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数字贸易论文

数字贸易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19 04:36:06

数字贸易论文

数字贸易论文篇(1)

贸易数字化谈心谈话记录

一是要加强学习。贸易数字化发展日新月异,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理论上,要注重贸易数字化应用场景、相关案例的学习。要主动思考,思考贸易数字化平台的定位及实践应用,思考贸易数字化场景的应用。

二是要加强调研。贸易数字化是数字化技术在贸易领域的应用实践,仅靠理论学习和凭空想象是完全不够的,并且极有可能出现工作偏差。通过调研了解现实应用发展情况、摸清企业需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衔接,才能真正做好贸易数字化推广工作。

三是要培养数字化思维。当前世界发展由自动化逐渐向数字化进阶,要注重培养数字化思维,能够运用数字化思维去思考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逐步摸清贸易数字化发展规律。

四是要注重工作积累。平时要注重各类素材的积累与掌握,通过素材的学习与运用,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要学好外语。可以阅读一些外语书籍、文章等,注重口语练习与积累。

数字贸易论文篇(2)

稿件要求

为了节约资源,提高审稿效率,本刊自2010年3月起将只接受电子版稿件,请以word格式发至本刊专用收稿邮箱,并在电邮标题上注明“投稿”字样和作者姓名及文章标题。此外,本刊编辑部郑重声明,对发给编辑部工作人员或请他人转寄的稿件将不予接受。

二、本刊提倡简洁朴素的文风,文章标题限20字之内,一般稿件正文原则上限8000~10000字。来稿请附中英文标题、若干个中英文关键词、250字以内的中英文摘要、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以及符合我刊格式规范的参考文献。作者文责自负。

三、文章正文一般用宋体五号字,标题一级序号为一、二、三,二级序号为(一)(二)(三),三级序号为1.2.3.,四级序号为(1)(2)(3)。引言不排序号。

如果引用的是论文中的观点,其写法为:

“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或:“姓名(YYYY)的观点是……”。其中,YYYY是4位数的年号。如果作者在该年发表2篇以上的文章,则按照发表的时间顺序分别标注a、b、c等,如:YYYYa,或YYYYb。

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1字,居中排于图的下方;资料(数据)来源标注于图左下方,图一般随文编排,放在相关文字的段后。

表格应标明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之间空1字,居中排于表的上方;资料(数据)来源标注于表格左下方,表格一般随文编排,放在相关文字的段后。

附录(表)放在文后,并标注“附录(表)”字样,如有多个附录(表),请标示附录(表)1、附录(表)2等。

文章脚注用宋体小五号。每页序号重新开始,不连续。

数字贸易论文篇(3)

【关键词】中美双边贸易 人民币升值 汇率 贸易商品分类

一、人民币升值与中美双边贸易背景

自2005年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已多次对美元升值,然而,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也在逐年增加,双边贸易差额也越来越大,这与传统的经济理论相悖。我们一般认为,人民币升值将有助于刺激中国对美国的进口额,而抑制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进而改善美国对中国的双边贸易赤字,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诸多学者曾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做过列述和分析。本文主要通过国际贸易进出口需求弹性的理论即马歇尔-勒纳条件来对人民币汇率与中美双边贸易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马歇尔-勒纳条件即一国进口商品需求弹性和出口需求弹性的和大于1时,则该国货币升值将有助于改善该国贸易赤字。

二、模型与数据

本文的模型由贸易余额的基本公式变形而来:B=(P・X)/(P*・r・M),其中B代表中国对美国的名义出口额与名义进口额的比率,P代表中国国内的物价水平,P*代表美国的物价水平,X和M分别代表中国实际出口额和实际进口额,r代表中国对美汇率(直接标价法)。通过两端取对数并利用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关系式,我们得出本文的回归方程式即:

lnB=(α0+β0)+(α1+β1-1)・lnE+α2・lnYfCβ2・lnYh

其中E代表中美实际汇率,Yf代表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lnYh代表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其中“α1+β1-1”即为马歇尔-勒纳条件表达式。

三、回归结果与结论

本文的数据回归结果为:

lnB=0.0021+0.0205lnE+4.4775lnYf-1.1538lnYh

从回归结果中看,人民币实际汇率每升值1%,中国对美国的名义出口额与名义进口额的比率就增加0.0205%。我们据此得出结论一定范围内的人民币汇率变化并不会对中美贸易收支产生影响,即人民币升值不会改善中美双边贸易。

人民币汇率升值并不能减小美国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对此,本文试图通过解析中美贸易商品结构来予以解释。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目录(SITC),出口商品被分为十种:SITC0,食品和活动物;SITC1,饲料和烟草;SITC2,非食用原料;SITC3,矿物燃料、油主有关原料制品;SITC4,动物油脂及油脂类商品;SITC5,化学品及有关产品;SITC6,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8,杂项制品和SITC9,未列明的其他商品。2001年到2011年按商品分类的中国对美国的贸易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值如下表:

