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电子信息工程定义

电子信息工程定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23 14:57:05

电子信息工程定义

电子信息工程定义篇(1)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应用

引言

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其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并且在社会各界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各界的发展,给许多行业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当然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带来促进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在电子工程信息中的运用进行具体的分析,希望可以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一、电子信息工程的定义

电子信息工程主要就是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工程,在这个信息处理的工程中,主要是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完成系统的构建的。在这个系统中可以对信息进行特别快速的处理,同时其准确性也会比较高[1]。这个系统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还能对自身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控制,在一定意义上减少了维修的投入成本。这一系统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其实就是人们通过电子设备来完成的通信方式。

二、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特征

电子信息工程主要的特征有三点。其一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信息覆盖的范围比较广。电子信息工程也应用到很多行业当中,给很多行业的生产和工作都会带来一定的便利,多以其覆盖范围广是其比较重要的一个特点。其二是、电子信息工程的通信速度会比较快。并且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其传播的节点会比少,传播的信息量也会比一般的系统要多。并且还有较强的时效性。其三是、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速度会比较快[2]。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水平越来越高,其发展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电子信息工程这种依赖网络技术而得以发展的工程的发展速度自然也会越来越快。

三、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就是在信息传递的方面。如今已经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每天都会出现不同的信息,人们也会对这些最新的信息进行浏览。在这些信息的浏览过程中,人们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人们的眼界也会更加的开阔,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的愿望。并且当国家有了一些较新的工作计划的出现,人们也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使得通信行业也随之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次就是体现在资源的共享方面。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使得资源的共享得到了更好的实现,最明显的就是在数字图书馆上的体现,在传统的图书馆中,每个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都比较闭塞,所以人们想要查阅资料的时候也比较困难,但是电子图书馆的出现,更好的促进了资源的共享。再次,电子信息工程还体现在设备的开发方面[3]。电子设备的开发也是依赖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的,所以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也会在一定意义上促进电子设备的开发工作的进行。最后,电子信息工程还能对联网功能的提升有促进的作用。电子信息工程的不断开发和完善,其实也就是从侧面反映出了电子设备联网功能的提升。

四、电子信息工程中隐藏的安全问题

电子信息网络工程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个事物如果以下子得到较快的发展,那么其自身存在的一些劣势就会随之显现。在电子信息工程中主要的存在的安全问题,就是传输线路的安全问题和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一些网络上的黑客分子会利用自己的计算机技术,对一些在网络上进行传输的信息进行窃取的工作,或者是对信息的工程进行一些破坏。这些都是威胁电子信息工程安全的问题,所以在和建设电子信息网络工程时,一定要加强对这些安全问题的注意。

五、结语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以得到的认知是,对电子信息工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电子信息工程所具备的一些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同时也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在电子信息工程运用中存在的一些安全性的问题,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能更好的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事先电子信息工程的更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习松,张勇.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J].科技与创新,2014,22:152.

[2]史媛芳,张心全.浅析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4:239.

电子信息工程定义篇(2)

关键词:电子政务;意义;问题;路径选择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因特网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时也给传统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一场革命。但由于电子政务是一种新生事物,其技术理性与技术要求远远超出了政府管理的现实情况,这使得电子政务在建设的过程中凸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正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电子政务的涵义及建设电子政务意义

(一)电子政务的涵义

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政务泛指各类行政管理活动,而狭义的政务则指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将采用狭义的政务概念。根据上述的狭义电子政务定义,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当是上述这三类系统的有机结合。

(二)建设电子政务的意义

1.能够降低办公费用,提高工作效率。电子政务可以从多方面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如众所周知,政府每年用在文件印刷的费用是巨大的。如果这些文件在内部网站上可以查到,那么就不必花太多的钱在纸上,这样又可以保护宝贵的森林资源。随着政府采用数字系统,软件将改造政府的工作方式,从而节约成本。

2.可以更高效地给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电子政务通过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全面信息共享等工作进程,从而营造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的电子化虚拟机关,实现广泛范围意义的政府机关间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需求、人们可以使用的形式、人们要求的时间及地点,提供人们各种不同的针对个性的服务选择。电子政务能够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这样就有利于政务公开,人民群众随时可以详细地知晓政府政务,从而有助于减少政府及其官员腐败,化解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3.电子政务在实现“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通常是一国内最大的“企业”,如果它带头使用技术,就会自动地提高本国的技术技能,并推动全国转移到信息市场去。政府靠行政命令或提供诱因能带动所有跟它合作业务的公司。从而推进全社会的信息化、工业化、现代化。

