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智能建造的认识

智能建造的认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8 14:54:02

智能建造的认识

智能建造的认识篇(1)

关键词 图书馆学五定律 后现代主义 智慧服务

分类号 G250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7.01.002

Inquiry and Reflection of the 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 in the Intelligence Service Under the Epistemology of Postmodernism

Xu Zhengxing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epistemology of postmodernism as the basis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Ruan’s Five Laws tof Library Science through the association of modernism and intelligence services, and asks corresponding questions based on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laws. It tries to inspire the readers to think about the postmodern library service concept, and to provide forward-looking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brary in the intellectual economy era.

Keywords 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 Postmodernism. Intelligence service.

众所周知,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以下简称五定律)因精准概括了“服务”这个图书馆永恒的主题而一直被学界奉为经典。然而,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基础从知识应用式的“制造”转向智慧创造式的“智造”,人类已进入了以智慧创新为核心的后现代智慧经济即后知识经济时代,这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环境,也不断丰富着阮氏五定律的思想内涵。

后现代是一个知识加速更新的时代,作为对“后工业”知识经济的文化逻辑回应,基于情境认知、动力学认知的后现代认识论以交互、生成的构建主义知识观扬弃了传统静止、单向的客观主义知识观[1],突出了知识的个体性,彰显了主体的智慧创新价值。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基于“智慧”相关理念和技术的智慧图书馆应运而生,以提高人类智慧为核心的创造性知识服务即智慧服务在对传统图书馆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作为传统人文精神与当代科学技术的交融,智慧图书馆所遵循的“服务”宗旨并没有改变,关于智慧服务的学术研究近年来不断升温。但经笔者调查发现,大多研究只是以“智慧”相关术语对传统图书馆服务进行诠释、替换和重构,却很少通过智慧服务与后现代主义的关联进行追问、解构和反思。而基于“对整个反思性确证”的后现代主义的最大特征就是以“问题为口号[2]”来表达其彻底的批判精神,从“问题比答案更有意义”来阐发其永恒的超越理念。因此,在当今后现代文化与传统意识形态碰撞交叉的结构转型期,图书情报学更应该成为一门后现代科学,以问题为导向[3]。鉴于此,笔者以智慧服务为背景,通过后现代构建主义认识论对阮氏五定律在逐条解构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追问。

1 第一定律:知识如何用?

“书是为了用的”无疑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然而其作为一个总的命题,具体展开到“何以用书”即运用知识的方式和“用书为何”即运用知识的目的,在不同时代却应该有不同的解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上层建筑的思想意识形态,并进而影响其认知理论的建构和发展”。建立在物质“客观生产力”基础上的传统工业社会以产品“制造”的量变为目标,在客观主义的影响下将知识视作绝对常量输入导出到“公式化”的机械流程中。相应于这种知识“应用”型的机器大生产方式,图书馆也在传统分析性思维模式下将知与行相互隔离,使学与用分割为两个独立的环节,从而沦落为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知识“程序化”传递工具和遮蔽人智慧能动性的“流水”复制加工厂。

然而,在以人的“主观生产力”即智慧创造为核心的后现代社会,知识价值的形成并非遵循工业社会的理性主义原则,而是表现为社会主观意识决定的短暂性和动态性特征[4]。随着信息传播速度和知识更新频率的不断加快,后现代知识呈现出从有形、显性的“书”向隐形、动态的“知识流”的转变,导致“后现代社会的实践总是不断地受到关于实践本身新认识的检验和改造,从而在结构上改变着自己。”[5]在这种实践与认知加速融合的趋态下,原先工业时代个体对“静态书籍”的传统认识论已经无法满足后现代社会对“动态知识”的共时性创生。鉴于后现代知识动态、开放的自我调节系统,研究者必内在于这一系统之中[6],在分析性思维的基础上重建整体性思维,以整体性和过程性的思维引导分析性思维[7]。这决定了后现代知识运用的目的指向了知识创造的过程而非知识固化的结果,其运用方式也必然是“创造性应用”知识,而非“应用性制造”产品[8]。

相应的,后现代图书馆也应从传统行、知二分的维持性知识应用转向用、学统一的发展性智慧创新,使实践与认知共时性地能动转化于智慧创造过程中。因此,正如“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学会如何改变自然而发展的”[9],智慧并非是物化为凝固形态的知识成果,而是在实践应用中不断生发的创造过程。因而知识作为一种认知范畴外化的智慧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用出来的;智慧作为一种实践范畴内在的能力不是用出来的,而是创造中得来的。智慧服务就是要通过作为知识创新场域(Ba)[10]的图书馆交流共享平台实现知识应用中创新、创新中应用的“创新双螺旋”,从而推动读者思维从线性的单向认知转向立体的多维智慧,进而使知识运用手段和目标在“转知成慧”“转慧成知”的知识创新过程中实现有机统一。

2 第二定律:人应有何书?

以获取知识等同于掌握知识的传统“读者有其书”无疑是建基于客观主义知识论之上:它将外在于人的抽象知识作为主体,人作为知识教化的对象客体,从而以普遍性客观知识同化特殊个体知识,实现当时图书馆“知识灌输”的社会职能。然而在这种“教化―控制”话语逻辑[11]下,作为个体智慧表征的“人化之书”(Embodied)却被绝对化甚至神圣化的“物化之书”所消解,本源于人实践的知识却作为人的对立去约束着人。这种剥夺个性自由的认识论实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知识异化,它必然导致读者“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地片面拾人牙慧,在思想涂抹别人知识色彩的同时却攫夺了自我的“能思”[12]智慧。因此,这种有知无慧的“为人找书”实际上只强调了读者拥有“他人书”的知识形式,却没有突出读者创生“自己书”的智慧内容;这种重物轻人的“无身认知观”下的“人有其书”实际上也仅是一种阅读教化论下的“学之为人”,而不是真正彰显读者主体智慧的“学之为己”。而“在文化、学术上如不知反求自心之义理,读书再多,亦不过一书橱耳”,惟有“发明自性本具之义理”对原本经术加以引申发挥[13],才能将知识的生成要素及背景系统性的嵌入哲学理性的思考范畴,生成融合个体意识、理念的整体性智慧升华,而个体意识的觉醒正是智慧服务由人性化到个性化、从转识成智到转智成慧所依托的根基与动力。正是这种个体话语的兴起,标志着现代图书馆学向后现代图书馆学的转型[14]。

综上所述,图书馆智慧服务不仅是为读者提供他物知识,还应依据读者的个体经验,在杨弃他物的基础上建构自我的智慧家园。作为后现代建构性品质的“读者有其书”也并非是“读取别人知识”的总结性结论,而是一个“开启自我智慧”的创造性进程。它激发着读者用智慧为知识注入生命,在“自我意识”的“返身直观”中重构自主的个性和智慧的人格,从而最终从他律到自律,从自在到自为,从有其内化的知识到有其内省的智慧。

3 第三定律:书应有何人?

