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口老龄化的劣势

人口老龄化的劣势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4 14:49:45

人口老龄化的劣势篇(1)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系统论 机构养老 老龄产业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给了中国养老机构发展一个机会,使得养老机构的发展逐渐专业化,普遍化。本文通过对养老机构现状的分析,从系统的视角来阐述我国目前养老机构所存在的优势和问题。

1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分析

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比重分别上升2.93和1.91个百分点。据测算,2010年全国65岁以上城乡空巢老人有4150万人,约占老龄人口的25%;到2015年,将超过5100万人,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近十年来,80岁以上高龄老人增加了近一倍,目前超过2000万,据测算,到2020年、2050年将分别超过3000万和9000万,占养老人口的12.37%和21.78%,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延长,重度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国家对养老机构的关注也开始增大,于是,机构养老由以前的补充地位也逐渐的上升成为支撑地位。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核心化,人口流动加速等都对传统的养老模式发起了挑战,使得机构养老成为一种日趋重要的选择。

2运用系统论视角分析老年机构

所谓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将养老机构置于养老系统这个大背景下,可将养老机构分为,公办公营,公办民营,民办民营三个部分。从三个部分来比较分析处于不同性质下的各种类型养老机构的优势,劣势及其运营状况。

3公办公营养老机构的优势、劣势及其运营分析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公办公营养老机构可以说是最早兴起的,政府投入资金来使整个养老机构运营起来,这样的养老机构是非营利性质的。

公办公营养老机构的优势在于:(1)公办公营养老机构有政府雄厚的财力作为他的后盾,有稳定的人员配备和十分规范的管理制度,这为他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2)公办公营养老机构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平,保证家庭贫困的老人在满足资格的情况下获得入住的机会;(3)老龄产业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在市场机制不太健全的老龄产业发展初期,公办公营养老机构可以在日常管理、服务提供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其劣势在于:(1)公办公营养老机构过于强调福利性,这不可避免的会使国家的财政负担增加;(2)长期在公办公营养老机构工作的人员往往会形成一种官僚思想,把入住的人当成管理对象而不是服务对象,这对于提高服务质量极为不利;(3)该类养老机构不存在竞争压力,工作人员待遇与经营状况基本没有关系,因此容易使管理松懈等低效率现象。

4民办民营养老机构的优势、劣势及其运营分析

随着公办公营,公办民营等养老机构模式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养老产业中发现商机,愿意投身到养老行业中来,社会中也不乏一些敬老爱老的企业家愿意为我国的养老事业出一份力,由此出现了一种新的养老机构模式――民办民营。

(1)该类养老机构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意识,这不但会促使其不断提高运营效率以节省成本、提高收益,而且会促使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位置;(2)在利润的驱动下,该类养老机构总是不断寻求养老服务的盲点以获取高额回报,这有利于促使其提供多层次的养老服务,补充福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不足。(3)该类养老机构管理方法灵活、管理手段多样、用人上不拘一格、服务上敢于创新,是养老机构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但是这样的一种机构运营方式也是存在较多劣势的。(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出于对成本的控制,该类养老机构常常存在一些“偷工减料”的行为,比如在工作人员的选择上、基础设施建设上,常常追求便宜的价格而忽视了质量要求;(2)出于对利润的追求,该类养老机构常常夸大自身设施的完备与精良、服务的完善与人性化、收费的低廉与灵活,这不仅会对潜在入住者形成误导甚至欺骗,而且会干扰养老服务市场的正常秩序。(3)这种类型的养老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因此从公共部门及社会各界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很小。

5公办民营养老机构的优势、劣势及其运营分析

目前中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的社会,社会对(下转第79页)(上接第25页)养老的需求不断增加。民营养老机构无法享受政府的扶持政策,很难与公办养老机构竞争。而公办机构编制少、人员紧、经费短缺、管理不灵活等弊端日趋凸显,也严重影响了公办养老机构的运行活力,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公办民营正在崛起。

价格的优势,有利于社会低收入的人群接受。由于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是有政府出资修建的养老机构,对于经营者来说,其成本较低,进而对于入住的老人来说其收费不高。其产生的财政利润也可以提高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

而在养老机构建设上,若单纯的依靠政府或单纯的依靠民营资本都有较大局限性。靠政府,巨额的资金预算难以承受,公办机构的管理和服务质量会存在质疑;靠民营资本,一方面公益性很难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服务价格也会使一些老人望而却步。这样看来,只有互取其长,互补其短的“公建民营”,才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可行办法。养老事业走“公建民营”这样的思路,同时解决了两大难题。首先解决了养老事业的先期投入较大,回报周期较长的问题;其次,在初期建设时,如果不采用政策扶持或者财政补贴等形式,就很难吸引到足够的资本进入。

在中国这样一种养老情势下,养老不再是社会中某一个人的责任,而是我们每一个社会人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生命中的老年阶段,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促进养老机构健康有序的发展呢?

