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夏季施工技术论文

夏季施工技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10 07:14:20

夏季施工技术论文

夏季施工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园林绿化 绿化施工 苗木种植 夏季种植绿化种植 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由于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施工的需要,在很多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中,园林绿化施工打破了原有的季节限制,都需要在夏季进行绿化施工。夏季施工过程中,苗木的成活的主要内部条件是要保持树势的平衡,就在正常的温度、湿度情况下,确保植株的根部能够吸收水分、肥料,植株的地上部分能够进行呼吸、光合作用,达到蒸腾消耗的平衡。夏季栽种成活率低,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要最大程度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二.夏季种植苗木的特点及必要性。

夏季种植苗木,是苗木的反季节种植,是在不适宜绿化的季节中来种植苗木。夏季种植苗木的主要特点是苗木的成活率较低、其形态复状较慢,绿化施工及苗木养护难度较大。园林绿化施工主要是苗木的种植过程,而苗木的成活内部条件则主要是生长势平衡。夏季种植苗木是在苗木的休眠期进行,导致苗木枯死的最大原因是由于植株根部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而植物由于茎叶的生长蒸腾量大,需要营养物质和水分来长期维持收支失衡所导致的。通常情况下,适宜苗木种植的月份是2月下旬至4月上旬,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之间,而在其他时间段内进行苗木种植,就需要采取带土坨包装等措施来进行施工。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各地开始大兴土木,新建、扩建、改建城市的建设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为了提高城市品味,需要科学设置园林绿化,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居住条件。城市建设不分季节,园林绿化施工同样也需要面临在非正常种植季节来施工。夏季种植苗木是园林绿化工程中无法避免的,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唯一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如何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另外,由于我国许多城市在努力创建园林城市,部分城市将创建生态城市、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将园林绿化作为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大事来抓。为了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各地要尽快加大园林绿化的建设进度,通过绿化种植技术,来体现园林绿化校园,营造自然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为了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目标,仅仅是在正常季节的施工和种植,远远无法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目标。由于城市建设规划和绿化任务的加大,迫使园林绿化部门需要加大施工力度,要打破常规,在夏季机进行苗木种植、园林绿化施工,来为加快城市建设部分,争取更多有力时机。

三.夏季苗木种植技术。

1.夏季苗木种植必须要遵循的原则。

(1)适时栽种原则。夏季种植苗木,在选择苗木树种时要注重苗木的生理特性,要考虑苗木是否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夏季种植是在不利苗木种植的气候条件下施工,要最大限度的提供有利于苗木生长的环境,来满足生长需求。

(2)适时栽种原则。夏季种植苗木前,要多了解气象信息,尽量选择阴天或多云天气,在空气中湿度较大的时间来进行种植,并且要尽量在当天结束种植。对于距离较近的当地苗,可以选择避开烈日暴晒的时间来起挖苗木,并做到随起随载,种植完成后及时浇水、扶正和修剪。

2.苗木夏季种植技术。

(1)起苗。要选择树形优美、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苗木。根据运输成本、设计要求,结合夏季特殊环境要求,来决定截干、骨架、全冠,针对所选择的的树种要求,在不影响观赏要求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树枝抽枝,保证骨架枝条,对一些弱枝、小枝进行梳理。通常情况下,需要带土球的树种,其土球直径约为树干胸径的8倍左右,避免过大造成运输成本增加。采用土球进行草绳包装时,要确保包装密实、结实。苗木从起挖到装车的时间,要控制在12小时之内,在堆放时,要做好加湿、覆盖、沾浆处理,以防土球松散、开裂,造成根系外露,影响苗木的成活。

(2)运输。装载带土球的苗木时,要尽量选用吊车来进行装车,装车过程中要轻起轻放,要排列严密,避免过挤造成土球破坏,同时又要避免过松造成土球散坨、松动。装车时,要有规律的排放,避免人员践踏苗木。运输前,要在苗木上加盖草席来进行隔热,用篷布来完整覆盖,并进行适当的加湿处理,避免苗木透风失水。要尽量缩短运输距离,确保苗木的新鲜度。

(3)卸车。运输苗木的车辆要尽量靠近待种植区域,在卸车时,要先解开覆盖的篷布。选择阴凉的地方来堆置苗木,采用吊车轻放带土球的苗木。堆放过程中,要做好防风防晒覆盖。

(4)种植。苗木种植前,要先挖好孔穴,要确保孔穴具有合理的大小和深度。苗木的孔穴直径要比土球大树干胸径的3至4倍距离,其深度比土球高度大2倍树干胸径距离。在种植前,要垫1.5倍的树干胸径深度,周边风化土壤埋植并进行适当的捣实。捣实操作要注意,过松浇水时容易积水、过实又不利于植株根茎透气。在种植完后,土球的位置一般要低于地表5cm左右,超过5cm时埋置较深,容易造成根部不透气,导致苗木窒息死亡。种植深度要根据苗木的类型来选择。合欢、雪松、银杏、广玉兰等类型的种植深度应稍浅,由于植株属于浅根系,耐水性和耐湿性差,特别是在透气性较差的土壤中种植更要注意。法桐、龙柏、柳树等植株的种植深度要稍深,对一些特殊苗木或根部较大的苗木,在种植前要对土球和根部进行喷洒,浇灌生根剂、火力剂等辅助措施。由于深根系植物的喜水性和喜湿性,其蒸腾水分量较大,在种植后要及时做好树堰,并尽快浇洒定根水,及时缠绕草绳进行保湿处理。对排水不良的栽植穴,要在穴底铺上10cm至15cm的沙砾或铺设渗水管,并架设盲沟,进行排水,之后在进行种植。

(5)种植后的技术。种植较大的苗木后,要采用通直的竹竿、木杆设置支撑物进行固定,支撑物的高度根据苗木高度来定,一般要能支撑到苗木的1/3-1/2的位置处,支撑物基部埋入地下约20cm-30cm。常用的支撑方式可选择三支式、双支式、单支式三种。在苗木和支撑物的接触位置进行捆绑,捆绑力度要适中,既要捆紧,又要避免日后摇动损害干皮。

大型苗木种植后,要在略大于种植孔穴直径的周围修筑高度为15cm至20cm的灌水围堰,围堰不得漏水。种植当日要灌透第一遍水,在三日内连续三次灌水,在一周之后,进行第四次透水。同时要结合当地气候特点、苗木根系喜水、植株需水、土壤保水等情况,适量适时浇水,促进苗木生根生长。苗木灌水前要检查土壤的含水量,修筑围堰时不得损坏植株根系。灌水时要防止因为水流过急造成围堰冲毁,避免造成漏水。在浇水之后,如果出现土壤塌陷,导致苗木倾斜时,要及时扶正并进行培土。夏季中雨水较多,要注意植株的积水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为了防止出现涝灾致土壤形成孔洞,要采用埋管、开沟、打孔等手段进行排水排涝。

大型植株栽种后,要搭设遮荫棚,防治阳光的直晒造成植株损伤,同时适时采用草绳来包裹大枝和树干,在早晚时间段,对树冠喷射抗蒸腾剂和喷雾,保湿降温,减少水分蒸发。

(6)病虫害防治。夏季高温高湿天气是苗木主要病虫害的高发季节,特别是食芽害虫、食叶害虫、地下害虫、根腐病、立枯病和螨类等害虫危害。针对不同的病害及虫害进行针对性的防治,防治虫害的,如食叶性、食芽性的害虫与地下害虫所用的药剂不相同,一般用灭幼脲三号、百草一号、吡虫啉、矿物油等药剂进行防治,针对一些地下害虫及天牛类害虫可结合人工捕捉的方式进行防治;防治病害的,则根据病害发生的部位、发生的程度有的放矢的进行防治,一般多用杀菌类药剂进行喷洒,如百菌清、多菌灵、井冈霉素等药物进行防治,同时对于发生病害的植株要整株喷洒,且最好对于防治的药剂进行交替使用,防止产生药物的抗性。

四.结束语:

夏季苗木种植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苗木的成活率,要避免阳光的直射和高温造成苗木生长不利,通过喷水保湿、遮阳庇荫,提高苗木成活率,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1] 刘伦东 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夏季种植技术 [期刊论文] 《上海农业科技》 -2006年3期

[2]魏修祥 夏季大苗移栽技术 [期刊论文] 《林业调查规划》 ISTIC -2006年z1期

[3]唐景和 夏季苗木移栽与管理[期刊论文] 《养殖技术顾问》 -2010年6期

[4]张鑫 浅谈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苗木的技术措施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13期

