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师教育理念论文

教师教育理念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16 03:08:32

教师教育理念论文

教师教育理念论文篇(1)

“园本课程”是指以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自己的环境和条件为基础,以幼儿的现实需要和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开发主体,幼儿园、社区和家长等多方共同参与构建的幼儿园课程。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有了正确的教育理念作指导,我们的园本课程的发展便有了可靠的依据,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也能取得最好的预期效果,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发展。在当今社会,学前教育工作不及义务教育工作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幼儿教师多是技能型人才,总体学历水平与义务教育的各级教育单位相比相差很多,较低的学历降低了教师自我学习与提高的能力,幼儿园及社会其他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理论素养的培养和技能教法的训练,幼儿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其次就是教师的终身学习问题,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尤其教师这一特殊职业,许多知识也是有时代性的,被不同的时代赋予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传授给幼儿的知识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幼儿园可以定期地组织教师交流学习,或者组织骨干教师到学前教育工作发展好的幼儿园参加学习,使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得到提高,让她们持有正确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能够真正地撑起学前教育事业的这片天。

二、优化教师工作环境和教师参与幼儿园课程管理的机制

教师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起着无人能及的作用,与此同时,她们所承受的压力也很大,社会与幼儿园强加给教师的负担也很重,教师身心疲惫以致没有精力去创新,没有时间去学习、思考更有价值的教育理念,从而也没有动力去探索与研究更适合幼儿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幼儿园要实行科学、有序的管理,在正确的办园思想的指导下,争取减轻幼儿教师的压力,为她们创设严谨而又宽松、求实又有创新空间的工作环境,给教师足够的空间和自。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她们的创造能力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幼儿教育的事业中。

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幼儿园、家长和社区要给幼儿教师的工作大力的支持,教育幼儿并不单是幼儿教师的责任,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和社会都是孩子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家长对幼儿园功能的认识局限于识字、保育等,只注重短期利益,忽略了孩子的长远发展,这样会给教师施加很大的压力,对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的形成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地和家长、社区力量等沟通,让他们及时了解育儿新动态,及孩子的新发展,共同来促进孩子全面和谐持续发展。

政府和有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要为幼教工作者解决后顾之忧,使她们能专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有时间、有精力去学习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并施行它。

四、不断汲取新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成不能单纯地依靠家长和社会的支持等外部因素,教师的自身努力同样不可或缺。除了积极接受园里的培训和与其他幼儿园的交流等,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利用周围所有可利用的资源,努力学习、汲取新的教育思想,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能够在实践中发现不足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此外,教师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大胆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幼儿教师不能使自己的思想禁闭,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其他教师交流想法,扬长避短,不断使自己更加完善。

五、增强自我反思意识,在教学行动中优化教育理念

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我的对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幼儿园在对教师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培养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1],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成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过程,而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点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过程,优秀教学活动的形成也是一个不断被实践、反思、改进的过程,教师需要在教学行动中优化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是要经受时间和实践检验的。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要用自己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进一步检验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实践、反思、再改进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也要不断增强自我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进而进行调整与修正,从实践中上升到理论层面,由理论指导实践而不断地提升自己,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推进幼教事业的发展。

总之,在发展适合本地区幼儿的园本课程的趋势下,幼儿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其符合时代的适宜教育理念可以大大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时见,严仲连.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01.

[2]虞永平.园本课程建设之我见.教育科学研究[J].2004,05.

教师教育理念论文篇(2)

论文摘要:教师对教育哲学的漠视,是一种狭隘的缺乏哲学素养的错误教育观。教育哲学素养不是纯粹的知识体系,它应该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态度、一种教育思维品质。教育哲学素养对于教师的职业生涯来说极其重要,可以坚定教师的教育信念,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启迪教师的教育智慧,发展教师的理论思维。

教育哲学素养是教师自觉运用哲学来探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诸方面问题的一种特殊的综合性的素质与修养。从本质上讲,教育哲学素养不是纯粹的知识体系,它应该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态度、一种教育思维品质;它是教师借助哲学的概念、方法,运用哲学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坚持对理性的信仰,来理解、澄清和研究教育领域的基本或重要的教育现象、关系和问题。教育哲学素养对于教师职业生涯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坚定教师的教育信念

教育信念是教师认定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理念,是教师对某种教育理论、思想或观念的确认和坚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教育信念理应是民族繁荣富强和人类文明进步。教育哲学作为哲学体系中的应用学科,把教师的教育信念作为其研究内容是必然的选择。教育哲学的目的是让教师对教育意义和价值有正确清醒的认识,对从教应该树立怎样的信念有清醒的认识和执著的追求。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加深教师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从而逐渐形成对某种教育理论、思想或观念的确认,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的教育信念。教育信念体现的是教师的追求和精神,是形成教师判断力的内在依据,它是使教师工作得以升华变得更有价值的关键所在。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需要有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坚定的教育信念来指导。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他们有无教育信念,有何种教育信念,不但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校教育的质量,也直接左右着学生的思想信念和发展方向。有无自己正确的教育信念是划分教育家与教书匠的重要标准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信念——这是学校里最宝贵的东西,有无成熟的教育信念是划分学者型教师和教书匠的重要标志。”美国教育哲学家奈勒说:“无论你干哪一行业,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如果我们是一个老师或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的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

