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幸福哲学论文

幸福哲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04 13:19:56

幸福哲学论文

幸福哲学论文篇(1)

关键词:伊壁鸠鲁 快乐哲学 幸福模式 构建价值

幸福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何为幸福,如何实现幸福”却总在人们探讨的话域下。晚期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出快乐主义的幸福模式,把幸福生活与知识相结合,在西方伦理学史上有重要影响。

一、伊壁鸠鲁“快乐哲学”研究综述

(一)伊壁鸠鲁快乐哲学的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幸福感问题随之提出。国内众多学者就这一问题不断追根究底,探讨与它有关的哲学理论渊源,而地位出众的伊壁鸠鲁“快乐哲学”思想开始被广泛关注。

从目前研究成果看,学术界关于伊壁鸠鲁快乐哲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快乐哲学中“快乐”的概念及内涵的研究,“快乐”与“享乐”是不同的。詹俐敏在研究中提出,现代人往往误解了伊壁鸠鲁的快乐观。伊壁鸠鲁提倡的快乐是“平静”、“安宁”, 而不是过多奢侈的生活[1]。二是对伊壁鸠鲁哲学意义进行现代读解。学者包利民分析了近现代重要思想家对于伊壁鸠鲁的解读,看到了通向伊壁鸠鲁思想资源的各种富于启发的路径,他在研究中指出,美国当代著名希腊哲学家和公共思想家纽斯邦把伊壁鸠鲁哲学视为“治疗哲学”,伊壁鸠鲁的这一切“宗教性”、伊壁鸠鲁思想中的对于欲望和激情在人生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常人意想不到的潜意识中发挥重大作用[2]。

(二)伊壁鸠鲁快乐哲学的研究价值

从国内外学者对于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研究中看,快乐主义哲学思想的积极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研究,获得普遍认可。笔者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更需要通过构建伊壁鸠鲁式的幸福模式,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指数。因此,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学习知识是伊壁鸠鲁式幸福模式构建的最根本途径,道德责任观念的强弱是影响幸福指数高低的最关键因素。

二、快乐哲学即伊壁鸠鲁的幸福模式

快乐是生活的原则和幸福的目标,这就是伊壁鸠鲁的幸福模式。

(一)幸福观的哲学基础

希腊晚期,社会动荡不安,个人的幸福没有任何保障。于是,哲学家们开始思考如何幸福、如何安身立命等问题。以“幸福主义”为原则的伊壁鸠鲁学派在此时应运而生,他们努力寻求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渴求幸福安宁的生活,从而实现个体的自由。

从理论上说,伊壁鸠鲁把改造了的阿里斯底波的快乐主义学说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相结合,把“快乐即是目的”这一原则放在自然哲学的基础之上,从而建立了幸福主义伦理学。在伊壁鸠鲁看来,学习哲学和伦理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幸福生活。

(二)快乐的含义

伊壁鸠鲁把快乐与幸福相等同,坚决反对把快乐与享乐相等同。

什么是快乐?伊壁鸠鲁区分了三类不同的快乐:第一类是自然的和必需的,如食欲的满足;第二类是自然的、但却不是必需的,如的满足;第三类是既不自然也不是必需的,如虚荣心、权力欲的满足[3]。也有学者认为伊壁鸠鲁的快乐分为两类,一类是肉体上的快乐;另一类是精神上的快乐,快乐就是远离身心痛苦。精神上的快乐胜于肉体上的快乐。因为精神上的快乐可以通过记忆和希望能与过去和将来相联,得到持久保存。

(三)幸福模式的实现途径

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即伊壁鸠鲁的幸福模式,主张对快乐追求持理性的态度,以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他把自我的幸福观建立在理性的快乐主义之上,指导人们如何寻求真正的幸福。构建伊壁鸠鲁式幸福模式的基本思路如下:

伊壁鸠鲁的幸福模式=智慧文雅+理性道德+公正正义+友谊、愉快交往+身体健康、心灵平静+无饥无渴、无欲无求

首先坚持唯物主义,以理性态度在现实中把握幸福。理性的态度,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积累基础上的。有了知识,可以正确认识自然,摆脱内心的恐惧;可以控制欲望,平静身心。其次要有道德责任意识。公正感和正义感是道德责任意识的重要方面。不公正心灵会受伤害,从而破坏心灵的宁静,就无法幸福。所以,人人和谐相处,坦诚相待,有道德,有责任,幸福才有保障。

三、“伊式幸福模式”的构建价值

伊壁鸠鲁对“何为幸福”的思考,是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的。他的快乐哲学,对当下社会幸福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追求知识,崇尚真理

幸福是要在实践中追求的,而人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探索求知,学习新知识。一个有智慧的人会运用理性的思维,透过复杂、歪曲甚至错误的表象和感性认识洞察事物的本质,获得对欲望的正确认识。对智慧的无限追求引导人们完善和丰富自身知识,从而获得心灵的宁静,达致人生的快乐幸福。

(二)控制欲望,知足常乐

当某些快乐会带来更大的痛苦时,就应当放弃。“知足是大善”,只要内心知足,就会使灵魂宁静,体会到独特的快乐。欲望作为一种客观条件和自身需求差距的反映,欲望实现,则幸福快乐;欲壑难填,则深陷痛苦。对欲望的态度,应是既满足又不满足。把握生活的辩证法,调整心态,学会知足常乐,收获幸福。

(三)活在当下,收获快乐

伊壁鸠鲁派哲学消除了人的灵魂中的两个最大的恐惧——对神和死亡的恐惧,被称为是治疗灵魂的药剂。它又认为最可靠的社会快乐就是友谊,所以珍爱生命,爱身边的亲人、朋友,活在当下,才能获得快乐。

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以一切价值都要给人们带来快乐作为衡量尺度,这种幸福模式虽然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我们要以积极态度对待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反思当下,构建适合现代人的幸福模式。

参考文献:

[1]詹俐敏.伊壁鸠鲁快乐论浅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11):92-93.

幸福哲学论文篇(2)

关键词:马克思;大学时代;人的自由;幸福观

作者简介:曾长秋,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 长沙 410083)

邱 荷,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理工学院教师(湖南 长沙 410083)

大学时代是马克思在哲学上发生重大转折的一个时期,对他以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1835年至1841年的大学生涯中,马克思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写作,诠释了他对人类自由和幸福的理解。当前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大学时代幸福观的研究很少,相关研究成果大多散见于其他一些作品中,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马克思大学时代幸福观思想来源的研究上,高兆明提出到古希腊的思想中去追寻马克思的幸福观来源,强调亚里士多德的人本主义和现实主义对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杨适强调伊壁鸠鲁的个人幸福快乐主义对马克思幸福观形成的影响。{2}但他们没有对马克思大学时代幸福观的思想来源进行全面探讨,也没有对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与思想来源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揭示。二是在内容上,侧重对其博士论文幸福思想的研究,很少对马克思大学时代诗歌中的幸福思想进行分析。如于晓权对博士论文中的自由与幸福的思想进行了探讨;{3}罗晓颖基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分析了伊壁鸠鲁幸福观对马克思的影响。{4}三是对马克思大学时代幸福观的评价,一般都认为这是马克思幸福观的萌芽时期,他“把幸福从精神的自我实现变成了人的现实斗争,从而把幸福从天国放到了地上。”{5}但对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对其成熟幸福观的影响没有进行细致的研究。因此,对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思想有待进行更加系统和深入的文本犁耕。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尝试回答马克思大学时代幸福观的思想来源、主要内容和对其成熟幸福观形成的影响这三个问题。

一、马克思大学时代幸福观的思想来源

张一兵指出,大学时代马克思的思想来源主要是德国的浪漫主义和黑格尔哲学。{6}俞金吾认为,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来源除了传统上所说的三大来源外,还要注意第四大来源,即英、美、德、俄的人类学思想。{7}英国学者伯尔基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想综合体,指出“马克思主义由自由主义、社会和哲学观念的综合性发出来”。{8}这些论断为我们探索马克思大学时代幸福观的思想来源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中学时代幸福观的思想来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等人的思想,以及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和启蒙时期的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但具体来讲,最主要、最直接的思想来源还是浪漫主义和黑格尔哲学。在1835年到1837年上半年,马克思主要受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在哲学上与康德、费希特和谢林走得很近。在1837年下半年到1841年间,马克思在哲学上开始转向黑格尔,面对着黑格尔人本主义的纯粹精神和进步自由主义的“高飘思想”,马克思很快成为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一员,这段时间里,黑格尔哲学构成了其思想的主要来源。

早在中学时代,马克思的三篇毕业作文就带有浓厚的民粹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据爱琳娜·马克思回忆,燕妮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灌输给了卡尔·马克思对浪漫主义学派的热情,他的父亲和他一起阅读伏尔泰和莱辛,而男爵给他阅读荷马和莎士比亚,这些都是他整个一生最喜爱的作家。”{9}在波恩大学学习时,浪漫主义对马克思的影响更为明显,因为“那里的主流思想是彻底的浪漫主义”,{10}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奥古斯都·施莱格尔是他的老师,而马克思当时“追求燕妮的成功强化了他对浪漫主义和诗歌的兴趣”,{11}这些影响使他中学时代确立的理想主义进一步得到张扬和明确的表达。马克思在波恩大学的第一学年就加入了诗人俱乐部,深深沉浸在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中,在短短三个月内,他创作了《爱之书》两部和《歌之书》献给燕妮。“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波恩,在奥·施莱格尔等浪漫派精神的激发下,马克思的确曾树立了一种与浪漫派哲学相似的伦理主观主义哲学信念(尽管马克思并没有对它进行系统的理论表述),并在实践中‘以浪漫主义情感来确定他的活动方向’。”{12}

