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现代教育技术前景

现代教育技术前景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06 17:08:30

现代教育技术前景

现代教育技术前景篇(1)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6-0155-0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正不断加深,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正不断融入到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之中,不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运用。教育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高校课堂教学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新的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用来改进高校课堂教学方法,达到充实课堂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现代教育技术

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中活动相结合的理论和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及应用,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目标。

2.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内容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声、图、像集于一体,使教学知识的来源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更加形象生动,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充满创造力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得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加开阔。再者,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他们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学习知识面窄,思维不够开阔等弊端。

3.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手段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主要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代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仅仅依靠教师和教材的单调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中学生面对的不再仅仅是文字教材和教师的板书,还包括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以及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的灵活宜动的现代教学系统。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后,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通过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现代教育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利用了计算机人机交互的特点,能充分利用它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多媒体教学将计算机的图、文、声、像有机的结合起来,产生了一种比以前的电视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不但使得教学过程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而且还可以实时反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另外,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教师拟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步骤之上的,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绝对主体,学生在教学仅仅只是以一个被动接受者参与教学活动。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对学习内容进行一定的选择,同时结合自己习惯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还是知识传播方式的改革者。

2.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知识传播的一个主要载体,因此在信息化不断加快的今天,学校还应该采用开放教学及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为达到这个目的,学校应逐渐建立并完善以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以及因特网为特征的网络教学模式,并将之有效的融入新的教学环境之中。

通过教学网络,授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课件、学习指导以及参考书目等内容上传至主服务器,然后学生可以上网浏览自己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必要时还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教学程序,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利弊

1.对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代教学媒体的图、文、声、像手段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改善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2)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及教学资源,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及承载的主体,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学容量。

2.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存在的误区

(1)为技术而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是将传统“板书”内容搬上了大屏幕,而在黑板上的板书基本上为零,仅仅是把现代教育技术当做了一个较为先进的板书工具罢了,对实际教学的促进作用并不大。

现代教育技术前景篇(2)

关键词 多媒体;情景教学;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6-0077-02

初中英语是所有科目中的主要学科,也是学生以后工作以及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无论是参加工作还是以后的学习都离不开英语。所以对于学生来讲,英语知识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英语知识备受大家的关注,面对这样的情况,英语教师应寻找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情景教学一直是教师比较看好的教学方法。但是经过调查与分析,很多情景知识点不能很好地被学生应用。所以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理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情景知识而采用现代教育手段,填补传统教学的缝隙,让学生感受全新的教学情势,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情景对话以及情景知识的认同以及兴趣。

1 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情景知识的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兴趣完全取决于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所以要更好地学习英语情景知识,教师要有新颖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总是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很多茫然。同时英语情景知识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讲有很多重点需要掌握。但是情景教学并不是很好理解的,因为理解不是很容易,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地就会变得不感兴趣,最后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教师可以巧妙地将现代教育技术融进英语情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学生看到更有趣的知识就会更热爱学习。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学校学习变得更具有吸引力,学生精神涣散的问题也更少。”[1]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情景学习兴趣。

2 现代教育技术营造情景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在讲解情景知识的过程中,英语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讲解情景知识很难使学生更好地明白英语知识。在情景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景知识。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论怎么样讲解都很难让学生明白情景的氛围。而多媒体完全可以做到情景再现的过程,有了情景图片的展示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情景知识。即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明白情景对话或者对情景知识不感兴趣,看到多媒体营造的学习氛围也能愿意去学习。

如以下情景知识[2]:

W: I have heard that it’s going to be really cold this winter.

M: Well, you didn’t expect it to be warm, did you?

W: Of course not, but I just heard the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s prediction for the next 90 days. They said it’s supposed to be much colder weather than usual.

M: Yeah, maybe. Personally, I think those long-range forecasts are useless.

W: I am afraid that I can not agree with you.

M: Oh, come on, it looks like you are talking about what’s going to happen three months from now.

W: Well, you are half way right. They aren’t very good for rainfall. But they are a lot better for temperatures especially for this time of the year.

M: Really, so I should take them seriously about the cold but not count too much on a lot of extra snow?