二、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

提升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将教师的教育目光指向广阔深邃的知识和多元的思想范围。教师的教育视野愈开阔,思想就愈全面、深刻,对于教育实践也就愈有意义。教师的教育应以多元博学的思想知识为基础,立足本国,纵览古今,把握当前,放眼世界。王国维认为,教师要重视旨在探讨宇宙人生根本问题的人文教育,要培养人格独立的人文旨趣。为此,他说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重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传统价值失落之后的时代,必须要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切忌不可重犯“教权专制”、“罢斥百家”的文化专制主义错误;二是具备跨文化的学术胸襟。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文化创新的前提之一,是文化价值取向的转型。在引入西方现代型科学知识,破除传统文化的知识论基础的同时,必须同时引入以形而上学眼光衡量文化意义的现代型文化价值取向,以打破功利型实用性的传统文化价值框架,民族文化独立性格才有坚实的价值论基础。

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帮助教师的教育视野既反映时代、针对时代,又可以创造时代、超越时代,努力养成自己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理念,从而主动掌握和化解教育领域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形成针对不同教育对象、不同教育实践中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进而真正实现教育观念转变当然,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的时候,必须依赖深厚的哲学素养,开阔视野,充分考虑不同情况,建立不同层次和水平教育观念。事实上,教育哲学给教师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内在依据,使我们对人类的存在与我们周围的世界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洞察力。正如石中英教授所指出的,“教师可以直接从教育哲学里边获得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养料、观点的启迪、思维的力量”。奈勒也说:“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用比较广阔的眼界看待这些问题。

三、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启迪教师的教育智慧

教育哲学素养可以促使教师沉思教育行为在思考中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具有教育哲学素养的教师,就会有明确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学风格;可以透过繁杂的教育现象直视本质,具备教育的睿智、能力与勇气,从而把握教育工作的核心,能科学地去实践,去影响学生,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这样的教师是与时俱进、富含时代特色的。“一个真正有哲学智慧的人,能够很快在多样性中把握住那个‘一’,很快在复杂中把握那种简单,能够以一驭万”(石中英语)。相反,不具备起码哲学素养的教师就把握不了工作核心,总是按照别人的思想去机械地模仿、简单地重复,容易陷到“事务主义”里边去。而且自己常会感到疲惫不堪、应接不暇。实际上,任何领域成功的实践者,都不会醉心于纯粹的方法与技术,他们会寻求

思想性的东西,从而主动把握实践的灵魂。所以,一个不懂教育哲学的教师,可以成为一个好的教书匠,但不可能成为成功的教育者。教育智慧是教师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拥有它就能以最少时间、体力和智力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四、教育哲学素养可以发展教师的理论思维

教师教育理念论文篇(3)

师范院校的师范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性。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师范院校主要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使学生智力与人格协调发展,使学生个体、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以培养“整体的人”。基础教育对师范教育具有反作用,师范院校必须适应和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培养“整体的人”。师范专业是所教学科与教育学科相交叉的复合型专业,是“师范性”和“学术性”的有机统一。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科属性是教育而不是所教学科,教师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教育”(“师范性”)方面,师范专业的专业课程也应该为教育类课程,其所教的学科课程应为专业方向课程。基于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师范教育的特性,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的使命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体现在终极层面,即“有教养”的“完整的人”的培养,确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基本理念,构建人的主体性,使师范生具备活的知识,并能使不同学科知识领域间实现共通和交融;再进一步,使师范生成为具有通识素养的人,并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通识教育的理念。第二个层面体现在专业(“教育”)层面,即教育信念的培养,使师范生在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育过程中、参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对教育的理念、教育基本理论和原则、规范的坚信不疑的认识,并对教育有着强烈、真挚的情感和献身教育的坚定不移的意志。如果说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的终极层面追求“人之为人”的境界,则本“教育”层面追求“师之为师”的境界。

二、师范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理念问题。未能深刻认识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的根本涵义,基本上把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纠正,强调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弥补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的缺陷,而不是追求“人之为人”的“完整的人”的培养和“师之为师”的教育信念的培养。

第二,课程问题。未能按照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理念分层次设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开设缺乏统一课程理念的指导,通识教育课程资源不足。从根本上说,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符合通识教育的本质;课程之间应该有层次,有内在逻辑性;课程开设必须避免随意性,不应以教师个人研究兴趣和重点来开设课程,而应因课求人。

第三,教师问题。从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看,对讲授通识教育的教师要求是很高的,僵化地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照本宣科的教师,只会操着本学科的语言、按照专业课的方式传授知识的教师,很难胜任通识教育的使命。师范院校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师资不足,进而影响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数量和质量。同时,师范院校向普通综合性大学转型,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中,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教师也日益偏重科学研究,更愿意在专业系所教学,对于参与本科通识课程的积极性不高。

第四,教学方式问题。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大多数是大班授课,缺乏小班讨论的授课形式;教学方法以简单说教式、填鸭式为主,师生互动不足;将专业课的内容加以稀释,按照专业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学科教学中不能有效融渗通识教育。第五,管理问题。高师院校进行通识教育,一般由教务处制订计划与负责实施,基本没有实施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缺乏评估制度和辅助的助教制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考核(如课堂出席率、上课认真程度等)以及结果考核(课程考试、考核)不严,学生随意缺课,听课效果差;学生选课缺乏有效指导,出现学生混学分的现象。同时,未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三、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策略

