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地理信息科学概念

地理信息科学概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4 14:49:46

地理信息科学概念

地理信息科学概念篇(1)

[摘要]:

新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的逻辑起点在哪里?学界从1980年代初期开始展开的一系列讨论,比如什么是新闻、新闻与信息、新闻与宣传等等,无不是围绕着新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或延伸。信息论是否能被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从一开始就争议不断,它的创始人香农原只打算将其定理应用于编码和信号传输的技术过程中,但这一概念引入到中国新闻学后,更被它的信奉者当作“新闻学研究的逻辑前提”。回顾中国新闻传播改革三十周年,从理念到实践发生了许多变化,而变化的缘起,则逃避不了信息概念的引入这一话题。

一、信息概念

1、信息的意义

在我国,“信息”一词有很悠久的历史,从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比如,南唐诗人李中曾在《暮春怀古人》中写下“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佳句,这是汉语中“信息”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唐朝诗人许浑也在《寄远》中喟叹“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古人所说的“信息”是指消息、音讯,侧重于口头或书面传递的内容。

随着近代报刊的兴起,本土的“信息”概念出现勃兴。清末中文报纸的新闻栏内,频繁出现“信息”一词,如“北京信息”、“杭州信息”。另如,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的《申报》14天后就直接列出栏目,标明“丝市信息”、“洋货信息”、“福建茶叶信息”、“陕西军情信息”等,至此,近代义的信息概念还是指向消息、音讯、情报。

值得关注的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信息”并非从我国本土文化中延续而来,而是西方思潮的舶来品。据说,现代信息概念最早是1928年哈特莱(Hartley)在《信息传输》一文中提出的,他第一次指出信息与消息的区别,并设想用数学方法描述信息量。[1]此后,信息论的出现深化了对信息的认识,推动了信息概念的普及,1948年,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奠基人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在他的著名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提出计算信息量的公式,认为“信息就是消除或减少接收一方认知上的不确定性”[2],信息量等于消除不确定性的数量、选择的自由度的度量 (information is a measure of one's freedom of choice when one selects a message)。1950年代,随着信息论等信息科学译介到我国,“信息” 一词才被赋予新的含义,成为一种科学术语,被运用于电子学、工程学中。

从信息概念变迁的整个坐标体系来看,本土文化中的信息经过历时性变迁的同时,又交织在共时性的他文化体系中,使得信息概念的内涵不断扬弃和变迁,衍化到今天的信息概念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含义,归纳发现,我们现在所接受的信息通常应用在三个领域:第一类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最普遍概念,也是约定俗成的等同于“消息”的概念;第二类是现代科学信息论里的专业术语,如信息学院、信息技术等;第三类则是哲学意义上的信息概念,认为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现实世界的三大要素。

2、新闻学引进信息概念及其意义偏转

1955年,在传播学之父施拉姆的热情支持下,数学家韦弗(Weaver)将信息论引入到传播学中,从此,信息成为统领传播学的核心概念。1984年,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的《“信息热”和新闻改革》一文,正式将信息论和传播学中的信息概念引入到了中国新闻学,这篇文章得出“新闻是一种信息的传播”的结论[3]。信息概念被引入到新闻学研究,不仅冲击了传统的新闻观念,引发了国内对新闻定义的重新思考,而且促成了理论研究更大层面的变迁,成为新闻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学界从1980年代初期开始展开的一系列讨论,如什么是新闻、新闻与信息、新闻与宣传等,无不是围绕着基本理论问题展开或延伸: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的逻辑起点在哪里?新闻学怎样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

从信息的角度认识新闻本体及其本质特征,最早提出“信息是新闻的属概念”这一观点的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宁树藩教授,1984年他在《论新闻的特性》中提出“新闻是向公众传播新近事实的讯息” [4]。二十多年以来,不少新闻学科教材以信息定义新闻,1987年一本由国内20所大学联合编写的新闻学教材则称“新闻是一种信息”已是新闻学里无须证明的一条公理。[5]正如童兵教授提到,改革开放以来,比较多的新闻学者认为新闻的定义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传递。” [1]甚至有不少新闻学专著分出专章讨论“信息”与“新闻”的关系, 以武汉大学李元授教授的专著《新闻信息概论》[7]为例,该书上编 “新闻与新闻信息”,首先就把“新闻”、“信息”、“新闻信息”分为三个章节进行专门论述。宁树藩先生也说过,“80 年代中期以来出版的新闻理论著作, 差不多都要对这个问题( 新闻与信息的关系)做出说明。” [8]

关键词是特定话语价值取向的凝结, 是语言实践过程中的纲目、骨骼。[9]在中国当代新闻学中,信息概念被作为“新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10],建构新闻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李良荣教授评价,信息概念的引进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新闻改革的“第二次跨越”。[11]然而,“信息”从自然科学移植到人文学科,从通信工程学语境旅行到新闻学语境,这种跨学科、跨语境关键词的导入与接收,使得“信息”概念不自觉地发生了意义的偏转,某些方面被凸显或重构,另一些方面被过滤或遗忘。

在自然科学语境下,香农信息论中的信息是通信工程学的概念,用来研究信道传输能力,正如韦弗(Warren Weaver)1949年在《通信的数学理论的近期成就》一文中所说,香农信息论所解决的是技术问题,而不涉及意义问题和实效性问题。[12]换句话说,这里的“信息”是一个技术性概念。而本土文化中侧重于消息、音讯意义的信息,更多地是一个指向内容的概念,相对于自然科学语境下冷冰冰的技术概念,它多了一层温情的面纱,有着更多人文色彩的倾向。我国本土文化传统中信息的内涵,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新闻学对现代信息概念的理解。中国新闻学语境下的信息概念,其内涵接近于“事实” ,这一点直接体现在新闻的定义中。正是在这种影响下,中国新闻学中的信息,凸显了传播的内容,指那些对人有用、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其原有的技术特征似乎被遮蔽了。即便如此,我国新闻学者仍旧回头关照“信息”存在的自然科学语境,并将此作为新闻理论研究的条件假设,这就导致已经被我们接收过来的“信息”被视为一个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的概念。与其说这一概念在中国语境下被误读,不如说是被重新赋予了意义。“当概念从一种语言进入另一种语言时,意义与其说发生了转型,不如说在后者的地域性环境中得到了( 再) 创造。” [13]

二、信息对中国新闻学的影响

中国新闻学语境下的信息概念,部分地遗传了其先前语境下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的传承并不单纯是关键词本身的内涵因素,而是有着更加广阔而深刻的现实因素——扎根于社会环境的温床。新中国成立后的30 年间,尤其是“文革”期间,新闻基本上充当了政治的宣传工具。直到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新闻学的学科意识逐渐复苏,新闻学研究才逐步破解“新闻无学”的坚冰,处于“新闻无学”到“新闻有学”的艰难转型之中。新闻学者亟需为这个丧失了独立性的学科寻找合法性、合理性依据。正是从这种现实背景来讲,一方面,信息概念恰逢其时地导入中国新闻学,另一方面,新闻学研究需要主动寻找到一个科学的起点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因此,这是新闻学突破束缚的一次历史选择。

被重塑的信息概念解决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三大问题:一是新闻的本质,信息才是新闻最基本的本质规定;二是新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从而对其发展着的多层次内涵逐步展开,或者说,可以因此而建立一个关于新闻的具有逻辑层次的定义体系;三是新闻学学科建构的合法性问题。中国传媒大学胡正荣教授曾对此有过相关论述:从理论上看,确定新闻是一种信息,揭示了新闻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回答了新闻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把握、研究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理论框架,为研究新闻理论的其它问题,如新闻的本源、特征,新闻活动的主体、受众,新闻事业的性质及规律等奠定了基础。[14]信息观念在中国的确立.承认新闻事业是大众传播媒介,新闻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新闻报道只有在传播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发挥舆论监督、社会教化、提供娱乐等附加功能。

具体来说,信息概念在以下几个层面起作用:

第一,确定“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我们过去说“新闻的本质是事实”也能解决问题。[15]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一个是源,一个是流。明确这一观点,就是认清了新闻的基本原则。换句话说,即使不引进这个信息概念,传统新闻学中关于新闻本源的问题也依然能解决。但是,“信息才是新闻的本质规定”却能够修正“新闻的本质是事实”一说,因为“作为新闻进行传播的并非是事实本身,而是事实中蕴含的某些属性的要件所构成的信息。” [16] “信息”显然要比“事实”更科学、更恰当,这个科学术语提升了“新闻”的本质。因此,不如让其分工: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而信息是新闻的本质规定。

第二,承认新闻学是科学,它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宁树藩先生认为,只有以新闻及新闻传播的自身规律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才能建构起一个科学的新闻学理论体系。信息概念反驳了过去存在的“新闻工具论”,以信息逻辑起点建构新闻本位的新闻学理论体系。新闻与宣传划分开,新闻本位的回归使新闻的本初功能得以彰显,体现了对新闻规律的尊重。当确立新闻具有传递信息的本初功能时,就使新闻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过去强大的政治话语框架,提升了新闻学的理论地位,体现了一种独立的学术精神。同时,信息概念使新闻作为报道或传播的内容而言是没有阶级性的,因而也就具有了普遍意义。在全球传播的背景下,有利于缩小将新闻等同于宣传所导致的排斥感和距离感,有助于淡化多种意识形态之间的隔阂,从而产生更多的接近性,取得更多认同和共鸣,也搭起了我国新闻学与国际视野的传播学对话的桥梁,因为传播学研究正是从信息传播的不同形态出发。

