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资产证券化市场前景

资产证券化市场前景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19 14:53:19

资产证券化市场前景

资产证券化市场前景篇(1)

【关键词】证券市场 现状 发展

一、前言

证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构件,为众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的投资和融资机会。国家鼓励并支持证券市场发展壮大,制定了许多有效的方针政策,为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因此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所以需要对证券市场的现状提出长远有效的发展策略。

二、证券市场的概念

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解决资本供求矛盾和流动性而产生的市场。广义上的证券市场指的是所有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狭义上,也是最活跃的证券市场指的是资本证券市场、货币证券市场和商品证券市场。是股票、债券,商品期货、股票期货、期权、利率期货等证券产品发行和交易的场所。

三、证券市场的现状

(一)外部环境背景的不确定性

首先,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化引发全球的经济问题,由美国的经济减缓从而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中国自然也不会独善其身,美国次贷危机会通过进出口贸易、资本流动、心理等方式对中国经济运行及证券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然后,中国乃至全球正处于持续通货膨胀的阴影之下,中国的经济运行和宏观政策面临着不确定性。在经济发展的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问题,中国经济面临着从偏快转向过热的迹象,物价有可能由结构性上涨转向全面上涨。

(二)上市公司内部存在问题

目前证券市场中虽然已经有一些较优秀的上市公司,但所占比例却不大,而新的上市公司又存在一些问题。还有上市公司的一些投资者缺乏正确的投资理念,对证券市场投资产生的收益和风险没有正确的理性认识,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存在投机心态。虽然与前些年中小投资者占多数的构成相比已有明显的改善,并且机构投资者也用其投资方式与理念影响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但在机构投资者增多的同时,机构搏奕现象也变的残酷。

(三)市场机制不健全

证券市场制度是支撑证券市场高效、公平运转的基础,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和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等。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在信息披露制度方面,从制度本身和从执行上都存在着信息仍不够公开的问题,一些重大的信息披露带有些随意性和主观性,这样会挫伤股民、债券投资者的信心和了解程度。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是指证券投资者在获取有关信息后,给予证券投资期收益以必要的保障和实现的制度。

(四)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缺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引起的。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仍然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还有很多的薄弱环节,市场的一些体制性、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另一方面,由于证券市场本身自身也在迅速发展,内部和外部环境处于也有着不确定性,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所有现有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需要不断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

四、证券市场发展前景及策略

(一)建设和完善市场体系

证券市场制度的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了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原动力。制度安排滞后于市场发展需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和完善。从证券市场的成熟发展和现实需求来考量,中国证券市场迫切需要推出做空机制,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备兑权证,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的开展,扩大市场的规模,提高市场成交活跃度,为投资多元化提供更多的选择。

(二)建立和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我国证券市场首先要解决股权结构不合理这一现象,逐渐消除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尽量减少国有股在股市中所占的比重,优化股权结构。弱化政府行政部门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强化市场规律的作用。切实在公司内部建立起独立董事制度,同时还要建立起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者之间的权利制衡关系,完善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使其在证券市场上发挥有效的作用。

(三)优化证券市场结构,提高市场效率

一是要理顺股票、国债与企业债券之间的关系,实现权益类工具和债务类工具的均衡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应加快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渠道。二是要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同时还要有效加强我国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和资源配置能力。三是要积极、稳妥处理好投资主体的深化问题。同时要加强对广大散户投资者的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掌握合理的投资方法.

(四)完善市场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在证券市场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规范作用,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缺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引起的。虽然在《证券法》的规范下市场秩序有了一定改观,但《证券法》存在的不足之处给市场带来了很多无法准确解决的问题。同时,与不适应市场新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的有关的法规,要及时补充。在执法过程中,有关部门应秉公执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结语

证券市场有效地化解了资本的供求矛盾和资本结构调整的难题,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和调节货币资金的运动,而且对整个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完善市场机制,把握投资机会,回避市场风险,完善法律法规,解决好证券市场现存的问题,使其可以规范健康地发展,为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田剑英.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及其国际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杨胜刚.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结构性矛盾与现实困境[J].财贸经济,2006,(2).

资产证券化市场前景篇(2)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互联网金融 发展趋势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互联网金融业也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态势。在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带动下,资产证券化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社会金融产业众多创新发展形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金融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经验尚浅,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弊端和问题。

一、简析资产证券化

所谓资产证券化指的就是以一定的资产经济组合作为特有的存在方式,以现金流作为最基本的交流技术支持,在指定消费人群之间发放可交易性证券的一种特有的融资形式。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在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之中,金融产业中普遍存在风险的证券化金融产品,就是在资产证券化狭义概念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1]。

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和发展最早开始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近四十年的历史。经过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探索和学习,我国金融业的资产证券化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由于相关技术人员在资产证券化方面的研究时间较短、实践经验尚浅,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下,如何才能更好的创新我国的资产证券化,逐渐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资产证券化完善和创新的途径

(一)提升资产证券化在法律法规方面的力度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想要更好的创新和完善金融资产的证券化,就要最大限度的提升法律法规方面的管理力度。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在全面了解、有效结合国家金融行业资金流动以及证券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设立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管理体系。

法律法规体系相关管理规定中的内容要覆盖,或者囊括金融证券资产的发行、上市、交易以及流通和贮藏等不同环节中涉及到的内容。通过合同规条签订的监督方式,将资产证券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以书面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最终实现互联网金融社会发展背景下,资产证券化的飞速发展[2]。

(二)转变管理理念,实现政府对资产证券化的参与性管理

政府的干预和管理一直以来都在我国金融行业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金融证券的交易和流通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干预和管理能力水平的高低。为此。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如果想要更好的实现我国金融资产的证券化,就必须及时转变政府在金融产业方面的管理理念。

必要时,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最大限度走出传统管理方式的束缚,以平等的市场经济资产流通参与人的身份和角色更加深入地融入到金融产业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过程之中。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机制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避免市场信息扭曲以及市场经济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

(三)建立健全完善的资产评估和信用u价机制

最后,相关人员如果想要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全面地创新金融资产的证券化,就要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建立更加完善的资产评估和信用评价机制。资产评估和信用评价体制的建立要以能够切实符合我国金融市场实际发展现状的条款规定作为最基本的评估依据,以规定简洁精炼,但覆盖内容广泛作为主要的发展模式。必要时,金融行业的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方式,在国内部分地区建立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金融资信评估机构,促进和保障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稳定发展[3]。

三、结论

总而言之,资产证券化是在我国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资产证券化也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只有金融产业的相关技术人员真正认识到资产证券化在金融产业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树立更加科学的认知观念,采取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时转变和创新自身的发展理念,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罗明铭. 金融创新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变革――基于资产证券化创新的视角[J].财经科学,2015,02:13-22.

