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健康教育沟通技巧

健康教育沟通技巧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21 11:05:51

健康教育沟通技巧

健康教育沟通技巧篇(1)

[摘要] 在临床实习教学中要注意对护生沟通技巧的培养。让护生学会与病人进行沟通的方法,让他们体会到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及作用,从而增强自信,达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培养护生;沟通技巧;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c)-092-02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教育活动,通过教育帮助人们形成正确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健康。随着健康定义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就医观念及就医时的心理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在病症诊治的同时更希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指导,这就体现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我国正处于医疗体制改革、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特殊阶段,医疗纠纷逐年增加,部分原因是由于沟通不足造成的。在护生初入临床学习的实习阶段,交流是护生能力的一个弱项,因此注意加强护生人际交流的能力,尤其是护患沟通能力的训练,对以后学生进入临床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带教教师在带教中应指导学生如何负责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护理。在收集资料、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价效果的过程中如何利用一切机会对病人及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健康教育,学生在护理活动中不仅要掌握沟通的技巧,而且还要切身体会到沟通在为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及作用,并认识到自身价值与责任。护生的沟通对象是病人及其家属这种特定人群,因此,在实施健康教育中要注意沟通方法和技巧。

护患沟通是临床护理活动的组成部分。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护士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情商,还需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护患沟通首先要有共情意识,即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找准感情的共同点,情感上保持同步,有效沟通就有了良好的开端[1]。在护患沟通中,护生运用语言性沟通技巧的同时,还要正确地运用倾听、表情、眼神、仪表等非语言性沟通技巧以利于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能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要。

1 语言性沟通

学生在进行沟通时紧张、语言生硬等导致病人不信任。 语言性沟通中,要充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一般情况等,注意言语的语气、语调和情感、艺术以适应不同的病人;创造良好的开场白及交谈气氛;学会用通俗的语言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沟通意图,达到使其愿意配合并接受各种护理要求的目的;要善于使用治疗性语言和非治疗性语言,经常给病人说些开导性、保护性、劝说性和积极暗示性语言,就会改变病人不良的心理状况。作为临床带教老师,在实习带教中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如接待患者入院,要根据病人的身份、年龄、职业等准确恰当、有礼貌的称呼病人,安排床位。接着,主动热情地做好自我介绍,同时以亲切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耐心地介绍主管医生及住院环境,让患者及家属有亲近感,如治疗室、医生办公室的位置、传呼器的使用等,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要问清现病史、既往病史、药物和食物过敏史等。获取病人的主观资料,制定出个性的健康教育计划,也可以给病人一些治疗和护理的建议,使其尽快进入角色,便于实施各种计划。要通过交流给患者以温暖和鼓励,使患者消除顾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在与病人接触特别是进行护理操作时,向病人进行必要的讲解会使他们感到放心。以此让护生逐步学会沟通。

通常护生由基础课程进入临床工作后,既好奇兴奋,又紧张恐惧,在临床护理中,经常碰到病人对检查、治疗、护理等问题不理解、不合作或难以接受的情况,尤其是当有些患者所提出的医疗问题超过他们的解答能力时,他们通常会心存畏惧。所以要求学生多看书,熟记入院须知、专科健康教育指导、出院指导等有关知识,根据学生需求安排教学小讲课,经常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补充完善,带领学生一起探讨适当的沟通方法,与护生共同实施完成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同时告之,遇到难题可以请教临床教师。将真诚情感的注入、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增强病人的健康意识,从而早日康复。

2 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是指通过表情、动作、手势等来达沟通的目的。交流是通过眼神、动作、表情、姿势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对方,以强化语言的效果。护生在进行非语言沟通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倾听

护生倾听能力是影响沟通能力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2]。护生必须学会聚精会神地倾听病人的讲述,不随意打断病人谈话,适时地做出点头、微笑等相应的动作。但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由于护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性格上还不是很成熟,面对病人的唠叨常常厌烦,其实这种行为不仅是对病人的不尊重,同时也不利于获取病人详细的病情资料。要让护生充分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从自身去认识其作用。因此,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由护生独立完成1~2张床位病人的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利用入院介绍,护理操作,晚间护理或下午的空余时间等,鼓励他们去听病人诉说,能从中捕捉到更多有关疾病的信息,逐步提高他们的这种意识,培养他们的耐心。带教教师予以全过程的跟踪,随时评价指导,护生更乐意成为患者忠实的听众,也更确实体会到倾听在沟通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倾听能力有显著提高及自身价值也得到实现。