第三,90年代,“信息”关键词触发了新闻商品性的讨论。通过讨论,人们逐步认识到,新闻除了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生成、传播、接收反馈过程还带有一种经济实践和商品生产、消费的特性。有关新闻商品性讨论的深入,引起人们对新闻媒介性质的重新定位。既然媒介把信息资源的开发、采集、传播,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努力面向全社会提供各种信息、知识和娱乐服务,那么,媒介本身也就具备社会第三产业的特性,这一特性强调的是信息的服务性。[17]这一认识直接关联着我国走向“事业化性质、企业化经营”的传媒体制变革,为传媒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活力。

总之,信息概念的引入带来了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场哥白尼革命。[18]

三、信息与新闻学辩证看

1、“信息”概念与“事实”概念的关系

信息概念的引入造成了部分概念的混淆,最基本的一对关键词是“事实”和“信息”。不少人对这对关键词展开比较研究,如《新闻本体论——关于“事实”与“信息”的比较研究》[19],在探讨新闻定义的观点中,有人将新闻定义根据侧重点不同分为六大类,即(1)事实说;(2)报道说;(3)传播说;(4)手段说;(5)信息说;(6)反常说[20],这就把事实说和信息说分门别类。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者不对“事实”和“信息”作区分,把两者混合起来使用,如“新闻是新的事实信息” [21],包括前面引用过的童兵教授的新闻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传递。”

虽然信息与事实实际上所指的是同一对象,但毕竟是两个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不同。事实是从本体论出发,是物质的,独立于人的认识之外,也就是说,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都客观存在着;而信息是从认识论出发,消除人们认识上不确定性的因素。

在新闻学语境下,不能脱离事实来谈信息。作为新闻的事实和构成新闻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事实是新闻的载体,而信息是特定事实构成新闻的某些要件和属性,信息蕴藏在事实中,而事实要通过信息来传播,也只有蕴涵重要信息的事实才能进入传播渠道,成为新闻。此外,在新闻学语境下,信息比事实更科学的原因还在于:事实没法解决新闻商品性的问题。有学者认识到,对新闻传播业双重属性的认定( 既有事业性质,同时又具有产业属性) 这种理念的革命性突破,与新闻传播业同时属于“信息产业”不无关系。[22]丰富多彩的信息可以在市场环节中交换、流通、增殖,但是,事实是事物存在的胶着的状态,我们可以说信息具有商品性,却没法说事实具有商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概念比事实概念更能推动新闻学理论和实践的纵深发展。

总而言之,在新闻学中,信息与事实是高度统一的,不可生硬分割,但同时,也要审视两者不同的意义,而不是在学术中任意偷换、转换概念。

2、批判性地评估信息概念

80年代,信息概念刚引入中国新闻学时,有学者认为,信息论与新闻学科交叉,由此产生新的学科——“信息新闻学”,有人甚至提出信息新闻有八种写法[23], 在前文讨论过信息是新闻的本质规定之后,我们可以认识到“信息新闻学”是一种不确切乃至错误的提法,其实质的指向是新闻的信息量。这种错误一方面体现了特定时代及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信息概念的引入对学科思维的冲击。

在中国新闻学研究中,曾经出现过关于新闻的信息量的计算公式[24],凭此公式算出一张报纸究竟含有多大的信息量。这种做法运用香农的信息计量方法对新闻信息进行计量,是将新闻学中的信息参照了信息论中指向技术的信息,但这种做法在新闻学语境下究竟是否科学,恐怕值得商榷。这是因为信息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信息量的度量,并不关心信息的内容,因此并不能反映人的能动作用与信息处理的关系。新闻传播不同于机械的科技传播,而贯穿了更多的价值选择倾向和人文关怀,如果新闻学中的信息仍旧是一种冷冰冰的硬科学符号和技术指标,就会限制实践中新闻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制约了新闻人作为有思想、有责任的社会工作者的追求。新闻学的学术来源根植于人文科学或人文类的社会科学中,它有着深刻的人文学科基础和特定的“人文价值因素”。新闻学中蕴涵着的这种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赋予新闻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净化人们心灵、唤醒人们思考的功能,因此,在人文精神关照下的新闻学,它所关注和研究的“新闻”应当是一种有灵有肉、有情有感、有人有物的东西,应当成为有益于公众的信息提供者、舆论引导者和文明传播者,要防止那些把新闻降格为一种没有灵魂、没有思想、没有方向的纯粹信息媒介和简单的传播行为的做法。总之,我们要借助科学精神体现新闻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借助人文精神表达新闻学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体现新闻学的人文品质和人文特征。

虽然我们并不认同运用信息论计量新闻信息,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却开创了另番局面,顺势生发了新闻的信息量的拓展,中国的新闻媒介都在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提高信息质量上狠下功夫.采取了各种措施,取得了丰硕成果,更进一步地满足了人们对周围和世界信息的欲求,信息时代到来,“地球村”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但是,随着互联网等新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出现“信息泛滥”的态势,一方面暴力、色情等垃圾信息充斥眼球,另一方面则是有价值、含金量高的信息被埋没不见,现实生活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内容,新闻学中的信息概念越来越鲜明地树立其内容指向的风标,而与自然科学中的信息概念越来越偏离,信息量大大拓展的弊端协同其优势愈加显现。在现代生活中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耳目就会失聪。思想就会陷入僵化,行动就会失去目的性,甚至陷入盲目的、片面的主观臆断中去。现代人似乎是要把自己置身于一种充满信息的环境中已求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人们常常以为接受了信息( 大多数信息来自于媒介),就是了解了世界,从而陷入对信息的依赖之中。但是,层出不穷的媒介事件挫败了人们对媒介和社会的信任,头脑里充斥着信息的人最终和那些没有信息的人一样变得轻信和缺乏安全感。事实上,零星的信息不能代表整体的世界,过度依赖人与机器的信息交流,反而可能钝化人类感知世界、感受他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法国遗传学家雅卡尔认为, “借助技术、集中渠道和传播渠道所形成的信息, 取代了人人平等参与的平衡的集体行为, 即交流。”[25]

此外,前文谈到信息概念的引入促成了新闻商品性的认识,商品化的新闻一定程度地制约了新闻作为准公共物品的作用。社会“知”的需要催生了新闻,新闻信息满足的是全社会成员的公共消费需要,与公众利益有着重大、深远而天然的密切关系,担负着特殊而无可取代的社会道义和责任。新闻商品性的特性给新闻实践带来巨大推动力,也带来许多弊病,使新闻这个本应属于全社会的公共资源被少部分人利用,从而减少了其公共利益的代表性,影响了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正义。一段时间里,新闻商品性助长了有偿新闻现象的泛滥,甚至被指为是这种现象得以产生的理论根源。当前新闻实践中人文精神的缺失证明,对于信息商品化的特性渗透到新闻这一点,要持有批判意识,而不是一味地称颂其功德。新闻商品性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当新闻纸进入市场流通,传播活动开始接受外部补偿时,新闻就难以避免地带有商品的特性,这种特性正是束缚新闻传播的枷锁,是一种附加性内容,否则新闻传播活动将无以为继。但同时,由于新闻自身具备准公共物品的信息特性的规定性,新闻传播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逐步摆脱商品性束缚的过程,新闻的发展方向,则是一个摆脱商品性、回归公共性的过程。

[注释]

[1]李元授:《新闻信息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8页。

[2]转引自陈定学:《究竟什么是信息》,载于中州学刊,2006年11月,第6期(总第156期),6页。

[3]见李良荣《“信息热”和新闻改革》,载于《新闻大学》,1984年第1期,第8-11页。

[4]宁树藩:《论新闻的特性》,载于《新闻大学》,1984年12月,第8期,5页,作者特别做了尾注:讯息,实即信息。因为信息的含义太广泛,有的不适用于新闻现象,所以暂用“讯息”二字,以示区别。

[5]郑旷主编:《当代新闻学》

[M].北京长征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6]童兵、林涵:《20 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405页。

[7]李元授:《新闻信息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项目。

[8]宁树藩:《信息观念与新闻学研究》,收录于《宁树藩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100 页。

[9]秦志希:《新闻学关键词的兑演及文化内含》,载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54 卷,第3 期,2001 年5 月,365页。

[10]郑旷主编:《当代新闻学》, 北京长征出版社,1987 年版,绪论12 页。

[1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296 页。

[12]转引自蔡长年:《三十年来的信息论》,载于《通信学报》,1980年10月,第1期,2页。

[13]刘禾:《跨语际的实践:往来中西之间的个人主义话语》,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 上卷) ,东方出版中心,2000 年版,228~229 页。

[14]胡正荣:《新闻理论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23~24 页。

[15]参阅芮必峰:《新闻与新闻报道》,载于《新闻大学》2004 年第2 期,总第80 期,7~21 页。

[16]李元授:《新闻信息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5页。

[17]秦志希:《新闻学关键词的兑演及文化内含》,载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54 卷,第3 期,2001 年5 月,367页。

[18]姜红:《作为“信息”的新闻与作为“科学”的新闻学》,载于《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3 卷第2 期,31页。

[19]陈坚:《新闻本体论——关于“事实”与“信息”的比较研究》,载于《新闻大学》,1993年第3期,16页。

[20]尹德刚等:《当代新闻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21]陈谦:《新闻是新的事实信息——— 新闻定义的再探讨》,载于《当代传播》,2001年第2期,15页。

[22]姜红:《作为“信息”的新闻与作为“科学”的新闻学》,载于《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3 卷第2 期,31页。

[23]宋志耀:《怎样写“信息新闻”》,载于《新闻知识》,1986年第5期,8~10页。

地理信息科学概念篇(2)