资产证券化市场前景篇(3)

关键词:基金管理债券基金中国基金市场

或许中国基金市场上的任何一个品种都比不上债券基金的命运多舛。

2002年10月24日,国内诞生第一只债券型基金——华夏债券基金,2003年,由于股票市场的疲软,低风险和稳定收益的债券型基金成为基金公司产品发行的主要产品,当年含伞型基金里的债券基金在内,共计10只债券基金陆续发行。债券基金进入最快速的发展时期。到2003年末,已经有11只纯债券基金,基金规模达98.48亿份。

可惜好景不长,2003年8月份开始,国债出现大幅下跌,不少债券基金仓位调整不够及时,导致净值连续两年受拖累。2005年,债券市场虽出现回头迹象,但几乎所有的债券基金在市场判断上都出现了失误,将相当比例的资产配置到可转债,导致业绩恢复不理想。2005年第一季度,债券基金整体规模下降到36.47亿份,季度赎回比例高达8.5%。

更严重的是,债券基金无法避免被清盘的命运。以景顺长城恒丰债券基金为例,2003年10月成立时规模4.7亿份,当年12月降至3亿份,后下滑到1亿份,再跌到今年1季度的7639万份,逼近5000万份的“生死线”。

2005年5月14日,景顺长城基金管理公司公布,拟将旗下景顺长城恒丰债券基金转变为货币市场基金,无疑宣告了国内债券基金努力突破重围的开端。

海通证券研究所债券分析师王亚南在接受《全球财经观察》采访时指出,实际目前债券市场正处在一个积极的持续上涨时期,上证国债指数(资讯行情论坛)近一年上涨了10.61%,对债券基金而言,同样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时机。“近年来债券基金收益水平的不理想,主要是当时基金经理在债券挑选、资产配置比例等投资技术水平的弱势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约束。”如今债券基金处于一种尴尬境地:既希望收拢大量资金以扭转形势,又要承受投资者大量的赎回压力。

在债券基金清盘前夕,11家债券基金发行商都将在十字路口前作出艰难的抉择。

向左转:变为货币市场基金

景顺长城突破重围的关键字就是——“转型”。

景顺长城按照5月14日在网上公布的《关于景顺长城经系列之恒丰债券基金转变为货币市场基金议案》(又称:《基金转变运作方式的议案》)规定,5月20日为权益登记日,是日起,投资者行使表决权。公司将于6月13日以通讯方式召开持有人大会,征集持有人意见,并且根据最后的表决结果决定是否转型。一旦转变的议案在持有人大会上获得通过并经证监会核准后,公司就将开始着手转变工作。

于是,景顺长城对在《基金转变运作方式的议案》中,对债券基金转变为货币市场基金的可行性与投资可行性作了详细地分析阐述,但整个议案只是通过法理上进行论证,并未对具体转型模式细节作任何阐释。

“将恒丰债券转变为货币市场基金,是综合考虑市场因素与尊重持有人意愿的结果。”景顺长城公关部负责人李黎告诉《全球财经观察》,具体方案目前不便公开,已公开部分主要体现规范的操作流程。他们在方案意见的征集过程中,的确遇到不少投资者无法接受转型,但形成不了主流。

李黎所称的债券基金转变为货币市场基金份额的程序就是:投资者原持有的债券份额不变,结转至货币基金期初余额账户;将原债券基金净资产扣除债券基金份额后的余额作为净收益,以债券基金总份额余额为基准,计算出每份收益,按照每份收益对货币基金进行收益分配,将净收益分配至投资者的累计收益账户,对累计收益进行分红处理,将累计收益结转为份额,计入投资者期初余额账户。关于债券基金的转型流程,《基金法》并未作出明确规定,景顺长城此举,多少有些投石问路的意味。

根据《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关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等相关问题的通知》中对于货币市场基金的规定,此次基金转换需要将恒丰债券的基金资产中规定期限以上的债券资产和可转债变现。

恒丰债券基金第一季度季报显示,当前恒丰债券基金的资产配置情况为:固定收益债券的仓位为71.41%,可转债的仓位为22.6%。转变完成后,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运作随即开始。

李黎坦言,这种全新的基金类型的转变,其实质是针对基金合同中投资内容的修改,与重新募集货币市场基金完全不同。未来的货币市场基金是恒丰债券的延续,故该货币基金不会受制于《基金法》中关于新成立开放式基金不低于2亿份的规模底线。

景顺转型的最大意义是有效抵御债券型基金巨大的赎回压力,且相对于新发行的货币市场基金,在份额和投资运作上要灵活得多,譬如不会受制于《基金法》中关于新成立开放式基金不低于2亿份的规模底线。由于恒丰债券本身规模较小,转变为货币市场基金的冲击成本不会太大。由于目前该组合中的金融债和国债采用的是成本计价,而根据目前的市场利率,这两类资产均已实现赢利,即使考虑到可转债的变现冲击,整体资产结构的调整过程还会带来少量的盈利。

但同时,景顺将债券基金转化为货币基金,会迫于政策与市场压力,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太可能再发行债券基金。如此意味着未来景顺公司的产品链上缺少了一环。并且,货币市场基金在今年以来出台了很多政策规范,灵活性也大大降低。

可见,在这种背景之下,将债券型基金转变为货币市场基金未必就能马上扭转乾坤。

向右转:咬定债券市场

博时基金虽不属于11只债券基金,但其大举进军债券市场的姿态,无疑是一枚重磅炸药,并随之迅速进入积极求变的债券基金的视野范围之内。

海通证券基金分析师娄静告诉《全球财经观察》,在传出博时基金投资债券市场基金之前,有好几家债券型基金都谋求转型成为货币基金,从而走出寒冬,这逐渐成为一种解脱巨大赎回压力的潮流。但目前看来,债券基金市场仿佛进入了一个颇为微妙的发展阶段。