1836年10月,马克思转到柏林大学学习。“黑格尔哲学在柏林占据着统治地位”,{13}而柏林大学当时是黑格尔思想的中心。马克思的刑法课程老师爱德华·甘斯是黑格尔哲学的信徒,“甘斯的学术观点和政治观点对马克思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使马克思转向黑格尔哲学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4}1837年上学期是马克思思想发生转折的一个重要时期,导致这一转折的直接原因是他试图在康德—费希特哲学基础上建立法哲学大厦的失败,结果是“帷幕降下来了,我最神圣的东西被摧毁了,必须用新的神来填补这个位置。”{15}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对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他一再提醒马克思要面对现实。1837年上半年,亨利希·马克思在信中告诫儿子,“不要充满诗人的幻想”,{16}“内在价值并不总是必然起决定性作用的”,{17}要注意“真正的生活问题”。{18}这样,马克思决定“转而向现实本身去寻找观念”,{19}他不得不接近自己先前并不喜欢的黑格尔哲学,目的是“要证实精神本性也和肉体本性一样是必要的、具体的并有着坚实的基础”,{20}因此,“在患病期间,我从头到尾读了黑格尔的著作,也读了他大部分弟子的著作。”{21}当时在柏林大学活跃的是青年黑格尔派,其活动中心在博士俱乐部,他们坚信黑格尔哲学是能彻底解决一切重大问题的严谨体系,马克思成为其中一员而且是活跃分子。“他转向黑格尔哲学主要是通过与该俱乐部教员的讨论实现的,所以马克思把‘博士俱乐部’视为他精神上的故乡。”{22}其主要代表人物布鲁诺·鲍威尔可以说是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启蒙者之一,他强调自我意识的决定作用,反对宗教神说,认为宗教限制了自由意志的发展,从而妨碍人的自由与幸福,其思想直接影响了马克思的宗教观和博士论文的选题、写作。{23}尽管经过痛苦的精神之旅后,马克思决定把黑格尔哲学作为自己理想与现实的“接合点”。但是,作为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马克思,他对青年黑格尔派过度主张自由意志,向费希特主观唯心主义倒退的趋向并不附和,而是逐渐实现自己哲学上的超越,这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有清晰的呈现。

“德国古典哲学对以往哲学的一个最显著的超越,就在于对主体能动作用的有意识的强调,对理论和实践关系的高度重视,以及由此出发对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的深入探讨。”{24}人如何行使自己的主体性,突破必然的限制实现自由成了德国古典哲学家讨论的核心话题。这些德国古典哲学家在幸福观上,也围绕着自由与幸福的关系而展开。康德认为,人的自由是尘世幸福的重要内容,强调只有把善良意志和自由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幸福,号召人们“打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在思想、政治等方面得到解放和自由。”{25}费希特则说:“我们在这个尘世的唯一幸福……是自由的、不受阻碍的自我活动,是自力更生,辛勤劳动,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的活动。”{26}他强调人们要得到幸福,必须要有思想自由和政治自由。黑格尔主张人的自由和幸福权利,他将抽象的自由赋予了需要、倾向、热情等具体内容,认为对这些内容的满足就是福利或幸福。正是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人类的自由与幸福成为了马克思始终关注的一个核心主题。

二、马克思大学时代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尽管马克思在大学时代并没有就人类幸福进行全面和专门的论述,但其作品处处透露出他关于人类自由与幸福的思想。他大学时代创作的诗歌表达了对意志自由与人类幸福的向往,《博士论文》则体现了他对“定在”中的自由与人类幸福的关注。

1. 意志自由与人的幸福

现在发现的马克思大学时代的诗作主要有他献给燕妮和父亲的诗作和索菲亚·马克思纪念册中摘录的《马克思的诗作》,以往人们很少对马克思大学时代诗歌中的思想进行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马克思的诗歌主要是浪漫主义的;另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本人后来也并不看重这些诗歌。{27}这种有意无意地忽略,不利于我们对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进行整体上的把握。

1835年至1836年,这段时间正好是马克思追求燕妮,两人私订终身但还没有得到女方家庭认可的时候。在诗作中,马克思歌颂了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你们要我委身于那个男人/做他的女奴了此一生/要我对那个粗汉百依百顺/一辈子为他牺牲/鹿儿还可以自由奔跑/穿过树丛越过山坳/鸟儿还可以自由飞翔/迎接天生的霞光万道”。马克思崇尚意志的力量,认为“只要你大胆享受甜美的生活/只要你意志坚定不再彷徨/你定会自己找到谜底/你会发现天国就在远方”;{28}可是,“心灵却把万物拥抱/它像一团巨火高高辉耀/即使在坠落之际/也把太阳卷进汹涌的怒潮”。{29}马克思坚信爱情的威力,“尽管你们掀起狂澜/尽管你们怒气冲天/爱情会毅然冲决一切阻拦/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30}马克思的诗作带有浓厚的人本色彩,他歌颂社会正义和人间真情,把人作为世界的中心,追求人的平等、自由和幸福,相信信念必定战胜懦弱、真理必定战胜邪恶。

夸大精神力量和意志自由,肯定会涉及对人们道德责任的内在约束。不讲道德的自由不可能带来真正的自由,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在中学时代,马克思深受康德和基督教幸福观的影响,强调没有道德就没有幸福。他在1833年的诗作中写道:“人贪婪追求的目标/其实十分渺小/人生内容局限于此/那便是空虚的游戏/有人自命不凡/其实并不伟大/这种人的命运/就是自我丑化”。{31}大学时期,他受浪漫主义影响对情感作用进一步强化。在对爱情的描述中,马克思认为美好的爱情应是纯洁的、无私的,“所以,燕妮,哪怕你身居九重云天/我也会对你怀着深情一片/即使你永远不属于我/我也会苦苦地把你思念。”{32}马克思尖锐抨击不道德的现象,在批评不道德的和神秘的文学时,他尖锐地指出:“看得出来,你们这浊水一汪/都是从同一个源泉奔泻流淌/你们俩永远不会变得清澈明亮/你们正在流向毁灭的。”{33}

从上面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人要有道德才能获得精神自由,人们只要充分发挥意志的作用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取得幸福。此时,现实因素还没有自觉地进入马克思的自由观,这些早期诗作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他的父亲读了诗作后,坦率地指出:“你的诗,无论就它的真正含义,还是就它的意图来说,我都不理解。”{34}他含蓄地批评道:“难道你只想在抽象的理想化(同梦想有些相似)中寻找幸福。”{35}后来,马克思自己也承认,“它是纯理想主义的”。{36}这些诗作最大的特点是“对当代的抨击、漫无边际、异常奔放的感情,毫无自然的东西,纯粹的凭空想象,现有之物和应有之物的决定对立,以修辞上的刻意追求充满诗意的构思、不过或许也有某种热烈的感情和奋发向上的追求”,{37}由此导致“一切现实的东西都模糊了,而一切正在模糊的东西都失去了轮廓。”{38}

2. “定在”中的自由与人的幸福

HAROLD E. MAH指出,浪漫主义具有内在的矛盾,即一方面希望把精神与外在世界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又相信自我的绝对自主,力求无限发挥自己的内在力量。马克思在康德—费希特哲学的基础上,很难将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他渴望自己与世界的统一,但又担心这种统一将会取消自我意志的自由,因此,他的诗歌中往往表达出矛盾的思想,尽管主题是浪漫主义的,又不时地透出一些现实的因子。{39}如在1936年的诗中他写道:“我会豪情满腔/我会心潮激荡/我将在激烈的搏斗中/尽快实现最美的理想”;{40}“我和风浪搏斗/祈祷我主上帝保佑/我扬起船帆/航行时仰赖可靠的星斗。”{41}1837年,马克思诗歌中的现实主义气氛开始增加,《献给亲爱的父亲的诗作》中的讽刺短诗和幽默小说《斯考尔皮昂和费利克斯》剖析了时代现象,具有现实主义的内容。他表白:“康德和费希特喜欢在太空遨游/寻找一个遥远的未知国度/而我只求能真正领悟/在街头巷尾遇到的日常事物。”{42}马克思试图与康德—费希特的思想决裂,在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探究世界,在现实中思考人的自由与幸福的问题,这一直接成果体现在博士论文中。博士论文的题目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他选择这个题目“出于以布鲁诺·鲍威尔为核心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政治理论需要,即为了创立这个派别的自我意识哲学、无神论观点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而去利用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各种体系——伊壁鸠鲁哲学、斯多葛哲学、怀疑论哲学”,{43}同时“也是鉴于当时人们围绕自然哲学以及人的个体自由问题展开争论”。{44}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第一次尝试着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进行比较,指出了伊壁鸠鲁对自由理解的重要意义,揭示了其思想的时代特征,显示出他世界观发展的独立道路。

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的共同点在于都以原子论作为基础,认为世界万物只是在空虚中运动着的原子的不同组合。两者不同的是,原子论在德谟克利特那里是纯粹自然科学的原则,而伊壁鸠鲁则把它作为维护个人自由的一种手段,他提出的原子脱离直线作偏斜运动的观点的独特积极意义就在于“以新的哲学形态总结了希腊哲学,坚持了人的自由。”{45}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从自然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个人的意志自由、个性和独立性,这一论断打破了德谟克利特的机械决定论。伊壁鸠鲁承认偶然性的存在,等于承认了人能通过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把握进行自由选择,便打破了由必然性规定着的命运束缚,从而获得自由,进而最终实现幸福。马克思高度赞赏了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运动”理论中体现出来的自我意识自由的观点,称他是“最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46}但他反对伊壁鸠鲁最终把自由理解为脱离现实世界的自我意识的绝对自由,这一点即使是伊壁鸠鲁自己也承认,“他的解释方法的目的在于求得自我意识的心灵的宁静,而不在于对自然的认识本身。”{47}所以,对伊壁鸠鲁来讲,“行为的目的就是脱离、离开痛苦和困惑,即获得心灵的宁静”,“善就是逃避恶,而快乐就是脱离痛苦。”{48}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哲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抽象的个别性概念,即独立性和对同他物的一切关系的否定,应该在它的存在中予以表述的地方,到处都脱离了限制性的定在。”{49}因此,伊壁鸠鲁的幸福是脱离“定在”的幸福,而不是“定在”的幸福。当他面对残酷的现实时就无法选择抗争,转而被迫返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寻求一种个人精神内在的幸福。在批判伊壁鸠鲁的绝对自由幸福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深刻剖析了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现实的辩证关系,深刻地指出:“如果把那只在抽象的普遍的形式下表现自身的自我意识提升为绝对的原则,那么这就会为迷信和不自由的神秘主义打开方便之门。”{50}因此,作为自由的意志必然要转变为一种改造世界的实践力量。“在自身中变得自由的理论精神成为实践力量,作为意志走出阿门塞斯冥国,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尘世的现实,——这是一条心理学规律。”{51}马克思进一步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思想,分析了作为一种意志力量的哲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指出“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52}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交融。据此,马克思得出结论: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不能脱离生活的环境而存在,人的自由不是作为抽象的个体性的人的自由,而是作为具体的社会性的人的自由,自由问题要在社会中才能得到解决,个人的幸福也只能在社会中才能得以实现。当然,马克思此时理解的社会还只是自然或群体意义上的现象社会,远不是从经济和生产的层面来理解的本质社会。

