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能源的发展史

能源的发展史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27 10:24:27

能源的发展史

能源的发展史篇(1)

人类发展的历史伴随着人类对能源的持续的开发利用与替代的历程。人类从原始社会的钻木取火到核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替代过程, 其中主要包括火的使用,蒸汽机的发明与煤炭的使用,内燃机的发明与石油的使用,以及现阶段正在推广与普及的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其中每一次能源结构的变化与替代都伴随着人类生活习惯,社会结构,以及世界各国经济地位的巨大变化。从目前的经济发展对能源的消耗形势来看能源的供需缺口将越来越大且由于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和污染物排放过多的特性, 人类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凸显。目前,在所有新能源中,核能是能源效率最高的一种能源, 但是由于福岛核电站事故等一系列安全问题, 世界各国对发展核能产业的态度一直变换不定。因此在这个世界能源转型与国际经济秩序重新建立的关键时刻,我国要如何选择,是否该能抓住核能产业发展机遇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世界能源替代与经济发展历史

1. 火的使用与早期人类发展。火的发明与利用结束了原始人类茹毛饮血的生活,是将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的重要转折。人类通过摩擦取火不仅改变了饮食结构开吃加热之后的熟食,更为重要的是火种的普及为人类大范围使用自然界中的干柴等原始初级的生物质能源提供了可能。而这种初级能源的使用又使陶瓷,金属等材料的烧制与冶炼成为可能,进而逐步扩大了早期人类可使用工具的的范围,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外,能源的使用也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以及抵抗气温骤降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人口的稳定与经济增长提供保障。

2. 煤炭的使用与英国经济的崛起。煤炭能源的开采与利用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对能源利用的飞跃。源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使用蒸汽机的时代,但是由于木材等初级生物质能源的燃烧效率比较低无法满足人类对蒸汽机使用的需要,因此人类对一种新的更有效率的能源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煤炭的开采与利用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之后又以燃煤蒸汽机为基础,人类发明了蒸汽式火车,蒸汽式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改变了人类出行方式并且大幅度提高了人类出行与运输的便利程度。

另外,燃煤蒸汽机还被用于矿物的开采与冶炼,纺织,造纸等不同的生产部门,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于机器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人也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英国得益于首先对燃煤式发动机的研发与利用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极速上升,美国及欧洲其它国家也得益于技术扩散迅速发展成工业化国家。而当时中国与印度当时还处于农业社会,由于没有及时搭上第一次能源与工业革命的快车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迅速的衰落下去。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燃煤式发动机大规模利用之前的十八世纪中叶,中国还遥遥领先的占据着全球GDP 的三分之一还多,此时的印度也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据重要的位置, 其GDP 约占全球总GDP 的四分之一, 而同一时期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主要国家的GDP 总和约占当时全球GDP 总和的五分之一略少。而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燃煤式蒸汽机大量使用之后的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此消彼长的作用下,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主要国家GDP 总和已经与中国GDP? 基本持平,都各占全球GDP 的约三分之一,而此时的印度GDP 已下降到占全球GDP 五分之一还不到的程度。由此可见,能源产品及技术的替代与更新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3. 石油的使用与石油经济。石油的发现,开采与利用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对能源利用的飞跃。人类在1859 年首次发现石油这种能源产品,从此以后直至今天石油一直都是对全世界各个国家而言最重要的能源资源。石油被广泛的用于各行各业,比如被生产加工成汽油,煤油驱动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再比如被加工合成各种化工原料用于制造纤维,塑料等有机化学材料。这些化工与运输材料的进步给人类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并且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习惯。虽然石油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源资源,但它在地球上的分布却极不均匀。以中东地区为例,富含石油资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出口石油获得大量的石油美金为各产油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持,改变了产油国及附近区域的经济结构。20 世纪70 年代,得益于石油经济,中东地区产油国平均年GDP 增长率都在接近10%的水平。此外,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的几次石油危机均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世界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各个国家为了保证本国的能源安全也都运用过各种外交手段, 可见能源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被全世界各国都有认可和重视的。

三、核能的发展与地位

根据2015 年统计数据, 核能, 约佔全球消耗量的4.4%,水能, 约佔全球消耗量的6.8%,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总共约佔全球消耗量的2.8%。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 年全球对能源的消耗量将更加剧烈, 其中对化石能源的绝对需求量在上升,但是从能源结构上来看全球对化石能源的需求比例是下降的。这部分对化石能源需求的下降要由其他能源来填补。

1. 核能发展现状。全球拥有核电站数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根据2015 年统计数据,其拥有99 座。而核电占国内发电份额最高的却是法国,约占75%。原本日本拥有的核电站数量也很多, 但是受到福岛核事故的影响其数量在陆续减少。除此之外以中国,印度,俄罗斯为代表的大型发展中国家也拥有一定数量的核电站,发达国家中加拿大与韩国也拥有一定规模的核电站。而除法国外,核电发电量占国内总发电量比较高的国家大多集中在北欧和东欧地区。其中北欧地区的国家包括比利时、瑞典、芬兰等国;东欧地区的国家包括捷克、斯洛伐克、乌克兰、匈牙利等国。总的来说,全球现存核电站数量大概在440 座左右,总发电量大概在2 346 193GWh。占世界新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

2. 其他新能源发展现状。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发电占全球总发电量的比例十分低,根据2015 年统计数据,这三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总和大概占全球总发电量的7%。但是,风能发展速度却很快,据估计,在未来十年风力发电可为全球发电总量贡献越10%的电力。目前人类利用太阳能主要是通过光伏发电技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脑进行利用。根据2015 年统计数据,全球累计光伏装机发电容量约为230GW,生物质能源是污染极少的可再生能源,它可以被转换成多种形态进行利用,其中包括泥煤,秸秆等能源产品。目前生物质能源发电在全球总发电量中所占比例较少,大概只有3%,乐观估计在未来十年内其所占比例至多增长至5%。

3. 核能的优势与核电产业近年来遇到的挫折。通过对比可以看到,虽然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种类繁多,但在能源供给与消费上占主导的还是核能。高效能的核能提供了超过70%的新能源消费量,这大大超过了其他新能源的能源供给量。因此,把握好核能产业发展的先机对把握新一轮能源替代的世界潮流至关重要。

就在世界各国都看到了核能带来的好处竞相发展核电站的时候,2011 年日本大地震却引发了福岛核事故。就在福岛核事故当年,日本即宣布要有计划制定政策进入零核电时代。2012 年日本颁布了《能源基本计划》和《原子能政策大纲》,计划在2050 年达到完全零核目标。然而作为能源匮乏的国家,核电的退出以及增加的能源进口也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2014 年,在进行抗震和抗海啸的技术改进后日本最终还是决定重启川内核电站的两个核能机组。然而在2015 年日本又关闭了五座正在运行的核电发电炉, 在民间呼声与政府政策博弈之后,日本政府暂时决定将核能供应比例定在占全部能源消耗的20%左右。