博时基金公关部杨柯向《全球财经观察》表示,新基金发行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在证监会未批复之前,博时不会透露关于债券基金新品的细节。他们预期证监会最早将在6月予以批复,顺利的话,6月上市。

博时基金之所以推出债券基金出于以下三点考虑:首先,目前股市波动极大,而债市则涨势见好,投资者需要一个流动性强、开

放式赎回、收益高于货币的稳定品种。在目前市场条件下,投资者对收益稳健的投资品种需求强烈。博时拟发行的债券基金作为一只纯债券基金,正是针对投资者的需求加强了此方面的创新,将是收益水平和风险定位都较清晰的产品。

第二,债券基金是美国第三大类型共同基金产品之一,市场占有率是所有基金产品的20%,而中国只有5%。2001年以来,美国股市震荡调整,债券型基金充当了资金的“避风港”,也是基金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前段中国债券基金的低迷,有投资技术原因,也有相关政策因素,现在这两方面的风险可控性大大增强。中国目前的市场情况与2001年的美国资本市场极为相似,对于债券基金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发展机会。

另外,博时本身也希望通过做成功这一产品,完善公司自身的投资结构。博时作为我国首批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目前管理着5只开放式基金,产品涵盖了主动式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正在筹备的债券型基金有助于其产品线进一步完善,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据了解,该基金拟定位于纯债券型基金。公司考虑到未来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加息周期的预期,又把新基金其定位细分为投资短期债券,使该基金兼具了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的优势。

今年债券市场形势出现了明显回暖迹象。2005年第一季度上交所国债指数上涨4.78%,中国债券总指数上涨1.98%。11只债券基金无一亏损,增长率最高的为大成债券基金,一季度的增长率为4.15%,普天债券基金和融华债券基金也有3%左右的增长率。

2004年以来,央行已在债券市场推出了开放式回购、DVP支付方式、新的债券上市流通办法等。今年还将推出券商和非金融企业的短期融资券及房地产贷款资产证券化。

“虽然债券市场整体形势有所回转,但债权基金管理者、债券基金投资者市场还未完全培育成熟,这也是为什么债券基金与债券市场发展长期背离的重要原因。债券基金是基金公司调整产品线的重要手段,目前对市场成熟度的正确预期,基金公司自身产品的发展状况,是目前是否选择发展债券基金的关键。”王亚南分析说。。

资产证券化市场前景篇(4)

入世的之后的中国的证券市场正处于调整和规范之中,这一规范的过程将对证券资讯业造成三大影响:其一证券市场越规范,证券业对证券资讯的需求就越大,二者关系将更加紧密。一个规范的证券市场将尽可能扼杀投机,加快证券中介业回归,即主力从事投资服务,而这无疑将扩大对证券资讯的需求。其二证券市场越规范,证券业对证券资讯的需求层次将越来越高。券商没有了投机利润,就只能从两块加强力量,一是完善对投资者的服务手段,二是加大自身研究力度,从事正常自营决策。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券商的收入。而这两者都召唤市场上强大证券资讯阵容的出现。其三在投机越来越少,越来越难的情况下,股民将出现意识觉醒,也将极大增强对证券资讯的认同和依赖心理。所以说,证券业市场越规范,对承担着行业责任的证券资讯行业来说越有利。从目前的证券资讯行业的发展来看,1994年深圳巨灵推出第一套证券资讯系统是证券资讯行业的萌芽的标志,但今天的证券资讯市场已非94年同日而语。短短9年时间,证券资讯业内异军突起,掀起一场日新月异的竞争潮。港澳资讯、巨灵、新兰德、万德、新德利、博经闻、维赛特、海融、万国等等,此起彼伏,你追我赶,好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竞争喜剧。成熟的证券资讯行业市场也开始在这种专业化的竞争中开始成熟完善起来。

证券资讯行业从萌芽开始阶段就是一个以证券财经数据库为主营业务的内容提供商的面貌出现,是在90年代初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以及证券交易以及资讯信息提供方式的转变提高的过程中漫漫的发展起来的,但直到今日大多数类似的资讯公司的产品层次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公开数据的采集为主的局面。其中的原因有中国股民的素质层次需要和机构市场需求的原因也有证券资讯行业本身在中国证券市场序列体系中地位的原因。从信息质量及服务水平上讲,目前国内证券资讯业市场仍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质量不高,缺乏深层次的内容;以大量转载各种公开媒体信息为主,缺乏自己的东西和能反映上市公司情况及市场动态的第一手资料;各类投资分析、投资咨询缺乏连贯性和指导性,为庄家投机服务的投资信息占驻了主导,各类小道消息和传闻满天飞;市场上同类产品竞相削价,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市场上的产品还没有出现占主导优势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大多数企业满足于低投入,追求前期收益,缺乏行业责任。在一种低水平竞争的市场中,一批低投入、满足于初级信息服务的企业也能占据一定的、甚至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取前期收益。

另外的一个趋势,各证券资讯厂商大多开始走证券信息资讯即专业化的信息提供和投资咨询业务以及证券资讯平台开发,外包财经网站的建设齐步发展的发展方向。其中资讯公司涉足证券二级市场的投资咨询业务对于整个证券市场来说都是一种市场化选择中的一个良性的产物,资讯公司可以在充分的整合自有的信息资源的情况下继续的发扬投资咨询领域的一种实证化的投资分析的模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投资咨询策略。

在证券市场从无序到有序的规范化发展进程中,对证券咨询行业的规范管理是一个重要侧面。在证券研究咨询行业形成发展的最初几年中,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措施,行业发展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状态。与早期市场高投机特征相对应,早期证券咨询行业从业人员成份较为复杂、鱼龙混杂,联手操纵市场的行为屡见不鲜,证券咨询行业的这一状况对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了诸多恶劣影响。这一状况直到97年主管部门加大规范管理力度之后才有所好转,至98年《证券咨询业务管理暂行条例》出台后,行业管理才真正有例可循,有章可依,证券研究咨询行业发展步入正轨。也正是这一阶段、在市场投资理念渐趋理性回归的背景下,证券研究咨询行业在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及研究内涵不断扩大中进入发展壮大的第一个黄金时期。20__年正在进行的证券法的修改工作中一些相关证券咨询行业的问题也被提上了讨论范围之中,证券咨询业务的范围也将大大的扩大,相关的自营业务和委托理财业务也将可能由地下转到桌面上来。证券咨询行业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的机遇.在行业的规模化和竞争的有序化上更加规范的完善市场。

