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物化学的重要性

生物化学的重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4 14:49:45

生物化学的重要性

生物化学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生物化学 医学教育 重要性

1 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按照一定的规律以及学以致用的原则,让学生自觉、认真地学习一种教学措施,此种教学措施被称为启发式教学法。之前的教学方法对整体知识结构的掌握和了解不够充分,只是单纯地教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学习,所以,启发式教学法是由之前的教学方法逐渐演变而来的,同时,在实际教学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并获得了一定成果。以各医学院校开设的临床专业和护理专业为例,临床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医院各个科室工作,所以,在进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时,学生不仅要清楚人体代谢的性质。另外,对于新陈代谢所造成的疾病和生物化学上相应的核心理论以及治疗方法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运用灵活、生动的方法对于难以理解的诱发疾病的原因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可以掌握医学知识理论,还能够让学生对疾病产生的原因有清晰的了解。

启发式教学是在之前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又给予创新的教学法,分析、探讨理论知识,并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开发思维,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掌握的启发方法。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加以巩固,让学生对于事物间的关联以及差异掌握得更加牢固,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2 相应的对策分析

2.1 及时地更新教材内容

截至目前,生物化学的相关教材的版本相对较少,且其更新也较慢,所以,要鼓励编写者及时地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并要督促生化课教师及时地更新教学方案,避免一味地套用传统教材,要及时地依据教材更新的内容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此外,在讲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基因组、肿瘤标志物、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以及基因的诊治等重要内容时,要注意联系临床学科的相关知识,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也能够为学生顺利地过渡至临床见习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2.2 学大纲

截至目前,在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的课时数不尽相同,这一课程所占据的地位也不相同,表现为一些学校将生物化学课程作为考查课,而另一些学校则将这一课程作为基础课。所以,要及时地设置统一的课时标准,配备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安排医学院校中的生物化学课程的课时数、教材等内容,以及时地规范医学院校中的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提升其在医学院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教学效果的优化提供坚实的保障。

2.3 重视学生反馈并开展集体备课

在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反馈,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率,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定期开展集体备课会,并鼓励教师积极地发言和讨论,交流自己在生物化学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针对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要积极地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以确保教师能够互相借鉴、相互学习,提高生物化学课的教学效率。

2.4 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生物化学教师平时备课时要注重病例的收集和疾病相关生化知识的积累,多与临床医师进行交流,不断完善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实现生化基础与临床知识的统一。另外,要充分利用来自医学院生物化学教师临床知识丰富的特点,采取集体备课、钻研教材、互通有无等方式达到优势互补。

2.5 加强生物化学知识和临床相关疾病知识的联系

深入地开展医学基础课教学改革,要在引导学生充分地掌握医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自觉地联系临床医学知识,要学会融会贯通。这就要求教师在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联系临床,比如,教师在讲解高血氨、氨中毒等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地扩展到假神经递质学说,同时也可以联系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在此过程中也可以适时地融入胺、硫醇、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等知识,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引入还原酶与他汀类调脂药的作用机理等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觉地将生物化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能够有效地维持学生对于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这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充分地认识到生物化学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3 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生物化学课程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教学,学生往往会觉得学习起来比较被动,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直观性和自主性。为了真正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技能,经调整后,现在教学过程中,除传统教学方法外,还增加了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和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既满足了多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需要,又使理论教学和实验环节效果大大提升。现在,通过直观演示法和现场教学法的实施,学生们可以在听老师讲解的同时,明确实验项目中每一个环节的存在意义和操作注意事项,并对实验结果有了提前的了解,这样他们自己再去操作,就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了。在生物化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是物质的化学结构与空间结构,而教材上绘制的往往是平面式的黑白图形,这样学生们常常理解不了,对相关的重点知识也就无法准确的掌握。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将形象的教具引入课堂,这样使得学生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对复杂的结构掌握其特性时也就变得轻松容易了。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医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来提升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满足医学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生物化学的重要性篇(2)

1 构建从元素视角认识物质及其转化的思考框架

在化学1阶段,应如何帮助学生建构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从学科知识的角度看,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注重“物质性质及应用”的学习,其中“物质性质”是核心,物质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制法、保存等,不认识物质性质,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应用。而物质的性质是由其元素组成和内部结构所决定的,不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物质性质,就难以形成对物质性质的深入理解。从中学阶段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编排看,学生对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是逐步发展的。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以物质为中心,学习典型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及用途等,以典型代表物学习一类物质(金属、酸、碱、盐)的性质等。高中化学1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注重以元素为核心,通过核心元素将其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组织起来,学习含有同种元素不同物质的重要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高中化学2阶段,借助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整合,建立以周期、族为系列形成对物质性质递变规律的认识[3],建立不同元素及其物质性质等知识的联系。限于化学1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有必要加强从元素视角认识物质及其转化(见表1),即要加强对元素与物质性质、物质分类、物质之间的转化等学科实质性问题的认识,发挥“元素观”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逐步领会和运用“元素观”来分析解释问题,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作为中学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元素观”是从元素视角对物质及其化学变化本质的深层次理解[4,5],大致包括三方面含义:一是对元素的认识,包括什么是元素、元素的种类、元素的性质等。就元素的性质而言,还涉及元素之间的差异、元素性质的周期性、一类元素性质的相似性等。二是从元素视角看物质,即元素与物质有什么关系,具体包括元素组成与物质的分类、性质有什么关系等。三是从元素角度看化学反应,即元素与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含有同种元素的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存在什么规律等。

