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7 09:38:57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篇(1)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是培养模式创新的核心要素

目前全国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学校都开设了艺术类专业,因为对于自身定位的不明晰,培养出的学生水平层次不齐,难以适应市场上对人各种层次人才的需要,所以各类院校必须对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明晰的定位,这关系到我们人才培养的多个方面,既决定着高校艺术人培养模式的建构的成败,也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说来,职业类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应当注重学生艺术技能的掌握,因为这类院校的毕业生,今后大多从事第一线的艺术工作,必须要有娴熟的艺术技能,同时,在此基础上,也不能忽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努力的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的艺术基础,由于具有一定综合素养的艺术人才。师范类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培养的目标主要是今后的中小学教师,对于艺术技能的掌握,不一定太深,但是要在“广”和“精”上下工夫,因为中小学艺术教育,培养的是学生们的基础艺术知识和艺术能力,倘若我们的教师在技能和理论上似是而非,不够精通和博学,是不能适应基础艺术教育需要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对于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的培养,这是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所必须的理论知识支撑,音乐教育,顾名思义,只有音乐和教育并重,才能开展好音乐教育。对于艺术类院校的艺术人才培养,这些院校的学生,都具有十分突出的艺术能力,这一点在他们艺术高考时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检验,进入大学校门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专业上的巩固和提高,作为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的上层力量,没有过人的艺术技能,是不能在专业艺术团体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因为艺术类院校要尤其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尽可能的将学生培养成为该艺术领域内的专业拔尖人才。所以说,在各类院校都开始艺术专业的情形下,每个学校都要对自己学校所开设的艺术专业进行合理的审视,对于自己的培养目标有清晰的判断,每一个学校都充分做到了这一点,在全国范围来看,我们的艺术创作事业和艺术教育事业,才能够有立体式的发展。

二、加强艺术类实践课程的开设和开发是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环节

课堂内,主要是对于现有的课程体系的改革。首先是学校方面要做到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诉求,及时的增补一些实践类的课程。举例说来,音乐专业中,近今年来有着一种教学音乐治疗学的新兴学科,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取得很多的治疗成效,很多学生有志于此学科的学习,但是却无从学起,作为学校来讲,应当正视学生这种学习要求,主动跟一些医学类院校和音乐治疗机构取得联系,为学生争取到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再者是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几乎所有的院校都将实践类课程放到了最后一年,但是大学生们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往往是最忙碌的时期,有的忙于找工作,有的忙于升本或考研,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进行艺术实践,所以很多实践类课程也只是徒有其名。建议各类学校将这种实践类课程分解到大学整个过程中,才用多种形式和多种方法,持续贯穿的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音乐类学生,可以定期的举行音乐会、演出汇报会,以此来检验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美术类的学生可以经常举办一些个人画展,个人的主题创作展览,还可以经常参加一些绘画和设计大赛,获奖和名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竞争,开阔了眼界,得到了锻炼。

课堂外,课外实践作为课内实践的有益补充,也应当予以充分的重视,尽可能的让学生多接触社会,以求在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是要建立和维系一个稳定的实践基地,或者是艺术类的工作室,或者是某一所中小学校等,或者是某一个演出团体等,由学校出面,跟这些关系单位谋求长期的合作,如果能够顺利的开展下来,对于双方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比如一些地方的演出团体经常需要演唱和演奏人员,如果能有我们的在校大学生参与其中,不但当地的文化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且还丰富了自己的艺术实践。又如一些艺术类培训机构,经常需要教师做一些基础类的培训工作,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很好的实践机会。特别是作为艺术类的学生而言,他们主要的价值呈现在于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技能,多接触社会,锻炼各种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对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今后的就业,都是受益匪浅的;其次是要在学校大力开展各类活动,学校对此要在财力、物力上予以大力的支持,同时将主导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大展拳脚。例如对于音乐活动团体的支持,学校应当每年都拿出一定的经费,在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大开绿灯,同时鼓励同学们推陈出新,派驻专业的教师作为艺术指导,每逢有重要的演出,学校领导也应当多参加,以示支持。又如学校艺术界的举办,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从开始的创意理念到宣传口号到海报制作等等,都可以让学生独立的去完成,教师只把握大致的方向即可,其结果往往都能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的学生很多时候都能给我们以惊喜,让我们感受到他们身上的潜力,也让我们认识到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的中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培养多种实用技能是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条件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改变过去关门办学的旧模式,而是应当以开放的姿态,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主动的融入社会,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具体说来,根据艺术类学生今后的就业趋向,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技能:

首先是信息技能,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而且我们的艺术类专业,很多都和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上个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电脑音乐、动作制作、电脑设计等多种艺术门类,而现实中能够掌握这写信息技术的同学却少之又少,掌握好这些信息类技能,不但能够有效的为自己的专业服务,而且还能够为自己的就业增加一个砝码。再进行信息技术培养时,要注意到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着重培养一些他们今后在从事艺术工作时所需要的技能。如一些音乐类美术类软件的使用等,学生们切实感到了信息技术的必要性,自然就会主动的学习。

