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美食文化论文

美食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08 09:15:27

美食文化论文

美食文化论文篇(1)

实事求是地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快餐食品具有的快捷便利的优势完全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它充分体现了在西方商品经济发达的条件下效率至上的理念。但是这与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是极其背离的,因为中国人的食物结构以谷物为主,粮多肉少,并以菜蔬为辅助,非常讲求烹饪技艺,追求色香味俱佳,就餐时要细嚼慢咽。中国饮食在色、香、味方面的追求,以及多样的菜式,精致的造型而独具特色,往往令人叹为观止。在制作方法上,中国菜讲究的是最终调和美味,就是讲究火候、分寸以及整体的配合。同时,认为菜肴只有合乎时序,才能达到味美可口的效果,讲究夏秋时节的菜肴要以清淡为主,冬春时节要突出浓郁,另外还要因时间、地点和人而有所不同。中国人在饮食的习俗上,食料主要以植物性的为主。五谷是主食,蔬菜是副食,另外再配以少量的肉食,并且由于佛教的影响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国人尤其是老一代大多喜欢吃素食。而如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人们,因为文化血统不同,一般以养殖和渔猎为主,辅助以种植和采集,因此食物以荤食为主。由此可见,这两种饮食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二者之间正面的碰撞,必然会产生不可忽视冲击力。但不容置疑的是,美式快餐对于国人的吸引力还是极大的,其提供的便捷服务和满足口味的食物,以及进餐时节省时间,即使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开车去买快餐,但其在五分钟之内就可以把一日三餐问题解决掉,所以还是受到了大批忠实的消费者的追捧和青睐。尽管美式快餐文化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显然是南辕北辙的,但是随着“得来速”等快餐形式在中国的迅速传播,这种理念仍旧被部分国人所认可和接受。中国有句古语:“食以善人,食亦杀人。”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追求的是膳食的营养和健康,而美式快餐的盐、糖、调料、脂肪、蛋白质、胆固醇都很高的膳食,却往往使消费者身体产生过高的热量,进而造成严重的营养失衡。尽管是这样,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当今社会讲究高节奏、高效率的背景下,美式快餐文化还是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2美式快餐文化受到孩子们的青睐,对于传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造成了阻碍

东西方的饮食文化不同,虽然中国传统的平衡膳食的思想能够保证人们的健康,但是美式快餐文化还是以其快捷的优势迅速俘获了中国人的心,尤其是洋快餐总是把少年儿童作为销售的主要目标,事实也是如此,大多数儿童经常光顾美式快餐店。因为美式快餐店提供的各种甜食,快餐店内配置的简易的儿童游乐设施,派发的系列小礼物、各种优惠券,都对孩子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正处在被塑造的阶段,他们的饮食习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对少年儿童来说,美式快餐的影响更加的严重,这显然会严重地阻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2]。

3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的饮食结构西化现象越发严重

据有关调查显示,仅在1988—1998年十年间,中国人的肉食消费量就增长了一倍,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肉食消费量达到了每年46公斤,近两倍于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平均消费量,超越了日本和韩国。在早餐的餐桌上,传统的稀饭、豆浆被汉堡和可乐取代了,在饮食结构上中国居民被西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4严重威胁着中国本土餐饮市场的发展

4.1地方美食中餐厅的市场份额被严重挤占中国的鲁、川、苏、粤、浙、闽、湘、徽等菜系,历史上形成了炒、爆、熘、炸、烹等24种菜肴烹制工艺,并经千年流传至今,其技艺的博大精深享誉海内外,但是在世界文化不断加快融合的当下,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挑战方竟然是以精、短的制作时间为特色的洋快餐。我国年轻一代的很多消费者本来是为了节省时间,但是却要在洋快餐厅里花很长时间找位子、等食物,然后再坐下来慢慢品尝,而且明知道洋快餐几乎没有多少营养且对健康不利,还要用其满足一日三餐的需求,各种甜点和油炸食品恰恰适合了青年人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口味,虽然中国餐饮市场已经被美式快餐所充斥,但是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洋快餐店里仍然常常是人满为患、座无虚席。这无疑严重地威胁着中国本土的餐饮市场。近年来,美式快餐因为自身食品的不健康以及食材来源渠道不正规而屡屡被媒体曝光,例如:“苏丹红”事件,就炸薯条含致癌物问题美国检察机关首次提出诉讼,特别是最近媒体揭开的洋快餐的食材来源问题等,迫使“洋快餐”企业进行相应的完善和调整,针对消费者越来越多的质疑,它们都会及时地加以应对,做出声明,自我爆料:传统洋快餐产品选择少,难以达到营养平衡。并且提出“拒做传统洋快餐,全力打造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快餐”的口号,不断推出符合中国人口味的饮食产品,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抢占了中国的餐饮市场。

4.2从事餐饮经营的小商贩举步维艰在进入中国餐饮市场后,美式快餐逐渐适应中国国情,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本土化快餐的发展道路,通过改良食品,推出了更加适合中国人口味的新产品,例如肯德基一直坚持产品的创新,由不辣的劲脆鸡腿堡发展出黄金烤鸡腿堡,继而又先后推出具有中国风味的老北京鸡肉卷和广东风味的咕噜鸡肉卷,还有新奥尔良烤翅、新疆孜然烤翅、葡式蛋挞、卡布奇诺咖啡蛋挞、芙蓉鲜蔬汤、番茄蛋花汤、草莓圣代、冰纷彩豆圣代、果珍橙汁、九珍果汁等新产品,尽管很多产品的市场生命力不长,但是肯德基创新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总是可以花样翻新地适应国人的口味。其中推出的豆浆油条和爱心粥等早餐产品,无疑是严重冲击着在路边靠小本经营的小商小贩。

5结语

美食文化论文篇(2)