W: Ah-ha.

M: But what did you say about this time of the year? Do some seasons really give them more problems in making a forecast?

W: Autumn is the worst; apparently weather patterns change so much then. Just think how variable our weather has been the last three months.

M: That’s true. It probably would have been hard to predict all those changes back in the summer. You are beginning to convince me of the value of weather forecasting. How come you know so much about it?

W: I get my information from an expert at the Weather Bureau.

M: OK! I trust you!

这样的情景教学摆在面前,很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如果教师运用图片的形式来展示给学生对话的情景以及对话的人物加上环境,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加上教师在一旁的讲解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情景知识。营造和谐的氛围,学生一看到图片就会喜欢情景对话,就会提高学习的热情。

3 现代教育技术是丰富学生知识的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也能很好地丰富学生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的知识有所丰富,它们的局限性非常的大。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景对话要求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景环境以及情景风格,所以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更多的情景对话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丰富自己的情景对话。这样丰富知识的手段是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做到的。所以教师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在情景对话方面获得更多的知识。可见,现代教育技术是丰富学生知识的重要工具。

4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更好地解题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尤其是在解题过程中,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就很难解答问题。情景对话在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展示给学生情景对话范围以及情景对话中的一些固定的句型。如教师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一些固定的或者类似的例句,如“Where are you going”“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等,这些例句的展示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情景知识的理解,进而帮助他们去解答情景问题[3]。

教师将知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能很好地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将情景展示出来,让学生看到情景知识的根本性的意思,这样就能很好地促进对知识的解答。

5 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知识系统地归纳以及复习,并且将复习的知识展示给学生,这样让学生更好地看到知识的重点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完全帮助教师将情景教学中的所有知识点都集中展示出来。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知识的复习,教师运用讲述法讲解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明白情景对话中的所有知识点。

6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初中英语情景知识展示给学生,并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讲解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用,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反思多媒体辅助下的情景教学,进行教学评价,争取找到一些更好的教学模式。

7 总结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情景知识的理解。总之,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情景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开展好情景教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情景知识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努力,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庄伟琴.创设情境,建设高效课堂[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9):173

[2]宋莉莉.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现代教育技术前景篇(3)

1 转变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学科之一,对我国的素质性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仍采用传统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课堂、书本是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的三大立足点,以这三者为依托,通过板书、语言、模型以及挂图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不难看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是以教师为主体,其基本构成要素就是教师、学生、课本。然而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小学语文的教学需求了。

在这种背景下,多媒体技术的适时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目前小学语文教育的传授方式,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改革的平台,实现其教育水平的质量飞跃。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主要是依托计算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采取文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和动画等多种信息表现形式,将通信技术、声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实现人机交互的多种媒体信息的一种综合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这对我国目前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助教型。助教型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实质仍是以教师为主,通常学校会高成本地打造多媒体教室,也称为多功能教室,主张从硬件上利用大屏幕彩色投影机、多媒体计算机、扩音设备等电教设备来提高教育质量。

2)助学型。与助教型模式不同,助学型多媒体教学模式大部分是通过研发多媒体教学课件,致力于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真正地实现人机交互,摒弃以教师为主的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强调智能化课件。

2 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是具有非常强烈好奇心的社会群体,尤其是对新鲜事物。由此,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正是据于这一点,强烈提倡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工作的紧密联系。

在这种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多个形象、具体的场景课件,这也是语文教学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最大亮点。通过虚拟的画面和影音材料,将乏味枯燥、相对静止的语文资料转化为生动形象、直观动态的具体画面,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为一体,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强调了课程教学中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更多地偏向于采用多种活泼、生动、形象的画面感观以及动态、立体的三维布景,向学生展现课程内容,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更为形象和更具吸引力。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从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层面上来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主观积极性。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从侧面的角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感官、听觉、视觉等多个层面调动小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加强学习语文的动机与愿望的目的。

详细地来讲,比如《春天》这一课,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春天的花草图片,春天的各种美的照片,播放关于春天的短片,将各种与课文有关的静态场景生动形象地、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这种音乐中朗读课文,体会美妙的春天,以名家的朗诵为背景声音,让学生领略到名家朗诵的风采,沉浸在美好的春天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产生美好的审美体验。

