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康复护理技术

康复护理技术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30 10:33:00

康复护理技术

康复护理技术篇(1)

[关键词] 推广;康复护理;适宜技术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1-0118-02

卫生适宜技术是指医药卫生成果中适用面广、可用性强、易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接受的卫生新技术、新产品或新方法[1]。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是国家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决策之一,是缓解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具体举措。卫生适宜技术操作简单、费用低廉,适合在县级以下的基层卫生工作中开展,但前提是必须有一批掌握这些技术的卫生工作人员,否则,再好的技术也无法在村级医疗机构中得以推广和应用[2]。丽水市中心医院是浙西南地区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于2009年 6月被浙江省卫生厅确定为第一批浙江省基层卫生适宜技术康复护理示范建设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牵头单位,与当地5家卫生院签订推广协议。根据《浙江省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基地考核指标》的要求,各项目小组负责人制定详细的推广计划并实施,2年内10项技术推广先后应用于5家联合体的医务人员及患者9398例次,提高了群众到社区等基层卫生院就诊率,降低了医疗费用,达到群众满意和政府满意,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现将2年来组织康复护理卫生适宜技术推广运行模式总结如下。

1 健全组织架构,明确职责任务

1.1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由基地建设牵头单位医院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护理部主任为副组长,医院相关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组织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检查和指导适宜技术各技术项目的推广工作。

1.2 成立项目协调小组

由牵头单位医院的书记任组长,区卫生局局长任副组长,各联合单位卫生院院长任组员。主要负责牵头单位与联合体单位之间协调工作。

1.3 成立项目推广工作小组

由护理专家任组长,每个工作小组由2~3名护理专家和1~2名医学专家组成。主要负责项目的推广工作,组织培训、授课,下基层医院实地指导、评估和考核推广使用情况。

2 根据基层需求,筛选推广项目

适宜技术筛选是适宜技术推广的前提,适宜技术的筛选直接影响到推广应用的效果,如何保证科学筛选并与基层实际需要相适应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关键[3]。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的适宜技术推广库中康复护理项目少,我们采取积极调研、广泛征求当地卫生局和基层卫生院的需求,遵循安全、有效、简便、适用的原则,推荐本院技术成熟、又符合基层卫生院需求的常见病、慢性病的康复治疗护理项目,同时又考虑到卫生院护士少、许多工作是医护人员共同完成,在选择项目时也选择了一些由医护共同完成的技术进行推广。由于选择的项目符合卫生院的需求,不仅调动了卫生院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医生的学习热情。

3 卫生行政部门参与,加大推广力度

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政府在加快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5]。因此我们邀请了联合体单位的主管部门——卫生局作为协作单位,参与管理,三方(卫生局、牵头单位、联合体)共同签订了创建协议书,明确了三方职责和义务,卫生局将基地技术工作纳入基地卫生院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并对每个项目的培训和推广进行积极的布置,加大适宜技术推广力度。

4 采取多种多样的推广方式,提高推广质量

培训质量直接关系到技术推广应用品质与成败[6],为了提高推广质量我们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培训推广方式。

4.1 集中理论培训和技术示范

每月集中理论培训和技术示范一次,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对联合体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由各项目组护理专家和医学专家共同完成,并且利用晚上的时间,既省时又有利于各联合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同时不影响牵头单位和推广单位日常的工作,有更多的联合体成员可以参加培训,培训覆盖率达90%以上。在调查中学员们普遍反映这种教学方式好,以前学习医护分开,护士学不到医学进展,医生学不到护理知识,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更需要这种医护共同的合作项目[7]。

4.2 发放学习资料

每次培训前我们印制推广技术培训资料,培训时发给各联合体成员,便于他们继续学习和理解巩固。

4.3 实地指导

理论培训后,各项目组推广小组的专家分批分阶段下基层单位或患者家中实地指导及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及时给予指导,解决,进一步巩固理论培训效果,确保适宜技术在临床的正确应用。

4.4 接受进修培训

接受联合体单位医护人员到本院短期进修学习和参观,为项目的深层次推广培养业务骨干。

4.5 组织义诊

由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和联合体宣传,由项目组成员前往联合体义诊,协助适宜技术的推广,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上级医院医生和护士的治疗和护理,当地群众非常欢迎,也激励了联合体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5 管理制度健全,组织工作到位

5.1 建立系列制度

系列制度包括基地培训制度、奖惩细则、架构、基地工作职责、基地工作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及会议制度[8]。定期召开领导小组、项目推广小组会议及联合单位座谈会等,讨论、研究如何提高培训效果和参与率等相关工作。

5.2 对理论培训建立考勤制度

每次集中理论培训前一周,推广单位将培训内容、授课老师的相关资料通过QQ群及卫生局的工作网站上进行,并由卫生局负责布置、组织培训人员,并派专人负责培训全过程的考勤监管工作,确保培训覆盖率。

