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向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向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22 14:58:04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向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向篇(1)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1、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是认知主义的危机

上世纪50年代后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际知觉与归因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走的都是认知主义路线。因此,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会心理学就是认知社会心理学,所谓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更准确地说是社会心理学中认知主义的危机。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库恩的范式论、现象学、解释学以及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开始从某个个别的、具体的研究到核心认识论、方法论,对认知主义开始进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认知主义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80年代末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心理生态观的出现,昭示随着人们对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模式运用于重要的文化转向。

2、认知主义的危机是自然科学研究模式运用于社会心理学的失败

早期心理学以自然学科为自我发展的范式,在自然科学的统摄下,认知社会心理学长期以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经验事实的积累”上,社会心理学纷纷遵照实证主义研究的范式:首先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假设,再通过设计精巧的实验验证这些假设,得出的结论被作为规律性知识构成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样做的直接结果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小型理论爆炸性的增长,一本普通的大学《社会心理学》教课书通常要涉及四五十个形形彼此相互独立的理论;另一方面由于忽视基本理论研究,导致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内部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各种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诸多问题当中,使认知社会心理学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二、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属于危机的前期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是几乎所有的社会心理学家都被卷入危机,在其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认识,发出不同的声音;二是人们在有关批判的对象、目标、观点、对危机的反应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见,学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乱。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正是这种反思的积淀。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具有两个标志:

1、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纷争

当代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映射着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危机”本身就是以后现代文化立场审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结果。后现代社会心理学首先意味着对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全面解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对人的心理的“治疗”或“改造”,而是促成对人的心理学差异与心理局限的“理解”,促进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学的研究不再热衷于去“证明”一个理论的“真”或“假”,因为在后现代语境中,理论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证明”。后现代社会心理学致力于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对人的心理做出“解释”。这种新的研究模式强调以人与他人、他物(包括社会、文化)之间内在、本质的构成性为几点:

(1)要求以“现实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强调心理的文化意义,拒绝接受“文化特权”“西方优越”与“种族中心主义”,坚持以平等的原则接受一切文化与个体心理差异;

(3)以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互动过程研究取代传统心理学的认知中心;

(4)重视理论的前构性;

(5)主张用语义学、解释学的方法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到目前为止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有关它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发展所产生或将会产生的影响也众说纷纭。但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思想、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解释也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研究正在发生重要的文化转型。

2、“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兴起

如果说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重要标志,后现代心理学还仅仅是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文化社会心理学则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能够为文化转向提供更加翔实的研究资料。从社会心理学学科内部的发展逻辑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试图消解认知主义危机的产物:从学科外部的影响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兰、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传统的心理学界的本土化心理学研究及这一时期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临床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成果向社会心理学研究渗透的结果。与“认知的”社会心理学相比,“文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意味着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转变。“文化的”社会心理学认识到人的心理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建构,在文化社会心理学中,文化与心理不再是两个相互分离、独立的要素,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对应物。文化社会心理学完全是一种“文化的”视角,它颠倒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思维逻辑,将文化前置,将心理作为文化的延伸或对应物置于审视的地位。文化社会心理学要着重讨论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种程度是文化的表现?站在“文化的”立场,过去人们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文化社会心理学将研究重点导向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和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化”问题,强调对心理学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意义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向篇(2)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向篇(3)

[关键词]社会。态 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 转型时期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7-0036-06

无论是否合法,也无论学科归属是否确定,社会心态的概念正被广泛使用,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中国期刊网上,以社会心态为关键词检索出来的学术论文为420篇,以与社会心态相近的文化心态、民族心态、国民心态、群体心态和大众心态为关键词检索出来的学术论文分别为803篇、62篇、59篇、18篇和19篇,专题研究社会心态的专著和博士论文近50部(篇)。这就需要我们关注这一问题,以便将问题的研究引向系统和深入。为此,本文以从1979-2006年发表的学术文章作为期限,将有关社会心态及相近的国民心态、民族心态研究的成果做一概述和评论,以求有所裨益。

一、关于社会心态的界定

社会心态这一概念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大量出现的。在此以前,对社会心态所反映的大致相同的对象的表述,使用的大多是“活思想”、“思想状况”、“思想动态”等术语。直至现在,没有哪一门成熟成型的学科将其作为一个正式的概念或范畴吸纳并使用。望文生义,社会心态就是社会心理状态;应该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可《辞海》和《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都没有收录,2004年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没有列此条目;其中的“社会心理学”条目中没有此内容。

社会心态的含义是什么呢?在相关的文章中,有的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了界定,有的没有做界定就展开了论述。从这些做出了界定和尽管没做界定但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的文章看,社会心态大多在以下三种含义上使用。

一是将社会心态等同于社会心理,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的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状态,或是社会心理的一个层面。持此观点的文章多以对社会调查的结果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为特征。…

二是把社会心态看作与社会心理有联系,但不归结或等同于社会心理,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群体具有的共同性的、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在特征上表现为整体性、复杂性和时代性。在理论定位上,认为社会心态属于社会意识的较低层次,介于社会意识和个人情绪之间。持这种观点的文章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态势论,即认为社会心态是一种“心理态势”。第二类是表现论,即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主体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这类文章中有许多并没有对社会心态做出自己的界定,而是直接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进行归纳分析。第三类是整体论,即认为社会心态就是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的整体,也可以称为国民心态、民族心态或文化心态、大众心态,包括心理状态、行为取向以及社会意识,是人们对于社会存在的认知程度、特定事物的价值评价以及情感观念有机集合的一种态度。第四类是人心民意论,即认为社会心态就是人心民意或社情民意。