从近十年的中美贸易商品分项数据看,中美双边贸易商品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中呈现出极度的不平衡性。经过几次工业革命和技术革新,美国的生产模式已经从最初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模式逐步转变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模式。而诸如一些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初级制造品,此类产品没有太多的技术要求和产品附加值,主要采取从中国和其他国家进口的方式获取。中国在基于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向美国出口了生活用品、基础工业制成品、机械与运输设备的同时,却没有获得来自美国诸如生命科学、武器装备、电子科技、信息与通信、高科技材料等商品出口。由此可见,不断恶化的中美双边贸易赤字主要是由于中美双方在对外贸易政策和态度上的不一致,而不是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所导致的。同时,这种双边贸易赤字也体现了中国对自由和开放的贸易政策的需求与支持。

参考文献:

[1]张陆洋,葛加国,钱东平.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差额的动态影响[J].统计与决策, 2015,(13).

[2]江爱平.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基于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10).

数字贸易论文篇(4)

[关键词] 贸易制裁 出口管制 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75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7)6-0001-05

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加大,给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和宏观经济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干扰,也带来不少贸易摩擦,一些贸易伙伴甚至采取对华贸易制裁措施。2004年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57起,涉案金额12.6亿美元,2005年该数字上升到18个国家、63起和21亿美元涉案金额,2006年达到25个国家、86 起和20.5亿美元涉案金额。这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我国企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要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

由于我国对美国一直保持较大顺差,因此成为美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从2001年到2004年,美国对中国公司制裁79次,占其制裁海外公司总数的70%。同时,中国遭受的贸易制裁中较大比例是来自美国。截至2006年,在我国所遭受的反倾销调查中,美国独占22%。本文以美国为例,研究其对华贸易制裁的效力。美国采取贸易制裁是否有助于减少其贸易赤字,是否能够改善其福利水平,这都是令人怀疑的。如果这些不能成立,那么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制裁就是损人不利己的。本文第一部分检验贸易制裁对经常账户的影响,第二部分分析贸易制裁对美国福利的损害,最后一部分探讨美国经常项目失衡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贸易制裁缓解赤字的计量检验

宏观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内在机制和有效的宏观政策能够促进国际收支长期维持基本平衡,进、出口能够互相适应。通过贸易制裁、减少进口来消减经常项目赤字的方法,只有在进、出口不具相关性的前提下才可能有效。如果进、出口具有相关性,一损俱损,那么贸易制裁的效力就要大打折扣,有效性和相关性呈反比关系。通过研究中国对美国进、出口的相关性有助于说明贸易制裁的效果。

很多学者已经对不同国家的进、出口相关性做了一些研究。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Husted(1992)用美国1967―1989年的季度数据对美国进口与出口进行了研究,认为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1]。Bahmani-Oskooee(1994)对澳大利亚进口与出口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澳大利亚进口与出口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协整系数趋于1,这表明该国宏观经济政策非常有效[2]。Bahmani-Oskooee and Rhee(1997)利用韩国的季度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认为韩国进口与出口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韩国并不违背其国际预算限制[3]。Fountas and Wu(1999)用美国1967―1994年的季度数据对进口与出口的协整关系做了研究,发现美国进口与出口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4]。Ramos(2001)利用葡萄牙1965―1998年间的数据研究了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表明进、出口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5]。Arize(2002)采集50个国家的季度数据,分别用Johansen(1995)和Stock Watson(1998)的方法进行验证,发现七成以上的国家存在明显的进出口协整关系[6]。Soo and Zulkornain(2004)利用马来西亚1959―2000年的年度数据对该国进口与出口的协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论为马来西亚进口与出口之间存在协整关系[7]。在我国学者的研究中,任永菊(2003)利用中国1980―2001年的年度数据,用VAR方法研究了中国总体进出口的相关性,结论是中国的进出口之间存在协整关系[8]。王群勇(2004)采用中国1981―2003年的季度数据和VECM方法,研究认为在长期中国的进出口维持均衡关系[9]。

前人的研究几乎都是检验一国对全世界的进、出口相关性,虽然大多数都发现了协整关系,但是这对于评价两个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摩擦却没有多少解释力。对全世界贸易量的协整关系不能得出双边贸易量也存在协整关系的结论,要评价两国贸易壁垒的效果必须检验特定两国进、出口之间的关系。

本文根据1980年到2005年中国对美进、出口的数据,检验二者的相关性,利用误差纠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来观察美国对华贸易制裁的效力。首先我们检查中国对美进、出口的平稳性,然后做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纠正模型,最后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说明制裁的效力。数据来自IMF的DOT数据库,样本选取1980年到2005年的年度数据。以LOGEX代表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对数,以LOGIM代表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对数。计量软件使用EVIEWS5.0。

