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现状

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现状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10 11:04:58

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现状

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

1、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和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进地面测量仪器层出不穷的被研发出来和应用到工程测量之中,这使得工程测量有了光电测距仪、电子全站仪、激光准直仪、电子经纬仪、激光扫平仪等信息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测量仪器作为依靠。其中,电子全站仪的使用标志着新的测量技术抛弃了以往手工记录数据的落后方式,由此实现了全天候,无地域限制的记录野外测量数据;记录好数据之后,在相关接口设备的作用下传输到计算机中;而后,应用先进的平差软件对之进行数据处理而形成明确生动的图形。由此,就形成了一个野外采集数据到数据处理,进而进行图形编辑,最后进行自动绘图的自动测量系统。

2、GPS定位技术的兴起和应用

GPS定位系统具有高度的精度性、全天候、连续性、速度快、费用低、方法种类多样和操作简单等一系列特点。这使其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及其相关学科领域得到了极其广泛的运用。GPS可以向用户连续发送定位信息;接收和储存由地面监控站发来的卫星导航电文等信息,并适时发送给用户;接收并执行由地面监控站发来的控制指令,适时地改正运行偏差和启用备用卫星等;通过星载的高精度铷钟和铯钟,提供精密的时间标准。

近些年来,GPS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方面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首级控制,碎部测量以及变形观测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例如,在老江底电站工程建设中,首先是在截流施工阶段就应用静态GPS测量系统进测量,成功布设三等平面控制网;在库区左滑坡的监测中,使用GPS进行高程检测取得非常高的精准度;在运营期的检测使用GPS实时检测大坝的拱冠、拱座等重部位的测量。通过对GPS技术的应用,可以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运用提供安全的保障。

二、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

1、控制测量技术

控制测量与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各项工作密不可分。传统的控制测量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为此,有必要更新控制测量模式。可喜的是,近几年来,现代控制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领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今,控制测量技术逐渐呈现出“以GPS等现代测量技术为主、传统的测绘技术为辅”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测量迅速、工作效率高、测量精度高等特征。

在水利水电这个领域控制测量具有2个类型:测图控制网与专用控制网。这2个类型中又有平面控制与高程控制。平面控制网过去是采用三角锁网,最近几年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三边网与边角网以及多种网混合组成的混合网。GPS目前在我国已经应用比较广泛,已经运用在大区域范围的测图控制网中。在水利水电领域专用的平面控制网如今是采用边角同测网,不过当前有的部分工程会运用GPS进行布置首级网抑或设置成GPS混合网。高程控制网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发展很快,在市场上可见到自动式、数字式的水准仪,这些仪器可以自动读数、自动纪录以及自动观测。作业方式也显现出多样化,以前是单一的几何水准,现在发展至三角高程以及GPS拟合水准等一系列作业方式。

2、数字地形测绘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国内越来越普及,数字地形测绘技术应用而生。这些方式一方面可以实现自动测绘成图,也可对GIS前端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更新。数字地形测绘技术一般具有以下3种系统:一是电子平板数字测图的系统。这个系统一般由全站仪、电子平板以及绘图软件等组成。这个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模拟传统的白纸进行成图,不需要编制代码进行作业,也不容易出现纰漏。不过,电子平板所使用的电池之使用寿命不长,一般只有3个小时,稳定性也比较差。由于这个系统的体积比较笨重,为此仅比较适于一些平坦的地区进行地形的测图,对于一些自然环境非常不好的水利水电工程之地形图的测绘则不适宜。二是测记法数字测图的系统。这个系统一般由全站仪、电子手薄、草图、绘图软件(带有地物编码的地形图)等部分组成。这个系统的缺点为测量作业不够直观,需要测量的点号跟草图的点号有可能不一样,容易出现地物的纰漏,同时要求现场绘图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比较高。三是掌上数字测图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由全站仪、掌上电脑以及绘图软件。本系统所采用的掌上电脑,有效克服了电子平板之缺点,充分发挥出了电子手薄与掌上平板之固有的优点,可以进行可视化界面操作,并且操作比较简单、携带也比较方便,可以适应各种环境。鉴于此,这个系统是当前使用比较广,在野外测绘效果理想的数据采集与及成图的工具。