图书馆学家Chernik认为:在知识社会里,“书”是“物化的知识”。然而知识的乐律却随着后现代的变奏而越发趋向于不确定性,知识的“动态化”趋势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其历史的源起与流变。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了介于感性和主永硇约粗腔壑间作为“被动理性”的知性。而康德则在批判传统理性的基础上指出了认识不只是关于物的知识问题,更是关于人的智慧能力问题。随后,杜威沿着这条“认识论转向”提出了认知不应是个体被动的“旁观”,而是主动的智慧“探究”。这在后现代构建主义中得到了充分认可与深度回应。由上而知,知识并不是孤立地自我维持,而是始终围绕着主体的扩展和伸张,在生命智慧的涌动中生生不息地绵延。而传统第三定律“书有其读者”却从“二元论”的视角将人与知识断裂开来,使对象化的知识被“读者”以一种“局外人”的眼光“静观”。后现代主义则否认这种遗世独立的“无身知识”概念,强调作为一种解释、假设的知识都是依存于具体情景的个体“意义制定”(meaning making)[15]。因此知识作为一种社会建构并不是传统“主从关系”下的客观“发现”结果,而是主体在社会“主体间”交互中的智慧“发明”过程;读者也不仅仅是“绝对真理”的“信奉者”,而是以“能思”智慧表达“不同意见”的知识建构者。

因此,知识只是被动诠释的适应性生存,智慧才是主动进化的创生性生命,没有知识的质疑,就没有智慧的思辨;没有智慧的思辨,就没有知识的创生。后现代作为对现代性存在的质疑,其语境下的“书”所需要“有”的也不应是“尽信书而无书”的“读”者,而应是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提出建设性问题的“问”者和独具慧眼,善于以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思”者。由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构成了后现代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16]。其中,作为读者的人是一个基于“我问故我思”“我思故我在”的智慧主体间存在,他不仅通过描述性到评价性语言的“语用学转换”推动了以知识为中心的“复制式学习”到以智慧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转向,还在发掘外部知识意义的同时提升着内在智慧的能动性;而作为中介的智慧图书馆就是要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和文化符号去创设个体、社会、知识的主体间协商互动情景,以后现代开放的人格突破传统客观主义的壁垒,进而打通书与人之间的思想界限和价值隔膜,使读者在“转知成慧”的同时实现知识自觉、系统的“有意义构建”。

4 第四定律:节约读者何种时间?

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读者获取知识的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移动互联、智能网络等一系列泛在知识传播工具极大地节约了读者的时间。在以传统客观主义为基础的授受教育转向以后现代建构主义为依托的生成性智慧教育(Smart education)之际,我们节约着客观知识输入时间的量变却忽视了主体智慧超越时间的质变;我们高扬着图书馆工具理性的外在技术尺度却淡漠了读者自为品质的内在智慧尺度。这种单向度的功率追求势必使理性从人肯定自身的手段僭越为否定自身的目的, 导致图书馆技术理性对读者主体智慧的遮蔽,进而消解人作为创造性存在的本真价值。

由此可知,节约外在知识获取时间的“泛在”智能技术只是支撑并促进后现代学习的工具理性;而以后现代“交互建构”认知观提升内在智慧转化时间的创造性“智慧学习”(Smart learning)才是引领和驱动后现代教育的价值理性。后现代图书馆就是要通过智慧服务从节约知识获取时间的外在之器转换为迸发着智慧气息的“学习场”和“探究式”内化之道[17],从而将形而下的知识由外而内地点化为超越性的智慧,将形而上的智慧自内而外地转化为知识的超越。因此,我们不仅要从外在空间的场域去节约知识获取的时间,还要从精神思辨的论域去节约智慧内化的时间。我们可以节约的外在知识获取时间是有限的,但重塑读者内在“智慧”的超越理念却是无限的。智慧图书馆就是要以“转知成慧”的内在理念创设后现代“泛学”(Ubiquitous education)文化氛围,使读者通过有限的知识空间参悟与体认那超越时空的无限智慧,进而实现“人人可以反求自识,而无事乎向外追索”的后现代图书馆“巅峰体验”。

5 第五定律:图书馆本体何以存在?

众所周知,解构作为后现代文化的内核和中心,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营垒, 都难免被解构的命运[18]。那么,以“不断生长的有机体”渲染着图书馆本体论色彩的第五定律是否也难以豁免?在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的后现代社会[19],图书馆的本体又何以存在呢?

不难看出,后现代作为现代性“未竟的事业”(unfinished project)[20],其历史“自反性”并不是外在力量否定的使然,而是其内在理性发展的必然。作为现代性对人性压抑的逆叛,后现代的根本旨归就在于实现人对建构世界及其意义的主导地位。而反观图书馆界诸如“客观知识论”“知识集合论”等众多被“实证科学化”的本体学说却无疑都是剥离了人的抽象存在。然而,“上帝是诗人,不是数学家”,一切本体的选择都无法摆脱人价值取向的“前结构”影响。因此,图书馆本质作为这种永远不可确定的东西,与其说它客观存在,不如说它“没有”[21]。然而,后现代虽然崇尚多元差异化,但却绝非虚无相对主义。它不仅通过反思与追问对现代性进行着解构,还通过创造性与破坏性新事物的融合对现代性进行着重写;它不仅展现了现代生存方式中知识的开放性维度,还开辟了主体不断超越的智慧创造空间。由此,笔者认为后现代图书馆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再通过将图书馆存在专题化为对象来追求其先验的知识本质“是什么”(What),而是在充满异质性的认知中通过追问其存在何以可能(Why)来思考知识生成的意义,并进而在寻求“如何改变”(How)的实践智慧中促进生活更加完美[22]。因此,解构并不是以你的眼睛囊括别人的世界,而是以你的智慧建构更美好的明天,我们以界定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方式不断地追问图书馆学的本质并不是在寻找本质,而是在制造本质[23]。

由上可知,只有不断被人建构的“基础”,而不存在抽象永恒的“本体”。本体只有在不断解构以建构的智慧创造中才得以涌动般的存在。因此,后现代图书馆的宗旨就是要通过智慧服务使人在对世界的创生性理解中从“我与他”的主从认知“独白”走向“我与你”的主体间智慧“对话”,进而驱动不同情境下多元个体的“视阈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地生成、建构一种内在的文化世界,这也是后现代图书馆文化意识建构性品性的应有之举[24]。

6 结语

作为对体系化元叙事的拒斥和消解,后现代的真正旨趣绝非陈述、阐释以建构知识,而是在于追问、反思以启发智慧,因而针对五定律的上述追问必然没有绝对不变的确定答案,也无所谓绝对正确的具体答案。相反,在以不确定性为本质的后现代视域中,“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25]。

因此,面向不嘌荼涞暮笙执社会,我们追问是为了更多的追问,我们反思是为了更多的反思;我们唯有拥抱变化,才能拥有未来。同样,面对互联网、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升级,智慧教育、智慧校园的风生水起,我们也惟有不断追问和反思图书馆智慧服务转型中的新问题、新观点,才能在以后现代“超越精神”不断“解构与重写”五定律的基础上赋予图书馆全新的智慧内涵,从而引领读者从直接的解悟走向构架的思辨,从知识图式的渐获上升为智慧境界的顿觉。

参考文献:

[ 1 ] 袁维新.从授受到建构:论知识观的转变与科学教学范式的重建[J].全球教育展望,2005(2):19.