三是从哲学层面加以界定,认为社会心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中介,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和自我占有。持这一观点的文章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主体精神结构论,即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成的态状结构,是以整体面貌存在和流行于社会成员之中,内化为社会主体精神结构的心智状态。第二类是精神文化论,即认为社会心态属于社会主观精神领域,是人们长期积淀起来的意识和心灵深处的稳定性倾向、定势,在本质上属于低水平、不系统、不定型的、自发的社会意识。第三类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和自我占有论,即认为社会心态是人的主体能力和本质力量的自我占有和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和表现形式,浸染着生存论意义上的某种价值秩序或价值系统,标志着一定人的实际生存状态。

以上三种观点相互有交叉。每种观点内部的分类也是相对的,即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

二、关于社会心态的表现和作用

(一)关于社会心态的表现

根据对社会心态不同的界定,对社会心态的表现的论述也不相同。

在把社会心态等同于社会心理的观点中,对社会心态的表现都是从实证的角度。描述了人们对社会的热点问题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具有代表性的是丁元竹等人的文章。他们在大量的实证数据分析中,将人们对相关问题的社会心理做出了概括。例如,文章根据“居民对社会经济活动各方面今后三年发展的信心度”的数据,得出了城乡居民的心态是: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期好于对现状的评价。”冯伯麟的文章在大量的调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将1993年北京市民社会心态描述为:对政府高度信任、对生活满意、对社会风气强烈不满,等等。㈣

在把社会心态看作是一定时期社会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的、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的观点中,对社会心态表现的论述比较丰富。一是整体论述,即正面负面的表现都讲。谢泽生对民族文化心理演绎的历史转变进行了描述。对上,由迷信而遵从,由遵从而敬畏,由敬畏而崇拜,由崇拜而奉献,由奉献而牺牲;对己,由分散而闭塞,由闭塞而知足,由知足而安分,由安分而守成,由守成而平庸。丁水木概括了改革开放后上海人的社会心态:对改革措施认识理性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个体需求实利化。汪新建等从学理上,在道德观念意识、人格价值意识、审美意识、社会观念与人际关系心态几个方面描述了社会心态的表现。郑仓元描述的问题有:自我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强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趋势、社会心态反应不断趋向深层化和理性化、人们的社会心理空间将逐步得到拓展、社会心态的冲突和缓解的交替出现。刘燕描述的问题有:心态冲突的双向趋势、心态反映的深层化趋势。二是过程论述,即对国民心态的发展轨迹进行描述。邵道生给出了转型时期国民心态呈现的五大特征:从无序向有序方向发展:从简单的两极性逐渐向复杂的多向性方向发展;从非道德性向道德性方向发展;从浮躁、非理性逐渐向冷静、理性方向发展:从不成熟向成熟方向发展。三是负面论述,即对社会心态的表现中具有负面效应的因素所做的归纳。最具代表性的是邵道生的观点,他把国民心态的危机表现概括为六种倾向:物俗化倾向、粗俗化倾向、冷漠化倾向、躁动化倾向、无责任化倾向和虚假化倾向。㈣揭扬表述为五个症结:失衡与迷茫、浮澡与行为短期化、自危意识与怀旧心态、冷漠与无助、心理矛盾与评价标准的二元化。旧汪建新表述为:社会道德观念与信仰的世俗化、国民意识中国家意识和集体意识的蜕化、国民文化心理表现出一定的自嘲与自卑、审美心态发生一定程度上的畸变。

在从哲学层面界定社会心态的观点中。对社会心态的表现主要是从社会主体的精神结构的要素与层次上论述的。程家明认为,社会心态的表现即它的结构,是心理意向、社会理智和精神支柱。李静等认为社会心态表现为价值取向性心态、思维方式性心态、行为模式性心态。

除上述对社会心态的表现的论述之外,还有许多研究具体社会心态的文章,如知识分子的政治心态、私人企业主的政治心态、大学生心态、地区心态和某一断代史的社会心态。

(二)关于社会心态的作用

所有的文章都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指出了社会心态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哲学层面研究社会心态的观点对其作用的概括。程家明认为,社会心态具有社会认识论和历史观意义上的中介过滤作用、双向效应影响和自我调节效能。李静等认为,第一,社会心态一旦形成就有很强的抗变性,从而使社会转型可能出现不必要的滞后;第二,社会心态通常无形地起着社会组织凝结的作用;第三,社会心态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引导作用;第四,社会心态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李布的文章分析了社会心态正面变化的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形成的新的道德价值体系;二是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三是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同时也分析了社会心态负面变化的消极作用:一是信仰危机加大;二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大;三是阻碍改革的进程。…

三、关于社会心态形成的原因、调节及调节的目标

(一)关于社会心态形成的原因

对于社会心态形成和变化的原因,所有的文章都持肯定的意见;并认为大致有三种:一是经济原因,二是社会环境包括文化传统的原因,三是主体自身原因。而根据对社会心态不同性质的概括,对原因分析的观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整体型原因和负面型原因。

所谓整体型原因,就是对社会心态不做正面负面性质的区分,只就其整体由过去到现在不同面貌的变化原因而言。这种观点具有代表性的,是认为社会心态变化有其历史原因,同时也有其现实原因,即是由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社会结构的转型、制度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文化的急剧转变所引起的。旧有的认为,经济原因是根本原因。利益关系变化是转型时期社会心态变化的经济根源;利益格局的调整造成了不同利益群体心态差异的产生,分配差距的扩大造成了分配不公情绪的出现。