3、变形监测技术

变形监测技术一般可以分为外部变形监测以及内部变形监测等2个部分,常见的水利水电工程外部变形监测技术有下面3种:一是大地测量法。这种方法是一种经典的方法。这个方法测量理论与测量方法比较成熟,所测的数据比较可靠,所测的费用也低,不过观测的时间比较长,测量劳动的强度比较高,测量精度跟观测条件的关系比较大。观测条件不好,则测量精度不高。测量数据的处理方式难以实现自动化或智能化操作,需要人工操作。二是基准线测量法。基准线测量法属于变形监侧(水平位移)之比较常见的方法。目前对近坝区岩体、高边坡以及滑坡体水平位移进行监测的方法主要是运用大地测量法、视准线法以及垂线法。三是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法。当前,这种方法在国内发展很快。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系统比较适用于坝体廊道内高程观测以及高程的传递,它是运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来对容器之液面高度进行测量。实践表明,它可以在同一时间获取非常多的监测点,有时数十个、有时数百个的监测点之高程。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持续进行测量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4、水下地形测量技术

过去对水下的地形进行测量大部分是运用经纬仪、测距仪与标杆等工具,然后运用断面法与交会法进行定位,接着运用测深杆以及测深锤进行水深数据的采集。可以说,这个方法的作业效率不高,产生的误差比较大,最近几年很少用于实际测量。近几年,卫星定位技术得到了飞跃发展,DGPS(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和CORS系统在多波束的测深仪的大力配合下,可以非常方便、高效地对水下的地形进行测量。DGPS可以以某一个已知点当作基准点,位于基准点之GPS的接收机能够连续地接收卫星发射出来的各种信号,然后跟已知点所处的位置给予比较,明确当时误差之伪距的修正值,把此些修正值运用无线电台进行接收,各用户通过接收机来接收上述修正值可以实时进行校正GPS的信号,它可以具有实时连续以及高精度等优点。当前CORS系统的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

结束语

我国的水利工程测量技术发展迅速,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不断加大对水利工程测量研究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我们要不断对水利工程测量技术进行革新和改进,积极尝试新的技术,让测量技术不断向电子化和自动化发展,并汲取相关行业的知识和技术,让水利工程的测量技术不断应用于新的领域,加大发展力度,使水利测绘逐渐趋于服务型技术。

参考文献

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水利水电;建设;策略

在之前的几年内,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快速增长。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已经从快速发展的模式转变到中高速发展模式,经济发展重视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新经济动力的创造,面临着多种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也应当结合新常态的特点,做好创新工作,完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方法,使之适应经济新常态背景。

1经济新常态背景分析

经济新常态背景的“新”主要体现在,经济形势与旧经济形势不同,而“常态”,指经济活动发生时的状态。经济新常态,就是与以往不尽相同但稳定持续的经济发展状态,这种状态是不可逆的。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走入与之前三十年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自从2010年开始,我国的GDP规模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发展特征与前三十年的经济发展特征完全不同。经济增速虽然有所下降,在2010年到2012年这两年期间,社会经济的增速曾出现连续下降的状态,但经济仍然保持连续上涨状态。经济新形态的新常态的形成,要求社会经济发展活动需要从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江苏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也应当遵循新经济常态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规律。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不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表现

2.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布局平衡性不足

布局不平衡是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一大问题,且与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不尽相符。在水利水电工程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其投资的额度较大,且增长的速度较快。管理工作者将大部分建设资金都投入在规模较大的水利水电工程上,没有关注我国农村地区农业发展的需求。忽视了基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使得许多农业大省的农业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

2.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冲突较大

重视工程的实施以及工程的规模与质量,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原则。但是,很多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管理者只追求工程的实施与工程的进度,没有关注工程建设地的生态安全问题。这样的管理疏漏,让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给很多地区带去了生态安全问题,使得当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地形、地貌被改变,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态物种的繁衍,也影响了我国生态系统的全面化。比如说三峡工程,就造成了当地许多物种的灭绝,这些负面的生态影响都是很难挽回的。

2.3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方式落后

经济新常态的形成,要求水利水电工程改变传统的建设管理方式。但是,陈旧的、不符合经济新常态规律的水利水电建设管理方法仍然在普遍应用。落后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思想与模式,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管理效果。在陈旧管理模式下,很多建设资源没有办法得到全面应用,工程计划的执行性较差,资源浪费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最终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管理方法不妥除了会增加施工过程中的成本之外,还会导致后期投入的增加,影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功能的发挥。

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手段

3.1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平衡性

全面分析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特点与规律,把握好经济发展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需求,才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平衡性,让水利水电工程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者应当减慢工程建设的速度,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优化上,让工程布局更加合理。平衡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与农业发展需求的基础水利水电工程之间的关系,从数量和质量上拉近差距,才能体现水利水电工程的功能。

3.2关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保护问题

构建生态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的一大目标,也是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点。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必然要在未来的管理工作中关注生态安全问题。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工程建设的一大原则,也将其纳入到工程管理的指导思想之中,最大程度上减少工程建设给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前提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是得不偿失的,合理规划工程的建设规模,以工程建设规模满足需求为前提,还要考虑工程与当地环境的协调性,不能为了突出工程的规模而忽视其实际需求与当地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与此同时,在工程投建之前,应当加强当地环境影响分析,了解工程建设对于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尽可能当地的地形地貌,给当地生态物种繁衍创造良好的条件。

