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概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02 15:55:20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概念篇(1)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概念是由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就词意讲,卫生一词(英文为“hygiene”)是从古代希腊神话中健康女神“hygeia”的名字衍化而来的,其原初就含有“健康”之意。

    其实,人们对健康的理解,由心理卫生过渡到心理健康完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一种观念的升级。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好坏,要看个人为自己创造的心理卫生环境如何。一个心理素质好的人,无论其外界环境有多恶劣,都会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卫生环境。这样他(她)就会不断地在逆境中健康地成长和生活。

心理健康的概念篇(2)

关键词:积极自我概念;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298-0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我概念这个概念已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从一个当代高校辅导员的视角,分析了新时期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难点,并努力探讨“构建积极的自我概念”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意义、方法和应用价值。

一、引言

在多年辅导员兼班主任的工作中,接触的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自我概念方面。大学时期是自我概念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自我概念问题较多的时期。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不仅影响他们现实的行为方式和对过去经验的解释,而且影响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对于大学生而言,自我概念直接关系到他们对自己、他人、社会的认识,关系到当前的学习、生活以及以后的工作与发展,在调节心理健康方面有重要意义。

二、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社会环境的变迁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空前的挑战。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变迁的速度明显加快,社会日趋开放,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明显增多,心理问题也大量凸显,导致出现社会性的“心理动荡”现象。高校也在一定程度上受之影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一方面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生活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另一方面,人际关系更加丰富而复杂。一些人际交往能力相对差的学生在新的环境里不可避免地遭遇人际交往困惑,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2.教育对象群体特点不同于以往群体,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目前在校大学生主要都是“90后”,同“80后”一样,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父母长辈的溺爱中长大,面临的生活平坦,没有曲折,心理承受能力显得较弱,缺乏应对挫折的勇气和坚韧,此外,他们缺乏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缺乏尊重和关爱别人的意识情感,自我中心意识与逆反心理较强,耐挫折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再者,由于社会竞争越发激烈,“90后”的父辈们已经呈现出较大的贫富差距,“富二代”、“官二代”已成为时代时髦的词汇,这样,大学生之间本身就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

3.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更加困难。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但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更加扑朔迷离,通过各类新闻报道,不难发现,近年来的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事件发生在时间上的高峰期与日常期已不十分明显,不少自杀者不在经过心理排查而确定的重点关注范围之内,自杀者在日常行为表现上多具有隐匿性,研究生自杀行为的数量及比率有所上升等等。

三、构建积极自我概念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意义

大学是学生从青春期至成年早期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的感受、态度、喜好和意向等所形成的自我认识会影响和支配着他们今后的行为,是适应社会的重要条件。

面对这样一群学生青年,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显得陈旧拖沓。在高校教师群体中,大都是“60后”、“70后”、还有少部分“80后”,他们与“90后”的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即所谓的代沟。时代赋予了各个年龄层次的人不同的特征,这是时代的魅力,同时这也是时代给予我们的挑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90后”大学生不喜欢传统的书本上的说教方式,不喜欢唐僧式喋喋不休的谈话,不喜欢看老一套电教片,他们需要新的教育机制和方法适应他们的特质。只有找到每一种教育措施经过自我概念折射后对于学生的意义,才真正有可能找到实质地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与策略。而构建或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种新颖的教育方向,可以采取多种新颖的教育方式和途径。例如团体辅导,心理咨询,社会实践,各类文体活动等帮助大学生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积极的悦纳自我,不断的完善自我。

四、构建“90后”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方式方法

1.通过班会、微博、各类宣传阵地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自我概念的自我塑造。2.学校开设形式新颖的心理课程,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3.提供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和平台,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自我。4.通过各类心理咨询活动,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相结合,改善大学生消极的自我概念。5.营造文体活动的积极氛围,鼓励学生展示自我,悦纳自我。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教师和同学是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是学生形成自我概念最重要的信息来源。

新时期,面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和方式需要与时俱进,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注重培养大学生对自我概念的认识,在与学生交流中,运用积极关注的方法与技术,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从而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

[2]李蓉蓉.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1)

心理健康的概念篇(3)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误区 对策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并没有被重视,甚至是一直被忽视。心理学长期被斥责为伪科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无法正常开展。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领域,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定位,硕果累累。但应该看到的是,在一门学科的理论和实践还未完全成熟和系统地完善时,其中不乏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缺陷。就理论层面而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系统尚未定型,诸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评价体系,以及这项工作的定名问题、心理素质含义问题和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等,目前在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看法[1]。在实践层面上各类参差不齐的问题不胜枚举,而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上,又有着不可逾越的脱节,这都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花长时间去完善。