6 实施学分管理,建立激励机制

由于各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学历、职称、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学员培训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一,很难保证培训、推广效果[9],为提高联合体医务人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每次培训后进行理论考试,考试合格者由牵头单位与协作单位卫生局颁发学分证书和培训合格证书。因此我们的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为激励基地人员不断创新,对各项目推广小组给予专项经费资助;推广项目能列入国家、省、市推广科技计划和适宜技术转化计划的项目,或获得省医药卫生技术成果转化奖者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撰写推广研究报告、项目技术应用绩效报告、研究论文等,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推广结束后,评选先进“基地联合体”,对卓有成效的卫生院给予精神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卫生局每年对基层卫生院适宜技术推广情况进行年度考核。

7 扩大辐射面,充分发挥资源

由于选择的项目符合基层卫生院的要求,经济而又实用,非联合体单位的卫生院也纷纷要求参加学习,因此我们接受区卫生局的要求,将技术辐射至23家非联合体单位,共培训非联合体医护人员448人,并组织专家到其他县市医院巡讲推广适宜技术。

总而言之,选好项目、卫生行政部门合作参与管理、做好组织宣传、严格培训和制度管理、定期指导的做法能有效提高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佳贵,王延中.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07)No13:转型中的卫生服务与医疗保障[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361.

[2] 王悦,李兆君,刘玉霞,等.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纳入学历教育的探讨与实践[J]. 卫生职业教育,2009,29(12):32.

[3] 李顺平,李雪梅,孟庆跃. 关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思考[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25(9):623.

[4] 蒋健敏,朱炜,夏志俊,等.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9):921.

[5] 屈朝霞,苏金林. 社区服务康复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10-111.

[6] 孙荣国,曾智,饶莉. 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的探讨[J]. 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5):2841.

[7] 胡玉芝,李晶. 新农合实施后基层卫生院护理现状与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115-116.

[8] 樊爱青,赵中安,陆军,等.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精神病康复管理服务的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148-149.

康复护理技术篇(2)

关键词:康复护理;专业建设;残疾人;人口老龄化;康复治疗师

康复医学是继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保健医学之后又一新兴的医学分支,也是本世纪最有发展生机的学科。作为康复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康复,又以其成本低、覆盖面广等诸多优势,成为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康复形式。为此,我院2009年开始筹办此专业,经过两年来的筹办,我们对兴办这个专业的意义有了更深刻认识,更坚定了办好这个专业的决心和信心,对如何办好这个专业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将就康复护理专业发展前景、如何进一步搞好康复护理专业建设,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问题,提出个人的一点拙见。

一、康复护理专业发展前景

康复护理CBR(Community-Based-Rehabilitation)是相对于机构康复IBR(Institution-Based-Rehabilitation)而提出的,它与机构康复同属于现代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两种不同的康复形式。机构康复是以院所为基地的康复,由专业人员应用机构内拥有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康复,如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或独立的康复机构。但目前机构康复普遍存在着资源有限、费用较高、服务面小,仅能满足少数疑难、复杂病症患者的康复需求,而大多病、伤、残患者得不到及时的康复。为此,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1981 年提出了社区康复的新概念,即在社会的层次上采取的康复措施。这些措施是利用和依靠社区的人力资源而进行的,包括依靠有残损、残疾、残障的人员本身,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康复护理较之机构康复具有覆盖面广、成本低等诸多优势,是一种十分经济、有效的康复方式,特别值得发展中国家推广。康复护理的服务对象仍然是残疾人、老年病人以及存在功能障碍以致于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慢性病人。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目前拥有各种类型的残疾人逾六千万,约占人口总数的5%,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增加,各种因交通、意外事故致残和各种自然灾害受伤致残的人数将逐年增加。2000年我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32 亿,巳占人口总数10%以上,标志着我国已整体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口老龄化将以每年3% 的速度递增,形势十分严峻。有资料显示老年人口中约有50%需要得到康复医学服务。此外,由于疾病谱的变化,慢性病的问题将更加突出,需要进行康复医疗的慢性病所致功能障碍者为数也不少,这就使我国的康复事业的任务变得愈加繁重。

面对着世界上人数最多的病、伤、残患者康复需求,对于一个经济尚不发达、现代康复事业起步较晚的国家,确实构成了巨大压力。就目前而言,制约我国康复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康复医技人才匮乏。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已陆续在一些医学院校增开了康复医学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康复医师,此后也陆续增开了大专层次康复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康复治疗师,但培养的数量也极为有限。目前我国现有康复医学方面的医技人员大约在8000一10000 名左右,根据发达国家的资料,康复医师需求量为 1/10万人口,物理治疗师为15/10 万人口,作业治疗师为8~10/10万人口。据此推算,我国康复医技人员总需求约为31.2万。其中,康复治疗师等技术人员约占96.15%,显然,现有的康复医技人员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远远满足不了国内需求;二是康复机构严重不足。尽管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增设专门的康复机构,要求二级和二级以上医院开设康复医学科,但康复机构的数量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康复需求。