所谓负面型原因,就是只分析社会心态的负面变化原因。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心态的负面甚至是危机性变化,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引起:一是社会心态的“非理性化”。这是对过去“极端理性化”的反动。过去人们在“极端理性化的理论”控制下,笃信有绝对权威的理论。在今天的转型社会,这种理论已不适用,而新的理论还没有确立,人们陷入“理性失落”,“非理性倾向”呈现出来。二是国民心态的失衡。这是转型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失衡的真实反映。三是“榜样”力量的丧失,使国民心态的发展更趋无序。㈣还有的文章认为,利益关系变化是转型时期产生负面社会心态的经济根源,传统惯性的约束是负面社会心态产生的文化根源,认知局限是负面社会心态产生的认识根源,市场经济体制的负面效应及社会深层次问题的交叉互动是负面社会心态发展的体制根源。

(二)关于社会心态的调节

这是所发表的文章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方面反映这一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也反映了这是社会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关于社会心态的调节(或调适或引导或疏导)的观点,可以根据对社会心态的不同界定来加以概述。把社会心态等同于社会心理的文章,在关于社会心态的调节的问题上,大多根据实证资料概括出来的社会心态的表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把社会心态看作共同性的、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的文章,分别根据自己对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如何调节的主张或对策。有的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必须经常深入基层体察群众疾苦:必须构建健全的利益表达制度,充分发挥其表达不满意见与宣泄不满情绪以调适与削减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强度与烈度的“安全阀”机制功能;必须有赖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政治经济体制进一步的完善;必须做一些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尤其是着力解决一些引起人们反感的社会问题。有的主张要大力强化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的力度;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的力度;加强社会利益矛盾的协调,促进社会利益关系的平衡。有的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提出了主张,要坚持科学的理论的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培养高尚的精神境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有的从价值观教育的角度主张,扬弃和整合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念,构建具有相对统一性且能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社会价值体系:坚持价值观的一元主导调控和整合作用。有的从文化教育的角度主张,建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迅速完成文化转型;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工作,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促进人们的审美观念的更新;加强宣传教育与引导,用先进的意识形态来指导和影响国民文化心理;个人也要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健康人格。旧

把社会心态看作是社会主体精神结构的文章认为,社会心态一经产生,就有了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是可以通过细致的工作而得到调节的。基本原则,一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原则,二是社会变革进程与社会心理承受力平衡的原则,三是利益分配公正的原则,四是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五是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则,六是斗争性原则。

(三)社会心态调节的目标

关于社会心态调节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从社会心态与党和国家的大局相联系的角度提出来的。它认为,社会心态的调节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有利于维护“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形成社会心态在体制转型时期的动力机制、更新机制、稳定机制、整合机制,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能够适应巨大的社会变迁,并以积极的态度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安定,形成一种有利于发展、改革和稳定的社会心态。第二种观点是从完善社会心态的角度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恢复正常的社会心态进而使之优化。它认为,要塑造现代人格。要校正价值取向,要正面发挥整体整合的功能。旧第三种观点是从社会心态自身的发展规律提出来的。它认为,社会心态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动荡转换期、稳定常规期、危机反常期、革命更换期,这些时期前后相连,循环发展。在这些时期都有良性状态、恶性状态和中性状态。调节社会心态的目标,就是要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运用正确的原则和科学的方法,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争取良性状态,避免恶性状态,促进中性状态向良性状态转化。

四、关于社会心态研究的意义与评论

(一)关于社会心态研究的意义

在众多文章中,关于社会心态研究的意义,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认识的。

在理论方面展开的观点认为,首先,社会心态研究将历史观和认识论重新融为了一体。因为社会心态理论的提出。直截了当地否定了社会意识形成和发展中的“白板论”和“直观感受论”,表明任何社会意识现象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社会心态直接作用的结果。正是社会心态的作用,才使得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功能。在这里,历史观和认识论的界限消失了,使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块整钢”的特性。其次,有助于完善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心态的理论,以一种对唯心史观“只看到”思想动

机的片面性的否定的态度,在关注思想动机产生的经济原因的同时,认真分析了社会群体主体的心智状态,从而使历史唯物主义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在实践方面展开的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意识变化迅速、广泛和深刻,社会心态不像个人情绪变化迅速和无常,也不像意识形态变化较为缓慢,具有相对稳定性,以此来把握急剧变化的社会存在所引起的社会意识变化,较方便也较为科学。同时,研究和重视这~问题,调节社会心态进入良性状态,有利于促进社会整体前进和进步,也可以建立依据社会心态研究的成果,建立社会预防机制,在社会混乱状态到来之前拉起警报,及早采取对应措施,以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关于社会心态研究的评论

社会心态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有其客观原因。转型时期急骤变化的社会生活,要求我们对社会意识进行与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同步性研究;仅从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都不能解决问题。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处于自发的、非系统的、低层次的社会意识的心理层次,其瞬息万变的现状,给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稳定性以及研究成果的运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例如,1996年前,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的卖方市场:几乎就在转眼之间,中国人就要面对通货紧缩的买方市场。由此带来的社会心理的变化是极其迅速的,从社会心理层面研究社会意识跟不上社会变化的节奏。仅仅从社会意识形式的角度研究自觉的、系统的、处于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形态,其缓慢的变化及其滞后性,给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价值带来不利影响。正如任何风暴都发于青萍之末一样,意识形态的变化也发于“青萍之末”。这“青萍之末”就是社会心态。社会心态不仅是意识形态变化的起点,也是社会心理变化的整体显现或“晴雨表”。所以,在“青萍之末”可以见到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变化的端倪与整体面貌。正如马克思所言:“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社会心态研究成为热点就再自然不过了。

研究这一热点问题的成果在短期如此之多地出现,说明学术界的活力和责任感,说明参与此问题研究的同仁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这是一件十分可喜的事情。其中许多文章的研究水平达到相当的高度,为实际工作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也在理论上提出了许多创新观点。这种研究已经大大突破了过去的那种对思想状况分析研究的模式和水平。这是社会心态成为研究热点的主观原因和主要状况。