4.提高政府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政府信息化可使政府运用所获取和掌握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的准确可靠的信息,对制定正确的决策,做出理性与科学的判断,采取有针对性和见实效的行为,进而提高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水准和质量。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发展电子政务的认识上还存在不少误区

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还存在不少错误认识。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结果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或者成为一种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种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些都是只注重信息手段而忽视政府业务流程改进的结果。

(二)电子政务基础信息建设落后,发展电子政务任务十分紧迫

由于当前电信领域的改革尚未到位,计算机、有线电视和电信的影响了我国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我国各地政府的计算机、电信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不高,无线互联网、数字电视和呼叫中心等数据通信设施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

世界主要经济技术大国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十分迅速,政府管理和服务已经初步实现了电子化,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家庭上网密切融合,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水平大大提高,初步形成信息社会的雏形。而我国的电子政务才刚刚起步,电子政务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尚属空白,应用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探索阶段,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发展很不平衡,与主要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发展电子政务的任务十分紧迫。

(三)缺乏统一规划,也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

电子政务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相应的组织机构,没有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业务内容单调重复,造成新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组长、北航副校长怀进鹏指出:标准化是支撑电子政务的重要手段。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也指出,电子政务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配合,否则即使投入再多的资金,也不过是多了一张漂亮的皮毛而已,这样的电子政务最终只能沦为信息孤岛。综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政府工作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战略,制定了相应的政府电子政务规划。

(四)电子政务立法严重滞后

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政务应用的法律规定,如英国政府了《政府现代化白皮书》,加拿大政府《利用新技术更新政府服务规划》。各国还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和实施政府电子政务。如英国在内阁办公室成立信息中心,美国成立了信息技术理事会。由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较晚,目前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而对于如何促进电子交易、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的法律效力等方面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使公文和通知的传送仍然以书面的为最权威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三、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问题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观念,强化信息网络意识

政府部门应尽快建设政府网络平台,最大限度地向公众开放一切可以公开的信息,以现代化手段指导政府行政。为此各级政府信息化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协调各方关系,从技术部门、科研院所聘请专家组成政府信息化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实行建设的规范化。另外,政府公务员特别是管理者领导者,要强化网络意识,不仅要把电子政府当作“一种新技术形式”来看待,更要把它当作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来实践,这样才能使先进的技术为现代的政府服务。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吸收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就我国目前实际,电子政务的发展不仅要有政府公务员以提高其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工作都是技术等硬件的配合。为此,要健全、完善政府专网建设,加快建设宽带、高速的政务网络系统;规划、引导国家骨干通信网络和社区宽带网建设,促进无线上网、数字电视与呼叫中心等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加快各地“数字城市”和政务系统建设,进一步改造各级政府与上级机关联通的政府专网。实现互联网产业化运作,吸引私人部门与非政府机构参与电子政务建设。在确保政务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通过合理方式授权企业参与筹保障电子政务得以真正实现的重要因素。这样既可以减轻政府部门的压力,确保维持政府网站运行的资金来源,企业也可以通过产品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数据的商业再开发而获得利润。

各级政府要以发展电子政务、实现“电子政府”为目标,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以此为契机,充分认识到电子政务的建设是对传统的政府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所进行的彻底变革。同时借鉴电子政务成熟国家的成功经验,多引进、介绍、学习国际社会的最新研究成果。

(三)加强政府统一规划与领导,注重信息资源整合

在国务院中建立电子政务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可以采取“总体统筹、分工负责”的原则;加强政府的指导、监督等管理工作,制定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全国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和指导意见,提出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切勿造成信息的“条块分割”;注重整合政务信息资源,打破各级政府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对一些拟开工建设的电子政务工程要纳入到全国性规划中,对已投入使用和在建的电子政务应逐渐过渡到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之下,建成统一的公共信息平台。