其次是教育技能,不管是师范类还是非师范类的学生,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只要有一定艺术技能的人,以后几乎都会涉及教学,或者是专业的技能教学,或者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或者是对业余爱好者的培训等等,都需要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学校应当开设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课程,让学生们了解一些基本的教育理念,并且根据条件设置一定的教学情景和教学实践,帮助学生们体验教师的角色,今后不管是否从事教师行业,这种教育技能的掌握,对他们来说都是终生受益的。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篇(2)

论文摘要:构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是对高职高专教育进行准确定位。应确立以“应用”为主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应以能力培养为线,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保自身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高专教育得以健康、稳健发展的关键。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在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进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在教育教学改革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准确理解高职高专教育内涵,明确定位

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高职高专院校必须以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正确的定位为前提。学校的定位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

理论界的研究表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主要有4种,即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学术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和发现新原理,研究客观规律,将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和学科体系;工程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技术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技能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具体完成产品的制作。学术型人才主要由一流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工程型人才主要由本科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主要依靠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广泛需求的技术型人才,则主要由高职高专院校来培养,其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其次,明确服务区域的定位。

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设置上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和行业需要,及时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向,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适时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调整专业方向,合理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同时使学校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

基于上述认识,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确立了明确的服务区域定位:以第二产业为主,拓展第三产业;立足云南,面向西部,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云南和西部培养输送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初步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并可将科技成果和宏伟蓝图变为生产力的高素质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突出高职教育特征,确立以“应用”为主旨的办学思路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教育有几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高层次应用性人才;二是专业设置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三是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来确定,突出能力培养;四是强调实践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五是产学研紧密结合,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定向性,即从某个职业岗位群出发,进行职业分析,了解构成这一职业岗位工作的主要内容,明确支撑其职业或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从而确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鲜明的办学特征决定了明确的培养目标:一是强调“一线”,二是强调“应用”,三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是就业。高职培养目标的现实性,要求高职的教学必须强调职业和岗位的针对性,强调技术教育,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据此,学校紧紧扣住“高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这个人才培养规格,突出高职教育“技术”和“应用性”这两个内涵,从技术应用性角度来制订“工艺型、操作型、管理型”岗位或岗位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注重理沦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在工艺型、管理型岗位上发挥才能,形成了“硬件作强,软件作优,就业作精”的办学思路,以就业为导向,将推进“产学研结合”作为教学建设和改革的目标。

三、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根据就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根据就业的需要来开设课程,根据就业的需要来组织教学。对于职业学校的办学者来说,应该让就业成为一根“指挥棒”,由它来主导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就业后能否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变化,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也是一所学校专业设置合理与否的关键因素。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才能克服和改变职业教育与市场脱节、与就业脱节、与岗位能力脱节的状况。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就是要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对现行的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必须与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人才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上,必须注意其相互之间的协同性,并与就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要求相适应;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须突出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突出技术和技能的训练,并与工作过程或环节相适应。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实践所占的比重要大大增加,达到40%以上,教学方法更多的是“教、学、做”合一,或者是工学交替,是以工作任务带学习。

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思想指导下,学校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第一,以实行学分制为先导,积极推进学习制度改革。

“预就业制”和“弹性学制”的推进就是学习制度改革的结果。

“预就业制”是学生在临近毕业的最后半年,学校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或有计划地把毕业生组织到用人单位,边顶岗实习,边完成最后一个学期的课程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在接受用人单位考察的同时,毕业生也在考察用人单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

“弹性学制”是指学校允许毕业生延长或缩短学习时间,尤其是当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找到了合适的就业单位,学校就允许学生先就业并帮助其完成剩下的课程。

第二,以服务行业需要为宗旨,独创“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

“双定生”模式有4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招生即就业。一旦学生招收进校并自愿签订了“双定生”培养协议,就意味着已经有了就业单位,只要按协议办理,就能保证毕业生100%就业。二是典型的“订单培养”。用人单位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定向培养什么人才,需要多少,学校就培养多少。三是人才培养过程与用人单位紧密结合,学校可根据用人单位需要而作相应变动。四是“出口”决定“进口”,实行“双定生”改革,可避免盲目招生。“双定生”改革实施后,尤其可为艰苦行业和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培养输送大量急需人才,又可解决贫困考生无钱上学以及贫困考生助学贷款难以归还的问题。

第三,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要求,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作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同意的实施职业资格证书的国家级试点院校和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确定的“云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及时用好这一优势,主动为政府职能部门承担了400多个岗位或工种的中、高级工及10多个工种的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鉴定任务,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1999年以来,学校每年在毕业生中开展技能培训和鉴定,职业资格证书的取证率达84%以上,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第四,以实践、应用为主线,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通过几年实践,学校形成了3种有效模式:

一是培养方案与企业需要相适应。学校各专业均成立了企业和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如学校环境工程专业将环境检测、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等专业知识教学与“滇池污染的综合治理”这一国家级科研课题结合起来,同时让毕业班学生积极参加到项目研究中来,做到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真题真作”。

三是技能培养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如测量工程专业将昆明市煤气公司委托学校长期对昆明市虹山煤气罐沉降进行监测的工作与学生培养过程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边学习专业知识,边完成监测任务,这种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置身于真实的工程环境中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在推进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学校主要抓住了6个环节:。