【摘 要 题】理论探索

【关 键 词】情报/信息/情报概念/述评

【正 文】

“情报”是我国情报学中一个核心概念。但什么是情报,学术界看法很不一致,至今没有定论。对情报概念的理解实际上关系到对情报学学科的认识、定位。回顾我国情报概念的演变历程,可从一个侧面梳理情报学的发展历程,探索我国情报学的基本特征,认清当前情报学的发展趋势。

1 军事情报概念

译冯·克劳塞维茨名著《战争论》时,也使用了“情报”一词,含义为“与我国有关的敌人和敌国的全部知识”。[1]情报活动最早产生于军事领域。1915年版《辞源》将情报定义为:“军中集种种报告,并预见之机兆,定敌情如何,而报于上官者。”1939年版《辞海》解释为:“战时关于敌情之报告,曰情报。”情报用于军事术语,指军事活动中的敌情报告,基本上与“谍报”同义。现代军事情报概念即由此发展而来,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军事情报”的定义是:“为保障军事斗争需要而搜集的敌对国家、集团和战区的有关情况及其研究判断的成果。”

这是我国传统的情报概念,也是狭义的情报概念。它的基本特征是:(1)情报研究对象主要是敌情,是对敌斗争中搜集的情况及对其分析研究的成果,情报是军事行动的重要依据;(2)情报活动内容侧重于特情、耳目、间谍、秘密据点等秘密情报活动的经营与管理;(3)情报活动方式是侧重于侦察、跟踪、监听、卧底、打入内线等秘密情报手段(现代军事情报活动中则主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如侦察卫星、侦察机、雷达探测、窃听器、红外遥感等);(4)情报过程侧重于主观过程,即情报的产生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情报意识),情报人员个人的目的性、知识结构、知识水平、个人素质及综合能力等决定了情报的价值。

军事情报概念是现代情报学产生以前,我国形成的一个特有的概念,体现了我国过去对情报一词含义的一般理解。它揭示了构成情报的两个本质属性:“情”,即情况、消息,“报”,即报道、传递。它还对情报的一些特征作了概括,如情报是冲突、对抗乃至竞争的产物,情报是为决策服务的,情报就是情报工作者智慧的结晶。这些特征对后来形成我国特有的情报学中的情报概念有深远的影响。它的不足之处是,将情报局限于军事领域,概念外延太小;在内涵上,突出机密性、敌对性,也限制了情报工作的普遍性。

2 基于知识/文献的情报概念

现代情报学最初产生于科学情报工作的实践,主要研究科学技术文献的收集、加工整理和传播服务等。1956年,中国科学院成立科技情报研究所,我国情报事业开始起步。前苏联和西方科技情报工作的基本知识传入我国,“Information”译为“情报”而流传我国。这一时期的情报工作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情报工作,“是把科学技术知识从创造发明者那里得来,经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加工整理后,通过文字的、图形的、胶片的或录音带等形式固定下来,传递给使用者的一项工作。”[2]知识被认为是情报的本质属性,是情报的属概念,学术界提出了基于知识的情报概念,如“情报就是作为人们传递交流对象的知识”,[3]“情报,就是通过信息来负载与传递,并准备发挥其效用的知识”,[4]“情报乃是向人们传递有用的新知识”,[5]等等。并认为,情报、知识、信息三者是三个同心圆的关系,即系统化了的信息成为知识,而知识中的特定需要的部分即是情报;客观知识是情报工作存在的物质基础。[6]这里所指的“知识”主要是指客观知识,是固化在一定载体上的知识,常表现为文献。

基于知识/文献的情报概念是在积极借鉴国外情报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与当时的情报工作实际——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文摘、目录和索引等情报服务工作——相符合。它主要特征是:(1)情报研究对象主要是以文献为载体的科技知识、资料,文献是情报源的主体部分;(2)情报活动内容是文献信息管理,包括情报收集、整理、报道、服务、分析和综合等文献加工流程;[7](3)情报活动方式侧重于文献组织,即以编目、著录、索引等形式,将文献单元整理与排序;(4)情报过程具有客观性,如情报的内容、载体及情报工作流程等都是客观的,同时又具有某些主观性,重视发挥情报人员的主观创造性。

基于知识/文献的情报概念反映了情报使知识有序化和有针对性地提供知识的功能,阐述了情报的许多相关属性和特点,如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针对性、时效性、价值性等,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澄清了许多问题,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它的不足之处是:(1)这一概念难以涵盖情报的全部内容。知识概念的外延小于情报概念的外延。从情报的结构形态看,情报是由知识情报和非知识情报两部分组成。情报是整体概念,知识是部分概念。大量的消息、资料、事实和数据并不是哲学意义上的知识,但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成为情报的内容。(2)知识与情报不是同等范畴的概念。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并经过证明了的认识和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认识最高层次上形成的结果。情报虽然也来源于社会实践,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结果,但除知识外,还包括来自感性认识和虽属理性认识但未经过实践证明的认识结果。知识是人类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情报则可以认为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8][9]

3 基于社会信息的情报概念

上世纪90年代前后,社会情报需求也日益增加,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为突破米哈依洛夫科技情报学理论体系,一些学者提出了“大情报概念”,主张“从科技情报单一领域的情报系统演变为综合的社会情报系统”。[10]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这一原本只是在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和工程领域中使用的专门术语在我国广为流通,广为社会所接受,并被认为是“Information”的对应概念;[11]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情报工作可以利用各种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提高工作效率。信息被认为是情报的属概念,学术界多从信息角度定义情报。如“情报是一种社会信息,是一种传递中的知识”;[12]情报是“推动用户当前事业的信息选择传递”,其中的“信息”分为知识型信息、消息型信息和资料型信息三类,可以综合称之为“社会信息”;[13]“情报是对主体活动有参考价值并影响其运动状态的社会信息”,[14]等等。

关于情报与信息的关系,一般认为,“情报本质就是信息,但又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人类社会信息,或曰情报信息”,“情报与信息在本质上基本相同,二者可以通用”;[15]情报就是信息,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信息,即“社会信息”,情报同特指为“社会信息”的“信息”一词在一定范围内成为同义词,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调换使用;[16]还有的认为,情报与信息概念基本等同,“情报就是信息”,我国当初将“Information”翻译为“情报”,其实是一个误解,真正与Information外延相等的是“信息”。

基于社会信息的情报概念可以说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反映了情报活动的广度发展。它的基本特征是:(1)情报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涵盖军事、科技、经济、金融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2)情报活动内容是信息管理,即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3)情报活动方式侧重于信息组织,即通过信息序化或信息整序(包括对信息特征的标识与序化),使原始信息集合转化为有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或者信息资源的索引等;(4)情报过程主要是客观的,即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后来也开始注意技术与人文的结合,重视信息管理中人的作用。

基于社会信息的情报概念反映了情报的信息特征,展示了情报的真实内涵,扩充了情报概念的外延。它的不足之处是:(1)将情报定义为“情报是某种信息”,是将情报的一般特性当作本质特性,使情报混同于信息,导致两个概念的外延相互交叉,模糊了概念间的区别,影响对情报概念本质的认识。(2)这一概念过于宽泛,把情报的内涵扩展到信息,从而使两者等同起来,造成情报学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的改变。情报学无限扩展到其他学科和专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导致了情报学的自身迷失甚至可能走向消亡。[17]

4 基于知识的情报概念

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飞速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传播更加方便、快捷。但与此同时,信息泛滥、信息污染等已经严重影响人们正常利用信息,甚至造成对管理决策的误导。一方面信息浩如烟海,由于信息处理能力的有限,身处信息的汪洋大海而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信息量太大,从海量信息中难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而造成有效信息不足,这样就出现了信息过剩与信息匮乏的矛盾。人们普遍认识到,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困境不再是情报信息的收集、提供问题,而是知识的匮乏,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知识组织、知识优化、知识导航、知识创新。文献[18]指出,21世纪的情报学要取得突破,“知识信息的表达与组织必须从物理层次的文献单元向认知层次的知识单元或情报单元转换”。学术界开始从知识角度重新定义情报概念,如“情报是一种经过人们特殊选择或进行一定研究和加工后的社会信息,它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社会的、集团的或个人的)所进行的智力、智慧和知识创造活动”,[19]“情报是信息的一部分,是进入人类社会交流系统的动态的知识,是为了解决某一特定问题所需的知识,因而也是激活了、活化了的知识”,[20]“情报是对人的决策提供支持或是能够影响人的知识结构的信息和知识的总称,是被激活的知识和有决策价值的信息”,[21]等等。