如何发展我国康复事业,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这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1990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章第十四条指出: “康复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以康复机构为骨干,康复护理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并开展康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因此,大力发展康复医学教育事业和积极推广社区康复是推动我国康复事业,解决大多数病、伤、残者康复需求的两项头等重要的大事。

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我院开辟了康复护理专业顺应了时展,其前景广阔。目前医学类和其它院校暂未直接开设社区康复专业,这为我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把握机遇,以积极务实的精神搞好社区康复专业建设应该成为我院教学工作的一件大事。社区康复专业开发和建设应该成为我院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新的增长点。

二、康复护理专业办学思想

康复护理是一项全新的康复形式,康复护理专业也同样是一个全新的专业,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套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需要不断探索、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康复护理专业办学思想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康复需求。为此,要办好康复护理专业就必须充分地认识康复护理的性质和工作原则;明确医学在康复护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以我国传统康复医学和现代康复医学为依托,以实用技能和技术为主导的办学思想。

l、康复护理的性质和工作原则

康复护理是一种基层康复,它的优势在于低成本、覆盖面广。据国外统计,机构康复人均费用为100 美元,仅覆盖了20% 的康复对象,而康复护理人均费用仅9 美元,却覆盖了80%康复对象。据国内资料统计,以脑瘫儿童为例,到康复机构训练,三个月为一个疗程,费用近万元。而康复护理服务可以就地进行,甚至可以在家庭中开展训练,不受疗程限制,且经济投入数百元就可以满足训练设备的要求。因此,在康复护理实践过程中应始终遵循:(1)社会化的工作原则;(2)以康复护理为本的原则;(3)低成本,广覆盖的原则; (4)因地制宜和技术实用的原则。康复护理专业教学实践也应按照这些原则,科学地组织和安排好教学,培养学生适应于开展康复护理服务的工作能力。#p#分页标题#e#

2、医学在社区康复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时展,现代医学的模式巳从单纯的生物学向生物- 心理- 社会学模式转变,现代康复医学也同样进行这样的转变。尽管康复医学涉及到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工程学等诸多学科,但是医学仍然是康复事业中起主导作用的学科。目前,我国正规康复医学机构对于病、伤、残患者的康复已不仅仅限于生理上康复,也同样注重精神、心理、语言、教育和职业康复。通过功能训练,选择适当支具、助听、助行器具,使病、伤、残患者生活能够部分或全部自理:通过心理治疗与辅导,消除病、伤、残患者悲观失望的心理,使他们振作精神,面对人生;通过对残疾人兴趣爱好了解,进行智力及职业能力评定并结合其自身条件,对其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向提出建议。

康复护理肩负着机构康复的后续任务,其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帮助病、伤、残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和心理康复,为病、伤、残患者进一步实现教育、职业和社会康复创造条件,但并不要求康复护理工作者直接成为教育康复的实施者、职业康复的培训者和社会康复的组织者。康复护理工作者除了承担医学康复任务之外,还肩负着利用资源,协调力量,在残疾人潜在功能得到最大恢复后,帮助残疾人进行教育康复和职业康复,进而达到回归社会,全面康复。明确了康复护理与现代医学的关系以及康复护理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后,对我们办好康复护理专业意义十分重大。它可以使我们明确康复护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应以医学康复技能培养为主,同时兼有一定的心理治疗与辅导和社会工作的能力。

3、坚持以传统康复医学和现代康复医学为依托,以实用技能和技术为主导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引进了现代康复医学,推动了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便我国康复事业耳目一新。但是,现代康复医学的全面实施需要有一定条件和经济基础,并且,现代康复医学也不是万能的法宝,仍然有许多康复问题不能解决。而我国传统康复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中,许多技术至今仍被世界公认为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法,并且,传统康复技术具有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操作简单、对人无损害等诸多优点。因此,要发展我国康复事业,就必须把传统康复技术与现代康复技术有机结合,走一条有中国特色地康复事业发展之路。社区康复作为培养基层康复护理技术人才的专业,在重视传统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的同时,更应突出传统康复技术的学习与技能训练,用简捷、有效、实用、低成本的康复技术为社区病、伤、残患者服务。

三、康复护理专业的就业方向

按照上述办学指导思想,将极大地拓展康复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空间。康复护理专业是一个技术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每一项技能学习和技术训练,都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空间。笔者认为社区康复专业至少可在下列领域谋求到就业空间。