行业规模化,有序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批真正独立的专业咨询公司的出现。与券商研究机构不同,其独立性不仅仅表现为功能配置上的独立性,也体现为其经营上的独立性。由于生存方式的差异,这两类研究机构在研究内容与目的以及方式方法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券商研究机构由于事实上的依附关系,其研究目的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为券商客户咨询服务,二是为券商自营服务,三是为券商形象宣传及业务创新服务,其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一、二级市场,也包括券商自身发展战略与业务创新等内容。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研究成果一般仅限于内部共享,且以专题研究为主,研究成果的价值实现是间接的。而对于专业资讯公司而言,由于其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其信息产品及咨询服务,信息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水平决定其自身的生存,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研究工作是有更强的功利性,服务的对象性,要求其信息产品必须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由于证券资讯市场仍处发育阶段,受市场容量及无序竞争影响,目前该类专业公司受收入来源限制,与券商研究机构相较而言,在研究投入方面多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缺乏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的背景下,证券资讯公司竞争图存的方式正向着两个极端方向发展,一种是以低成本支撑其低价竞争,抢占市场份额,以维持其生存,这类公司或非正式组织为数众多。二是以高投入、高品位树立市场形象,着眼未来,争抢核心市场,这类公司虽为数不多,但无疑将是未来证券资讯业的脊梁。

目前的资讯厂商大多也在走资讯咨询化的产业转型的格局,针对目前的资讯厂商的市场格局以及资讯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笔者产生了这样的一些认识和感触。

1、坚定的走证券资讯咨询化的发展道路。单纯的简单的F10资料为主的低端的资讯信息内容的竞争只会陷入资讯产业低水平价格战的泥潭中,要从产品的技术构成、新产品的开发、推广机制、产品的信息质量、营销策略及手段从根本上与竞争对手拉开档次,才能从低端市场的价格战的竞争中走出来,作到控制市场走向和价格的目的。在公司内部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新产品设计、开发和推广的运行机制,保证高质量的新一代产品、延续产品、后续产品和可替代产品源源不断地、有序地投放市场,形成多套产品立体交叉竞争。唯有如此,才能从市场混战中走出来按自己的步伐发展自己。资讯咨询化的发展方向既提高了信息的含金量,也是向高端市场发起进攻的最重要的筹码。

2、加强和国内做证券行情交易系统的厂商比如说乾隆高科,通达信等的技术上的合作,以行情交易系统和资讯平台和相结合的方式来发展资讯行业未来的资讯平台的搭建方向。建立全新的基于证券行业电子资讯架构(E-infostructure)和现代的资讯有效集成(information integration)创新技术构建起来的的统一证券 资讯平台的运作模式。要是自己的资讯信息内容提供的方式和模型能够紧跟住资讯行业的潮流,只有领潮流之先才可以完整的拥有对市场的话语权。资讯信息模块与证券交易模式的合理有机嫁接以及技术上驻留程序的改进更新是保持这种领潮流之先的技术上的关键。

3、加强全国统一规划的的市场营销策略,树立起自己的品牌营销略。营销策略的正确性和促销手段的完善是产品成功的保证。产品再好,如果没有正确的营销战略、营销手段,没有精良的营销队伍去组织实施,就根本无从实现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目标,更无从实现第一民族品牌和获取最大创业利润的目标。产品品牌的树立,在质地优良的情况下,除借助宣传工具外,最终还将依靠我们营销人员的自身高素质,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新颖的营销手段和技巧、良好的口才及应变能力,让消费者去感受我们的员工、感觉我们的产品、感觉我们的服务,确实让他们从中受益。

4、加强公司内部团队精神的建设,形成创业的集体凝聚力,形成企业发展与个人价值实现同步发展的激励模式。有计划的引入股权认购期权奖励的企业激励模式为团队精神的营造服务。甚至可以试探企业实现MBO来改变企业的法人治理体系和绝对控制权。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是公司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最根本的保证。团队精神的精髓是追求组织的有效性和员工对组织的最大贡献率,它既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一种方法,它强调一种实战技巧,强调一个组织如何协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和潜力,通过协调和规划,最终促成目标的达成。

5、拓宽融资渠道,改变过去的靠自我的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发展自己的模式。在国内主板市场监管力度加大门槛提高、二板市场推出遥遥无期、美国纳斯达克不复往日威风的情况下,选择在香港上创业板进而发展向主板市场转变是最好的IPO融资方式。外资对中国证券市场的信心从乾隆高科在香港创业板上不错的融资业绩就可以看出。此外还可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参股扩充公司股本结构的方式来发展自己。QFII之后外资购并的放开之后资讯领域肯定的将是其感兴趣的产业之一。博弈选择将是引导资讯厂商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的关键。

资产证券化市场前景篇(5)

入世的之后的中国的证券市场正处于调整和规范之中,这一规范的过程将对证券资讯业造成三大影响:其一证券市场越规范,证券业对证券资讯的需求就越大,二者关系将更加紧密。一个规范的证券市场将尽可能扼杀投机,加快证券中介业回归,即主力从事投资服务,而这无疑将扩大对证券资讯的需求。其二证券市场越规范,证券业对证券资讯的需求层次将越来越高。券商没有了投机利润,就只能从两块加强力量,一是完善对投资者的服务手段,二是加大自身研究力度,从事正常自营决策。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券商的收入。而这两者都召唤市场上强大证券资讯阵容的出现。其三在投机越来越少,越来越难的情况下,股民将出现意识觉醒,也将极大增强对证券资讯的认同和依赖心理。

