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二数学个人总结

高二数学个人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09 08:02: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二数学个人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二数学个人总结

篇(1)

关键词:高中数学;成绩;策略

本人是高二的一名学生,深知很多同学一谈到数学会面露难色,即使其他科目成绩优异,也感觉数学非常难。这种例子在我们班有很多,针对这一现象,就我总结出来的学习经验分享给处在盲目找方法阶段的同学们,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找对方法。

一、查找原因,追根溯源

高二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打好基础至关重要,当然打好数学基础也不例外,我就同学成绩下滑的原因总结出以下三点。

1.方法不得要领,习惯需要改变

老师上课时通常会将知识点清楚地讲授给大家,比如,概念的剖析、难点重点的分析、思维扩散等。不过有的同学上课不认真,记笔记时不能够将整个方法完全记下来,例如,高中相较于初中的简单几何,更加强调立体几何。但好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该问题,没有掌握较好的方法训练自己的立体感和空间想象能力。晚上有时为了琢磨习题,很晚了都不睡觉,他们却不知道这样开夜车,就影响了白天的上课,往往事与愿违,学习成绩无法提高。

2.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有的同学感觉自己以前优异,基础知识扎实,特别是在升入高二之后,在学习数列以及不等式时,和初中衔接比较多,感觉自己的基本功好,就懒得去动笔练习那些习题,没有静下心来去思考这些基础性的问题,喜欢做难度系数较大的习题。殊不知,没有脚踏实地的学习基础知识,只是一味地来钻研难题,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考试成绩往往不理想。

3.没有充足的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高中与初中的数学相比,前者在知识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越,特别是进入高二阶段,学习的立体几何等空间转化,都与初中所学知识有很大区别,不是考查单纯记忆,而是重视能力的考查。初中与高中在许多方面都有着较大断层,例如,初中根本很少涉及韦达定理,因式分解的难度也不大,但高中圆锥曲线、函数、导数等章节涉及使用却较多,且需要很高的技巧。这就需要弥补其断层,必须做好衔接工作,提升自己学习的能力。

二、提高高中数学成绩的有效策略

通过上面的原因分析,得知同学们的学习策略出现了很多问题,下面阐述我个人的观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脱离学习困境。

1.确保自身心态良好,自控能力加强

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学习的保证。另外,自控力的培养是必须的。自控能力如果很差,就是有再好的学习方式,也不能提高成绩。只有心无旁骛地去学习,主动去学习,与老师进行互动,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2.善于总结制订的计划要合理

(1)高度重视预习,一定要在课前通读课本,把不明白的标记出来,这样听课有针对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准备一个能够详细记录学习课程的本,课上跟住老师,课后详细地把老师讲解的知识点、例题、自己的感悟写上。例如,在学习圆锥曲线一章过程中,有大量需要记忆的概念和公式,这时可自己制作便签将公式整合在一起,对比记忆,提高效果,同时将其贴在书本中,方便以后查找。

(3)及时总结复习,每个章节结束,都要及时总结,把知识点融会贯通,参考老师的讲解和参考书,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框架。

3.深入思考,重视基础,适当做题

对于经典例题要牢记于心,深入思考,知道其中包含的知识点。把相关例题知识点整合一起,高度重视课本上的例题。目前大多数同学普遍是题量不够,动笔太少,没有基础题型的积累,就先放弃难度大的习题,一定要注重基础题的训练和累积,做到厚积薄发。

高中学习是人生学习的黄金时间,也是关键环节,因此,处在高中的我们,更加要把握好学习机会,尽可能多地吸收更多知识。针对数学这门课程,并不是那么难学,只要掌握好方法,就能从学习的困境中走出来,希望我提出的几点意见能够帮助更多的高中生在“数学难”的魔咒中挣脱出来,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最后谢谢齐齐哈尔中学马朝晖老师的亲切指导。

参考文献:

[1]宁亚云.新课程下普通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初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唐忆春.改进高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3]黄毅英.数学观研究综述[J].数学教育学报,2012(01):68-72.

[4]石绍华,高晶,郑钢,等.中学生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12(01):33-38.

