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工业发展论文

工业发展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14 14:44:50

工业发展论文

工业发展论文篇(1)

一、中国工业设计行业现状

㈠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具有一定的规模

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已具有一定规模。中国工业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约30万人,工业设计年产值约为300亿人民币,占2005年世界创意产业产值的1.27‰,相当于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19‰。

㈡设计人员从业者年龄结构呈年轻化,从业人员集中分布在发达经济地区根据调查显示,中国创意设计行业的从业者主要属于年龄段在20-30岁之间,所占比例达到93%。且创意设计人群集中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等较发达经济区域,从业者比例分别是24%、22%和20%,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所占比例分别占总量的8%和8%,而西北地区的从业者最少,占总数的4%。这与我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相关。

㈢中国工业设计机构呈现多样化的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和市场的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机构呈现出多样化的模式:

(1)自由职业设计顾问公司模式

20世纪80年代末期是中国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发展的开始时期,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工业设计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在广州和深圳。部分设计公司将工业设计与工程设计、模具制造等整个过程联合起来,其人员规模超过150人。这些公司的特点是善于紧密的将设计与生产制造相结合,以设计的市场实现和销售状态为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在时间把握上具有优势。他们所主要客户对象涉及到家电、信息、通讯、医疗等产业领域。

(2)政府支持的设计机构模式

这类设计机构以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与北京经纬工业设计公司为代表。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是政府实施“工业设计科技促进”专项计划、推进设计创意产业发展的促进机构,承担设计产业政策规划研究、提供企业设计咨询指导、开展国际设计交流合作、承办设计论坛展览会议、举办设计技能专业培训。同时,为企业进行设计实务示范。北京经纬工业设计公司是由政府投资股份方式建立的设计机构。这些机构的客户对象包括政府机构、信息产业、家具制造业、家电业、医疗业等。

(3)院校工作室模式

在北京和广州、上海等地,以院校为依托的工业设计工作室或公司在专业素质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主要偏重于企业设计课题与设计教育实践的结合,注重设计概念的创新。院校模式由于集中了教授、研究生和大学中的不同研究部门和人员,更注重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企业的文化性。其涉及的企业范围包括信息、家电、通讯、医疗、交通工具制造业等范围。

(4)企业设计部门模式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制造业领域,一些企业具有非常专业的工业设计中心并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信息产业领域主导企业不仅成立了自己的设计机构,还委托国外的大型设计机构进行合作设计,迅速提升了设计的质量和层次。

二、中国工业设计存在问题

我国的工业设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大量的OEM(代工生产)使企业不断丧失设计能力。在引进外资中大量OEM生产虽然使我国产品出口总量大幅度上升,GDP迅速增长,但同时也使我国企业在产品设计中形成对国外的依赖。在一些产品中,即便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但核心设计仍然是从国外购买的,这在汽车、机械以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很普遍。许多大企业对设计缺乏专门的资金投入,更缺乏自己的设计师队伍。这也是我国制造业一直没有走出引进—模仿—生产—再引进—再模仿的怪圈的原因。

其次,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和产业扶持政策。长期以来,工业设计在我国一直没有专门的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也基本处于松散状态,且资金来源严重不足。政府缺乏对工业设计的资金投入,既没有专项拨款,也没有建立设计基金,在工业设计并没有被引起广泛重视,仅仅凭借个别企业的资金推动是不够的。第一个国家级工业设计园区——2004年兴建的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区,也是我国唯一一所国家工业设计园区,起步阶段是民营资本。但设计园在二期工程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遇到了融资难的问题。国家没有提供相应的培育政策,对设计公司、设计园区缺乏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工业设计产业化程度低,工业设计人才匮乏。一方面是整个设计市场人才匮乏,另一方面是设计专业学生分配难,许多人改行从事其他工作,这反映了人才供求之间的矛盾。从工业设计专业公司来看,我国目前设计公司有数百家,但普遍总体规模小,基本处于散乱经营状态,且设计产品基本在低端,缺乏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师。

四、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的机遇

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迅速

高新技术产品凝聚着最大的生产率增长潜力,是中国未来人均收入可持续提高最有力的发动机。值得关注的是,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避免外商只把那些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中的低技术环节放在中国,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含金量大大降低的问题,中国需要更多自主创新的产品来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形成更强大的国际竞争力。2004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首次实现贸易顺差,由2003年的逆差90.7亿美元转变为去年实现顺差41.1亿美元。

㈡国家政策的支持

国家将努力培育国内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形成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同时利用产业扶持、优惠政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资金密集型机电产业的发展,为出口提供更多高附加值产品,以相对较少的出口量创造较多的外贸收益。

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致需求增加

工业发展论文篇(2)

国内外对社会管理的统筹机制研究首先主要集中在城乡发展统筹机制的研究方面。如高焕喜等(2007)指出我国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存在,城乡统筹将是一个长期的推动过程,为确保城乡统筹的有效推进,构建形成城乡统筹的有效机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带有根本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机制设计理论以及演化博弈论是城乡统筹机制形成的两条主要思路。其次,是对城乡发展统筹研究的方式方法提出建议,如郭怡(2010)指出我国许多城市都在积极进行着生态城市的构建和规划,可是在全民生态建设意识的提高和普及中人们却疏忽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往往是以牺牲农村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因此如何打造灵活的城乡边缘区,缩小城乡差距,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城乡生态经济一体化,是解决城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极矛盾的方法之一,也是贯彻落实党的统筹城乡发展精神的具体措施。再其次,则是对城乡统筹在具体方面的应用研究。如张风等(2010)在分析城乡金融统筹发展机制的基础上,试图构建城乡金融统筹发展机制形成的一个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来评价我国目前城乡金融统筹发展的状况。最后,城乡统筹机制在现实中的障碍,使研究又回到了社会管理创新思路上来。如袁建伟等(2013)在城乡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指出在关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关系,关注地方政府改革与城乡社会统筹机制建设,提出地方政府在探索城乡社会公共事业创新中,要努力实现由“管制型”政府机构到“善治型”公共服务机构的变革。我国在生态环境统筹机制方面也有成功的例子。如福建省通过建立上下游横向补偿与省级财政纵向补助相结合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了经济增长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所谓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就是按照“受益者补偿”的原则,把上下游横向补偿与省级财政纵向补助相结合,下游受益地区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上中游地区每年配套一部分资金,再加上省财政每年安排的一部分资金组成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用于上中游流域环境的生态整治。同时在生态环境的计量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温作民(2008)等编著的《森林生态会计》一书中,提出了采用系统抽样和第三方独立评估的计量方法,使环境会计信息计量的可靠性显著增加,使我国在森林生态计量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在生态环境补偿和计量的社会管理方面,主要着眼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还没有学者提出整个区域工业发展生态环境补偿统筹机制的设想,本研究正要从这一设想出发,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以单位面积工业产值为标准,以区域经济最大化为目标,以广东省工业发展生态环境补偿为研究对象,来验证在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处于类似“二元经济”条件下,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消除要素流动性壁垒,探索广东省工业发展生态环境补偿的统筹机制。

三、实证研究

(一)研究的假设

在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类似于“二元经济”条件是进行统筹机制研究的基础条件,在一定区域内,由于资源环境、地理位置、交通环境、经济基础等原因,导致其工业经济效率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在这里假设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省份的广东存在类似于“二元经济”条件。