在化学1阶段,强调从元素的视角认识物质,就是要对元素与物质性质的关系有深入的了解,这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从元素视角认识物质的“个性”,即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元素形态(化合价、相邻元素的结合方式、分子中元素间的相互作用等)密切相关[6]。对于简单的化合物或单质,元素组成对于物质的性质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为:(1)物质元素组成上的细微差别,会引起物质性质上的巨大差异。如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虽然都含有铝元素,但因元素组成不同而其性质不同;氧化钠、氧化铝、氧化铁,虽然都是氧化物,但由于组成氧化物的金属元素不同,其性质不同。(2)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相同但其形态不同,物质性质不同。如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虽然含有相同的组成元素,但由于其中铁元素的价态不同,两者的性质不同。二是从元素视角认识物质的“共性”,即认识基于物质元素组成可以将纯净物进行分类,基于物质类别认识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如氧化铜、氧化铁都是金属氧化物,它们都能与盐酸发生反应。

从元素的视角认识物质间的转化,就是要以元素为核心,认识含有同种元素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建立某一元素的不同物质之间的联系,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这包括两方面:一是同一元素相同价态不同物质间的转化,如Al2O3—Al(OH)3之间的转化、Fe2O3—FeCl3—Fe(OH)3之间的转化等;二是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转化,如Fe—Fe2+—Fe3+之间的转化。

借助表1中的思考框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研究物质性质、研究物质间转化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即通过实验的方法,从物质分类、氧化还原角度来认识物质性质[7]。具体地说,从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碱(或酸)、盐等物质类别所具有的通性预测某个具体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角度预测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然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对于同一元素不同物质间的转化,依据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碱(或酸)、盐等物质所具有的性质确定实现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转化途径,依据反应物与生成物中核心元素有没有价态的变化,确定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等。

2 以“元素观”为导向明确学习的层次及其关键所在

新课程中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及其功能价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例,《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化学1主题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中所列内容标准为:“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8]。传统的教学注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识记,新课程主张实施以化学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强调要超越具体的事实性知识发展学生的深层思维,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层理解,由此需要思考,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到底需要教给学生什么?

从发展学生“元素观”的角度看,化学1阶段选择以钠、铁、铝、铜为金属元素的典型代表,其学习内容[9]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这是学习内容的第一层次,属于事实性知识。具体包括: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几种典型金属的性质,如认识金属钠的活泼性等,发展对金属元素及金属单质性质的认识。学习相应金属的重要化合物(包括氧化物、氢氧化物及盐等)的性质,如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具有两性、利用 FeSO4溶液滴加少量NaOH溶液生成的Fe(OH)2在空气中可转化成Fe(OH)3等事实的学习,认识铁元素的变价性以及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等,发展对金属化合物的类别、性质的认识。了解金属材料(合金、稀土金属)及其应用等。二是在“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的同时,增进对物质性质与组成元素(种类、价态等)的关系、同一元素不同物质间转化关系的理解,丰富和发展对“元素观”的认识,这是学习内容的第三层次,属于观念性知识。三是要形成对上述内容的认识,需要学习相应的研究物质性质、研究物质间转化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这是学习内容的第二层次,属于方法性知识。第一层次的学习内容,是短期可以达成的学习目标。后两个层次的学习内容, 属于较远期目标。其中较为关键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研究物质性质、研究物质转化的一般思路与方法”,这是引领学生从事实记忆走向观念建构的重要桥梁。

3 从促进学生“元素观”认识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

从人教版化学1教科书[10]的编排看,元素化合物知识按“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分类编排,其中“金属及其化合物”依次分为金属的化学性质、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三方面内容。就其中的“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而言,教科书选取钠、铝、铁、铜4种元素(以前三者为主),按照氧化物、氢氧化物、盐分类进行讨论。这样的编排重视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学习含有不同金属元素的同类物质及其反应,沟通了不同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横向”联系,能够引导学生基于物质类别认识同类物质的性质及反应规律。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缺乏元素周期律知识基础,关于含有不同金属元素的同类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不能从结构出发进行推断或解释,而主要是基于从实验现象出发进行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学习仍然处于事实的记忆层面。并且这样的编排割裂了含同一元素不同物质之间的“纵向”联系,不利于学生建立对同一元素不同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的认识。为此,教学时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与再加工。