(四)建立电子政务的法制和法律环境

作为电子政务的基石,对电子政务进行相关的立法已势在必行。从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的现状来看,目前还没有电子政务整体立法。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法必须有法可依,立法的滞后或不完善必将严重影响和制约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实施。因此,电子政务的整体立法必不可缺。从目前来看,与电子政务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订工作有必要适当加快。其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电子文件法、电子签名法、电子版权法、数据保护法、电子身份证法、信息资源的管理传递交换条例等;而当前最紧要的是要加快研究和制定与电子签名有关的立法和法规。除此之外,由于电子政务与互联网有密切的联系,而目前已有的法规尚不够健全。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利用互联网从事犯罪活动日前猖獗,这势必影响到电子政务的正常发展。而我国目前针对计算机违法犯罪的处罚条款还分散于《刑法》、《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件》等法律、法规中;它们还不够系统、全面,其具体操作也比较困难。为了更好地打击计算机犯罪,保护网络安全,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专用的法律——《网络刑法》,旨在为打击计算机犯罪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也为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四、结语

目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加快电子化政务建设无疑会成为它摧城拔寨的利器,但是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篇幅有限,作者能力不足、见识有限,只能粗略地论述以下问题,至于更深层次的问题和看法,有待更多的学者、专家去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国俊.电子政务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杨世运.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1,(4).

[3]成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思考[J].信息建设,2002,(11).

电子信息工程定义篇(3)

关键词:电子政务;意义;问题;路径选择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因特网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时也给传统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一场革命。但由于电子政务是一种新生事物,其技术理性与技术要求远远超出了政府管理的现实情况,这使得电子政务在建设的过程中凸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正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电子政务的涵义及建设电子政务意义

(一)电子政务的涵义

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政务泛指各类行政管理活动,而狭义的政务则指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将采用狭义的政务概念。根据上述的狭义电子政务定义,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当是上述这三类系统的有机结合。

(二)建设电子政务的意义

1.能够降低办公费用,提高工作效率。电子政务可以从多方面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如众所周知,政府每年用在文件印刷的费用是巨大的。如果这些文件在内部网站上可以查到,那么就不必花太多的钱在纸上,这样又可以保护宝贵的森林资源。随着政府采用数字系统,软件将改造政府的工作方式,从而节约成本。

2.可以更高效地给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电子政务通过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全面信息共享等工作进程,从而营造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的电子化虚拟机关,实现广泛范围意义的政府机关间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需求、人们可以使用的形式、人们要求的时间及地点,提供人们各种不同的针对个性的服务选择。电子政务能够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这样就有利于政务公开,人民群众随时可以详细地知晓政府政务,从而有助于减少政府及其官员腐败,化解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3.电子政务在实现“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通常是一国内最大的“企业”,如果它带头使用技术,就会自动地提高本国的技术技能,并推动全国转移到信息市场去。政府靠行政命令或提供诱因能带动所有跟它合作业务的公司。从而推进全社会的信息化、工业化、现代化。

4.提高政府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政府信息化可使政府运用所获取和掌握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的准确可靠的信息,对制定正确的决策,做出理性与科学的判断,采取有针对性和见实效的行为,进而提高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水准和质量。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发展电子政务的认识上还存在不少误区

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还存在不少错误认识。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结果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或者成为一种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种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些都是只注重信息手段而忽视政府业务流程改进的结果。

(二)电子政务基础信息建设落后,发展电子政务任务十分紧迫

由于当前电信领域的改革尚未到位,计算机、有线电视和电信的影响了我国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我国各地政府的计算机、电信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不高,无线互联网、数字电视和呼叫中心等数据通信设施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

世界主要经济技术大国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十分迅速,政府管理和服务已经初步实现了电子化,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家庭上网密切融合,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水平大大提高,初步形成信息社会的雏形。而我国的电子政务才刚刚起步,电子政务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尚属空白,应用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探索阶段,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发展很不平衡,与主要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发展电子政务的任务十分紧迫。

(三)缺乏统一规划,也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

电子政务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相应的组织机构,没有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业务内容单调重复,造成新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组长、北航副校长怀进鹏指出:标准化是支撑电子政务的重要手段。着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也指出,电子政务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配合,否则即使投入再多的资金,也不过是多了一张漂亮的皮毛而已,这样的电子政务最终只能沦为信息孤岛。综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政府工作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战略,制定了相应的政府电子政务规划。

(四)电子政务立法严重滞后

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政务应用的法律规定,如英国政府了《政府现代化白皮书》,加拿大政府《利用新技术更新政府服务规划》。各国还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和实施政府电子政务。如英国在内阁办公室成立信息中心,美国成立了信息技术理事会。由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较晚,目前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而对于如何促进电子交易、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的法律效力等方面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使公文和通知的传送仍然以书面的为最权威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三、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问题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观念,强化信息网络意识