3.3优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与方法

在经济常态背景下,优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模式与方法,需要从工程施工与工程运营两个角度加以更新。优化工程施工管理策略与运营管理作业,有效降低施工建设管理成本,大大提高施工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与建设施工管理工作分别分配给能力足以胜任的企业,有利于工程整体管理效率的提高。从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思路中走出来,优化管理层次,明确管理重点,是让管理工作满足经济新常态需求的实践。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顺应经济新常态的规律与特点,谋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最好的方法,明确发展的方向,才能让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速度更加合理,促进工程建设质量的完善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经济新常态下,努力平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布局的结构,重视生态安全的保护,才能让管理工作更有价值。

作者:张晓燕 单位:盐城市机械排灌处

参考文献:

[1]张道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24):36.

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萨扬电站“8·17”事故;水电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稳定性

1.概况

锦屏水电站由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锦屏水力发电厂负责管理,系雅砻江流域的龙头电站,包括锦屏一级、锦屏二级水电站,总装机8400MW,是国家“西电东送”、“川电外送”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305m,为世界同类坝型中第一高坝;装机6台600MW机组,调节库容49.1亿m?,多年平均发电量166.2亿kW·h。锦屏二级水电站通过4条16.7km的引水隧洞引水发电,采用上游调压室方式,最大水头达318.8m,调节库容为496万m?;装机8台600MW机组,多年平均发电量242.3亿kW·h。锦屏水电站均采用华科同安TN8000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2.“萨扬事故”原因之一:未能有效利用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优化机组运行工况

2009年8月17日,俄罗斯萨扬-舒申斯克水电站(装机10×640兆瓦)发生特别重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萨扬事故”),造成75人死亡,13人受伤,2#、7#、9#发电机报废,其他机组均有不同程度损伤,厂房结构严重破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30亿美元。从俄罗斯政府公布的“萨扬事故”原因技术调查报告看,事故直接原因是2#水轮机多次超负荷运行后,剧烈振动致使顶盖固定螺栓发生疲劳损坏,最终当2#机组出力在不被推荐的II区工作时,水轮机顶盖的固定螺栓损毁,随即机组转动设备在2MPa水压作用下被顶出。“萨扬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暴露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是以下两点无疑在这起震惊水电界的特大事故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1)机组运行中水轮机轴承振动幅值严重超标而未按规定“卸荷并停机”,即运行值班人员未有效利用水电站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对振摆、气隙数据进行监视、分析,致终未能科学、合理优化机组运行工况,果断采取“卸荷并停机”措施以避免该起事故发生;

(2)制造厂家文件和电站运行文件中均无保证检查紧固件状况的标准和紧固件的使用期限。事故后,萨扬电站#2机仅6颗螺栓仍起固定作用,其余49颗螺栓中,41颗发现了疲劳裂缝,8颗螺栓的破坏面积超过总面积的90%。可想而知,如果萨扬电站能够利用机组状态在线检测系统积累起来多年的振摆与气隙数据、曲线,可能会发现2#机顶盖、机架振摆数据和曲线已经严重偏离历史曲线,严重超出了机组运行极限,必须采取停机检查的措施来消除不安全隐患。

鉴于“萨扬事故”暴露出的种种问题,2010年1月14日“国家电监办关于吸取俄罗斯萨扬水电站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水电站安全监督管理的意见”中的第六、第八条明确指出大中型水电机组必须“加强机组状态监测”、“加强机组稳定性测试”。由此可见,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已成为水电站机组运行监测必不可缺的有效监测工具,正在指导着水电站安全、高效、经济运行。

3.水电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指导某大型水电站实际生产典型案例

3.1 水力不平衡典型事故案例—水轮机泄水锥脱落

图1为某大型水电站一台机组正常运行中,水轮机泄水锥脱落前后导致的水力严重不平衡事故,机组上机架、下机架、顶盖水平X向振动峰峰值及转速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中四条曲线,X轴为时间,Y轴分别是机组上机架、下机架、顶盖水平X向振动峰峰值与转速曲线)。图中a、b、c三个时段分别表示:

a时段为水轮机泄水锥脱落前,各部件水平X向振动峰峰值稳定且在正常范围内;

b时段为水轮机泄水锥脱落过程中,各部件水平X向振动峰峰值均开始发生大幅突变,超过正常值范围且持续;

c时段为水轮机泄水锥彻底脱落后:各部件水平X向振动峰峰值已经大幅突变,突变值相对稳定且一直持续。

由趋势分析法可知,水力不平衡过程发生在b时段,机组上机架、下机架、顶盖水平X向振动峰峰值均发生大幅突变且一直持续,已经超出了机组正常范围。该大型水电站最终通过停机排水检查的方法,及时找到了曲线突变的原因并消除了这起安全隐患。