全社会都要树立正确的养老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的生命变得更加欢乐。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各个层次老年人的需求,走一条成本相对较低的福利化,公益化,市场化结合的养老的道路,解决目前市场上养老机构存在的一些问题。着力构建以公有民办为基础,以民办公助为主体,以市场化养老为重要补充的多元化机构养老体系,为各类老人有效率地提供无偿,低偿,有偿等不同层次的机构养老服务。

在过去的几十年,我国的养老服务不太受重视,养老专业人才培养也是一个亟待开掘的拓荒地,发展养老产业是我国现阶段乃至以后很长时间内需要完善的,而我国目前存在的这三种养老机构形式,在新时代下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努力发展养老将会是一个终身的课题。

参考文献

人口老龄化的劣势篇(2)

关键词:二胎政策;妇幼保健院;SWOT分析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为了进行人口数量的控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随着政策的发展,独生子女式的家庭结构为家庭养老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的加强,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人数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为了解决当下老龄化日益严重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并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会带来孕妇和婴幼儿的数量增多,随着二胎带来很多的社会需求,例如,医疗服务需求和护理服务的需求。妇幼保健院是专门提供妇幼医疗护理的单位,二胎政策的放开,对妇幼保健院的需求量也增多,对于妇幼保健院而言既是一种机遇,也是挑战。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人口老龄化概述

所谓的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超过了14%就被称为“老龄社会”。

(二)SWOT分析法

SWOT的首次提出是在1971年,肯尼斯・安德鲁斯(KennethR.Andrews)在《公司战略概念》中提出这个SWOT分析框架的雏形,20世纪80年代初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系统提出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根据分析对象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属于内部因素,O、T属于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环境。使一个分析对象“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两者之间的达到最优组合,实现分析对象发展的科学化。

二、二胎政策的开放依据

(一)一胎政策导致性别比例失衡

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只允许生育一胎,然而部分地区受到传统影响较大,重男轻女的情况一直存在,喜男不喜女,生育多为男孩为主,导致我的男女比例出现失衡。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宁可罚钱超生也要生男孩,更有甚者出现弃婴的情况,归根到底是受到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而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男女比例的失衡。

(二)人口老龄化严重

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的出现,养老压力的增多,生产力的减少,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退休年龄的延后便是老龄化背景下的无奈之举,而且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养老压力较大,而且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三、公立妇幼保健院的优势分析

公立医院是我国的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公立妇幼保健院作为公立医院的一个部分,是提供与生育相关的医疗服务的主力军。而且国内公立妇幼保健院大多是高等医科院校的附属医院,不仅拥有先进的医疗水平,还在社会大众中拥有较高的声望和较好的口碑。公立妇幼保健院作为非盈利性的医院,由政府开办并享受税收减免及政府补贴的政策扶持,公立妇幼保健院具有规模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医疗设备先进、医疗环境好等优势。在人才培养上,大批的医疗专家坐诊,加上公立妇幼保健院的知名度较高,更容易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医疗人才,通过对医疗人才进行培养,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四、公立妇幼保健院的弱势分析

公立妇幼保健院做为公立医院的一种,主要是由政府财政进行拨款,属于非盈利性的医疗机构,由于公立医院的规模较大,人口较多,政府给予的财政资金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妇幼保健院的发展需求,加上公立医院属于非盈利性机构,公立医院在经营上无法同民办医院比较,公立医院的经营意识和经营水平较差,更多的是依靠财政资金进行运营。此外,庞大的组织结构还会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就诊人员过多,需要提前排队预约,就诊等待时间过长;医院规模大必然带来组织框架的复杂,医院挂号、就诊、缴费、住院等多方面流程过于复杂。在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医院具有良好的知名度以及丰富的医疗资源,然而这些医疗资源还是难以满足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高要求。例如,专家门诊成为人们预约的热门,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才是关键。

五、公立妇幼保健院的机遇分析

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鼓励人们进行二胎生育,二胎生育的推广,必然会带来大批的孕妇,这对于妇幼保健医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医疗服务的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医院开办VIP服务,为患者提供最为优质的医疗服务,虽然收费较高,但是也有不少人员选择。二胎政策放开后,对医疗服务需求量的增加,促使妇幼保健院进一步发展,医院规模需要扩大,孕妇的增多,住院需求、护理人员、医疗服务水平都需要进行扩充来满足顾客的需求,这需要医院做好医疗硬件的投资改善医疗环境,储备医疗服务人员,提升工作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等。

六、公立妇幼保健院的挑战分析

公立妇幼保健院的挑战主要是指民办医院和医疗机构的竞争,公立妇幼保健院规模和组织大,虽然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资源丰富,但是同民办医院和机构来比缺乏灵活性。首先,民办医院知名度较低,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必然会进行宣传和提升自己的医疗服务水平来吸引客户;其次,民办医院的收费标准要低于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会通过降低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来提升吸引力;最后,民办医院属于盈利性机构,经营能力强,薪资水平会优于民办医院,会吸引大批优秀的医务人员,缩短民办医院和公立医院之间医疗资源的差距。二胎政策放开后,对于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七、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难以适应养老需求,二胎政策的放开,对妇幼保健的需求增加,对于公立医院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公立医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因此,公立妇幼保健医院应该抓住二胎政策带来的机遇,扬长避短,做好医院发展的规划工作。

参考文献:

[1]祝叶芳.二胎时代产科医疗风险新压力与对策[J].中国乡村医药,2016(02).