教学内容的组织大致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以“元素”为核心构建教学单元,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可以按照“钠的重要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铝的重要化合物”来展开,每一教学单元均涉及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等物质类别,这样可兼顾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纵、横联系;二是课堂教学内容主线的构建,以第二层次学习内容为目标,考虑在具体知识如“钠的重要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铝的重要化合物”等教学中,是以研究物质性质为主,还是以研究物质转化为主,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11]。前者注重以具体物质性质的预测与验证为线索,在学习物质性质的同时,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如“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思路可以设计为:以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铝的重要化合物为素材引入课题预测Al2O3的性质、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认识Al2O3具有两性实验探究Al(OH)3的性质,认识Al(OH)3具有两性反思与提升,总结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后者以实现具体物质的转化为线索,在探讨物质转化的过程中认识物质的性质,学习研究物质及其转化的思路与方法。如“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思路可以设计为:由铁单质制得的化合物有+2价和+3价之分,将含铁物质进行分类,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欢迎光临]务探究相同价态铁的不同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如请设计实验实现下列转化:FeCl3Fe(OH)3;FeSO4Fe(OH)2]探究不同价态铁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如请设计实验实现Fe2+与Fe3+间的转化,并进行实验验证)反思与提升,总结研究物质及其转化的思路与方法。需要说明的是,究竟选择哪种教学思路,需要同时考虑知识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与发展需要,以实现学科知识逻辑与学生认知逻辑的有机整合。

总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重心从事实性知识的识记转向对更为根本的化学观念(元素观)及其认识思路与方法的理解,一方面是基于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核心内容及其教学价值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出于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思维发展、化学观念的形成与知识学习协调同步的综合考虑。发展学生从元素视角认识物质及其转化的教学探索,旨在以元素为核心,通过实验的方法,从物质分类、氧化还原角度帮助学生建立认识物质性质、物质间转化的基本思路。在指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或解释生产和生活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反思与内化,将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体验转化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能力。这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朱志江.必修1“元素化合物”内容教学困难成因及对策[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7):36~38.

[2][6]宋心琦.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元素化学教学问题[J].化学教学,2008,(9):1~4.

[3][7]王磊,胡久华主编.必修课教与学——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19.

[4]梁永平.论中学生化学元素观的建构[J].化学教育,2007,(11):10~15.

生物化学的重要性篇(3)

    1 高度重视绪论教学,充分准备教学内容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物化学的迅速发展,教学普遍存在内容多、学时少等问题,导致部分教师认为绪论课很容易讲,学生自学也能看得懂,为了节省时间,往往一带而过。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把绪论当作可有可无的内容,只是照本宣科,轻描淡写地介绍一番;还有部分教师认为绪论课涉及的内容太多、太泛,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准备, 干脆“直奔主题”,直接进入具体章节的学习。这些易导致教师从教学上对绪论不够重视,其结果是学生学完了整门课程还不知道生物化学究竟是干什么的,以至于多年以后对生物化学的印象只剩下三羧酸循环了。

    绪论对整门课程起着“统领全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教书育人于一体。想要把绪论讲好并不容易,需要教师对整本教材、对整个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需要教师经过多年的专业积累,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需要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要统观教材,仔细钻研,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整本教材吃透。只有这样,绪论的讲解才能丰富、生动起来,才能帮助学生揭开生物化学神秘的面纱,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并且有信心把这门课程学好。

    2 层层推进,由浅入深,讲透生物化学概念

    对生物化学来讲,概念的讲解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生学完了生物化学课还不能理解生物化学到底是讲什么的。只有讲好“生物化学”的概念,才能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这门学科是怎样一门科学。讲清概念的标准,最主要是讲清概念的来龙去脉,讲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与其他相关学科概念的联系。笔者讲解时先提出生物化学概念: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是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学科,又称生命的化学。再以概念为出发点,先提出问题,如生物化学运用什么原理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生物化学研究对象是什么?医学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又是什么?生物化学是从什么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生物化学和我们已经学过解剖学和生物学及生理学研究的角度有什么不同?何为生命?为什么生物化学又称为生命的化学?再由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解答,从多角度,多层次,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剖析生物化学概念,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明白生物化学是研究什么的一门科学。