1、康复治疗师

我院将康复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理者,应该说是非常准确的。但是康复治疗师的从业岗位也有层次之分,同样是康复治疗师,可以在不同等级医院的康复医学科或康复医院(中心)工作,也可以在社区工作。能否进入正规医疗机构,不在于医疗机构的“门槛”高,而在于康复治疗师的实际工作能力。笔者最近调查了湘潭市数家二级和二级以上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发现它们有较高层次的专业康复医师,但康复治疗师几乎都是由有多年护理经验的护士转岗培训而成,极少有较高层次专修康复治疗的康复治疗师。这就暗示我们即使是正规的康复机构,其康复治疗师也同样人才匮乏。在这种康复技术人才现状下,我院若能把握好机遇,提升办学层次,相信我们不仅能守住康复护理阵地,而且也能够挺进正规的康复医学机构。

2、社区康复的护理者

社区不乏行政康复、护理人才,但缺乏既懂康复又会护理的人才。本专业的学生掌握了较扎实的康复护理理论与技术,又熟知护理工作,且同时掌握了一定的社会工作技巧,应该说,他们是最理想的社区康复护理者。

3、未来的医学社会工作者(简称“医学社工”)

医学社工是我国一项尚待开发的就业岗位,随着时间推移,这一职业将逐渐得到社会重视和认可。本专业的学生既有较扎实的医学知识,又有较丰富的社会学知识,他们完全能够成为合格的医学社工。他们可以到医院、老年人服务机构和临终关怀机构谋求到发展空间,成为联系医院、老年服务机构和临终关怀机构与患者及其家属、企事业单位、社会福利机构的纽带与桥梁。

4、保健按摩师

本专业的学生接受了较扎实的传统医学技能学习与训练。同时,在我们教学过程中还有意识地融入了一些头面部按摩、护理、足浴、医疗体操等技能学习,仅凭他们手中掌握的这些知识和技能,完全可以在未来社会中从事休闲保健按摩、足浴、美容、健身等工作,成为社会需求量极大的保健按摩师。

5、老年人服务工作者

本专业的学生掌握了老年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知识与技能,了解老年人心理,又富有民政院校学生所特有的爱心,他们是一支不可多得的高素质老年人服务生力军。他们可以在社区、在民政福利机构、在老年人护理服务机构找到自己的岗位。随着我国加入WTO,利用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低成本、高素质的优势,完全可以把他们推向全球老龄化日趋严重的老年人服务国际人才市场,成为全球共享的资源。

四、康复护理专业建设的设想

鉴于目前国内康复医学任务繁重、培养滞后、人才匮乏和康复事业急待快速发展的局面,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多层次、多渠道加速康复技术人员培养的对策。其主要途径有:1、鼓励中等卫校开办康复专业学历教育,目前已有广州、湖北咸宁等20 余所卫校开办了康复技术专业。2、鼓励体育学校发展体育康复19 第2期保健专业。目前已有6 所体育教育机构开办了此专业,并诞生了我国第一批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康复治疗师。3、创造条件,在医学院校开设康复治疗师专业教育。如华西医科大学等数所学校开办了大专层次的康复技术专业。4、加强康复医学继续教育,为在职医师和护士进行转岗培训,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全面掌握治疗技术。#p#分页标题#e#

我们选准了专业,但并不等于办好了专业。面对着已经开始并即将形成的康复教育热大潮,我们必须把握机遇。笔者认为加快我院社区康复专业建设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l、借助医学院校的康复医学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水平

本省的湘雅医学院康复医学资源十分丰富。借助于他们的师资力量和丰富康复医学实践经验提升我院办学水平,是一种最快捷、最经济、最有效办法。初步尝试,巳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2、加快师资队伍的引进和培养

两年来的办学实践,我们已深感师资力量对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迫切需要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我们应在迸一步引进高素质教师的同时,加快在职教师的进修培养。

3、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突出本专业实用技能教学,必须加大投入。两年来我院加大了专业投入,办学条件已有明显改善,为了专业的发展,还必须增加投入。

4、完善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教学计划是专业教学的大纲。专业教学大纲制订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教学计划的修改、完善。不仅要与康复医学专家探讨专业教学计划,而且也要与直接用人单位共同研究专业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真正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5、加快康复护理专业教材建设

康复护理专业是一类新型专业。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医学院校,还是非医学院校兴办的康复技术专业都普遍存在着教材建设滞后现象。替代教材不适用,某些课程甚至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教材,因而造成教学过程中随意性较突出,难以保证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教学,将影响教学质量提高。为此,应加快康复护理专业教材建设。

6、加快实习基地建设

康复护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每一项康复技能都需要经过反复实践才能掌握,因此,必须加快实习基地建设。笔者认为康复护理专业的实习基地应包括机构康复实习基地和康复护理实习基地。只有经过这两个实习基地训练的学生,才能既掌握较高层次的康复技能,又熟悉护理的实际工作,将对拓展这个专业的就业面极为有益。

7 、加快图书资源的投入

我院学生都是经过全国高考而被录取的,各方面素质较高,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自学能力。大多数学生不满足课堂教学,常常需要阅读一些课外专业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因此,学院应加大专业图书资源的投入。