(二)研究指标的构建

我们需要验证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类似于“二元经济”的条件。其表现形式定义为不同地区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存在着效率差异,地区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表达形式等于工业总产值除以区域总面积。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相对数指标作为效率差异的指标,主要基于以下的考虑:第一,虽然经济总量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标志,但是人均经济总量则更能反映经济发展的程度。如美国的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一位的,但是人均经济总量美国并不是世界最高的,像欧洲的卢森堡人均经济总量就比美国高;第二,用区域总面积来求该指标,而没有采用市辖区的面积,主要是由于生态环境补偿工作的实施地可以在全区域范围内进行,而适合工业发展的区域则要求相应地理、交通和人文等条件,由此,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的高低就可以综合反映出该地区经济发达状况。考虑到实证研究的需要,为构造地区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这个关键指标,并对这个指标进行相应的分析,设置以下指标:工业总产值、区域面积、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是否达到全省平均和归入分组。对以上的指标逐一说明一下:工业总产值是指市辖区的工业总产值,区域面积则是区域总面积,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是工业总产值除以区域面积。是否达到全省平均是一个是非选项,主要是衡量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是否达到平均水平。归入分组是一个聚类分析项,就是根据研究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的各项分为不同的组别。

(三)数据指标的时间说明

根据研究的需要,归类分析一般要采用三年以上的数据,因此我们采用2009—2011年的相关数据来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的要求,进行了数据收集工作,对数据的来源说明如下:以上的数据来源于中经统计数据网和广东省统计网等相关网站。

四、实证研究的经济分析

根据经济学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原理,绝对优势是指个人、企业或国家使用相同数量的资源生产出比竞争者更多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比较优势是指个人、企业或国家以低于竞争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在这里绝对优势就是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高;比较优势则是欠发达地区进行生态环境补偿的机会成本比经济发达地区的低。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交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也就是说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生态环境补偿活动上存在比较优势。综上分析,可持续发展下的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补偿由于效率上的差别,生态环境补偿工作的统筹需求就显现出来,从地区发展经济发展最大化的角度来说,将工业效率高的组1城市群体的部分生态环境补偿义务,有偿转让给工业效率低的组2城市群体,既可以让广东全省的工业生态环境补偿工作得到落实,又可以充分发挥工业效率高的组1城市群体发展经济的优势,需要广东省形成极具可操作性的工业发展生态环境补偿统筹机制或法案以消除要素生态补偿资金在区域流动的壁垒,各城市群在因地制宜结构转变中实现经济增长,从而可以实现区域经济最大化的目标。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类似于“二元经济”的现实,凸显了广东省工业发展生态环境补偿统筹的必要性。那么进行工业发展生态环境补偿统筹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就是将工业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量化,计算工业发展生态环境补偿成本,按照工业产值的一定的比率,提取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生态环境补偿税(费),在全省范围内统筹使用。对于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生态环境补偿税(费)的征收的理论分析,我们作如下的阐述。先谈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生态环境补偿税(费)的征收主体。从理论上讲,征税主体是国家,国家享有征税权,征税权是国家的一部分。在具体的征税活动中,国家授权有关的政府机关来具体行使征税权。生态环境补偿基金的作用是为公共生态利益服务的,其性质与税收的性质大体相同,所以,对于广东省生态环境补偿税的征税主体应是相应的政府机关,最好由税务机关征收或代收,这是由两个方面因素所决定的:一是从法理学的角度来说,存在公共发展中的社会利益,社会利益在法律上早已得到认可并以许多方式保护,而公众生态权益的保护就是需要国家授权的有关机关通过征税或费的方式进行保护,这是因为工业生产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失,是工业企业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在市场经济中由于生产的外部性影响,生态环境的服务价值游离在市场之外,工业企业所造成的社会成本没有被有效补偿。著名经济学家阿瑟•C.庇古(Arthur C.Pigou)把环境问题纳入经济分析后,发现非生产性环境资源的功能并不在市场交换关系中,也就是市场价格无法反映这部分资源的稀缺程度,即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同时庇古认为政府有责任通过补贴、赋税或法规使得个人边际净成本与社会边际净成本趋于相等。

所以说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是工业企业社会成本内部化的要求,是工业企业边际净成本与社会边际净成本趋于相等的有效途径。二是我国环境保护收费制度不合理。比如我国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管是通过各地地矿部门征收,财政部门兼管的。由于我国管理体制省级以上基本是条条管理,市(地)级以下是块块管理,从而导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截流、挪用,矿产资源环境补偿费无论从管理体制和执行情况方面,都比税收的强制性弱,而税务部门的管理体制和税收的强制性正是解决目前矿产资源补偿费条块分割的有效手段。所以,工业生态环境补偿基金的收取最好依托现有的税收征管体系。工业生态环境补偿税费的缴纳主体,是指按照税法或相关规定直接负有缴税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由于工业企业是工业生产行为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以工业生产获得利益的法人组织,负有纳税义务,因此工业企业是工业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生态环境补偿税(费)的缴纳主体。工业生态环境补偿税费的征纳客体,也称征税费对象或课税费对象,是指征税费的直接对象或称标的,它说明对什么征税费的问题,在现达国家,把征税费的客体定为物是普遍的做法,所以对于工业环境补偿税费的征纳客体应是工业产品。这是由两方面因素所决定的:一是因为工业产品的生产方式,是导致环境损失的唯一诱因,所以按照法理学认为的保护被认可的利益要求,使工业产品作为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税费的征纳客体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二是根据工业产品具有突出的收益性和营利性,就使工业产品具有了可征税性的因素,则使工业产品可以征收生态环境补偿税(或费)。对于工业生态环境补偿税的计征依据,是从量定率征收还是从价定率征收,这几年在学者的探讨中从价定率征收的呼声较高,理由是随着这几年工业品价格的上涨,按量征收不能充分获取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维护生态权益的意愿上升,生态权益评估值会有一个递增的趋势,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也导致资源环境价格的上涨,从量征收可以反映出这种趋势的变化。再看工业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税(费)缴纳比率设计。我国工业生态环境补偿税率测算的基本原则:一是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税(费)的测算应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能够顺利地衔接。二是考虑工业企业流转税负已经偏高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应保证现行的国家财税框架大体保持不变。工业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税(费)缴纳比率测算方法,一是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参考国际通行的惯例,在测算时要确定影响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税(费)税率的因素。二是本着减少污染、对环境进行有效补偿,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工业区的具体特点,结合影响生态环境补偿税(费)的因素,建立数学模型,确定理论上的生态环境补偿税(费)税率。三是在理论联系实际基础上,通过调研,根据实际征收的状况进行调整,最终确定合理的生态环境补偿基金或税(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

五、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于区域生态环境补偿统筹机制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一是经济发达地区“搭便车”的心理,对生态环境这个“公共产品”不愿意支付相应的代价,因为,有时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什么也不必做或者是停止某些行为,就是做了生态环境补偿工作;二是经济发达地区不愿意经济利益外流,即使提取生态补偿基金,也不愿意进行统筹,我国养老金基金的运行中就存在类似的问题;三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不愿意被生态环境补偿的义务捆住手脚,虽然通过转移支付,得到一部分经济补偿,但是他们认为进行工业化建设,可能获益更多;四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手段单一,不能进行生态资源产业化的开发,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六、具体的实施措施

工业发展论文篇(3)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

我们国家已经制定了21世纪的近中期发展战略。近期发展战略是: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中期发展战略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当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于这一近中期发展战略,还必须有更深入更具体的认识和把握,即不仅要看到经济的增长,而且要看到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发展内容尤其是新旧支撑科技、新旧主导产业的演变与更替。

此外,还有更深刻的背景要求我们必须对21世纪的整个百年发展战略(相对而言即长期发展战略)有一个完整的设想与把握。简单地讲,这就是正在兴起的世界范围的新工业革命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文明的演进与新工业革命》、《论新工业革命》、《关于新工业革命的对话》(载《光明日报》2002年4月11日、5月11日、8月6日)等文章中,我已就人类文明演进的规律与历程、工业文明的危机与新工业文明的兴起做了较详细的论述。大量事实表明,工业生产方式已陷于严重危机之中,新工业革命已在全球兴起,特别是新工业文明范畴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人类文明将在21世纪实现向新工业文明的转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正是在新工业革命兴起的时代大背景下展开的,决不可忽视新工业革命的时代大潮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所以,从新工业革命的视野深入全面地研究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已成为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二)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确立原则