2.2 仪表

以热情饱满、充满青春活力的健康仪表举止等外在形象对良好的第一印象形成至关重要。护生的着装与临床工作人员有明显差别,护生做到仪表端庄、服饰整洁、步履轻盈,能给病人以安全、亲近感。患者性格各不相同,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也千差万别。有些病人对护生十分排斥,带教老师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其尽量理解并愿意接受护生与之交流,同时要区别对待,以免引发纠纷,也会挫伤护生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

2.3 眼神、表情

保持关注的目光,以示沟通的诚意及对患者的尊重,微笑的表情能够稳定病人的情绪,又能显露出对患者的体贴关心,从而减轻病人在院时所产生的恐惧与焦虑心理,可以给病人以镇静和亲切感。

2.4 沉默

有些病人常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诸如甲亢患者、癌症患者等,他们的情绪波动非常大,面对这类病人时护生要保持沉默,让病人将内心的情绪宣泄出来,等病人安静、情绪稳定后再来安慰劝说病人,教会护生学会换位思考。

2.5 触摸

可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进护患的情感交流。但要因人而异,应选择性地使用触摸如:触摸发热病人的额头及若服用退热药后有无汗出、疼痛部位的抚摸等等。给患者以温暖和安慰使其消除顾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病人对护生的依赖及信任。

健康教育本身是一种治疗方法,能够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在当今,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这决定护士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做好健康教育,掌握交流技巧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体会有助于提高护生沟通技巧的方法有:注重言传身教;鼓励学生多下病房主动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 站在患者的立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珍惜与病人任何接触的时间适时地进行沟通,尽量多让学生在护理操作之前充分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带教老师协助学生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促使患者尽量地与学生配合;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有关沟通技巧的体会,有针对性的讨论沟通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护患沟通情况,以便于进行个别指导。护生更要加强心理、社会管理、营养等学科及专科知识学习,了解影响健康的基本要素,更好地指导病人从生活方式、环境、生物学因素和保健制度等方面安排自己的各种生活活动,提高健康水平,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双敏,梁传英.沟通技巧在整体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2):159-160.

健康教育沟通技巧篇(2)

1沟通技巧在健康体检中非常重要

健康体检护理中,提高护士与体检人员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体检人员满意度关键。沟通不好或者没有有效的沟通,和体检人员就不能建立和谐的关系。随着人们对健康理念的提升,沟通过程中,体检人员从心理上希望得到关心和安慰,同时也想了解有关疾病的更多知识。应用沟通技巧,可以有效缓解体检人员和护士间的紧张关系,避免医疗投诉和纠纷的发生,提高体检人员的满意度。

2分析沟通技巧

2.1语言技巧护士和体检人员之间沟通过程中,语言是有效,直接的沟通方式。语言交谈过程中护士要掌握如下技巧。

对体检人员尊重,使用礼貌语言,沟通中语速不要过快,适当语速,不要使用过于专业化的言语。

为提高体检人员对护士的信任,多使用安慰性言语,鼓励性语言、解释性语言、暗示性语言、艺术性语言。提高体检人员对护士的信任度,对护士有安全感,信任感,信赖感。

尊重体检人员的隐私,遵守医疗制度,对较敏感话题,在征得体检人员意见情况下,做到良好沟通,注意语言惋惜、含蓄、避免增加体检人员心理负担。

针对不同体检人员的特异性,针对性实现语言沟通。差异性就是包括年龄、性别、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采取不同的语言内容方式。

使用语言艺术,体检人员如果因为一些不满情绪,对护士发泄,护士就应该提高心理素质,做到针对不同人员,观察不同反应察言观色,使用语言技巧尽快化解不良情绪,使体检人员满意。

2.2非语言技巧面部表情,护士与体检人员沟通时,要做到表情自然,仔细耐心倾听,动作上有点头微笑应答反应,表示对体检人员回答理解。没有漠不关心,没有反应。

着装仪表,护士着装必须得体,仪表端庄,不佩戴首饰,不浓妆艳抹,给客户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提高体检者满意度。