一是不断拓宽产学结合范围。学校在与大批企业签订厂校合作办学协议、“订单培养”合作协议、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协议、在职人员培训合作协议、实习基地建设合作协议等基础上,又相继签订了人校合作协议、校校合作协议、院校合作协议、所校合作协议、县校合作协议和局校合作协议等。此外,与银行、其他高校、研究院、研究所、部分县乡和政府部门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办学关系。

二是不断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友好协商,学校已经建立了能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要求的18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

三是不断吸收专家推动专业建设。每个专业都聘任了不少企业、院校的专家负责专业建设指导工作。通过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或组织相关研讨活动,促进专业建设,促进课程设置更加贴近用人单位实际,促进专业人才更受用人单位欢迎。

四是不断壮大校外“双师”教师队伍。专门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及院士担任学校顾问,积极争取具有“双师”素质的专家或能人的支持,及时聘任高校、研究院和企业的专家教授以及技师、高级技师等能工巧匠为学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为培养过硬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篇(3)

G64 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1-007-93

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企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恰恰就符合教育部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并且这一模式在高职院校已经颇有成果,但是在新建本科院校,这一模式还是新鲜事物。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大力培养人才,企业聘用人才,针对企业需求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通力合作,通过“校企结合”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实习,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这是一种培养与就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课题组通过调查3所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情况,出现了就业率非常不理想的情况,出现了就业时候用不到所学专业技能的情况。所以课程组走访了5家企业用结合高职高专成功的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从分析新建本科院校校企订单式人才培养目前存在问题,实施中存在的困难,以期找出适合高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 新建本科院校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问题

1.1双师型教师师资不足,制约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目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是由专科升本科,教师们多集中在理论教学,没有到企业实践的背景或者行业背景,大多是理论型教师。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往往强调理论教学,这样就制约了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1.2 新建本科院校自身主动性不强。

由于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基础比较薄弱,在多年的专科办学的基础上实施本科办学,在本科办学经验、师资力量上都显得很不足。因此,导致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上先天不足。由于有些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不鲜明,校址地理位置偏僻等等因素使得企业很难想到和这些院线进行,联合培养人才。此外,校企合作中必然涉及到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学校会考虑到学生安全问题, 学生的食宿问题等等,这些也是制约新建本科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因素之一。

2. 新建本科院校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相契合

2.1 广东地区人才培养需求现状

黑河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式有其现实背景的,是基于广东地区日益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打造黑河学院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而产生的。珠三角是国内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占广东省GDP总量的73%, 面积为1.13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23.4%。人口为4500万左右,占广东省41.5%。气温为年均约22℃,夏秋两季,最冷约2℃,最热约37℃甚至42 ℃ 。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主要集中于酒店、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与工商管理、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等等,这就为黑河学院各个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订单式模式的确立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利于提高就业率。

2.2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新建本科院校订单式模式概述

我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职院校的技能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通常是指: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签订用人协议,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另一类是新建本科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我们认为,本科院校订单式模式应与高职院校技能型订单式模式有着本质上的差别。高职院校订单培养的侧重点是:不能再长时间内没有进步,要在很短的期限内学习到很多技能,培养在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实用性技术型专门人才,专业口径范围不宽泛,理论的概念也比较模糊;本科院校订单式培养的是:行业高级专门人才,专业口径要宽,工作适应面要广。3 结合黑河学院自身特点,黑河学院与广东一些企业和民办学校签订了实习、就业合作协议,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教学有所侧重,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就业率得到保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均得到大幅度提高。

3. 新建本科院校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策略

3.1 理性分析企业需求,确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企业的人才需要计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使教学和需要相结合。

3.2 实施教学、实习、就业一条龙

在具体教学中,每个专业根据企业需求,设置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为了确保学生能够适应企业环境,因此黑河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了改革, 学生在1-6学期进行理论课程学习,其中在第5学期师范类专业到黑河所辖的五个地区进行实习。在7-8学期,提前到广东地区的企业进行实习,在实习中撰写实习报告,毕业论文,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实习、就业一条龙。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篇(4)

一、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形式

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闽台高校“分段对接”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根据两岸现行的教育法规政策,重点支持福建高校采取“分段对接”的方式(本科学生采取“3+1”方式,专科学生采取“2+1”方式),选派学生到台湾高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闽台两地高校签订联合培养人才协议,联合制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专业教学计划的合理衔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赴台学生采取学分制的管理办法,学生毕业后由福建高校颁发学历学位证书,台湾高校出具课程学习成绩证明或结业证书。二是闽台高校“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根据闽台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支持福建高等职业院校在电子通讯业、制造业、旅游业、建筑业、现代农业等紧缺人才培养领域与台湾职业院校和相关台资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通过三方联合组织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展专业、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库建设,联合开展实训基地建设,联合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联合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成效

