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康复学习计划

康复学习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14 03:16:22

康复学习计划

康复学习计划篇(1)

关键词:档案 听障儿童 听力语言康复 助听器

建立听障儿童康复档案工作,是听障儿童康复教育工作的需要,特别是个别化教育的需要。因为听障儿童不仅存在听力、语言上的差异,同时在致聋原因、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上表现出不同的特殊教育需要和相关需要。正因为有差异性,因此,对他们进行教育时,不能采取统一模式,而应采取个别化教育,贯彻落实个别化教育的基础是必须对每个听障儿童建立档案。

1.建立听障儿童康复档案的意义

档案的建立是康复管理工作的需要,更是教育康复质量得以提高的保证。

1.1有利于教师全面正确地认识听障儿童

听障儿童听不见,导致他们心理发展缓慢。要是档案详细记载了他们的基本情况和成长进步的过程。就可以帮助每一位教师对所教的听障儿童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1.2有利于明确听障儿童的康复目标及研究目标实现的措施。

听障儿童康复的培养目标是听障儿童康复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听障儿童听力、语言、智力及个性特征各有不同。在总目标的前提下还应该有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要求。档案的建立为明确具体目标提供了依据,目标实现的措施实际上就是有效的康复过程。档案提供的每一个听障儿童特点,为教师针对性研究康复措施给予了方便,有利于教师把康复规律与听障儿童实际结合起来,实现康复目标。

1.3建立档案工作是教师工作的需要

听障儿童康复工作是一项复杂又艰巨的工作,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热情,还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在档案建立过程中要求教师细致观察、详实记载、全面分析、制定计划。而制定和实施详细计划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而这些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与档案的建立、研究、利用有关。

1.4建立听障儿童康复档案是康复工作考核管理工作的需要

考核和管理,是听障儿童康复档案又是考核与管理的产物,并为考核与管理服务。因为管理是目标的管理,考核是围绕康复目标有针对性的考核,这些都来源于档案。

2.听障儿童康复档案的内容

2.1听障儿童入训前的基本情况

听障儿童基本情况的资料:听障儿童的病历(包括出生时的情况、现在的身体情况、致聋原因、时间心以及治疗情况),家庭情况(包括父母的文化程度、健康情况、家庭中有无耳聋史),听障儿童的个性心理(包括了解听障儿童的心理特征、性格、爱好等)。资料来源于询问、观察、填表、调查以及医院的病历。

2.2听障儿童入训前的听力、语言、学习能力情况

这是听障儿童康复档案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听障儿童康复起点的重要环节。

2.2.1收集听障儿童听力检测及听力补偿的资料、有关评估资料。

2.2.2听障儿童的语言测试资料包括:语音、词汇、理解性语言、表达性语言四个方面的内容。对语言和词汇的测试分为:模仿能力、认读能力、听辨能力。对理解性语言和表达性语言的测试分为:理解音节的多少,表达音节的多少。通过现场的录音,家长的密切配合,初步判断出听障儿童的语言水平。得出言语评估的资料。

2.2.3关于听障儿童学习能力的测试资料:主要是采用《希一内学习能力测试》,它通过穿珠、记颜色,辨认图、看图联想、折纸、短时视觉记忆、摆方木、完成图画等活动,让听障儿童动手、动脑,测试出听障儿童的学习能力。

2.3听障儿童康复计划和考核情况的资料

2.3.1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以一学期为准,短期计划包括月计划、周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听训和语训的内容、安排、措施。

2.3.2我们是分级分段考核。一共分三级,每级有八级,每段均有自已的康复要求,合格一段,上升一段,训练效果好的可上升多段。每个听障儿童考核的结果需存入档案。

2.4离园报告及走向的有关资料

离园报告是指听障儿童离开康复中心时的总结报告。它包括离园的原因、康复的情况及走向。原因指康复已达标、家庭原因、听障儿童本身的原因。走向指上正常小学、幼儿园、学前班、回家训练或上聋校。