姿势,护士动作操作要符合职业规范操作,走路轻盈、说话柔和,操作轻柔。时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体谅客户,取得客户信任,树立职业形象。

肢体动作,护士执业具有特殊性,对体检者和患者接触是一种安慰,例如抚摸哭闹幼儿、搀扶老年人,咳嗽患者拍背等,通过一些动作关心、呵护体检者也是和体检者一个良好的沟通,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

3健康体检过程中全程沟通。

3.1体检前沟通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人员不是专业医护人员,对体检程序过程不了解。就要求护士在体检之前了解体检者的年龄、工作、检查项目,制定确切的体检者日期、体检量,对每个体检者具体体检流程,项目及注意事项,经过细心、耐心沟通,取得体检人员积极配合,保证体检顺利完成。使每个体检人员满意。

3.2体检过程中沟通护士对体检人员的关心爱护,不只是在表面,还需要进行细致、体贴服务行为。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言语,给体检者倒一杯水,拿一件外衣等,都会给人带来温暖和关爱。医护人员举止端庄,笑容温馨,着装同意,干净整洁。冬季做体格检查时,要注意保暖。有老年人或者行动不方便的体检者,主动搀扶,给予帮助。这些无声的交流,给体检人员传递关怀、理解的信息。使体检人员有了依靠、有了寄托,给体检人员留下良好的、完美的印象,为下一步健康检查打下良好基础,而不是让体检人员初次见面,留下一个恐惧的心理。有体检人员有疑问和问题,要主动做出解释,给体检者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解决,使体检人员在体检过程中,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温暖。体检者愉快轻松完成体检。

健康教育沟通技巧篇(3)

[关键词] 沟通技巧;糖尿病;安全管理;胰岛素笔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6(b)-0149-02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包括意见、情感、观点等的交换过程,由此而取得彼此间的了解、信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护患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向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密切护患关系,增进相互间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以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逾1亿,我国约有1千多万[1]。多数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要实施胰岛素注射治疗,特别是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对注射胰岛素及相关知识认知不足,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出现许多问题,为此我们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有针对性的采取灵活、机动的沟通方法,做到因人、因时、因病情而采取不同的方式、途径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全面掌握胰岛素注射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并发症的自我处理方法,为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胰岛素笔进行治疗提供可靠保证。提高了护理质量,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了护患间的理解与支持,减少减缓了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现将做法报道如下:

1 存在的问题

1.1 患者使用胰岛素笔存在的安全问题

1.1.1针头堵塞:患者健康知识缺乏,加上长期服药,经济方面压力较大,为节省费用,往往一次性胰岛素针头重复使用,容易出现针头堵塞现象。

1.1.2疼痛:胰岛素注射引起疼痛,是每个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病友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方面是患者精神紧张,主要原因是缺乏注射技巧,进针部位触碰到皮下神经而引起疼痛。

1.1.3感染: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皮肤不清洁;消毒用品不规范;消毒不到位或不彻底,个别患者甚至不消毒局部皮肤直接注射胰岛素,这些均可导致皮肤感染。同时在水肿部位注射也易发生感染。

1.1.4注射部位选择不当、注射手法不规范: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和稳定性受许多因素影响,其注射的部位与吸收的速率有关,注射在肌肉中的速率较皮下快,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应避免注入肌层,使胰岛素吸收加快。

1.1.5胰岛素保存不当,患者缺乏对低血糖反应的认识及不能正确处理低血糖反应:患者与医院缺乏有效沟通,严重缺乏监督管理和持续指导等环节。

1.2 护患沟通存在问题

1.2.1 健康教育不规范,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由于护理队伍更新较快,业务水平、经验能力参差不齐,大多数护士没有接受过系统规范的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训练,所以,相当数量的护理人员在实践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1.2.2 健康宣教时,进行护患沟通的时机把握不准,护士不能及时有效的把健康知识传授给患者,调查表明40%的患者不能完全理解护士介绍的内容,30%的患者依从性较差。

1.2.3 健康教育形式不够灵活,缺乏个性化教育,调查结果表明,护士能否经常运用一定的沟通技巧与患者交流的肯定率较低,部分患者对一些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够。