马克思认为,要实现“定在”中的自由与幸福,必须把人从宗教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他在序言中引用普罗米修斯的话来表白:“总而言之,我痛恨所有的神”,并声称:“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并列。”{53}后来,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再次高度赞赏伊壁鸠鲁,说“他是古代真正激进的启蒙者,他公开地攻击古代的宗教,如果说罗马人有过无神论,那么这种无神论就是由伊壁鸠鲁奠定的。”{54}伊壁鸠鲁站在无神论的立场上反对希腊民族把天体神化,“责备那些认为人需要天的人;并且他认为支撑着天的那个阿特拉斯本身就是人的愚昧和迷信造成的。”{55}马克思认为,要理解宗教观念的本质就要把它同现实世界联系上来,“一切扰乱心灵的宁静、引起危险的东西,不可能属于不可毁灭的永恒的自然”,{56}“只有当人们通过追求现象,从现象出发进而推断出不可见的东西时,神话才会被排除。”{57}因此,并非是“因为自然安排的不好,所以神才存在”,而是“因为非理性的世界存在,所以神才存在”。{58}马克思明确指出,宗教存在的原因在于现实本身。这说明马克思“对于宗教的起因及其在压迫人类个体方面所起的作用就有了一些具有永久价值的认识,这些认识成为了他后来哲学发展的重要出发点。”{59}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处于一个矛盾的处境,“他希望成为客观的人,同时又力图在论文中贯彻接近于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的思想”,{60}结果,他怯除了神,却又倾向于把自我意识神化。这表明,一个人思想的成熟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马克思在1837年就开始从黑格尔出发走向新的世界观,但他并不是立即就告别了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在1839年(或1840年),他的妻子燕妮还在信中提醒他“注意一些外在的事物,注意生活和现实”。{61}毕竟,马克思从意志中的自由转向了“定在”中的自由,从而把人类的幸福从天国拉回了地面,为他幸福观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

三、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对其成熟幸福观的影响

1837年,马克思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时刻,它好像是表示过去时光结束的界标,但同时又明确地指出生活的新方向。”{62}事情的发展如他所言,他一边在前人和同时代人的思想中汲取营养,一边又在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想上的扬弃。大学时代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重大转折期,是他幸福观走向成熟的出发点。

1. 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蕴含着后来成熟幸福观的根本主旨:人本主义原则

在20世纪,西方学者卢卡奇首先指出马克思思想中的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情怀是构成其学说的精神实质。{63}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发轫于西方传统的人本主义精神,并对他产生了终身影响。从少年时代起,马克思就“接受了启蒙主义和法国大革命的价值观——享乐、自由、平等和博爱——还有康德式的道德自律的价值观和德国哲学传统所强调的自我实现的价值观。”{64}在中学毕业作文中,他论述人、神、社会和人类幸福的关系,指出“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65}自由、民主、道德和科技繁荣的时代才是幸福时代,体现出其人本主义倾向。

大学时代早期,受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熏陶,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情怀得到进一步彰显。尽管当时他并未超越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仍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自身,但在转向黑格尔哲学和加入青年黑格尔派以后,他对传统的人道主义学说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从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出发,马克思高扬人的自我意识,呼喊要反对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在高度赞扬伊壁鸠鲁“原子偏斜”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要实现“定在”中的人的自由和幸福,从而为他的人本主义增添了现实主义成分。青年黑格尔派的人本主义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带有更具有决定意义的革命,“正是这种人本主义教会马克思,人类的真实存在是运动、进步、革命以及神圣性的‘复归’。没有这种‘哲学的’革命性主要前提,发动阶级斗争和对资本的批判最后就只有很小的意义。”{66}

20世纪30年代以后,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两个马克思”的思想,认为“一是青年时期的马克思的思想=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二是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思想=非人道主义的,甚至是反人道主义的(阿尔都塞语)马克思主义。”{67}这种论调是经不起批驳的,因为稍作研究就可以发现,马克思后来的所有文章都洋溢着人本主义。比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提出要把人从现实中的非类存在物即利己主义的个人提升为“真正的类存在物”即社会性的“真正的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导致的人的异化,《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剥削的极端残酷无情,即使是在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还对殖民者的入侵行为进行了严厉谴责,指出“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开始了”。{68}因此,人本主义原则始终是马克思幸福观的根本主旨,这一主旨在他大学时代的幸福观中就已经得到充分体现。

2. 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预示着成熟幸福观的科学本质: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马克思的幸福观是人本主义的,同时也是科学的,其科学性就建立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基石上。美国的社会学教授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既不属于黑格尔主义,又不属于完全的唯物主义,他已经具有了唯物主义应有的立场,并开始考虑唯物辩证法的问题,但又没有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代替黑格尔辩证法,{69}这一看法很值得我们注意。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和准备性笔记中可以看出,他对黑格尔哲学中的现实成分、伊壁鸠鲁哲学的唯物主义和两人的辩证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试图把它们作为解决自己思想困惑的工具。

与费希特、谢林相比,黑格尔哲学的进步之处在于“由于把精神导入了具体的世界,思想、观念就有了具体性,亦即所谓充满了现实性。”{70}黑格尔把自由的理念与历史理性结合起来,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由是人类通过实践不断加以实现的根本目的。”{71}因此,黑格尔“以真正积极的方式赋予自由的必然性以现实性意义。”{72}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既不同于费希特,也不同于鲍威尔,不是把自我意志与外部世界的矛盾绝对化,而是把自我意志与人周围的世界联系起来。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虽然对唯物主义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不足之处“主要错在把可能性抽象化,这种抽象化的可能性夸大了偶然和自由意志,从而反对了真实的可能性”。{73}马克思批判了伊壁鸠鲁通过使个人脱离世界、献身哲学的途径而获得自由的观点,指出伊壁鸠鲁哲学把自由抽象化了,强调只有把人同周围环境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来加以考察,自由问题才能解决。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性,认为“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现在黑格尔哲学正是这样。”{74}但是,他又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缺陷在于其原则的不充分或对原则没有充分理解。马克思肯定了青年黑格尔派对黑格尔哲学所进行的批判和改造具有积极和进步意义,可是,与青年黑格尔相比,他更接近黑格尔。他认为,青年黑格尔派中的大多数人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不足时,回到了费希特,把精神同具体现实割裂开并赋予精神以绝对的力量和自律,从而囿于纯理论批判。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思想上的这种倒退进行了批判,他“坚定地遵循着黑格尔关于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规律性的认识,并且把历史理解为人类各种活动的结果,而这类活动的客观规律性和结果又决定着个体的行为可能性和抉择可能性。”{75}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主张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突出自我意识在发展中的能动与变革作用,但他没有把自我意识夸大为绝对原则,“这样,马克思就同当时早已存在于青年黑格尔派历史观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并且开始按照自己的哲学思想来开拓自己的道路,独立地解释哲学与现实间的辨证的相互作用,这成了后来马克思世界观发展的重要出发点。”{76}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还指出,德谟克利特认为必然性是天意、是命运、是世界的创造者,不愿意承认任何偶然性;而伊壁鸠鲁则注重偶然性,强调通往自由的道路处处都开放着,“宁可听信关于神灵的神话,也比当物理学家所说的命运的奴隶要好些。”{77}马克思反对以上两种极端思想,指出“在有限的自然界里,必然性表现为相对的必然性、表现为决定论。而相对的必然性只能从实在的可能性中推演出来,这就是说.存在着一系列的条件、原因、根据等等,这种必然性是通过它们作为中介的。实在的可能性是相对必然性的展现。”{78}可见,必然性与偶然性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偶然性为必然性提供条件,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展现出来。马克思之所以成为马克思,在于其思想的独立性,恩格斯评价马克思在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时,“是完全独立的。”{79}John.L.Stanley指出,人们往往只注意黑格尔对马克思的重要影响,却忽略了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黑格尔自然哲学的批评,这种批评不仅预示着后来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而且预示了马克思最终将把黑格尔建立在逻辑概念之上的辩证法颠倒过来,不是将一种主观的辩证法施加于自然,而是在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中去发现辩证法。{80}

3. 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孕育着后来成熟幸福观的核心命题:人的自由是幸福的本质

自由是欧洲文化文明中的最高价值和永恒价值,“马克思主义衍生自这些在欧洲主流中所找到的核心思想。”{81}在大学时代,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了他幸福观的核心命题,即自由是人的幸福的本质体现。他对幸福的关注以自由为起点,而对自由的关注,则是从自由精神开始。一开始,马克思强调只要有意志自由,人们就能得到幸福。“当你能够想你愿意想的东西,并且能够把你所想的东西说出来的时候,这是非常幸福的时候。”{82}后来,当发现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无法建构一个法哲学大厦时,他在黑格尔那里找到了历史的具体的现实,认识到人是生活在具体社会生活中的人,人的自由和幸福是历史的、具体的、有条件的,人们得到自己的幸福不仅仅要有思想的自由,还要有政治上的自由。在评述伊壁鸠鲁这位伟大思想家的过程中,马克思鞭挞了宗教肆虐、理性横遭摧残的事实,愤怒地指出上帝无非是“非理性世界的产物”,要使人们得到真实的自由和幸福就要消除宗教,要迎来未来的幸福时代就要促使世界风暴的降临,要对社会现实进行激进改造。

马克思把人类的终极价值和目标设定为自由、幸福和共产主义,而且,他一生都在思考和实践人类的自由和幸福。比如在莱茵报工作期间,他强调“自由的首要条件是自我认识,而自我认识又不能离开自由”,{83}从而着重关注了新闻出版自由与人的幸福问题,提出要“争取实现一种同更深刻、更完善和更自由的人民意识相适应的崭新的国家形式”;{84}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强调只有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的幸福的宗教,把人们从宗教中解放出来,才能实现现实的幸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追求自由与幸福是人的本质规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只有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人们才能获得根本的解放,才能获得真实的自由和幸福;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批判地指出资产阶级的自由其实就是自由贸易、自由买卖,无产阶级的统治和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因此,马克思把自由当做人类幸福的本质内容,把人类解放作为人生价值的取向,把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压迫、争取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自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目标,把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未来社会的理想,把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人类幸福的最高实现形态。

注释

{1}高兆明:《幸福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2}{45}杨适:《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7页,第17页。

{3}于晓权:《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意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0-32页。

{4}罗晓颖:《宁静?抑或自由?——试析伊壁鸠鲁幸福观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现代哲学》2011年第6期。

{5}马瑞丽:《试论马克思幸福观的发展轨迹》,《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6}{12}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4-90页,第68页。

{7}{67}俞金吾:《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页,第260页。

{8}{66}{81}伯尔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王文杨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6页,第136页,第12页。

{9}{10}{11}{13}{27}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王珍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页,第19页,第23页,第32页,第25页。

{14}{22}黄凤炎:《反思与超越——马克思的思想轨迹》,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第12页,第17页。

{15}{16}{17}{18}{19}{20}{21}{34}{35}{36}{37}{38}{61}{6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页,第539页,第543页,第556页,第13页,第13页,第15页,第519页,第519页,第6页,第7页,第7页,第581页,第5页。

{23}兰维·罗森:《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王瑾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59-177页。

{24}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02页。

{25}冯俊科:《西方幸福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546页。

{26}梁志学:《费希特著作选辑》(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64页。

{28}{29}{30}{31}{32}{33}{40}{41}{42}{46}{47}{48}{49}{50}{51}{52}{53}{55}{56}{57}{58}{65}{74}{77}{78}{82}{83}{8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5页,第484页,第670页,第916页,第511页,第910页,第560页,第575页,第736页,第63页,第28页,第35页,第35页,第63页,第75页,第76页,第12页,第59页,第59页,第58页,第101页,第459页,第136页,第26页,第27页,第134-135页,第139页,第306页。

{39}Harold, E. Mah:“Karl Marx in Love:The Enlightenment, romanticism and Hegelian theory in the young Marx,”History of European Ideas,Vol.7,1986.