从目前的证券资讯行业的发展来看,1994年深圳巨灵推出第一套证券资讯系统是证券资讯行业的萌芽的标志,但今天的证券资讯市场已非94年同日而语。短短9年时间,证券资讯业内异军突起,掀起一场日新月异的竞争潮。港澳资讯、巨灵、新兰德、万德、新德利、博经闻、维赛特、海融、万国等等,此起彼伏,你追我赶,好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竞争喜剧。成熟的证券资讯行业市场也开始在这种专业化的竞争中开始成熟完善起来。

证券资讯行业从萌芽开始阶段就是一个以证券财经数据库为主营业务的内容提供商的面貌出现,是在90年代初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以及证券交易以及资讯信息提供方式的转变提高的过程中漫漫的发展起来的,但直到今日大多数类似的资讯公司的产品层次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公开数据的采集为主的局面。其中的原因有中国股民的素质层次需要和机构市场需求的原因也有证券资讯行业本身在中国证券市场序列体系中地位的原因。从信息质量及服务水平上讲,目前国内证券资讯业市场仍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质量不高,缺乏深层次的内容;以大量转载各种公开媒体信息为主,缺乏自己的东西和能反映上市公司情况及市场动态的第一手资料;各类投资分析、投资咨询缺乏连贯性和指导性,为庄家投机服务的投资信息占驻了主导,各类小道消息和传闻满天飞;市场上同类产品竞相削价,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市场上的产品还没有出现占主导优势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大多数企业满足于低投入,追求前期收益,缺乏行业责任。在一种低水平竞争的市场中,一批低投入、满足于初级信息服务的企业也能占据一定的、甚至较大的市场份额 ,获取前期收益。

另外的一个趋势,各证券资讯厂商大多开始走证券信息资讯即专业化的信息提供和投资咨询业务以及证券资讯平台开发,外包财经网站的建设齐步发展的发展方向。其中资讯公司涉足证券二级市场的投资咨询业务对于整个证券市场来说都是一种市场化选择中的一个良性的产物,资讯公司可以在充分的整合自有的信息资源的情况下继续的发扬投资咨询领域的一种实证化的投资分析的模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投资咨询策略。

在证券市场从无序到有序的规范化发展进程中,对证券咨询行业的规范管理是一个重要侧面。在证券研究咨询行业形成发展的最初几年中,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措施,行业发展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状态。与早期市场高投机特征相对应,早期证券咨询行业从业人员成份较为复杂、鱼龙混杂,联手操纵市场的行为屡见不鲜,证券咨询行业的这一状况对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了诸多恶劣影响。这一状况直到97年主管部门加大规范管理力度之后才有所好转,至98年《证券咨询业务管理暂行条例》出台后,行业管理才真正有例可循,有章可依,证券研究咨询行业发展步入正轨。也正是这一阶段、在市场投资理念渐趋理性回归的背景下,证券研究咨询行业在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及研究内涵不断扩大中进入发展壮大的第一个黄金时期。2003年正在进行的证券法的修改工作中一些相关证券咨询行业的问题也被提上了讨论范围之中,证券咨询业务的范围也将大大的扩大,相关的自营业务和委托理财业务也将可能由地下转到桌面上来。证券咨询行业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的机遇.在行业的规模化和竞争的有序化上更加规范的完善市场。

行业规模化,有序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批真正独立的专业咨询公司的出现。与券商研究机构不同,其独立性不仅仅表现为功能配置上的独立性,也体现为其经营上的独立性。由于生存方式的差异,这两类研究机构在研究内容与目的以及方式方法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券商研究机构由于事实上的依附关系,其研究目的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为券商客户咨询服务,二是为券商自营服务,三是为券商形象宣传及业务创新服务,其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一、二级市场,也包括券商自身发展战略与业务创新等内容。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研究成果一般仅限于内部共享,且以专题研究为主,研究成果的价值实现是间接的。而对于专业资讯公司而言,由于其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其信息产品及咨询服务,信息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水平决定其自身的生存,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研究工作是有更强的功利性,服务的对象性,要求其信息产品必须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由于证券资讯市场仍处发育阶段,受市场容量及无序竞争影响,目前该类专业公司受收入来源限制,与券商研究机构相较而言,在研究投入方面多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缺乏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的背景下,证券资讯公司竞争图存的方式正向着两个极端方向发展,一种是以低成本支撑其低价竞争,抢占市场份额,以维持其生存,这类公司或非正式组织为数众多。二是以高投入、高品位树立市场形象,着眼未来,争抢核心市场,这类公司虽为数不多,但无疑将是未来证券资讯业的脊梁。

目前的资讯厂商大多也在走资讯咨询化的产业转型的格局,针对目前的资讯厂商的市场格局以及资讯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笔者产生了这样的一些认识和感触。

1、坚定的走证券资讯咨询化的发展道路。单纯的简单的F10资料为主的低端的资讯信息内容的竞争只会陷入资讯产业低水平价格战的泥潭中,要从产品的技术构成、新产品的开发、推广机制、产品的信息质量、营销策略及手段从根本上与竞争对手拉开档次,才能从低端市场的价格战的竞争中走出来,作到控制市场走向和价格的目的。在公司内部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新产品设计、开发和推广的运行机制,保证高质量的新一代产品、延续产品、后续产品和可替代产品源源不断地、有序地投放市场,形成多套产品立体交叉竞争。唯有如此,才能从市场混战中走出来按自己的步伐发展自己。资讯咨询化的发展方向既提高了信息的含金量,也是向高端市场发起进攻的最重要的筹码。

2、加强和国内做证券行情交易系统的厂商比如说乾隆高科,通达信等的技术上的合作,以行情交易系统和资讯平台和相结合的方式来发展资讯行业未来的资讯平台的搭建方向。建立全新的基于证券行业电子资讯架构(E-infostructure)和现代的资讯有效集成(information integration)创新技术构建起来的的统一证券资讯平台的运作模式。要是自己的资讯信息内容提供的方式和模型能够紧跟住资讯行业的潮流,只有领潮流之先才可以完整的拥有对市场的话语权。资讯信息模块与证券交易模式的合理有机嫁接以及技术上驻留程序的改进更新是保持这种领潮流之先的技术上的关键。