第一,确立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和历史观。大自然的进化在本质上是物质形态的进化,物质形态的进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场、基本粒子及其群体形式弥漫物质的物理物质;二是原子、分子及其群体形式恒星、行星的化学物质;三是细胞、机体及其群体形式生物圈的生命物质;四是人及其群体形式社会的人类。物理物质、化学物质、生命物质和人类,形成了物质世界的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四个物质层次。人类直接诞生在生物层面,并直接依赖于生物层面而生存和发展。人类文明的演进在本质上是由浅入深地不断推进对自然物质层次的认识与改造,不同文明形态的根本标志是不同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按照唯物史观来思考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人类大体要经历三个大的历史阶段,这就是:对生命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对化学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对物理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即生物文明阶段、化学文明阶段和物理文明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初级与高级两个小阶段:在初级阶段,人类活动主要是对天然存在的某类物质形态(层次)的采集和利用;而在高级阶段,人类则能够生产该类物质形态,这时人类活动主要是人工生产和利用该类物质形态。这样一来,三个大阶段又可分为六个小阶段或小时代,具体地说就是:天然生物时代与人工生物时代、天然化学时代与人工化学时代、天然物理时代与人工物理时代。我们把这六个时代的文明演进线索与通常讲的采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相对照时就可发现:采猎时代实际上就是天然生物时代(采集渔猎天然存在的动植物),农业时代实际上就是人工生物时代(人工种植植物和养殖动物),工业文明则实际上就是天然化学时代(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工业文明之后的新文明,理所当然的就是“人工化学时代”即“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时代”,由于从大时代的划分看它与工业文明都属于“化学文明”,因此,与工业文明相对应又可以称它为“新工业文明”或“新工业时代”(表1)。事实表明,只有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和历史观,才能正确地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轨迹,才能深入地认识当代工业文明的危机及其内在演变趋势,也才能合理地揭示人类新文明形态的本质和进一步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

附图

附图

第二,确立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从新工业革命的视角把握中国21世纪发展的大方向。目前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往往只看到工业化而看不到新工业化,只看到工业文明的量变而看不到工业文明的质变,意识不到新的文明革命正在到来,因而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仍然囿于工业化之中。这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发展战略的正确抉择。

第三,确立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必须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未来相统一的战略抉择方针。中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不能忽略实现工业化的艰难任务。但是,我们也决不能因为实现工业化的重任尚未完成而忽略新工业革命的世纪大方向,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探索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有机统一,能动地处理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关系,乃是正确制定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核心任务。

(三)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相统一的复合型分阶段总体发展战略

制约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中国的发展现状,第二个是中国21世纪的发展目标。中国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呢?简单地讲就是:未完成的工业化与正在兴起的新工业化。中国21世纪的目标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既必须完成工业化又要实现新工业化。从“未完成的工业化与正在兴起的新工业化”的21世纪之初的现状出发,走向“既必须完成工业化又要实现新工业化”的21世纪的目标,这就基本决定了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构架。这个总体发展战略构架是一个动态系统,具有两个层次和三个阶段。“两个层次”,指的是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包括初级与高级两套战略,初级战略是实现工业化的战略,高级战略是实现新工业化的战略。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工业文明开始出现危机,又由于新工业文明已在兴起,我们工业化战略需要适应形势加以调整,因而本文提出了“适度工业化战略”以代替传统工业化战略。“三个阶段”,指的是工业化的初级战略与新工业化的高级战略在统一实施中要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与目标(详见第四节)。

二、中国21世纪的初级发展战略:适度工业化战略

在21世纪,中国的发展首先要完成工业化,其次还要实现新工业化。相比较而言,工业化发展战略就是中国21世纪的初级发展战略。

(一)中国不可能也不需要建设最发达(即过度)的工业化

首先,必须明白:中国不可能建设最发达亦即过度的工业化。西方高度发达的工业化事实上是过度发展的工业化,它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方式。中国是一个后发展人口大国,它的工业化遇到了两重困难:一是发达起来的工业强国已经大比例地占用着世界上有限的资源,二是中国人口总量太大(等于10个日本或6个美国),满足中国高度工业化而需要的资源也是巨大的。工业化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的短缺,决定了像我们这样的后发展人口大国是不可能建立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的,即使建立起来也不可能持久。

其次,必须明白:在今天,中国的发展实际上也不再需要建设最发达的工业化。由于新工业革命正在兴起,这为中国的腾飞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21世纪的社会现代化,其主流不再是传统工业化而是新工业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已不能只追求工业化而必须追求新工业化。

但是,中国至今还未实现工业化,仍需要继续推进工业化。然而,这时的工业化由于自身已逐渐陷于危机之中并且新工业化已在兴起,因而工业化进程应该是发生调整、改革了工业化,是一种“适度工业化”。只有走适度工业化道路,中国才不至于陷于过度工业化所形成的危机与困境之中,才能顺利地向新工业化转移、开拓和发展。

(二)“适度工业化”的原则

1、抑制化原则。抑制化原则是建设“适度工业化”的基本要求,没有抑制化原则就不会有“适度工业化”。抑制化原则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抑制人口、生产、消费等各方面各环节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速率,也就是人口规模要适度,生产规模要适度,消费规模要适度,经济增长要适度,对资源的消耗要适度,等等。

2、生态化原则。工业化发展已成为大自然进化的最大破坏力量,如不及早控制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大自然亿万年的进化成果将会毁于工业化进程之中。中国的工业化必须吸取西方传统工业化的教训,坚决纠正生态恶化的态势,把生态化原则贯彻到工业化进程之中,使生态保护与工业发展相协调。这就是生态化原则所要求的“适度工业化”,即生态文明的工业化。

3、信息化原则。信息化并不是比工业化更高级的文明形态,而是工业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信息化是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关键和核心。通过信息化,中国的工业化才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信息化了的工业固然提高了工业生产率因而也提高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但同时信息化也能提高贯彻抑制化原则与生态化原则的能力,能够更好地避免过度工业化带来的各种弊端。

4、对接化原则。工业化已不再是最高目标,而只是一个初级目标。工业化的初级目标也不应独立于新工业化,而需要与新工业化相适应、相连接,这就是工业化建设中的对接化原则。首先,对接化原则要求必须从新工业化的更长远目标适度地变革工业化,使之向新工业化要求趋近,这就使工业化“适度”地变成了新型工业化。其次,对接化原则要求工业化发展要为新工业化的拓展和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和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中国的适度工业化体系

中国的“适度工业化”既是中国工业化的发展目标,也是一个发展过程,从时间上讲它是21世纪20年代基本实现工业化之后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时的中国工业化模式。中国的“适度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有明显的不同。

1、价值特征。高度发达的工业化追求工业经济的无限增长和享乐至上的消费方式,这内含着追求消耗资源的无限增长。“适度工业化”则以工业经济增长有限、节约资源、适量消费为价值特征,并积极地向新工业文明的创造为本价值观转变,这内含着保护自然、维护大自然总体进化的价值追求。这一价值内核,决定着“适度工业化”体系的其他特征。

2、经济特征。其一,突出综合国力和经济质量而不过分强调GNP,尤其认为工业化框架内的GNP增长是有限度的,也是应该适度加以限制的。其二,强调各产业间的平衡和结构合理。农业的比重要下降,工业的比重要上升,但需要探索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工业新类型和生产新方法。服务业的比重要上升,但不能试图无限发展工业生产基础之上的服务业。其三,农业劳动力比重要下降和城市化比重要提高,这要与产业结构相对应,但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新工业革命的因素。

3、文化特征。教育和科技投入要逐步提高,与物质再生产投入同等重视。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研发人员的比重、经费投入比重都要有一个较高水平。