[2]朱亚鸣,向林,徐烨.基于SWOT分析的城市家庭二孩选择发展对策探究[J]. 统计与管理,2016(07).

[3]许文宣.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研究[J].才智,2016(15).

[4]冯艳.浅析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利与弊[J].经济期刊,2015(10).

[5]张璐.放开“二胎”政策的利弊比较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

人口老龄化的劣势篇(3)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347-02

社区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1]。

1概述

虽然近年来社区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并且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少地区开展工作的实际效果还很不理想,与人们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的实际需要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随着时展、网络活动的普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要和期望更加高端和广泛,身心互动、“治未病”等理念也被一些人提到了生活日程。这些都给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社区健康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平台为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社区服务宗旨。

SWOT分析法是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随着卫生管理事业的发展和管理观念的不断更新,SWOT分析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卫生规划及改革[2]。通过在万方、中国知网、读秀和维普等专业文献检索网站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相关政策和现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健康教育进行swot分析,为其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使之为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更大的效用。

2社区健康教育SWOT分析

2.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健康教育的优势

2.1.1经济、快捷。借助地缘性和聚居性优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型医院相比,能够及时、经济、快捷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2.1.2可及性好。卫生资源的可及性是健康的影响因素之一,社区作为居民集聚地,是其日常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在社区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深入广泛地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尤为必要),受众面大,教育效果佳。

2.1.3针对性强。在社区层次,健康教育可以针对各种与目标健康问题相关的人群,可以采用的策略和措施都可以采用。如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往往要在社区层次上才方便使用[1]。

2.1.4医护人员渴望接受培训。文献和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希望能够参加健康教育培训,并期望授课内容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应涉及到慢性病管理、营养知识、社区健康教育的技巧与方法、心理卫生和指导方式等方面。培训将有助于社区医生充分发挥职业优势,为居民提供更全面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3]。

2.2目前条件下的劣势

2.2.1社区医疗机构规模小。作为基层医疗单位,由于条件限制,社区医疗机构不可能经常独自开展较大规模的健康教育活动。

2.2.2专业人员缺乏。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离不开专职人员,对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是搞好社区健康教育的必要环节。多地文献显示,社区健康教育主要是由护士或全科医生,几乎没有专职人员从事此项工作[4-6]。

2.2.3工作人员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缺乏。北京、泰安、石家庄等地市调查结果反映,社区卫生机构服务人员普遍有着学历低、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低的问题。原因主要是参加健康教育培训的机会较少,知识更新缓慢[4,7-8]

2.2.4专项经费不足。成都市,银川市,湖北省等多地文献显示,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健康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医疗收入和自筹[3,5,9]。虽然近几年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财政投入有所增加,但用于健康教育的资金仍然短缺,成为社区开展健康宣教的主要制约因素。

2.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发展的机会

2.3.1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不断增加,社区卫生机构得到更多资金支持。

2.3.2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以“生物-心理-社会”为内容的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体现了综合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对病人的服务也涵盖了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

2.3.3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支持。卫生部在2011年6月研究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文中把健康教育作为考核条件之一。这一举措 将对社区卫生机构的工作开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健康教育也必将受到应有的重视。

2.3.4居民对健康生活的迫切要求。随着时展,新的健康观逐渐深入人心,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心理疾病、社会病、老年病越来越多,患者及其家属希望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提供长期持续稳定的健康保障。

2.3.5人口老龄化。据2011年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主要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按国际化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导致相关疾病负担加重,卫生服务压力加大。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加健康意识,减少发病机会,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2.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存在的威胁

2.4.1居民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较低。姚丽等人在北京崇文区进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调查显示,有就诊意愿的群众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需求率为100%,但是其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只有22.67%[7]。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与社区不能及时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一大矛盾,其“六位一体”的职能没有完全实现。

2.4.2资金支持不足。多地文献显示,大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教育经费靠自筹的方式获得,只有少数靠政府或上级部门拨款[3-5,9]。无论在哪里,必要的经费和待遇都是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的保障。

2.4.3社会相关机构的支持和配合需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所在辖区的医院、居民委员会等多部门的沟通合作是健康宣教能够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同时,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发挥引导作用,提供政策技术智力支持。

3对社区健康教育发展的分析及建议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其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多管齐下,促进社区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根据swot分析,提出下述建议,以更好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教育职能。

3.1ST组合:发挥优势,克服劣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该充分发挥其经济快捷便利,可及性好的优点,及时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帮助改善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使之避免或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提高健康水平,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增收。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要让社区居民了解疾病危险因素,选择有益健康的行为方式。社区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通咨询热线,利用飞信或微博等现代通讯工具健康贴士和公共卫生信息,以弥补因经费不足等原因不能及时开展宣教活动的缺陷。