{43}{44}{59}{76}《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之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1989年第2期。

{5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47页。

{60}B.A.马利宁、B.N.申卡卢克:《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马克思恩格斯研究》1989年第1期。

{63}陈一壮、谢新:《论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和唯物史观的联系》,《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64}R·G·佩弗:《马克思主义、道德与社会正义》,吕梁山、李旸、周洪军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4页。

{6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04页。

{69}{73}{79}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刘仁胜、肖峰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2-74页,65页,73页。

{70}奥古尔特·科尔纽:《马克思的思想起源》,王谨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37页。

{71}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下),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69页。

{72}邓晓芒:《康德哲学诸问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234页。

幸福哲学论文篇(3)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生活维度 现实生活 人类解放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Life Dimensions of Marxist Philosophy

SU Qiuxiang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uaqiao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21)

Abstract Marxist philosophy has a dimension of life, from the theoretical appeal is concerned, is to achieve "the reality of people's happiness"; theoretical content, is around the "human emancipation" Possible expansion; logical path is concerned, it is based on real life. In this connection, Marx's philosophy shows the life dimensions of his theory.

Key words Marxist philosophy; life dimensions; real life; human liberation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旨归

“人民的现实幸福”是马克思哲学的最高价值诉求。①与“解释世界”的哲学不同,马克思哲学是一种“改变世界”的哲学,他说:“以往的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②作为“改变世界”的哲学类型,“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③是其最高价值诉求。马克思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以此为主线而展开的,这也构成了其区别于其他哲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在马克思哲学语境中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就是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人民的现实幸福”与“人民的解放与自由”是同一个价值立场、所指代的价值主体也是一致的。这两个概念在马克思哲学文本中与理解中具有相通性。

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哲学是有阶级立场的,这个阶级立场便是服务于无产阶级,在这里无产阶级的解放与人类解放并无相悖。在马克思解放理论架构中,要实现“人的解放”这座大厦,必须以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为基石,“政治解放”是整个人类解放的直接前提,通过改变无产阶级的现实生存遭遇,改变他们的历史命运,使其对自己命运的改变从自发状态提升到自觉醒悟,从而通过解放自己而达到解放人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宿归是立足于“此岸世界”,实现人的现实幸福,使人得以解放和全面发展,而非观望“彼岸世界”的真理,这是表征马克思生活哲学的价值向度。

2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视域

实现人类解放,追求人民的现实幸福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价值指向,那么这也就规定了他的理论视域是围绕着“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现实幸福”何以实现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

首先,幸福是一种动态的关系表达。马克思哲学所指的“幸福”是现实生活主体与社会的制度及其关系结构、体系之间的关系状况,而非心理学意义上的人对生活世界的直观感觉或心理感受。在马克思哲学里“幸福”特指在一定历史阶段、一定社会关系结构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方式与实现状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止的、僵化的范畴。也就是说,既定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能否保证生活于其中的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实现,是判断幸福与否的根本尺度。④对于马克思来说,“幸福”意味着人的本质的回归,意味着“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使生活在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中的 “人”消解一切异化、一切压迫性的生存状况和境遇,从而使人成为人。

其次,“现实的个人”是其哲学的理论主体。黑格尔那种脱离实际生活关系的“抽象的精神的人”和费尔巴哈脱离社会历史的“抽象的自然的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实的个人”。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现实的个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历史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⑤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仅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而且任何“现实的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关系中,从而有别于动物,规定着人是这样的人而不是那样的人,标志着人是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决定了“人”成为自身。

最后,消除异化,幸福才有可能实现。在马克思的哲学语境中,人的现实幸福被“现存事物”所钳制,“现存事物”成了人们追求幸福与自由、解放与发展的枷锁。而这种“枷锁”不仅是意识、理念上的枷锁,更是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关系全面异化所造成的枷锁,从而钳制人民的解放与幸福。受费尔巴哈 “异化”思维或 “颠倒逻辑”的启示与影响,马克思彻底的掀开生活世界全面异化的境况,相继揭示出“宗教异化”, “政治异化”, “劳动异化”,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异化”, “资本异化”等。由此,马克思对生活世界中的一系列异化现象进行了彻底的清理,从对生活的意识层面的批判深入到对现实生活的根本性、本质性关系层面的批判。藉此批判路径,马克思哲学直指现实生活中人的内在本质的实现,彰显了马克思哲学的生活规定性。

(下转第40页)(上接第38页)

3 马克思哲学的逻辑路径

马克思哲学以“生活世界”为其理论视域,以改变“现实生活”为其目标,这也就决定了其逻辑路径也必然是从现实生活出发。

首先,立足于现实世界。实现人们的现实幸福和人类的自由解放,就必须从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我们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⑥

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立足于现实世界,来理解、思考和认识有血有肉的人。“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在这里马克思哲学不仅是立足对“旧的生活世界”的扬弃,而且是立足于新生的“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这样,马克思哲学就超越了缺乏历史维度,局限于不变的现存社会的旧哲学,直接表达了马克思哲学的价值指向与理论使命。

其次,坚持生活第一性的原则。解蔽历史长河中一切神秘性的东西,根本性的方法论原则就是从实际出发,从生活本身的面目出发。事实上,一切变化都根源于生活世界的变化,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表达,万变不离其宗。一切都“只能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只要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事物的真实面目就是人的生产和生活本身。马克思始终坚持“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理论立场,因此,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生活第一性原则以此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以经济生活为突破点。马克思哲学批判现实生活的路径选择是从经济生活开始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最常见的“商品”入手,探究商品生活背后的“劳动”,通过工人劳动的考察揭示了资本主义异化生活的实质,即资产阶级无偿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无限度地追逐剩余价值和利润。从而揭示出一切异化的根源,只有彻底扬弃经济生活的异化,才能从根本上消解或解构异化,才能使人的生活获得根本的解放与自由。“现实的个人”的解放运动,就必须落实于破除“分工”、扬弃“私有制关系”、消灭“虚幻的共同体”,以此构成马克思解放理论的现实路径。⑦

4 总结

综上所述,马克思哲学是一种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哲学;是一种有别于只在理念或精神上进行思辨的实践哲学;着力于现实生活中,干预、参与生活过程,改造束缚人的发展的异化关系与环境,并且是以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为根本目的的价值旨趣的革命性哲学。将马克思哲学判断为一种生活哲学,是以马克思哲学的理论视域、价值旨归以及逻辑路向作为判断依据的 。

注释

①④⑦杨楹.马克思哲学的最高价值诉求:“人民的现实幸福”[J].哲学研究,2012(2).

②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

幸福哲学论文篇(4)

·伊壁鸠鲁。自由意志哲学疗法。伊壁鸠鲁学派认为哲学是治愈人类灵魂的。为了说明治疗的可能性,它 是 必需的 到 打开 向上的 A. 自由的 空间 对于 人类 灵魂 哪一个 是 不 受约束的 通过 必要性。 伊壁鸠鲁的 学校 提供 理论的 可能 对于 这个 存在 属于 自由的 将 通过 原子的 偏转。 那里 是 二 方式 到 解释 这个 关系 之间 原子的 偏斜 和 自由的 威尔。 一 想法 是 那个 一 独立的 自由的 将 应该 是 设置 向上的 在…上 这个 原因 属于 原子的 偏斜,另一个是原子偏转本身就是自由意志。第二种思维方式更值得辩护,在这种思维方式下,自由意志不需要原子本身完全控制它的偏转,需要在论证的帮助下培养人们的智慧和虚拟性。However认为,由于原子素描的客观性,人类不仅可以依靠哲学论证获得不可持续的灵魂,而且还需要力量的强大影响,人们会逐渐失去自由意志,变得迷信和盲目追随。这是伊壁鸠鲁疗法所面临的基本民主。

伊壁鸠鲁。free will哲学疗法。

“人性是一个政治动物”[1]7。亚里士多德对人性的定义将个人善与城邦善紧密联系在一起,城邦善需要通过城邦政治实践来培养和展示。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属于政治。然而,在希腊化时代,人与自然之间不再有象征城邦的城墙,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自己容易生病的身体和灵魂。于是,针对个体的治疗成为哲学的核心主题,伦理学成为第一哲学。