下面就针对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简单地谈几点,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现在国内大体上有以下几个误区。

1.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不清晰。心理学是一个舶来品,作为在其基础上发展开来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同样非本土化,对于非原生的事物,向来都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者都有,很难统一,这样也就很难形成一个公认的概念,在具体的操作上就更有出入。其中的很多理念都是生搬硬套来应用的,很容易与周围相邻近的概念相混淆。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这几个概念的区分,其实这四个概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个领域的跨度都会有所交集,但随着不同概念外延的发展,已形成了各自的独特内涵,如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面对生活中的正常的人,而渐渐延伸过去则会逐渐过渡到异常对象,要认识到的是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的并不是心理障碍,而是要对正常的人进行一种积极的健康指导。四者的功能也各不相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主要有三点:一为发展功能,也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功能,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帮助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做出抉择,使其个性朝向好的目标充分发展;二为预防功能,在有害身心健康的事件出现之前就做好预防工作,主动且超前的制订目标和计划,以防止发生伤害性事件的功能;三是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的矫治功能,这种功能是面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通过矫正的手段调整其心态,改变其信念,使之恢复正常。另外,与心理咨询不同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并不像其他概念那样的被动。教育就是一个主动的名词,主动性对于教育而言非常重要,可是在我国大多数的学校里,却总是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而这样的一种忽视,往往就是因为概念上的混淆。

2.对心理健康教育过于轻视。这是我国当前在这一领域不可小觑的问题,在传统的教育领域里,过分强调智育,片面地强调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全面的身心发展,总是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判断一个学生的优劣,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心理就是健康的,这样的一种教育理念是极其有害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首先要培养成人,然后成才,而不应该本末倒置。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能为社会作出其应有的贡献,相反还很有可能会威胁到社会的安全和发展,可以说,这种传统的思想是与教育的基本目标背道而驰的,也是严重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当然,除了传统的偏见外,心理健康教育不被人们所重视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心理健康教育通常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同于其他课程,通过系统的安排和学习,很快就可以收效,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不是那么的外显,或者说是很难在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的,因为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状态,并不会驻足在某个可以衡量的度上,因而看不出太多的实效,加上目前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未完全统一,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工具去衡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与否。这样的课程就很容易成为众人眼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缺乏太大的实用性,只是用作装点门面,整个社会过于浮夸太过功利性的追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受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心理健康的概念篇(4)

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有自我尊重的需要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这两种需要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在一起,统称为自尊的需要。自尊是一个几乎尽人皆知的概念,它在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成才中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活中也不乏因自尊受伤害或受激励而失败或成功的人生样例。随着人们对自尊的关注和研究的增多,教育界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要求重视自尊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甚至有的学校以“尊重的教育”作为其教育理念。然而,作为一个自尊领域的研究者,笔者想在此提请大家注意自尊教育中的两个关键问题,以推进学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自尊是什么

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常常要借鉴心理学领域的知识和成果。只有熟练掌握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从而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

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我国的心理学起步较晚,长期以来都处于引进、模仿、继承和发展西方心理学的阶段,真正本土化的心理学研究还不多见。因此,从概念到理论,心理学的很多重要成果可以说都是舶来品。当然,这些概念和理论在引进时都经过了本土文化的验证和修订。尽管如此,有些概念和理论,依然存在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人格”、“气质”,在西方心理学中的含义与我们本土文化中的含义并不等同。如果我们盲目地运用和借鉴心理学领域的有关成果就可能产生误用和错用。而自尊,一个近年来在我国心理学界方兴未艾、十分活跃的概念,恰恰就遇到了这种尴尬。

自尊,在心理学中的英文名称是self-esteem,换言之,它是self-esteem的中译名,与我们汉语中常说的“自尊心”并不完全等同。尽管目前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界定还不统一,但总起来看,它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一种评价性情感体验。对自己的评价高,体验积极,就是高自尊,反之则是低自尊。而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自尊的定义是“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明显带有一种自我防御机制的色彩。我们说一个人“自尊心(本土文化中的概念)很强”可能正意味着他/她“自尊(西方心理学中的概念)很低”。因为无论是自尊心强还是自尊水平很低,都意味着个体很容易受到一些信息的威胁或伤害。

