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理想教育论文

理想教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10 08:44:59

理想教育论文

理想教育论文篇(1)

这里所说的灌输教育就是指通过疏和通的方式灌输基本的思想政治观点、思想政治理论。不是“填鸭式”的教育,而是创新教育的方式让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更好的入脑入心。1900年,在《我们运动中的迫切任务》中,列宁明确指出:由此自然产生出俄国社会所应该实现的任务,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组织一个和自发工人运动有紧密联系的革命党。列宁当时提出从外面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并不仅仅是指向工人提供解答某些问题的现成结论,最重要的是指引导工人群众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列宁这些论述高屋建瓴,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第一次对灌输论最生动、最全面、最具体的论述。

二、新时期坚持灌输理论的必要性

(一)社会的大环境要求我们坚持灌输理论社会大发展、大繁荣

各种西方的观念也扑面而来,好的东西我们应当学习。但是西方大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思想,通过文学作品、电影、饮食,灌输西方的价值理念,对我国的青少年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促进社会主义基本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灌输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

(二)对基本理论的忽视

要求我们坚持灌输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我们国家的基本理论,而现今的状况就是对基本理论不认识、不知道、不理解。我们常说理论是实践的来源和基石,基本理论的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国家观必不可少,因此,通过灌输的方式将基本理论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才能更好地发展基础理论、更好地促进我们国家基础理论的建设。

(三)新时期加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坚持灌输原理新时期我国教育的发展成果也显而易见,但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也越来越凸显,为了更好地改进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将灌输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融合都需要通过灌输的方式,让受教育者了解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再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

三、灌输理论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灌输教育过于强调教育者地位

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更多关心的是自己要讲的是什么,只关注基本理论的教育而不关心受教育者的主观、客观感受,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过于强调自身。同时灌输教育过程中部分教育者因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和水平,缺乏说话技巧和感召力,无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无法入脑、入眼、入心。

(二)灌输教育内容过于简单一提到灌输

很多人都会想到思想政治的灌输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多采用灌输的方式,但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只是众多种类的一种,包括我们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只是单单将灌输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存在单一、片面性,导致一提起灌输就很头疼甚至是反感。

(三)灌输教育方法、形式过于单一

很多教育者采用机械、单一的理论教育法,甚至有的教育者没有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一味生搬硬套,使得教育形式单一。灌输虽然在我国有很多年的历史,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但是固有思想仍然存在,教育方式方法死板、教育过程单一,仍旧是强制式的灌输方式,这样导致人们的潜意识中就认为灌输就是生搬硬套,灌输就是死记硬背,使灌输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四、灌输教育理论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正确坚持灌输原理

必须反对急功近利的错误倾向现阶段社会大环境带给我们的是很多浮躁的心态,急功近利的心态,急于求成。人们对灌输理论的认识认为灌输就是一股脑的将知识都教给学生,不说明其中的来源,也正是由于对灌输的不了解导致这样的情况。不能片面的认识灌输教育而应全面的认识灌输理论,不能急于求成,应处理好灌输中方法和原则的运用,同时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正确坚持灌输理论。

(二)科学认识灌输原理

是正确坚持灌输原理的前提怎样理解灌输理论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大难题,而只有正确科学地认识了灌输的基本原理,既通过外化的方式教育受教育者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再将外化的理论转化为内在的思想,而不是通过强制的方式、死记硬背的方式去理解某一概念和原理,不是填鸭式的方式教育受教育者,而是有步骤、有层次的促进基本理论的教育。只有科学地认识灌输原理的内涵才能更好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在教育过程中坚持说服教育

以理服人传统灌输教育往往忽视受教育者实际需求,没有把受教育者当作思想政治教育另一主体这样的教育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要注重灌输过程互动性,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又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要把个别灌输和普遍灌输启发灌输和形象灌输%自我灌输和他人灌输文字灌输和口头灌输有机统一起来,结合灌输的广泛性和先进性,让受教育者尽可能参与进来,与教育者进行双向互动交流,实现从显性教育向隐性与显性教育相结合的转变,注重灌输方法的启发性,灌输教育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五、结语

理想教育论文篇(2)

按照有的学者理解,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或“节点”:一是在人类社会早期,所有的学科都是以一种混沌不分的形态包含在哲学范畴之内;二是从15世纪末至19世纪初始,若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分别开始逐步从哲学概念中分离出来;三是自20世纪上半叶始,各种属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若干学科已经获得独立学科的地位,并在大学中得以最终确立;四是自20世纪后半叶始,为了能够解决各种更加复杂的问题,学科发展又再次表现出某种新的融合发展趋势,即许多在历史上产生的一些传统学科之间又被不断地打破界限,其中一些新型的交叉学科和跨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开始大量出现,并且也日益在大学中确立了学科的合法性地位。也就是说,从科学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它的发展是大致从所谓的“合”到不断的“分”,现在又正在走向新一轮的“合”。当然,这其中的两个“合”的含义应当明显不同,前者是一种混沌不分的“合”,后者是指在承认学科分界的基础上又能够不断打破学科边界的学科融合意义上的“合”。后一种意义上的学科融合应当是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当然也是科学创新和学术创新的重要路径和重大方式。同时,在这种学科融合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能够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目标导向,自然科学研究也逐步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研究领域。应该承认,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日益出现的这种高度交叉、渗透和融合的发展趋势,不仅是因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具有更多的需要与更高的要求,而且是因为越来越明显的人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经济、科技发展大潮下的必然产物。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依托的学科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应当不仅仅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而且是党中央全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需要;也不仅仅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而且是服务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教育目标的需要。

