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08 10:16:46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篇(1)

__,1960年3月出生,1982年__临沂卫校医学影像学专业毕业分配至__市妇幼保健院影像科工作,现任__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主任 主任医师,门诊党支部书记,是__市第十一届党代表,先后被评为__市劳动模范、__名医、__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__市优秀党务工作者、__市优秀执业医师、__市优秀科技工作者、__市卫生系统优秀服务明星、__市医疗质量管理先进个人、__市卫生系统优秀党员。多次被评为__市妇幼保健院优秀党务工作者、科室管理先进个人、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

该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用模范共产党员形象,始终遵循待病人如亲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原则,受到领导、同行及社会各界的一致赞同。作为超声科创始人,从1985年建科到今天的28年时间里,科室拥有13台彩超,年工作量10万人以上。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产前诊断中心, 开展的胎儿四维超声检查作已成为全市的品牌项目。 2013年被__产前诊断专家组推荐为十佳会诊医院,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做出了贡献。开展的阴道超声早期诊断宫外孕,使数以万计的宫外孕患者得到了早期诊断,保守治疗的机会,避免了宫外孕破裂大出血不得不手术治疗甚至造成失血性休克死亡的危险。在担任影像科主任10年时间里(95年--05年影像科包括放射科、CT、MR、超声、介入放射),为科室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出的新生儿腹部侧位片被部级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采用,开展的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乳腺钼靶照相、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新生儿颅脑CT等工作,为影像科在妇幼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主研人完成市级科研成果6项,获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并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作为承办人举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三期,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二期。作为省专家组成员,二次参加__卫生厅组织的妇幼保健院等级评审、预评审,__产前诊断评审、复审。应邀参加部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讲课二次,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讲课6次。多次参加市科委组织的科研鉴定会,__市工伤及医疗事故鉴定。

工作中注重总结经验,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积极撰写论文,先后在中华医学超声杂志《子宫肌瘤经射频消融治疗的超声声像图研究》、《胎儿半椎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在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超声诊断胎儿多房性肾囊性变的初步探讨》、《超声检测胎儿下颌骨发育及其临床意义》、《二维超声诊断胎儿腕关节畸形的探讨》,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胎儿脊髓纵裂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超声对妊娠期宫颈机能的检测》、《高强度聚焦超声与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术中声像研究》等部级论文10余篇,其中二篇论文被国内学者多次引用 。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篇(2)

1.1调查对象

哈尔滨医科大学2009级医学影像专业的120名学生,全体学生都参加了涵盖循证医学知识的超声实践课程。

1.2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全部实习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学生独立填写并当场收回,共计发放问卷120份,全部收回,有效率达100%。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循证医学的熟知情况,循证医学在超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循证医学联合超声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等。

1.3数据分析

调查问卷经编码后录入计算机,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主要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讨论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篇(3)

另据了解,第三届胎儿心脏国际研讨会及长城会论坛、亦即第二十四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论坛于2013年10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围绕胎儿超声心动图影像学方面的热点问题,展开了多方位的专题研讨,此次会议仍由何怡华教授出任大会执行主席。

在何怡华教授有关胎儿超声心动图方面的新著面世以及有关胎儿超声心动图影像学的专题学术会议开幕之际,本刊记者围绕相关学科领域的热点话题,独家专访了何怡华教授。

胎儿心脏超声,

产前诊断先心病的唯一有效方法

采访一开始,何怡华教授为了说明胎儿心脏超声等影像学在临床上的重要性,首先向记者介绍了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CHD,以下简称“先心病”)的发病现状。据她介绍:“先天性心脏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我国现有先心病患儿约150万;国外也有资料显示,先心病患儿占出生婴儿的8‰至12‰。据此估计,我国每年大约有20多万先心病患儿出生,其中复杂的、难治的或出生后易发生早期死亡的先心病约占20%以上,许多患儿长期处于带病状态,不能正常生活,严重影响我国的人口素质,也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何怡华教授接着说:“近些年来,随着对先心病诊断、治疗等相关科学研究的深入,许多先心病患儿已能通过外科手术、介入等方法得到根治,而且效果良好;但仍有部分先心病,由于心脏发育严重障碍,治疗效果差,多数只能进行姑息性手术治疗;即便如此,也需要进行多次手术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结果;另外,有一部分先心病是某些严重全身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可伴有其他器官的先天性畸形,而且在这些伴随的畸形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法医治或治疗效果有限的,这更加重了患病家庭及社会的医疗负担。”

谈到这里,何怡华教授回到了本次采访的核心话题上,她接着说:“就临床上来讲,截至目前,胎儿心脏超声仍是产前胎儿心脏畸形检查唯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但由于此项技术国内开展得较晚,诊断水平参次不齐,医疗资源严重不均衡,同时产前心脏畸形诊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急需解决高发、高危的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合理围产期管理和生后危险评估。因此,有关这一领域的诸多问题,需要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坐在一起,集中研讨……”