对于此前“信息”取代“情报”的风潮,情报学界有了比较理性的认知。一般认为,不能用“信息”完全替代“情报”。“情报”和“信息”在英文里是同一单词(Information),但在中文里,“情报”显然并不等同于“信息”。“情报”是信息,但只是信息的一部分,是“社会信息”,是“用户当前事业的信息”;情报不只是信息,还包括“信息的选择和传递”,即“情报”应看作是一种“有一定对象要求、需要一定的手段和过程、涉及信息、选择、传递等因素的活动”。从逻辑角度讲,中文把英文中的Information作“情报”与“信息”这样的区分,是把“情报”看作是“信息”的下位类概念,更准确地表达了这一“客观实在”,是力图“名副其实”的表现。[22]至于说“情报”易与“谍报”混同,会让人联想到“敌特”、“机密”之类的意思,造成误解,显然,这并不符合事实。情报概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已由原来的军事领域向整个社会经济活动领域延伸,情报一词已由单义变成多义,其“机密性”含义已经淡化。即便是港台同胞,对大陆的“情报”一词的含义,也已不再陌生了,很少有人将它理解为“谍报”了。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语言“约定俗成”的客观规律。“情报”一词既然在我国通用了40多年,把使用了几十年的“情报”一词一律用“信息”来取代,不仅失去了连续性,而且割断了历史,是很难行得通的。[23]关于情报与信息的关系,文献[24]从“事实(Facts)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情报、智能(Intelligence)”的“信息链”,对情报与信息作出定位,“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情报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基于知识的情报概念的提出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对情报工作的新的要求,反映了情报活动的深度发展。它的基本特征是:(1)情报研究对象是知识。这里所指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能够用符号表示出来的、存储在各种文献中或信息系统中的易于交流与共享的知识,也就是客观知识;隐性知识是指人们头脑中具有的实践经验、思想和思维方法,其载体是人脑,它无法用真实的物理媒介去储存,也就是主观知识。将隐性知识应纳入情报学研究的范畴,是在基于知识/文献情报概念基础上对情报概念认识的深化。(2)情报活动内容主要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对组织内部的知识进行挖掘、组织、编码、传播、共享、应用等管理活动。它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将知识看作一种可开发资源的管理。[25]知识管理不仅对显性知识进行组织管理,更要对隐性知识进行开发和利用;不仅研究信息的采集、整序和信息资源的利用,更注重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和概括,把信息提升为对用户决策有重大价值的知识资源。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深化与发展。(3)情报活动方式是知识组织。知识组织是指为促进或实现主观知识客观化和客观知识主观化而对知识客体所进行的诸如整理、加工、引导、揭示、控制等一系列组织化过程及其方法。[26]其目的是使信息转化为知识,实现知识共享,为使用者提供知识思想,为知识创新提供条件。(4)情报过程上除客观性的信息管理外,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是知识的载体,人是知识创造的源泉;情报工作是融合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来实现知识挖掘的知识表示过程,通过人实现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换以及在转换中产生的创新。

知识一直是情报学研究对象之一,基于知识的情报概念的提出,既是情报学研究对象上的回归,也是对情报学研究领域的扩展。情报学发展早期钱学森就提出了“情报是激活了、活化了的知识”,这是基于知识角度来界定情报概念的。基于知识的情报概念是知识管理研究对情报学渗透的结果,将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纳入研究范畴,为情报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前,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本和动力,情报学应加强改革和创新,不仅要对显性知识进行组织管理,更要对隐性知识进行开发和利用,更好地服务于情报用户。知识管理研究的深化,为情报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推进,情报学将形成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学科框架,基于语义层次的信息组织和知识开发将是情报学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27]基于知识的情报学发展必将会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最终使得情报学真正成为研究知识与知识活动,包括知识的激活、扩散、转移、组织、增值、吸收、利用等规律性的一门学科。[28]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情报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情报社会功能的不断扩展,情报概念也不断增添新的涵义。可以说,情报概念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情报活动范围的演变。通过梳理我国情报概念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加深对情报概念的认识。

以上四种类型的情报概念,军事概念情报属于军事情报概念,体现了我国原有的对情报现象的一般理解。后三种类型的情报概念,是现代情报学产生以后形成的,属于现代情报概念。基于知识/文献的情报概念是对以文献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情报实践的总结,这种认识可以说是不准确的、狭窄的,限制了情报学的发展。因为文献只是知识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这一概念使得长期以来情报学研究重形式(载体)轻内容(知识),有点本末倒置。基于社会信息的情报概念适应了社会信息化发展形势,有助于拓宽情报学学科范围,但信息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情报概念泛化,使得情报学无所不包,失去了本来的特色和优势。基于知识的情报概念的提出,是对情报概念泛化的反动,是一种认识发展的回归。情报学研究对象回归于知识,不过它不再是基于文献的客观知识,而是主、客观知识的结合。知识化是情报学未来发展趋势,基于知识的情报概念的提出,体现了对情报概念认识的深化。情报概念的变迁说明,对情报现象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认识具体化和准确化的过程。

由于情报现象具有复杂性,情报学正处于发展之中,文献[29]提出,对情报、信息这样一类基本概念可采取非本质主义的态度,重视其功能、作用、应用范围及组织管理方法而不注重精确的定义。其实,情报概念的多种解释恰恰说明人们认识的深入,从而使产生“确切”定义的可能性愈来愈大。情报、信息等基本概念是情报学的理论基础。情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正需要我们对它的一些基本概念不断探索,以求在不久的将来构建一个完整而准确的概念体系。当前,由于情报学还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学科,试图将情报概念得出一个能为大家共同接受的完整的科学定义,尚有一定困难。随着情报学的发展壮大,人们对情报概念的认识也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

经过曲折反复的认识过程,情报学界逐渐达成共识,即情报是我国情报学中一个独特的概念。首先,作为情报学基本概念的情报,它不是建立在传统军事情报概念的基础上,而是在西方情报学理论影响之下形成的。它与西方情报学中的Intelligence也不是对应的关系,我国情报概念范围要比Intelligence宽泛得多,只是在“竞争情报”、“军事情报”等概念中“情报”对应Intelligence。其次,情报不等同于信息。我国情报概念并不是完全从西方情报学理论中移植过来的,它受情报军语渊源的影响,注重信息的深度加工、增值和研究咨询功能,具有Intelligence的功能。[30]它与西方情报学中的Information也不是对应关系,它是一种经过加工的、具有社会属性的Information,是Information的下位类(种)概念。我国情报概念既有我国传统的军事情报思想,也包含了西方的信息观念的成分,它同时具有西方情报学information和intelligence的双重含义。我国情报机构既具有信息库,也具有思想库的功能,即承担着Information工作和Intelligence工作的双重任务。[31]情报工作的内容,一部分是文献工作或信息工作,一部分是信息、知识的激活,即情报研究或信息分析工作。前者是“Information过程”,着重于显性知识的组织、管理,后者是“Intelligence过程”,着重于隐性知识的组织、管理。[32]我国情报概念将Information和Intelligence的双重功能合为一体,正是我国情报学的特色和优势,与国际上情报学研究Information和Intelligence合流的发展趋势相吻合。

“情报”是我国情报学中一个独特的概念,是指导我国情报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词。在几十年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根据中国的国情,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情报概念。当前,应该围绕“情报”这一独特概念,把文献工作、信息工作和情报研究工作融合在一起的,始终把激活资料、激活信息、发挥资料信息作用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在整个工作之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情报学理论。[33]

参考文献

[1] 王崇德.关于情报.情报资料工作,1996(3)

[2] 袁翰青.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意义.见: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科学技术情报工作讲义(上册),1963

[3] 严怡民.情报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

[4] 靖继鹏.情报学概论.长春:吉林工业大学(内部发行),1984

[5] 郑守瑾.科技情报学.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

[6] 桑健.科技情报学概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7] 本书编写组.科技情报工作概论.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试用本),1984

[8] 王星灿,周济民.情报与知识的关系.情报科学,1989(1)

[9] 包敏.情报定义:泛议与分析.情报杂志,1991(2)

[10] 卢泰宏,杨联纲.变革中的情报工作新观念与新方式.科技情报工作,1987(3)

[11] 刘昭东,陈久庚等.信息工作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12] 邹志仁.情报学基础.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3] 王万宗.情报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4] 勾学海.再探情报定义.情报学刊,1989(1)

[15] 严怡民.情报学概论(修订本).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16] 周晓英.情报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7] 祝朝安等.论情报学的泛化、虚化与异化.情报资料工作,2005(1)

[18] 马费成.情报学的进展与深化.情报学报,1996(5)

[19] 刘纪兴.社会科学图书情报工作特殊性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0] 张昌龄.科技信息工作手册.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

[21] 张勤.情报学理论研究视野及模式探讨.图书情报知识,2004(2)

[22] 陈一阳.“情报”改名论.图书馆论坛,1996(3)

[23] 张琪玉.谈一点拙见.图书情报工作,1996(2)

[24] 梁战平.情报学若干问题辨析.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3)

[25] 李思经.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发展.情报学报,2001(6)

[26] 文庭孝,龚蛟腾.论情报学研究对象的变革及其学科发展.情报资料工作,2004(5)

[27] 秦铁辉,罗超,鲁小江.知识管理态势下情报学研究内容的变化.图书情报工作,2005(3)

[28] 肖勇.论基于知识的情报学发展.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

[29] 卢太宏.从科学哲学看情报学理论的建设——情报定义的争鸣和非本质主义的回答.情报学刊,1981(3)

[30] 缪其浩.市场竞争和竞争情报.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6

[31] 包昌火.Intelligence和我国的情报学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10)

地理信息科学概念篇(3)

什么是本体论?改革开放后我国哲学界对本体论概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突破了西方近代哲学对本体论的片面理解,认为所谓本体论就是研究一切存在者整体的基本结构的哲学理论,具体地说本体论就是研究世界及一切事物的整体由哪些基本要素(或方面、单元)构成及怎样构成的哲学理论。本体论也是人类通过科学方法建立起来的关于世界及一切事物整体基本结构的理想模型。本体论中可以揭示出世界的本原及一切事物的来源。本体论是哲学的基础理论,是世界观、事物观理论的核心,是人们对世界及一切事物的最根本的看法。本体论也是一个相对的不断发展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关于世界观理论的哲学,因此不能不重视对本体论的研究。中西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在本体论方面的区别。西方近代哲学是以抽象的物质概念为基础的物质本体论,其本体论的模式是一种实体模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以具体物质概念为基础的物质本体论,其本体论的模式是一种整体模式。所以无论从表示本体的物质概念,还是从本体论的基本模式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都超越了西方近代哲学的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凭着物质概念及本体论的变革,才实现了伟大的哲学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引领现代哲学是当之无愧的。过去人们一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体论方面所实现的这一最深层次的变革。中国传统哲学中虽然没有本体论概念,但却有与本体论概念相当的本根论概念。中国传统哲学中是以具体事物概念为基础的事物本体论,因为把事物的整体看作是由相反相成的虚体与实体构成的,因此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的模式是一种辩证整体模式。可见在中西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的本体论中,不仅表示本体的概念不同,而且本体论的基本模式也不同。中国传统哲学中本体论的基本模式是又一个具有核心价值的中国哲学智慧。刘景山同志经过多年对中西哲学基本模式的对比研究,将中国传统哲学中本体论的基本模式概括为“一体二元”模式,他在《中西哲学基本模式的比较》《“一体二元”与华夏文明》等文章中都曾指出:“笔者在若干论文中指出,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的基本模式为‘一体二元’。所谓‘一体’是指统一的世界本体;所谓‘二元’是指统一的世界本体中,包念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单元”。他还特别强调:“中国古老的太极图(阴阳图)是‘一体二元’模式最生动、最形象、最深刻的表述”。