[ 2 ] 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相遇[J].学术界,2000(2):14.

[ 3 ] WERSIG 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heory:a weaver bird’s perspective[M]//IN V, BLAISE V.Conception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history, empirical and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London:Graham,1992:205-208.

[ 4 ] 王蓉光.后现代社会与图书馆知识服务[J].兰台世界,2009(18):79.

[ 5 ] ANTHONY G.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M].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38.

[ 6 ] 朱伟珏.信息社会学理论概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5(5):7-14.

[ 7 ] 韩震.全球化与后现代哲学语境中的高等教育改革[J].新华文摘,2005(22):137-143.

[ 8 ] 崔新建.从创造性应用到应用性创造[J].哲学动态,2004(8):6.

[ 9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1.

[10] NONAKA I,TOYAMA R. SECI,Ba and leadership: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G]//Ma-

naging industrial knowledge:creation, transfer and utilization. London:Sage,2001:43.

[11] 蒋永福.后现代图书馆学的理论品格[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4):26.

[12]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的智慧[M].刘烨,王劲玉,编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439.

[13] 马一浮.马一浮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483.

[14] 蒋永福.后现代图书馆学的理论品格[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4):27.

[15] Bruner.教育の^程[M].东京:岩波店,1985:78.

[16] 吴慰慈.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143.

[17] 邱景华.后现论与中国图书馆学[J].图书馆杂志,2011(9):8.

[18] 蒋永福.不再追问本质:图书馆学理论的后现代走向[J].图书情报工作,2010(1):6.

[1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4.

[20]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345.

[21] 蒋永福.后现代图书馆学的理论品格[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4):25.

[22] 于秀艳,王明文.当代中国语境下马克思实践哲学阐释探要[J].长白学刊,2013(4):22.

[23] 陈立华.论现代图书馆学的实践论与后现代主义理论范式的冲突及延续[J].图书馆,2011(2):41.

智能建造的认识篇(2)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员

1.引言

网络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推动着图书馆的转型和变革。在云计算、物联网和智慧地球等技术和理念的催生下,继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之后,智慧图书馆正在走进人们的视野,关于智慧图书馆和图书馆智慧服务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认为,提供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智慧服务的实现路径。

2.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服务

2.1 智慧图书馆界说

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的Aittola et al发表题为《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论文中提出,“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且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严栋将智慧图书馆界定为:智慧图书馆=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化设备,它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董晓霞等认为智慧图书馆应该是感知智慧化和数字图书馆服务智慧化的综合,其中感知智慧化包括深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基于感知的智慧化的管理和服务,数字图书馆服务智慧化是通过人和知识的融合,为用户营造一个和谐的知识生态环境,提供更高层次的知识服务。王世伟对智慧图书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智慧图书馆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高效、便利为主要特征,以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为本质追求,是现代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念与实践,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是广泛互联和融合共享的图书馆。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智慧图书馆是基于智能化信息技术实现以人为本、智慧化管理和服务的图书馆。

2.2 智慧服务的概念

图书馆服务是在不断提升的,先后经历了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阶段,在智慧图书馆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台阶应该增加一个,即第四个——智慧服务。知识服务是智慧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智慧服务的根本特征是实现知识增值,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说,智慧服务提升了知识服务的内涵,是知识服务的升华。梁光德认为智慧服务就是指建立在知识服务基础上的运用创造性智慧对知识进行搜寻、组织、分析、重组,形成实用性的知识增值产品,有效支持用户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并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服务。黄幼菲认为公共智慧服务的核心理念,就是“转知成慧”,即指个体将客观的、外在的、他人的、情境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过程。图书馆公共智慧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智慧服务,代表着现代图书馆职业最核心、最显著、最本质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的,是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扬弃和飞跃。图书馆通过提供基于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嵌入式、关联式、协同式和启发式等公共智慧服务,帮助用户提升智慧水平,最终实现人类知识的可持续实践价值。

通过对研究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通过打造智慧图书馆提供智慧服务,是未来图书馆服务模式发展的方向。云计算、物联网和智慧地球等技术和理念给图书馆实现智慧服务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3.智慧图书馆提供智慧服务的实现路径

3.1 积极构建智慧服务技术平台

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构建必须具有异构性、开放性、移动性、协同性、融合性等特点。智慧图书馆技术平台主要采用图书管理、管所安全、智能通道、节能减排、环境监测、金融和商业、紧急救助和云计算等物联网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可以通过三个层面进行建设:第一,底层支撑平台包括物联网(互联网+射频传感技术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云计算机、云存储、操作系统等。第二,数字资源建设。丰富的数字资源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内容,它包括纸质资源数字化、购买或自建的原生数字形式的数字资源、智慧搜索与整合的数字资源。第三智慧服务系统。智慧服务系统是一种以用户为核心、个性化选择为界面的新型信息资源搜集与表达方式。它将各种服务集中在一个平台之上,提供Web服务的一站式搜索、移动OPAC、短信定制、虚拟参考咨询、交流互动、服务协作等。其实质就是要达到“信息找人,按需服务”的目标,让用户方便、高效获取有用信息,提高用户对信息服务的满意度。

3.2 加强技术标准和制度建设

智慧图书馆提供智慧服务过程中除在技术技术层面面临成本、关键技术等问题外,还面临着技术标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为此,要加强技术标准和制度建设,使智慧图书馆提供的智慧服务更好地造福于民。因此,必须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和实施规范,甚至在实现智慧服务的信息通信和交互的问题上还需要制定一些相应的行业标准,避免在智慧图书馆发展过程中蜂拥而上良莠不齐的现象。物联网承载了比现有网络都庞大的数据信息,特别是传感器和智能标签能够跟踪用户的行动、习惯以及偏好等,物联网存在随时泄露个人隐私和商业信息、国家机密等问题,需要加强物联网安全技术研发和制度建设,保障智慧图书馆安全和用户隐私。智慧图书馆提供智慧服务的发展是在物联网普及发展的大前提下进行的,物联网的发展牵涉到多个行业与产业,这需要制定适合物联网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保证行业的正常发展。

3.3 培养智慧图书馆员

智慧服务是由馆员、知识和用户三个基本要素,其中馆员是智慧服务的核心和主体。英国图书馆与信息学专家约翰逊认为“智慧图书馆员”的基本特征资质达到一定水准、致力于终身学习、社会及种族多元化、灵活性、创造力、见多识广/思想开放和参与公共生活等。黄幼菲认为智慧图书馆员应具备“专业水准、服务激情、知识能力、智慧灵性、危机管理、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我们认为,智慧图书馆员要具备准确把握用于分析和预测知识的范畴、价值、状态和周期的能力;熟练运用人工智能、商业智能、数学算法、自然语言理解、信息技术等多个跨学科领域的技术成果的能力;为服务对象和本机构做基于“投入-回报”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发展张力的发展规划的能力等,最终具备建立集成化的智慧获取、存储、组织、分析和决策的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通过政府机构、图书馆联合机构、图书情报机构、相关商业机构和图书馆员的共同努力而获得。