夏季施工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生产系统节能改造;FCH高效节能泵;基准能耗;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

在氧化铝行业,为了有效降低用水单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循环水系统几乎无处不在。由于工艺设计的保守性,大多数设计者在离心泵的计算选型时,流量和扬程经常被选大。实际运行中,系统的阻力并没有设计的那样大,如果控制阀门全开,流量就偏大,操作者为了节水就会关小阀门,管路流量扬程特性曲线上扬,使系统工作在高液阻、高能耗的工况点,人为增加了“无效”能耗。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水泵装机总容量约24000MW,能耗总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20%~25%,而提高水泵系统运行效率的节能潜力可达250亿kWh/a~350亿kWh/a,水泵系统的节能潜力非常可观[1]。

1.“一种在线流体系统的纠偏方法”专利技术简介

1.1 技术简介

“一种在线流体系统的纠偏方法”是范昌海先生在流体输送节能领域的一项新型专利技术。该技术对在线流体系统实施下列纠偏程序:

①选取在线流体系统的节点,测量流体压力;

②测量系统动力机械的功率;

③检定系统管路的合理性;

④测算系统管路特性;

⑤置换系统的动力机械。

1.2 理论实质

泵的工作点本质不仅取决于泵本身的性能,而且与泵所在的管道系统特性有关,泵输出的流量也就是管道系统所输出的流量,输送流体所消耗的能头也就是流体通过泵所获得的能头。因此,泵的流量-扬程曲线与管道特性曲线流量-扬程的交点,就是泵装置的工作点。在生产实际中,当泵所产生的能头和流量不能满足外界负荷的变化时,常需要人为地对泵装置的工作点进行必要的改变和控制,以满足外界负荷的变化,这种人为的改变和控制工作点称为调节。因此,通过分析泵的性能曲线,可以确定最佳工作点,使泵能够在系统内保持最佳工作效率下运行。

如图1所示,为该技术的理论分析图。曲线h1为离心泵的H-Q特性曲线,曲线η1为离心泵的η-Q特性曲线(在此η指泵的总效率,为泵的水力效率ηh、容积效率ηv和机械效率ηm三者之积。仅前两项与泵的设计有关[2]),曲线he1为泵出口阀门全开时管路H-Q特性曲线,曲线he2为经泵出口阀门控制后的管路H-Q特性曲线;虚线h2、η2是经设计定制的节能泵的特性曲线。

由于原泵的流量和扬程均偏大,当泵出口阀门全开时,h1和he1的交点A为原工作点,出于节水考虑,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对泵的出口阀门开度进行适当关小控制,交点B为阀门控制后的工作点,显然流量下降到Qmin,扬程提高到HB。由于增大了管路阻力,使增大的压头用于消耗阀门的附加阻力上,且泵工作在低效率点(泵效率为η1B),虽然达到了节水的目的,但电机的输出功率可能不降,甚至还会升高,这就人为增加了电耗,留下较多的节电空间。

用节能泵置换原泵后(当然配套电机一般也要更换),泵出口阀门全开,工作点在C点。由于节能泵是根据循环水系统管路特性曲线“量身定做”的,在泵的设计时已考虑叶轮进口直径、叶轮出口直径、叶轮出口宽度等水力参数满足最佳工况点(即C点)的要求,因此,节能泵的工作点可设计在效率最高点附近。这就是FCH节能泵的理论基础。

2.FCH高效节能泵技术在循环水系统节能改造中的具体应用

2.1 系统改造前运行状况

由于考虑了二期工程,循环水系统共设计5台热水泵和4台冷水泵,目前只有一期工程运行,该系统只开2台热水泵和2台冷水泵即可满足生产需要,且2台热水泵和2台冷水泵的出口阀门开度只有20%~50%。目前该系统存在的的最大问题是,4台泵运行严重偏离最佳工况点,效率较低,且部分设备超负荷运行,长期运行会引起故障且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2.2 基准能耗的确定

因季节变化时,系统循环水量会有差异,电耗也会略有差异。考虑到同一台电机的实际功率因数仅与负载有关,不随季节变化,因此只需考察各泵的实际运行电流,即可反映每台泵的实际电耗。

经统计,热水泵冬季、夏季电流的平均值分别为121.1A、121.5A,相差0.4A,相当于夏季电流平均值的0.33%;冷水泵冬季、夏季电流的平均值分别为238.8A、244.8A,相差6A,相当于夏季电流平均值的2.5%。热水泵春秋季、夏季电流的平均值分别为121.1A、121.5A,相差0.4A,相当于夏季电流平均值的0.33%;冷水泵春秋季、夏季电流的平均值分别为232.5A、244.8A,相差12.3A,相当于夏季电流平均值的5%。

根据统计数据,考虑季节差异在内,可推算出全年的热、冷水泵的平均运行电流是:热水泵121.03A,冷水泵238.70A。

由于仅开2台热水泵和2台冷水泵即可满足生产使用,为此针对6月9日~7月8日一个整月30天的4台水泵的平均功率和平均电流进行了统计,并以此作为推算全年基准能耗的依据。则全年基准能耗可定为:

293.2×238.70/244.3+141.7×121.03/ 120.5=428.77kW。经圆整,可确定全年基准能耗为428.5kW(经与负责此改造的厂家友好协商,最终将基准能耗定为422kW)。

2.3 技改实施概况

经与改造厂家双方共同讨论、研究,决定将1#、3#冷水泵和2#、5#热水泵均更换为FCH高效节能泵,原泵拆除备用。技改完成4台节能泵开始投入运行。

2.4 技改后运行现状及节电收益

项目实施后,4台节能泵运行平稳(没有再出现过电流现象),且节电效果非常明显。第二年一季度4台泵平均运行时间2020.43h,共耗电588528kWh,共节电264093kWh,节电率高达30.97%(事实上,如以统计数据428.77kW为基准能耗,则实际节电率达32.06%)。由于循环水系统几乎全天候连续运转,可以预计每年可节电量约112.92万kWh。

3.结论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 五”规划》规定:“努力促进节能降耗。围绕‘十一五’节能目标,加快研发和应用重大节能降耗关键技术,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能源资源浪费,缓解能源资源压力。着力推广应用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技术、单项节能改造技术与节能技术的系统集成、节能型的生产工艺、高性能用能设备、可直接或间接减少能源消耗的新材料,以及节约能源、提高用能效率的管理技术。建设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高能耗行业的节能降耗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可以预见,范昌海先生的“一种在线流体系统的纠偏方法”发明专利技术,在仍处低迷的氧化铝行业,尤其是在氧化铝厂循环水系统节能改造中,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参考文献

[1]王杰,张生安,燕增伟.轮循环水系统节能技术的应用[J].化工装备技术,2011年2月第32卷第1期:54-58.

夏季施工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季节性;施工技术

1引言

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的良好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农业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第一产业,也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长远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的经济是否良好发展有赖于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农作物的生产质量、农作物的产量等,而要保证其农作物的整体水平必须得到及时的灌溉和水分的补充,并且对水资源合理应用,使农作物恰当适应旱、涝的不利影响。所以,我国对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视度非常高,希望农田水利工程能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和安排,更好的为农作物茁壮生长提供及时的灌溉。目前,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最严重的就是季节性因素,其夏季、冬季、雨季等气候、温度、湿度的变化对施工技术的要求特别高,因此,我国对农田水利技术的研究也在逐步加深。

2农田水利工程在夏季的施工技术

在我国,夏季普遍气温较高,空气干燥,含水量较低,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影响较大,经常出现混凝土凝结的假象。另外,夏季高温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和工作难度有所影响,从而出现使农田水利工程的工期延长,成本费用增加,工程质量偏低等恶劣现象。

2.1混凝土材料受夏季影响的使用特点

夏季的高温,混凝土容易出现假凝现象,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坍塌,而且其捣固、泵送操作的难度加大。而且其成型后的晾晒过程,受高温暴晒的影响,使外表皮急速风干,而里面缺失半湿半干状态,再加上昼夜温差的变化,很容易造成塑性裂缝,温差裂缝。