该项目实施3年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一是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第一次以福建高校、台湾高校、台资企业三方合作的形式培养人才,在以往“校校”合作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校校企”三方合作的人才培养新道路。二是促进了专业建设。承担项目的福建高校以专业为载体,借实施项目的契机进一步完善已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则上要求引进台湾的专业课程不低于三分之一,台湾高职院校教师承担的专业课不少于四分之一。三是引进了台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承担项目的福建高校以聘请台湾教师来校授课、共同研发课程、合作编写教材等形式,大力引进台湾教师、课程和教材。2011年,仅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就聘请了6名台湾建国科技大学的教师前来授课,并对《光电工程概论》、《控制系统》等一批核心课程进行改革,明确引入台湾建国科技大学优质专业课程目录。同时,两校还确定了《光电工程概论》等8本教材的编写协议和编写任务。②四是更新了教育理念。承担项目的福建高校每年都会派教师前往台湾高校交流研修,有利于福建高校教师、管理队伍的理念、观点和思路的更新。五是强化了校企合作实践。台资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自实施该项目以来,“该院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有显著提高,连续几届全国水利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均取得较好成绩;很多毕业生受到用人的单位青睐,成为‘抢手货一’”。

截至201 1年,福建共遴选福建师范大学、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27所高校与台湾的世新大学、朝阳科技大学等37所高校和台湾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冠捷科技有限公司等75家台资企业,在产业发展急需的食品生物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97个专业联合培养了1,4万名人才,有效地促进了闽台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三、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两地高校努力实现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推动闽台高等教育实质性的交流合作。但是该项目毕竟是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在两岸现有的政策环境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台湾当局政策所限。在两岸高校学历互认问题上,大陆始终采取积极主动、开放包容的态度,努力为两岸学历互认及高等教育相互开放创造各种有利条件。2006年3月,为进一步推动两岸高等教育领域的全面合作,“大陆单方面宣布承认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台湾高等学校的学历”。而台湾当局则对大陆学历采认一直设置人为障碍,只在2010年宣布“承认大陆41所大学的学历”,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此受到很大影响。目前,福建只有厦门大学一所高校在被采认之列,闽台高校的交流与合作进程严重受阻。此外,台湾方面还对赴台陆生实行各种限制,如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学生在台学习期间不允许打工、不编列奖助学金、不能考取台湾证照等。这些歧视性政策显然不利于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赴台手续繁琐。随着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不断推进,闽台高校师生的互动往来会越来越频繁。然而福建高校的师生赴台手续办理却相当麻烦,学生赴台“除了常规的入学手续和赴台通行证外,还要提供健康证明、保险证明、学历证明等”,大陆和台湾完成这些证件审批需要2~3个月,如果期间因事短暂返回大陆,再回到台湾还需要重新办理赴台证件。这种繁琐的赴台手续与日渐频繁的师生交流是格格不入的,相关手续有待进一步简化。

3、费用过高。由于两岸物价、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距,目前开展的两岸教育交流合作所需费用较高。在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工作中,一方面承担项目的福建高校在引进台湾高校的课程和教师所需费用较高;另一方面赴台学生学习生活费用也不菲,“在台湾读大学,学费加生活费每年大约在6万元人民币左右,很多学生家长无法接受。”虽然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福建省教育主管部门的一些经费支持,但总体上费用仍然偏高,难以满足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持续开展。

4、缺乏长效交流机制。目前,尽管闽台高校互动在数量上颇具规模,但更多的是停留在交流互访、举办论坛和展览会、签订合作协议书等比较初级的校际合作阶段。闽台两地教育主管部门至今尚未就闽台教育交流合作议题进行直接的对话,没有对两地高等教育交流存在的基础性问题,如学历对接和互认、职业资格认证、学分或课程的转换等签署任何官方层面的共同协议,闽台高校间的长效交流机制尚未建立。虽然福建方面一直在积极推进两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进程,但台湾方面始终采取“相对保守态度”。因此,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从制度化建设层面上看,它缺乏两地官方的共同认可,对于该项目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5、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其他不足。从2009年福建出台的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中可以发现,共有17所台湾高职院校和13所福建高职院校在41个专业开展合作。在合作高校方面,台湾方面只有1所办学质量较好的公立院校,其他均为质量相对不高的私立院校;在合作专业方面,台方除了在企业管理、电子资讯、电机工程等专业具有较大优势外,参与闽台合作的专业“还有一半左右并不是台湾方面自身的优势专业”。可见,在台湾当局对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实行“相对保守”的政策下,台湾高职院校参与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积极性是有所保留的。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化。

四、改进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工作的建议

为完善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充分发挥福建对台教育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试作用,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制定政策,提供保障。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是福建对台教育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项目,3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为进一步推动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发展,需要闽台两地(尤其是台湾方面)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和保障。如闽台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出台《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合作的目标、内容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一系列制度性规范”;可以“签署《关于推进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若干意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以期进一步明确目标,规范操作等。通过这些政策的制定实施,推动建立闽台高校交流与合作的长效机制。

2、推动台湾方面扩大承认大陆高校的学分和学历。目前,福建只有厦门大学是在台湾公布的承认大陆学历的高校名单中,众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尚未被列入,这严重制约了闽台两地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2012年2月。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就表示,“希望台湾方面更多地承认大陆的高校学历;同时,希望台湾方面为大陆学生赴台学习提供正常的环境和必要条件。”因此,中央和福建地方的涉台部门应该继续加强与台湾方面的磋商与沟通,努力争取台湾方面扩大承认大陆高校的学分和学历,为深化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扫清人为的障碍。