8、成立对外服务的康复护理中心,加快康复医学科学技术研究本专业在院系领导的支持下,已成立了服务于学院社区的康复中心,限于场地和病人来源等多方面限制,该中心服务层次还有待提高。因此,迫切需要成立对外服务的社区康复中心,扩大病人来源,扩大服务面。为学生营造一个高层次的训练基地,也为专业教师开展康复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创造条件。

9、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笔者最近浏览有关网页,发现目前国内外康复医学方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而我院却较少参加。这对于提升一所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极为不利,必须尽快加以改善。康复护理专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又充满着激烈地竞争。如何把握机遇,提高专业办学的竞争力,需要我们不断研究这个专业,加快这个专业的建设,力争在较短的时间使这个专业从幼稚走向成熟,成为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示范专业。

参考文献:

[1]陈仲武.我国现代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历程[J].新血管康复医疗杂志,2000,(4) .

[2]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M].1996.

康复护理技术篇(3)

骨科创伤与疾病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对骨科病人进行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增强病人的机能,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是骨科病人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1]。康复训练是创伤与疾病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骨科的康复训练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延续,是骨科病人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是恢复各种功能必不可少的手段。骨科康复训练通过预防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进行功能代偿或代替,达到恢复运动系统功能的目的。骨科康复训炼中的护理活动是指护士为解决骨科病人的康复锻炼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包括康复锻炼评估、康复锻炼指导、康复锻炼相关知识宣教等方面的内容[2]。

2骨科护理康复锻炼的发展现状

2.1在思想认识方面

骨科护理人员对骨科疾病的病理、病症十分清楚,很多轻症根本不能引起注意,特别是一些骨科疾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锻炼后会逐渐恢复机能,所以就不太重视恢复期的康复锻炼。而且康复锻炼是极耗时间,又是起效缓慢的治疗,很多医院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足够的精力去指导病人康复锻炼。由于这些思想上的原因,导致很多医院的骨科护理康复锻炼搁浅,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在医护配合方面

医护配合是骨科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的必须保障,医师根据护士护理过程中反馈的病情信息调整治疗方案,护士则根据医师的指导调整护理方法,并通过医护之间的配合,使病人在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的调整中尽快恢复健康。但在医院的护理实践中,却有很多医护配合不协调的问题。如医师对护士专业水平的不信任,护士对医师指导方式的不理解,导致了骨科病人在恢复阶段得不到最好的治疗。

2.3在技能培训方面

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对护理业务的评价,另一层是对宣教质量的评价。目前,医院的护理业务培训质量较高,而宣教质量较差,护理人员只会做不会说的现象很突出,这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关。

2.4在进修提高素质方面

医院的护理进修机会少,名额有限,而且多倾向心、脑、器官移植等科室,所以骨科护理的进修机会是少之又少,对于外界先进的管理技术、护理技巧以及护理科学掌握的不及时、不全面,造成了医院的学科发展不均衡,骨科护理的护理活动质量发展不快。

3提高康复锻炼护理活动质量的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医院及科室都要对骨科康复护理正确定位,培养良好的医风、医德,树立医护人员以人为本的从医理念,提高医护人员对病人负责、对健康负责、对生命负责的责任感。要建立良好教育机制,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医疗案例来提高医护人员对护理学科的重视。要建立学习响应机制,对医护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及时的进行推广,对医护工作中的不良做法和不良后果及时的进行剖析,让医护人员真正认识到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要建立绩效激励机制,通过奖优罚劣的手段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康复锻炼的重视,并不断促进骨科康复锻炼质量的提高[3]。

3.2医护配合,共助康复

骨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人员必需努力学习骨科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术后病人进行康复时,了解手术的方法和过程。具备这些能力,就可以提高护理人员与骨科医师的沟通,也利于取得医师的信任。

3.3严密组织,系统培训

骨科护理的专业性要求骨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功底,因此,医院应开办各种有关康复训练的培训、讲座、会议或学术交流活动等教育项目,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康复知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改善护理人员的康复知识不足的现状,转变护理人员对病人实施康复训练护理活动的态度,促进在康复训练中的实践行为,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活动,加强对骨科护理人员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康复护理技术篇(4)

骨科创伤与疾病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骨科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增强患者的机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是骨科患者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2]。康复训练是伤病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骨科的康复训练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延续,是骨科患者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是恢复各种功能必不可少的手段。骨科康复训练通过预防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进行功能代偿或代替,达到恢复运动系统功能的目的。