2.2针对其干扰因素采取的措施

首先,对于混凝土的搅拌,一般利用减水剂进行调和,保证其凝结形状。而且要充分考虑到水化热的相关数值,为了减少混凝土对相关设备的损害,需要减少其暴晒的可能,最好将其置于通风阴凉处。在搅拌时最好使用冷水,但不能使用冰块,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将泥沙材料进行覆盖混合。其次,要注意材料的运输,由于受气温的影响较大,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要做好保温措施,避免混凝土提前凝结。最后是模板、浇筑,夏季高温会使模板干缩出现裂缝,必须做好及时填塞工作,并在浇筑前将其充分浸湿。在浇筑时要恰当的控制其筑层厚度,以减少内外温差,浇筑后立即用薄膜包裹并置于阴凉处,避免水分快速流失。

2.3夏季高温对施工技术的要求

工程的施工技术就是砌筑工作,夏季高温,天气干燥,且阳光暴晒容易使水分蒸发,因此,在砌筑施工时,砂石砖块中含有的水分会迅速蒸发,出现干裂情况,从而影响其正常施工。为此,一般在砌筑时对其喷洒水雾,设置凉棚等补救措施,保证其墙柱面的湿度,从而保证其施工质量。

3农田水利工程在冬季的施工技术

在我国,冬季的突出特点是气温偏低,空气湿度较高,气温较低对混凝土材料的影响非常严重,而且,冬季低温、空气湿度大,施工过程中的水分不易蒸发,且容易使水分凝结成冰,其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对施工材料及施工技术的影响非常严重,因此,做好防寒、防冻及保暖工作是主要应对措施。

3.1混凝土在冬季的合理使用

冬季气温偏低,通常在温度低于零下2度,混凝土就会出现结冰的现象,无法进行正常的水化过程,混凝土的整体会因为水的冻结而是体积膨胀,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所以,冬季混凝土的使用要与结冰的情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处理好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强度减低速度会随结冰时间的提前而增加,那么我们只要在冬季施工时进行防寒保暖工作,就能降低其因低温结冰带来的影响,避免对施工过程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2冬季的施工技术要点

在冬季施工时一般采取人工加热等保温措施保证混凝土的使用温度维持在5摄氏度以上,以降低其结冰凝固的可能,并且要特备注意浇筑完成后的保温工作。通常情况下,冬季的保温措施有原材料加热法、蓄热法、保温养护法等。如果在原材料使用过程中温度过低,应及时注入热水进行搅拌,也可以通过加热骨料以达到升高温度的目的,同时,注意确保水泥的温度,全面保证其施工质量。

4农田水利工程在雨季的施工技术

4.1做好雨季的排水、防雨工作

雨季的主要干扰因素即积水、防雨、防滑问题。第一,积水的影响,许多施工材料受水的影响很大,所以,要保证其排水系统的顺畅,做好排水工作,不得使施工材料浸泡在积水中,避免影响其材料的内部结构变化。第二,防雨问题,许多施工设备实施及材料会因为受到雨水的淋湿而发生侵蚀或变质现象,从而影响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设备的运行效率,为此必须做好防雨工作,保证各施工设备材料置于干燥的环境下。第三,防滑问题,该问题主要是在运输设备及浇筑、砌筑墙面的过程中要避免雨水的浇灌而产生的滑落而引起的不必要经济损失。

4.2注意雨季施工材料的混合比例

由于雨水的影响,防雨和排水工作不可能做的十分完好,而此时的雨水会对个别材料与水的混合比例造成干扰,比如石灰搅拌过程中水和灰的比例,所以要特别注意雨季对石灰的保存和使用。另外,在施工材料的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雨水对材料的影响,雨季的湿度较大,含水量极高,对个别施工材料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浇筑过程中内外水分的差值,避免其误差影响最终的施工质量。

4.3雨季施工的其他注意细节

在无防雨措施的小雨环境下砌筑墙面时,要注意适当减小水灰比例,并及时做好排除墙面积水工作,保证其施工结果表面的美观化。如果恰逢暴雨或大雨天气,应马上停止施工操作,并采取措施将其完成的工程进行覆盖,在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清楚其完成的墙体的表面石灰浆软层。如果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对刚完成的工程进行重建,因为,大雨或暴雨会严重冲刷其表层的石灰浆,影响其美观及施工质量。另外,雨期施工及停雨后,被淋的墙体或是砌筑用的砖瓦材料都会吸收较多的水分,在砌筑的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在进行施工时容易产生移位、脱落或滑块的现象,且不易保证墙面的整齐光滑效果。所以,在雨季施工,一些小的细节问题需要特别的注意,不得大意。

5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提高其农业的生产力至关重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保证和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十分重要,要想发挥其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必须科学合理的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受季节性夏季、冬季气温变化及雨季降水量的影响最为严重,只要充分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就能极大的保证其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

作者:孟立敏 单位:秦汉渠管理处

参考文献:

[1]王树林.在土地整理施工过程中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4).

[2]陈秋爽.论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难点与对策[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05).

夏季施工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冬冷夏热;节能;建筑;设计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虽然国家在不断加大建筑节能工作的力度,相继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法规和兴建了大量的节能建筑,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就住宅建筑节能整体的发展水平而言,我国仍然处于十分落后的地位,所建的节能住宅,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远远没有达到节能50%的要求。特别是夏热冬冷地区,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在节能减排方面更是不甚理想、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的热工设计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北方寒冷地区和热带地区不同,建筑的热过程涉及夏季隔热、冬季保温及过渡季节的除湿和自然通风等四个阶段因素。在夏热冬冷地区在进行围护结构热工设计应根据这一地区的气候特点同时考虑冬夏两季不同的热量传递以及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建筑热湿的双向传递过程。

1气候特点与用能方式

1.1气候特点决定技术要求

夏热冬冷地区气候显著特点为:夏季炎热,冬季湿冷,台风影响严重,长年湿度很高。于是在建筑节能上要求围护结构既要考虑冬季采暖,更要兼顾夏季隔热,同时还要求能够具备防潮防水的功能。相比而言,北方采暖地区建筑节能则只需要解决围护结构冬季保温问题,而南方夏热冬暖地区则只需解决围护结构夏季隔热问题。因此,对于夏热冬冷地区而言急需研发兼保温和隔热双重功能及良好的防潮性能的材料与技术体系。

1.2用能方式决定能耗模式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用能特点为:以空调为主;集中于夏季制冷;间歇式用能;分室使用。因此这一地区在建筑用能方面与北方采暖地区建筑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前者建筑用能以夏季制冷为主,在用能方式上具有间歇式、分室用能的特点,无论夏季制冷还是冬季采暖,冷热源均以空调器为主;而后者建筑用能以冬季采暖为主,用能方式上实行统一供暖制,且采暖期室内几乎所有空间24小时不间断供暖。用能方式的不同将导致两地区建筑(尤其是居住建筑)能量耗散模式的本质差异。从而也决定了节能设计方法的不同。然而夏热冬冷地区的相关的节能基础理论研究几乎是空白。

2 夏热冬冷地区模式的能耗模式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由于间歇式、分室用能的特点,其能量耗散的模式与北方模式不同。根据课题组针对本地区居住建筑的调研:在用能时间上,这一地区冬季采暖期间空调运行时间平均每天不超过4小时,夏季制冷期间,平均每天空调运行时间8到12小时; 同时在用能空间上,即使是严酷的夏季,同一时段内建筑室内最多 1/3-1/2的空间使用空调。这样的一个用能特点下,导致这一地区建筑内部热环境相对复杂且恶劣,室内非用能房间与室外的温度环境相差无几。所以,此时建筑物内部不再是恒温体,能量耗散的方式不再是单一的向外,用能房间的能量除了向室外空间传递外,还会向室内非用能房间传递。

由此可见,夏热冬冷地区目前的节能模式事实上是平移了北方采暖地区的模式。而对于本地区居住建筑而言,其正确的节能模式应是: 用能方式上间歇式、分室制冷,室内用能空间与用能时间均不及北方地区的1/2( 即用能频率不及北方建筑的25%); 能耗模式上室内热环境相对复杂,不再是恒温体,能量耗散的途径不再是单一的向外,用能房间的能量向室外及室内非用能房间同时耗散;设计方法上应引入以户( 室) 为单元、内外兼顾的节能设计计算模式;控能关键上应内、护结构并重,均衡控能。