然而,在学科发展的历史视野中,这一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新型学科的生成也应当是多学科融合发展的需要和产物。其中,应当主要是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马克思主义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等不同独立学科、专业或研究方向等融合发展,进而诞生出来的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征的学科,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注重整体性,即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精神实质与理论体系,并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先进成果及时地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学科。故此,我国已有学者发出了“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协同创新”的呼声,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是要注重学科上的集群作用,就是要能够善于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存在的学科本身局部性和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之间的矛盾,就是要克服单独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研究试图解决整体性社会问题的困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是要探索与实现多种不同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和路径,就是要推动不同学科的实质性整合和融合。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不能仅仅依赖单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别是同这一学科紧密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以及中共党史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也显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需要涉猎广泛而深刻的思想理论内容,它需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与大量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知识紧密有机地联系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依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也是一门具有显著人文社会科学特性的科学,其本身需要具有广度、深度和水平都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即它本身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密不可分和互相渗透的。

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生成和进步必须依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紧紧跟上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轨迹,并不断从中汲取新信息新营养来丰富和完善自身。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自然也应该不断增强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与素养,即需要通过深入掌握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人文社会科学中所包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仅能够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能有效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进步。此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之间也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自然科学的知识与方法也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知识基础。因此,在学科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主体应当既需要专任思政课教师努力扩大知识面,也需要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或有其他学科知识背景的教职工兼任与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之中来。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内容应当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知识内容,也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知识内容;既需要相关理论知识,也需要相关实践知识。这些也都是“大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规定。

二、特殊背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双重功能的诉求

毋庸置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具有双重功能:既有意识形态功能也有非意识形态功能。正如有的学者指出,所谓意识形态功能是指它的政治性、阶级,即它一定是明确地为实现某个特定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其根本作用就是在于能够维护一个社会特定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而所谓非意识形态功能,则是指它的非阶级性、全民性、普遍,也就是说,它可以满足为所有类型的社会和特定社会中所有的人服务,其根本作用实质上就是有效地维系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存在和进化。同样,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就在于代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性质和主要方向,并处于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其非意识形态功能则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某种从属地位,即它不能超越或背离特定的意识形态功能,它必须能够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意识形态功能需要。当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双重功能最终表现为服务于“全人”教育的根本目标,服务于“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即服务于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不同于一般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它既有政治性、思想性、阶级性、意识形态性方面的功能,也有学术性、知识性、社会性、人文性方面的功能,并努力将前者融于后者之中,并以后者的呈现作为促进与确保前者的实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思想,就是能够正确引导和切实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信仰和正确的政治价值观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就是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树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引导与帮助大学生掌握社会规律和人生规律,预测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满足大学生求真求发展的需要;就是通过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去教育人和培养人,通过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使大学生从各种思想困惑中解放出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接近真理和认识真理,转变错误和改正错误,引导和帮助他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打开视野,实现丰富知识和增长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目标,从而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需要与生存需要。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充分体现在目前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具体内容与目标之中。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非意识形态功能也需要体现在各门课程中的具体内容与目标中,体现在我们不仅需要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也需要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与社会交往素质等内在目标要求。显然,这些内容与目标显然是不能仅仅依靠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来实现,还必然需要联系更加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乃至自然科学知识。我们认为,只有在“大思政”教育教学模式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至自然科学知识融合起来,才能把人类思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与科学知识辩证地联系起来,把人的精神世界生活升华与健全人格的塑造真正地统一起来,把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只有在“大思政”教育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才能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培养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真正地助推大学生敢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真正地激励大学生为了坚持真理而不懈奋斗和不惜牺牲;也才能切实培养大学生既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也具有解放思想的头脑,既具有踏踏实实的作风也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和创造精神等等。这些目标内容在实质上也是培养大学生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追求“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在这里,“求真”理应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责任和共同目标,因为,科学精神的本质就是弘扬“求真”,“求真”就是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就是不欺骗任何人。“求真”离不开人文精神,因为科学研究过程本身和科学成果运用等诸多环节都需要一定的人文精神,即需要以人为本,需要尊重人、理解人,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人文环境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精神本身也是一种求真的人文精神。当然,人文精神还体现为“求善”的精神,即它反映了世界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它指导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沿着合人道、合理想的目标发展。通过“求真”与“求善”的有机结合,人类又才能达到“求美”的境界。显然,实现这些目标仅仅依靠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也是难以胜任的,还必须依靠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知识作为支持与支撑。显然,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不同主体、不同资源以及不同阶段或环节来看,如果出现上述各种要素之间相互分裂、相互离散甚至相互排斥、相互对抗,那么就可能无法高效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双重功能与最终目标。

三、直接背景: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困境现状

近些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高校都比较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其效果也有明显提高。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状还存在着困境,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和被动学习还是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产生这些困境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不同主体、不同资源以及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环节之间缺乏合作、整合与衔接也显然存在着诸多关联。