3.2 发电机气隙监测的应用

水轮发电机定子内圆半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两者之间的半径差R为定子圆度,通常定义定子圆度时将发电机转子视为理想圆。

水轮发电机转子外缘半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两者之间的半径差r为转子圆度,通常定义转子圆度时将发电机定子视为理想圆。图2为某电站利用定转子特性评价工具,分析、评价发电机气隙状态水平的示意图。

某大型水电站机组转子不圆度为:

0.11mm(0.37%),定子不圆度为2.85 mm(9.5%),其他指标见图2,发电机气隙状态处于优良水平,详见表1。

4.水电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组成

水电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大多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服务器及相关网络设备、软件等组成。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按层次划多分为电站层(上位机系统)和现地层两级。

电站层设备包括状态数据服务器、WEB/应用服务器、工程师工作站、网络设备、打印机等。

现地层设备包括机组现地在线监测数据采集单元、各种传感器、通讯接口、附件设备等,安装在现地数据采集站内。每台机组现地层设备设一个数据采集站,每个数据采集站设备集中组屏在1面标准控制盘内,控制盘布置在发电机层机旁。电站层设备和现地层设备之间采用环型网络结构,网络介质为光纤。

水电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实时采集、显示稳定性数据(振动、摆度、压力脉动、抬机量、噪声)和气隙数据变化,也可以显示工况参数如机端电压、电流、有功、无功等,系统网络如图3。

5.水电机组开展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重要意义

5.1 保障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水电机组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主要通过以下五大功能,保障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实时监测功能:以各种直观易懂的图形或曲线实时显示稳定性数据变化、气隙数据变化,便于运行人员或检修人员实时了解机组各部件运行状态,随时确保机组状态良好。

预警报警功能:根据主机厂提供的性能参数值和现场运行调试经验,建立各工况下的报警定值和样本数据,自动实时判断机组运行状态,当状态发生变化时,及时发出报警和预警信号,便于值班人员第一时间掌握机组异常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

性能评估功能:自动生成检修前、后各种状态报告,通过对比历史数据、曲线趋势,以评价检修效果;分析瞬态过程和热稳定过程气隙变化数据,指导机组安装和优化设计、辅助分析机组的异常振动和摆度。

远程分析与诊断功能:利用电厂局域网构建厂级机组状态监测网,设备管理工程师在网络可及的范围内,即可实现机组的在线监测分析和诊断,随时掌握机组的状态。

优化运行功能:利用状态在线监测系统自动积累的数据,建立机组稳定运行工况库和不稳定运行工况区,提醒值班人员避免或是缩短机组在不稳定工况下运行的时间,指导机组尽量在稳定工况运行,优化机组效率,指导机组经济运行。

5.2 水电机组特点和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1)相对火电厂来说,水电厂生产环节简单、设备较少、自动化水平较高,更有利于开展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2)水轮机组的振动、摆度,多是由于水力、电磁、机械等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振动机理比较复杂,直观判断和简单的测试,常常难以找到本质原因;有些故障与运行参数有关,出现的偶然性较大,数据不易捕捉。因此,急需该系统及时记录故障信息,以便分析并找出产生振摆异常的本质原因。

(3)新投产水电机组的稳定性试验、变转速、变励磁、变负荷、启停机、甩负荷等试验中,该系统能够自动记录各种试验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形成相关试验曲线和报告,既可以检验机组的安装质量,又能通过调整机组使其在最优状况下运行。

(4)水电机组在电网调度中调峰、调频的作用日益凸显,这就要求水轮发电机组在其整个出力范围内具有充分的可用性,值班人员必须准确了解和掌握机组的真实运行工况和运行性能。

5.3 指导机组检修和开展机组状态检修的重要技术基础与依据

水电机组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不但可以利用自带的各种分析诊断工具,对机组异常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辅助发现异常原因,指导机组检修工作;同时,它也是未来机组状态检修的技术核心,充当着设备健康状况诊断医生的重要角色,其最终目的是为机组状态检修服务提供依据、技术支持,根据状态在线监测系统获得的机组特征信号,准确掌握设备状态情况,合理安排机组小修、大修和扩修。

5.4 水电站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水电行业不断向前发展以及水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等值班模式的转变,在现有监测系统基础上,需要发展更加成熟、可靠的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建立预测维护理论系统与维护实施系统,实现水电站运行设备监测、维护、高效管理和水电站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是十分迫切的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5.5 水电站运行、维护人员实施“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高效值班模式的必然要求