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研究方向的思考

3.1 能耗模式的研究

基于夏热冬冷地区气候条件,以及间歇式、分室用能的特点,开展本地区建筑能量耗散模式的研究,通过提炼能耗模式建立适合于本地区能耗计算分析方法,从而对于散失到并不需要用能空间的能量进行设计计算和有效控制,实现能耗设计模型与实际能耗方式一致,并为本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例如,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建筑,尤其是空调建筑,在钢筋砼墙上做外墙外保温系统时,单纯考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是不够的,应分析内部结露,并验算湿度的增量,注意材料层次的分布;必要时采取防结露的构造措施,避免保温层内湿度过大影响保温效果甚至因此对保温层造成破坏。夏热冬冷地区夏季除了空调建筑外,其他普通住宅和办公楼虽然保温层内部也有结露的现象,但供冷期的湿度总量不会超过材料的允许湿度增量,在供冷间歇期会逐步的蒸发,对隔热效果的影响不大;冬季由于室外比较干燥,相对湿度不高,对于外墙外保温可以不考虑结露的影响。

3.2 节能设计方法的研究

基于本地区的能耗模式,在设计方法上引入均衡设计、内外兼顾的思想,开展内、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平衡控制研究,创立内、护结构与楼面,门窗与围护结构的热工平衡方式,合理设定内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实现均衡节能。从而形成基于夏热冬冷地区能耗特点的以户( 室) 为单元的建筑节能设计模式,摆脱目前不符合地区实际的以整栋建筑为单元进行设计的北方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本地区建筑节能理论节能率与实际率的一致性

问题,实现节能与节约同步。

例如,外窗辐射影响室内节能效果的解决措施。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均属于夏季炎热地区,在这些地区,建筑防热是避免室内过热,窗户是围护结构传热的薄弱部位,窗户防热是建筑防热的重要内容,降低空调能耗的主要措施。夏热地区窗户节能的重点:尽量减少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热量,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窗户由太阳辐射进入到室内的热量比基于室内外温差的热量大,尤其是西向窗户的辐射热量比温差得热大的多,占热流的绝对主导地位。因此减少辐射得热是夏热地区建筑物外窗节能的首要任务。对辐射得热的控制首先是对太阳直射的控制,其次是对天空散射及环境反射辐射的控制。在夏热冬冷地区,南向窗户一般对应于主要使用房间,在满足采光和景观的需求的基础上,有必要采取遮阳措施对辐射得热进行控制。北向窗户部分时段也可以接受到太阳辐射,天空散射与环境辐射占辐射得热的主要部分,和南向窗户类似,有必要采取遮阳措施。东西向窗户长时间接受太阳低角度直接辐射,采取遮阳措施,减少由窗户进入室内的辐射能,对维持室内良好的热环境,降低空调能耗具有很大的意义。采用活动式遮阳减少夏季空调能耗,又不增减冬季采暖能耗,对建筑节能有很大意义。

3.3 节能应用体系的研究

基于防火、安全与耐久等方面的需求,开展夏热冬冷地区适用节能应用技术体系的研究。以内护结构的自保温化、无机化等为技术手段,研发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性能的墙体材料及其成套应用技术。

4 结语

建筑节能是世界性的大潮流和大趋势,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和热点,对于我国夏热冬冷地区而言,在国家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大力推广民用建筑节能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具有显著的意义。

参考文献:

夏季施工技术论文篇(5)

一、注重抓好夏季检修工作、为冬季供暖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我们供热队早动手、早安排,根据2010——2011年供暖期锅炉、供热管网运行的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了夏季检修计划,5月1日停炉后我们全面展开了夏季检修工作。

今年夏季我们供热队对全队的13台蒸汽锅炉和14台热风炉进行了全面的检修,特别是对工业十吨锅炉房的1#、3#锅炉进行了大修,更换了锅炉的承压管,对锅炉从新打前后拱,其余的蒸汽锅炉进行了常规的检修,对锅炉的炉排、鼓风、引凤、出渣、上煤、除尘设备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修。在自检工作项目上我们承担了各类电机、水泵、排污阀、安全阀、高低水位报警器等的检修工作,今年夏季全队共计检修各类水泵30余台,各类电机100余台,排污阀200余个,各类截门260余个,检修安全阀28个,检验压力表50余块,清洗水位表28块,我们还对锅炉的软化罐、外水池、生水池、沉淀池、烟道进行了清理,对锅炉的操作盘进行清理,室内老化线路进行更换。

在管网检修工作中,今年夏季我们共计检修各类管网7000余米,其中外委施工4500余米,自检项目约2500余米,我们对腐蚀严重的工业广场主汽管进行更换,更换8寸管70余米,南梁宾馆主汽管更换6寸125米,更换综合楼浴室室内外主汽管及穿地管6寸50米、4寸40米、,穿地管1.5寸30余处,我们还对家属楼21栋供汽不足的情况进行管网改造,由过去的室外供汽改为地下室直供,改造4寸管网150余米。我们还对高山主井室内外采暖设施进行了全面的维修,更换各类管材400余米,特别是对装车塔皮带走廊管网进行优化布置,供热管道由过去的皮带支架下改为侧墙壁挂,降低了管道腐蚀,延长了管网使用寿命,便于了双方设备维修,共计更换4寸管材270余米。今年我们还对家属楼主地沟进行了整修,原地沟空间狭小,地沟内管网密集,不便管网维修,现提高地沟45公分,共计长度73米,总计开挖土方150余方。为了防止锅炉运行时蒸汽带水的问题,我们还对家属楼主沟沿途增设大型疏水装置6套,解决了管网供汽时的水堵问题。

二、加强供热工作管理、努力提高冬季供暖质量

10月1日我们按照矿领导的工作安排,工业十吨锅炉房、家属锅炉房、高山锅炉房进行了试供暖并取得了成功,10月1日供暖充分体现了我矿党政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决心,为全矿员工家属营造了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锅炉运行后我们规范了水暖工服务行为,突出抓好优质服务,服务好不好用户最有发言权,我队坚持把用户满意作为衡量供热好坏的重要标准来抓,我们继续开通两部热线电话7080216、7080872,全天24小时接待用户们反映的供热问题,我们要求全队干部职工牢记用户满意是我们的服务宗旨,真正做到用户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急用户所急、想用户之所想,用百分之百的诚心为用户亲情服务。其次我们在广大水暖工中开展“深入用户、倾听意见、改进工作、树立形象”活动,要求全队的水暖工对所管辖区域的用户进行走访,及时了解供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征求用户们对供暖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处理与整改。第三,我们严格执行全队干部员工值班制度,我们对值班干部、调度员、锅炉房各工种的值班人员以及水暖组的值班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安排,要求值班人员全天24小时处理各类分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要求队值班干部要全面掌握全队供热设施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要组织协调处理,情况严重的要向上级调度部门反映,对单位部门或员工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安排处理,并落实到人,处理完毕要有汇报记录,我们争取做到小事故不隔天,大事故不隔夜,在第二天的早班会上值班干部要对当天值班中所发生的情况进行通报,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我队今冬的供暖质量,服务水平较往年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家属楼地区无供暖死角,用户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三、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确保全队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安全工作是我们供热工作永恒的主题,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高危行业的蒸汽供热工作尤为重要。首先我们加强员工的安全学习,提高认识,从思想上提高保证,我们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创新方法、为学习安全理论知识创造了条件,我们还利用员工培训、周三安全学习日、班前、班后学习等多种形式,营造学习理念,用理念的良好氛围,结合安全工作实际,深入组织理念研讨活动,使安全工作深入人心。其次,我们还由队安全副队长、技术员等组成安全工作组,每周不定时对全队锅炉房、水暖进行安全检查,把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责令各班组及时进行处理,同时还在周三安全学习日上进行通报,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全队的安全事故隐患处理在萌芽状态,全队一年来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保证了我队大型锅炉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加强员工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

为了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今年6月1日至7月15日,我队组织了43名员工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司炉、化验、起重机司机和装载机司机的培训工作,其中复训35人、初训8人,经培训43人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取得了合格证件,保证了员工持证上岗。7月中旬,我们还组织了化验员、水暖工参加了矿组织的技术比武工作,经过激烈的比赛,顾慧春、贠翠珍、冯艳分别荣获化验前三名,吴刚、孙华、谭二全分别荣获水暖工前三名,并得到了3000、2500、2000元的奖金。进入9月,我们队内部组织了季节性临时工司炉培训工作,培训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形式进行,每天由队技术员进行授课,对锅炉的构造、工作原理、司炉工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等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培训结束进行了结业考试,经测试参与培训的人员理论知识不同程度得到了提高。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比武有效地提升了我队员工的整体技术水平,也激励了我队员工学技术的热情,为我队打造了一支高技术素质和安全素养的员工队伍。