食品包装设计中黑白模式的运用 文 章 来自 3 e d u 教 育 网

黑白包装的食品文化蕴意

黑色、白色这2种普通的颜色,在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之后也逐渐有了其一般性意义的文化含义,但在特定行业领域,黑白无彩色文化含义会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类型人群心中产生不同的认知,特别是在食品行业上。因为本质上,文化只是文明的表现形式,而文明来源于人们认同的价值观,所以,文化是承载着、表现着价值观的人们语言、行为的综合体。既然文化只是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则不可避免地具有南北差异、东西方差异和古今差异,且一直都具有兼收并蓄和博览众长的动态特性。同理,对于黑白包装所体现的食品文化也一直是个变化的过程,需要采用动态的、开放的眼光来分析。严格来说,现阶段国内的食品包装或食品行业都不够重视文化战略。市场上所呈现的食品包装,一般都是从消费者的心理结构和生理结构方面着手,把人类的五感(视、嗅、听、味、触)及食物本身的属性放在食品包装设计的首位,在“色香味俱全”的思想指导下往往强调包装的“色”,即从视觉上引起消费者的食欲和购买欲。这种包装思想和模式其实是最基本的,因为包装的食品本质上为商品,需要随着供求关系的调整而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由此产生的物质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上的消费,这迫使食品包装必须与时俱进地迎合此种消费观念,甚至引领消费观。从表象上看,与五彩缤纷的现有包装相比,黑白包装明显带着创新文化的标签,虽然黑白食品包装不能满足部分人群的消费需求,但黑白食品包装所呈现着的“酷”、“炫”等个性标签及潮流文化,能使其很好地迎合部分特定的消费阶层。从传统饮食文化看,饮食的最高境界为酌情,即讲究情调优雅、艺术化氛围,这主要表现在美器、夸名、佳境3个方面。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引用过一句古语:美食不如美器,意思是说美食如果有美器的衬托,就是美上加美。这句话对人们的启示是“器”承载的是其本身的艺术美和文化美,最高的饮食文化境界并不只是为了“味”这种层次的追求,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怡情,那就需要“器”的配合,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包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很深的哲学意境,单在绘画中就有墨分五色一说:一种颜色可以把事物多彩变化的效果完美地呈现出来。从文化的蕴意上说,黑白模式的食品包装带来的“五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通感”,唤起了人们内心潜在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认同感。食品文化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密切关系表现在食品行业的各个领域。当把黑、白这2种普通但含有神秘感的颜色和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结合在一起,形成黑白包装模式时,就会产生特定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黑白模式的食品包装设计案例分析

食品作为特殊的生活必备品,在对其进行包装时,除了要保证食品如何能安全、高效地送到消费者的手中之外,还应该在包装上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和心理、文化需求。食品包装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设计,需要根据有形因素(感官可感受到的形体、图案、材质等)和无形因素(民族固有的精神文化、思想情感)等的不同而产生差别,所以包装设计很难说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包装颜色的运用同样如此,不存在绝对的禁忌色和永远受欢迎的颜色,这同样需要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并迫使人们需要敏锐地捕捉到这种变化再加以运用。根据文化的差异,案例以中外分开的形式进行考察,并兼顾包装设计方法,进行黑白模式的分类研究。

1国外成功案例研究 2国内食品包装中的初步应用 3国内外黑白模式在食品包装中应用的对比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黑白模式在国外食品包装设计中已经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而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除了两者在包装设计技术上有很大的差别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根深蒂固的对色彩语言模式的认知。西方世界受《圣经》文化的影响,对白色有着很多心理上的认同感;黑色虽然在西方有着沉重的含义,但由于黑色本身的神秘感也越来越受到青年一代的追捧。在国内人们因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对黑白有一种天生的排斥感。其实,黑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被接受的场合,也有被排斥的场合,不能一概而论。随着人们心理意识的变化和对色彩语言认知的变化,黑白作为一种传统的正色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且有愈加重视的趋势。

黑白模式在国内食品包装中的前景分析

黑白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运用到食品包装设计中所传达出来的信息不但是商品本身的信息,实际上更是一种文化信息。黑白包装模式的合理运用不仅需兼顾企业精神和文化、食品类型,更要考虑消费者群体特征及其消费观念、需求。饮食文化具有层次性结构的特点,在赵荣光的《中国饮食文化概论》[8]中有较详尽的描述,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称为“饮食文化层次性结构理论”。该理论反映在食品行业,则可说明以下现象:白领阶层的食品消费明显不同于工薪阶层的食品消费;弱势群体食品消费水平与所谓“大款”阶层更是有天壤之别。同时,饮食文化层次性结构理论及社会上的消费现象,使得人们必须对传统的食品包装模式进行反思。受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新一代消费者的求新、求异的心理及消费观念需要设计师重视。对此,传统的色彩包装或许遇到了瓶颈,如何把食品包装设计做得抢眼、特别、简单、素雅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些构成了黑白模式良好应用前景的心理基础。从上文的黑白无彩色在现今新的文化含义和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来看,黑白无彩色模式在中国食品包装商业运用具有较强和较优的文化基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满足基本的吃、喝、住、行等方面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重新构建自己的身份,这种需要在小康层、富裕层、富豪层等社会中上层阶级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身份的构建,所食用的食品包装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标志。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在现阶段黑白包装模式受到抑制的情况下,充分挖掘黑白模式的强大生命力,针对合适的时机,充分、合理地运用黑白模式,能使企业和产品占有先机甚至引领市场,从而取得商业优势。

美食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美食家》;文学批评方法;解读

《美食家》是著名现代作家陆文夫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作家用极富苏州地方特色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小说主人公朱自冶从旧社会的“食客”成为新时期的“美食家”这一充满戏剧性又充满辛酸、苦难的艰难历程。下面我们尝试用几种西方文艺批评方法来对这部作品进行新的解读,以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挖掘这部作品。

一、用俄国形式主义来看《美食家》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这一概念的提出者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艺创作不能够照搬所描写的对象,而是要通过这一对象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陌生化则是艺术加工和处理的必不可少的方法。这一方法就是要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经过一定的审美过程完成审美感受活动。

1.语言的陌生化

在小说《美食家》中,作者用大量传神的语言来描写菜肴的色泽和工艺,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描写向酒杯中斟满葡萄酒的过程:“玻璃被立刻变成了红宝石,殷红的颜色透出诱人的光辉”;写上菜的过程:“那个十分标致的姑娘手捧托盘,隐约出现在竹木之间,几隐几现便到了石板桥的桥头。她步态轻盈,婀娜多姿;桥上的人,水中的影,手中的盘,盘中的菜,一阵风似的向客人们飘来,向现代仙女从月宫饭店中蹁跹而来” [1]。

以上的叙述是通过极富描写性的语言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在《美食家》中,作者通过使用苏州特有的地方语言或记叙苏州特有的事物同样也达到了文本的陌生化。如对面条的吃法:“重青(多放蒜叶)、免青(不要放蒜叶)、重面轻浇(面多些,浇头少些)” [1]等等,在描写“我”为朱自冶买吃食时,作者这样写:“到陆稿荐去买酱肉,到马永斋去买野味,带采芝斋去买虾子鳌鱼” [1]等等。

2.人物形象的陌生化

小说的主人公朱自冶是作者倾力塑造的人物形象,在朱自冶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陌生化的艺术效果。朱自冶一生好吃,因吃而得名。除了吃一无所好,整年穿着一身半旧的长袍,洗澡换下来的旧衣服会“忘记”在澡堂里。甚至会为了吃而在四十五岁那年娶一个给别人当过姨太太的女人为妻。这一系列夸张的行为都让这个人物身上充满了陌生化的色彩,仿佛不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但又带有了人的本性与本真。