3.2SO组合:抓住机会,发挥优势。当前,社区健康教育的许多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经济高速增长、医学模式转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医疗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居民对健康的重视等推动下,卫生服务需求发生变化。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贴近社区、贴近居民、方便快捷的优点,社区医生可以在为居民诊疗时讲解康复护理知识、发放健康知识宣传页、适时开展健康讲座和经常更换健康宣传栏信息等。

抓住机会,主要是在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持和监督下,规范健康教育服务,争取政策资金的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健康素养,学习健康宣教知识与技巧,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努力得到居民的支持,提高其健康知识知晓率,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3WO组合:利用机会,克服劣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设置岗位和行使职能。目前社区卫生机构依然存在重医疗、轻预防的问题,卫生服务人员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还有待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借着政策优势,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对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卫生服务人员健康教育施教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在政策的支持下,解决资金问题就要积极寻找并拓宽筹资渠道,争取专项资金的投入,寻求吸纳社会各界的资助。大学生是一个具有青春朝气、高素质特点的团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和本市高校社团联络,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宣传,这不仅可以扩大宣教队伍增强宣传效果,还可以增加大学生的健康知识,丰富其社会实践经验,一举多赢。

3.4WT组合:缩减劣势,化解威胁。有效的健康教育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支撑,需要严格适宜的监督机制检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医务人员工作质量考核体系,使卫生服务人员能够研习业务知识,将健康教育和自己日常诊疗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

4总结

长期以来,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重心一直在医疗上,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大纰漏。作为执行者,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应利用自身优势,积极进行健康管理,开展健康宣教服务。作为预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教育者要抓住一切机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不断化减劣势,规避威胁,这样才能更好的行使职能,最终达到和谐医患,人民满意。

参考文献

[1]马骁.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01

[2]梁万年,饶克勤,常文虎.卫生事业管理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2-53

[3]方开翼,林丹,邱培媛.成都市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工作现状[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10):775-777

[4]姚晓明,李克宁.石家庄市社区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1,27(4):370-371

[5]赵海萍,朱玲勤,康燕.银川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现状调查[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5,27(6):463-465

[6]周丽.杭州市区社区健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8):314

[7]姚丽,田飞,刘潇.北京市崇文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开展现状[J]. 中国健康教育,2011,27(2):108-110

人口老龄化的劣势篇(4)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开封市;养老服务业;现状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一、开封市养老服务业的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老年人口比例增长的动态过程。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一个地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这个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据我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开封市常住人口有4676159人,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387239人,占总人口的8.28%,同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65周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08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人口老龄化给开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此外开封市养老服务业存在养老需求与资源不协调、养老机构服务单一等问题。但同时,大量老龄人口也给开封市的养老服务业带了来广阔的市场。对于开封市来说,养老服务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探索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新途径。

二、开封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1.开封市的人口老龄化现状

由2014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可知,2014年河南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百分比为9.4%。而开封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百分比为10.2%。开封市的老龄化水平在河南省18个城市中占第七位,且高于全省水平,老龄化现状较为严重。

图2-1 2014年河南省各地区老年抚养系数对比图①

图2-1显示的是2014年河南省各地老年抚养系数。可以看出开封市的老年抚养系数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每单位劳动力要负担的养老压力较重。

2.开封养老服务业的现状

截止到2014年,开封市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21张,要达到国务院规定的到2020年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5张至40张的要求,则需要近2万张床位②。因此,开封市的养老需求缺口极大。不同消费水平,各种服务类型的养老机构的进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截至2015年底,开封市市共有养老机构151家,其中公办75家,拥有床位7935张,入住人数5658人;社会办养老机构76家,拥有床位9106张。③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开封市的养老机构公立与民办共同发展,良性竞争,养老机构的入住率较高,并且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而且开封市积极进行了居家社区式养老模式的探索。养老服务业在朝着社会化、社区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3.政府规划

开封市民政部门按照有关政策法规修订出台了《开封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关于加快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等。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开封市提出了到2020年,全市每千名老年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35张以上,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居家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目标。开封市提倡着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重视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政府规划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引导养老模式的居家社区化发展。

而在《开封“文化+健康养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开封市将养老服务业的规划与文化底蕴相联系,提出打造趣味乐居城市、尊老孝老城市等。充分依托开封市的历史文化,利用信息技术和智慧城市理念发展开封独特的“文化养老”模式。这是开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又一个新的方向与规划。

三、开封市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前景

1.开封发展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优势

(1)开封市人口老龄化水平高

图3-1显示的是2009年-2014年开封市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河南省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可以看到,在2010年以后,开封市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一直高于河南省水平。不难看出,开封市老龄化水平较高,因此对养老服务业的需求必然较大。

(2)开封市良好的区位优势条件

首先,开封市素有“北方水城”之称,地处平原气候适宜,环境优美,公共设施完善,适宜居住。

其次,开封是八朝古都,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具有独特的吸引老龄人口的人文环境。