3 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通常是以现实为背景,是对真实生活的一种文字写照,特别是小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多媒体教育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生动形象地勾画出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场景,通过图片、视频或者动画,以大量的写实信息取代小学教师简单的语言描绘,以丰富的多媒体场景代替小学生虚幻的想象,轻松、巧妙地创设出课文中的写作意境,帮助小学生体会语文课本的主旨和思想。

4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正如前文所述,多媒体技术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不再像传统模式中的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简单地被动接受。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帮助教师在既定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从根本上革新了学生传统的学习观点、思维观点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观点,利用人机交互的多媒体课件,不仅从外在环境的角度活跃了小学语文具体教学中的课堂气氛,而且从师生自身内在的角度,以直观的视觉效果提供极大容量的学习资料。这种多媒体方式完全突破了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使得小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语文知识,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帮助小学生缩短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时间。

多媒体技术参与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灌溉,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形式,更多的是鼓励小学生自主地去探索新知识,主动用心去感知新事物。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等感官去体会,以生动、形象、具体的教学方式来展示教学内容,培养小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学会融会贯通,扩大小学生的思维视域、人生视野以及知识面。

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中以更短的板书和讲解时间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多媒体教学模式以丰富的网络信息技术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实现了“高效率、大容量、多信息”的小学语文质量改革要求。

5 总结

在现代小学教育模式急需变革的大背景之下,多媒体技术与我国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深度结合,首先内在地刺激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教师的教育课堂气氛,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动态立体、形象具体的学习背景,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模式对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也是其教学模式变革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蓝学兴.谈利用多媒体教育辅助小学语文教学[J].时代教育,2012(12):139.

[2]沈松茂.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2(35):53-54.

[3]韦继南.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2(12):36-38.

[4]顾贤才.小议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6):30.

现代教育技术前景篇(4)

关键词:县域中职;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管理模式

20世纪末期,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以网络即时和信息技术为载体基础的远程教育就已经得到重视,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以实践。在此背景下,很多院校也都相继进行了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并且随着国家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使得现代远程教育一时间风生水起,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得以发展,例如,教育部拟定的《关于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2000年颁布的《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及《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等,都充分表明了现代网络教学模式在新时期背景下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方向。但是,在现代远程教育模式背景下,对实际教学方式及教学管理模式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转变和创新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从而不断使新时期的县域中职管理模式与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相符合,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一、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教学规则、制度。具体来说,所谓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学的模型、样式,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方法和重要理论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教学模式决定教学方式,也就是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结构。同时,教学模式也是教学理念走向教学实践的重要载体,不仅反映了特定教学理念的要求,更是将教学理论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的教学指导,是教学目标实现以及教学任务完成的重要保障。[1]除此之外,教学模式是多样性和多层次化的结合、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以及规范性与创新性的结合,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在新时期做到有效的知识传输、人才培养,保障教学工作满足新时期科技、教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二、县域中职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下教学管理模式构建的重要意义

现代远程教育模式是由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载体的远程教育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教学受到地理、空间以及时间的限制,使教学变得变得更加灵活化和自主化。但是,新事物的产生势必会遇到很多阻碍。县域中职院校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背景下的教学需要,因此,需要构建新的符合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教学管理模式,这就意味着构建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对县域中职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持续发展

现代远程教育模式是一项新型的教育技术,这不仅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更需要相关教学管理模式的作为教学基础。县域中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就是教学模式及教学管理模式的综合,在新时期,现代远程教育是教学模式的创新,所以,教学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创新,构建新的、符合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教学管理模式才能够保障县域中职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有机统一,促进代远程教育模式的发展。[2]除此之外,在县域中职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下,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就是对新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重新认识,从而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基础,以现代教学模式为理论指导,构建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从而不断推动县域中职现代远程教学模式的发展,保障新时期县域中职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县域中职的教学方式单调、死板,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归根到底都是教学管理模式的不科学、不规范,限制了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在新时期背景下,构建完善的、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一方面,为了保障现代远程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为了增强现代远程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3]要知道,教学模式是一个建设、应用、推广、改善以及完善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尝试和更新,当教学管理模式以一个全新、全面及其科学的状态出现在教学中,就会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为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保障了教学的有效性,增强了县域中职现代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三、当前县域中职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教学管理模式的现状