第一,确立科学的通识教育理念,明确通识教育的使命。通识教育理念是通识教育主体对通识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及其所形成的认识和思想观念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是通识教育的思想先导。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理念,是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西方自由教育理念的继承、革新、升华和发展,也是对现当代狭窄的专业教育的思想的反正,应摆脱狭窄的“专业化”教育思想的禁锢,正确处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师范院校通识教育使命的终极层面,指向“人之为人”的根本问题,具有基础性、融通性、非职业性、超功利性,在这个层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驾齐驱,或者说通识教育超越专业教育,为专业教育奠定宽厚的基础。师范院校通识教育使命的专业(“教育”)层面,指向“师之为师”的根本问题,重在教育信念的培养,在专业这个层面的通识教育,具有专业教育的性质,是专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专业教育由专才教育(SpecialEducation)和专业信念(ProfessionalBelief)构成,经“专才教育”和“专业信念”培养,才是专业的人才。学校必须跳出传统的专业化的思维定式,以培养“有教养”的“整体的人”为理念,才能让通识教育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要加强对通识教育理念的宣传,让广大教师理解通识教育对师范教育的特殊意义,了解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愿意投入通识教育;让师范生了解通识教育对于全面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性,主动积极地学习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和学生是实践通识教育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才能有效实践通识教育的理念。

第二,从通识教育的理念和使命出发,顶层设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是知识的载体,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在知识不断分化、就业市场需求等背景下,把知识划分为学科或专业,并按照划分的门类培养人才,已经是我国大学的惯例。专业教育给了学生在一个不确定的职业世界里生存的能力,其独特功能不容忽视。高师院校应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中寻找最佳的课程比例组合,以实现各自的使命,这也是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在学生学习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构建科学的符合通识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则是重中之重。一是构建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终极层面的课程结构,设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经典课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理工科学生学习人文课程,文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课程,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师范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设置跨学科的交叉课程,“引文入理”,“引理入文”,促进文理渗透,中西结合,贯通古今,培养师范生融会贯通的素养与能力。二是构建师范院校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层面的课程结构,设置教育史、教育思想、教育哲学、教育心理、人格心理、课程与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职业道德等教师教育类理论课程;设置教师口语、教育公文写作、教育学术写作等教师教育技能类课程;设置数学思想史、物理思想史、化学思想史等教育与学科方向结合的课程,使师范生在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育过程中形成教育信念。同时将教育理念、教师的专业信念、专业信仰等“教育”层面的通识精神贯穿于师范院校各系科专业方向(所教学科)的课程与教学中。师范院校师范教育专业方向(所教学科)的教师,应该有这种自觉意识,在进行学科教育的同时,有意识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素养。师范生在学习学科课程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学习学科教师的先进教育理念、原则、方法等,体悟其作为教师的精神与信仰,从而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原则、方法,提升自身的专业信念与专业精神。三是注重隐性课程构建。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没有设计在课程计划中的、但对学生发展具有潜在影响的因素。学校应有意识将学术讲座、精品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环境和组织制度等纳入通识教育体系,让师范生受到通识教育熏陶。

第三,强化通识教育师资建设。有一批名师、精英积极投入通识课程教学,是通识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学校制定约束激励机制,设立专项经费,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主讲教师聘任制度,引导知名教授、学者为学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传统的一人一课,一人讲到底的形式,鼓励教师之间组成教学团队,共同讲授一门或几门通识教育课程,提高其课程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秉承通识教育的理念,因课求人,通过聘任校内离退休优秀教师,外聘校外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精英作为兼职教师,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讲教师,从而实现优质人力资源共享,解决优质通识教育课程师资不足的问题。

第四,创新通识教育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水平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学形式还有很多可改进的地方。一是积极推进小班讨论的授课形式,切忌简单说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式、辩论式教学以及研究性教学等方法,增加师生互动环节,使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精神内化为内在教养,固化为现实行动。二是切忌将专业课的内容加以稀释,按照专业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摆脱泛泛的“概论式”“通论式”“拼盘式”“消遣式”等课程,强化经典的导学式课程教学,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导读,让学生接触伟大的经典著作,使学生借此机会理解改变世界的重要思想,以此了解经典所展示的精神、心灵、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境界。三是在专业方向课程教学中融渗通识教育。由于师范教育的特性,其专业教学的同时包含着教师专业角度的人文性和教育性,师范院校在所有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渗透人文情怀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有机结合。

教师教育理念论文篇(4)

关键词:中国梦 高校基层党组织 理想信念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理想信念关系到高校师生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实现,它关系到高校师生的社会价值判断和社会认识,它是决定“中国梦”伟大构想实现的精神核心。高校基层党组织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根本,其意义就在于它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现。高校师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特别是高校青年大学生,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社会的创造者,是国家未来命运的掌舵者。因而加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随着社会转型推进的过程中,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自于国际、国内、高校师生主体等诸多因素的挑战,制约了良好的信念教育的顺利开展。因此,以“中国梦”助推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增强其实效性,是摆在高校面前的有利契机,也是高校的重要使命。

一、 推进民族文化教育,增强高校师生民族自豪感

近年来,多种媒体中大力宣传民族文化。一种民族的即是世界的理念在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中产生积极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在高校师生中广泛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用民族文化坚定的理想与信念。

(一)以红色文化推进理想信念养成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它不仅蕴藏着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热情和高尚品质,而且承载着红色的历史、革命的精神、光荣的传统、思想的境界”。在中国近代历史中,中国大地上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有力体现,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凝练而成,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的新形势下,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是对历史的尊重与总结,同时可以增加高校师生对中国革命艰辛历程的认识,以实例证明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实现最终的目标。同时红色文化教育也是有效的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当代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机结合,将深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实践成果形式展现更有力于高校师生的理解。

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形式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认真研究决定,寻找文化教育与活动的有机结合点,将红色文化的精髓在潜移默化中植根于高校师生。各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设红色文化基地,将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展现于高校师生眼前。也可以根据特殊的日子开展与红色文化有关的专题研讨会、文艺活动、班会及组织生活会。或者利用近年来备受欢迎的红色之旅的方式,将高校中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参观红色文化相结合,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带来的灵魂震撼,从而激发高校师生要有坚定理想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