最后,开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如图3-2所显示的开封及周边代表城市郑州和新乡在2010-2014年65岁以上人口数,可以看到在郑州的65岁以上人口不断增加,而且比开封老龄人口多。随着郑汴一体化的发展,开封与郑州的联系日渐加强,可以吸引大量郑州老龄人口在开封养老。

(3)政策优势

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养老服务业。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河南省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开封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这些政策的颁布实施,给开封市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开封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2.开封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劣势

(1)开封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图3-3反映的是2013-2014年河南省各市人均GDP,可以看出在河南省的18个地级市中,开封市的人均GDP排13位,甚至低于河南省的平均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开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开封市老龄人口在养老方面的意愿支出额会较低,从而阻碍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2)开封市养老服务业规模良莠不齐

截至2015年底,开封市共有养老机构151家。⑦而截止到2014年底,河南省城市养老服务机构有551家。⑧可以看出开封市的养老机构数量较多。但据实地调查,开封市的机构规模呈现出两极分化,床位在100以下的占多数,规模差距较大,且发展水平良莠不齐。

3.开封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方向

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是亲属抚养的家庭养老模式,但是由于早期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即“421”的家庭结构。这一结构使家庭养老愈加困难,老人的养老成为难题。而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养老模式给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这些模式既能满足由人口老龄化催生出的巨大市场,又能使养老服务业良好发展。因此推行养老服务业的社区化与社会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因此开封市养老服务业可以顺应这一趋势,推行社区化与社会化,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自身。其要结合地产、医疗卫生、金融保险等多行业,实现跨行业整合。全面建立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信息为辅助,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中国式养老”服务体系⑨。开封市在发展这一“中国式养老”时,要注重居家、社区、机构的相互补充;同时要实施好医养结合工程;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四、促进开封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养老服务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政府的大力号召和支持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之处。养老服务业有着很强的地区性,因此要不断探索符合开封市习惯和特色的养老服务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封养老服务业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部分养老机构基础设施较差,因此要完善基础设施。二是,专业护理人员的缺乏,因此要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普及,做到持证上岗,给老年人满意的服务。三是,大多数养老机构不能给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因此,要关注老年人内心的诉求,满足他们的身心需求。伴随着新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养老方式的兴起,养老服务业要想占据一定的位置,必须改进自己经营方式中的不足,积极发展和推广居家社区式养老模式。

政府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需充分意识到到养老服务业的重要性。我们对政府提出以下建议:

1.养老服务业关系着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政府要认识到发展现代养老服务产业的必要性以及在养老产业发展中发挥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进养老产业的发展。

2.同时政府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以便规范逐步兴起的社区居家养老等养老模式。

3.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减少开封居民的负担。政府可以通过医疗补助制度和医疗保险等方式来对养老机构的具体服务给予资金补助,扶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4.除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外,还可以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促进养老服务业更好的发展,例如鼓励民办养老机构的兴建。加强对养老机构卫生环境方面的检查管理,改善开封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良莠不齐的局面。

5.开封应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托开封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文化养老”,丰富老龄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形成自己在养老服务业方面的特色。

注释:

①《河南统计年鉴2014》.

②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政务信息,2014.

③开封网.2016.

④《河南统计年鉴2009-2014》.

⑤《河南统计年鉴2010-2014》.

⑥《河南统计年鉴2013-2014》.

⑦开封网.2016.

⑧《河南统计年鉴2015》.

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参考文献:

[1]张凌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探析[J].学理论,2011(06).

[2]黄佳豪,孟P.“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06).

人口老龄化的劣势篇(5)

关键词:成人学习;SWOT分析;策略

作者简介:陈维华(1978-),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董显辉(1973-),男,江西玉山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专业2010级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专业化的我国成人教育管理者培训研究”(编号:GKA103008)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康和平。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1-7518(2011)33-0047-03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最初被应用于管理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旧金山大学学者海因茨・韦里克教授提出。SWOT分析法是一种考虑某一个体或组织内部、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地、综合地评价和分析,从而选择最优发展策略的方法。其中,S是指某一个体或组织自身具有的优势(Strengths),W是指某一个体或组织自身存在的劣势(Weakness),O是指某一个体或组织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机遇或机会(Opportunities),T是指某一个体或组织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威胁(Threats)。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成人的学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使他们在学习中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特长与优势,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的各种机会,取得较高的学习效率。

一、成人学习的SWOT分析

(一)成人学习的优势

成人学习的优势,是指成人自身具备一些因素,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成人在学习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具有丰富的经验。成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已走完较长的一段路程,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感性的认识,并且承担着一定社会职责和扮演着多种角色,这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增加了社会阅历。大量成人教育实践证明,无论成人学习哪些内容,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或策略以及如何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都要以其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和基础。已有经验是激发成人学习动机的诱因,因为成人对自己所熟悉和关心的事物更为关注,更希望弄清与它们有关的理论和知识,这样在学习中极易产生迁移。此外,已有经验不仅仅是成人自身学习的一笔宝贵资源,对于其他成人来说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启迪和借鉴。