政府部门应尽快建设政府网络平台,最大限度地向公众开放一切可以公开的信息,以现代化手段指导政府行政。为此各级政府信息化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协调各方关系,从技术部门、科研院所聘请专家组成政府信息化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实行建设的规范化。另外,政府公务员特别是管理者领导者,要强化网络意识,不仅要把电子政府当作“一种新技术形式”来看待,更要把它当作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来实践,这样才能使先进的技术为现代的政府服务。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吸收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就我国目前实际,电子政务的发展不仅要有政府公务员以提高其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工作都是技术等硬件的配合。为此,要健全、完善政府专网建设,加快建设宽带、高速的政务网络系统;规划、引导国家骨干通信网络和社区宽带网建设,促进无线上网、数字电视与呼叫中心等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加快各地“数字城市”和政务系统建设,进一步改造各级政府与上级机关联通的政府专网。实现互联网产业化运作,吸引私人部门与非政府机构参与电子政务建设。在确保政务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通过合理方式授权企业参与筹保障电子政务得以真正实现的重要因素。这样既可以减轻政府部门的压力,确保维持政府网站运行的资金来源,企业也可以通过产品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数据的商业再开发而获得利润。

各级政府要以发展电子政务、实现“电子政府”为目标,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以此为契机,充分认识到电子政务的建设是对传统的政府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所进行的彻底变革。同时借鉴电子政务成熟国家的成功经验,多引进、介绍、学习国际社会的最新研究成果。

(三)加强政府统一规划与领导,注重信息资源整合

在国务院中建立电子政务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可以采取“总体统筹、分工负责”的原则;加强政府的指导、监督等管理工作,制定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全国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和指导意见,提出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切勿造成信息的“条块分割”;注重整合政务信息资源,打破各级政府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对一些拟开工建设的电子政务工程要纳入到全国性规划中,对已投入使用和在建的电子政务应逐渐过渡到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之下,建成统一的公共信息平台。

(四)建立电子政务的法制和法律环境

作为电子政务的基石,对电子政务进行相关的立法已势在必行。从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的现状来看,目前还没有电子政务整体立法。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法必须有法可依,立法的滞后或不完善必将严重影响和制约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实施。因此,电子政务的整体立法必不可缺。从目前来看,与电子政务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订工作有必要适当加快。其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电子文件法、电子签名法、电子版权法、数据保护法、电子身份证法、信息资源的管理传递交换条例等;而当前最紧要的是要加快研究和制定与电子签名有关的立法和法规。除此之外,由于电子政务与互联网有密切的联系,而目前已有的法规尚不够健全。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利用互联网从事犯罪活动日前猖獗,这势必影响到电子政务的正常发展。而我国目前针对计算机违法犯罪的处罚条款还分散于《刑法》、《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件》等法律、法规中;它们还不够系统、全面,其具体操作也比较困难。为了更好地打击计算机犯罪,保护网络安全,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专用的法律——《网络刑法》,旨在为打击计算机犯罪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也为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四、结语

目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加快电子化政务建设无疑会成为它摧城拔寨的利器,但是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篇幅有限,作者能力不足、见识有限,只能粗略地论述以下问题,至于更深层次的问题和看法,有待更多的学者、专家去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国俊.电子政务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杨世运.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1,(4).

[3]成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思考[J].信息建设,2002,(11).

电子信息工程定义篇(4)

1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涵义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这种记录就是一种信息。但是在这里我们要弄清信息化中的信息不仅仅限于档案本身的记录信息,它还包括将原始信息进行处理后与社会其他信息形式融合形成的更广泛的信息。可见档案信息化的内容就有两方面:一是狭义上的信息化,就是将档案自身的内容信息化;二是广义上的信息化,就是将档案信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的信息化。所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在现代化的技术条件下,一方面促进档案本身信息进入社会交流系统,在社会中广为传播,另一方面就是将档案中的信息与其他社会信息形式融合使用,在社会中传播,广泛地服务于社会。当然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并不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因为档案信息一旦广为社会大众利用,狭义的档案资源信息化,必然与社会发生普遍的联系,必然要与社会中的其他信息交融而广泛地交流和传播,形成另外形式的信息,即广泛意义的档案信息化。

2 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一定的社会意识就具有一定的社会能动作用。那么社会档案意识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然有能动的影响,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推动力。所以,档案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观念信息化”。档案工作人员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力量,他们的能动性事关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只有让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树立档案信息的意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档案工作人员才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主动关心档案信息化建设事业,认真做好信息化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主动思考社会文献信息系统中各种文献信息的渗透和融合,促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其他社会信息事业相互结合,共同发展。