因此,当我们听到教育界的一些呼吁: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要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时,我们应当清楚地知道,自尊心和自尊水平并不是一回事。当然,这两个概念也存在密切联系,比如,自尊心反映在心理学中,其对应的更确切的概念应该是“自尊需要”,说一个人的自尊心强,是说他/她有很强的自尊需要,说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则意味着维护学生的自尊需要不受阻碍或挫折。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问题儿童青少年”往往需要刺激其自尊心方能助其成长。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需要(自尊心),当这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乃至受挫折时,人会忽视它的存在甚至把它压抑下去,作为一种自我防卫机制来保护自尊。一般的爱与鼓励、批评与责备这时都起不了多大作用,因为受到压抑的需要已经意识不到,只有尖锐的刺激与疼痛,才能让需要重新强烈地反映到意识中来,人也才会产生强烈的前进动机。

由此可见,尽管此“自尊”非彼“自尊”,但作为一个心理概念,自尊,以及自尊需要,却是跨文化普遍存在的。虽然曾有人提议以不同的名称来指代“self-esteem”这一概念,但要找到一个完全对应的汉语词汇还不容易,“自尊”这一名称的使用也就延续至今。这提示我们,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运用心理学有关自尊的研究成果时一定要注意区分概念的不同,以防止张冠李戴。

二、自尊越高越好吗

正如“气质”在心理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概念不同并未影响到教育界对它的运用一样,有关自尊的研究成果也将同样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比如,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曾指出“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并将之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丛晓波等人也曾运用同样的观点指出自尊教育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张向葵等人也曾提出自尊的激励机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等。

由于自尊在心理健康中的核心地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自尊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与此同时,一个常见的口号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低自尊成为万“恶”之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的确,大量研究表明,低自尊与很多心理健康负性成分,比如抑郁、焦虑、敏感等都密切相关。这一口号的理论依据也正缘于此。现在教育界奉行的各种教育理念,包括尊重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赏识的教育等追根溯源也都是基于上述观点。然而,当我们一味地采用各种策略(比如多给学生成功体验、少批评多鼓励等)来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时,我们不仅要问:自尊就真的是越高越好吗?如果一个孩子做错了事,是否不批评就是好事?如果我们让一个孩子天天生活在成功与爱的环境中,没有失败,没有拒绝,他/她的自尊水平肯定会相当高,但这一定是一个健康的人吗?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曾指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其观点与时下盛行的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呼声相去甚远,乃至引来质疑声一片。

其实,惩罚未必导致低自尊,一味表扬也未必带来健康的高自尊。换句话讲,高自尊也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心理学上称之为“安全高自尊”和“脆弱高自尊”。前者是健康的自尊,不轻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威胁,而后者是不健康的,容易受到威胁而表现出不适应行为如敌意、攻击、焦虑等。因此,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没有错,但如何提高、提高什么样的高自尊才是关键。一个真实的环境是成功与失败并存,爱与拒绝同在。让儿童生活于真实的环境更重要,只有教他们学会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培养出真正健康的高自尊。例如,众所周知,三个人同行或交谈常常会引起尴尬情景,因为人在交往中难免会顾此失彼。儿童同样如此,两个孩子会玩得很开心,三个孩子就可能闹不愉快。那么你是把一个孩子打发走呢?还是继续让他们玩下去?正确的做法显然是让孩子们继续玩下去,加以正确的指导,让孩子既体验到不愉快,也慢慢学会解决问题。当他们在“痛”中学会如何处理人际问题时他们才能发展出相应的、健康的高自尊。否则,培养出的就很可能是虚假的、脆弱的高自尊,表现出高傲、自大、自我中心等不良品质。

心理健康的概念篇(5)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焦虑;抑郁;自我概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患者病程时间长,住院期间经济负担重,在疾病稳定期回家治疗期间仍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情绪[1]。目前,业内许多研究将自我概念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2]。本组研究旨在通过对社区COPD患者的自我概念和情绪状况进行调查,探讨自我概念与情绪障碍的关系,以此为提高社区COPD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随机筛选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社区卫生中心管辖范围内稳定期COPD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40例患者全部经过我市三甲医院确诊,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提出的诊治标准。全部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对照组按照1:1配对原则,筛选与之匹配的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40例患者均排除精神病史。研究组40例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1-81(65.61±11.32)岁;病程为(10.54±7.90)年。其中中度阻塞26例,重度阻塞14例。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家庭状况等方面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两组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每组问卷发放40份,每组回收有效问卷为4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问卷调查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

1.2.2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包进行分析。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等对患者自我概念和焦虑抑郁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用Pearson相关分析验证自我概念与焦虑抑郁状况的关系。

2结果

2.1两组自我概念评定结果见表1。

根据自我概念总分χ±s(265.690±40.11),将研究组40例患者分为三类:≥301.99分为良好(4例,10.00%);自我概念总分≥224.80且

2.2两组SDS、SAS评定结果见表2。

3讨论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自我概念是一个人通过对生活和工作经验的累积、进行不断的反省,逐步加深对自我的了解。它是由情感、态度、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人的行为过程。目前,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将自我概念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3]。一个人对于自我概念的认知,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适应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患者如果拥有正性的自我概念,会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生活压力,从而对其健康产生有益的影响,反之,如果一个人为负性自我概念,就会影响患者康复,降低其生活质量[4]。