就在何怡华教授所说的上述背景下,去年10月27日至28日,2012年胎儿超声心动图国际研讨会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召开了,何怡华出任大会主席。

据何怡华教授回忆:“那次会议主要包括四个主题:专家讲座,胎儿超声心动图远程会诊,胎儿超声心动图影像、临床共同决策以及胎儿心脏病疑难病例讨论。当时,大会设了一个主会场、两个分会场,参会人员达到了400余人……”

何怡华教授进一步介绍说:“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胎儿心脏中心,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介入治疗、病因学研究等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因此,在那次会议上,大会邀请了来自美国费城儿童医院胎儿心脏中心主任Jack Rychik教授和美国费城儿童医院胎儿心脏中心影像检查主任田志云教授。他们对‘双胎输血综合征的心血管表现’‘常见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超声诊断要点’等国际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对与会人员提出的问题一一作出解答。同时,国内如李治安教授、刘静教授、周启昌教授、赵博文教授、董凤群教授、吴青青教授、谢红宁教授和我本人等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也就‘胎儿超声心动图发展现状’‘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漏诊误诊分析’‘先天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胎儿心脏超声规范化操作’‘定量分析在胎儿超声心动图中的价值’‘胎儿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预后评判的要点’‘胎儿心脏畸形相关的遗传综合征’‘胎儿先天性心脏病静脉系统异常的超声特点’等临床热点问题,把多年来获得的学术见解和临床经验,和与参会代表做了广泛的交流和分享。此外,在10月27日,李治安教授、陈敏华教授和我以及GE公司经理,还了胎儿心脏超声远程医疗系统。在会上,由我详细介绍了胎儿心脏超声远程会诊意义及具体实施方案……”

何怡华教授继续介绍说,在那次学术盛会上,她供职的安贞医院的张烨、谷孝艳、韩建成、刘晓伟等该院超声科的青年骨干还在会上就“远程会诊及数字会诊图像采集要点”“胎儿锥干系统疾病的三维超声现象”“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胎儿期血流动力学的检测要点”“胎儿心脏功能的超声检测”等临床热点问题,与参会代表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裴金凤、栾殊荣、孙琳、张烨、古孝艳、韩建成、刘晓伟、陈倬、陈娇阳等还对一些罕见类型、特殊类型胎儿心脏畸形进行了汇报,并与参会专家、同道们一起,对这些不常见疾病作了讨论分析。

一体化管理,

先天性心脏病的二级预防措施

在采访中,何怡华教授还介绍说:“原国家卫生部的 《2012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指出:出生缺陷是目前婴儿死亡的第一原因,且先天性心脏病居出生缺陷之首,达到40%;出生缺陷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为多指、唇裂,但多指、唇裂的致死和致残率,远低于先天性心脏病。其关键原因是由于环境和社会因素增多、有害物质暴露增加、高龄产妇逐年增加等造成的。”

何怡华教授进一步诠释说:“令人忧虑的是,这几年,先心病的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由1996年的第5位上升为2005年的第一位并保持至今;2011年发病率甚至是2000年的4倍,仍然居常见23种新生儿先天性出生缺陷之首。因此,产前胎儿心脏超声的诊断意义重大。因为它可以使先心病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准备、早处理,有效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出生率,改善预后。因为在现实中,一方面随着生后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进展,儿科心脏内外科发现,许多严重的、复杂的先心病患儿由于诊断延迟,致使患儿被收住到医院时已是垂危状态,大多失去了宝贵的手术时机而死亡,一周内死亡率占70%。所以对这些患儿产前早期明确诊断,不仅有利于产后正确的治疗,最主要的是可以指导合理的转运及早的救治,可以挽救这部分患儿的生命,并且对一部分病例早期的介入治疗,能够明显地改善预后;甚至国外学者已经将这种治疗引用在了胎儿期,用来逆转类似左心发育不良等致死性先天性心脏病。另一方面,一些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对于一个家庭和个体及社会的痛苦和负担不言而喻。如果能够在产前做到关乎其预后的危险分层诊断,那么孕妇及家庭便可以自己决定是不是继续妊娠。在我国优生优育的国策影响下及我国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更多的家庭当得知孩子是复杂的、治疗效果不好的先天性心脏病时,多数会选择中止妊娠。这样既减轻了家庭负担,又减轻了社会负担,也降低了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出生率,从一方面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

何怡华教授认为:“在现实中,大部分先心病患儿往往在等待治疗过程中死亡,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因而先天性心脏病的二级预防——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是整个先心病三级防治的关键点和重点。然而,胎儿心脏超声在国内起步相对较晚,胎儿心脏检查的专项检查操作流程和诊断规范没有推广,没有建立有效的标本和数据库,没有成熟的网络系统保证产前、围产期、产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得到‘一条龙’的医疗服务,没有建立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模式,没有在胎儿期对于致死性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学研究。这些现状严重影响了先天性心脏病的三级防治,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针对这一现实问题,何怡华教授提出:“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在产前筛查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先天性心脏病在出生缺陷中居第一位;另一方面,其检查技术及专业性强,在产前筛查的基础上,需要一支专业队伍对这部分‘胎儿心脏病患者’进行产前细化分层诊断、预后咨询、围产期合理管理、新生儿及时的转运及救治、择期手术方案和时机的制定;而我国在很多医院及国家政策上并没有规范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筛查以外的诊断、会诊及产前产后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但在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保健司主办的产前诊断专家研讨会上,专家及卫生计生委领导也特意强调针对高发高致死的先天性心脏病应从纵向单病种在产前筛查、诊断、会诊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推动和支持。”