    3 结合生物化学发展史,讲解生物化学的学习内容

    生物化学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按其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是叙述生物化学阶段,主要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第二阶段是动态生物化学阶段,主要是研究各种化学物质的代谢途径及其调控;第三阶段是分子生物学时期,主要是研究基因遗传信息传递及其调控。生物化学的学习内容:一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二是关于物质代谢与调控;三是基因遗传信息传递及其调控。从生物化学的发展史和学习内容来看,讲解生物化学的发展史就是学习生物化学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其实就是生物化学的学习内容。在讲解生物化学发展史的同时紧紧围绕生物化学的学习内容,尽可能地加入相关科学家的事迹介绍,以及对取得科学成就的趣闻、经过等,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避免了两部分内容分开重复介绍,比起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枯燥地叙述课本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 阐明学习生物化学的重要性,明确学习明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学习生物化学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认为生物化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难学又难懂,自己以后从事的是基层医疗工作,对以后用处不大,久而久之产生了消极思想。针对这种情况,很有必要介绍生物化学的重要性。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介绍:第一,生物化学与其他基础医学的关系。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着手来研究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性基础医学课程, 现代医学的很多科学研究都必须从分子水平着手,在此基础上逐渐了出现了分子免疫学、分子病理学、分子药理学、免疫化学、生物工程学等交叉学科,已经成了他们的“共同语言”。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诺贝尔奖获得者中,65%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和40%的化学奖属于生物化学领域。②第二,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生物化学几乎与所有疾病的发生有关,生物化学为临床医学各学科从分子水平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如常见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一大类代谢疾病就是物质代谢障碍为主因引起的。镰刀状红细胞性贫血以及很多酶缺乏而引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等都是由于分子结构异常而引起的“分子病”。生化药物主要成分是氨基酸、肽、蛋白质、酶与辅酶、多糖、脂质、核酸及其降解产物,不良反应极小,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生化检验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是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学过生物化学就会理解各项检验项目的原理,主要临床意义,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愈后判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以上两方面的介绍和一些实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们懂得将来要做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学好生物化学这门基础课是必须的。

    5 介绍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好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的重要性篇(4)

一、结构决定性质――学习有机化学的法宝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在有机化学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把握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学好有机化学的基础。这不仅表现在化学性质中,而且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因此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要善于利用好这个法宝。这样在有机化学学习时才能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物理性质看,有机物的一些物理性质存在内在规律,如果抓住其中的规律,就可以更好地认识有机物。

1.状态(常温)气态:n≤4的烃、新戊烷、甲醛、一氯甲烷、一氯乙烷、一溴甲烷。

液态:低级(十碳以下)醇,醛,酸,酯油酸等。

固态:苯酚,草酸,苯甲酸,硬脂酸,软脂酸等。

3.溶解性:①有机物中含憎水基团(-R烃基)和亲水基团(-OH,-CHO,-COOH)憎水基团-R部分越大越难溶于水。②能溶于水的:低碳的醇、醛、酸、钠盐,如乙(醇、醛、酸)乙二醇、甘油、苯酚钠。③难溶于水的:烃,卤代烃,酯类,硝基化合物。④微溶于水的:苯酚、苯甲酸。⑤苯酚溶解的特殊性:常温微溶,65℃以上任意溶。⑥相似相溶:有机物均能溶于有机溶剂。

4、沸点:①同系物比较:沸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即C原子个数的增大)而升高。②同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沸点随支链增多而降低。③衍生物的沸点高于相应的烃,如氯乙烷>乙烷。④饱和程度大的有机物沸点高于饱和程度小的有机物,如脂肪>油。⑤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有机物沸点高于不形成氢键的有机物如:乙醇>乙烷。

从化学性质看:烷烃的单键结构决定了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取代反应为它的特征反应;不饱和烃中的双键、叁键由于其中的一个、两个键易断裂,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成和加聚反应为它们的特征反应;苯芳烃由于苯环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具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双重性质,能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决定于官能团的性质,因此要根据官能团种类分析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如甲酸乙酯、葡萄糖,尽管它们不属于醛类,但它们都含有醛基,因此它们都具有醛的主要性质(如银镜反应等),甲酸(H-CO-OH)从结构看,既有-COOH,又有-CHO,因此甲酸具有酸和醛的双重性质。

从结构决定性质看,有机化学的学习一般有其固定的规律与方法:典型物质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在课后整理知识时,遵循这条线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析“断键”规律──正确书写反应的关键

在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时,同学们面对复杂的有机分子结构有些茫然,如果能抓住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键”规律,则对正确书写反应产物,配应方程式将提供很大的帮助。例如,乙醇主要化学反应的断键规律:

三、抓好相互联系──达到知识融会贯通

在有机学习中,除了要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性质、用途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之目的。如重要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可表示为:

在有机框图推断题的解题过程中,关键是确定突破口。有机物的官能团往往具有一些特征反应和特殊的化学性质,这些都是有机物结构推断的突破口。比如: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可能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或酚类物质(产生白色沉淀);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煮沸后生成红色沉淀的物质一定含有醛基,等等。

四、学会辩证分析――合理分析推理有机物的性质

生物化学的重要性篇(5)