篇(2)

第一, 对学校经营理念和模式的认识

学校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为基本点,把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和社会满意为标准的办学理念,既先进又务实;学校管理规范、注重实效,不搞形式;对老师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各部门各司其职,不见相互踢球的现象;奖罚分明,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我很快乐。

第二, 对教育教学方面的总结

本人担任高二和高三各一个班级的地理课。第一堂课的交流,就发现多数学生对地理课几乎没有兴趣,他们感觉“没有学到什么”,“地理没有用处”。这种认识,将会严重抑制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会成为未来教学工作的障碍。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训练:讲解身边的案例,来自国内的国外的或者是通过媒体获得的材料,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地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个人素养和评判鉴别能力。二是教给学生一些终生受益的东西,例如辩证的分析问题,用发展的观点思考,吃苦精神,持之以恒等学习品质,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内动力,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三是交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首先就是识图,半年的训练,多数学生养成了读图的习惯;其次是学科知识的构建,让学生学会如何梳理繁杂的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方式。

第三,对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篇(3)

>> 1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初中时一直梦想着考市里最好的高中,自己虽然勤奋学习,但方法不当,结果自然是没能梦想成真。那年9月,我带着小小的遗憾来到了县一中,并有幸进了提高班,这让我在遗憾之余倍感欣慰。不过后来我发现,我是提高班里的“落后分子”。

我的落后,最突出的表现是在英语上。从初中开始,英语就一直是我的弱项。到高中之后,经过几次测验,我只能勉强考到60分(满分150)。我开始急了,如果自己英语一直这么下去,那么我三年之后必然与大学无缘。我在当时做了一个重大决定:高一一年一定把英语恶补上去,即使其他科目一落千丈。

我真的执行了这个决定。从早到晚,不管老师在上面讲什么课,我都一个人在下面躲着学英语。一开始我是狂记语法,可是我发现自己的记忆力的确不好,实在记不了那么多规则,记住了的却又不知道怎么应用。一个月之后,我又尝试了狂做练习。可是对于我这种基础差得要命的人,做了十道题,有九道都是错的,做上一段时间就没了信心。再后来我尝试了狂背单词,但是我发现一个星期前背的单词,一个星期后又忘了……

由于自己英语天赋太低,加之学习方法不正确,努力一年的结果是:英语成绩从60分档次提高到了70分档次,而其他科目也真的一落千丈。

>> 2

高二分班之后,我们的班主任换成了一个资深的英语老师。这也是算我幸运吧。高一没做完的“功课”,只有高二再继续狠做了。但我高一得出的教训是:再也不能抛下其他科目单独攻英语了。高二伊始,我确定了自己的主攻方向:英语和数学。数学是我的强项,英语是我的弱项。我当时的策略是“扬长补短”。

在高二的那年,我没有尝试更多学习英语的方法,但是我的班主任老师却执行了他的“铁腕政策”:每天晚上第一节自习课专背高一英语课文,一个星期背一个单元,否则周末去教职工宿舍打扫卫生。或许是在这种极大的强制力和督促力之下,我竟然把高一的英语课文全部背诵了。就在这一年,我的英语不知不觉中上升到了90分的档次,而数学也在我的努力钻研之下达到了文科班最高水平。这样,虽然其他科目成绩一般,我的总成绩却也能名列前茅。即使现在看来,我觉得高二的策略也是正确的。

>> 3

高三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被换成了一个数学老师,不过变化更大是同学。由于提高班实习淘汰制,在高二期末考试中排在尾巴上的人就被分到了其他普通班,而其他班一些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被加入了进来,更重要的是来了一批复读生。于是,高三的第一次模拟考就给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从班上前5名一下被甩到了15名后。

我这个人天生就比较自信,有时候甚至自信过了头。这种性格,就如同一把双刃剑。首先是我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把成绩提高到了班上前10名,不过依然不是那几个复读生的对手。其次,我竟然昏了头似的在高三谈起了恋爱(或许是当时心理压力过大吧)。当时我还自负地认为,鱼和熊掌(学习和恋爱)为什么不能兼得?我就是要兼得!