五、大力开展修旧利废、小型材料回收节约工作

我们供热队积极响应矿工会的号召,在全队大力开展了修旧利废和小型材料节约工作,在今年夏季检修期回收废旧管材、钢铁共计40余吨,回收就暖气片500余片,修复利用100余片,回收各类钢砖10000余块,修复各类截门、排污阀50余个,几项共计节约资金25万元,一年来我队的小型材料回收节约工作多次受到矿竞赛委员会的好评与奖励。

六、加强支部建设、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全队各项工作

我们供热队党支部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探索党员干部教育工作与岗位责任相关联系的长效机制,一是强化学习,努力建立学习型党支部;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注重廉洁自律;三是继续实施党员“一帮一”工程,做好帮困结对子工作;四是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继续加强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教育,充分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五是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大身边先进典型宣传力度,继续开展了“月评十好”活动和“电子道德银行”创建活动。为了丰富广大员工的文化生活,我们供热队组织员工参加了矿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和各项体育比赛,并在各种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满足了员工群众们的文化需求,提升了员工们的文化素质。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夏季检修深入扎实,冬季供暖正平稳有序地进行,在下一年度工作中,我们要贯彻好张董事长和郭总经理在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努力提高供热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为全矿员工家属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锅炉严重缺水,由于我矿污水处理厂现在停止运行,供水站白天停止对锅炉房供水,夜班的供水仅能维持夜班和早班锅炉运行,供水的短缺严重地制约了锅炉正常运行。

二、技术岗位人员短缺,技术力量薄弱,近两年我队调往井下人员多达40余人,且多为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现我队急需一批年轻的后备技术力量,以保证我队技术工作的正常协接和我队供热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0一二年的工作打算:

一、根据本采暖期锅炉、管网的运行情况科学合理制定二0一二年度夏季检修计划,并根据计划扎实有序地开展夏季检修工作。

二、拆除大车库锅炉房,从新安装热水锅炉。

三、高山装车塔更换一台热风炉。

四、做好家属锅炉房四台锅炉大修工作。

五、配合矿相关部门做好东门锅炉房的搬迁工作。

六、完成好高山主井热风房的配套续建工程。

七、继续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突出抓好供热优质服务,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度,提高供热质量。

八、抓好全队的安全生产,做好锅炉、管网事故应急准备,落实好应急措施。

夏季施工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 高校;三学期制;改革困境;实例;启示

三学期制是将一学年分为三个学期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1736 年美国的威廉玛丽学院首先实行三学期制,到1860年,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科学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克拉克大学都已采用三学期制。后来其他国家(如英国及许多英联邦国家)的全部或者部分高校采用。[1]

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基本是两学期制。为克服传统两学期制学期时间过长的弊端,改变两学期制对我国高校教学的束缚,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能力和实践能力,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大学曾试办暑期学校,但由于办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后勤管理等原因被迫恢复两学期制。2004年,北京大学再次进行暑期学校模式试点,随后,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也相继开设了形式不一的“小学期”。2005年前后,我国大学出现了第一次学期制改革热潮。目前,实施三学期制的大学有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贵州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及南华大学等几十所高校。在我国,三学期制大都是将一学年分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即在原有两学期的基础上从每学年的上、下学期中分别抽出相对较短的几周时间构成一个短学期。

南华大学在2015年8月开始正式实施三学期制度,也是从原来的两学期制的20+20周,变为三学期制的19+4+19周制。详细来说,三个学期分为春季学期(19周)、夏季小学期(4周)、秋季学期(19周)三个学期,其中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对应于原来两学期制的上半年学期、下半年学期,夏季小学期时长为4周,开始于8月下旬,结束于9月下旬。夏季小学期结束后并不放假,立即接着秋季学期(9月下旬至次年1月底)。三学期制实施后,春季学期基本与原来两学期制的上半年学期没有区别,但秋季学期开学时间比原来的下半年学期有所推迟,从9月下旬才开始上课。由于夏季小学期和秋季学期连在一起,且中间没有放假,实际上夏季小学期和秋季学期可以看做是一个大学期。从大一到大四,学生都有夏季小学期,分为夏季第一学期、夏季第二学期、夏季第三学期、夏季第四学期。夏季小学期开的课多为实践课程、选修课程或讲座等。

一、南华大学实施三学期制遇到的困境

1、制定三学期制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

从两学期到三学期制的转变过程中,需要更改和制定培养方案。每个学院的每一个系都需要更改三学期培养方案和与之相对应的三学期课表,这需要花费很多的工作量。但这些工作并非交由教务处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而是由每个系的任课教师自己完成,这样会有一些问题:一方面,这大大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因为教师已经承受了大量的教学科研工作,已经非常繁忙,此时又得加班加点地进行培养方案和课表的制定,苦不堪言;另一方面,由任课教师在百忙之中制定的课表,忙中有错,其成熟性和科学性还有待商榷。

在三学期制度实施之前,学校各院系并没有讨论要实施三学期制,在学校教务部门突然通知各学院要实施三学期制后,各院系才开始讨论和制定培养方案和课表。从开始接到通知到最后的实施三学期制,实际上只花了半年的时间。各院系的三学期课表和培养方案大部分是在原来两学期制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仍然比较草率。如在原来的两学期制里,实际已经有足够的实践课程,三学期制实施后,这些实践课程原封不动被调到夏季小学期了。以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为例,夏季第一学期主要是实施军训,夏季第二学期是实施核工程与核技术认知实习,及公共基础认知选修课程;夏季第三学期是一门选修课程;夏季第四学期是课程设计。其中军训是原来就有的,核工程与核技术认知实习、课程设计都是原来两学期制度中调到三学期制中的夏季小学期的。

2、浪费教学资源

南华大学实施的三学期制中,在夏季小学期,任何教职工都正常上班,包括任课教师、后勤、行政、图书馆等。这样实施的目的是吸取部分高校的经验,因为在某些高校里,小学期里后勤跟不上,图书馆、行政等基本上不上班,引发许多矛盾。但是,当三学期下所有教职工都正常上班后,很多没有课时的教职工既不上课,也没有其他任务,在整个夏季小学期处于闲的状态,这样实际上是在浪费教学资源。

3、教师对三学期制的不适应

教师在三学期制中,教师工资待遇等一切不变,但实际上一年要比两学期制多上两个星期的课。对于夏季小学期有教学任务的教师来说,三个学期制下教师的工作量增大了,放假时间减少了,这样会减少了教师的科研时间以及个人生活的时间,会给教师造成一定压力。且夏季小学期和秋季学期连在一起,这样两个学期实际上是一个大学期,不但没有将原来两学期制时间过长的弊端去除,反而加长了学期时间,给教师带来很大的疲劳感和不适应。

4、学生管理问题

在三学期制下,对学生的管理上会比两学期更加困难。学生对三学期中的夏季小学期普遍的感觉是,这是一个比较轻松的学期,这个学期只要去听听讲座,上一上实践课就可以了,考试或考察都很容易。在这种心态下,学生的学习态度差,同时,学生逃课缺课严重。另外,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晚上不归寝的情况也比两学期严重,很多学生夜不归宿。更有甚者,由于课程安排的不合理,有些年级的学生在夏季小学期的很长一段时间竟然没课,学生天天窝在宿舍玩游戏上网,晚上出去逛街等。这些都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和不少困难。

二、南华大学实施三学期制带来的教学负面效果

1、课程量不够引发的问题

由于南华大学实施三学期制比较仓促,统筹和规划不够,夏季小学期制开设的课程量不充足。由于课程安排不够,许多学生无所事事,天天玩游戏,白天出去逛街,晚上很多学生通宵外出,直至秋季学期开始才认真上课,给教学带来很大负面效果。这个问题是三学期制实施以来最大的一个问题,受到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诟病,以至于在夏季小学期上到一半左右,教务处下达紧急通知,要求各系将本应该在秋季学期上课的部分课程,提前安排到夏季小学期开课,以补救夏季小学期部分学生无课可上的局面。