3 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技术

3.1 配备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扫描仪等硬件设备

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或完善,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操作进行培训及推广,逐步建立同一平台为分中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3.2 档案中心目录及全文的数字化

档案信息数据输入是目录中心的基础性工作,对各职能部门每年移交的大量成果档案资料,边整理边输入,从信息源头抓起,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实施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双套制”工作模式,避免重复劳动,不但能节约人力和财力,而且也会大大加快了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进程。

3.3对上网信息进行密级界定

首先制订密级标准,对室藏档案按公开、内部、秘密、机密进行界定;其次对档案信息使用者进行网上身份验证,对不同身份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信息查询权限,以保障软件系统的安全。

4 提高档案信息管理水平

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和电子政务的加快推进,使档案基础建设的重心向档案信息化建设转变。现今,在计算机管理渗透的形式下,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应用为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档案部门建立自己的局域网,添置计算机、光盘刻录机、扫描仪等,在系统开发和档案利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1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如何安全且高效地管理电子档案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早在2002年,国家档案局就发布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要求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和接收单位认真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等工作。因此,选取适合电子文件形成单位自身特点的档案管理软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录入、开发利用等工作是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回避的一项重要工作。

4.2档案管理软件的对象是电子文件

通过选取合适的档案管理软件,不但可以达到科学、高效管理电子文件的目的,而且电子文件作为信息资源,经过软件的整合和开发,既是电子文件形成单位的有益积累,又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4 推行档案信息化管理,确立工程档案发展的新方向工程建设的过程就是工程档案的形成过程,这就决定了工程档案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工程立项直到工程验收的各个阶段,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都是由不同的单位或部门来实施的,这就在客观和主观上都大大增加了工程档案建立的难度,信息化管理无疑提高工程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

电子信息工程定义篇(5)

(一)电子政务的涵义

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政务泛指各类行政管理活动,而狭义的政务则指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将采用狭义的政务概念。根据上述的狭义电子政务定义,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当是上述这三类系统的有机结合。

(二)建设电子政务的意义

1.能够降低办公费用,提高工作效率。电子政务可以从多方面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如众所周知,政府每年用在文件印刷的费用是巨大的。如果这些文件在内部网站上可以查到,那么就不必花太多的钱在纸上,这样又可以保护宝贵的森林资源。随着政府采用数字系统,软件将改造政府的工作方式,从而节约成本。

2.可以更高效地给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电子政务通过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全面信息共享等工作进程,从而营造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的电子化虚拟机关,实现广泛范围意义的政府机关间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需求、人们可以使用的形式、人们要求的时间及地点,提供人们各种不同的针对个性的服务选择。电子政务能够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这样就有利于政务公开,人民群众随时可以详细地知晓政府政务,从而有助于减少政府及其官员腐败,化解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3.电子政务在实现“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通常是一国内最大的“企业”,如果它带头使用技术,就会自动地提高本国的技术技能,并推动全国转移到信息市场去。政府靠行政命令或提供诱因能带动所有跟它合作业务的公司。从而推进全社会的信息化、工业化、现代化。

4.提高政府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政府信息化可使政府运用所获取和掌握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的准确可靠的信息,对制定正确的决策,做出理性与科学的判断,采取有针对性和见实效的行为,进而提高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水准和质量。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发展电子政务的认识上还存在不少误区

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还存在不少错误认识。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结果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或者成为一种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种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些都是只注重信息手段而忽视政府业务流程改进的结果。

(二)电子政务基础信息建设落后,发展电子政务任务十分紧迫

由于当前电信领域的改革尚未到位,计算机、有线电视和电信的影响了我国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我国各地政府的计算机、电信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不高,无线互联网、数字电视和呼叫中心等数据通信设施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

世界主要经济技术大国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十分迅速,政府管理和服务已经初步实现了电子化,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家庭上网密切融合,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水平大大提高,初步形成信息社会的雏形。而我国的电子政务才刚刚起步,电子政务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尚属空白,应用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探索阶段,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发展很不平衡,与主要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发展电子政务的任务十分紧迫。

(三)缺乏统一规划,也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

电子政务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相应的组织机构,没有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业务内容单调重复,造成新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组长、北航副校长怀进鹏指出:标准化是支撑电子政务的重要手段。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也指出,电子政务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配合,否则即使投入再多的资金,也不过是多了一张漂亮的皮毛而已,这样的电子政务最终只能沦为信息孤岛。综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政府工作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战略,制定了相应的政府电子政务规划。