    熟练程度,主要靠知识的深广度来增加试题的综合性和思维容量,试题往往死抠知识、死抠教材、脱离实际、答案机械。从学与教的角度看,解答“知识立意”的试题,靠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就容易达成目标。笔者认为,试题的“知识立意”是造成几十年来以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为特征的应试教育盛行的重要原因。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考试,也是区域性教育评价和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本次课改的基本理念和科学教育的根本宗旨。课程、教学和评价的理念及行为需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否则,科学素养教育就只是一句口号,国家的意志难以实现。基于以上认识,自2003年以来,山东省威海市就确立探索以有效测查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为核心、以“素质立意”为特征的中考化学命题改革思路,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试题基本实现了由“知识立意”到“素质立意”的转变,试题形式、内容、情境素材和呈现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结构和形式看(见表1),试卷基本抛弃了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要题型、以强调知识覆盖面和检测学生掌握了多少化学知识为核心的命题思路。从问题情境和所选素材看,问题真实、情境新颖,素材多来自科学实验、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而不是像知识立意的试题主要来自某道习题或课本)。其特点一是紧扣社会重大热点问题,如温室效应、酸雨的腐蚀性、燃烧、食品添加剂、化学与材料、化学与能源、日本大地震等;二是所选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熟识。从考试内容看,试题以课程标准中5个一级主题为主干内容,突出考查初中化学核心内容。如第二卷每道题选用代表性的物质和典型的事实考查化学的“大道理”,即物质世界,化学是做什么的(化学科学的价值是什么),化学的核心概念、基本观念、思想方法有哪些,化学科学是如何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是如何认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在非选择题中,除计算题外,每道题都以课程标准中某个一级或二级主题为标题编制试题,即每道小题都是采取主题概括的方式,力争从整体上考查课标中相关重点内容。例如,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地球“发烧”了、应用广泛的金属、燃烧的利与弊、哪份盐酸最浓、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构成与变化、化学与健康———从化学的视角看食品添加剂、化学与环境保护———探究酸雨的腐蚀性等等。这种带有标题的呈现方式,既能紧扣课标主题、突出核心内容,又能方便考生整体思考与作答;既能充分实现考试目标与课程目标的高度吻合,又能引领课堂教学高水平地达成课程目标。那么,何谓“素质立意”?其特征是什么?“素质立意”是指中考命题时严格依据课程目标的3个维度,全面、深入、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试题不仅注重考查主干知识,同时还注重考查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质立意”试题至少具有以下特征:(1)注重考查“学科学”的水平,主要是考查学科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认知的程度(即学生要有常识性的知识)。其重点一是核心概念,如原子、化学变化等;二是与生活、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代表性物质和科学史实;三是重要的基本技能,如用化学符号表征物质的宏观组成、微观构成和化学变化。(2)注重考查“做科学”的水平,主要是考查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是通过学生分析解决真实问题来考查。考试重点一是考“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即科学探究;二是考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法,如性质、制备、分离提纯和物质检验;三是考科学的理性思维,如比较与对比、归纳与演绎、应用概念、推理判断、分类等。(3)注重考查是否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是直接考查,即在分析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考查学生是否形成某种基本观念;二是间接考查,即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以隐性的情感、态度、思想和观念为指导,否则很难正确全面解答试题。考查重点一是化学基本观念,如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分类观和化学的社会观等;二是学生是否能够科学、辩证地看待物质世界,是否形成积极、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了解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4)重视考查学生的能力及信息素养。重点是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获取信息的素养。(5)重视考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结合威海市2010年、2011年中考化学试题,对命题思路和特点做具体分析。