3.故事情节的陌生化

在小说的情节设置上,作者也打破了我们正常的思维模式。朱自冶好吃的本性似乎一直没有改变,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他的评价不一样,他的人生轨迹在发生变化。在解放前他因好吃被人们称为食客,在“”中,他因好吃而获罪,在新的历史时期,他又因好吃而被尊为美食家。同一个人因为同样的特点而获得了不同的评价,这种情节的发展让人感到一种陌生、离奇。

这些陌生化手法的使用,既使整部作品充满了幽默意味,情节更加曲折,大大加强了文本的可读性,又很好的起到突出中心、深化内涵,为表达主旨服务的作用。

二、用英美“新批评”的方法来解读《美食家》

“新批评”(New Criticism 或 Neo―criticism)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英美崛起并流行的不同于传统的批评理论。它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根据一般读者阅读作品的次序和经验,对文学文本的各个层面进行认真细致的区分。新批评派为文学史创造了一些重要的批评范畴,如“张力”、“隐喻”、“语境”、“反讽”等等,这一系列的批评方法与范畴至今仍在文学批评的实践中广泛应用。用“新批评”的视角来看《美食家》,我们或许能够得到一些新的发现与启示。让我们按照文本分析的四个层面来看这部作品。

1.声音层面。在声音层面,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作家独特的语言特色。小说《美食家》通篇使用短小的句式结构,没有复杂的长句式,如“朱自冶揉着眼睛出大门的时候,那个拉包月的阿二已经把黄包车拖到了门口。朱自冶大模大样地向车上一坐,头这么一歪,脚这么一踩,丁当一阵铃响,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1]。让人读来感觉节奏时而轻快、跳跃,时而烟波流转。似溪水般潺潺流淌、娓娓道来。读这部小说仿佛在欣赏苏杭地区特有的苏州评弹,让人感受到了苏州风味的音乐美,为小说营造了很好的环境。

2.语义层面。在语义层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逐步成为美食家的故事。主人公朱自冶由食客成为美食家,经历了诸多的苦难和不幸,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为了塑造这位美食家的形象,作者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悖论和反讽。悖论和反讽是“新批评”的代表人物布鲁克斯强调的两种修辞手法。悖论指的是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反讽表示的是所说的话与所要表示的意思恰恰相反。

小说一开始就为我们描写了朱自冶好吃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尽管朱自冶有足够的钱来顾嘴又顾身,可他对穿着一事毫无兴趣。整年穿着半新不旧的长袍大褂,都是从估衣店里买来的;买来以后便穿上身,脱下来的脏衣服却‘忘记’在澡堂里。听说他也曾结过婚,但是他的身边没有孩子,也没有女人。只有一次,看见他和一个妖冶的女人合坐一辆三轮车在虎丘道上兜风,后来才知道,那女人是雇不到车,请求顺带的,朱自冶也毫不客气地叫那女人付掉一半车钱”,但是对吃,他有着极高的讲究,他“起得很早,因为他的肠胃到时便会蠕动,准确得和闹钟差不多。眼睛一睁,他的头脑里便跳出一个念头:‘快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一个人好吃到这样的地步,让人读来忍俊不禁,看似滑稽,但又很真实,充满了悖论。

小说是通过“我”的视角来叙述的,作为故事叙述人的“我”是一个坚决反对吃喝、反对朱自冶的人。正是通过“我”的反对,我们渐渐看到朱自冶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得到社会的认可。可以说,“我”的反对恰恰映衬了美食家的成功,充满了反讽意味。

以上悖论、反讽等手法的使用使得小说在人物、情节等方面充满了张力。作者正是通过以上诸多写作手法的运用,成功的为我们讲述了朱自冶这一生传奇的经历:在旧社会,他因好吃成为食客,在“”时期,他因好吃而获罪,在“新时期”,他因好吃而成名。

3.意象和隐喻层面。它们是作者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小说中的“美食家”是一个充满深刻寓意的意象。不仅美食家离不开吃饭,任何一个存在的人都不可能回避吃饭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美食家其实就是我们普通人的化身和象征。小说中的朱自冶一生处在一种荒诞的境遇之中,究竟是他本人的荒诞,还是时代的荒诞?他本人对美食的狂热追求使他带有了荒诞的特征,但每个时代对他的不同评价,又是我们感到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荒诞,更是时代的荒诞。故事中的美食家一生追求吃美餐,而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变迁总是对他的这一追求产生着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而这种个人的吃饭要求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不仅是美食家要面对的,也是每一个普通人要面对的。正如作者自己所说:“鲁迅看开封建社会史之后发现了两个字:‘吃人’。我看看人类生活史之后也发现了两个字:‘吃饭’。同时发现这‘吃人’与‘吃饭’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首先解决‘吃人’的问题,那‘吃饭’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只是由于诸多并非偶然的历史因素,我们在基本上解决了‘吃人’的问题之后,没有把‘吃饭’的问题提到首位……没想到政治也要接受饭桌的检验” [2]。

4.象征――神话层。这个层是存在于象征和象征体系中的特殊“世界”,可以把这些象征和象征体系称为“神话”。虽然这部作品始终为我们介绍着有关吃饭的问题,但我们可以把这个“吃饭问题”进行放大,“吃饭”象征的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如生活环境、温饱问题等等。因此这部作品反映的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是复杂的,也是相互作用的。人类的生存要依赖与社会的发展,但又是社会的发展又是以损害人类生存为前提条件的,人类要想弥补自身受到的损害,又必须等待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是我们正在面对的生存现状。

三、结构主义分析《美食家》

下面让我们尝试用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来再次解读《美食家》,看看能否得出相同的结论。

格雷马斯是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叙事学研究中采用了符号学方法。格雷马斯文学符号学理论中最著名的是“符号矩阵”,它源于对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中命题与反命题的诠释。格雷马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充,提出了解释文学作品的矩阵模式,即设立一项为x,它的对立一方是反x,在此之外,还有与x矛盾但并不一定对立的非x,又有反x的矛盾方即非反x,

即在格雷马斯看来,文学故事起源于x与反x之间的对立,但在故事进程中又引入了新的因素,从而又有了非x和非反x,当这些方面因素都得以展开,故事也就完成。

根据格雷马斯的这一理论,我们可以试着得出《美食家》的“符号矩阵”。在《美食家》中,主人公朱自冶一生都是“美食”的追求者。他不仅仅是要得到维持生存所需的“食”,更是要追求“食”上的超生存意义――“美”。“食”既是食物也指人基本的生存欲,“美”既指食物本身的美,更是人类生存价值、意义的最高体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这样一个结构:

在此图中,A、B、C、D分别是朱自冶在故事中度过的四个人生阶段。

在A阶段,朱自冶靠收房租为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以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来满足自己的食欲。但是他的生活并不美好,正如他自己所说“别看我几个钱,从前的日子也是很难过的。生日满月,四时八节,我得给人家送礼,一不小心得罪了人,重则被人家毒打一顿,轻则被人家向黄包车上掷粪便。”这样的食客生活只能满足自己饮食上的欲望,但是缺少了美的体现。没有足够的条件使自己成为美食家。