3、加大对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经费投入。鉴于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工作成本较高,福建省教育厅可以设立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专项经费,一方面可以对承担项目的福建高校高额引进台湾课程、聘请台湾教师进行补贴;另一方面可以对赴台师生的学习生活费用予以经费补助。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5)01-0094-01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是校企的双赢之举,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的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实力,很好的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初衷

高职教育的 “订单式”培养是指用人单位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合格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充分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率。对于企业而言,这种人才培养计划岗位针对性强,能最大程度上缩短学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时间,甚至能做到无缝衔接。对于学校来说,“订单式”培养的核心和最终目的是达到理想就业,这是衡量“订单式”培养成功与否的基本准则。

二、高职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所面临的问题

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初衷来看,它意在加强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使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而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 “共赢”。但是高职教育的“订单式”培养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和过程,涉及的因素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受我国目前就业市场的影响,总体上就业市场处在一种人才的相对过剩状况。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对人才具有较大的挑选余地,对人才层次的选择上也相应的水涨船高,因此,企业对与高职院校开展“订单式”培养的热情不是很高。相反,为了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寻求“订单式”合作培养的积极性却很高。在合作双方积极性不对等的情况下要开展 “订单式”培养,其难度可想而知。

其次,“订单式”培养模式涉及三个主体,即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在主观意愿上达成一致是合作培养的基础。在“订单式”培养的三大主体中,企业和学生这两大主体中存在很大的变数,这个变数主要取决于“订单”产品的就业意愿及产品质量和接收“订单”产品的企业运营状况。人的“订单式”培养与商品的“订单式”生产不同,因为商品不具有主观能动性,供求双方只需要按照各自的要求行事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忽略人在择业时的主观能动性会导致整个合作过程和预期目标难以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开始专业学习之前就确定了企业与学生的协议关系。但是到了就业阶段,如果有些学生找到了自己更加理想的单位需要毁约,这将对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同时也对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信誉造成一定的影响。

以上的问题严重影响了 “订单式”培养的效果。对此,必须探索合理解决各种问题的途径,建立该模式顺利运行的有效机制。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机制的建立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校给排水专业在“订单式”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第一,详细了解就业市场信息。

在确立 “订单式”培养项目时应了解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要了解社会上具有合作意愿企业的整体市场情况;二是要了解具有合作愿望的企业本身情况。如果对这两个方面情况的调查论证不充分将导致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稳步发展。

由于本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本专业实力以及良好的社会声誉,易引起企业关注,也较容易找到有“订单式”合作意愿的单位。因此,本专业首先以沈阳地区为主,周边地区为辅对相关的企业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尽量收集更多的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合作信息,建立具有合作愿望的企业信息库,在对比分析中确立稳定的合作伙伴。这些调研工作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一是企业的发展潜力;二是企业的经营能力和风险化解能力等;三是企业合作的主要动机和出发点。通过调研分析我们看到,有“订单式”培养意向的单位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大型国企入职门槛较高,基本没有合作的意向。经过论证,我们从调研的单位中选定了10家左右发展事态较好,经营能力强,基本能够开展长期合作的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合作,每届选一个班作为培养对象。

第二,建立培养对象的动态管理机制,实时淘汰。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为了形成长效机制,必须保证“产品” 的质量过硬。培养对象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拔来确定,为了保证供需双方的基本利益,应充分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从而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多方面“共赢”。如果仅从就业出发,以整个专业或班级“全盘端”的做法,必然导致实施过程中的矛盾重重。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淘汰不满足企业要求的学生, 使学生时刻保持危机感,从而建立对学生的逆向激励机制。这从根本上避免了在培养 “订单”确立后,个别学生对自己放松要求现象的发生,但同时也要求企业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适时参与和动态监管,实现校企合作的紧密结合。

第三,建立培养方案的论证机制,充分兼顾学生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合作企业岗位针对性。

在 “订单”关系下,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往往为迎合企业,满足企业的要求,容易形成培养内容的针对性太强而知识面过窄,导致后续情况下的转岗困难,鉴于此,需要建立一种培养方案的论证机制,针对该问题进行协调处理。其主要内容是:培养方案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然后,聘请除合作企业和学校以外的行业企业专家和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方案进行论证,重点分析方案在满足合作企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其他岗位是否有足够的适应能力,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最后,由学校、合作企业在考虑这些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培养方案。

第四,建立长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

在“订单式”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应该扬长避短参与学生的培养,学校主要进行理论教学,企业以实践教学的指导为主。学校应该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工作的指导能力。同时,教师队伍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企业(尤其是“订单”合作方)技术专家或管理专家。利用假期派老师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践,真正的做到“双师型”,从而弥补企业对学生培训时人手的不足。使学生参加实习后能尽快的适应岗位角色。

参考文献: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篇(6)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主动性;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81-02