然而,这种研究,还是处于散乱、不够准确全面、缺乏自觉的学科意识的状态,因而,尽管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很多,但并没有达到规范的系统的程度。大多数文章在展开自己的研究内容时,并没有对社会心态做出自己的界定。这一方面说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处于一种学科前沿状态,另一方面表现出了这方面研究的散乱状态。不少文章对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把握不准,也没有采取相应的合适的研究方法,所以导致了对问题的表述不够准确全面。例如,有的文章研究的是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却只是研究了社会心态的负面的表现,对正面的表现缺乏足够的论述。从而给人这样的一种印象,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心态正在走向误区,甚至越变越坏。这些问题都与缺乏自觉的学科意识有关。社会心态的研究,究竟是属于何种学科?或者什么学科也不属于,而只是新出现的边缘交叉学科?这些问题在许多研究者那里是没有意识到的。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学术界对新出现的研究对象缺乏一种学科自觉,没能迅速地将其作为一个新的学科或新的研究领域加以展开(最近,有人提出了建立“群体心态学”的主张,对于推动社会心态的研究是一个良好的兆头);另一方面是哲学研究滞后,没有对这种新的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这些缺憾都是今后进一步拓展的方向。建构一个新的学科――社会心态学,将是这个方向不远处的一个目标。愿这个目标能够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宋智勇,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1997,(2);高云峰,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态的嬗变过程[J],辽宁师专学报,2002,(2);刘扬,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与价值观调节[J],江西社会科学,2002,(6);冯伯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l心态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5,(2),

[2]丁水木,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其启示[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1),

[3]郑仓元,转型期社会心态变化的主要趋势[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6,(3),

[4]李布,对转型期社会心态问题的探讨[J],桂海论丛,2000,(1),

[5]准确把握社会心态[J],嘹望新闻周刊,2003,(7),

[6]程家明,关于社会心态的研究及其意义[J],教学与研究,1993,(2);社会0态的变化和调节[J],江汉论坛,1992,(2),

[7]李静等,论社会心态的本质、表现形式及其作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8]胡红生,试论社会。态调控的基本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甘肃理论学刊,2001,(1),

[9]丁元竹等,我国居民社会心态跟踪分析与社会经济形势预测(2001-2002)[J],经济学动态,2002,(2),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向篇(4)

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当前的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具有如下特征:

(一)批判主义后现代主义

社会心理学的批判主义特征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心理学的解构反驳。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科学至上论、实证论进行批判。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主张相对论,并主张用自我参照现实性代替客观的现实性,提倡使用现场研究法对社会心理学进行研究。所以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心理学有批判的性质。

(二)社会构建论

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将社会构建论作为其认识论的基础,对社会心理学进行解构和建构。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的产生,是时展的产物。其形成的知识论,将社会构建论作为基础,从社会构建论中获取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观念的相关知识,并对社会心理学产生冲击。

(三)为社会心理学的转变

提供条件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是时展的产物。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为社会心理学的转变提供了条件。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应用范围和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当前对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有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式、方法等。

二、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当前还有一小部分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只是一种学派,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存在一种共识,他们将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看做一种思潮。虽然当前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其已经掀起了一场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潮。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将后现代社会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存在的差距直接地反映出来,从时代的发展特征出发,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对于社会心理学而言,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是鲜活的,是从人们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的心理问题入手,对人们的心理、思想、行为等进行研究。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针对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室研究倾向以及自然科学实验研究方法等进行批判,并促进社会心理学的转变,使得社会心理学重新发现社会语言、心理学观念、行为中存在的意义,以及自身的作用,促进社会心理学将研究的重心由个体主义转移到社会关系上,帮助社会心理学进一步认识并揭示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建构主义可能性等,促进社会心理学从实证分析向历史文化分析、话语分析的方向转变。在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中,对以人为本的观念进行了强调,从这个方面进行的分析已经远远超出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个体主义范畴。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社会心理问题丰富多样,也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人际交往层面,社会心理学仅仅借助实证论对社会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而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在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中,强调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使用历史文化研究、话语分析等多种方法,从研究对象需求上进行分析。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更符合当前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发展需求。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虽然对社会心理学产生影响,但是其并没有完全地将社会心理学加以否定,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进行批判,但不是全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并且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社会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自身的创新,其研究方法的转变和更新得到了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肯定。综合分析,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在社会思潮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对社会心理学产生着影响,但是并不是全盘否定社会心理学。

三、小结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向篇(5)

一、积极话语权的专制性

站在发展和起源的角度来说,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主要由一些从事心理学工作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倡导和推动的。积极心理学的起源主要产生于一个小型会议,即:艾库马尔会议,是积极心理学发展起源和高潮,在当下积极心理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心理学运动具有自上而下的运作形式,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发挥着主要作用,增加可人们生活的幸福获取力和生活活力,因此,可以说积极心理学是当下社会发展和大众的必然选择,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上,促进人们全面发展的一项心理学运动。对当下心理学积极运动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其存在积极话语权专制的现象,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带来局限性,会导致人们陷入一种消极的情绪和心理氛围中。为了保证积极心理学运动的有效进行,发挥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作用,保证积极话语权的合理性,需要人们树立积极阳光的心态,站在积极心理学运动基础上,来增加自身积极性,保持自身的身心健康。其次,站在辩证角度角度来说,积极心理学的积极话语专制性,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对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具有反促进力,对人们的身心发展具有保护能力和提醒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积极话语权的专制性,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消极。