骨科康复训炼中的护理活动是指护士为解决骨科患者的康复锻炼所采取的具体方法[3],包括康复锻炼评估、康复锻炼指导、康复锻炼相关知识宣教等方面的内容。护士是医生治疗后患者恢复阶段的指导者,也是负责人,最了解患者康复锻炼情况,可以直接评估病人的康复锻炼程度,并按医嘱执行各项康复锻炼活动,并依据临床经验直接采取健康适当的康复锻炼措施,让患者及早快速的恢复骨骼机能。因此,恰当、及时的康复锻炼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预后,减少患者致残率。而不恰当、不及时的康复锻炼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导致患者长期的肢体功能障碍,不但使患者蒙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对今后的生活造成诸多困难,也让患者和社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骨科护理康复锻炼的发展现状

对骨科护理中的康复锻炼,各地、各级医院的发展状况不一而足,特别是医院的等级阶梯式发展状态明显,医院的级别越高,骨科康复锻炼护理发展的越好,并通过定期组织讲座,选送护理人员进修,日常工作中注重培训护理人员的康复锻炼技能等,使骨科护理健康发展。反之,低级别医院的骨科护理则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思想认识方面。

骨科护理人员对骨科疾病的病理、病症十分清楚,很多轻症根本不能引起注意,特别是一些骨科疾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锻炼后会逐渐恢复机能,所以就不太重视恢复期的康复锻炼。而且康复锻炼是极耗时间,又起效甚慢的治疗,很多医院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足够的精力去指导患者康复锻炼。这些思想上的原因,致使很多医院的骨科护理康复锻炼搁浅,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2、在医护配合方面。

医护配合是骨科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必须保障,医生根据护士护理过程中反馈的病情信息调整治疗方案,护士则根据医生的指导调整护理方法,并通过医护之间的配合,使患者在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的调整中尽快恢复健康。但在医院的护理实践中,却有很多医护配合不协调的问题,比如医生对护士专业水平的不信任,护士对医生指导方式的不理解等等原因,导致了骨科患者在恢复阶段未得到最好的治疗。

3、在技能培训方面。

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对护理业务的评价,另一层是对宣教质量的评价。目前,医院的护理业务培训质量较高,而宣教质量较差,护理人员会做不会说的现象很突出。这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关。

4、在进修提素方面。

医院的护理进修机会少,名额有限,且多向心脑科倾斜,所以骨科护理的进修机会是少之又少,对于外界先进的管理技术、护理技巧以及护理科学掌握的不及时、不全面,造成了医院的学科发展不均衡,骨科护理的护理活动质量发展不快。

三、提高康复锻炼护理活动质量的对策

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院方、科室均要对骨科康复护理正确定位,培养良好的医风、医德,树立医护人员以人为本的从医理念,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负责、对健康负责、对生命负责的责任感。要建立实证教育机制,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医疗案例来提高医护人员对护理学科的重视。要建立学习响应机制,对日常医护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及时的进行推广,对医护工作中的不良做法和不良后果及时的进行剖析,让医护人员真正认识到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要建立绩效激励机制,通过奖优罚劣的手段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康复锻炼的重视,并不断促进骨科康复锻炼质量的提高[4]。

2、医护配合,共助康复。

骨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人员必需努力学习骨科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时,了解手术的方法和过程。具备这些能力,即可以提高护理人员与骨科医生沟通,也利于取得医生的信任。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努力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上下功夫,多向书本学习、多向医生学习、多向实践学习,从而加强与医生之间的配合,共同做好患者的康复锻炼工作[5]。

3、严密组织,系统培训。

骨科护理的专业性要求骨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功底,因此,医院和学校应开办各种有关康复训练的培训、讲座、会议或学术交流活动等教育项目,为护士提供学习康复知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改善护士的康复知识不足的现状,转变护士对病人实施康复训练护理活动的态度,进而促进其在康复训练中的实践行为,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活动加强对骨科护士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4、双向引入,进修提素。

我国的护士平均年龄较低,平均护理工作时间不满6年。与美国护士平均工作年限15年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这是我国高年资护士的大量流失所致。高年资的护士可以积蓄丰富的临床经验,经验是最宝贵的财富,这是刚走出校门,刚走上岗位的新护士所无法直接获取的。为此,我国的骨科医疗护理专业应从人才引入和人才留住双向入手,引入高学历、高技能的新生人才,留住高年资深护士,并为高年资深护士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通过双向引入,进修提素,即让高资护理人员有进取心,又让新生人才有方向感,对于提高护理专业质量必将发挥较强的作用。

康复护理技术篇(5)

【摘要】血液透析技术作为治疗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血液疾病的临床治疗的重要技术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医疗机构得到了广泛应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由于血液透析技术具有鲜明的治疗特点,患者的术后康复问题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采取样本分析法,选取某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技术的术后人群为研究样本,就接受血液透析技术治疗后患者术后康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血液透析 术后康复

血液透析技术作为治疗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血液疾病的临床治疗的重要技术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医疗机构得到了广泛应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血液透析技术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临床上用弥散现象来分离纯化血液使之达到净化目的的方法即为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1]。