自从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实施以来,一时之间受到教育界的热切关注,当前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因此,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下的教学管理模式也在进行积极的构建。

(一)教学管理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主要是以远程教育手段为主,综合面授、函授以及自学的教学形式。但具体到县域中职教学过程中,大多是采用多媒体手段联系师生并结合教学内容实施教学。[4]在这方面,为县域中职的教学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便捷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然而,在此教学状况下,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相对滞后,没有建立相应完善的体系规范学生的现代远程教育使用行为,没有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使当前的教育模式仍旧是以面授为主,没有突出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二)缺乏教学资源体系构建的成熟技术支持

众所周知,尽管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但总体来说,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在进行教学管理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缺乏成熟的网络体系,导致很多课件更新不及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教师教学需求。同时,也造成了师生之间沟通不畅,BBS、课程的更新不及时等尴尬局面。

(三)学籍管理不完善

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背景下,教学管理模式中对学生的管理都是实行学分制,而学生就是学分的主体承担者,这就必须要建立更加全面的学籍管理系统。尽管现代远程教育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将教育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但在学生的学籍注册、学籍管理以及转学等方面面临着复杂的程序,不能有效地跟随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脚步。

四、县域中职现代远程教育模式背景下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

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是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如果没有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就会导致县域中职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教学质量下降。所以,在新时期背景下,应该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

(一)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

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即教学制度、导学方式、学习层面、服务层面及系统层面。[5]制度是一切教学行为开展的规范和前提。县域中职在构建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首先要着重构建有效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让制度领导教学;导学方式就是相关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的内容进行课程的设计、教学建议以及多媒体使用方式。并按照所需要的教学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学方式具体实施,实现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并形成网络教学、面授为一体的教学辅导;学习层面就是各学习中心的教师及其教学管理人员要合理、科学地制定学生的学习计划,不断地开展媒体学习,并且辅以小组学习、动手实践、上网操作和素质技能的提高。服务层面也就是要构建完善的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包括学习环境、网络环境以及远程网络的设计,还包括学习方式、课程管理等。最后的系统层面主要是要很好地发挥教学管理信息的提供、收集、整理及反馈功能,并按照远程教育系统分进行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地分析。

(二)构建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

在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下,就应该构建一支能够符合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及熟悉远程教育技术的新型教学管理人员,从而保障教学管理模式的有效建立。系统来说,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要着重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理论素质。只有用强大的理论作为支撑,遵守相应的现代远程教育规律、能科学地运用管理理论,将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明确区分开来。同时,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培训,使其熟练地掌握这方面的基础,从而不断提高管理效果;(2)团队精神的建设。团队精神能够让教学管理队伍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能够为了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发挥团队的智慧,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管理。

(三)优化学籍管理制度

要始终以学生为本,构建学生为主体的学籍管理制度。[6]也就是学习管理制度要始终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和个性发展观。另外,学籍管理要以服务学生为原则。在转学上,要尽量简化程序,加强学籍管理的普遍性和实用性,构建完善的数据系统,及时进行电子注册,从而不断优化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下的教学管理模式。总而言之,县域中职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建立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通过前文的阐述,需要从“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构建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及优化学籍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全面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保障县域中职现代化远程教育模式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欣茹,蔡晓东.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现状及述评——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例[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0-14.

[2]张少刚,殷双绪.县域职业教育结构变革路径探究——线下开放教育园区建设与线上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深度融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5):29-36.

[3]宋波.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应用的实践与思考——《现代教育管理专题》个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80-83.

[4]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建构[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14-117.

[5]刘莉.开放大学:战略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国远程教育学术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2(6):5-20.