何怡华教授接着介绍说:“2007年,我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脏中心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我从美国学习回国后,在安贞医院心脏超声二部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在相应基金资助下,首先在国内建立了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科技部‘十二五’项目支撑、科技部‘惠民计划’支撑,将这种模式和技术推广到部分省市、尤其是边远省市,为最需要的地区患者提供了优良的医疗技术及医疗服务模式。通过产前产后的‘一体化’服务模式,解决了急症患儿的‘看病难’问题,避免了痛失治疗时机的遗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胎儿心脏畸形超声影像数据完整的临床、影像数据及样品库,为致死性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即便如此,何怡华教授仍认为:“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首先是政策上落到实处的监管和推动,使得合理的医疗模式得以实施和推广,其次产前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健康教育及筛查意义及孕妇心理关怀等,都需要医务工作者和政府作出努力,先天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统计和研究也是政府作出相关政策的基础资料。这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最终提高人口素质!”

春华秋实:

“最为实用有效的学科著作”

2013年8月,由何怡华教授主编的《胎儿超声心动图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据记者了解,这本著作共分40章,共20余万字,并附有“远程会诊操作规范构想”和“孕20-34周胎儿心脏超声正常参考值”此两份极有价值的资料,几乎涵盖了胎儿心脏疾病的各个病种,从胚胎发育、病理分型、易患因素、超声表现、超声诊断、心儿科预后咨询、病理诊断、生后随诊、超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特点,其中不乏罕见病例。同时由于胎儿心脏细小,复杂畸形的解剖结构静态显示没有动态清晰,本书每例在配有静态图像的同时,还配有相应动态图像。该书出版后,迅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并被誉为“目前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与诊断的影像学领域,最为实用有效的胎儿超声心动图著作”。

谈及这部专著,何怡华首先介绍了这本著作的编写背景:“多年以来,我带领的团队在李治安教授的推动下,在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刘迎龙教授团队、妇产科张军团队、病理科陈东团队及心肺血管疾病杜杰团队的密切协作下,在兄弟医院友好合作下,积极开展了胎儿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三级防治中的工作,积累了大量阳性病例,建立了超声影像数据库、尸检病理解剖及生物标本库、易患因素临床随访治疗资料库,并以先天性心脏病二级预防——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专项检查为纽带,与心儿科妇产科建立了绿色通道,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围产期管理及生后救治提供了保障;同时一些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只有依赖胎儿期的特殊血液循环通路才能存活,新生儿、婴幼儿及成人期很难捕捉,所以在胎儿期对这部份复杂致死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对于预防、早期发现的对个体家庭伤害最大的先天性心脏病,给胎儿心脏病患者家属一个早期决策的依据和机会,为一级预防研究提供数据。鉴于工作及科研中积累的一些阳性病例及体会愿与大家分享,共同开展和推动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发展,让更多的胎儿心脏病患者受益,让更多的家庭免于痛苦,我们编写了这部《胎儿超声心动图学》。我们希望和大家共同分享、共同进步,并希望得到同行的指正。”

另据记者了解,国际心血管超声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超声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超声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治安教授在为这部学术著作所写的《序言》中认为:“……她是一位工作忘我,有激情、有责任感、有爱心的好医生。寄望她能把这项工作有声有色地做起来,能在国内有影响力,能与国际接轨。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她不仅自己刻苦钻研业务,还言传身教带领科内10余名年轻的医生和研究生,加班加点,废寝忘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无私地培养和打造了一支优秀的团队……几年来,她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胎儿心脏超声在安贞医院的开展既紧密服务于临床,又统领科学研究的前沿。她们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病例和超声影像资料,扎实地开展了多项国内外领先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历经几年的临床与科研资料的积累和沉淀,何怡华教授及其团队编撰出版了《胎儿超声心动图学》一书。她们的写作态度极其认真,每个章节都反复讨论切磋,每个病例都做到细致精准……喜见破茧化蝶,她们收获了,她们成熟了,祝愿并期望她们明天会更好。”