3.4 强化智慧服务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无论是文华图专“智慧与服务”的校训,还是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都浸透着图书馆人文关怀,Gorman提出“图书馆学新五律”中提出“明智地采用科学技术提高服务质量(Use technology intelligently to enhance service)”体现了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人文关怀。在智慧图书馆时代智慧服务是一视同仁的服务,是就近便捷的服务,是温馨细致的服务,是一体化高效的服务,也是可选择的多样化的服务。通过图书馆的信息泛在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读者可以不受图书馆开放时间的限制,在馆外查阅图书馆馆藏文献;通过信息整合的网络一体化平台,读者可以在城乡的任何一个公共图书馆服务点进行文献的通借通还、网络信息检索。智慧图书馆这一生长着的有机体,为读者利用图书馆节约了时间,提供了便利,从而实现智慧服务的公共性、智慧型、技术性和服务性。

4.结语

网络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每次重大技术变革,图书馆都受到重大挑战,甚至“图书馆消亡论”也不绝于耳,但每次图书馆都是通过运用新技术进行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开创了美好的未来。这是我们理性坚信通过构建智慧图书馆提供智慧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升级历史经验。智慧图书馆不仅使自己的馆藏知识化,将馆藏从文献形态转化为知识形态,标注、挖掘出地点、事件、时间、人和物而加以有机的组织,并通过智能化的感知系统,主动地参与到读者日常的知识交流过程中去,以一种平台、空间或工具的形式而泛在,通过提供各种搜索、发现、存储、传播、组织以及再创造的服务,通过提供智慧服务使自己与人类社会的知识创造体系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Aittola M.,et al.Smart Library:Location-Aware Mobile Library Service[J].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and Services,2003(5):411-415.

[2]严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10 (7):8-10.

[3]董晓霞,等.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设计以及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2):76-80.

[4]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论坛,2011(12):1-5.

[5]王世伟.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6):22-28.

[6]王世伟.再论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12(11):2-7.

[7]梁光德.智慧服务——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服务新理念[J].图书馆学研究,2011(6):88-92.

[8]黄幼菲.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扬弃和“飞跃”:公共智慧服务[J].情报资料工作,2012(5):83-88.

[9]黄幼菲.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扬弃和“飞跃”:公共智慧服务[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2):26-30.

[10][英]伊安·约翰逊.智慧城市、智慧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员[J].陈旭炎译.图书馆杂志,2013(1):4-7.

智能建造的认识篇(3)

智能建筑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结合的产物,是21世纪国家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关于智能建筑,国际上现尚无统一的定义,根据其综合集成的特点,可推荐的定义如下: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要求,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二、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

1984年,美国哈特福市诞生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座智能大厦,同时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与仿效。近年来,智能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已呈21世纪建筑发展主流之势。我国智能建筑开始于世纪上80年代后期,北京的发展大厦便是我国智能建筑的雏形。现在我国的智能建筑也正蓬勃发展,特别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

但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建成的智能建筑在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阻碍着智能建筑的健康发展,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对智能建筑的认识不足。由于人们对智能建筑的定义认识不正确,对智能建筑产生误解,这不仅有损于智能建筑,而且会对智能建筑运行情况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调查形成误导。比如过分强调智能化系统的作用,而忽视了中国的现实,中国的文化背景,人的作用等;业主对自已的建筑物的需求不清楚,贪多求全,期望太高;对信息化产品没有深入的了解,仓促上马,致使投资效果很不理想,投入使用后发现问题多多;盲目相信境外设计单位和国外产品,结果往往拿到境外图纸而无法实施和后期服务不能保证等问题。

1.业内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不高。

因为智能建筑是新兴业务,要求新兴技术及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但目前施工队伍素质较差,现场工程督导人员素质不高,施工组织与管理不够健全,指挥不灵,施工效率低。而且厂商的技术水平和行业道德有很大的不足,大多厂商实际上仅仅是某一个子系统的集成商,而不是智能化系统集成商,缺之掌握智能化系统技术的人才,不能很好组织指挥,以致在设计、施工、竣工等建设的各个环节上不能很好把关。而且有些厂商过多考虑商业利润,运用种种商业手段以谋取对智能化系统的承包,不顾质量,降低规格等,造成集成系统难以实现或留下维护中的隐患。

3.管理及施工缺乏标准。我国从中央到地方,与智能建筑相关的管理部门有建设、邮电、广电、公安、技监等,行政管理多头化,缺少明确的质管标准。同时传输媒介多样化,各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兼容,从而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缺乏规范化系统标准。最终造成智能建筑不能正常运行,影响基本效益。

四、发展我国智能建筑的对策

由于北京申奥、上海申办世博会等动力的敦促,我国将大量兴建智能建筑,其数量和投资额都将达到空前规模。估计今后十年将会达到9000幢左右智能建筑,其发展速度已名列世界前茅。国内外有关专家普遍认为:21世纪新建的智能建筑一半在中国,中国将成为推动世界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源头。所以发展我国智能建筑的对策非常重要,现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提高对智能建筑的认识

利用报纸、电视以及各种会议宣传信息技术与智能建筑的关系,以澄清当前许多由于宣传不当而造成的误区。对业主进行短期培训,使业主对智能建筑的概况、规范及标准等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从而能对自身的建筑提出需求,能对集成商的作用有所了解,能与专家一起拟订出智能建筑的规划和实施的初步方案等等。对从业人员、物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安装、规范及标准方面进行资格培训,使他们确实具备专业上岗水平,以确保建筑智能系统的正常运营。

2、加强智能建筑的行业管理

加强智能建筑的行业管理,主要包括对系统集成商、施工安装公司、监理公司等的资质认可及制定和补充智能建筑的国家法规或地方法规。进一步完善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的职能,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使管理更具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将智能建筑的相关部门联手,制定出国家的智能建筑的标准;对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的资质进行审定,使之必须具备足够的技术力量,能真正基于客户的需求提出全系列解决方案;楼宇智能化管理采取外包的思路,同时避免评标时以价格为主要的衡量因素,注重综合技术实力的竞争,让用户较少费心而达到更好的工程管理效果。

3、利用IT技术促进智能建筑发展

智能建造的认识篇(4)

关键词:智慧社区认识体制;资源开发;人才培养;宣传推广对策

“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兴未艾,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自古以齐家治国方能平天下,建设智慧城市必先从智慧社区开始,并且铁杵尚未磨成针,推进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克服。

一、智慧社区问题的提出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总理“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具体体现,指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智慧社区立足于智慧城市建设细部,让互联网与家务、政务、商务聚合,解决社区居民衣食住行的难题,避免办事难、手续繁、跑断腿、磨破嘴、门难进、脸难看的实务办理,让生活方式更简单、更快捷,打造幸福生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建设智慧社区的问题

中国的南海之滨——茂名,是著名的南方油城、果菜之乡,是广东经济强市,经济总量位居前位,陆地总面积达11459平方公里,下辖茂南区、电白区,代管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全市户籍人口757.7万人。2012年就已开始启动建设滨海新区,打造智慧型、生态型、集约型现代化的宜居宜业城市,时过5年,成效甚微,是什么制约了其发展?主要问题如下:

1.认识问题

在茂名施行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不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可能存在对智慧社区内涵认识的错误和不足。干部层面会存在在总体认识不够准确,定位出现错误,单一的把智慧社区的建设当做表面的简单升级,或者脱离了社区,没有树立服务意识忽视了居民主观性,一味地发展技术。群众层面,容易对领导阶层传达的信息理解有误,把智慧社区建设理解为政府的工作,离自己很远不相干的事情,而忽视了自己的建设主体地位。茂名随着2017年深茂铁路的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开通,即将融入珠三角2.5小时生活圈,与此同时随着智慧城市的逐步试点推广,茂名智慧社区建设的条件日趋成熟,建设趋势愈渐明显,但茂名还没有相关的系统具体的规划方案,缺少科学的指导规划。茂名本身的社区管理体制还存在很多滞后的问题,办事效率低下,存在权责不清缺位、错位的问题。社区建设不足,公共服务得不到满足,社区居民参与度不够,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不能适应智慧社区的管理模式,制约智慧社区建设。据调查,以茂南区官渡街道为例,居民对本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来源不了解,当地户籍居民和当地非户籍居民的比例分别是39%和58%。在“居民参加社区活动情况”的调查中,没有参加过社区活动的本地户籍居民和非本地户籍居民分别占33%和49%,居民对社区建设情况不了解参与冷漠,社区管理出现脱节,与受众主体脱离,与建设自发力量脱离。此外,茂名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也很突出,据官渡街道的情况了解,居民对社区的需求已经由生存阶段上升到发展阶段,对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需求很迫切,培训咨询、网络社交、社区养老、幼教服务等发展型服务越来越符合居民生活的发展趋势。要全面满足居民需求,必须发展数字信息化的社区。茂名的社区建设存在较大的差距,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位于茂名中部和西部,养殖业、种植业、林业较发达,社区建设整体相对较落后,一些山区交通十分落后,镇级公路穿街而过,缺乏管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茂南区、茂港区、电白县位于茂名市中南部,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产业相对集中,社区建设较发达。但也存在新老城区并存的状况,茂南官渡街道拥有湖泊环境幽美的高等豪华小区有国际花城、碧桂园等,海印集团•茂名“森邻四季”是在茂名布局的第一个地产项目,但也存在很多基础设施老旧、医疗卫生落后的单位社区和聚集大量外来务工居民的城中村。

2.资源问题

据快报数字,2011年茂名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6.12亿元,据快报数字,比上年增长27.3%,在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支出为11.47亿元,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够;茂名缺乏集成智慧社区建设的商企,企业投资不足,智慧社区建设资金不足。茂名本土化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弱,很多技术依靠外来,技术引入和技术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

3.人才问题

智慧社区建设将会产生一大批相关的就业岗位,就业要求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科技创新力和应用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以便于更好地开展社区服务工作。茂名市产业主要以石化、对外贸易为主,人才培养主要针对专业技能和对外交流,不能适应智慧社区建设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

4.宣传问题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茂名市常住人口5817494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759686人,65岁及以上人口550522人,分别占常住人口的13.06%和9.46%,分别比国际认可的老龄化标准高出3.06%、2.46%。茂名已经步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比重大,不利于智慧社区的宣传推广。茂名拥有移动电话用户数约为341万,人均拥有量约为0.586,移动电话普及率较低,不便于智慧社区手机端服务。茂名新媒体宣传手段在社区宣传的运用较少,宣传效率低、方式单一,不能满足智慧社区建设推广宣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36元,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704元,增长12.6%。茂名居民可支配收入虽有增长但是仍然不高,且农村城市差距较大,居民收入还有待提高。人均受教育程度也较低,居民收入不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思想意识不到位,传统不固有的思想观念不易改变。

三、建设智慧社区的对策

2011年,茂名提出滨海新区发展战略,构建现代产业和城市发展新格局,以片区规划为单元,形成“一核双轴五带,多节点放射状”的城市发展模式。像市民片区,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公共活动、时尚居住、生态居住、观赏旅游等。公共设施占12.11%,绿地占28.91%,道路广场占10.71%。配置小学3个,中学、综合医院、体育中心、邮政局等各1个,垃圾中转站2个。而站南片区,居民地较集中,绿化较少,脏乱现象较明显;7所中小学,学校规模小分布散,宿舍紧缺,班额超编;医疗设施数量水平都存在不足,没有卫生监督所,未成立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河东主城区的联系道路集中在天桥路,主次干道贯通性不够,时常拥挤造成公路损坏,停车位预留不足,严重影响交通和居民出行。此外也有具体规划建设一批新社区,如牛岭小区、福地小区、粤华小区、吉祥小区等等。现基于茂名社区建设规划情况,以茂名市为例分析智慧社区建设解决的解决对策:

1.认识上,提高到战略地位,科学规划

领导干部阶层要起好带头作用,深刻领悟智慧社区建设要领。从建设大局出发,做好系统全面的上层建筑理念设计工作,总体与阶段现结合,完善好相关的标准条例、评价体系、规划目标。建设智慧社区不仅重视科技互联网的运用,也要关注社区管理的新理念,为居民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智慧社区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必须明确社区职能,分工明确,职责划分清晰,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主动服务群众。同时做好茂名市居民相关概念普及工作,让居民认识到自己的定位,发挥主体的作用。更新社区管理制度,充分考虑居民主体地位,利用移动互联网更方便快捷的方式让居民参与到社区管理中,让社区管理融入适应居民的生活方式。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增设新的体育健身器材、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充分保证基本的公共服务供给。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克服原有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引进互联网技术,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实现居民生活的智能化信息化,实现物流信息、家具维修、外出旅行、政务办理、社区养老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服务的数字化、智慧化、人性化。重视社区文化建设,融合方便快速的信息传播方式,发展居民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活动,形成专业的社区文化工作室、文化站,以现代化手段满足居民发展需求,拓宽公共服务供给广度和深度。协调体制,发展社区建设。一方面继续扎实推进较发达的市区的经济建设,对老旧社区进行翻新改造,进行综合治理,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如茂名官渡二路官渡北社区。另一方面也要高度重视茂名欠发达地区信宜、高州等地的社区建设,给予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各方面的倾斜支持,先从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入手,在基础设施完善成熟后加强信息网络应用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2.资源上,政策支持优安排,落实到位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无论在政策上还是财政资金上都给予倾斜优惠,一方面,加大改善社区基础建设、公共设施、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为智慧社区的建设打好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对于社会上发展智慧社区的企业组织,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一切有利因素发展智慧社区,采用政府+社会+商企协同驱动模式,既要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也要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培育非营利性社区服务组织,营造全民融入智慧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大技术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重点发展移动互联网、通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尽量自主掌握核心技术,减少技术上对外的依赖,同时积极引进外来先进的技术,在学习外来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技术,实现技术的升级和换代,从而更快更好地自主掌握核心科技。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的维护,制定信息安全条例,保证技术引进和运行中的信息安全,对边界管理、访问权限、安全监控、云服务安全事件等技术环节都要加强安全维护。