3、加强全国统一规划的的市场营销策略,树立起自己的品牌营销略。营销策略的正确性和促销手段的完善是产品成功的保证。产品再好,如果没有正确的营销战略、营销手段,没有精良的营销队伍去组织实施,就根本无从实现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目标,更无从实现第一民族品牌和获取最大创业利润的目标。产品品牌的树立,在质地优良的情况下,除借助宣传工具外,最终还将依靠我们营销人员的自身高素质,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新颖的营销手段和技巧、良好的口才及应变能力,让消费者去感受我们的员工、感觉我们的产品、感觉我们的服务,确实让他们从中受益。

4、加强公司内部团队精神的建设,形成创业的集体凝聚力,形成企业发展与个人价值实现同步发展的激励模式。有计划的引入股权认购期权奖励的企业激励模式为团队精神的营造服务。甚至可以试探企业实现MBO来改变企业的法人治理体系和绝对控制权。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是公司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最根本的保证。团队精神的精髓是追求组织的有效性和员工对组织的最大贡献率,它既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一种方法,它强调一种实战技巧,强调一个组织如何协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和潜力,通过协调和规划,最终促成目标的达成。

5、拓宽融资渠道,改变过去的靠自我的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发展自己的模式。在国内主板市场监管力度加大门槛提高、二板市场推出遥遥无期、美国纳斯达克不复往日威风的情况下,选择在香港上创业板进而发展向主板市场转变是最好的IPO融资方式。外资对中国证券市场的信心从乾隆高科在香港创业板上不错的融资业绩就可以看出。此外还可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参股扩充公司股本结构的方式来发展自己。QFII之后外资购并的放开之后资讯领域肯定的将是其感兴趣的产业之一。博弈选择将是引导资讯厂商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的关键。

资产证券化市场前景篇(6)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08SNA;CGMFS2008

一、研究背景

资产证券化是将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持有的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其风险与收益进行重组,以原始资产为担保,创设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证券)的过程。同时,资产证券化也是一项参与主体众多、结构复杂、交易严谨、市场化程度高的金融创新工程,它在具有显著宏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风险也显得集中与复杂。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房地产次级贷款,正是资产证券化的代表之一。

根据基础资产的不同,资产证券化可以分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和资产担保证券化,二者分别对应的工具是住房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和资产担保证券。但从本质上来看,二者没有重大区别。在CGMFS2008中,也将住房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划入资产担保证券的范畴。所以本文以资产担保证券为代表,来分析资产证券化在08SNA和CGMFS2008中的差异。

二、08SNA和CGMFS2008关于资产担保证券差异研究

MFS2000和93SNA未提及资产担保证券,随着经济发展,相应准则也在发展,在CGMFS2008和08SNA中,对资产担保证券都有所涉及,但由于二者对金融资产分类的差别,08SNA中,将资产担保证券划入金融资产部分的债务证券,而CGMFS2008将资产担保证券划入金融资产中的非股票证券;且相对于08SNA,CGMFS2008从影响金融资产的稳定性出发,对资产担保证券做出了更为详细的划分和解释。

(1)所属类别的差别

08SNA将资产担保证券划入债务证券。债务证券是债务的可转让票据,包括票据、债券、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信用债券、资产担保证券和其他类似的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工具。资产担保证券被归类为债务证券是因为证券发行人需要支付,同时持有者没有相关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CGMFS2008将资产担保证券划入非股票证券。非股票证券是可流通的工具,用来证明有关单位有义务通过提供现金、金融工具或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项目进行结算。主要包括短期证券、长期证券、资产担保证券等。

(2)定义的差别

08SNA对资产担保证券的定义为:资产担保证券所支付的利息和本金还款是以特定资产或收入流为抵押,这一过程可以用一个术语资产证券化来描述。资产担保证券可由―个具体的控股单位或载体发行,发行证券出售来筹集资金,以支付发起人为标的资产。

CGMFS2008中,资产担保证券的具体描述为:资产担保证券是基于各种类别的贷款的资产证券化,或者以双重证券化的形式,即打包并出售的证券已经被其他证券换回。资产担保证券中资产池产生的利息和本金是直接通过投资者持有抵押证券产生的。

(3)CGMFS2008对资产担保证券详细解释

在CGMFS2008中,对资产证券化有很详细的说明,并且默认资产担保证券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形式,同时CGMFS2008中有关资产担保证券的内容还包括:按揭证券、抵押担保债务可变利率抵押贷款、信用卡应收款、工商贷款、公司债券、凭证等。

三、差异原因分析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用于描述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结果以及建立分析和评价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数据库,主要服务于综合的宏观经济管理。货币金融统计手册则用于描述和监测一国的货币供应情况、信贷和债务情况、经济各部门间的金融流量情况以及金融资产和负债头寸,主要是为一个国家评估金融运行情况、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提供依据和帮助。

对于资产担保证券,虽然其对于整个经济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占比例较小,在08SNA所占篇幅比例也相应较小,而对于货币金融统计方面,资产担保证券作为金融创新的主要产品之一,对金融体系的平稳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从而CGMFS2008对其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和介绍。同时,由于CGMFS2008和08SNA本身对金融资产分类的差异,所以将资产担保证券划入了不同的类别,但是在本质上,二者对资产担保证券的认知是一致的。

四、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理论界和实业界对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发展和前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探索,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2005年3月21日,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已经获得国务院的批准,成为首批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单位。可见,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已经正式拉开帷幕。

资产证券化市场前景篇(7)

中国资产证券化资产构成分析

企业资产证券化具有更大发展潜力

从中国证券化市场的发展看,2014年可以认为是实质性元年。尤其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笔数同比增长10倍,金额同比增长17倍。此后市场仍保持快速增长。这一方面是备案制政策红利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银行业有流动性及资本管理的需求,同时也具有大量合格的资产,所以,能够快速起步。但从发起机构的结构看,国开行以2119亿元的规模,近发行总量的25%,呈现一家独大的格局。可见信贷资产证券化快速发展也具有特殊的非市场因素,并非所有银行都能或都会参与其中。尤其今年资产荒进一步持续后,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动力在进一步下降。至2016年8月,发行量2004亿元,仅为2015年全年的50%。与之对应的企业资产证券化却呈现不同的趋势。2014年起步较缓,但2015年、2016年的增长持续强劲。今年的发行量已超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成为市场主力。从长远看,企业资产证券化从市场主体数量和资产数量看都远高于金融机构,市场潜力巨大。