美国费城儿童医院胎儿心脏中心影像部主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教授,在美国从事胎儿心脏诊断20余年,长期从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和胎儿宫内手术治疗的心脏监护工作的美籍华裔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专家田志云获悉《胎儿超声心动图学》出版,从美国费城发来了热情洋溢的寄语:“……何怡华医生及其带领下的安贞医院团队在国内借助医院优势,在原有的新生儿先天性疾病诊断的基础上,率先努力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治疗为中心,构建了多学科协作的服务模式,相信在国内进行这种尝试一定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何怡华医生所带领的团队不仅具备国内医生精湛的操作技能,同时针对其发病机理努力进行遗传学基础方面的积极探索,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总结,近几年也经常在国际会议上与知名专家同台发言,让同行了解到中国所做的工作。同时她所承担的与费城儿童医院的国际合作项目,不仅旨在建立两个科室之间的网络会诊合作,而且使得双方的资源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国内先天性心脏病产前防治工作……相信这本图文并茂、凝聚了安贞医院团队经验和辛苦努力的图书一定会让大家受益。”

而何怡华教授则感慨地说:“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张宏家院长对先天性心脏病防治工作的支持,特别感谢李治安教授对胎儿超声心动图这项工作的推动和支持。但是,我国由于患儿绝对数量多、地域广阔、医疗资源不均衡等因素,中国还有相当多的区域和医院没有掌握甚至是开展胎儿超声心动图的项目和技术。胎儿心脏超声的技术普及规范和提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仍然要继续努力……”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篇(4)

关键词: 《医学超声仪器》原理 生物医学工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超声在医学上的应用始于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科学家Sokolov的超声热疗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门年轻并蓬勃发展着的交叉学科――医学超声学。该学科以研究超声波在生物组织内的传播特性与规律、设计制造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的超声设备为目的,涉及物理学、生物学、材料学、电子技术、图像处理、计算机等多个领域,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1]。而医学超声仪器则是医学超声学发展的载体及最终成果的体现。

温州医学院从2009年起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方向的本科生开设《医学超声仪器原理》,旨在使分流到该方向的学生熟悉并掌握现代医学超声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技术方法和设计思路,具有初步的仪器设计理念及开发新一代产品的综合能力,为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1.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

目前,国内高校大多将医学超声作为《医学电子仪器》或者《医学影像物理学》的一部分进行授课。独立开设医学超声仪器相关课程的仅西安交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少数几个高校。此外,上述高校由于办学优势不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没有统一标准。而且,目前国内医学超声仪器相关的本科生教材非常少见,且出版时间大多较早,内容较为陈旧,对学科前沿知识介绍较少。因此,如何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既难易适中又能体现学科前沿发展,就成了该课程开设初期碰到的一大难题。

1.1教材与课程教学内容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分流后,课程增多,课时减少。《医学超声仪器原理》按教学计划,理论36学时,实验3学时,课时非常有限。讲授内容需突出重点,去粗取精,点面结合。其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医学仪器的操作人员、维护人员、销售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授课过程中要既重基础又结合实际。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我们选择西安交通大学万明习教授主编的《生物医学超声学》作为教材。该书是目前国内对医学超声学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超声新技术发展介绍最为全面的一本专著,但内容较多且难,并不完全适用于3时的本科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实际需要对其内容进行了相应筛选调整,并结合具体超声仪器实例进行授课,真正做到既重基础又结合应用实际。

具体课程内容归结为如下8个章节[1]。(1)绪论:介绍医学超声仪器的分类,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2)医学超声的物理基础:介绍描述超声波的重要物理参数,超声波的传播特性、波动方程、多普勒效应,超声波的生物特性及安全剂量。(3)医用超声换能器:介绍压电效应及压电材料特性,医用超声换能器的种类与结构、声场的形成与分布。(4)超声成像基本原理及性能指标:介绍脉冲回波法成像原理,A、B、M型超声诊断仪及其异同点,超声信号形式及其特征,超声诊断仪的基本结构及主要指标。(5)超声波束的发射、聚焦与控制:以B型超声诊断仪为基础,介绍多阵元超声换能器的组合发射方式,超声波束的聚焦、扫描方法及控制手段。(6)超声波束的接收、预处理与DSC数字扫描变换器:介绍B型超声诊断仪超声回波信号的前置放大、接收多路转换、可变孔径技术、相位调整技术、增益控制与动态滤波、对数放大、检波与勾边技术,以及DSC数字扫描变换器。(7)超声多普勒血流测量与成像:介绍多普勒血流测量的基本原理,所需提取的主要参数,血流速度大小及方向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普勒血流仪系统和各自距离选通的原理,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的基本方法和原理。(8)其他医学超声技术及发展:介绍超声治疗技术、超声显微技术、超声CT,以及医学超声研究的新进展。

1.2实验设置

由于条件限制,目前本课程仅设置3个学时实验,目的是指导学生熟悉B型超声诊断仪的操作。在教学实践的第一学年,我们采取的是以学生为检测对象,指导学生完成对颈部主动脉、肝、肾的纵向和横向扫查,并对图像进行分析,但是教学效果不很理想。原因有两个:一是虽然学生有一些解剖学基础,但是实验中让其独立准确找到解剖学位置仍有一定难度;二是教学资源有限,男女生同组,实验过程中进行腹部检测时难免尴尬,学生积极性难以调动。因此在第二学年,我们借鉴了其他高校的经验[2],将检测对象由人换成熟鸡蛋,不仅可以形象地显示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而且很容易探测到熟鸡蛋的蛋白与蛋黄的切面图,避免了上述两个问题的存在。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向鸡蛋内注入色拉油等物质,模拟组织内部发生病变的状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鲜明、生动、直观。