1. 平稳性检验

宏观经济序列大多为非平稳的,对非平稳序列进行OLS回归会导致谬误。检验平稳性的常用方法有DF、ADF和PP检验。在本文中,我们分别采用ADF和PP方法,对LOGEX和LOGIM做例行的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两个序列都为I(1)过程。

2. 协整检验

对于服从I(1)过程的变量,可以通过EG两步法或者Johansen方法来检验其长期关系。Johansen和Juselius在1990年提出了一种在VAR系统下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来检验多变量协整关系的方法,即现在最通行的Johansen检验。检验过程中依据变量特征值建立VAR模型,并且需要正确设立滞后期k。如果滞后期太短,误差项的自相关会很严重,并导致参数的非一致性估计;滞后期太长又会损害自由度。本文对最优滞后期的选择根据LR统计量、赤池和施瓦茨信息准则确定。如果赤池和施瓦茨信息准则的判断一致,则可以直接确定滞后期。如果不一致,那么还要引入LR检验进行取舍。LR似然比统计量定义为: L=-2/[logL(k)-logL(k+1)]χ2(N)2。其中logL(k)和logL(k+1)分别是VAR(k)和VAR(k+1)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值。k表示VAR模型中滞后变量的最大滞后期,LR统计量渐进服从χ2(N2)分布。

根据检验结果可知LOGEX和LOGIM存在协整关系,并且赤池和施瓦茨信息准则的判断一致。

3. 误差纠正模型

由于LOGEX和LOGIM两个变量是协整的,那么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如果出现偏离均衡的情况,会有某种纠正机制来使短期的偏离回复到均衡水平。根据格兰杰表述定理,如果两个变量是协整的,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可由误差纠正机制表述。根据赤池和施瓦茨信息准则选择滞后项,建立误差纠正模型为:

D(LOGEX)=-0.63×[LOGEX(-1)-0.21×LOGIM(-1)-0.19×@TREND(80)-4.74]+0.56×D[LOGEX(-1)]+0.34×D[LOGEX(-2)]+0.39×D[LOGEX(-3)]-0.56×D[LOGIM(-1).]-0.19×D[LOGIM(-2)]-0.52×D[LOGIM(-3)]+0.08

D(LOGIM)=-0.13×[LOGEX(-1)-0.21×LOGIM(-1)-0.19×@TREND(80)-4.74]+0.39×D[LOGEX(-1)]+0.29×D[LOGEX(-2)]+0.01×D[LOGEX(-3)]-0.38×D[LOGIM(-1).]-0.57×D[LOGIM(-2)]-0.07×D[LOGIM(-3)]+0.10

4. 脉冲响应函数

在VAR模型中,往往难以对系数做逐一解释,一般是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描绘VAR系数中的因变量如何响应误差项的冲击。一般假设在某一个方程中的误差项增加一个标准差,这个冲击将会改变所有内生变量的现期值和未来值。脉冲响应函数跟踪这种冲击在将来若干个时期里所起的影响。在这里,我们观察对出口施加一个负向标准差的冲击会对出口和进口带来怎样的影响。

根据图示,出口变量一个负向的标准差冲击会在当期立刻打击出口,但是进口变量从下一个时期开始会产生同向变化,使得出口和进口逐渐趋于平衡。进、出口指标分别在第4、5期后开始产生正向补偿,使初始的负向冲击的累计效果趋于消失。另外,在第5期之后还一度出现出口超过进口的反应。

5. 检验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26年来中美的贸易数据,进口和出口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误差纠正机制能够保证来自出口干扰项的冲击会在进口产生同向反应。其经济学含义是,贸易制裁只能对当期的出口产生抑制效果,经济内在的均衡机制会使进口随之减少,制裁效果无法持续,后期甚至还会出现补偿。因此,贸易制裁对经常账户的干扰只是暂时的,无论是即时效果还是累计效果,其影响力都会很快失效,这种制裁是效率低下的。如果再考虑到对方报复行为的可能性,很难保证贸易制裁具有明确的减少顺差的效果。

制裁引致的美国福利损失

根据前文的检验可知,仅仅基于经济内在的均衡机制,美国对华贸易制裁就是低效的,试图以此微弱效果来解决美国庞大的贸易赤字的愿望是无法实现的。贸易制裁不仅无助于解决贸易赤字的问题,而且还会严重损害美国自身的福利水平。

1. 对华贸易制裁会损害美国本土的消费者福利

传统的经济理论说明,自由贸易会提高交易双方的福利水平。无论对方的产品多么廉价,消费者都会受益。美国无论是采取何种措施提高贸易壁垒,强制减少中国产品进口,只能使美国消费者转向次优的商品选择,消费者剩余减少。贸易保护的范围越广,涉及金额越大,那么美国消费者剩余损失也就越多。由于中、美的比较优势存在明显差异,有着完全不同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两国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中国出口的产品大多处于中、低端产业,美国生产商基本上已经不再从事这类产品生产。即便有的话,数量也很少。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一些有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而不是美国自己。制裁中国产品的后果,只不过是让其他国家产品替代中国产品。为了维护极少数的美国生产商的利益,却要牺牲所有美国消费者的利益,这样的贸易保护是得不偿失的。如果再考虑到美国消费在产品间转移带来的成本,美国的净福利损失还要更多。