现代教育技术前景篇(5)

关键词:风景园林教育;中国特色;学科建设

一、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修筑风景园林的国家之一,但是园林教育仅仅是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的,是教育中的一个新型的学科。最近20年来,我国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对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需求比较大。当前我国的风景园林主要是通过利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来创造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环境。目前,高等院校从事风景园林教育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建筑院校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专业;农林院校的园林、观赏园艺专业;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资源环境院校的资源生态专业。这些专业根据各自不同的条件和对环境的不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尽相同。目前,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风景园林教育指导思想落伍

风景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对各种地形的改造和对花草树木的一直来营造出建筑物和布置道路的过程中,是通过创造来完成美丽的自然景物,是一门协调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的一种综合性学科。通过科技力量,采用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来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反映时代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二)风景园林教育课程设置缺乏广度和深度

我国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多脱胎于园艺或观赏园艺专业,转为园林专业后,其课程体系大多是承袭了20世纪50-60年代北京林学院造园学科的课程体系,其后虽有一些改进,但总体上还没有脱离传统园林学的框架。目前我国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广’度不够

现代园林学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发展成一门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规划、建筑、旅游、社会、经济、环境、心理、历史、艺术、林学、观赏园艺等学科。

2.“深”度不足

我国园林专业现有的设计类课程体系看上去比较注重纵深方向的研究,实际上大多停留于表面形式,如增设规划类课程,多只介绍景区规划、绿地规划等内容,而在与之相关的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性开发方面研究不够深入;植物造景方面更多是注重形式美学,在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方面缺乏深入研究。

3.教学方式原始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辅助设计对园林领域的冲击是广泛而深刻的,现有课程体系对此缺乏应有的估计和准备,唯一开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只停留在将计算机作为表现工具的水平,远没有进入真正的辅助设计水平。

二、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系统化

1.风景园林专业的内涵

风景园林专业是应用艺术、科学和技术三个类型的知识来规划、设计和管理土地的一门学科。从事该专业的工作者――景观设计师,运用人文科学知识来考虑资源的管理和经营,创造一个令人愉快的生存环境。职业内容包括土地经营管理、城市扩展控制、资源保护与经营管理、城市扩展控制、中心老城区复兴。

2.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目标

风景园林专业致力于探索并提供:有信息、程序和技术所组成的、用于景观规划设计职业的应用知识;与相关的社会学、自然科学专家进行语言和图形交流的能力;理解由文化决定人类行为,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上对土地利用及决策的影响;理解形成土地合理利用和设计的两大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和生态因素。

3.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方向

当今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正在迅速扩展。传统园林专业局限于园里植物和园林规划的局面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由于风景园林是一门集艺术、科学和技术于一身的学科,因此必然要和这三个领域发生联系,这就大大的拓展了传统风景园林专业的范围,使其从单一专业扩展为综合专业。

(二)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国际化

现代园林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日益综合的学科,它需要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可以将整个体系分为三大体系,即基本知识体系、理论修养体系、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每个体系再设置若干相应课程。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科

我国国土之大,各地气候、土壤、植被等条件各不相同,更兼有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由此形成了各自的地域特色。我国许多著名的园林古建筑无不包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其设计思想无一不折射出独特的人文理念,这也是引起人们无限遐想的根本原因。弄清楚国学的内涵在园林教育中的作用,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园林专业,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

《园冶》中记载,相地、立基、屋宇、装拆为园林设计的步骤。我国园林传统的创作路线和方法讲究综合性和实事求是,表现在:(1)总在处理着一个个的具体空间以及这些空间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图纸;(2)在做出任何一个判断和决策时,已经照顾到方方面面;(3)时时刻刻离不开对现场的调查、理解和分析。可以说,我国园林文化大大超越了迄今为止的西方发展水平,这也是一些世界大师对中国传统园林十分佩服的根本原因。

(二)风水与中国园林

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从本质而言,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无异,探讨的都是“天人(自然与人)关系”。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风水学说的集大成者,其中很多原理都与现代科技有“巧合”之处。在去除风水中迷信的糟粕部分,中国园林的风水,深深浸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它们讲求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生态因素,适当保留有景观特色的自然地形地貌,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使中国东、西、南、北、中的园林景观各具特色,美不胜收。

现代教育技术前景篇(6)