1.教育教学机构之间的脱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一般主要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与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前者一般主要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任务,比较偏重于理论教育和知识教学,主要受专门思想政治教学机构和学校教务部门管理;后者主要担当大学生的各种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较侧重于行为教育,主要由学生处、团委等机构管理。由于这些部门在行政上隶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如果在学校层面上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途径或有力的协调机制,就很难互通学生实际情况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也必然很难通过相互交流来形成最大化和最优化的教育合力。事实上,在一些高校,有时不同的领导机构之间、教学组织管理机构之间还存在着互相推诿责任的问题,甚至具体实施教学的教学单位之间也会存在着互相转嫁困难问题的现象。比如,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施大多依托课程组建教研单位,而这些课程之间的内容存在着诸多相互重叠或相互交叉的部分,这就很容易导致具体教学单位和具体教学人员可能出于或是缺乏沟通,或是为了个人便利最大化之目的,也会在不同课程之间经常“转嫁”一些困难问题,即把不太好讲清的课程内容“遗留”给其他课程或者“预留”给研究生阶段。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方面、在课程网站的设计以及维护使用过程中,各门课程、各个教研组以及各个任课教师往往也会倾向于“各自为政”。

2.教育教学人员之间的分离。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往往具有教学经验方面的优势,而学校的党务人员、团委人员、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往往有了解学生情况多的优势,但前者难以深入了解学生,后者又往往不能直接参与教学,双方优势不经过整合就难以形成互补。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或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之间也存在着分离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任教师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是有限的,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求的知识广度与深度肯定也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这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很难胜任解答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其他专业背景或承担其他课程的教师往往不会主动积极介入。甚至还存在个别的专业教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存在着轻视与非难问题,比如,有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苦口婆心教育的结果,会在其他专业教师或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一句不屑的话语或轻慢的表态中被击得粉碎。

3.教育教学平台之间的断裂。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基本上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和学校团委、校系有关学生工作部门分头进行,经常出现活动内容重复和浪费资源问题。有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主要依赖学校团委或有关的学生工作机构来组织,但这些机构也往往只是象征性地安排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的实践活动,他们一般都还要负责组织其他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因而也还是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实践教育教学资源之间的分离使用,还会造成类似浪费资源问题。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的实践教育教学与校园文化实践教育教学、传统的校外社会实践教育教学与网络实践教育教学、学校开展的实践教育教学与大众媒体以及社会各界提供的实践教育教学之间也存在着诸多衔接不足甚至相互排斥的问题。如网络传播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方面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表达的特殊性以及网络信息的多元化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是传统的实践教育教学难以代替的,它们不仅在效率和功能上存在着明显不同,而且在传播的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上也必然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产生种种的挑战。

4.教育教学内容之间的重复。目前,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同课程之间、中小学的政治理论课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高校不同学历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社会平台提供的有关思想政治学习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等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都存在着内容上的一定重复甚至是明显的矛盾。虽然,原则上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逐步深化,要求中学时期重在明理知事,大学时期重在求是求道,然而,这种所谓“步步高、步步深”的诉求,如果缺乏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和教学课程之间的充分沟通和协调,教育教学也就往往沦落为“似曾相识的简单重复”,变为使学生没有新鲜感的“炒冷饭”。

理想教育论文篇(3)

(一)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生命教育教学之间存在着教育理念上的共同性。生命教育教学的本质在于坚持人本理念,同时还体现为引导生命、提升生命。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其宗旨在于以生为本,通过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塑造人、完善人和发展人。对于生命教育教学而言,从认识人的自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生命教育探究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戴世琴生命特征着手,让高校学生在生命的体验过程中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把握生命的意义,以此来认识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以及生命与他人和生命与社会,其中还包括从关爱个体生命到关爱自然、他人和社会,使生命个体在命意义实现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质量和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当立足于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生命内在需求、成长规律,积极引导他们认识个体价值及其个体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在优化和发展个体生命中不断构建美好社会,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生命的整体提升。生命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虽然所走的路径和采取的手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二者的出发点、落脚点等,均为生命个体,即具有教育理念层面的一致性,所以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可行性得以体现。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中蕴藏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二者之间具有相通内容。在高校生命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生命价值教育以及生命历程教育之中。当前,高校出现大学生做事漠视,甚至践踏生命等现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因素就是他们对生活、生命的意义丧失信心。因此,为了能够有效防止出现漠视生命现象,最为重要的就是积极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树立高校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正如马克思所言,全部人类历史的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对于每一个人而言,生命仅有一次,人类生活的意义在于使生命活得更有价值。

二、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分析,笔者认为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借鉴生命教育理念,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以高校学生综合发展为目标,但因为受到传统教育教学体制和教育观念等的影响,目前很多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模式,因此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和方法等都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于生命教育而言,其主要思想强调的是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尤其是生命健康和全面成长,重点在于生命经验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有效地实现,同时还确立了生命中心主义教育观,从而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生命在教学中的工具性,突出生命的目的性和整体性。第一,基于生命教学思想,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生命教育过程中,其思想观念中强调的是人的生命是包括情感、认知和意志在内的统一整体,同时也是具有创造性主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应重点着眼于当前高校学生整体发展,使学生在心灵、心智等层面得以发展,从而使他们成为平衡、效率以及成熟和快乐的个体。通过生命教育思想的借鉴,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目的的实现,帮助学生正确认知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他们能够真正地认识到人是生而平等的、生命是可贵的,从而使学生能够敬畏、尊重和爱护生命,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生命,体现生命的价值。比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热情,使他们的心灵能够逐渐成熟起来,这对学生的生命健康及个体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借鉴生命教育教学思想,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多元化。在高校生命教育实践中,所强调或者秉承的是生命化内容、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生命成长密切相连。通过借鉴生命教育思想,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多元化发展,并且有效地促进教学内容的生命化发展。教学内容向着生命化方向发展,即教育教学过程中,其内容与大学生的生命经验,甚至整个人类群体以及生命经验密切相连。为了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更加的丰富和细化,在教学过程中建议将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命经验结合在一起,传承人类文化,反映生命生存以及发展要求。第三,借鉴生命教育教学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生命教育思想的借鉴,主要倡导的是个性化、体验式教育模式,同时这也是当前国内现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方法多样化的具体体现。据调查,由于我国高校长期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践中,上述教育教学方法的作用还未真正地发挥出来,无法有效解决教学工具化以及知识化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以生命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树立生命观,同时在不断地创新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强自我教育、个性化教育。