1.2.4 护患沟通的技巧把握不好。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前与患者沟通不够,使患者在接受教育时比较被动,不能很好的配合,特别是当护士不能正确运用语言技巧时,更让患者难以理解和接受。

2 措施

2.1 规范健康教育内容,应用护理路径进行有效沟通

2.1.1制定健康教育手册及胰岛素笔使用操作流程,实现健康教育的标准化,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规范的指导。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责任护士按照护理路径内容开展健康教育,使烦琐的护理工作变得有条不紊,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弥补了集体健康教育的不足,是一种个体化,一对一的教育,增加了护患交流的机会,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护理路径可以规范新的护理人员,使之在短期内掌握护理程序和操作流程,提高了护士工作主动性,减轻了护士的压力,保证了教育的效果和教育的质量,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2.1.2全面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需求。利用晨交会、教学查房、专题讲座、护士培训等机会,提高护士健康指导技能,积累健康教育的临床经验,以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要。患者所患疾病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要求护士掌握全方位的健康知识,针对不同情况实施健康教育,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2 抓住健康宣教的最佳时间,灵活有序地进行健康宣教

2.2.1 注重首因效应。据报道84%的人对另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基于他的外表[2]。而护士的穿着仪表和公共形象往往是患者直接感受到的第一印象[3]。对于新入院患者,为使患者从踏入病房的第一刻就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服务,我们制定了接诊患者的温馨流程:患者持住院证到病区—护士马上起身,面带微笑,自我介绍,热情接待患者—为患者测体重—引导或搀扶患者到病床休息—为患者倒开水,介绍病房主要设施和管理规定—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进行护理问诊和护理查体—嘱患者休息,通知医生。让患者在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人性化的关爱。为日后的有效沟通打下良好基础。

2.2.2抓准时机有针对性沟通。护士每天都要和患者接触,细心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选择时机和患者交谈。将护患沟通贯穿在治疗操作和护理中。在为患者进行特殊检查和护理操作时给患者解释和介绍相关知识。如患者做糖耐量时,告诉患者抽血前及抽血中的注意事项,静滴扩张血管药物时不要随便调节输液速度,不要突然坐起或站立,以免因头部缺血而晕倒。在非治疗和护理时间内,下午治疗后相对固定的时间与患者进行交谈,联络感情并收集资料,以便系统地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指导。需要患者家属参与、了解的内容,一般安排在探视时间内。

2.2.3应用治疗性沟通技巧。治疗性沟通是一般性沟通在护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在健康教育的实施中有明确的针对性,要求护士对沟通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形式进行认真的组织、安排和计划,并实施好会谈[4]。护士要掌握治疗性沟通的特点,在宣教过程中,根据患者文化水平的高低、社会经济地位、种族、职业、年龄,采用适当的沟通方法,尽量应用安慰性、鼓励性、积极暗示性语言,避免使用直接刺激性、消极暗示性等伤害性语言。非语言沟通常与语言沟通同时出现,以表情、眼神、仪表、姿势、手势以及空间距离等方式进行信息沟通,这些情形往往是无意识的,因而显得更为真实,为患者、家属所重视。

2.3 采取灵活多变的沟通方法,保证健康教育的效果

2.3.1传播健康知识的方法包括:个别讲解,集体授课,看图说话,观看录像,组织讨论,个别提问等形式,护士只有掌握多种传播手段,才能在健康教育中灵活多变,运用自如,收到健康教育的良好效果。如对文化水平较高、接受能力强的患者应用阅读指导和问题讨论法,使其自由学习健康知识并主动演示胰岛素笔的操作技能。而对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多用咨询和讲解,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达到让对方接受健康知识的目的,方法要简单明了,语言要通俗易懂。

2.3.2传播健康知识的场所因人而异,对于一般的共性问题,不必回避他人,可在病房进行。对于反复指导接受能力较差的患者,进行个人单独咨询,或邀请家属共同完成。接诊护士由于时间和场所有限,可为患者进行入院教育、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和出院指导几个方面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消除住院时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并对自己所患疾病以及治疗和护理有初步了解,能够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住院后能和医护主动配合,早日康复。