2.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方式的运用。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特点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已成为高校教学的主要模式,并为高等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多媒体教学方式综合利用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源,因此在讲授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时能更形象、直观,在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作用显著[3]。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信息量大、节奏快,学生难免跟不上进度,只能被动接受,缺乏必要的思考过程,容易疲劳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辅以传统的板书,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在讲授知识重点难点的时候,学生可通过教师板书的间隙思考或者记笔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针对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采用启发式教学,在每一章节授课前先根据教学内容针对性地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课堂中寻求答案,变“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再例如,在第5―6章讲授B型超声诊断仪时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入阿洛卡SSD-256型的B超仪为例子,每当讲授完基本原理后即以该机型为例引导学生对其相应部分的电路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介绍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国内外重大研究成果、新方法、新应用等内容来激励学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积极加强师生交流。将课程教学大纲、进度表、课件、课后练习、课程通知等教学资源及时在网页,方便学生课后浏览下载;设置课后互动模块,方便学生提问交流;设置超声百科模块,方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获得了学生很高的评价。

3.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经过两个学年的教学实践,我在《医学超声仪器原理》课程的教学中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存在不足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实验教学内容略显单薄。针对这一问题,我已着手解决,将在原3个学时实验的基础上再设置相应的开放性实验,如生物组织超声参数的测量与估计、单阵元圆形超声换能器辐射声场分布特性测试与分析、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仪的操作及数据分析等[4]。所设计的实验项目将与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进一步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

4.结语

医学超声仪器原理涉及多个学科,内容较为抽象,且课时量有限,因此教学难度较大。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本专业的实际需求,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结合教学体会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从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万明习.生物医学超声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陈艳霞,孙媛,柴英,王桂莲.医学物理学B超实验的新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9,20:193.

[3]胡晓燕.浅析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中国医学创新,2011,8(5):146-147.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篇(5)

  超声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1

  本人于20xx年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后分配到建始县人民医院,轮转一年后定于神经泌尿外科至今。经历了见习医师、住院医师。现将本人的工作总结如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改革开放,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

  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勇挑重担,服从组织分配,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以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为基础,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及理论水平,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学习有关泌尿科理论基础,同时记录读书笔记。听取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泌尿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术。处理本科急诊、熟练本科各类小手术及一般中型手术操作。工作中能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为病人提供最温馨的“人性化服务”,并能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角度出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对患者极端负责任,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最大程度给于患者精心治疗,自工作以来,工作能力得到了上级及同事的肯定,同时获得患者及家属的肯定。注重临床科研工作,积极科内科研工作,并取得相关成绩,总结临床资料。

  工作以来,能以身作则,积极接受上级医师指导,完成一般患者诊治工作。同时进一步提高自身基本理论知识。当然在工作学习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有时对一些疑难病例还不能很好的进行诊断治疗,手术操作方面还待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还待进一步学习。综上所述,本人从政治表现、业务技术、等方面已经较以前有一定的提高。今后将会努力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各项水平。

  超声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2

  一、加强政治学习,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认真学习贯彻精神,积极开展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积极适应卫生改革、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加强爱岗敬业教育,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足为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任劳任怨,呕心沥血得到领导及大家的好评。

  二、加强业务学习,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文明礼貌服务,坚持文明用语,工作时间仪表端庄、着装整洁、礼貌待患、态度和蔼、语言规范。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技能比赛活动,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查看订阅的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卫生知识,即时写下了相关的'读书笔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根据上级下乡巡回医疗的工作要求,认真完成下乡任务,每年为乡镇居民免费健康查体1千余人次,为家庭贫困的乡镇居民提供了有病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的机会,有力保障了乡镇贫困居民的身体健康。对患者,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患者态度和蔼可亲,认真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彩超室,有时由于患者太多,且许多患者必须反复看,这就给一些新来的患者造成误会,认为是插空,夹塞了,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能耐心地跟患者解释,沟通,及时化解了许多矛盾,纠纷。B超室在做许多早孕及婚检的患者时,需要憋足尿才能检查,这也造成了许多人的不理解,大家要费许多口舌跟患者作解释,保证了工作能顺利开展下去。在工作中,科室同志能做到认真仔细,不放过一处疑问,能够加强自己的业务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学习,遇到疑难病例能主动提出来,大家共同研究,讨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与技术能力,把事故,差错尽可能地降到最低,从而树立了中医院超声科在社会上的良好信誉。