由于日本福岛核事故,除日本外的其他核电大国的核电政策也都有短暂的动摇。欧盟在福岛核事故后立即启动了对欧盟地区核电站的抗地震, 海啸等自然灾害以及?抗恐怖袭击等人为灾害的检测, 但检测结果并不让人满意,因此在正式提交检测报告的2012 年6 月欧盟各国并未就是否继续发展核能发电产业达成一致。欧盟二十八个成员国中有十四个国家拥有核电站, 其中以拥有58 座核电站的法国为代表的大部分有核电站的国家支持继续发展核电产业。但德国、瑞典、比利时、捷克、瑞士一直以来都坚定的支持弃核计划。虽然矛盾重重,但是2016 年欧盟能源机构还是拟定了继续发展核电的计划,可见核能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能源供应上的吸引力。除欧盟外,美国、俄罗斯、韩国、印度、加拿大等核电大国也都对本国的核电安全进行了细致的评估,在评估后这几个国家均表示会继续大力发展核电。

四、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1. 我传统能源的储采情况。以每平方公里土地蕴含能源的储量为标准衡量,跟据2015 年统计数据,中国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约六成,因此总的来说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我国可以算是能源储量丰富的国家。相对优质的石油与天然气储量分别只占世界总储量的5.4%,煤炭占到了全球总储量的约50%。但是由于我国对能源需求量巨大,因此开采速度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 年到2012 年,我国对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一次能源的需求量平均年增长率达到50%以上。根据2015 年统计数据,我国煤炭的产量约为36.8 亿吨,石油的产量约为2.15 亿吨,天然气的产量约为1 344 亿立方米。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还是需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可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保证我国经济安全快速持续发展。

2.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根据2015 年统计数据,我国新能源提供了全国一次能源供给量的9%。

(1)我国核能发展现状。我国核电技术的研发起始于改革开放之前, 但是核能发电真正商业化直到20 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根据2015 年统计数据,我国大陆地区的在运核能发电站总数为30 座, 装机容量约26 849MW,并且正有另外24 座在建设中,全球在建的核电站总共66 座。

(2)我国其他新能源发展现状。我国风能利用研发最早始于建国初期,但是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才开始商业化运作。我国风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以及南方沿海地区,发电量排全球风力发电量第一,约14 536 万千瓦时。在未来十年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还将增长一倍。我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现状,这些太阳能资源主要被用于光伏发电。我国对光伏发电的技术研究起始于改革开放初期且光伏产业发展速度极快, 到2007 年我国就已经成为光伏电池产量最高的国家。但是由于成本及需求方面的因素,我国2005 年之前大部分光伏产品都用于出口, 后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我国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在逐渐增加,到2015 年我国光伏装机容量已达到4 318 万千瓦。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 我国可利用的生物质能源量大概包括主要产自广大农村地区的秸秆,沼气等以及主要产自城市的生活垃圾等。但是我国真正利用到的生物质能源还不到可利用量的0.5%,近些年来我国正在加快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3. 核能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重要性。

首先, 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整体能源消费结构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根据2015 年统计数据,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中占比最多的是煤炭,占比约为40%。这个比例远高于世界平均煤炭消费比例。我国消耗的这些煤炭中大概有一半用于发电,转化为电力消耗,另一半用于直接燃烧消耗。与其他化石能源相比较,煤炭燃烧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物更多,再加上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导致了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其次为石油,占比约为20%。从所占比例来看,我国消费石油与天然气的比例与世界平均水平还相差很远,虽然这两种能源的燃烧效率都比煤炭更好, 排放的污染也更少。从以上这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很依赖煤炭, 这样的能源结构不利于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且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我国能源结构面临着从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向可持续利用低污染的新能源转变的问题。其次, 与世界整体情况类似,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风力,水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丰富,但是其能源提供效率与经济发展整体对需求还是存在一定差距。而核能发电效率非常高,排放的温室气体只有煤炭发电排放温室气体的1/6。因此,核能高效低碳的特性决定了其在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核电产业的发展需要配套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核电站所在地经济的发展。而我国现阶段仍面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内陆核电站的建立对于我国经济均衡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五、世界能源发展对我国重启新建核电项目的重要启示

能源的发展史篇(2)

一、开发近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必要性

长春是一座因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兴起的近代城市,其历史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东北走向近代化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之一,闻名中外的伪满“帝宫”、伪满国务院和八大部、民国初年吉长道公署等构成了长春丰厚的近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展现了其独有的魅力。

首先,开发近代历史文化资源是建设特色历史文化名城的需要。富有近代特色的历史文化是长春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也是有别于东北其他城市之处,开发长春独具特色的近代历史文化资源能够打造城市特色旅游的名片,实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深度融合,体现出区别其他东北城市的独特吸引力,促进长春旅游资源全面开发,将长春这一东北旅游名城、近代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形象立体地展示出来。

二、开发近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

长春对近代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许多珍贵的历史旅游资源尚未开发或处在低级的粗放经营阶段,导致历史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不鲜明、特色不突出,对游客吸引力差,对长春旅游业的发展优势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长春在开发近代历史文化资源过程中存在对历史风貌的保护不力的问题。在近代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规划滞后、管理不善、开发不当、保护不力,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一些日伪统治时期的老建筑被拆毁,中东铁路建设时期的建筑或被拆除或已废弃,或已淹没在林立的现代化建筑中,成为汪洋中的一座座“孤岛”。因此,加强对近代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才显得尤为重要。

三、开发长春近代历史文化资源的对策

当今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旅游中追求知识性、娱乐性和参与性。因此,要有效开发长春近代历史文化资源,必须要按照旅游市场的需求,着力开发历史文化旅游精品,有计划、有重点地对近代历史文化资源分期分批开发,“树立有影响的品牌,坚定不移地走突出重点、提高品位的精品战略,努力打造长春‘近代缩影、东北亚明珠’的良好形象”,要有效开发吉长道公署旧址,使之焕发活力,要增加动态的旅游活动项目,利用周边既有建筑开设具有清末民初东北风情的茶楼、咖啡厅、剧院,定期邀请文艺团体表演,同时设计参与体验性的旅游活动,不仅提高了景区的活力,而且拉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实现长春历史文化的全景式展示,以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审美情趣吸引旅游者,留住旅游者。

其次,要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要始终认识到促进近代历史文化资源永续利用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在开发过程中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近代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贯彻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要大力倡导绿色开发、绿色产品、绿色经营、绿色消费,尽可能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实现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三者之间持续健康的协调发展。

能源的发展史篇(3)