我由此也犯下了我学习生涯中最大的错误。虽然我在谈恋爱时也在努力学习,但毕竟在高三这种紧迫的学习状态下,恋爱中的欢笑与争吵始终是会让人分神的。所以,我想奉劝还在奋战高考的学子,在高中这样不合时宜的年龄阶段,真的不要谈恋爱。

转眼,高中生活就完结了。成绩出来,我发挥还算正常,不过只能上二本。而那几个被我视为对手的复读生,都高出了一本线几十分。当时我想,如果复读的话,我想我会比他们更出色。我爸妈认为我是因为谈恋爱才没有考好,所以极力劝说我去复读的同时,还要求我一定不要再谈什么恋爱。而我由于倔强的天性,总是从心里不承认自己是因为谈恋爱才没学好,我觉得自己需要的只是时间。

>> 4

那一年的8月,我开始了高四生涯。而跟我在一起的那个女孩子也没考好,所以她也和我一块去了,并且是同一个班。

第一次学校的模拟测试,我就考了全年级第一名。老师对我关爱有加,我也洋洋得意起来。当时我嘴里说把恋爱排在了最次要的位置,决定用一年的时间来好好学习了,可毕竟年少轻狂,恋爱终究还是霸占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另外,我是一个目标性太过于强烈的人,总是把高考看得太重,再加上当时父母的期望太高,我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经过又一年的奋战,我迎来了第二次高考。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自负的人总是会有自负的下场。走进考场的前一分钟我还一直在心里暗示自己:我一定要赢,我必须赢!可是,命运却跟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考数学时,由于中间遇到了一个难度不小的题目把思维给卡住了,我心有不甘,花费了近40多分钟来回折腾,最终还是没把它解出来。眼看时间还剩半个小时,我慌慌张张地、潦草地完成了后面的题目。

我的第二次高考也在这样乏力的境况下惨淡收场。当成绩出来时,我完全傻了。数学只考了99分,而总成绩居然连二本线都还差几分。我欲哭无泪,羞愧难当!

>> 5

经过一夜的痛定思痛,我终于再一次鼓起勇气去复读……

这一次,我换了一个学校,想让自己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真正做到从头再来。我手机也不用了,决定这一年里不再跟任何人联系。我开始以一种谦卑的姿态来面对整个世界。我放弃了骄傲和自大,放弃了浮躁和浅薄。也就是在这一年里,我的心才真正沉了下来!

我清醒地认识到,学习和考试都要讲究方法,不能凭着自己的激情愚昧地蛮干。上课的时候我把自己的腰挺得像军人一样的直,我想通过这种方法来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让自己的思路完全跟着老师走。下课时候我就在笔记本上认真总结反思,对于任何一个不明白的问题,我总先记录下来,然后尝试着去探索和发现解决这类题的规律。

由于心越来越平静,加之学习方法又正确,我的学习成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年里,我基本保持在了学校前三名。可以说,我当时的心态、心境已经远远超出了周围的同学。我极力想提高的已经不仅仅是成绩,还有人格。不管学习有多忙,我每天总会抽出时间来看半个小时的课外书,到了周末就会看上一整天。

篇(4)

关键词: 高中生 数学成绩分化 教学对策

一些在初中数学成绩不错的学生,到了高中怎么就学不好了?到了高中以后,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何预防严重分化?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探讨。

一、高中生数学成绩分化的现状

许多学生进入高一不久,就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学好数学的信心发生动摇,成绩下降,而且人数相当多;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后,数学成绩分化严重,学困生面不断扩大,在许多学校所占比重超过40%;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后,数学成绩分化更为严重,学困生面继续扩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已下降到令人吃惊的程度。而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后,学困生面究竟有多大,实难猜测。总之,多数人陪少数人读书的情况严重存在,多数人在进入高中后一年半的时间内,几乎是受着痛苦的煎熬。一些高中学生反映,第一学年除学习高一数学教材内容以外,还需学高二部分数学内容,到高二上一个学期(即经过一年半时间)几乎已把高中数学内容学完,高二下一个学期进行会考复习,时间紧,压力大。

二、造成分化的原因

(一)许多所学校未按教学规律组织教学,任意加快进度,增加每节课容量,缩短教学时间。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优等生、轻困难生等不良做法,“差生”的产生可以说也就成了必然产物。然而学生知识的获得和积累、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也是一个用“时间”来换取“空间”的过程,“速成”、“硬灌”、“直线式”等教学方法是不能奏效的。

(二)许多学校由于高中班逐年增多,高中师资严重不足,甚至出现断层,学校为补充高中教师不足,一是从初中教师(尤其是初中骨干教师)中抽调。抽调上来的教师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对高中教材不熟悉,教材的深广度未能吃透。二是从高校毕业生中充实。这些新分配来的毕业生对教学更是白纸一张,既无教学经验又对教材不熟悉,很难保证一定的教学质量。