二、研究主体的片面性

对积极心理学研究主体环分析和研究,给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研究主体发展趋势。其一,朝着典型的成人化方向发展,与成人的价值取向联系较为密切,据相关调查和统计,发现当下积极心理学的要研究主体中,成人化的价值取向研究在百分之九十一以上。成年人具有社会化的特点,是当下社会较为广泛的群体,是当下社会的主宰群体,与社会的发展具有紧密联系,具有统治性特点。其次,对于其它群体来说,例如儿童群体,当代积极心理学对其研究较少。对积极心理学儿童研究进行调查发现,其对儿童积极心理学研究百分比在百分之九,和成人的研究占比比起来少之又少。儿童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是社会发展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因此需要增加对儿童积极性心理学的研究,提高整个社会不同群体的幸福度和归属感。其二,具有白人至上的价值观取向。站在世界性角度来说,当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偏向于白人的价值观研究,主要是对西方国家的中产阶级进行研究,但是对于世界性积极心理学运动来说,其不仅关系着白人这一主体,也包括非洲和其它民族的价值观发展和幸福归属感。因此,为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要朝向主体世界性和全面性的方向发展,增加自身的科学性,对实验进行科学化和精细化设计,来增加人类对积极心理学的关注度,而不是依靠积极和热情来增加人们的青睐。

三、与以往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工作具有分离性

积极心理学运动和以往研究工作的分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和传统的积极心理学基础与心理幸福感的增进具有脱离性。积极心理学最大的发展问题,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在操作环节,没有与初期的预防和幸福感的增进工作紧密联系,过于关注人们的不满心理和病态行为,没有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人类兴趣和心理积极性基础上,因此,导致积极心理学不能发挥最大的积极作用。其二,积极心理学运动没有和人文主义结合发展。人文主义精神很内涵,与积极心理学具有相同性,其联系较为密切,这二者都关系着人们的存在感、心智的成熟感、责任和幸福感、期望和情绪得变化。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二者在发展过程中,不存在差异性,积极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差异变化主要体现在 ,研究的态度和观念上。人文主义在实际工作中,较为关注现象学的研究,对主流的研究较为忽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是倾向于实证的研究。尽管这二者具有差异性和不同性,这并不阻碍积极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理念结合发展,积极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理念的共同性决定了者二者结合发展具有实际价值。因此,面对这一发展问题,日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可以增进二者的关系,结合发展。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向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基本观点 评价

[中图分类号]B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051-01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运用心理学领域内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技术,研究我们所具有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正面心理学内容的思潮。这种思潮主要是对人类心理机能中较为理想的内容部分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希望发现能够使我们更好发展的积极心理学因素,并且利用这些积极的因素能够促进人类及社会更好地发展与进步,可以简单理解为“如何去追寻幸福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战后,消极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居统辖地位。对于心理学而言,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精神疾患等。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心态也在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社会科学的研究取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动荡的社会政治局面之下,社会科学以及心理学主要研究任务是帮助人们治愈创伤;当社会处于和平时期时,人们更加追求的是能够提高生活的质量,使生活更加美好。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心理学家们提出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当美好的事物占据了你的生活时,所有的不幸与烦恼就会远离。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中,应以我们所具有的潜在并有建设性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品德为出发点,倡导用积极的态度对心理现象做出全新的科学诠释,从而激发出我们自身内在的力量与良好品质,同时运用这些积极力量和良好品质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同时获得良好的生活品质。

(一)对消极心理学的批判

消极心理学关注的只是部分存在问题的人,而对于这些问题也只是“医治”,并没有治本。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去除人的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更多的是帮助人们形成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特征以及行为方面的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比过去拥有了更多的物质享受,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教育,但患各种心理疾病的人数却大大增加了,而且心理疾病还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心理学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帮助人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如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更有质量地生活。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使问题根本不存在。

(二)正面取向的价值观

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不同,提倡研究对象为平均水平的普通人,以肯定的方式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等心理品质。希望培养或加强我们所具有的较为积极的正面力量,从而使我们能够真正成为健康的,并能够幸福地生活着的人。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是人类所固有的内在力量。同时积极心理学也并不回避关于人类的精神方面的疾病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强调从积极正面的方向对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界定与研究,更加关注人类正面心理品质的培养。

(三)全面的研究对象

在研究对象方面兼顾到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积极心理学不仅关注到了个体的心理层面,同时也关注到了群体及社会心理方面的内容。积极心理学强调内因与外因在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动因方面的共同作用。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如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同时还有关于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积极的社会环境方面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主张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

(四)延用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积极心理学仍是沿用当前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实证方法。主流心理学中的多数研究方法与手段都适用于积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如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同时积极心理学还把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经验分析法等结合使用。如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就采用了大量的演绎推理,甚至还用文化解释学的方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三、对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而出现消极心理的人群日益增多,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关于心理学研究方向的一种全新的理论架构,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转向人的积极心理因素层面。为当前主流心理学的内容与形式提供了有力的补充。它为心理学研究乃至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更加正面积极地看待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积极心理学必将推动心理学研究领域向前进一步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如何使人们能够更加幸福快乐地生活着,这是积极心理学赋于心理学研究新的动力所在。积极心理学可以教会人们如何在激烈的社会中从容追寻到幸福的生活,是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科学。

【参考文献】

[1]叶浩生.心理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向篇(7)

 

一、 社会建构论的心理观 

 

作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建构论的核心思想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解构”,二是“重构”。社会建构论首先对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进行了深刻地反省和批判,然后力图从后现代视野重新审视和重构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取向。 

(一) 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批判与解构 

以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格根(k. j. gergen)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者站在西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对立面,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理论基础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解构。他们反对传统心理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个体主义和科学主义[2]439-446[1]。 