关键字:现代教育技术 语文

引言

进入21世纪,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推动着教育教学的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装备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土壤和工具。新课标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现代化科技手段的投入使用,毫无疑问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语文课上,学生不再只是面对文字去想象。例如:航天飞机什么样子?只看课文里的文字,只怕是学生难以想象出来,找到航天飞机的图片、视频,这一切一目了然,现代技术的运用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一切尽在眼前。

一、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变抽象为直观,易于突破重难点

学《石头书》这篇课文时,学生对化石、雨痕、波痕是陌生的,但当你用多媒体图片和视频,把远古的东西具体形象地展现在他们面前,他们亲眼看到化石、雨痕、波痕之后,便对为何称石头为“书”这一疑惑豁然开朗了,同时教学的这一重难点也就能轻而易举地突破了。

二、运用多媒体拓展知识,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在讲解课文时,我们往往需要一些背景资料,来丰富课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以前光靠老师一张嘴,现在却大不相同,多媒体能够呈现一些鲜活的背景资料,而且展示起来也极为方便,形式丰富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极佳。在学《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时,我找了些有关兵马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兵马俑产生的历史背景,并观看气势恢宏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通过图片,把一个个形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呈现给大家,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深刻地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高效利用课堂时间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这在低年级教学别明显,低年级学习生字,教师需要板书,而多媒体的运用,教师在课前就可以做好一切准备,减少在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字的结构和笔画,这样既生动又有趣,比老师单纯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四、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感受课文内容

语文课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古诗文,也有先进的现代说明文,又有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但对我校的学生来说,因为大多数孩子家在农村,去过的地方很少,每次学类似的课文,对他们来说都很陌生,西湖的美,只能靠书上那几幅图画来感受,庐山的云雾有多神秘,只在书上读过,敦煌壁画的精美绝伦,秦兵马俑的气势磅礴也仅限在书本上了解。但有了多媒体,这一切便有了很大改观,一张张真实的图片,一段段精彩的视频,让学生亲眼领略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这些神奇之美,能激发学生对这些地方的向往,因此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文字的意境与内涵,有助于与作者产生共鸣。

五、现代技术教育辅助作文教学

有时让学生写景或小动物,他们都凭想象去写,不知从何下笔,多媒体融图像、音频、视频于一体,动静结合,图文并茂,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写一只小动物,把小动物的图片呈现于眼前,让学生观察它的外形、毛色、眼睛,利用视频资料展现它喜怒哀乐时的样子、动作以及声音,指导学生如何去写、该写什么,这样整个写作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有内容可写,乐于去写,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不是盲目的

在语文课上,多媒体的使用也不是越多越好,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以及想象的空间。要适时适度地使用,语文课的重点还是要落到让学生的读和感悟上,文章的许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观,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我们如果仅在多媒体上简单呈现图案,那就破坏学生的想象空间。文的美,就是给人类提供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而画面的直观性,容易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多媒体也不能滥用。

传统的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二者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教师应不断地努力,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能力,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前景篇(7)

论文摘要: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技术定义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aect教育技术定义。通过对历年来aect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与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关系研究,发现其定义的制定是与其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由此,笔者认为我国要发展自己的教育技术,不仅要借鉴西方的成果,更要结合我国国情,在自己国家的本土化进程中发展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技术。最后提出新的时代背景下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技术定义。

0引言

我国目前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以及学科体系的形成基本依据美国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由此围绕定义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的争论。有人认为对教育技术进行定义没有多大必要,因为不管我们怎么讨论,事物还是一直向前发展的。也有人认为,有了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就必然有不同的理解及其理论指导下的不同的合理性教育实践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教育技术学本质及其规律,进而推动教育技术的向前发展。笔者认为,我们不仅需要对教育技术进行定义,而且还要发展教育技术定义,即在新的文化背景下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技术定义。

1中美两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定义的比较分析

1.1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定义

1. 1. 1 1963年,aect教育技术定义

1963年aect的定义: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内容包括:研究在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图像信息和非表征性信息的独特的和相对的优缺点;在教育环境中,利用人员和设备将信息结构化、系统化。这些任务包括对整个教学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计划、制作、选择、管理和应用。内容实际目标是:有效地使用每一种传播方法和媒体,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