(二)少数民族文化启迪思想

在中国的56个名族中,各自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随着与世界的融合交流,中国的民族文化逐步在世界的文化舞台中备受关注与喜爱。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在高校中利用特殊的民族节日,来吸引高校师生的注意力。用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节来增强高校师生民族自豪感,从而抵制来自于国际方面的不良思想对于高校师生的侵蚀与渗透。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通过客观公正的文化比较教育来提升高校师生对于文化的认可度,在文化的分析比较中来启迪思想,认识到坚定自己民族理想信念的意义。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教育引导

理想信念的养成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利用多种新媒体媒介对高校师生进行信念养成影响。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并被大家所了解与认识利用的就是媒体媒介的大力宣传,在宣传中影响信息接收者的个人认识与认知,从而形成价值认同。高校基层党组织对于理想信念的教育必须依托于理论的教育引导、师生自身主体的价值分析与抉择、个人的实际经历与情感认同以及高校环境的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媒体平台宣传中应该采取多种创新形式,将理论与展现形式有效的融合。例如在高校官方的微博中增加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吸引学生们的关注度,对于热点问题给予全面、权威的解读说明,增加高校师生的信任度。同时在多种新媒体平台中避免单纯的理论说教,将社会现实中多元的价值文化现象进行总结,多安排有影响力的评论员,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新媒体平台的应用不仅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更多的体现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时刻主动去关注高校师生情况,由“高高在上”转向“亲民”,赢得大家的信任。当然,在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过程中,高校基层党组织不能一味的迎合高校师生,还应该注意引导和教育高校师生养成良好的媒体素养,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育人功能,进而坚定理想信念。

三、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性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转变原有的教育模式。实践表明,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将会促进问题的解决,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如果不采取先进的方法,将不利于高校师生理想信念的养成。因此,目前高校师生理想信念缺失的一个因素之一也与教育方法的落后有着关联。要清楚的认识到,教育的方法只是一种手段,只要在教育中把握住精神实质,无论是什么样的方法,只要有良好的效果就应该被采用。所以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性。

首先,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采用体验式、小组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等教学形式与方法。在原有的理论教育中引入多种的教学方法,将难懂的理论转变为生动的实际的生活内容,从而激发高校师生的情感,引导高校师生的深入思考,进而增加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将理想信念教育与高校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社团是高校中自发形成的具有共同理想兴趣的朋辈群体组织。在社团中没有任何的职务或等级的观念,更多的是彼此的志同道合。由于社团中的群体具有共同的特质,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将理想信念教育有机的与高校社团进行融合,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内容,通过社团活动的形式引起广大师生的共鸣。利用社团自治组织进行自我教育启发,有利于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内容应该与社会实际有机结合。从理论教育中转向面对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高校师生理想信念价值的检验,同时可以更加有效的发现高校师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困惑。从社会实际问题出发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遇到的困难。一旦高校师生能够很好的处理社会中以及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与压力就能够更加有效的坚定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工作者队伍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理想信念教育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工作队伍,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工作者的人员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构建时应该注重人员的选拔,特别是在高校采取新途径、新方法媒介工作时,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将会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言论与行为直接影响着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针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选拔一批具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高校师生进行授课引导。教师的授课水平直接影响到师生们对于课程的认识程度,能否利用有限的课堂教育对师生的理想信念产生积极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充分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工作队伍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重大。

五、利用校园中典型人物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日常的教育中应该适时的推出在本校中具有影响力的典型人物,高校中的典型人物可以有效的引导高校师生对于自身行为的思考与反思,使得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得到有效的吸收。因为这些典型性的认为均来自于高校,因此人物事迹的真实性众所皆知,可以通过事迹报告、人物访谈、优秀人物搬上荧幕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这些方式方法的运用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高校师生通过对典型人物的了解和学习,能够从典型人物的事迹中受到启发、激励与感染,其行为也容易被他人学习、接受与模仿。因而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利用校园中典型人物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实效。

六、启发引导高校师生自身素养的提升

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成败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认识。高校广大师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师生主观认识不够,不能够很好的明辨是非,存在功利心理,特别是主观意志薄弱,一旦面临困难挫折时,就会变得不堪一击。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面对这样的群体时应该首先保持从主观接受,认同他产生多种想法的可接受性,然后通过外界环境的构建,引导高校师生进行自我反思。高校基层党组织也可以通过外部援助的方式,主动找到受助者,通过引导受助者进行自我接纳,勇于面对目前的人生处境及困难,以合理建议的形式帮助受助者克服困难。这样可以有效的坚定高校师生对于理想信念的认同与坚定。

参考文献:

[1]杨改红.论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3(04).

教师教育理念论文篇(5)

一、 教育信仰的诠释

在诠释“教育信仰”之前,我们先看看与之相近的“信念”、“信仰”的层级关系。“信念”在英文中可译作“belief”“convicition”“faith”,分别含有相信、深信、确信、信义、忠诚之意。就一般意义而言,信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深信不疑并愿意身体力行的态度。信念的形成与个体的体验密不可分。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及行动模式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信念。关于信仰的含义,李德顺认为,“信仰是指人们关于最高(或极高)价值的信念”。[1]从字面上看,“信念”和“信仰”的共同基础是“相信”,但信仰里包含信仰者坚定不移的相信、满腔热情的笃诚、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全身心的投入。信念为人人所具有,但并不代表人人都有信仰。由此可知,信仰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主观性。任何信仰都是在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二是实践性。信仰在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三是超越性。它总是高于它所处的现实而具有超越现实的理想性质。