2、教师开课问题

夏季小学期涉及到要开新课,到底该开什么课,如何开,实际上要经过充分调研和讨论,并根据实际需要来制定;即使经过讨论后决定开课,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开这门新课用什么教材?教学大纲?课件的制作?如何授课?如何系统的将这门课讲好?这方面也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准备。另外,各院系教师在学校教务部门的通知下,为了完成工作量勉强开课,教材、教案、教学计划皆不完善和成熟。同时,学校教务部门对新开的课程审核或评估不够,这些新开的选修课基本上由各系讨论制定后立即使用。

另外,由于夏季小学期开的大部分是选修课,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也比两学期要差,课程教学随意性大。

3、考核宽松,学生学习态度差

由于夏季小学期选修课程集中出现在一块,大都不需要考试,或者对考试的要求比较低,学生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态度也比较差,这样造成的学习效果较差。而同样一门课程,如果课程设计放在两学期,学生能认真学习,放在三学期,学生的学习态度明显变差。

4、超长学期造成学习疲劳

对于课程比较满的学生来说,他们其实是比较疲劳的,因为夏季小学期结束后,中间没有休假,立即进入到第三学期。这样第二第三学期实际上是可以看做一个超长学期(19周+4周=23周)。另外,小学期上完课立刻考试,给学生的复习时间并不多,学生必须快学快考,这样对知识的掌握并不够扎实。

上述是南华大学三学期制实行以来的主要问题和弊端。当然,南华大学已经意识到刚开始实施三学期制后造成的上述弊端,已经着手进行改进和改革。

三、总结

南华大学在开始实行三学期制度时,遇到了一系列困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困难和缺点实际上在其他大学也出现过,如80年代的北京大学,国内一些相关高校也曾报道过类似情况。[2-4]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只看到三学期的优点,没有意识到三学期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在准备不充分及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实施三学期制造成的。

表面上看,南华大学实施的是三学期制,但夏季小学期跟秋季学期连在一起,且中间没有放假,基本上夏季小学期和秋季学期就是一个学期,这样它实际上还是两学期制,只不过由原来的20+20周的两学期制变成19+23周的两学期制,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不但没有将学期缩短,反而增加了学期的时间,给学生和老师带来困惑和不适,造成一些弊端,严重浪费教学资源。

实际上,国外最初为什么要设立三学期制,是因为两学期制的每个学期太长,实施三学期后,将每个学期的时间缩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缩短培养时间。针对二学期制的弊端,国内各高校在学期制改革中新设的“小学期”,本意是不错的,但不能机械,不能认为三学期制就一定是好的,不能标新立异,为改革而“改革”。两学期制在中国有长久历史,被大部分高校所采用,目前运行平稳,两学期制度虽然有一定弊端,但并不意味我们一定要实施三学期制度,因为目前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在中国实施三学期制就一定比两学期制要好。是否施行三学期制,各高校应该在考虑到本校师资、教学、软硬件设施及配套措施等各种实际情况下进行综合考虑和权衡,而不应该盲目跟风,为教育改革而“改革”,否则会适得其反。

总的来说,为改革而“改革”,匆促实施的形式上的三学期制,其实是换汤不换药,既严重浪费教育资源使用率,又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如果要实施三学期制,必须充分调研高校的实际需要,并完善各项制度和相关配套措施,预先将三学期制可能的弊端消除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两学期制的弊端,将三学期制的优点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王敏.美国高校三学期制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2] 赵秀敏.多学期制应当慎行[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31-36.

夏季施工技术论文篇(7)

(1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杭州310020;2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310024;3余杭区农业生态与植物保护管理总站,浙江余杭311100;4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余杭311100)

摘要:为提高烟粉虱预测预报和持续控害水平,采用黄板诱集法连续4 年(2009—2012 年)对设施大棚内蔬菜作物上烟粉虱进行系统监测。结果表明,烟粉虱种群数量受种群内因和气候外因的协同作用上下波动,全年主要呈双峰型曲线变化,分为夏季高峰期(7—8 月)与秋季高峰期(9—10 月)。年度间种群数量存在较大差异,2009 年和2010 年为烟粉虱的重发年,2011 年和2012 年烟粉虱的为害较轻。不同设施蔬菜作物上烟粉虱的发生量不同,黄瓜上最大,茄子、番茄上其次,辣椒上最少,表明杭州地区烟粉虱对设施蔬菜的趋性为黄瓜>茄子、番茄>辣椒。选择不同时期虫口基数、气象资料(温度、湿度、光照等)作为预测因子,共筛选出了29 个因子(19 个气象因子、10 个前期虫口密度因子)进入回归模型,分析历史数据,使用逐步回归法组建了不同设施蔬菜上烟粉虱高峰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模型,其中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消长的关键因素为种群基数和气温。

关键词 :烟粉虱;黄板;诱集效应:模型测报

中图分类号:S436.3,S431.19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762

基金项目: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以生态控制为主的蔬菜病虫害IPM关键技术研究”(20130432B03);杭州市农业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z1-3)。

第一作者简介:洪文英,女,1967 年出生,浙江杭州人,高级农艺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植保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通信地址:310020 浙江省杭州市杭海路434-1 号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Tel:0571-86781354,E-mail:hongwy@hz.cn。

收稿日期:2014-08-01,修回日期:2014-09-26。

0 引言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害虫,属同翅目粉虱科,热带、亚热带及相邻温带地区均有分布。烟粉虱作为多食性害虫,寄主种类繁多,危害范围较广,主要为害棉花、大豆、蔬菜、花卉及园林植物等。主要以成若虫刺吸汁液、分泌蜜露危害,诱发煤污病、传播病毒等,影响植株生长,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1]。烟粉虱生物型较多,浙江省发生的烟粉虱主要为外来入侵生物B型、Q型的混合种群,其中B型烟粉虱存活力强、产卵量大,为害最为严重[2]。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烟粉虱在杭州市设施蔬菜如黄瓜、番茄、茄子上大面积发生,世代重叠,危害连年加重,农民大量使用化学药剂防治,使得虫体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农残超标风险增加,成为杭州市设施栽培蔬菜安全生产的一大障碍。因此,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控制烟粉虱的危害,已成为农业安全生产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对于烟粉虱的控制技术多年来主要依靠化学防治,随着其种群抗药性的不断增加,害虫为害程度不断升级,单纯的化学防治已失去了良好的效果[3-5]。因此,对烟粉虱发生进行监测预警,通过其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种群消长规律和预测预报技术研究,研发其可持续防控技术,实现适期防治和区域性综合治理,抑制烟粉虱扩散与蔓延,已成为当前国内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6-8]。黄板诱杀技术作为绿色防控的主要措施之一,近年来在害虫的预测预报中也成为常规的技术手段。目前关于黄板诱杀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诱控效果和田间防治中的应用技术[9-12],结合田间基数调查进行种群数量消长规律与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以往的报道中关于其模型测报技术的研究多是通过单一性地分析与种群基数、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建立预测模型,未进一步结合各影响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通过系统监测不同寄主作物上烟粉虱的种群动态变化,借助统计学原理和数学方法分析各影响因子,建立数据模型进行早期监测预报还尚未有报道。本研究在不同设施蔬菜作物上采用黄板诱集烟粉虱进行持续监测,以不同时期气象资料(温度、湿度、光照等)及虫口基数作为预测因子,应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其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模型,对比分析区域性农田生态系统中不同寄主植物烟粉虱种群周年消长规律,探索其预测预报技术及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应用差异,为生产中烟粉虱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试验于2009—2012 年在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乔司试验基地进行。栽培条件为四连栋大棚,全年种植蔬菜茄子-黄瓜-番茄-辣椒,每栋大棚种植1 种蔬菜作物,试验种植茄子品种为‘杭茄一号’,黄瓜品种为‘津优1 号’,番茄品种为‘903’,辣椒品种为‘杭椒1 号’(‘鸡爪’ב吉林’),行距为50 cm,种植面积均为240 m2。于每年10月播种,2月移栽定植;下半年7月播种,8月底移栽定植。田间管理按当地常规栽培管理方法进行。

黄板由河南省佳多科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经剪切,规格为7 cm×10.5 cm。

1.2 试验方法

1.2.1 黄板监测烟粉虱种群数量2009—2012 年每年5月份安插黄板,在各大棚蔬菜区域每6 m×5 m安插一块黄板,黄板下缘距地面约80~100 cm,平行跳跃法排列。调查时间为每年5—10 月,每隔7 天调查一次,记载黄板上诱集到的烟粉虱数量,并更换新的黄板。1.2.2 烟粉虱发生预测模型的建立利用2009—2012年设施栽培蔬菜上黄板诱集到的烟粉虱数量监测数据,结合气象资料和田间调查情况,运用烟粉虱种群的时序连续性和数量波动性等变化规律,分析影响种群数量消长的主要相关因素,筛选种群与气象等相关因子进行拟合[13-14],应用spss 19.0 软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设施栽培蔬菜上烟粉虱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模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粉虱总体种群消长规律