由于COPD的不可逆性,许多专家认为COPD不是局限性疾病,而是将其视为全身性疾病,因此患者活动受限,易产生消极、焦虑、悲观情绪,随之出现负性自我概念[5]。本组研究显示,COPD患者自我概念水平较健康人群偏低。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的情绪下,会使患者的依从性下降,从而影响COPD患者的康复和治疗,使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本组研究表明,COPD患者肺功能受损程度与其抑郁情绪正性相关。此外,生活自理能力也是使COPD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理能力差的COPD患者抑郁程度严重,生活质量低下[6]。因此,作为社区医务工作者,我们应当加强COPD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时发现COPD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多与患者交流,消除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对患者的影响,这将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概念正向认知水平,对增强其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更好康复起到积极作用[7]。

参考文献

[1]毕艳玲.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方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6):846-847.

[2]谢馨予.社区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696-1697.

[3]王茂斌,王浩彦,朱亚玲.心肺病康复治疗图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9-10.

[4]姚婉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5):24-36.

[5]王雪芬.社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0):1716-1717.

心理健康的概念篇(6)

关键词:中医“未病”亚健康联系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86-01

当今国际医学界的共识是:最好的医学非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最好的医生不应只是把病治好的医生,更应是使人不生病的医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理念的更新变化,医疗模式由传统的单纯疾病治疗逐渐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新模式。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显示,全球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有疾病患者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亚健康状态具有双向性,容易转化,若采取正确的处理则向健康状态转化,若不采取措施或采取错误措施则往疾病状态转变。然而,由于临床目前尚缺乏针对亚健康状态的系统干预措施和手段,医护人员面对亚健康状态者时往往无所适从。中医“治未病”来源于先秦诸子的防患于未然的哲学思想,源自《难经》及《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重要的预防思想和原则。《素问·四气调神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语中的“未病”即包含了亚健康状态。因此,中医“未病”与亚健康之间存在诸多关联,但治“未病”与治亚健康并不是等同的,两者有不少本质的区别,很有必要厘清两者的关系。

1中医“未病”的概念

归纳历代中医学家所强调的“未病”是个较笼统的大概念,根据古代中医文献,“未病”至少包括三层含义。其一为未患病的健康状态——“平人”,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健康者,为机体的最理想状态。此含义源自于《黄帝内经》记载的“阴平阳秘”之人——个体没有疾病,内在脏腑气血功能有序,心身机能协调,此外还涉及“人与天”(即个体与外界环境)的适应与和谐。故“未病”包括健康者。其二是邪伏而未发病的状态,即“未病之病”。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2]记载了“欲病”之说:“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此处进一步提出了“未病之病”的概念。很明显,这里的“欲病之病”者,已非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平人”,而是指潜在的、有可能生病的未病之人。因此,也可以说它是现代亚健康概念的滥觞,构成了当前通常被称作“亚健康”者的主体。其三是指已病状态下的“未病”,即机体已出现病理状态,但尚未进一步迁延发展,对于将要被累及的脏腑来说,尚属“未病”。正如《伤寒论》与《难经·七十七难》所言:“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一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很显然,这些是临床治疗学所必须关心的内容,而非今天亚健康概念所涉及的对象。

2亚健康的概念

当今社会对健康的认识,已从单纯的躯体健康发展成为包含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后来扩展的生殖健康、道德健康等全面的健康认识。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第三状态”,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前苏联学者Berkman提出来的。“亚健康状态”为我国学者提出的“中国式”名称。目前,国内外对亚健康暂无公认的统一定义。有人指出,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偏离了健康状态但尚未达到疾病状态的中间状态,即经临床医生系统检查后未发现有躯体疾病,而患者自身确实感觉到了躯体和心理上的不适状态[3]。据我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4],我国约6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尤以中年群体为主,约占48%-50%。亚健康状态在城市居民、知识分子、青年学生、机关干部以及军人中普遍存在。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级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的亚健康状态比例高达70%。为此,亚健康的防治对于维护人类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中医“未病”与亚健康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中医“未病”与亚健康本是两个跨度相距2000多年的概念。亚健康是现代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在健康观念的转变、医学视野的拓展及医学模式更替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很多人片面地认为亚健康就是中医的“未病”,亚健康的防治等同于中医的“治未病”,这些都是非常错误的。显然,中医“未病”包括无病的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以及已病未传状态三个方面,亚健康状态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全部,因此在防治上也是不一样的。亚健康注重的是采取措施防止其往疾病方向发展,使其向健康转归。而“治未病”则是根据事物运动的特点出发,不仅包括未病先防,也包含了非显性疾病的治疗,且注重调理疾病临床前期的先兆症状,涵括了病中和病后身体、心理的整个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重视以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更显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治未病”的理论与实践对亚健康的干预具有明显的优势,也为亚健康的干预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如情志调摄、饮食调节、运动功法、起居养生、经络穴位保健等。总之,中医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优势弥补了西医在防治亚健康方面的不足,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开展和推广中医“治未病”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对祖国传统医学的继承发展及创新与预防疾病、提高国民健康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青山,王生涛,荆春霞,等.应用Delphi法评价亚健康的诊断标准[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2):1467-1468