3.人才上,外引内培促催化,以人为本

加大教育投入,注重对学生技术水平、管理才能和人文素养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就业适应到智慧社区建设当中来。制定定期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已经掌握信息技术的人员进行相关的管理技能的训练和人文知识的普及,对于管理阶层的工作人员加强信息技术的技能培训,了解跟多的专业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智慧社区建设的管理指导工作。制定适当的奖励机制,从外部引进智慧人才,产学研结合,与高校、科研机构等进行合作,满足社区建设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利用他们的成果技术实践经验更好地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4.宣传上,线上线下造舆论,营造环境

创新多种宣传方式,注意运用现代新媒体手段,采用符合社会发展、大众潮流的宣传方式。线上,利用论坛、博客、社交、SEO等手段推广,普及相关概念知识,营造智慧环境。线下,针对从老人到小孩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服务方案,如老人的养老服务、小孩的幼教服务等,重点对青壮年进行推广,再由青壮年作为主力辐射连带家庭,以家庭为单位推进智慧社区的服务推广;宣传的同时推进移动手机等设备的普及,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加强思想宣传教育,促进居民传统思想观念转变。

作者:吴莺莺 梁家维 梁沛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智能建造的认识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106-02

一、问题提出

多元智能理论(Multi-Intelligences,简称MI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H.Gardner)教授于1983年首先提出。加德纳认为,人类至少有8种智能,即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这8种基本智能彼此既联系又相互独立,每种智能都由不同的核心组成,并以不同的形式得以表现和发挥。加德纳指出,智能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加德纳还指出,智能还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将人们的教育视野向人的发展可能性聚焦,通过开发人的潜能塑造人的健全人格,达到提高人的素质的目的。多元智能理论把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作为教育的宗旨,认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促进每一位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因此,我国的学校教育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应该怎样向学生展示多方面的智力领域,怎样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展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丰富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至关重要。既然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那么环境也应当提供各种智能得以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因此,教育应当为每一个孩子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开发他们的各项智能,使他们的智能形成优化的结构。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环境只涉及语言、数理逻辑、音乐、身体运动等方面,对于空间智能、社交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则没有足够的展现与发展的环境。以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好能为多元智能的发展创设这样一种适应性、触发性和诱导性的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和强化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构建的情境中,学生既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分析、作图绘画、电脑谱曲、多媒体创造,使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节奏智能等多种智能得以发展,还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和展示各种虚拟现实的学习情境,开展学习,模拟活动,使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通过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的发展。人际交往智能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应通过给学生提供合作完成任务的机会以发展这种能力,因为只有在共同的工作中学生才可以学会分担责任,倾听别人的意见,与他人协商,在竞争基础上的合作等,从整体利益出发进行合作,欣赏合作者的特别贡献等。应用信息技术,就可创设这样一个有利于沟通、交流、合作的学习情境。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在计算机网络通讯工具的支持下,教师可利用开放、共享、交互的信息化资源,为学生创设开放、探究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学生可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进行同伴互教、小组讨论、小组练习、小组课题等合作性学习活动。通过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协作能力和责任心,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的发展。

3.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多种智能协调发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一系列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实际上是多种智能的组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到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多种智能的组合。而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与此是相吻合的。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是指运用网络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首先,研究性学习课题,往往跨越学科界限,课题所涉及的问题总是要包含多方面领域的知识,超出了单一智能的范畴,需要学生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种智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兴趣、爱好、智能强项等不同的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其次,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学生自己分析任务和条件,设计活动方案,选择研究方法,通过Internet查询网上信息资源,以同伴协作方式解决问题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运用各种基本的信息技能,还要组合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智能开展学习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组合和发展。

4.通过整合,增进学生优势智能的发展。整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也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即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社会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能力。因此通过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可以有效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二是信息技术与多元智能发展的整合。这种整合的思路就是把多元智能的特点与相关的教育技术结合起来,并在实际的教学中予以实施,以此增进学生优势智能的发展。例如,对于那些具有音乐节奏智能优势的学生,他们所具有的智能特点是对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等表现出敏感,对环境中的声音刺激特别是音乐刺激能够作出灵敏的反应。根据这个特点,教师既可以设计针对音乐节奏智能的课程,使用一些音乐文化辅导软件、唱歌软件等,可以增进他们优势智能的发展,还可以使用音乐节奏智能作为教学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缓冲剂减缓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而帮助学生进入愉快学习、有效学习的境界,同时也增进了学生音乐节奏智能的发展。

5.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结构和认知过程都不相同,所以传统的标准化考试的批评家方式难以了解学生在认知上的个别差异。教师在多元智能的素质教育中,应该从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况出发,从多方面观察、记录和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和弱项,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化智能发展。评价或测验的目的不应该是对学生分类和排名,而应该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让他们做得更好。同时也是为了帮助教师和家长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每位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智能,帮助他们实现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一条建立自我价值感的有效途径。应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创建多元智能的评价体系,开展多元智能的测评,并且在评价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情境创设,现实虚拟,使教师能够在学生的作品创意、建模、创作、操纵、自我评价等过程中,较全面地对他们的多元智能进行测评。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可作为多元智能发展的评价工具,注重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如各种基于计算机的多元智能测评软件系统,可以忠实地记录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时间、方式和结果,并且可以给学习主体提供信息反馈。在这种评价过程中,学习主体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信息反馈,帮助学习主体阐释和表达所学知识,帮助学习主体反思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支持学习主体建构个性化的知识系统体系以及支持学习主体进行创造性思维养成等。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以其显著的多样性、差异性、独特性、情境性、社会文化性和创造性给当代教育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完成这一重大课题的有效性提供保障。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造就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致谢:本项目研究得到心理学教授黄远春老师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钟志贤.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钟祖荣.人人有八能,扬长育英才[J].北京教育,2003,(11).

[3]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9).

[4]黄宇星.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J].教育评论,2003,(3).

[5]薛惠芝.论素质教育与多元智能理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3,(7).

智能建造的认识篇(6)

论文摘要:立足于知识社会和不确定性社会?分析企业发展和知识积累的关系探讨以成功智力为导向的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模型。

1知识社会的不确定性使企业知识的积累和转化成为必然

1.1知识社会的不确定性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前者指为人们解决问题在意识层提供线索?只能借助某种活动形式间接推出来的知识?后者指用于支配行为操作过程的知识。其本质是用一套操作规则或程序支配人的行为。所以?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程序性知识包含两个内容:技能和认知策略。所谓“认知策略”是指一套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或程序控制了人的学习、记忆和思维活动?例如企业家分析、判断、预测市场发展变化规律时所形成的思维活动模式就是一种认知策略。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社会之中。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对知识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知识对社会活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科技的突飞猛进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使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科技给人们提供了新的知识?但这些新知识又产生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一体化?使社会、组织、个体交互作用的范围变广?频率加快?程度加深?从而使人类行为的预期、过程、结果等产生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增加了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1.2企业发展与不确定性