2.5随班就读跟踪调查的资料

主要是对听障儿童在普小的情况进行调查的资料。包括学校环境、教师态度、听障儿童的适应能力、学习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家长的普校教师的意见。

3.听障儿童康复档案的管理工作

3.1分类建立档案目录。以年为单位,分类进行编号,方便查找。

3.2档案一般复制两份,教师和档案室各一份,有利于防止档案流失和方便教师工作。

3.3建立档案的进出制度。为了妥善保管好听障儿童档案,一定要建立档案的进出制度,由专人负责在一定的时间内向老师和有关人员收集资料,并进行分类归档。借出档案时,要写清借物人的原因,并及时归还档案。

3.4定期研究档案内容及有关的综合资料。听障儿童档案不是一次就能完善,它需要不断地研究改进,使档案更科学。

3.5要善于将死档案变成活档案,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3.5.1档案是由文字叙述的、是死的;要活用它,就要充分利用档案考察教师工作,研究听障儿童康复的规律。

3.5.2要通过建立档案,促进教师平时认真观察、善于记录和完善教育康复工作。

3.5.3通过档案评估教师教学、教研工作。及时肯定教师的经验和成绩。

4.听障儿童康复档案的利用

4.1利用档案为康复研究提供依据。通过档案提供各种数据,来分析探讨一些问题,总结康复工作的规律。

4.2利用档案进行全面教育质量的管理。档案的建立是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教师是从档案的实际出发,根据听障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制定训练计划,提高听障儿童康复的质量。

4.3利用档案可以促进教师敬业精神。档案的建立与完善是一项长期、细致而又严肃的工作,它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工作作风。档案工作可以培养教师的耐心、恒心、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从观察听障儿童到听障儿童制定训练计划,都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通过档案工作的建立和管理,增强教师的敬业精神。

综上所述,建立和完善听障儿童康复档案工作是一项特殊的、至关重要的工作,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完善,使档案工作求真、务实。要充分利用档案的建立和完善,搞好管理工作,提高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虹,姬瑞环,《档案管理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

2.韦小满,特殊儿童心理评估,华夏出版社,2006

康复学习计划篇(2)

摘 要:科学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健康水平,不科学的运动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近年来,运动风险度评估就是为了避免运动伤害而出现的一个新兴学科。在我们多年的运动实践和教学中,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是最常见的运动伤害之一,如何治疗和促进它的康复已成为运动医学和运动训练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个人指导康复的实践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探讨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的治疗与康复方法。

1 运动性膝关节损伤康复的步骤

1.1 关节功能评估

关节功能评估是了解关节损伤程度和功能可恢复性的重要步骤,也是康复治疗疗效的标准和依据。对于膝关节来说,关节功能评估包括支撑能力评估、运动能力评估。较先进的做法是,令患者在一个三维测力台上做蹲起动作,根据测力台描记的力值曲线就可以判定膝关节的运动功能和可能的病灶所在。

1.2 康复计划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系统的训练。因此,康复计划对于患者就像运动训练计划对运动员一样重要。康复计划一般包括:训练目的、训练负荷、训练时间、训练周期安排等。训练目的通常大同小异,无非是促进损伤组织的愈合、恢复正常关节液循环、避免关节僵直、增强肌力。训练负荷和训练时间则因人而异,需根据患者的伤情和肌肉功能情况而定。

1.3 现代支具的应用

对于较重的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支具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关节承重,从而可以保证关节活动的训练、阶梯负荷训练、肌肉强度的训练、关节平衡功能的训练等。因为,支具具有稳定与支撑功能、固定功能、保护功能、助动(行)功能、预防矫正畸形和承重功能等。支具可以在训练时使用,也可以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保持佩戴,但佩戴时间与方式需要在康复医师或教练的指导下严格控制。

2 康复训练的方法

2.1 膝关节活动度训练

此项训练是在不加任何外力符合的前提下进行的膝关节活动性锻炼,目的是促进关节腔内关节滑液的分泌,促进关节局部血液循环。具体方法是:

2.1.1 膝关节屈曲锻炼

仰卧在床,将双腿抬高,然后做膝关节屈曲练习,重复屈伸10-20 次为一组,根据伤情可以练习1-3 组。这个练习除了能够帮助患者被动地增加膝关节屈曲角度以外,还可以增加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曲练习重在质量,即每天都要比前一天的屈膝角度增大一点。康复师或教练也应该每天测量患者的屈膝角度,指导调整练习的方法和强度。练习也可以是俯卧在床上做屈膝练习,这个练习是专门练习膝关节活动度的。与俯卧练习不同的是,俯卧练习可以同时锻炼患者的腿部肌群,特别是股四头肌及其肌腱的力量。可以看出,俯卧练习适合于伤情较重的患者。

2.1.2 直腿抬高练习

这也是一项增强股四头肌的锻炼。具体方法是,平躺在床上,伸直膝关节,将腿抬起,臀部不离床,足跟抬离床面25 公分左右,坚持1 分钟,然后慢慢放下,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每天重复练习10~20 次。当患者能够很轻松地完成20 次直腿抬高练习,而且每次都能坚持1分钟以上,就可以在踝关节上加上重量(如放上沙袋),继续练习负重下的直腿抬高,进一步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沙袋的重量可从1 公斤逐渐增加到5 公斤,循序渐进。如果能坚持练习,会有令您惊喜的效果。

2.1.3 终末伸膝锻炼

这项锻炼能够帮助您增强股四头肌,所谓终末伸膝锻炼就是将膝关节彻底伸直的动作练习。具体方法是,平躺在床上,在准备锻炼的膝关节下方垫一个枕头或一块毯子,使膝关节屈曲30~40。,绷紧股四头肌并伸直膝关节,使足跟抬离床面,坚持5 秒钟,然后缓慢地将足跟放回床面。每天重复练习10~20次。股四头肌的内侧肌是膝关节最后10°~15°伸直的主要动力,它是膝关节重要的“动力稳定因素”。人体站立时,除由臀大肌、小腿a三头肌牵拉股骨及胫骨上端向后外,更重要的是由股四头肌收缩,防止膝关节发生屈曲动作,才得以维持下肢的站立。而在行走,每一步单足支撑时,由于股四头肌内侧头的收缩,使膝关节有一瞬间更多的伸展,通过“扣锁机制”使膝上、下成一整体,使膝关节更加稳定,否则步行时膝关节会出现摆动,继而发生关节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而肿胀、疼痛又导致股四头肌进一步萎缩,进而又加重膝关节不稳定,呈恶性循环。过去对膝关节外伤后或手术后的长期反复关节肿胀疼痛,以消肿止痛为主要治疗目的,而采用单纯物理康复手段,常难以奏效,其肿痛的根本原因是股四头肌乏力,关节失稳。只有充分恢复膝关节的“主动稳定因素”,增强股四头肌的肌力,肿痛才会最后消退。

3 总结

膝关节慢性损伤的康复主要目的是增强关节液和关节部血液循环,保证关节正常的营养。 由于关节受伤后,疼痛会影响关节的活动,致使关节周围的肌群力量衰退,肌肉、肌腱萎缩, 或者关节周围的屈、伸肌力不平衡,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保持关节周围肌群的力量及力量平很也是关节康复的重要因素。最后,保持关节活动度是保证康复效果的重要环节。由于受伤后,肌肉、肌腱或关节腔内出血而粘连。保持活动度的训练可以有效地避免粘连,因而可以保证关节功能的有效恢复。

运动康复是膝关节康复的重要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良好的康复计划应当包括物理疗法、药物疗法甚至心理疗法。能够把这些疗法很好结合使用的康复计划才是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康复计划。

参考文献

[1] 陈晓欣,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9(2):49.