63定义中,把教育技术主要集中于视听传播。以期以高效率的利用传播中的每一种方法和媒体,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为目的。定义中指出视听传播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暗示了教学干预与学习之间有种更直接的因果关系。这与早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密切的关系。63定义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产生的,是与当时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的。

1. 1. 2 1972年,aect教育技术定义

1972年aegt的定义: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类的学习。

在这个定义中表明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资源,教育技术是开发和使用教学资源的系统化过程。把视听传播作为一个领域来下定义。在这段时间,人们对教学机器的兴趣转向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计算机成为实现程序教学思想的高级程序教学机。

1. 1. 3 1977年,aect教育技术定义

1977年aect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其目的在于分析遍及人类学习所有方面的问题,和设计、实施、评价与管理对那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该定义是在教学理论中越来越重视方法和方法论的背景下提出的,开始使用系统方法来解决人类学习的过程。根据巴纳赛的解释,教学系统方法实际上是一种设计和改进教学的实验方法。77定义充分认识到研究领域的复杂性.强调系统方法在过程整合、因素分析、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以学习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为中心,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将教育技术定义为一种理论、一个领域和一个行业。

1. 1. 4 1994年,aect教育技术定义

1994年aect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ct94定义的结构,它明确定义了教育技术作为一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形态、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定义中没有直接描述媒体,表明教育技术已从硬技术进化到软技术,即以技术方法和方法论为主体的学科。当然,这并不排斥媒体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作用,它实际上是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支撑技术。

1. 1. 5 2005年,aect教育技术定义

2005年aect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而对各种恰当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进行创造、利用和管理的研究及其合乎伦理道德的实践。

近年来由于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发展的最新成果映射到教育中,给教育技术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学习资源的数字化以及数字资源呈现方式的丰富与传播方式的变化,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有关学习、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观念开始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因此05定义提出对各种恰当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进行创造、利用和管理的研究。另外随着企业培训与e-learning的迅猛发展,社会不仅从技术方面而且在人员素质方面对教育技术的专业队伍提出了更综合、更有适应性的水平要求。因此在05定义中提出合乎伦理道德的实践。

总结以上的教育技术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其研究对象都是与促进人类的学习相关的内容,2004的研究对象的范畴有所扩大,暗含了与学习有关的技术过程和资源。这与绩效技术理论的成熟有关,随着绩效技术理论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益。于是与时俱进的有了新的研究对象的提法,这个研究对象的提出是符合当今的时展要求的,是在对以前5次定义中的研究对象的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

1. 2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可以为分界线划分为两个阶段:电化教育的出现与初步发展阶段(1920-1965) ;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与迅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

1. 2. 1电化教育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20世纪20年代初期,从美国归来的陶行知在嘉兴举办千字课教学试验时就使用了幻灯。30年代中期,广播教学也开展了起来。1935年6月,当时的教育部要求中等学校和民众教育馆分期装设收音机,并聘请专家通过广播电台播放教育节目。1937年7月建立了播音教育委员会,同时一些民众教育馆也开始运用幻灯、电影、播音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1949年,电化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在首先是社会电化教育得到发展,学校电化教育也得到了发展,在普通教育中,许多地方也相继建立了电化教育馆,负责推动基础教育中的电化教育工作。1966 - 1976的10年间整个电化教育事业处于瘫痪停止状态。

1.2.2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与迅速发展

1978年以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拨乱反正的政策和措施,使得我国的电化教育重新起步,迅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包括在全国各地建立电化教育机构,高校开办电教专业,广播电视教育和卫星电视教育发展迅速,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管理教学逐步开展,各级学校“三件”建设方面成绩显著。

90年代之后,我国的电化教育进人了深入发展的阶段。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以及认知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引入,对于理论建设和实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的初步开通,及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多项大规模的电化教育实验都大大推进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

1.2.3中美两国教育技术的比较

由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电化教育最早是在大众化教育中兴起的,起初广泛的应用于社会教育中,后来逐渐的才在学校教育中发展壮大。而关国教育技术就诞生于学校教育中,最初兴起视觉教学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效率。此后,美国的教育技术向军事,工业领域渗人,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为军事及企业获得了可观的效益。因此,我们看出中国的教育技术学与美国教育技术学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别是由于中美两国不同的政治、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背景所形成的。