按照复杂性科学对企业发展的解释?企业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反馈动力系统(曹庆仁等?2001)。从企业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来看?除了有简单浅层次的规则和可探明的影响因子可供依托和控制外?企业面对的是大量的复杂、深层、内隐多变的问题?如市场问题、经济形势变化问题等。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方式?既有已建立的正式规则和行为模式的合法系统所构成?又有通过非正式渠道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组织、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关系、非正式的个体行为等影子系统所构成。合法系统虽然以确定性为主?但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影子系统更是有着高度的不确定性川。因此?企业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不确定性为企业带来了发展机会?但又会带来风险。在不确定性社会中?企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1.3企业知识的转化和积累是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主要工具

1.3.1企业知识.企业知识从其显性化程度可分为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外显知识是可以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知识?内隐知识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通过隐喻、直觉、顿悟、技巧等方式暗合之意的知识。从企业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方式来看?可分为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从企业内部各岗位职能的角度可以分很多专业知识。因此?企业知识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包含了有关组织的经验、价值观、被证实了的信息、有事实依据的见解以及分析力、判断力、实践操作力等要素的动态组合。

1.3.2企业知识的转化和积累。野中郁次郎在其《论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19 )5提出了著名的ES CI知识转化模型。认为在企业创新活动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知识转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创造的过程。沿着野中郁次郎的思路?我国学者对企业知识的流动和转化进行许多有益的探索(张庆普、李志超,2002;饶勇,2003曹兴,徐媛媛2004)?建立了SEIC的扩展模型(饶勇)?将社会知识纳人到企业知识体系之中?还突出了组织隐性知识的积累过程。因此?企业知识不断地积累和转化过程就是企业的发展过程。企业必须通过知识的积累和转化?解决自身的不确定性问题?同时适应外部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

2企业知识的积累和转化必须以学习型组织为载体

企业知识如何积累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实质上是学习型组织的内容和目的。换言之?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就是企业知识的积累和转化过程?因此?只有学习型组织才能使企业知识进行积累和转化。彼得·圣吉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勾画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整体方案?从组织学习的终极目标来看?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在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野中郁次郎从知识在组织内相互流动学习的角度提出了著名的SECI知识转化模型。企业发展是在企业知识的积累和转化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过程就是企业知识的积累和转化过程。

3获得成功智力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

3.1成功智力与学习型组织

智力被看成是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智力的知识观看?“智力”?实质上指后天习得的智慧能力?也就是习得的认知能力或习得的智力(皮连生2003)。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根据智力对人的实际影响?将智力划分为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业智力是“惰性化智力”?与现实生活很少发生联系它只能对学生在成绩和分数上做出预测?而成功智力才能使人达到人生中最主要的目的。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这三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协调、平衡时?智力会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因此?使企业及其组织成员怎样习得成功智力?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所在。

对于企业来说?组织发展所需成功智力的范围较广。迈克尔·茨威尔认为?支持组织成功的三大能力基石是:组织中领导层的能力;组织中员工的能力;企业文化是否能培育能力并使之最大化。企业的成功智力主要表现在行为能力上他根据长期对企业的咨询和研究?提出企业应具备的行为能力有5个方面36个项目?主要包含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个人素质、管理能力、领导艺术等内容。

3.2成功智力水平取决于组织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认知科学的主要概念。所谓认知结构是指主体全部知识或观念的内容和组织?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基本要素。企业知识的流动转化、积累、升华等过程?必须建立在以组织认知结构不断完善、提升及其高级化演进的目标基础上来。因为企业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发展所需的各种能力?而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认知结构的状况。由此可见?在不确定条件下企业发展需要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不是将个体知识汇总起来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学科知识的累积更不是信息的堆积和简单流动?而是通过顺应和同化?智慧地运作企业资源(包括硬性资源和软性资源)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完善主体(包括个体、群体和组织)的认知结构将企业资源用知识统合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组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方式、目标等的设计必须围绕完善组织或群体、团队或个体的认知结构来进行才能系统地获得组织的成功智力。

4以成功智力为导向的学习型组织构建模型

4.1个体认知结构高级化演进模型。

个体认知结构演进过程就是个体用旧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并采取适宜行为顺应新环境而构建新认知结构的过程(图1)。一个新认知结构的建立?就会获得新的能力(或智力)模式—心智模式得到改善。当信息以知识的方式进人旧的认知结构时?要经过一系列内化过程?才能以信念的形式纳入认知结构?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不足以解决变化了的环境所产生的新问题时?重构认知结构的需要便产生?顺应过程也随之发生。每一步认知结构的演进?也是知识丰富化的过程?促使个体成功智力得到提升。个体认知结构高级化演进是一个永续不断的过程?但存在着个体差异?如演进的速度快慢不同?同化和顺应的程度不同等。

4.2组织认知结构构建过程模型

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群体智力(或智慧)?群体智力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新的群体认知结构的结果?外现于组织的产品、技术、服务、组织文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组织形象之中(图2)。

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在组织中通过两种学习式—正式学习(培训、示范、规范、正式沟通等)和非正式学习〔熏陶、感染、非正

智能建造的认识篇(7)

关键词:创造力心理学研究

1.创造力的定义

我国的心理学家对创造力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这种认识把创造力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1]。

2.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

2.1创造力的人格特征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把创造力看成是与自我实现相联系的人格特征。他们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每个人一出生就有创造的潜能,这对创造力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持。坚持力、自信心、克服自卑感等人格因素对取得成功有重要作用。有的研究认为,富有责任感、感情丰富、有决心、勤奋、富于想象、依赖性小、爱自行学习、愿意尝试困y、敢于冒险、有强烈的好奇心、能自我观察、兴趣广泛、在学习与社会环境中寻求个人独立性、爱好深思、不盲从等也是有创造力的人的个性特征[1]。卡特尔等人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测试,得出了高智慧性,高好强性,高敢为性,高敏感性,低乐群性,低乐观性的创造性人格特征。杨素华等也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对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学生进行人格测查,发现了高稳定、高恃强性、高敢为性、高创新性高自律性、低乐群性、低兴奋性、低敏感性、低怀疑性和低紧张性等创造性人格因素。[2]陈国鹏[3]等人通过对创造力得分高的中小学生分析后得出了高智慧性、高乐观性、高敢为性和低紧张性的特征。

2.2创造力的测量学理论

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是由R・J・斯腾伯格提出来的。第一种维度是创造力的智力维度,包括内部关联型智力、经验关联型智力和外部关联型智力三个方面。第二种维度是创造力智力方式维度。它是个体的一种习惯化或自觉的自我控制,常常使创造力的智力维度带有一定的倾向或风格。第三种维度是创造力人格维度。包括对模糊性的容忍度、敢于克服困难、内部动机、一定的冒险性、求知欲以及乐意为了获取知识去工作等个性特征。Guilford[4](1950)在他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演说中提出,创造力的研究可以使用书面任务来研究普通人。换句话说,可以通过纸笔测验(paper-and-pencil tests)来测量个体的创造力。例如,其中的一种测验叫“非常用途测验”,它要求受测人尽可能说出一物体(如一块砖)的多种用途。Torrance(1974)在Guilford的研究基础上,编制了著名的创造性思维测验(TCT)。