4、生态特征。首先是人口规模要稳定,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尤其要控制人口增长,努力实现人口零增长。其次是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倡导循环生产和循环经济。同时应提出“自然未开发率”的发展新指标。

三、中国21世纪的高级发展战略:新工业化战略

21世纪的中国,最终是要建设和实现新工业化。相对适度工业化战略而言,新工业化战略就是中国21世纪的高级发展战略。

(一)中国建设新工业化的条件

虽然中国目前还未实现工业化,但已经具备了建设新工业化的条件,中国不能等到完全实现工业化之后(即20年或50年后)再开展新工业化建设。

第一,历史的启示。历史上新旧文明断裂和交替的时期,往往正是原本较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后来居上的历史契机。中国应该充分认识工业文明的危机与新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避免过度工业化必然带来的困境,率先开拓新工业文明。

第二,目前,在世界范围已兴起了新工业革命的浪潮,这个历史大背景已为中国开拓和建设新工业化提供了客观条件。在这种形势下,谁(尤其是世界大国或地区)能自觉认识到工业文明的危机和新工业文明的必然到来并积极开拓它,谁就能获得发展的主动权,并能在新工业革命中居于领先地位。

第三,中国自身也具备了开拓新工业化的条件。首先,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为开拓新工业化提供了必备的经济条件。其次,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为开拓新工业化积累了必要的技术储备。再次,中国在新兴科技的许多领域居于世界前列,这为开拓新工业化提供了关键性的要素。(二)中国的新工业化体系

建设新工业化要有一个基本目标即新工业化体系,目前我们还不可能细致地描绘中国的未来新工业化体系,而只能从原则上就其主要特点做一些初步探索(表2)。

附图

1、智能化微制造化。第一,智能化微制造科技及其产业化成为社会的关键科技支撑和社会的主导生产方式,社会物质生产逐步由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资源转变为利用多次再生产中已作为废弃物质的小分子、原子材料来人工生产和利用化学物质,即从天然化学生产转变为人工化学生产。第二,能源开发进入更深层次。工业化生产主要利用天然矿物能源即化学能源。新工业化则把一次能源定位在物理能源上,主要是核能和太阳能等。第三,材料开发也会进入更深层次,即不断开发利用小分子、原子乃至亚原子材料,以人工生成具有全新性能的宏观新材料并进一步加工制造出用途无比丰富的新产品。第四,信息化发展为智能化,社会生产社会生活都高度智能化。中国在信息科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等领域已处于世界前列,必须继续保持这种优势,以确保在新工业化进程中的领先地位。

2、循环化生态化。智能化微制造化科技及其产业化,在社会的宏观总生产过程上引导出一场大变革,即从工业化的“资源-生产-废弃物”的单向生产过程转变为“资源-生产-废弃物(再生产资源)-再生产”的循环式生产过程。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形成了循环经济,新工业社会也成为循环型社会。这种循环生产、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又带来了更大的变革:(1)物质资源消耗由于循环利用而不再增长,并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有限生产生活圈;(2)人口增长停止;(3)不再过多干扰自然演化,形成了真正的生态社会,同时又在不断开拓更深层次的自然和文明;(4)生活资料短缺现象逐渐得到克服,生产资料占有制度逐渐衰退。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而人口众多的国家,在建设新工业化中更必须把循环化生态化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3、太空化。新工业时代的物质生产一方面深入到小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层次,另方面则扩展到地球之外的太空。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工业社会也是太空化的社会。中国的太空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为推进新工业化的太空开发奠定了基础。在21世纪的新工业化战略中,中国必须把发展太空科技和太空产业放在突出的位置。但是,必须同时认识到太空活动的高度智能化特点,即太空开发活动的主要方式是“人-机”组合活动,主要依赖于高智能化的太空自动探测装备和太空机器人,主要是建立太空信息网络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还要注意把智能化微制造科技与太空科技结合起来,以达到太空开发的高化学化、生命化和生态化。

4、创造为本化。从“生产-生活-享乐”为轴心的传统价值观转向创造为本、以类为本的新价值观。新工业社会的宏观产业结构主要有四个层次,即(1)农业工业的传统物质生产业、(2)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和深层循环式生产为主体的新工业、(3)生活服务业、(4)科技教育文化业,物质生产业和生活服务业的科技含量都很高,这是一个走向创造的产业结构。人们熟悉的三次产业分层变为四次产业分层,农业和工业合为一个层次,科技教育文化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层次,这是新工业社会产业组合的新变化。中国在21世纪的新工业发展战略中,必须重视民族的创新意识、创造为本、以人类为本价值观的培育,不断加大科技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发展壮大科技教育事业。

新工业化在经济比重和产业结构上,在劳动力结构上,甚至在新的社会评估体系上,都会有一个数量上的体现。可初步提出如下一个新工业化的主要指标体系:(1)资源深层循环利用率>50%;(2)一次能源中物理能源(如核能、太阳能)使用率>50%;(3)新工业产值与农工业产值比>1;(4)物质生产业、生活服务业、科教文化业的劳动力各占社会总劳动力的1/3或物质生产业劳动力<33%(表3)。

表3新工业化主要指标

序号标准

1资源深层循环利用率>50%

2物理能源使用率>50%

3新工业产值与农工业产值比>1

4物质生产业、生活服务业、科教文化业的劳动力各占社会总

劳动力的1/3或物质生产业劳动力<33%

建设新工业化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战略措施。从新工业化演进的机制与中国的实际出发,应主要考虑如下三项措施:第一,转移式发展;第二,分层式发展;第三,跨越式发展。

(三)建设新工业化必须实行一场文明形态的革命

建设新工业化是一场人类文明形态的大革命、大飞跃,文明形态的革命不仅需要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生产方式的革命),而且需要社会体制革命、社会观念革命。所以,中国在21世纪要建设新工业化,就必须进行一场文明形态的大变革。

经济体制的变革。其一,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各种产业制度、经济制度,尤其是要形成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其二,新工业化将推动国家经济体制从生活主导型向科教主导型转变。其三,新工业化生产使生产生活资料的稀缺性大大降低,将更注重共享性财富的创造,这将大大淡化物质个体占有制即占有制的社会化大大加强。

政治体制的变革。其一,高度民主化,个体意志与社会意志的一体化。其二,高度社会化、全面社会化,这属于社会主义制度政治内涵的应有之义。

社会观念的变革。新工业文明的社会观念是更加重视宇宙演化与人类作用的类价值观,从个人的狭隘观念中走出来,从人类生活的小圈子走出来,走向更深层的物质探索与生产,走向“再生产整个自然界”(马克思语)。在新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十分重要的,这是21世纪中华文化重新崛起的大好历史机遇。

四、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的实施

实施21世纪的总体复合型发展战略,首先要处理好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关系,其次要在百年发展中分阶段地有所侧重地予以实施(表4)。

附图

(一)21世纪前20年:工业化实现期与新工业化开拓期

1、实现适度工业化。在21世纪的前20年时间里,要努力建设并实现“适度工业化”。主要目标和措施是:国民经济大幅度提高,经济结构大大优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普及高中教育并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施调控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战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控制人口规模;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大力发展生活服务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转移到生活服务业中来。

2、重点开拓新工业化。在21世纪前20年,新工业化还不可能全面展开,而只是处于开拓时期。其开拓的任务和措施主要有:(1)自觉制定新工业化的宏观发展战略,协调好继续推进工业化与开拓新工业化的关系;(2)集中力量进行关键科技的攻关,力争在新工业化的关键科技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其中主要包括信息科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太空科技等;(3)努力运用高新科技成果改造传统产业尤其是工业,使传统工业发生“适度”转变;(4)积极推进高新技术(新工业化领域的科技成果)的应用,努力形成新工业化的产业,使传统工业获得向新工业化转移的空间;(5)要大力倡导创造为本价值观,明确提出“建立学习创造型社会”的发展战略;(6)广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二)2021年到2050年:工业化持续期与新工业化发展期