2关于我国教育技术定义的思考

考虑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的建构不能忽视中美教育技术差异的存在。讨论这种差异,不是为了拒绝学习国外的理论和方法,而是为了避免不看本国的实际,盲目照搬的思想和做法,是为了更明智地、有效地学习他人的东西。我们要积极引进与消化教育技术定义,必须从定义的内涵与形成背景去理解与表述。并根据我国国情和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需要,对有关理论进行必要的改造,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技术学定义。

2. 1教育技术定义的本土化

笔者认为在中西方问题上应倡导思想的本土化,思想的木土化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教育技术学真正具有引导力的“思想”,最终只能形成于中国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之中。同理,由于西方学者身处于西方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之中,其所构建的思想也就只是适应类似于西方那样的条件。思想本土化的实施对于建构真正有意义的教育技术学思想来说,最宝贵的资源在于教育技术研究者自身,在于研究者的本土实践。是我们自身,我们自己的家园从根本上赋予了我们思想的智慧。对于西方学者的大多思想,当然也可以了解,可以学习,但前提是需要有一种平视的目光与平和的心态,在中西两种文化之间进行主体间对话、交融、会通,这不仅仅是一种同化,也不局限于顺应,这是一种真正的超越与建构。

改造和转化现代教育技术学传统:一方面,尽可能的从西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出发,按照西方的逻辑去理解西方的问题,以及产生于这一问题情境中的西方教育理论;另一方面,尽可能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出发,按照中国的逻辑去思考中国的问题,这就要求人们把中国传统教育学术纳人研究视野,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寻找出路。既要借鉴西方文化,又要尊重个人权利,实现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之交融互补,协调发展。在寻求理论基础的过程中,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面做出的重大决策及思想导向及时关注,并据此发展我国的教育技术学。

2. 2教育技术定义的时代化

aect教育技术定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理念的更新及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我国教育技术定义也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从历史上看,教育技术学中媒介技术的革新曾经引起了该领域组织方式的变革。“技术”具有历史阶段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教育技术”也必然具有时代性。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有新的教育技术定义。

3我国教育技术定义的确定

教育技术学科术语用词的统一规范和标准化不是一劳永逸的,是需要更新和发展的。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当前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中定义不断更新的趋势,因势利导,更好地理解教育技术定义问题。

3. 1提出教育技术学的新定义

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以技术促进教育与学习的专门领域,其几次历史性转折一方面在于不断地引进新的思想与理念;另一方面,其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的物质基础在于科学发展而带来的技术创新不断地被引进教育领域。

总结美国的教育技术概念的演化,结合我国的国情,我认为教育技术的定义可以这样描述:教育技术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创设、运用、管理现有的适当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的理论与实践,并积极开发新的还未出现或出现了还未运用到教育中,但有可能运用到教育中并起到促进作用的技术资源,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者创新能力,力争达到教育公平,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3. 2新定义提出的原则或依据

3. 2. 1本土化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年)工作方针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方面的规定。教育技术学要与时俱进,因此其定义的制定要与政策相一致,要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两个方面体现出时代的特点。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创新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标尺,是一个国家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是一个民族甚至国家赖以生存的灵魂,是成为高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观念在不停的更新,成果取得飞越的进步。这些都是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因此我们要学会创新,敢于创新,让我们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走向成功。

3. 2. 2时代性

积极开发新的还未出现或出现了还未运用到教育中,但有可能运用到教育中并起到促进作用的技术资源,有一句名言:在我们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教育技术领域是一个不断追新的领域,不管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还是技术的更新。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以技术促进教育与学习的专门领域,其几次历史性转折一方面在于不断地引进新的思想与理念;另一方面,其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的物质基础在于科学发展而带来的技术创新不断地被引进教育领域。从教育技术历年来的定义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定义不断变化的线索中有一条就是随着其技术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技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所以笔者觉得教育技术的定义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作为教育技术人要有预测未来技术的能力,并将其引用到教育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