    1 突出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

    化学是认识万物之本质、探究变化之科学。化学的核心概念(如原子、化学变化)和基本观念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所形成的最有价值最宝贵的成果,主要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性质和变化有关。例1.【2010年第8题(13分)】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物质超过6000万种,并且化学家还在以每年超百万种的速度继续发现更多的新物质。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表格略。即常见物质氧气、臭氧、过氧化氢、铜、熟石灰、纯碱、蔗糖、食盐水的名称、组成、构成微粒、化合物的质量比)(2)由于物质的多样性,化学上通常用分类的方法认识物质。请你根据物质的组成,把(1)中8种物质分类,要求用框图的形式表示,层次分明。(3)你认为造成物质多样性的原因有哪些?请选择(1)中物质说明(答3种即可):原因①,举例:;原因②,举例:;原因③,举例:。解析:从题型上看,本题既稳重又新颖、既规范又灵活。从内容上看,该题充分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和思想性。本题在构思时是以课程标准中的一级主题三———“物质构成的奥秘”为重点,由浅入深依次以“什么是物质的多样性(如何认识和表征物质的组成及结构)、怎样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对多种多样的物质进行分类(如何分类认识物质)、为什么世界上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造成物质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组成、结构、性质)”3个问题为线索,全面考查该主题下全部4个二级主题中的90%以上的内容。虽然本题涉及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简单的常见的代表性物质(氧气、铜、蔗糖、食盐水等),但其巧妙之处在于,本题在全面考查相关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效地考查了与物质组成和结构有关的核心概念、基本观念、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如原子、分子、元素等核心概念,物质的多样性、微粒观、元素观、分类观等基本观念,以及化学科学特征思维方式及学习领域———宏观、微观、符号表征。考试结果显示,本题的得分率为55%,其中第(1)小题得分率低于50%,说明学生如果没有理解核心概念、没有形成基本观念,只靠机械记忆是做不好本题的。例2.【2011年第9题(13分)】物质的构成与变化现有以下6个变化: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②给水通直流电;③锌加入稀硫酸溶液中;④氢氧化钠溶液跟稀盐酸混合;⑤冷却硝酸钾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反应,铀—235裂变产生碘—131。请回答下列问题:(1)探究化学变化的规律始终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上述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变化的代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2)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将化学反应分为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4种基本反应类型的依据是。(3)我们知道,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在反应①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符号)。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符号),微粒的转化过程是。在反应④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符号)。③和⑥两个变化的实质是否相同?。为什么?。(4)根据化学反应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上述化学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有。解析:本题以物质的构成、性质和变化为重点,以6个典型、代表性的变化为素材,综合考查了初中阶段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的规律、分类依据、分类方法、典型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与变化本质、物质构成的微观表示等主干知识。得分率为54%。化学新课程强调化学基本观念的主导作用。与传统考查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试题比较,本题不是为了考查学生记忆了多少具体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反应的方程式、变化的结果等,而是以6个变化为素材,突出考查初中化学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如物质构成的微粒观、物质的变化观、化学反应的能量观、物质变化的复杂性与分类等。另外,本题还重视考查化学科学的思维方式,即在认识物质时,不仅要知道化学有宏观、微观和符号表征3大学习领域,还要能够由宏观现象联想到微观结构,由微观构成抽象到化学符号并能够运用化学符号描述和解释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

    2 突出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被确定为中考的重要考试内容,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科学探究,特别是实验探究,是课标规定的初中化学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第二,科学探究不仅反映了科学的本质,也是考查学生做科学的水平的有效途径;第三,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其发展过程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探究学习的素材,化学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真实的探究学习素材更是丰富多彩,以科学探究作为切入点,有利于命题者选取有价值的素材创编试题。例3.【2011年第11题(11分)】化学与环境保护———探究酸雨的腐蚀性我国道教发源地山东威海圣经山摩崖石刻,为国内罕见的大型道教石刻,可称为瑰宝。圣经山摩崖石刻的材质是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现在字迹已模糊不清。摩崖石刻被腐蚀,是否是酸雨所致?试回答下列问题:(1)酸雨的成因:即使大气没有受到污染,正常的雨水或河水也呈微弱酸性(pH在5.6~7.0之间),原因是。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强,是因为雨水吸收了被污染的大气中的等有害气体。大气中这些有害气体主要来自于。(2)定量实验探究:查阅资料及定性实验表明:(1)醋酸和酸雨的酸性程度差不多,pH在5.6~3.0之间;(2)酸雨(醋酸)确实能加重大理石腐蚀的程度。(3)定性实验显示:将大理石放入pH=3.0的醋酸溶液中,短时间内几乎看不出有气泡产生。现提供下列仪器和试剂:仪器:烧杯、托盘天平、镊子、量筒、胶头滴管。药品:pH=6.5的普通雨水

生物化学的重要性篇(6)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组成细胞的元素,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教学目标为: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其中教学重点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学难点为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与原来教材相比,新教材中“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节的内容存在一些重要变化:一是研究对象的范围发生了变化,原来研究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现在改为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二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有所改进,不再是单纯的验证性实验,而是在实验材料和方法上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空间;三是教材编写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和“实验”等栏目,让学生在实验与观察、讨论与分析中获取新知识,而不是直接提供结论性的知识信息。教材首先通过“问题探讨”,让学生通过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学生交流和讨论。“问题探讨”栏目意在激发学生从元素水平探究细胞奥秘的好奇心,并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比较分析,教材正文起始部分交代了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同时,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却大不相同,进而引导学生了解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不同生物体内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就是同一个多细胞生物体内,其细胞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其化学成分也不尽相同。教科书以人体细胞为例,以饼形图的形式,介绍了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和鲜重的百分比,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细胞干重中,碳元素的含量达到55.99%,表明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这对生命有什么意义呢?为本章后续3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一个引子,为最后得出“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打下一个伏笔。“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则是在原教材实验的基础之上加以改进,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悟同种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种类,以及不同种生物组织中所含有机物种类和含量的差异,为认识生命的物质性和差异性提供感性认识。

    世界是由运动的物质组成的,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也不例外。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具有两重性,既与非生命世界具有统一性,又与之存在着重大差异,尤其是生物大分子,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等。学习本节内容将有助于学生从元素、分子水平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统一,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命物质的特殊性,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时,从分子结构和功能角度阐释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对于学生学习后续内容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毋庸讳言,学习本节内容存在着诸多困难,一方面由于学习本章内容的时期是在高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学习习惯和认知方法需要一个培养期和过渡期;另一方面由于本节内容与化学尤其是有机化学知识联系非常紧密。而高一年级没有开设有机化学课程,因此学生在学习时颇感吃力。