水电站大多位于深山峡谷之间,地处偏远山区。为了解决员工因工作长期无法回家的现实问题,国内水电站已经陆续开始实施“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值班模式,即建立流域远程集中控制中心或梯级调度中心实现对水电机组进行远程控制,电站现场没有运行值班人员。同时水电站现场运行、维护人员可以分为两班,每班人员在现场工作半个月,休息半个月,两班员工交替上班、休息。这样高效的值班模式使得就要求水电站具有很高的自动化水平、信息化水平,需要发展更加成熟、可靠的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建立预测维护理论系统与维护实施系统,实现水电站运行设备监测、维护、高效管理。

6.结语

随着国内水电开发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内水电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不断成熟、可靠,水电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未来的水电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必将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强大,最终将会为水电站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善永,范文等.基于状态监测的水电厂主设备检修计划决策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16(1):28-30.

[2]马宏忠.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

[3]刘秋华,王汉武.基于CMMS的滩坑水电站机组状态监测与分析系统设计[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2009,33(22):18-21.

[4]张冬生,窦学刚等.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在锦屏水电站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2(8).

作者简介:

张冬生(1984—),男,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现供职于二滩公司锦屏水力发电厂,从事运行管理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水力发电设备;故障分析;检修

引言

我国的水资源丰富,然而电力资源短缺,为了能够充分地利用我国所拥有的水资源来满足我国对电力资源的大量需求,我国的水力发电事业迅速发展,促进了国家的稳定,也为我国人民带来了福利。随着水力发电事业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水力发电技术不断更新,水力发电设备不断改进,对水力发电设备故障分析和检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满足更高的要求,我国水力发电设备运行状态故障分析及检修在原来分析方法和检修模式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结合信号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研究出了更加科学、合理、便捷的故障分析与检修技术。

1.水力发电设备运行状态故障分析与检修的现状

我国早期的水力发电设备检修模式是周期计划型检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力发电相关知识的不断健全,提出了自动监测和诊断技术,然后又引入了状态检修的概念。虽然随着我国水力发电事业的不断发展,水力发电设备不断地更新,然而还有一些企业仍然延用周期计划型检修模式。为了鼓励水力发电设备检修方面的创新,发展水力发电设备检修技术,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性的政策,投入大量资金对水力发电设备检修技术和模式进行研究,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时机,鼓励人们走出国门,去国外学习先进的检修技术和模式,另外,利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促进了我国水力发电设备检修制度的不断完善。

2.水力发电设备运行状态故障分析与检修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水力发电事业对水力发电设备的工作效率、资源耗损率、耐用性等各个方面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满足水力发电事业的发展要求,水力发电设备无论在技术上还是从性能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面对新型的水力发电设备,如果还用传统的方法对水力发电设备进行周期性的检修,那么不仅会将一部时间和检修资金浪费在根本没有任何故障的设备上,而且对那些本来运行正常的设备进行检修也会对设备产生一定的损害。因此,如果能够对水力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然后对发生故障的设备先进行故障分析,然后对设备进行对症下药,采取合适的方法对设备进行检修,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能够避免因为不必要的原因导致的设备的损坏。

3.水力发电设备运行状态故障分析与检修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水力发电设备运行状态故障分析与检修过程中,应该将安全放在首位,在进行设备运行状态检修之前先做好检修规划,真正做到检修耗费的成本最低,但是检修后的设备可靠性最大。为了确保安全,在进行大范围的检修前,要综合考虑水力发电厂的人员素质高低、管理能力强弱、设备的运行状况等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检修试验点。在进行检修的过程中,要有效的将计划检修和故障检修结合起来,既能对水力发电设备运行的现状做出判断,又能对再次检修所需的时间进行准确预测。在检修试验点试验成功后,再将检修的范围扩大。

其次,在对水力发电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故障分析和检修的过程中应该提高管理水平。对水力发电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故障分析和检修并不是从发现设备出现故障的那一刻开始,而是开始于水力发电设备的选型开始,发生在设备的安装,设备的运行整个过程中。在进行设备选型时,应该选择质量水平高,耐用性强,可靠性高,故障检测方便,检修便捷的设备。设备选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设备运行状态故障分析的准确度以及故障检修的难易程度。在对设备进行安装时,要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为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设备留出位置,同时安装位置应该方便检修工作的进行。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实时监测,定期的维护应该尽可能地延长设备进修的时间间隔,而实时的监测能够确保设备一旦发生故障能够在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之前得到及时地检修。

