述焦虑的心理感受,并主动提出相关问题,正确使用减轻焦虑的调节方法。护理措施:鼓励病人叙述心理感受,评估焦虑的程度;介绍病房环境、规章制度、主管医生、护士,帮助病人尽快适应病房环境;向病人解释病情及手术中的感受和效果,消除病人的顾虑;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减轻或消除焦虑的调节方法:看电视、听广播、看报、与人交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等,观察病人的情绪反应,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的病因、治疗、预后和手术方面知识。护理目标:患者能描述术前各项准备的目的,主动与医护合作。护理措施:评估病人知识缺乏程度,根据病人需求制定教育计划;向病人介绍病情、病因、临床表现及手术效果,消除病人顾虑;讲解术前各项准备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使病人与医护配合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术前教育内容包括:术前训练床上排便、用吸管喝水、术后疼痛的性质、感受及持续时间、术后引流管持续的时间及注意事项。术后饮食、床上活动的内容及范围、离床活动的时间、活动量及范围。

1.3.2 术后诊断及护理措施

(1)潜在颅内出血的危险,与术后情绪激动、血压高有关。护理目标:患者术后血压保持在一稳定水平,神经系统情况稳定。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注意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情况;安置患者于单人间,告知家属保持病房安静,限制探视的意义,避免因情绪波动引起血压升高;术后指导患者定时排便,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予用缓泻剂;躁动严重时遵医嘱予镇静剂,避免可能引起颅内压升高的操作或活动。

(2)潜在切口或颅内感染的危险,与术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头部切口、留置头部引流管有。护理目标:通过早发现,早预防,运用正确的护理技术,患者在住院其间未发生感染,患者的体温能控制在正常范围。护理措施: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翻身时注意保护各引流管,保持引流的密闭性,并注意观察引流液性质、量及颜色;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限制探视人员,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指导患者进病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切口疼痛:与手术手术创伤有关。护理目标:病人能叙述疼痛的原因及持续时间。护理措施:评估病人刀口疼痛的程度和耐受力;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性质及持续时间和治疗方法,消除病人顾虑,增强病人信心;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促进病人入眠;指导病人使用减轻疼痛的调节方法:放松、听音乐、与他入交谈、分散注意力等;观察病人的疼痛情况,指导家属对病人的感受作出积极的反应,并给予心理支持。

(4)舒适度改变:头痛、恶心、呕吐,与术后脑水肿、脑灌注压增加有关。护理目标:患者能叙述不适的原因及持续时间,并能提高对不适的耐受性。护理措施: 向患者讲解引起不适的原因、持续时间,消除患者顾虑,增强患者信心;指导患者使用减轻不适的调节方法:放松心情、缓慢的深呼吸、与他人交谈、分散注意力等;指导家属对患者的感受作出积极的反应,并给予心理支持。

(5)有体温过高的危险:与手术热、感染、体愠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有关。护理目标:病人的体温能维持在正常范围。护理措施:注意体温变化;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发热的原因及降温方法,如多饮水、降低室温、减少盖被、温水擦浴等;保持病房温度适宜;鼓励病人多饮水,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发生口腔炎;给予病人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中枢性高热可给予持续冰袋降温或遵医嘱给予冬眠治疗。

(6)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有关。护理目标:病人及家属能叙述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因素、表现及预防措施,住院期间病人的皮肤能保持完好状态。护理措施:向病人讲解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因素、表现及预防措施;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保持皮肤清洁,并促进血液循环;观察皮肤受压情况,每日做皮肤护理2次,使用气垫床及局部减压用具,避免皮肤受压;每1-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床头建立翻身卡;指导病人及家属正确进行翻身、皮肤按摩等。

(7)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恶心、呕吐、厌食及对营养知识的缺乏有关。护理措施:评估病人进食情况及营养状况;给病人制定饮食计划,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消除诱发恶心、呕吐的因素,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进食环境,减少不良刺激;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内清洁舒适,促进食欲;向病人传授有关摄取足够营养和增进食欲的技巧;每周测体重一次,观察病人营养状况改善的情况。

(8)有发生废用综合症的危险:与相关神经受压后肢休麻痹有关。护理目标:病人能叙述功能锻炼的意义,病人及家属能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不发生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护理措施:评估病人肢休程度,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方法,指导协助病人对患肢的被动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功能锻炼计划,训练日常的生活自理能力,教会病人及家属自我护理的方法(肢体功能位、肌肉按摩的方法、肢体活动的方法),为出院后康复护理做好准备。