两千多年来尽管表示“一体二元”的几个具体概念在不断发展变化,但“一体二元”这个基本模式却始终没有变化。为什么这一本体论的基本模式能历经千古而不衰,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它的深刻的哲理或科学性究竟在哪里呢?我们知道,如果从一切存在者的整体中抽象出来的基本要素越少,则其抽象程度必然越高,这样构成的本体论也就必然具有更大的普适性。一切存在者的整体,不可能只由一个基本要素构成,仅由一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本体论必然不是一个完整的本体论,例如西方近代哲学中的实体本体论就是一个不含有虚体的不完整的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虽然是一元论,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构成整体的基本要素。所以从一切存在者的整体中只抽象出两个基本要素就一定是最少的,则其抽象程度必然是最高的,如果这两个基本要素又具有相反相成的关系,那么这样构成的辩证的本体论就必然具有最大的普适性,这个“一体二元”的本体论模式也就具有不可超越的永恒性,无疑这是本体论的最佳模式,这可能就是“一体二元”模式千古不衰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哲理或科学性之所在。不论是中国的事物概念还是“一体二元”的本体论模式,都充满了辩证法和中国哲学的智慧。事物概念是哲学的中心概念,事物是一切存在者的统称,因此从本体论方面来看,事物中应包括世界这个特殊的存在者,但从认识论方面来看,世界中又应包括一切事物,所以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事物与世界是两个可以相互包容的概念。如果从本体论方面解决了事物的基本结构,也就相当于解决了世界的基本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没有解决世界及一切事物整体的辩证结构,因此不能揭示出世界及一切事物内部的基本矛盾。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与中国哲学的事物本体论相对比,无论从表示本体的物质概念上还是从本体论的基本模式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都有开拓创新的必要。而具有中国哲学智慧的事物概念及“一体二元”的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开拓创新时的必然选择和最佳选择。中国哲学智慧虽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开拓创新提供了事物概念和“一体二元”模式,但要建构起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还需要有表示二元的两个概念。在中国哲学史上,表示二元的概念有许多,如阴与阳、无与有、道与器、理与气、用与体、现象与物体、精神与物质等等,但这些概念已不能反映出当代的认识水平。中国传统哲学及事物存在的虚实特性都告诉我们,构成事物整体的两个基本要素中,一个具有客观虚在性,一个具有客观实在性,那么具有客观虚在性与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两个基本要素会是什么呢?改革开放后,我国哲学工作者对信息的哲学本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认为信息只有以物质为载体才能存在,信息与物质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不可分割,二者在客观世界中都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有人甚至指出:“信息是高层次的哲学范畴”,“20世纪人类科学的最大成果,莫过于揭示和认识了信息”。“信息范畴已从单独的技术范畴,上升为一个哲学范畴,正如把物质概念抽象为哲学范畴一样,对信息概念的抽象标志着人类认识史上第二次伟大革命的开端”。根据我国目前对信息与物质的研究,不难看出,用来表示构成事物的具有客观虚在性的基本要素则非信息概念莫属,用来表示构成事物的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基本要素则非物质概念莫属。不过在本体论中的信息与物质概念,与通常说的信息概念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具体物质概念是不同的,而是两个最高抽象概念或叫作理想概念。信息概念自20世纪中叶诞生后,虽然在不断地得到提升,但还从来没有提升到最高抽象概念或理想概念的程度,更没有进入到本体论中,是中国哲学智慧才可能使信息概念找到本体论的归属。客观世界中的信息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没有纯的信息和物质存在,而本体论中的信息与物质是两个纯概念,是最高抽象概念或理想概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具有大科学的理念,即把哲学也作为一门科学,即研究世界及一切事物总规律的科学,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科学抽象及理想化等科学方法,从而获得最高抽象的或叫作理想的信息与物质概念,然后才能建立起当代的本体论,这样用科学方法建立起来的本体论哲学就是科学的哲学。本体论中的信息与物质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对事与物分别进行最高程度的科学抽象而获得,也可以通过利用理想化的科学方法而获得。所谓对事和物进行最高程度的抽象,就是抽出事物中的所有属性,只剩下事物存在的虚实特性。所谓理想化的方法,就是通过思想中的理想实验,把在客观世界中无论用任何现代科学技术也无法分开的信息与物质在我们的头脑中彻底分开,从而获得信息与物质两个纯概念,即两个理想概念。信息与物质两个理想概念只有在本体论中才具有意义,离开了本体论就毫无意义,但本体论中的信息与物质概念的建立,却可以为本体论之外的信息与物质概念的建立奠定基础,在本体论之外的信息与物质概念则属于实际概念,它们因为抽象程度的不同,往往成为各门具体科学中的基本概念。例如,在最高抽象物质概念的内涵中再增加广延性,这样的物质概念就与数学中的物体概念相当,也就是笛卡尔所建立的物质概念;如果在最高抽象物质概念的内涵中只增加质量属性,那么这个物质概念与现代物理学中的质点这一理想概念相当;如果在最高抽象物质概念的内涵中同时增加广延性及质量性,那么这个物质概念就与物理学中的物体概念相当,如此等等。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可能就与这两个抽象程度不同的科学概念的建立有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具体物质概念与物的概念相当,如果我们去掉物质或物中的事类存在,把它们理解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物质或物的概念,那么我们就会受到新的启迪,如果具体物质概念与物的概念相当,那么具体的信息概念就一定与事的概念相当,因为它们存在辩证的对称性,这就使我们能重新理解事的概念。什么是事?事就是具体的信息,这就是信息时代对事的哲学理解。在信息时代,我们对本体论中的信息、物质及事物概念应该有一个新的认识。在本体论中,信息是一个标志客观虚在的哲学范畴,是一切虚在者的统称,用来表示构成一切存在者整体的具有客观虚在性的基本要素。物质是一个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一切实在者的统称,用来表示构成一切存在者整体的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基本要素。事物是一个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是一切存在者的统称,用来表示一切存在者的整体。有了构成当代本体论的几个概念,我们就可以建立当代的辩证本体论了。我们可以把由信息与物质对立统一构成事物整体的哲学理论称为当代辩证本体论,也可以把一切存在者的整体由虚与实两个基本方面对立统一构成的哲学理论称为当代辩证本体论。本体论解决了世界及一切事物整体的基本结构,这就一方面揭示了信息与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另一方面揭示了信息与物质也是一切事物的来源。因为本体论是世界观、事物观理论的核心,所以当代辩证的本体论解决了当代的辩证世界观及当代的辩证事物观。对立统一规律进入本体论,使对立统一规律真正成了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并彻底贯穿到世界及一切事物中。辩证的本体论解决了世界及一切事物整体的辩证结构,同时又揭示出了世界及一切事物内部的基本矛盾,找到了推动世界及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内因。本体论是哲学中的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当代辩证本体论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来的整体存在论发展为由虚在与实在对立统一构成的辩证存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也由原来的意识与物质关系发展为意识与事物关系的辩证认识论。海德格尔提出的“存在者是如何存在的”这一问题被一些哲学家称为是永远也猜不透的哑谜,但辩证本体论及辩证存在论已经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本体论中的信息与物质概念,在形式逻辑或普通逻辑中被称为是空概念或虚概念,意思是这些概念所表示的对象在客观世界中并不真实的存在。在本体论中的信息与物质概念,在辩证逻辑中被称为是抽象概念,事物概念则被称为是思维具体概念。在本体论中的信息与物质概念,在科学逻辑或科学思维方法中被称为是理想概念。建立理想概念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各门科学中广泛存在,例如物理学中的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等。理想概念不同于实际概念,理想概念所表示的对象在客观世界中并不真实存在,比如本体论中的信息与物质在客观世界中就不是真实存在的,在客观世界中甚至可以说是两个“无”,但正是这两个有限的“无”,却可以生成无限的“有”,老子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深刻哲理可能就在于此。总之,建立理想概念或最高抽象概念,可能是解决当代本体论问题的必经之路。如果不澄清物质概念,事物概念怎么能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地位?事物概念及抽象的信息与物质概念又怎么能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又怎么能得到开拓创新呢?可见物质概念又是引起马克思主义哲学衰落和阻碍马克思主义哲学继续发展的症结所在。若不是事物、虚实、“一体二元”等具有核心价值的中国哲学智慧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不仅物质概念难以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及本体论等也难以得到开拓创新。中西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的融合,特别是吸纳中国的哲学智慧及西方现当代哲学中的精华,要创建一个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具有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不是没有可能的。