的伊壁鸠鲁学派哲学是希腊化时代治疗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正如医学的目的是治疗人的身体一样,伊壁鸠鲁认为哲学是治疗人的灵魂。伊壁鸠鲁认为“就像医学不能治愈身体疾病是无用的一样,哲学如果不能摆脱灵魂的干扰也是无用的。”[2]155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不再是纯粹的知识研究,事实上,所有的知识“除了给灵魂带来无烦恼和坚定的信念之外,没有其他目的。”[3]20本文接下来要讨论的是伊壁鸠鲁学派的治疗哲学,哲学治疗是可以实现的可能的前提是自由意志,所以我们需要从自由意志开始探索伊壁鸠鲁学派哲学疗法的内在含义。我们必须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灵魂需要治疗?为什么灵魂容易生病?我们知道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然而,如果世界上的一切都只是德谟克利特原子世界中原子的机械运动,那怎么会有所谓灵魂的独特痛苦呢?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不满意的恰恰是人们确实有痛苦。面对这些痛苦,德谟克利特只能反复说:这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伊壁鸠鲁,作为一个灵魂治疗师,不应该停留在这种观望状态的必然性上。为了说明治疗的可能性和有效性,他需要首先为人类灵魂开辟一个不受必然性控制的自由空间,而这个自由空间的出现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灵魂容易生病。A.A.Long在评论伊壁鸠鲁伦理学的自由意志时说:“伊壁鸠鲁担心的是,如果我们所有的行为都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而是由必然性决定的,那么结果将是我们将不再为我们的行为承担任何道德责任。”[2]107仅仅出于对这个问题的考虑,朗认为伊壁鸠鲁是自由意志的捍卫者。在伊壁鸠鲁看来,我们能够评估人的行为本身,这一事实可以证明自由意志的现实性,因为“我们自己的行为是自由的,所有的批评和赞扬都必须与之相关。”[3]34此外,一个持不可避免态度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某种尴尬,“一个说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人不能批评一个说一切都不是不可避免的人,因为根据他的观点从逻辑上讲,他必须承认这样说是不可避免的47伊壁鸠鲁指出,事实上,决定论者在与非决定论者的日常辩论中所持的批评态度表明,他认为他的对手应该为自己的观点负责,这与他所捍卫的观点相反。

从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伊壁鸠鲁派受到自由意志的保护se策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如果没有自由,人们将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另一种是对日常生活的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人们认为日常生活的正常发展具有预设的自由意志。但是,这两种策略的示范力度显然不是很强,因为可以说伊壁鸠鲁派在前者中已经有了《必然性是坏的》。因此,伊壁鸠鲁学派也为这种自由意志提供了更具哲学意义的论证,转而讨论原子偏转。换句话说,伊壁鸠鲁学派认为,尽管一切都是由原子组成的,但原子的运动并不是严格按照既定的轨道进行的,但也有一些“偏斜”。

解释了夏洛克·卢克莱修(卢克莱修)的《物性论原子偏斜的原因》:“如果它们不偏斜,一切都会像雨点一样垂直地穿过渊深的虚空,所有开始的遭遇都不会发生或造成任何影响。这样,大自然就永远不会产生任何东西。”98卢克莱修的论点是:(1)首先,原子垂直运动。(2) 事实上,一切都是由原子组成的,所以原子需要结合起来。(3) 原子需要碰撞。(4) 垂直运动的原子如果沿着原子的原始轨迹运动,就不会发生碰撞。(5) 因此,原子在运动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偏转,而世界的既定存在提供了一个现实的解释原子的偏转。正是在这里,夏洛克·卢克莱修认为原子的偏转为心灵的自由意志创造了可能性:“正是始基在不确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的微妙偏离,阻止了心灵在所有行动中服从必然性,使其摆脱奴役,被迫忍受痛苦和折磨。”99从这个意义上讲,伊壁鸠鲁学派通过原子偏转为本体论人辩护自由意志的存在。然而,

现在的问题是,原子偏转的原始驱动力是什么?卢克莱修似乎在这个问题上陷入了一个循环论证,即,他认为原子偏转的原因是因为它有自由意志。他说:“运动的开始是由思想造成的,行动首先来自思想的意志,然后继续下去。”[3]99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样一个循环的论点?那么如何看待原子偏转产生的自由意志呢?自由意志在伊壁鸠鲁学派的特殊意义是什么?这个特殊的意义和灵魂治疗有什么关系?这是本文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让我们来看看伊壁鸠鲁派的自由意志是什么。

·朗认为伊壁鸠鲁派的原子偏转理论确实可以创造出一种没有必然性的自由意志,但这种自由意志不是自主的(autonomous)[2]107。换言之,这种自由意志是完全盲目的,它是如此自由,甚至不会被演员自己控制。事实上,当我们通常说自由意志时,我们的意思是演员有决定是否和如何行动的自由。这种自由意味着动作完全由演员完成。然而,在伊壁鸠鲁派的原子偏转中,原子向左或向右的偏转是不可预测的,并且不受原子本身的控制充满了机会。那么,这种原子偏转意义上的自由还能被称为自由意志吗?这种自由仍然是伊壁鸠鲁派所捍卫的自由意志吗?如何解释这里的矛盾?自由意志和原子偏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有两种解释方法。

认为我们可以结合上述循环论证来考虑。如果自由意志和原子偏转存在于相同的水平,甚至相同的水平,那么循环论证将不可避免地继续下去。因此,为了维持哲学体系的内部整合,如果伊壁鸠鲁派的自由意志高于原子偏转,那么原子偏转并不等于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使原子偏转在幕后成为可能,而原子偏转只是自由意志确实存在的现实证明。这样,尽管原子偏转本身仍然是盲目和未知的,但自由意志可以对其施加很大程度的影响和控制。虽然伊壁鸠鲁认为,这种控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不断应用的。正是出于不断应用的需要,伊壁鸠鲁坚持让他的学生背诵他的理论要点,并要求每个人团结起来,过一种隐居的学校生活。另一方面,从自由意志和原子偏转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的灵魂容易生病。这正是因为灵魂的原子很容易偏离,它们充满了悲伤、恐惧和烦恼。伊壁鸠鲁派的治疗方法是积极使用自由意志来控制原子偏转,这种偏转使原子偏转,使灵魂能够有序地出现。但

的解释也面临一个问题,即,尽管它回答了原子偏转是由独立的自由意志驱动的,但这种独立的自由意志从何而来?事实上,这种解释理念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增加了更多的问题。

有另一种解释,我们不需要建立独立的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本身就是原子本质的充分体现,容易偏转是原子本身的基本特征,但原本属于灵魂的儿子比属于身体的原子更“滑”,更容易偏转。

,但这是如何回应我们之前讨论的问题的,也就是说,这个偶然的偏离是否可以被原子本身控制?如果原子本身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偏离决定的哪一边,那么这种偏离怎么能被称为自由意志呢?在这个问题上,纳斯·鲍姆认为伊壁鸠鲁并不认为人类的自由意志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伊壁鸠鲁要求我们观察我们自己、我们的朋友和我们生活的社会。当我们观察并真实地观察时,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是否看到理性而冷静的人,他们对价值的信念是坚定而可靠的?不,我们看到的是人们疯狂地追求金钱、名望和奢侈的饮食和寻找爱情。"[4]46也就是说,根据鲍姆的说法,在纳斯语中,伊壁鸠鲁意义上的自由意志意味着一个人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表现。自由意味着没有事先的决定。只要原子具有偏斜的性质,无论这种偏斜是否由原子本身决定,原子的这一特性都可以称为建立在偏斜基础上的自由意志。同时,原子的偏转会被一些盲目的偏见所误导。例如,习俗会使灵魂的原子产生误认为现实的虚幻想象。纳斯·鲍姆提出:“我们可以猜测伊壁鸠鲁会怀疑这个选择:对于这样的人(指积极的社会参与者,即积极参与城邦政治的公民),如果他们的社会已经腐败,他们可能太容易被社会梦想所欺骗,成为社会不正常偏好的信徒。”[4]我们需要反思人们出生的社会。反思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在被现实社会侵蚀之前,它来自于某种存在秩序,而这种存在秩序仍然存在于身体中不可偏转的原子中,这些原子没有被灵魂腐蚀。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努力使不正常的灵魂回到最初的真实秩序。纳斯·鲍姆相信“伊壁鸠鲁在身体中找到了真相。”[4]56下一个问题是,自由越轨者将得到多大程度的治疗?什么样的治疗?

?灵魂能放弃治疗吗?根据我们上一节对自由意志的分析,伊壁鸠鲁似乎没有理由认为灵魂不会偏离放弃治疗的那一边。事实上,自杀的原因很多,这是可以证明的。就连伊壁鸠鲁也只能用批评的语气说:“一个有很多理由自杀的人真的是一个一文不值的人。”[3]47如上所述,灵魂,但身体有一种自然的倾向,即快乐和避免痛苦,“伊壁鸠鲁认为,没有必要证明或讨论我们为什么应该追求幸福而避免痛苦,这就像火的炽热、雪之白和蜂蜜的甜蜜一样。所有这些都不需要通过详细的论证来解释。”[2]112

现在的任务是让灵魂像身体一样走上寻求幸福和避免痛苦的道路。灵魂应该意识到它应该追求幸福。纳斯·鲍姆认为,在伊壁鸠鲁没有被社会腐化的人是灵魂的可靠见证人,这种见证人可以在奇尔身上看到但纳斯·鲍姆并不认为伊壁鸠鲁主张人们回到婴儿的状态,“如果伊壁鸠鲁像个孩子,他死后不会高兴。然而,他说,虽然疼痛很严重,但他可以用快乐有效地抵消疼痛——通过与朋友愉快地回忆和谈论哲学,从而削弱他的痛苦意识。”纳斯·鲍姆认为,对伊壁鸠鲁来说,“虽然未受过教育的儿童能够正确理解生活的目的,但受过教育的成年人更能够实现这一目的。”[4]57因此,正确理解灵魂需要哲学论证的积极参与,这一哲学争论需要依靠对人性的把握,而人性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被社会所腐蚀。这里的理论结构是以没有被社会腐蚀的身体为标准。与此同时,伊壁鸠鲁认为,对于已经融入社会的人来说,这个标准需要通过哲学论证加以澄清。只要人们正确理解这些论点,人们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收获身体上的痛苦和灵魂上的烦恼。哲学争论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幸福问题,并对幸福进行分类。

为了幸福,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首要的好和天生的好》[3]32,“没有幸福本身就是坏的”[3]39“所有的幸福都是幸福本身是好的,所有的痛苦都是痛苦本身是坏的(每个快乐都是快乐,每个痛苦都是bad))[2]122.通过这些评论,伊壁鸠鲁把所有的幸福都等同于幸福本身。我们为什么要强调“作为快乐本身而言地区”“什么?这仍然是因为灵魂总是不安,即使它一直在追求幸福和避免痛苦的道路上。这是由灵魂的本性决定的,因此灵魂往往容易产生许多对身体不利的幻觉和虚假欲望,例如“胃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满足。真正难以满足的是对食欲难以满足的错误信念。”所以我们需要哲学论证来纠正灵魂。我们需要用智慧来限制幸福。此外,由于人类的存在与容易扭曲的原子混合在一起,智慧甚至已经取代了“幸福”成为人类的首要利益这一切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好处是智慧,所以智慧比哲学更有价值。(3)33让我们来看看在伊壁鸠鲁派,欲望(幸福是欲望的满足)之间的明智区别。