2009—2012 年5—10 月不同寄主作物上烟粉虱数量黄板监测诱集结果见图1。结果表明,各年度间诱集到的烟粉虱种群数量差异较大:2009 年单卡黄板诱集到的烟粉虱数量为8490 头,2010 年诱集到的烟粉虱为5657 头,降低33.4%,2011 年单卡黄板诱集到的烟粉虱数量仅为2009 年的36.2%(3076 头),2012 年黄板诱集烟粉虱数量与2011 年较为接近,为3409 头。说明2009—2010 年为设施蔬菜烟粉虱的重发年,2011—2012 年烟粉虱在设施蔬菜上危害较轻;各年度间烟粉虱发生情况与种群内因、气候外因等相关,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不同的设施寄主作物上诱集到的烟粉虱数量不同。从单年来看,2009、2010 及2012 年这3 年设施栽培的黄瓜上黄板诱集到的烟粉虱数量最多;从总体来看,这4 年黄瓜上黄板诱集到的烟粉虱数量也明显高于其他3 种蔬菜作物,为5945头,番茄与茄子上黄板诱集到的烟粉虱数量相近,分别为4980 和5007 头,辣椒上烟粉虱数量最少,为4699 头;不同寄主作物上烟粉虱成虫诱集密度大小依次为:黄瓜>茄子、番茄>辣椒;黄瓜与辣椒上的烟粉虱成虫诱集量差异显著,其他寄主作物间差异均不显著。烟粉虱对颜色、挥发物质等因素的反应影响其对寄主植物的选择,不同寄主作物烟粉虱数量差异较大。

2.2 不同设施蔬菜作物上黄板诱集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

2.2.1 设施茄子上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2009—2012年在设施茄子上黄板诱集烟粉虱种群监测系统结果见图2。年度间烟粉虱种群动态变化差异较大,发生高峰期各不相同。2009 年设施茄子上烟粉虱自6 月下旬起,随着温度升高,烟粉虱种群数量迅速上涨,7 月中旬出现第1 个发生高峰,进入8 月后烟粉虱数量有所回落,出现一个相对低谷,但进入10 月后种群数量回升,出现第2 个发生高峰,呈明显双峰型曲线变化。2010年设施茄子上烟粉虱种群数量在7 月上升极为缓慢,8月上旬小幅下降后直至8 月下旬才出现第一个高峰,随后烟粉虱种群数量持续下降,10 月上旬出现第2 个发生高峰,这与当年7 月温度偏低、空气湿度偏高有关,该月平均温度仅为28.8℃,为4 年中最低,相对湿度为77.1%,为4 年中最高。2011 年7 月上旬、8 月中旬、9月中旬、10 月上旬出现连续小高峰。2012 年7 月上旬起烟粉虱种群数量上升,7 月下旬至8 月中旬出现连续2 个高峰,而后降低,10月中旬出现回升。

烟粉虱高峰期发生量差异较大。2009 年夏季峰期诱集量975 头,占全年诱虫总量的44.8%,秋季峰期诱集量1096 头,占全年诱虫总量的50.4%。2010 年夏季、秋季峰期诱集量分别为447、801 头,各占全年诱虫总量的33.38%和59.82%。2011 年夏季、秋季峰期诱集量相近,分别为316、357 头。2012 年夏季诱集量为524 头,远远高于秋季诱集量207 头,这可能是与2012年9—10 月平均气温较低有关。

2.2.2 设施黄瓜上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设施黄瓜上2009—2012 年黄板诱集到的烟粉虱种群数量变化如图3 所示。2009 年7 月起烟粉虱种群数量上升,7 月中旬出现第1 个高峰期后烟粉虱种群数量渐渐回落,9 月中旬其数量又开始回升,10 月上旬出现第2 个发生高峰,这与设施茄子上2009 年烟粉虱的发生高峰期一致;其中夏季峰期诱集量为1077 头,秋季峰期诱集量为1369 头,均高于设施茄子上烟粉虱的种群数量。2010 年7 月设施黄瓜上烟粉虱种群数量较低,8 月中旬起大幅上升,9 月中旬出现最高峰,这可能是当年7 月平均气温偏低、湿度偏高,8 月平均气温偏高、湿度偏低所致,8 月更利于烟粉虱的快速繁殖;夏季与秋季峰期诱集量分别为422、1199 头。2011 年夏季烟粉虱在黄瓜上种群数量上升缓慢,9 月中旬出现高峰后种群数量迅速下降,夏季、秋季峰期诱集量分别为298、413头,明显低于前2 年峰期诱集量,这可能与当年降雨量较多、光照时间较短有关。2012 年夏季烟粉虱种群数量分别于7 月下旬、8 月中旬出现2 个小高峰,而后经过一段平缓期,10 月上旬再次发生高峰,夏季峰期诱集量504 头,高于秋季峰期诱集量371 头。

2.2.3 设施番茄上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从2009—2012 年设施番茄上黄板诱集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图4)可看出,在设施番茄上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与设施茄子上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总体相近,但具体高峰期时间、诱集量仍存在一定差异。2009 年设施番茄上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呈现明显的双峰型变化,分别于7月下旬和10 月中旬出现高峰,与设施茄子上烟粉虱发生高峰期相比,均推迟10 天左右,夏季、秋季峰期诱集量分别为843、1040 头,数量相近。2010 年由于当年7月气温、湿度等天气原因,夏季烟粉虱发生高峰出现于8 月下旬,秋季高峰为9 月上旬,峰期诱集量分别为406、951 头。2011 年7 月上旬、8 月中旬、9 月中旬、10月上旬出现连续小高峰,与设施茄子上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一致,夏季、秋季峰期诱集量分别为332、383头,数量也相近。2012 年设施番茄上高峰期分别为7月下旬和10 月上旬,与同年设施茄子上相比提前约10天,秋季峰期诱集量明显高于茄子同期诱集量。

2.2.4 设施辣椒上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从图5 设施辣椒上黄板诱集到的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可看出年度间差异较大。从设施辣椒上烟粉虱高峰期来看,2009 年于7 月上旬、10 月中旬出现高峰,2010 年于9 月上旬出现高峰,2011 年7 月上旬、9 月中旬、10 月中旬持续高峰,2012 年于7 月下旬、8 月中旬相近的两个小高峰后10 月上旬再次出现高峰。从设施辣椒上烟粉虱峰期诱集量来看,2011、2012 夏季、秋季峰期诱集量较为接近,而2009年和2010年秋季诱集量明显高于夏季峰期诱集量,且2009、2010 年总体诱集量也显著高于2011、2012年。

2.3 烟粉虱在不同设施蔬菜作物上预测模型的建立

2.3.1 烟粉虱在设施茄子上发生期、发生量预测 通过对2009—2012 年烟粉虱在设施茄子上黄板的诱集量统计分析,以设施茄子上烟粉虱夏季高峰(7—8 月)发生期Y1、秋季高峰(9—10 月)发生期Y2、夏季峰期发生量Y3和秋季峰期发生量Y4为预报对象,初选前期虫口基数和相关性较大的气象因子(当年各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蒸发量、雨量、光照时间)等30 多个指标作为预报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预测预报模型。结果(表1~2)表明,设施茄子上烟粉虱夏、秋季高峰发生期、发生量与前期虫口基数及气温等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共筛选出9 个因子入选预测模型,烟粉虱夏、秋季高峰发生期预测模型的共同特点是前期气象因素为主要预测因子,而高峰期发生量预测模型除前期气象因素外,前期虫口密度也是重要的预测因子;气象因素是烟粉虱在设施茄子上高峰发生期、发生量预测模型的共同预测因子,但每个预测模型各自入选的气象因子并不相同,如夏季高峰发生期Y1主要与5 月平均相对湿度成正相关,秋季发生期Y2除与5 月平均相对湿度相关外,还与6 月平均气温、6月平均蒸发量有关;夏季高峰发生量Y3除气象因素外,与当年6 月下旬虫量及6 月旬平均虫量均呈正相关,秋季高峰发生量Y4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当年6 月平均光照时间,7 月旬平均虫量也入选预测因子。