(二)契合人本教育理念,确保生命教育观的科学合理化。从本质上来讲,生命教育即主体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全人”教育;实践中,教育的本质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塑造健全的学生人格,课堂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促进生命发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忽略了学生发展中的内在需求,甚至完全脱离了实际情况,因此课堂教学难见成效。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应当坚持“人本”理念,尊重和体现当代高校学生的生命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教育重知识、重科技的现象,重视对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培养、对生活的体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让广大学生认识到为何而活,而不是只局限于传统的机械性地对知识的学习。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立足实际,将生命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作用,加强人性化教育和人文关怀;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加强沟通、谈心,并且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动向、喜欢在课堂上扩展哪方面的知识等,从而使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对生命的价值更为直接和深刻的认知与体会。

(三)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明确生命教育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的根本的目的是培养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说到底就是研究生命教育的真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以及生命情感,对学生文明生活素样的形成意义重大。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生命教育教学方面的内容,应包含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基础生命教育教学,重新审视和珍视生命。从生命观层面来看,笔者认为生命观就是活着的理性状态,也是一个人得以生存的基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全方位渗透去理解人的生与死,理解生命历程中各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和现实,可以使高校学生能够真正地去尊重生命、对生命敬畏;当挫折出现时,一定要勇敢面对,并且使学生能够尊重生命。二是加强精神层面的生命教育,即欣赏、感悟和享受生命。对于个体而言,活着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应当有意义地活着,要活出自己的价值。正如冯建军所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追求是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只有实现该目标,才能使个体的生命价值真正得以实现,成为独立、自由以及有尊严的价值主体。通过该种方式,才能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效能感,使学生同一性更加的清晰,对生命价值的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自觉追求美好人生,全面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如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时,可选择典型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着重讲解在硝烟战场上的舍小我、爱大我的精神;或者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播放相关视频,通过真实场景再现的教学方法,渲染生命的意识,让学生切身体悟到革命前辈们的生命意义以及生命价值,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情感层面的熏陶,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理想教育论文篇(4)

(一)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期望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与传播方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基础,成为能够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科知识目标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要求上,具体表现为:要求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认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三)心理发展目标

心理发展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发展领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方法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情感领域,能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在行为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思考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质量。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常常难以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差异,过于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完整性与学科基础性,导致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探索与科研训练的功能;与此相反,有些学校则忽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和科研立项代替课程学习,或以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翻译外文资料等作为课程内容,忽视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理论深化的作用。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建构,一要充分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确定具体课程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色;最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

理想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联系与区别

1、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文化素质就是文化在某特定个体行为上体现出的稳定的品质。文化素质在充分呈现个体内在修养的同时,通过其行为展示其身心、精神等多方面的潜在能力,也是其知识与情感、能力、行为等综合能力表达。文化素质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重视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培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思想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有目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思想塑造品德,进而指导受教育者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育者用一定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去影响受教育者,使他们形成社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观念,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要培养、转化和塑造一个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创立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经验以及人类社会的理论成果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实践素材。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

2、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系

2.1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

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联系要点有三:第一,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极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受教育者应该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守法纪的意识,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对人文和理工科学基本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种“育人”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具有相关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五个方面。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本质是“通识教育”,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界和整个社会的关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培养人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方式具有相似性。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教育学生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在教育方式都需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对学生的教育都不能依靠生搬硬套地传授书本知识,而是需要以清感人,以理服人,让学生感同身受,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二者都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将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要点有三:首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地位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更为突出。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等,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核心影响着其他素质发展,文化素质虽然是基础,但受到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其次,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各有侧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是传授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学生心中正确的政治方向,防范错误的意识形态与思想侵蚀。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侧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最后,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别。文化素质教育主要途径是通过潜在的意识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分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活动为基础进行政治素质、思想品质、心理健康以及其他养成教育进行潜移默化影响的一种手段。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仍是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2文化素质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文化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所涵盖的知识面广泛,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性。受教育者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谈得上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文化素质教育本身就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的根源和先导,它在无形中以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达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文化素质教育也是一种持续性的、更为有效、更为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能达到教育效果,更加深远地影响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其次,文化素质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文化积淀。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下形成的民族精神和本质的体现,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的高低则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内涵,一个民族要想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对其成员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单纯依靠某项知识或技能的传授,而需要采用综合的教育模式。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其主导文化的繁荣是不可或缺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涉及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文化背景,思想政治教育也只能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下存在和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传达的政治观念要被社会成员认可,必须要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前提。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将社会主导文化传授给社会成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文化基础保障。