企业贷款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主要资产来源

从2005年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以6784.7亿元的规模占到总发行规模的68.5%。其次是个人住房按揭和汽车贷款,合计接近25%的份额。这一结构既是由中国银行业信贷结构决定的,也是有当前投资市场价格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大小决定的。企业贷款利率相对较高,在当前市场上资产证券化后对投资者相对更具吸引力。同时,单笔额度大,规模效益明显。

租赁租金、应收账款、信托受益权和基础设施收费是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来源

从企业资产证券化目前累计发行5437亿元,仍处于持续高速增长阶段。从资产结构来看,租赁租金、应收账款、信托受益权及基础设施收费是最主要的四大块来源,占比在75%左右。原始权益受益人主要是租赁、信托、银行等。其中租赁有78家、银行12家、证券公司10家、信托公司8家,其他保险、资管、投资公司等金融或类金融机构23家。他们提供了46%的资产。真正以企业为主体发行的ABS还不是主流,再次印证了其发展潜力。总体来看,中国资产证券化仍处于起步阶段,资产支持债券在债券市场上的份额仅3%左右,而美国2003年高峰期市场份额超过50%。目前资产来源上仍以具有先发优势的金融机构提供为主,资产也以金融机构存量资产为主,企业主体的潜力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所以,目前的资产结构还没有达到市场的均衡状态,还不一定是未来的结构状态,还不足以成为判断资产来源的全部依据。

中国资产证券化资产结构趋势分析

要对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资产结构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可以借鉴美国等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从美国资产证券化资产构成看,居民住房贷款资产证券化是最主要的部分,其次是汽车贷款、商业地产。这种结构在英国等发达国家也有类似体现。那么,这种结构是否是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方向?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资产证券化(RMBS)不会像美国那样迅猛发展

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跟政府的介入有直接关系。这一过程对中国资产证券化资产结构的分析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房贷市场是美国政府介入最深的金融领域。美国的按揭市场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遭受了严重的冲击,给储蓄机构带来很大危机。为此,联邦政府采取四项措施进行补救,包括通过《联邦住房借贷银行法案》为问题银行注入流动性、通过《有房户借贷法案》设立有房借贷公司和复兴银行购买不良房贷、通过《全国住房法案》成立联邦住房管理局为房贷提供保险、通过成立房利美(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NMA)发债购买联邦管理局提供保险的房贷。这样就形成了以THRIFTS(储贷机构、共同基金银行)为代表的市场体系和以联邦住房管理局为代表的政府房贷体系。特别是后三项措施,初步建立了房贷的二级市场体系,为住房按揭资产证券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60、70年代THRIFTS再次面临危机,由于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大量固定利率按揭出现存贷款利率倒挂,出现大面积倒闭。为此,联邦政府颁布《金融制度、改革、恢复及执行法案》,提高THRIFTS持有房贷的资金标准,促使THRIFTS将大量按揭卖给二级市场。同时,将房利美拆分成房利美和吉利美(政府全国按揭贷款协会,GNMA),并再成立房地美(联邦家庭贷款按揭公司,FHLMC),用于购买没有联邦住房管理局担保的房贷。这三大专业房贷机构,尤其“两房”成立后,各类房贷都有了二级市场政府接盘部门,所以,自1981年后,住房按揭贷款资产证券化急剧增长,房贷证券化率最高达到62%,直至2007年次贷危机之时,都是美国最大的固定收益市场。

由此可见,美国住房按揭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形成是市场(利率倒挂)和政府(主动构建二级市场)两只手共同推动的结果。目前从国内市场看,首先是市场端并没有很强的动力,发放并持有按揭贷款仍是当前银行业的重要策略。^去一年(2015年9月~2016年8月),按揭贷款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达到40.4%,尤其近几个月,按揭贷款占比更高,7月甚至基本为按揭贷款。这说明在当前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企业贷款需求不高、风险却不低的情况下,银行普遍将按揭视为优质资产,并没有转让的意愿。除非经济形势转向,企业需求抬头,或者存款成本提高,否则不会改变。其次,从政府角度看,目前承担类似美国“两房”职能的就是公积金贷款中心。从原有的模式看,它有自己的独特资金来源,就是低息的公积金存款,而不是“两房”的债券市场融资。另外,从近两年的公积金贷款资产证券化发展看,目前共有上海、武汉、泉州等10个城市的公积金管理中心发行了MBS,但除上海外,基本上都是只发一期,规模也都在5亿元以内,也就是试点性质或政治任务,由于价格等原因,并没有很好的市场机制形成。所以,市场与政府两只手都显得很无力。至少在短期内如果没有重大政策调整的话,不会有大的发展。

商业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CMBS)有一定短期、结构性机遇

国内首单CMBS今年8月份刚刚由民生银行主导完成,标的为北京王府井金宝大厦。这标志着商业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的启动。自2003年起,商业地产投资开始高速增长,年增长率保持30%左右水平,从年投资500亿元猛增至6000亿元左右,开工面积也大幅增长。这导致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供过于求局面,并且,目前商业地产有同质化、低层次倾向,竞争压力较大。所以,从开发商角度看,具有证券化融资的需求。从物业经营方看,由于当前总体经济环境偏弱,一些具有良好区位优势的物业为提高竞争力,也有进一步通过证券化获得流动性、改善物业环境投资等需求,并且这些物业证券化后的价格相对较高,市场接受度相对较高,比个贷RMBS更容易销售。这就需要发起机构对商业地产的风险有一定判断能力,在市场上寻找结构性机遇。

从长期看,CMBS能否大发展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核心就是商业地产的前景不明朗。在商业地产供给快速增长的同时,需求的可持续性存在很大疑问。从2015年销售情况看,东、中、西部现房的销售情况仍比较乐观,增长率分别达43.5%、20.9%和12.8%,但期房销售增长率分别仅为20.4%、-9.9%和5.3%。同时,由于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冲击,近几年各地都出现大型商超门店关闭事件,比如北京的华堂、贵友等。随着经济业态向“互联网+”转型,未来包括写字楼在内都可能面临同业的冲击。所以,一些激进预测对商业地产的中长期趋势极度看淡。因此,从长期看,商业地产发展前景存在诸多未知数,CMBS的投资市场面临挑战,发展前景不乐观。