关键词: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河南;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历史资源是区域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基础,并且为相关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了保障。文化历史资源在区域文化个性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保护和利用好文化历史资源,能使区域的文化建设获得巨大的动力和经济效益,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由公共物品理论,文化历史资源属于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非排他性。因此文化历史资源具备了经营权市场化运作的条件。对于准公共物品可以通过多种组织形式,让市场力量进行经营,利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私营部门的经营与技术优势,取得资源的合理利用配置,获得高效率的最大化。第一,从时间角度看,通过产业化开发可以促进文化历史资源的动态和可持续性发展。第二,从空间角度看,通过产业化开发,可以将原本零散的文化历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取得一定规模化效益,节约社会和经济成本,获得更好效果。第三,从供给者角度看,通过产业化开发可以自发的适应知识产权保护要求,从法制角度确立文化历史资源主体,促进文化历史资源保护和传承的良性发展。

文化历史资源开发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改变社会消费结构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其主要作用如下:

(l)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文化历史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主要表现在直接的和间接的两个方面。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直接表现包括使用价值,如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品牌价值,如宜兴紫砂壶;产权价值,如知识产权;旅游价值以及相关商品价值等。

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间接表现为文化产业关联带动效应。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关联效应一方面作用于文化产业内部各相关产业,如音像产业与信息、网络传媒、广告产业之间都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关联效应作用于文化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涉及住宿、餐饮、交通、零售、文化娱乐六个部门,此外,农业、工业、建筑、金融、纺织、通讯和城市建筑等部门也在间接效应影响范围之中。如电影的关联效应,首先创造票房收入,其次带动音乐磁带、DVD销售、拍摄景点旅游发展以及利用影片形象促销等“后电影产品”的发展。据统计,国际会展业的关联产业带动系数为1:10,即如果会展收入是1,它所带动的住宿、餐馆、运输等产业的收入将达到10。乘数效应是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间接效益的一种形态。一种经济量的变化可以引起其他经济量发生相应的多次连续性变化,这种多次连续性变化所产生的最终效应就是乘数效应。用公式表示就是:

其中mpc是边际消费倾向,指的是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c、I、G、T、X、Q分别代表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税收、出口和进口。根据这个公示,可以计算出所有消费性支出对国民经济产出的乘数效应和贡献度。

(2)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文化就业

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需要更多的人才,文化产业的竞争也能创造人才,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就业形势困难的时刻,需要着重发挥文化产业促进就业的特点以稳定社会。同时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也相应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也劳动者创造就业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逐步迈开了新步伐,从业人员之多、产业进步之快都是前所未有。文化产业己经成为促进就业保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3)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文化产业以其特殊的产业属性和外溢效应,对其他产业产生关联带动作用,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与优化,提升区域产业结构。文化历史资源开发提升区域内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发展过程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路径。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高度化一般有以下趋势: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优势地位依次转移;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产品加工程度加深;高附加值产业比重不断增加以及知识产品中知识含量的比重不断上升。

(4)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社会发展与和谐区域建设

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文化历史资源开发能够带来区域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通过交流可以达到认同,而通过认同和相互信任才能建立起经济联系,从而构建和谐区域。通过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推动文化贸易发展,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区域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缩小区域经济文化差异,提升各自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5)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文化经济政策与管理体制

文化经济政策是党和国家为指导和调节文化、艺术事业活动和经济利益所制定的规则和措施,包括文化投资政策、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价格政策、文化税收政策、文化金融信贷政策以及文化扶持政策等。文化经济政策是党和国家文化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政府间接管理文化企事业,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河南地处中原文化的中心区域,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物质性文化历史资源有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殷墟,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白马寺、关林、篙山少林寺、开封清明上河园、包公祠、林州红旗渠、焦作云台山等以及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生物保护圈篙山、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等;非物质文化历史资源有历史名人老子、庄子、张衡、杜甫、玄奖、岳飞、包拯等,地方艺术豫剧、地方戏、洛阳水席等。

文化历史资源体现出来的能量愈来愈显著,分析我省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其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合理开发利用文化历史资源推对动河南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能源的发展史篇(4)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287-01

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悠久醇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毋庸置疑,文化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主要支点。因此,充分认识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全面加强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旅游强国目标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开发的关系

(一)全面认识民族历史文化资源

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和历史烙印,是一个民族智慧和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结晶。民族历史文化属于社会人文资源,是旅游资源构成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民族工艺、民族服饰、民族建筑、寺庙观庵以及民族文化设施等;也包括能体现区域精神、区域气氛、区域风格的民族历史、民族艺术、民族宗教、民俗风情、节日庆典等无形物。

(二)全面理解旅游产业开发

旅游业作为一系统的综合性很强的新兴经济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构架中涉及的领域宽、跨度大,几乎囊括了可资开发利用的所有社会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不管是历史遗存、文化活动、民俗风情、民间技艺,还是工农林水、山川河流、自然万态,都可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文化和物质基础。因此,旅游产业开发包括潜在或现实旅游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开发,以及潜在或现实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综合开发。

(三)正确认识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开发的关系

目前开展的各种旅游活动,都是以一定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基础的。首先,民族历史文化资源质量的高低,对旅游产业的开发有重要影响。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旅游资源本身质量的高低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旅游产业开发的前提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质量、规模、组合和分布等状况是旅游产业开发的前提和出发点。作为旅游资源主体的民族旅游资源,尤其不可缺少。

二、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产业开发中的地位

(一)基础性地位

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分支,是构成旅游活动的主要客体,是最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尤其在当前文化旅游业日益蓬勃发展的今天,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尤显重要。因为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是深化旅游活动,发展高层次旅游的重要资源,其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地方旅游业是否发达,能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见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产业开发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二)垄断且不可替代性地位

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最重要吸引物,因而也往往成为旅游者好奇和兴趣的所在,成为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因而也就具有垄断性。由于民族历史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传承性等特点,往往为一个地区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在竞争中就具有垄断的地位。可见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产业开发中往往居于垄断的且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产业开发中的作用

(一)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活动互动发展

首先,在发展旅游的初期,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作用不可或缺,它们往往是旅游吸引物的核心因素,是当地旅游业在竞争中能否得以发展、成长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而在旅游得以发展之后,又可促使当地其他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得以发现和保护,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与社会经济互动发展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经济借文化发展,文化借经济传播”,往往是许多地方发展旅游的初衷,这也表明旅游活动的开展能促使经济的发展,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收入,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缩小区域差距。首先,民族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旅游业是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接待工作中,许多工作都必须靠手工操作,因而需要大量劳动力。其次,又能增加地方税收或经济收入。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都伴有消费行为的发生,这些消费对当地经济来说则构成一种外来的“经济注入”,可增加当地的财富和收入。

总之,全面理解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开发的相关内容,正确把握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产业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利用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来发展旅游业,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可以取得独家经营的优势。

参考文献:

能源的发展史篇(5)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网络资源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我国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和老师所肩负的任务更加繁重。新课改规定教学活动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教学,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提升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历史是记载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承,学好历史不仅是应试教育的需求,也是让学生了解过去、创新未来的重要手段。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程资源种类丰富,网络资源作为其中重要的教学资源,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设备,在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回顾等环节展开网络教学,收集网络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开展远程教学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课改下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网络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促进教学课程资源多元化

所谓网络资源,是历史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网络资源的应用,为学生展现出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网络资源能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将抽象、微观的内容转变为具体、宏观的内容,降低了历史内容学习的难度,促进教学课程资源多元化。

(2)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网络资源的应用,给予学生更大的自,学生愿意接触新鲜事物,在教师教学范围外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此提升学习能力,发挥出学生主观能动性。同时学生主体地位得到提升,其学习过程与内容控制权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改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现代教学的需求,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水平。网络资源的应用,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三、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过程中网络资源的应用

(一)网络资源应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新课改背景下,网络资源以信息形式多样性、信息互动性、信息分布网络性、活动空间虚拟性等特征,成为了学校各学科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历史教学资源中具有革命性的资源。在历史教学中,将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际完美衔接,充分发挥出网络资源的优势,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需求,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以网络资源辅助教学,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完美的历史课堂。比如在学习“改革开放”内容时,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改革开放相关的视频、音乐,让学生与历史更零距离的接触,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改革开放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相关问题,组织学生通过辩论会的形式进行回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更好地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网络资源应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相结合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时应综合考虑教材中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借助网络资源的优势,把教材内容与知识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针对教材中的难点与重点,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主上网查询,通过电子邮件请教专家学者,也可以以小论文的形式反馈给老师,以此达到师生共享学习成果的目的。另外,在该堂课结束前,有意识地提及下节课教学内容,并强调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并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往往会主动上网寻找相关的网络资源,为下节课历史课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比如在学习“抗日战争”一课前,要求学生查询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相关事件等知识,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学习,在此期间,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插入相关视频和图片,配以适当的讲解评价,将一个个生动画面展现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掌握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网络资源应与师生的情感交流相结合

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极大丰富了历史课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是一种丰富信息与资源共享功能的多向交互方式。但是这种“人机”教学模式并不能代替传统教学中师生面对面交流及情感沟通。一般而言,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往往教师善意的眼神、亲切的话语、生动的表情都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采用网络资源教学时,应特别强调师生的情感交流。比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分析学生的特点,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结合教材内容,建立专题、QQ群、聊天室、博客等,赋予学生开辟专题和聊天室的权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对教学情况,包括教学模式、教师不足、课程形势以及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与老师、同学交流,帮助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实现师生良好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综合能力。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国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历史是让学生了解过去、吸取前人经验教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历史教师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历史教学中科学恰当地应用网络资源,不仅可以降低学习难度,还能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将网络资源应用在历史教学中,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基础上,与网络资源优势互补,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优化课堂结构,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亚玲.新课改下多媒体网络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导报,2014,18(6):228-228.

[2] 崔超.网络激活历史教学,科技创造课堂高效[J].科学时代,2012,11(3):261-262.

[3] 田德胜.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界,2011,04(1):95-95.

[4] 张翠萍.网络,让历史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08(16):57-58.

能源的发展史篇(6)

[关键词]南阳 历史文化资源 市场化 问题 对策

根据《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计划刚要》(2010-2020年),“到‘十三五’末,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9%”,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挖掘南阳历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最大市场化,扩大南阳历史文化产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产业对南阳地方经济的强力推动作用,使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建设南阳文化大市、强市和南阳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一、南阳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化的条件

历史文化资源的市场化需要相应的条件,就当前形势而言,内外部条件已经具备。

1、外部条件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随着商品化社会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商品的个性化、特色化成为一种普遍趋势,这为历史文化资源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充分展示提供了良机,使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化成为可能。

(2)政府重视。南阳市委、市政府历来都相当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文化领域的发展建设,先后制定了《南阳市2007-2012年文化强市规划纲要》、《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并为文化产业大发展培育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所有这些,都为我们促进和发展南阳的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育和优化了市场环境,提供了无限宽阔的发展空间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当人们初级的、物质层面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从国际上看,当城市人均GDP达到一定的水平后,社会消费结构就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相当一部分居民的消费重心开始向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转移,这是文化资源市场化的现实推动力。

2、内部条件

(1)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南阳古称宛,早在50万年以前,“南召猿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南阳还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和汉文化的代表区域之一。悠久的历史使南阳拥有极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并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种类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阳“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邓州市)各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荆紫关镇)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赊店镇、石桥镇)两座。有南阳武侯祠、南阳府衙、张衡墓、张仲景墓及祠、南阳汉代冶铁遗址、石桥鄂城寺塔、社旗山陕会馆、内乡县衙、淅川香严寺、淅川荆紫关、邓州八里岗遗址、邓州福圣寺塔、唐河泗州塔等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00多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历史文化资源独具特色。一是种类多,数量大,品位高。有被学术界誉为“长城之父”的中国最早的长城楚长城,有“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目前全国保存比较完整的县级官署内乡县衙,有武侯祠、医圣祠、张衡墓、汉画馆等汉代历史文化遗存,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业文化遗存社旗山陕会馆,南水北调渠首工程等。二是历史人物众多,名人效应突出。从古到今,南阳名人辈出,代不绝书,著名的有“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哲学家冯友兰、“甲骨四堂”之一董作宾、著名作家姚雪垠、建筑学家杨廷宝、王码五笔字型的发明人王永民等等。三是知名度高、规模大、关联l生强,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南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武侯祠、医圣祠、张衡墓、汉画馆、荆紫关清代古街、内乡县衙、楚长城、社旗山陕会馆、南水北调渠首工程等,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知名度,有极高的市场化价值。四是学术研究价值高,与市场化有极好的互动基质。如楚文化、汉文化、古代官署文化、商文化、三国文化等,一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也具有极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二、南阳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为繁荣南阳文化市场,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南阳市委、市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在开发、利用南阳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南阳文化产业等方面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总体而言,目前南阳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化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化的认识不到位

文化和产业历来被认为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但现代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却将这两个领域结合在―起。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标志和具体体现。当人们初级的、物质层面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相当一部分人的消费重心开始向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转移。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人一提到文化产业就仍然狭义地理解为以前传统的文化,就仅仅是唱戏、唱歌、跳舞这类文化娱乐演出,根本没有认识到,在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已经发展为支柱性产业,更没有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

2、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机制和市场机制不完善

在文化资源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体制不顺,多部门管理,形不成合力,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财政调控能力较弱,“吃财政饭”使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利用处于边缘化状态,融资渠道狭窄,资金投入不足,市场开发层次偏低;产业化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特色不鲜明;与其他资源的互动不突出,缺乏“大文化”市场底蕴。