康复学习计划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71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11-0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治疗后多数能存活,但会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癫痫,智能减退,记忆力下降,影响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痛苦,同时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与指导非常必要。近5年来我们对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到如下:

1 临床资料

近5年来我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50例进行健康教育,男性40例,女性10例,年龄20-60岁,平均31岁。均为开颅手术后,其中4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癫痫等功能障碍。45例均好转出院,随访38例患者院外生活质量良好。

2 健康教育方式

2.1 制定健康教育的计划 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力,及颅脑神经功能障碍不同制度健康教育计划,以理解患者的心理,知道患者的需求,满足患者的需要,依照整体护理过程中积累的病历资料,对患者外伤后有无偏瘫,失语等。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社会交往等信息,与家属交流一起制定健康教育计划,保证患者在有限时间内达到需要治疗的目标。

2.2 住院时的健康教育 尽早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根据患者病情的康复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调整充实,将健康教育计划及目标告诉患者及家属以便得到他们的配合。

2.3 健康教育随访 根据医生医嘱,患者出院后定期(1-2个月)来院随诊1次,或电话联系,并记录这段时间的健康教育结果。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心理教育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突然受伤,他的思想上毫无准备,生活不能自理,受伤后出现紧张,忧郁,恐惧,甚至失去生活信心,伴有偏瘫,失语,癫痫等,有的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怕声音,怕震动,有不安全感,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焦虑等。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消除患者及家属对颅脑损伤并发症的不良心态,树立长期康复的信心,因此对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知识,使他们对病情有正确的认识,把患者心理调整到良好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康复计划。

3.2 预防病发症教育 必须向患者家属讲解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引起癫痫发作的原因和如何避免癫痫发作,当发作时防止摔倒,保护头部及四肢,将衣领,裤带迅速松开,有利于呼吸道畅通。

3.3 康复教育 按患者得病情情况把语言训练,肢体功能锻炼康复方面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康复训练内容,取得他们的配合。

3.3.1 言语功能的锻炼,言语是人与人交流工具,对语言与交流障碍的患者,病情稳定能够耐受集中治疗至少20分钟,即可开始锻炼,医护人员通过通俗易懂的言语,采用和蔼的态度开导患者,生活上给予体贴入微的照顾,从而确保言语交流,言语训练课题与语言障碍轻,重程度相适合,如果训练课题不当,容易打击患者的积极性,要有高度的针对性。对言语功能障碍较重者,多进行口语对话,手势语,指物品名称训练。每天坚持叫,说,写,四者并用。也可应用主动和患者及家属拉家常,讲故事,做选择题提问,提问题等形式提高言语的趣味性。家属在训练期间用鼓励的言语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调动其积极性,增强抗病能力,使患者尽快好转不宜操之过急,对患者的每一天进步要给予一定的肯定。

3.3.2 肢体功能锻炼教育,为了防止长期卧床,偏瘫的患者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要给予肢体功能的锻炼,保持肢体的运动功能。患者在康复锻炼期间,做功能锻炼的动作要慢,轻有节奏,活动度以患者适应的最大生理范围。患者在进行站立练习时,让患者背靠墙,站立,如站立不稳,用扶拐等,每天练习三次,每次20分钟,然后脱离依靠站立,再从站立逐步过渡到行走。患者在使用轮椅时,双足踏脚踏,扶手高度适宜,上下轮椅时要按制动轮椅,以免摔倒患者。患者要学会轮椅的撑起动作,即双手将身体向上撑起,离开座位。每30分钟做1次肩胛骨和肩韧带的被动练习有利于防范肌肉,关节挛缩的发生和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也可用中医的针灸,电刺激等帮助肢体功能的康复。

4 健康教育的阶段与目标

目标:通过以上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有了正确认识疾病,并配合治疗,护理,康复计划,对外伤的并发症有了心理准备,提高了生活的适应能力,能坚持有效的康复训练

5 健康教育的效果

本组50例,45例心志平和,能适应生活环境,能自我保护,各方面达到了健康教育目标。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负面情绪已消除,情绪稳定,能配合护理,治疗定期复诊,能遵医嘱按时用药,坚持功能锻炼,落实康复计划。