2.3创造力的生理心理学理论

生理心理学对创造力的研究主要是脑机制的研究,研究方式主要有裂脑研究和脑解剖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创造力的脑机能定位问题。其中,Sperry[5](1964)的裂脑研究最为著名,他通过切断癫痫病人的连接大脑两半球的神经来观察两半球各自处理外来信息的不同。他的研究证实,左半球与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和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具有语言、理念、分析、连续和计算功能;右半球与知觉和非言语思维有关,具有音乐、绘画、综合、整体性和几何空间的辨别能力。创造力反映出的独特性和适宜性、直觉与逻辑,是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正如Katz[6](1997)所说,“不能将创造性活动定位于大脑某一半球的特殊功能,而是大脑两半球实现的整合和协同过程。”

2.4创造力的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对创造力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研究,即认知过程研究和认知发展研究。创造力的认知过程研究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注意、记忆、思维等基本认知过程的研究,也包括技巧、策略、元认知等认知策略的研究。创造力的认知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的纵向变化:一是创造性潜能的获得,二是创造性潜能的实现。创造性潜能获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环境及最有利于创造性人格出现的情境,另外一些发展因素是个体在小学、中学、大学的经验及表现创造性潜能实现的研究较多关注的是有关创造力与年龄之间的关系。[7]

3.与创造力有关的因素

3.1智商与创造力

有研究发现,儿童的智力与创造力之间很少有相关或相关很低。陈国鹏[3]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创造力与智力之间存在相关。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并不必然和创造力的高低完全相应。高创造力者必有中上的智力,但高智力却不能保证有高创造力[3][8],还要看构成智力的各种能力是否高度地协调发展,正确的创造力与知识的关系应该是在知识的质获得保证的前提下,创造力与知识量才成正比的关系。所谓知识的质是指知识结构的合理程度,有重要独创性贡献的科学家多半是知识丰富的人[1]。另有相关研究表明,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言语创造力都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流体智力和一般创造力有显著的正相关;言语创造力和一般创造力有显著的正相关[9]。

3.2年龄与创造力

一类观点认为创造力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交替呈现高峰和低谷期[10-11]。另有观点认为创造力水平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和社会经验的获得而呈连续增长趋势[12]。沃建中[13]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创造力从小学四年级起呈上升发展趋势,六年级到初一时水平明显提升,到初三时达到最高峰,进入高中后,其水平有所下降并呈稳定状态。Tor-rance认为四年级由于同伴关系意识的增强使得儿童趋向于与同伴一致的行为,从而导致了发展的低谷[14]。创造力在初中阶段保持上升趋势。高中生生理和心理各成分开始趋于稳定,且面临高考压力,倾向于采取保守策略学习以求正确率而忽视思维多样性的培养,使其思维、行为的自由度又有所减小,创造力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3.3家庭环境与创造力

家庭环境是指在家庭中由父母组织起来的,影响孩子发展的物质和生活环境,主要表现在亲密程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及社交娱乐性等方面。对高创造力者成长历程的研究也发现家庭是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15-16]。相关研究发现,家庭环境通过影响儿童的生命体验、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感等方面,进而影响创造力[17]。Wechsler[18](2000)研究发现,杰出作家及诗人的创造成就大部分归功于其家庭的影响。林静怡[19](2003)的研究也表明,家庭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积极影响体现在:父母积极教养、营造支持创造力发展的家庭环境,以及提供多方面发展所需的资源,能使子女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在有潜力的领域中展现其创造力。林逸媛[20](1992)的研究表明,父母的知性休闲活动和兴趣的种类影响子女的创造力,父母的兴趣,特别是知性方面(如科学、艺术等),可使其子女在相同领域中更富有创造性。

3.4儿童创意自我效能与创造力

儿童创意自我效能被定义为,儿童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是否富有创造力的信心与评价。Beghetto(2006)研究发现,在各个学科领域,创意自我效能高的学生都比创意自我效能低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持有更积极的信念,同时对考入大学有更坚定的信心[21]。

3.5思维与创造力

创造力的两大主要成分,一个是想象,另一个是思维。想象,主要是创造性想象。思维,也主要是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认知取向研究的核心。[1]从构成创造力的两个维度来看,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比较发现,小学和高中阶段,聚合思维的水平高于发散思维,而初中阶段则相反,说明初中阶段是创造力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13]我国学者认为思维有五种品质。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锐性。同时认为,思维的深刻性是基础,由它引出灵活性和独创性,而灵活性与独创性又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灵活性中对问题的多解和求异、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集中有价值的东西就构成了创造。独创性是独立思考创造出有价值的概念与产品,是智力运行的高级状态。有研究表明[16],创造活动课(每一课有5个活动,分别由视觉的、听觉的、符号的、语义的、行为的5种内容的信息组成来进行智力训练)的开设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4.自我思考

(1)智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应抓住婴幼儿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提供充足的营养以及丰富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养育行为,为创造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造力与一个人的人格特质相联系,应从小就释放孩子的天性,让其自由尝试探索新的环境,满足好奇心,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锻炼对事物感知的敏锐性。

(3)创造力与大脑的功能也紧密联系,有意识地使用左手以及多进行全身性的体育运动,都有利于刺激大脑,促进脑部的灵活性以及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张知远. 创造力问题的心理学研究[J]. 辽宁教育研究,2002,06:40-44.

[2]查子秀主编.超常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93,149.

[3]陈国鹏,宋正国,林丽英,缪小春,桑标. 我国中小学生创造力与智力和人格相关研究[J]. 心理科学,1996,03:154-157+191-192.

[4]Guilford ,J.P.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1950,5:444- 454.

[5]Sperry, R.W. The great cerebral commissure. Sd. Amer.,210,1964:42- 52.

[6]Runco, M. A.Creativity.Annu.Rev.Psychol.,2004,55:657- 687.

[7]王映学,寇冬泉,张大均. 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研究取向[J]. 心理科学,2007,02:489-491+481.

[8]张慕.创造心理探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70一71,174,187.

[9]刘彤冉,施建农. 9-11岁儿童的工作记忆和智力、创造力之间关系的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02:164-167.

[10]Torrance, E. P. 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the fourthgrade slump in creativity. Gifted Child Quarterly, 1968,12: 195-199.

[11]Claxton, A. F., Pannells, T. C. Developmental trends inthe creativity of school- age children. Creativity ResearchJournal, 2005, 17(4): 327- 335.

[12]Gardner, H. Art, mind, and brain: A cognitiveapproachto creativit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2.

[13]沃建中,王烨晖,刘彩梅,林崇德. 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J]. 心理科学,2009,03:535-539.

[14]Maccoby, E. M., Jacklin, C. N. The psychology of sexdifference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15]吴鸿雁.家教与成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访谈之启示.施建农.超常儿童成长之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52- 370.

[16]张景焕,金盛华,林崇德.科学创造人才的成长历程分析.见:施建农.超常儿童成长之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71- 387.

[17]胡春雁.家庭环境创建与儿童健全人格塑造.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

[18]Wechsler S.Talent development in Brazil:As view byadultwrit-ers and poets.Roeper Review,2000,22(2):86-88.

[19]林o怡.创造力青少年其家庭教养环境之研究――以全国科展得奖国中生为例.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所硕士论文.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3.

[20]林逸媛.家庭环境与子女创造性之相关研究.社会研究所硕士论文.国立政治大学,199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