伊壁鸠鲁认为“一切自然事物都容易获得,所有难以获得的东西都是空的和无价值的”(3)。33根据这一判断,他将人的欲望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欲望,另一类是虚幻欲望。虚幻欲望是指那些不能产生真正幸福,但会导致更大空虚和更大痛苦的欲望,如追求繁荣。卢克莱修说,有这些欲望的人”他们勾心斗角,争取占上风。他们日以继夜地努力工作,攀登财富和控制权力的顶峰。。。在《自然欲望》中,伊壁鸠鲁区分了自然和必然的欲望和自然但不必要的欲望。自然和必然的欲望,如对食物和衣服的追求,“肉体的呼喊促使我们避免饥饿、干渴和寒冷”[3]自然但不必要的欲望,如性欲,“如果你减少观看、社交和性,对爱的渴望就会消失”[3]45.然而,

在这些欲望分类中,边界并不明确。非自然的虚幻欲望是由空洞的意见产生的。同时,伊壁鸠鲁认为,对自然但不必要的欲望的热切追求也是由于人类的空洞意见。因此,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对欲望要求的程度《智慧与美德》,简单生活也有学位。[3]49正是因为对程度的强调,伊壁鸠鲁将幸福等同于消除痛苦,“幸福增长的上限是消除所有痛苦。”[3]38因此,“我们不要选择所有的幸福,而是放弃许多多的幸福,如果这些幸福会带来更多的痛苦。”[3]32因此,对于伊壁鸠鲁学派来说,追求幸福的最终状态是宁静不受干扰的灵魂,这可以称为静态幸福,而不是不断追求其他琐碎欲望的动态幸福。因此,

·伊壁鸠鲁并不像人们所批评的那样粗俗。在《功利主义》中,穆勒回应了关于伊壁鸠鲁派纯粹是享乐主义的批评。他说,如果我们不得不认为伊壁鸠鲁的幸福是一种猪的幸福,那只能说明人们只能过一种猪的幸福,但事实上,真正的人类幸福是一种与猪的幸福完全不同的人类幸福[5]12。伊壁鸠鲁的幸福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幸福需要智慧和美德的参与。所谓“德性生活幸福,二者密不可分”[3]33。智慧和美德是医治心灵痛苦的良药。但如果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仅限于此,我们就大大低估了伊壁鸠鲁的自由意志。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原子偏转带来的自由意志实际上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而这种偶然性是原子本身无法完全把握的一个特征。基于这一点,纳斯·鲍姆认为伊壁鸠鲁是弗洛伊德乃至现代心理学的先驱。伊壁鸠鲁意识到,人们无法在潜意识中完全理解自己的内心欲望,即人们无法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显性意志来控制整个人生,即使一个人完全理解关于幸福分类的哲学论据,他也自然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实践这些论据。因此,治疗伊壁鸠鲁学派也需要某种“强力”。这部《强力》使“伊壁鸠鲁的学生习惯于信仰和崇拜,而这种被动可能会成为一种习惯并摧毁它。”她积极参与批评的能力。“[4]94可以说,从自由意志出发所产生的灵魂的偏离,”强力“这是伊壁鸠鲁学派必须使用的治疗方法。然而,在这种待遇下,工作人员将逐渐失去自由意志,变得迷信和盲从,这是伊壁鸠鲁待遇面临的根本困境。

伊壁鸠鲁学派的哲学是治愈灵魂。然而,伊壁鸠鲁学派坚持德谟克里特在原子论的自然哲学。这个原子论世界被必然性所支配。因此,为了说明哲学治疗的可能性,伊壁鸠鲁学派必须首先证明人类自由意志是如何存在于原子论世界图景中的。因此,伊壁鸠鲁学派提出了原子偏转的观点,认为原子在运动过程中并不严格遵循既定的轨道,而是会产生偏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原子偏转引起的碰撞组合而成的。如何理解原子偏转和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有必要在原子偏转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自由意志,也就是说,另一个更高的自由意志使原子偏转成为可能。另一种解释是原子偏转本身就是自由意志。第一种解释无法解释比原子更高的自由意志来自何处,因此增加了一个新的解释任务。本文同意第二种解释,即原子偏转产生的自由意志很难自我控制,因此需要哲学处理。伊壁鸠鲁学派认为,与身体的原子相比,灵魂的原子更倾向于身体,因此有必要让灵魂的原子向身体的原子学习。学习的方法是通过哲学的论证来澄清不同幸福之间的差异,只有通过修炼美德和智慧来追求自然和必要的幸福。然而,由于灵魂原子的倾向性,哲学论证本身是不够的。伊壁鸠鲁学派的自由意志自始至终都需要被驯服,因为驯服本身不能完全有效,需要外力的强制,但这种外力凭自己的自由意志,如何在影响他人之前驯服自己呢?谁来教育教育工作者?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伊壁鸠鲁学派想用力量(习惯性信仰和崇拜)塑造没有批判性思维的个体,那么类似于机器的个体怎么能被称为具有自由意志的道德主体?可以说,伊壁鸠鲁学派在一个机械的原子论世界中开辟了一个自由意志的空间,但最终,它走向了另一个由人类锻造的机械世界,因为它想避免自由意志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伊壁鸠鲁学派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些根本性的内部困境。在这方面,更重要的一个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这是否也是人性本身所面临的内在困境?如果我们承认自由意志是人性的一个内在部分,那么当人性处于一个变化多端的复杂世界中时,我们如何避免人性因对自由意志的无知而陷入虚无和邪恶的深渊,变得空虚和颓废?同时,如果我们对人性施加某种力量和限制,我们怎样才能避免人性由于失去自由意志的内在驱动力而生活在固定的人工框架中,从而变得僵化和枯燥?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引导自由意志人民过上更好、更美好的生活,是一个始终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1]亚里士多德。政治[M]。吴寿彭,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大学,1991年。

[2]龙安,SEDLEY。希腊哲学家:第一卷[M]。剑桥大学出版社,1987年。

[3]伊壁鸠鲁。自然与幸福:伊壁鸠鲁的哲学[M]。包利民等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幸福哲学论文篇(5)

关键词:马克思;幸福观;哲学内涵;时代意蕴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2-0038-02

近年来,有关幸福的话题风靡媒体、网络,到处都在谈论“幸福感”、“幸福指数”。由此来看,幸福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同时幸福也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从古至今,不同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对幸福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其中最为深刻和丰富的就是马克思的幸福观,其影响也最为持久和广泛。

一、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内涵

马克思哲学不是把人局限在抽象的精神世界去探索,也不是以板滞的自然法则来规定人的自由活动,而是以“现实的生活世界”作为思想理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全面展开的。马克思强调作为现实性的人的幸福,是人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不断展开和积累的,是人们创造性的产物。因此,人的本质是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论基点,实践活动是创造幸福的源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实现幸福的重要保障,以及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幸福的理想状态。

(一)人的本质是幸福观理论的基点

马克思所谓的人的本质,是从人具有的实践本性出发来把握的。首先,追求幸福是人的类特性。这里的“类特性”马克思将它定义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所指的人也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实践着的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的人。这是解读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幸福观的前提条件。其次,获得幸福的过程是对人的本质确证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人类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人的本质也各有不同。最后,人的需求也是人的本质体现。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和人的需要是密不可分的。在谈到人的需要时,马克思曾经说过“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这也是马克思关于幸福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它不仅深刻揭示了人的需要的实质,说明了人的本质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为我们学习和掌握人的本质、认识和了解人的幸福提供了又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

(二)实践活动是创造幸福的源泉

众所周知,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在理论界,许多学者通常把实践和劳动等同。而马克思将劳动定义为两种解释:一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化过程,“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控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二是劳动的二重性,即劳动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前者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讲的是劳动的价值属性。在我看来,作为人所特有的基本活动,实践活动的根本性质就在于其特有的价值性,实践活动也是人们创造自身价值的最基本活动。因此,实践活动也是创造幸福的源泉。

实践是人类独特的生存行为,是人类最根本的创造自我价值的活动,也是人类特有的超越自我、创造幸福的活动。人们通过实践活动,一方面改变了自然的原始形态,另一方面不断地创生自我。在这种过程中,人们不断地抛弃“旧我”,塑造“新我”,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也只有人类才有这种创造性的活动。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实现幸福的重要保障

马克思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确立为哲学的理论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诉求即是包含着人的幸福理论。所谓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包括人的能力全面提高、人的社会关系充分形成、人的需求多方面的满足和人的个性完全实现,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因此而实现人的幸福的充分满足。马克思所谓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一方面是指人的“类特性”在个体那里充分发展。从本质和性质上讲,旨在揭示人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的独立自主性和自由自觉的创造特性,进而发觉包含于其中的价值取向。从活动形式上讲,旨在揭示人的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完整性和可变动性,进而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幸福的追求提供充分论证。另一方面,马克思所谓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社会特性”在个体那里充分发展。在他看来,人类的发展不是单独的个体行为,而是离不开社会的整体发展。只有在社会全面发展的意义上,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有可能成为现实。综上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阐释,不仅包含着人类幸福的思想,更是实现幸福的重要保障。

(四)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幸福的理想状态

在马克思的哲学理论视域中,共产主义是人类获得完全幸福的一个具体的历史阶段。它不仅具有终极性质,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中的“必然环节”。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不仅是一种崇高的理想、社会形态、社会制度、思想体系,更要理解为一种人类的生存境况,或者说是人的幸福的实现。一个好的社会制度可以保障绝大多数人们的利益,也是人类实现幸福的理想状态。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彻底改变了厌恶劳动的态度,劳动不再是人类谋生的手段,而是被视为光荣的豪迈的事业。劳动变成了人们的习惯、成为了人们的第一需要。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各尽所能,全面发展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运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创造财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幸福与共同幸福融为一体,集体幸福被看作是最高的幸福,个人幸福要服从于集体幸福。

二、马克思幸福观的时代意蕴

对于人们来说,评判自身是否幸福的标准主要取决于主体的心理认同和体验。然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由于每个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不同,对于幸福的感受也不同,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就会形成与之相对应的幸福观。由此可见,幸福观的实质体现在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伦理道德层面上。因此,我们需要用马克思幸福观作为科学的理论,引导人们对什么是幸福、幸福观的含义及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更为准确和深刻,进而能真正感受到幸福、创造幸福和实现幸福。