2.学习目的明确。成人一般都有一定的工作岗位,因此他们的学习不同于普通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往往以一种“问题中心”的心理参与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与他们的当前需要、生活情境密切相关,学习是为了立即应用,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追求学习的直接性和实效性倾向,而不是为将来的生活和需要做准备。即“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由于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有利于调动成人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在成人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借助有关学习资源,参与教学,真正成为教育过程的主体。

3.独立自主意识较强。美国“成人教育之父”马尔科姆・诺尔斯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到了成年期,个体首先产生的便是一种强烈要求摆脱他人控制的独立感。独立感的产生,意味着个体自我意识从依赖、他律向独立、自律的方向转化。成人具有了独立自主的概念后,总希望别人把他当成人看待,当独立的人看待,希望得到尊重。成人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具体表现在学习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了解自身学习需要;学习目的和目标明确;自主制订学习计划;自我导向实施学习;抵御外界不利学习因素等等,这些是成人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

4.理解能力较强。发展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思维经历“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理论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青年期和成年期则发展以理论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凭借以理论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成人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并且能够触类旁通,由此及彼,从而使他们的整体学习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之上。

(二)成人学习的劣势

所谓成人学习的劣势,是指成人自身存在着对其生存和发展不利的因素。成人在学习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劣势:

1.认识上的偏差。传统的消极文化观念往往认为成人已不适合学习,例如“人到中年天过午”,“三十不学艺”,因此教育与学习被限定在青少年儿童时期。美国的机能心理学大师詹姆斯曾指出:“人至25岁,纯粹的好奇心己衰退,神经的通道己固定,同化的能力已消失,学习新观念非常困难”。[1]鉴于此,在传统消极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加上视听觉能力衰退、体力下降、反应速度减慢等生理方面出现的老化,以及机械记忆能力衰退、注意力下降等心理方面出现的变化,由此成人产生自己年龄大了,缺乏学习优势,不便于再继续学习的错误想法,从而抑制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感知觉能力下降。加拿大著名的成人教育学者罗・基德经过大量研究,证明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身体的各种器官乃至整个机体日趋老化,尽管这种老化是一缓慢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的感知觉功能逐渐老化是普遍现象。成人的感知觉变化主要表现在视力和听力方面:就视力而言,力的衰退与年龄呈正相关,40-55岁最为严重,此后又呈现出持续衰退的现象;就听力而言,成人听力的衰退随年龄的增加而愈加显著,25岁以后对所有频率声音的听力都逐渐缓慢地衰退,男性超过32岁,女性超过37岁之后,几乎都有某种程度的损害。感知觉能力的下降不仅直接影响成人的学习,而且还会对成人的学习心理产生影响,致使其出现消极的不良的情绪体验和感受。

3.记忆力下降。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理功能老化,成人的记忆能力也随之发生变化,尤其表现在保持和提取记忆内容能力方面,都不同程度地遇到障碍。国内研究者许淑莲等人对成人逻辑故事的回忆、联想学习、人像特点联系回忆的研究证明:成人对故事的意义内容识记较好,情节内容识记较差;对人像的职业回忆较好,对人像的爱好和姓名的回忆较差;对有关联想的学习较好,对无关联想的学习较差[2]。这说明,成人的机械记忆减退幅度较大并且开始减退的年龄较早,意义记忆减退的幅度较小并且开始减退的年龄较晚。记忆力的下降,导致成人不能及时接收、整理和加工外界信息,长时记忆难以形成,而且容易遗忘,难以提取,致使成人以后不愿意再从事积极的记忆活动。

(三)成人学习的机会

所谓成人学习的机会,是指外在环境因素为成人学习提供有利的时机或机遇。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为成人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鼓励在职人员学习与进修,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法规,为成人的学习提供了一定制度保障。此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兴起的远程教育,突破了过去传统教育的时空局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有利于成人克服学习中突出的工学矛盾。

(四)成人学习所面临的威胁

所谓成人学习所面临的威胁,是指外部环境因素对成人学习的阻碍或造成的不利影响。目前,成人学习主要面临着以下两个方面的威胁:一方面,工学矛盾突出。美国成人教育学家达肯沃德和梅里安指出:“成人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已经离开了全日制学生的责任(童年和青年的主要社会责任)而承担了劳动者、配偶、或父母的责任。”[3]众所周知,成人承担着多种角色,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较为沉重的负担。参加学习,会占去他们本已紧张的时间,甚至会影响他们的收入。有些单位非但不鼓励本单位职工接受继续教育,还制造出种种错误的政策和借口来阻碍他们参与学习,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单位的职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家人的不理解和不支持也是影响成人学习的因素之一。成人所存在的工学矛盾的突出特点,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诺尔斯曾指出,当工作和学习发生矛盾时,成人通常会选择回到工作岗位,放弃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成人教学的普教化。目前,许多成人教育办学机构存在着“普教化”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置大有多多益善,追求“大而全”的倾向;教学内容以学科为导向,过于强调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不强,不能学以致用;教学方法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实行填鸭式教学,忽略了成人的主体性;教学评价侧重于机械记忆能力的考查,忽略了理解能力的考查,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成人学习的积极性。