2. 对华贸易制裁会损害美国的高端生产者利益

采取贸易制裁、限制中国向美国出口,会引发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量减少。美国向中国出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其比较优势之所在,也是其财富创造的主要来源。中国从美国进口量的减少会直接损害美国的高端生产者利益,使就业岗位下降。贸易制裁的力度越大,这种财富和岗位的损失程度也越大。这部分利益损失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不容易直接观察到,但是实际存在。

3. 贸易制裁行为还会伤害美国海外公司的利益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美国跨国公司能够在全球配置资源,有着强大的海外盈利能力。中国由于自身的比较优势,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的重要生产基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近年来在中国总出口量中,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商品一直超过半数并不断攀升。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至少有1/3是在华投资的美国商人生产的。对华贸易制裁无疑会打击这部分美国公司,损害海外美国企业的利益。难怪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对外政策研究所所长哈斯在其《经济制裁与美国外交》一书中指出,制裁几乎从未起过正面作用,不仅会给无辜人民也会给美国企业界、工人和对外政策的利益造成很大的伤害。

4. 被制裁国的报复行为是一种可信和有力的威胁

由于中、美具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经济联系非常紧密,中国掌握着大量的美国债券,有足够的能力干预美国基准利率。实际上,中国不需要做出实际报复动作,只要对美国债券或美元储备做出某种威胁暗示,就足以扰乱美国的金融秩序。因此不仅在生产、贸易等实体经济,而且在金融领域方面,中国都有充足的空间和手段对美国采取报复。

总之,美国在对华贸易制裁的过程中,不仅无助于解决巨额逆差问题,而且还会严重损害美国的自身利益,并使美国面临有力的报复威胁,这样的贸易保护主义是无效的。

美国贸易账户失衡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现代国际经济交往的形式越来越复杂,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贸易只是反映了其中的一部分经济活动。传统的国际收支账户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国际经济交往的复杂记账要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贸易赤字只不过反映了国际收支的一部分内容,并不能表明美国最终的经济损失。美国虽然在贸易项目上有不小的赤字,但是在海外投资上却获利颇丰,并且也吸引大量资金源源不断的流入美国。分析美国贸易账户失衡的原因必须综合考虑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从根本上看,美国贸易失衡源于三个方面:首先,失衡源于国际货币体系。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本位,必须借助美国赤字来实现。只要世界仍然需要美元作为流动性和储备,那么美国就必须保持账户赤字。其次,失衡源于世界分工体系。美国对初级产品的生产已经很少,经济活动主要集中于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金融业凝聚了美国最大的比较优势。通过吸收国际资本再进行全球配置,这是美国最突出的经济分工,也造成了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和资本账户盈余的局面。最后,失衡来源于美国限制自身优势的对外经济政策。美国对高科技类产品采取出口管制措施,严重制约了自身比较优势的发挥,这导致失衡不断加剧。前两项根源是经济长期演进的结果,在短期内不大可能改变,而限制自身比较优势则是美国经济失衡的人为原因,是必须得到纠正的。

中国与美国的比较优势不同,中国适宜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到美国,从美国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这种贸易结构有利于两国的财富增加。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经历长期的产业升级、装备制造业升级,需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美国本来有巨大的出口市场和机会来平衡其贸易赤字。但是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极大地限制了自身比较优势的发挥,进而加剧了中美贸易失衡。

美国有着复杂的出口管制目标和管制体系。根据美国1998年国防授权法,国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可能会造成扩散、技术转移或其他安全风险的国家,在诸多高技术领域内施加了出口限制,具体包括商业通讯卫星出口发射、高性能计算机、导弹技术或设备以及精密机床等敏感技术的出口。在1999年度Strom Thurmond国防授权法中,美国国会又将商业卫星许可证管辖权归还给国务院,要求所有卫星及相关项目出口需要有技术转让管理许可证,并得到国防部和国家安全局的批准。2005财年,被拒绝对华出口的物资申请为44件,在所有被拒绝的目的地国中位居第2位。

由于1989年后美国对华实施了贸易制裁和技术禁运,加强了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致使中国从美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受阻,而转向从日本、东盟、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等进口(沈国兵,2006)。美国的出口管制不仅损害了中国利益,而且打击了美国公司的利益,引起了相关利益集团的反抗。英特尔、微软、惠普和 IBM等20多家美国高科技公司为了扩大在中国的市场,曾组成一个游说联盟,成功地推动了美国政府在2002年和2003年两度放松对华计算机出口的限制标准(阮建平,2004)。同样在2007年9月末,针对美国国会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微软、沃尔玛、花旗等160家美国跨国公司和行业协会联手致信美国国会,强烈反对采取对华贸易制裁措施。信件指出,增加美国利益需要的是提高美国自身的竞争力,并且消除海外贸易壁垒。总之,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制约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加剧了经常账户失衡,损害了美国自身福利。