(9)有便秘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肠蠕动弱有关。护理目标:病人及家属能叙述便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病人不发生便秘。护理措施:向病人解释发生便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功能锻炼,加强活动,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指导病人多喝水,避免大便干燥。进含有丰富纤维素的食物,以刺激肠蠕动;指导病人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指导病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观察病人排便情况,若3天内无大便时.遵医嘱应用粪便软化剂和缓泻剂。

1.3.3 出院指导方法:根据三因制宜的原则,提出健康指导内容:

(1)生活起居:注意休息,适当活动,避风寒,防外感。 加强患肢功能锻炼,促进康复。(2)情志调节: 保持心情舒畅,勿激动。(3)饮食调理:增加粗纤维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适量的鱼蛋类,禁饮酒,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鼓励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4)用药指导:按医嘱执行,不可自行停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5)特殊指导:病人注意保护颅骨缺损部位,可自制一简易安全帽,在安全帽上做好颅骨缺损标记,要确保缺损部位不被锐利器伤害。出院后3个月内定时回院复查,术后6个月后可来院做颅骨缺损修补术,如有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或肢体活动受限等症状时,应随时来医院诊治。

2 总结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1]。我科开展整体护理模式病房以来,对脑膜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患者治疗的整个过程,帮助患者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顾虑和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康复率,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水平。同时也得到患者与家属的称赞和好评,收到良好的效果。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篇(5)

1 查房形式和方法:?

安排每天查房一次,交接新入院患者及手术患者,时间为15-30min,安排每月查房一次,时间为30-60min。?

1.1 术前查房:时间为手术前一天的下午,本科护士及医生参加学习,护士长提前2-3天选择病例,责任护士收集资料,制定护理计划,同时要求其他护士了解病例,翻阅与该疾病及手术有关的书籍,做好充分的准备。查房由护士长主持,首先由责任护士介绍病史和护理计划,然后由其他护士一起讨论,对责任护士的护理计划加以修改,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护士长对术前准备进行认真强调,包括患者的心理、精神准备。

1.2 术后查房:是主要的查房形式,对已完成的手术除按上面的形式外,还要把患者可能在术后出现的护理并发症和预防措施进行认真讨论,责任护士收集资料,制定术后护理计划,做主要发言,对其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逐个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或预防措施,给予患者心理安慰,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及早康复。?

1.3 合作性查房:与手术室和相关科室合作,进行全面的护理查房,查房从疾病的病因到发病机制,从生理、生化至临床症状、体征,从治疗方案、术式、并发症及护理到健康教育都进行认真讨论,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预防措施。?

2 查房内容?

2.1 根据骨科病种采取灵活多样的查房形式,骨科手术病人同时具有内科疾病,护理查房除了学习与骨科手术相关知识外,还请内科医生给我们讲课,针对该病人出现的内科疾病的护理,提出护理要求和护理措施,使参加查房的护士在掌握本专科护理知识的同时,也熟悉了其他专科知识。?

2.2 配合新业务、新技术开展选择病例,为使全科护士整体业务水平提高,通过护理查房,特别要请技术全面的护士讲解各种导管及骨牵引、石膏托、外固定架的使用的护理经验,静脉高营养给药,中心静脉压的测定以及套管针的应用,同时对心电监护仪的使用,保养进行示范讲解和表演,使全科护士通过查房,掌握各种共性的护理新技术。?

2.3 针对护理工作中的不足或失误组织查房,例如1例截瘫患者,因大小便失禁,需要留置导尿,护士在操作时,因操作不当及自身病理变化,反复下尿管,或气囊导管未到位置就注入生理盐水,造成尿道出血后重新处理才解决。针对这个问题组织查房,强调气囊导尿的注意事项,牢记教训,杜绝此类欠缺。?