第三,文化素质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教育的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性的教育,包括了多学科的文化知识。文化素质教育中关于思想道德与理智情感的这些基本观念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是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更高层次文化知识的根基。人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地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深化、创新,并将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内在修养,从而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例如通过对国家历史的讲解,可以增进受教育者对本民族的了解,培养受教育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感情,升华强烈的爱国热情,这种情感教育恰好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有效方法。比起单一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灌输,情感教育更为直接、强烈,收到的效果也更好,积极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四,文化素质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关于人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不动摇。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促进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人的文化知识素质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举足轻重。所以,文化素质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一项必要举措,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一致。文化素质修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基,如果一个人连基本文化知识都没有,也就谈不上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文化素质教育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关于人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3、借鉴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首先,借鉴文化素质教育“人本观念”,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以人为本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就是要大力发展以教育者为本,以教育者的个性发展为本,以全方位开发教育者潜力为本,和以大众教育为本的素质教育。教育的目的是要通过启发和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获得全面发展,为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需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确立受教育者主体性是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关键。同时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多样性。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兴趣自由发展,一定要通过专属的个性教育去培养。

其次,借鉴文化素质教育“情感教育观”,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共情”的观念。素质教育需要教育者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需要,尊重受教育者,爱护受教育者,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而情感教育正是根据这一理念,在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关心受教育者情感以及思想,培养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受教育者人格修养和道德素质,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共情是指人际场合中产生的为他人着想的能力,教育者要特别注意受教育者的情感动向,与受教育者产生共情,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以情感人,让受教育者内心情感受到感动。

第三,借鉴素质教育差异性理念,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因材施教”的观念。差异性是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的基础,也是其基本特征之一。文化素质教育主张受教育者全面且个性发展,其主要依据是必须遵循重视受教育者的差异性。经实践证明,树立教育的差异性观念,即“因材施教”,对于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多年来总结的成功经验,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真的学习与借鉴。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下,使人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但是,人各有异,人的思想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其产生来源于生活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生活环境使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思想观念。教育者不能要求所有人的思想都能一致。

参考文献

[1]蒲彦羽.文化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西南石油大学,2012.

[2]丁燕,巩克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2) .

[3]于钦明,崔国红.心理健康教育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2 (S2):275-276.

理想教育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人文教育理想 健全人格大学教育 启迪

一、人文主义与人文教育

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可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此前的近千年里,欧洲近乎是宗教神学的天下,以宗教为主要内容的神学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控制着人们的灵魂。宗教神学劝诱人们忍让、绝对服从、克制私欲。正是这些对人性根本的摧残,在随后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才愈发显现其人性的光辉。它承认人的本性需求的存在,号召人们尊重个体的生命价值,崇尚个性化追求,主张人的感官欲望的满足。人文主义的传统在随后的社会变迁中不断的得到张扬,成为西方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影响深远。

人文教育指的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其实质是一种人性教育,以心性完善为教育的最高目的,主要通过知识传授、环境陶冶等手段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思想情感和思维方式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精神风貌和品格意志”。尽管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与西方“人文主义”在尊重个体价值,赞扬人性和人的理想上有相通之处,但是,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更侧重人的理想追求,精神追求,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个性品质的提升。

二、蔡元培的人文教育理想

蔡元培(1868—1940),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他一生行事世深受儒学伦理的影响,但由于他曾留学德法,学习过西方的哲学、文学、艺术及美学,研习过康德派哲学及沃尔生的伦理小说,因此,他的思想中始终带有“人文教育”的理想色彩。同时,这种“人文教育理想”在其一生的实践中始终与之相伴随。

(一)“教育立人”,“教育救国”——理解“人文教育理想”的一个重要思路

蔡元培出生于晚清时期,当时的清朝政府对外妥协退让,对内则竭力压榨百姓,致使百姓生活在火热之中,民声怨愤。在这内忧外患之际,蔡元培有感于时势,觉得,“吾人苟切实从教育人手,未尝不可使吾国转危为安。”

在他看来,教育旨在立人,人立则国立,“凡一种社会,必先有良好的小部分,然后能集成良好的大团体,所以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古人说‘国于天地,必有与立。’立国之本,在实业与教育,而教育负有养成实业人才的任务,所以,教育进步,确为国民进步的符验”。今天,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其“教育立国”的思想。诚然,由于蔡元培受所处时代及其自身思想的局限,在民族危难时过分强调“教育救国”,认为学生从事救亡图存的革命斗争,“而牺牲学业”损失重大,“几乎与丧失国土相等”,这反映了其政治上的“短视”。但是,我们更应看到,蔡元培在内外交困之时,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提出“教育立人”、“教育立国”的主张,认为藉教育“以读书育人兴人,以人兴邦”,则充分显示出蔡元培先生对教育本质的深刻领悟,如他自己所言,“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那么,蔡元培人是如何“立人”及立什么样的“人”呢?