    二、教学建议

    1.利用“问题探讨”,让学生提出问题

    由于学生在初三阶段已经学习了元素等化学基础知识,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下列资料: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见人教版必修1教材第16页),植物体和土壤的部分元素含量的比较表(见表1),人体和玉米细胞中部分元素含量表(见表2),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干重的百分比图(见人教版教材第17页)。

    为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交流与讨论,最终解决问题。本节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认同生命的物质性。故通过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植物体和土壤部分元素含量的比较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组成生物体与组成地壳、组成植物体与组成土壤的元素种类的相似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为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奠定科学基础;同时,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明确细胞与非生物元素含量的差异性,细胞与非生物各种元素相对含量大不相同是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利用表2中玉米与人体中部分化学元素及其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进行思考:不同生物细胞中各种元素含量相同吗?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哪4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最多?什么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在问题探讨中,还可以结合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干重的百分比的饼形图,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上述问题,最后得出如下结论:不同生物细胞中同种元素含量不同是生物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物质基础;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这4种元素含量最多;组成细胞中的化学元素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之分;碳元素是构成细胞最基本的化学元素;生命的物质性和特殊性与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和含量有关。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生命的物质性,化学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对于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建议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围绕人体、植物体中元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常见的元素缺乏症,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例如,缺钙时儿童会出现发育迟缓,牙齿不齐,骨骼畸形,中老年则会出现骨质疏松,易骨折;缺铁会引起贫血;缺锌则会出现食欲不振、厌食、偏食和免疫力下降等症状;婴儿缺碘会患呆小症等。对于植物体,油菜缺硼会“花而不实”,缺锌会患小叶病,缺铁则会出现黄化现象等。

    2.利用化学知识,认同碳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首先通过上述资料分析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在细胞干重中碳元素含量最多,高达55.99%,初步得出碳是构成细胞最基本元素的结论。接着,建议教师引导学生以初三所学习的元素周期表为基础,回顾、分析碳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特点和碳的化学性质,让学生理解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骨架。学生通过元素周期表,得知碳位于第2周期、ⅣA族,其原子序数是6。教师出示碳原子结构示意图,说明碳原子核中含有6个质子,核外有6个电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样碳原子就具有了4个能够成键的价电子。这4个价电子,能够使碳原子之间、碳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之间结合形成更多的化学键。由于每个碳原子可以形成4个化学键,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万个甚至更多个碳原子的物质。正因为碳原子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和丰富的成键能力,

    以它为主形成的有机化合物构成了已知化合物的绝大部分,碳链真正成为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据此,学生理解碳元素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也就水到渠成。但是,考虑到学生还没有学习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可以分阶段螺旋式提升,尤其关于碳链是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可以在学习了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之后,通过大量丰富的实例,理解碳元素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就可以了,而不要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另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将人体中必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勾画出来,找出这些生命必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规律。

    3.利用生活经验,推测细胞中所含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含量

    由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因此在学习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内容后,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合物及其相对含量。建议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定性判断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含量的高低。教师可以设问:人类从其他生物体内获得了大量而丰盛的食物,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请你说说各种动植物食品中含量较多的化合物有哪些?怎样提取这些化合物?学生可以从自己日常生活经验中提供信息和结论:西瓜中水分充足、糖分含量高;果汁中含水量高,还含有维生素、有机酸和糖类,因为吃在嘴里有点酸、有点甜;米饭中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动物精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青少年要保证蛋白质足够的摄入量;豆腐中含有较多的植物蛋白,是从大豆种子里提取出来的;动物的肥肉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因为吃起来有一种油腻的感觉,在锅里熬炸后可以提取动物脂肪(荤油),如此等等。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两大类,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生物化学的重要性篇(7)

一、选好开端,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3]”,因此2007年笔者在教学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作为开端。用两个课时,在讲授本节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回顾初中知识。

(一)首先完成本节内容课标的要求

本节内容课标的要求是“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观念与科学思维方法”。在进行本节教学设计时,笔者没有把“物质的分类”当作一个孤立的小单元教学,而是把它当作衔接初、高中化学的桥梁,对此非常重视。因为“物质分类”不仅是化学研究常用的科学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把这个单元放在开学的第一课,笔者认为:学生不仅能对初中知识有个全面的回顾,更重要的是达到科学分类方法的领悟和物质分类观的理性形成,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化学分类观。