1. 对主客二元论的批判。现代主义心理学的首要预设是人生活在主客二元的世界中,在主体的经验之外存在着一个客观世界,主体的心理、意识、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社会建构论认为,这种二元世界的划分只是一种无法“证伪”亦无法“证实”的预设,是现代主义的一个“宏大叙事”,并没有相应的证据予以支持。因为“一旦我们开始谈论某个对象,我们就已经进入表征世界。”[3]433在表征世界之外的“客观世界”不可能进入人的意识领域,因此“二元世界”的划分是一个武断的、不可靠的预设。 

2. 对实在论的批判。实在论主张任何事物(包括人)都是有其自身独特的内在规定性的客观实在。基于这种实在论预设,现代主义心理学相信心理(心灵、意识、人格)是一种客观实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或发现它们。社会建构论则认为心理现象并非独立存在的实体,心理学的概念也不存在一个客观存在的“精神实在”作为基础。所谓认知、情绪、人格等一切心理特征都不过是一种话语的建构,并没有一个精神上对等的实体与之相对应。心理(知识)并非是人对心灵本质的揭示或发现,而是社会文化的创造或发明。 

3. 对科学至上论的批判。在现代主义取向中始终处于统治地位的科学主义心理学坚定地主张科学方法是追求真理的唯一途径。社会建构论者对此给予了严厉的批判,认为“热衷于实证方法的心理学日益淡忘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科学方法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科学方法无法科学地证实自身,科学方法也同样无法用自己的方法证实正在使用的方法。一些人反驳说科学的成功就展示了其正确性。但何为成功?你又如何证实成功?”[4]286社会建构论者尖锐地指出,方法中心主义使得心理学降格成了一门主要由方法驱动和界定的学科,从而使理论探索只具有次要意义。认为所谓方法体系只不过是在一个特定时代被人们采用的一个特定视角而已。 

4. 对个体中心论的批判。现代主义心理学聚焦于个体的心灵、个体的理性,将“个体心灵(individual mind)”视作意义、行为发生和解释的中心,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对现实的反映能力以及以此为基础选择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存在于“个体心灵”之中。因此,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凭借心理学家的个人理性探索、揭示人类“个体心灵”对现实的反映、适应和改造的过程、本质、规律,寻求促进个体反映能力、适应能力的提升。社会建构论将这种个体中心主义预设斥之为盲目“自大”和“自恋”的心理学。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祛除了他人、它物的“个体心灵”是虚妄的,是无法独立存在的。(二) 对心理学的后现代重构 

在对现代主义心理学解构的同时,社会建构论者也开始了心理学的后现代重构的历程。尽管一如其批判的视角各不相同相似,重构的视角与理论也多有不同,甚至同一个社会建构论者在不同时期的见解也屡有出入,但就其理论发展的走向看,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的统合倾向: 

1. 心理是社会的建构。社会建构论反对心理学的二元论、实在论、反映论和基础主义的理论预设和研究取向,认为主客二元的世界划分是一种不证自明的预设;心理也并非是先在于主观世界的“本质实在”并对客观世界地反映或“摹写”;同样的,同所有所谓科学知识一样,心理学知识也非主体之于现实/实在(reality)的中立的“发现”。实际上,知识、心理、意义都只不过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发明”,是社会的建构。在社会建构论看来,“由于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语词而社会建构的结果,语词的意义又随着群体和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即语词的意义依赖于社会过程,因而我们不可能达到对世界的客观理解。知识只不过是以语言形式表述的社会一致意见。”[5]232 

2. 互动是心理的源泉。社会建构论主张,“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单个个体无法建构。换言之,认知、情感、自我意识、人格等一切心理现象或特征是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中产生的。互动是心理的源泉。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且不论情感、自我、人格等复杂心理的建构性和互动性,就是感觉这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也不是“外部世界”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向“内部世界”的输入,而是特定共同体的社会互动的结果。用格根的话说,“眼睛不仅仅是神经的一部分,它同时也是传统的一部分”[6]102;“令人愉快的味道是社会传统的产物。”[6]9人们对颜色、味道、气味、疼痛等的感觉和反映无一例外的要受到社会传统、文化、所属群体的影响和制约。 

3. 话语是社会建构的中介。话语是语言的结构形式,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建构心理的媒体或中介。社会建构论认为话语是先在于个人的存在,因此人们并非是通过话语表达自身的认知、情感等心理活动,而是在社会互动历程中借助话语建构着心理。这就是说,情感、意志、认知、人格等并非精神的实在或实体,而是一些话语范畴。换言之,心理是话语的建构和产物。当然,话语本身也存在着建构和重构的历程,“我们用以理解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的术语和形式都是一些人为的社会产品,是置根于历史和文化的人际交流的产物。”[7]49

4. 话语分析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社会建构论者反对方法中心主义的研究取向。认为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单纯地定量分析无法对人的心理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做出恰如其分的理解和阐释。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问题为中心,强调问题中心主义的多元方法论。社会建构论认为,心理学家对于行为的研究不在于寻找行为背后的个人内部世界的原因,而在于对建构行为的话语进行分析,分析是哪些话语通过其操作特点而导致行为产生的。话语分析理应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这种基本方法相关的方法还有访谈法、叙述写作法、介入观察、协调理解、争论研究等方法。他们还强调运用q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将主观性纳入人的行为分析当中,并对其进行测量[8]86-90。