二、中国哲学智慧与哲学基本形态的转变

科学概念,特别是基本概念的变化,往往都会给整个科学理论带来重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发展为事物概念,这一哲学中心概念的变化,已经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存在论、认识论等基础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心概念及本体论等发生的重大变化,能否引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态的变化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呢?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不同的称呼,如实践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在这些不同的称呼中,都有唯物主义这个主词,可见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态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变没变,主要就是看唯物主义变没变。唯物主义也叫唯物论,它是以具体物质概念为基础的唯物论,但开拓创新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已发展为事物概念,原来的物质概念已不复存在。物质一词已用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抽象物质概念及与中国哲学中物的概念相当的具体物质概念,而这些物质概念都不能再作为唯物论的基础,因为以这些物质概念为基础的唯物论都是片面的哲学理论。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发展为事物概念后,唯物论只能变为以事物概念为基础的唯物论或叫唯事物论。那么这个新的唯物论能够成立吗?先从本体论方面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承认物质是世界本原的便是唯物论,开拓创新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已揭示出信息与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来的具体物质已不能作为世界的本原,那么事物能否作为世界的本原呢?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观点,物质概念发展为事物概念后,世界可以看成是由事物构成,但这种构成不是由基本要素构成,不符合当代本体论的定义,所以从本体论方面来看,事物不是世界的本原,以事物概念为基础的唯物论是不能成立的。再从认识论方面来看,事物与意识是认识论中的一对主要矛盾,在这对主要矛盾中,意识(或心)占据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认识论中这对主要矛盾的重点论。而唯物论恰恰强调的是物(或事物),这就颠倒了重点论,这样就忽视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主导性、主动性、主观性等,而过分的强调了客体性、客观性等。所以从认识论方面来看,最好取消这个唯字,即使不取消,当代哲学中也应是唯心论,而绝不能再是唯物论。但还是取消为好,因为心与物在认识论中是对立统一的,是心与物统一的辩证认识论,就像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波动说与粒子说经过长期的争论,最后统一为光的波粒二象性一样,唯心论与唯物论在信息时代必然要统一为心与物对立统一的辩证认识论。所以从认识论方面来看,唯物论也是不能成立的。尽管在西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存在唯物论与唯心论,但在西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之前的中国传统哲学中是没有这种划分的,原因就是二千多年来中国传统哲学中具有辩证的本体论模式,这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模式,也是中国哲学的骨架,没有西哲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本体论的非辩证性。唯物论的唯字在本体论方面是强调物质与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谁不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排斥性、斗争性,特别是只片面地强调唯心与唯物的两军作战,而忽视了二者的统一,唯物论是斗争哲学的理论基础。唯物论的唯字在认识论方面是强调物质与意识这对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的主次性,唯物论恰恰颠倒了重点论,片面地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意识与事物、思维与存在这本是认识论中的辩证关系,而且意识或思维是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推广到政治经济学中,形成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颠倒了重点论的社会理论。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唯物论的本体论是一个整体本体论,而不是一个由虚体与实体构成的辩证本体论;唯物论的存在论也是一个整体存在论,而不是一个由虚在与实在构成的辩证存在论;唯物论的认识论虽然是辩证的,但却颠倒了重点论。

由此可见,唯物论的一些基础理论很多缺乏辩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唯物论、唯心论的标准存在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承认物质是世界本原的便是唯物论,承认意识是世界本原的便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被澄清后,我们发现物质概念不是一个完善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并不是世界的本原,今天看来,开拓创新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事物概念才是一个科学概念,而相对事物概念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来的物质概念应属于前科学概念,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是不科学的。唯物论是一个受到时空限制的哲学理论,不具有普遍性,既不适用于当代,也不适用于中国传统哲学。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唯物唯心的方法来看,当代辩证的本体论告诉我们,揭示世界的本原及一切事物的来源是本体论的任务,因为解决了世界及一切事物的基本结构,就可以揭示出世界的本原及一切事物的来源,世界的本原是用理想概念或最高抽象概念来表示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来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来解决世界本原的,而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认识论中的关系,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相当于从认识论方面来解决世界本原的,认识论中的物质概念是一个感性具体物质概念,是不能用来表示世界本原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唯物唯心的方法是缺乏科学性的。从唯物论的划分标准和划分的方法来看,唯物论不是一个科学的哲学理论,从开拓创新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来看,都已不存在唯物论。唯物论的本体论、存在论、认识论等也缺乏辩证性。相反事物概念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后,关于事物的哲学理论才应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核心理论,事物论的本体论、存在论、认识论等都是辩证的。唯物论缺乏辩证性,事物论才是辩证的;辩证法不是唯物的,辩证法本来就是世界及一切事物的辩证法。它既可以包括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又可以包括自然辩证法、社会辩证法及思维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来的基本形态的主要标志是以物质概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当物质概念已经发展为事物概念,当非辩证的唯物论已经发展为辩证的事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怎么可能不发生变化呢?所以开拓创新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应是辩证事物主义或辩证世界主义。唯物辩证法应发展为事物辩证法或世界辩证法。辩证事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然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信息时代必然要出现的新形态。老子的道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最高哲学范畴,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就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中蕴含着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绝对与相对、永恒与变化、一体与二元等辩证法的精髓,因此它的普适性最强,适应一切时代和地域。我们不妨用开拓创新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诠释道的当代意义。道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是指世界及一切事物的总的规律或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为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变化的总规律,因为世界或事物中都概括着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所以把老子的道翻译为当代哲学语言,就是事物辩证法或世界辩证法,也可以叫作辩证事物论或辩证世界论。道的当代意义充分证明了辩证事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信息时代的新形态。所以,正是具有核心价值的道、事物、虚实、“一体二元”等中国哲学智慧在开拓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及本体论等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才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发生了转变。如果对西方近代哲学的片面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非辩证整体本体论及开拓创新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整体本体论还缺乏明确的认识,或者对辩证事物论还心存疑虑,那就让我们看一看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发现的这些哲学问题。李曙华同志在《潜在的存在与发展的新视野———曼德尔布罗特空集之科学价值与哲学启示》一文中介绍了当代著名数学家、分形理论的开创者曼德尔布罗特在数学研究中的发现。“曼德尔布罗特通过对典型的生长模型DLA巨集团即受限扩散的凝聚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了分型生长更深层的新图景。

地理信息科学概念篇(4)

【关键词】信息熵 最大熵 最小叉熵

1865年克劳修斯(Clausius)提出状态函数――熵,到现在为止,熵的内涵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概有70~80种熵分别应用到生命科学、系统科学、经济学、金融保险、统计学、生态学、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社会各个领域。近二十几年来,信息熵的概念与方法正逐渐引入到金融、保险、经济管理的研究之中,成为现代定量定性研究中的一种新思路与新方法。

本文简要介绍信息熵概念、性质,以及经济管理中应用的信息熵模型。

1 信息熵的概念

在现代信息论中,常遇到定量测量从某一信息源传来的信息量大小的问题。Shannon将熵的概念加以推广,不与热力学过程相联系,也不与微观的分子运动相联系,而是成为系统状态(这个状态可以是热学的,也可以不是热学的)不确定程度的量度。他认为,如果信息源表示信息用的信号有n种,若一个信息源中某种信号出现的概率为,那么,它带来的信息量就是。因此,Shannon认为该信息源带来的总的信息量就是

(1)

用H来测度信息,其中C为比例系数,式(1)称为信息熵或者Shannon熵。

2 信息熵的性质

Shannon的信息熵具有若干重要性质,也是一个关于不确定性程度的合理度量所应具有的性质。这些性质被归纳如下:

性质1. 非负性 ;

性质2. 若与,则;即确定性事件的熵值为0,也就是不确定性为0。

性质3. ;

性质4. 最值性

性质5. 是一个关于所有变量的对称凹函数。

信息熵可以成为系统状态不确定程度的度量,用这个概念可以研究系统内部某种分布的差异,如股票的的分布、寿命的分布、损失分布等等。随着信息熵的概念在不断扩大,信息熵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它可以做为系统状态的混乱度、不确定性、信息缺乏度、不均匀性、丰富度等的量度。

3 信息熵模型

3.1 最大熵模型

Jaynes对熵函数的广泛应用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提出的最大熵原理:“在根据部分信息进行推理时,应使用的概率分布必须是服从所有已知观测数据的前提下使熵函数取得最大值的那个概率分布。这是能够做出的仅有的无偏分配;使用任何其他分布,则相当于对未知的信息做了任意性的假设”。我们采用最大熵方法来确定基本样本信息的概率分布密度的最优估计。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无信息意味着不确定性最大,最大熵适用于无信息和有部分信息的情况,它可以解决数据不完全的求解问题。

最大熵方法的样本概率密度的估计,可以利用样本信息的一种简便的方法计算样本的各阶矩,下面以随机变量来具体说明这种方法:由(1)令

(2)

约束条件为: ,,其中k为所用矩的阶数,为第i阶原点矩。

3.2 最小叉熵模型

设是定义在概率空间上的随机变量,考虑一个具有个结果的概率试验,并设这些结果各自具有离散概率,还有一个先验概率分布, 概率测度相对于概率测度的叉熵定义为

这里,;

;;。

两个熵优化原理的实质,现将它们一起概括地陈述如下:最大熵(最小叉熵)原理,是在服从已知信息条件下,找最接近均匀(先验)分布的一组概率分布;最小叉熵原理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信息熵的内涵,使信息熵的应用领域深入到精算学、金融学和经济管理决策等各个学科领域,尤其在经济和金融的风险度量的应用更是让人瞩目。

参考文献:

[1]Jaynes E T. Information theory and statistical mechanics [J]. The Physics ReviewⅠ, 1957a, 106: 620-630;The Physics Review Ⅱ,1957b,108: 171-190.