(三)相对而言,由于课本中习题、复习题题量少,题型变化不大,难题极少,学生对掌握教材内容一般是不成问题的,大多数学生掌握得“较好”。然而教学参考读物、测验卷等,由于题量大,形式多变,且不少习题是在平时教学中较少涉及的,因此,学生掌握起来感到有一定的难度。有些教师坦言,虽然学生能独立解答课本中各种例习题,但考大学还是无望的。因此,教师与学生被迫在题海中沉浮,教师成了解题的工具,学生也就成了解题的奴隶。

(四)高一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灵活性,涉及的初中教学知识面广。而初中数学教材特点是“浅、少、易”,高中教材则一开始就显露出“起点高、坡度大、容量足”的特点。初中教师进度较慢,反复训练,甚至手把手地教学生;而高中教师对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要求较高,这往往造成学习不自觉的学生缺少压力。

(五)刚进高中的学生只有少部分热爱数学,其他学生则是为了高考而学。这也就形成了教学中的难点。

三、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学习。当前部分学校加班加点,讲得多、练得多、考得多,搞题海战术,学生生吞活剥,浅尝辄止,既抓不住重点,又缺乏能力,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效益,认真组织教材,紧扣教学环节,举一反三,从表面上看学生学得少了,练得少了,但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学得轻松,又能牢牢掌握知识。

(二)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时,必须从复习旧知识人手,通过比较、联系,引入新课。在遇到难点时,教师不仅要分散难点,而且要扫清学习新知识时的障碍――旧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尤其对初中数学学得不够好的学生,采用复习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教师还要要求学生课前自学,这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

(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同时教师千万不可包办代替学生学习,要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就要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救出来。教师必须跳入题海,从解题中发现、归纳、总结数学思想和方法,然后类比到日常教学中,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从具象到抽象逐步过渡。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课任教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要对学困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上学期,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初中各年级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总分平均分都位于市所有参考学校首位,单科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大部分列市前二名,初二数学、初三英语、物理、政治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列市第一名。高一、高二市统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总分平均分三项总排名均为市第6名(含市属三校),两个年级的总排名为市第5,单科合格、优秀率、平均分大部分列市前6、前8、前6名,高一英语、化学,高二数学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列市第6名。校内统考科目成绩喜人。但有个别科目成绩不理想,在市或镇的排名靠后,个别老师的教学成绩与同级同科最好的相比,差距甚远。

二、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工作目标

1、完善、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工作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2、继续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之尽快成为教学骨干。

3、初一、初二各科的统测,初一1、2合格率要达到100%,英语、数学优秀率要超出全镇所有参考班级最高率的16%(语文10%),初一3两率要达全镇各初级中学重点班最低线。

4、初三升中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五名,理想目标为前三名,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分流引导工作。

5、高一语、数、英、物、化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6、高二语、数、英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四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7、高一、高二会考科目合格率、优秀率要达到全市的平均线以上。

8、高三高考上线人数要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优生成才率要达到前八名。

四、工作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各科组、级组根据学校教学的整体目标计划和要求以及各学科实际情况制定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各科任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整体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按年级学科要求,按班级学生实际和教师本人特长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上述三种教学目标,从集体到个人,从整体到局部,最后落实到教师个体教学目标上,从而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

2、抓好教学进度。各年级在不影响课堂效率的前提下,要力争把教学进度适当提前,以求得高考、中考、会考和市、镇统考备考工作主动权。(1)高三级:尽可能把三轮复习的进度安排好,争取每次模拟考取得好的成绩。

(2)高二级:语文、数学、英语应至少超前二周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政治科要略有提前,物、化、历、生五科会考科目必须在第10周前结束新课。X科中的物、化力争把高三的内容讲完,政治历史争取把高三的部分内容讲完。

(3)高一级:地理科争取在第10周前结束新课,其他各科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应适当超前,为会考及市统考作好充分准备。

(4)初中部:初一、初二争取提前二周结束新课,初三力争在第6周前结束新课,为升中考复习提供足够时间。

3、抓好时间协调。本学期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比例和学科特点,把白天和晚上的自习课分到各科,以协调各科的教学工作。各科任教师要视当天教学内容和自习安排情况,合理调整好作业量,并教育学生利用好自习时间。