参考文献

康复学习计划篇(4)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计划单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96―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和器械的不断完善,目前人工关节置换已成为一项比较可靠而成熟的技术。但由于术后的康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治疗效果,往往不能达到术前期待的手术疗效[1]。有学者认为,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方法[2]。以往我们采用健康教育、术后指导的方法进行患者的康复训练,存在患者容易忘记、主动性不强、护士因为工作忙减少程序等缺陷,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近年来,我们将自行设计的康复护理计划单应用于4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训练,收效显著,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患者80例,男 44 例,女36 例,年龄44 79岁,平均65.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4例,股骨头无菌坏死36例,其他病损10例;骨水泥固定44例,非骨水泥固定36例;住院时间最短 16天,最长30 天。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10 42分,平均32.8分。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髋关节置换,无严重脑血管意外、肿瘤、精神异常等不能配合锻炼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说明锻炼目的及意义,同意者列入本范围。资料收集、计划、评估及实施人员均接受正规培训。将80例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术前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术前练习床上排便,交待注意事项,心理健康指导;术后当日保持患肢外展20° 25°中立位,指导患者行踝关节的背伸跖屈锻炼;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三点支撑引体抬臀锻炼、卧床期间有效的咳嗽及扩胸运动。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康复护理计划单给予有计划地康复锻炼。①计划实施之前给予心理康复以增强信心,对每个患者说明锻炼的目的、意义、对术后功能恢复有何影响等,使其积极配合。②在患者乐意接受的情况下将每个锻炼的动作、方法示范给患者,并将每个动作绘制成图谱以多媒体的形式帮助患者掌握要领。③将计划单的锻炼内容教给患者或家属,以提醒患者复习,防止患者因年龄大记忆差忘记锻炼方法,并说明锻炼的开始时间、次数、每个动作的注意事项等。

下床前先将床头摇高45° 60°练习坐位,每日3 5次,每次20 30 min,以减少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扶拐行走时,患腿由不负重部分负重完全负重,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逐渐增加行走时间。

1.2.3 效果评定 观察对比2组并发症及术后功能康复情况。并发症的观察从术后至复查。采用Harris评价标准[3]对术后功能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日常活动能力和步态占47分,疼痛占44分,关节活动占5分,关节无畸形占4分,共100分;90 100分为优,80 89分为良,70 79分为中,低于70分为差。出院6个月后来院复查,由专业人员进行效果评定。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疗效 2组患者按照Harris标准进行髋关节的功能评分,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骨科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尽早地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康复护理是骨科术后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术后不进行积极的康复,将产生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如:关节僵硬、韧带挛缩、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压疮、感染等,造成新的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手术的预期效果,给患者和家庭都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积极正确的康复锻炼能有效地改善和增进全身和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及关节的稳定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提高机体抵抗力、恢复日常生活的协调性,尽早恢复满意的肢体和全身功能,同时也能有效地克服患者的依赖心理,促进心理康复。在护理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的、系统的、针对性的进行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提高手术效果及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本研究利用自行设计的康复护理计划单,将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示范给患者,使其掌握方法、技巧,自觉主动地参与锻炼,调动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行为能力,真正达到了康复目的。计划单的内容是护士与患者共同制定并教给患者或家属,因为患者每天有计划任务和目标,锻炼的积极性较高,所以观察组所有患者基本上都能按计划执行;护士因为要按照计划单完成康复锻炼内容,其责任心增强,真正达到了参与的效果和目的,体现了整体护理的参与模式。

参考文献:

康复学习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科学有序地组织生命与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与健康观念,提高维护健康,防范侵害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这是一个特殊的学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还没有彻底过去,夏季和秋季又是传染病的高发期,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在学校,我们对孩子们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学期的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上,更多注重和体现了关于预防传染病,饮食卫生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孩子们有所帮助。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必要的饮食,卫生,预防传染病和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崇尚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具有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懂得敬畏自然爱护环境,珍视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利,富有爱心和责任感。

2、通过生命与健康常识教育,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生活。

3、通过生命与健康常识教育,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珍视健康,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伤害。