在B阶段,朱自冶成为了普通劳动者,是人民的一员。自己的人身安全有了保障,社会地位提高了,可以说他寻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意义。但是由于苏州大小餐馆的改造,传统的苏州菜肴已不复存在,自己的饮食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再次陷入了痛苦。

在C阶段,朱自冶因为是旧社会的食客在“”中被当做“吸血鬼”接受批判和改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被否定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没有了,陷入到既无食又无美的境地。

在D阶段,国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人们逐渐认识到朱自冶的存在价值,认可他的社会地位。朱自冶得以有足够的条件来研究他喜欢的菜肴,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美食家。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朱自冶一生经历的人生阶段,也可以清醒的认识到个人的追求与国家、社会的关系。那就是,个人生存的欲望和追求要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前提,但有时社会的发展会损害人们的生存,我们理想的状态就是实现人的基本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陆文夫.美食家[M].花城出版社,2010.

[2] 陆文夫.艺海入潜记[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美食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红楼梦 目的论 粥文化

一、红楼梦饮食简介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鸿篇巨制,作者曹雪芹通过各色各样宴会及美食佳肴的描写,为读者展示了一份美轮美奂的菜单,《红》里的美食有的是飘渺虚幻,如“千红一窟”(哭)有的是传统而又真实的美食,如元宵和茶面子等。红楼里的粥基本上属于第二类,极富中国传统和特色的真实类美食,至今仍是饮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二、目的论理论介绍

德国功能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其创始人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一书中提出了功能理论的雏形。赖斯指出,“原文的功能决定了翻译的方法”,她提出把文本功能作为翻译批评的标准之一。此后,赖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指出任何形式的翻译行为都有一个目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多方参与者,如发起人、委托人、原文作者等的要求,结合翻译目的和译文受众者的情况,对原文进行加工性的翻译。[1]

三、浅议杨译本《红楼梦》中粥食类的翻译

粥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精粹之一。在中医理论中“饮食清淡”是最好的养生之道,贾府深懂此法,因此《红楼梦中》有大量的粥食类的描写。[2]《红》中最常见的粥是碧粳粥,粳米粥是贾府所有粥类的基本底料,其他粥是在粳米粥中加入辅料。

(一)碧粳粥

……作酸笋鸡皮汤,宝玉痛喝了两碗,吃了半碗碧粳粥。(第八回)

…Then Baoyu had two bowls of soup …and half a bowl of green rice porridge.[3]

清人谢墉《食味杂咏》注:“近京所种各种统名京米,而以玉田县产者为良,料细长,……非真玉田也。”[3]由此可见,玉田粳米,有两个特点,一是外观绿色,二是长在皇田。笔者认为,第一次出现“粳米粥”的时候,可以直译加注翻译成“porridge, decocted by the rice from the imperial fields which looks a bit green .”这样可准确传达粳(京)米的文化含义。杨译本的目的在于传播中华文化,如果直译成green rice,也能让异国读者了解到该米的物质特性, 但是并不能说明它的社会属性,若能加上该米长在皇田,就更能彰显它的社会属性―很难得。

(二)药粥的翻译

《红楼梦》中的贾府在饮食方面不仅注重各种珍馐美馔的视觉和味觉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还要吃出健康来,对食养食疗尤为重视。如:

…….(王熙凤)吃了两口糖粳米粥,漱口已毕…… (第十四回)

杨译… finished her toilet, sipped some milk and sweetened congee and…[3]

清末,糖粳米粥中的“”是满族人对乳品的总称,此粥的做法是用粳米烧成稠稀饭,再注入鲜牛奶与粥搅均匀同煮片刻,吃时撒上糖即成。牛奶粥能养血分,适用于气血亏损之人。[4]

原译本给读者的感觉有歧义,读者可能理解成凤姐喝了牛奶和甜粥,是两种独立的食品,也可能是加奶的粥。根据该粥的做法,可以翻译成 “sweetened congee with milk”,更能使译入语读者明确该粥的做法是粥与牛奶混合熬成。

《红》中多次提到燕窝,秦可卿生病时,吃了半碗燕窝汤;黛玉生病时,宝钗立即送去了一大包上等燕窝(第四十五回)

我才瞧着他吃了半盏燕窝汤(第十回)

I’d seen her take half a bowl of bird’s nest soup.

燕窝是中国自明代以来开始被食用的传统名贵食品之一。但是只有东南亚,特别是中国人吃这样的食物,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没有人食用。[5]因此,燕窝也是中国饮食有的元素,燕窝能补虚养胃,能滋阴调中。虽然在以上几种情况下,直译为bird’s nest,并不是所有的鸟窝都有医病的功效。为避免在目的语读者中造成文化输入变形,第一次出现燕窝的时候,应该稍微加注介绍燕窝的功效。加注译为:swallow’s nest is a kind of Chinese medicine ,which is benefit for one’s health.

凤姐忙回说:“有预备的鸭子肉粥”。(第五十四回)

“We have prepared some duck congee,” Xifeng told her. “I’d prefer something less greasy,”was the reply.

元宵节晚上,荣国府给老太君预备的是“鸭子肉粥”,据《随息居饮食谱》说:“鸭,甘凉,补血,行水,养胃。”[5]因此,老年人晚间吃鸭子肉粥不会唇焦舌燥。该粥性凉正好适合贾母,因她在大观园里饮酒、看戏、观烟火,至深夜不散而略带疲劳。为了突出鸭子肉粥的特性和凤姐左右逢源讨好贾母的特征,试译为:we have prepared some duck congee in order to relax yourself. 增加了 “ to relax yourself” 以突出凤姐的贴心。

(三)粥与宗教

…….老猴子升座议事,因说:“明日乃是腊八,世上人都熬腊八粥。如今…….”(第十九回)

…He announced, ‘tomorrow is the feast of winter gruel when all men on earth will be cooking their sweet gruel.

腊八粥起源于佛教,相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那天得到成仙,成仙之前吃的最后一顿饭是乳糜状的食物,他的弟子为了纪念他,便在腊月初八的早晨仿制粥样的食物设祭。[6]

这里,杨宪益先生在翻译“腊八粥”和“腊八节”时,用完全没有文化区别性标志的词语替代了文化专有项。这个可以作外加注,毕竟是中国饮食文化有的部分。现试译如下:tomorrow is the labajie when all men on earth will be cooking their labazhou

Labajie, the eighth of the twelfth,when all men on earth will cook labazhou to commemorate the originator of the Buddhism.

…….凤姐忙道:“也有枣儿熬的粳米粥,预备太太们吃斋的。”(第五十四回)

“There’s the date congee too for the ladies observing a fast.”