鉴于信念与信仰的区别,教育信念主要停留在对教育的“理性认知”层面,有教育信念的教师不一定会升华到教育信仰,不一定会克服重重困难去坚守教育承诺。根据信仰的内涵,我们认为,教育信仰是信仰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化,它是人们在对教育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信念升华,是人们对教育所承担使命的最高要求,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对自身信仰和对教育信仰的统一。

二、 教育信仰的结构

从以上教育信仰的内涵分析可知,教育信仰是教师之教育实践凝聚于心的产物,它经由了“教育观念――教育情感――教育超越”的演化路线。教师自身对教育的认知、情感和外部教育环境构成教育信仰内外相互作用的结构机制。

1.教育理解:教育信仰重建的观念基础

信仰是以“确认”为思想前提的,任何教育信仰首先要建立在清晰而笃定的教育观念基础上。没有一定的教育理解做观念支撑,教育信仰会成为无依据的迷信。教育信仰首先表现为一种强烈而特殊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根源于对教育活动价值的理解与尊崇,是教师的精神源泉。教育信仰所依据的核心观念指向两种教育理解:一是教育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要将学生置于“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生活世界”中,去真正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人格,通过培育他们的独立精神,塑造健全人格,使其自由本性得以充分实现,让他们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方面协调发展。二是教育在人和社会发展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也即教育价值观。教师不仅要帮助人掌握生存的意识和能力,而且要基于人类核心价值观培养人的良知。具体到每个学科,涉及对学科本质的认识。以数学为例,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教学,是数学思维方式的教学,而且也是人的情感、人格和素质形成过程的教学,基于这些信念的教师在教学生学数学时,不会狭隘地只想到考试、升学和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等非实质的因素。倘若教师拥有科学的教育理解,就不仅能够在课堂上真正创设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情境,而且在这种以情“感”人、以理“育”人的环境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对学科的热爱和好的考试成绩,更会获得一种学习任何内容的方法,一种对待生活和人生的自信,这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最有效的资本。

2.教育情感:教育信仰重建的内在动力

信仰不单纯是一种思想,更是教师用自己所认识和掌握的教育观点去感知现实的教育现象所产生的教育情感。这种教育情感不是外力作用而产生的,是伴随着教育认知而出现的,是在认识到自己的使命之后形成的内心信念和意志,它在教师将教育理念转化为行为力量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教育爱是教育情感的本质。教师的教育爱主要表现为对学生、教育过程的爱。这种爱的教育情感一经产生,与教育认知相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积极的教育力量,激励教师超越现实,勇敢、坚定地追寻教育理想。无论是面对利益的诱惑还是境遇的变迁,他都会处处站在学生的立场,倾听学生的心声,都能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会为孩子们的成长和自己人生理想的实现勇于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使他们的生活变得具有教育学的意义。如果缺乏教育情感,教育认知很难转化为教育行为,也就难以形成教育信仰。

3.文化境界:教育信仰重建的外部机制

信仰并不是在人的主观精神世界自生自灭,而是在社会文化氛围和社会文化机制作用中生成变迁、发展运作的。学校文化价值观是教师信仰塑造的根基。学校文化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观为核心,以其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式为外部表现,影响并制约着教师的思维方式、精神面貌与文化素养。譬如,传统学校文化教学观被深深刻上“分”与“率”的痕迹,这就迫使教师结下了浓厚的“升学率情结”:无论确定什么样的愿景和目标,无论怎样改革,一定不能影响升学率。再如,“权威至上”的学校管理文化表现出明显的不平等的上下级分界,“校长在学校说一不二”的观念和行为使得他们对校长的决策很少公开质疑,这种文化氛围容易导致教师随大流,不愿意也不敢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更不用说克服种种障碍坚守教育信仰。由此可见,教师教育信仰的树立需要先进的学校文化来熏陶和塑造。

三、 教师教育信仰的塑造

1.阅读教育经典,践行教育理念

教育信仰来源于教育信念。教育信念主要通过三个阶段形成:即教育知识经验的获得――个性化教育理论观念的形成――教育信念的树立。基于此,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阅读教育经典。哲学家贺麟在谈及信仰与知识的关系时说:“盲目的信仰依于愚昧的知识。知识空洞者,其信仰必渺茫;知识混淆矛盾,必与信仰的杂乱反复相依随;知识系统,则信仰必集中;知识高尚,则信仰亦必随之高尚。”教师阅读教育经典著作,可以领略语言的奇妙,思想的深邃,体验心灵对话与交融,内化并接受教育家的理念,领悟和感受教育家的教育实践精神,读书能使教师解开教学活动中的种种困惑,看清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加深对教育价值和人性的信念,陶冶对教育的兴趣,逐渐形成爱教育的动力和信念。第二,践行教育理念。教师将获得的知识经验运用于教学实践并加以论证和检验,逐步形成个性化的教育观念,这些个性化教育观念经过多次提升,就会转化为教育信念。

2.提升职业承诺,升华教育使命感

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的职业,那么,教师依靠什么来引导学生成“人”呢?如何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呢?有效的方法是提升教师的职业承诺。教师的职业承诺是指教师认同教师这一职业的价值规范并愿意忠于职守的态度和倾向,是教师对职业伦理的认同与践行的自我约束与自我要求。它包括对学校的承诺,是否愿意为学校付出更多的心力与贡献;对学生的承诺,是否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专业的承诺,是否从严要求,投入精力和智慧从事专业发展活动。教师的职业承诺是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专业精神体现。教师职业承诺水平越高,他们对专业越是认同和满意,工作的内在动力就越大,越能体现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提升教师职业承诺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宣誓。教师宣誓不仅仅是一种教育仪式,更是一种教育行为、一种教育文化、一种教育思维,它凝聚了教师的教育信仰、教师的专业精神以及教师的职业良心。教师誓言体现了人性之美、力量之美,它是教师职业生命的流淌,是教师专业精神的体现。在庄严宣誓的那一刻,会感受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教育的最前线得以回应,心灵会得到净化和洗礼,从而一股职业的自豪感、责任感油然而生,此时,誓词也会内化为教师心中的一种信念和使命,提醒宣誓者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反省自己,奋力前进。