(二)“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蔡元培人文教育理想内涵探析

蔡元培在《一九00年以来教育之进步》一文中,对“教育之高尚理想”作了以下概括:他认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接着,他又分四个部分对其教育理想进行了阐述:“一日调和世界观与人生观。……然则以人生为本位,而忘有所谓世界观者,其见地之湫隘,所不待言。然则持宇宙论而不认有人生之价值者,亦空漠主义者也。二日,担负将来之文化。……况教育为播种之业,其收效尚在十年以后,决不得以保存固有之文化为的,而当为更进一步之理想。三日独立不惧之精神。

夫教育之业,既致立于将来之文化,则凡拒陈死之思想,扭目前之功利,而干涉教育为其前途之障碍者,虽临以教会之势力,劫以政府之权威,亦当孤行其是,而不为所屈,昔苏格拉底行其服从真理之教育,为守旧者所嫉,至于下狱,受鸩而不易其操。四日,安贫乐道之志趣。教育之关系,至为重大,而其生涯,乃至为冷淡,各国小学教员之俸给,有不足以赡其家者。夫人苟以富贵为鹄的,则政治,实业之途,惟其所择,今舍之而委身于教育,则必于淡泊宁静之中,独有无穷之兴趣,虽高官厚禄,不与易焉。孔子日:‘饭蔬食,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其最后,蔡元培进一步论到,“夫以当今物质文明之当王,拜金主义之盛行,上述诸义,几乎不被目为迂阔,然教育指导社会,而非随逐社会者也,则乌得不于是加之意焉。”

笔者认为,对于“教育之高尚理想”的具体阐述是蔡元培对其“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思想的进一步具体化与升华,其核心均在“养成健全人格”的统领之下。事实上,蔡元培在其一生的许多论著中都论述到了教育旨在“养成健全人格”的思想。如在《师范学会章程》(1902)中,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一宗旨,使被教育者传布普通之知识,陶铸文明之人格。”在随后出任教育总长时所作《向参议院宣布政见之演说》(1912)中,说:“在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中(1917)他谈到,“……至民国成立,改革之目的已达,如病已医愈,不再有死亡之忧。则欲副爱国之名称,其精神不在提倡革命,而在养成完全之人格。盖国民而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哀亡之虑焉。造成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其所谓爱国矣。”蔡元培所提倡的健全人格包含如下三层意思:

1.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蔡元培说:“五者,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者也。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三者,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吾国古代之道德教育,则间有兼涉世界观者,当分别论之。)世界观,美育主义二者,为超轶政治之教育。”随后,他进一步以人作比来强调其“五者不可偏废”的观点,“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属于神经系而无迹象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中,蔡元培对德、智、体的关系也进行过论述,“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次在智育。……更言德育。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2.健全人格的第二方面是他强调“群性”与“个性”的统一。他曾说,“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他曾强调,“自由、美德也。”然而同时他也强调,自由应有个“度”,“然若过于其度,而有愧于己,有害于人,则不复为自由,而谓之放纵。放纵者,自由之敌也!”他强调自由,但不允许放纵。弘扬“个性”,但也强调“群性”,提倡“合群”,必要时要求人们“舍己为群”“积人而成群。群者,所以谋各人公共之利益也。”并且认为,“在人类社会中,人的‘群性’与‘个性’相互发展,渐可成就‘完全人格’,即既具‘个性’又符合‘群性’的人格。”在当今主张发展个性,突显个性的社会中,其主张发展个性,但又不伤害群性的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健全人格的第三方面是他强调身心两方面协调统一。在《中国新教育的趋势》一文中他提出新教育的意义在于“(1)养成科学的头脑;(2)养成劳动的能力;(3)提倡艺术的兴趣。”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提倡美学的先驱。他曾说,“……外人能进步如此的,在科学之外,更赖美术。……美术所以为高尚的消遣,就是能提起创造精神。……因为美术一方面有超脱利害的性质;一方面有发展个性的自由。所以沉浸其中,能把占有的冲动,逐渐减少,创造的冲动,逐渐扩展。”其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以人为中心拓展主体,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由此可见,蔡元培美学理论的现实主义是“美育为美化人生的基本手段”。

而他的教育理论的实践意义是“把美育作为完善人格的基本途径”。在《怎样才配做一个现代学生》中,蔡元培要求学生不仅要有“狮子样的体力”,还要有“猴子样的敏捷”和“骆驼样的精神”。同时“再加以‘美崇好美术的素养’和‘自爱’,‘爱人’的美德”。

(三)实践精神——蔡元培人文教育理想的实现

蔡元培一生奋斗不止的事业就是为了“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这也是其一生都在躬行实践的人文教育理想。对于其实践精神,限于篇幅,笔者拟从“转变学生的观念”和“倡导女学,提倡男女平等”二方面稍加论述,以便读者对蔡元培的人文教育理想有更深刻的理解。