首先,马克思幸福观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仅是满足于物质的需要,更是实现精神的追求。人作为理性和感性的共同存在体,除了追求外在的物质需要,更要关注内在精神世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逐渐从经济领域过渡到社会生活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对幸福的追求偏离了正确的轨迹。他们将利益至上看作为人处世的支配性原则,将追求和享受物质利益看作是实现幸福的唯一选择。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等充斥着他们的头脑,使其对幸福的理解和认知变得更加物质化、功利化,从而导致这些人将幸福转变为对物质、权利、财富的过度追求。与此同时,他们的精神世界却陷入极度空虚的状态,不仅迷失了美好的精神家园,也丢弃了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实际上,功利主义、物质主义这些歪曲的价值观只能带给人们须臾的快乐,却不能给予人们长久的幸福感。只有在精神世界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才能催人奋进,带给人们持久而深刻的幸福感。

其次,马克思幸福观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仅是单纯的满足和享受,更是创造和劳动的相结合。幸福当然与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和享受密不可分,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创造性的实践和劳动赋予幸福更高的含义。人们通过劳动不仅创造了享受幸福的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在劳动创造的过程中人们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潜在能力,发觉自己的本质力量,使个体的自身价值得到认可,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幸福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劳动的过程本身就是最高意义上的享受过程。通过劳动创造所形成的现实生活世界构成了人们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们创造性的劳动就是不断发现幸福、创造幸福和实现幸福的过程。

再次,马克思幸福观告诉我们,在关注自身幸福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幸福和集体幸福。既要有敢于实现自我的魄力,也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个体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本质使然,是人们理所应当的权利和义务,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是为了促进个体幸福的实现。另一方面,个体在享有自身幸福的同时,必须充分尊重和维护他人的要求和利益。尤其是当个体幸福与集体幸福、社会幸福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定要将集体幸福放置于个体幸福之前。因为只有在保证实现集体幸福和社会幸福的基础之上,才能为个体幸福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否则个体幸福的实现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要将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与个体幸福相结合,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价值的幸福相结合,才能够获得永久的、崇高的、深刻的幸福。

最后,马克思幸福观有助于推进民生建设,实现人民的幸福梦。在马克思一生的实践和理论中可以看出,他一直都在关注着广大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的利益。由此可见,民生问题也是马克思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幸福观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重视人们的现实需要和精神诉求,充分尊重人们的自由和权力,并且着重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现实价值。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时期,党的十明确将幸福中国、打造民生幸福作为施政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着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可以说,幸福不仅关涉到每一个人的利益诉求,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中国梦”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梦,也是人民的梦。而民生幸福作为重要的发展观已经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维度,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梦,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是新时期党赋予自己的伟大使命。就像马克思所说的“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幸福哲学论文篇(6)

【关键词】现象学 教育现象学 高职学生学业幸福

【Abstract】There is a closed connection among the academic subjective well?鄄be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ith their mental and physical developments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quali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Phenomenology of pedagogy is a way to return to the truth itself. It focuses on life world and unique temperament by individual experience, and emphasis on reflection of problem. Students can enjoy the campus life of returning to the thing itself and creating; establish equal a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efforts to become a learning wisdom of students; to be a reflective practitioners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pedagogy.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an achieve the academic subjective well?鄄being in school in this way.

【Key words】phenomenology; phenomenology of Pedagogy; the academic subjective well?鄄be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38-02

一、教育现象学界说

(一)现象学。 现象,英文表达为:Phenomenon,源于希腊文的拉丁词。十七世纪之前,“现象”,作为神学词汇,有“显现”、“奇迹”的意思。之后,“现象”一词伴随著哲学的发展,被给予不同的含义,成为哲学专业术语。柏拉图(Plato)认为现象是不断变化的,是人感知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东西。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则认为,“现象”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不能感知到它。真正创立现象学的是胡塞尔(Edmond Hussel)。他将“现象”等同于意识,是能够让人意识到的东西。之后,现象一词便广为流传。

现象学,英文表达为:phenomenology。在《哲学大辞典》中,对现象学进行了描述性的界定。“即通过回到原始的意识现象,描述和分析观念(包格本质的现念、范畴)的构成过程,以此获得有关现念的规定性(意义)的实在性的明证。认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认识传统哲学中那些概念的真实意义。从而重新说明传统哲学中的问题,并深入开展各个理论领域的研究。”可以看出,有广义的现象学和狭义的现象学之分。广义的现象学是一种哲学思潮,其内容包含有:胡塞尔哲学和受其影响所形成的各种哲学理论。狭义的现象学,其内容仅仅是指胡塞尔创立的哲学流派。笔者采用的则是广义的现象学。

(二)教育现象学。教育现象学,英文表达为:phenomenolo?鄄gical pedagogy,加拿大教育学专家范梅南教授认为:“教育现象学就是想让我们摆脱理论和预设的概念,将我们的成就和已有看法、观点先搁置起来,让我们直接面对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并对它们做有益的反思。从而形成一种对教育具体情况的敏感性和果断性”。显然,范梅南是把教育现象学作为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具体的问题。范梅南教授不仅将这种方法运用在教育领域的研究,还将其引入医疗等其他领域的研究。范梅南在他所著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提出重新构建师生关系,要实现教育智慧和教学机智的理想等,这些论述与一般教育学的论述相比,己经有明显的区e。

综上所述,范梅南教授同时从两个维度对教育现象学进行研究,即方法和学问。在现有的对教育现象学的研究中,有学者是将教育现象学作为方法去探究具体教育问题;而有学者则是将其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相关的理论体系。笔者比较倾向将教育现象学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其中的教育理论体系(教育意义和智慧),在研究过程中,是以现象学为哲学基础并以现象学方法为方法论。

二、高职学生的学业幸福

普世的价值观认为:幸福与人的追求和德行息息相关,既是主观感受,也是客观存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幸福看作是遵照道德准则的生活(活动),除此之外的一切均是幸福的附属品和实现幸福的工具。他认为幸福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东西之一,只有通过不断地培养和学习,并按照道德准则去行事才能够真正获得幸福。

英国哲学家罗索认为人想要获得幸福,就要通过个人的努力去获取,仅仅依靠侥幸心理是不能真正获得幸福的。幸福的人就应该用客观的态度去为人处事,心胸开阔和兴趣广泛是其拥有的两大法宝,凭借它们,能够让别人也感到愉悦,那么自己就真正体会到了幸福的味道。罗索还强调,人不能只接受爱,而不付出爱。应该把自己接受的爱释放出去,让别人也能感受到爱的存在。因为爱是幸福的源泉,可以增进人与人的感情,真诚对人,别人也会如此对你。这样的社会才会和谐,这样的人际关系才会融洽。

由于W习过程本身就是追求和创造幸福的过程,所以就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他们在追求学业的同时就拥有了巨大的幸福价值。所谓学业幸福,就是学生在追求学业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对幸福的客观理解,加之自身的不懈努力所产生的一种快乐并满足的生活状态。当然在这种状态下,学生能够实现自己在学校阶段的理想,达到个体全面、和谐地发展。从个体自身的角度来看,学生想要获得学业幸福,关键一点要自觉转变学业意识,要把学业从必须要 完成的事情转变为幸福的事情。从个体的精神层面来讲,学生的学业幸福是学生的主观奋斗与客观存在的统一;是学生感受学业幸福与全面发展的统一;是学生在学校阶段实现自我价值与教育价值的统一。

三、教育现象学对高职学生学业幸福的启示

(一)享受“回到事实本身”、创造性的校园生活。现象学的精髓之一就是“回到实事本身”。将其运用到教育学中,“回到实事本身”是回归到教育的真实生活世界当中,真实的生活世界是未经定义的,因此,它本身含有正在发生的意义。在真实生活的世界中,己经发生的一切终将成为生活世界的背景,参与生活世界的形成。就高职学生而言,学校是最能够反映出学习发生的场所。学生 在班级中所受到的源于教师对其触动之时,就是学习发生之时,只有学生自身才能够真正体验学习在班级中的真正发生。换言之,学生的学习是无法复制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去感受并体验学习的整个过程,对于知识,随时并即刻地汲取,那么学生不再受制于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是仅仅受制于课堂环境的活动,而是把学生看作是拥有判断力、智慧,并且对于学什么,如何学等问题具有强烈认知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学习实践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求知的过程中拥有创造性,才能感受到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实现自我发展和价值的过程。

(二)建立平等交互式的师生关系。教育现象学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替代父母”的关系。作为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这种关系。那么,是什么才能唤起教师的这种责任和使命呢?就是现象学的意向性,即任何心灵活动都必须指向或涉及某个对象。正是现象学的意向性才能唤起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从而使教师意向性地指向学生。学生,作为一种存在,是一种可能性,此时,教师应该用什么方式去对待学生呢?正如你去开灯的时候,开关的意义才会体现出来一样。运用在教育领域,只有教师意向性地关注学生时,那么教育的意义才会显现出来。所以,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用爱、关心、支持和敏感的方式与学生相处,把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真实有意义的世界。

(三)努力成为学习智慧型的学生。在教育现象学中,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一种学习的机智。这种机智并不是学习的技巧或是技能,而是内化于学生内心的智慧,它体现了学生整个身心的存在,能够使学生客观判断出哪些知识是适合的、忧秀的,哪些知识是不适合的、不好的。对于高职生来说,这种学习机制是一种特殊的素质,与高职生追求其学业幸福息息相关。有些学生即便掌握了一些学习技巧,但仍然无法感受学业幸福感,这是由于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并不能与智慧等同,换言之,知识是能够通过一些学习技巧来掌握,而智慧则不能直接传授。智慧是需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经过学习者悉心研习进而获得。学习智慧型的学生,均会表现出个性化的色彩。因此,一名学生在其学习生涯中,最值得珍惜和体现他此阶段的价值以及其一生学习的宝贵财富就是他的学习经验。

(四)成为反思型的学习实践者。在教育现象学领域,关注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一方面要与真实世界保持紧密联系,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进行必要的反思。学生在学业生涯中,一定要认识到所学的知识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世界,否则就不可能体验到学业幸福感。想要使所学的知识不与生活世界脱离,那么就要反复思考才能做到。因此,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反思。在反思性学习实践中,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学业幸福,因为学生通过实践智慧能够提高所学知识的合理性,完善自己在专业和生活上的品质,进而感到幸福。学生专业和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王卫华.教育现象的直观及其对教育世界的契合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

[2]张利荣.教育现象学对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价值[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

[3]王攀峰.教育现象学视野下公共教育学教学的视角转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4]冯宇红.教育现象学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

[5]蒋毅超.大学生学业幸福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集美大学学报,2013(1).