(二)其次充分挖掘本节教材中与“物质分类”相关内容的教学价值,帮助学生回顾初中知识

讲授本节内容时笔者把重点放在25页“图2-3树状分类法举例”上,引导学生利用“分类法”对初中所学化学物质进行分类,要求自己动手制作分类表并举例说明,完成老师设置的相关习题进行训练,从而回顾初中所学知识并将其系统化。如:请将下列物质O2、Cu、H2SO4、NaOH、KNO3、CO2分类。这道题学生做起来并不难,但其关键是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分类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从而让学生理解化学物质的分类标准。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化学物质及其转化关系进行学习,要求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以此为依托达到了解学生哪些知识点应在初中解决而实际并未完全解决;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解决,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等,做到心中有数。进一步帮助他们构建比较完善的物质分类框架,为接下来要学习“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做好铺垫、提供示范方法,使他们对所要学的丰富的物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系统的认识,而不至于“一片模糊,摸不着门路”。

二、先物质后理论,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2004年第一次使用新课标教材必修1的时候,笔者是按照教材编排的“先理论后物质”的顺序,把第一章作为教学的开端。后来发现:由于内容多课时紧、学生抽象思维不强、以及在初中所准备的基础知识非常不牢固,不管自己多么精心备课、上课怎样引导,学生还是普遍反映“高中化学太难学啦!”。如果学生一开始就认定一门学科很难学,慢慢就会丧失把它学好的信心,这可不是一个好的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挫折与打击则是当头一棒。因此,笔者在讲授完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后,本着“先物质后理论,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理念,带领学生学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案例1:在学习本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层层设问:“你在初中学习过哪些金属?”“它们属于哪类物质?”“你还记得金属单质铁、镁有哪些化学性质吗?”学生争着回答。作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有话说了,就引起了他们要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接着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本节教材,明确本节将要学习哪几种新的金属单质,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相联系,找出金属单质的共性与差异。他们兴致盎然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本节第52页的“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则放在以后学习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时,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例子来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前自学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案例2:在学习本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时,有了物质分类观以及上节课的经验,学生们很快就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找出了本节所要学习的金属化合物包括:“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盐”。至此,教师已经帮助他们形成了学习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线索,就是“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盐”。学生们明白了要按“物质的分类”这条线层层推进去掌握看似种类繁多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接下来学习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本章与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体系有所不同。第三章是按照“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来分类,横向地介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并没有采用“氢化物单质对应氧化物对应酸对应盐”的模式面面俱到地编排,而是沿“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这样一条主线,分别以第一节硅及其化合物、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四节氨、硝酸和硫酸,四条支线,体现了化学知识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突出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对第四章每一节的学习,笔者都从同学们熟悉的自然和生活引入,带出每一节的核心内容,采用“从自然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社会生活”的教学设计思路,将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对社会生活实际的了解,与化学实验室的科学探究及化学知识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开拓了学生认识元素化合物的新视野,引导他们构建更加丰富的、实用的、有迁移价值的思维和认知模式。同时,由于内容贴近生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本章在几种非金属元素的选取上,突出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分别选取了周期表中的第ⅣA、ⅤA、ⅥA、ⅦA族的各一种元素作为代表,学习其最典型的性质及用途,为必修2中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做好铺垫。这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非常重要!

三、采用“螺旋式排列”的方式处理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教材的处理要遵循:符合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使学生获得对客观事物系统的、规律性的知识,有效促进他们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在灵活处理教材时,通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即直线式排列和螺旋式排列[4]。所谓直线式排列是指对一门学科的内容采用直线前进、教材内容前后不重复的排列;所谓螺旋式排列则是采用必要反复、循环加深的方式排列。直线式排列可包含更多的内容,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有时会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螺旋式排列虽然会出现重复现象,但它能使学生的认识螺旋式上升,在重复中加深理解,利于巩固。案例3:学习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注意以下两点:1.通过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引导学生标元素化合价,引出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反应前Na单质中的Na元素化合价为0,反应后化合物NaOH中Na元素化合价为+1”,总结出:“Na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凡是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这是以后要学习的一个重要理论知识”。2.引导学生重视教材第51页最后一段的阅读,初步接触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如在反应2Na+2H2O===2NaOH+H2中,归纳出:“金属单质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氧化物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一般来说,金属单质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在反应中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学有余力、对氧化还原反应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自学第二章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案例4:学习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材第56页时,可利用“(3)Na2CO3、NaHCO3还有许多其他性质,如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等。请写出它们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在教他们书写这两个具体的离子方程式的过程中,初步渗透离子反应的相关理论。实践证明,这种螺旋式排列虽然会出现重复现象,但正因为这种不断重复的特点,更适合我们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

四、根据“螺旋式排列”处理教材的方式,联系前面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理论知识

这样处理的原因主要有:

1.由浅入深、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学生们已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了极大的兴趣,产生了能把化学学好的信心,从学习态度而言已经成功了。

2.学生通过半个学期的累积,有了一定的物质性质做基础,在教学时所举的例子也是他们在第三四章学过的熟悉的,从知识的储备角度来说,已经“有话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