四、教材分析

1、了解我们眼睛的可贵,学会珍爱自己的眼睛,善待自己的眼睛,敬重生命热爱生命。

2、让学生认识到健康是人一生最重要的资本,学会呵护自己的健康,了解食品卫生基本知识。

3、了解自己的身体以及成长的秘密,认识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素。

4、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让心胸更开阔。

5、养成睡眠卫生习惯,科学用脑,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6、让我们学会生活垃圾分类,让我们向往美好的明天。

五、教学措施

根据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课程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主,老师作为启发者,营造宽松、真诚、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话想说,想说就说,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师生之间诚恳平等的交流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从每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入手,具体来说,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课为主题化理论,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小品表演法、设境讲解法、故事启迪法、团体游戏法、动画演示法等,同时注意结合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者障碍的学生,进行有效的个别咨询或团体辅导,让他们能尽快摆脱困惑,健康快乐成才。

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完成情况

备注

1

爱护我们的眼睛

2

食品卫生基本知识

3

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素

4

体育锻炼有益于健康

5

养成睡眠卫生习惯

6

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7

预防核辐射(1-3)

8

预防核辐射(4-5)

9

复习

10

复习

11

复习

12

复习

13

复习

14

复习

15

复习

康复学习计划篇(6)

关键词:康复治疗学;教学质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11-02

康复治疗学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我校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围绕“以现代康复医学理论与技术为核心,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以人为本、注重实践”的办学指导思想,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笔者对2007~2010级康复治疗专业情况进行统计,现总结如下。

一、学生的实际知识与能力结构合理

1.专业知识结构改革。我校康复治疗专业知识结构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基本上形成了以公共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及康复专业知识为主的三大知识结构模块。2007级、2008级两个年级学生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平均成绩在82分以上,同时,两个年级的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的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均在65%以上。分析两个年级学生综合学习成绩表明,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具备了从事临床康复治疗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了适应行业及学科的发展,突出我校的办学特色,康复治疗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在重视现代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和技术学习的前提下把中医传统康复理论技术融入到现代康复医学体系中,注重学生中医传统康复理论及诊疗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即掌握了完整的现代康复治疗学理论与技术,又具备较为丰富的中医传统康复知识与手段。①我校在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知识结构的培养上比较合理,现代康复知识与传统康复知识的课时教学比例约4:1,传统康复教学内容主要以针灸推拿为主,即体现了以现代康复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又充分发挥了中医药院校在传统康复教学上的优势。②在康复专业实践课学时安排上超过了1/3的比例,且康复专业配置了运动疗法教学实验室、作业疗法教学实验室及言语疗法教学实验室,真正做到了注重学生康复操作技能的培养。

2.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实际水平合格。2007~2010级学生理论考试合格率平均为98.3%,良好率平均为51.2%,优秀率平均为18.8%;2007~2009级操作技能考试合格率平均为97.9%,良好率平均为38.6%,优秀率平均为56%;实习前强化训练技能考核合格率100%。学生理论和操作技能过硬,受到了各实习单位的充分肯定。

二、素质培养

1.学生的素质结构符合培养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年来,先后有52人获“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43人获“奖学金”,其中6人获国家奖学金;共获得各类过级考证证书332项。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为64.7%;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通过率为26.7%;学生国家计算机二级合格率为26.7%;其中07、08级获得保健按摩师证166人;公共营养师证、心理咨询师证书及其他证书42人次。

2.研究实践成果和校级以上竞赛奖励层出不穷。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以及校园科技文化、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活动;四年来,学生申请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1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项;2009级康复治疗班学生辛蔚所设计的“调节新型康复台阶机”已申请国家专利1项。参加校级竞赛获奖289人次,市级竞赛获奖8人次,省级竞赛获奖7人次,部级竞赛获奖12人次。