二、 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

现代主义心理学在人性观取向上始终处于内源和外源的两极摇摆之中[2]108-118。在心理学史上,有时理性主义内源决定论占主导地位,有时经验主义外源决定论占主导地位。但无论是内源决定论还是外源决定论,抑或是交互决定论,人性都被看作是客观存在。即人性“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但无论能否被人正确的认知,它都“在那里”运转着。与此同时,无论是“机器”预设、“完型”预设,还是“拟畜”预设、“自我实现”预设,抑或是“科学家”预设,现代主义心理学取向都相信人性(心理)是被决定的:要么决定于个体自身的某种先在的力量(如“力比多”、“生物完型”等等);要么决定于个体之外的某种环境的刺激;要么决定于个体内在与外在的力量的“交互”作用。社会建构论对此持反对态度,主张人性是社会的建构,是话语的建构,是文化历史的产物。(一) 人性是社会的建构

社会建构论反对将情绪、动机、人格、自我看作是“精神实在”,反对对人的本质(人性)作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探讨。退一步讲,如果一定要探讨人性问题,那么所谓人性决非是一些先在的、被决定着的,同时又反过来决定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某些稳定的结构、特质、倾向或是实在,人性只不过是社会的建构。

现代主义心理学对于“攻击性”进行了大量的人性观层面的探讨,如依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人的攻击本能;依照格式塔学派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人的先在的生物“完型”;依照社会学习论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个体榜样学习的结果,等等。而依照社会建构论者看来,所谓“攻击性”,仅只是一种“预设”和“叙事”,是研究者从人的行为表现中推论出来的东西,然后又用于解释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循环论证”。如果真有一个稳定的人性内在于人的心灵,那么在各种场合其行为表现都应是一致的,但实际上在不同的场合人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如在这一种场合,可能富于攻击性、挑衅性,在另外一个场合则可能表现为包容性、退让性。可见,行为表现并非是单一的、同质的,而是复杂的、多元的、异质的。由此,一些激进的社会建构论者主张,人的行为同情景相联系,而不是由所谓的“人性”决定的。所谓“人性”仅仅是心理学家的幻影,是特定研究群体在互动历程中达成的共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同彻底否认人性存在的激进的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不同,逐渐成为主流的温和的社会建构论者并不否认人性的存在,主张人性是话语的建构。话语(语言)范畴作为先在于个体的存在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发展。话语(语言)作为一种“前在”是个体的思维和行为的必然选择,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自身提供了范畴和分类的方式,为人的思维、行为提供了方向和约定,使人们能对自身的行为、心理和经验进行分类、解释或定义。对于个体而言,不是人规定了话语(语言),而是话语(语言)规定了人,规定了人的心理与行为。“对于现代主义而言,世界简简单单地‘在那里(out of there)’,以供观察。然而在后现代主义文本中,这种假设是没有理由的……谈及‘世界’或‘心灵’等需要语言,‘物质’、‘心理过程’等词语并非世界的镜子,而是语言系统的构成成分……在这个意义上,那些被我们当成‘真实的’,那些我们信以为真的心理功能,不过是公共建构的副产品。”(二) 人性是关系的存在

社会建构论者相信人性不是个体所固有的抽象的存在物,而是话语的建构。与之相对应,社会建构论主张把人性、人格、自我等看作是“关系的存在”、“过程性存在”以及“文化历史的产物”。

从个体的角度看,话语是一种先于个人的“先在”,是一整套意义、隐喻、表征或陈述系统;但从发生学角度看,话语是特定共同体中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的呈现;是同一文化中的“游戏者”共同参与建构的产物。承认人性是社会的建构、话语的建构,亦就是承认人性是关系的存在。每一个人都处在特定社会关系模式之中。在每一种关系体里,每一个人都以一种角色或身份存在着,如“父亲”、“领导”、“乘客”、“患者”等,每一种角色或身份都与其它角色或身份构成多种关系。人的行为不是内在心灵(人性)的自主选择,而是由特定角色或身份及其与相应对象的关系决定的。人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身份与不同对象互动时,基于角色文本约定的不同,便可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人性(或人格),如攻击包容、自私利他、自信害羞、乐群孤独。人性究竟是攻击性、自私性还是包容性、利他性?社会建构论认为,人们很难其实也无须对此加以考证或鉴别,因为人性(或人格、自我)并不是一种恒常的存在,而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关于这一点,著名社会建构论者肖特(j. shotter)进行了清楚明了地概括:“从关系论的观点来看,内部生活的意识是通过发生于社会生活和话语实践的语言交往而创造出来的,是联合行动的结果。以这种观点来看,被心理学家当作现存的认知实体——意向、记忆、动机、知觉、情绪等等并非客观的和最后的形式,而是处在不断建构的过程中,这种建构过程又依赖于各种话语环境中同他人的相互关系。”[10]7

人性是话语的建构、是关系的存在,并不等于说人性是话语或关系的决定物。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如果将人作为关系的决定物是对人的本质抽象,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复归。人与关系的关系具有相互构成性,亦即人既由关系构成,又是关系的建构者。关系是处在不断建构中的关系,话语是互动过程中建构的结果并始终处在重构中的话语。关系、话语、知识都不过是文化历史的产物,都不可能超越时空、历史和文化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性是人与关系互构历程中的积极、能动的存在,是一种过程性存在,是文化历史的产物。

三、 社会建构论人性观的心理学意义

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对心理学研究的现代主义范式形成了深刻地影响和冲击。随着社会建构论及其它后现代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学的现代主义研究范式的解构和重构,西方心理学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本学科的研究取向与方法,重新审视心理成因、心理异常与治疗等方面的难题[11]79-84,并可能导致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9]803-813

心理学界对社会建构论为本已纷争不断的心理学所带来的这场“革命”褒贬不一,一部分心理学者极力主张心理学必须尽快消解冲突,以某种公认的元理论实现心理学的整合与统一。我们认为,限于学科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心理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很难实现人们期望的大一统的格局。