1.转变学生的教育观念。蔡元培认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学生德性的进步与提高是健全人格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转变学生思想观念正是基于其从思“德”到言“德”,从言“德”到行“德”这一思路而提出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蔡元培刚任北大校长,针对当时学生当中存在的“入商科者为经商而来,人法科者为从政作官而来,于学问兴味索然”这一突出问题,在就职演说中就给学生提出了三条要求:(1)抱定宗旨(2)砥砺德行(3)敬爱师友。第一条要求是劝告学生“立志”,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此乃德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二个要求“砥砺德行”则是要求学生在一生的人生实践中去践履德性,修炼品行;“敬爱师友”同样也是立德,行德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德育在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培养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这样,蔡元培在转变学生观念的实践中将自己的人文教育理想贯穿其中了。以此思路为出发点,循“思想自由”“兼客并包”的原则,蔡元培对北大进行了改革,一方面,积极延聘了象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大批具有革新思想的优秀学者;另一方面,也容留辜鸿铭、刘师培等思想守旧,但国学功底深厚的学究。如他自己所说,“我素信学术上的派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所以每一种学科的教员,即使主张不同,若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就让他们并存,令学生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最明白的,是胡适之君与钱玄同君等绝对的提倡白话文学,而刘申叔、黄季刚诸君仍极端维护文言的文学,那时候就让他们并存。”正因有了蔡元培宽宏的气度,才有了北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松学术氛围,学生才得以在由此衍生的宽松和谐的人文氛围里学习,生活,学生们身心得到陶冶,个性得以张扬。学生们的内在涵养不断得到充温,品质不断得到提升,北大校园精研学术,读书好学,蔚然成风,一改往日北大腐败沉闷的局面。曾在北大任大学教务长多年的顾孟余曾说:“先生之施教,不限于知识,其感召力在其伟大之人格,先生处世接物性以忠恕,又持身廉洁,可不后功,故不言而众服。其感召青年以此。当五四运动后之数年,政治解体,学生虽间有过分之举,而品行堕落或流为自私者绝少,其大多数在性格上皆卓然有以自立。此非先生潜移默化之功欤?”这一段话一方面折射出蔡元培自身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通过改变学生的观念来改革北大的思路取得了成功。

2.积极倡导女学,主张男女平等。蔡元培认为,“完全人格,男女一也。”在他看来,“共和国民”不论男女,均应当养成健全人格,为此,都必须接受教育。这一方面表现出蔡元培先生对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陈旧陋习的公然挑战,另一方面也深刻揭示出了蔡元培内心对人的“自由”的真正尊重,即人应有接受教育的自由,而不论其性别,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蔡元培对妇女权利的真正尊重。蔡先生在其一生中的教育实践中,积极“倡导女学”,为女子争取接受教育的权利,与此同时,也尽可能创造条件给女子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在《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一文中,他写道,“爱国学社未成立以前,我与蒋观云、乌目山僧、林少泉(后改名白水)、陈梦坡、吴彦复诸君组织一女学,命名为‘爱国’。”在谈及女子教育问题时,他曾说,“大学应该男女机会平等。”在《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一文中,他写道:“我是素来主张男女平等的,九年,有女学生要求进校,以考期已过,姑录为旁听生,及暑假招考,就正式招收女生。”国内大学招收女生,就是这样开始的。这一切都表明了蔡元培对妇女入学权利的重视及“男女平等”的一贯主张。

秉承“教育立人”“教育救国”的理念,及藉此产生的“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的人文理想,蔡元培从在绍兴中西学堂任监督开始接受新教育起,在其一生当中,积极倡导女学,总理爱国学社,培养革命人才;及至出任教育总长,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尔后,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循“兼容并包主义”改革北大,以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为己任,致使北大校风焕然一新,北大学术执全国高等学府之牛耳;直到后来,试办大学院、创办国立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筹办中央研究院,一生都在躬行着自己的人文教育理想。反思今天的大学教育,蔡元培的言行实践时至今日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人文教育理想折射的人文精神的光辉至今仍在闪烁。

三、蔡元培人文教育理想的当代性

(一)当今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人文精神失落。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悄然来临,人们在关注科学,崇尚科学精神的同时,却在有意无意间把与之同等重要的人文精神给忽略了。诚如著名学者杨叔子院士所说,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宽;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个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当今大学校园,“金钱至上主义”,“工具主义”充斥着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头脑,许多学生利用电脑学得好去充当电脑黑客,有些学生利用外文好的优势去抄袭论文,这些都是健全人格分裂的表现。

2.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养成固然与许多因素有关,但宽松的学术氛围无疑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大学在迈入新世纪的征程中独立品位乃大学的灵魂之所在,自由则是其生命之源泉。一所缺乏独立品位的大学,是缺乏个性的大学,而一所缺乏个性的大学难以营造一流的学者和真正的学术。没有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校长,也难以铸就一所富有独特个性的大学。如此,难以形成利于学生创新的宽松的人文环境,也就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二)蔡元培人文教育理想给我们的启迪

1.由前面论述可知,“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是蔡元培的人文教育理想。其核心即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新一代,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不无启迪。人的发展过程,不仅是一个个体生命力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对之寄予的希望在其身上得以逐渐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责任重大。在教育目标上,我们应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公民,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我国政府号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正是着眼于为未来的中国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接班人这一根本出发点的。

2.正因未来教育“担负将来之文化”,同时蕴含“安贫乐道之志趣”,今天的我们更应该淡化教育的功利性,知识的工具性,宏扬教育的人文性(教育作为传承文明,开启未来之使命)和知识的科学性。

理想教育论文篇(7)

一、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转变

管理是一种古老而又常新的名词,说其古老是因为它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被使用,可以说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管理,说其常新是因为对管理的理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又不断赋予其新的涵义。“管”在中国古代典藉中的最初意义是钥匙,掌管钥匙无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进而发展成为动词,有“主管、控制”的意思。“理”原来是指玉的纹理,作动词时指治玉,《朝非子》记载“玉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引申为治理,所以古文中管理有“主管、治理、控制”等涵义。现代管理学意义上的管理是指专门机构进行协调和控制各种社会关系,使之有利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活动。管理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这就更加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所以马克思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一般职能。”