1、持续推进工业化。21世纪前20年虽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工业化仍需一段时期来完善和成熟。持续推进工业化的任务和措施主要是:(1)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必需的工业部门,并且注重提高其科技含量;(2)对工业的产业总体进行全面分析,限制那些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行业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工业发展调控机制,避免过度工业化及其带来的危机;(3)努力运用新工业化科技成果改造传统工业,使之向新工业化转移。到21世纪中叶,传统工业经济的比重保持与新工业经济持平或略低。

2、大力发展新工业化。21世纪上半叶的后30年,新工业化进入了大力发展时期。大力发展新工业化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是:(1)制定大力发展新工业化的具体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新工业化;(2)建立完善的新工业化科技体系;(3)分层发展新工业化,注重发展渗透力大、主导性强的新工业领域;(4)大力推进新工业科技的产业化,从改造传统工业为主转向新产业化为主,努力形成社会规模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体系;(5)进行相关的社会体制与观念变革,基本普及高等教育,深入建设“学习创造型社会”。(6)积极建立国际科技合作体系,努力建立东北亚新工业产业带。到21世纪中叶,中国所实现的现代化应是新工业化得到较大发展的现代化。

(三)21世纪后50年:工业化转变期与新工业化实现期

工业发展论文篇(4)

核心竞争力和价值链分析。核心竞争力的三个评价标准:对顾客是否有价值,与竞争对手比是否有优势,是否很难被模仿和复制。市场开发、技术资源、先进设备、项目管理能力应是矿建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分析内容。只有充分分析了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以后,才能有的放矢,努力实现竞争优势,拉开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矿建施工企业因为产品的特殊性,价值链分析相对较为简单,对基本活动、辅助活动的分析,能够使企业领导人更好的看清企业获得的价值是如何实现的,进行必要的改进,更好的创造竞争优势,降低经营成本,不要出现企业扩张一倍,成本增加一倍现象,规模效应很难实现。

2战略选择和实施

2.1在进行战略选择前

企业领导层应进行差距分析,以充分认识企业外部环境、内部资源与企业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继而按层级确定公司总体战略、业务单位战略和职能战略,在这里只讨论公司总体战略。如果矿建施工企业目前在行业中已处于领先或相对有优势的地位,应选择以成长型战略,以发展壮大企业为目标;如果企业已经处于行业落后或不利地位,则应选择维持或收缩战略。

2.2成长型战略有三种选择

一体化战略、密集型战略和多元化战略。既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不同时期共同实施。

2.2.1一体化战略一体化战略指的是对有竞争优势的业务和产品在纵向和横向上扩大深度和广度,扩大经营规模。横向一体化,矿建施工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合并、联合的方法,实现规模经济。对于纵向一体化,则分为前向和后向一体化。目前国内大的施工企业都设有自己的机修厂、机电设备公司、可他们只能为企业提供很少一部分施工设备、配件,原因是先天基础不足,后天发展不够。矿建施工企业每年利润中约一半的钱用于新购设备、配件。前向一体化控制市场的能力,有条件的矿建集团,完全可以通过调研、对承建的生产煤矿予以参股、入股,以建设工程服务投资,可能获得的收益可能会超过几个高风险的施工项目。

2.2.2密集型战略密集型战略是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强化现有市场或竞争的战略。包括市场渗透、市场开发、技术开发。市场渗透主要依靠企业目前占领的市场,通过强化服务、工程质量,增加一期工程结束后的后续工程承包力度,实现项目的二次开发,认真实现“干一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宗旨。努力扩大现有市场份额和潜力。市场开发是施工企业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也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多数煤矿施工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可是在投入方面却与想法相差甚远。技术开发就是矿建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也是建立竞争优势,拉开与小型企业、私营企业差距的主要手段。

2.2.3多元化战略许多矿建施工企业都通过对金属、非煤、隧道、地铁行业的进入,来实现相关多元化。而通过投资房地产、市政工程、医药、化工等行业的投资来实现非相关多元化。这些多元化战略的使用,对于分散企业风险作用,将会在未来市场波动中一一显现。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企业高层过分的关注,可能影响支柱产业的管理质量。

2.3稳定型战略、紧缩型战略

对于一些企业目标定位在保持现状,不愿意冒较大风险,或者已经在市场中已处于劣势的企业,只追求与过去相同或相近的利润期望,可以考虑选择稳定型战略。而对于已经遇到打击,寻找风险降低的公司来说,努力减少施工项目数量、对一些子公司进行剥离、转产将是最好的选择。

2.4战略实施与控制

2.4.1战略实施需要进行组织结构与企业构型设计典型的矿建施工企业中,大型集团公司最近似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中M型,优点是有利于企业成长,可以降低总公司的管理难度,职权被分配到各分公司,有利于责任义务的划分。缺点是各分公司都想要获得最好的资源,之间可能会产生职能失调性的竞争和磨擦,分配的管理成本不均且带主观性。因此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集团公司管理来统筹协调,不要变成自相拆台,恶性竞争事件的发生,严重损害公司信誉。各工程施工公司则是典型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是一个含有两条命令线和通道的结构。优点是可以项目经理对项目更加认真负责,更加有效的对项目实施管理,缺点是权力线划分不明晰,职能工作会和项目工作之间产生冲突,协调成本增加。部分项目经理没有大局意识。这两种组织结构下的集权和分权范围的划分尤为重要,权力集中使管理难度增大,项目管理体制缺乏灵活,分散范围过大,会造成项目各自为政,项目经理只顾及本项目小利益,损失整个公司大利益。

工业发展论文篇(5)

工业工程作为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进行设计、改善、优化、实施和系统集成一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金融、咨询、交通运输、通讯、餐饮、医院、教育、公用事业以及政府部门等各个领域。据调查显示,欧美3657家大中型企业中,有98%的企业设立了工业工程部作为实施IE的综合部门。中国自从80年代初引进工业工程以后,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目前,众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应用着工业工程理论及技术进行优化,并取得了明显效果。1990年中国才开始正式的工业工程研究工作,从1993年才开始发展正式的工业工程高等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己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

(1)工业工程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109所高校开设IE专业。

(2)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型企业都不同程度采用工业工程技术优化生产过程,诸如:华为、中兴、一汽大众等企业,并为企业管理带来了尤为明显的效果。

(3)国际间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体现深层次特点。每年例行举办工业工程交流与学术研讨会,聘请国外著名教授为国内工业工程客座教授,提升工业工程竞争力。

1.1工业工程培养方向

1.1.1系统优化管理

工业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现有的信息、计算机和数学方法,对系统进行抽象建模和求解,为系统决策者提供定量或定性优化方案,主要研究系统运行影响因素、系统建模方法、系统资源配置技术等。

1.1.2生产运作工程

生产运作是制造的核心内容,是保证制造顺利进行的基础,其内容涉及到生产的整个流程,包括产品设计、物料采购、生产制造、加工工艺与设备优选、工作设计、生产线设计、组织机构设计、项目管理、企业发展与创新等。

1.1.3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是一门探讨人机交互的学问,包括生产生活中的人与机器使用的关系,如何去改善人们所常使用的器物与其所处的周围环境,使人的能力、本能极限和需求之间能有更好的配合,主要研究包括有可用性研究、生产安全工程、人机界面研究等。

1.1.4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物流是指从原材料到生产加工、销售、回收整个价值链上的实物流和信息流,物流管理是以优化为目标对实物流和信息流实施最优规划和控制,主要包括物料采购管理、生产物料管理、库存管理、产品配送管理、物流信息化管理等。

1.1.5先进制造及其集成技术

研究精益生产、计算机集成制造、绿色制造、协同制造等先进的制造技术,同时研究这些技术在企业应用的集成体系、企业集成生产过程、企业集成控制等。

1.1.6质量工程

研究质量控制技术与方法,并对实际质量进行控制与评价,包括加工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与优化、方案改善与效能质量的评价、服务系统功能质量控制与评价、统计过程控制、职业安全与健康等。