4、抓好备考工作。高考备考领导小组要加强班风、学风和教风的管理,要注意监控好辅导对象的辅导过程和效果。其他各类考试科任要尽早确定培优辅差对象,定好培优辅差计划。各科要加强对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的辅导,在抓好单科优秀率和合格率的同时,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

5、初中毕业班,要正确处理好提高升中试成绩和为我校高中输送优秀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辅导好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又要及早了解学生的报考意向,从关心学生,宣传我校高中重点班优势等着手,加强学生的爱校思想教育,做好初三年级的分流工作。

6、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期中和期末教导处和科组联合进行两次教学工作检查,检查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教师备课、辅导及作业批改等情况,检查教师教研工作情况,检查科组建设状况,检查各功能场室的管理状况等等。

7、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各科组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强化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本学期拟举办一次学生作业展览和三次(第6、12、17周)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把学生的学习质量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8、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活动除必须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之外,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还要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落实好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9、开展教改专题研究。各科组的教研工作要以目标分层教学为重点,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掌握操作方法、编好练习题、参加青优课评选。在形容过程中,各科组要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研讨,不断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检查将以目标分层教学为核心,全面检查、考核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对目标分层教学的运用情况。

10、加强学风建设。班主任不仅要认真抓好班风,通过良好的班风带动学风建设,还要配合科任,参与各科的教学管理。班主任要多组织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在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任要结合教学实际多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11、培养青年教师。以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引路子等形式,按照《新教师教学达标规定》和《教师结对子制度》中的有关要求,导师和新教师各自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并分阶段对新教师进行考核,以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12、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各备课组要组织相应的兴趣小组、竞赛小组,为参加省市有关竞赛作好充分准备,并力争获得好名次。本学期各科组要针对优生举行1~2次学科竞赛,继续开展上学期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外活动,激发兴趣,活跃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13、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市教育局要求,充实必要的器材、设备、报刊、图书和杂志等,进一步加大课本、辅导材料、练习资料等的订购和管理力度,科组长要切实负责,经常检查督促有关功能室的管理工作。

五、行事历

周次日期工作内容

1、2月3日~10日开学典礼;稳定学生情绪;上学期期末考总结会议

2、11日~17日制定各类计划

3、18日~24日学生作业展览;教师计算机培训

4、25日~3月3日高考综合科全市统一测试

5、3月4日~10日学风建设经验交流

6、11日~17日学习质量跟踪测试

7、18日~24日教学常规检查

8、25日~31日全市高考模拟考,教研工作检查

9、4月1日~7日教师结对子阶段性总结

10、8日~14日目标分层教学青优课评选

11、15日~21日教研工作阶段性总结

12、22日~28日学习质量跟踪测试;高考广州一模

13、29日~5月5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14、6日~12日高考工作视导

15、13日~19日市高考工作视导优秀论文评选

16、20日~26日教学常规检查

17、27日~6月2日学习质量跟踪测试;高考广州二模

18、3日~9日市高考工作视导,期末复习经验交流会

19、10日~16日教研工作检查,目标分层教学总结

20、17日~23日期末复习、初三升中考

篇(6)

关键词: 文科班 化学“小高考” 复习策略

高二文理分班后,语文、数学、英语和两门选修科目是高考科目,其他4门必修科目必须通过学业水平测试方有资格参加高考,因此必修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也被称为“小高考”。化学学科是文科班学生的“小高考”科目之一,也是一门令他们比较头疼的学科。因为,首先,绝大多数学生是由于高一时因学习不得法导致理化学习比较吃力,基础差,能力弱,题目不会做,考试成绩不好,学习自信心严重不足,怀疑自己的智力,讨厌理化。相较理化学科注重抽象思维而言,政史学科注重形象思维,只需背背记记即可,稍微好学一些。他们选择文科不是真正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而是逼不得已为之的。再加上政史学科不像理化那样有做不完的题目,学习相对轻松一些(懒惰心理使然)。其次,“小高考”是在进入高二后的来年3月举行,只有6个月左右的时间,既要完成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的新授课学习,又要进行所考三本书《必修一、必修二和选修一》的一到二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4门必修同时举行“小高考”,年底前还要举行劳动技术省级测试,如果不过关,就一样不能参加高考。关键是高考5门科目学习不会停止,每天都有大量作业)。要想一次性全部通过,并尽可能得A(一门A高考时总分加1分,4门皆A,总分加5分),化学老师的压力确实比较大。面对这样的学情和考情,如何做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益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带“小高考”的体会,谈谈高二文科班化学复习策略,不当之处,敬请行家批评斧正。