(四)电子政务立法严重滞后

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政务应用的法律规定,如英国政府了《政府现代化白皮书》,加拿大政府《利用新技术更新政府服务规划》。各国还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和实施政府电子政务。如英国在内阁办公室成立信息中心,美国成立了信息技术理事会。由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较晚,目前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而对于如何促进电子交易、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的法律效力等方面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使公文和通知的传送仍然以书面的为最权威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三、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问题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观念,强化信息网络意识

政府部门应尽快建设政府网络平台,最大限度地向公众开放一切可以公开的信息,以现代化手段指导政府行政。为此各级政府信息化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协调各方关系,从技术部门、科研院所聘请专家组成政府信息化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实行建设的规范化。另外,政府公务员特别是管理者领导者,要强化网络意识,不仅要把电子政府当作“一种新技术形式”来看待,更要把它当作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来实践,这样才能使先进的技术为现代的政府服务。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吸收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就我国目前实际,电子政务的发展不仅要有政府公务员以提高其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工作都是技术等硬件的配合。为此,要健全、完善政府专网建设,加快建设宽带、高速的政务网络系统;规划、引导国家骨干通信网络和社区宽带网建设,促进无线上网、数字电视与呼叫中心等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加快各地“数字城市”和政务系统建设,进一步改造各级政府与上级机关联通的政府专网。实现互联网产业化运作,吸引私人部门与非政府机构参与电子政务建设。在确保政务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通过合理方式授权企业参与筹保障电子政务得以真正实现的重要因素。这样既可以减轻政府部门的压力,确保维持政府网站运行的资金来源,企业也可以通过产品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数据的商业再开发而获得利润。

各级政府要以发展电子政务、实现“电子政府”为目标,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以此为契机,充分认识到电子政务的建设是对传统的政府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所进行的彻底变革。同时借鉴电子政务成熟国家的成功经验,多引进、介绍、学习国际社会的最新研究成果。

(三)加强政府统一规划与领导,注重信息资源整合

在国务院中建立电子政务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可以采取“总体统筹、分工负责”的原则;加强政府的指导、监督等管理工作,制定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全国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和指导意见,提出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切勿造成信息的“条块分割”;注重整合政务信息资源,打破各级政府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对一些拟开工建设的电子政务工程要纳入到全国性规划中,对已投入使用和在建的电子政务应逐渐过渡到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之下,建成统一的公共信息平台。

(四)建立电子政务的法制和法律环境

作为电子政务的基石,对电子政务进行相关的立法已势在必行。从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的现状来看,目前还没有电子政务整体立法。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法必须有法可依,立法的滞后或不完善必将严重影响和制约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实施。因此,电子政务的整体立法必不可缺。从目前来看,与电子政务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订工作有必要适当加快。其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电子文件法、电子签名法、电子版权法、数据保护法、电子身份证法、信息资源的管理传递交换条例等;而当前最紧要的是要加快研究和制定与电子签名有关的立法和法规。除此之外,由于电子政务与互联网有密切的联系,而目前已有的法规尚不够健全。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利用互联网从事犯罪活动日前猖獗,这势必影响到电子政务的正常发展。而我国目前针对计算机违法犯罪的处罚条款还分散于《刑法》、《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件》等法律、法规中;它们还不够系统、全面,其具体操作也比较困难。为了更好地打击计算机犯罪,保护网络安全,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专用的法律——《网络刑法》,旨在为打击计算机犯罪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也为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四、结语

目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加快电子化政务建设无疑会成为它摧城拔寨的利器,但是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篇幅有限,作者能力不足、见识有限,只能粗略地论述以下问题,至于更深层次的问题和看法,有待更多的学者、专家去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国俊.电子政务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杨世运.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1,(4).

[3]成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思考[J].信息建设,2002,(11).