1.2工业工程的基本职能

工业工程在发展和应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系统规划、系统设计与实施、系统评价和系统创新四大功能。

1.2.1系统规划功能

系统规划分为宏观系统规划和微观系统规划两大部分。宏观规划是针对宏观层面做的未来发展构想,工业工程宏观规划包括行业政策、行业战略、行业技术发展规划等。微观规划,包括产品开发、生产经营或服务战略、技术更新规划、设备改造规划、资源成本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等。

1.2.2系统设计与实施功能

系统设计与实施是系统规划的后续阶段,包括系统设计、系统研究与实施、系统过程控制、系统重组与再造。系统设计是对工业工程研究相关领域进行系统总体设计,诸如,生产制造系统设计包括生产产品种类、生产规模、产线布局等。系统研究与实施是对工业工程相关研究领域进行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施,诸如,生产流程设计、生产人员配置、作业方法和时间标准制订等。系统过程控制是对相关研究领域的实际运作过程进行监控。系统重组与再造是根据系统过程控制的反馈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再造一个比原来系统性能更优的新系统。

1.2.3系统评价功能

系统评价是在以上两个功能实施以后,对新系统进行一个再认识的过程,主要借助各种评价分析工具对系统的效益和成果,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分析、质量与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价、各子系统运行效率评价、规程和技术评价等。

1.2.4系统创新功能

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更是工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工业工程研究领域的系统创新主要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创新、新技术的开发。

2工业工程专业就业数据收集与分析

为充分了解和掌握工业工程学生就业状况,课题组以重庆大学2008-2011届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并结合“中国工业工程管理网”上“在线调查”到的数据以及“麦可思”研究报告中的公开数据,总结出了重庆大学近四年工业工程就业情况统计表。同时,对于某些数据还采取了在线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共发放89份,回收76份,回收率85.4%。工业工程专业毕业学生从事制造、服务、事业单位和经贸金融的比例分别为93%、2%、3%和2%,其中,制造行业依然是工业工程专业主要的服务对象;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事业单位和经贸金融作为就业部门情况调查对象,偏离工业工程人才培养范畴,因此接下来,本文将重点对制造业和服务业进行分析。

2.1工业工程面向行业分析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服务对象,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将工业工程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掌握管理科学知识的制造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进入21世纪,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被世人瞩目。统计数据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增长是全球最快的,成为电子消费品、计算机硬件和电信设备方面的世界生产中心,世界第三大信息产业生产地。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的出口一直维持在80%以上,创造了70%的外汇收入。制造业是由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组成的有机体,是一个相互关系、相互制约、彼此耦合的复杂系统。经历多年的改革之路,制造业的运行机制已发生显著的变化,工业化带动着制造业向前发展,使制造业系统成为一个非平衡系统。产生了以下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2)劳动生产率低;(3)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强度高。目前中国制造业就是要不断地探寻与构建新的作用机制,在将生产资料转化成产品以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上,在制造业与外界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熵减”,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而促进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实际制造过程可以抽象为:G=C-E*U其中,G表示制造业的生产目标;C表示固有人员、设备等生产资源下的生产能力,是积极因素;熵表示企业中制造资源相互作用关系无序度的量度,U表示企业生产中能源、物料等的消耗,E*U表示生产过程的阻碍因素。由此公式分析,要提高制造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实际生产能力,需要考虑以下的两种情况:(1)当C不变时,必须降低E*U,才能达到提高G的目的。其中,E与U相互关联,保持同增同减的同向变化,通过提高系统有序性可以明显降低E值,需要采取例如加强管理各职能之间的协调、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协调管理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对人员进行分工、合理地使用设备等措施。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或者减少各种浪费明显降低U值。(2)只有当C的增量大于E与U乘积的增量时,企业才能持续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资金等引进在促进生产能力C产生增量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各种结构和人员、机器的重新调整,只有不断优化这种调整,不断提高操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E与U乘积的增量要小于固有生产能力的增量,从而使制造企业达到更高的发展阶段。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服务业正在经历急速增长态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就将工业工程应用于医院服务研究,以帮助医院提高管理水平,在美国纽约大约有4%的工业工程师直接服务于医院,另外还有大量的工业工程师为其他服务行业提供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加大,2006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9%。一些服务业陆续尝试使用工业工程技术进行管理优化,诸如,大型超市借鉴工业工程设施规划对商品分区和陈列进行布局优化;飞机公司借助工业工程中设备维护和可靠性技术对维护进行优化;银行通过工作研究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减少顾客等待时间,提高满意度;此外还有标准化管理、现场管理、人因工程和价值工程等技术在服务业的运用。虽然,工业工程在不同服务业中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体上讲,服务业仍然存在服务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客户满意度低、服务功能不强等问题。诸如,人们比较关注的医疗服务行业中,业务流程老化、服务意识淡薄、职业操守低等问题;餐饮业上,服务效率不强、标准化程度低、服务质量差;政府公共服务方面,办事审核流程繁琐、层层审批周期较长等问题。服务业中流程冗余繁长就会造成等待时间过长,同时增加了物流、信息流,信息传递不顺畅,同样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和损耗。这些浪费和损耗必然导致服务系统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到服务业的长期发展。工业工程通过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对现有流程进行“5W1H”提问分析,找出原有流程存在的问题和瓶颈,采用“ECRS”改进原则进行优化,进而提升效率和质量。改善服务业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是关系社会经济各要素和谐发展的保障。在服务业中,生产是制造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其水平和效率影响着整个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竞争力;生活业直接服务于人民的生活,关系到社会消费结构和社会稳定。工业工程的核心是减少浪费、提高质量和效率,所以工业工程是实现服务业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有效利用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服务业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和变革,可极大推动服务业内外产业结构的优化,做到真正有效高质地服务于市场。

2.2工业工程就业情况反映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工业工程本科生就业满意度较低。对此,我们通过构建ISM模型来对影响学生就业满意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于学科设置来说,有26.5%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和企业实际相差太远,因而使得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很难第一时间就适应;有27.7%的学生认为老师缺乏实践经验,反映出教师讲授内容与实际生产和生活相脱节的情况,课堂教学内容没有紧密结合实际问题,缺乏对学生实践的指导;24.2%的学生认为实践环节太少,反映了教学过程没有提供学以致用的实践环节;17.4%的学生认为学科特点不突出,反映了学科发展没有紧跟社会进步,教学内容相对老化。由以上分析可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生产和生活都发生着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知识结构,单纯以经典工业工程理论传授为目标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会发展要求工业工程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完成从知识传授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

3工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及措施

创新是指产生新观点、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技术,创新人才是能够打破常规,根据既有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经过分析、归纳及其他相应的实践活动,提出新发明、新发现的高素质人才。创新人才必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四个方面的素质。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基本素质,通过不断培养能够固化这种能力;创新精神是创新的源动力,是创新过程中思维活动的体现,展现一个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知欲望;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目标实现的保证条件;创新人格是创新人才的心理特质,是持续创新的根本保证。在这四个创新素质的指导下,实现工业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业工程从美国起源,经过日本发展,如今正悄然改变着世界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国如果要全面提升制造和服务水平,就不能一味地引进。必须走创新之路。首先,消费者的需求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单一的消费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诉求,为此,必须不断创新。其次,世界各国都极力探索新的技术,以此推动经济航母的前行,如不创新必然落为人后。最后,先进的创新模式具有不可复制性,所以只能借鉴,中国工业工程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走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工业工程发展之路。要实现工业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3.1树立创新化培养目标

从思想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创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培养他们从社会发展的广阔视野去认识和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从培养方法到课程设置直到教学手段各阶段引导学生探知未知世界的欲望,及改变现有认识的思维习惯。