二、成人教育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如上所述,成人在学习过程中既面临着一定的优势和机会,又面临着一定的劣势和威胁,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此,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人教育应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审局度势,采取相应的策略,变劣势为优势,化威胁为机会,使成人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加强舆论宣传,营造终身学习氛围

舆论常常被人们称之为相对于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其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使社会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调动每一个社会成员学习的积极性。鉴于此,成人教育要借助传统的和现代的新闻传播媒体,运用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和手段,加强舆论宣传,进一步树立敬业勤奋、崇尚知识的良好风气,确立起终身学习观,营造“全民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使成人的学习切实有效地进行。同时“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4]。成人教育要切合成人实际,通过宣传和说服教育,树立成人学习典范,使成人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制定有关政策法规,提供制度保障

学习权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权利,需要有一定的制度保障,才能够切实有效地得以体现。为保障成人的学习权,一是加强终身学习的相关立法,使各级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终身学习体系构建过程中职责分明,并配备监督与评估制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二是建立教育休假制度,根据我国国情,既要统一要求,又要区别对待,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建立保障制度,规定成人每年的在职进修或脱产学习时间,以及相关的要求和保障措施,保障成人的学习权不受侵犯。三是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实行“个人学习账户制度”,建立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共同分担的学费多元投入机制,为成人学习提供经费保障。此外,制订有关政策和措施,努力培育、推进社区和企业成为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企业。这样,通过相关政策法规,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消除影响成人学习的障碍因素,使他们集中精力地参与学习。

(三)引导成人自我分析,了解参与学习的优势与劣势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上所述,成人参与学习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又存在着一定的劣势。成人如果只看到自身优势,制定的学习目标就有可能过高、过大,在学习中容易遇到挫折,以致丧失继续学习的信心;成人如果只看到自身劣势,就有可能自信心不足,畏惧学习,裹足不前。因此,引导成人正确地自我分析,了解参与学习的优势与劣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成人教育工作者可开设专题讲座或结合具体学科教学,讲解有关成人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使成人了解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使成人了解自身的学习基础、认知风格、学习策略等,从而有的放矢。了解了自我,成人在学习中才不会好高骛远,才能根据自己的主客观实际制订成功可能最大、效绩又最高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减少挫折感和焦虑感。

(四)教学切合成人实际,彰显成人特点

在成人教学中要努力克服“普教化”的倾向,切合成人实际,突出成人特点。一是学习的组织和实施要适应成人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变化。如增加学习环境的照明度,增加学习材料和教学设备的对比度;采取合作学习、小组学习、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使成人交流和合作;适当放慢教学步骤,材料呈现的时间适当延长,提供学习内容避免过于复杂;既要运用黑板、图画等传统的教学手段,也要运用文字、声音、音乐、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线索等,二是坚持按照学科的逻辑体系,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彰显“少而精”、“实用性”特点,精选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式组合,强调教学内容在成人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价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成人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已有经验是成人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成人的已有经验,融化成人的经验并向经验学习,使成人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转化已有经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以产生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成人仍具有学习的能力[EB/OL].省略/archives/179.

[2]董守文,张华,李雁冰.成人学习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161.

人口老龄化的劣势篇(6)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虚拟养老 虚拟养老院

中图分类号:TN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234-01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口老龄化严重。2009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有1.67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每年新增老龄人口将达到800万,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汹涌而来的白潮不仅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各种影响,也对传统的养老模式发出了严峻的挑战。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到来的,即“未富先老”,经济上、组织上和管理上的准备都严重不足,中国的社会养老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障碍。老年人口的基数大、老化速度快、养老资源严重不足,决定了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道路。[1]

随着“4+2+1”和“丁克”家庭的不断增加,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老人养老和经济能力有限的矛盾愈发凸现。而机构养老也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由于养老设施和服务人员不完备,许多地方出现人多院少的紧张局面;另一方面由于收费与质量等问题,让一些养老机构陷入了“人去院空”的窘境。显然,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都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历来是养老的一个主要载体,家庭养老是中国居民的模式。但是,随着中国家庭户的“小型化”和“高龄化”趋势,家庭养老功能正面临新的挑战。

虚拟养老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实践中逐步为人们所认可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网络为依托、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虚拟养老,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社会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把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势功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互补结合。

虚拟养老相比传统服务机构具有更加快捷多样的销售渠道和信息平台,消费者能够随时查询信息并享受人性化的定制服务,切身感受“物”美价廉。

建立虚拟养老院,利用政府建立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在老人需要有人帮助的时候,可以给信息服务拨一个电话,信息服务平台就会按照老年人的要求,派服务企业员工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同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虚拟养老院实现了居家专业化养老。