在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进程中,如何构建新的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十分重要。当前建筑高职院校已普遍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是由学校和企业通力合作,将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较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事实证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已经具备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被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所接受。学生既可以在学校和用人单位两个环境的组合中充分体现自我教育主体的地位,同时又能在市场所创造的自由选择的环境中使这一地位得以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在目前的建筑高职院校教学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发挥了较大作用,因此也是目前建筑高职院校较为推崇的教学模式之一。建筑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其在今后的工作环境有一定的特殊性。正因为特殊,所以建筑高职院校就更需要在许多方面与建筑施工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合作。应该承认,目前开展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大地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加大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宣传,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和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更加高效,使它在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中做出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必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显示出强大的活力。

一、建筑企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的具体体现

建筑施工企业与建筑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吸纳建筑施工企业高管、业内有影响的工程界人士进入建筑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和进行教学工作指导。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按章程每学期举行工作会议,审查批准人才培养方案,讨论各种专业建设问题,把握专业建设方向,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员参与,尤其是高层次的建筑施工企业人员参与,使得教学工作得以和工程实际能够紧密结合,及时掌握工程实际动态,为人才培养把握正确方向,这自然体现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意义;(2)吸纳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如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等参与具体教学环节如毕业答辩、举行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方面的讲座等,深入教学过程,了解教学实际情况,提出更符合工程实际需要的教学要求与建议,从工程实际的角度要求和检验学生的职业能力,把好出口关;(3)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提供建设工程项目和接纳学生实习。由于建筑高职院校学生数量近些年来发展很快,毕业生顶岗实习需要大量的建设工程项目,校企合作则正好能够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建筑高职院校能够把大数量的学生分散到众多的建设工程项目中实施顶岗实习,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也可以通过学生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习中发现所需人才,解决后备人才问题。再者,学生则通过顶岗实习能够较大地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如能被企业相中还能直接解决其就业问题。(4)校企联合举办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行业主管部门倡导下,建筑高职院校与建筑施工企业联合举行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让学生与技术工人同场竞技,检验和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5)建筑高职院校与建筑施工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建筑高职院校选择性地与建筑施工企业签订共建实训基地协议。解决学生实训实习所需的施工项目问题。

二、建筑高职院校与建筑企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不难发现,在当前建筑高职院校与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主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建筑施工企业高管和行业内有影响人士参加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一般是被邀请的,很少有企业及其人员的主动加入。这使得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建筑施工企业只是“配角”,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主动性。第二,虽然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参与了部分教学环节与教学过程,向建筑高职院校提出了一定的教学要求与建议,但往往是被要求、被吸纳的,同样不是主动的;第三,建筑施工企业向建筑高职院校提出了对所需人才的要求,这种要求一般是从本企业发展需要的角度提出的,这种目标往往较高,以建筑高职院校目前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恐怕很难满足,至少是没有足够的针对性,不能真正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第四,最直接体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就是学生的顶岗实习。但是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培养,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建立系统的指导学生的机制,只是被动地将学生分散到各个施工项目,交给各个施工项目上的项目管理人员,也并未向项目管理人员提出对学生的培养的具体要求。而在每一个施工项目上施工的管理人员的工作极忙,也很难对学生进行系统指导,要么是对学生放任不管,要么是有限地、象征性地约束学生,最多也就是要求学生去帮助做点什么,很少有,至少是不敢放手让学生具体参与操作与管理工作。也就是说,在施工现场,学生由于多种原因而很难真正地融入施工操作、管理中。那么,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就只能是以一个“旁观者”身份出现,以此种身份其实习效果可想而知。对于学生来说,顶岗实习是较大地提高其职业能力的重要过程,在此期间如学生不能取得满意的实习效果,当然就很难说达到了培养目标。由此看来建筑施工企业在如何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学生需要哪些职业能力,怎样培养才能形成这些职业能力等,这些方面没有主动地与建筑高职院校进行足够的沟通、交流和探讨,对教学过程应该怎样开展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核心职业能力上,没有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要求,即没有表现出应有的主动性。当然,建筑施工企业不是教育部门,没有进行教学管理的义务。但既然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而且还签订了协议,明确了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就应主动地与院校联合起来办学,开展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而不应只是为了迎合一种需要。

三、建筑施工企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主动性

建筑施工企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主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发展目标需要向建筑高职院校提出对人才的具体培养需求,主动要求和认真审查建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发现并提出其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不切实际的问题,使培养的学生能够真正地成为我之所需。(2)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部门,专门负责与学校的联系与沟通,负责人才培养机制的实施。(3)建筑施工企业应随时了解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状况和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价,使建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够符合企业的要求。(4)建筑施工企业应与建筑高职院校一道精心组织学生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在施工中学习施工,帮助学生较大地提升其职业能力,使其尽快成为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篇(7)

一、湖南戏曲表演艺术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当前,承担我省戏曲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的高校只有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前身为湖南戏曲学校,办学63年来,培养了一大批戏曲表演人才,先后有张也、瞿颖、黄卓、甘萍、吴军、沈伟、周浩、曾媛、雷佳、王丽达等从学院戏剧专业毕业后走向全国,湖南专业艺术院团的绝大部分演员、演奏员和业务骨干也大多毕业于该专业。学院戏剧系戏曲表演专业现有学生239人,正式在编教职工中湘剧表演5人,花鼓戏表演5人,器乐表演5人,其他2/3为外聘教师和外请代课老师;有“梅花奖”获得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各1人,全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1人。此外衡阳艺校现有一个花鼓专业,有学生23人;原邵阳艺校现有戏曲专业学生47名(其中祁剧专业学生28人,武冈丝弦专业学生19人);原郴州艺校开设了一个湘昆班,学生24人。