3.2引进资源,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世界发展日趋国际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对于工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来说,引进资源,促进师资队伍国际化是很重要的途径。通过广泛引进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拓展交流渠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培养学生从不同文化和不同角度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加强教师资源的国际化建设,建立工业工程领域教师的出国进修、交换互访制度,提升教师整体水平,充分发挥他们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领路人作用。

3.3完善工业工程课程体系

按照国际工业工程师认证标准和要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工业工程专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3.4积极推进科研活动

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产学研结合是工业工程发展与应用的有效途径,企业需要工业工程理论的支持,学生需要实践场地以验证所学知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两者的结合既能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又可以实现生产力的快速转化。在此基础上积极申请横向和纵向科研课题,历练科研队伍,不断提升应用工业工程理论指导实际生产的能力,同时不断丰富和创新工业工程理论体系。

3.5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科技大赛,诸如,全国工业工程应用案例大赛和全国范围的物流设计大赛,以此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水平。

3.6建立工业工程文化工业工程对世界的认识和改善涉及到五个意识层面,分别为:成本和效率意识;问题和改革意识;工作简化、专门化、标准化意识;全局和整体意识;以人为中心的意识。将这五个层面的意识灌输到每一个工业工程学生的头脑中。让他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使用工业工程意识指导工作过程,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此建立起工业工程人特有的文化情怀。

3.7加强工业工程在服务业的应用

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辅相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业工程在服务业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因此,迫切需要培养面向服务业的工业工程师。服务业生产过程与制造业生产过程的本质是一样的,但服务业有其自身的特点,诸如,现有的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质量控制、产品库存管理等理论与方法,对许多服务业是不适用的。为改善服务水平,需要加强对服务业工业工程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

4结束语

工业发展论文篇(6)

【论文摘要】早期工业化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中国史研究的热点,江南早期工业化作为一个区域性的问题研究是从李伯重先生开始的,且已硕果双累。本文从宏观入手探讨这一问题,首先对“江南早期工业化”概念作一概述,抵制“萌芽说”和“西方中心主义史观”.从与英国模式的对比中重.点阐述其发生发展的前景,并最终得出结论,即江南早期工业化在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普遍规律下不可能走向近代工业化。

早期工业化指的是近代工业化之前的工业发展使工业在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直至超过农业所占的地位。由于这种变化发生在工业化之前,因此又被称为“工业化前的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beforeIn-dustrialization),以区别于近代工业化。而一般所说的工业化,指的只是近代工业化,其含义是大力发展(近代)工业,使之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工业化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经济变革,因此,作为近代工业化标志的工业革命,通常被视为“把人类历史分开的分水岭”。由于其在世界历史上具有“头等的重要性”。所以,对早期工业化的研究在历史研究中也理应占有特殊地位。

工业化作为一个重大的历史变化过程,不是凭空发生的。工业化最初出现在西欧,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展逐渐波及世界各地。在工业化由欧洲向世界各地扩散的过程中,西方的确起了重大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地方只是被动地等待着西方的“冲击”而后作出“回应”,其工业化进程开始的基础并非一片空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非西方地区的工业化,绝非完全由西方所创造。从根本上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实现工业化,主要取决于内因而非外因。因此,工业化不能“克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能否实现工业化,主要取决于该国(或地区)以往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基础。

“江南早期工业化”的观点最早由李伯重提出酗,这里,“江南”的地域范围指的是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江宁、杭州、嘉兴、湖州八府及太仓直隶州所组成的地区。这一地区亦称为长江三角洲或太湖流域,总面积大约4.3万平方公里,在地理、水文、自然生态以及经济联系等方面形成了一个整体,从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区。首先,这个地区同属于太湖水系,纵横交错的水路网络将此八府一州连成一整体。其次,明清时期,这个地区已具有几个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如上海、南京、杭州等。在这些城市中,苏州处于突出地位。它不仅位于太湖水系中央,而且也处于此地区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江南运河的中段,成为江南水路交通网的中心。最后,明清时该八府一州已形成了一种具有核心—边缘关系的地域分化结构。苏州不仅是江南最大的商业城市,而且是最大的工业城市,其人口和财富的集中程度在当时的中国城市中无与伦比。在其周围,由南京、杭州、松江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核心区。此核心区内集中了这八府一州的大多数城镇、人口与工商业。而在此核心区外的其他部分(主要是太湖西的宁镇丘陵和浙西山地)在城市化、人口密度和工商业繁荣程度等方面均逊于核心区内的部分,并在经济上依附于后者,属于边缘地带。而且,这个经济区辐射功能远不止于该地区,以苏州为例:作为最大的商业城市,苏州及其近郊集中了全国最大的稻米、棉布、丝绸、木材等市场,其商业辐射到全国大多数地方。无怪施坚雅认为苏州是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惟一拥有全国性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其经济腹地可以说延伸到了中国大部分地区。而事实上,不仅这些大城市,就是江南一些专业化的市镇,贸易范围也往往越过上述边界。

综上所述,早期工业化是一个地区性的历史现象,必须以一个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为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某些工业部门虽然也有可能发展起来并达到相当的规模(如闽广沿海一些地方的造船业),但这个发展就不一定能使该地区出现早期工业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江南地区,由于其内部经济联系极为紧密,又最早接触工业化,因此,对其发展前景作一番探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江南近代工业化发生于19世纪后期,最早的近代工业,是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模仿西方建立起来的军火工业和少数民用工业。这些工业主要集中于上海,也即江南新的经济中心。虽然此时的近代工业规模很小,但从工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却有重要意义。江南近代工业化的真正进程,实际也是肇端于此。此外,就江南经济的发展而言,1850年是一分界线。在1850年以后,江南成为太平天国战争的主战场。多年战乱使江南人口减少过半,江南的早期工业化也受到空前巨大的打击。因此,就把江南早期工业化研究的下限放在战乱前的1850年。其始发时期,按照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大致是明朝嘉靖、万历时期。网也就是说,江南早期工业化大约始于明嘉靖中后期,终于清道光年间,约300年。这300年,也是许多学者历来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那么在这里,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江南的早期工业化,是否会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的近代工业化?

乍一看,这个问题似乎很奇怪。因为在许多人心目中,这是一个毋庸讨论的问题。持萌芽说的学者都相信明清江南工业的发展走的是一条与近代早期西欧相似的发展道路,所以才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且像西欧国家一样,最终发展到近代工业化。中国没有走上该道路,这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导致了中国自身的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中断。这种看法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经济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因此再讨论明清江南工业发展的前景,对于许多学者来说自然是一个十分奇怪的问题。可这个问题却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以英国模式作为参照,因为它成功体现了工业革命从早期工业化向近代工业化转变的过程。早期工业化向近代工业化转变的实质,是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发生重大改变,即生产资料的生产迅速扩大(表现为重工业的快速成长),导致它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在英国,以煤铁工业为主干的重工业急剧发展,使得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成为最重要的产业部门。而明清江南工业发展的情况,与英国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其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重工业畸轻而轻工业畸重,形成了一种“超轻结构”。随着江南工业的发展,这种畸形结构还日益加剧。可见,以往的“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中,学者们认为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江南就可以和英国一样朝着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的道路前进,显然这种假设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它与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那些普遍规律处于完全对立的地位。

在明清工业研究中,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江南工业发展前景的问题。在这里,涉及到对它的评价。李伯重曾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情结,当然,不能否认,“萌芽说”研究打破了自黑格尔以来盛行于西方的“中国停滞”论及其变种(如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出现的所谓“中国封建社会结构是超稳定系统”之说等),和上世纪中期以来西方流行的“冲击—反应”模式的束缚,使得我们能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过去的历史,并把研究重心放到中国自身,而不是将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化归之于外部因素。但这是一种先验性的研究方法,所谓“资本主义萌芽”,实际上是从英国模式出发来研究明清江南工业的发展,以证明明清江南工业发展必然像英国那样走向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由于该理论是把江南工业发展的前景视为英国经验在江南土地上的重复,就会忽视明清江南工业发展的真正特点。过去认为英国模式表现了一种历史的必然,即早期资本主义必定导致近代的资本主义,如今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质疑。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说:“任何对工业革命原因的探索都是徒劳的,因为它没有一个简单的和主要的原因。……单单用经济因素不能说明这个或其他任何历史事件。这里没有超乎相互依赖的可变因素之上的其他独立的不变因素。这里只有相互联结的可变因素,其复杂性深不可测。”两闪可见,把工业革命的发生视为历史的必然是不对的。三

既然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并非明清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其前景究竟是什么?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我们要了解明清江南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受到什么制约?是否有极限?