3、历史文化资源转化的创意不新、文化市场产品创新力不足、科技含量低、层次浅、缺乏文化品牌、竞争力不强

由于南阳市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化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高科技应用方面十分有限,文化资源开发、经营、推广低效粗放,文化品牌打造乏力,品牌效应不高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结合度低,科技含量小。这直接导致文化产品档次低下,不能满足人们文化消费方面“高、新、精”等个性化需求,很难启动文化消费的新领域,严重制约了南阳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化程度的提高。

4、在有特色、有影响的文化产业基地和龙头产业建设上力度不够大

已开发的文化产业存在着“散”、“粗”、“泛”等问题,产业市场的开发缺乏系统性、利用缺乏科学性,龙头产业的建设还基本上停留在书面形式上。

总之,南阳历史文化资源之丰富、特色之鲜明、价值之高同市场化程度之间存在极大反差,即:文化资源丰富但挖掘利用较少,历史文化内涵深厚但表现形态档次低,文化资源经济价值高但现实社会认可度低。这既是制约南阳历史文化资源市场

化发展的关键,更是阻碍南阳成为文化强市的“瓶颈”。

三、发展和繁荣南阳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化的对策

要解决南阳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化存在的以上问题,并尽快使其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南阳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认识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化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在新时期,对文化市场的本质和功能要有一个重新认识,文化市场的本质不再是简单的文化消费场所,而是有支付能力的文化消费需求。在越来越重视“软实力”竞争的今天,各级政府应更加注重文化市场化发展的大环境建设。在大力提倡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更应该认识到文化产业是最有前途的“绿色产业”之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引导和后劲作用。合理、科学的开发,不仅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而且有利于形成新的产业资源,增强文化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种认识的转变是符合新时期要求的。

南阳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文化资源丰厚不等于文化产业强大、文化市场繁荣,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要树立文化资源蕴藏着大产业的意识,是今后一个时期政府部门和各界人士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2、理顺体制,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的推进文化资源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机制,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化多元一体的复合运作模式

南阳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性质不同而使其隶属关系也不同,要想深入市场化,就必须理顺体制,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的推进文化资源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机制。

针对目前南阳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化的现状,首先应将分散、孤立的历史文化资源系统化发掘和整合以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形成历史文化资源的合力,激活历史文化资源要素,使分散的、呆滞的历史文化资源变成系统的、有活力的现实资源,为推向市场奠定基础。其次是与其他产业建立横向联系,以优化结构和布局,并通过开展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做大做强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形成特色和品牌产业链条,使文化产业在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战略支柱作用。

在市场化运作模式上,要采用三位一体的交互运作模式,形成多位一体的局面,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这既可以理顺管理体制,又丰富了市场化渠道,更拓宽了融资渠道,为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化铺平了健康的发展道路。

3、培育主体文化产业市场,建立和打造主体文化产业基地及产业龙头

文化市场化是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作为特殊资源的文化资源,其经济价值的实现必须符合主流文化价值,反映进步价值观,同时还应突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为此,应培育主体文化产业市场。根据南阳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优先开发和发展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业,“以做大做强和做宽做深南阳山水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旅游业”。以山水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融合互动为主要目标,以特色和精品旅游线路的设计为突破,以品牌旅游文化产品的打造为主要手段,快速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商品化,并大大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和山水自然资源的整合,以水带“活”文化,以文化提自然之“神”和“品”,实现山一水一历史文化资源的互动。

(2)在内容战略上突出区域特色主线,实施精品、名品、特品战略,努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对南阳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走精、名、特之路,深入挖掘和开发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市场价值,提炼独特的文化主题。如以楚汉文化、三国文化、医药文化、官署文化等为主要代表的文化产业品牌。通过品牌带动战略做大做强南阳历史文化资源市场。

(3)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音像、影视、出版产业开发,使历史文化资源以最快速度从学术“象牙塔”走入寻常百姓家。

南阳作为文化资源富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市场化对于建设文化强市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使开发利用和更好保护同步,走可持续、和谐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南阳市政府: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南阳市政府门户网,2010-01-22

能源的发展史篇(7)

当前,不少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古村老镇废弃不用,落后于时代,物质性衰败,人口外迁,造成村镇历史文化灵魂和场所感的日益缺失,使本应有的历史文化村镇成了“衰落”镇、“空心”村,人气不存、灵气不再。因此,立足解决困境难题,直面社会现实,顺应发展大势,通过经济开发活化古村老镇,就等于活化了历史文化村镇存量,实现了增量性保护。保护了历史文化村镇,就等于记住了乡愁,保存了历史记忆,传承了民族文化,弘扬和发展了人类文明。历史文化村镇的吸引力源自独具特色的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魅力源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丰富的文物古迹、完整的历史风貌[1],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再利用资源,可以借助再利用带动历史文化型旅游业及相关产品的发展。在许多现实情况下,历史文化村镇独具的传统、风俗、习惯等可能正在趋向消失,发展村镇历史文化型旅游业客观上可促使它们得以保存,成为地方比较优势,赋予其时代精神意蕴,使古村老镇焕发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功能意义,进而在“经济”与“社会”之间实现人与人的合理物质变换,在“社会”与“生活”之间实现人自身的合理物质变换,在“生活”与“精神”之间实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行为方式的变革[2]。

(一)经济功能意义

一是为历史文化保护提供资金保障。历史文化型旅游业的启动与发展,有利于古村老镇过时元素的有机更新、历史功能与现代需求的对接,使历史文化及其载体能够延续。这种历史文化型旅游业,旨在借历史文化的经济价值凸显并带动社会综合价值,达成经济、社会、文化三重价值增量,实现多重功能意义。非逐利性单纯型地方比较优势的打造与营销,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地方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为村镇保护提供资金保障,助益于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良性循环。二是有利于振兴村镇经济活力。旅游是经济性、社会性、文化性表象的综合体,具有经济带动作用。历史文化村镇旅游,不仅直接带动自身餐饮、住宿、商业、交通运输业、景区和娱乐等多个行业水平的提升,还间接带动其他相关的农业、工业、文化产业的建设发展,推动金融、保险、通讯等服务进步,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增长,减轻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这种历史文化型产业活力以及不断涌入的游客,形成新的合力,经过人流带动与传播,便于大众对历史文化村镇的再认识。而且,历史文化型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可以刺激外界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性再利用的投资兴趣,推动村镇经济向更深层次发展,使村镇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谋得一席之地避免衰退,而且给村镇居民提供家门口的工作机会,有利于村镇乡情的进一步培育。

(二)社会功能意义

一是促进物质环境更新。历史文化村镇要发挥重要经济作用,需要优先改造现有设施、相关配套。这其中,最关键的出发点是考虑游客的观光体验,如购物、餐饮、住宿、交通、体验场所设施等的改造。所有这些环节的改造、整修、新建,均是物质环境有机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直接助益于历史文化村镇物质环境的更新。二是打造地方比较优势。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俗特色,可以形成相关地理区位的特殊或特定产业。某一村镇的历史文化型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增强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树立地方名牌、形成区域品牌,为村镇所在地区带来巨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形成地方比较优势。三是提高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历史文化村镇经济开发,必须是基于经济规律、历史文化内涵的可持续开发。特别是旅游业的开发,通过海量游客及相关服务,可以有效地宣传和提高历史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使村镇引起更多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得以展开、保护措施得以落实与实施。