心理学研究受制于自然科学的进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视界以及社会实践需要的共同制约。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共同限定或决定着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及其对心理问题的揭示程度。在19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一直蛰伏在哲学范畴中,囿于认识论层面的思辨性探讨,限于对人的主观意识的简单、粗糙的阐释。尽管如此,哲学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立已经为心理观、人性观的冲突埋下了伏笔。而随着19世纪中后期西方工业革命引发的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物理学、生理学的长足进步,经验主义获得了哲学上的主导地位,心理学因此沿着经验主义道路,迎应时代的要求,从哲学的视界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科学主义取向占据主导地位的独立的学科。然而盛行于20世纪的经验主义(如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并不能解决哲学上的所有问题,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没能为科学主义心理学提供足够的科学营养,因此虽经百年沧桑,科学主义心理学依然未能解决本学科存在的诸多难题。科学主义心理学取向自身的缺陷为建之于理性主义基础上的人文主义心理学留下了生存的空间。前者在对后者持续的批判和解构中昭示着自己的存在,建构着自己的理论。从而使心理学陷入内源外源的纷争中,在两极摇摆中踯躅前行。以社会建构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取向试图跳出现代主义内源外源的泥潭,主张心理现象既不存在于个体内部,也不简单地存在于外部环境的刺激,而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人际互动的结果,是人际关系的产物。社会建构论对主客二元论、本质论、决定论和个体中心主义的彻底反动使得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成为次要矛盾,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野成为当今心理学研究取向冲突和对立的焦点。

毫无疑问,社会建构论在人性观上的超越性对于克服现代主义内源外源纷争、个体中心主义和实证霸权倾向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但是社会建构论还只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新生事物,远未形成为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虽然其展示出来的活力和生机不可小视,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不比其它研究取向少。因此,无论是否有此雄心,社会建构论要取代主流心理学,成为公认的元理论,以实现学科的最终统一,将是相当困难的。我们认为,尽管外源决定论所带来的科学主义研究取向限于自然科学发展的局限性使心理学陷入对琐碎、枝节问题的探讨而饱受指责,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能够及时调整其极端的个体中心主义和实证霸权倾向,随着神经生理学、脑科学、乃至基因生物学、数学和物理学的进展,科学主义心理学将再次找到新的理论增长点,焕发出新的活力。内源决定论所带来的人文主义研究取向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对文化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的批判,以及在方法论上的超个人主义、本土化取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阵营。由此看来,分裂和对立仍将是当前心理学发展的基本态势和主要特征。

分裂和对立使心理学走向多元,也使学界对心理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然而过度强调本研究阵营的真理性,盲目排斥相异的理论和研究取向将不利于学科本身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心理学研究者应以宽容、整合、超越的视界看待不同的人性观及其带来的不同理论取向、方法论和理论构建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使心理学沿着建构、解构、重构的螺旋式上升的道路不断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主义不必视社会建构论有如“洪水猛兽”,社会建构论也不必把现代主义全盘否定,承认对方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充分汲取对方研究的合理因子,是使自身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

当然,要使不同研究取向在人性观层面实现融合将是十分困难的。现代主义内源决定论和外源决定论的两极摇摆之势,促使一些研究者试图以交互决定论来弥合内源外源之争。而事实业已证明,交互决定论不仅没有终结二者之争,反而使对立进一步加剧。社会建构论是对决定论的彻底否定,这种人性观从根本上抛弃了心理(心灵)的本质主义和决定论,从而走向相对主义的互动论。现代主义取向与社会建构论取向在人性观层面的融合或彼此取代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我们认为搁置矛盾和冲突,以宽容、平等、对话的原则面对不同人性观取向是有助于学科发展的建设性心态。毕竟人类文明尚未达成对真理的真正把握,人们可以找到很多经验事实证明人性是决定的,存在于个体内部,同样也能找到证据证明人性是建构的,存在于个体之间。每一种取向都可以坚持自己的人性观选择,但它仅只是一种可行的选择而非真理性选择。不同选择之间不存在高下优劣之分。不同选择之间需要彼此宽容、平等对话,而不必沉溺于新一轮纷争的泥潭。

不同研究取向在方法论和应用层面的相互借鉴和相互促进则是完全可行的。事实上,这种研究态度已经在二者交锋中为一些有识之士所采纳。如社会建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格根就认为通过吸收实验(或实证)的方法,社会建构论可以在方法论层面上获得极大的收益。持科学主义观点的心理学家弗雷德曼尽管批评格根激进的相对主义观点,但是也承认“科学心理学已经受益于后现代主义,承认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后现代主义促进了文化意识,特别是对权力和地位差异的关注。”[12]463他因此认为后现代主义取向存在有益的一面,值得科学主义取向反思和借鉴。再例如,在有关“自我”的研究领域,许多实验心理学家开始吸收社会建构论的某些观点,建构着新型自我观和人格观,提出了“情境化的”自我观、人格观,并以经验实证方法证实了儿童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对自我的描述不同,亦即具有不同的自我概念和人格表现。这说明,两种取向在心理学的实践中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况志华,叶浩生.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j].心理学报,2005,37(5).

[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niley, edley. unravelling social constructionism [j]. theory & psychology, 2001, 11(3).

[4]slife, b. d. & williams, r. n. toward a theoretical psychology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8, 5(3).

[5]smith, n. currents systems in psychology [m]. wardsworth publication, 2001.

[6]gergen,k.j.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m]. sage publication, 1999.

[7]gergen k. j. realities and relationships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8]霍涌泉.后现代主义能否为心理学提供新的精神资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9]gergen k. j. psychology science in a postmodern context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10).

[10]shotter j.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ur inner selves [j]. journal of constructivist, psychology, 1997(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