  三、发挥专科特长,拓展业务,创新医疗服务积极配合各科室开展了一系列较有特色的诊疗项目,受到院领导和病人的一致好评。数 篇,获得科研成果奖,促进了我科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在工作中,本人深切体会到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订阅大量业务杂志,书刊学习了解超声新进展,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并且经常参加学术活动,听取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还经常到上级医院学习新技术,从而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理论技术指导工作。在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及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医院要求,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指标和计划,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工作一丝不苟,在最大程度是避免误诊误治。自任职以来能独立完成病人腹部,心脏,小器官及血管等疑难病人的诊断。在工作期间,同时注重临床科研工作,参加了(温阳益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新科研项目研究工作等,获得xx省科技成果及十堰市科学技术成果。在中华超声医学杂志及xx医学院报4篇,注重科室人才培养,积极指导下一级医师来我科学习。

  工作20余年来,体会最深的是在工作中,始终要配合医院领导完成各项任务,在2013年xx市中医院创二甲中医院中,认真组织学习,培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材料,使中医院以创促优质服务,以创促质量提高,以创促变,使超声科医疗,服务,诊疗环境出现了质的跨越,也使中医院顺利通过二甲评审验收。综上所述,本人从任职年限、政治表现、思想道德、业务技术、科研能力等方面已经具备了晋升副主任医师资格,评聘后,本人将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为超声事业贡献毕生力量!

  超声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3

  我院超声科在各位领导的支持、鼓励下,在科主任的指导下,全体人员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科室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现将做如下总结。

  科室全体人员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以医德规范为行为准则,履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全年无重大差错事故发生,赢得了临床科室与患者的好评。

  在医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患者量的需求,超声科又增加了人员和设备,扩大了科室规模,现有彩超诊断室三间,B超室一间,仪器有韩国麦迪逊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一台、美国GE彩色超声诊断仪一台、日本东芝彩色超声诊断仪一台、日本东芝B超一台、床头B超两台,人员有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两名,主治医师一名,医师三名,护士一名,仪器功能方面新增了阴式彩超探头、弹性成像功能等,为科室开展新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和更加深入的理论学习,科室人员在超声难点心脏诊断方面,胎儿畸形诊断方面等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属于超声新技术的三维彩超、妇产科腔内检查、囊肿介入治疗等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诊室、设备、人员的增加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满足了患者需求,保证了临床诊疗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医患矛盾。

  学习方面,大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全体人员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学术讲座,通过了执业医师定期考核,业余时间积极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大讲堂等网上学习并能做到学以致用,以良的服务态度,质的服务质量为病人的健康服务。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篇(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今天的李俊来医师博学多思、拓新践行,在乳腺超声诊疗领域全国先进,只是这份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泰山起于垒土”的长期积累。

1964年李俊来出生于内蒙古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在艰苦的条件里他学习勤奋,1979年考取内蒙古重点中学――集宁一中,是从十几个县区挑选出来的“尖子”。然而,1986年从内蒙古医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县城卫校任教,基层条件很差。一个志向远大的人是不甘于平庸地过活的,李俊来萌生了继续深造的想法,并付诸行动。终于,1990年他不负众望,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并成为从该县城考取西医的第一个研究生。

研究生时期,李俊来师从于我国著名的超声介入专家董宝玮教授,也是从此,他真正走上了超声医学的学术行列。研究生毕业后,李俊来跟随导师进入了现在的总医院超声科工作。总医院具有较高的综合医学实力,有很多在国内外享有名望的医学专家,设备和医疗环境比较优越,学习氛围浓厚,对有志于医学领域的李俊来来说,那是难得的发展平台。于是李俊来不断努力学习和勤奋工作,要求自己每天早上六点之前到办公室,有时凌晨三四点就起来看文献查资料,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当一名医生的苦与累在他身上得到充分地体现。

同时,来自基层的李俊来也充分体会到病人看病不容易,因此特别珍惜作为医生的这一职责,憨厚、踏实诚信的他,总能和很多患者成为朋友,被同事称为“良好医患关系的楷模”。在同事之间,他也处处为别人考虑,不喜欢争抢,用他自己的话说:“工作自己多做,光环要别人多拿。”因此很多科室同事愿意与他团结共事、协作医疗。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日积月累中,如今李俊来已在浅表器官、血管和腹部超声方面形成一定的学术优势,目前是总医院南楼超声科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在对超声诊断技术的临床诊断和学术研究中,李俊来逐渐专攻起乳腺超声领域。乳腺疾病是妇女常见病,乳腺癌是国内外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们国家的发病人群较多,2007年据国家卫生部统计,乳腺癌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癌症发病的第一位。

据李俊来介绍,我国乳癌大多发生在工作和劳动的关键年龄,其防治工作一直颇受医务界重视,各类诊疗技术不断出新。紧跟形势和学术前沿,李俊来从2007年到现在先后开展了很多新技术和新业务,如乳腺超声造影、乳腺3维超声、动态光学成像、B-CAD辅助乳腺诊断、标准化自动乳腺筛查超声系统、萤火虫技术、血氧成像、热层析成像、弹性成像、超声引导下乳腺病灶的活检、未能触及病灶的导丝定位、乳腺囊肿的抽液硬化治疗、乳腺脓肿的抽液注药治疗、乳腺良性病灶的微创旋切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HIFU治疗、乳腺癌的微波治疗前的实验研究等。可以说,李俊来在乳腺超声方面的项目开发上堪称我国医院之最,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其中有5篇内容属国内首次报道,以副主编和编委出版专著8部,参与获奖6次,对我国乳腺疾病的诊治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2013年他还被医院评为“百位名医”培育对象。