(三)文化功能意义

一是有利于历史文化资源增量。历史文化村镇之所以能成为旅游景点,物质环境起到一定作用,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它的历史文化资源。正是历史文化资源,才使它与普通村镇不同而得以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因此,历史文化资源的存留与保护,是村镇发展旅游产业的根本前提。反过来,良性适度的历史文化型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充分活化并促使这种历史文化资源递延拓展。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可增加乡村就业岗位,提高原住民的经济收入,一定程度的经济开发可使村镇过时的历史功能得以转变,进而得到再利用,实现一定程度的社会功能。同时,旅游开发同人文景观保护相结合,有利于挖掘历史文化村镇的内涵,提高其文化品位,一定程度上实现其文化功能。二是促使历史文化遗产资产化和确立产权,防止资源衰变。在村镇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历史文化资源的综合价值,先转化为文化资本,再转化为经济资本使村镇居民从中直接获益,如此,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村镇居民谋生的根本。在这个可持续再利用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发生了使用价值的转化,具有了资产和价值属性,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权益关系,会涉及所有权、管理经营权、收益分配权、让渡权等权属。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及各种权益关系的理顺,可以促使历史文化遗产资产化和确立产权。这将有利于历史文化资源在被持续不断利用中避免减损衰变。

二、历史文化村镇旅游产业开发要领

(一)坚守“保护第一”原则

历史文化村镇承载着人类文明、凝结着人类劳动创造的成果、记录着社会发展和历史脉络,是传承文明的宝贵遗产、构筑城市的重要资源、弘扬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的物化档案,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共同财富。显然,历史文化是历史文化村镇的内涵,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文明史和精神底蕴。因此,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历史文化村镇这一共同财富乃是人类责无旁贷的使命。l997年世界77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及私营团体代表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通过了《关于文化产业社会影响的马尼拉宣言》,其中着重指出“发展规划要确保旅游目的地的遗产及其完整性,尊重社会和文化规范,特别是要尊重当地固有的文化传统”[3],这对历史文化型旅游产业以及历史文化村镇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历史文化村镇中的大量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均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破坏,就无法恢复。因此,尊重固有文化传统,是发展历史文化型旅游业的首要要约;保护性再利用,需要确立“保护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更需要坚守“保护第一”的基本原则[4]。

(二)突出经营特色和个性“独特性”

是历史文化村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独特性越鲜明突出,历史文化村镇的吸引力、竞争力、价值潜力就越大,增值空间也越大。没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村镇,就如同没有个性的人,必然缺乏魅力。历史文化村镇特色的消失或减少,会使游客的文化感受和文化期望产生较大偏差,影响来客对当地的感知和评价,降低村镇吸引力。因此,村镇经营历史文化型旅游业,要突出特色和个性。无论是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还是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性再利用,彰显特色是共同主题。唯有准确把握历史文化村镇特色,才能真正确保遗产的原汁原味,维护和谐的历史景观环境,营造良好的历史文化氛围,使村镇居民对村镇产生持久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并自觉参与村镇景观风貌保护,吸引和引导顾客去欣赏历史建筑空间群体和村镇环境并体会其中文脉,真真正正有的放矢地做到保护性再利用[4]。

(三)优势与非优势资源互补

优势资源指富有较高价值和代表性的资源,是构成村镇核心吸引力和形成拳头产品的主导因素,是旅游发展的重心。这类资源,若能成功再利用,将会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品牌。特别是,对于资源总量丰富、景观完整、造型独特,但缺少精品景点景区的村镇,充分挖掘优势资源是其可持续再利用和发展历史文化型旅游业的关键。例如,广东中山翠亨村,作为伟人孙中山故居突出历史文化特色,虽然伟人已逝,其领导的辛亥革命也远去百年,但此村诸多革命故事却未见褪色,后人敬仰活动一直如火如荼。当然,因历史文化村镇内涵丰富多彩,有些方面虽然并非特色与优势所在,但仍有相当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对这类非优势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有助于平添村镇活力,缓解主景区压力,确保村镇可持续发展。这里所及的优势与非优势资源,只是相对而言;二者互补,既能突出村镇特色,又能确保村镇可持续良性发展。

(四)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并举

历史文化村镇包括物质和非物质资源,二者均是宝贵资源。物质资源与非物质资源,与历史长河中共生,理应与现实发展中共繁荣。物质资源与非物质资源并举经营,才是村镇发展历史文化型旅游业持续绵延的源泉,在可持续再利用中应齐抓并举。只是物质资源是显性资源,相对而言受到普遍重视,而非物质资源是隐性资源易被忽略。但事实上,民间艺术、传统工艺、民风民俗、节庆礼仪、逸事名人等非物质资源,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均与物质资源相互依存彼此烘托,共同折射着历史文化积淀。而且,由于人们对文化产品的参与体验性要求越来越高,文化产品的种类也日益多样化,利用或开发非物质资源可以直接满足这种需求,具有一定的市场。另外,因为村镇毕竟是一个抽象与整体、人文与景观、历史与现代相交汇的聚落概念,仅存的历史遗迹不足以反映昔日的盛况和文化特征,更凸显借用非物质资源营造村镇文化氛围的重要。

三、历史文化村镇旅游产业切入点策略

我国历史文化村镇分布广泛,文物古迹众多,但各自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差异。因此,村镇发展,历史文化旅游业,要考虑各自的社会经济背景及地域资源特色,需要结合各自的产业条件、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情况,需要优化山水自然环境、建筑人文环境等,尔后可以采取若干策略。

(一)历史民俗策略

历史文化村镇资源丰富,但也应兴利节用,宜在适度利用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的同时,加强宣传与弘扬历史民俗,既满足迅猛发展起来的民俗文化鉴赏与心灵慰藉需求,又丰富地方历史文化艺术特色的精髓与内涵。这里的历史民俗,泛指历史积淀下来的民间风俗。历史民俗多存于民间,是居于特定地域的特定民族在特定时代下,自己创造自己享用并自己世代光大相传而承继下来的精神生活与文化。它深藏于民心,是一种独特的精神凝聚力量,潜在统一规范着特定民族的行为、语言、心理。不少历史文化村镇,都有自己的历史民俗。这些历史民俗,地域和民族特色鲜明,历史悠久形式独特,经久不衰生机无限,参与性鉴赏性均高,因而富有高度认可度。对它们进行挖掘整理、有效宣传,并配以相应的服务细节与环节,可以产生很好的认同效果,达成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特色风貌策略