2.4 建立合理的评价系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2.4.1定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护理工作的反映,听取患者意见;了解护士是否熟悉自己所负责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并根据反馈意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健康教育的连续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和满意度。

2.4.2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工作量、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要素对护士进行综合考评。将考评结果与护士薪酬分配、晋升、评优等相结合。

3 讨论

3.1 掌握沟通技巧是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保证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护理服务及护理教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满足患者需要的护理过程中,从评估、评价、计划、实施都需要沟通,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准确全面地收集患者的资料,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降低患者投诉率。护士也可以通过语言、非语言的交流技巧,去识别和满足患者的需要,促进患者康复。

3.2 娴熟的技术和全面的知识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

护士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应传播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医学、护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方面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涉及医疗、护理、心理、社会、文化、艺术等多科领域,作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护士必须不断研究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护理健康指导技能,积累健康教育的临床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3.3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

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制约医院综合效益的重要部分。严格的制度、规范的流程使各项常规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增加了护患沟通的实效性。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通过沟通,使患者全面掌握胰岛素注射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并发症的自我处理方法,为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胰岛素笔进行治疗提供可靠保证,提高了护理质量,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戴晓阳. 护理心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495.

[2] 张迎霞,孙雪洁. 重视高护生非语言的培养[J]. 黑龙江护理杂志,1998,4(4):38.

[3] 韩蓉,田耘. 抓护士形象管理促护理质量提高[J]. 护士进修杂志,2001, 16(4):30-31.

健康教育沟通技巧篇(4)

【关键词】护患沟通 沟通技巧 和谐

随着整体医学以及整体护理理论的提出,护患沟通对护理工作不仅仅是一种介质,也是一种护理手段和护理内容。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护理服务及护理教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综观整体护理的全部过程,从评估、计划、执行措施和评价,都离不开护患沟通。因此,在整体护理的情况下,作为护理人员必须提高护患沟通的技能。

1 语言沟通

1.1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是护士与病人进行交流的一种治疗性的护理技术,是实施健康教育并取得成效必不可少的方法。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其间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与其进行语言沟通交流,护士美好的语言会对病人产生积极的作用。

1.2健康教育需要语言沟通 病人的疾苦通过语言告诉护士,护士也要通过语言交流来收集资料,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即有计划有组织和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它的核心是教育病人学习了解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康复。

1.3礼貌性语言是成功沟通的前提 护士对病人要有同情心,尊重病人。这是护士与病人主动交流的基础,护理工作首先要尊重人,关爱人。护士必须注重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用礼貌性的语言同患者沟通,这样病人才会把内心真实的想法及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掌握病人的第一手资料。

1.4学会询问,尽量使用普通话。

1.5耐心认真倾听,重视反馈信息。

1.6沟通时注意语气语调。

2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是借助非语言来传达信息,表达感情,是以目光接触、表情、手势及社会距离等方式进行人际的信息沟通,有时比语言交流更容易达到目的。

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应面带微笑,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觉。

抚摸是非语言交流中非常重要的形式,它能缩短护患间的关系,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通常要比通过词语表达更能使人得到安慰。

经常观察病人的非语言传递,病人常常言行不一,尤其是失语病人,应注意病人的眼睛、表情等变化,以便了解病人的感情、病情,及时发现护理问题。

3 掌握沟通技巧,进行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1日常护患沟通技巧

3.1.1营造良好的环境及气氛。

3.1.2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

3.1.3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

3.1.4提供有关健康信息,进行健康教育。

3.1.5道德高尚,尊重患者隐私权。

3.2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

3.2.1愤怒的患者 一般情况下患者的愤怒都是有原因的。此时护士不能失去耐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视其愤怒为一种健康反应,尽量让患者表达和发泄焦虑或不满,从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尽最大能力地与他们沟通,缓解他们心理上的压力,解决他们的问题,稳定他们的情绪,使其身心尽快恢复平衡。

3.2.2病情严重的患者 患者病情严重或处于危重状态时,与患者沟通的时间要尽量缩短。对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护士可以重复一句话,以同样的语调反复与患者交谈,以观察患者的反应。

3.2.3要求太高的患者 一般过分要求的患者可能认为自己患病后没有引起他人足够的重视或同情,从而以苛求的方式引起他人的重视。此时,护士应多与其沟通,允许患者抱怨。对其不合理要求要进行一定限制。