王夫人每当在吃斋念佛的日子里要给佛像上供,佛像的食品必须是素食,最好还有甜味,所以王熙凤就用红枣熬粥。杨译本采用了直译的方法翻译成 “date congee”。基于目的论,为了强调供佛的粥里是枣儿,可以翻译成“congee with date”用with 短语强调加入的佐料是枣儿。

四、结论

综上所述,杨宪益夫妇的英译本在介绍中国粥食类文化时,基本采用了直译的方法,较成功的把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了西方读者。本文以粥食类的翻译作为突破口,结合功能主义的目的论,任何大胆的改动只要服从目的法则都可接受的原则,在杨译本的基础上根据各种粥的物质和文化意义,对部分粥类的翻译,做了尝试性的改译,以适合时代的发展和我们中国独有文化的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张美芳. 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年第78页.

[2]胡文彬.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M]. 北京:中国书店,2005年第478页.

[3] Yang Hsien-yi & Gladys Yang. A Dream of Red Mansions[M]. Pek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78年版.

[4]王齐洲. 绛珠还泪―《红楼梦》与民俗文化[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5]秦一民. 红楼梦饮食谱[M].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6]省略

美食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归化;异化;舌尖上的中国;饮食文化;翻译技巧

一、引言

《舌尖上的中国》从多维的角度展示中国各族美食的特色和内涵。英译版的《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华美食文化宣传的经典之作,作品将字幕翻译与朴实的人物形象、背景故事巧妙结合,更让世界了解中华美食的历史文化。通过知网的搜索发现:《舌尖上的中国》的翻译研究,多数侧重于美学修辞、目的论、菜名翻译法的研究。本文从《舌尖上的中国》的翻译实例,探寻异化翻译在饮食文化外宣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归化和异化理论

劳伦斯•韦努蒂(LauranceVenuti)于1955在《译者的隐身》文中提出归化和异化的理论。他主张“以民族主义为中心,把外国的价值观归化到译语文化”及“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表现出来”[1]。韦努蒂极力推崇异化翻译———“抵抗式翻译”。[2]换句话说,异化是本着“以作者的角度,为作者服务”的宗旨,按源语作者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翻译,强调文化差异,使译文富有民族异域特色,符合源语文化习惯。异化的优势在于帮助作者保留本土语言特色,激发目的语读者的探知欲。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将归化和异化运用于实用翻译研究相结合,在跨文化交流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002年王东风在《中国翻译》发表《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的文章,对归化与异化的概念厘定、历史缘起与理论现状进行综述。[3]孙礼致(2002)提出异化译法要尽量传达原作的异域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体现作者的写作特点。[4]何武(2010)指出中式菜谱英译策略的选择主要由概念定名与概念阐释、菜品物质与餐饮文化、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之间的影响。[5]

三、异化翻译在英译版《舌尖上的中国》的应用分析

中国各族人民用精湛的刀工火候和烹饪简单的食材,在五味的调和中成就了各族特色的美食。如何让目的语读者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美食文化的内涵?韦努蒂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英语帝国的文化霸权的批判和对译者主体意识觉醒的弘扬。[6]因此,异化法是民族饮食文化外宣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异化翻译美食的名称--传承民族美食的文化寓意

英译版《舌尖上的中国》大多使用归化法翻译中国美食。如:瑶族的“蕨根糍粑”翻译为“fernrootcake”、西安的“腊汁肉夹馍”翻译为“Chinesehamburger”等。异化翻译的例子,如,白族的炸乳扇:friedRushan;江西的九层皮米糕:Nine-layerricecake;臊子面:Saozinoodles等更能保留中华美食的韵味和神秘感,引起异国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升了中国文化的感召力。

(二)异化翻译美食的工艺———述说美食工艺的人文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翻山越岭寻找美食,用镜头定格制作的过程,用语言捕捉人物情感。中国味民族风一一展现幕前。异化在翻译中的运用得当,凸显中国风:例1(维吾尔族的馕)将小麦面粉发酵后,在特制的火坑中烤熟便制成馕。译文:Thefermentationofwheatflourisbakedinaspe-cialfirepittomakeNang.例2(藏族的酥油煎松茸)酥油煎松茸在产地更常见。用黑陶土锅溶化酥油,放上切好的松茸片。译文:Onepopularlocaldishisfriedpinemushroominbutter.Thebuttermeltsinblackceramicpotbeforepinemushroomssliceareadded.例1和例2,运用异化法翻译“馕”、“酥油煎松茸”、“火坑”、“黑陶土锅”,在句式的表达也是保留原文的结构,既解释了美食制作过程的原料、器皿和工艺,又引申出对食物的深厚情感,凸显对自身文化的特殊情怀。

(三)异化翻译美食的起源———诠释美食的历史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挑选多个民族历史特点的美食来阐述历史来源。琳琅满目的佳肴,动人心弦的传说,令人回味无穷。例3:(豆腐的来源)2000多年前,正是热衷炼丹的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中用豆浆培育不老丹时碰巧加入石膏,无意间促成豆腐的诞生。译文:ThelocalruleofHuainanLiuAnaccidentallymakeTofusome2000yearsago.ItissaidthatitoccurredwhilehewasintendingtomakeelixirbillfromsoybeanmilkinBagongMountain.Heputsomegypsuminthesoy-beanmilktocoagulateunintentionally.译文运用异化法翻译讲述豆腐的起源。“豆腐”运用异化翻译为"tofu"可见其知名度和“Jiaozi”,“zongzi”一样,是中外熟悉的中国美食。“不老丹”是中国传说中的仙药,运用异化法翻译“不老丹”为“elixirbill”,更具中国神话特色和神秘感。

(四)异化翻译美食的民俗———展示美食背后的传统习俗

《舌尖上的中国》展示多彩的传统习俗,如:山西新婚回门吃枣花馍,安徽三月三吃篙子粑粑等等。传统习俗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是美食文化翻译的难点。例4.每年的立冬是请酒神的日子。译文:Lidong,thestartofwinter,isthedaytoworshipthegodofwine.译文中,“立冬”是民间历法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异化翻译为“Lidong”,耐人寻味。“酒神”的英文一般翻译为“Bacchus”或“Dionysus”,是西方的酒神巴克斯和狄俄尼索斯。译文“请酒神”异化翻译为“worshipthegodofwine”,因为绍兴酒的酒神是仪狄。美食的诞生是偶然中的必然,是各民族人民的辛勤和智慧成果。异化翻译含蓄委婉重展露情感,更有助于让目的语读者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发展进程。

四、民族饮食文化外宣的异化翻译

语言的翻译离不开翻译法和翻译技巧的运用。就翻译法而言,直译和意译两者相互交融于。直译法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准确传递,意译法注重原文意思的传递,不必拘泥于形式。实例证明,采用直译法更能保留原文的风格和韵味,体现异化的效果。就翻译技巧而言,笔者认为音译、直译和释义等翻译技巧的灵活运用是实现异化的有效手段。