3.赋予职业关怀,坚定教育意志

教师是教学世界中需要职业尊严与职业关爱的人,他的教育信念滋养需要职业关怀。美国教育家诺丁斯(Nel Noddings)提出关怀的两种基本涵义:其一,关怀与责任相似,如果一个人关注某事或感到自己应该为之做点什么,他就是在关怀这件事;其二,如果一个人对某人有期望或关注,他就是在关怀这个人。因而关怀意味着对某事或某人负责,保护其利益、促进其发展。根据关怀的涵义,职业关怀就是对教师在教育世界中的生存状态、专业发展和生命价值给予关心,使教师从繁复的生存状态中解脱出来,从“靠教育生存”转向“为教育而生存”,实现其人生价值。教师的职业关怀包括外界对学校的教育关怀和教师的自我关怀。教学要在教师职业的自我关怀与非自我关怀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

首先,教师的职业自我关怀。一个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是一个知道自己“做过什么,正在做什么,将要怎样做”的人。自我意识是教育信仰的前提,教师要全面认识和关心自己的职业生活。教师对个体的自我关怀主要包括三大要素:第一,对自己衣食住行的关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地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因为只有“生”才有“活”的质量。第二,对职业生涯的关注。明确自己从事教师职业的目的,正确合理地定位自己的“职业角色”。第三,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关心。教师需要完善自我生命价值,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点形而上学的教育关怀。这是提升自我人性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写日记、生活史叙述、写日志、与同事间交谈等形式来反思自己教学状态究竟该达到何种层次,在忙碌之中心怀一种教育的关切,保持对教育的一份朴素、本真的情怀,扩大教学中人性陶冶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将自我的生命境界外化为教育实践的品质。

其次,对教师进行职业的非自我关怀。教师并非是真空中的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也有衣食住行的困扰,其教学态度和教学动力也受学校环境的影响。古德莱德也说:“仅仅让教师为改进学生的学习负责,却不解决这些条件问题,是不可能改善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和他们任教的学校的质量问题的。”学校教育管理者应该尊重教师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对教师的生存状态给予适当的教育关怀。具体而言,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应依照生命的内在要求,实行人本化管理,为教师创造宽松、民主、信任、和谐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要创设积极振奋、健康向上、朝气蓬勃、励志共勉的精神环境,让学校成为教师自由发展、个性舒展的诗意家园。

参考文献

[1] 李德顺.价值新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184.

[2] 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9.

[3] 贺麟.文化与人生[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90.

[4] 凌龙华.让阅读丰盈教师的精神世界[J] .人民教育,2009(7).

[5]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 .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4.

教师教育理念论文篇(6)

一、提高中职语文教师教育学素养是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教育学素养的缺乏,在学习和借鉴教学模式方面存在照抄照搬、生拉硬套现象,犹如盲人摸象。没有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教育教学对象的差异,不能看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背后教育思想,缺乏辩证思维。多数中职学生认为自己是学习的失败者。在知、情、意方面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语文学习兴趣不足,厌学现象严重。语文教师教的现状与学生语文学情现状的矛盾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必须要教育学理念素养和方法素养的提高,提高教的水平,增强语文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中职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备的教育学素养

(一)教育教学理念方面的素养。

中职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价取向和精神支柱,决定采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是教师本人对教育教学信念,更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方法依据。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教师运用科学的理论分析、解决在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中职学校的教师要通过科学教育理念的掌握,通过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反思,形成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少走弯路,用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反思教育教学实践。只有有教育思想的教师,才能教出有思想的学生。教育理念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语文教学形成的理性认识。由此可见,科学的语文教育理念对搞好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中职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人性的发展,语文学习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注意语文教学的任务要注重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更好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具备成为社会人的基本人文素养,叶圣陶说:语文是发展心灵的学科,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给教育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语文,应是一门解放心灵、唤醒自我、发展个性的人学,语文教育的使命应该是提升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精神,发展人的个性。

(二)方法性的教育理论

语文教师除了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正确理解语文教育的内涵之外,更要懂得传道授业方法,教师要掌握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教师系统地了解中职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分析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采取有针对性教学策略,了解教学方法的种类,了解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根据语文教学内容、语文学科特点,学生的实际和可接受程度,去进行教学策略构建、选择教学方法。善于把握中职学生的心理规律,选择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从教学法著作中汲取营养,从学习名家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而在实践中形成适合自身教学特点,适合学生接受,又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风格,例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要导到什么程度,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如何去调动发挥,如何将五育融入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语文教育理论方面修养,增强自身实践的科学性。

1、认识教育教学对象的方法。要想使教育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语文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此教师必须认识到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了解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知、情、意的方面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原有学习基础等因素,安排教学内容,找到并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积极主动的与学生交流,采取课堂上交流等正式方式和课下交流的非正式方式,以此了解学生语文基础、对待语文学习的态度,以及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只有深刻认识到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才能有针对性。

2、处理语文教学内容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教育教学既要对语文教学内容了如指掌,又要了解学生必备的职业素养。了解发展最新动态、行业标准,使语文教学服务专业教学,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教师在选取语文教学内容方面要综合考虑制约教学安排的因素、考虑教学内容所承载的价值功能,根据专业的不同,教学侧重要有所不同。