3.2.4悲哀的患者 护士可以鼓励患者及时表达自己的悲哀,允许患者独处。还可应用鼓励、发泄、倾听、沉默等技巧表示对患者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多陪伴患者,使其尽快度过悲哀,恢复平静[1]。

总之,护患间良好的关系及交流是良好的护理效果的基础[2]。护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条件和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良好途径。护士应学习掌握多种沟通技巧,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了解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使患者早日康复。

加强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既是适应护理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改善护士护患沟通能力缺乏现状的需要,同时还是防范和杜绝护患纠纷的需要。应该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培训,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开展各种形式的人际沟通的相关知识培训,建立护患沟通制度,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参 考 文 献

健康教育沟通技巧篇(5)

【关键词】产科门诊;产前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10-02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优生优育,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哺乳期的保健知识。孕妇是一特殊人群,围产期对孕妇一生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做好孕期的健康教育,提高孕妇自我保健能力,对减少孕产期并发症,降低孕产期及围产儿的死亡率具有积极作用。加强产前健康教育。加强产前健康教育,为孕妇及其家庭提供所需的各种知识和应对策略,使孕妇的妊娠和分娩过程更安全舒适是产科工作者的任务,孕期保健让孕妇树立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影响孕产期保健健康的危险因素。

1 健康教育的内容

1.1 孕早期(1―12周)此期是胎儿器官分化形成的关键阶段,重点是预防胎儿畸形,应禁止药物滥用,避免感染,杜绝烟酒,防止放射性及各种物理化学感染。指导孕妇加强孕期卫生,合理搭配饮食,适当休息与活动,尽早测量基础血压和体重,进行高危妊娠初筛并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

1.2 孕中期(13―27周)孕中期是容易发生早产和妊高症的阶段,此期胎儿生长发育较快,营养需要增加,母体的负担逐渐加重,孕期并发症增多,重点进行孕期营养指导,指导孕妇进行自我监测,护理,母乳喂养技巧训练,告诉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的项目和意义。测量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指标(如宫高、腹围、体重等)。对高危妊娠进行筛查,必要时进行产前诊断,加强孕妇合理营养,指导体检和胎教,促进早期获得母亲角色。

1.3 孕晚期(28周后)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孕妇体重增加明显,应指导孕妇注意补充营养,防止贫血等并发症发生,辅导孕妇家庭自我监护胎儿宫内情况,培养每天监测胎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胎儿异常变化,监测胎盘功能,及时纠正宫内缺氧情况,避免性生活,做好产前身体上、心理上、物质上的准备。为了使孕妇及早获得母亲角色,讲解示范一些母乳喂养技巧、新生儿护理等相关知识,指导孕妇做好准备,以利于产后哺乳。[1]

2 沟通技巧

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示范)。产科护士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语言是护患之间沟通和交流的信息载体,语言的轻重缓急以及表情都直接影响教育的结果。孕妇的文化层次不同,社会背景和社会习惯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产生的紧张感不同,决定于对健康教育接受能力不同。对文化层次高,接受能力强的孕妇可用医学术语来宣教,对文化层次低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以达到最佳效果。[2]

3 健康教育方法及措施

3.1 创办孕妇学校。孕妇学校环境温馨,每周定时由专职助产士为孕妇授课,观看录像,讲解示范操作,孕妇家属同时参与。

3.2 发放宣教手册,孕妇产检内容与流程,孕期保健及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手册,让孕妇了解其内容,了解不同阶段检查项目,在宣教室内贴满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内容,采取集体上课和个别指导,尤其是高危产妇,根据不同情形,给予不同的健康教育指导。

3.3 通过模型让孕妇亲身实践。为指导孕妇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产前门诊准备了娃娃和模型,让孕妇在产前就能得到很好的联系,有益于产后正确哺乳,提高母乳喂养的技巧,从而提高新生儿的抵抗力。

3.4 通过电话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给每位来产前门诊的孕妇都登记建卡,尤其是高危产妇,不按时产前检查者,超过三天采取电话联系。能准时到院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治疗,从而提高产科质量。