(一)音译法

对于目的语读者熟悉的饮食文化的介绍,可采用音译法,保留原汁原味的中国特色。如,豆腐:tofu、馕:nang、粽子:zongzi、饺子:dampling等。

(二)音译加释义法

对于目的语观众不熟悉的饮食文化的介绍,可采用音译加释义法,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和理解力。如:黄馍馍:huang-momo(yellowsteamedbun)、泡馍:paomo(steamedbunswithbeeformuttonsoup)、酒曲:jiuqu(fermentation)。

(三)直译法

美食背后的人物形象,如,麦客:wheatman、白案:whiteboard、鱼把头:fisherchief、铲刀帮:bladeband等;美食的烹饪器皿,如,井盐(saltwell)、火坑(firepit)、鏊子(griddle)、窑洞(cave)、黑陶锅(blackpotterypot)等;常见的中式菜肴,如,干炒牛河:stir-friedricenoodlewithbeef、香煎马鲛鱼:friedMackerel、油焖冬笋:deepfriedwinterbambooshoot等,采用直译法更简洁明了,形象贴切。

(四)音译法加直译法

以地名或人名命名的美食文化,可采用音译法加直译法。如:诺邓火腿:Nuodengham、柳州螺蛳粉:Liuzhousnailnoo-dle、兰州牛肉拉面Lanzhoubeefnoodle。合理运用异化策略,辅以适当的文化阐述,能使目的语读者接受并传播中国饮食文化,提升本国文化的地位。[7]但任何的译文没有完全的归化和异化。完全的异化,会让目的语读者迷惑不解。完全的归化去迎合目的语观众,会降低自身的文化魅力。翻译中要找到归化和异化的平衡点,潜意识增加异化处理的比例。

五、结语

闻名世界的中华美食吸引着各国的美食爱好者。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翻译是一项重要的手段和载体。要让外国的观众了解领会中国文化,又要保留和体现文化特色,对译者是个巨大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发展,要求我们创新运用多种翻译手段,有效拉近读者,挖掘不同文化中的共同情感属性,激发不同语境中的情感共鸣,才能完整准确形象地展示本国文化特色,在日益激烈的文化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参考文献:

[1]VonutiLawrence.TheTranslationInvisibility.AHistoryofTranslation[M].London:RoutledgePublishing,1995:20-40.

[2]张晓世,耿小超.韦努蒂翻译理论:文化负载词汇的救星[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11):1209-1212.

[3]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24-26.

[4]孙礼致.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40-44.

[5]何武.跳出菜名译菜谱———影响中式菜谱英译策略选择的几组关系[J].外语学刊,2010(4):132-134.

[6]王宁.解构、后殖民和文化翻译———韦努蒂的翻译理论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4):51-56.

美食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饮食差异;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

一、饮食与文化

文化是什么,什么是饮食文化,饮食与文化之间到底有着何种关联?中西方在饮食与文化上又有何异同。我们试图了解中西饮食的差异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中西文化避免文化冲突更好的“融合”。纽马克说“食物是一个国家文化中最敏感,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纽马克,2001a:97)然而饮食在文化中的影响与地位,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很大的差异。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说“食,色,性也。”通晓中西文化的孙中山先生说:“我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成为“世界人类之导师”(《建国方略》)。中国人从古至今对饮食的认识和重视都到达一个很高的层次。而西方国家在“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上却与我们有着反差极大的观点。林语堂先生说,英国人很少谈吃,而且“心中略有几分愧意地吃”。英国人认为吃是人的本能不值得一提,提了有失绅士身份。对于法国人在吃上的基本态度也是不屑一顾(高成鸢,2008:119),而法国人在吃的水平上看似略胜与其他西方国家。不过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明确记载法国的烹饪发展也是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即得益于意大利公主的下嫁法国,而意大利饮食与马可波罗在中国受到的影响密切相关。(高成鸢:2008:37)。而严谨,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德国人甚至可以预知的不会对食物有过高的关注。“康德和黑格尔都不承认美食够上艺术层次,前者认为视听二官“近于智慧之官”,味嗅二官“近于机体之官(《判断力批判》);后者则断言嗅觉,味觉“完全与艺术欣赏无关”(《美学》)”(高成鸢,2008:37)。由此,中西方人从古至今在对待食物,美食上的态度上可见一斑。而这种分歧也导致了中西方对于美食在审美,哲学,文化上的大相径庭,接下来我们将借助电影《推手》中有关饮食矛盾的一些片段具体分析中西方饮食的差异。

二、食物的冷与热

影片刚开始有一段描写老朱跟儿媳玛莎各自吃早饭的场景。玛莎打开冰箱找食物,目光游移后漫不经心的停在了一块剩下的奶油蛋糕上,玛莎随便的用食指挑了一指头舔掉,然后关上冰箱门。玛莎的早餐就算吃过了。接下来老朱出场了,他端着应该也是剩下的一碗西红柿炒鸡蛋下面是米饭放到微波炉里打算加热。此处看似老朱比玛莎更注重吃早餐。但影片应该在此没有要强调对早餐重视的区别。

不过影片中玛莎冷食冰箱中的蛋糕却是反了中国人的大忌。中西方饮食的冷热差异非常大。中国人不吃凉冷的食物原因有二。一是对身体有害,二是冷的食物没有味道。

第一个原因,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英国大臣恨林则徐禁烟,请他吃雪糕。林则徐见冒白气,便撅起嘴来呼呼地吹,英人大笑。转天林则徐回请,端上“老母鸡汤炖南豆腐”,汤面上盖着厚厚一层油,滚热却不冒气。英国大臣舀起一勺猛喝了一口,烫得嗷嗷之叫。这才知道林则徐的厉害”(高成鸢,2008:102)。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充分反映了中国人与英国人在对于冷热食物的习惯差异。中国人讲“寒食近于不食”(高成鸢,2008:57)。《灵枢·师传》曰:“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指出饮食寒温要适中。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凡食太热则伤骨,太冷则伤筋。”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凡以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影片第二个关于饮食的场景里玛莎吃的沙拉很可能都是凉的蔬菜。可见西方人对凉寒的食物不仅“不怕”而且还非常喜欢。这成了近些年好多中国人争相效仿的理由,所谓“人家都能吃,我们也可以”。实不知,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中西方人的体质不同,中医其实也说,饮食冷热因人而异。《内经》有饮食寒温要因人而异的论述。一般而言,里热盛者宜适当进食寒凉食物,里有寒者宜适当进食温热食物。说到这里又引出另一个差异问题。西方人把饭食只是当做身体的能量供给,而中国人在很早就有了“食医同源的概念”(高成鸢,2008:5)中国人把吃,食补,养生从来都没有分割开来。在西方,无论是遥远的过去,还是发达的现在都没有把饮食与医疗扯上关系。这其中种种原因之一是认识人与天的关系上的异同。中国人讲天人合一,“…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人孕育于天地间,人为小天,天为大人,所以冷热寒暑都遵循着天的道理。而西方人的哲学更重视物质的世界,将物我分离开来看问题。这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饮食问题也自然包括其中。关于“食医同源的概念”影片另一个场景也有体现,一家人晚餐中老朱疑惑儿媳玛莎“这个美国女人光吃菜怎么回事啊?”,儿子回答,“她怕胖”老朱说“我怎么不怕胖?这地球上的东西,五谷杂粮、果木蔬菜属于隐性。另一种东西,牛羊鸡猪是显性的。两种东西配合起来吃才能补先天之不足”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老朱无论作为一位传统的中国老人,还是太极拳的教授对中国传统的“食医同源”或者是道家的养生就算不是精通也一定是有相当的了解和认识,这些不是学到的是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里的。而影片中李安表现的矛盾不光是一个中国老头与美国洋媳妇之间的矛盾文化差异。连自己的儿子晓生可能也不认可老朱的那一套理论了,或者晓生在中国父亲与美国妻子之间的苦恼挣扎也是两种文化交织冲突的选择与苦恼。