一、透彻研究《考试说明》,深刻领会考试要求和命题动向,准确把握备考复习方向。

“小高考”之前,省考试院都会公布命题的指导性纲领《考试说明》,老师一定要认真研究。因为,这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考试要求和命题动向,从而增强备考复习的针对性,实现复习效益最大化。研究《考试说明》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研究“小高考”命题指导思想。“小高考”“命题指导思想”阐述了命题依据、主要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是“小高考”试题命制的核心。学习、研究这部分内容,要结合最近几年“小高考”试题真题和《考试说明》后提供的“典型题示例”等具体题目,考查这些题目所涉及考点和能力要求是如何体现“命题指导思想”的。

第二,研究“测试内容和要求”,关注《考试说明》的变化。《考试说明》在“测试内容和要求”中明确了“小高考”的命题考点及其考查时的相关能力层级要求,有助于备考师生增强复习的针对性,避免盲目性,提高复习效益。研究这部分内容时,要明确“小高考”有哪些考点和能力要求?这些考点和能力要求在近几年“小高考”中是如何考查的?与以往相比,考点和能力要求有无调整与变化?如有,体现何在?这样的调整与变化说明了什么?有可能会怎么考?所有这些,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第三,研究“典型题示例”。“小高考”《考试说明》后提供的“典型题示例”所选用的题目都是近些年的“小高考”真题,是《考试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和“测试内容和要求”的具体体现,具有很强的典型性。认真研究“典型题示例”,有助于备考师生粗略感知“小高考”的深浅难易,克服恐惧心理。

二、认真研究“小高考”试题。

在透彻研究《考试说明》之后,就要研究“小高考”试题了。研究“小高考”试题,不能仅满足于将这些试题做一遍,要在此基础上,研究试题的命题意图、命题思路、命题方法,预测揣摩命题趋势。还要注意研究试题与教材的联系,发现自己教学与“小高考”在考查方式和能力要求上的差距,进一步完善教学。在具体操作时,可以从宏观上研究历年考题找共性、研究近年考题找趋势、研究相同考点找规律、研究不同考卷找特点。微观上,分析“小高考”命题双向细目表,把握命题重点、命题难点和热点,了解哪些考点会重点考、反复考,找出命题规律,明确复习方向;对比近几年的“小高考”试题,总结命题的稳定性;结合考点和能力要求揣摩命题意图,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分析并结合参考答案的答题角度、表述方式、评分细则,培养学生规范答题习惯,做到该得的分拿足拿满,不应非智力因素而无谓丢分。

三、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文科班学生在高一时因学习不得法导致化学学习比较吃力,基础知识较差,题目不会做,考试成绩差,学习信心严重不足。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告诉学生化学学习规律,从基础入手,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让学生在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进行解题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收获成功喜悦,积跬致远,从而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四、“三有”“六要”贯穿复习迎考始终。

在复习迎考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始终做到“三有”、“六要”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根本保障。

五、围绕考点,夯实基础,兼顾能力,满足学生目标需求差异。

化学“小高考”的考点及其相关能力要求在《考试说明》中都予以了明确,老师在复习迎考过程中必须围绕这些考点进行复习,要求学生该记的概念和定义必须记住,该记的方程式必须会默,该记的实验现象必须清楚……要围绕这些基础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题目反复考查和训练,训练的次数多了,学生就自然记住了。基础知识过关了,通过“小高考”基本不成问题,因为“小高考”试卷的难易题比例是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占分比例约为7:2:1。对于绝大多数文科班学生而言,能够“过关”。但对于部分优秀生而言,他们是需要冲A加分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设计题目时要适当兼顾能力,所设计的题目要让想冲A的这部分学生踮起脚尖跳一跳才能“够”到,要有一定的思维考查力度,否则这些孩子就不够“吃”。

六、实行“教学案”,坚持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强化“启发式”教学,努力构建和谐课堂。

在复习课教学中,要实行“教学案”,坚持备课组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备课时,要做到“五个一”和“一个二”,即集体备课由一个人主备、主讲、主修改、主编学案和练习,备课组成员回去后结合本班学情进行二次备课,以调整充实。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启发式”教学,关注知识的发生过程、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要以“问题”串联教学内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努力构建民主、平等、互动、关爱的和谐课堂,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七、坚持“四分原则”指导下的学生主体观,关注个体差异,共同进步、提高。