幸福哲学论文篇(7)

(1.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06;2.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福建福州310034)

摘要:体育思想是叔本华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健康幸福生活的追求贯穿于叔本华一生。他认为与人的生存、发展需求及其现实满足而言,幸福是人们追求、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人的幸福源泉主要由机体新陈代谢能力所带来的幸福、发挥肌肉力量所带来的幸福和施展感觉能力方面的幸福组成,对于幸福体验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主体远远比客体重要,应正确评估自身的价值和理性地对待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叔本华;体育思想;幸福源泉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2-0028-0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12CTY025)。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虽然叔本华早期的哲学言论或作品并不通俗,能理解的人也很少;但作为一位哲学大师,他“唯真理是务”,透视事物本质的深刻、冷峻和毫不妥协,与常人肤浅、颠倒、虚妄的世界格格不入;作为一名语言大师,他的表述既严谨又不枯燥,既冷峻又不乏想象力,既简朴又不失雅致,遣词造句既简明流畅、精确讲究又不失自然——“大自然与艺术在叔本华的著作里合二为一了”。现今,由于叔本华著作广为流传,其哲学思想也被人们认可,其著作对体育的直接论述不多,体育思想散见于其哲学思想的整体论述中。但对叔本华体育思想的探究,至今未见学界有专门论述,本文试对其进行研究。

1 叔本华体育思想探颐

叔本华在“人的自身”论述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一个人的自身比起这个人所拥有的财产或者他所给予别人的表象都更能带给他幸福”;与此同时,他又进一步论述到,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美好的素质包含着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一句话,“健康的身体加上健康的心灵”。像“我们更应该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我们的幸福十占其九依赖于我们的健康”等类似语句在其论述中比比皆是,可见“健康”的重要性。

1.1 幸福的基本涵义

“幸福”是一个使用十分广泛的词语,既见于哲学,也现于日常语言。幸福作为伦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人们对其研究由来已久却又令人困惑,对于概念的使用也并未统一。从各自的问题视域和角度出发,不同学科和立场的研究者都对这一概念作出了广狭不一、取向各异的界定,其说之繁不下百种,幸福的涵义亦因之而日见庞杂和深广,对于“幸福”一词的传统用法,更多的蕴涵着人文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的意味。

在汉语中,有与“幸福”相近的名词,如哲学中的快乐主义派的“快乐”,伦理学中的“功利”,经济学中的“效用”、“偏好”与“福利”,社会学中的“满意”,而心理学家们更愿意以“幸福”来表征“快乐”,相应的心理学名词“主观幸福感”也就应运而生。陈惠雄从哲学的视角研究认为,幸福是一个集生理性、心理性、个体性、社会性感受于一体的概念,它与快乐区别是具有比生理的快感或心理的快乐更丰富和更理性的内涵。而另一些哲学家进一步阐释:幸福是指人们能够合理地节制感性欲望,进而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从而使个体的人格、理性不断完善的过程,并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和行为习惯,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由此可见,幸福是一种感情状态,它与快乐不同体现在它的长久、深刻和宁静之中。

从苏格拉底最先表述——人应该如何生活并倾向于认为德性和幸福是等同的,到柏拉图和伊壁鸠鲁则认为德性只是获得幸福的手段。而亚里士多德说:“每一快乐都是以人从事某种活动,或者以应用人的某种能力为前提;没有这一前提,快乐也就无从谈起。快乐就是发挥、应用我们的技巧,并取得期待的结果。”并指出“幸福是完善的和自足的,是所有活动的目的”。康德在其著作中多次对幸福这一概念进行了论述,最具代表性的有“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对于不断地伴随着他的整个存在的那种生活惬意的意识就是幸福”、“幸福,亦即对自己状态的满足”、“幸福是我们一切偏好的满足”等。

1.2叔本华对“幸福论”的阐释

对叔本华来说,幸福源自人的内在。他进一步说,年轻的时候,人的肌肉力量和生殖能力都处在精力旺盛阶段,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流逝,往往只有思想能力才可以继续保持下去。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不一定代表社会也随之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并不预示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就高,国民生产总值也不能代表全体公民能够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伟大成果。叔本华提出,“人生而平等,享有造物主赋予的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于是,人的生存、发展需求及其现实满足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与“人的生存、发展需求及其现实满足”而言,幸福则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们为之奋斗的东西。由于幸福对于人类行为有着终极价值意义,寻求人的幸福源泉,就必然要受到多个人文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关注。

2 叔本华关于幸福论的基本类型

2.1 机体新陈代谢能力所带来的幸福

叔本华认为,机体新陈代谢能力所带来的幸福,包括吃、喝、消化、休息和睡觉等。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就是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转化为自身物质,同时将自身原有组成转变为废物排出到环境中的不断更新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是在无知觉情况下时刻不停的进行的体内活动。一般而言,一个人越年轻,新陈代谢的速度越快,新陈代谢能力越卓越和明显,人们所享受这方面带来的乐趣就越大。本文里所谓的“新陈代谢能力”,我们更愿意将其演绎为“生理基础”较为贴切;它是生命本身所表达的一种诉求,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支点。

机体新陈代谢是否正常运转直接影响着其他两类所带来的幸福,也就是说吃、喝、消化、休息和睡觉是人类个体能否追求更高级别幸福的保证。因为个体的生理机能无法正常运作时,其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进一步而言,新陈代谢能力所带来的幸福是推动人们追求更高层次、更丰富多彩、持久幸福的原动力。换言之,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要有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如果机体的新陈代谢都无法得到保障,势必影响个体的健康,而能够增进愉快心情的莫过于健康——“愉快的心情就是从健康的身体里长出的花朵”;没有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就无法有愉快的心情,也就无法带来舒适悠闲的生活,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

2.2 发挥肌肉力量所带来的幸福

叔本华认为,发挥肌肉力量所带来的幸福,包括步行、打球、舞蹈等各式各样的休闲体育活动游戏。一切生命活动若保持正常的运转,那么,不管是构成生命活动的整体,还是作为生命活动整体所构成的每一部分都需要进行运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生命在于运动,生命的本质在于运动。从机体代谢能力所带来的幸福论述中我们知道,个体的幸福来源于个体愉快的心情,而愉快的心情是建立在个体健康和良好的体魄基础上的,而科学的健身运动则是拥有健康、良好体魄的源泉。因此,叔本华认为,幸福十有八九依赖于健康、良好的体魄。健康是幸福源泉的基础;没有健康或缺乏健康,一切的名誉、地位、财富都不再具有意义,即使依附于主体之上的思想、情绪、气质等方面的优点都会缘于健康出现问题而大打折扣。

尤其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人们既要承受着快节奏生活、紧张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巨大的压力,又束缚于特定的道德、价值标准中,身心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人们为了缓解压力和紧张,需要身心的放松、解脱和宣泄。通过什么方式才能缓解这种压力和紧张呢,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休闲体育活动。人们通过休闲体育活动能从常规旧辙中解脱出来,把潜在的压力和紧张消除于积极健康的运动、游戏和休闲娱乐中,从而消除身心的焦虑与慌张,全身心地投入、体验、欣赏运动所带来的乐趣,进而产生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生物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休闲体育活动中使得自身情感处于一种轻松、缓和的最佳状态,而且这种状态对于人的精神和肉体均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还证明,人越运动,大脑越聪明。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进血管的畅通,可以为大脑提供更多的氧气,增加大脑齿状回区域的血容量,对大脑最强的生长因子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与此同时,规律运动同样可以提高被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流动智力甚至记忆力。

2.3 施展感觉能力方面的幸福

叔本华认为,施展感觉能力方面的幸福是以机体新陈代谢能力所带来的幸福和发挥肌肉力量所带来的幸福作为基础的。当然这两种基本生理能力在给人们带来了健康、良好的体魄的同时,还引领人们追求一种高度自我的、强调个体心理满足的、重视兴趣爱好的、非功利的、以人为目的的闲暇生活方式。理性的人类不仅仅满足于生存,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人生,因此,它的价值更在于使人们的心灵有所安顿、有所皈依。感觉能力隶属于人的认知能力。叔本华提出,施展感觉能力方面的幸福,包括观察、思考、阅读、学习、写作、演奏、感觉等所带来的幸福。在有了闲暇和优越的精神能力情况下,才能使人们得以把握、支配自身,才能使人们不夹杂任何意欲的、热情地全身心投入到认知活动中去;有价值和有兴趣的事物吸引着他们,并占据着他们的头脑,由此而过着思想丰富、生气勃勃和意味深长的休闲生活。

然而,从本质上看,外在事物所带来的幸福是极其不明确、不稳定的,往往短暂或偶然。但这种幸福感会随着人们对事物的洞察力的提高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增长;这一过程的稳步提升和完善促使其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高度统一。倘若要成为一个幸运的幸福之人,就需要通过施展感觉能力,并随着内在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充足,进而能从自身之中寻找探求欢乐。而且,这种幸福是最高级、最丰富多彩以及最持久的乐趣,是精神思想上的乐趣。可见,感觉能力使人们有能力享受到精神思想上的乐趣,并且感觉能力越卓越、越明显,它能为人们所带来的乐趣就越大。所以,最高贵的幸福源泉就存在于人自身(主体),而不是身外之物(客体)。

3 叔本华体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对于幸福体验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叔本华认为主体远远比客体来得重要,而且,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明。良好的健康体魄和在此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宁静和愉快的情绪,能够清晰、深刻、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感知能力,而且这些感知能力所带来的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以及由此为人们带来心灵上的自由是任何财富、地位等所不能代替的。当人们把“健康”认为是决定个体命运差别首要的、重要的因素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正确评估自身的价值和理性地处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对我们的幸福是不无益处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能寻找到符合自己的快乐方式,这将由我们自身所具备的能力所决定。人们在寻找各种通达幸福道路时,有的是坎坷的、曲折的、令人痛苦的;有的是平坦的、径直的、令人愉快的;有的最终到达幸福的境界;有的可能南辕北辙。

与此同时,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一个在理论上经得起反复推敲的幸福的定义固然重要,但从提升人们感受幸福能力的视角出发,寻求一些通往幸福的路径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这两个方面都应兼而顾之。当代人似乎比以往任何时代的人都更迫切地寻找幸福,人们要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追求幸福,“就必须进行真的探索、善的追求、美的创造”。或许人们由不同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域中分别发展起来,追求幸福的样式是多元的,但幸福是一元的,是以人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

参考文献:

[1]叔本华.人生的智慧[M].韦启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陈惠雄.快乐的概念演绎与度量理论[J].哲学研究,2005(9):81-87.

[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8.

[4]周强.纯洁体育的追梦者——吉利克的体育思想探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