3.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及心理素质培养。始终坚持“不断加强医学人文、道德和身心素养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我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培养,加强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①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总人数192人,其中党员28人,占14.6%;团员164人,占85.4%;入党积极分子153人,占79.7%。②学风淳朴,专业思想稳固。四年来年,先后有6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37人获校级奖学金,18名学生获得“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荣誉称号。③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我校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视为学生工作(尤其是学生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利用校报、橱窗、展板、校园网等大众媒体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心理知识的积极性,掌握了很多的心理保健常识。如通过开展“5·25心理健康文化周”系列活动,宣传普及心理知识;丰富心理健康网页,发挥网络咨询作用。④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科技、文化及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方面:积极开展大二暑期临床见习活动;多次开展志愿者“爱心义诊进社区活动”,给社区的老人,残疾人送去了温暖;以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为依托,开展主题为“推动康复治疗在社区及基层的发展”社会调研活动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外科技活动:学校重视课外科技方面活动的开展,邀请省内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如:《康复医学发展现状》、《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脑卒中的康复》、《中风患者的传统康复方法》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设计的“调节新型康复台阶机”已申请国家专利。四年来,获得长沙市第七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市按摩医院杯”推拿手法技能大赛团体(专业组)三等奖,“针拿手法技能大赛”获专业组三等奖,“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三等奖,校“社会调查报告比赛”二等奖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参加迎新晚会、校运会、春季马路赛、篮球赛、禁毒宣传、亲近自然野营等各类活动。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使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三、毕业设计

为适应临床的需要,实现中西结合、能西会中的康复人才培养目标,我校改革了康复治疗专业毕业考核模式,以专业理论综合考试和康复基本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代替以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和答辩的毕业模式;毕业考核包括临床技能考核和综合笔试两部分,其中综合笔试占40%,临床技能考核占60%。综合笔试由基本理论考核和病例分析组成,基本理论包括:康复评定学、PT含运动学、OT、言语疗法学、针灸学、推拿学;病例分析包括:内科病例1例,外伤科病例1例;临床技能考核分2站进行,第一考站(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考核)包括康复评定、PT、OT、言语等评定和治疗的技术,常规体格检查;第二考站(中医康复治疗技术)考核含针灸、推拿技术操作。注重“技能培养”,通过强化以“实验—开放实验室—创新课题—实习”为主线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把课本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临床实践中,并完善了实习管理制度,制定了适合康复治疗专业的实纲、实习计划、毕业考核实施细则,对毕业实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实习前进行强化训练,考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实习;实习结束进行毕业临床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毕业。

本专业办学以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及传统康复治疗知识和技术,能在各类康复医疗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应用型医学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经过四年不断采取措施,适时调整专业规划和培养计划,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强化实验—实习—开放实验室—创新活动为主线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以适应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近年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本专业毕业生基础知识牢固、实践技能过硬、适应范围广。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康复治疗学教学体系,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康复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效玮,曾玉.浅谈我国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12-14.

[2]王芗斌,陈立典,陶静,等.康复医学本科实践教学的思路与方法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2):909-911.

康复学习计划篇(7)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

竞争激烈的高考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等智力因素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比拼,如果考生能拥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他们就会有充足的信心和勇气走向考场。以下八种非智力因素是高考取胜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坚定的信心

信心是取胜的动力系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凡事只有敢想,才能有做到的可能。信心不足,就像电压不足的电动机一样启动困难;没有信心,就像断线的风筝,随风飘逝。不同的学生建立的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因此,进入高三后学习的心情也各不相同。但不管你的学习基础如何,坚定能学好的信心应毫不动摇。坚定能学好的信念是学习成功的前提。每一个高三学生都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具有足够的聪明才智,能在老师指导下做到原来较好的会变得更好,原来有不足的能迅速补上。只有具有永不言败的精神,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周密的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在有限的时间里,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才能在备考的征途上步步为营,层层推进。

实践证明,没有计划的复习是无序的复习、失控的复习。无计划复习的表现有:无关紧要的事情耗时太多;功课常常是在手忙脚乱中完成的;学习分不清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学习常常是前紧后松,虎头蛇尾;常常犹豫不决,不知下一步做什么;经常发现自己是在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时间紧迫,机不可失,要想提高时间利用率一定要有周密的计划。