“古”是历史文化村镇的核心价值,若能古为今用,则物尽所用而价值连城。众多散落于各级风景名胜区境内或附近的历史文化村镇,拥有广阔的范围和原生自然生态,充满神奇魅力。其间,古建筑、古街道、古桥、古树、古木、古宗祠、古寺庙,或隐于千仞万峰森林丛中,或现于祟山峻岭河溪源头,景致独特极为幽美。这种原始到令人不禁敬畏的自然聚落生态环境,对于久居闹市的人们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因而具有很大的原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这类村镇,或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或青山古树碧水相映成趣。这类村镇可以定位为风景名胜区的特色风貌旅游组团之一,纳入景区旅游系统,发挥其朴素与天然并重的旅游优势,聚集人气,保持现代活力。还有一些历史文化村镇,独立即是一道古朴原生的、或大或小的、精致完整的风景。如“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中国画里乡村”安徽黟县宏村、“桃花园里人家”安徽黄山西递村、“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小洲村等,均风貌特色独特且地域特色浓厚,是今人吊古寻幽的胜地。

(三)商旅交通策略

历史上,伴随海上陆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兴起,以及商品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不少古村镇凭借地理环境优势以及便利的水陆路条件,日渐兴盛发展起来。这类历史文化村镇,在经年的发展积结下,物产资源愈益丰富也愈益集中和突出,由于与外界和周边的商贸关系密切,逐步成为当地农副产品的交易集散地,或所在地区的商业中心。这类的古村老镇,交通便利,商贸基础好,发展商旅的优势与潜力巨大。比如,位于浙江兰溪、建德、龙游三市(县)交界处的诸葛村,是我国历史上古村落由农转商的典型,在形成之初,即临河兴起时间性和周期性较强的集市、庙会,至今已以中药业称雄江南市场七百年。再比如,川滇藏延至鄂东南的茶马古道沿线古村镇,已有1300多年历史,普洱即是这条茶马古道上独具优势的货物产地和中转集散地,普洱茶也因之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这类因交通便利随商贸兴起的古村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发挥它们所独具的古已有之的商贸特色,并优化其产品品牌打造商旅交通新要地,既能聚集人气又能发展经济,因商机无限而文化增值前景无限。可以预见,若能适度良性发展村镇商旅业,将会让这类古村老镇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四)传统工艺策略

许多历史文化村镇拥有独具特殊乡土气息的民间手工技艺和传统产业,如剪纸、风筝、木雕、萧笛、刺绣、彩绘、竹编、美食等。它们寄托着人类的精神家园,有别于一般的工业价值,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审美价值,但却远没有发挥应有的规模效应与作用,甚至仍藏于民间鲜为人知,需要人们去发掘利用发扬光大。比如,温州苍南和河北蔚县的剪纸、山东潍坊和北京沙燕的风筝、贵州铜仁玉屏的萧笛,还有粤绣、苏绣、湘绣、蜀绣、汴锈、陇绣等各式各派刺绣工艺,都令人叹为观止。传统工艺、美食产品的开发与规模经营,既有利于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村镇传统工艺与美食文化特色,又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一举两得。拥有这类传统的历史文化村镇,可以以本地资源打造自己的特色拳头工艺或美食产品。

四、历史文化村镇旅游产业发展重要环节

(一)寻求政府扶持

出于文化价值增量性保护的目的将旅游业引入历史文化村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常需要村镇内有现存景点以及一定的服务和基础设施。然而,以保护性再利用为导向的旅游产业,往往正是起因于这些显现的有限的景点利用,才有对隐性的潜在的旅游资源的认可、投资与投入。无论是纯政策或官方引导,还是缘于投资开发项目,均取决于相关方对同一目标的共同认可。通常情况下,旅游业最初的启动源于投资者的资本投机。但是,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历史文化型旅游,则非常需要官方战略参与及指导。这一点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非常重要和必要。投资者一旦涉足竞争市场,就会设法谋益,就有可能违背合作战略。相对于历史文化村镇来说,这种逐利可能会使村镇历史文化受损、过度使用,甚至不可逆地被破坏。对于地方旅游业发展,一般都要寻求政府在改善基础设施、确定旅游策略、协调各方关系等方面给予扶持或扮演关键角色。政府扶持需要本着增量性保护的思路,在开发历史文化旅游中,政府给予多种政策扶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具体而言,首先,改善或提供公共设施,增强地方自信心和幸福感;其次,承担起物质和文化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重任;再次,也是更重要的,要构建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专业而长远的科学规划。

(二)达成自力经营

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很广,譬如语言文学、诗歌、戏曲、曲艺、衣冠服饰、民俗风情、土特名产、风味饮食、工艺美术等。它们作为村镇的文化构成,有巨大开发潜力[4]。发掘传统文化资源潜力,将地方特产转化为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分类经营特色旅游商品,发展特色服务,通过自力经营商业化求得市场价值和商业利润。在旅游服务时,不能仅仅着眼于为一般游客服务。应当利用历史文化村镇优势,大力发挥贸易中心作用,做到远购深销,大购大销;借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商业服务业,借商业服务业促进旅游业,做到旅游业和商业服务业协同发展。商业服务是“历史文化村镇经济”中的薄弱环节。绝大多数热门村镇在发展旅游业时,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客房拥挤、购物不便、服务设施简陋等问题。但发展商业服务业,不仅仅要解决吃住行、游、娱这些问题,还要从发展战略上考虑发展与之相关的信息、通讯、保险、物流等产业。

五、历史文化村镇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双赢目标

(一)双赢产业

历史文化村镇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双赢目标就是在村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的同时也把经济建设搞好,文化与经济相辅相成,既能发展当地经济又不破坏历史文化传统;换言之,村镇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得以增值的同时,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以改善,村镇所在地区区域经济也获得提升。“文化保护”和“经济开发”二者彼此借力又互为助力,既达成“保护”民族历史文化,又借“开发”促进经济利益,从而达成双赢状态。1.国外历史文化型旅游产业的双赢经验国际上,旅游业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随着激烈竞争,各地都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完善旅游业服务体系,不断开发旅游品种,注重特色发展旅游。举凡美丽江河湖山、人文建筑遗迹等,都是游客必到之处,这一点已被国外的保护实践所证实。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古镇、中东的耶路撒冷旧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历史中心遗址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三座古镇,均立足并发扬各自特色,斯特拉斯堡古镇侧重历史遗迹,耶路撒冷旧城侧重宗教文化,佛罗伦萨历史中心侧重建筑艺术。三座古镇,均适度引入经济手段,或分离式开发或融合式开发,解决保护持续资金问题;均注重将再利用与传统价值永续传承融于一体,既维护各自的历史文化艺术辉煌,又永续性助推地方经济。还有一些经营利用双赢的典型。比如,法国,年均游客人数8000万,远超该国常住人口(6000万),它的做法是借文化活动提升历史遗产潜在价值并使之增值。伦敦,每年旅游创汇高达2亿多英磅,这种高收益的背后是英国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历史环境建筑保护,这种保护一直被置于与保持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2.我国村镇发展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的机遇历史文化型旅游不是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性再利用的唯一形式。村镇经济发展以文化为支撑,村镇遗产保护以经济为保障,两者相辅相成,这是市场经济体系下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性再利用的理想模式。目前,我国正迎来旅游业发展的许多机遇:一是当今旅游业被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村镇旅游发展营造了有利宏观环境;二是各级政府普遍重视旅游业对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地方比较优势的作用;三是特色旅游深入人心,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了重新审视,为村镇旅游创造了契机。然而,早期的特色旅游由于数量型扩张和价格竞争,甚至以降低服务质量和侵害消费者利益来维持经营,难以融入现代内容,过分注重短期利益,不利于长期发展。相对于早期的特色旅游,历史文化型旅游更注重对历史资源稀缺性价值的充分分析,适度发掘并深度利用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渐次扩大规模和促进产业升级,从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转变,为游客带来更多旅游体验、更全面的优质服务。而且,运行质量评价也不再限于内在效益,而是兼顾外部效益、连带效益、注重增量。