电子信息工程定义篇(6)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工业的生产方式,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下,自动化技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在工业生产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的应用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自动化技术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发展趋势。从广义上来说,自动化技术包含了工业生产、军用和民用领域的应用。从狭义上来说,自动化技术主要指的是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中,自动化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机械设备等的应用实现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决策、控制、管理等活动的自动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以及安全性,降低生产的成本以及对于能源的消耗。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中,自动化技术正向着智能化、多元化以及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二、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的重要性

1.实现电子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和机械化

自动化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机器的应用来提高生产力,这使得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从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来说,设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最基本的电子设计原理,还要能够理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另外,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包含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技术,因此,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对于设计工作的机械化以及自动化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而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的应用一方面能够实现电子信息技术的一体化,提高设计的效率,改变当前的设计现状。另一方面自动化技术能够最大化的反应出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优势,有效的反应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多元化和标准化。

2.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控制水平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于电子信息的控制,并能够完成对于电子信息的设计和应用。信息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设计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技术设计中能够改变信息处理、开发形式以及内容的本质,实现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控制水平。自动化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技术的利用为信息处理及应用提供更方便的路径,为智能化控制带来一定的条件。对于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设计而言,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设计的水平,促进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3.促进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发展

自动化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都包含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些都能够体现出现代工业的发展趋势。由于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本身不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这使得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效率并不是很高,阻碍了工业生产的发展。而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各种技术的融合贯通,全面提高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设计效率,促进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发展,推动整个工业生产的改革。

三、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的应用

1.电路分析设计与计算机控制

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电路分析设计与计算机控制具有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在电路分析设计中,自动化在双口网络、三相电路等中都有着非常好的应用效果。而在计算机控制中,自动化技术的实践能力能够有效的证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程度。另外,在自动化技术中,计算机控制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计算机控制的应用能够体现出自动化技术的广泛性。

2.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通过对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应用来实现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在输入相关数据之后,计算机能够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分析,自动得到设计的结果,有效的提高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效率。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被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机械等各个行业中。另外,计算机辅助设计还包含了产品数据管理、辅助制造等内容。这些都极大的体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所带来的便利性。

3.辅助办公管理

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办公管理也是通过自动化技术来实现对于办公过程的管理。这个设计的流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对其进行细化。而通过人力来进行文件的分析和整理已经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子信息工程的效率。另外,由于工作量特别的大,工作过程中的失误率也会相应的提高。但是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OA辅助设计系统的应用来对数据信息和文件进行自动化的管理,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对于数据的准确计算和分析,有效的实现办公管理的自动化,提高办公管理的效率,降低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概率。

4.计算机辅助制造的自动化设计

信息技术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汽车设计领域应用信息技术对于提高车辆的设计质量和生产管理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的设计中,自动化技术主要进行的是工艺的设计、程序的编制等内容,能够有效的对设计过程进行验证,提高生产的效率,使得设计过程更加的完善。而计算机辅助制造硬件的设计中,自动化技术主要被应用在数控机床、装卸装置等内容的设计中,能够有效的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加大生产的力度。

结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着较为普遍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将被应用在更多的领域,来提高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效率。但是,目前自动化技术受到了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发展的限制,自动化技术并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意义。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自动化技术会更加的智能化,实现工业生产的改革,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狄恩仓.汽车一体化安全技术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4(01)

[2]蓝玉华.我国未来汽车新能源的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资讯.2015(07)

电子信息工程定义篇(7)

一、现阶段我国电子团务发展的背景

我国电子团务的发展一直是以电子政务的发展为契机的,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有着良好的社会政策环境,构成了现阶段电子团务发展的政策背景:

2005年11月3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在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围绕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推行电子政务;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信息化,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

2006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电子政务建设要实现五个转变:从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从信息网络分散建设向资源整合利用转变,从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从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从信息网站自建自管向发挥社会力量转变。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及时公共信息,为群众生活和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便利条件。”

以上这些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也是推动电子团务发展的良好政策背景。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共青团及其各级团组织在团务管理工作中积极努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也是推动我国电子团务发展的重要前提背景。

二、现阶段对电子团务的定义

电子团务是伴随电子政务而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鲜事物,而且电子团务最初直到现今的定义也大都套用电子政务,基于此我们首先就必须对电子政务进行明确的定义。现阶段,电子政务在学术界比较通用的定义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我们都知道广义的电子团务可以定义为对共青团团务的一切信息化技术辅助管理,但这样的定义过于笼统。结合我国电子团务的特色,并套用以上对电子政务的定义,全面总结概括之后,我们得出了现阶段对电子团务的定义。

笔者认为,所谓电子团务就是中国共青团组织应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运用各种信息化资源,把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将相关团务工作流程进行电子信息流程再造,超越时间、空间、及各组织之间的限制,全方位的向各层团组织和青年团员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