另外,在对水力发电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故障分析和检修的过程中应该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对于机组的运行影响最大的是水轮发电机组的状态,从而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水力发电设备的检修周期。目前,为了增加水力发电厂中职工的薪资和福利,同时又能够避免由于盲目延长检修周期造成的经济损失,一些水力发电厂在水力发电设备运行状态良好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对设备进行大修,以便能够从检修资金中抽出一部分增加员工的福利,这虽然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为长时间不对设备进行检修造成的事故,然而也可能由于不必要的检修造成设备损坏。除此之外,在对水力发电设备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监测的全面性和实时性,确保设备的整体运行状态都在监测范围内,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都能够被及时地发现,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处理。在监测的过程中,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对于监测的内容和检测的情况做好实时地记录,为设备发现问题后进行设备运行状态故障分析保存好资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技术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认识一切行为实施的主体,因此若想保证检修的质量就必须先要保证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要从检修人员的应聘开始,在检修人员进行招聘时,应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对于通过考核并有机会上岗的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强化其专业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对于上岗的检修人员,要进行定期地检修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检修技术和检修模式。

4.总结

水力发电事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水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甚至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而水力发电设备又能够对水力发电事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对水力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在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及时地进行故障分析,并迅速的选择检修办法,对其进行检修成为影响水力发电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为了促进水力发电事业的发展,应该从做好检修规划,加强管理,制定检修标准,提高检修人员素质等方面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段江彭.关于水力发电设备运行状态检修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1,2(03):12-13.

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现状篇(5)

1.1设备相对不齐全

水利水电作为一项周期相当长的工程而言,其本身就需要相对大的资金来建设支撑,而任何一项工程项目都需要设备的投入才能完成,水利水电工程亦是如此。其工程能够圆满完成的前提是设备完善和拥有充裕的资金。不过就发展现状而言,每次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维护,都欠缺相当大的资金,因此无法满足其缺口导致其建设过程出现滞留不前的现象。

1.2管理出现问题

建设者建设水利水电过程中,有时候为了提前完成工程项目日期,会忽视其建设质量的的重要性!就其施工人员来讲,农民的技术含量本就不是很高,并没有经过相关知识的培训,就安全问题而言存在一定的漏洞。另外在其进行操作规范上肯定也会出现一定的漏洞。从而导致整个工程下来经常有大小问题接二连三的出现!1.3经济与技术不协调在水利水电建设当中,大多管理者重视了工程进度,却忽视了工程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而另一些人,只是重视了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工程技术效益。经济与技术不能达到统一协调,影响了其正常发展道路!

2水利水电发展的意义

2.1使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充分发挥

在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就其自身优势进行分配工作,并使施工机械一直处在正常状态下。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合理分配,以使达到最大效益。

2.2促进解决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基础问题,直接依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而发展。由于地形和气候问题,旱涝时有发生,而当这些不可因素发生的时候,农民的温饱问题便遭遇威胁,而建设水利水电便能合理良好的解决此项问题。水利水电建设并在农业发展中起到发电、防洪、养殖的作用,改善生态环境,为新农村的良好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2.3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生产力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本身就是一种扩大内需的需要,在其消耗大量钢铁水泥的过程中,有利于工业的有效发展,并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为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农业发展也必定带动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两极分化的消除,最后实现共同富裕!

2.4提高工程质量与建设效益

如果施工管理做到位,便能够使水利工程的各个要素得到合理科学的安排与分配,使各项目的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施工,从而能够发挥最大效益。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能够顺利按照施工规范保准操作,并严格履行自身职责,预防施工事故的未谋发生,从而达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益的提高!

3探索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的对策

3.1加强施工人员的相对知识培训

作为施工企业方,应当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求索平台,对其管理人员教育培养进行强化教育,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作为施工管理人员,自身不仅应当具有完备的水利水电工程知识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还应有一定法律知识与教育文化素质!施工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身角色扮演的位置,协调与各方面的良好合作发展关系,并树立良好的管理形态意识,可以通过学习相对理论知识以加强自身管理能力与技术能力等,从而能够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完成!

3.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设备管理

加大对农村水利水电的工程项目投入,是为了能够为其建设发展工程中所需的设备得到完善。正如每一项工程都需要设备的支撑而言,每一项设备的正常投入则是保证施工方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达标!加强成本管理具体有以下措施进行:第一,建立相关完善的责任体系,使其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规范自身行为。第二,对于材料的管理费用工作一定要做好,并扩大信息曝光度,让员工可以监督每一项材料的价格,防止泄露与贪污。第三,一定要重视创新意识,引进新技术,采用新材料,重视新工艺的发展利用。并能够达到降低成本、降低人力费用、降低机械使用率,合理安排合理使用!

3.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当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安全问题。施工单位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施工人员的安全,加强安全教育知识并对其进行培训工作。利用教育强化与定期教育的方式,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每一环节都能落实安全管理的工作,提高施工单位与施工人员两方面的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与认识!此外,施工人员自身也应该强化安全意识,在对施工过程当中的每一环节进行规范操作,全面实现安全管理监督方针与要,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问题提供保障!