(二)双赢谋略

1.我国历史文化型旅游产业树立增量性保护理念古村老镇的优势在于拥有深厚历史人文价值,依托这种独特资源,合理进行相关产业经营是推动村镇经济文化进步的有效途径。但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村镇传统风格和文化特色受旅游、商业、娱乐、服务等行业影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保护并加强各项服务设施与配套建设,村镇居民资本投入普遍不足。因而,在这类开发中,经常发生外来投资者为赚取利润不惜损坏村镇历史文化的情况,致使保护性再利用基本呈失控或亚失控状态。要避免这种失控或亚失控,就需要树立优先保护从容发展、增量性保护理念。这种增量性保护理念,不唯迎合市场而肆意拆除或建造仿古景点,不唯建造规模体量宏大的新建筑而人为降低历史情趣,不唯发展将原居民整体或部分外迁而使生息主人换成外来人导致村镇古韵不存。相反,保留地方特色和文化传统是增量性保护理念的核心内涵,它力求避免商业餐饮呈量的畸形、质的低下而导致历史文化村镇时空特色难以维继。简言之,历史建筑与周边环境共生共荣,“地域性”是重要地方媒介之一,失去地方特色,无论是生态还是旅游视域,都非增量性保护。2.历史文化村镇旅游经营谋划双赢举措其一,认真研究各种观光游览体验需求。为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关注,历史文化村镇应突出个性及地域识别性,适度利用自己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自力经营。这种经营包括强化地方特色、保护历史遗产及文化景观、开发新景点、优化旧景区,配以与历史环境匹配的广告形式,打造新的或优化现有的旅游基础设施。调整“产品”的物质条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使之形象清晰内涵丰富,进而支撑起旅游文化活动,是自力经营的首要任务。但是,仅仅通过市场行销来“改善形象”还不足够,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都需要具备特殊吸引力,以同时满足外来游客和本地社团的不同需要。乡土文化的继承性是乡土景观得以保存的根本,它有别于其他景观形态,是在于它体现着一种粗放性的村镇特有的田园文化与田园生活。村镇独有的亲和力与文化生活氛围;人与人交往密切、对邻居间帮助与支持的依赖、共享信息等这些行为方式成为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城市景观相比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因而,在不受城市化影响的条件下对乡土文化特色进行保护和延续,可减少城市化的行为方式误导乡村环境建设,使乡村景观具有更为实质性的内涵,有利于实现乡村景观具有地域文化生长与更新的能力[5]。景致和吸引力是吸引游客的不容置疑的直接原因,但景区还需要具有:相对可达性,满足舒适旅游需求的配套设施、保证安全与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匹配品牌形象的标识系统等支撑。所有这些,既是必然的旅游消费支出,又是根本的旅游收益。旅游的对接经济,更具增值效应,游客消费会有效利用现有服务设施,这会刺激投资者开发更好的设施,反过来惠益和吸引更多游客。其二,适度调整4A标准。乡镇景观意境首先要满足于景观美学的评价标准,即空间中的景观要素、设计符号和组成形式都要符合景观美学的原则,由于其独特的景观元素,自然的组合方式和不同的隐喻内容又使其不同于其他的景观形式。村镇景观中独有的水体、地貌、植被、自然结构(色彩、肌理、形式等)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自然空间、居住空间和农作空间,这些场所和景观正是现代人向往和追求的体验环境[6]。现行《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以4A标准为例)划定各项评价指标分值,总分为1000分,而遗产保护质量仅有50分,仅占总分的5%。即使它不合格,甚至全部为0,只要其他各项为“优秀”或“良好”,历史文化村镇依然能晋升4A。也因此,不能体现“以遗产保护为前提”的原则。这个4A标准的各项条件,如交通好坏、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空气质量、噪声质量、年接待游客人数等,都与遗产无关。如果按照这个4A标准,每一处文物建筑还需配以新建筑、新设施。这不仅不经济,也有违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显然,这个4A标准,主要着眼于开发建设,没有把遗产资源作为质量评定的核心。一方面,使得许多价值很高的遗产资源,得不到相应认可;另一方面,某种意义上,遗产资源不纳入质量评价,也就意味着不关注其保护,可能会加剧其破坏。因此,建议考虑适度调整4A标准,补充设定包含历史资源自身的旅游质量评价标准。村镇景观综合性审美感受的营造,源于审美要素的合理配置,设计应该以审美主体观赏所伴随的心理因素为基础,追寻审美要素与审美主体美感的心理流程相契合[7]。其三,设定适量文化游程容量。从开发角度讲,游程容量越大越好。然而,从保护角度看,则需限制游程容量。游程容量,通常指保持地方环境质量和宜人风景前提下,旅游目的地可以容纳的游客行程和数量,其隐含真义就是有限的资源不可能维持无限的增长。虽然难以界定某一旅游目的地的最佳游客数量,但显然可以要求旅游目的地对游客数量设定“门槛”或“指标”。不少热门旅游区的游程容量概念,通常多关注供水、道路、排污基础设施系统等约束条件,强调基于维持游客增长的大前提。这一点,若直接对接历史文化型旅游业,则明显不宜。毕竟,相对于历史文化村镇来说,适量游程容量很重要,为此特别需要关注游客喜好、游览时间、旅游周期,以避免对文化村镇造成难以复原式损伤。不少历史文化村镇,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之隅,社会经济水平较低,落后于时代。社会发展长时间停滞,客观上有利于村镇中大量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保留。但是,贫穷落后不是历史文化村镇的代名词,历史文化村镇要发展,整体水平偏低的历史文化村镇尤其要发展,而文化遗产保护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