一般情况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技术的患者可以从根本上缓解血液及代谢系统异常,短时间内达到正常生理水平,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虽然血液透析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治疗效果,但也出现了多例因患者术后康复不当所导致的复发性和继发性疾病,因此患者的术后康复同样值得我们认真关注和研究。

一 血液透析术后康复的主要方式

当前,在临床医学界血液透析术后康复的主要方式包括药物辅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共同构成了血液透析术后康复技术的基础。

1 药物辅助治疗。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医疗机构应当指导患者正确服用康复性药物,尽可能避免服用损害肾功能的毒性药物。对于常用的维护性药物,不可擅自增减用量,要遵医嘱合理用药。一般来说,血液透析技术术后用药的根本原则是保护和提高肾脏遗留功能,逐步恢复正常生理代谢机能。

2 物理治疗。这里所指的物理治疗包括内瘘侧肢体的保护、饮食指导等康复方法。内瘘侧肢体的保护关系到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安全,也是物理辅助康复治疗的关键。患者每天检查内瘘血管的震颤或搏动,避免内瘘侧肢体抽血,测血压,提重物或穿过紧的衣服,睡眠时不要压迫内瘘侧手臂,透析后注意观察针眼是否有渗血情况。建瘘肢体要注意适当活动,避免血流减慢后血栓形成[2]。除此以外,饮食和营养的摄入对于患者康复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患者应当按照要求摄入高钙低脂低盐类食品,适当补充富含铁及维生素C的食物。对于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的极度肥胖或消瘦情况,可以适当提高脂肪摄入量,但是以摄入植物性脂肪为宜。

3 心理康复治疗。心理康复治疗往往容易被医疗机构和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所忽视,但是心理治疗也是患者康复过程中重要的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通过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可以有效地降低治疗带给患者的负面不良情绪,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失落感,引导患者树立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同时通过向患者宣传正确科学的术后康复知识。作为一种辅康复手段,心理康复治疗在血液透析康复领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 分析样本的基本情况和研究方法

1 研究样本的基本构成。笔者选取的样本人群都是在北方某医院因患尿毒症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共计7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25例。其中原发病有慢性肾炎42例,糖尿病肾病14病,高血压肾病12例,其他类型2例。接受透析治疗的平均周期为4个月,平均每周接受透析治疗的次数为2次。从年龄分布来看,40岁以上的患者数量为40%,30-40岁年龄段患者数量为30%,高龄患者或青年患者数量较少。从接受教育程度看,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背景的有38人,文盲或未接受正规教育的人数为4人。

2 主要研究方法。笔者主要采取小组监测与个体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笔者组织陪护和医护人员,将患者按年龄段及教育程度进行分组,大致分成中年大专以上组、青年大专以下组和老年组三个部分。医护人员采取测血压、测定血项、血路检测、透析频率检测、药物辅助治疗情况统计、饮食情况检查等多种指标,定期观测各小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并对比正常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各小组患者康复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及个性问题。

三 研究结论及思考

1 研究结论。通过数据分析,笔者得出了以下一系列结论。首先,具有较好教育背景的患者康复情况较为理想。在笔者的调查中,中年大专以上组是相对具有较好教育背景的群体,通过对这个群体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检测,达到或接近正常生理指标的人数约占50%,康复效果较为理想。而其他小组相同时间内接近正常生理指标的人数只为20%左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患者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正确的康复治疗模式。其次,青年组康复速度更为迅速。笔者将30-40岁年龄段的患者视为青年组,随机选取个案在相同时期内与其他年龄组个案的康复情况进行比对,青年组个案的生理指标恢复速度要好于其他年龄组,这与青年人身体机能恢复速度快、体质较好有密切关系。第三,具有较好心理素质的患者更容易恢复。笔者在调查过程中曾对70名调查对象进行了简单的心理状态测试,在心理状态较好的28人当中,普遍生理机能恢复情况较为理想,而心理状态不够稳定的人群中则反复出现术后不良反应,应当说,心理状态的调整对于术后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对于血液透析术后恢复的若干思考。首先,进一步突出心理康复的重要作用。医疗机构要对患者进行正规科学的心理康复教育,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康复意识和良好的康复心理。其次,加强对患者术后树立正确饮食习惯的引导。针对很多患者术后饮食习惯不良和"透析治疗不需要控制饮食"的错误思想,医疗机构要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康复食谱,避免出现"一刀切"现象。最后,要抓紧开发一批术后康复药物。科研机构要抓紧研发一批适合血液透析患者术后服用的辅康复药物,以此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肾脏代谢功能,起到辅助康复和治疗的作用。

参考文献

康复护理技术篇(6)

1临床资料   

洗取2013年3月一2015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行人工个骼关节置换术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为2014年4月一2015年6月住院行人工个骼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7.5士2.9岁;对照组为2013年3月一2014年3月住院行人工个骼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68.8士4.2岁两组患者的肌

2方法

2.1对照组

采用传统方法讲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将健康教育资料以官传手册的形式发送给患者,井给予口头教育,对患者.出的问颗给予详细解答