三、现阶段我国电子团务的应用模式分析

目前我国电子团务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大多数地方团组织都拥有自己的办公网站且初具规模,但还存在很多缺陷。有的并没有真正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共青团事务中来,只是单纯的用计算机来辅助团务管理,有的办公网站虽初具形态,但对电子团务概念模糊不清,没有在网站的基础上进行统筹管理。总的归类概括起来,现阶段我国电子团务的应用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单机模式,指的是单纯用计算机来辅助团务管理,即只要有一台计算机也可以开展的初级层次的运用电子工具的团务管理,其中不管这台机子是不是联入了互联网。这种模式无论在规模和效果上,显然都达不到要求,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团务,只能算是计算机在团务管理中的运用。新形势下,单纯的单机模式下的团务管理方式十分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肯定要被淘汰。目前这种模式只是还应用在某些村团支部、乡镇小学、中学团支部以及乡镇团委等条件十分有限的基层团组织。

2、局域网模式,指团务管理在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局域网中进行,一般是有统一的部门进行更新和管理。统一的网页作为主要的消息来源渠道,内部便利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开展协同办公和公文无纸化传输。该模式的规模和效果介于单机模式和互联网模式之间,是现在应用比较多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潜力在于,如果在规模、管理以及服务上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和完善,它就可以发展成为互联网模式。现阶段该模式主要应用在市级团委、具有较大规模的县级团委,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校。

3、互联网模式,指由统一服务器和协同办公软件形成的具有较大规模和强大服务功能的互联网团务办公平台,该平台不仅能实现比局域网更大范围的公文流转、信息交换、信息功能,还可以组织起较大规模及广泛区域内进行的档案分析分类管理、信息整合分析分类管理,数据库分析管理与存储等传统团务管理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同时各级团组织接入互联网后,就可以利用统一的网上系统进行团务管理。该模式是电子团务发展比较成熟之后才能形成的模式,它规模巨大,操作复杂,目前完善的互联网模式在我国各级团组织中还没有实现,只有在电子团务发展较完备的省级或更高层次的团委才有类似这种模式。

四、典型分析—青岛市委电子团务网站建设

就全国范围来看,最早对电子团务进行研究并第一个明确建立电子团务网站的是共青团青岛市委,该组织下设有100多个直属团组织,团务管理涉及的单位多、内容广,工作量大。为更好地打造扁平化组织,提高办公效率,共青团青岛市委响应国家号召,扎实推进电子政务,2003年10月,他们开始探讨建立基于WEB的电子团务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建设的比较完善,其功能主要分为团组织团干信息库、电子审批、工作考核、团务动态、团干E家、网上团校、团务用品商店和青春论坛等。由于此种模式是全国首创,在电子团务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并且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系统模式,所以现就对青岛市委电子团务网站建设过程进行分析。

1、体制上积极改革与探索。1999年,团青岛市委在全团较早开通青少年信息网。2003年,在团市委内部开通内部办公金宏系统,实现了办公自动化。而影响最大的则是在2004年8月在全市范围开始推广的基于WEB的电子团务管理系统。青岛团市委一直没有停止在团务管理方面上的探索。

2、观念上坚持服务与创新。正是因为青岛团市委在工作上坚持了服务与创新的理念,才有了03年一系列的举措,在当时的形势下,为了更好的服务青少年,正确引导青少年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提高团务工作的效率,他们选择了尝试团务工作的网络化和自动化,让共青团工作与时俱进,而没有等到外界环境对自身产生影响的时候才被动的去改变,经过近一年调研、开发和调试,他们成就了今天的共青团青岛市委电子团务网。

3、技术上充分运用现代网络的力量。当网络开始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的时候,共青团组织办公实行网络化,采用电子团务的趋势便不可逆转,因为共青团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年轻人。共青团青岛市委早在99年就看到了这一点,充分运用现代网络的力量,较早的调研和开发了网上团务管理和办公,虽然起初开发成本高昂,但却降低了以后会延绵不断袭来的办公成本,实际降低了总成本,提高了办公质量,并调动了广大年轻团员的积极性。

4、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共青团青岛市委在进行电子团务建设的过程中,做到了“应用第一,效率优先”,这也是国家对地方电子政务建设提出的要求,青岛团市委在进行电子团务建设中也执行了这一原则。进入青岛团市委的电子团务网站,网站建设实用而不花哨,一切以有利于开展团员工作为中心,共青团工作的各项分类一目了然,现阶段,我们在看多了众多各色各样的网站之后,再看到这样专一化实用的网站,一般都更会有工作的意欲。

五、积极推进电子团务应用模式和潜力空间研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