虚拟养老院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体运营,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方式,通过虚拟养老院的运作模式的探索,最终能够实现降低政府养老成本、减轻子女养老负担、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虚拟养老院将企业虚拟化,不受规模限制,不占用土地,充分利用信息空间,运营成本低,风险小,服务收费与其他养老机制低,消费者容易接受。提供即时上门的居家养老服务,符合老人心理需求,与家政公司相比,呼叫和选择服务更方便快捷,主动权掌握在消费者手中。信息平台高效管理,掌握客户详细需求信息,提供服务的个性化定制;服务项目全面,数十项服务惠及人文关怀,服务全程监控,有保障。

虚拟养老院开启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其创新在于消除传统养老院的基础设施成本,降低传统家政服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浪费,找回养老行业失去的利益,即细分市场,按需满足,以技术优势代替大量的用地用人投资,并将利益通过优质低价的方式还给市场。

初期将目标顾客定位为中低收入缺乏照顾的老人,通过广播、报纸、上门、活动等较低成本宣传接触顾客,从服务项目、质量、渠道、品牌、人员、定价等方面差异化,形成独特优势,确立以“高效”、“专业”、“低价”为卖点的“负责的居家养老”的服务定位,规避与传统养老院和家政服务机构的竞争。充分利用虚拟养老的投资潜力和社会支持,建立信息网络和公关网络,配合不同的渠道做不同的服务包装,确保服务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适当调节价格,以低投入换取高增长。同时注重技术创新,不断改进信息平台,从基础技术过渡向更优技术。在人才方面,引入的同时更注重实践中培养新人。

虚拟养老院的设想和建立,加强了城市社会化养老服务,同时营造健康老龄化理念,重新构建大众的老年观念。虚拟养老充分考虑了老龄群体的养老要求,这对于我国今后的养老问题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口老龄化的劣势篇(7)

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指的是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比重减少,年长人口比重增加的社会动态,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进步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实施,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速快,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也大大快于发展中国家。由于老龄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我国面临未富先老的问题,且城乡差别明显。

2.我国农村养老现状

(1)收入无基本保障

农村老年人大多无固定收入保障,大多仍靠劳作满足自给自足的生活,不能积攒较多养老储蓄,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只能依靠家庭儿女帮助获得物质供给,据统计,城市老年人三分之二有养老金,而在农村这一比例只有4.6%,目前城市老人的在业率已经降到5%,但是在农村还有43%的老年人要进行劳动,因此我国农村老年人大多缺乏有力的经济保障。

(2)生活条件较差

农村地区社区、养老院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且居住屋舍条件普遍低于城镇,由于劳动人口的迁移,农村留守老人不仅要继续耕作维持生计,并且常需要肩负照顾留守儿童的重担,生活条件得不到基本的保证。

(3)养老思想保守

传统思想对农村老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他们无法理解当前社会的新形势,也难以接受新的养老观念,认为住进养老院是不光彩的,依赖儿女养老,并且对于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缺乏充分的认识,在思维上不认同新型养老模式。

(4)医疗保障缺乏

因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事业缺乏必要的资金,并且因地理条件劣势,难以吸引到专业的医护人员,老年人因身体机能退化,对医疗的需求较大,农村地区的老年人难以享受到充分的医疗看护。

二、农村养老问题形成的原因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难以深入贯彻

新农保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依附于我国农村地区本身的经济发展,尽管基本覆盖各个地区,但仍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首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三大筹资模式并不平衡。新农保是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个方面结合的筹资模式,但由于我国农民过于依赖政府补贴,使得国家财政支出压力过大,虽然已经实现了基本养老的目标,但政府负担却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潜在问题。

其次,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新农保的实施也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比起城镇养老保险,农民在个人账户中投入不足,因而缴费能力和养老保险需求弱于城镇居民。

2.人口迁移加剧农村养老问题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的差距,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获得的经济收入远大于务农劳动力,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已经成为趋势,老少分居、子女进城务工老人孩子留守的状况加剧,留守老人的大量存在使得传统家庭养老的作用被弱化。

3.养老体系法律不完善

尽管我国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加强养老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各层次法律法规和制度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如很多地方政府的规章和全国性政策的规章冲突、地方性政策和部门间规章制度,加之相关监管尚不完善,致使养老体系效力在实施的过程中被削弱,难以发挥充分作用。

三、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对策建议

由于我国的国情和特有的农村特征,不能完全照搬国外已有的模式,应当根据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科学合理得建立一个适应农村现状的养老体系,保证现阶段国情下农村养老的实施。

1.提高对社保的认识

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很多农民没有足够吸引力,农村人口参保的效率低。

养老观念的普及可以说是落实养老政策的先决条件,在这种现状下,通过对政策的宣传,提高农村人员的参保积极性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政府应当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农民了解相关政策,提高信心,完善认识,逐渐形成参保的普遍观念,从而使得农民的利益得到良好保护。

2.完善农村养老法律法规

政府作为规范指引社会的无形之手,对于农村养老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养老保障制度的实行过程中,对于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保证政策的落实,并且通过对相应法律法规的完善对养老机制进行有效监管,确保养老资金能够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