近年来国家对乳腺疾病日渐重视,2008年3月由卫生部组织、中国抗癌协会和天津医科大学承办的“中央转移支付地方乳腺癌筛查项目”启动,由理事长郝希山院士主持。李俊来作为本项目乳腺超声组组长在大会上作了“规范乳腺癌普查流程,提高超声检查诊断水平”的报告,会后整理的报告内容以专家论坛的形式发表在《中华医学超声》杂志上。在对城市妇女的筛查项目结束后,卫生部继续对我国农村适龄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李俊来作为其中之一负责为全国各地乳腺超声进行专业技术的规范化培训和资格考核。该项工作成绩得到了国家卫生部和各地政府卫生部门的肯定和赞许,2009年李俊来获得了北京市级的奖励,目前工作仍在进行中。2008年9月,“国际乳腺论坛暨女性影像进展”在美国著名城市芝加哥举行,李俊来作为大陆华人首次在这一国际高级别的乳腺超声专业学术会上作报告,演讲的题目是“中国乳腺超声现状和乳腺癌筛查”,与会者纷纷前来就超声在乳腺影像诊断和筛查技术中的地位交换意见。这次会议以后,李俊来把代表乳腺微创旋切的最新技术“Encor”首次引入国内,并在医院首先开展,效果显著,技术团队两千余例的应用经验发表scl论文近10篇,2011年获医院医疗成果一等奖。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做一名合格的医生不容易,不仅要不断学习跟上科学步伐,还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李俊来对此深有体会。响应总医院以建设一流“研究型”医院的奋斗目标,李俊来将科研基础研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他承担了多项国家和军队科研项目,其中2012年获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开发项目“热层析分析仪的研发与应用”的课题“肿瘤生长与代谢产热的热层析新方法研究”,预期通过功能学和形态学双重信息对临床早期乳腺癌得以发现和检出;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乳腺癌剪切波弹性模量差异的病理基础研究”,预期通过微观病理认识恶性肿瘤产生硬度的原因;2011年获得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乳腺超声影像库的建立和自动识别系统的研发”,2009年获得军队专项保健“下肢静脉血栓风险预测临床量化研究”。随着李俊来在学术高度和深度方面的进展,也有效地促进了科室的临床治疗水平。

超声医学高级教程篇(7)

1.医教结合,提高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师团队的技能。医学影像技术课是最具显著特征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实践性课程,教师要有过硬的技能才能实实在在地上好本门课,该团队教师注重医教结合,切实提高操作技能。

1.1先期、分散实行院外医教结合。学习与进修是提高教师技能的常规手段,在此基础上,该团队教师首先采取先期、分散、较长期地实行院外医教结合。一位担任超声技术课的老师一直在附属医院连续上班11年,一位担任放射技术课的老师多年来一直在本市中医院上班,数名老师多次利用寒署假到市医院上班。

1.2整体实行院内医教结合。2007年下半年以后,医学影像教研室全体教师到附属医院放射科和超声科统一排班值班,整体实行院内医教结合,通过临床“大练兵”,提高了处理临床病人的能力,丰富了临床案例,为突出技能教学打下了基础,教师们讲课生动,设计实验、实训更切合实际,达到教学与实际的“零距离”,打造出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2.教研活动,针对临床需求剖析教材实践性知识点,明确教学重点

该团队教师融入临床工作后,对现阶段专业岗位现状及科室用人需求有深刻的把握,在教研业务活动中紧紧结合临床实际,逐一剖析出教材各章各节的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实践性知识点。此时,在制定教案、书写讲稿、制作课件及实时授课等教学各环节活动中以此为中心来进行,明确教学重点。这样,彻底改革旧时课前准备模式,保证了课前准备突出技能,有效设计各环节的教学文件,做到所讲的每一个理论都要联系所指导的实践,理论知识与实践紧紧相扣,保证了所授知识点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价值。该课程每章末均布置了突出技能训练特征的课后练习题,形式多样且与国家上岗证统一考试接轨,内容切合目前医院发展实际需要。

3.突出临床实训,提高学生技能。

3.1多手段设计训练方案。医学影像技术课特别注重实践技能训练,根据大纲要求,设计多手段训练方案。大体分为基础性实验和操作性实训,分别采取教师示教、学生训练、小组配对(医生与病人)训练等方式,实验实训时间分为课堂训练、课间训练和周末节假日训练,实验实训场所分为校内实验室和附属医院临床实训场所。在执行大纲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增设了实践技能训练与考核。如“普通摄影”一章,设计了一百多个摄影位置,印制了书面的操作考核标准、考核评分标准、补训练计划,学生单人进行、人人合格,做到一章一节地过关,切实保障每位学生达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后进入后续章节的学习。