[2]Kullback S. Information theory and statistics [M]. New York: John Wiley, 1959.

地理信息科学概念篇(5)

    梁战平先生指出:“英语的Information是一个连续体的概念,由事实(Fact),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情报、智能(Intelligence)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Information Chain),信息的上游面向物理属性,信息的下游面向认知属性。”[1]我们认为,信息链中的数据、信息、知识、智能、情报,构成了信息科学群的研究基础,因此,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界定和理解十分重要。

    数据: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或计算机代码[2]。数据本身不具有语义内涵,只有通过对数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才能获取信息。

    信息:信息有多个层次的定义,从信息哲学的角度,有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定义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定义。某事物的本体论层次信息,就是该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显示[3]。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是指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关于该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含义和效用,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部分称为“语法信息”,含义因素的信息部分称为“语义信息”,效用因素的信息部分称为“语用信息”,把同时包含语法、语义、语用信息的认识论信息称为“全信息”[4]。在信息链中,信息=数据+背景[5],即信息是数据被赋予现实意义后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

    知识:从认知哲学的层面看,知识是事物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的规律[6]。从信息链角度看,知识是对信息加工、吸收、提取、评价的结果[7]。信息转换成知识的条件是信息和实践结合,并经过人类大脑的思维、整理、评价和实践检验,可用“信息+经验=知识”[8]来表达。由于知识是与实践经验相联系的信息,因此,知识有显性和隐性知识之分。

    智能:信息链中的智能和情报被视为同一概念,我们认为情报和智能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在此我们首先解释智能概念:智能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和方略,是在一定的环境下针对特定的问题和目的而有效地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形成知识和策略、利用策略来解决问题,从而成功地达到目的的能力[9]。智能是被目的所激活的知识,是知识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方式。

    从以上数据、信息、知识、智能的基本概念出发,可以认为数据是信息的原材料,其外延涵盖范围最广;信息是知识的上位概念,信息的外延大于知识;知识来源于信息,知识是智能策略的上位概念,知识的趋向是要成为人们决策的智能方法。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之间存在包含关系,如图1所示:

    数据、信息、知识、智能概念关系示意图

    在信息链中,数据、信息、知识、智能策略之间还存在一种层递关系,表现为数据在一定的背景和规则下,通过解读,转换为可接受的信息;信息只有结合人的实践经验,通过学习、评价、筛选才能上升为知识;而知识被目的激活后才能成为智能策略,如图2所示:

    数据、信息、知识、智能层递关系示意图

    2 情报术语及其与信息链的关系

    学科术语的成熟与稳定,反映了该学科发展的完善程度。在情报学领域,情报是最基本的术语,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术语,其争议不仅反映在术语的词语表达上,同时也反映在其概念界定上。情报学的这种术语不稳定表现,说明了该学科的发展还不够完善。

    2.1 情报的概念诠释

    关于情报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们主要是从数据、信息、知识、智能等角度来定义的。

    (1)从数据角度定义的情报概念。如美国乔治亚工业学院的斯拉麦卡教授认为“情报就是有用的数据或被认为有用的数据”[10];情报决策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约维茨提出“情报是对决策来说具有价值的数据资料”[11];学者罗爵认为“情报是消除不确定性保证高效行为的数据”[12]。

    (2)从信息角度定义的情报概念。如维克利认为“情报是有意发出的改变接受者知识结构的信息内容”[13];刘植惠提出“情报是能解决问题的社会信息”[14]。

    (3)从知识角度定义的情报概念。如英国着名的情报学家布鲁克斯认为:“情报是使人原有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那部分知识”[15];国内情报学家严怡民教授提出:“情报是作为交流传递对象的知识”[16]。

    (4)从信息角度定义的情报概念。如勃拉特、霍肖夫斯基等人认为“情报是发生在人脑中的智能过程的表现”[17];其它类似的观点还有:“情报就是逻辑的、推理的表达本领;情报就是形成、修改和使用的智力模型”[18],等等。

    上述四类定义情报的角度,都只侧重了情报的某一方面的特性,但从这四个角度的情报定义可以看出,情报与数据、信息、知识、智能有密切联系。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情报是针对一定的主体对象被激活了的有用的信息或知识。

    2.2 情报与信息链的关系

    在我们的定义中,情报与信息链存在密切的联系。首先,它确定了情报与知识和信息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有两种:一是概念和外延上的包含、交叉关系,如图3所示;二是实践应用中的动态关系。

    这种动态关系有两层含义,一是转化关系,即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比如从信息转化、提升为知识和情报、从知识转化为情报以及情报转化为信息等。二是认知相对性和时效性,也就是说对于某一行为和决策的情报,对于

    另一行为和决策可能只是一种静态知识或一般信息;此时的情报,彼时可能是信息,反之亦然。

    其次,该定义强调“被激活”和“有用性”,从而使情报的外延具有可伸缩性。这里有用性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用语,可以是对人的决策有用,也可以是对改变人的知识结构有用,还可以是对消除人们认知过程的不确定性有用等等。而人们在判断有用性时,需要依靠大脑的思考和甄别,思考和甄别的过程就是一个运用智能激活知识和信息,形成对特定主体对象有用的情报的过程,因此,情报和智能又形成密切联系。

    最后,该定义强调针对一定的主体,从而限定了情报是属于信息链的上游认知属性。

    根据我们对情报定义的解释,可以确定情报在信息链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得到一条扩展了的信息链。

    2.3 基于信息链的情报词语英语表达

    现阶段,导致我国情报概念混淆的不是其内涵,而是它形式上的英语表达。情报界一种观点认为情报对应的英语表达词是Information,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Intelligence。这两个英语表达词的统一,将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扫清概念上的障碍。

    (1)Information及其汉译。英语中的Information是一个概念团,是多个概念的表现形式,其语言形式和概念为1:N[19]。梁战平先生也指出:“英语的Information是一个连续体的概念,由事实(Fact),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智能(Intelligence)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Information Chain)。”[20]正因为如此,在汉译的过程中,Information有多重含义,在我国情报学领域主要汉译意思有“信息、情报”,如果继续用Information作为汉语情报的英语对应词,将不能解决中文英译时信息与情报混淆的局面,不利于我国情报学研究在国际上的交流。

    (2)Intelligence及其汉译。相比Information,Intelligence的汉意比较固定,表示智力、聪明、智能的意思。这与信息学科群中的人工智能、机器智能中的智能英译没有冲突。我国情报界用Intelligence表达情报的现象,根据缪其浩的观点[21],有可能是受日本的影响。的确,情报与智能有密切的关系,但若用Intelligence表示情报,势必与信息科学群中的智能概念混淆。我国情报学的研究有自己的特色,它在日渐明朗的信息学科群中,应有合理的定位,用Intelligence表示汉语的情报也不合适。

    (3)基于信息链的情报词语表达。根据我们定义的情报概念,基于信息链中情报与信息、知识、智能的关系,参阅霍忠文[22]和柯平[23]的观点,可设想以Infoknowlligence作为情报术语的英语表达。尽管在国外的文献中,未曾出现这一词语表达,但我们认为这一词语可以消除我国在信息与情报英译时的混淆状况,同时也体现了我国特色的情报研究内容。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以Infoknowlligence Science表达我国的情报学,从而与具有族性特点的信息科学(Information Science)概念加以区分。

    3 基于信息链的情报学研究路径

    回顾情报学的发展历程,展望情报学的未来趋势,以信息链为出发点,我们认为情报学的研究大致在信息——情报、知识——情报、智能——情报三条路径上深化前进。

    3.1 以知识为导向的情报学研究路径

    追根溯源,情报学源自文献学,而文献是知识的载体,因此,情报学自其诞生之初便与知识具有天然联系,知识属性自然被认为是情报的天然属性。围绕情报的知识属性,展开了情报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

    3.1.1 理论研究

地理信息科学概念篇(6)

1 物理概念的习得策略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习得主要发生在课堂中,因此物理概念的习得策略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而不关注学生的自习过程。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学习策略:

1.1 实验感知的策略

实验感知的策略是指在人为条件下运用仪器、设备使研究的现象反复出现,通过人的知觉和感觉有目地的进行观测、研究,提炼出有效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

实施实验感知策略的程序是:(1)观察。观察是利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及科学仪器,有计划、有目的对自然状态和客观事物进行视、听、闻、尝、触、测,收集获取信息,从而把握研究对象的多种属性。观察要与思考相结合,观测是前奏。(2)推测。推测是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引出新的判断,这是进行思维推理、发现规律的认识过程。(3)实验。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应用各种科学仪器、设备使研究现象反复出现从而有目地的进行观测、研究的一种方法。它是科学概念形成的基础。

例如,建立“机械振动”这一概念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观察风中的树枝的摆动、水中浮标的上下运动、钟摆的摆动等现象,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的共同运动特点;然后告诉学生这些都是机械振动,指导学生推理出机械运动概念的概念是“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然后再演示弹簧振子和单摆实验,进一步让学生建立机械振动的科学概念,把握“平衡位置”和“往复运动”的本质特点。

1.2 前概念转变的策略

在学习物理概念之前,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或者其它学习,我们对相关的物理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些认识往往是不准确的、片面的、主观的,因而是非科学的,这些概念就是前概念。前概念往往干扰科学概念的学习,要学习科学物理概念就必须转变前概念。前概念转变的策略就是将我们头脑中的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的有效策略。

前概念转变的策略具体的实施程序是:

(1)暴露。前概念往往是隐藏的,我们在学习新概念时往往开始并不显现出来,而是在学生应用概念时显现出来使学生做错题。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让其显现出来,暴露前概念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新概念进行联想、利用新概念分析日常现象。