学生可以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详细的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包括作息时间表),长计划和短安排结合,并按照计划学习。有的同学在高考的压力下采用疲劳战术,延长学习时间,增大学习强度。这种做法带来的后果是让自己疲惫不堪,整天处于恍惚状态,但学习成绩根本没有多大长进。因此,在考前复习的关键时间里,制订合理的作息时间计划,每天按计划学习和休息,养成有规律的学习生活秩序,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科学用脑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顽强的毅力

如果说周密的复习计划是成败的关键,那么,拥有持之以恒执行自己计划的顽强毅力是关键的关键。缺乏毅力是计划不能落实的主要原因。缺乏毅力,生活上不能吃苦,学习上也很难刻苦,体育锻炼也难坚持。世界上没有垂手可得的成功,顽强毅力是学习成功的条件。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点点地累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毅力,是春蚕吐丝一缕一缕的环绕,一丝丝地坚持,才有破茧而出重见光明的辉煌; 毅力,是远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四、平和的心态

进入高三,各种考试接二连三,有时成绩不理想是正常现象,不能因暂时失利而心灰意冷,丧失信心。所以面对高考,考生需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克服焦躁、紧张甚至恐惧的心理,摒弃无所谓、懒散、懈怠甚至自暴自弃的态度,以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搞好复习,走向考场。

心理学家认为,适度紧张,人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记忆力最强,头脑清醒,思维特别活跃,我们可以追求这种适度的最佳状态。过度的焦虑紧张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定、自责自卑、惶恐急躁、出汗、胃口不好、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学习效率低,甚至在考场出现应激反应,如脑子暂时空白、眩晕等等。心理学研究表明,考试综合症多由于对高考结果过分关注和担忧,因此给自己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所以,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将考试看成一次普通的作业,并非不重视,而是从容不迫地应对这种紧张的智力活动。心是一块风动石,只要心态平和,不惊慌,不失措,不沉沦,不懈怠,捧卷在手便会有一种居高临下满目青山的大气。

五、均衡的发展

要记住“6-1=0”。不要冷落自己不喜欢的学科。这些学科只要投入一些精力,进步会很明显的。不要太偏爱你喜欢的学科,过多的“营养”会导致富贵病。“整体发展,总分取胜”是高考取胜的战略思想。高考考试,每一科都很重要。很多通过高考的优秀学生,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各科水平都比较平均,可能没有特别出色的科目,但同样也不会有特别拉后腿的学科。有的学生模拟考后会发现,自己每次考试只要有一科失误,总分和名次马上就落下来了。相反,如果各科均衡发展,考试时稳定发挥,那即使平时各科都不算特别突出,但考出来的成绩也一样能排得比较靠前。因此,有些科目,如果掌握得比较熟练,就没必要再花太多时间,毕竟提高空间有限;有些科目,占高考比重大,又是自己薄弱项的,就要舍得投入,多花些时间,以保证各科均衡发展。

六、稳定的情绪

波动不定的情绪就像在波澜起伏的海浪上航行的小船,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要学会从容应对各种情况,冷静处理各种问题。不要把问题的严重性看过头,人的一生十有八九不如意,不如意不一定是坏事,要辩证的看、全面的看,不能陷入盲目性,钻入死胡同;要保持稳定的情绪,要有“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大将风度,要有“能容天下事”的宰相胸怀。积极而稳定的情绪是鼓舞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推动学生学习进步的保证。情绪容易波动的学生,其学习兴趣也不稳定,且学习自信心不足。

七、正常的友情

人是有感情的。每个人都有同别人交流的需要,尤其是当受到挫折,心情不好时。进入高三,与其他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研究一些问题,交流一下经验,取得对方的帮助,这是很正常的。但要保持一个度、一个范围,不要偏离方向、分散自己的精力,要耐住寂寞,抗住干扰,抵住诱惑,不要拿自己的宝贵青春来赌未知的明天。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其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不分主次,轻重颠倒的人生不是精彩的人生。

八、健康的体魄

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是高考取胜的物质基础。疾病缠身,生理上的痛苦使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某种意义上讲,高考的较量也是体能的较量。平时一定要利用零散时间,利用现有条件自觉的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