找到贸易账户失衡的原因也就指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美国应该摒弃冷战思维,减少政治因素对经济的干扰,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扩大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出口。这样不仅有利于平衡贸易账户,而且还会扩大中、美两国的经济合作范围,共同提高福利水平。反之,如果顽固坚持冷战思维,试图以贸易制裁来减少贸易赤字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得不偿失。

注释:

[1]Husted,S. The emerging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in the 1980s: A cointegration analysis.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2,74(1):159-166

[2]Bahmani-Oskooee,M. Are imports and exports of Australia cointegrated? Journa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1994,9(4):525-533

[3]Bahmani-Oskooee. M. and Rhee. Are imports and exports of Korea conintergrate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1997(11):109-114

[4]Fountas,S. and Wu. Are the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really sustainabl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1999(13):51-58

[5]Francisco,Ribeiro Ramos. Exports,imports,and economic growth in Portugal:Evidence form causality and cointegration analysis-Economic Modelling,2001,18:613-623

[6]Augustine,Arize. Imports and exports in 50 countries: Tests of cointegration and structural break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2,11:101-115

[7]Choong,Soo and Zulkomail. Are Malaysian exports and imports cointegrated? Sunway College Journa,2004(1):29-38

数字贸易论文篇(5)

我想能够利用我的手机,随时和公司的业务系统对接,了解各种新增加的商机;

我想在出差途中,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批复和审核各种公司的公文、合同;

经常会碰到紧急商务,而不能及时赶到公司或现场,希望有方法可以进行远程的同步信息了解和指令下达;

作为管理者,整天飞来飞去,对财务、考勤等各种内容的管理太麻烦,希望有什么方法能解决问题;

有时候会忽然碰到有意向的合作伙伴,我希望能用手机直接调用公司的产品和业务信息,促成商贸交易;

很多时候不能用电脑和网络,但我必须得时刻收取邮件信息,我需要一个更实时可用的信息化工具;

公司的贸易渠道和业务系统很多,但操作起来又比较乱,我需要一个能把这些业务内容能统一操作的平台;

……

解决方案

数字天堂根据商贸行业的具体特点和问题需求,对其进行了MIP专用行业插件的开发,提供了一整套的移动贸易解决方案,使用户用手机就可以轻松快捷地使用公司的全部业务系统,确保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会错失商机。

系统架构

前台

即手机终端部分,主要包括手机和一些商贸终端设备(如便携式打印机等),针对不同手机,数字天堂的“移动商贸”有不同版本进行匹配,以确保各种手机都能正常使用。

后台

即“移动商贸”平台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对接公司原有电子商务平台的配套系统。

数字天堂的“移动商贸”通过中间件连接数据库,使前台和后台可以实时双向互动,进行各种业务处理。

方案功能

“移动商贸”充分考虑到了贸易公司的各种需求,为其准备了一套内容完整、操作方便的的信息交互平台,还可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为其定制开发商贸业务功能模块。而对于那些已经建有成熟商贸平台的企业,“移动商贸”可以十分方便地与原有商贸平台对接,帮助原商贸平台快速实现移动化,利用手机,随时随地进行供求信息与查询、产品展示、资料上传、交流论坛等一系列操作。

供求信息——手机上就可以直接查询系统中目标货物的供求情况,了解市场的各种最新信息,便于把握最新商机;

资料上传——随时将有用的业务资料上传到单位系统,便于日后有需求的时候进行下载,并可共享给其他同事;

技术交流——查看与产品业务或相关行业有关的新技术、新信息,以了解新局势、新问题、新机遇,避免损失,抓住契机;

协会黄页——行业协会的黄页名单,确保在任何突发或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可以帮助的相关人员,推进商贸工作的开展;

手机硬盘——通过手机实现的远程网络硬盘,可以存储各种数据和资料,并能在任何其他地点下载到手机上使用;

最新公告——公司内部的最新公文信息和公告内容,用户可以在出差、旅游等情况下,便捷了解公司的最新情况;

移动电邮——随时收发电脑上的各种邮件,并能利用PUSH机制,在不开程序情况下,重要信息也可以直接在手机屏幕显现;

产品展示——实现贸易产品的全方位展示,在交易谈判的第一现场,将产品和货物图文并茂地展现于合作伙伴面前;