3.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面,应当注意下面几项问题:第一,明确清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标准与内容,以及检验规范,以促进程序化与规范化的质量检验。另外还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所用材料的质量合格,避免由此而导致的质量事故发生。第二,可以采取多种检验方式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检验,例如专职检验、日常检验、员工检验或领导定期检验等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促进水利工程顺利进行。第三,提高检验方的责任意识,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使水利施工的每一项质量检验过程都能顺利进行!

3.5改革水利工程的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主要管理模式还是由国家政府的投资和利用,下发指令。这是一种间接的管理模式,而要转变的方向是将间接管理转变为直接管理,这就是说需要多方面的投资方进行投资,利用市场调节的主要功能进行投资,也让投资方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要进行投资并担负该项目建设的有关风险。

3.6加强技术管理与验收工作

技术管理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行政管理,一是技术管控。另外还应考虑到创新技术的因素。技术创新对水利水电发展起到一定至关重要作用,它是其工作质量的保障。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相关的创新技术组织,专门为负责技术创新的层面管理工作!同样的,水利水电工程的验收工作也相关重要,在水利水电工程检验合格后方能办理移交手续。而检验的一般标准是:工程符合水利水电的验收的相关规定与要求,验收规范也较合理,所要求的交工资料也全部归档,安全环保设施达到相关的标准规范,此种情况下,才可竣工验收。

4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水利水电;地基处理

对于一些大型建筑的建设施工来说,一般其施工地址是根据经济以及交通发展对工程进行选址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地基的施工环境相对来说一般都比较恶劣,使得水利水电地基施工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并且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恶劣的施工环境给地基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并且我国水利水电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尚未成熟所以需要对新技术进行运用提升地基质量以及水利水电建筑的整体工程质量。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基施工特点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在水利水电的施工中,就会遇到很多地基状况完全不同的情况。这就需要运用完全不同的施工技术进行处理。地基基础决定着工程的安全性和承载性能,而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就要重视地基处理技术。在施工中,通常要面对很复杂的地质条件,水利水电工程因为性质原因一般会选择在水源处,因此有很大的可能遇到恶劣的地质条件,含水量大、强度小、承载性差等特点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和使用。

2.地基处理的施工要求

首先在施工之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充分掌握现场的地质、水文和气候状况,分析勘察数据,结合工程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另外要了解施工影响范围的基本情况,避免因为施工对周围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其次要做好应对施工中,突况的准备,制定相应的预防机制与方案,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对施工质量以及进度的影响。同时为了保证施工的进度,应该对施工现场的交通状况进行了解,在水利水电施工,施工材料和设备规模都比较大,需要便捷的交通状况为施工提供条件。

3.水利水电施工中地基的处理技术

8.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通常使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来加强地基的粘合性,保证地基的稳定性。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粘度,由煤炭粉和碎石以及水泥组成,通过其与褥热层和桩间的组合产生复合地基。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比较大而其工程的使用率很高,使用年限比较长,对地基稳定性的要求就相对较高,通常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当地基出现变形时就会将压力分散到水泥煤炭灰碎石桩和桩土上,使其在挤压的过程中提升受压力,同时还可以平均地基的压力,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性。

8.2预应力管桩技术

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地基的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是预应力管桩技术。在使用时要注意区别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后张法预应力管桩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基础处理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性能。在施工中一般是采取静压法、锤击法、预钻孔法等方法,现在比较常用的是静压法进行打桩。在提升地基承载力的同时还可以避免施工噪音对周围群众的影响,另外在操作上还简单便捷,具有成本低的优点。

4.水利水电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4.1换土技术与强夯技术

对软土地基进行换土热层法,通过运用能够满足工程需要的材料替换软土达到强化地基基础的作用,首先要将软土挖走,填入适合工程需要的材料,并进行夯实处理。通过机械和施工设备的击打产生的撞击力对地基进行压实,还可以有效减小土壤的孔隙,提高地基强度承载力。在进行强夯法施工时要注意施工的程度,最大化的提高基础的稳定性。

4.2动力排水与旋喷技术

软土地基的特点就是含水量高、强度低和透水陛差,这就决定了其容易变形和沉降,在施工中就要对其进行吸水处理,降低含水量,从而提高强度。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性和强度,实现紧实地基的目的。另外,旋喷技术是通过喷枪进行高压喷射,浆液在喷射中会剥落土体中的土粒,浆液与剩下的土粒进行组合形成新的硬桩,从而提高地基强度。这两种技术都对施工人员的能力和技能有较高的要求。