[2]何裕民,沈红艺,倪红梅,等.亚健康的范畴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8,29(1):2-4

心理健康的概念篇(7)

[关键词]大学生;当事人中心;团体咨询;教育实验;心理健康

团体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之一,有结构式与非结构式之分。非结构式指团体在进行过程中没有规划好的确定的内容,内容根据成员在团体进行中的反映来决定。团体咨询非常适合青少年。它的形式生动活泼,适合同龄群体,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有报道团体咨询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效果。当事人中心治疗团体强调,团体领导者要为团体开创与维持一个充满真诚、尊重的同感的气氛,以使组员内在所拥有的丰富潜能得到现实的发挥,导致个人的自我形象、基本态度、个人自主的行为有所改变,迈向成长。在当事人达成此目标前,他们必须先除去自己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面具;当面具去除后,从虚假的背后所凸显出来的应当是一个不断自我实现的人。这样的人对经验采取开放的姿态,能够自我信任,对自己负责,乐于继续成长。这样,当事人就更能克服目前与将来所要面对的问题,发展成为一个健康、成熟而且能自我实现的人。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是12名分别为来自于某重点大学一、二、三、四年级的本科生,成员者中6名女生,6名男生,成员的平均年龄为19岁,为正常健康人群。

1.2 实验工具

1.2.1 SCL-90症状自评量表 此量表由Derogatis,L.R.编制,上海铁道医学院修订,为我国公认的心理健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不需要效度检验。90个问题中包括反应心理健康程度及心理问题类型的10个因子。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分数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差,0分没有,1分很轻,2分中等,3分偏重,4分严重。

1.2.2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简称TSCS)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是由美国田纳西州心理学家H.Fitts于1965年编制而成,本研究使用的是由台湾林邦杰于1978年修订表。修订后的量表由70个题目组成。该量表共含10个因子。其中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生理自我、家庭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的自我总分为正向因子(共9个),即得分越高,自我评价越好,与之相反,自我批评为负向因子,即得分越高,自我评价越差,自我概念越低。该量表在国内广泛运用在自我概念测评方面。本次研究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为0.8694,斯皮尔曼一布朗(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系数为0.9656。

1.2.3 团体活动成员自我定评量表为自制量表,目的在于了解被试者在研究结束后,对自己在参加团体后的变化进行评价。该量表共有10个评定尺度,假定成员在参加团体咨询之前各项起点均为“0”,实验结束后,由各成员自己评价自我参加团体咨询后所处的状态,由-5分到+5分。此外,每次活动还要求成员记日记,以此了解成员心理变化。

1.3 程序本研究公开在某重点大学招募自愿者,经过面谈、测试筛选12名成员进入团体,共进行11次辅导并进行追踪观察。每次间隔1周。

2 结果

2.1 实验前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实验组实验前、后测,在强迫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忧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因子上有差异;其中,忧郁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因子为差异性十分显著。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团体的大学生成员经过当事人中、心团体咨询治疗后,其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尤其是在人际交往的焦虑方面有显著性效果。

2.2 实验前后大学生自我概念水平的变化。

可看到实验组实验前后测在自我认同、自我满意、道德自我、心理自我的社会自我等5个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自我总分也呈显著性差异;其中,自我认同、自我满意、社会自我的自我总分为差异性非常显著。

2.3 实验前后团体成员自我评鉴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团体领导者要求参加团体咨询的成员填写《团体活动自我评定量表》,评价参加团体咨询后自己所处的状态,初始状态为0分。统计结果。

参加团体咨询的大学生都认为自己有了积极的变化,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比在参加团体前变得更关怀他人、愿意帮助他人,更信赖自己、信赖他人,更了解自己的他人,比没有参加团体前更开放、更自由自在、更有责任感。

3 讨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