天气预报——实时查询各地的气象预报,安排适合的时间进行商贸交易,避免在不利气候条件下发生贸易损失。

功能界面

领先技术

网络优化服务——SFP

SimpleFileProtocol,国际领先的无线网络快速传输、压缩、解析、加密、校稳的协议。它很好解决了无线网络速度慢、稳定性差、网络资源消耗大等三大难题,对于手机应用的推广和普及有重大意义,是降低用户使用门槛的利器。

统一推送服务——APS

AllPushService,所有新公文、新邮件、新日程、新消息等服务器推送客户端的业务均由此服务处理。支持IPPush,EMNPush,WapPush等多种方式,并根据合理的情况自动选择推送方式。

插件管理服务——PMS

PluginManagementService,系统基于精良的架构模型设计,在手机端和服务器端均实现了各种组件和插件的动态部署、更新与卸载。可灵活适应客户的各种需求变化,实现客户所需应变,IT系统随客户应变。

文档解析服务——DPS

DocumentParseService,任何业务均可调用DPS,可在任意终端上进行对纯文本类、超文本类、图片类、复杂文档类(word,excel,ppt,pdf)、压缩文档类共30多种文档格式的解析。包括复杂文档里的文字颜色、大小以及图文混排,均能够很好的支持。

智能更新服务——SUS

SmartUpdateService,服务器主动式触发更新,可完整更新、可差量更新。当客户业务变化时,无论是手机端程序还是服务器程序,无论是哪个业务,SUS均可以实现自助更新,手机客户端业务更新使用差量更新,不必耗费大量流量。SUS还能够统一完成上百个手机客户端程序的批量更新。

手机数据库服务——MDB

MobileDatabase,MDB是数据库技术和手机嵌入式技术的结晶,它针对手机终端CPU较慢、内存较小的特点而专门开发,在最小的配置需求下实现了最为强大的数据库内容,并赋予了其一系列全新的技术特性,广泛支持Symbian、WindowsMobile、Linux等操作系统。

全终端覆盖

数字天堂的移动采编系统具有出色的全终端覆盖能力,可广泛适用于市场上各类常见的手机系统。

安全技术

作用收益

数字贸易论文篇(6)

[关键词] 中美贸易 马歇尔-勒那条件

一、引言

长期以来美国巨额的对华贸易赤字,让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从2002年年底开始,美、日等国纷纷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期减少贸易逆差。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超过15%。但是,据美国商务部统计,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仍在扩大,但增速放缓。那么,美中贸易逆差是否是由人民币汇率所引起?本文主要在“弹性分析法”及“不完全替代模型”的框架下,运用协整来检验中美贸易是否满足马歇尔-勒那条件。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术界已经对马歇尔-勒纳条件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由于存在样本选取、模型设定及计量方法选择的不同,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下表总结了国内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

国内外大部分学者主要进行总量弹性分析,也有人进行双边弹性分析,但专门研究中美贸易弹性的人较少。而且,前人主要运用年度数据进行研究,并不能及时反应汇率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鉴于以上原因,本文主要运用1997年至2007年的月度数据对中美贸易弹性进行分析。

三、模型和方法

1.模型。按照Goldstein与Kahn的不完全替论, 建立进出口模型。该理论假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国家进出口商品和国内生产的商品不具有完全替代性。根据国际经济学理论,一国进口主要取决于该国实际国民收入与进口的相对价格。而出口取决于外国实际国民收入及出口的相对价格。

t为表示时期的下标,表示本国进口需求,代表本国实际收入,代表进口品与国内产品的相对价格;代表外国对本国的进口需求,代表外国实际收入,代表出口品与国外产品的相对价格。

关于函数的具体形式, 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采用C-D形式的函数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本文也将采用C-D形式的函数,因此,中美贸易的进出口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1)

(2)

其中,代表美元兑人民币的实际汇率(直接标价法)。

对(1)、(2)两式对数线性化得:

根据弹性的定义,从美国进口的收入弹性为,汇率弹性为;我国对美国出口的收入弹性为,汇率弹性为。如果中美贸易满足马歇尔-勒那条件,则有。

2.计量方法。本文的计量分析包括三个阶段:对进出口值、实际汇率、本国实际收入、美国实际收入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确认单位根存在,就进行协整关系检验;如果存在协整关系,就根据情况加入滞后项用OLS进行回归。

四、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1997年~2007年间的月度数据,所有数据均采用以1997年1月为基期的月度定基比数据。

由于中美GDP只能获取季度数据,因此中美的月度收入分别用两国的工业增加值代替。由于工业增加值及进出口均表现出很强的季节性,本文所有数据均是季节调整后的数据。

中国CPI、工业增加值及中美进出口贸易月度值均来自《中国经济景气月报》。美国的CPI、工业增加值数据及美元兑人民币名义汇率来自Bvd各国金融分析数据库。

五、结论

单位根检验发现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用E-G两步法检验发现进出口方程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回归结果如下:

进口方程:

出口方程:

从回归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中美贸易实际汇率弹性不显著且符号不对,实际汇率对中美贸易没有显著影响,中美贸易不满足马歇尔勒那条件。