明清江南工业发展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现象,其推动力量也不止一种,但是最主要的,应当是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这种推动力量,因为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得到高度的重视和很好的总结,因此也被称为“斯密动力”(theSmithianDynamies)。这种推动作用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市场的变化,就是指国内市场贸易。据证实,在明清时期,中国国内市场不仅在绝对规模上,而且在扩大的速度上,都是惊人的。与英国相比,至少在绝对规模上,明清国内市场比英国及其殖民地所形成的大英帝国市场要更大。不仅如此,由于明清江南是大一统的明清帝国的一部分,而且在这个帝国中占有最佳交通位置,因而江南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从巨大的中国国内市场中获得地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优势。近代早期的英国则为强邻虎视,大部分殖民地又远在万里之外,为保卫本土与争夺殖民地,不得不一次次地与荷兰、西班牙、法国等强敌血战。因此,英国在从殖民市场获得重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为保卫这个市场付出代价。从此意义上来说,虽然江南没有殖民地,但是江南从巨大的中国国内市场中所能享受到的地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可能更大,也更有保证。此外,明清时期东亚地区国际贸易的发展,导致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贸易圈的形成。而在这个贸易圈中,江南也处于中心地位。由于这种地位,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的地区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江南逐渐成为附加值高的轻工业产品的生产中心。由于东亚地区此时正处于一个经济加速成长的时代,因此到了清代中期,由地区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推动的江南早期工业化,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远未达到其发展的极限。

那么,如果没有西方人侵,江南的早期工业化就必定不会发展成为近代工业化了吗?答案是“机会很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斯密动力无法导致工业革命。欧洲发现了新大陆,便获得了一笔横财,而英国人则得到了其中最好的北美,这笔横财使英国推迟了斯密所说的“经济增长极限”的到来。但英国不仅仅依靠它,而且靠世界史上空前的矿物能源的大开发。相反江南由于缺乏煤铁资源,也就无法出现能源革命以及材料革命,因此也就无法发展到近代工业化。

江南在早期工业化方面曾有出色的表现,从而使江南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地区之一。这个早期工业化虽没有导致自发的近代工业化,但是它毕竟为后来的近代工业化提供了一个相当好的基础,到了20世纪30年代,江南已是亚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当时世界上主要的纺织工业中心之一。在整个20世纪,它一直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扮演着火车头的角色。如今中国经济腾飞引起的产业结构大调整中,它又站在大潮前沿,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江南工业在19世纪中期以后的表现,虽与其在明清时期的经历有天渊之别,但若仔细寻去,仍能看到二者间的承继关系。

参考文献:

[1]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2]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6).

[4]G.W·施坚雅.市场系统与区域经济:其结构和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地区的专业市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6]范金民,夏维中.苏州地区社会经济史(明清卷第三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工业发展论文篇(7)

以太网技术具有价格低廉、稳定可靠、通信速率高、软硬件产品丰富、应用广泛以及支持技术成熟等优点,已成为最受欢迎的通信网络之一。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太网进入了控制领域,形成了新型的以太网控制网络技术。这主要是由于工业自动化系统向分布化、智能化控制方面发展,开放的、透明的通讯协议是必然的要求。以太网技术引入工业控制领域,其技术优势非常明显:

(一)Ethernet是全开放、全数字化的网络,遵照网络协议不同厂商的设备可以很容易实现互联。

(二)以太网能实现工业控制网络与企业信息网络的无缝连接,形成企业级管控一体化的全开放网络。

(三)软硬件成本低廉,由于以太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支持以太网的软硬件受到厂商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有多种软件开发环境和硬件设备供用户选择。

(四)通信速率高,随着企业信息系统规模的扩大和复杂程度的提高,对信息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有时甚至需要音频、视频数据的传输,目前以太网的通信速率为10M、100M的快速以太网开始广泛应用,千兆以太网技术也逐渐成熟,10G以太网也正在研究,其速率比目前的现场总线快很多。

(五)可持续发展潜力大,在这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快速而有效的通信管理网络,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将更加迅速,也更加成熟,由此保证了以太网技术不断地持续向前发展。

二、工业以太网在控制领域应用现状

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相比,它能提供一个开放的标准,是企业从现场控制到管理层实现全面的无缝的信息集成,解决了由于协议上的不同导致的“自动化孤岛”问题,但从目前的发展看,工业以太网在控制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形式。

(一)混合Ethernet/Fieldbus的网络结构

这种结构实际上就是信息网络和控制网络的一种典型的集成形式。以太网正在逐步向现场设备级深入发展,并尽可能的和其他网络形式走向融合,但以太网和TCP/IP原本不是面向控制领域的,在体系结构、协议规则、物理介质、数据、软件、实验环境等诸多方面并不成熟,而现场总线能完全满足现代企业对底层控制网络的基本要求,实现真正的全分布式系统。因此,在企业信息层采用以太网,而在底层设备级采用现场总线,通过通信控制器实现两者的信息交换。

(二)专用工业以太控制网络

如何利用工业以太网单独作为控制网络是工业以太网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工业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德国JetterAG公司的新一代控制系统JetWeb,是融现场总线技术、100Mb/s以太网技术、CNC技术、PLC技术、可视化人机接口技术和全球化生产管理技术为一体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同时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可兼容第三方自动化控制产品,提出“网络就是控制器”的观点,是取代所有底层现场总线的工业网络结构。这种工业控制网络是将以太网贯穿于整个网络各层次,使它成为透明的覆盖整个企业范围的应用实体。它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与工业自动化的无缝结合,实质上是一个单层的扁平结构,其良好的可扩展性和互连性,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开放网络体系结构的大统一。

(三)基于Web的网络监控平台

嵌入式以太网是最近网络应用热点,就是通过Internet使所有连接网络的设备彼此互通,从计算机、PDA、通信设备到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在企业内部,可以利用企业信息网络,进行工厂实时运行数据的和显示,管理者通过Web浏览器对现场工况进行实时远程监控、远程设备调试和远程设备故障诊断和处理。实现的最简单办法就是采用独立的以太网控制器,连接具有TCP/IP界面的控制主机以及具有RS-232或RS-485接口的现场设备。以太网控制器在这里扮演了通用计算机网络和现场各类设备之间的一个桥梁。

三、以太网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以太网和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工业以太网技术进一步发展。目前它已经在工业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资源管理层、执行制造层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呈现向下延伸直接应用于工业控制现场的趋势。从目前国际、国内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来看,目前工业以太网在制造执行层已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事实上的标准。未来工业以太网将在工业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现场设备之间的互连和信息集成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相结合

工业以太网技术的研究还只是近几年才引起国内外工控专家的关注。而现场总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技术上日渐成熟,在市场上也开始了全面推广,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就目前而言,全面代替现场总线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全新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开发出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系列产品。

(二)工业以太网技术直接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的通信已成大势所趋

随着以太网通信速率的提高、全双工通信、交换技术的发展,为以太网的通信确定性的解决提供了技术基础,从而消除了以太网直接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通信的主要障碍,为以太网直接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通信提供了技术可能。为此,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着手起草实时以太网(Real-timeEthernet,RTE)标准,旨在推动以太网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全面应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