3.2拓展实训场所。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医学影像技术课的实验实训由原来的校内实验室扩展到附属医院放射科及超声科进行,校内实验室主要用于安排基础性实验,附属医院放射科及超声科主要用于安排临床操作性的实训。医学影像教研室整体实施医教结合以后,为安排学生到本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和超声科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在协调安排好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到医院实训,现场病人真实,身临其境,实时操作,效果好。

4.岗前培训,与毕业实习接轨

数年来,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离院实习前安排了岗前操作培训与考核,针对实习操作科目进行实训指导与检测,人人过关。对检测不过关者须补操作训练,合格后方可安排实习。此举有助于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很快进入岗位角色,受到实习单位的肯定。

5.利用外部医院资源,提高学生技能

医学影像技术课长期、系统聘用市内三家医院影像科中级以上的医技师担任部分专业技能课教学和见实习带教工作。外聘教师富含实践成分的授课内容与方式促进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弥补了如MRI、DSA和核医学等我院目前无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科目的实践性教学;外聘教师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创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意境,体现了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学生专业热情高;同进加强了师生感情,方便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自行到外聘教师所在医院见实习。

二、创新点:该成果的创新点:凸显实践技能特征,教学活动过程各具特色。

1.教师提高技能的医教结合手段有特色:整体医教结合,大面积提高教师技能。学习与进修是提高教师技能的常规手段,而该团队教师则重点采取医教结合“大练兵”手段。部分教师先期、分散到市医院及市中医院进行院外医教结合,从2007年下半年起全体教研室整体实行院内医教结合,系统排班值班,充分利用教学之余参与临床实践,打造出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2.紧扣临床剖析教材知识点有特色:保证每个知识点的临床指导作用。该团队教师融入临床工作后,对专业岗位需求及科室用人设置有深刻的把握,因此紧紧结合临床实际,逐一剖析教材各章各节知识点,保证了解析出的知识点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价值。深层次知识点的剖析,保证了课前准备的突出技能,为授课、实验实训提供了重点。作为设计教案、制定讲稿、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结合临床实际有效调整理论与实训的关系。多方法授课,突出技能知识的讲授与操作训练。

3.设计技能考核及岗前训练有特色:促进学生进入临床尽快上岗。数年来,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对重点章节都增设了课间的实践技能考核,单独制表,有技能操作标准,有考核评分标准,有补训练计划,切实保障每位学生达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后进入后续章节的学习。数年来,在该专业学生离院实习前安排了岗前操作培训与考核,针对实习操作科目进行实训指导与检测,人人过关,有助于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很快进入角色,受到实习单位的肯定。

4.拓展实训场所有特色:突破性地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医学影像技术课的实验实训由原来的校内实验室扩展到附属医院放射科及超声科进行,前者主要用于安排基础性实验,后者主要用于安排临床操作性的实训,到医院实训,现场病人真实,身临其境,效果好。5.利用外部资源提高学生技能有特色:常年外聘医院医技师任教,实践生教学效果显著。医学影像技术课长期、系统聘用医院影像科中级以上的医技师担任部分专业技能课教学和见实习带教工作。外聘教师实践性强,教学身临其境,实现了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学生专业热情高;对如MRI、DSA和核医学等我院目前无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科目教学提供了弥补措施;加强了师生感情,方便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自行到外聘教师所在医院见实习。

三、应用情况:该成果的应用与推广正在不断深化之中

1.已应用情况

该成果已用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四个年级八个班级434人的《医学影像技术学》教学中,经突出技能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强,实习后进入角色快,处理病人能力强。去年以来省级实习医院留院工作5人,地市州级实习医院留院工作18人,成都市区县医院工作近30人,该专业连年就业率均接近100%。通过医教结合,教师们提高了临床操作技能,丰富了实践性知识,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一名教师主持进行了“整体结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成效研究”的研究,并获我院教学成果二等奖。一名教师通过将临床实践的体会与教学联系,撰写的《大型医疗设备MRI、CT、DSA、DR等检查影像技师诊断意识的培养》一文在全国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学术会上大会发言交流。多年来常年外聘教师,利用外部医院资源参与教学,教学实践性强,学生热情高;弥补了我院目前无校内实训条件科目(如MRI、DSA)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学生到外院实验实训的条件,拓展学生实训的时间和空间。数年来利用外院资源教学,取得了经验,一名教师撰写的经验总结论文《常年外聘医院影像科人员任教的管理体会》于2008年8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全国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学术会大会发言,并获一等奖。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团队汇集实践教学成果,建成《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省级精品课程,并已将该成果运用于本专业各班的教学中。从网站上阅读比较及同行专家评价,与国内同课精品课程相比,我院该精品课程在教案设计、课后练习、多媒体授课等方面均突出技能,从内容到形式显现特色。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团队于2008年10月评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