从总体上看社会管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硬”管理,包括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实现的管理,这些管理方式以国家的暴力工具作为后盾,通过它们的强制力来实现管理的目标。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类社会管理方式被称为“软”管理,就是通过社会舆论导向、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来控制人们的思想意识,进而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实现管理的目标。其中思想政治教育集中反映了当前社会的政治要求,因而成为社会软管理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两类社会管理方式相比较,硬管理具有稳定性强、速度快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覆盖面较小、严密性差等缺陷。因而我们不可能运用行政手段对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令人满意的管理,同时法律也不可能对大大小小的社会关系,事无巨细地给予规定。而这些不足之处恰恰是软管理的优势所在,因而社会生活本身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等软管理手段发挥社会管理的作用,对行政、法律管理的不足之处予以弥补。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的作用。

著名学者、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权威张尉萍教授在1999年就曾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管理方式,思想政治工作学是治党、治国、治企的科学,“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第一大功能是治党,治党首先是从思想政治上的治,从严治党,首先要在思想政治上从严,第二大功能是治国,……特别是在跨世纪的关键时刻,西方一些国家,害怕中国强大,想改变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阻挠中国现代化进程,如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研究意义更加重大。第三是治企,现代企业奉行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思想管理,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已有大量成功的范例”。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张教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在当代中国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从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的角度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利于其发挥作用。具体地说通过细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们增强整体意识,自觉地接受管理;可以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可以使人们主动地进行自我控制、协调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管理中,能否调动管理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对管理的成败至关重要。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们认识到社会管理的好处,并自觉地加入其中,主动处理好人际关系,有利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借鉴

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共产党人提出来的,因而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活动,其它社会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考察某种活动,不能只看它有没有某个名称,而要看它所指称的事物是否确定存在,其实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出现以前,任何统治阶级都在力图用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来影响全社会成员,使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年成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从而巩固其统治。正如陆庆壬教授所指出的那样:“社会历史上各阶级的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管理方式。

政治学理论认为,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只有在大多数社会成员对它们持相对一致的态度时,才能获得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因而要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就必须取得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认同。历史上思想政治教育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主要表现在为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寻找道义上的依据。在中国古代夏商时期,国王的对外扩张被称为“天讨、天罚”,西周统治者提出了“以德配天”,认为统治者特别是有德的统治者是接受天的意志来管理民众的。这种“德治”的思想经过孔子、孟子等人的发展,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官方思想。汉朝时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论,被上天赋予“圣人之性”的人,天生为善应做统治者,而具有“斗筲之性”的人只能是被统治的对象,只能作顺民工。宋朝的理学大家朱熹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符合前者的人是至善的,是天然的统治者,而后一类人则需要被教化,被奴役。在西方,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宣称人天生有三种质,分别是由金子、银子和铜铁做成的。金质人富于天才和智慧是天生的统治者;银质人勇敢善战,是社会秩序、国家安全的维护者;铜铁质的人唯利是图、追求享受因而是被统治者。另一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则根本不将奴隶归于人的范畴,认为他们是“有生命的财产”,是“优于其它工具的工具”。欧洲中世纪官方神学家则公开宣称,统治者实施统治是上帝的“旨意”。马克思曾指出:“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律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当时任何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都不得不采取神学的形式。”资产阶级则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向民众传播“正义”“善良”“天赋人权”等抽象的概念,把阶级利益说成是整个社会的普遍利益,并号召人们为其努力奋斗。

另外,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还被用来约束、限制个别统治者过分的行为,以免危及整个政治统治。在中国古代,就要求统治者不能为所欲为,而要符合一定“德行”的要求。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也要求个别有钱人不能过于为富不仁,要有一些“善举”。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在历史曾起过很大的作用,取得了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不能取得的“效果”。抛开其特定的内容不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管理方式,这种做法本身就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三、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要求

有些学者认识到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曾盛聪先生撰文提出:“从性质上分析,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宣传教育的范畴,后者属于行政组织范畴,实践上前者是使人解惑明理的过程,后者是使人认同执行的过程。但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展和管理科学的不断深化,两者的相通性日益凸显,它们之间交互渗透、互为借鉴的性质在不断扩大和强化。笔者认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已成现代社会管理的一项迫切的要求,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也表现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矛盾的调节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依据对“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将当代中国的社会人群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很显然社会阶层的分化,多元利益集团的出现有利于推进中国社会由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变,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社会各阶层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矛盾的发展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一现象已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2002年3月朱róng@①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这些问题固然要靠发展生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工作来加以解决,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也不应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去说服强势群体自觉出让部分利益,帮助其它社会阶层致富,这就是所要求的“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弱势人群纠正心理偏差,树立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沟通人际关系的剂。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对个人成功非常重要,同时也是社会管理所追求的直接目标之一。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实践经验、知识水平、认识能力、观察问题的角度等各不相同,对利益的追求,对事物的认识都存在着许多差异,因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大量的,有时甚至会以激烈对抗的形式出现,因此协调人际关系是新时期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对此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达成更多的“共识”,人们在对问题的看法、对处理问题的方法的选择上就会有很多相似的观点和相近的做法。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人际摩擦,减少人际“内耗”,从而化解矛盾、理顺关系,形成一种团结互助的社会风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