(2)批判。评判是前概念转变的关键,常用的评判方法有实验法(如伽利略轻重物体同时落地实验)、反推法(用前概念反向推理得出明显的错误结论从而显示前概念的错误)、举反例法等。

1.3 抓关键字词的策略

物理概念的表述是科学而又简练明了的,在物理概念的规范表述中,每个字词都有其作用,尤其是关键字词。真正理解了那些关键字词,就真正理解了概念,这就是抓关键字词的策略。这个策略的程序是:(1)细读概念文字;(2)划出关键字词;(3)整理。

例如,惯性概念是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其中“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性质”的“保持”是关键字词。“保持”就是“保持原来,阻碍改变”,其涵义包含二个方面:一是静止或匀速时使物体原状态,二是受力时表现为对运动状态改变的阻碍性。因此,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与位置、运动状态无关。

1.4 分层理解的策略

物理概念的分层理解的策略就是指在各种物理现象中,首先是这类现象的核心问题,然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分析归纳出现象本质的共性,再经过抽象概括得出抽象概念,进而深入理解应用概念。该策略的实施程序是:(1)明确物理现象;(2)分析概括;(3)得出结论;(4)理解应用。

例如,学习“动量”的概念。(1)可以先让学生明确物理现象:大人与小孩相撞,谁会被撞倒?(2)分析概括:物体的运动效果不单由质量或速度决定,而由它们的乘积mv。来决定。(3)得出结论:问题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的乘积叫物体的动量,即P=mv。(4)理解运用:a.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其运算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b.动量是状态量,对应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c.动量具有相对性,因为速度具有相对性,一般选择惯性参考系;d.动量的物理意义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和效果的物理量,其单位是千克·米/秒。

1.5 类比的策略

类比策略是根据二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从而推出其它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推理方法。

实施类比策略的基本程序为:(1)确定研究对象;(2)寻找类比对象;(3)将研究对象和类比对象进行比较,找出相似关系;(4)根据研究对象的已知信息,对相似关系进行重整化处理;(5)将类比对象的有关知识类推到研究对象上。

例如学习磁感应强度B的概念,可以采用类比的策略。寻找类比对象电场强度E,可引导学生列一个表格,容易掌握它们的异同。

1.6 把握概念物理意义的策略

有些物理概念如加速度、速度、电场强度E及磁感应强度B等往往是用数学表达式来定义,要抓住这类概念的本质特征,掌握其物理意义。在比值法定义中,被定义的物理量与分子、分母的物理量不成正比、反比,这一点我们要让学生时刻理解掌握。例如物理量电容的定义式C=Q/U,电容C与所带电量Q和两极间电压U无关,而是由电容器本身决定。再如电场强度E=F/g,教师要说明:在电场中某点放一个点电荷g,其所受电场力为F;若点电荷为2口,则电场力为2F;就是说电场力与电量比值不变。但在电场的不同位置,虽然二者的比值大小不同;但在同一点比值还是不变的。因此F/g能够反映电场在该点力的性质,显示电场的强弱,且与电荷g无关,所以引入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g。这样显示就很容易理解电场强度的意义了。

2 物理概念的记忆保持策略

显示物理概念的保持主要发生在课堂之外,因此物理概念的保持策略主要针对显示的复习过程中,而不关注于学生的听课过程中。

2.1 分类的学习策略

所谓分类的学习策略,就是将物理概念进行分类,按照不同标准划分成不同类别,然后分门别类地进行学习和复习的一种方法。分类学习策略的实施程序是:(1)归类。即把学过的不同物理概念,按照描述的问题的不同、描述问题的方式不同等进行分类,描述方式相同或描述内容相同的归为一类。(2)寻同。即找出同一类概念寻同的地方,以便出一发而动其他。(3)求异。即从不同描述侧面、用不同描述方式描述同一类问题的不同概念,以便更好地区分比较不同的概念。(4)复习各个概念的联系。同一类概念中的不同概念,尽管描

述的方式、侧面不同,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找出这一联系,用这一联系将这些概念“串”在一起,就能进一步理解这些概念。

例如,有关能的概念,按照分类学习策略:第一步,归类。按能的形式可分为机械能、内能、电磁能、光能、核能等。第二步,寻同。动能和势能都属于机械能,电能和磁能都属于电磁能,化学能、原子能、太阳能都是由于原子或原子核变化而具有的能。第三步,求异。动能与势能描述的侧面不同;动能是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重力势能是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化学能是化学反应中释放的能,而原子能是核反应中放出的能量。第四步,寻找联系。所有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遵循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2 概念系统化的策略

所谓概念系统化的策略,就是指在掌握概念时,尤其是掌握重要的基本概念时,决不能孤立地记住它们的文字表述或数学表达式,而是将概念放入一个由前后概念组成的网络中,并根据前后概念的相互联系来理解掌握概念,通过“协同作战”达到熟练记忆和应用的目的。

概念系统化的策略实施顺序是:(1)提出概念。也就是说概念要从现象中提出。(2)寻找关联。就是找出这些概念与其它概念存在那些关联?这些关联与我们掌握概念有什么用?(3)练习、应用。通过练习来熟悉概念及应用。例如,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在力学知识学习之后,我们可以将学过的所有机械运动进行关联,将概念系统化组成概念结构如图1。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变式练习、应用以加深印象。例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变力作用

B.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是恒力

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简谐振动的回复力是恒力

学生只有真正熟练掌握了概念,才能选出正确答案C。

3 物理概念的提取策略

物理概念的提取即可以发生在课堂内,也可以发生在课后复习中,物理概念的提取策略主要针对学生的作业和考试。

3.1 情境相似性策略

按照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短时记忆的信息(如物理概念)加工加工进入长时记忆系统。虽然长时记忆的信息是相对静止的,但它可以被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激活。如故地重游,能回想起上次游玩时的情境细节。这种情境的相似性有助于记忆。因此学生可以利用情境相似性策略,可以有效地提取所需有的物理概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提供给学生典型的物理概念题。

例如有这样一个例题: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必为零

C.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大,加速度一定大

D.物体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也就大

学生对加速度的概念理解掌握的好,很容易得出本题答案为D。

一旦在考试中出现相似的题目:

有关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就大

B.速率不变,加速度一定为零

C.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D.加速度与速度无关

由于情境的相似性,学生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为A、D。

总地来说,学生如果真正掌握情境相似性策略。就能深刻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解题时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我们要大力培养学生的情境相似性学习策略。

地理信息科学概念篇(7)

[关键词]前概念 科学概念 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2-001

当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便开始刺激着他们的感官,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工着各种信息,并在头脑中留下了印象,这称之为前概念。儿童在科学领域中的前概念具有隐藏性、经验性、差异性、共同性、顽固性、发展性等特征。因此,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与真正的科学概念不一致,甚至相背。

为了让儿童在课堂上更好地建构科学概念,我们尤其要关注以下两方面。

一、关注知识建构的基础――前概念

儿童的前概念是新知识建构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前概念在每个儿童身上的具体表现,并由此找到科学概念的生长点,才能真正发展儿童的科学概念。因此,教师要在了解儿童的前概念的基础上,把教学目标设定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把教学设计设定在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可靠的信息源上,从而解决儿童的认知困难,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关注建构科学概念的灵魂――激活思维

儿童学习的过程是他们自主建构的过程,必须通过认知的主体――儿童才能起作用。所以,我们要利用学习环境中一切对所学内容有帮助的教学资源,多角度的思考、交流、合作、探究,激活儿童的思维,帮助儿童探索和整合知识,以形成儿童对科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我们尤其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儿童心理上的认知冲突,造成儿童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儿童的求知欲望。

【案例1】《一切都在运动中》教学片断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的DV(电影《闪闪的红星》片断),我们一起来欣赏。请注意观察,有哪些物体发生了运动?

(出示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师:结合歌词及画面,能说说影片中都有哪些物体发生了运动吗?你怎么知道它发生了运动?

(生讨论)

师:青山是不会运动的,为什么说“巍巍青山两岸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解读】DV画面的情境,声情并茂,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能有效地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儿童的求知欲,赋予了课堂新的生命活力,体现了教师能从儿童生活实际挖掘素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本领。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儿童形成的科学概念会更加清晰、牢固、持久。当然,要获得一个正确的科学概念,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只要我们加强对儿童认知形态的分析,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就会有助于儿童经历科学概念本质的真正转化,有助于儿童构建科学概念体系。

【案例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过程

师:关于声音,你有哪些想问的问题?

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师:用什么方法才能使物体发出声音呢?

(生观察发声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交流)

(生在交流的基础上汇报: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师:要使产生的声音消失怎么办?

【解读】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发现:要将儿童的日常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其实质就是让儿童学会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进行科学的区分和辨析。从儿童的认知层面看,要从众多干扰因素中辨析出概念本质属性是一个充满了曲折的过程。其间的思维活动需要一定量的实例作支撑,举例越少,非本质属性的干扰面和干扰力度就会越弱化,就会削弱思维进程的“曲折感”和“冲击力”,抽象概念本质的思维力度就会大打折扣。上述教学中,对概念的获取过程看似流畅、简洁,实际上能让儿童感知的具体事实的量与质偏弱,概念概括偏早,缺乏对儿童认知生长点的探底的过程,使本应富有思维含量的抽象活动缺失了思维活动的渐进性,没有真正实现概念的自然生长。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考虑儿童的认知脉络、科学概念的逻辑脉络、建构科学概念的问题与活动、支持儿童概念理解的相关信息以及利于儿童建构理解的学习情境等,并综合分析这些因素,从而促进儿童理解科学概念,实现科学概念对儿童认知的发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