(二)培养模式戏曲专业的培养模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学校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自主招生、自主培养的常态模式,一种是委托培养模式。湘剧和花鼓戏是湖南的代表性戏曲剧种,一直是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办学的主专业,基本为常态培养,每年都招一批新生。其它17个地方戏,基本上是根据文化部门的需求代为培养。如原邵阳艺校的武冈丝弦专业是与武冈市文广新局联合办学,定向委托培养。衡阳艺校花鼓戏专业是为衡阳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定向委托培养。原郴州艺校的湘昆班是为湖南昆剧院定向委托培养。2011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表演专业实施自主单招,3年面向剧团招收全日制脱产学生70多人,学制2年。常态培养模式,尤其是委托培养和进修班模式把湖南院团的需求和院校的办学宗旨结合起来,为地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为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湖南戏曲表演艺术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

调研中,大家反映当前戏曲人才培养存在政府对戏曲教育支持还不到位,办学空间萎缩,教育成本高,生源数量与质量下降,师资队伍青黄不接,就业结构性失衡等突出问题。

(一)政策支持不到位1、顶层设计还不到位。调研中,大家普遍认为,湖南对戏曲教育的发展与扶持,缺少全方位调研与思考,缺乏系统思维。而全国有很多省份特别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对戏曲教育高度重视,2012年就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戏曲教育发展的意见》,对戏曲教育实行免收学费政策,并探索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的10年一贯制教育试点。2、办学投入不足。原湖南的几所艺术院校,因经费投入不足,办学空间狭小,办学条件简陋,实习实训设施与设备陈旧。全国有10来个省份实施戏剧生免学费政策,并建立了专门的奖励基金,以吸引优质生源;但湖南这一方面至今还没有动静,如果湖南实施戏剧学生学费全免,每年的财政支出也就是100多万元。3、政策设计有漏洞。一方面,现行的国家中职助学金资助政策规定资助时间只有二年(主要针对于三年制中专而言),没有考虑到戏曲专业人才培养和学制的特殊性(至少5年);另一方面,国家对中职生的免学费政策明确将艺术类表演专业(含戏曲)排除在外,地方财政对戏曲专业没有足额配套到位。

(二)办学空间萎缩1、原有的4所戏曲学校50%经演变、合并而消失。我省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长沙、衡阳、邵阳、常德设立了专门的戏曲学校4所。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加上戏曲专业本身的特点所限制,以及其它文化元素的冲击,后纷纷更名为艺术学校,戏曲萎缩成为一个个专业科;本世纪初,文化部门管理的艺术中专学校没有得到足够的扶持与推广,最终走向并校之路。常德艺校(原常德戏曲学校),2003年并入湖南文理学院音乐系,戏曲专业彻底消亡。在建设文化强省的当务之急,并校之路并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邵阳艺校(1976年为地区文艺训练班,1986年为邵阳戏曲学校,1995年为邵阳艺校)2012年脱离市文化局管辖,与当地几所职校合并,归属市教育局管理。郴州艺校2013年与当地几所职校合并为湘南幼儿高等专科学校。目前归属文化行业管理的仅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衡阳艺校。2、缺失本科层次的戏曲教育。目前,全国独立设置的艺术学院,共计31所,有力的促进了当地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浙江、河北、山西、河南、安徽等省将独立设置本科艺术学院纳入了本省的发展规划并在积极实施中。湖南是全国少数几个没有独立设置本科艺术学院的省份之一,造成了“高、精、尖”艺术人才培养的断层,这与湖南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极不相称。

(三)培养成本高普通中专的师生比一般为1:8-1:10,而戏剧专业教学都必须根据生、旦、净、末、丑各行当再分男、女组施教,每个行当至少需要一位老师,再加上乐队的配乐有司鼓、二胡(祁胡)、唢呐、扬琴教师,一节专业剧目课至少有十位教师参与教学,而同一课堂内学生只有3-5人,戏剧办学的师生比为1:3左右。多年来的戏剧办学,主要是为了传承和保护地方剧种,社会效益好,却毫无办学利润和经济效益可言。就学生而言,学费5000-7500元/年,加上生活费等一年要1.5-2万元左右,家庭的付出也比较大。

(四)招生困难1、生源数量锐减。现在戏曲专业也无法象过去那样挑学生,因为报名的人数往往还不及招生计划的零头,现有的一些学生甚至是其他专业挑剩的,戏曲专业照单全收。10年前,戏剧表演招生是“花中选花”,现在是“雾里看草”,有时是求人入校。2、生源质量堪忧。学生的来源较为复杂,真正热爱戏曲、音乐剧艺术,并有所追求的不到总数的1/4。学生基本为“白胚子”,起点低、悟性差,老师授课时非常困难,每到小有起色时,学生却即将毕业。此外有些学生来自普通中小学学业不佳或顽劣任性的学生。