3、科学选择适合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要围绕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和人格为本位培养人才目标而展开。作为教师要了解适合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和运用原则,一是要了解常用的教学方法及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什么教学内容适合讲授,什么教学内容适合情景教学方法,语文教师要掌握每一种教学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有的适用于理论教学,有的适用于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有的适用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教育理念论文篇(7)

关键词:教师教育;职前教育;体育教育专业;专业化;本质;多元论;层次论;概念分层

“专业化”也称专业社会化,它有2层含义:一是指一个普通职业群体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二是指一个职业群体的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情况和水平。教师专业化是指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一个转变过程,也就是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教师教育主要包括职前教育、入门教育和在职教育3个阶段[1]。本文主要探讨职前教育阶段,即师范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教育部于2003年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进行了第5次修订,与以往的教学计划不同(过去称教学计划),这次修订提出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目标,引起了学者们对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基于此,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数据库查询期刊论文,以“教师教育”“专业化”“本质”“多元论”“层次论”“概念分层”为关键词,搜集2000年至2014年的相关论文,共113篇。从上海体育学院超星数字图书馆查阅专著6部,查阅教育部文件9部。共引用18篇文献,上述文献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根据搜集的文献,对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进行了综述。采用分析、抽象、概括、比较、演绎等逻辑学方法,提出体育教育专业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观点。根据辩第51证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3个层次决定了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把握体育教育专业本质3个层次的统一有助于深刻和全面认识体育教育专业的属性;有助于解决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明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方向;有助于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标准的制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

一是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应加强“教育能力”的培养。如杨万林等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异位与回归》一文中认为新《课程方案》只重体育学学科专业知识而轻教育专业知识的课程设置是不利于实现“培养体育师资”的目标定位的,这样的课程改革与其培养目标是异位的,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必须以教师教育专业化理念为指导,向着教师教育本位回归[2]。又如王健等在《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一文中认为构建并完善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化取向的发展策略[3]。二是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应加强“运动能力”的培养。例如,有学者认为《课程方案》的“宽口径、广适应”的“通才”教育思想会导致体育人才“运动能力”的下降,这引起了“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争论[4]。另外,不同学者对“一专多能”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一专”是指专项,“多能”是指多种运动技能[5];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一专”是指体育专业,“多能”是指多专业的技能[6]。三是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应加强“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目前对“健康教育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护理领域,主要是指医生护士针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的教育能力[7];但随着“健康”一词内涵的变化,“三维”健康观逐渐被人们接受。“健康第一”已经成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并且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8]。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和课程性质的变化引起了学者们对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的关注。例如,有学者认为,应借鉴发达国家对学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增设健康教育专业,提高体育教育人才的健康教育能力[9]。从上述学者对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以及从《课程方案》的培养规格可以看出,目前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不明确、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的专业化标准模糊。如何确定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主要矛盾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唯物辩证法同时认为,主要矛盾当中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客观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10]223-230;所以,确定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应找出决定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应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应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确定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笔者认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是多元的,并且多元本质是分层次的,这一论断的理论依据分析如下。

2体育教育专业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理论基础

2.1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逻辑学基础

在逻辑学中,定义的逻辑形式为: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概念。其中“种差”即内涵,是指该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谓本质属性是指与其他事物相比较得出的主要区别[11]。由于确定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比较对象是多元的,而且是分层次的;因此,体育教育专业本质是多元的而且是分层次的。从逻辑学理论可以看出,确定本质涉及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二是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后,要与其他事物比较才能确定哪些共同特征能成为本质;三是要明确“邻近的属概念”,因为“邻近的属概念”决定比较的范围,即论域。这一过程运用的逻辑学方法是分析、抽象、概括和比较。“邻近的属概念”是被定义项和外部比较对象“共同特征”的概括,这一“共同特征”能否成为本质也要考虑同层的“比较对象”。“邻近的属概念”与同层的“比较对象”又同属于更高一层“属概念”,是更高一层“属概念”下不同对象的比较。这一过程同样是运用分析、抽象、概括和比较的逻辑学方法,此方法的“螺旋式”运用便会产生概念的层次性,概念层次性是主体认识水平的反映。

2.2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哲学基础

概念层次性是客观事物层次性的反映,也是主体认识水平的反映。任何事物都作为类的个体或属的种而存在,事物本质的层次关系是指属种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于类或属的内容随着分类标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属种的区分具有相对性,属种关系的层次具有多样性;但是如果分类标准既定,则类或属的内容就是稳定的,在这个前提下可以考察事物本质的层次性[12]。如何构建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指出:从物质到感觉和思维,与从感觉和思维到物质,这是认识论上2条根本对立的路线。前者是唯物论的路线,后者是唯心论的路线[10]125。“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从物质到感觉和思维”的唯物主义路线,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比较、概括等逻辑学方法构建,而不是按“从感觉和思维到物质”的唯心主义路线先验预设,即不是按自上而下的演绎路线,而是按自下而上的归纳路线构建的。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写道:在《资本论》中,逻辑学、辩证法和唯物论的认识论,“不必要3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10]129。在方法论上,列宁关于逻辑学、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同一性指示,对今天正确认识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体育教育专业本质认识的方法论应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逻辑学方法的统一。概念分层理论正是主体这一认识过程的概括。