2.2观察组

采用自制细化健康教育流程讲行健康教育具体流程:成立细化健康教育流程护理研穷小组,小组成员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康复理疗师、护理骨十及高年资护十组成,由主任、护十长相任技术指导。研穷小组讨循征护理,结合医生的诊疗计划,编写出细化健康教育流程和评价指标细化健康教育流程主要分为快凉康复细化沟流程、快凉康复细化临床护理路径流程、细化健康教育功能锻炼康复流程。在为患者实施细化健康教育流程前对相关工作人员均讲行相关的培训从入院开始,每日按照细化健康教育流程,由当日责班护十讲行相关健康知识及康复锻炼指导,次日由高年资护十按细化健康流程表内容对患者讲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价,根据评价及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计划,直至患者能复沐相关健康内容及掌握功能锻炼方法亏根据患者文化水平、年龄、接受程度等采取不同形式,有针对性、分层次、多模式她讲行健康教育,如个别一对一指导、康复训练动作演不、群体教育、图文官传和电化教育视频等

2.3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护理技能的掌握水平、护理满意度以及假体脱位的发生率采用个骼关节置换术后的知识问卷调杳表,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掌握的疾病知识、护理知识以及注意事项讲行评分掌握:i h_确率>91%;基木掌握:正确率/`1 61 % -91 %;未掌握:正确率<61%对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讲行考核,仅括坐姿、检物、穿袜、起床、模拟如厕、模拟坐车、卧床等,满分为100分伏秀:,91分;良好:81-90分;及格:61-80分;不及格:蕊60分另外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及出院3个月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

2.4统计学

分析本研穷数据以SPSS 20.0软件讲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T1S)表不,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1(}分析,以P<0.05表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结果显不,观察组在出院3个月后的假体脱位发牛率低干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干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康复护理技术篇(7)

重庆市武隆县人民医院 重庆市武隆县 408500

【摘 要】目的: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98 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患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为70.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关键词 护患沟通技巧;骨科护理;运用研究

骨科患者多是因外伤急诊入院的,生活难以自理且卧床休养时间较长,再加上患者对自身病情过于担心,常常出现焦虑、恐惧、急躁的消极心理,影响恢复情况。护患沟通是一种以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手段,能够让患者在护理工作中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与尊重,生理与心理状态都能得到很大改善[1]。我科为研究护患沟通技巧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98 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加用护患沟通技巧护理,现将其相关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0 年10 月至2013 年10月收治的骨科患者98 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 例,对照组48例;其中观察组男29 例,女21 例,平均(43.2±3.4)岁,车祸患者21 例,工伤患者15 例,打架斗殴患14 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 例,平均(41.9±4.1)岁,车祸患者19 例,工伤患者14 例,打架斗殴患1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2]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术前指导、术中护理、术后患者生命特征监测、饮食指导以及并发症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加用护患沟通技巧,具体措施如下:

1.2.1 加强与新入院患者的沟通

护理人员对刚入院患者详细讲述住院环境、病情具体情况、医护人员详细资料等,加快患者对医院的熟悉。护理中使用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专业的工作技能,主动与患者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感。

1.2.2 与患者在手术前进行交流

患者在手术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之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帮助患者解答疑惑,并详细告知患者手术前注意事项与具体流程,让患者做好术前心理准备,消除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

1.2.3 加强与患者在术后的交流

护理人员对于术后患者,要主动、耐心的进行交流;患者术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护理人员要采取多种手段减轻患者疼痛;手术成功后,给予患者必要的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

1.2.4 康复患者的沟通技巧

在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要详细介绍康复训练对患者的意义与重要性,护理人员要做好协助工作,介绍相关康复训练的具体内容;注意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与情绪变化,给予一定心理支持,让患者用积极的心态接受康复训练,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采用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表总分为100 分,调查表得分≥ 80 分,表示非常满意;得分在60—80 分之间,表示比较满意;得分≤ 60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 统计软件处理本次观察数据,计量资料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40 例(80%), 比较满意9 例(18.0%), 不满意1 例(2.0%),护理满意度为49 例(98.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29 例(60.4%),比较满意5 例(10.4%),不满意14 例(29.2%),护理满意度为34例(70.8%),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科患者通常是因外伤急诊(车祸、工伤、打架斗殴等)入院,来自事故的惊吓、伤情的担忧以及肇事者或单位能否承担住院费等复杂心理,再加上疼痛的困扰,导致患者易产生焦虑、暴躁的心理,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对患者身体上的护理,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在骨科护理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患沟通技巧,在术前、术后康复等阶段加强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提升骨科护理水平。在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病情,采用灵活、有效的沟通方式,了解患者需求;积极进行健康指引与科普宣教,提升服务意识,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健康知识程度。

通过本次观察可以看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为70.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护患沟通技巧在骨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