2.4 选择急诊典型病例组织护理查房。如1例因施工不慎从高空坠落,造成脾破裂、失血性休克并伴有股骨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在术中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经过全力抢救,获得成功。术后回到病房,在总结抢救成功经验的同时,对该患者抢救从急诊护士建立静脉通路,到术中心肺复苏技术,以及病房三方面配合的成功经验,在护理查房时,当事护士都做了示范讲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和护理的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在49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6±3.87)岁;观察组25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在50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54±4.04)岁。50例患者经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和CT血管检查后确诊为颅内动脉瘤,两组患者都是在发病一天内入院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基本一致,病情分布也相对平均。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根据颅内动脉瘤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选用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或夹闭动脉瘤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步骤:①一般护理干预: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保证充足的睡眠。帮助患者选择较为科学的体位,避免颅内压力升高。提供搭配合理,营养均衡充足的饮食,对进食困难的患者行注射营养液措施。密切观察病情,测量患者呼吸、心率、血压、头痛程度、意识障碍等重要指标。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恐惧不安的不良情绪,建立起乐观的心态。向患者耐心讲解有关颅内动脉瘤疾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3]。②术前护理:完成血糖含量、血常规、凝血功能和生化常规的检测,术前六小时禁止饮食,全麻,建立静脉通道[4]。保持患者心情舒畅,有接受手术治疗的良好心态。③术中护理:各类药品准备齐全,做好紧急状况应对措施,麻醉生效后保留导尿管。严密检测患者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和瞳孔状态等各项生命体征。③术后护理:继续检测生命体征,预防脑血管痉挛,治理呼吸道并发症,加强引流管护理。术后在医生指导监督下开始进行早起功能康复锻炼,进行出院教育[5]。

1.3护理效果评判标准

平均术后康复出院时间、平均住院花费、围手术期意外情况的发生、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治疗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数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数据以平均数(x±s)形式展示,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篇(7)

关键词:本文

在手术室管理当中,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其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夜间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手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1]。本次研究当中,收集收集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手术室夜间护理相关资料共20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未进行夜间手术护理组和未进行夜间手术护理组各100例,探讨提高夜间手术室护理的具体措施,提高夜间手术室管理水平。

1夜间手术室护理特点

夜间手术护理人员安排相对较少,一般只有几名护士。在夜间进行手术的患者一般病情比较急,病情严重,同时在夜间护理人员反映力较慢,这样严重影响手术室的护理治疗,从而使护患纠纷的发生几率上升。

2提高夜间手术护理质量的具体措施

2.1合理安排护理人员 根据次日手术量合理安排人员班次,取消8∶00~12∶00、14∶00~17∶30排班模式。根据护士人员数量合理安排休息,必要时排半天休息。另外增加机动班,确保白天与夜间急诊手术的顺利完成。

2.2加强后勤保障 术前1 d将基本手术物品进行准备,做好特殊物品准备,及时将连台手术常规敷料、器械下送至手术间。此外,针对手术所需特殊物品,在术前1 d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确认,并于库房工作人员联系,统一配送,确保了晚间手术顺利进行[2]。

2.3加强护士素质培训 加强对夜间手术室护士思想道德素质以及专业知识的培训,对夜间手术当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培养。加强本专科护士医德医风的建设,同时每周进行业务学习并进行考核。针对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制定规培计划,并严格实施,提高业务水平。

2.4完善的夜间手术护理流程

2.4.1术前访视 ①注重心里舒适护理,夜间进行手术的患者一般病情急,发病快,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存在恐惧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解除其思想负担,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3]。②将术前访视延伸至家属。夜间手术患者家属一般对突发的疾病比较急躁不安,因此在手术之前要做好沟通,保证患者有效配合。

2.4.2术中支持 在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再次向患者介绍环境及手术需要配合的地方,同时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尽量减少隐暴露时间,尊重患者的隐私。同时注重患者身体暴露部位的保暖,让患者感到舒适。手术结束,将患者皮肤上的消毒剂、血迹擦净,保持切口敷贴干净无污迹,为患者穿好病员服,盖好被子,将患者干净整洁地送回病房或重症监护室。术后患者如有疑问,应耐心解答,并且给予鼓励的话语,给患者送去最衷心的祝福[4]。

3结果

通过夜间的有效护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中未进行夜间手术护理组,在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神经损伤的例数为,35、29、32;满意度为32%。进行夜间手术护理组例数为8、7、5。满意度为100%。在相关数据对比上具有显著差异性,见表1。

4结论

在手术室管理当中,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其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夜间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手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在荣晓玲的《浅谈怎样提高护理质量》和苑洪莲,李莉,魏臻的《浅谈提高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的措施》研究指出,在夜间手术护理当中只有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加强后勤保障,提高护士素质,建立完善的夜间手术护理流程等措施,才能提高夜间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在本次研究过程当中,其中未进行夜间手术护理组,在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神经损伤的例数与进行夜间手术护理组数据在数据对比上具有显著差异性。这说明夜间手术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极大的提高疾病治疗满意率。

参考文献:

[1]王虹.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的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1(25).58-60.

[2]苏水清.夜间护理质量控制方法与效果[J].护理研究,2010(01):92-9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