2.3概念分层理论

概念分层定义为从低层概念的集合到他们所对应的更高一层概念的影射。这种影射将概念的集合以偏序的方式组织,例如,树(分层及分类的)、网格、有向图等。一个概念分层可以在一个属性域上或一个属性域的集合上定义。假设一个分层H是定义在域的集合Di,…,Dk上,其中不同的概念层次组成了一个分层。概念分层通常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以偏序的形式排列。最一般的概念是空描述(nulldescription,以保留字ANY表示);最特殊的概念对应着数据库中属性的具体值。正式定义如下:Hl:Di×…×DkHl-1…H0。其中:Hl代表最原始的概念集;Hl-1代表比Hl更高一层的概念;依次类推,H0是最高一层的分层,可能只含有最一般的概念“ANY”[13]。以概念分层理论为指导,建立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如图1所示。

2.4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

建立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与明确体育教育专业的内涵是辩证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2个方面;因为建立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要用到比较的方法,要找出专业之间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分析、抽象、概括出体育教育专业的共同点以区别其他专业,亦即明确体育教育专业内涵的过程;但在定义表述时,因其逻辑形式是“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这表明被定义项必须有归属分类,否则无法确定比较的范围、对象和层次,因而无法进行科学的定义,也就无法确定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如图1所示,体育教育专业具有体育专业、师范专业的专业属性,不同层次之间是属种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可以明确每一层的“邻近的属概念”,即明确论域,为认识体育教育专业本质提供同一性前提。

2.5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3个层次”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如图1所示),提出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3个层次”,即本体本质、一般本质、特殊本质,并分别给出每层本质对应的定义逻辑形式:第1层本质,即本体本质: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性+专业。第2层本质,即一般本质: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性+师范专业。第3层本质,即特殊本质:体育教育专业=种差Ⅲ+体育专业。本体本质与一般本质、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间是全异关系,如图1所示。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的逻辑形式显示,“3个层次”的本质是互相区别的,不存在包含于关系。这与哲学里的范畴(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一般本质属于共性,是共性中的一个部分;特殊本质属于个性,是个性中的一个部分。共性与个性之间是包含于关系,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是个性的一个部分。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间不是包含于关系的原因在于确定本质要考虑同层的比较对象,一般本质是共性中与同层的比较对象相互区别的那个部分;特殊本质是个性中与同层的比较对象相互区别的那个部分,如图1所示。所以,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间是全异关系,与哲学里的范畴(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是有区别的。广义本体论,是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14]。本文本体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存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是指与同层比较对象的主要区别。

3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探讨

3.1按本体本质的探讨

1)第1层本质,即本体本质: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性+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第1层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属性,这一层本质是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相比较而言的。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同属专业,都具有专业的特点,不同点在于师范专业设置教育类课程,以体现教师教育的特点;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教育能力培养以区别非师范专业。师范专业的目标定位决定了体育教育专业是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的,这一目标定位从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过去称教学计划)中可以看出。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为主的,这是由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改革,现代教育中最有影响的思想是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15]。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6],2003年颁布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7],2011年教育部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做了修订,要求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新的目标体系,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所以,目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是追求健康的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的统一。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实现健康的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的统一,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教育能力培养以满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体育师资能力的要求。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这是由体育教育专业的本体本质所决定的。

3.2按一般本质的探讨

第2层本质,即一般本质: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性+师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第2层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属性,这一层本质是体育教育专业作为体育专业与中文、数学等师范专业相比较而言的。体育专业与中文、数学等专业同属师范专业,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教育性;所以课程设置都要开设教育类课程,以体现教师教育的特点。不同点在于体育专业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专业;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运动能力培养以区别中文、数学等师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运动能力,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体育师资能力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具备较好的运动能力,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运动能力培养。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运动能力,这是由体育教育专业的一般本质所决定的。探讨体育教育专业的一般本质有助于主体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目标。

3.3按特殊本质的探讨

第3层本质,即特殊本质:体育教育专业=种差Ⅲ+体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第3层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等体育专业的主要区别。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同属于体育专业,都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专业。不同点在于体育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是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为主的,这是由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实现健康的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的统一,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运用运动科学知识能力,指导学生科学的运动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运用运动科学知识能力的培养。而运动训练专业的目标定位则不同,运动训练专业是以培养教练员为主的。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不是以促进运动员的健康为主,而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主;所以,教练员要掌握科学训练的运动科学知识,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熟练运用运动科学知识的能力,这是由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本质所决定的。探讨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本质有助于深刻理解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规律。

4结束语

从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出发,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3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教育能力,二是运动能力,三是运用运动科学知识的能力。这3种能力分别由体育教育专业的本体本质、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所决定的。把握体育教育专业本质3个层次的统一有助于深刻和全面认识体育教育专业的属性,明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方向。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三层理论从哲学和逻辑学的视角提供了一种认识体育教育专业属性的思路,有助于解决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价值;但这一思路对传统的本质一元论[18]提出了挑战。笔者将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观点引进体育界,提供本质研究的另一种视野,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王建涛 戴俊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元利.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5):88.

[2]杨万林,徐云霞.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异位与回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5):460.

[3]王健,季浏.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1):70.

[4]李强,毛振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素的新视域:课程核心与多因互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9):93.

[5]郑东霞,彭云志.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28(3):95.

[6]何祖新,成聪聪.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对接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15(3):77.

[7]万继平.培养实习护生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1825.

[8]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S].2011:1.

[9]闫万军,张武军,周利明.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4):490.

[10]李达.唯物辩证法大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5-408.

[11]徐锦中.逻辑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38-39.

[12]杨世宏,刘冠军.本质层次性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意义[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3):295.

[13]刁树民,于忠清.概念分层在人口普查数据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6:47.

[14]百度百科.本体论[EB/OL].[2015-05-03].http://baike.baidu.com/view/61457.htm.

[15]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41.

[16]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01年版[S].200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