汽车、信用卡和学生贷款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发展

汽车、信用卡和学生贷款,这三项都是美国主要的资产证券化资产来源,但中国和美国在这几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异。中国汽车市场从2010年左右开始爆发式增长,但目前千人汽车拥有量仅110辆,处于国际较低水平,长远看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现在一二线城市汽车拥有量相对较高,而且2010年以来的新车占有很高比例,还没有达到换车周期。而三四线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目前正进入购车阶段,但从消费理念上看,这些地区贷款买车的观念还不容易为消费者接受。所以,短期内汽车贷款市场不会有很大发展,证券化更少。

中国信用卡信贷规模可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2015年中国信用卡信贷总额已高达7.08万亿元,同比增长26.42%,是2008年的7倍多。这些资产如果能够盘活,将是很大一个市场。但从现状看,目前中国的信用卡都是银行发行,本身就是银行获得利差和手续费的重要手段。在当前资产荒背景下,银行缺乏将信用卡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打包出表的动力。另外,从趋势看,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信用卡也带了一定冲击,支付宝的花呗、京东白条等都在侵蚀传统的信用卡市场。所以,未来信用卡发展能否继续保持现在的快速状态仍是疑问,反倒是京东白条、阿里小贷等却成了当前资产证券化的新宠。阿里集团发行企业ABS达255亿元,已经成为企业ABS的最大收益权受益人。

学生贷款在美国也是一种跟房贷一样的政府深度介入的领域,也具有类似的一二级市场体系。这些在中国也还看不到建立的趋势,仍是一些商业银行获取高收益的商业贷款,而且总体上规模有限,难以成为证券化的重要资产来源。

租赁租金是长短期内都非常重要的资产来源

租赁是美国的第二大贷款市场,融资租赁渗透率(租赁设备投资比设备总投资)稳定在30%左右。而中国尽管从2007年至今,租赁合同余额增长超过130倍,但2016年只有6.24%。随着中央各项支持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政策的出台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重大政策的落地,融资租赁的市场需求将更为广阔。所以,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的租赁市场最接近美国房贷市场结构,因为租赁公司不能吸收存款,却有10%左右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因此,目前的租赁公司都以银行贷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或者干脆成为银行的放贷通道。如果租赁公司能够通过资产证券化获得比银行贷款更优惠的资金,同时盘活自身的风险资产,则可以获得更好的收益。从发展状况看,目前已有78家租赁公司参与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130余单ABS,是企业ABS的最大发起方。实际上目前租赁公司已超过5700家,参与ABS的公司仅1.4%,当前就有很大开发潜力。

收账款是资产证券化的重要资产

应收账款是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尤其西方成熟工业国家,应收账款是企业融资、销售的常规手段。在中国也是同样趋势。目前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已从1998年6月的11863.55亿元上升到了2016年7月的11.8万亿元。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多为被动形成,而且某种程度上成为企业经营的负担。据悉,中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这在客观上为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市场动力,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从2000年应收账款证券化试点以来,真正按照国际通用的SPV风险隔离模式发行的ABS产品很少,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信托受益权长短期内都是资产证券化的重要资产来源

信托业近几年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以银信合作、场外配资、地产信托等支撑了其快速了扩张,成为中国第二大金融行业。信托公司面临的问题类似于租赁,其自身销售能力有限,信托受益权缺乏二级市场,导致其资金运转能力不足,亟需通过证券化盘活资产。尽管这两年随着监管对于银行非标、场外配资、地产及政府平台等的规范化,并且市场资金相对宽松,对信托高成本资金的需求下降,信托规模增长放缓,特别融资类信托占比回落,但长远来看,信托仍具有自身打通金融与实业的独特优势,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证券化也是其基本趋势之一。

基础设施收费权证券化具有广阔市场潜力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过程正在进行中,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大量投入。但是当前政府债务水平已经相对不低,尤其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普遍较大,融资渠道相对较窄。所以,基础设施收费权证券化是解决地方政府财政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基础设施收费具有相对稳定、期限长、风险低等特点,也适合进行证券化。目前国内最大的一笔基础设施收费权证券化产品已经在深交所挂牌,标的为广州机场高速收费权,融资金额达44亿元。

以上是对当前国内及美国主流资产源的分析,总体来看,由于金融市场结构、法律体系、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不同,很难简单的根据国外的经验判断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资产结构趋势,也很难根据刚刚起步的证券化市场看到发展的方向,但针对具体资产,从其行业发展及证券化动力等方面还是能够对一些趋势进行判断,细分市场则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

中小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资产策略

以上资产结构分析是基于整体市场的,对于大型银行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对于中小银行来说,由于品牌、专业能力、资源获取等方面的局限性,很难在主流市场上跟大行竞争,所以,中小银行必须找到自己差异化资产策略,才能在资产荒时代取得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突破。

第一,定位企业资产ABS为突破口。中小银行资产获取能力普遍较低,存贷比一般在65%以下,很多城商行、农商行及村镇银行存贷比更低,甚至在30%左右。所以,从信贷资产证券化角度看,中小银行并没有足够的信贷资产可以证券化,也没有很大的资产腾挪压力。如果想在资产证券化中获得市场红利,最好从企业资产ABS中寻找机遇,在与自己能力匹配的资产市场谋求突破。

第二,在主流资产市场中寻找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资产市场,租赁市场是重要选择。以上分析过的几个有潜力的主流资产中,按揭中小银行并没有规模优势;商业地产项目中,当前风险较小的优质项目一般都在大行手中,也难以突破;应收账款证券化一般以国际贸易为主,小行不具有优势;信托自身具有资产证券化的能力,不需要银行,尤其小行介入;基础设施收费权显然也都和大行的贷款捆绑在一起,小行难以插足。唯有租赁租金市场相对市场化程度最高、增长空间最大,L短期内都可以作为中小银行的首选。因为目前市场上大小租赁公司7500家,没有哪个银行能够对其进行垄断,具有突破的可能。对于中小银行来说,跟其匹配的更多是中小租赁公司,他们的专业能力、资质有限,自己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可能性较小,这也为中小银行带来独特的机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