鉴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复习迎考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四分原则”指导下的学生主体观――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分别要求,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档提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篇(7)

不被提起,无人问津,书桌上砌了高高的书墙,埋下头,全是自卑和落寞。那是看书明白,上课听懂,对着数学卷子却做不到及格的困惑,我总是摇摇头,再摇摇头,想更清醒一些。

那时班上的男生很多,他们坐满了各个角落。在一年四季不停地散发着臭汗的同时,也不停地回答问题。他们像一休哥那样拍拍脑袋,答案就从嘴里叽里呱啦的长出来,像青藤一样向上生长,他们说得越多,树长得越高,等他们机关枪一般扫射完毕后,我在青藤树上早已云里雾里。

数学老师说,你哪里不懂?我摇摇头,哪里都懂,哪里也都不懂。那是高二的期末考,我力所能及的覆盖了所能解答的区域后,仍是一片鲜红的错号。年轻的数学老师不再对我说任何话,他摇摇头,像一碗清水看到了底。

从升入高中到高二的那一场期末考,两年里大大小小的数学考试我从未及格。即使别的科目不费吹灰之力就拿到优秀,即使我彻夜不眠,挤掉早饭时间,午饭时间来学习数学,即使各科高出来的所有分数都加起来,还是弥补不了数学这一块短板。

他恰到好处的扼住了我的咽喉,一次又一次死死控制,我甚至断定自己根本就没有数学天赋。就这样被迫迎来了高四,带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无奈和绝望,我沉默寡言。而那本该是裙角飞扬,笑靥如花的青春年华,时光单薄,快乐轻浅。

我执意选择了一所离家很远的高中复读,交给命运重新洗牌并非我的本意,而我别无他法又不甘就这样认输。复读班的数学老师是一位已经做了母亲的人,她从第一天起仿佛就格外关注我埋下头的自卑。最初她总会有意无意停在我的书桌旁,不动声色地看我被题目难住,手中的笔算不了一道题。她不急不躁温和地看着我,末了接过我手中的纸和笔,问我是怎么想的。

那些题目我并不是完全不会,很多时候解到一半,卡住便没了下文。我呆呆地看着她不做声,曾经有很多人这样耐心地教过我,后来我比他们更先放弃了自己。年少的青春时光,没有谁会恒久的相信一个频频令人失望的人。我是那么害怕她也会这样,在一个遥远而陌生的环境里,把我搁在一边,永远不予理睬。

而这种害怕是那样的诚惶诚恐。

可她翻翻我的草稿纸,看出了解题思路,在卡住的那一点上,清晰地点中要害,末了又帮我从头到尾捋了一遍思路。很久都没有一个人如此耐心认真的讲给我听,她说,你前面的思路,很好很正确。

她说,我前面的思路,很好很正确。

她开始点我名字去讲台上做题,解到一半的题目像干尸躺在黑板上没有答案,她带着我想各种办法。我渐渐懂得,她是想让我知道,我遇到的拦路虎谁都会遇到,可是她带着我学打虎。我记住的解题过程像刻在脑海里,她说,你的基本功很好很扎实。

她说,我的基本功,很好很扎实。

她教我总结数学卷子,建立做题模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要我提出问题,她就不厌其烦,一遍一遍教我从各个角度下手解答。很多时候她的夜自习排在最后一节课,给我讲完一道题目,整个学校都要人去楼空。我和她一起走下楼,在明黄的路灯下,她夸我进步飞快,头脑灵敏。她骑着自行车一个人晃悠悠地离去,所有的疲惫一览无余。可就在讲完题目的一刹那,夜深人静,她兴奋地说,你的六月,必定美丽。

就这样我的数学成绩从60到90,到120,甚至是130,她用四两拨我千斤,每一处进步都给予夸奖,给得有根有据,踏踏实实。她教我学会自信,学会勇敢,她站在背后看我叩开象牙塔的大门。

我终于不再厌恶数学,连带着原谅自己,坐火车,乘飞机,跨越万水千山,飞往高等学府,好像整场沉重的青春,都开始渐渐明媚。

一年后坐在大学的课堂里,想起那些年一次又一次的挫败,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结果的抑郁,甚至对生活的绝望。年迈的心理学教授举完案例我看着他在黑板上写下:习得性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