三、体质差异的历史渊源

那么中国人讲的“因人而异”里,中西方人的“异”又异在哪里,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冰河时代以后,世界上曾到处洪水泛滥,继而是日益严重的干旱。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的研究》中认为,一些地区的沙漠化逼迫原始人迁移,一部分人远去成为游猎者,即肉食民族,另一部分退入河流低地,后来成为务农者。高成鸢指出,这为后来的中西方人饮食结构差异埋下了伏笔,肉食民族的身体更加强壮,肉食也使得他们成为了中医所谓“里热盛者”;而务农者发展成为后来的中国先民,河流低地的环境并没有提供大型的肉食动物,汤因比所说的“卓越出自艰辛”的中国先民催生出了“黍”“粟”的文明。这种素食饮食结构加之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食物极度匮乏,导致了中国人的体质弱,总体上偏向于中医理论中的“里有寒者”。这就是中西方饮食在冷热上巨大差异的原因之(一)——体质差异。

四、“味”之超凡入圣

那么原因之(二)则是中国人超越饮食习惯,走向更高层次的饮食审美,也是中餐审美的灵魂所在。袁枚在被称为“美食经典”的《随园食单》中说,才要的鲜美“全在起锅时”,“略为停顿,便如霉过衣裳,虽锦绣罗绮,亦觉旧气可憎矣”。“起锅滚热之菜,不使客登时食尽,而留之以至于冷,则其味之恶可知矣”。袁枚的这段对饮食要趁热的论述,不知西方人看了是要大为不解还是大为恼火。饭食不仅不能冷着吃,哪怕稍微慢些,留一小会儿“其味之恶”即便是珍馐美味“亦觉旧气可憎矣”。这显然与冷食对身体的健康的影响无关,留一会儿不至于有这么严重的后果,遭到这么让人难以接受的批评。究其原因是热可以保证中国人的另一个追求,味道与口感。热会让食物的分子运动加速,食物的“味”由于分子加速变得活跃,“味”通过“热”的手段加强或者保持了,所以对“味”的追求必然导致对食物要趁热吃的要求。对于食物热着吃的口感作为中国人非常容易理解,焦,酥,脆,滑,有嚼头等等都与食物的热有关,一旦变冷根本就是两道菜。西方也有很多煎炸烤制食物若是凉了肯定也是影响口感,西方人应该也会有察觉,一是可能凉一些口感差距没有那么大,二是如果只是作为营养的摄入那就更没什么区别了。影片中儿媳玛莎毫不在意的挖一块儿冷蛋糕与老朱“翻箱倒柜”费尽心思也要给早饭加热,结果还搞错了,用了锡纸包裹西红柿鸡蛋饭加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玛莎的“毫不在意”与老朱的“翻箱倒柜”,中西方人冷热态度之巨大立现。这让我想起了“泡面现象”。通常情况下泡面是被中国人看做是不健康没有营养的食物,居家也很少吃,而现今快餐饮食高度发展,有很多可以替代泡面的更营养,更方便的食品。但在好多地方特别是火车上,泡面却占据着绝对的领导地位,面包牛奶之类西方食物甘拜下风,特别更受到年龄稍大中国人的偏爱。在方便携带程度与面包牛奶无异,甚至冲泡还要比“西食”麻烦的情况下。我想原因之一就是要追求一个“热”字。

此外,高成鸢还提到了一个原因。中国人在历史上长期的处在饥寒交迫的状态,所以食物的热不仅可以裹腹还可以增加身体温度,具有御寒的功效。

五、结语

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这些年对冷食,快餐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对冷食危害观念也慢慢淡化。这首先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分不开。西方物质经济的强盛带来的精神文化的输出。随着中国进入到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冷食,快餐更能适合这样的要求。从宏观上看,我们这些年努力发展经济,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保护相对较弱,也同样淡化了传统文化中对于不是寒食的态度。归根结底,还是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高成鸢.饮食之道: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路思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2]吕尔欣.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杨静.从《推手》看中西文化差异//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5):154-155. 

美食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教育;中国饮食文化

课题项目:本文为“2011年度餐旅管理与服务类专业教职委教改课题”阶段成果(课题编号:CLJZW20111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5日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密不可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汇。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民族风俗习惯、饮食建筑、生产生活内容甚至各种经典、文献、制度当中,它还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礼仪制度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承受者与创造者,无疑应该具有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这既是历史赋予当代大学生的重要责任,也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与创新的迫切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精神核心的当属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中国饮食文化的基础理论、中国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民俗、饮食思想等内容。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类。中国的饮食文化是由中国民族文化的积淀而形成的,潜在地含蕴着大量的哲学因素。“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和为美”的哲学思想、“烹饪喻治国”的哲学思想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充分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自身修养与文化素养有机结合起来。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饮食礼仪文化”、“饮食风俗文化”等章节的内容,我们每节饮食文化课上,指导学生诵读10分钟《论语》经典著作,借此使其懂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国传统礼仪道德。“半部论语治天下”,通过《论语》经典诵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儒家文化的精华。要求学生诵读经典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诵读经典的过程就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自身修养的过程。

(一)礼德传承。清华大学彭林教授认为:如今的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比较忽视人的素养、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教育。上大学的目的普遍是为了个人将来的飞黄腾达,所以一旦毕了业,就拼命挣钱,过好日子。至于民族的发展、社会存在的问题,都与自己没有关系。目前,大学生普遍没有文化自尊,也没有文化自觉。这是非常可悲、甚至是可怕的现象。