(五)师资青黄不接作为培养戏剧人才的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随着一批老艺术家的先后离世,出现了教师行当不齐和年龄偏大甚至奇缺的现象。年轻教师院校毕业,缺乏舞台表演经验,作为在教学活动中起中坚力量作用的教师奇缺,带来师资结构上的不合理。“剧目课”专业老师从各剧团或退休教师中聘请专业老师来任教,但经常遇到因课时费低、生源素质问题,大部分专家、老师不愿前来任教,使得戏剧专业每年面临缺少教师的窘境。

(六)就业结构性失衡1、国有院团就业岗位饱和。戏曲表演团体是戏曲专业主要的用人单位,也是戏曲艺术人才的主要市场。因此,戏曲剧团的发展和变化,与戏曲学校的兴衰休戚相关。研究戏曲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密切关注戏曲团体的发展动态。我国艺术表演团体,在改革进程中,最突出的变化是国有表演团体数量不断减少,规模逐渐缩小。如省湘剧院原有187个编,体制改革后核编175人;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原有171个编,体制改革后核编102人,临聘20多人;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原有138个编,体制改革后核编98人,临聘10多人;长沙市花鼓戏剧院只有49个编制,临聘人员43人。目前人事政策是退一个核减一个,剧团不能重新进编,吸引力缺失。相对其他行业,目前国有艺术表演团体的薪资水平相对较低,如省(市)湘剧、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演员实习期只有800多元一个月,签了合同的1200多元一个月,一级演员只能拿3000多。每次演出给予一定的演出劳务费。一名戏曲演员从入行到登台需要经过近十年的培养,且训练辛苦,花费高,可收入远还比不上短期训练的通俗演艺员的报酬,这使得戏曲毕业生也不愿到国有剧团就业。2、民营文艺表演团体高素质艺术人才引进困难。目前民营剧团的大量涌现,使戏曲人才的社会需求大大增加。遗憾的是,如此巨大的市场,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到民营剧团就业,还是鲜有所闻。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毕业生考虑的是前途的不确定性与社会地位的不高而放弃。

三、对当前戏曲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的若干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很显然,目前戏曲艺术人才的培养的前景存在着不少危机,这些危机环环相扣,互为因果。戏曲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改变目前不景气的状况,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建议湖南当前要制定好“一纲要”,实施好“两政策”。1、制定好“一纲要”。按照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湖南要在全国的基础上,调研并启动制定《湖南中长期戏曲教育发展纲要(2015-2025)》,做好顶层设计。2、实施“两扶持”。一是由省政府尽快出台地方戏曲学生学费减免优惠政策。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设立地方戏学生培养专项基金。二是培养戏曲人才的院校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要优先支持、特殊扶持。当前是着力解决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搬迁扩建面临的资金缺口问题。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新校区按艺术类本科院校规划设计,占地700多亩,分两期建设,总投资12亿元左右,一期工程20.4万平米建设已封顶,2015年底建成投入使用;目前一期工程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

(二)完善戏曲表演人才培养格局戏曲教育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其中有4个重要的节点,儿童教育———中专———本科———院团,这里涉及选材、育才、用材,即“招、教、送”三个重要环节。当前湖南戏曲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实施“221”工程,即抓好“两大”基础工程,做强“两所”艺术中专,筹建一所艺术本科,完善人才培养格局。1、实施“两大”基础工程,拓展艺术教育空间,培育生源市场一是建立正规的戏曲教育启蒙机构。调研中,多数人认为艺术教育要从低龄起步,从娃娃抓起。然而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仍然有很多有志于学习戏曲表演的适龄儿童,找不到可以接受较正规的戏曲启蒙教育的机构。建议由政府主导,与幼教单位协商,建立正规的戏曲教育启蒙机构。二是在中小学开展戏曲进课堂活动。借鉴教育部开展京剧进课堂活动的成功经验,建议在一至九年级学生中学唱20首湖南戏曲经典唱段,潜移默化地培养青少年对于戏曲艺术的感情。为确保这两个项目取得实效,建议由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负责在普通中小学和幼儿机构联合建立戏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评选挂牌工作,并在教学方法、内容、师资等方面起指导作用,对参与的教师进行上岗培训,保障此项工作进展的规范、专业。2、做强“两所”艺校,充分发挥艺术中专的专业强项、专业特色从艺术教育的一般规律来说,如果缺乏中专阶段的专业训练,学生太晚从业余队伍转向专业高等教育,不太可能成为高水准的专业人才。建议有关政府部门要确保衡阳艺校单列,不被吞并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扶持力度,做强戏曲表演专业。同时要建设好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附属学校———湖南省艺术学校,建议将老校区的南院保留给湖南省艺术学校,相对独立。保留这个艺术之根,既顺应了一些艺术明星和大多数教职工的强烈心愿,又是打好专业艺术人才培养基础的基础。湖南省艺术学校规模控制在1500人左右,其中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在稳定现有200人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发展,每年适度扩大招生。3、筹建好湖南艺术学院,培养高精尖戏曲人才筹建湖南艺术学院是湖南文化强省建设中的一件大事、要事,牵涉面广,任务艰巨。一是建议由省委省政府组建专门班子,强力推进。二是深化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办学体制改革。建议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引进有实力的战略合作伙伴。三是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艺术职业教育与艺术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课程、师资队伍、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