2.3.2 烟粉虱在设施黄瓜上发生期、发生量预测 根据2009—2012 年烟粉虱在设施黄瓜上黄板的诱集量统计分析,并通过逐步回归法分析,建立设施黄瓜上烟粉虱夏季高峰(7—8 月)发生期、秋季高峰(9—10 月)发生期、夏季峰期发生量和秋季峰期发生量预测模型(表3~4),共筛选出10 个预测因子。设施黄瓜上烟粉虱夏季高峰发生期与6 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与5 月平均光照时间呈正相关;秋季高峰发生期则主要与7 月平均光照时间呈正相关;夏季峰期发生量除与6 月平均蒸发量密切相关外,与黄瓜上6 月中旬烟粉虱虫量也相关;设施黄瓜上烟粉虱6 月、8 月旬平均虫量和7 月最高气温平均值均为秋季峰期发生量预测模型的预测因子。

2.3.3 烟粉虱在设施番茄上发生期、发生量预测 根据2009—2012 年烟粉虱在设施番茄上黄板的诱集量统计分析,并通过逐步回归法分析,建立烟粉虱在设施番茄上夏季高峰(7—8 月)发生期、秋季高峰(9—10 月)发生期、夏季峰期发生量和秋季峰期发生量预测模型(表5~6),共筛选出8 个预测因子。设施番茄上烟粉虱夏季高峰发生期与4 月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秋季高峰发生期则主要与7 月平均光照时间、8 月平均气温有关;夏季峰期发生量除前期气象因素外,主要与番茄上6 月上旬烟粉虱虫量相关;设施番茄上烟粉虱6 月旬平均虫量与秋季峰期发生量密切相关。

2.3.4 烟粉虱在设施辣椒上发生期、发生量预测 根据2009—2012 年烟粉虱在设施辣椒上黄板的诱集量统计分析,并通过逐步回归法分析,建立烟粉虱在设施辣椒上夏季高峰(7—8 月)发生期、秋季高峰(9—10 月)发生期、夏季峰期发生量和秋季峰期发生量预测模型(表7~8),共筛选出9 个预测因子。设施辣椒上烟粉虱夏季高峰发生期与4 月平均光照时间、5 月平均蒸发量、6 月平均气温等气象因素均相关;秋季高峰发生期则主要与6 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而与5 月平均光照时间呈负相关;夏季峰期发生量除6 月平均气温为主要影响因子外,还与辣椒上6 月上旬烟粉虱虫量相关;秋季峰期发生量则主要与6 月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辣椒上5 月旬平均虫量也入选为预测因子。

3 讨论

3.1 年度间烟粉虱种群动态变化规律

对2009—2012 年杭州地区设施栽培蔬菜上烟粉虱种群动态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烟粉虱种群数量受种群内因和气候外因的协同作用上下波动,全年主要呈双峰型曲线变化,分为夏季高峰期(7—8 月)与秋季高峰期(9—10 月),总体上,设施栽培菜地内烟粉虱周年发生,进入7 月后,随着温度逐步上升,烟粉虱数量逐渐增多,8 月设施大棚内的高温抑制烟粉虱的繁殖,同时试验基地的蔬菜大棚大部分处于换茬时期,田间食料不足,使种群数量有所回落。9 月下旬后再次进入适温期,其种群数量又回升成峰,并对秋季蔬菜产生严重危害。(2)2009—2010 年为设施蔬菜烟粉虱的重发年,2011—2012 年烟粉虱发生危害较轻;各年度间烟粉虱发生情况与种群内因、气候外因等相关,年度间危害程度差异明显。

3.2 烟粉虱对不同寄主作物的趋性差异

烟粉虱寄主范围广,其嗜好寄主主要集中在茄科、葫芦科和豆科,在十字花科蔬菜上也为害重[15]。本研究通过在杭州地区不同设施蔬菜作物上采用黄板诱集烟粉虱进行多年连续监测,发现不同设施蔬菜作物上烟粉虱的发生量存在一定差异;从发生量来看,黄瓜上最大,茄子、番茄其次,辣椒上最少,表明杭州地区烟粉虱对设施蔬菜的选择偏向性为:黄瓜>茄子、番茄>辣椒,这与沈斌斌等[16]露地大田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3.3 不同设施蔬菜作物上烟粉虱种群模型测报

本研究以不同时期虫口基数、气象资料(温度、湿度、光照等)作为预测因子,使用逐步回归法开展不同设施蔬菜上烟粉虱高峰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模型研究,共筛选出了29个因子(19个气象因子、10个前期虫口密度因子)进入回归模型,其中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消长的关键因素为种群基数和气温,发生期与前期天气因素密切相关,而发生量除天气因素外,还与前期虫口密度密切相关。

烟粉虱的寄主植物范围广,由于短距离迁飞能力强,不同季节各植物间存在迁移为害的现象,因此明确烟粉虱在不同嗜性寄主上的种群动态差异并进行预测预报,是对其进行农业防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蔬菜生产中,通过其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适应性变化趋势分析,调整防治策略,合理布局作物,避免烟粉虱嗜性寄主的间作或轮作,使烟粉虱食料环境恶化,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烟粉虱的危害[17-18]。本研究利用黄板诱集结果监测烟粉虱在不同设施蔬菜上田间种群数量消长动态,明确了烟粉虱对各寄主植物的偏好性,并借助统计学分析方法,建立了不同设施蔬菜上烟粉虱高峰发生期、发生量的预测模型,对生产中科学有效地进行烟粉虱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树生,张友军,罗晨,等.重要农林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与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69-128.

[2] 张纯胄,吴永汉,董国堃.浙南地区B型烟粉虱发生新态势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05,25(9):22-23.

[3] Qiu B L, De Barro P J, He Y R, et al. Suitability of Bemisia tabaci (Hemiptera: Aleyrodidae) instars for the parasitization by Encarsia bimaculata and Eretmocerus sp.nr. furuhashii(Hymenoptera:Aphelinidae) on glabrous and hirsute host plants[J]. Biocontrol sci Tech,2007,17(8):823-839.

[4] Alon M, Alon F, Nauen R, et al. Organophosphates’resistance in the B- biotype of Bemisia tabaci(Hemiptera: Aleyrodidae) is associated with a point mutation in an ace1- type acetylcholinesterase and overexpression of carboxylesterase [J].Insect Biochem Mol Biol,2008,38(10):940-949.

[5] Nauen R, Bielza P, Denholm I, et al. Age- specific expression of resistance to a 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 in the whitefly Bemisia tabaci[J]. Pest Manag Sci,2008,64(11):1106-1110.

[6] 何玉仙,翁启勇,黄建,等.烟粉虱田间种群的抗药性[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7):1578-1582.

[7] 徐彩霞,吴建辉,任顺祥,等.B 型烟粉虱在四种葫芦科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和繁殖[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5):1099-1103.

[8] 徐婧,王文丽,刘树生.Q 型烟粉虱在浙江局部地区大量发生危害[J].植物保护,2006,32(4):121.

[9] Chu D, Jiang T, Liu G X, et al. Biotype status and distribution of Bemisia tabaci(Hemiptera: Aleyrodidae ) in Shandong province of China based on mitochondrial DNA markers[J].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2007,36(5):1290-1295.

[10] Delatte H, Reynaud B, Granier M. A new silverleaf- inducing biotype Ms of Bemisia tabaci(Homoptera: Aleyrodidae) indigenous to the islands of the south- west Indian ocean[J]. Bull Electrochem Res,2005,95(1):29-35.

[11] 臧连生,刘树生,刘银泉,等.浙江B型与一非B型(China-ZHJ-1)烟粉虱形态物学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J].昆虫学报,2005,48(5):742-748.

[12] 褚栋,张友军,丛斌,等.云南Q型烟粉虱种群的鉴定[J].昆虫知识,2005,42(1):54-56.

[13] 董兆克,戈峰.昆虫种群数据分析及在SPSS软件上的实现[J].应用昆虫学报,2013,50(4):1163-1169.

[14] 戈峰.昆虫生态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84-212..

[15] 周福才,黄振,王勇,等.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寄主选择性[J].生态学报,2008,28(8):3825-3831.

[16] 沈斌斌,任顺祥.烟粉虱对几种常见蔬菜寄主的取食选择性[J].华东昆虫学报,2006,15(2):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