中国传统之礼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经国家,定社稷,立人民”的“疗疾”良方。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把礼仪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认为“礼者何,即事之治也”,他还把礼作为做人的道德规范和个人及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在讲授“酒文化”时有座次之礼、迎送之礼、宴饮之礼、谦让之礼;在讲授“茶文化”时要学会茶艺表演的注目礼、端坐礼、应答礼、制茶礼、奉茶礼、谢茶礼;在讲授“食文化”的节日礼仪时,介绍我国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礼仪,通过这些礼学的学习,就会让学生自觉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继承和完善中华民族的节日传统。

(二)人格素养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为主要内涵。

1、培养推己及人的博怀。“仁”是先秦儒家的最基本的道德思想。孔子“仁”的核心是“爱人”。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强调所谓“仁”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亲相爱,相互友好。就是说,一方面对别人要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全部爱心;另一方面自己要将心比心,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而不能苛求他人。这一点对当今的大学生正确处理好自己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也是家庭幸福、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2、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易经》里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要求后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孔子提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激励后人发愤图强,好学不倦。用这种精神来教育当代大学生,使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好学不倦的精神,唯有如此,我们的大学生才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诚信教育。《论语》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要求弟子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要诚实可信,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民以食为天”,饮食与民众的生活与生命息息相关,对于以后要从事餐饮业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诚信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在今天,我们搞市场经济,强调效率、重视利益,而重利轻义、见利忘义,道德沦丧的事情时有发生,从“毒奶粉”、“苏丹红”到 “红心鸭蛋”、“毒馒头”、“地沟油”……不法商贩在“吃”上造假的技能发挥到了极致,如此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业、求实、讲“诚”、“信”、“义”等思想,可以引导大学生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社会观念,有利于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体系,促使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又使社会更加和谐,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学、建筑、绘画、音乐等各种文化体系、观念形态,具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特点。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扩展知识面,而且可以在学习中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教育。

在《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上,结合“古代饮食器具文化”、“筵宴文化”等章节内容,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对古文化的好奇,以及展示自己才华的热情,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把相关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搜集资料制作成PPT,从中选择一部分选题和制作都具有示范意义的作业,让学生上讲台介绍,内容有:中国古代精美食器、酒器、茶器;中国古典名画欣赏;古代精美瓷器欣赏;宋代五大名窑;青花瓷等。

幻灯片制作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还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习幻灯片制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上台展示,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胆量。

观赏中国古典名画、精美瓷器,体味中华文化之美,从而使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以期使学生进而身体力行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一)视觉是文化教育的具象载体。通过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设计物,比如远古的人面含鱼的彩陶盆、先秦古色斑斓的青铜器、汉代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北朝的雕塑、唐宋以来的瓷器、家具、建筑等等,这构成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具象感知和印象。

1、彩陶。彩陶的造型和色彩简洁凝重,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风格,这些纹饰给人以生动、活泼、自由、舒畅、开放、流动的审美享受。

2、青铜器。具有威严、神秘、凝重之美。

3、佛教艺术中的图案。佛教艺术的建筑、雕塑、壁画是实用性、艺术性、宗教性和审美性的结合。

4、我国各个时期的传统图案。春秋时期的图形以云兽纹飘逸流动的线条为特点,秦汉时期瓦当的装饰丰富、概括、简练,汉代画像石(砖)的《播种图》、《戈射收割图》、《五陵母》等构图疏密得当,人物动态生动、唐代的图案华丽,饱满富有生命力,宋代陶瓷图案丰富多彩,明代家具造型简洁优美。

(二)德音之谓乐。乐音出于人心,但又能成为一种新的外物,给人心以反作用。今日的古典音乐与摇滚音乐,尽管都属于乐音的范围,但给听众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儒家尤其注重乐音对人心的影响,主张乐音应该有益于人的教化,而不是为了刺激感官。认为以君子之道作为主导的乐音,有益于人类的进步;以满足感官刺激作为主导的乐音,会将社会引向混乱。

我们要求学生在制作“饮食文化”幻灯片作业时,要插播背景音乐,音乐要选择中国古典名曲,这样学生在展示精美图片的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古典美的乐曲的熏陶。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中国人审美精神的又一文化,它注重对“心性”的抒发和表达,能与中国文学与绘画建立良好的“通感”关系,倾听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美旋律,是提高学生领悟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

这些至真、至情、至善、至美的健康文化的耳濡目染,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心理期待和审美价值追求,启蒙和引导学生浸透在传统文化之中,积极地建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独特个性的价值观。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融入学生的文化学习当中,有利于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来陶冶大学生的心境。

四、“中国饮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

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第二章饮食原料文化”、“第三章主食面点文化”、“第四章 菜肴文化”、“第五章烹调文化”等章节的内容,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做“五味调和”、“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宜”、“五果为助”等专题宣讲。把内容相关章节设一个专题,每个专题都从提出问题开始,启发学生思考。这样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包含了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其他文化形态,涵盖了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历史人文、饮食医药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自然哲学,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起点。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各个领域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指出饮食文化的调和,要遵循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并根据运用其规律总结出来的经验,指导饮食文化。

五行是古时人们对构成合规律的整体宇宙的五种基本要素的认识。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把阴阳五行看成天地万物的根本,人是“天、地、人三才”之一,人如果阴阳五行不调,就会生病。所以饮食必然也要遵循“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中国饮食文化中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酸、甘、苦、辛、咸”——“五味”之说,而且还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畜”、“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而药、食同源于五气,各具五味,日常摄入饮食五味,既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也是为了调和阴阳之平衡,遵循着“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去协调人体五脏的阴阳平衡。

五、《黄帝内经》与“中国饮食文化”

根据“第十章:饮食保健文化”等章节内容,把古代经典养生名著《黄帝内经》中的理念充分地与授课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写成演讲稿,上台宣讲,可以深入理解“以食疗病”、“四季养生”等古代养生文化的内涵。

《黄帝内经·素问·四时调神》大论中认为,天人是合一的,人与天地、时空、万物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把人放在四时中来认识。四时不同气候也不同——春风、夏火、秋燥、冬寒,不同的气候会形成不同疾病的病因。《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伤于风,病为洞泄;夏伤于暑,病为疟疾;秋伤于湿,病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四时与五脏有对应关系,《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应肝,夏应心,秋应肺,冬应肾,长夏应脾。把人放在时间中来认识,就可以认识四时养生的哲理——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长夏养脾。养生养在五味上,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四时调之以甘。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经典能启迪学生的心智,提高修养。其倡导的谦让、孝敬、勤勉、礼貌、诚实、善良、互爱等品德对今天的大学生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它能促进形成尊师自爱、诚信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就没有枝叶繁茂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每个细胞无不吸吮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无不受其巨大的影响。它集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系统,展示着一个民族的古老文明。

主要参考文献:

[1]邓天杰,陈煦娟.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4.

[2]张林.论传统文化对饮食文化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丁翔.论在大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包装世界,2011.2.

[4]陈驰.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与意义研究[J].才智,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