4 效果和体会

4.1 通过门诊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对整个孕期的健康知识与护理技巧有了全面了解,使她们自觉接受系统的产前检查,做到及早预防与发现治疗并发症。

4.2 提高孕妇自我护理能力。护士耐心细致,形式多样的健康知识宣传,灵巧与富有个性的护理技能传授,促使孕妇能尽快掌握孕期营养保健和自我护理,胎儿监护、胎教、母乳喂养等知识和技巧,大大提高了生活健康质量。

4.3 孕妇对孕期出现的异常情况能及时发现,及时就诊,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产科质量,大大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有效降低孕产期并发症,降低孕产期及新生儿死亡率,产科质量显著提高,更加密切了护患关系,对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提高了。

4.4 护士的专业知识和自身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通过健康教育内容及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技巧的学习,护士真正认识了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3]

健康教育是医院的重要智能,要真正做好护理健康教育,护士必须要正确认识,转变观念,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现代护理观及健康观的指导下,真正履行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

参考文献:

[1]甄珍,郭华.门诊孕妇的健康教育,家庭护士.2008.6(7A):1774.

健康教育沟通技巧篇(6)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危险因素,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的目的[1]。

1 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1.1 病人的接受能力 不同的教育对象其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工作生活条件等均存在着差异,因而他们的健康教育需求也必然不同。这样,在护理健康教育中就要特别注意教育的针对性,包括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时机的把握等。护士要根据病人的健康需求、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等情况的不同,给予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保证护理健康教育收到确实的效果。

1.2 加强健康教育护士的培训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的护理,它不同于一般的护理技术操作,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因此,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规范化培训是满足护士健康教育需求的有效途径。护士只有不断丰富知识,才能提高护理健康教育效果。

2 健康教育的方法与对策[2]

2.1 掌握良好的教育技巧 在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中,注意掌握良好的教育技巧,可有效提高教育效果,促进预期教育目标的达成。其中包括护患关系技巧、护患沟通技巧、知识灌输技巧和行为训练技巧等。这些技巧的熟练掌握,对于做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与教育对象的有效沟通,可了解其思想、情感,及时发现健康问题,有利于护患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2.2 注意教育方法的优化组合 护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多层次的,根据教育内容及教育对象健康需求等情况的不同,合理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法,可以达到各种教育方法的优势互补。

2.3 健康教育的时机 在护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护士要注意把握好教育的阶段性,因为不同的时机将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例如,对一位手术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则有明显的阶段性,包括入院教育、术前教育、术后教育和出院前恢复期教育等,每一阶段病人的健康问题及健康需求都有不同的特点,教育内容也就必须有所区别。护士应分阶段地对病人的健康问题进行教育指导,而不能把所有的信息在同一时间内全部灌输给病人,那样做势必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4 健康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在健康教育中,若仅采用单一的健康教育方式,病人将感到单调和枯燥无味,导致其接受健康教育积极性不高。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专题讲座、挂图、墙报、示范操作、电视录像等,病人接受健康教育的兴趣和实效都将大大提高。除此之外,还可建立同病种病人互助小组,让病人能相聚而相互交流预防疾病、战胜疾病的经验。通过这些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学到更多的自护知识,加强护患配合,促进早日康复。3 健康教育目标的合理性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后,应适时采用询问、观察操作、小测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了解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目标实现的程度,从而判断确定的目标之合理性,为护士进一步修订健康教育目标,重审教育计划,改进教育方式提供依据。通过长期的实践,根据不同的病人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不仅丰富了病人对疾病的自我保健能力,还促进了病人的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沟通技巧篇(7)

国际护士会明确提出护士的职责为“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促进健康”[1]。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自己能掌握健康知识,而且还要将这些知识传授给患者,即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护士应该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方面的适应能力而进行。

1健康教育的定义和意义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以护理的干预手段,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2]意义:(1)健康教育有利于获得完整的患者资料,为患者的护理提供充分的依据,促进患者的康复。(2)有利于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3)有利于增进患者对护士和护理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4)有利于增进患者的健康教育。(5)有利于维持和增进良好的护患关系。要实现以上目标的首要条件就是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以下就是我对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工作中护患沟通模式与技巧的探讨:

2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沟通

2.1入院时:首先安排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稳定情绪,只做简单的自我介绍和安慰,然后选择合适的时机再进行沟通,但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20min左右,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沟通时应做到:1)真诚对待患者,建立信任、合作的关系;2)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要按患者职业、职务及年龄等尊称患者,让患者知道其享有平等医疗、护理、健康教育的权利,同时也要向患者说明其应尽的义务;3)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对病情的认知度;4)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科室环境(括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等)、病室设施、诊疗技术水平、设备及住院患者的管理制度、探视时间、注意事项(包括患者外出请假及查房、治疗时间守时等),使患者对医院、病室环境和医生、护士有初步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患者对沟通的反应。

2.2入院3d内沟通:护士要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和护理要点、检查结果及其心理状态,帮助、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诊疗活动。沟通时要互相理解、尊重,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并请患者复述沟通的重点内容,使患者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2.3入院期间的沟通:入院期间的沟通可以对患者的治疗、康复起到指导作用。沟通时护士应根据患者特点及沟通内容,把握沟通的场合和时机,讲究沟通策略,尽量保持与患者的正面沟通。沟通内容包括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医嘱、药物及护理措施的改进、贵重药品的使用。

2.4出院时沟通:患者出院时最关心的是出院后恢复健康应注意的问题,护士应做好患者出院后的指导工作,包括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复诊时间、复诊内容及联系方式,为患者预约好复诊医师。

3沟通内容

3.1护理方案的沟通:护士应帮助患者获得有关其病情资料,包括对其进行的护理诊断、采取的护理措施、辅助检查等。

3.2护理活动的沟通

3.2.1护理技术操作前的沟通:操作护士应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操作的目的及患者的配合方法,并针对所用药物进行宣教。注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暴露,使患者感到亲切、信任,能主动配合护理操作,以便顺利完成操作。

3.2.2检查、治疗前的沟通:护士要紧紧围绕在检查、治疗过程中患者最关心的内容进行有效沟通,并履行各种检查、治疗的告知程序,可采取用“5W、1H”进行沟通,向患者讲清检查与治疗的优点、目的、时间,检查、治疗的部位、步骤及负责医生。如做核磁共振、CT断层扫描、内窥镜、气管造影等。

3.2.3风险性诊疗患者签字前的沟通:为维护和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将需要告知患者的项目统一列出目录,在患者接受风险性护理操作、浸入性诊疗操作、有创检查、各种手术及新技术的治疗前,应将各种手术检查治疗的目的、注意事项、获得效果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与问题告知患者,使患者知晓及同意,并请患者签字。

3沟通方式

3.1床旁沟通:护士安置好患者后,应在床旁给患者及其家属做入院介绍等。

3.2分级沟通:沟通时由不同级别的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及个体差异进行沟通。

3.2.1危、重症患者的沟通:沟通时要注意患者病情的轻重、复杂程度及预后的好坏,针对患者病情的危险程度、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创操作检查项目、特殊用药、修正诊断、修订的护理计划等进行沟通,同时要注意患者及其家属的文化程度及要求,使用恰当的语言、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

3.2.2一般患者的沟通:由主管护士和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护理计划、护理措施、饮食、活动等方面进行沟通,可与患者商订护理计划。

3.2.3集中沟通:护士集体与患者每周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沟通,以畅通沟通渠道。由科主任、护士长、医师、护士和病区患者及其家属,对其有共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疾病等问题进行集中沟通,并介绍疾病的康复知识及诊治、护理措施,为患者做好宣教工作,广泛征求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解答他们的问题并及时收集、反馈患者建议。

4介绍几种有效沟通技巧

(1)学会举例:多给患者介绍一些治愈的病例,病友的现身说法对患者更具有说服力。(2)利用影像资料讲解:影像覆盖面广,使用方便,通俗易懂。(3)充分利用传媒:利用传媒进行健康教育的宣传,减少了沟通难度,同时给护理人员减轻了压力。

5小结

护患沟通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其沟通能力掌握更好的沟通技巧,使患者获得更多相关信息,以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需要。新的护患沟通模式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性、社会性,注重护患之间良好关系的构建,注重护患之间双方合作的权益,注重护患沟通与交流,融情感服务、文化服务于技术服务之中,可使护患双方在心理上得到相容和满足,化解医患矛盾,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