第二,中美贸易实际收入弹性显著,我国对美国的出口收入弹性是对美国的进口收入弹性的9倍。

所以,如果在初始贸易平衡的前提下,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改善的前提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达到美国的9倍以上。但实际上这种巨大的经济增长速度差一般都无法达到。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巨大需求才是产生美国巨额对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并不能解决美对华贸易逆差。

数字贸易论文篇(7)

【关键词】中美贸易;差额;成因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与美国贸易往来更为频繁,对美国持有大量顺差。巨大的差额给中美贸易的正常发展埋下了隐患,也引发了双方在某些商品领域的摩擦和冲突。尤其是针对美国国内现存的一系列经济问题,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也遭受了严酷的打击。一个是世界上最具实力的发达国家,一个是潜力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的任何动态必将在世界贸易领域产生非同寻常的示范效应。因此,极有必要在此分析中美贸易差额存在的原因,以便找到解决中美贸易差额问题更有效的途径。

一、美国对华出口管制

根据传统的贸易理论,各国应到国际市场上交换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基于这个思想,中国已经开展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交换,美国也应该致力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与交换。但由于政治体制和社会意识的差异,很难使中国成为美国可以长期信赖的“朋友”,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种不信任逐步升级为“中国”。

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采取较为严格的贸易管制,集中体现为核技术、武器、军民两用高级技术产品这三大类商品的出口管制。虽然,中国在美国的《出口管制条例》中被列入V组已有近30年历史了,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享有V组的待遇,它是V组内唯一接受美国安全审查和“巴统”审查的国家,比如不仅规定了严格的“受控商品”范围,还要求中方对美国列入出口“受控范围”的商品做出各种额外承诺。“9・11”事件后,美国更加强了对国家安全的重视,尤其体现为对军民两用高端物资的出口。2006年,美国商务部颁布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和再出口管制体制政策的修改和澄清及新的授权合格最终用户制度》方案,又进一步扩大了对华出口管制商品范围,给两国的贸易设置了新的障碍。

其实,除了少数尖端技术外,美国管制的大部分技术和设备并不具备垄断性。掌握替代性技术的西欧、日本等国十分愿意向中国转让和输出,它们不仅相继取消对华的歧视性政策,还对华提供资本品进口的政府间支持,从而在中国技术引进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根据SITC分类,2004年欧盟向中国出口的第71章(动力机械及设备)、第72章(特种工业专用机械)、第74章(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零件)、第77章(电力机械、器具及其电器零件)和第78章(陆路车辆)的产品就占欧盟对我国出口总额的49.5%。同年,根据HS分类,日本向中国出口的第十六类(机器、电气设备及其零件)、第十七类(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第十八类(光学仪器、医疗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就占对中国出口总额的67.1%1。而美国对中国依然沿袭传统的打压思维,不但不能帮助它保住现有的比较优势,还使其丧失了平衡高额赤字的机会。

二、东亚产业转移效应

1.东亚产业转移与美国对东亚赤字的降低

各国的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研发、生产和交换的不断循环,贸易参与国的比较优势会发生变化并引起国际间的产业转移,这符合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经济增长动力已从美国、日本、德国这些旧的增长中心扩散至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这些新兴工业国家,并且在东亚地区,甚至整个亚洲形成了多米诺骨牌的连锁经济效应。

效仿日本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四小龙”(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自1950年代末加紧步伐,进入到高速工业化的进程当中,同样实现了向新兴工业化的飞跃。随后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四国,自1970年代起由来料加工和生产简单劳动密集型产品起步,炮制了亚洲“四小龙”的成功,一度被称为亚洲“四小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贸易高速增长,尤其是“三来一补”2贸易发展迅速,充分发挥了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纵观东亚各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既有在起步阶段使用生产要素的相似性,也有产业阶梯型转移的特征,即初期基本都是利用本国的劳动力优势,开展纺织品和工业品的加工制造,通过国际交换换取技术、设备,为本国的民族工业和更高级的优势产业做积累,与此同时,原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降低甚至成为劣势,于是这部分产业被转移到欠发达的其它国家和地区。

东亚的产业转移不仅带来区域内贸易创造,也产生了外部贸易转移。我们不难发现,虽然美国对华赤字在扩大,但是美国对整个东亚地区的赤字在美国赤字总额中占的比重却在降低(见表1);中国对美国的贸易盈余在扩张,但对东亚地区的贸易赤字也在扩张(见表2)。

数据来源:zhs.mofcom.省略/tongji2006.shtml

2.中国同东亚国家贸易差额与中美贸易差额的实证分析

通过以上观察,我们可以定性地认为中国同东亚国家的贸易差额与中美贸易差额具有正相关性,即中国对东亚国家贸易逆差越大,则对美贸易顺差越大。现在我们建立以下实证模型:

DE=B+AX+ε

其中,DE代表中美贸易差额,X代表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差额,A代表中美贸易差额和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或地区)贸易差额的相关系数,B代表当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或地区)出现贸易平衡时中美之间的贸易差额情况,ε代表误差项,通过Eviews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分别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有效地消除了残差的自相关,不是伪回归,而且调整的拟合系数达到0.949107,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回归方程为:

DE=-4.389+0.876X

该回归方程表明,中国对东亚国家的逆差每增加一美元,将带动对美国顺差增加0.876美元。实证表明,中国与东亚国家间的贸易显著影响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原本火热的东亚与美国贸易因东亚加工贸易向中国转移而大幅缩水;中国从东亚的进口增长,而加工后的成品大部分又流向了美国。

三、外资产品出口促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采用以市场换技术、换管理经验的战略广泛吸引外资,截至2007年底利用外资累计超过7450亿美元,涉及经济领域广泛。外商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政府予以的优惠政策,将正在丧失劳动力优势的本国生产或它国生产转为中国生产,然后再出口。可以说,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990年代以后外资的出口额不断扩大的同时,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在不多扩大,这一比值在2001年的时候就已突破了50%,直逼60%。

这其中很大一块来自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外资企业既是进口“大户”,又是出口的“大赢家”。在这种贸易方式下,虽然出口数额很大,但中国只从中取得基本的加工、组装费,并没有获得大幅度的附加增值。此外,加工贸易还会产生贸易转移效应,自1998年以来,外资企业最大的出口市场就是美国。据中国海关统计,2003年外资企业对美国出口额达到576.7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额的62.4%。

众所周知,自1998年以来除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外,美国已成为境外对中国大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美国跨国公司把原本由本国生产或出口的商品及服务转为在华子公司的生产或出口,并相应地增加了总公司从其在华子公司的进口,这也是导致中美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美国国内储蓄不足

美国自1986年成为世界第一大负债国以来,贸易赤字居高不下,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2004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占当年GDP的比重超过国际公认的5%的最高标准,高达5.73%,2005年这一指标竟上升至6.45%。对于本国庞大的外债,美国政府总是试图寻找外因,转嫁到别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往来频繁,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美国有近1/3的赤字来自中国,致使中方成为美国政府敌视的对象和“替罪羊”。

实际上,美国的逆差问题不单单来自中国,这已经成为20年多来困扰美国政府的一大难题,究其本源有着深刻的内因,那就是美国的储蓄率长期低于国内投资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恒等式转化为:

其中,Y表示国民收入,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额,M表示进口额。从收入来源角度看,国民收入可以表示为:

其中,Sp是私人储蓄,T是政府从家庭和企业征收的净税收。将政府的净储蓄Sg=T-G和经常项目余额CA=X-M代入公式3和公式4整理可得:

(公式5)

也就是:

其中,(T-G)表示政府储蓄,从这个恒等式不难看出,开放条件下一国贸易盈余情况受政府储蓄、私人储蓄和投资的共同影响,当投资高于储蓄时就会产生贸易赤字。

1980年代至1990年代,受全球经济影响,美国国内投资走低。19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美国经济也有了起色,并且根据产业分工格局的重新确立,许多公司对高科技产业,如通讯、网络等产业给予更高的期望,若将这种潜在的供给转换成真正的商品和服务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加速资本投入。针对美国国内的投资需求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储蓄情况。美国的国民储蓄占GDP的比率从1970年代的12%下降到1980年代的6%,进而在1990年代降到5%。进入新千年之后国民储蓄率一路狂跌,至2005年跌至-1.76%,出现负储蓄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商品贸易赤字的走势基本与私人储蓄率的走势保持一致(见图1)。美国政府为了刺激国内经济的增长,增加了财政投资和购买,特别是“9・11”以后,又加大了国防、反恐的投入,使政府长期处于负储蓄的状态(见图2)。

1980年代至1990年代美国的贸易赤字源于投资率的降低慢于储蓄率的降低,1990年代至2000年间的赤字是投资膨胀、储蓄相对不足造成的,而2000年以后美国赤字的持续扩大是国民储蓄率急剧下降,其幅度远高于投资降幅造成的(见图2)。总之,1980年代以后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根源于国内储蓄与投资的缺口――储蓄不足,其中私人储蓄率走低是主要原因。而国外资本的注入、回流坚定了美国政府的信心,同时宽松的信贷约束和扩大的政府支出使美国人感受不到还债压力,可以继续挥霍他们的财富,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美国对外贸易赤字。

注释:

①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2005,对日本进出口商品分类金额。

②“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参考文献:

[1]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2]李明武.美国贸易逆差的真正原因探析[J].经济师,2002.

[3]穆良平,张静春.中美贸易逆差与美国贸易保护的转变[J].国际经济评论,2004.

[4]赵瑾.中美经济摩擦的焦点和主要问题[J].世界经济,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