5.提高地基处理质量的要点

5.1加强基础施工的管理

在水利水电地基的处理施工,施工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首先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施工的行为,对施工单位进行约束。管理施工技术,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市场经验与技术和理念,促进技术的提升。对施工人员也要进行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落实个人的责任。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项数据都进行记录,及时发现施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5.2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

水利水电地基施工的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应该有进一步的提升。在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新的技术与设备不断涌现。施工单位要提高施工质量就应该积极与国际市场接轨,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施工技术,在结合自身发展状况的前提下进行技术的创新与优化。

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超低排放;煤电发展;新常态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067

0 前言

《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对我国煤电行业排放情况进行了界定,但就当前的现状来看,部分煤电行业在实践排放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硫排放标准不健全等,影响到了排放效果。为此,当代煤电行业在新常态背景的冲击下,应制定超低排放发展方案,达到高效益发展状态。以下就是对新常态即超低排放煤电发展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代煤电企业排放手段的不断创新提供有力的参考。

1 超低排放发展现状

在煤电超低排放作业环节开展过程中,上海外高桥第三电厂基于2台10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煤耗的基础上,针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排放工作展开了控制,最终打造了“高效率、低污染”的煤炭资源利用空间,迎合了《清洁煤炭发展利用行动计划》实施要求,且将二氧化硫排放指标控制在合理化范围内。此外,就《经济导报》报道中得知,国电石横电厂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为了稳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推广了“超低排放”工程建设计划,且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环保标准,并将二氧化硫浓度控制在了

2 煤电发展中超低排放新常态发展对策

2.1 落实奖惩措施

到2014年初为止,我国12亿kW电力装机总量、8.6亿kW火电装机总容量中,投入脱硫容量已经占据总体的95.5%,且脱硫方法涵盖了氨法脱硫、海水脱硫、干法脱硫等技术,但为了迎合“新常态”超低排放需求,要求当代煤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落实奖惩制度,即在排放作业环节开展过程中制定“排污费分级等级”,且在等级划分过程中将硫排放标准、废水利用情况等作为指标,并基于“基础+浮动”硫排放浓度等的导向下,对煤电企业硫排放标准及废水利用状况实施监管,由此来规避环境污染现象的频繁凸显[1]。同时,基于奖惩制度落实的基础上,要求煤电企业在实践生产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参照“十一五”计划实施细则,引进脱硫设置,并在脱硫设施操控过程中制定5倍脱硫电价罚款措施,最终由此达到超低排放工程实施效果。此外,在惩罚措施完善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管控成效,亦应明确脱硫排放指标、污水排放指标等,以此来引导煤电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提高自身标准化污染物排放意识,达到高效率污染物排放效果,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2 落实“三管控”制度

在超低排放工程实施过程中,为了提升整体实施效果,应注重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第一,煤电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为了凸显超低排放理念,应注重推广《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且在排放标准的推动下,制定二氧化硫等验收限值参考,继而由此实现对实际生产中硫排放状况等的有效控制;

第二,为了提升废水利用率,降低废水污染现象,要求煤电企业在排放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打造“区域管控”空间,即在超低排放工程实施过程中,结合因地制宜思想,建构废水利用示范区,且针对示范区超低排放措施展开推广行为,由此来打造良好的污染物排放空间,并达到污染管控目的[2];

第三,在煤电领域超低排放推广过程中强调大型配煤基地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在配煤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应落实硫排放标准,且针对超低排放需求,打造“源头管控”空间,最终达到高效性生产目的,满足煤电领域发展需求。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煤电企业超低排放推广过程中强调“三管控”制度的落实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2.3 加强监管力度

在煤电行业发展过程中对其监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达到高效性运行管理监控状态,要求管理人员在实践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应参照“超低排放”理念及《固定污染源延期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展开监管工作。同时在监管工作实施过程中将废水、硫排放等作为监管对象,且将“排放浓度”、“排放总量”作为监管指标,由此达到最佳的指标监测状态,满足超低排放作业需求[3]。此外,在监管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增强管控效果,应针对污染物排放状况折算SO2排放浓度,且获取标准限值,由此达到环境改善目的,并强化整体排放治理效果。另外,在超低排放理念的推动下,加强对废水利用状况的监管亦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强化对其的有效落实,达到最佳的环境治理状态。

3 结论

综上可知,随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度,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推进超低污染排放工程的发展。要求煤电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应制定硫排放标准等,且实时观测废水利用率,并从加强监管力度、落实“三管控”制度、落实奖惩措施等层面入手迎合超低排放工程实施需求,同时引导煤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提高自身标准化污染物排放意识,达到最佳的硫排放标准等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曲红.全国煤炭行业煤电一体化发展暨燃煤超低排放发电现场会在舟山召开[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5,14(07):7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